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初一语文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一语文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一语文分析

第1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

在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实践中,小说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其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初中学习阶段是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与学生将来语文能力的强弱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初中教学阶段,人们应加强对学生小说阅读教学的重视与关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小说阅读教学的优势即是其可以通过小说情节的发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良好的语言文字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加强小说阅读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前,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对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已成为广大教师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下面主要以初中课文《孔乙己》为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一、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点

对于小说来说,人物的描写与塑造是小说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学生去学习一部小说时,其首先应对小说的人物具有一定的分析与了解,由此才有助于学生去解读小说的故事发展。一般情况下,在小说的写作中,其在人物的描写上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以及动作等描写,这些人物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人物的内在思想以及人物个性的反应,而这些学生都可通过阅读小说的人物描写来分析得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实际的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讲解,以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小说《孔乙己》一文当中,学生在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可通过从其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侧面、环境等描写中加以分析。如在肖像描写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由此学生可对此加以分析,说明孔乙己是一另类的人,“身材高大”说明其有劳动力,“青白脸色”说明其营养不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说明其经常挨打……这些人物描写的语句都可以分析得出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而这些分析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的时候,也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加以分析,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将“偷书”说成“窃书”,这说明孔乙己爱面子的性格。由此可见,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结构的框架

理清小说结构的框架对更好地开展小说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小说来说,其与一般的记叙文一样,其在文章描写上也具有记叙文的要素,而故事情节的发展则是小说中的核心内容。对于小说来说,其一个个互相关联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个场面共同构成了小说的结构框架。因此,在学习小说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首先了解小说的线索及其结构,从而才可更好地进行小说阅读。

如在《孔乙己》一文中,该小说的主要线索是小伙伴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首先抓住了小说的主要线索,然后将孔乙己活动的几个场面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如若学生在学习此小说的时候,抓住小说的主要线索,则可深入地理解小说的结构,这对学生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具有极大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的叙事艺术

在学生开展小说阅读的实践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感受小说内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文章的进一步解读来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不同人物形象的描写[2]。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中,学生可从故事内容的学习中聚焦到小说的叙事艺术中。当学生在完成了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对孔乙己悲剧命运及其原因的探究等阅读感悟时,学生可进一步从作者叙述故事的角度、方式上加以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实现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而这样的学习效果也是小说阅读的最终目的,通过分析小说内容、作者的中心思想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此内容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并充分抓住小说教学中的重点方向,以通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兴趣,从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1.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年日本和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极力压人民币升值。从目前的情况看人民币要升值是必然的趋势,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形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有关实证研究,我国1981-2002年进出口量变动对汇率波动的弹性分别为0.25和—1.20(马华,2003)。换言之,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则我国的出口量将减少1.20%,进口量增加0.25%,人民币升值使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同时也发现,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出口量的变化较大,而对进口量则反应不灵敏。由此,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我国出口的发展,对进口的促动也有限,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可能还会使全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放慢。尽管他的实证结果值得进一步推敲,但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会相应提高,一旦人民币升值超过一定幅度,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会影响价格优势,出口的竞争力会被削弱,影响整个国家出口贸易的增长。

2.我国面临原有出口贸易动力减弱的压力。过去20多年,我国的对外出口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原因我们可以用一个示意图来概括。如图1所示,我国外贸出口扩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制度的改革、资源禀赋优势的释放和微观主体的努力。首先,我国经济制度的变革有力地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把审批权下放到地方,打破了几家公司垄断外贸经营权的格局。这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我国制定了经济特区和引进外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力地加强了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拓宽了出口渠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几次下调增强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三,过去20多年我国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长期被压制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能量的释放。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某些自然资源拥有丰富的储藏量(如钨矿、稀土等有色金属矿),又有比较充足的世界市场需求,其相关产品(即资源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我国的一些传统工艺晶(如陶瓷品、木雕),民族风格浓烈,颇受国际市场青睐。我国在某些中等技术产品,如某些小机电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的这些比较优势由于长期封闭积累了很强的能量,当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时很快就释放出来。

3.我国出口增长面临世界经济减速和国际市场趋向相对饱和的压力。2001年底以来,世界经济三大“火车头”经济同时发生问题。美国经济结束了战后以来最长的繁荣,进入衰退。日本由于泡沫经济的拖累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其经济体制明显缺乏应有的活力,金融体系陷入严重困境,整个经济运作始终处于萧条低迷之中。在内需不振的深刻背景下,日本政府一再试图通过外贸发展来摆脱自己的经济衰退局面。2001年12月以来,日本实施以日元贬值为杠杆增加出口的战略便是例证。这种转嫁危机的恶劣做法,给全世界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2002年12月6日日本财政大臣盐川正十郎公开声称,“不仅日本的通缩是因为进口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缘于此。”近两年日本之所以首先对中国人民币进行发难,主要是因为日本的消费和投资全面萎缩,财政赤字严重,失业高居不下,通货紧缩继续。在这种困境下,希望通过呼吁人民币升值来转移国内的注意力,降低国内压力,也寄希望通过打击我国的出口,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来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美国之所以要求人民币升值,其借口是美中贸易逆差巨大、人民币低估,我国制造业产品近年向美国出口增长迅速,从而使美国制造业发展出现萎缩,企业倒闭,并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这些事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上有待通过实证研究,但日、美的借口和分析思路肯定与我国从一个贸易小国变为贸易大国有关。所以,我国与传统的贸易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即使不在汇率问题显现,也迟早会通过其它方式曝露。我国年出口贸易额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基数已经很大,由于我国出口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使某些产品的份额在国际市场突然大增,冲击了原有一些贸易大国的既得市场份额,因此而引起一些贸易摩擦在所难免。根据已有的历史经验,当一个后起国家出口达到一定规模时,很难保持较高的速度。战后日本出口发展的历史便是最好的例证。这主要是因为出口达到较大的规模后,较小的增长都意味着较大的绝对额。80年代我国出口贸易之所以能高速增长,除了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有关外,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和小国贸易地位不无关系。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相对有限,特别是近年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国生产能力扩张的速度远远快于世界市场的扩容速度,出口增长的总体压力增加。

