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的标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1 新媒体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体现
近些年,互联网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互联网+”的概念。目前新媒体逐渐被运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有学者指出,非遗作为一种动态的、活态的文化表现形式,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记录和捕捉的手段要更为复杂多样,新媒体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和文化空间意向,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将非遗展示给大众,这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系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1。
第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面。陶赋雯指出,目前传播领域正朝着以新媒体为引领以图像消费为主导的方向发展,而非遗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其在新媒体传播中具备一定的优势,这可以消解非遗传承延续的一些尴尬2。杨青山指出,新媒体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合适的土壤3,并且他指出新媒体与非遗融合的三条路径:一是通过新媒体对非遗进行介绍宣传并及时更新;二是利用新媒体建立非遗数据库便于人们对非遗的了解和查询,并保护非遗的知识产权;三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将非遗中的特定文化元素进行创意制作4。
第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面。有人认为,媒体文化产品是文化竞争的核心阵地,因此与新媒体结合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是文化资源的必然选择5。另外也有人指出,要将可以市场化的非遗通过技术改造推向市场的前台,使之形成文化品牌,走非遗产业化之路6。
在以上论述过程中,新媒体语境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表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通过新媒体,对非遗本身的资料进行多角度的挖掘,从图片影像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非遗进行保存、保护。运用技术保存非遗,这当中体现了非遗的文化价值,此中文化价值并不是狭义文化价值,而是包括艺术、历史和审美等在内的文化价值。因为具有文化价值,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当下运用保存、保护的必要性,才有研究者对其关注。
其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价值。非遗本身是动态的,它通常以人作为承载主体表现出来。而非遗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打破了人与非遗之间的紧密关系,因为非遗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而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的传播。利用新媒体展示非遗,是对非遗进行建立在现代技术层面上的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展示,可以让那些对非遗感兴趣的人们更系统、全面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近几年来,学术界就非遗产业化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坚持不能产业化,而有人认为产业化是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保护和传播方面融合之后,加速了其产业化。不管是传统手工技艺中融入机器化生产的元素还是从非遗中汲取某种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创意生产。在新媒体与非遗融合进行创意生产的过程中,说明非遗具有经济价值,所以才会有政府、企业以及其他不同群体加入到非遗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不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直接关系的群体。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在笔者比较信服的研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发生关系生成的经济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价值7。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并不具有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人发生关系之后才具有价值。菅丰指出,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有助于人类幸福的可能性,因而与其他文化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价值的。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价值。菅丰以日本小千谷市东山地区的斗牛习俗为例进行说明。他指出,斗牛是东山地区人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源泉,在斗牛的过程中,斗牛人背负经济压力却依然要购买牛并斗牛,并且在斗牛习俗中,他们并没有获得什么,但他们的行为却为整个东山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除此之外,养牛称为东山人民的生活乐趣之一。在东山地区发生地震之后,斗牛习俗并没有终止,在斗牛习俗复兴的过程中,东山人民积极生活的态度被激发出来8。这简单的斗牛习俗就展示了其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多样性。而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必然也具备这样的价值。
(三)新媒体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表述带来的思考
像部分学者已经指出的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具有多样性。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面向所有人,包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同群体。
在新媒体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主要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如果谈及在此情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的关系,那么更多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存在于广大农村甚至少数民族地区。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就是农民或少数民族人民,他们往往没有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主流文化体系的表达没有全面的认知。在经济资本袭卷全球的过程中,这些握有少量经济资本或根本就不具备经济资本的群体就处于社会的边缘。他们自己的意愿很少能够得到关注,甚至往往处于失语的状态。而恰恰是这些较为边缘的群体承载了对于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前文对于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传播和利用都是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间接关系的群体来完成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却几乎没有参与这个过程。新媒体中的镜头语言,文字表现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构,重构者却是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他者。尽管新媒体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以往而言,能够更加完整系统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但却也将不明就里的人们带入了一个超现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状态之中,而失去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态了解。这种常态就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它的承载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而新媒体似乎切断了这种关系,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展现在人们面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与人发生联系,为人们带来幸福而有价值。而新媒体语境中似乎对人的关注,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者的关注仍不够。期冀在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的过程中,能将其承载者作为一部分进行关注,并由承载者来推动融合。
参考文献
[1]常凌.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39-42.
[2]陶赋雯.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70-76.
[3]杨青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价值分析.《传媒》,2014(6)上:78-80.
[4]同上.
[5]刘建华.论数字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一体化功能.《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2(6):145-150.
[6]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2015(1):1-10.
[7]菅丰著,陈志勤译.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文化遗产》,2009(2):106-110.
[8]同上.
