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定语从句专项练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定语从句专项练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定语从句专项练习

第1篇: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分词非谓语形式的教学有点粗浅的体会,谈出来与同仁商榷。

我在实践中把英语分词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概念的确立和感性认识阶段

在课本里正式出现分词语法专项讲解及练习之前,对课本里提前出现的某些含有分词的特殊句型词组,先让学生记住,并反复提及强调,以强化 “分词是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这个概念。至于理论讲解,先不要展开讲。这是先让学生输入一些分词语言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如:A boy called Peter wants to see you. 只让学生知道called Peter是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不是过去时态的谓语。该句的谓语动词是wants。“A boy called Peter”意思是一个名叫Peter的男孩。可让学生连续翻译: 一个名叫Mary的女孩 a girl named Mary. 可再扩展: 一个名叫Mary的女孩住在隔壁:A girl named Mary lives next door. 再如:The bridge built in 1967 has been rebuilt. 对此句,此阶段只需告诉学生built in 1967 是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不是动词的过去式谓语,而是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又如: The girls went out of the house, laughing, singing and talking. 对此句,也只需暂时告诉学生,该句的谓语动词是went,三个动词的ing形式不是谓语,是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在此句中作方式样态状语,表明主语执行谓语动作时的方式样态,是“说笑唱着”,这个样子方式走出去的。以上的非谓语分词现象,在第一阶段,不要讲解为什么,也不要在试题中扩展考察。最多可告诉学生,表主动用现在分词ing形式;表被动用过去分词。试题中可有意把课文中出现过的非谓语分词原句照搬考察,以强化印象, 但此阶段试题中千万不要扩展而拔苗助长。

此阶段也可强化学生对动词的谓语形式和非谓语形式的认识区别。英语的谓语形式容易区别:①有情态动词的;②有am,is,are,was,were的;③有将来时态助动词will, shall,would,should的;④有完成势态助动词have,has,had的,肯定是动词的谓语形式。麻烦的是大多数动词的过去式谓语形式和过去分词非谓语形式是一样的。如:The bridge built in 1967 has been rebuilt. 此句中的built单独来说既是过去式谓语形式又是过去分词非谓语形式。the bridge和built之间显然是被动关系,若是过去式被动语态的谓语,应该是was built;若是主动语态,显然不对,况且built没有宾语,因build是及物动词,必须有宾语,所以built在本句中不是谓语形式。可对比:They built the bridge in 1967. The bridge was built in 1967. 这两句中的built都是谓语形式。

第二阶段:理论讲解和强化训练

讲解时,我们若能换一个思维角度来看待理解分词非谓语现象,就能简化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而不是把它复杂化。我们从省略句入手,把非谓语分词看成是某种从句的省略简化,也许就能更好地从理论上自圆其说,学生也许就更易于理解掌握。

如上述的几个例句就可以看成是定语从句省略简化而来的。

A boy (who was) called Peter wants to see you. A girl (who was ) named Mary lives next door. The bridge (which was ) built in 1967 has been rebuilt.

在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语法名称:省略简化,以区别于普通的省略句。因为这里的省略不同于一般的省略句,更多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省略某些词,剩余的动词形式是有变化的。

以下我们按从句的类型,把从句的谓语动词省略简化为动词的非谓语形式作定语,状语,和宾语补足语。

省略简化的规则:

1. 若从句有am,is,are,was,were这五个词,直接把他们及从句的连词去掉;同时把从句内部和主句相同的主语也去掉,仅留下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

2. 若从句中没有am,is,are,was,were这五个词,则把从句中谓语部分的第一个词改为ing形式,然后把从句的连词及和主句相同的主语去掉。

3. 若从句是将来时态,用不定式改写。可看成是be going to do 去掉了be going。

4. 以上去掉从句的主语的前提是,主从句的主语相同;若主从句的两个主语不一致,则应在把原从句非谓语化的同时保留从句的主语,此时原从句的主语就成了非谓语分词的逻辑主语,它和非谓语分词一起构成了独立主格结构。

具体举例如下:

一、从句若有am,is,are,was,were这五个词,把他们和连词一起去掉;同时把和主句相同的主语去掉。

1. 定语从句省略简化为分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注意:必须是关系词在从句中作主语才能这样省略简化)

①The man who is talking with the students is our English teacher. 改为:

The man talking with the students is our English teacher.