我国出口市场发展的层次分为四类:美国市场、日本市场、欧盟、香港地区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过去几年,我国出口持续增长主要依赖美国市场。80年代以来,我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和经过香港再到美国的间接出口一直占到我国出口总份额的30%以上。大部分年份我国对美国和香港市场出口之和占我国出口的一半以上,如1990年,对美国和香港地区出口之和达到51.2%,1996年约为40%。换句话说,90年代前后,美国市场吸收了我国的大部分出口增加值。

4.我国出口产品升级的难题与发达国家竞争加剧,摩擦增加的压力。我国出口增长面临克服自身弱点和产品进一步升级的难题,又面临产品升级后与发达国家竞争加剧,摩擦面增加的压力。这些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其贸易结构却存在明显的缺陷,即主要出口的是附加值不高的产品。这表现为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占了相当比例。通过对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竞争力强的产品基本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利用比较优势指数,即RCA指数对《中国统计年鉴》报道的1993-2002年数据进行计算,我们得到图2,直观表明中国产业比较利益格局状况。我国原料产业等基础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为低下,食品、小制造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发展趋势来看,原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进一步下滑趋势。食品、小制造品产业将持续保持较强,机械设备、科学仪器等产业将逐步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

必须强调的是,低技术含量产品占据出口贸易的主导地位,固然同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于这类产品有相当的关系,但更在于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尚能得以继续,致使我国出口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或压力来大力推进其产品的升级换代。

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出口商品结构性提升,面临的贸易摩擦压力也与日俱增。由于我国出口产品档次提高越来越与发达国家发生直接竞争,而近几年恰好又赶上发达国家同时出现经济增长萎缩,它们想方设法来阻止我国扩大出口来减轻国内压力的做法就不难理解了。

5.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对外资企业依赖严重,进一步发展面临内生源泉不足的压力。外资企业的出口数额占了我国出口额的大多数。例如,我国在2003年的出口总额为4384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占了出口总额的52.21%,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国内企业出口占10.06%。事实上,大量出口外资企业产品给我国主要只是带来了劳动者的报酬或再加上一些原材料费用,其附加值非常低下。少数外资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似乎并不低,可他们往往同严重的环境污染紧密相联,如果用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标准加以衡量,他们还是十足的低附加值产品。另外,与其他国内企业一样,大多数外资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是很低或较低的。

于是,这样的贸易结构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格局:表面上我国出口贸易量持续增长,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然而,我国实际得到的贸易利益或收益却十分有限,无法与增长指标所反映的成绩相匹配。它进一步导致的消极后果是:在国际上,有时候就不必要地激化了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和纠纷,白白让我国背上“高贸易顺差”的黑锅,并明显增加了有关的协调成本;在国内,那些长期依靠外贸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地区和行业,则因为满足于因循这种贸易结构所形成的增长方式,而越来越陷入经济与外贸停滞不前的困境,有的甚至已经呈现出某些危机的征兆。

外资企业看中的是我国廉价的生产要素,这种廉价要素优势一旦失去,外资企业就会如候鸟般飞走,一旦外资企业大幅削减出口数量,我国的外贸发展便会陷入很大的困境。所以说我国外贸内生源泉不足是外贸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隐患。

6.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这种新型贸易壁垒的压力。在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的冲击下,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到西非经济共同体,诸如此类的经济一体化组织遍地开花,形成了一种建立在实质性歧视基础上的新型贸易壁垒。这些组织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无疑将构成一定的压力。

二、多重压力下我国出口贸易拓展的新思维

我国外贸发展应该从长计议,有所作为。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考虑。

1.要正视并及早解决国内长期存在的过度出口和过度竞争问题。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至今尚未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各地区尤其是省级行政单位内自给自足现象很严重,国内市场被分割为许多狭小的区域性市场,要素流通不畅,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很低。大国所拥有的区际分工、区际贸易优势远未得到利用。鉴于开放早期为了尽快解决外汇短缺问题,存在对外贸易就是“出口创汇”的思想观念,外贸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创汇进行。各地都将注意力转向了对外贸易,并不同程度地形成了不顾成本的“对外出口偏好”。为此,企业之间、地区之间长期存在出口过度的现象,要统筹好国内市场与对外出口的关系。

2.要尽快延长出口产业链,增强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控制力。从国际经济竞争的现实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竞争优势,对加工制造环节的依赖性在减少,生产活动越来越具有战略环节的性质。我国出口商品虽然已经完成了初级产品为主向加工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但是,从初级制成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转变滞后。我国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过高,外贸发展严重依赖外商的技术、市场和相关的服务。这些现象都缘于我国出口贸易的相关支撑服务业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我们认为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扩张继续追求相对低的生产成本固然重要,但通过发展相关支援产业或许是另一种思路。比如,我们在宏观层面上鼓励与出口产业密切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加快金融服务业的改革,目前我们的结算制度和效率、我们的出口信贷都没有对出口贸易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在微观方面,大力发展对出口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影响的研究开发服务、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咨询等生产业。

加强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的整合,鉴于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力量集中在东南沿海,且大多为中小企业,在营销这一产品增值的关键环节需要政府引导形成中小企业的营销战略联盟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利润和形成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

3.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需要正确地处理好出口和外资的关系。过去20对余年大量外资的涌入与我国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力相结合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动力。为此,近十几年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明显地转向招商引资。于是,我国的外资企业出口近年增长迅猛。外资企业的出口基本以加工贸易为主,多属企业的内部贸易,或对本国市场的返销。近年我国对日本出口数量大增,主要来自日本在我国企业的返销,其中以纺织品最为突出。随着外来投资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与本地企业争夺出口市场,造成本地企业的出口份额向三资企业转移。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韩国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我国大陆本地企业形成了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趋势。以我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提升,加上强大的外来投资在我国产生的效果,这种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走势与国际市场的有限性,使我国未来这类产品的出口面临更为有限的空间。也就是说,三资企业产品在国际上以中国制造的名义替代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出口的同时,他们也在替代中国本地企业原有的出口和市场份额。由于外资进入而引起的出口额,全部归到中国出口。从现实看,中国从中得到的主要为就业和低廉的加工费,而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代价不可低估。

4.调整出口鼓励政策,形成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有效率的出口激励机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出口鼓励政策,但至今还没有形成过系统的出口鼓励政策体系(陈飞翔,2003)。目前我国出口信贷不仅总量规模小,且贷款的条件也过于严格,灵活性不够。近几年我国在大型设备的出口方面,在国际市场劳务工程承包方面,虽然在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很多场合由于不能提供优惠的买方信贷而未能在竞争中取胜。为此,我国需要尽快研究制定一套以间接鼓励措施为主的出口竞争机制,从而促进出口贸易效益与数量并进,出口增长与国内经济联动发展。