关键词:特产;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开发;陕西省;秦巴山片区
中图分类号:D923.4(24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1-0127-05
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源于法国,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主要是针对名优特产(如农产品、酒类、食品、工艺品、纺织品等广义的特产),是农业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1~4],能构建“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带动特产产业集群发展[5,6],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价值[7~9]。
吸收日本、韩国的经验并借鉴了相关的提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拉开了全球非物质遗产保护序幕[10~12]。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秦巴山片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定为中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并确定了新阶段扶贫方面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任务、专项扶贫中产业扶贫的思路、行业扶贫中发展特色产业的方法。
秦巴山片区横跨豫、鄂、渝、川、陕、甘六省市,覆盖80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5万人,涉及省份多,幅员面积广,内部差异大,致贫因素复杂。其中,陕西秦巴山片区包括30个县区。
《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计划:做大做优油橄榄、核桃、油茶、板栗、猕猴桃、脐橙、食用菌、蚕桑、茶叶、魔芋、杜仲、天麻、贝母、木瓜、蔬菜、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开发富硒农产品;重点发展木本油料、茶叶、干鲜果品、中药材、畜禽等五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工转化杜仲、天麻、连翘、丹参、绞股蓝、当归、黄姜、山茱萸、金银花、西洋参、秦艽等中药材,打造“秦巴药乡”品牌。有鉴于此,本文以陕西秦巴山片区为例,研究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探讨相关对策。
1陕西秦巴山片区特产的地理标志
1.1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国家质检系统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始于1999年,1999~2005年被称为原产地域产品。陕西秦巴山片区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7种(表1)。
3陕西秦巴山片区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3.1推行“一县八品”的地理标志特产政策,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积极申报陕西秦巴山片区名优特产与传统特产(洋县架花焰火、谢村黄酒、洋县土布、西乡牛肉干、上元观红豆腐、洛南挂面、神仙豆腐等)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一县(区)八种国家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政策。利用WTO认同的地理标志制度,实现地理标志特产区域化专业化,从而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3.2构建地理标志特产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标准化与食品安全
大力推进陕西秦巴山片区地理标志特产标准化,制定各种地理标志特产的相应国家质量标准,通过实施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规范生产过程,开展全程质量控制,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大力推行地理标志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打牢地理标志特产品牌发展的基础。大力开展该片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中药材GAP等认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产品。
3.3选地理标志为战略品牌,整合名优特产的区域公用品牌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有地域性、集团性、商品独特性。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地理标志品牌效应等,鼓励与支持地理标志特产保护范围的更多企业使用其相应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并结合中华老字号认定、中国特产之乡命名、中国驰名商标认定等,在统一质量标准下对现有品牌进行整合,切实解决“多、乱、杂、弱、小、散”的现状,培养地理标志特产的区域公用品牌,推出一批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名牌地理标志特产。
3.4申报传统特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统加工工艺
申报紫阳富硒茶、汉中仙毫、宁强雀舌、商南茶、平利女娲、茶镇巴腊肉、镇坪腊肉、紫阳蓝黑板石、洋县架花焰火、谢村黄酒、洋县土布、西乡牛肉干、上元观红豆腐、洛南挂面、神仙豆腐等传统特产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统加工工艺。
3.5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地理标志,创建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支持陕西秦巴山片区龙头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13])、农民专业合作社(尤其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地理标志,创建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地理标志+特产之乡+驰名商标+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加强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知识产权融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敏.农业知识产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孙志国,杨春艳,定光平,等.板桥党参的地理标志特征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1):81-83,102.
[3]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6:117-121.
[4]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2):119-124.
关键词:非遗文化;职校;创新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G7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45-01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颁布,要求大力改革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在教育部召开的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座谈会上,江苏省教育厅长沈健说:“促进美育,一是打开校园,吸引和整合社会优质美育资源进校园,二是打通课程,打通区域,打通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让学校美育渠道更加畅通。三是打动情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认同世界经典文化,培养‘中国人’,培育‘中国心’,培植‘中国情’。”这与学校的非遗文化引进初衷不谋而合。
