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的起源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特色;功能;借鉴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社区学院是一个伟大创举。从二十世纪初创立以来,社区学院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劳动力,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前总统克林D评价“社区大学是美国的最佳特色”。社区学院因灵活实用的专业设置、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出口多元等众多优势赢得了广大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人学习者的热爱。
一、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一)莫雷尔法案与增地学院的建立
1862年7月2日,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也称为“赠地大学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向各州划拨公有土地,作为各个州兴办农业学校和机械工艺学校的补贴和基金。为培养工农业专门人才而建立起来的学院通常被称为“增地学院”。《莫雷尔法案》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职业教育的先河,虽然社区学院在当时还不存在,但是该法案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法案都对后来的社区学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初级学院运动和社区学院的建立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中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要求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逐日增多。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初级学院运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影响。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把4年制大学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称作初级学院,后两年称作高级学院。1901年,Joliet镇立高中校长Stanley Brown和芝加哥大学校长在伊利诺伊州联合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社区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该校是美国首家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初级学院。它是一种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为学生提供高中程度以上的大专教育。1920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正式成立,后来易名为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社区学院开始提供就业培训来缓解广泛的失业压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学院的发展与改革
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战后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1944年美国国会通过《退伍军人议案》,为了帮助战后的军人得到教育及在职培训的机会,该法案规定由政府提供贷款,鼓励军人重返校园,使得更多职业培训的课程兴起。最终,220多万退伍军人,其中包括6万多名妇女和约7万黑人在该法案的帮助下进入了社区学院。1947年,联邦政府任命报告表明需要建立学费较为低廉的公共社区学院网络,无数公共两年制学院因此易名为社区学院。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旨在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1963年美国出台《职业教育法》,促使联邦政府在经费上给予职业教育很大的支持,从而帮助职业教育变成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组的教育。同时力求把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社区学院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办学网络。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到1990年,崇尚“有效性和效率性”。8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以讲究效率为核心的《职业训练合作法》和《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训练法》,从而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理念从“职业教育训练”转换为“劳动力教育训练”。这一时期的社区学院专注于开展职业教育,满足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要。
第四阶段从90年代至今,着重强调学习的质量和标准。1990年,为了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颁布了《卡尔?帕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美国联邦政府积极推进社区学院的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提供财政资助。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给予社区学院高度评价,提出已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大胆的议案,计划将社区学校的学费全部减免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学院的质量,强调未来美国两年制社区大学将像美国今天的中学那样是免费和普遍的,以确保美国继续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劳动力。
二、社区学院的功能与办学特色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在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有政府颁布的相应职业教育法律法案作为有力支撑。美国政府通过联邦法律规定,教育基金纳入政府预算,由各个州议会通过税法筹措,为包含职业教育在内的社区教育提供了财政上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时,社区学院的经费资助多种多样,包括政府预算经费、地方税收、学费收入,还有社会和校友捐赠的发展基金。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4年的统计,社区学院资金来源主要有联邦政府14.1%、州政府29.8%、地方政府18.1%、学费29.5%、其他来源8.5%。
(二)专设的协会组织AACC
美国社区大学协会(A A C C:A m e r i c a 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成立于1920年,专门为美国两年制的大学提供交流平台。美国社区大学协会是美国1300多所两年制副学士学位社区大学和1300万名学生的代表,也是美国社区大学的首要推广组织。协会主要在以下五个战略行动领域推广社区大学:社区大学认可与倡导;学生录取、学习与成功;社区大学领导力发展;经济发展与从业人数发展;全球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协会总部位于华盛顿全国高等教育中心,协会与各州办事处负责人紧密合作,传达政策并影响各州政策的制定。同时与高校组织开展广泛合作,监督并影响联邦政策的制定。协会致力于通过政策措施、创新项目、科学研究、信息分享和战略推广支持成员单位并将成员单位向商业、工业和全国媒体进行推广。作为非营利组织,AACC致力于努力实现其“通过推广美国的社区大学建设一个学习者国度”的最终使命。在社区大学的发展中社区大学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公平开放,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
社区学院的入学机会对所有人开放,实行“开放招生”政策,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门槛低,质高价廉。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6年公布的最新数据,2014至2015学年就读社区学院的学生种族比例为白人49%,西班牙人22%,黑人14%,亚洲/太平洋岛屿6%,印第安人1%,两个或以上种族3%,非居民外国人1%,其它4%;学生平均年龄28岁,其中21岁以下37%,22-39岁49%,40岁以上14%,招收的学生在类型上覆盖面宽广。2015-2016学年公立社区学院的平均学费为3430美元,相对应的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为9410美元(如表1)。此外,学生大多可以住在家里,这样可以减少住宿的支出。
(四)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多样
转学课程和职业课程是社区学院提供的两大核心类课程。转学课程是针对两年后想继续攻读四年制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学生通常选择在社区学院上大学前两年的通识课程,毕业时,学校颁发副学士学位给学生,学生在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被四年制大学承认,学生可以转读四年制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大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根据加州社区学院的资料显示,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28.4%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同年加州州立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高达58.2%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来的。
职业课程的课程设置是根据社会需要所设置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学生将来的就业要求。社区学院实行人性化管理,设有顾问为学生在选学课程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对于无论是希望通过较长时间学习培训后从事理想职业的人员,还是渴望得到迅速帮助就业的学生,都可以在社区学院选到合适的课程。
AACC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230万总注册学生中,学分制学生730万人,占60%,非学分制学学生500万人,占40%;其中全职学生占38%,兼职学生占62%。
(五)服务社区和地方,与地方企业强强合作。
美国社区学院将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努力椭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鼓励个人追求创新,寻求高成长性的职业生涯。
为了实现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结盟,奥巴马政府力推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CET)和“未来技能计划”“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强调给学生提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机会,许多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项目和课程,包括学位授予课程和认证培训课程。“未来技能计划”将公司与社区学院联合起来,创建工商业和社区学院的伙伴关系,通过加强50个州的企业、工会、培训单位和社区学院之间的合作来大幅提高美国工人的劳动技能,实现到2020年拥有500多万社区学院毕业生的宏伟目标。
三、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些举措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特色来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独特的办学模式。
(一)提高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教育观
虽然国家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与普通教育同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远远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在层次和类型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普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正统、主流的教育,处于主体的强势地位,职业教育处于明显的弱势状态。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体现在教育结构的严重失衡,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美国,政府对社区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努力实现健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健全法律和资金保障
美国社区大学的成功依赖于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通过立法保证了社区大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应该学习借鉴美国在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中的经验,通过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费保障。通过立法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通过立法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升。同时,多渠道拓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
(三)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很难获得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尽管国家明文规定,中专、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是由于受到教学内容,高考制度和高考内容等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实际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是被严格控制的,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非常少,中职教育实际上成为“终止教育”。
我国目前主要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缺乏继续深造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与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努力实现与普通教育各个层次之间的沟通,在制度和政策上应该允许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或者大学继续深造,给予高职学生多条出路的选择。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出口多元化,努力建设纵向衔接中等职业教育,横向连接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体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四)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高素质人才
美国社区学院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典范。社区学院基本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社区企业是董事会成员,同时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是由学校、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讨论确定的,学生的实践课程大多在社区企业进行,社区学院充分利用社区企业的资源,发挥校企优势,将企业引入学校。
我国职业院校一般都属于象牙塔式的类型,容易造成教学内容和方法脱离实际,应该充分学习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成熟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人才。注重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采取各种形式与企业、公司合作办学,聘请有技术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实践教学的教师。努力构建与企业联合,与技术市场衔接的新型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英英,张俊.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2011(2).