5.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培育周边市场。从目前全球化进程加快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形势看,今后一国单枪匹马的参加国际竞争将十分困难。这就是说,我国要想在21世纪的国际市场中求得进一步发展,制定正确的区域策略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美国正在大力推动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为全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东扩南下,其规模和一体化的程度有望进一步扩大。我国积极地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培育好周边市场有利于减轻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压力。

第3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一、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

“问题意识”常用来描述直觉思维形成的过程,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会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产生怀疑、探究的心理。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这种心理往往被压制。主要是因为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已经习惯沿袭“单一讲授、被动接受”型的固定模式。

“接受型数学”也被教师和学生认为是标准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结果的教学,忽视教学过程的显示;重视书本知识的获得,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重视数学题目的解答,忽视从数学情境中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重视模仿记忆的数学行为,忽视“再创造”性质的数学活动。

二、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认知程度的问题

“教师权威”“书本至上”的观念是在初中教学中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被长期压制,造成了学生问题意识不强。尽管新的教学模式在不断运用,但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却没有随着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而发生改变,仍旧沿用之前的教学方式,重视知识灌输,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中考的影响

考试是我们最主要的上升渠道,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同时对学校的升学率也产生影响。因此,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对优异成绩的期望导致许多学校为了在升学竞争中处于优势,会对学生进行大量强化性的知识训练,学生也为了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学校而大量做题。这也就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乏思考问题的时间,老师也不会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教育政策的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的推广在不断加深,但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考核时主要的考核因素还是学生的升学率、平均分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老师“教学成果”的要求必然增加,而老师迫于压力会强压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自然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方法探究

1.培养提问意识的心理基础

(1)老师应从心理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意识,鼓励学生不要有心理负担,不用担心自己的提问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2)教师要带头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以及表情向学生传递一种亲切感,并且要信任和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可以信赖的。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提出问题,当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时,要首先对其主动提问的精神给予肯定,然后用赞许和专注的表情及眼神和学生交流。

(3)要积极评价学生的提问,即使学生的问题有错误或者刁钻难以回答,也不能批评或取笑学生,而要拿出诚意来进行解释和引导,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调动起其学习的积极性。

2.以学生为主体,留出足够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老师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应该让其主动地探索发现,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学生怀疑、质疑老师的讲解,并敢于表达出来,并对这种表达给予肯定和鼓励。

3.联系实际生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1)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把枯燥的数学原理和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还能训练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来进行。在分组或者全班的讨论中,不仅可以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同时在这种讨论中实现一种知识的互补,使学生受到启发。老师要认真记录、分析学生的讨论以及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4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一、重视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的必要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平均每天有两节语文课,一个星期总共十节左右的课,但这其中有两节作文课,因而真正上课的时间少之又少,然而语文的课程内容却很多,包括课文、课外诵读欣赏、口语交际等,所以为了赶课程进度,多数教师几乎放弃了课外诵读欣赏和口语交际,只讲课文。在讲课文的过程中也只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课文的情感教育和知识性。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或者介绍课外知识进行积累,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语文课时少而不能兼顾除课文以外内容的缺失。

另外,现在的初中生普遍知识面狭窄,对课外知识的搜集和整理也并不在意,因而写作水平低下,很多学生都对写作很头疼,一说写作文就眉头紧锁,肚子里一滴墨水也倒不出来。写和说的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会写作文,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是极差的。课上回答问题组织不好语言,说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受,课下写作结构混乱,语言也没有特色。“一周一新”课前三分钟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甚至消除了这种问题,学生要在短短的三分钟内学会充分展示自我,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对于老师规定的新主题,学生需要从网络、书籍等多方面收集信息和资料,预测听众的兴趣,选择材料,字字斟酌推敲,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展示既新颖又意义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了阅读兴趣,还提高了信息搜集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实施课前三分钟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对于教师来说,首先从课前三分钟活动前的准备以及活动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更好地了解学生。例如,有些平时上课活跃的同学上了讲台却变得局促不安,说话磕巴,很没有自信,作为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在以后组织的一些语文课外活动中给他们机会再次尝试,帮他们树立自信,这样不仅能让他们对语文持有无限的兴趣,而且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和前进。其次,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及时鼓励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做文明的倾听者,材料演讲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亲切适时的鼓励,不仅可以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最后,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做一名有特色、有创新的心灵导师,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教书匠。学生对一个老师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了学生这门功课成绩的高低。每个老师,尤其语文老师更应该身体力行,创新教学方法,课前三分钟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增补,让语文课堂变得饶有趣味而又高效实用。

二、“一周一新”课前三分钟新模式的实施策略及意义

(一)定义

每周由老师规定一个主题,学生课下搜集整理资料,在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成果展示,每周的主题应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认知水平、身心健康发展,不脱离实际。通过这种形式,让中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陶冶情操。

(二)特点

一是自主性,即从演讲内容的传播,到演讲过程的实施,再到简要评析,均是学生自主进行。二是短时性,即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保证演讲语言的精炼和评析质量,演讲过程要进行时间的限制(通常都是三分钟)。三是广泛性,即本体活动是全班学生全体轮流参与,并不是一个学生在讲台上演讲,与其他学生无关,双方可以展开一定程度的互动。四是多样性,即内容丰富多彩,每周一个主题,如新闻评论、经典诵读、动人故事等都可作为一周的主题,同时在形式上,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演讲,还可以进行表演,借助多媒体解说等方式完成自己的课前三分钟成果展示,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三)内容及实施意义

经过笔者思考和实践,可以尝试实施的主题有以下几个:

(四)实施要求

1.课前准备,课后积累,双管齐下

不仅学生要根据主题认真准备,老师也要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内容是否脱离主题,是否符合中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三分钟展示结束以后,利用课后时间,由展示的同学将内容抄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也要整理在笔记本上。

2.依据实际,适时调整

从以上表格中笔者所列的主题综合考虑来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主题内容也是学生们熟悉和感兴趣的,课后准备、查阅资料以及课堂展示都不会存在太大难度,学生们也一定能从这些主题中获得知识,培养兴趣。但是每个学校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每个老师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同特点,因而主题的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学校、老师、学生的实际进行更换,重复或者创新。教师可以增加新的主题,更改主题或者重复主题,学生们也可以及时给老师反馈信息,向老师建议想要展示的主题。这样,“一周一新”课前三分钟新模式就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舞台,短短的三分钟不仅是老师的创新,更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摇篮。