一、引进非遗文化――剪纸艺术
早在几年前,学校就根据学生学业特点,结合地方文化,因势利导,引进了非遗文化――剪纸艺术。为什么选择剪纸?就因为取材方便,用料简单,只要剪刀、刻刀和纸张;地方特色,底蕴丰厚,有利于师资培训;魅力无穷,千变万化,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来自民俗,容易接受,这个是决定性的,无论是欣赏还是剪裁,都比较大众化,其间渗透的美育为大多数人接受。这样,剪纸活动走进职校,成为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之一。
二、引进之初遭遇的尴尬
就像大多新生事物一样,刚播下种子,等待艰难的发芽。一是条件艰苦。没有空调,冬冷夏热,冬天的手几乎到了僵硬的地步,再也做不出精细的动作。家徒四壁,没有剪纸艺术的氛围;教室局促,作品没有地方张贴展示,只好灰头土脸地叠放在储藏间里。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业的剪纸教师,暂时由有点文艺气质的教师临时代课,赶鸭子上架,边摸索边教学,就是这样的教师,也少得可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走得艰辛。三是学生不适应,学校主要是机械机电类的工科生,可以说头脑都是方的,要让开机器、烧电炉的手拿起小剪刀做些精细的活,他们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加上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中学,有的美育底子薄,缺乏艺术气质。一开始,拿到剪刀什么都剪,剪指甲、剪塑料,手中能拿到什么就剪什么,甚至像飞镖一样直接扎在课桌上。剪纸用的是专用剪刀,灵魂之处就在于刀尖,又尖,又锋利,又脆弱,一阵子下来,剪刀报废了好几把。
三、非遗文化传承策略
经过几年的摸索,课题组看到,要想剪纸社团乃至其他非遗文化在职校校园内具有生命力,不至于昙花一现,需要在多方面考虑。
(1)社团招生方式的改革。整班式向个性式转变,变原来的整班式,即整个班级一个社团,没有个体的选择,为现在的打破班级限制,在全校一盘棋的大招生市场上自由投递志愿,虽然管理上有些难度,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觉得不理想,还可以二次调整。经过半年的磨合,社员会基本稳定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的一群人走到一起,力量是无穷的。他们齐心协力,出谋划策,社团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教育的公平不只意味着平等,还意味着差异受到尊重,此举相当于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选班走读。依托这种招生方式,我们剪纸社团选到了优秀的社员。
(2)师资培训与教学方法的摸索。再完美的课程也需要精良的教师队伍去落实,作为学生的先行者,教师无疑是将课程坚定继续下去的支柱。几年的学习培训、拜师学艺、脱产研修,已经有一批教师成长起来,不仅能胜任地方文化项目的辅导和培训,有的还成为该项目的带头人。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开始采用临摹教学法,在临摹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剪纸知识,包括基本符号、纹样的认识、装饰网的认识及剪纸基本特征的掌握,如锯齿纹、月牙条、柳叶纹,知道常用的几种装饰网,如棱形网、麦穗网、龟裂网等。临摹的多了,剪纸的镂空和连接这个原理就渐渐浮现出来。镂空与连接是剪纸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两者互为因果,蕴含着道学的审美,掌握了这个特征,为设计创作奠定了基础。另外,聘请地方剪纸名师培训教师并定期到校与学生见面,现场指导。聘请校外名师不仅是为了指导技术,他们专注坚守、精益求精、敬畏入魂的精神品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们。
(3)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相融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与社会的高度融合,如今的职校生可不能小看,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新潮,个性鲜明,善于接受新事物,剪纸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于坐在炕头上的花鸟虫鱼。课业相对宽松,正好可以在业余爱好上大显身手。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利用在计算机课上学到的信息技术,为剪纸的设计服务。如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一些图片,或者学习些专业的软件,如P2A视软人像设计软件等,或设计自己的形象,或改造亲友的图片。这样饶有趣味,二者互相促进,一举两得。
(4)开阔视野,以交流促发展。在校内举办小型活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文稿征集、手工文稿征集、剪纸创作现场会等,启迪创作灵感;让剪纸艺术平台成为学校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主题展览促进创作,寓教于乐;走出校园,多参加社会性比赛,近年学校参加全国法治主题传统艺术大赛、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比赛开阔视野,以比赛刺激创作,是我们一贯的宗旨。市教育系统内普职沟通活动,就是一个促进交流学习的好平台,在这里,向专业的美术老师学到了不少技巧。美的作品是让人欣赏的,不能窝在手里自己存着,走出去,任人评说,展现的不仅是作品,更是那份从容和自信。
(5)重视美育的软实力。剪纸活动通过欣赏、临摹、观察、对比、创作、设计等,学会学习欣赏和评述,提高审美能力,创作美术作品,多角度欣赏作品。高中年龄段的学生,随着视野的开阔和知识的积累,思考越来越深入,部分人已经初步在欣赏中批判,在批判中吸收,在吸收中成长,美的享受贯穿于整个过程。从教材和理论的角度学习美育,是枯燥无味的,但把美学的一些理论融入到具体的作品中去,就显得自然而然,潜移默化。人的性情的陶冶和情感的净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春风化雨般地逐渐沁入人心,所以切不可急功近利。美,是在体验、浸润、熏染中才获得意义的更新,“文艺范儿”的气质将受益无穷,伴随终生。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发展,剪纸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教育品牌,剪纸社团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精品社团和精品校本课程。学校投资建设的剪纸体验馆,四季如春,环境古韵优雅,学生优秀作品装饰,入内心静气宁,神思悠远。学生在设计、技法、装裱等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虽然设计里仍显稚嫩,手法上确有粗糙,装裱中尚不细致,但耐心细致的作风进步是明显的,更可贵的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一脸投入的表情骗不了人。日积月累,跬步小流,作品质量在提高,回过头来看看刚开始的作品,已经觉得“惨不忍睹”。而且高质量的作品数量在快速增多,件件都凝聚着师生的心血。多年后,他们或许仍然能享受到“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美育的文化,放慢脚步,耐心品味,别让这青春好年华辜负了中国传统美文化。
参考文献:
[1]杨荣,冯长宏.非遗文化怎样融入课程[J].人民教育,2015(24).
[2]任国平.在“知识传授系统”之外,学校还可以做什么?[J].人民教育,2015(24).
记录要点:
1.黄花新区定位为衡山县政治中心,将黄花公园(300亩)打造成体育公园,承接体育赛事,安置区布局围绕黄花小学,解决上学难问题,黄花新区安置区建设已动土
2.开云新区定位为生态旅游度假地、衡山县经济、文化中心,部分居民安置区的建设要注意和衡山皮影戏等非遗相结合,植入业态,打造非遗文化村、主题街区、寿文化主题广场、求寿祭山仪式,或建设标志性建筑等。
3. 衡山窑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选址在白云古寺里面,准备和新华联铜官窑联合申遗,衡山窑遗址位于萱洲镇。
2月19日,刚和几名“90后”讨论完如何运用无线终端的相关事宜后,姚元元走出办公室,独自在楼顶漫步。望着眼前的山水风光,她在微信朋友圈打出几个字:“回家的感觉真好!”