②The bridge which is being built now is a bit too narrow. 改为:

The bridge being built now is a bit too narrow.

③The temple which was built in 1967 has been rebuilt.改为:

The temple built in 1967 has been rebuilt.

④The meeting which will be held tomorrow has been put off. 可以看成是:

The meeting which is to be held tomorrow has been put off. (be to d计划打算将要) 再改为:

The meeting to be held tomorrow has been put off.

2. 状语从句省略简化为分词词组作状语

If the village is seen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 it looks beautiful. 改为:

Seen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 the village looks beautiful.

3. 某些动词的宾语从句省略简化后,变为分词词组作宾语补足语。

To his horror, he found the man was killed in bed. 改为:

To his horror, he found the man killed in bed.

二、若从句没有am,is,are,was,were这五个词,把从句谓语部分的第一个动词改为ing形式;同时把连词以及和主句相同的主语去掉。

1. 定语从句省略简化为分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注意:必须是关系词在从句中作主语才能这样省略简化)

The man who lives next door is an engineer.

The man living next door is an engineer.

2. 状语从句省略简化为分词词组作状语

①As he was seriously ill, he had to give up his plan halfway.

Being seriously ill, he had to give up his plan halfway.

②When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he went out to play.

Having finished his homework, he went out to play.

③As his composition had been written in a hurry, it was full of spelling mistakes.

Having been written in a hurry, his composition was full of spelling mistakes.

④If you see the village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 you’ll find it beautiful.

Seeing the village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 you’ll find it beautiful.

⑤As John has gone abroad, we have to find someone else to take his place.

John having gone abroad, we have to find someone else to take his place.

3. 用and等并列连词连接的并列谓语,其中一个保留谓语形式,其它的变为非谓语形式,作谓语动词的伴随状语,补充说明谓语动词的方式样态,结果,时间等。

①He put down his shopping bag and held out his hand.

Putting down his shopping bag, he held out his hand. (时间状语,After putting…)

②He tried again and hoped that he could succeed this time.

He tried again, hoping that he could succeed this time. (目的状语)

③He decided to try again and thought he could succeed this time.

He decided to try again, thinking that he could succeed this time. (原因状语)

第三阶段:非谓语分词还原为从句

第2篇: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一、短文改错题型分析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改错命题,发现有以下特点:

1、文章体裁多为记叙文或信件式的小作文,难度不大。

2、文章篇幅一般为10行到l 1行,每行为lO个单词左右,词数大约120个。

3、错误形式共有四种,错词一般6至7个,漏词1到2个,多词也是1到2个,正确1个。无论是错词,还是漏词或多词,一般都是虚词为主。分析07夏季各地高考的改错题可知,除了正确的一个外,错词、漏词、少词一般是:

全国卷I:冠词、介词、形容词、连词、时态、名词、指代各1分,逻辑2分。

全国卷Ⅱ:冠词、介词、形容词、时态、名词、平行结构、定语从句各1分,介词2分。

天津卷:形容词、副词、名词、指代、平行结构、定语从句各1分,时态2分。

辽宁卷:冠词、介词、形容词、副词、名词、指代、平行结构各1分,时态2分。

浙江卷:冠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名词、指代、介词各1分,时态2分。 福建卷:介词、连词、时态、名词、指代各1分,冠词、连词各2分。

重庆卷:介词、连词、时态、名词、指代各1分,形容词、非谓语各2分。

安徽卷:冠词、连词、副词、时态、名词、指代、逻辑各1分,介词2分。

陕西卷:冠词、介词、副词、名词、指代、平行结构、非谓语各1分,时态2分。

二、短文改错的解题步骤及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大方向。首先快速浏览短文,了解短文大意。凭借语感和已学英语语言知识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

2、以句子为单位,逐句分析判断。在做题过程中,应记住要以句子为单位并兼顾上下文,而不能以行为单位,切忌把每行分割单独对待。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占据两三行的句子,这些句子常设计有固定搭配或平行结构方面不一致的错误。

3、“冠介连形副,五个一致记牢固,非谓定从也得顾一顾。”在不能马上查找出错误的其他句子里,可记住这改错口诀,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理解改错题型的特点,加强专项练习,提高纠错的能力。

