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立体农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农业经济仍未及时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
在国家发展初期,国内仍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的发展体系,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及服务经济共同协调发展的模式。因国内经济成分过于复杂,国内不同经济的管理配置仍然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的配置。对于农业经济,同样也缺乏相应完善的管理体系。
当前发展阶段,尽管国内农业经济管理节奏得以持续提升,但是与农业经济管理相匹配的管理体系仍未得以明显地改善,不利于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改善。这种管理制度的缺陷,严重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不全面
在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管理不够全面,部分农业实际生产环节几乎是死角。在实际农业经济管理中,往往存在过于注重特定环节,而忽视了其他生产环节的问题。比如,农业经济管理过于关注农业种植环节,重视农业生产质量的提升工作,但是却忽视了农业产成品后期加工环节的管理工作。而农产品后期加工工作是食品安全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均是由于非法商家处于成本下降的考虑而应用了非法的农产品加工方式所引起的。
3.农业经济管理意识过于薄弱
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已制定了很多保护农业经济的法规与正常,而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同样也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规范。
但是,自从工业改革及城市化的进步进展,从事农业经济发展的人员在急速锐减,造成农业经济发展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此外,当前部分农业经济管理员工实践经验过于薄弱,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错误的理解,造成农业经济管理意识过于薄弱。比如,部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员工在平常实际工作中,农业管理制度关注度严重不足,再加上管理理念过于滞后,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另外,不同农业经济工作员工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知识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解决策略
(一)改变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模式
目前,国内农业经济管理中最大的不利因素便是农业经济管理思维过于滞后,管理模式跟不上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需求。结合全球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经验来看,改变农业经济管理的思维模式便是积极有效的解决策略之一。传统的思维模式大多是应用产量扩大策略,比如在建国初期,为了超英赶美,而应用不正确的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策略。当前,随着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针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也应该要转变思维模式,而不能仅仅依靠农业产量提升这一单一的发展策略,而应该更为关注环境保护,注重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农产品的安全与健康。
(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发展中,管理队伍参差不齐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以更好地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服务,推动农业经济稳健发展。
1.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福利地位
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团队参差不齐,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较为低下,与其他行业相比毫无吸引力可言,因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极重要。其一,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关爱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其二、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企业的优惠力度,这样才能够让农业经济发展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力度,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吸引更为优秀的人员加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队伍中。
2.加大高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力度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大多高校所设置的学科更加接近于这些经济发展领域。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应该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大高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力度,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三)应用信息化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果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本质上就是指利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各类农业经济发展领域信息及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综合应用,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明显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和管理决策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健康、稳健及快速发展的过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有利于传统型农业经济向知识型农业经济的转变,并且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还能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因而,在当前信息化发展时代,在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中可利用“云计算”服务,全面整合农业经济管理知识与各种管理工具,这样不仅仅能够高效地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管理知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能力,还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管理工作,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奉献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处于农业经济的转型期,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重要性可见一斑。另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提高了农业科研的能力,一大批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增加了农业经济的收入,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切实提高,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 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要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农民群众获得信息的方式还较为落后。
2.2 信息资源开发缺少前瞻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所含有的信息量很大,但能够指导、预测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却少之又少,这显现出我国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缺少一定的前瞻性。
2.3信息化建设人才相对不足。人才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因为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环节都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来操作。但现阶段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并不多,这大大地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4 信息化意识淡薄。农民群众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计算机知之甚少。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另外,有的地方的政府部门也没有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足够的重视。
3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一个健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关的部门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其对农业发展所能够起到的巨大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体系,实现网络的户户相通、家家覆盖,使各种信息能够实时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组织农民群众关于互联网的讲座,使他们能够利用网络及时获得需要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应用于农业生产。
3.2 信息共享,提高服务水平。建立管理农业信息的交流平台,将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也就是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广大农民群众就能在此查询到需要的信息,也就是农业公共数据实现了共享。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加强农业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发掘,使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不仅如此,涉农企业和相关的部门也能够实时获取需要的信息。要积极挖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中来,争取与通信运营企业和广播电视传媒等企业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合作,这样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建设的成本,还能够提升服务水平,使服务向着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向发展。