姚元元家在北京,生在贵州,今年是她回贵州工作的第二个年头。
姚元元曾在一家英国公司做过高级经理,也曾拥有国内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经理的职位。2015年初,和朋友的贵州之旅,让她深深喜欢上了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但同时她也发现,很多手工艺品存在“无先进设计、无主打品牌、无品质管理、无销售渠道、无完整供应链”等“五无”现象。
令姚元元欣喜的是,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倡导和推进文化创意事业发展。《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更是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姚元元敏锐地预感到: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因为山美、水美、文化美,定会成为创业者的梦想之地。
回贵州前,姚元元曾在江苏无锡做了一个名为“社区厨房”的项目,通过技能培训,给残障人士、下岗妇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正是借鉴了这个项目的经验,她想利用贵州丰富的民族手工艺文化,实现更多的山村妇女就业。
于是,她辞掉了此前的高薪职位,在贵州启动“布益工坊”项目,主打体验式产品。
“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应该在更高、更广阔的舞台大放异彩。”她梦想以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喜欢贵州。“我出生在贵州,希望可以为民族文化宣传做点事情。”
为了让传统手工艺品更具艺术性,姚元元还特地从英国请来布艺大师,对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妇女进行拼布及设计等业务的培训。姚元元认为原生态的文化很美,但应该加以创新,以符合更多人的审美。
“布益工坊”将山村妇女创作的初期手工艺品和相关图案反馈给客户,客户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图案和颜色,再运用无线终端将产品需求返回给村寨妇女,达到私人订制的目的。这种模式,既可以将贵州非遗文化宣传分享出去,又能带动农村妇女就业。
姚元元认为,因为贵州拥有独特的文化气质和资源禀赋,将让“贵漂”成为新兴潮流。“一个万众创业的时代已经到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贵漂’来贵州创业。”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化设计;VI;文化品牌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45-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财富,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尤为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的界定,清楚地表明其具有独特性、活态流变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等基本特性。这些特性的诞生源于口传心授的人类生活经验、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富含地域特色的特殊表演。可是快节奏生活使得传统民间文化渐渐脱离大众的生活,现代文化几乎完全夺去人们投向传统文化的视线,甚至现阶段普通人对于文化项目发展的关注度并不理想。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文化传播
视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固有的感觉,是人类认识理解事物的最基本方式之一。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当下对视觉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事物的图像呈现了,视觉符号作为传播活动中新的语言符号早已形成“看”的文化——视觉文化。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化传播的载体主要是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它们在非遗的传播中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有效地挽救、保护、推广和传承,使非遗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实效。传媒在对非遗进行推广的同时,也是在构建非遗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艺术传媒通过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能让人们感觉到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效仿的,在社会上得到提倡。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设计产品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的步伐加快,我国许多传统民间文化正在急剧消亡,现如今的消费中,具体的购买行为,能让消费者能得到文化需求上的满足,因为在商业化的社会,追求精神层次上的满足,就要将文化作为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扩大受众范围,就一定要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在开发生产非遗产品时融合进一些视觉元素,让消费者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文化的所在。
三、非遗品牌的视觉形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项目的发展也趋向于品牌化。想要打造具有地方性特色标签的文化遗产项目,只有将文化遗产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提炼整合,在把握地域整体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借助文化品牌的整合营销概念更好的将文化遗产项目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中去,使文化不再是单单只有抽象的概念,而是形成系统的具有连贯性的宣传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图形和图像是最直观的交流符号,具有良好艺术性的视觉语言是有效传递信息并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的重要因素。③所以视觉化形象是品牌宣传推广的重要门面,VI(视觉系统)创意设计作为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一个企业的外貌,在纷繁复杂的各式大数据之中,以个性和身份的识别帮助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建立企业知名度。同样在文化品牌中,VI设计通过视觉图形的设计,既可以表现非遗品牌的文化内涵,还将品牌的视觉化推广进行有效的统一,便于大众对于品牌的记忆,提高品牌认知度,构建品牌美誉度。好的VI系统是文化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扎稳脚跟大力宣扬的有力声音。保护好非遗不但对于人类文明的生存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更体现了对先人优秀文化和智慧先驱的认同感和传承。通过视觉化传播的渠道,破除对非遗推广传播的空间、时间限制,增强传播流通的同时,也开拓了新的非遗推广策略,扩大非遗文化的认知范围,提高非遗的认知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开拓有利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2003.10.17.
[2]曾耀农.艺术与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6.
关键词:九寨;侗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基本概况
九寨,侗语称“juhxait”,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西北部。九寨是个地理区域名称,是一个侗族山地社区,所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北部方言九寨土语。历史上,九寨因由九个规模较大的侗寨及其子寨组成一个侗族社区而得名。不同的历史时期,九寨的范围也不一样。明清时期,九寨包括王寨、黄门、瑶白、石引、平秋、高坝、皮所、魁胆、小江九个侗寨,称“老九寨”。民国初年,锦屏县正式恢复(1914)建县后,县城从铜鼓迁至王寨,王寨从九寨析出,彦洞归入九寨范畴,称“新九寨”。现在的九寨,习惯上指平秋镇和彦洞乡所辖行政区域,是一个自然地理和民族聚落上都相对独立的一个单元。面积共计202.5平方公里,人口2.75万余人,侗族人口占99.3%。
九寨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是侗族文化核心保留地。在封建时期九寨长期处于“未沾王化”,融入中原主流文化汉文化较晚,在习俗、饮食、服饰、礼仪、节日、歌舞、崇拜、信仰、禁忌上独具特色,成了锦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其中侗族刺绣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平秋北侗婚恋习俗、侗族歌簦、平秋重阳“鞍瓦”、瑶白摆古、侗年、侗族北部方言歌会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民族文化存续现状
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九寨侗族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宣传、弘扬侗族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和社会发展,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文化事项正在逐渐退化和消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还存在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发展步伐不快、挖掘范围不广、品位提升不高等诸多问题,制约了九寨侗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侗族特征和特色逐渐消失