[2]赵红亚.美国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
关键词:成都;田园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19-04
引言
成都市是成渝经济圈中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具备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且成都市位于的四川盆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交通的枢纽,而且从整个亚洲的角度看又正好位于亚洲中部,无论在亚洲中还是在国际中都具有重要的交通及政治地位。为了规划成都市未来的经济发展蓝图和宜居的人文环境。2009年底,成都市委、市政府总结城乡统筹实践,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好“十二五”以及更长时期发展的高度,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田园城市”的概念,最早由19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在该书中霍华德提出建立一种包含传统意义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现在,成都市将建设一座着力于展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具有“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四大基本要素。
然而,在现代超大型城市发展中,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这对矛盾问题,关系到成都市的未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成败。因此,需要讨论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问题的协调关系。
一、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从2005―2010年,成都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长(见图1)。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3%以上的增长。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25个,完成投资680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都经开区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1 150亿元,增长25%。
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的工农业发展取得新跨越。成都市坚持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和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7∶42.5∶49.8调整优化为2009年的5.9∶44.5∶49.6。
成都市的城乡建设成就显著。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聚集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预测,成都市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大约保持在12%年增长,能源消耗年增长率大约为8%。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一个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清洁程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和大气环境治理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一)成都市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经过对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确定成都市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为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呈稳中转好的趋势。成都市的全年空气质量以良为主,优良率为80.3%~86.3%。空气污染特征表现为扬尘、机动车排气、煤烟混合型污染。
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近几年呈缓慢上升趋势,成为次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是成都市环境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近几年随着大气排放治理,二氧化硫的污染形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二)城市发展中机动车排放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物问题
随着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至2007年,成都市的轻型车达724 654辆,中型车达94 790辆,重型车达22 353辆,摩托车达937 659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上升,其总排放量已接近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并将持续增加。
根据环境监测数据,2009年成都市的二氧化氮首次超过二氧化硫成为次要污染物,这与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密切相关。
机动车排气及道路扬尘污染成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能源消耗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成都市在近十年来能源消耗总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见图2),尤其是从2005―2009年间,能量消费总量更是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从2001―2009年,成都市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率达8.15%。
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成都市消耗电力305.28亿千瓦时,天然气38.61亿立方米,成品油358.25万吨,煤炭1 325.78万吨,分别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的46.26%、14.83%、11.31%、27.6%。成都市能源消耗构成中,电力所占的比重最大,煤炭所占比重次之,天然气和成品油所占比重最小。
由于天然气相对于其他能源价格偏低,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过快增长,消耗总量年均增幅超过20%。虽然成都市近几年始终把能源保障列为重点,使成都能源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基本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但是,成都市的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还是呈现加剧趋势。
成都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能源消耗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能有效地解决能源消耗中的污染物排放,将加剧成都市大气环境的恶化。
(四)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大气承载力分析原理。人类在开发活动中,要做到经济发展与大气保护环境相协调,就要保证污染物的排放不能超过大气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大气承载力的量化方法主要利用承载率评价法。承载率是指某区域环境承载量与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的比值。
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用承载率分析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承载能力,大气环境承载率的表达式:
CC=
式中,CC是大气环境承载率,VT是大气环境总量,VE是某一时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1)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在0~1之间,说明大气环境承载力强。经济发展导致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处于可控范围内。(2)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小于1时,说明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超负荷严重。经济发展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产生的累积效应明显,需要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2.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为了同时保证城市经济增长和大气环境质量能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必须使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小于大气环境容量。
若规划区分为n个分区、m个环境功能区,各个分区、功能区面积为Sij,则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为:
Qi=A (Cij-Cb)
式中,Cij ――各分区、功能区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Cb――各分区、功能区的大气污染物的背景值,mg・m-3;Qi――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104t/a;A――总量控制系数,是根据地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的一个数值。
利用成都市的气象条件,计算了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容量数为二氧化硫20.11万吨,二氧化氮28.41万吨,颗粒物为33.57万吨。大气环境容量是随季节变化的量,成都市冬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小(见图3);在不考虑降雨条件的情况下,成都春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在考虑降水条件下,成都夏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
图3成都市大气环境容量季节变化图
3.成都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随着成都市经济总量的增加,能源消耗和机动车都将快速增长,使得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成倍增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手段主要是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水平的提高。2009年成都市的平均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70%。依据这个原理,设计了成都市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治理情景案例。
设计情景1:成都市经济以其 “十二五”的12%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67的情景,二氧化硫治理情景为脱硫率为85%、90%和95%;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为脱销率为70%、80%和90%。这是根据成都市“十二五”的经济和能源发展计划设计的情景(见表1和表2)。
表1 情景1的脱硫情景分析
设计情景2:在经济以7%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5情况下的污染减排情景设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与情景1一致。这是根据全国“十二五”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和优化的能源发展速度设计的情景(见下页表3和下页表4)。
通过大气承载力的计算分析。成都市的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随能耗的增长而急剧增大。尤其以成都市“十二五”的能源消耗增长率计算(情景1),到2050年,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85%的情况下,大气承载力指标仍然达到-1.5。只有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95%的情况下,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才能小于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氮在情景1的情况下是超出大气环境容量。在情景2的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情况下,2050年,二氧化硫排放可以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但是,二氧化氮必须满足工业脱硝达到90%,汽车的新能源替换达到70%的条件下,二氧化氮排放量才能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
大气承载力指数说明,在现有的大气环境治理水平下,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大气环境状况将趋于恶化。经济发展必须重视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治理。
三、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问题讨论
1.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发展要走绿色经济的道路。成都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始终坚持低碳、环保、生态的理念,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2.实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调整应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通过引进和发展清洁能源,采取以天然气、轻柴油、液化石油气、电等各种优质能源并举的措施,广开渠道,实现优质能源替煤战略。实施节能强企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废物利用能源替代,落实国家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3.实行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持续发展策略。受到大气容量的限制,大气污染企业过度集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物的严重超标。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大气容量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过度集中的污染企业要分散布局。建议在工业园区发展中,实行大气污染排放企业布局要合理集中、适度分散的原则。
在城市空间优化和土地合理利用中,要注意大气污染物的累积效应的影响,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避免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加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5):22-23.
[2]姜启亮,吴勇.低碳经济的实施路径――基于技术创新与政策规制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91-192.
[3]王胜洲.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63-164.
[4]王炜,解佳宁,路宗敏.大气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核心问题及其评价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125-126.