(1)“冠介连形副”指的是改错经常考查这五种词性。

①注意冠词a,an,the在单数可数名词前的用法及一些特殊用法。

②注意介词固定词组错配或缺漏。

③正确使用and与but;and与so;and与or;while与when连词的用法以及不能同时使用because与so,though与but等从属连词。

④分清该用形容词还是该用副词,另外还应注意形容词或副词的等级。

(2)“五个一致记牢固”指的是时态、语态一致,名词的数一致,指代一致,平行结构一致和主谓一致。

①时态、语态一致:时态或语态的错误设计几乎是每年高考改错题型必有的,考查谓语动词与上下文、语境及其时间状语是否―致,尤其是注意看过去式是否一致。

②名词的数一致:虽然名词单复数是很简单的语法,但判断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的单数复数用对了没有也是改错题常见的考点之一。如:(全国卷I)I looked at his other hands,“But Grandpa,”答案:hands――hand。his other表示另外(一个),人只有两只手,所以另外是一只手,用单数。

③指代―致:注意代词的格、数与性是否和上下文一致。

④平行结构一致:由and,or,but,either……or……,neither……not……,only……but also……等连词和词组连接的结构可称为平行结构。平行结构在词性、时态、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上往往要求前后一致。答题时要留心平行结构前后是否对等平行,这是常设错误之处,查找这类错误,强调以句子为单位。如:(辽宁卷)the manclosest to me pointing to one plate and asked me thename 0f the fish on it,答案:pointing――pointed。pointed和asked平行,都是谓语。

⑤主谓一致:在检查时态和语态是否一致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动词的人称和数是否与主语一致。

(3)“非谓定从也得顾一顾”。

①正确使用非谓语,熟记接doing或do作宾语的动词结构,正确使用非谓语动词作状语。

②定语从句是高中阶段的重点语法,是高考的考点之一。如:(全国卷Ⅱ)There is lust a chance whichcan join it,答案:which――that。先行词有the only,thevery,iust修饰时,只用that。

另外,在定语从句中常设的错误有:

a,多余的被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代替的部分。如:The car my uncle buy it was destroyed in the ea~hquake,(去掉it)

b,从句的单复数弄错。如:He is one 0f the studentswho has finished their homework,(has――have。先行词是students,主语是复数形式,所以谓语动词用have)

c,少从句作主语的关系代词。如:The girl is wearinga red coat is my sister,(在girl之后加上关系代词who或that,当然这里也可以把第一个is去掉)

d,少先行词。如:Is the village which you visited lastyear?(在which之前加上先行词the one)

e,多余的介词或关系副词。如:The room where shelives in needs repairing,(去掉in或where――which)

4,再读全文,验证答案。谨记“每行改一处、实词变形、原意不变”这三原则,把正确答案带入短文后再从头到尾读一遍,看看全文是否连贯流畅,行文逻辑是否合乎情理,全篇结构是否严谨。尤其是逻辑错误,查这方面的错误要求通篇考虑,重点查找肯定与否定、特殊疑问句和动词的误用(如:take与bring;come与go)等。

三、做改错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改错的书写格式要规范,要符合题目要求。

2、对于没有把握的答案,要相信自己,按第一语感来确定。

3、如果感觉一行有两处错,应选有把握地进行改正。

第3篇: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关键词:语法;英语;语境

语法是组织字词句段的关键,也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方面,更是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语法教学课堂呈现出的现象是教师在讲完语法的相关知识之后,学生解答大量的专项练习题,以期达到巩固和掌握的目的。可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利于高效英语课堂的顺利实现,也不利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所以,为了改变语法教学的现状,也为了真正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组织多种活动,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中提高语法学习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质量进行论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

一、在语境中学习语法

语境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法学习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更是提高学生语法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有效的语境中分析相关语法的应用,强化学生对相关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为高效英语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Now that everyone is here,let’s go.

Now that you are here, you’d better stay.

Humen beings are different from animals in that they can speak.

……

组织学生对上述语境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原因状语从句”的内容,自主总结“now that”与“in that”的用法,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造句,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在自主分析中掌握相关的用法,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能力。

二、在小组中学习语法

小组学习活动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小组互相学习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所以,在高中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同时,还要确保学生在“兵帮兵”的教学模式下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质量,更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选择的是小组学习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中掌握语法知识。所以,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几道练习题进行了思考:

(1)He tried to get out of the business,_____he found impossible.

