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小孩音乐启蒙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孩音乐启蒙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孩音乐启蒙教育

第1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育;音乐素养

一、音乐素养在钢琴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音乐素养是钢琴学习的调味品。

在钢琴教学中加入音乐素养能够使枯燥的教学和学习充满趣味。过分强调技能的掌握,缺乏音乐素养的润色,容易造成学生学习钢琴过程中的反抗情绪和疲劳心理。在《音乐生活》2010年10期的“谈音乐素养对钢琴启蒙教育的影作用”一文中谈到,“缺乏正确的音乐素养教学的支撑,钢琴启蒙学习就成了枯燥的反复的机械的动作练习。”确实,一些孩子学习钢琴,往往只是为了每年夏天的考级而练习,一年内下来能完整谈完的曲子不超过十个,除了一纸证书,几乎没有关于音乐本身的收获。在功利的动机和目的下,钢琴启蒙教育只能是无奈了。常年累月的手指基本功训练,老师强调的练习时间和练习数量,家长们对学习进度的关心,这些都促成了音乐素养在钢琴启蒙教育中的缺失。掌握技巧确实需要反复无常的练习,但是人,特别的小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力是有限的,过分强调训练的时间和数量上的强度,非常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大脑的疲劳从而使钢琴的学习变成一种机械的手指跑动,在这种情况下钢琴学习不但不能提高人的音乐才能,还可能让孩子产生对钢琴学习的厌学心理并且迁移到其他的学科上去,这样的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二)音乐素养可以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

在钢琴教学中加入音乐素养的学习能够提高钢琴启蒙学习的效率。在学习一首乐曲时,在还没有了解乐曲创作背景,作品风格,音色的处理,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曲子的调号的前提之前,学生就开始视奏,这样一来,一是毫无美感而言,往往也出现一大堆识谱和节奏上的错误。甚至在弹错了之后,学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继续错误的练习,这一点是着实可怕的。在教育家应诗真的钢琴教学法一书中提到“学生对谱的效率很低的原因是在视奏阶段只是照本宣科,对于乐谱当中的调性、和声以及曲式等一些基本乐理知识模糊不清。”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讨论的是幼儿钢琴教育,不能把音乐素养等同于高等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素养,但是教育从娃娃抓起,在钢琴教学的启蒙阶段就应该注重音乐素养的导入,让学生有理论的概念,学习钢琴不仅仅是乐谱上的那一点音符,不然就会出现上文中讲到的教学误区和学生的练琴瓶颈情况。

(三)在钢琴教学中加入音乐素养的学习可以增强音乐表现力。

在廖乃雄的《音乐教学法》一书中提出“音乐应该有起伏,有强弱。”一方面,音乐力度上的变化需要通过手指的控制力来体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学生需要了解乐曲的结构,乐谱中出现的强弱记号以及背后所代表的音乐感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弹奏一首乐曲的最终目的是要感受音乐,向观众表达这种音乐中的情感并且能让观众也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可悲的是,学生往往没有音乐审美能力,对于古典乐曲没有模仿能力,这是我们钢琴教学的一种失误。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能看到,弹奏的非常流利的学生,手指基本功已经超过了同龄人的水平,甚至可以演奏古典名曲,但是在他们弹奏的乐曲中却不能感受音乐本身的美感和音乐所要表达出来的艺术意境。

二、我国钢琴启蒙教育中的音乐素养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音乐的入门级学科,音乐素养反倒成了钢琴启蒙教学的边角余料这样一种角色。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大城市里的孩子大都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受教育资源,深谙世事的父母知道,让孩子专业知识好只是孩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标准,但是并非唯一标准,要想在大城市里安家立命,出了优秀的文化知识,还得多才多艺,因此,学习一门乐器,尤其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成为大家的首选。但是本身学琴的动机已经功利性了,开始学习的时候才发现学习钢琴原来是一个系统而繁琐的工作,包括要家长陪着上课,认真做笔记,下了课之后,还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陪着孩子练琴,对大多数家长而言确实有吃不消的现象,所以,就总会听到家长们托词说孩子不作专业的学习,只是业余练练琴陶冶情操,随之而来的便是松懈和敷衍,这种情况下的钢琴教学从老师的角度看上去就往往有心无力了,音乐素养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没有一定的时间人力财力是没有办法完成的,久而久之,老师的教学热情也慢慢褪去了。

(二)教学模式的不合理。

第2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影响;幼儿钢琴启蒙教育

随着想学习一门乐器的学生逐渐增多,不少培训机构也伴随着人们的需要逐渐多了起来。钢琴也成为每个培训机构必有的课程。想让每个学习钢琴的孩子能充分理解乐曲、更好演奏出乐曲,打好更扎实的基础,那么,幼儿钢琴的启蒙教育是钢琴教育界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回顾以往的教学模式,方法都比较单一,无论你是否想成为钢琴家,都按照钢琴家的模式来发展,从上课的形式,到选用的教材。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幼小的孩子身上,模仿着成功的案例,闷头苦练,都希望自己的家里也出现一个钢琴家。家长施加的压力、教材教学的枯燥,使幼儿从小就在一个紧张的氛围里学习,导致多数的孩子最后放弃了求学梦。如今,学习钢琴的幼儿越来越多,在教学的方法上就不能循规蹈矩、毫无创新。首先在教材上就出现了改变。不少针对幼儿的教材,从外观到里面的内容,都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呈现,让幼儿在学习弹奏的过程,也接触了理论的知识。在乐曲的选择上,有改编的小儿歌,让学生边弹边唱,促进了他们对学习钢琴的兴趣。还有一些简单的四手连弹,例如小汤第二册的《问候》,简单的旋律,不但能使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听觉。