[关键词]学位起源 西方引入论 科举学位说
[作者简介]郑晓坤(1977-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教育史和特殊教育。(吉林 长春 1301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对现代学位制度改革的启示”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220号)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71-02
学位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术机构或高等院校,根据学习者的专业知识,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称号,表明学习者曾受过的教育水平,或已达到的学术水平等级的称号。近代意义上的学位及学位制度无疑源自西方,但作为代表学术修养以及侧重研究学术的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我国早已有之。中国学位教育的产生可追溯到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国学位教育的历史已达1300多年。中国的学位制度最主要还是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科举制,在传统科举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渐本土化、中国化的结果。
一、“西方引入论”的提出
关于我国学位的产生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认为,学位最早是作为一种“任教资格”,并且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中国的学位实则为“舶来品”。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学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旧中国的学位制度是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 是学习外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结果。①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学位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欧中世纪大学,中国现行的学位制度是在近代从西方传入并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孕育、起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②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举人和进士教育只相当于近现代学制中的中等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并非学士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国学位教育产生于近代,它是西学东渐的产物。”③这些学者的说法虽然不一样,但都隐含着一个共同观点,即中国学位制来源于西方,是在近代受益于“西学东渐”才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笔者认为这种“西方引入论”的观点是片面的。笔者根据史料的整理与分析,认为我国最初学位产生于选举制之中,学位的真面目只不过被选举制所遮蔽。就进士功名而言,后世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之分。虽然都称为进士,但其中的差别,不仅表明了学术水平的不同,而且更决定了授官高低与迟缓。即使同一级别的进士,也有状元、榜眼、探花三种不同层次的划分,其代表的学术水平也各不相同。我国清末以前通过科举所授予的科第名位就是中国古代学位,许多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的科举印象深刻,并将科举所获得的“科第名位”与西方学位相提并论。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作者将科举的三种功名(秀才、举人、进士)视同于西方的三级学位(学士、硕士、博士)。④在现代,许多西方学者在谈到中国的科第名位时仍沿用学位的提法。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曾指出:“绝大多数法国学者认定生员、秀才为‘学士’,举人为‘博士以下学士以上的资格’(即硕士学位),而进士为‘博士’”。
二、“科举学位说”产生过程与重要历史意义
1.“科举学位说”的内涵。科举制最基本的特征是以学术水平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来授予称号。只不过科举制所考量的“学历水平”,主要是儒家经学,即“五经”“六经”“九经”“十三经”“四书”之类的儒家经典。学位代表了某一领域所获得的知识水平的等级,所以科举重视学术的本质可谓毋庸讳言。从历史渊源上,我国最初学位的形成是从东汉太学时期的“儒经课试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经课试”,最后发展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已初具规模,国家或皇帝通过设立逐级考试选拔机制,分科对士人文化知识进行考察,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筛选出合格的人才,分别授予不同等级的科名,即秀才、举人、进士三级,这些获得称号的士子具有崇高的学问和不同等级的文化学术水平,得到社会的公认并享有很高的声誉。只不过西方学位的获得者与科举制的科名获得者最终的人才培养目的不同,西方学位获得者经历读书、考试,最后获得学位,目的是从事科研,而科举制的科名获得者通过读书、考试最后获得科名,目的是做官。正是由于这种差别,导致了科举制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作用,使获得科名者所具有的学位授予的性质被选举制所笼罩。
2.“科举学位说”的表征。科名学位性质具体表现在,获取科名者虽然代表了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文化学术水平,但科名只是任职资格,并不是实际官位,所以即使获得了科名也不一定能入仕。学生在古代即使经历科举获得科名以后,仍需参加任职考试才能入仕。例如,在唐代,进士、明经等出身者若要得到官职还需参加吏部的铨选考试,经过身、言、书、判的考察,合格者才能得到官位。从历史作用上来看,科名和学位本质特征都具有终身不可移的特点,科名和学位代表着崇高的学问和荣誉,一旦拥有,便终生受用,都不会因为官职的升降或职称的变动而随意改变,具有不可剥夺性的特点。
3.“科举学位说”的重要意义。“科举学位说”观点的确立在学位及学位制度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1904年至1911年间曾采用科举学位体系,在1905年科举制本身被废除之后,科名的学位性质更加凸现出来。随着新式高等教育发展和新式学堂的建立,科举制度高度程式化,考试内容刻板、空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变通科举制来仿效西方学位体系,建立规范的培养人才模式,构建合理的学位体制是时展的主旋律。为了推动新式教育机构的发展,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状况,我国创建了“奖励科名出身”制,“奖励科名出身”制是科举制度向学位制度演进过程中的过渡。“1904年1月颁布的《各学堂奖励章程》中规定,大学堂和高等专门学堂奖给进士、举人出身,并直接授予相应的实官。分科大学毕业给予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及各部主事;大学堂预科、高等学堂、法政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其他程度相等学堂毕业给予举人出身,并授予内阁中书、中书科中书、各部司务、七品小京官、知州、州同、通判等职。”⑤所以中国学位及学位制度的产生是科举制中“奖励科名出身”制与传入的学位制度两者冲突与融合的一种变相表现,科举制是新式高等教育的基点,中国学位制度的形成是在科举制和新式高等教育对接过程中,逐渐实现本土化的结果。
三、我国学位制度产生与确立的历史思考
1.我国学位及学位制度的演进。自1840年爆发后,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被迫打开国门,中国原有的教育机构、教育制度以及所形成的价值观逐渐开始动摇。大量基督传教士涌入中国,在中国仿照西方大学开办了很多教会大学,中国最早的教会大学,当推北京燕京大学前身之一的潞河书院。西方的学位授予制度也开始同步引入中国,近代中国学位及学位制度便在他们的办学活动中开始孕育。在学位制度建设方面,留学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于留学生出国潮流的走向不同,导致他们回国后学位及学位制度的引入,不是采取单一的模式,呈现出最初仿日本,之后仿德法两国,最后借鉴美国多元化办学的特点。因此,中国学位制度的发轫最初是以本国的科举制度为基础,之后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学位制度的结果。
2.我国学位及学位制度的正式确立。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除后,传统书院和官学陆续改办为新式学堂,但是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位及学位制度仍然知之甚少,依然把“奖励出身”看作科举和任用官员的标准。自1906年起,学部先后主持或审核了国内3所大学堂及各类高等专科学堂毕业奖励考试,并授予56名进士出身, 1885名举人出身。⑥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获取“进士”“举人”的人数以及归国留学生通过考试被赏予的“进士”“举人”越来越多,而“官缺之增设有限,学生得官以后仍复置之闲散”。⑦1912年之后,教育部颁行的《大学令》中规定,大学各科毕业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授予毕业证书,“得称学士”,“大学院生在院研究,有新发明之学理或重要之著述,经大学评议会及该生所属某科之教授会认为合格者,得遵照学位令授予学位”。⑧此后,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应运而生,并逐渐丰富与完善,推动了我国学位制度走上了体系化的轨道。从我国学位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来看,我国学位的产生是对中国科举学位的吸收和继承,对现实社会需求的考虑,以及对国外教育经验的借鉴共同形成的。
3.我国学位本土化的重要意义。欧洲意、法、英、德等国的高等教育和学位体系与学位制度是属于早发内生型,是在大学里缓慢孕育成熟的结果。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学位体系及学位制度则属于后发外生型,是在欧洲影响下通过颁布有关条例而建立的。作为一种后发的、外缘性的现代化过程,最深层的矛盾就是制度变革与文化传统之间的裂痕,特别是在“西优中劣”的社会氛围和思维定式下,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科举功名学位说也予以否定,忽略了我国在传统文化教育下所形成的科举功名学位体系,没有考虑到我国学位自身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由于盲目崇拜西式的教育体制和学位制度,使我们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学位体系和学位制度过程中,出现食古不化的局面,否定我国传统儒学人文通识教育的传承,人才培养过度专业化、狭隘化和功利化,在人才培养上付出高昂的社会代价,使人们精神视野缺失和残障,使我国学位价值内涵不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片面化发展,从而降低了科学教育的育人效果。显然中国学位制度的变革与发展是在历史的渐进积淀中对自身扬弃的过程,中国学位制度的产生与变革是以中摄西,而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纵观我国学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的曲折历程,虽然借鉴外国先进的学位教育制度和办学经验,是近代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时代进步与发展的结果,但这种借鉴只有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制度相结合,经过本土化转换,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学位制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我国学位及学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本土的文化土壤和社会发展水平,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国学位及学位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学位的产生是以科举制度为基础,吸收和借鉴国外学位及学位制度经验的结果。深入剖析我国学位及其学位制度产生的历史,批判地继承我国自身学位及学位制度发展的优良传统,是我国今后学位及学位制度改革必须予以重视的基地。
[注释]
①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
②周谷平,吴静.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2(7):97.
③李胜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4.
④⑤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9,181.