A.as B.which C.where D.when

(2)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bridges,_____remains for many years the world’s largest,is the Verrazano-Narrows Bridge,New York.

A.where B.it C.which D.what

……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练习题进行自主分析,自主翻译题干,从而自主理解“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概念,即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起补充说明作用,缺少也不会影响全句的理解,并鼓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对这些练习题一一进行分析,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解答能力,使学生在小组互相交流中轻松地掌握语法知识。之后,利用小组讨论知识,组织学生独立进行测试,以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在对比中学习语法

所谓的对比是指将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这样的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地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并在比较中明确相关语法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Wish引导的虚拟语句时,我组织学生对wish的用法进行比较,并在对比中掌握wish引导的虚拟语气的用法:

I wish it were spring all the year around.

I wish he would go with me.

We wish we ha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our pronunciation.

……

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并自主总结出wish引导的虚拟语气在现在的虚拟中用did/were;在将来的虚拟中用would do;在过去的虚拟中用had done。可见,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在自主比较中提高应用能力。

总之,在课改下,教师要组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中提高语法学习质量,同时,也为学生高考能力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第4篇: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英语语法应以培养学生理解句子和篇章、准确表达思想的能力为目的,以体现学生学习工具的功能,便于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基于此,高中牛津英语教材Grammar and usage板块通过语法规则的讲解与多种图示的呈现,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语法配有精练恰当的文字说明和一目了然的图片、表格,所选例句语言地道。语法训练所选用的语言材料和所设计的练习与单元话题以及Reading 相联系,对于一些熟悉的语法项目,则注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拓展和延伸。讲解通俗明了,浅显易懂。学生可以根据语法规则,在语篇中完成书中的练习,避免了学生死抠语法,生搬硬套。这样的编写体现语法教学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过程,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然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一些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教材设计意图,表现出弱化语法教学的倾向,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某些语法知识的欠缺,制约学生准确运用英语能力的发展。因此,加强高中牛津英语Grammar and usage板块有效教学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Grammar and usage板块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创设语法交际功能情境,引入语篇概念,引导学生在准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法知识,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

教师应注重语法教学的情境化,可以尽量利用实物图片、真实的语境、体态语言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多样化、多功能的语法交际功能情境,依次呈现新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领会新语法规则,多次实践后,归纳和小结有关语法规则,在准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并运用语法知识。教师应注重启发,指导学生己归纳、总结各单元语法及用法,以接触、模仿范例练习和自由表达思想三个步骤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同时引入语篇概念,把语法的结构融人到生活中的对话和短文等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话语和篇章中去,帮助学生深层次感知知语法,在背景文章中把握语法。

如定语从句,为激发学生兴趣,可利用球星和歌星的照片与影视创设情境,让学生描述最喜欢明星的特点,要求造两个简单句,然后连成复合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找出两句中相同的部分,根据句子成分修改,适时引出定语从句的连接词,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使用。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并帮助学生一起分析从句所起的作用,再导出定语从句的概念,提高学生定语从句的学习效果。

(二)应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完成任务,在语言运用中学习、掌握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发展语言能力

教师应围绕语法的主要语言交际功能以及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有话可说的话题精心设计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掌握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任务应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在任务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

如学习祈使句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可利用信息差型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要求学生回家询问父母,了解父母对子女在学校的要求,之后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要求学生在此任务中使用间接引语。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来获取信息,消除信息缺口,完成交际任务。

(三)应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法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究意识与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与能力

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可以采用新课程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语法项目,分头查阅资料,收集、筛选、分析、处理、运用各种信息,通过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降低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的焦虑感,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进行宾语补足语的教学,教师采用每八人一组轮流提前在课下准备宾语补足语的各种情形,然后推选学生展示小组对该项语法的认识(根据词性分类,可以预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负责解答全班质疑和提问,教师充当助手,进行补充,并将此项活动纳入平时的形成性评价。