二、现状

在四五岁的孩子眼中,玩是他们主要的生活。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学习,只是觉得这一切的学习都是在游戏。我们都知道,钢琴可以培养学生的左右脑协调能力,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感觉,使生活不那么乏味。在幼儿初识音乐的时候,钢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乐器。所以,钢琴的启蒙教育对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听、唱一些简单的乐曲。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从小培养他们懂艺术并欣赏艺术。

三、幼儿钢琴启蒙教学方法分析

学习钢琴,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弹完整一首乐曲,钢琴演奏也是讲究技巧的一门学科。除了可以熟悉乐谱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有些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他们会认为学生还小,即使讲一些知识,他们也做不到,但是他们忘记基本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如果从小不打好基础,不养成良好的习惯,又怎么敢保证日后学生就一定可以完成一些难度的要求?学习钢琴,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其中包括坐姿、手型等,要让学生知道认真地对待眼前所学的知识。四五岁的学生通常对钢琴中的专业术语无法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举个例子:在初次弹奏的时候,学生多数会使用不规范的断奏,他们会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力气把这个音弹响,在这时,教师就要把他们的不规范逐渐引导成规范的断奏。首先要告诉他们什么是断奏,直白地讲就是把弹的音断开,他们就会按照老师的意思,把每个音断开。这样并没有完全理解断奏的弹法,于是就要做示范给学生,首先撑好手型,如同搭帐篷一样把手掌撑住,其次手臂高高抬起,手掌如同小狗的爪子一样搭下来,看清所要弹奏的音符,再像飞机一样慢慢降落在琴键上,最后检查自己的手掌是否还是当初的帐篷。检查完毕之后再进行下一个音的练习并重复同样的方法。这样多节课后,学生们会很快掌握断奏基本的演奏方法,他们也会根据断奏的方法对剩下的弹奏方法做出自己的理解。如今,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于教材的改革也开始了。有大家熟悉的《约翰汤普森》《菲伯尔》系列的教育书籍。一边熟悉键盘,一边掌握理论知识,生动的书面设计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乐趣。但是此类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基本功练习太少。在学生有一定视谱和手型掌控能力之后,我会加入《哈农》去加强学生的手指基本功、加入《拜厄》去加强学生的节奏感。在练习钢琴时必须使用节拍器。对基础知识掌握快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加入自己喜欢的小乐曲,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同一年龄的儿童性格上也是不一样的。性格内向沉稳的孩子,就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相结合,从简单乐曲,到稍有难度的乐曲,完成后会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对于性格外向好动的孩子,选取教材上就应该多注重实践,把理论的知识简化,按照他的喜好改编成他熟悉的小故事,让他更容易掌握知识。在授课的内容上,要尽早地训练弹奏黑白键,左右手同时训练,提早让他们了解钢琴是需要配合的。现在的学生从小就聪明,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对眼前事物的理解等表现在各个方面,所以在授课的方式上,就不能只有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因材施教。有的学生,性格开朗外向,他们希望老师像教大孩子一样教他们,他们有自己的主意,不希望家长每次陪同着上课,这时在讲课的时候,就会带着他们读谱子、打节奏,让他们试着去模仿,把内容简单化,使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复述。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从开始学习的时候就不善于表达,他们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希望家长陪同,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是害怕自己出错,遇到比较难的问题就开始紧张。

对于这样的学生,在讲课的时候,速度就不能太快,把知识点做得细小、简洁、生动,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让他们做小老师,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一课。对于幼儿的教育来说,陪他们玩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每次上课都是死气沉沉的,在他们幼小的心中会觉得学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有这样一个女学生,她的心理年龄比同龄的小孩小很多,每次讲到新的知识她都没有兴趣,但是她喜欢漂亮的东西。在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会准备好看的贴纸放在旁边,告诉她完成好了奖一个、完成不好扣一个,听到有奖励漂亮的东西,她总会认真听讲并完成任务,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如果一节课完成得好,就会在下课的时候陪她玩她喜欢玩的东西,在她的脑子里就觉得,来弹琴,就有人陪我玩,还会奖励我漂亮的贴纸,时间长了,她就不惧怕学琴,也会慢慢产生兴趣。傅聪曾说“现在好多年轻人,技术好得吓死人,但他们的功夫都在手上,只是娱乐人,不是艺术,艺术是精神境界的接触”。[1]的确,现在好多家长要求技术、要求考级,他们往往忽略了弹琴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是从小培养的,在幼儿小的时候,他们完全有能力去欣赏这种艺术。所以在教学上,我们不能只是去弹琴,按照书本上一字不漏地讲解,更多的时候,要让他们去欣赏自己弹奏的乐曲,让他们在小的时候就对乐曲有自己的感觉。每个孩子都希望能有人和他聊天,与他做朋友,即使是在上课的时候,他突然想到的东西也会马上告诉你。教师与学生沟通,能多方面地去了解他的想法,多和他沟通,会让他觉得教师很容易亲近,也会让他感受到上课的乐趣。有时候在与他交流的时候,也会让教师知道,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克服不了的问题、有哪些情绪,也方便教师及时调整上课的模式。多给孩子们一些争辩的机会,让他们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加他们对钢琴、对教师的热爱。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一是能够知道自己学生在课后的一些情况,比如:对上课内容的理解、对上课方式是否接受。也可以从家长处得知学生对哪方面的喜好,上课的时候可以从他的喜好入手。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告诉家长上课的内容、学生还有哪方面存在着不足,让家长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良好配合,使学生有更大的进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每个学生都不希望老师说他表现不好。所以在与家长交流学习问题时,尽量避开学生,以免打击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还要告知家长,学习钢琴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时间地练习才能达到效果,如果只是要求进度,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太多帮助的。[2]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与家长的沟通,遇到不陪同上课的家长更是要及时去沟通,告诉他们孩子上课的状况,如哪方面有进步、哪方面还需要改进和练习,让家长能及时知道学生学习的状况,不足之处尽快进行调整。

第3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学音乐的小孩不会变坏”这句来自日本雅马哈公司的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词对许多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因此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在孩子年幼时期,就积极的送子女们去上音乐班,为的就是希望子女们能在音乐中或者学习乐器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人格气质,陶冶性情,锻炼毅力。那儿童学琴的年龄大概在几岁较为适合呢?