3.3 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各大高等院校不仅要教授信息化人才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综合型人才。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可见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人才是关键。应提高这方面人才的薪资待遇,使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留在农村、扎根农村、奉献农村,将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可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将更多新的知识得以推广,为人才不断充电,保持知识更新,加快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速度。
3.4 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
(1)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工作,普及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知识,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培训农业生产经营者,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信息化的意识。
(2)加紧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团队,可采用逐级培训和在线培训等形式来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各级信息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可建立一支农业信息化专家团队,致力于培养同时具有扎实信息技术知识和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尝试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来参与研制开发农业信息技术,为建设农业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与帮助。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18-01
1 庭院经济的含义
庭院经济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集约技术为手段,以庭院和四周非承包地为基础和开发利用对象,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庭院经济正逐步与农田经济、乡镇经济、三产经济、劳务经济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五大支柱。
2 庭院经济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庭院经济可以利用院落占用的自然资源和闲散劳动力,通过系统组合,用较少投入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回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庭院经济发展典型地区农户家庭的80%以上收入来自庭院经济,一般地区30%以上收入来自庭院经济。而在多种经营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庭院经济,许多农户依靠庭院经济每个劳动力年收入可达 4000 元以上,发展较好的甚至逾万元。
(2)生态效益。一是发展庭院经济有利于美化居住环境。它可以把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未,既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又美化了生活环境,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行高度统一。特别是许多农户在庭院开发实践中创造了多种立体农业利用模式,使资源得到充分循环利用,实现物尽所用,使家庭小院得到绿化、美化。二是通过房前屋后的立体种养模式的开发,实现生产性与环保性的统筹,尤其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与资源性转化,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净化环境。通过立体农业模式的延伸开发,其生产意义已突破小庭院的框架,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3)社会效益。庭院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解决了因劳力过剩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4)示范效益。庭院经济涉及多学科、多产业、多项目,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它为新科技、新信息、新品种在农村推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试验点。
3 庭院经济的制约因素
(1)认识不到位。许多干部和群众都没有认识到庭院经济的重要意义,导致了庭院经济的发展缓慢,大量庭院土地未被开发利用。
(2)产品的供应相对过剩影响了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性。目前全国农产品数量总体上已达到供求平衡甚至过剩,农产品价格起落不定,造成农业生产利润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收不抵支,导致了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不高。
(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阻碍了庭院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劳动力的素质水平进一步降低,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庭院经济的发展。
(4)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庭院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等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偏低使得庭院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发展后劲不足。
4 发展庭院经济的对策
(1)提高认识。首先,要通过各种场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农村经济的地位与作用。要使所有领导和干部、农民都树立坚定信念,从行动上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来抓,抓出显著成效;其次,大力宣传庭院经济致富典型,以点带面,吸引带动更多的人从事庭院经济生产;第三,要制定优惠措施,努力加强对农村生态庭院经济开发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鼓励农户进行种植、养殖、加工、商业、服务业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庭院经济开发。
(2)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思想素质是庭院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而技术水平则是关键的关键,因此应首先从技术水平入手,结合实际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和经济效益好的重要科技成果,认真地组织推广。
(3)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尽快建立完善的技术、信息、物资、资金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服务内容,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建立发达的服务网络,为庭院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综合信息服务网。加大配套服务力度,积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围绕庭院发展需要,积极做好超前物资、技术等服务,搞好销售服务。一是开展信息化服务,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二是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围绕庭院发展需要,积极做好超前物资、技术等各种服务;三是搞好销售服务,在丰富本地市场的同时,要吸引八方买主,靠名、特、优、新产品占领外地市场。
(4)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对发展庭院经济的推动作用。一是要通过各种场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农村经济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并制定优惠措施,努力加强对农村生态庭院经济开发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鼓励农户进行种植、养殖、加工、商业、服务业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庭院经济开发。三是要科学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庭院经济规划,突出当地特色和生产规模,确定生产项目,发展庭院经济。四是推动庭院经济的产业化发展。首先要调整现有庭院生产的结构比例,对于以种植业为主的庭院经济模式,将养殖业与加工业融入其中,发展种养结合或种养加结合的综合型庭院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立足高度——从新的发展战略高度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针,从国家“支持六盘水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支持六盘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六盘水物流节点城市”、“培育‘凉都六盘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发展战略高度,切实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大力发展以生态为导向的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等,加速推进“凉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晰做特做优做大三次产业的思路——做特做优一产,以特色农副产品产业化为突破口、特色农业为重点,壮大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做长做特二产,以能源产业链为突破口、轻工业为重点,壮大循环经济总量;做特做大现代服务业,以旅游休闲度假和枢纽物流商贸为突破口、打造服务载体为重点,加速提升服务业比重,从而形成创建系列品牌、提升品牌质量效益的发展新格局,实现历史性新发展、新跨越。
把握角度——从新的发展角度转变观念、加速实践