(四)精讲多练,加强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适时应用归纳法演绎法

归纳法可增加学生和语言的接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演绎法简便省力,学生易于接受。教学中,教师不应每遇到一个新的语法项目都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和操练,而应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英语语法教学应注重精讲多练,根据学生认识和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加强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适时应用归纳法演绎法。每单元花费一定时问,专项突破该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含有某项语法规则的语言材料,学量例句,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启发诱导学生观察分析材料的特点,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再运用语法规则进行语言实践,即观察、分析、归纳、运用,认识过程为实践、理论、再实践。也可先讲解语法规则并举例说明,然后由学生按照规则做练习,将语法规则运用于新的语言环境,即展示语法规则、示例、说明规则、运用,认识过程为从理论到实践。

(五)强化语法知识的对比与归纳,引导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学习并应用语法知识

高中牛津英语教材采用循环式编排语法项目,把同一语法项目分层次分阶段在教材中呈现,有助于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理解、巩固语法知识,但不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语法知识、形成整体概念。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系统讲解,并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语法或新学语法进行适当全面的综合归纳。通过对比归纳,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将语法知识加以巩固和内化,以培养学生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归纳语法规则的目的, 是使学生在进一步的练习中减少盲目性, 提高语言的质量。因此, 归纳要及时, 要抓住要点, 简明扼要。让学生理解异同, 明白实质, 掌握规律, 有助于学生准确记忆和正确运用语法。

如教学情态动词,教师可设置语境,让学生对不同句子进行领悟、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不同用法。T:(to S1):You must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at least an hour a day..接着S1(to S2):I have to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at least an hour a day. S2: (to S1)You should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at least an hour a day.教师与学生对话后,引导小组讨论语境中的情态动词,归纳并得出结论:对话中的must表示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权威;have to表示来自外部的压力;should表示来自朋友的建议或鼓励。

三、结束语

教师应合理利用牛津高中英语Grammar and Usage 板块,围绕模块单元话题,设计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创造师生、生生互动与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适当训练,使语法教学更形象、真实和有趣,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并运用英语语法,总结与归纳已学语法现象,构建语法网络,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正东.语法教学的再认识[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01).

2.林燕.英语语法教学几种新方法的尝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11).

3.陈婷.高中英语语法复习教学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5篇: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关键词:短文改错;答题技巧;常见错误类型

短文改错在英语高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短文改错中学生得分率较低,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呢?我认为既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又要了解短文改错的常见错误类型,以下是我对这两方面的阐述。

一、掌握短文改错的答题技巧

1.纵观全文,掌握大意。首先把全文浏览一遍,了解本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为学生的判断和改错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逐句审读,分行判断。要对照上下文,逐行逐句检查句子结构,前后逻辑是否一致,避免出现矛盾。

3.先易后难,各个击破。把简单的、确定无疑的先完成,再对稍难的加以思考,缩小范围,降低难度。

4.反复检查,规范答题。改正后要反复检查,保证其准确性,而且答题一定要规范。大小写字母不清楚,容易丢分,因此,尽量减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误。

二、弄清短文改错的常见错误类型

短文改错的错误类型可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词法、句法和语篇错误,其中词法包括名词、代词、冠词、连词、介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考查。

1.名词通常考查其单复数形式可数与不可数及与修饰词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2.代词主要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关系代词等,要注意它们的指代前后是否一致。

3.冠词要注意a,an,the是否乱用或混用,连词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和句子意思。

4.介词意义丰富,用法多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固定搭配,避免错用或误用。

5.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动词非谓语形式和一些固定搭配是否错用。

6.形容词和副词之间是否错用及其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混用问题。

短文改错中考查句法错误的主要是在一些从句中,如,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强调句It is/was...that...和一些固定句式中,还有主谓语在数上是否一致,另外,句子结构要具备连贯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语篇错误主要考查的是上下文中时态、代词和逻辑关系是否一致。

总之,要提高短文改错的得分率,除了要多做一些专项改错外,还要练习与短文改错有关的其余练习,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注意易犯的语法错误,也可通过借鉴他人的习作,欣赏之余有意识地进行改错,还可多进行单句改错训练,逐渐体会短文改错的规律,提高短文改错的水平。

第6篇: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我认为语法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为听、说、读、写服务的。