有许多人认为学习钢琴是越早越好。的确,音乐史上许多音乐家都是从小学习钢琴的:莫扎特3岁学琴,贝多芬4岁学琴,肖邦6岁学琴,舒曼、李斯特等西方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是从幼儿开始学习钢琴的。目前,风靡世界乐坛的我国青年钢琴家朗朗也是从3岁学习钢琴。正因为中外有这么多音乐家从小学习钢琴而成名的先例,所以,学习钢琴越早越好的论点一直为世人所推崇。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成功与否,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及卓越的自身条件,还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笔者认为,在普通儿童的学琴年龄上,应放到上小学的年龄比较好一点(智力超常儿童例外),稍前、稍后都可以。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考虑,孩子在5、6岁以后,无论大脑的发育,还是注意力、认知能力、理解力等方面都具备了良好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年龄稍大的孩子接受能力更强、自觉性更高、学习进度更快,甚至于学一年可以超过3、4岁的孩子学几年。因此,一般情况下,学习年龄不要太提前。而音乐的启蒙教育是越早越好。但早期的音乐启蒙不是单纯的进行专业的音乐训练,而是可以进行对一些经典音乐的欣赏。我们呼吁家长们还是让孩子们多一点天性发展,多一些寓学于游戏、玩耍之中的时间。让孩子先用他们的耳朵聆听音乐,接受音乐的感染熏陶;让他们用嘴替代乐队,替代钢琴,替代一切乐器唱出他们心中的音乐;让他们用小手学学小泽征尔、学陈燮阳那样地去指挥音乐;用他们的脚,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因此,不论男女儿童,5-8岁的年龄开始学琴较为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自我约束能力,都有较大提高,手指条件也适合开始练琴,对音乐也有了一定的分辨和理解能力,更易培养他的兴趣,发掘他的潜力。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更有利于训练发展手指的独立、灵活,手腕的柔软、弹性以及人的整个肌体与弹奏动作的协调配合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训练的识谱能力,使儿童能眼见谱上音符,双手就敏捷地找到正确的键盘位置;还有利于及早发展多声听觉能力,能够敏锐地感受、辨别不同高度音的同时结合。有专家做过钢琴弹奏力度的研究,发现我们每弹奏一个音大约需要30克的力(低音区需要的力度则更大),如果孩子学琴年龄太小,就无法达到这一力度要求,这不仅不能很好地学习钢琴的演奏,而且时间一长还会对孩子的手指的正常发育有损害。到了5岁左右,孩子的皮质细胞已大致分化完成,中枢神经系统更趋成熟,肌肉的发育也更加完善,这为学习钢琴提供了良好的生理条件。

中科院心理所副教授李新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5―1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在学习某种乐器时,眼看乐谱手持乐器,要在最短时间把看到的乐谱反映到脑子里;同时大脑发出指令,让手指和身体协调,进行演奏;乐器出声后,耳朵要听演奏效果,并进行判断。这个过程只有短短几秒钟,却充分调动了儿童的眼、耳、手、脑,因而有助于大脑开发。日前,在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活动周上,专家建议,5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安排正式学习钢琴,因为对于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过早练习钢琴,有可能影响儿童手部骨关节、韧带生长发育,严重者还可能导致骨骼发育畸形。总医院理疗科主任李自立认为,5岁以前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如果此时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学习,容易使这些组织受到损伤。如果练习时间过长或用力过猛,严重者还可能使骨骺受损,这不但不能达到学琴的效果,反而有可能断送孩子学琴的前途。因为骨骺直接关系到骨骼的生长状况,手指骨关节骨骺受损以后,可能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起初不易察觉,但随着年龄增长,手指缺陷就会愈加明显,严重者还会出现拳头都握不拢的情况。即使身体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的儿童,也应该尽量减少训练时间和强度。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治医师徐刚也认为,5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练习钢琴时会不自觉地扭曲身体,时间长了可能造成脊柱侧弯,出现双肩高低不平衡,胸部左右不对称的情况。长时间保持用同一动作弹奏曲子,还可能导致“网球肘”。

第4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着眼点: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性格及命运,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什么样的人生。所以,健全人格的架构,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我们邀请到每个孩子表演节目时,有的孩子落落大方,自信满满;有的孩子胆小怯懦,不言不语……是的,这就是性格的区别,而情商又是性格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幼儿期,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铸就较高的情商?通过哪些途径来培养呢?这是几年来,我苦苦思索的问题,而且在实施时,我们还要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根据他们生理、心理的需求有的放矢的进行,所以,在历经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中,让我更加坚定地认为幼儿早期情商教育的开发与培养,是非常迫切与重要的!在与历届家长经过数次的研讨、协商、交流、沟通之后,家@达成共识: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是我们学前三年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进行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

每一首乐曲都在表达、倾诉一种情感!当孩子们在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后,就会把自己融入到音乐中,用心灵与音乐对话。例如:我们在学做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时,先让孩子们自己欣赏、感受乐曲,大家一起说说对乐曲的感受,乐曲想要表达的情感,再明白歌曲背后的故事时,很多孩子在演唱的过程中都留下感动的泪水……所以,孩子们在不同的音乐中,感受着不同乐曲的情感表达!不断丰富着孩子们的性情,滋润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日后的各种活动中,你会欣慰的看到一种景象:无论叫到谁的名字,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的表现!用家长的话说,现在出去参加任何一个活动,孩子们都非常的给力!