从建设发展“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五位一体六盘水的全局解放思想,加快特色城市建设步伐,把解放思想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理念融入这五位一体的建设发展之中,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三次产业发展创新和城镇化建设之中,实施改革开放、优势领先的带动策略,树立“开拓创新是动力、搭建平台是载体、营造环境是抓手、重点突破是引擎、产业发展是关键”的实践理念,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体,打造三次产业“循环型、生态型、科技型”经济载体,充分发挥国有大企业、民营经济、民间资本的巨大活力作用;以开放合作、引资招商为抓手,营造大环境,创建新机制;以产业新发展、新跨越为突破口,加速能源循环产业、新兴轻工业、山区绿色立体农业、休闲旅游业、物流商贸业和城镇化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着眼速度——用新的速率抢机遇、抓速度
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快速抢占发展机遇和创新制高点,变“速度”为“效益”、变“时间差”为效益差”、变“速率”为“效率”,雷厉风行地执行和落实好中央、省和市关于六盘水发展的战略决策,把速度、质量和效果统一起来,把思想解放、凝聚力量、激发积极性、创造性都聚集于“干”字上、聚集于“实践”中,聚焦优势和特色,加速“布局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加速“推进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加速“建设六盘水煤制烯烃项目”,加速做精做强做大“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煤电材四个一体化”循环经济品牌、产业链品牌,加速开发利用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来完善能源结构,加速具有六盘水特点的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来完善工业结构,加速发展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化来完善农业结构,加速城镇化和开发建设“凉都”避暑旅游、休闲度假、观光购物项目来完善服务业结构,以新的发展速率把六盘水创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和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拓宽广度——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开拓发展新空间、新领域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空间,一方面,通过管理创新拓宽发展思路、拓展开放合作的新空间、新领域,坚决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完善开放合作机制,扩大区域合作、加强次区域合作、促进泛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尤其要强化与“珠三角”、东盟和“港澳台”的开放合作,成渝经济区和“长三角”的开放合作,“毕水兴”和“攀西一六盘水”区域的开放合作,充分发挥煤电能源、通道枢纽和“凉都品牌”的功能优势,更好地利用区域内外的资源和市场,更好地拓宽发展新空间、新领域。现代市场经济既是竞争发展的经济,更是合作开放的经济,要以“双赢共胜”的开放胸怀、合作气度、思维方式、操作办法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同时,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和新科技利用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拓展科技利用和创新在三次产业发展中的新领域、新空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技术联盟为纽带的企业创新联盟、产业创新联盟、产学研创新联盟,此其一;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高低杠”运行机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低”的新机制,展示出六盘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持续力,此其二;其三,科技创新和利用凸显三个重点:重工业科技创新和利用重点向“煤一电一化”、“煤-气-化”、“煤-钢-化”、“煤-电-铝”、“煤-电-材”、“煤电装备制造”等煤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轻工业科技创新和利用重点向“特色农产品加工”、“化工产品加工”、“零部件加工”、“装饰材料加工”等方面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和利用的重点是发展壮大“十大产业”、构建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体系,从而提升科技进步对“凉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使科技的巨大功能成为新发展、新跨越的新引擎。
强化力度——以凸显特色创局面、创新机制抓落实来推动新发展、加速新跨越
解放思想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开展工作,干出特色,干出激情,干出绩效。特色与激情、绩效就是竞争力,就是吸引力。六盘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解放思想中如何实现新发展、新跨越,是当下面临的重大任务。为此,应凸显“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打造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六盘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枢纽城市、能源城市、避暑城市,打造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集群,是发展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是把资源禀赋优势及时转化为科技利用优势,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煤电材四个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带动传统工业升级转型:坚定不移地走符合喀斯特山区特点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带动传统农业全面升级转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道路,打造以“凉都品牌”为龙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带动生产生活服务业全面升级转型。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功能的拓展力。在能源功能方面,全面拓展能源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祖国喀斯特山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化示范之都”,展现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美好前景。在科技功能方面,为着科技利用和创新,实施科技利用和创新团队培育工程,将科技利用和创新融入三次产业发展之中,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具有喀斯特山区特点的“科研利用创新之都”,展现出科学发展的魅力无穷。在生态功能方面,大力争取中央和省生态补偿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大力增强珠江三角洲与六盘水“发展同命脉、同生共繁荣”的血脉生成关系,加速建立实施珠江三角洲与六盘水“共生繁荣、共谋发展、共建生态”的实践机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乡现代三大产业发展,把六盘水建设成为“两江”上游生态良好、生机盎然的“生态安全屏障之都”,展现出可持续发展新态势。在服务功能方面,开创城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将六盘水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生态资源、人文社会资源等旅游资源作为加速开发的富矿、处女地,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发展壮大旅游企业,繁荣旅游市场,按照“巩固老企业、引进新企业、培育大企业”的策略,制定旅游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按照“发展互补、资源融通、合作共赢、繁荣市场”的策略,创建旅游景点景区、旅游线路,创建省内外旅游企业合作发展新机制:按照“品牌营销、市场导向、资源整合、传媒推介、节庆带动”的策略,完善旅游市场促销机制,凸显特色旅游、张扬个性旅游、打造文化旅游、丰富旅游产品、构建旅游网线,吸引和满足不同旅客的需要,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喀斯特山区里国内外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展现出“凉都”旅游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在枢纽功能方面,充分利用六盘水这一区域战略通枢纽的经济功能和显著优势,加速枢纽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完善区域战略性立交桥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航空通道,畅通内陆向印度洋、太平洋出海的市场经济交通网,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祖国西南面向东盟、南亚和印度洋、太平洋开放发展的、欣欣向荣的“战略通枢纽之都”,展现出“立交桥”的生机活力。在物流商贸功能方面,充分发挥区域战略通枢纽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功能,加速建设一批功能和特点鲜明的现代物流园区、商贸新区,加速引进和培育一批战略性骨干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和仓储发展企业,尽快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新兴物流商贸之都”,展现出物流商贸的繁荣昌盛。在以城带乡功能方面,积极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统筹城乡三大产业发展领域的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新格局,创造城乡统筹发展新经验、新方式,走“统筹发展城乡三大产业、统筹增强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度、统筹城乡投入和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公共产品服务、统筹大中小和小城镇发展”的路子,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喀斯特山区“统筹城乡试点示范城市”,展现出喀斯特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魅力。在扶贫开发功能方面,在加快六枝、盘县、水城扶贫攻坚步伐的同时,积极推动“毕、水、兴”新经济带、新增长极建设,充分利用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充分发挥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作用,积极对接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支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开发工作,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喀斯特山区“扶贫开发示范之都”,展现出致富奔小康新局面。三是着力挖掘城市文化的升值力。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思想灵魂、精神支撑、基本动力、重要产业。