从指导方针上看,欧盟和德国认为,为履行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义务,并且要为全球其他经济体做出榜样,欧盟和德国有必要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欧盟一直发言高调、姿态积极,并以提议和先锋者自居。2007年6月,由德国主持的G8峰会原则同意,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相比1990年将下降50%。由于《京都议定书》于2012年到期,欧盟2009年一直在积极呼吁,国际会一定要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实质协议;欧盟愿意适度承担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义务。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德国认为,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均能减少室气体排放,但只有发展可再生能源才是长久之策。另外,欧盟和德国在指导思想上还认为,除减少室气体排放之外,可再生能源产业还能增加就业、促进关联高技术产业发展。
欧盟为各成员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设定目标和规划路线图,并持续开展各种支持计划。欧洲议会2007年3月规定,将202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在全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目标设定为20%;将所有成员国生物燃料占全部欧盟运输用汽、柴油消费的最低比率设定为10%。欧盟根据全欧总体目标为各成员国设置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占比设定为18%。按照欧委会(2007年10月)《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在欧盟层面,将从法规建设、工作框架和促进措施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一)欧盟法规建设。将主要着眼于协调成员国策,改善可再生能源入网条件;推动公共采购中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一体化。
(二)欧盟工作框架。包括(信息讨论平台)“阿姆斯特丹论坛”、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规划(SET- Plan)、生物质规划(Biomass Action Plan)、欧洲智能能源(Intelligent Energy for Europe)以及多项欧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都能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支持。根据2008年9月欧委会欧洲智能能源工作报告《可再生能源:转变》(Renewable:Make theswitch),2005年以来,仅在“欧洲智能能源”工作框架下,就有诸如“清洁欧洲能源网(CLEAN-E)”等22个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工作项目得到开展,每个工作项目资金投入约100万欧元,其中来自欧盟预算资金占50%。
(三)欧盟促进措施。欧盟将充分利用欧盟的融资策工具,包括体制与团结基金、农村发展基金和各项欧盟国际合作项目所能提供的融资机会;欧盟还将通过征收能源税,使传统化石能源的室气体排放成本内部化;同时,欧盟还会督促成员国在费率补贴、奖励制度、绿色证书、税收减免、公共采购、技术研发等方面拓展政策手段。
二、德国以《可再生能源优先法》为核心,形成联邦促进法规体系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优先法》,在德国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优惠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则是所有与能源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普遍原则。
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EEG)最早于2000年4月生效,曾经两次修订并分别于2004年8月、2009年1月生效。其前身是1991年生效的《强制输电法案》(StrEG)。2009年新EEG设定,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目标为30%。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的基本政策方针是可再生能源优先以固定费率入网,即电网运营商必须以法律规定的固定费率,收购可再生能源供应商的电力。同时,供电商再根据全部入网的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成本状况,厘定电价。这样,尽管可再生能源目前成本还高于传统能源,但EEG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和传统能源一道“吃大锅饭”的机会;再加上可再生能源还有其他方面优惠,其发展风险得以大大降低。
2009年EEG所修订重要内容包括:1、以提升价格为主,调整可再生能源补贴性价格标准。如将最低档可再生能源入网价格由每千瓦时7 87欧分提高到9.30欧分,其他重要调整包括,陆地风电价从每千瓦时8.03欧分上调至9.2欧分,海洋风电价从每千瓦时8.92欧分上调至13至15欧分,以后每年调低5%;光伏(PV)能电价调降至33~43欧分,2010年下降8%至10%,以后每年降低9%。2、调低对新项目入网价格每年递减速度。新项目入网价格之所以每年递减,其原因是随着生产量增加、技术进步和学习效应取得,可再生能源供应成本会下降。2009年,德国将大部分新项目价格入网每年递减的速度由原来每年规定的2%降低为1%(做出特别规定的除外)。3、对供电质量和技术要求规定奖惩机制。
2007、2008年,德国依照《可再生能源优先法》补贴电量分别为670、720亿度,补贴电销售总额分别约76亿和90亿欧元。补贴负担最终落在消费者身上。
除《可再生能源优先法》之外,德国主要促进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联邦法规包括:(1)《生物质发电条例(BiomasseV)》,2001年6月生效,2005年8月修订。(2)《能源投资补贴清单2009》,该法规于每年初修订,用于说明在府“能源投资补贴(EIA)”安排下,每年可获补贴的投资项目清单及其补贴金额。(3)《能源供应电网接入法(StromNZV)》、《能源行业法(EnWG)》,都是2005年7月颁布,2008年10月修订,前者规范供电市场参与者行为,后者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做出相关补充规定。(4)《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令(SDE)》(2008年4月生效,2009年3月修订),《可再生能源分类规则2009(RAC 2009)》(2009年3月生效)。前者规定规范联邦府对可再生能源生产的补贴;后者提供可再生能源产品分类信息,并规范依SDE法开展府补贴时,金额计算方法。(5)《能源补贴分配总规则no.1313/2007》(2008年1月生效),该法规相关条款规定对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和科研项目予以资助,以促进技术提升;《太阳能电池府补贴规则no.2009:689》(2008年7月生效),规定在太阳能光伏系统投资将部分获得政府补贴。
另外,德国所有和能源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近年的立法或修订中,都设立相关优惠和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条款。比如,德国早在1999年4月1日开始征收生态税;税费标准在2002年曾经调整;征收对象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品;这实际也有利于提升可再生能源产品竞争力。再如,德国近年修订和推出《建筑节能法(EnEG)》、《德国可再生能源取暖法》等,都有优惠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条款。
三、联邦府开展研究课题和工作计划
(一)研究课题。从1977年至今,德国联邦府先后出台5期能源研究计划,最近一期计划从2005年开始
实施。据德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BMU,简称德国环境部)所《德国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报告2008》,2008年,通过联邦环境部拨付的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总额9740万欧元;通过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拨付资金总额1940万欧元;通过联邦教研部拨款1400万欧元,通过联邦教研部和联邦经济和技术部联合拨款3040万欧元;所有来自德联邦府部门资金总额为1.612亿欧元;当年,德所有(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支出总额为9.7358亿欧元,联邦政府部门资金占16.6%。
(二)工作计划和项目。以下是若干项相对典型的政府工作计划或工作项目。
1、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欧盟1998年9月推出的欧洲“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战略框架下,德国政府宣布从1999年1月起实施“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德国经济部为“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提供总计约4.6亿欧元的财政预算。该计划于2004年结束。此后,德国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和促进措施渐趋稳定。
2、生物质能计划。2005年12月,欧委会宣布在全欧盟范围实施生物质能计划,并要求各成员国制定本国计划。德国生物质能计划的基本目标是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持续提高生物质能在能源供应中的比率。所采取具体措施依托现有法规体系和促进措施而展开,具体举措涵盖产量、农地、供热、发电、燃油和其他方面。
3、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可再生能源贷款项目。作为银行,KfW在贷款项目号270、271、281、272和282下,为光伏产品、生物质能、沼气、风能、水能、地热和可再生能源提供优惠贷款。
(三)倡议
1、“可再生能源出口倡议”(Renewalbe Energy Export Initiative)。德国经济技术部于2002年规划,2003年发起该倡议,目的在于帮助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出口,并对全球气候保护做出贡献。该倡议具体促进主要依托现有机构部门、法规框架而展开;德经济部每年提供约500万欧元预算资金,通过举办专业报告会、组织企业参加专业展会、赴国外商业考察、对口洽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与国外企业建立联系。具体执行单位是德海外商会或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与对方发展援助项目相结合。
2、国际气候(International Climate Initiative)。由德国环境部于2008年初发起,基本操作方式是通过德国政府(环境部)出售CO2排放许可权所筹集资金,为全球范围气候变化应对项目提供资金,以推动提高能源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降低碳排放。2008年,该动用资金总额1.12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发起近百个改善项目,涉及49个合作国家。有些项目的开展,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在配套资金和联络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是由德国公司执行,采用的是德国技术和产品,因此。该实际上促进了德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
四、专门机构和地方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促进相关,以下专门机构和各级政府都起到重要作用。
(一)联邦政府部门。联邦环境部(BMU)和联邦经济部(BMWi)在推动立法和发起项目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包括其子公司德国投资开发公司(DEG)在内,KfW为起步阶段的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KfW大部分面向可再生能源企业发放的利率优惠程度一般在50%左右。据KfW数据,1998年至2002年间,KfW和DEG总共向可再生能源提供资金总额6.5亿欧元,这大致相当于所有德国能源项目融资总额的60%、占KfW融资业务的27%。从2003至2006年,KfW和DEG面向可再生部门融资年均总额约1.3亿欧元。2008年,KfW在全球范围可再生能源部门融资总额3.4亿欧元(还不包括对大型水电站融资),远超过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2.8亿美元的融资总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融资机构。