二、将:“爱、责任、感恩”这五个字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个有着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人,内心必须具备这五个字的能力和力量!首先,我们要让家长真正明白这五个字的含义!因为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担负教育孩子们的职责,同时也在影响着家长的教育理念。所以,在引导家长们数次的解读这五个字后,家长们终于敞开心扉,结合自己,进行反思,最终赋予了这五个字新的含义:面对生活,不再麻木,而是拥抱所有!因为所有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之后我们开始在孩子身上赋予这五个字的启蒙含义!用孩子们理解的语言去表达,切实的融入孩子们的行为中,成为孩子们血液里的一种品质!

首先:“爱”:爱是对人或事有真挚的感情!爱也是一种能力!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所以我们足够的去爱到每一个孩子,真诚的面对每位家长!我经常会对家长和孩子们说:“每一个小孩,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因为翅膀折断了,所以落入到人间,因为我们有这种缘分,所以老师和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你们修补好翅膀,你们才可以重新飞得更高更远……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到形象、童趣,感受老师对他们满满的爱,因为他们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天使,多么美好呀!在不经意中,孩子们的心灵时刻得到滋润,逐渐他们就学会储存爱和表达爱……时常会听到我们的家长说:“现在可懂事了,无论你帮他做了什么事情,都会抱住大人,甜甜的说,爸爸(妈妈),我爱你”“谢谢爸爸(妈妈)”说的家长立刻全身充满力量,所有疲惫一扫而光,兴高采烈的投入到生活工作中!好有斗志呀!

责任:是自己对所做事情,无论好与坏,所要承担的后果!结合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与心理高度,我不可以只从字面上讲解给孩子们听,他们也不可能理解,于是我们要从孩子们的一日常规中慢慢的去培养这种品质。因为男孩子在社会生存中,所承受的角色更多、更重要一些,所以对男孩子要求更高些:

(1)每次出去玩,我都要求男孩子牵手女孩子,在行走过程中照顾好女孩子,活动结束后,一定把牵手的女孩子再牵手回来!刚开始时,男孩子要么自己回,要么牵手另外的女孩子,在数次的强调与讲解后,男孩子们终于明白:牵手女孩再平安回来是自己的责任!再后来,习惯后,男孩子们做的相当出色!只要一外出活动,男孩子都很淡定从容的牵手女生,再后来,听到很多妈妈讲,现在儿子很会照顾人,出门一定会照顾妈妈的感受,很会关心体贴爸爸妈妈每……每说到儿子的这种责任心,妈妈们眼里是满满的感动与温暖……真好!

(2)“照顾好自己是对自己的责任!”这是我对孩子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因为小孩子都喜欢跑来跑去,自控力弱,不小心会自己摔倒,或者把人家碰倒~~经常会出现一些相互告状的情况,甚至牵扯家长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会告诉每一位小朋友与家长:如果,今天小朋友在幼儿园发生磕磕碰碰的状况,(除了人为的行为)责任,在于自己,不能埋怨指责他人,因为,你没有照顾好自己!没有对自己尽到责任!在历经无数次摩擦、说教、沟通后,现在,孩子们终于明白,如果今天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的愉快,大家都过得很开心,那么,他(她)认为对自己尽到了责任,她或他都会很开心!反之,就是没有对自己尽到责任!通过孩子们直观的认知,知道了责任的含义!同时孩子们把责任的担当无形带到了生活与家庭中,甚至有的孩子会对父母说:“照顾你们是我的责任!”虽然童言稚语,但是让我们的家长幸福满满,感动满满!

(3)感恩:在这个世界,没有谁对谁就是必须的,因为谁也不欠谁的,但是,如果,我们都心存感恩,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要缅怀感恩,感恩生活中所有的出现,感恩所有的不期而遇,拥抱所有好与不好……与小孩子的对话中,先从父母引出,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给予自己生命的那个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的存在!因为帮助孩子们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我们的任务!所以利用每次的各种活动进行适时教育。比如,在开放活动中,当好吃的点心上桌后,我会引导孩子们,第一口要先给谁吃的呀?最初,没有几个明白的,在后来的日常教学中,我都会有意识的渗透感恩的意义,后来,所有的小孩子都会抢着给自己的父母吃~~再后来,孩子们把这种好的习惯运用到生活的一点一滴,知道,别人帮助了自己要学会谢谢,适时也要帮助他人……对父母也知道感恩,懂得学好本领回报父母,知道照顾父母的感受……看到孩子的如此暖心,家长每每谈到此,都会激动的说:“老师不仅教育了孩子,对我们也是一种触动!因为老师的教育,我们现在回自己父母那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也更加懂得亲情的重要了!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言语中对老师都是满满的感恩与感动。

第5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 晨间锻炼音乐选择

引言:随着现代幼儿园开设的越来越多,每个幼儿园的晨间锻炼时的音乐都有不同,可能是一些简单易学、节奏欢快的流行音乐,也可能是孩子在动画片中听过的少儿歌曲。不同音乐给孩子带来的学习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今天就不同的晨间锻炼音乐的选择做一个研究。

