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

第1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 天人论 人贵论 善性论 文化契合

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完整和独立形态的心理学,只有散欠的心理学思想,是科学心理学的不成熟的前身。这种“画地为牢”的方式限制了我们对中国心理学的深入全面的分析。

中国心理学根植于中国哲学,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科学心理学有本质的区别,刚才也说过:中国心理学属于生活智慧是通过总结心理生活的直观经验得出的具体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是对心理生活的价值认定,并且只有经过个人的直观体悟才能把握。因此,它常常不是心理生活的知识,而是心理生活的智慧或实在的方式。另外,西方科学心理学以获取人的心理事实的知识为中心,主张“价值无涉”,而中国心理学以解决人的心理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关心的是人的生活幸福。

因此,中国心理学是人本化和值价定向的,它关注人丰富复杂的内心生活,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它着重的不是对心理事实的客观说明,而是对心理生活样式的价值判断和构造。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延续最久、传播最广、影响最大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他们不仅相互区别对立,而且相互吸收融合。

从天人论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但并不忽视人,老子曰:“地大、天大、道大,人亦大。”天人伦主要考察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而人贵论则重在考察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其他生物相比,人自有其卓越和优良,《尚书》: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论语》子曰:天地生,人为贵。那么,人以何为贵呢?荀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也就是说:人贵在有理性思维能力,有潜在的道德能力,可以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这是中国传统心理学最为可贵之处。潘菽指出:“人贵论是说,在世界万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东西,因此人也就是最为值得并最有必要由科学来予以研究理解的东西。心理学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忽视自己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即阐明人的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和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没有这样的认识,就会把人与动物以至一般生物混为一谈,以至心理学模糊或完全无视自己最核心的课题。

如果说天人论,人贵论是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将人与自然和动物相比较,从外部确立了人的地位,说明了人获得幸福生活的理由,那么性善论则进一步从微观上阐明人生幸福的内在根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有性恶论,性无善恶论,超善恶论等,但性善论却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如《三字经》开篇即指出“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性善论认为人自出生起就禀承了自然的优良品性,正如康德先天综合判断,人生就是将这些优良禀性逐渐展现,发扬之的过程,比如孟子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强调仁、义、礼、智四端是人的天性,而不是外在于人性,故而孔子说:“吾欲人,斯人之矣”;道家更是强调人的本真状态,即赤子之心,老子指出:“含德之后,比于赤子。”只有减损知和欲,归复赤子,才能把握道,同于大通,佛家强调真如是体,故众生皆有佛性,即便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也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均是说人性皆是善良的,故儒者可以成圣,道者可以成仙,佛者可以成佛!需要指出的是:性善论虽然肯定人的本性,即人的心理起源是善良的,但也仅说明人具备了向优良和幸福生活发展的可能性,要想使此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则需要在现实的社会实践生活中“身以载道”,即实践人生。

总之,性善论将中国心理学导向“人”的心理学因为性善论基于对人的信任,肯定,尊重和宽宽,可以说这使得中国传统心理学是温暖的,充满“人味”的,而不是像西方科学心理学那样,以“实证科学”的方式理解,抑制甚至作研究对象的人。

天人论,人贵论与性善论三者是相互循环和贯通的:循环表现在三论的相互论证,如天人论认为人与自然是相同的,而作为天人相通的基本依据是人是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贵于万物,有在于人具有万物所不具备的先天优良本性,而此本性又恰恰来源于天之禀赋。因而要论证天人论,须以人贵论为前提,而要证明人贵论成立,又须以性善论为基础;当追究性善论的根据时,竟然又是天人论。

贯通则表现在三者在本质上一致,天,人,性都不过是形而上(道)在三个不同层面的表相而已,三者是同质同构的,所以天事与人事,人性与天性,可以相互投射,映照互相沟通。

心理学起源于欧洲,却在美国获得了发展,并且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心理学在内容上是去文化的,在方法论上是实证主义的,是对人类行为所进行的一种独立——依存式的分析。在这种分析中,文化被作为一种准自变量,行为被视为一种因变量。而文化对于本土心理学而言,不被视为一个变量、一个准自变量、一个范畴(如个体的或集体的),或是个体行为的综合。它是个体在与自然和人类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要出现的特质。在本土心理学的性质上,有学者明确指出它具有“文化契合性”。