3.持之以恒,积少成多

“一周一新”课前三分钟新模式从第二周开始实施,开学第一周对于刚刚升学的学生来说更主要的是适应环境,熟悉周围同学和老师,实施过多的活动收不到有益的效果;对于已经熟悉了的学生来说,刚开学,普遍沉浸在假期的悠闲美好之中,还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因而也不适宜开展“一周一新”课前三分钟活动。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成果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好习惯的养成更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课前三分钟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星期或一个学期的时间肯定不能那么快收到预期的成效,所以要将“一周一新”课前三分钟新模式坚持下去并不断创新,这样长期的积累,才能让学生真正受到熏陶,培养较高的语文素养。

(四)实施步骤

每周的主题都应该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下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就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能力锻炼与提升的过程。

接下来是学生自我构思与组织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但是有些想法可能与主题不相符合,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参与。因此,在展示自己的成果以前,要求学生将准备好的资料交给教师进行检查(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若符合主题,就将有价值的材料允许展示,不符合要求的或者方向有偏差的,给学生指出问题和解决方向,让学生重新查阅与组织。这样就确保每个站在台上的学生所呈现的内容是有价值的。

接下来是学生的自我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展示者有要求,还应该对听众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求下面的学生应该认真地倾听,在听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发现演说者在演说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可以是演说的内容,也可以就演说的语言等方面。这样才不至于造成演说仅成为演讲者参与的活动。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一名倾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学生,发现其不同于课上的另一面。

展示结束后是点评,这里的点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达想法的权利,学生可以在听完演讲之后,做一个简单的阐述,这个阐述可以是赞同演讲者,也可以想法不一致,但是原则上应该是个人化的。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做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原则上是以鼓励、表扬为主。最后要求所有学生将当天的内容整理到专门的笔记本上,积累下来。

通过开展“一周一新”课前三分钟活动,教师会逐渐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慢慢地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提高了。同时学生们在课前三分钟开口说话,接下来的课堂气氛也会相对活跃。另外,学生在课余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素材,这样对写作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学生演讲的很多内容直接作为写作素材用在作文中,这样就搭建了从说到写的桥梁。

三、“一周一新”课前三分钟新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总而言之,“一周一新”课前三分钟新模式是值得实施的,但是如果一味重复、借鉴,不去创新开发新的内容,而且只有课前三分钟这样单一的内容,语文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必定是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因而,在新模式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增加更多的新内容。例如,由“经典诵读”主题周衍生出的诗歌朗诵比赛,“名著推荐”主题周延续的读书交流会等等。这些活动的举办可以由那些在课前三分钟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来组织、主持,这样又给了学生再次展现自我、树立信心的机会,策划的详尽、组织的有序、主持的得体,都是可以培养的技能。

除了活动的衍生,新模式的创新还可以体现在“主题”的拟定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变化、时事潮流的更迭,来改变主题或者组织形式。语文的学习不应该有一成不变的、程式化的东西,而是要随时创新更改,这样才符合这门学科的性质,才能让学生取得长足的发展。

三分钟的时间看似很短,但它既可以成为展示自我的小天地,也可以成为获取知识、培养人格的小摇篮,更能是万千变化、丰富多彩的大课堂。通过“一周一新”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这一形式新颖的教学设计,可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组织语言、口语表达、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并让学生在思想认识领域受益良多。巧用课前三分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期待,有所收获,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去发掘和创新的。

参考文献:

[1]钱方.每课三分让自信飞[J].综合天地,2011,(10).

[2]姚秋霞.对“课前三分钟”活动的认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50).

[3]邹留根.初中思想品德课前三分钟演讲教学活动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5,(08).

第5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关键词:远动系统;调度;104规约;通讯通道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IEC60870-5-104是通信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2002年12月颁布的。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数据流量大,便于扩充,支持网络传输等优点。

在大规模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调度主站与厂站端通讯异常的问题,严重影响调度端对厂站的监视与控制,从而影响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详细介绍了广东某厂站与地调发生故障的分析处理过程,提出了一些查问题的思路,希望对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有所借鉴。

1 远动通道结构示意图

该站的远动通道如图1所示,远动装置通过站内A、B网交换机和保护测控装置通讯。远动装置和调度主站之间采用104规约进行通讯,远动装置先接入调度数据网控制区交换机,然后再经纵向加密装置加密后,与调度进行通讯。

2 故障现象描述

现场调试人员和调度主站维护人员反映:

1)调度主站频繁总召唤,每一两分钟总召一次。2)调度主站端无法接收厂站端的变位信号。

3 故障原因分析和处理过程

现场截取104分析,发现每次总召结束,远动装置上送数帧ASDU9报文后就有如下报文出现

68 04 07 00 00 00

68 04 0B 00 00 00

根据104标准规定,这是S格式报文,若出现这样的报文,可确定此前主站和厂站端必然出现了通讯中断。由此可以确定,主站端频繁总召唤以及无法接收变位遥信报文的原因在于两端通讯频繁中断引起。

分析两端通讯中断原因,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两端104规约参数配置不匹配。主要考虑t0、t1、t2、t3等参数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34.5104:2002对其如下定义:

参数 默认值 备注

t0 30s 连接建立的超时

t1 15s 发送或测试APDU的超时

t2 10s 无数据报文t2

t3 20s 长期空闲t3 >t1状态下发送测试帧的超时

而《广东电网DLT634.5104-2002实施细则》这几个参数规定如下:

参数 默认值 备注

t0 10s 连接建立的超时

t1 12s 发送或测试APDU的超时

t2 5s 无数据报文t2

t3 15s 长期空闲t3 >t1状态下发送测试帧的超时

因此主站端与厂站端采用不同标准的t0、t1、t2、t3默认值不同可能会导致通讯异常。向调度主站厂家确认,主站调度系统按照《广东电网DLT634.5104-2002实施细则》定义的超时参数。把厂站端参数改成和主站度端一致后,仍然发现还是有如上所述通讯异常问题。2)厂站端纵向加密装置和主站端纵向加密装置不匹配。通过登录纵向加密网关,监视网关工作状态,发现隧道加密运行正常,无丢帧与误码现象。由于纵向加密网关有bypass功能,把纵向加密网关断电,现象依旧。由此两者可以排除纵向加密网关引起故障的可能。3)主站端和厂站端的I格式报文传送出现丢失、错序或者发送U格式报文得不到应答时,双方均可主动关闭TCP连接,然后进行重建。通过抓取104报文分析,主站和厂站交互过程中发送序列号N(S)和接受序列号N(R)都比较正常。并无丢发,错发和重发的问题。