幼儿园的晨间锻炼的音乐通常都是孩子们喜欢听到的,而且是容易接受的音乐。同时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艺术教育方式,它用简单明快的节奏,优美动听的旋律,极具情趣的歌词,活泼易学的动作等方式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常常有很多孩子听到音乐就会开心的开始手舞足蹈。其实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早点让他去接触音乐会带来积极的效果,根据研究表明,音乐经验可以调节人的思维模式,丰富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方法。同时,有部分研究人员还认为经过音乐训练的幼儿会显现出其优势。《幼儿园教育纲要》就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常常是背离《纲要》的主旨,存在很大的误区,在训练的幼儿音乐能力的时候,要加以指导性,不能让孩子太过自主、自由,但是也不能对幼儿的要求太过严厉,要求他们必须达到完美的状态。

一、音乐背景的分析

对背景音乐的选择,要从音乐的节奏,旋律,歌词的趣味性去选择音乐。音乐的节奏,需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去引导幼儿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让他们自己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孩子对于节奏简单的音乐可以直接模仿出来的,例如简单的二拍音乐,咚嗒咚嗒,幼儿对于音乐的节奏是有模仿能力的,简单的节奏有利于他们的模仿。其次是旋律和歌词,旋律的选择是需要选择一些鲜明欢快的节奏,生动有趣的歌词,就像之前在某一真人秀的节目中曾今唱过的洗澡歌:“沐浴露和香香皂,今天用哪个好,毛巾衣服要拿好,水温刚刚好……“旋律朗朗上口,欢快明了同时,它的歌词还富有趣味性,能够正确引导孩子们做好正确的事情。

我们在选择音乐背景的时候通常会忽略幼儿本身对音乐的感受,想象和创造,而是更加注重幼儿对歌曲的把握度,他是不是会唱,是不是会跳,这个音乐是否好听,舞蹈跳起来是否好看。同时,大多数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模仿教育,把技能技巧的训练放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幼儿自身的生活环境、愿望和情趣要求,容易让幼儿产生倦怠感。

二、音乐背景的选择

人们一直认为音乐的发展仅仅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很多科学实验表明,音乐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交际方式发展而来的,我们的祖先用歌唱的方式来警示迫在眉睫的危险,用唱歌去分享成功的喜悦,用唱歌来宣泄心中的愤怒。

音乐来自于生活,像上文中提到的《洗澡歌》加以动作的融入,再把它教给孩子们,既可以让孩子们得到音乐的熏陶,同时也起到了教育的意义。真正的做到将音乐融入生活,将教育寓于生活情境中,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让他们学的快乐,轻松,有价值。

首先可以测试幼儿对不同种类的音乐的辨识度和接受能力,所以我们要准备不同类型的音乐去给孩子们听,然后记录观察他们的反映。我们将音乐分成不同的几个类型,分别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动画电视里的音乐。

1.古典音乐

我们尝试着播放了很多钢琴曲,发现幼儿对它们的活跃度不是很高,钢琴曲并没有引起幼儿的参与,反而让幼儿们都安静下来了。所以作为晨间锻炼的音乐,古典音乐并不适合。

2.流行音乐

幼儿们对语言的认识大多数人仅仅可能只在能够简单交流的过程中,所以流行歌曲中歌词所表达的意义是他们所不能知道和理解的,在绝大多数的幼儿园晨间锻炼的时候,老师会让幼儿跟着自己的动作去模仿,而不是让他根据音乐去自己想象,自己做出想要的动作。我们播放了比较热门的广场舞歌曲,例如《小苹果》、《Go go go》等歌曲,孩子们表现并不是不知所措,反而有的人可以跟着音乐去摇晃自己的身体,证明孩子对流行音乐的并不是不能接受的,反而是可以利用一些歌曲让孩子的审美观得到提升。

3.动画电视里的音乐

成长期的幼儿接触到电视这个媒介,通常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影视作品就是动画片。而很多动画片都有很多动画音乐,在片头曲或者片尾的时候播放,小孩子看电视不像大人,学会了跳过片头和片尾,正是这些无法跳过的歌曲在孩子的面前一次一次的播放,他们对这些的歌曲的熟悉度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这三种音乐给孩子带来的效果,我们不难看出要选择的方向是在动画电视音乐和流行音乐之中,我们对晨间锻炼音乐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教育性,还有注重幼儿自身的选择。

三、结语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所以我们对幼儿晨间锻炼的注重是正确的,要让孩子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还要通过音乐达到对他的一个教育。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让幼儿晨间锻炼的同时,注重了它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让育人的道理藏在音乐当中,同时也让孩子得到趣味性。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教书育人要做到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莫志群,任平.以“情景假设”提升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指导的有效性[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2(08)

[2]钱愿秋.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7)

[3]吴婷.浅析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意义[J]. 群文天地. 2011(18)

[4]林小雁.浅谈音乐对幼儿启蒙教育的作用[J]. 神州民俗(学术版). 2011(04)

[5]时蕊.浅谈幼儿园早操活动的科学编排[J]. 青年文学家. 2011(24)

[6]张建辉.音乐结构幼儿创编体操的音乐选择及作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第6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关键词: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家庭;音乐;教学;质量

中国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81-2

音乐教育是社会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它是以音乐为媒介的教育,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音乐活动,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所以,音乐教育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有这样一份调查材料令人费解:内容是对某师范学校137名普师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当问及他们在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状况时,结果令人惊讶,137名新生中只有一个人能识谱。结果表明,在某些学校音乐课被列为可上不可上的一门副科,音乐课大都是排在课表上,基本不上;教材是放在书包里,基本不用;新课标束之高阁,基本不顾;学生成绩随意给分,基本无要求。从这个调查发现很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做好下面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和落实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音乐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对于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对于初涉人生的年轻人,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可以增强人的民族自尊心。从幼儿开始,《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唱祖国》等歌曲,便会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下“北京”“天安门”“好”,“祖国”“党”“伟大”等印记。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增强,豪放优美的《三峡情》、宽广激情的《长江之歌》、抒情柔美的《太湖美》、轻快明朗的《太阳岛上》等,无形中给人以这样的印象:祖国多么辽阔,山川何等秀丽,这就是我的祖国,使民族自尊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音乐还可以帮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体验人生,领悟人生的哲理,识别真假、美丑、善恶,培养热爱生活、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操。如音乐中对美好人事物的歌颂,无形中成为人们的楷模,对丑恶人事的讽刺,也无形中成为社会的渣滓而予以抛弃。