从、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和区域民俗看,六盘水有着光辉的革命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当下城镇化进程中打造特色城市的重要资源。为此,要增强“凉都·六盘水”城市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凸显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用城市化先进理念保护、开发、利用“凉都”城市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增加物质财富;大力发展“凉都”精神生产力,高擎六盘水人文精神的旗帜,弘扬“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践行“崇尚文明、追求幸福”的理想,彰显“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的气度,激发“虚怀若谷、积极进取”的情怀,体现“文明开放、蓬勃发展”的魅力,展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形象;大力塑造“凉都”城市文化形象,重视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优化城市功能性质定位的文化形象,彰显和完善具有“凉都”文化底蕴、特征的符号、元素、标志。落实上述“三个着力”,既要改革完善用人制度,坚持为发展事业选干部、配班子,大力选拔配备“有激情、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又要创新工作机制,坚持通过综合运用责任定位法、营造氛围法、一线工作法、绩效考核法、民主评议法等,促进发展目标和各方面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66-02
镇雄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3686hm2,实有耕地面积14.5万hm2,辖28个乡(镇),254个村委会、社区。境内海拔630~2416m,高差达到1786m,立体农业特点十分突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3℃,有效积温3208℃,年降水量915mm,无霜期218天。
马铃薯是我县第二大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近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马铃薯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2009年我县被列为云南省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项目县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加强了马铃薯产业的开发,正确引导,加大投入,大力推广优良脱种,实施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为此,利用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条件,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加快镇雄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对稳定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建立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镇雄县马铃薯产业现状
1.播种面积与产量
镇雄县作为昭通市马铃薯主产县之一,种植面积居于全市首位,2012年,种植面积突破4.4万hm2,占昭通市种植面积的35%,总产量72万t,2013年为83万t,占昭通市马铃薯鲜薯产量的38%。
2.种植情况
在我县海拔1750m以下的地方,马铃薯种植以套种为主,一般是和玉米进行套种,方式为两行玉米套种一行马铃薯或两行玉米套种两行马铃薯,套种面积2.8万hm2左右,占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64%;在海拔1750m以上的地方,马铃薯种植以净种为主,净种面积1.6万hm2左右,占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6%。
3.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单产逐年提高
近年来,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加,马铃薯单产逐年提高。2013年,全县马铃薯鲜薯产量每667m2为1260kg,大面积丰产地块,每667m2已达2000kg以上。
4.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我县自1994年推广脱毒马铃薯示范种植后,脱毒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我县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2.5万hm2,占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57%。
5.大力引进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商品薯销售市场看好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广大农民商品意识不断加强,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积极种植适销对路品种。目前,我县除老品种米拉外,引进的专用马铃薯品种有会-2、威芋3号、中心24、大西洋、中甸红眼、90单选、云薯201、云薯2号、3810等十多个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在0.667万hm2以上的品种有米拉、会-2、威芋3号。随着优良品种推广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县马铃薯销往周边省、市、县的数量也不断上升,马铃薯商品率逐年提高,市场前景广阔。
二、镇雄县马铃薯发展优势
1.自然优势
我县境内海拔630~2416m,高差达到1786m,立体农业特点十分突出,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形成与干物质的积累,是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区。
2.有很好的种植基础
我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特别是近15年来,高厢垄作、双行垄作、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大大提高了我县马铃薯的种植水平。
3.科技优势
近年来,我县农业科技人员对马铃薯栽培中相关的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示范,在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及时推广到大面生产中,发挥了显著效益。县、乡农技干部十分重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使他们的科技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4.市场优势
据调查,邻近我县的四川省、重庆市每年需要大量种薯和商品薯,现在,每年从我县调进马铃薯5万t以上,随着交通的改善,预计2015年后,每年可达到8~10万t。
5.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内昆铁路的通车,镇威、镇凤二级公路的建成,镇毕、镇赫公路的改建,镇雄的交通条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境内每个乡(镇)都通油路,每个村都通公路,绝大部份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都有公路相通。
6.政策优势
镇雄县委、政府十分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开发,把马铃薯列为一项农业主产业来抓,就商家在我县进行马铃薯采购销售,征地建厂,产品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
三、镇雄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品种结构不合理,种植品种类型单一
目前我县马铃薯种植品种均为中早熟,中晚熟粮菜兼用品种,高淀粉、薯片、薯条加工型专用品种栽培刚起步。专用品种所占份额较小,推广品种中仍以高产粮菜兼用品种为主,此类品种薯形不规则,薯块整齐度不高,芽眼较深,淀粉含量低,不适于加工企业的要求标准。专用品种种植规模小,未形成产业优势,与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由于市场经济制约,生产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2.生产观念落后影响马铃薯产业化发展
部分种植农户受传统栽培习惯的影响,对马铃薯科技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能力差,延用传统的栽培管理模式。栽培管理粗放,投资少,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到位,70%以上的农户所用种薯仍延用自留自种,食用种用不分的习惯。致使马铃薯病害侵染蔓延,种性严重退化,产量低,商品率不高,特别是贫困地区,几乎每推广一个新品种,一项新技术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否则实施困难太大。
3.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度差
马铃薯不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他具有用途广、产业化程度高、可以进行深加工等特点。马铃薯经过深加工可以获得高于单一种植几倍的利益,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县还不具有大型的马铃薯深加工项目。这也是我县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
4.组织、服务环节薄弱,市场导向作用差
现阶段,马铃薯产业在镇雄县还没有形成规范,没能科学合理的组织,没有完善的协调服务体系。各个方面的产业协会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尤其对终端市场缺乏研究,不能及获取最新的信息,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市场对产业的导向作用。
5.脱毒种薯繁育体系还不完善
种植过程中优质的种薯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有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脱毒种薯在生产中就发挥除了明显的效益,但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难题。脱毒马铃薯种薯还没有建立强有力的繁育推广体系,没有充分的资金进行原种到良种的优化,致使脱毒马铃薯这一优势薯种不能在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6.资金、政策扶持不够,难以做大做强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和市场,更需要资金的投入和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就镇雄而言,是国家级贫困县,工业比重小,县财政非常困难,根本拿不出资金扶持马铃薯产业,作为第二大作物的马铃薯,行政引导,协调不到位,扶持力度小,与我省的宣威市、会泽县、寻甸县等地相比,发展明显滞后,差距越来越大。
四、镇雄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马铃薯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按照省、市、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市场、质量、品牌观念,加强领导,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在马铃薯生产主要基地乡(镇),设立专门机构或明确部门负责管理,把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列入乡(镇)长岗位目标责任制,作为行政考核的重要内容,县级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马铃薯产业向前发展。