(三)德国能源署(dena)。是联邦政府、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安联股份公司、德意志银行和德国联邦银行共同控股的一家公司,公司在操作上通过公共私人伙伴关系,为项目提供咨询和资金。在组织架构上分为通讯和服务两个板块,业务活动是围绕能源有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策划和组织宣传活动;为能源项目提供咨询和支持;通过创新、明智的理念,前瞻性地推动企业项目规划。德国能源署网站还提供欧盟和德国可再生能源政府信息。
(四)地方政府。德国州政府可能出台在本州范围使用的优惠性法规或政策,同时也会根据需要,发起某一领域可再生能源促进。如图林根州政府2007年4月颁布《2007年出租房屋现代化和维修补贴条例》;北威州2008年9月开始对住房使用太阳能实施补贴,并在2008年以法规形式颁布《合理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计划》;巴符州于2008年9月发起“环境保护和节能促进计划”。
五、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如表1所示,2008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在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9.5%;其中,来源于水电、风电、生物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比率分别占0.9%、1.6%、6.6%、0.4%。这一占比是1998年的3倍多,已相当于2020年目标的一半多。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最终热能、最终燃料消费中占比情况类似,都是2008年比率相比1998年有大幅提升。
(二)近年部分可再生能源产品和设施总量高速增长。如表2选取若干近年产量增长速度较快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列举其产量在2000~2008年的变化情况,2000~2008年,风能、生物质、(太阳能)光伏发电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3.3%、33.2%、67.7%,地热发电则在2004年之后,实现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飞跃。同时,生物质、太阳能供热总量也分别实现7.7%、16.1%的高速增长。当然,支持产量高速增长的是可再生能源设施数量的高速增长。比如,(德环境部数据)1990年年末已安装风电装机容量为56兆瓦,到2000年末增加到6112兆瓦,截至2008年末达到了23895兆瓦;而德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则从1990年的2兆瓦增加到2000年的100兆瓦,2008到达5311兆瓦。
(三)部分可再生能源产品形成强势国际竞争力。在风电和光伏太阳能领域,德国不论在产量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风电装机总容量上看,据《全球风能协会》所《全球风能报告2008》,到2008年底,全球总计风电装机容量120798兆瓦,德国为23903兆瓦,占19.8%,居全球第二位,
稍低于美国(占20.8%);在2008年新装容量中,德国以1665兆瓦位居第四,占6.2%;排在美国、中国、印度之后。再看2008年全球光伏太阳能新装机总容量,据欧洲光伏太阳能行业协会(EPIA)数据,德国以1500兆瓦排名第二,仅次于西班牙(2511兆瓦),远高于位居第三的美国(342兆瓦),占当年全球光伏太阳能装机总容量的27.4%。德国光伏产业和光伏技术的优势竞争力还体现在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化发展上。比如,德国SMA太阳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逆变器生产商;公司逆变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0%;年销售收入约12亿美元;2009年,该公司已开始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
(四)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实现室气体减排。据德国环境部计算,2008年,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7160万吨,通过可再生能源取暖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2910万吨,通过可再生能源燃料实现减排总量830万吨,总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1.09亿吨,相当于德当年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1.5%。如果按可再生能源方式分类减排总量,则生物质、风能、水电、生物燃油、光伏太阳能、太阳能供热、地热分别占到44.6%、27.9%、16.6%、7.6%、2.2%、0.8%、0.2%。2008年,德国室气体排放总量9.45亿吨,已提前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可再生能源发展对此做出重要贡献。
(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内需和就业。据计算,2008年德国各类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工程实际投资总额131亿欧元,相当于德国GDP的0.54%;其中光伏、风电、生物质取暖、太阳能取暖、地热、生物质发电、水电分别在工程总量中分别占47.3%、17.5%、11.4%、11.1%、8.4%、3.8%、0.5%。而各类可再生能源设施营业(能源销售)总额为157亿欧元,相当于德GDP的0.65%。其中,生物燃油、生物质发电、风电、光伏太阳能、生物固体燃料取暖、水电分别占到营业总额的22.3%、22.2%、20.4%、13.4%、13.4%、8.3%。所有由可再生能源部门运营和投资产生的营业总额为288亿欧元,相当于当年德国GDP的1.2%。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部门雇员总数为16.05万人,2008年上升到27.80万人。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51-0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社会,远程教育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因为远程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优势,即: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我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且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远程教学深受广大教育者以及学生的喜爱,快速发展起来,并在教育体系里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字图书馆作为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受到远程教育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如何更好地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应用于远程教育之中,成为远程教育各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资源共享化
在数字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图书馆如果只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读者对信息量的需求,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图书馆的开放与合作显得极为重要,数字图书馆因运而生。数字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将各种信息资源单位或者图书馆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这些结合在一起的信息进行分类,不仅便于管理,还方便用户进行信息的搜索和查找。如此一来,用户在查找信息的时候,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能随时随地的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合作的体现,它不仅实现了信息资源单位或者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共享,还实现了信息资源单位或者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共建。除此之外,数字图书馆还为各使用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如:数据库团体采购、文献传递合作、馆际互借等,这些服务进一步方便了读者获取信息。
(二)传递信息网络化
就数字图书馆的存储目的而言,就是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即:为了便于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识别,将所有信息资料(如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音频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转变为数字信息资源,供计算机进行识别。就数字图书馆的特征而言,信息存储数字化以及业务管理的网络化,是其最为主要的特征。实现图书馆业务管理的网络化,能很好的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质量。服务、数据库、工作站不同,要想互相操作的可能性似乎是没有,但是数字图书馆却能办到。数字图书馆只需应用协调性软件或者是联合式软件,就能查询出具有相似性的服务内容或者是数据信息。在没有数字化图书馆的情况下,读者在用计算机对信息资料进行搜索的时候,需要检查每一个站点,显得十分麻烦。数字化图书馆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读者在搜索信息资料的时候,只需给出一个搜索点,就能获得与此相关的全部信息。数字图书馆是一种虚拟的电子信息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服务理念主动化
就服务理念来看,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有很大的差别。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当今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服务模式,其服务理念比较保守,图书馆是服务的中心所在,教师和学生必须到图书馆中自己进行操作。这种传统的服务理念被动而保守,不符合现代对服务的要求。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读者获取信息资料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故而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迫在眉睫。图书馆应该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要,树立主动化的服务理念,实现服务的主动化,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多维立体的服务模式。那么何为主动服务呢?主动服务就是创建各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便于读者获取各种信息。因此在高校图书馆中建立一个“数字资源中心”显得极为重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建立“数字资源中心”,能够更好帮助图书馆对区域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管理;第二,建立“数字资源中心”,便于图书馆对一些重要信息和资料进行存储,使其不受损害;第三,建立“数字资源中心”,便于图书馆对图书馆的主流数据的管理,尤其是双备份方法,使图书馆的主流数据更安全。
二、数字图书馆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