今天英语课上我讲了What if…?这个句型。举了一个例子What if they succeed?本来讲完就没事了,我突发奇想,看看同学们记住没记住“success”的几种形式。 我叫了一个学习一般的同学问他 “What if they succeed?”是什么时态,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来测验他是否知道succeed动词原形。“一般过去时”他回答道。接下来我又叫了十几个同学,只有两个人认为是一般现在时,其他人多数认为是一般过去时,有的认为是一般将来时,有的认为是现在完成时。当我问起为什么是一般将来时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有if,所以后面是一般将来时”。我感到十分惊诧,时态是这样判断的吗?接下来我不再往下进行,给大家讲了如何判断时态,以及各种时态表示什么和各种时态的构成。

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如今初中的英语教学不再提倡学习语法,淡化语法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把淡化语法教学理解为不教语法。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个人认为淡化语法教学并不等于不讲语法。比如我们在学习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时,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行吗?学生不熟悉各种时态行吗?学生以什么为依据来做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题呢?仅仅凭语感是不行的,毕竟我们的学生不是“泡在”英语里长大的。 我在课上问同学们做宾语从句的题从哪两个方面考虑,没有人能回答我。我说要从时态和语序来考虑,但他们眼神依然很迷茫。因此我认为淡化语法教学并不是不讲语法,不学语法,问题是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怎么科学的进行巩固练习。

1 什么时候讲?

在日常教学中适时的切入语法教学是语法教学的关键。通过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语法教学适时点拨最好。比如七年级我们在背诵和学习了大量的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之后,我们就应该告诉学生这是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反复发生地动作,目前所处的一种状态,主语所具备的性格和能力”,这个定义在我们的学生用书里面是有的。这时学习语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如同你品尝了很多荔枝后,告诉你这是荔枝,你应该是很容易记住的吧。

2 讲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每个英语教师在开学初都应该看看新课标,课标上清楚地告诉我们了几年级掌握什么语法,掌握的程度都有很细的标准,我们必须把这些装在心里,把那些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复杂的语法分散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整个初中英语教学是连贯、渐进的过程,无论哪一个环节没有扣紧,都会给我们以后的教学造成潜在的难以弥补的漏洞。这就要求我们整体把握教材,不能讲哪里看哪里,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这样就不会造成类似于当我们讲到宾语从句时,还得给他们讲以前需要讲的各种时态的问题。另外,教师用书在每个单元前都有本单元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法项目以及句型。我们在单元教学中应该把这些语法项目合理的分散到各课中去,化整为零,分散难度。

3 怎么讲?

这是一个最难的问题,也是让每个老师都头疼的问题。英文中有一句谚语说“You can lead a horse to the riv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在我们中国也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的谚语,其中的教师的一个最关键的任务就是“lead-领”,我们必须在“领”字上下功夫。如何把学生领入英语语法的殿堂,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永恒话题。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之所以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兴趣,现在我们初中课本上的语法太过于僵化了。每一项语法都是有板有眼,太过于形式化,每一个语法点的讲解就像一具僵尸在讲一样,每看一个语法点都像是在与圣人对话,对方是冷冰冰的,而学生们尽管充满热情,但是遇到这样的老师,原来有的热情立马就会消减一半。由于双方之间没有形成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的关系,所以这样学习语法的效果自然不好。

事实证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枯燥无味的语法变成鲜活的形象的东西,既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这样教学的效果是不是会很好呢?初中生的兴趣一般都在流行文化上,如果你和他们聊起某个名星来,你一定是聊不过他们的,因为他们太熟悉了。而反之呢?对于英语,由于现在的语法书总是一本正经的,他们看着可能就睡着了。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在互联网上不只一次的看过赖世雄教授的英语讲座,地道的美国英语,优美的语调,浑厚的语音,幽默诙谐的语言,使人产生一种渴望去听的冲动。我认为一个幽默风趣的教师可以将英语变得更有趣,因此我们可以把英语教学与时尚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怎样进行语法巩固练习