侗语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其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对侗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九寨地区虽然大部分群众还是用侗语进行交流,但现在许多小孩基本都是讲的汉语。有的家长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要求小孩讲普通话不讲本民族语言,久而久之,加快了民族语言的流失。在九寨知晓侗文的更是少之又少,仅一两人能做侗汉双译,这些对民族语言的保护都极为不利。在服饰与建筑上,随着侗族地区与其它民族交往的加强,青少年装束已基本融入社会大潮,汉装已成为日常的主要服装。侗族建筑以工艺精巧、美观别致而受人们所称赞,但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寨火的频繁发生,侗寨的建筑受到很大影响,如平秋、瑶白等民族村寨许多传统民居已被钢筋水泥所代替,侗族干栏式特色民居逐渐消失。
(二)侗族文化、习俗发生改变
歌舞、节日、民间文学等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特别是歌舞可谓丰富多彩,单就侗歌而言就有大歌、情歌、白话(垒词)、酒歌、山歌、嘎花歌、摆古歌、叙事歌、踩堂歌、交友歌、哭嫁歌、哭丧歌等。但现在会唱侗歌的青少年越来越少,有些歌种仅仅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会唱,他们一过世,人走艺亡,就会面临消失的境地。许多侗族乐器已无人会吹,基本失传。出现了侗寨无人学歌、无人吹笙的尴尬局面。侗寨的民族节日和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婚丧嫁娶新事新办,寿诞从易从简,淡化了传统性和民族性。就拿侗年来说,救民、┒础⒀白等旧时过得隆重的村寨现在也仅仅停留在亲友之间吃吃饭喝喝酒,原汁原味的祭祀、踩歌堂、赶花园等活动已逐渐淡出。
(三)侗族文化发展后继乏人、教育乏力
据了解,九寨地区外出务工的中青年达到80%以上,这些人正是文化相对较高、思想较活跃的人群,他们离开了侗寨,离开了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环境,其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缺乏自觉与自信。加上影视、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有的人甚至瞧不起本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后继发展的根基。由于受应试教学压力、经费、师资等影响,在九寨地区推行的民族文化进课堂、双语教学等都只是零星开展,没有纳入规范化教学,导致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教学。
三、文化生态视野下九寨侗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生态存在于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并与自然和人类社会形成共生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村落是文化的基因库。因此,只有在活态的文化生态视野下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作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文化空间下予以保护,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与传承。
(一)建立九寨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立九寨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完整的保存侗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土壤和各种传统文化事项。在平秋、瑶白、黄门等民族文化村寨实施传统民居修缮、环境整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工程项目。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景”和保存原貌的原则,完成传统村落的规划,还原传统村落面貌。在已建九寨侗族文化博物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侗族刺绣生产传习基地、高坝北部侗族山歌生态博物馆、平秋婚恋习俗传习所、瑶白摆古传习所等。推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二)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培养传承人
在平秋、彦洞所在地的中小学开展以民俗表演、民族音乐、民间手工艺等为重点内容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把民族文化教育纳入日常教学活动,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建立常规化的项目传承人进学校授课制度,实现传统文化“口传身授”传承方式向现代“课堂教学”传承方式转化。发挥九寨侗族文化艺术业余学校的作用,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众文化机构、协会等社会力量到学校开展侗族文化的传习教授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继承者。
(三)提升文化品位、提高区域文化知名度
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南部方言区已蜚声海内外,而侗族北部方言区却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是我们的文化没有特色,而是没有对九寨侗族文化进行提升和打造。九寨大歌庄重典雅、和谐自然,九寨嘎花曲调和谐,热情奔放;侗族刺绣工艺精湛、技艺特殊,;瑶白摆古形式独特、内涵丰富,这些侗族文化的瑰宝都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提升,要将训练有素的歌队拉出去表演,把优秀侗歌介绍宣扬出去,侗族刺绣要走生产性保护与市场运作之路,努力让侗歌、民族节日、侗绣品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人们的文化消费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大众的视野。
(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科学制定九寨侗族社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在旅游工作中要注重突出九寨侗族文化特色资源,以其文化符号、传说、礼俗和信仰等构成景区文化的核心要素,使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资源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结合非遗项目建立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中心,设立相关器具、手工制品的展示体验区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民俗活动、展演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域,提高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水平,使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留守乡土,使文化生态场中确保人的参与与传承,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民族文化健康发展。
在民族文化生态视野下,通过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将突破以往某一特定文化场所的范围提升到更大的文化空间,实现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让古老的文化得到科学的保护与传承,让我们守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记住乡愁,留住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相比于一般的政府部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很多事更需要亲身去实践,工作很是繁忙。平日不大接受媒体采访的张媛媛,和记者谈及具体工作和个人体验时,亦如她平日一贯的工作作风,言简意赅、观点明确。
文化底蕴与非遗资源
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在张媛媛看来,这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包括存近代出现的诸如、陶行知等这些代表性人物身上都能体现。正是因为悠久的历史和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安徽的非遗项目就比较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环境和区域性的特点相结合的结果。”
同时,多元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也是安徽文化色彩浓厚的关键因素:“从整个安徽文化的分层来看,以长江、淮河、新安江三条水系为界,整体传承中地域特色也比较鲜明:北方,是以老庄以及建安时期的文化为,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到中部,就是安庆、合肥一带,儒家底蕴比较突出;再到江南,即整个徽文化的发源地,使得安徽不仅在整体性上有一个文化氛围,更因不同的地域特点而留存下多种多样的非遗种类。”
但,一个地域的文化价值,当然不仅在于其文化门类的丰富和文化底蕴的深厚,更重要的还在于传承和保护。当记者提及文化传承的“断裂”问题时,张媛媛说道:“你说的‘断裂’应该主要指的足‘’,这个是全国性的,安徽也在所难免。但整体而言,徽文化的传承相对来说是比较完整的。还有一点我们比较引以为做的是安徽一些代表性非遗项目至今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就拿传统戏曲来说,很多时候传统戏剧的生存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但安徽的黄梅戏、庐剧等,在民间的传播,到现在都非常繁盛。你去安庆、合肥的各个区县、街道看看,民间小剧团的名种演出不断,老百姓经常聚在一趣亮上几声,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当然,如今我们也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是这些非遗项目有非常好的民众基础。”
传承的相对完整与良好的民众基础,是文化传播与延续的重要保证。在文化越发边缘和式微的今天,这对于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工作者而言,无疑是幸运的。采访结束后,记者走访了一些代表安徽文化特色的区域,深入民心的文化理念让人印象深刻。
“保护就是长远的大产业”