通过对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及其理论支点的考察,我们认为:天人伦,人贵论,性善论,相互循环,贯通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即“天人合一”观,并固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思想和核心理念,并与中国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紧密的契合在一起。进一步说,此三论的贯通融合使中国文化并不表现为坚固的宗教或客观的自然理论,我们无法从这个整体的文化中分离出哪是宗教,哪是科学,哪是实体,哪是理性,哪是自然,哪是人文等因素。因为,这三论在揭示中国人心理生活方面是由表及里,自外而内,层上递进的。这种密不可分文化契合性也说明了中国传统心理学是整体主义而不是还原主义的。

参考文献:

[1]高觉敷主编.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第2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20XX学年第二学期

称:

乘务心理学

团队/教研组:

师:

使

材:《高速铁路运输心理学》

教案

课题名称

服务与旅客运输服务

授课班级

高铁

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服务与旅客运输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铁路旅客运输的服务意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导入】

认识心理学

【新授】

一.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基本概念

1.铁路旅客运输服务

2.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特点

二.铁路旅客运输的服务意识

1.树立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服务意念

2.了解旅客心理状态,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讨论、练习】

案例分析:售票员售票情况

【作业】

心理学起源的相关资料

【小结】

通过本章节学习,引导学生们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基本概念并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课后反思】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教案

课题名称

心理学概述

授课班级

XX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什么是服务?

【导入】

心理学的起源

【新授】

一、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萌芽

中世纪(11-14世纪):中断

15世纪初: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17-19世纪中叶:研究活跃

19世纪后半叶:成为独立的科学

1879年,冯特在莱锡比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冯特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讨论、练习】

收集心理学起源与发展的相关资料

【作业】

【小结】

掌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课后反思】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概述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旅客的分类和旅客心理的概念

教学重点

明确学习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意义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学的起源

【导入】

观察生活中的心理学

【新授】

一、高速铁路旅客的心理

(一)旅客的分类:

1、按自然构成分类;

2、按社会构成分类;

3、按旅行目的分类;

4、按购买动机分类。

(二)、高速铁路旅客的心理需要

1、旅客的一般心理需要;

2、旅客旅行需要的表现。

二、在高速铁路运输中旅客心理的规律性表现

1.旅客动机的产生

2.旅行交通工具的选择

3.购票

4.去车站

5.进入车站及上车

6.车上旅行

7.到站下车及出站

8.继续乘车旅行

三、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旅客

2.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1)了解旅客心理需要

2)把握旅客的心理需要

四、学习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提高客运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二)提高客运服务工作的针对性

(三)提高客运服务工作的周到性

(四)树立铁路客运服务人员正确的服务观

(五)提高客运管理工作水平

【讨论、练习】

旅客购买高铁二等座车票曾更高等级座的心理分析

【作业】

收集高速铁路旅客运输过程中的旅客心理案例

【小结】

掌握心理学、旅客运输心理学与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关系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基础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本质及其行为特征

了解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熟悉服务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个性心理特征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旅客的分类

【导入】

人的本质及行为

【新授】

一、人为学基础理论

(一)人的本质

1、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

2、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二)、人的行为

1、关于人类行为;

2、行为种类;

3、研究人的行为的目的。

二、心理学基础理论

(一)关于心理学

(二)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心理现象与行为

(三)群体心理

1、群体的含义与分类

2、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3、群体的沟通和冲突

(四)个性心理与群体心理

(五)心里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讨论、练习】

服务群体的沟通技巧

【作业】

【小结】

具有通过旅客或旅客群体的行为特征分析其个性心理的能力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基础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管理学理论

教学重点

能够结合群体特点提供个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学基础理论

【导入】

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新授】

一、管理学基础理论

(一)管理的实质与管理学体系

(二)西方管理理论概述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三)管理现代化的表现

1、管理科学化思想

2、管理民主化思想

3、管理高效化思想

4、管理系统化思想

5、现代市场营销思想

二、消费心理学

(一)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分析

三、管理心理学

四、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具有从心理学、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旅客心理特征的能力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心理过程

教学重点

熟悉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导入】

认识过程包括哪些?