在远程教育中,自主学习、师生异地是其最为明显的两个特征,因此学生对各类文献资料的使用情况决定着远程教学的效果。所以各类文献资料是否得到保障,对远程教育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就图书馆而言,它不仅是各类文献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还是各类文献信息资料的主要保障者。在远程教育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借助各种大众媒体展开远程教育的,即: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手段,为学习者进行教学。此时的文献资料就通过纸张、录音带、录像带等传递给学习者,是一种被动的或者文献资料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方式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后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对远程教育的影响最为深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带动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一)提高服务水平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使得文献资料的保障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献资料获取方式更为主动。远程学习者能够通过数字图书馆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文献资料;2、数字化资源库的实现。数字图书馆借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种文献信息收集起来,建
立了一个包含各种资料的数字化资源库,便于远程教育的师生进行使用;3、知识、信息的重组和构建。通过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学习者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还能就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交流。这种在先交流与互动,与传统教学研究性学习不谋而合,也充分说明数字图书馆是具有教育作用,能更好的为远程教育服务。数字图书馆与远程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字图书馆为远程教育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各种文献资料,使其更好的进行学习,从而推动了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其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也就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随着老师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满足师生对不同文献资料的需求。
(二)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
1、在网络导航方面提供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文献资料的发展也是十分惊人的,但是文献资料的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因此网络导航服务显得极为重要。在高校图书馆中,提供网络导航服务,能够更好的帮助读者节约时间和时间,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代价,获取更多的信息。高校图书馆是否能为用户提高效的网络导航服务,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影响是极为重大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网络导航系统,尽可能的满足学习者的各种需要,方便学习者以及读者更好的在图书馆中查询资料。
2、在资料查询中提供参考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中最为常见的服务方式之一,并在远程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就各高校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来看,主要有Help系统和FAQ信息服务、延时网上参考咨询系统以及实时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三种方式,下面分别进行解释说明:就Help系统和FAQ信息服务而言,它是一种联机的帮助系统,对一些学习者在资料查询中遇见的普遍问题进行解答;就延时网上参考咨询而言,它是最为常见的参考咨询服务方法之一,一般借用邮件、留言板等方式提供服务;就实时网上参考咨询服务而言,就是对咨询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答,即:由专业人士对咨询的问题实时的进行解答,为提问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开展用户培训服务
自主学习是远程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远程教学对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开展用户培训服务也就很有必要了。目前,常见的开展用户培训服务的方法有:借用互联网,对用户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涉及到课堂、毕业论文等多个方面;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将培训的相关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数字图书馆也可以借用这两种方法来开展用户培训服务,既提供教育资源,同时制作各种远程教育软件,供远程教育学习者使用。只有当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会了这些网络知识,并能熟练应用这些网络知识后,才会更加深刻的明白数字图书馆所带来的好处,如此一来,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显著提高,为远程高等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三、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因为高校图书馆与远程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高校图书馆的远程教育建设迫在眉睫。而且我们相信,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远程教育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关键字: 墙 归属感 空间私有制 城墙 防御功能
1.引子
中日事件延续几十年仍未能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俄日关于北方四岛的争议更是迟迟未能解决,冲突事件频发……领土的纷争,从古至今犹未中断,因为不存在清晰实在的领域界限,而历史的文献又难以追溯或不具有法律效应。国界成了限定所属领地、空间的标志,继续维持着空间的归属感。同时空间领域也在向海洋和空中扩展。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划界方式,防御之外隐藏着更多的事实,对空间的限定,让公民有归属感或者代表了最高权力机关的私有野心。
由此本文以城墙起源为基本命题,但不是在否定既有的研究成果,而是以自己的观点对学术界关于城墙起源于防御功能的观点进行质疑,并提出空间私有制这一观点。认为空间私有即空间占有欲、归属感才是城墙起源的真正根源。
2.城墙的产生
2.1一般性(公认性)观点
关于城墙的起源,学术界已有较多公认的研究成果。学者马正林提出我国城墙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并认为它是由壕沟演变而来的防御工程。同时他认为城墙是壕沟手段的继承,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筑城技术不断提高,早期作为防御工程的壕沟已经变成城墙的附属工程,也就是后来的护城河。城墙后来居上,成为维护城市安全的主要手段。城墙形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平原、河谷地区经常洪水泛滥。在我国早期文献中,为治水而筑堤坝的传说很多,如稣和禹父子都是因治水而闻名的。《吴越春秋》有载“ 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城郭自禹始也。”此处从侧面论证,城墙的产生是出于防御的目的,并且也说明防御不只是针对于战争,禽兽。
2.2墙的出现
原始人类最初生存在开敞的自然界之中,整个自然界就是他们的归宿。慢慢地随着家族的变大和实物分配等,人类开始以家族的形式聚居于围合场地或者洞穴之中,也就是有固定的场所,能够为全族人民所辨识和守护。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食物已经有所剩余,族群分工导致小单元家庭的出现,此时更小单位的空间被需求。因此,墙开始出现,并从半覆土建筑向完全的地面建筑演变。墙的产生是人类摆脱地下空间的开始,这里墙的意义不仅在于遮风避雨,避免野兽袭击等基础功能,它的围合性还给居住者带来了独立的空间感,场所感。随着聚居生活的瓦解,家庭独居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墙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快,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而家族还是以聚落的生活形式存在,即形成了由独立居所组合成的聚居形态。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致使社会财富积累迅速地增加,为掠夺财富而进行的战争日益频繁。为了适应这种历史发展的需要,以往任何人工防御设施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代表聚落领域感的墙也就出现了。湖南省澄县车溪乡南岳村城头山古城址,该城址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早期晚段,绝对年代为距今4800年左右,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古城之一。从这点来说,似乎这种墙是因防御功能而产生的,但是从此墙形态(依山势而建,并无规制)来看,并非只为防御而设置。况且在当时村落稀疏的年代,村落间的掠夺战争并不会激烈。墙在此的意义是整个村落的一个领地的诠释。或者,这是墙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族群的凝聚感和空间上的独立感。这种行为是对居所墙的一个传承和扩展,是人类占有欲的表现,也是真正意义上城市或国家产生的推动力之一。在群体―个体―群体的演变过程中,墙还不能称之为城墙。
2.3城墙的产生
族群财富的积累,使族内萌生统治思想,私有制程度越来越强烈,需要一个能维持秩序的统治者。或是人亦或是神庙,因此城市中心开始出现统治性建筑。对于城市的扩展,人为的干预性开始发挥作用。在此,我提出空间私有制的概念――私有制的最高表现形式。也就更说明了,城墙的出现并非处于防御功能,而是统治者或集体对于属地的占有。
聚落富足,引起外族觊觎,战争也应此爆发。那么对于城的要求就更加高了。防御在城墙的形制,材质,高度等上表现的越来越突出。最典型的有河南登封告城镇西约1公里处台地上发现的两座东西并列的小城。城内生活需求也促使一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区别于农村的生活形态也就越来越明显。最重要的是,市的出现和完善,使城市一词在中国出现,并且以一种与农村相对立的形式存在着,发展着。此时,城墙防御性的功能才凸现出来,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两重、三重。“筑成以卫君,筑郭以守民”就说明了这种形制中城墙的防御功能。对空间的限定作用已经不是城墙的主要职能,而转向了军事防御。
2.4城墙与城市的关系
城墙为防御工程,本来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城市和城墙
是两回事情,城市可以有城墙,也可以没有城墙。因为城市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
段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非农业人口集中,工商业繁荣,并与农村相对立而存在的特殊区域,有无城墙并不是城市的必备标志。也就是说,城墙先于城市而形成,其源于防御功能的说法也就值得质疑。从空间限定的角度来说,墙可以理解为城墙的前身。城墙之于城市的作用是从开始的空间限定到后来的军事防御,是伴随着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而产生的,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
3、总结
从家―聚落―城堡―都邑―城市―国家这一个漫长的过程,无不体现着墙这一事物的发展演变以及功能的转变,因为领土而引起的纷争无所不在。近代以来各城市城墙在战争中被摧毁,或者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而被拆除,从此全国甚至全世界,迎来了另一种全新的局面。表面上像原始社会处在无隔离的世界,但是固有的那些归属感却以城墙以外的实体形式表达着,甚至比城墙的功能更加强大和明显。城墙之内的领域已经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野心,于是向周边领域扩张,已经从领土的争端升级到空间领域,资源领域或海洋。因此导致领土争端问题屡见不鲜。我国也不例外,南海一带,,这些国土被别国纷纷侵占,引起的矛盾愈演愈烈…….