2.发挥种薯优势,扩大种薯生产
现阶段,马铃薯产业在镇雄县还没有形成规范,而且种植具有较高的成本,没有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要发展马铃薯产业,就必须加强科技推广工作,完善种薯繁育推广体系,扩大种薯生产规模,创出自己的种薯品牌。不仅生产种薯满足本县的种植需求,并可为其它省、市、县繁育种薯,走种薯产业化道路。
3.调整马铃薯生产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目标
根据全县气候地理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应建立3种类型马铃薯产业发展基地。(1)在花山、林口、芒部、以古、场坝、黑树、泼机等乡(镇)建立高山区马铃薯高产高淀粉生产基地,稳定扩大种植面积,种植高产高淀粉品种99-12-2、云薯201、云薯2号等,为加工企业生产高质量的淀粉生产原料薯;(2)在中屯、塘房、乌峰、赤水源、牛场、雨河、以勒、尖山、坡头、母享等乡(镇)建立二半山区粮菜用高产马铃薯生产基地,扩大商品薯外销量,该区域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少,但栽培条件优越,管理水平较高,种植品种应选择会-2、威芋3号、3810、中甸红眼等,生产出来的马铃薯主要销往四川和重庆;(3)在花朗、大湾、五德、罗坎、盐源、坪上、杉树等乡(镇)建立河谷地区冬马铃薯及早春马铃薯生产基地,该区域气温较高,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生产早熟菜用鲜薯,种植品种应选择脱毒米拉、青薯9号、荷克、威芋3号等。
4.引进和建立加工龙头企业,走深加工之路
现阶段,增大马铃薯种植的效益就需要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深加工可以使马铃薯的效益发挥到最大。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如地理条件和交通状况。各种的条件都表明马铃薯产业要进行深加工。一是进行科学的招商引资。使更多的客商来到这里投资办厂。二是争取相关政府部门的更多扶持,努力建好自己的马铃薯深加工企业。
5.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机制
不断加强各个地区的产、供、销一体的经济实体或者是利益的共同体的建成。注重各个营销的组织和队伍的建设。使种植户积极的、有组织的参与流通。加强相关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马铃薯的产销协会的工作能力。不断推进加工企业成立自己相关产品的原料基地。逐渐建立稳定的、合理的购销关系,使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更紧密。
6.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已经实现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事。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所以,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获得需要的相关产业信息,以及及时的市场信息。要不断加强在网络上的宣传的力度。不断增加合作伙伴,为镇雄县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省农科院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建设“西部第一、全国一流”强院为目标,着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成果推广,促进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了丰硕成果,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技术创新,硕果累累。2006年,省农科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开门红。科研立项形势喜人,全院承担国家、部、省和横向课题475项,其中新上课题351项,主持国家级课题46项;有28个品种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审定;获得国家和省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院发表科研论文316篇,其中发表在国内外一流刊物上的论文显著增加,出版专著、译著16部。在一系列科研领域取得新突破:探明了小麦慢条锈病抗性的遗传特点,标记了慢条锈性基因和特异性抗性蛋白质,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建的棉花枯萎病抗性诱导筛选方法,有效地保持和提高了棉花枯萎病抗性种质“52―128”和“57―681”的抗性水平。我国用其培育的抗枯萎病品种多达128个,占全国育成抗枯萎病品种的63%,有效控制了国内棉花枯萎病危害。建立了甘薯分子标记育种新体系,研制出甘薯高淀粉新材料。在国内首次将黄色茧基因导入家蚕,并大大提高了生丝质量。引进优良早熟和无核葡萄品种资源,创造性地获得无病毒葡萄新材料160余份,建立了省内第一个葡萄脱毒核心材料资源保存圃。
采用航天诱变技术创制出水稻优质香型不育系“花香1A”,用其配制的新组合“花香7号”已通过省(区)试,这是我省采用航天诱变技术培育成功的第一个杂交稻新组合。水稻“川香858”省(区)试平均亩产543.2公斤,是去年审定的增产最突出的水稻新品种。玉米“隆单8号”和“圣玉6号”区试平均亩产533.7公斤和530.5公斤,增产12.1%和10.6%,达到突破性品种标准。小麦“川麦43”的产量连续两年在国家区试(长江上游组)中名列第一。甘蓝型油菜“03杂―14”在国家区试中平均亩产159.7公斤,比对照增产11.7%。“川棉优2号”是我省第一个高强力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达到特优级。
选育的辣椒新品种“川腾2号”熟性极早,耐热、耐旱,抗病能力与对照“湘研11号”相当,增产12.9%。培育的强健、优质、高产新蚕品种“川蚕22号”,万蚕产茧量较对照种提高7.4%。“蜀果1号”成为我省第一个果叶兼用桑品种。“天府茶1号”优质、早熟,天然兰花香味明显,市场前景广阔。
模式创新,构建平台。优化集成了“工程分段集水补灌、生物农艺集水用水、农化保水节水、信息管理节水”的丘陵高效集水、用水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效果突出。研制的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去年特大干旱之年取得了突出的抗旱增产效果,在资阳和全省引起了极大反响,本刊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省农科院在省内首次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土壤硝态氮临界值指标的概念,明确了潮土和黄壤的硝态氮临界值指标。深入研究了影响稻瘟病、条纹叶枯病、水稻螟虫等暴发成灾的关键因子,并提出了防治新技术。
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省农科院发起组建了“四川农业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网络”,举办了“四川新农村建设与农技推广研讨会”。进一步完善了“专家+协会+农民”推广模式,在简阳等地试点并推广“专家大院”助农增收新模式,在彭州市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专家创业园”。启动实施了川东北贫困县科技致富工程,狠抓了对通江和仪陇的科技扶贫。
成果推广,助农增收。上世纪90年代,省农科院按生态区域类型布局,建立了三大农业科技示范片区,示范推广科技成果:以广汉、什邡为核心的川西平原现代农业优质高产示范区;以资阳、简阳为核心、以节水保土为主攻目标的川中丘陵“三高”农业示范区;以攀枝花、西昌为核心的以优质反季果、蔬、茶、桑为目标的立体农业示范区。2006年,省农科院进一步加强了与泸州、巴中、南充、广元、德阳、资阳和遂宁等市的科技合作,特别是加强了与成都市的科技合作,使院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向前跨了一大步。省农科院承担的成都市“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将新品种和新技术集成起来,在邛崃的仁寿村实施后,实现了粮食集中生产、企业盈利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该项目受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要求有关部门和区(县)在2007年推广邛崃的“仁寿经验”。在彭州市实施的“优质高产水稻科技示范工程”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袁隆平院士现场考察以后赞叹:“不虚此行!”。经现场验收,示范的超级稻品种“川香优9838”亩产788公斤,创造了成都平原水稻高产新记录,彭州市的水稻亩产也由过去全市排名第6位上升到第2位。省农科院承担了22个中央、省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技术依托工作,结合实施川东北贫困县科技致富工程,重点抓了对通江和仪陇的科技扶贫,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外向型农业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在沿海开放带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类型.它是以创汇农业经济为主导,投海地带生态系统为基础,具有多层次、多成份、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业复合生态系统.与内地各类型农业相比较,外向型农业反映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超前性.
一、外向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只限于沿海开放地区,是直接受国外社会、经济、技术、文化诸因素影响的创汇性农业。其主要生态经济特点表现如下:
(一)外向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海陆交接、内外衔接、城乡融合的“结合部’,具有多重‘边缘效应,.首先,从生态系统来看,具有海洋、海岸带、平原、台地、丘陵等多层次垂直分布的自然地域组合.在垂直分布的不同层次,其景观、水文、土壤和赵主物等诸自然要素的组合形式,除了具有山、丘、平、海洋的各自特点外,还有海陆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边际生•态系统.因而,这种区域生态系统的组合结构复杂多样,生态位丰富,有利于农业向多维空间、多层次开发。但来自海陆两面的台风、水土流失等不利生态因子对其构成一定的威胁.第二,外向型农业系统处于国内和国外的衔接处,形成人流、物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传递异常活跃的生态经济功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第三,外向型农业大都以沿海开放地区各中心城市为轴心,具有城市和农村相融合的城郊生态效应;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城市强烈辐射力、市场拉力和来自城市污染扩散的影响.形成了城乡间源源不断的生态经济交流.
(二)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形成多层次、多门类的外向型农业经济结构,创造了高效益,但存在依赖性.外向型农业最显著的标志,首先在于受国际市场牵动,经济系统内部发生结构性变化.同时,随着国内外技术、物质、资金、信息的大量输人更新而加快了经济的运作过程;其次,作为沿海带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的一部分,以其服务功能,为城市供给多元化副食品和劳务等,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综合发展,构成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外向型农业经济.其物质产出率、商品率很高,经济循环快.但是,外向型农业经济一头在国外,一头依托内地,很容易受到系统内外两方面环境因素的制约,表现出较大的依赖性.