以上几点排除了通道故障及规约参数设置引起中断的可能性,只能继续从报文上寻求突破。站端按照《广东电网DLT634.5104-2002实施细则》设定104通讯相关参数,并在厂站端安装了ethereal抓包工具,用于截取调度和厂站之间的网络报文。截取报文后,先按“tcp.flags.fin == 1”过滤,显示报文如图2:

可见,TCP连接关断是由厂站端IP为10.75.114.181的远动装置发起,以图2中第一点关断为例继续进行分析。此时相对时刻是30.836716s。取消过滤,报文如下:

向上逐帧查找source为10.75.96.6的报文。主站最后一次对厂站端的S格式确认是图中第44帧,时标是16.574906s,从该帧报文向下看,厂站第一次向主站发I格式或S格式报文为第46帧,时刻为16.816098s。亦即厂站端发送完此帧报文后,主站须在t1时刻内向厂站发确认帧,由16.816098s+12s=28.816098s。由于主站没有在28.816098s前向厂站端远动机发送确认帧,所以厂站端远动机发送了TCP的FIN报文。因此,可把中断的原因归结为调度主站t1确认超时,即主站端虽然t1设置为12s,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对于厂站I格式报文的确认和S格式报文的响应超过12s,导致厂站端发起中断。考虑到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入的厂站达数十个,考虑到可操作性,可采取变通措施来解决此问题,考虑TCP的关断是由厂站端发起,尝试适当提高厂站的t1值观察效果。当把t1改成20s后,中断情况有所改善,大概十几分钟才中断一次;把t1改成30s,就发现通讯比较正常了。通过后期运行观察,未发现再有中断情况。

4 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

1)由于国家标准和《广东电网DLT634.5104-2002实施细则》中对超时定义的默认值不同,因此可能出现通讯参数配置不合适导致通讯不良的问题。

2)报文分析是查通讯问题的常规和重要手段,对查简单问题有巨大的帮助。而TCP报文分析是查远动通讯异常问题的重要手段,熟悉该报文格式可提高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可提高故障处理速度。

5 结语

在目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104规约仍然是最常用的通信规约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次厂站和调度主站间用104规约通讯异常问题的的分析方法与处理过程。对相关调试维护人员查找类似问题的原因,有比较大参考价值。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借鉴本文经验,可提高问题的处理速度,降低远动故障发生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6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racks problems of girder web and angle block part of metallurgic cra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its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Three crack extension phenomenon of metallurgical crane have been controlled. The metallurgic crane is in safe operation condition. It eliminates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关键词: 冶金起重机;主梁弯板处腹板及弯板裂纹;修理原则与方法

Key words: metallurgic crane;the crack of girder web and angle block part;repair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中图分类号:TG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034-02

0 引言

在一次检验过程中,笔者发现一炼钢厂3台180/50T冶金起重机均存在多处下述共同问题:使用单位在发现冶金起重机主梁弯板处腹板及弯板部位存在裂纹问题后没有将起重机停止运行,制定应急措施与整改方案,解决问题。而是在起重机裂纹表面简单的进行了焊接,就将起重机又投入了生产运行。造成了起重机裂纹在原有裂纹长度的基础上又伸展延长,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使得起重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次简单裂纹修补及运行后裂纹延长如图1。

为此,笔者针对性地研究了此次起重机腹板仓门疲劳裂纹的扩展因素以及相应的裂纹修理方法。

1 起重机梁疲劳裂纹的位置

桥式起重机的焊接箱形梁裂纹大部分出现于大隔板焊缝和翼缘板点焊缝及艇仓焊缝等处。这是因为对桥架大隔板、艇仓经常使用断续焊缝,断续焊缝的间断点处受到各种载荷作用会产生应力集中而形成裂纹。桥式起重机的艇仓裂纹源常在艇仓大隔板处,若干半椭圆裂纹源集合,从而会形成腹板穿透裂纹。这样的裂纹,一头向腹板的上方延伸扩展,另一头向受拉翼缘延伸扩展。

2 起重机疲劳裂纹形成的原因

因为桥式起重机焊接箱形梁的钢结构材料有内部初始裂隙、夹渣等缺陷,且钢结构焊接区域有例如应力集中这样的缺陷,故这些区域在外来变载的不断作用之下,内部初始裂隙会渐渐地汇聚、延伸以及扩张,进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裂纹。在随机变载的不断作用下,这些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纹渐渐扩张,最终会致使桥式起重机焊接箱形梁断裂。

3 主梁弯板处腹板及弯板裂纹修理原则

根据此主梁弯板处腹板及弯板裂纹特性,裂纹修理采用下面几个原则:

3.1 在修理和焊接连接的构造时应选择具有最小应力集中的方案。若在进行焊接修理时,应在考虑等强度原则前提下,采用碱性焊条。

3.2 在裂纹长度不超过被损伤构件截面尺寸的5%以上时,应尽可能不采用焊接方法进行修理。因为焊缝的存在可能使应力集中系数急剧增大。而推荐使用钻止裂孔的方法。在对裂纹状态进行周期性观察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现不用对裂纹再予以补焊就能使裂纹停止扩展。如果在周期观察时发现裂纹端部在继续扩展,并超出止裂孔的范围,那么起重机应停止工作,直到采取适当的修复手段消除裂纹的继续扩展为止。

3.3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对接焊缝。在采用对接焊缝进行修理时,如果原有焊缝是经过打磨处的,则推荐修理后该处焊缝也进行打磨处理。

3.4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将预备的16Mn R型板S=700×600吊装到位(如图2),并全部实施满焊接作业工序。