本文追溯墙的起源,目的只是在于说明:掩埋在防御功能之后的那种私有空间的占有功能,也许会是城墙产生的根源。家,家族,名族,国家,甚至是现在所说的地球村,这些集聚性的概念都会给人一种归属的感受,而墙就是表达这种归属感的物质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国领土争端全面扫描,金鹰新闻;
[2].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百度百科;
[3].马正林.论中国城墙的起源 ,人文地理 1993年第8卷第1期;
[4].王肃.我国城墙的起源与发展,《文博》 2004年 第06期;
[5].《试论中国最早的城址》.《河北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
[6].《华南子・原道训》;
[7].于淼,马凯.中国城市建设史中的城墙,设计研究 2008年第1期;
[8].《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
[关键词] 城市考古;起源;概况
【中图分类号】 K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19-2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与载体。无论是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且迄未中断的东方文明古国,还是那些在异域里抑或昙花一现抑或影响深远的古老文化,都产生或者孕育了大量瑰丽而又宏大的城市文明。而城市考古学就是让这些沉寂地下的文明重见天日,向世人再一次展现它千姿百态的历史文化的一门学科。
一、城市考古学的源起
近代考古学诞生之日起,城市考古即已成为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18世纪中期,对意大利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的发掘,引起了人们对古典考古学的新兴趣,开创了世界城市考古的先河。
庞贝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庞贝城被埋没后,在其上成长出茂密的森林。后来从罗马南下和从希腊、西西里北上的移民们伐去树木之后,开始种植葡萄。公元1748年春天,一名叫安得列的农民在自家的葡萄园里发现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银首饰及古钱币。之后一批历史学家与考古专家来这里进行考古。后于1876年开始组织科学家进行有序发掘庞贝古城。经过专家的持续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辛勤维护,因火山爆发而遭埋没的庞贝古城经考古专家挖掘已大部分重见天日。
公元79年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与庞贝、斯塔比亚两城一起为维苏威火山大喷发所湮没。古城的挖掘始于1709年,1738年在遗址中挖掘出石碑,从石碑的铭文上证实,地下古城就是人们苦苦寻找的“赫库兰尼姆”。考古学家真正的对赫库兰尼姆古城的挖掘开始于1927年。赫库兰尼姆城由于被坚固熔岩所覆盖,上面又有了新的建筑,据说发掘工作困难重重几度被迫停止。
二、城市考古学的概念
以上提到这两个城市的考古,是指在考古学研究中,以古代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工作重点的城市考古。它以古代城市的全部遗存为对象进行调查、勘探和发掘。运用各式科技手段和多学科的合力,来获取和破译考古遗存及其人文信息,努力去复原古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面貌,概括城市发展的特征,总结规律,进而探索和研究古代城市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模式。而我在阅读《城市研究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Urban Studies)中所看到的关于城市考古学这一辞条的内容是有所不同的,其所指的内容与欧洲扩张所引起的城市考古学有关,它的考古对象主要指的是近代早期之后的一段时间的欧洲城市。所涵盖的内容不包括古代城市的考古,比如古典时期的雅典,罗马及其他城市,也不是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艺术,而是欧洲最引人注目也是最臭名远扬的一个创造即与殖民主义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的城市考古。
1979年,美国人心目中的“城市考古学之父”伯特・萨尔文(Bert Salwen),对城市考古学的含义做了重要的界定。他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在城市中的考古”(archaeology in the city),另一个是指“城市的考古”(archaeology of the city)。前者是指对某个遗址的挖掘工作恰巧位于现代的某个城市,但是这个遗址并不一定反应这个城市中心区域的发展。另一种,即“城市的考古”,主要是指,对这个遗址的研究要与其所在的城市的历史发展相关,其考察的是这个城市的整个历程,包括它的形成与发展,并且能够从其物质性遗存(material remains)中探寻出它都市化的整个进程。
城市考古中,城市考古的对象即城市的全部遗存是极其丰富、全面的,但考古工作者所能够发掘的面积占总的遗存只是很小的比例,并且从中获取的文化信息也是有限的。所以首先要做到的是从城市的整体性去思考和把握考古工作的各个部分。要充分考虑到所考察的城市遗存形成的时间、原因以及它的形态和分布。尤其是城市作为人主要生存和不断改造的环境,考察它的各个不同区域的不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墓地在城市地区的考古工作中就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墓地中的人的研究,他们的健康的状况以及生命的长短以及葬礼习俗都能为城市考古研究提供大量的信息。
大部分的城市的考古研究(包括中国)都主要集中在古代城市或者现代城市的更久远的历史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城市考古学家才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对于现今城市的近代历史的研究。尤其是到19世纪60、70年代,由于考古对象的专业划分,提出了“历史考古学”、“殖民地考古学”、“历史遗址考古学”、“水下考古学”等,类似我所提到的关于城市考古学的概念的界定逐渐出现,考古工作也相应地繁多起来。下面我想主要以英国为例,同时也简要介绍一下美国、中国等城市考古工作的概况。
三、国内外城市考古学的发展进程
(一)英国
伦敦,这座古老的城市,它被近两千年前的罗马人所发现,拥有最长的城市考古的传统。其实大多数的英国城市(包括伦敦城的三分之一)都在二战期间被毁坏。战争之后,这些城市大多进行重建,考古学家也就在这一时期开始了急迫的大规模的挖掘工作。20世纪40、50年代,考古学家们对伦敦城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最近这些年将注意力转向了中世纪后期之前的伦敦的早期历史,近代考古学的研究,尤其是后中世纪考古学是一个新的领域。
伦敦的考古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传播有密切的联系。许多工业遗址都与16世纪开始的商业贸易、殖民活动有关。在对一些遗存的挖掘过程中,发现了玻璃和陶器制品,在码头和港口还有烟草制品,这些物品都是与殖民出口市场相互联系的。城市考古工作还展现了伦敦这座城市的全球影响力。2005年在伦敦泰晤士河南部的哈默史密斯挖掘出一个17世纪的砖炉,它属于尼古拉斯・克里斯普爵士的私人领地。而在十七世纪的上半叶,正是克里斯普爵士垄断了从西非几内亚到西印度群岛的奴力贸易。所以说,伦敦的城市考古发现是与英国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大多数英国的地方城镇的研究都遵循了相似的轨迹:人们对这些城市的悠久历史的拥有长时间的兴趣,而在最近几十年人们的这种浓厚的兴趣又都集中于后中世纪。例如约克郡,它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融合了罗马人、撒克逊人和维京人统治的多样建筑和文化。一直备受考古学关注,但直到最近对其近代城市考古研究才被接受。
(二)美国
在路易斯・宾福德的《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中,开篇就提到有人一针见血的指出“美国的考古学就是人类学而不是其他”。二十世纪中期之前,或者说是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大多数美国的城市考古工作都被一些业余爱好者所做。因为对于现代城市进行考古将要面临的是一系列的考古问题和技能要求。考古工作面临更多的是每个城市自身特有的状况。在挖掘过程中所需的时间长度和所使用的专业设备就需要更多的额外费用。所以,在美国,这些考古工作的业余爱好者一般拥有自己的小机构以维持他们的经济需求。业余爱好者们还要特别小心的处理与其他专业人士、商人和官员的关系。面对公众更要老练圆滑。由于得不到专业人士的帮助,甚至要培养军队,请非专业的人士提供帮助和建议。
比如说当时的威廉・卡尔弗(William Calver)与雷金纳德・博尔顿 (Reginald Bolton)开始了在上曼哈顿城的殖民遗址及独立战争遗址的挖掘。而在费城这项工作一般是通过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由专业人员完成的。还有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在本杰明・富兰克林故居及独立公园的几个遗址开始的挖掘都是这样完成的。这些挖掘都非常重要,美国的城市考古工作向考古学家们证明: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一些关于过去历史的相关残存也是有可能幸免下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城市都开始了类似的挖掘工程,数目繁多,并被集结成关于城市考古学的书目。
(三)中国