(三)生态系统的“低能”、“弱智”现象是外向型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在农业生产上,利益和风险可以诱导经营者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倚重短期效益,而轻视长远利益,只看到直接效益,看不到间接效益。外向型农业这一特点表现比较明显,其一,乡镇工业规模日益扩大,挤占上等耕地,工业结构和形式并不以农业第一、二性生产为基础,不能使农产品多层次循环增殖.如果说鲜活产品出口是既定战略,那么,从长远和国际市场特点看,加工食品更有竟争力,可获更高的创汇.因为它最大限度容纳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其二,第一性生产种植业经营粗放,土地出租,掠夺式经营.以单一的满足出口量为主要目标,而没有充分利用温、光、土地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其三,第二性生产养殖业趋向“工业化,,高投人、高产出.但几乎脱离生态系统运行.第一性生产和第二性生产没有很好结合,生态系统内层次间物质和能量转化效率较低.从整体效益看,生态效益的不足,可以通过创汇升值来补偿.由此可知,外向型农业从价值形态看是合理的,但从生态经济实质看有其不合理性,主要问题在于恢化了生态学过程,使生态系统变得“低弱”化.
(四)环境污染加剧了外向型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外向型经济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大量增加,二是城市污染的扩散,三是海岸带经济开发,特别是以耗能工业为主的开发,污染物较多.
二、外向型农业的生态战略
外向型农业的生态战略,必须从外向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出发,进行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协调.要融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城郊农业和旅游农业于一体,实现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其基本战略如下:
(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建立合理的外向型、城郊型双重优化结构.根据国际市场特点和我国“港澳鲜活产品南移’的战略方针,南部沿海地带外向型农业,以鲜活产品创汇为支柱,城郊农业结构同样是以鲜活商品为主,二者相统一,建立外向和城郊统一的生态经济,既可以‘为出口服务”,也可以“为城市服务”,同时可以利用城市的需求调节国际市场波动,减少风险.结构优化既要有利于获得最大利润,又要利于系统的生态平衡.重点优化动植物种群结构,保护、引进、选育创汇经济性状最好、资源利用率高、生态效率高、抗逆性强的优势种群.
(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生态系统.根据区域(县域)不同自然组合,进行地域合理分工,生产要素最体配置.发挥“边缘效应’优势,在山海相接的‘深海海岸段,建立特种海产资源保护利用和旅游农业生态系统,在浅海岸段和海滩,充分利用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建立海淡水集约化养殖生态系统;城镇近郊,建立菜基果基鱼塘等生物共生生态系统;在平原区,建立菜一稻时空立体布局和农牧结合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台地、丘陵地,建立果牧结合生态系统;低山带建成林果绿色生态系统.上述各层次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形成种养加复合生态农业大系统.
(三)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以主导创汇产品为中心,以饲料、肥料、燃料转化为纽带。和通道的多种生态工程模式。
(四)加强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外向型农业生态系统,一面临海,一面连山,生态类型复杂多样。森林虽不成为创汇产品,经济效益不显著,但其生态效益是不可取代的,特别是防护林。它能间接提高农牧渔产品创汇的产值和效益,能保护和改善外向型农业多功能的生态环境。对于旅游农业,城乡协调至关重要。防护林生态工程包括:海防林、田园林、水源林、企园林和庭园林等。
(五)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农业复合生态系统中,是推动系统运行的决定性要素,也是生态经济协调的主要媒介。要不断提高创汇产品的技术含量,运用高科技促进物质良性转化,开发高挡产品。要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农牧结合,果牧结合在较高水平实现,做到高效、低耗、无废物、无污染生产.同时,逐步实现规模经营,规范化生产。#p#分页标题#e#
论文摘要介绍了辽宁省主要多熟种植模式,指出了这些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全年≥10℃活动积温2700~3700℃,无霜期125~210d,年降水量350~1200mm,是典型的一季作物有余、两季不足区。近些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缩减,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2300m2下降到目前的1000m2,土地的承载力严重低于人口需求。充分利用农业气象资源,发展多熟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要多熟种植模式
在长期实践中,辽宁省逐渐形成了多种间、套、复种模式。主要有粮粮间套复种、粮菜复种、粮经饲复种、菜菜复种、两鲜复种、林草间作等,这些多熟种植模式有的侧重于高产高效,有的侧重于用地养地结合,有的侧重于粮经饲平衡发展,各有特色。
1.1玉米套种马铃薯
玉米、马铃薯种植形式为100cm∶100cm。马铃薯于4月上旬栽植,2行玉米播在马铃薯畦间的100cm上,于5月上旬播种,株距18cm,与马铃薯穴错开,密度5.5万株/hm2。马铃薯产量15~20t/hm2,玉米产量约12t/hm2。
1.2玉米间套种小麦或紫花苜蓿
玉米和小麦的畦带比为120cm∶80cm,玉米应选择紧凑型品种如掖单13、锦玉2号等,小麦品种可选择高产优质的辽春10号。玉米密度一般为4.95万株/hm2,小麦保苗600万株/hm2。玉米产量可达到7879.5kg/hm2,小麦产量可达到3439.5kg/hm2。玉米和紫花苜蓿的种植比例为3∶3,玉米的行距为50cm,密度一般为4.20~4.95万株/hm2,紫花苜蓿的行距为25cm。玉米产量可达到8503.5kg/hm2,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33.67t/hm2。
1.3小麦复种大豆、向日葵、红小豆、谷子
葫芦岛市无霜期160d左右,近年来该地区利用麦茬复种大豆、红小豆、向日葵、谷子和各种蔬菜等搭配组合,取得较好效益。春麦选择辽春17,3月20日播种,7月7日收获,产量为3750kg/hm2。后茬大豆7月8日播种,10月8日收获,产量为2550kg/hm2。后茬向日葵品种选用辽嗑杂1号,7月9日播种,10月11日收获,产量为2340kg/hm2。后茬红小豆品种选用辽红小豆,7月8日播种,10月10日收获,产量为2482.5kg/hm2。后茬谷子7月10日播种,10月15日收获,产籽实5250kg/hm2,产草3150kg/hm2。
1.4鲜大豆复种鲜玉米
该技术主要在大中城市近郊地区较多。大豆选择早熟、荚多、绿荚、高产的优良品种,于4月5日前播种,保苗15~20万株/hm2,6月5日前后采收,可产鲜大豆15t/hm2。鲜大豆收后及时将豆秧切断翻耕,抢播下茬玉米,玉米播种密度为4.50~5.25万株/hm2,9月上中旬采收鲜玉米,青玉米秸秆可做优质饲料。
1.5大豆套大蒜
该形式主要以铁岭、新民市和台安县为主。大蒜于3月10~15日栽植,垄距为60cm,株距5.0~5.5cm,于7月中旬收获,平均产量为11.35t/hm2。大豆于5月20日在蒜沟里种植,于9月末收,大豆平均产量2531kg/hm2。
1.6秋菠菜、春番茄、秋黄瓜一地三收
秋菠菜一般选择日本大叶、菠杂10号等抗寒性好、产量高、秋播越冬安全等品种,播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越冬的菠菜翌年3月中旬返青,4月上旬前收获,一般产量为60~75t/hm2。番茄一般于2月末至3月初在温室内育苗,终霜过后5月5日前后定植,6月中旬左右成熟收获,一般产量可达75~90t/hm2。番茄拉秧前1个月左右开始育黄瓜苗,7月15日左右定植,定植1个月开始采收,直到初霜期生产结束为止。
1.7瓜葵间套复种大豆
种植带宽200cm,其中西瓜垄67cm,供瓜藤生长的平畦宽133cm。西瓜5月初催芽播种,保苗7500株/hm2,7月上旬成熟上市。向日葵于6月下旬播种在西瓜株间,每穴1株,10月成熟,7月上中旬西瓜收获后播种夏大豆,播种量225kg/hm2,10月上旬收获。
1.8鲜玉米复种青贮玉米