第7篇: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首先,纵观近几年高考题中语篇填空的设空类型,一般会有3~4个空不给出提示词,而剩下的6~7个空会给出提示词汇要求进行词形转换或者适当变形。没有提示词的几个空答案通常局限在冠词、介词、代词、连词这几个语法项目中,其中连词的填充会较难;而有提示词的几个空除了有简单的词形转换,还会有谓语和非谓语及各种从句的考查。而这几项语法恰恰是支撑英语日常交流最重要的语法项目,这就是我们改革的精妙之处!但是对于高考我们要把它们掌握到什么程度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1)谓语动词:这是支撑英语句子的核心部分,过去考卷中时态语态这一块会涉及16种时态及其可能会有的被动语态,出题形式十分灵活多变,难度很大;而现在在每个空不能超过三个单词的限制下则只需要原来的8种基础时态基本就可以满足要求了。(2)非谓语动词:这是建立在谓语动词之上帮助使用复杂句式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语法,同样的它的变式之多,过去可出题繁杂,而现在却基本局限于v-ing,v-ed以及to do这三种基本形式了。(3)从句:三种基本从句中,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列举出无数的分支及特殊情况,而现在状语从句多数青睐时间when,条件if,让步although\though三种形式;定语从句非限制需要填的which则是首选,偶尔填一个表示地点的where或表示时间的when,已经算是拔高了;名词性从句中what则是宠儿。这些实打实的简化语法的证据就是我们可以从浩瀚无边的语法世界里探出头来深吸一口气的主要原因,可是简化就是我们改革的唯一目的吗?重要的语法浅尝辄止,非重要的语法完全忽略?我们真的可以非常轻松地减负的同时又得到高考的胜利及长久的利益吗?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刚刚毕业的2017级毕业生中,很多学生在二轮语法填空专项练习中,做题速度非常快,但准确率却一般。原因就是受出题类型限制后规律很容易摸索出来,校外补课教师抓住这一规律,大发横财;甚至许多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理念:何必执着于全篇的理解,何必分析句式结构,我只需要看到规律就好,然后进行反复的repetition,得分就好了。这样就传递给孩子们一个理念:英语,是可以速成的!结果,语法填空只能拿最多9分,其他本该是可以学好语法后自然而然完成的题型却往往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这个后果简直太可怕了,简化语法的改革本是为了让学生花更多时间在语篇上,但是结果似乎恰恰适得其反,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不禁深思,英语语法学习到底该如何进行?

第8篇: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三年来学了大量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条目,但它们都是零碎的、松散的,通过回归教材这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可以使我们“温故而知新”。因此要按教材单元顺序认真通读并仔细归纳,同时要充分利用词汇表和老师整理的单元过关单对重点词汇、词组、重点句子和语言点等进行梳理和夯实。记住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按教材单元顺序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和记忆加工,同时要通过配套练习来巩固和强化复习效果,形成运用能力。

二、专项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在第一轮通览教材并基本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建议从语法板块和题型板块两个方面展开第二轮的专项复习。语法板块方面要从词法和句法对所学语法条目进行复习和整理,词法部分要注重名词、代词、冠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其中应重点复习名词部分的复数形式、不可数名词和名词所有格;代词部分的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和不定代词;数词部分的基数词和序数词;动词部分的时态、语态和虚拟语气;形容词副词部分的比较等级。句法部分要把握句子的种类和句子的结构。

句子的种类:1 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2 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意疑问句);3 祈使句;4 感叹句。

句子的结构:1 简单句;2 并列句;3 复合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

题型板块方面要注重分析和把握近年来英语中考题型,必须在老师指导下训练各题型的解题技巧,做到看到这类题目就能条件反射地知道答题要领。例如,听力部分应该掌握下列答题技巧:

1 先看题。后听音:在做听力题时,一定要做到听前先把听力卷全部看一遍,尤其是听对话和短文这两种类型,以便大概掌握主题内容,缩小听力范围。

2 把握全文:听第一遍时,不要急于做答,应仔细听完全文,尽可能明白文章的大意。

3 边听边记:听的过程中,适当做些记录,如时间、地点、数字、人物、天气等等,同时把可能正确的答案做上记号。

4 不因前误后:有时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没有听懂,不必着急,将没有听懂的词或句子放过去,不要影响下一道题。

各类题型都有一定的答题技巧,如听力理解、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完成对话、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复习时要学会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各题型的答题规律,并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和思维框架。在此过程中还要体会老师教学的重难点,抓住常考点,把握易错点。理出易混点进行代表性、典型性的专项再练习,从而对所学知识能做到深入理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三、综合演练,全面提高