2004年至2009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幅连续三年达30%,高于全省GDP增幅。这一“安徽特色”引发了全国的讨论热潮,也是谈及安徽文化时所绕不开的问题。而非遗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产业推动的良性发展,不仅可以在经济层面产生效益,也能同时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其实,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似乎历来是一个“矛盾”的双方,通过改革与保护使二者之间能够和谐发展,不仅需要创新的勇气,更需要合理的布局,否则,稍微疏忽便会导致产业经济泡沫、文化资源浪费等尴尬局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产业,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积极推动、谨慎利用的。在此方面,我们一直遵循国家关于非遗保护和开发的‘生产性保护’原则,即落脚点一定是在保护,而生产性是一个方式,绝不搞短期行为、盲目开发。”
“像安徽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典型――文房四宝,政府非常重视,极力推动,但我们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注重培育潜在的文房四宝消费群,像宣纸的保护和产业化,我们坚持的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坚守宣纸传统手工制作的技艺,这个绝对不能丢,和其他非遗项目一样,这块必须守住,因为这才是它们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针对诸如学生、书画业余爱好者的需求等,我们也结合市场进行批量化的产业生产,如今不管是手工技艺的高端宣纸还是广泛使用的普通宣纸,都供不应求,这样彼此结合起来,从而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其实,安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效益跟进,前提和根源还是在于对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上。如张媛媛所言:“保护就是长远的大产业。在文化产业开发及遗产保护上,安徽很多地方上做得很到位。因为特殊的地理、历史等因素,安徽很多地方,像徽州地区、我们熟知的黄山,其核心和优势恰恰就在于文化。所以文化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
“我们反复地向社会以及传承人宣传一个理念:传统的手工技艺、遗存的历史习惯,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价值。简而言之,就是你这些非遗项目、传统技艺之所以‘值钱’的原因。为此,我们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与人力,因为要将这些保存下来并非易事。比如前面提到的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纸,保护也就不仅仅限于生产和传承人上面,像原产地的水源保护、保护和扩大原材料的种植、改造和净化造纸污染等等,都需要极大的投入。”
“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最难的在于找到一个合理的保护和发展道路,这才是当下最要探索、最要思考和最难做的一件事情。”张媛媛说。
“热情和热爱最重要”
虽然我们知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留存与文化精神的延续,但我们也知道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那就是这项工作不好做:油水少困难多、清闲少奔波多。安徽的非遗数量和质量一直靠前,而且如申遗文本递交、对传承人的保护等工作也一直备受赞誉。为了保持既得成果和保证工作价值,张媛媛身上压力不小。
为确保非遗项目的质量,张媛媛在工作中必须十分严谨和细心。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安徽省本身的自我审查就十分严格。此外,要真正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项目审核到经费管理,从田野调查到分析汇总,从宣传推介到政策制定,都必须要亲自体验、身体力行。“文化遗产是‘宝’,不能丢,也许现在你看不到它们所带来的价值和效益,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文化还是最受重视的。这个工作,我们这一代要去做。”
【关键词】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木三瓯;高职院校;深入传承;建议
The Research of Deep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Yi Mu San Ou_”as Examples
WANG Chun-ho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Wenzhou Cultural Industry,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China)
【Abstract】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which lay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Yi Mu San Ou” is 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a typical feature of Wenzhou regional cultur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as obtained certain inheritance through the effort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writ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ajor、the innovation of craft、the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tc., But the deficiencies are also obvious, including less amount of class teaching、small class capacity、the limited scope of combination with original major Etc.. For this,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new phase of deep inheritance,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Yi Mu San Ou” and which represents the typ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i Mu San 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ep Inheritance; Suggestion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为五个领域: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技能。①
在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个领域中,传统手工艺技能类(以下简称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因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掌握,而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和特点恰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性和技能性并重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学习、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中的“一木三瓯”即指世界级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绣、瓯塑,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窑。“一木三瓯”作为温州独具“瓯文化”特色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传承、保护成绩。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省属公办高职院校,在“一木三瓯”的传承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工贸学院先后于2005年引入了瓯绣、瓯塑,2014年引入了木活字印刷术和瓯窑,在校内进行传承。经过1-10年,时间不等的尝试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承、保护效果,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伴随着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日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已经发展到从全国性普查、摸底,全社会盲目跟风、简单传承的初步阶段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转折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需求下,工贸学院如何继续深入地做好“一木三瓯”的传承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确实有必要进行认真思考。