鲜食玉米于4月15日覆膜播种,密度为5.336万株/hm2,7月15日收获。鲜食玉米收获后尽早播种青贮玉米,选择郑单958等生育期适中的品种为宜,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初霜来临前收获,可产玉米鲜秸秆70.9t/hm2。
1.9南果梨或大扁杏与花生间作
南果梨或大扁杏的林下空隙地种植花生,花生密度为11.25~12.75万穴/hm2。试验表明,在保证南果梨和大扁杏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收获花生3100.5~3499.5kg/hm2。
1.10速生杨与大豆或紫花苜蓿间作
速生杨采用条带种植,行株距为4.0m×1.5m,在条带中间种大豆和紫花苜蓿,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试验表明,间作的大豆产量为3229.5kg/hm2,紫花苜蓿鲜草产量为44.05t/hm2。
1.11葡萄与聚合草/白三叶间作
葡萄架间隙之间种植耐阴作物聚合草或白三叶,既能收获一定量的青饲料,同时聚合草或白三叶还能起到涵养水分、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聚合草垄作,行距60cm,穴距30~40cm,栽4.5万穴/hm2左右。每年收3~4茬,鲜草产量为75t/hm2。白三叶散播,用种30~45kg/hm2,鲜草产量为15t/hm2。
2存在的问题
2.1一些多熟种植模式资源消耗大,技术复杂,推广规模小
传统的多熟制主要是一种劳动集约型农作制度,一些复种模式作业工序繁琐,消耗劳力过多,技术比较复杂。这样的多熟模式仅局限于个别地区或个别农户使用,其发展前景有限。亟需研究开发省工省力型多熟种植模式,在不降低或少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未来多熟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
2.2下茬气候资源紧张,复种能否成功没有保障
正常年份一个地区的农业三线温度和霜降等气象因素是稳定的,但年际之间也是有差异的,一旦气候异常,如霜降提前或秋季低温等,复播以籽粒为收获目标的作物就有可能不能正常成熟,甚至颗粒无收。
2.3复播作物市场需求波动大
由于长期以来一些区域复种作物种类单一,复种面积加大后,秋季上市时供大于求,没有市场。特别是像大白菜等蔬菜不易贮存,一旦卖不出去,很难有效益。辽宁前几年就曾发生过秋白菜冬天冻在地里白给没人要的惨剧。2.4复种效益低
一些地区习惯复种荞麦、糜子之类的小杂粮,这些小杂粮虽然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单,市场需求也不错,但复播产量较低,一般产量不到1500kg/hm2,农民种植的这些作物最好的收入也只有约1500元/hm2,有的去掉成本后根本就不挣钱,这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5复种模式单一
传统的多熟种植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中心,只考虑收获果实,而没有和畜牧业结合起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草短缺已经成为农区发展养殖的瓶颈问题。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应该把复播饲料作物放在重要位置上来,从单粮食型向粮经饲菜综合型发展,这也是现代多熟制发展的一种趋势。
2.6没有建立完整的多熟制技术体系
多数试验研究要么注重简单的栽培技术,要么只比较不同复种模式的效益,缺少作物和品种搭配、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复种作物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所以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多熟制技术体系,致使一些好的多熟种植技术因某一环节的纰漏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比如,复播青贮玉米产量高、营养丰富、栽培管理容易、机械化程度高,是农区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市场需求非常大,新疆、内蒙一些地区的推广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但目前它在复播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这固然有前些年养殖业不发达、市场需求小的原因,但目前制约复播青贮玉米发展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技术积累不足。
3发展对策
3.1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复种模式
每种多熟种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麦后复种大葱、芸豆等蔬菜经济效益高,但栽培技术性较强,除要求一定的光热资源外,还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条件,且年际间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复种大豆、油用型向日葵、粒用玉米等以籽粒为收获目的的作物,往往因为生长季热量不足而不能正常成熟,加之秋季低温、早霜等气象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生产风险很大。复种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青贮玉米、草高粱等饲料作物,其产量高,收获时间弹性大,营养生长期间对低温、干旱等逆境的抗性强,因而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复播饲料作物既有利于解决当前轮牧、禁牧形势下饲草短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又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一种有益尝试,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林下间作花生等矮杆经济作物或紫花苜蓿、三叶草等优质牧草,在不影响林果树生长的情况下,获得额外收入,兼具经济和生态效益。一种复种模式能否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它包括热量条件、水分条件、社会对其农产品的需求及经济效益等,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每种多熟种植模式特点,合理选择适合本区的种植模式。
3.2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深化辽宁多熟种植,完善多熟制技术体系
辽宁地区多熟种植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光热资源不足。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抢种抢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选用早熟品种;利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种子包衣,提高抗病性,提早出苗;采用机械地膜覆盖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实施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其他以促早熟为核心的多熟栽培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多熟种植的顺利进行。
3.3加大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研究力度
在资源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高产、优质、高效逐渐成为现代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的主要目标。省工省力,粮经饲多元结合,高收益型和高产型,即多元化、高效化及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农艺与农机结合注意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当今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加大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研究力度,从而使多熟种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4参考文献
[1]陈阜,梁志杰.多熟制的发展前景[J].世界农业,1997(6):18-20.