国家进步的根本在于提高国民素质,那就应该从娃娃抓起,所以国家应该给予中小学音乐教育以重视,对音乐教育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重视中小学音乐课的实施,给予音乐设施的配备,师资的培养,音乐方面的研究,音乐教学大纲的建设,加强音乐学科的评估,以及重视农村、县城、城市的音乐教学质量平衡。

二、学校加强音乐教育管理

只有国家重视,学校才会对音乐的教育加强管理。然而,学校应如何加强对音乐课的管理呢?笔者认为:

(一)建立科学独立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

音乐教育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音乐教育方针、政策;调查研究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制定学校音乐教育行政法规;组织开展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科研工作;指导、管理、定期督促、检查音乐教育工作。这样,才使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更加通畅、有序,更加有利于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音乐课程的设置,是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目的的首要问题。音乐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到学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又要考虑到各学科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的协调功能。

(三)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应该提高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时培训,组织教师交流经验,提高教师职业认识,改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增加知识含量,开展练习,提高教学能力,创设和谐的环境。

(四)完善音乐设备

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音乐设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设备大致有音乐教室、音乐教具、乐器和电化教学器材。

(五)加强音乐教学评估和音乐教育成果展示

对音乐教育质量评估和教育成果展示是督促、推进音乐教育管理工作和提高音乐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对音乐教师各方面的要求也应逐步提高。每位音乐教师都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参加学校和进修活动,参加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水平。那音乐教师都应具备和提高哪些方面呢?

(一)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修养

1.道德。如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步。

2.能力。如运用教材能力,备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思维能力,课堂组织能力。

3.文化素质。如广博的文化基础,灵活教学方式,生动的教学语言,敏锐的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1.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

2.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技能方面的素质。

3.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素质。

(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

1.从事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

2.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

3.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

(四)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热爱音乐教育事业。

2.对学生和教育事业有深厚感情。

3.较强的意志力。

4.良好的性格。

四、生要积极主动学好音乐课程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动机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在社会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各不相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需要和认知事物的方式。从而反应在学习动机上的认知和求知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每个人在需要的强度和水平上的不同,反应在学习上动机的强度水平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2.成熟与年龄的特点: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小孩子对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大孩子对社会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望等比较在意。

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

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习动机与理想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生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影响着学习动机和目标结构的形成。理想水平高,学习的动机就强。

(二)外部原因

1.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2.教师的影响。

因此,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至关重要,热爱音乐才会主动学习、探索、创新。其次是环境的影响,经常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教师、家长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能自主学习在音乐教学中起重要作用。

五、家庭要从小给孩子音乐启蒙教育

家庭的影响和重视也及其重要,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启蒙性、个别性、和长期性。家庭是进行早期音乐教育的最好课堂,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家庭音乐教育可以熏陶音乐幼苗,培养音乐人才,家庭音乐教育虽然不宜以培养音乐家为目的,但是它确实是音乐家的摇篮。古往今来,许多音乐大师无不是在幼儿时期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等,都是在亲人的教育和影响下,经过努力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家长应明确对子女进行音乐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下一代的身心的健全发展和思想品格的完善。所以,家长可以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心理学,辅助教学,可以给孩子欣赏悦耳的音乐,培养音乐感,安排孩子学习器乐或送至音乐教育单位进行学习,培养音乐素养,进行合理的早期音乐教育,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即培养情感也可以给予辅导,帮助孩子提高兴趣。

总之,这五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才是提高中小学生音乐教学质量的正确途径。

第7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一、在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指导中,教师的“做”唯先,“教”为辅

在科学探究性游戏指导中从教师的层面来说不摒弃教师的作用,但要正确理解教师的“教”, 渐渐弱化教师的“教”,让“教”无痕。并逐步重视教师的“做”,在“做”的基础上科学的“教”。

1、教师的“教”要建立在教师“做”的基础上。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玩科学的把戏”中就倡导:每个教师都变成小孩子,和小孩子一起玩把戏,同时教师要向 “宇宙”“自然”“众生”等学习。这样教师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预测幼儿“做”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对于“重难点”进行准确的定位,在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支持,从而使游戏能顺利进行。比如在“纸桥”游戏中,教师经过自己的操作发现提供太小的雪花片不方便幼儿数数,于是及时调整雪花片的大小从而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先幼儿的“学习”而“学习”,先幼儿的“做”而“做”。

2、让教学具这个中介物替代教师的“教”,效果更明显。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认知特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好的教具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又能深入浅出地说明浅显的科学道理。如“鼓上的跳舞娃娃”形象外显地表明了声音能使物体振动的科学原理;不同水位的“音乐瓶”能敲出不同音高的声音来。同时精心设计的学具作为对于科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的中介让幼儿专注于探究性游戏的整个过程,在反反复复的操作摆弄中逐渐建构起对科学的认知。如组装万花筒的游戏,教师通过提供几组不同的组装材料,有无镜子、有无图形内容物、镜子数量的不同等在拆装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切实了解万花筒的构造原理。

二、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的指导,应关注幼儿,关注过程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应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幼儿能做的让他们做,幼儿能想的让他们想,幼儿能解决的让他们解决,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那样,充分关注游戏过程,而非重视结果的获得。