1 工贸学院传承“一木三瓯”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非遗教材编写、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技能传承创新、非遗理论研究等方面,逐一分析“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传承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关键,是依靠传承人进行活态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承的关键亦是要培养出掌握非遗技能的传承人才,所以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是关系到校园传承效果的基础。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开课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全院同学的公共选修课。开课目的在于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普及性教育,使同学们初步接触、了解这几项非遗技能。其中瓯绣、瓯塑引入工贸学院早,开课条件比较成熟,每学期各开设3个班,每班20人。引入晚的瓯窑和木活字印刷术目前各开设1个班,每班10人。截至2015年,全院历届已经选修过“一木三瓯”公选课课程同学的总人数超过1000人,在校内一定程度上普及、传承了“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另一类是从公选课同学中选出学习兴趣高、资质好、可以进一步深入培养的苗子,组成学苗班,开课目的是培养传承人才。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培养了重点学苗100多人,这些同学基本掌握“一木三瓯”的整套制作技能,能够独立制作作品,达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基本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工贸学院虽然在“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足也较为明显。一是,选课难。随着“一木三瓯”在校内传承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在校园内培养起了非遗传承的氛围和观念,同学们有了学习的热情。但目前“一木三瓯”每学期的开班量和班容量,相对于全学院同学的总人数和选课热情来说,处于无力应对的局面,甚至在选课时出现了想选而选不上的“抢选”情况。如果不能让同学们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必然会影响到大家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工贸学院今后“一木三瓯”的传承,也与国家继续深入传承非遗的时代精神相违背。二是,课程开课的成本投入与教学效益产出不成正比。非遗课程开课需要一定面积的固定场所,需要用到专业的工具、原料,需要聘请传承人进行技能指导等,所以开课成本高。但现在每个学期1-3个班的开班量和每个班10-20人的班容量,无疑在教学成本的投入与教学效益的取得之间存在不成正比的情形,这必然会影响到进一步的深入化传承。
1.2 非遗教材编写方面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在社会上广泛存在,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当时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时会有很多人学习这些技能,并以之作为自己安身立世、养家糊口的本领,自然那时也不存在传承人危机问题。但伴随着历史发展的步伐,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脱离了人们现代生产、生活的需求,不能再依靠这些技能安身立命,所以原来掌握这些技能的人或者年高离世,或者迫于生计转行,以致出现了掌握技能的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甚至一些项目出现了人亡艺绝的情况。如果今天再仅仅依靠过去那种口手相传的方式已经不能保证这些非遗技能的有效传承,所以必须以文字、影像资料等形式将非遗技能的制作要点和过程记录下来,作为非遗技能传承的辅助方式。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整理非遗技能制作过程、要点,并将之编写为教材的重要性。其中瓯塑、瓯绣引入学院早,校内传承条件成熟,已经着手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并在工贸学院校内试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以书面的形式保留了瓯绣、瓯塑技艺的制作流程和要点,而且也较好地辅助了非遗课程的教学活动。但因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水平,技能制作要点梳理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教材的适用性等问题,还没有达到对外公开出版的程度。
1.3 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
要想实现“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的有效传承,除了开设直接传承非遗技能的相关课程外,与学院原有专业进行结合,是非常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方式。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注意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比如瓯塑与轻工系艺术设计专业的眼镜设计的结合。为此该专业专门开设了36学时的《瓯塑艺术技法》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系统了解、学习瓯塑的传统制作技能,了解瓯塑蕴含的非遗文化特征,然后运用到自己的眼镜设计中去。因为该专业的学生本就具有工艺美术功底,设计创作能力强,现在通过瓯塑技能的学习,将专业的艺术创作理念与瓯塑蕴含的温州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设计出的眼镜产品不仅外观时尚,而且富有地域文化气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在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艺术设计专业虽然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与瓯绣、瓯塑引入学院近10年的时间相比,结合广度和力度远远不够,还只是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没有达到真正批量投入规模化生产、应用的程度,对于瓯塑非遗的传承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除了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结合外,与其他专业的结合还没有。
1.4 非遗技能创新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先祖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文化财富,在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演变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原有特点。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已经陷入需要人为刻意保护、传承的境地,但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并不矛盾。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也在不断尝试着进行创新。比如瓯窑在制作中,结合温州本地水土特性,自己尝试进行陶土配置、釉料调制等;瓯绣在针法上采用透视绣的绣法;瓯塑改变了过去只能以大幅壁画呈现的形式,现在改为创作在自己设计的小型瓷盘上;木活字印刷术除了印刷传统的古书、宗谱外,创意出木活字挂件、书签、明信片、桌牌等产品。这些创新包括了使用的材料、创作的技艺、呈现的形式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些创新的不足,是仅停留在学院内课堂创新层面,直接进行生产性链接的比较少,未能产生比较实际的生产效益,在生产性传承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1.5 非遗文化内涵讲授方面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阵地,一方面要向同学们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于文化的传承。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非遗传承方面,除了要向同学们传承非遗制作技能外,也要注重对这些非遗技能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讲授。只有兼顾这两者,才是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学院在过去的传承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出现了很多同学虽然知道“一木三瓯”,也学习了相关的非遗制作技能,但并不知道“一木三瓯”自身的发展传承历史、其与温州地域文化的关系、今天在校内传承的价值、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等,这与今天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精神实质是相违背的,因为只有做到文化的传承才是一个民族精神永续的根本所在。
1.6 非遗理论研究方面
党的十以来,国家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软实力对于地方政府、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温州僻居浙南一隅,自汉朝以来就逐步孕育了地方文化色彩浓厚的“瓯文化”。要想发挥“瓯文化”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好“一木三瓯”等非遗资源,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工贸学院在长期非遗传承实践的基础上,已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本校的非遗传承工作。但因为工贸学院属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存在的,这是必须要正面对待的问题,所以工贸学院的非遗理论研究需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1.7 社会宣传和普及方面
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服务地方社会,在“一木三瓯”的非遗传承方面亦是如此。从2005年至今,学院通过在校内开设暑期青少年、老年体验班等方式,向社会开班授学、宣传普及“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还通过派老师去温州市的一些学校上课的方式,将“一木三瓯”带出校园,带入温州市的中小学。截至2014年,学院进行过“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宣传、传承的学校达到20多所,受教学生达到8000多人,得到了受教学校师生的认可和好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推动了“一木三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随着工贸学院在社会上宣传、普及“一木三瓯”工作的持续开展,在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学校、单位会慕名而来,要求去传授非遗技能。但因为工贸学院能够掌握“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师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现在对外传承服务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逐渐陷入无力应对的局面。
2 关于工贸学院深入传承“一木三瓯”的建议
2.1 丰富校内传承方式,让更多同学有机会了解“一木三瓯”