这是建立在回归教材和专项复习基础上的第三轮复习,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和考前热身。建议练练近三年的中考题或老师为我们汇编的中考模拟题,尤其要练练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题,这些题不仅在命题内容上严谨、科学,而且对英语教学有正确的导向性,对以后的英语中考也有前瞻性,大家有意识地进行演练,不仅能进一步熟悉知识点、常考点,还能迅速提高审题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四、注重应试心理调节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复习和考试成功的重要保障。我们一定要掌握复习应考心理的调控技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 在考前紧张复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复习之余,要适当地放松和休息,如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要有足够的睡眠。

2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状态。临近中考有点紧张。是正常的,但要尽量消除紧张情绪,保持清醒头脑,才会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质量。

第9篇:定语从句专项练习范文

一、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线的横向复习阶段

抓纲为本,适当训练,科学讲评,从而形成能力,才是高考取胜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应把握好两个方向:

1、以高中课本为主线,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全面贯彻新《考试说明》,从知识与能力两个层次透视,实现复习的高效低耗。新教材容量大,时间紧,教师在总复习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针对这一点,我们要深入研究,精心备课,力求有目的、有重点地讲透,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下:以新教材序列为主,把高一至高三教材按两个单元上三课时复习,计划上18周,并进行如下复习:

以课本为线索,归纳《考试说明》中的词汇和相关的搭配、句型。复习时间安排:以每两单元为一个单位进行复习,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先对这两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第二课时让学生完成并讲评巩固性配套练习,第三课时强化4-5篇阅读理解训练。争取在三月底完成第一轮复习。复习内容包括:词语搭配、句型结构、词的用法、词的转化、日常交际用语等。

2、以教学大钢为线索,根据学生的实际,复习高考的语法要点,提高学生的语境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师要研究学生,吃透大纲、考纲,精选习题。把课本中语法灵活性较强的句子、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典型题目、各地高考资料中质量高的习题挑选出来让学生练习、分析。对于做错的习题及易混淆难题,要求学生收入《纠错本》,避免以后再出类似差错。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反复实践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具体安排如下:时间:用约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语法专项复习。内容:名词与主谓一致;形容词与副词;代词;介词;冠词和数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虚拟语气;简单句、复合句;倒装、强调句;动词时态与语态。

二、以高考题型为主线的纵向复习阶段

侧重高考五大题型的专题训练,重点指导能力题的应试技巧。

1、单项填空。综观几年的高考试卷,该考题有如下特点:(1)内容覆盖面广,考查范围包括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有的语法及词汇知识;(2)重点突出,强调动词用法的考查;(3)突出语境的作用,利用语境间接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语言情景,运用所学知识,注意搭配、表达习惯、词语辨析,找出正确答案。

2、完形填空。此题分值较重,旨在测试考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要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做好本题;(1)从上下文的角度考虑,捕捉与小题有关的信息点,分析备选答案的词汇意义,挑选出本句意思所需要的又能表现文章主题的词语,提醒学生遇到一时难以确定答案的小题可暂时不填,先做后面的,再用其它已选出的答案去促成这个难题的解决;(2)从词汇意义及用法的角度考虑;(3)从逻辑推理、常识等角度考虑;(4)从惯用法和搭配的角度考虑。做题时,应先通读全文一遍,对全文大意有所了解,再一题一题地做。要记住全篇大意,调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及常识,进行综合分析。

3、阅读理解。该大题分值最重,是最容易拉开分数档次的一个题目。此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进行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时教师应选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增长学生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为提高他们的应答能力,我们要侧重用近十年来高考阅读理解原题及各地质量较高的高考模拟试卷上的阅读题进行强化训练,每次4-5篇,要求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准确率。

4、短文改错。此题是普遍反映较难的一题,它集多项语法规则和多种语言技能于一身,为此,我们要细心搜罗学生常犯的错点,加以分类整理成为单句,让他们给予改正。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习英语所犯的错误减少,基本功扎实,就能达到短文改错预期的目的。

5、书面表达。要使学生写出正确的英语句子,做到人称、时态、拼写正确和书写规范是关键。我们要在专项复习之中用“三定”法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定格式,即确定是书信、确定通知还是发言稿等;二、定内容,在一定范围之内,哪些内容要点必须表达、哪些可以省略;三、定表达方式,在作文课上师生一起讨论该用的句型、词组、单词等等。

三、综合练习和捕捉信息阶段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