1、让幼儿“学与做”有充分的时空保障。幼儿的学习往往与动作相连,动作断了,学习也就终止了,因此在时间的把握上,教师首先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自我探索的时间,不随意打断幼儿的“学习”。在一次“喷泉”游戏中,一名幼儿因吸管插入的位置不正确而导致游戏失败,教师没有因为游戏时间过长而打断他的游戏,最终他经过反复尝试,发现了问题所在。其次,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幼儿的“学与做”为主,以教师的“教与做”为辅,充分意识到幼儿只有通过动作、行为等不断地内化,才有可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纸牌”游戏让幼儿合作建构房屋,这需要反复尝试,团结合作才能成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切忌包办代替。科学探究性游戏的涉及面广,范围大,可选择的题材也多,因此教师要拓宽思路,在空间的设置上应尽所能扩大化,如在场地的选择上,室内、室外、沙地、泥地都能成为教育场所 “海阔天空便是一个整个的学校” 。同时有效利用空间的有利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活动。如在自然角中就可以利用“虹吸原理”的游戏为金鱼换水,还可以在给植物浇水的过程中享受制造彩虹的惊喜。

2、推崇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与做”, 让“教”无痕。在游戏指导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幼儿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就像陶先生认为的“有行动的勇敢,才有真知识的收获。……你能行动,行动才生困难,想法解决了困难,才是真知识的获得。” 幼儿只有在“勇于动手”这一关不落于人后,一切创造才可能开始。其次,让幼儿的“学做”先行一些,教师的“教做”后滞、弱化一些,这样能充分调动幼儿各方面的感官,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 “小火箭上天”游戏中先让幼儿自己尝试把火箭固定在气球上,经过几次失败的经历,幼儿很快意识到如果由同伴帮忙成功率回提高,于是在教师的支持下幼儿两人一组很快成功地完成了火箭上天的任务。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学与做”, 在无需教师参与的时刻,教师坚决不出现,只有在幼儿的“学与做”遇到困难,游戏无法进行的情况下才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让幼儿真正在游戏中有所获得,让教师的“教”显得“无痕”,不留痕迹地实施“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的教学理念。

第8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傅雷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但他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的,严格得近似残酷,稍有差池,非骂即打。

爸爸打我真痛

对傅聪的教育,傅雷可以说是倾尽心血。傅聪的钢琴启蒙教育是雷垣完成的,雷垣是傅雷的一位好友,傅聪对音乐的理解让雷垣很是惊叹。为了傅聪的学习,傅雷夫人卖掉陪嫁的首饰,给傅聪买了架新钢琴,傅雷则亲笔端端正正地为傅聪抄五线谱。

出于新鲜感,刚开始傅聪每天放学回家,立马扑到钢琴上开始练习。但新鲜感一过,傅聪就松懈了下来,琴声不知不觉地走音了。傅雷在三楼的书房写作,发觉后,悄悄来到楼下。小孩子的好动性又发作了,傅聪一边看小说一边弹琴。

倘有天资,则成为第一流的艺术家;倘无天分,宁做别的工作。这是傅雷的人才观。他是要培养傅聪做一流艺术家的,他不能容忍傅聪这样轻慢的态度。

傅雷是急脾气,习惯于扮演严厉的父亲,施行严苛的教育方式。傅雷的夫人朱梅馥在给傅聪的一封信里说:“他一贯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当时你祖父受土豪劣绅的欺侮压迫,二十四岁上就郁闷而死。寡母孤儿(你祖母和你爸爸)悲惨凄凉的生活,修道院式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到成年后,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

傅雷虽然有过在法国的留学经历,但少年时期的教育和经历对他影响很深。他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时都有点冷酷无情。虽然钱钟书也对他那种暴风骤雨式的教育方式不以为然,还与他发生过争执。但傅雷依然故我,他的目标是要把傅聪培养成一个东西方人文精神兼而有之的优秀艺术家。

为了这个目标,傅雷真是有点不择手段。

1953 年正月的一天,傅聪和一帮小朋友在家里弹琴,互相观摩,切磋技艺。傅雷在一旁听。当小朋友们走后,傅雷生气地对傅聪说:“你弹得不好,在小朋友当中很丢脸,你学习不认真。”傅聪不服,傅雷的言语就很激烈了。傅聪因此负气离家出走,到小提琴演奏家毛楚恩家里住了近一个月。

常常是傅聪在楼下练琴,傅雷在楼上监督。一旦琴音走调,傅雷就会严加斥责,甚至会抓傅聪的头往墙上撞。傅雷经常是手边有什么东西,直接就会加诸傅聪身上。有一次就拿起盘子朝傅聪扔了过去,划破了傅聪的鼻子,给傅聪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疤。傅聪曾经对父母的好友杨绛诉说:“爸爸打我真痛啊!”