工贸学院要想解决上文中分析的目前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想扩大“一木三瓯”的校内传承范围,想让更多同学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除了根据学院可以提供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木三瓯”的开班量,及每个教学班的班容量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同学们接触、了解“一木三瓯”。
在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要想掌握某一项非遗技艺的整套技能,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但如果只是要初步的、浅显的了解,则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所以可以通过开设非遗短期体验班的方式解决同学们选课难的问题。比如开班类型中,可以增加以月为单位的班次。一个月四个教学周,每周上一次课两个学时,一个月共计8个学时,作为接受、领悟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是能够做到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内涵有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的。这样不但老师可以发现一些真正喜欢、而且有天赋适合继续学习的学生,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些非遗技能,是否想继续学下去。对于那些确实喜欢、也有资质继续学的同学,以后可以选修一学期的公选课,如果公选课学完,还想继续学的,再参加学苗班的深入化培养。这样循序渐进的选课、开班教学形式,无论对于开课的学院一方,还是对于选课的同学们,都是比较灵活、合理、有效地传承方式。此外,也可以通过讲座、专题展览、校园非遗专题周等活动向全院同学宣传“一木三瓯”。
2.2 增加对“一木三瓯”非遗文化内涵的讲解,使同学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文化是一个民族血脉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今天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欧洲的法国、意大利,亚洲的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今天国内的在校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外来的西方文化、韩流文化等津津乐道、盲目追崇,却丧失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在向同学们传授“一木三瓯”等非遗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向大家讲解它们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同学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3 增加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扩大在校园传承的范围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今后的传承过程中,除了可以继续与设计专业结合,直接应用到产品的外观设计中,还可以与其他专业结合,扩大校内传承的辐射面。比如可以与信息传媒学院结合,在同学们进行网页设计时加入带有“瓯文化”色彩的非遗元素;可以与材料系结合,用现代化的新型材料表现传统的非遗技能和文化等。
2.4 注重与非遗企业合作,在订单式培养中推动非遗传承
学院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能够使同学们学有所成,更要学有所用,能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今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但因为传承人数量不足,没有足够的专业从业人员,没有办法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工贸学院既然已经开设了“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课程,就可以通过与社会上的非遗企业合作,使愿意从事非遗技能学习的同学将来可以直接到非遗企业中去工学结合,去毕业实习,将来毕业后可以留在这些非遗企业工作,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2.5 在高校非遗研究阵营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加强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在全国大学中先后成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先后公布了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六所高校为非遗研究基地。2014年温州大学被批准为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标志着温州市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工贸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水平虽然不能与全国的重点大学、本科院校相比,但也要注重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只不过在全国高校非遗研究的阵营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要侧重、加深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2.6 将学生创作的作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销售,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和热情
工贸学院的学生在通过选修课和学苗班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会陆陆续续制作出一些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专业的标准看,会存在些许不足,但经过指导老师的修改,可以以适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比如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那些喜欢“一木三瓯”非遗文化产品,但对产品的制作技艺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消费者。因为那些真正出自传承人之手的非遗产品,一般价格都比较高,而我国目前很多消费者对于非遗产品的价值,尤其是文化价值,还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对于高价位的产品难以接受。相比之下,同学们的作品在价格方面反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学们看到自己制作的非遗作品可以转换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2.7 鼓励更多地同学以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推动非遗传承
鼓励同学们进行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工贸学院对此也一直非常注重。以“一木三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而且非常适合产品化,所以同学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比如工贸学院曾经选修过瓯塑课的杨忠敏同学,本专业为机电一体化,因为选修课结识瓯塑后,逐步走上了利用瓯塑进行创业的道路。他从最初成立瓯塑工作室,到后来成立自己的瓯塑公司,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职毕业生,到被评为温州市的“年度经济新锐人物”,以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利用非遗创业的成功道路。
国务院总理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说:“(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②在总理大力鼓励创业的号召下,希望有更多地选修、学习“一木三瓯”非遗技艺的同学利用其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3 结语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注重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所以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一木三瓯”是具有典型“瓯文化”色彩的属于温州地域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贸学院通过课堂教学、编写非遗教材、进行技能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传承成绩,但存在的不足也较明显,如教学开班量少,班容量小,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的范围有限等。针对于此,结合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时代背景,为工贸学院“一木三瓯”今后的深入传承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尤其是最后的建议,可以为全国其他高职院校的非遗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菁,黄友金.瑞安东源:再现木活字印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胡春生.温州瓯窑褐彩青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3]胡春生.温州瓯绣[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
[4]吴小红.瓯塑[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5]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上、下册)[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6]王春红.关于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深入产业化的思考[J].江苏商论,2015(4):21-24.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8]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