4 主梁弯板处腹板及弯板裂纹修理施工方案

根据主梁弯板处腹板及弯板裂纹修理原理,制定了下述裂纹修理施工方案:①将起重机停靠在安全易施工的检修位置,将主副小车开至非修理端,施工过程中注意防火措施。②将腹板及焊缝裂纹处油漆用砂轮清理干净打磨光滑,进行红白粉PT探伤查看裂纹情况,在腹板裂纹延伸末端用10mm的手电钻打上止裂孔。③采用碳弧气刨清理腹板裂纹及腹板与主梁弯板之间的焊缝裂纹直至裂纹全部清除,并进行红白粉PT探伤检验。④为施工方便及防止焊缝重叠将裂纹附近的水平角钢切掉100mm,切割后将割口打磨光滑。⑤裂纹清理后采用5mm的E50-5焊条焊接补焊。要求焊后背面清根焊缝为全融透焊缝,焊接时采用多层多道焊。裂纹修复后进行PT着色探伤检验。⑥将预备的16Mn R型板S=700×600吊装到位(如图3),并全部实施满焊接作业工序,角焊缝焊高6mm。焊后进行PT着色探伤检验。⑦修复后对修复部位涂刷防锈漆及面漆。

5 主梁弯板处腹板及弯板裂纹修理方法及步骤

根据上述主梁弯板处腹板及弯板裂纹修理方法原则,对所有新的裂纹和原有的裂纹重新进行了处理:①对裂纹长度不超过被损伤构件截面尺寸的5%以上时,不采用焊接方法进行修理,使用钻止裂孔的方法(如图3)。在对裂纹状态进行周期性观察的条件下,发现不用对裂纹再予以补焊就能使裂纹停止扩展。如果在周期观察时发现裂纹端部在继续扩展,并超出止裂孔的范围,那么起重机应停止工作,直到采取步骤2消除裂纹的继续扩展为止。②对裂纹长度不超过被损伤构件截面尺寸的5%以上没有扩展到外边缘的疲劳裂的修理,采用沿裂纹的端部钻孔方法,以防止应力集中作用扩大裂纹;同时采用碳弧气刨清理腹板裂纹及腹板与主梁弯板之间的焊缝裂纹直至裂纹全部清除,并进行红白粉PT探伤检验。焊接(焊条采用E5016或E5015)后要求焊后背面清根焊缝为全融透焊缝,焊接时采用多层多道焊。裂纹修复后进行PT着色无损探伤检验。③对已采用对接焊缝施焊且裂纹沿焊缝继续延伸到焊缝外边缘的疲劳裂的修理。也采用沿裂纹的端部钻孔方法,对焊缝处理方法同步骤2。④在上述三步完成后,将预备的16Mn R型板S=1200×600吊装到位,并全部实施满焊接作业工序,角焊缝焊高6mm。(如图4)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方案的整改,经过对3台冶金起重机几个月的连续观察,未发现主梁弯板处腹板及弯板裂纹有延伸现象,并经无损检测,未发现有裂纹。

参考文献:

[1]万力.起重机械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2]包志炎,肖刚,高飞,阮曙峰.基于实例推理的个性化产品评价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1(09).

[3]阮曙峰.起重机生产企业做好相关环节技术支持浅析[J].起重运输机械,2011(12).

[4]阮曙峰.桥式起重机运行故障原因探讨[J].机械制造,2011(11).

第7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地区间;不均衡;分析

一、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发展的现实

由近几年国家颁布和实施的政策上来看,政府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并进行着一系列的努力。然而,由于一些制度原因和历史原因,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并影响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而这种地区间财政支出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各省区间不均的表现

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导致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情况也不相同。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各乡镇政府承担,所以各地的教育及教学条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这种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构成了相当大的障碍。同时,由于这种不均衡是一种全局视野下的,必然会从相当广泛的层面来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二)城乡地区间不均衡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涌入城市,在这种失衡的结构下,城乡之间在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支出上出现了巨大差异。人口数量占我国人口总数相当大比重的农村地区,其义务教育工作关系到我国未来是否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义务教育支出地区间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我国财政义务教育支出在地区上的存较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对义务教育面临的宏观环境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但是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仅占全国义务教育总经费投入比例的2%左右,这使得我国义务教育的费用主要靠地方政府来负担。我国各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自该地区财政的收入,而该地区的财政收入的多少依赖于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这样一来,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的巨大悬殊,从而容易引起各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不均衡。

(二)城乡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支出不平衡的宏观原因主要有两点,即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和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状况。

1.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

我国现行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仍存在问题。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负有主要管理责任。与此管理体制相对应,中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亦以高度分散为特征,义务教育公共经费大部分由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负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的义务教育经费87%由基层地方政府负责,尽管这种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的教育水平差别得以平衡,但仍无补于一个县财政的绝对匮乏,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筹集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 “以县为主”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扭转过去义务教育投资重心过低(乡级政府和农民负担太重)的局面,是一个不错的制度选择。然而,这一体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性质,难于适应我国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基本国情,更与我国现行的财力分配结构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多重困境。

2.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

我国公共教育资源的显著失衡,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集中体现在城乡的二元结构上。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共有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我国也不例外。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是我国二元社会形成的根本的原因,长期以来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则是主要的原因。我国在长期以来的二元社会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主、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主要物力、财力以及优质人力都投向了城市,优先满足甚至只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的利益。城市人口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公共教育资源。虽然现在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倾斜,但是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众多的农村学校获得的教育资源远远低于城市,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资源都未备齐。

三、对于义务教育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平衡义务教育地区间差异的对策建议

这种地区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当前财政投入体制的不合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调整当前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关系,将投入主体的重心上移。

1.平衡省际间差异,强化中央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不应是平均分配,而应是在保证政府基本供给责任之后的转移支付。可在共同受益的基础上,建立起省与省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来有效地弥补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足,缓解中央财政的压力。

2.平衡城乡间差异――强化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县级政府继续承担一定比例的投入责任,负责义务教育的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学管理、校舍建设、设备购置、环境治理、危房改造和经费管理等,将用于义务教育的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二)平衡义务教育地区间差异的保障措施

1.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保证教育投入落到实处。

3.国家立法保障义务教育的投入。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关键词]MooseFS;分布式存储;云计算;文件存储;虚拟化