我国城市考古取得了很多成就,它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是拓展的难逢机遇。2012年的2月,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报道,在湖南,位于长沙市潮宗街万达广场的一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在开工前,由于项目处于古城文物埋藏区内,文物部门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勘测,并发现了众多古建筑遗迹。其中包括两处大型古代夯土墙体。这两处墙体尤为珍贵:分别是一号墙体,明清时期长沙城城墙;二号墙体,宋代长沙城城墙。城墙痕迹清晰可见,可以体现出来近千年来城市地层关系以及城市与湘江地理位置关系的变化,研究价值极高。现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等待解决方案。
在中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开发建设,新的楼房拔地而起,老城区的纷纷被改造。这些给城市考古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但也使其面临城市遗址保护和城市翻新建设的双重问题。与其他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考古工作还存在缺乏准备,考古力量薄弱,并且考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中国要解决城市考古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要理清好城市考古与城市建设相矛盾的状况。另外城市考古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尤其是被叠压在现代城市下面的古城遗存,更是难以进行考古操作的。总之,要更多的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更合理的处理城市建设与城市考古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城市考古之路仍是艰辛和漫长的。
参考文献:
[1]柴尔德.安志敏、安家瑗译.考古学导论(续)[J].考古与文物,2001,(1).
[2]刘建国.城市考古学导论[J].南方文物,1995,(4).
[3]焦天龙.柴尔德的考古学文化观浅析[J].东南文化,1991,(6).
在古代城市首先是交易的需要,然后为了维护这种交易,增强防御而修建了城,这就是城市的起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包含了两个内容,一个是有交易的市场。第二个就是用于防御的城墙。有了交易就证明有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过度时期出现了。同时城市形成的地方一般都是交通位置和物产比较丰富的地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二、城市规划的思想渊源
1、社会意识对城市格局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受到儒家思想主导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除了具备了交易和防御要求的城墙外,在布局中充分体现了上下尊卑的儒家思想。在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以宫廷区为中心,这也体现了中国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体现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分区明确,体现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等级制,这种中轴的运用一直延续到今。并产生了古代的城市布局理论。如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把礼制的内容也纳如了规划当中,强调皇权,君权神授而西方是以神权至上,即教堂往往成为城市的中心。直到后来运用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把儒家的这一思想推到了及至。如明北京城的建设。
2、天文学、水利学和民居建设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由于科技的进步,城市的布局就不得不考虑与自然、与环境的关系。于是相地学,风水学等相关的有关城市布局和选址的学说蜂拥而起。虽然这些学说有欠科学的地方但也不难看出中国的“天人和一”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观念。于是城墙不一定是方的,轴线也不一定是一条直线,自由的外在形式下面是富于哲理的内在联系。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也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而在西方古代城市的规划上就大不一样了。多以方格网的道路为骨架,以城市广场、或教堂、圣庙为为中心放映了古代西方时期的市民文化。
3、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在交通和地理条件都比较好的地方首先得到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工业生产,同时经济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许多问。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等等。因此在新的形式下城市的规划就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于是又出现了新的规划理论。如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理论。以及卫星城理论以及1925年的《雅典》关于城市规划设计思想,进行城市分区的市中心、商业区及行政中心区等。赖特的《广亩城市》,以及1978年的《马丘比》。都是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系列理论。
这些理论的提出充分的说明了城市规划理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是和社会进步密切联系着的。从古希腊时期的以广场为中心的方格网布局到《雅典》的功能布局,向高层发展再到《马丘比》提出的与环境的协调,批判过分的功能分区,提出城市的规划与发展的战略关系。
4、交通及交通工具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由于过去的交通主要是马车和步行,所以街道较为狭窄而短,人们的活动范围相对较窄。随着交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城市道路对城市的规划形成了新的格局。城市外向发展。特大城市的形成,无不体现了交通的发展过程。
就城镇化而言,毫无疑问,我们远远落后于欧洲。
也正因为眼前的这种落后,导致我们在心理上出现了深层次的不自信。比如,不少地方认为欧版的城市和小城镇强于中式的城市和小城镇。不止一个城市把自己称作“东方巴黎”,不止一个小城镇号称是“中国的托斯卡纳”,不止一个城市把自己的城中河比作“中国的莱茵河”,不止一个城市把自家引以为豪的展会称作“东方的汉诺威”。
在中欧城市博览会的综合馆,我们将中国城市与欧洲城市的发展历程同时展开。我一直在猜想,当巴黎、托斯卡纳、莱茵河、汉诺威来到中国,与中国的名城名镇及其河湖塔楼、产业、市民比邻而居的时候,中国的城市是破除了迷信,消除了自卑?还是进一步迷失自我,更加失去自信?
尽管中国的城市面临重重问题,我依然认为,中国的城市在全球化的今天,需要重拾自信。
从城市起源上说,中国城市应该充满自信。现今,公认的城市的起源地区主要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峡谷、中国北方和中美洲。如果再扩大一些地区,勉强可以把南欧加进去。
一直到16世纪之前,中国的城市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都在世界古代城市史上无可比拟。据一些专家的考证研究,世界古代十大城市按城市面积依次为隋唐长安、北魏洛阳、明清北京、元大都、隋唐洛阳、明南京、汉长安(内城)、巴格达、罗马、拜占庭。十大城市,中国居七。
古代中国有一些城市凭借其巨大的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成为当时一流的国际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比如,自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500年,横穿整个中亚的贸易商队线路构成了古老的贸易网络。这条网络联结当时的欧洲、西南亚、印度和中国等大帝国在内的四大地区。这条线路的起点就是中国的城市长安(今西安)。
中国古代的城市人口比重以及城市发展水平曾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于欧洲。
就中欧城市化的比较来说,真正把中国城市化比下去的,是18世纪中期在英国中部等地出现的大规模的制造业。自英国始,欧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城市围绕着新的工厂生长起来,不断扩展。欧洲由此成为近代以来世界上的城市化先行地区。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城市发展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也没有一直落后。在中国城市的体内,一直有一些让它生生不绝的优秀因子。这是中国城市可以自信的源泉。
对于今天的中国城市来说,自大的情结需要克服,但是由于感到一些落后,就自惭形秽,失掉了寻根的自觉,失掉了本有的底气,也是重大的损失。需要确立正确态度,既不傲视、也不仰视,而是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