[2]闫春风,吴禹,安颖蔚.辽宁立体农业生产模式研究[J].杂粮作物,2002,22(4):229-232.
[3]李秀华,曾艳君.辽宁省主要复种模式及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24-27.
[4]金亚菊,张华星.辽西葫芦岛市两茬复种栽培摸式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06(9):24.
关键词 农产品营销;旅游商品;浙江云和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50-02
云和县是浙江省级生态示范县和省级森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10位,优越的山地气候条件,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云和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以“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为目标,全力打造“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旅游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借此契机,让农业与旅游有效对接,拓展农业新功能,规划农旅结合新模式,让生长在山野里、田地间的农产品变身旅游商品,有利于提高云和县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符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是云和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云和县农产品现状
2016年,云和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1家,主营产品主要有香菇、木耳、雪梨、茶叶、板栗、蔬菜干、笋干、有机鱼干、山茶油、板栗酒等。有仙宫湖牌云和雪梨、山兰牌黑木耳、添清牌茶叶”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丽水名牌农产品7个,县级名牌农产品11个。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160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1个(山兰),市、县级著名商标14个。有52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认证。这些源自生态山乡的、地域特色鲜明的绿色农产品进入到旅游市场,迅速被广大游客所认可,被带到全国各地。
2 云和县农产品营销方式
2.1 实体店营销
云和县域范围内共有农产品直营店20余家,直营店大小不一,但几乎涵盖云和特色农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2.2 网络营销
2015年全县共有41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将云和本地农产品放上淘宝销售,有3家农产品营销网店年营销总额超过30万元,网络营销使农产品经营“成本更低、信息更多、渠道更广、视野更开阔”。其中云和的香菇干、木耳干、脱水蔬菜、梯田大米等以其高品质、易储藏、易运输等特点成为网络销售的香馍馍。
2.3 农旅结合
近年来乡村旅游、农家乐、乡村特色民宿、休闲光观农业区点发展的如火如荼,游客通过品尝体验,消费了大量土特产,离开之余,也会选购自己喜爱的具有云和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
2.4 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宣传云和生态精品农产品。2015年浙江教育科技、ZJTV 生活频道、丽水新闻综合频道摄制组多次来云和,详细记录了云和高山蔬菜采摘、黑木耳之缘、云和雪梨成熟上市及云和湖养生鳖养殖过程,节目一经播出,受到观众的好评,大大提高了云和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2.5 积极筹办各类农事节庆活动
已经连续举办了9年的梯田开犁节和举行了3届的田西瓜节以及新推出的雪梨采摘节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气,农事节庆活动每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在展示农耕文明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老百姓也逐渐形成了“以前要我举办活动,现在我要举办活动”的观念。
2.6 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省、市农博会
特别是连续2年在杭州举办的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让地地道道的“山里货”以全新的形式出现在杭州市民的眼前,在推销充满生态和养生元素的丽水特色精品农业的基础上,也实现了云和农产品“扩影响、打品牌、促销售”三丰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山兰牌黑木耳仙宫牌云和雪梨以其较高的品质再次荣获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
2.7 积极鼓励企业加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
企业可以依托其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以及巨大的市场影响力不断开拓市场,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销量[1]。
3 云和县农产品转化的旅游商品存在的问题
目前,云和县积极发挥生态农产品特色优势,在农产品加工、包装及营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云和农业产业主体分散,农业主体文化程度、科技素养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占农业经营者比例偏低,农产品经营规模小,进入市场都是“单兵作战”,农产品的培育与发展受到制约。二是云和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少、科技含量低、产业链过短。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三是云和农产品与周边市、县农产品同质性强,品种过于大众化,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是农产品营销体系较弱,缺乏有实力、带动力强的企业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同时,营销方式在突出重点、灵活多样、覆盖面广几个方面较为薄弱,影响农产品转化提升。五是生态精品农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前景被普遍看好,但有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高,规模和产量难以扩大提高,使生态精品农产品的总量受到影响。六是云和的特色精品农产品,例如雪梨、甜橘柚等新鲜蔬菜瓜果由于保鲜技术、运输条件等限制,难以在网络开展营销,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
4 云和县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的建议
下一步为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实力和效益,促进农产品转化升级,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深化农产品加工园建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地市场建设,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转化能力,通过良种技术获得优质产品,然后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进一步使农产品的品质得以提高。二是在做优质量的基础上做大做响生态精品农业品牌,打响绿色品牌、生态品牌、精品品牌。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和知名商标,进一步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做出地方精品,提高品牌知名度,有效推动云和农业精品跨出“山门”闯市场。三是继续加强宣传,加大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和推介会、节庆活动的宣传力度,抓好休闲农产品对外宣传,不断增强云和县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四是加强市场建设,立足云和县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建设有影响力的市场物流体系。同时,把农业生产同生产资料的提供、技术措施的应用以及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统一起来。继续加大“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及在大城市设立直销点等营销模式,扩大云和县农产品的转化力度。五是推进农旅结合,开展农业特色强镇建设。充分挖掘农业的休闲、观光、旅游、养生、教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以“三条精品旅游路线”为依托,科学编制农旅结合规划,打造四季有景、一域一景的美丽田园,推进休闲养生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具有生产、观赏、体验、游乐功能及吃住等配套服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生态农庄、农家乐园,打造地方特色农事节庆活动,着力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配套的农业特色强镇。六是继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电商商务主体,积极做好农产品电商营销,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实现其与农业传统产业的深度对接和融合[3-4]。七是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营销队伍等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做好农产品生产者与市场的联结,协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的转化与农民的增收。
5 参考文献
[1] 蔡跃台.丽水生态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技,2006, 34(21):5700-5701.
[2] 田李萍,赵坚婉,卢红来.浅谈丽水市品牌农产品创建的难点和对策[J].丽水农业科技,2007(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