[DOI]10.13939/ki.zgsc.2017.12.036

当前,企业数据中心仍主要采用以FC-SAN为代表的集中式存储设备。但随着云技术的快速落地,特别是在企业私有云建设中,集中式存储阵列的疲态明显。

(1)性能提升代价大。处理性能的提升与容量的增长非线性关系。

(2)扩容成本高。专用存储设备换代快,且绑定硬件厂商,只能进行存储的scale-up,扩容费用高。

(3)维护成本高。专用存储运维需要设备制造商专门的服务,年维保费用往往很高,设备生命周期总体拥有成本高。

(4)单点故障。本文将探索一种类似Google分布式文件系统GFS[1]的分布式存储系统,通过横向分析对比同类技术后择优选型,然后在特定场景部署实例,验证其替代传统集中式文件存储的可行性,解决上述问题。

1 分布式文件存储概述及对比

“分布式存储系统是大量普通PC服务器通过Internet互联,对外作为一个整体提供存储服务。”[2]

2 MFS分布式文件存储概述

2.1 MFS功能架构

MFS整体架构有四种角色[3]:Managing servers(master servers)、Data servers(chunk servers)、Metadata backup server(s)(metalogger server)、Client。

2.2 MFS读写原理

3 安装部署MFS实例

3.1 集群规划及拓扑

在独立二层网络内,部署六台普通配置的X86机架式服务器,服务器本地硬盘在100~400GB。所有服务器通过一台低端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单链路互联,组合成一个总容量1.7TB的逻辑存储。提供网络文件系统服务,如图1所示。

3.2 MFS集群安装

有芍职沧胺绞娇晒┭瘢汗俜饺砑库安装、源码编译安装。本文采用软件库安装方式。集群软硬件配置如表2所示。

安装步骤:

(1)添加yum key:curl "http:///RPM-GPG-KEY-MooseFS" > /etc/pki/rpm-gpg/RPM-GPG-KEY-MooseFS

(2)下载软件库配置文件:

curl "http:///MooseFS-3-el6.repo" > /etc/yum.repos.d/MooseFS.repo

(3)分别在不同节点安装所需软件包:

yum install moosefs-master moosefs-cgi moosefs-chunkserver moosefs-client moosefs-cgiserv

(4)启动服务:

service moosefs-*** start

3.3 集群配置使用

(1)修改Chunkserver节点的mfshdd.cfg文件。加入本地文件系统目录作为集群的一个独立的存储空间,如:/data_volumn1、/data_volumn2……MFS会把所有Chunkserver的本地文件目录整合起来,提供统一的存储空间对外服务,容量是所有目录的总和。

(2)在Master添加对外服务的存储路径。即设置共享目录。修改mfsexports.cf:

* /accesspath rw,alldirs,admin,maproot=0:0,/accesspath为MFS系统中实际存在的数据目录。

(3)客户端。MFS提供原生Linux客户端。由于MFS需要工作在用户级的文件系统上,所以需要安装FUSE模块。通过Linux的系统软件库安装即可,yum-y install fuse fuse-libs。然后,加载fuse模块,modprobe fuse。至此,可以挂载MFS存储了,mfsmount /mnt/clientmountpoint/-H 10.10.2.201-S /accesspath。

MFS不提供Windows客户端,不支持Windows环境,以成为其扩大影响力的一大短板。通过深入探索测试,通过Total Commander及mfs4tcdbg两个第三方软件组合的形式,成功实现在Windows里通过Total Commander管理界面直接访问MFS存储。使用方式类似FTP。图3 MFS集群读数据原理

4 实例验证

4.1 目标验证

(1)读写性能好。数据多副本使读性能比单台服务器提升显著,且随数据节点增加基本实现线性提升。如图5所示。

在相同环境下测试,传统集中式存储读速度一般在100MB/S左右。可见,MFS分布式存储只需要低端千兆以太网络就可以达到比集中式光纤网络存储更高的速度,且写速度基本与之持平,方案的性价比明显。

(2)扩容成本低。MFS各组件的大部分版本可组合使用。原理上可以用较低版本的集群组件匹配较老旧的服务器。因此,可以使用任何品牌、任何年代的标准X86机架服务器加上标准以太网二层交换机就可以方便地进行集群在线横向扩展。

(3)维护成本大幅降低。当前主流集中存储运维价格不低于500/T/年,组网至少需要两台FC-SAN交换机,还需专门的存储运维人员。本文实例所用6台服务器都均已使用超过6年,硬件成本忽略不计。低端二层交换机1台,价值约1000元。软件均为开源版本,无费用。系统配置确定后,运行基本无须人工干预,后续运维费用的产生仅来源于在网硬件的损耗。

(4)多节点冗余容错架构。进行多种暴力破坏测试,通过Metalogger的元数据副本及集群配置信息副本恢复集群后,数据始终不丢失,架构始终保持完整,预期RTO为15分钟。同时,通过回收站、快照功能还可以保存数据最近的多个版本,避免人为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

4.2 创新实践及后续工作

在MFS标准部署模式基础上提出探索性的部署方式。

(1)一个MFS集群中部署多个Metalogger元数据日志服务器,通过Linux Bash脚本实现元数据的自动备份及自动向集群内其他多个服务器的拷贝,确保了集群最重要信息的安全。

(2)Metalogger备份服务与数据服务Chunkserver、客户端Client、时间同步服务NTP等混合部署于一台服务器,提升了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及集群总存储容量。

(3)合理配置服务器本地硬盘。由于集群能管理到各服务器本地单个硬盘,建议添加到集群存储池的硬盘无须做本地RAID,把每块物理硬盘作成单独的存储卷直接加入集群。一来可避免RAID后硬盘可用容量的损失及RAID卡性能(如:更换硬盘后重做RAID效率等)、故障问题;二来能够更直观高效地进行所有硬盘的负载管理及维护。同时更好发挥所有硬盘同时独立读写的高性能。但集群包含大量硬盘,手工逐个硬盘去维护维护工作量很大且效率低。需要编写Linux Bash脚本实现各主机所有硬P的自动格式化,自动挂载文件目录,大大简化了运维工作,避免手工误操作,提升集群管理效率和可用性。因此,建议所有数据存储服务器配置容量大、数量多的硬盘,至少3TB×10块SATA硬盘。再辅以SSD加速设备,实现较高性价比。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集群自带管理门户使用方便,但无鉴权,后续将通过Tomcat、IIS等中间件部署管理程序,增加鉴权页面,用户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才能跳转到管理系统页面,实现鉴权功能。

5 结 论

通过横向对比及实例验证,选择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现有MFS、GFS等有中心节点[5]设计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的问题在于,尽管管理节点主备部署实现了元数据保护,但集群配置文件无保护,容错机制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实例验证了“1个管理服务器+N个元数据日志服务器”的部署模式,使元数据更安全。同时借助脚本技术实现集群配置数据的自动备份和在多个节点服务器上的保存。增强了集群故障恢复能力和效率;实现Windows环境里对MFS存储数据的直接访问,解决了主流分布式文件存储都不支持Windows客户端的问题。

通过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的部署,实现了笔者单位当前云环境下文件存储系统可用性的提升及拥有成本的大幅降低,将逐步在文件存储的应用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传辉.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系统原理解析与架构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杨传辉.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系统原理解析与架构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Co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 Support Team.MooseFS 2.0 Users Manual[EB/OL].https:///Content/Downloads.