打个耳光这是普通的。有一次,傅雷竟然把傅聪绑在自己家门口,让邻居们都看到傅聪不听话,以此警告傅聪。

我虐待了你

傅雷对傅聪的打骂不少,但傅雷通过打骂要告诉傅聪的东西有很多,“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他打骂傅聪是望子成龙心切,他不只是要傅聪把琴弹好,他在生活细节方面对傅聪要求也很严格。傅聪都20 多岁了,他还在不厌其烦地跟傅聪讲,到了人家家里见到长辈该怎么样,跟长辈讲话时双手要下垂,进屋时,要把围巾、外衣挂在衣帽间,吃西餐时刀和叉不能发出碰撞声。

而且,傅雷从来都没有认为傅聪是他打出来。经常打骂还让傅聪很逆反。傅雷也开始反思他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让他很痛苦,“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他后来写给傅聪的信里写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第9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擒贼擒王”——抓住关键

家园交流中,当我们与孩子的某一位家长无法顺利沟通时,不妨转变工作对象,与家庭中的主导成员进行交流,以赢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

一天,园门卫向我转达了这样的话:“陶陶奶奶说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我通过了解,发现其实是陶陶的奶奶多虑了。奶奶担心的事情还不止吃饭这一件,有时陶陶不能把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说明白,也引发她的担心,并对我们产生了误会。结合陶陶的表现与她奶奶的一些话语,我发现可能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们打电话直接找陶陶妈妈聊。可是,她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缺乏原则与力度,又把球抛给了我们。怎样才能赢得陶陶家长的理解,并影响他们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孩子顺利成长呢?能让陶陶奶奶与妈妈协调起来的关键人物是孩子爸爸。我们决定跟陶陶的爸爸谈谈,听听他的想法。

孩子爸爸与我们交谈后,也感觉到了家庭成员教育理念不一致带来的后果,很不好意思地说:“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做爸妈的最应该负起责任,以后我们也要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陶陶奶奶那里我会做工作,还望你们能谅解她的那些话。”

之后,我们对陶陶的关注更细致了,时常与她爸爸妈妈交流孩子的点滴进步,并提出一些建议。陶陶全家对我们建立了信任感,孩子的进步也就更明显了。

在迂回战术下,陶陶爸爸发挥了主要作用,架起了家庭内部沟通的桥梁。

看来,只要我们工作真正做细做实了,让家长认可、放心,再由家庭中最有力的一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就能有效促进家庭内部矛盾的解决,达成家园教育一致。

“围魏救赵”——不攻自破

在家长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不太理智的家长。这时,我们可以变换一下家长工作的角度,出奇制胜,做通家长工作。

一天,尧尧把冰冰的手背抓出了几道血痕。没过几天,尧尧的爸爸找到我们,说尧尧自从那天被冰冰爷爷恐吓后就天天做噩梦,他来的目的是想找冰冰爷爷算账,而且要求冰冰马上调离我们班,说只有这样才可以不让儿子生活在恐惧中。

在园长的支持下,几方约了个时间坐到一起。双方当事人在平复了一下情绪后,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开战”起来。我在一旁顺着他们的话说了句:“孩子手背被抓的那天放学时,冰冰爷爷确实对尧尧说了句话。”一直不作声的园长突然发话了:“说了句什么话?”冰冰爷爷接过来说:“我就说了句‘你下次再这样,就告诉你爸爸!’别的什么都没说。”园长微笑着,望着尧尧的爸爸问:“孩子是不是因为听到这句话而恐惧的呢?”然后用半开玩笑的语气直言不讳地反问:“他怕的会不会是爸爸你呢?”

在与尧尧妈妈进一步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望子成龙心切的尧尧爸爸对孩子时有棍棒教育。这件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我们还由此对尧尧爸爸的行为进行了说服教育,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当家长工作遇到阻碍时,我们教师要有确凿的证据、充分的理由,还要争取园方有力的支持,向这些家长摆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这样就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欲擒故纵”——令其自悟

在家长工作中,可以运用此计对待多次沟通后仍无成效的家长,让事实摆在他们面前,达到令其自我感悟的目的。

诺诺是家中的小太阳。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规则意识不足,上课时满教室地跑和跳;吃饭时要么一口不动,要么就把饭菜泼洒一地。通过交流得知,孩子一直住在奶奶家,爷爷奶奶十分依顺孙子。我们与他妈妈交流了多次,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家长开放日了,我们便想到了先“放弃”,到时让他们看看自己孩子的现实状况!果不其然,开放日那天,诺诺的奶奶和妈妈兴冲冲地来到幼儿园,可当早操舞的音乐响起时,诺诺却不知转悠到哪儿去了。到了“生活自理能力”展示环节,当别的孩子听到老师一声令下眼明手快穿衣服时,诺诺却站在那儿不知所措。我们这时在一旁耐心地教他、帮他,全班的孩子和家长都看着他、等着他,过了好一阵,才总算把衣服穿了上去。

从此以后,我们发现诺诺的规则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活动展示中诺诺的表现已向家长说明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于是诺诺的奶奶开始学着放手了,妈妈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孩子教育中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没有多说什么,是事实让家长感悟到怎样做才是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的。

“反客为主”——循循善诱

在家长工作中,我们不能总是等待家长找上门来,有时也要主动出击。比如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迷茫,教师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却苦于双方观念迥异很难沟通。这时就需要我们主动找到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理解、接受并实施正确的教育理念。

慧芊只要遇上与学习沾上一点儿边的事,就会一脸茫然。

我们了解到慧芊的妈妈婚育较早,她自己现在还像个大小孩。慧芊成天都是跟着奶奶走家串户,我不禁替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着急和担忧起来。

可慧芊的妈妈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只要吃饱睡好就行,等她上了小学再管她的学习也不迟。怎么才能开导她呢?我便以自己的家庭教育为例,讲我如何上班兼顾照料女儿的,听着我的讲述,慧芊的妈妈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哎,我真是太幸福了!可我却没花一点心思在孩子身上。”我又举了以前教过的小朋友的事例,讲他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来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

慧芊的妈妈有点想通了,但把正确的做法坚持下去,对她是个考验。我又把家教的书借给她,还撮合她与住她家附近的浩浩家结上对子,让懂教育的浩浩妈来影响和带动她。

此后,慧芊慢慢在变化,她变得喜欢听故事,愿意操作活动,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

把班上的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贴心地对待她们,及时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教育方面的指导,教师这时的“反客为主”是为了帮助家长成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中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