[4]Co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 Support Team.MooseFS 3.0 Users Manual[EB/OL].https:///Content/Downloads.

第9篇:初一语文分析范文

【关键词】汇率制度进出口贸易

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汇率水平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大因素。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本币升值,意味着其它国家的货币贬值,在进行出口贸易的时候,同样的货物进口国需要拿出更多的本国货币,因此进口国可能转而求其它国的商品,不利于本国的出口。而本币贬值,意味这他国的货币升值,进口同样的货品需要更多的本币,不利于他国出口。

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出口贸易以及贸易收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汇率变动引起收入变化,影响进出口贸易

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本币的升值或贬值。货币升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虽然不利于出口,但是可以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贬值则可以达到相反的效果。但是实际上,货币的贬值对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贬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使得贸易条件恶化。与此同时,在同样名义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只能购买较少的商品,也就是导致实际收入的下降,这必然导致该国支出的下降,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另外,如该国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则贬值可以刺激国内外居民对本国该种产品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的原理,民众的经济支出会通过凯恩斯乘数而数倍提高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提高又会提高国内支出,达到良性循环的结果。

2.汇率变动引起价格传递,影响进出口贸易

前面说到,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是货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下降,这首先在进出口贸易中体现出来。但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最终也会影响国内市场的一般价格。因此汇率的变动会引起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从而影响进出口商的贸易额和国家的贸易收支,这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首先,货币的升值是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如原料或半成品,然后通过价格传递,影响最终商品成本的下跌和价格的下跌。其次,汇率变动会使得贸易收支发生变化,如货币贬值后会出现贸易收支顺差,然后使得外汇储备增加,而外汇储备的增加,又使得央行必须通过购买外汇而在国内市场上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显然,更多的基础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近两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的增长,尽管不是人民币贬值的结果,但是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使得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较高就是很好的说明。当通货膨胀出现的时候,其实是鼓励人们消费,因为在名义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公众更有意愿将货币转化成有形的资产,客观上又会推动物价上升。

二、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

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主要从进出口贸易中多样化的进口来源,结算货币的选择,以及利用各种金融工具。

1.选择多样化的进口来源

如同一国货币紧盯着另一国货币有很大风险一样,进口来源的单一很容易使得出口商转移汇率风险,甚至操纵价格。因为如果进口来源过于单一,反映了该国的某种资源对其贸易对象国或者地区的高度依赖。2007年底和2008年7月发生的两次大的石油涨价行为可以说明这一切,因为全球的石油资源过渡依赖一些产油国或地区。某些资源过于依赖单一国家或地区,必然导致企业的经营严重受制于该国的货币汇率的波动,该国进而将汇率的风险转嫁到进口商。这种单独的依赖本来就是不明智的选择,再加上当前全球经济的不明朗,进口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放大。因此,必须适当地扩大进出口业务的地域分布,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原料来源和销售地点,在多个资金市场上以多种货币筹措资金,按照汇率走势和国际贸易形势,建立一定的货币组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中的外汇风险。

2.进出口贸易中选择合理或多种交易币种

进出口贸易中的出口,特别是出口商要选择合理的货币作为结算和付款的币种,当然这一般是进出口商双方博弈的结果。因此,在有关对外贸易和借贷等经济交易中,签订合同时选择何种币种,作为计价结算的货币或计值清偿的货币,直接关系到交易双方是否将承担汇率风险。一般而言,出口贸易采取硬币计价,以防汇率贬值给自己带来损失,而进口商会选择软币,以避免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如当前的国际贸易中,欧元和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而美元贬值已经成为现实,因此出口商更多意愿是以欧元和人民币作为结算和付款的币种,而进口上则更愿意选择美元结算。当然在实际进出口贸易中,双方博弈的结果一般是约定采用一部分硬币和一部分软币,甚至多种货币计价和付款。其结果是进出口商共同承担汇率的风险,增大了谈判的成功率。在长期合同中,还可以使用货币保值的方式,即选择某种与合同货币不一致的、价值稳定的货币,将合同金额转换成用所选的货币来表示,在结算或清偿时,按所选货币表示的金额以合同货币来完成支付。还有一种降低汇率风险的办法是,出口时虽然选择了软币,但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以防货币贬值风险,进口时选择了硬币,则可以适当压低价格以防范升值损失。

3.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工具低于汇率风险

金融工具的出现本身就是因为汇率风险转嫁的必然结果,而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进出口商也共同承担了汇率风险,或者向后推迟了承担汇率风险的必然结果。对于金融业发达的国家而言,积极地利用金融工具已经司空见惯,因此发展中国家对金融工具的利用显得更为迫切。这些国家一方面要加快国家的外汇市场建设,推出各类外汇业务,一方面企业则需要积极利用外汇市场及其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外汇风险。企业可以运用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出口押汇、出口商业发票贴现、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业务、外汇借款等多种方式转嫁汇率风险。

三、结束语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不明朗,国际金融中心华尔街被拯救,石油价格风险较高,日本经济长期的疲软以及世界经济经近几年高速发展之后也出现减缓的迹象,即使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也因为内外因素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当前国际经济已经融为一体,休戚相关,因此国家之间的货币比值变得比以往更加敏感。近日,美欧等六国的中央银行集体宣布降息以促进经济发展足以表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程度非常之高。但是对于进出口商而言,汇率变化的巨大风险不能仅仅靠国家的财政政策来进行规避,他们需要选择更多进口来源,需要更灵活的结算货币,以及选择更多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1]何璋.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左柏云,陈德恒.国际金融.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孙文莉.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的理论演进.财贸研究,2006,(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