【新授】

一、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

(一)感觉

1.感觉的特征

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3.感觉的意义

4.感受性与练习

(二)知觉

1.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

2)社会知觉

2.知觉的活动过程

3.知觉的基本特征

1)相对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和概括性

4)恒常性

4.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1)知识经验

2)注意

3)定势

5.知觉与感觉的区别和联系

1)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2)知觉和感觉的联系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能够利用感觉和知觉的特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熟悉人们认识某个事物所需要经历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充分了解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的特征,培养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感觉、知觉的基本特征

【导入】

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新授】

一、记忆

1.记忆的分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为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根据记忆的线索划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考的程度划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4)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根据信息加工处理与存储的方式划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2.记忆表象

1)形象性

2)概括性

3.记忆过程分析

1)识记

2)保持和遗忘

3)再认和重现

二、想象

1.想象的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作用

2)想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补充的作用

3)想象具有替代作用

2.有意想象的种类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

3.想象与创造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能够利用记忆和想象的特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熟悉人们认识某个事物所需要经历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充分了解思维、注意、语言心理活动的特征,培养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记忆、想象的基本特征

【导入】

什么是思维?

【新授】

一、思维

1.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2)概括性

2.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言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3.思维过程

1)分析和综合

2)比较、概括和系统化

3)抽象和具体化

4.思维形式

1)概念

2)判断

3)推理

二、注意

1.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整合功能

4)调节功能

5)监督功能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紧张度

3)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分配

5)注意的转移

三、语言

1.语言的特征

2.语言的结构

3.语言的种类

4.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能够利用思维、注意和语言的特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掌握各种情感体验对人们认识事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情绪、情感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人的认识过程的基本特征

【导入】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和体验,这些体验属于什么?

【新授】

一、情感过程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基础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4.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5.情绪的种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6.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7.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信号功能

二、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含义

(二)意志行为

1.意志行为的特点

(1)意志行为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

(2)意志行为和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行为过程

1)确定决定阶段

2)执行决定阶段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2.意志和情绪、情感的关系

(四)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

2.坚定性

3.果断性

4.自制性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充分利用情绪、情感达到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目的,通过学习加强自身意志品质的培养。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意识倾向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

能够结合旅客的外在行为表现分析其心理动机及服务需求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导入】

你的个性是什么样的?

【新授】

一、个性意识倾向

(一)人的需要

1.需要的含义

1)需要是对现实要求的反映

2)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

2.需要的运动过程

3.需要的分类

1)从需要的性质分

2)从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划分

3)从需要的范围划分

4.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2)马斯洛的观点

3)需要层次理论的意义

5.人的欲望

1)欲望的种类

2)欲望的特性

(二)人的动机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

2)社会性动机

3.动机的影响因素

1)嗜好和兴趣

2)价值观

3)抱负水平

(三)人的兴趣

1.兴趣的概念

2.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2)兴趣的广阔性

3)兴趣的稳定性

4)兴趣的效能性

3.兴趣的分类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根据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个性意识倾向或其心理特征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旅客的气质特征分析其气质类型进而提供相应服务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哪些?

【导入】

你的期望是什么?

【新授】

一、个性意识倾向

(一)人的期望

1.期望的含义

2.期望心理的产生

3.期望的心理特征

1)表现出一定的期望概率

2)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动力

3)期望心理随客观环境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4.期望理论

(二)人的挫折

1.挫折的含义

2.挫折的产生

1)产生挫折的一般原因

2)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3)对挫折的容忍力

3.挫折行为

1)情绪上的反应

2)防卫的方式

3)环境的不良适应

4.避免挫折的措施

(三)人性

1.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2.人性的假设

1)经纪人

2)社会人

3)自我实现人

4)复杂人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根据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个性意识倾向或其心理特征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意识倾向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旅客的气质特征分析其气质类型进而提供相应服务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哪些?

【导入】

你的期望是什么?

【新授】

一、个性意识倾向

(一)人的期望

1.期望的含义

2.期望心理的产生

3.期望的心理特征

1)表现出一定的期望概率

2)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动力

3)期望心理随客观环境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4.期望理论

(二)人的挫折

1.挫折的含义

2.挫折的产生

1)产生挫折的一般原因

2)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3)对挫折的容忍力

3.挫折行为

1)情绪上的反应

2)防卫的方式

3)环境的不良适应

4.避免挫折的措施

(三)人性

1.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2.人性的假设

1)经纪人

2)社会人

3)自我实现人

4)复杂人

【讨论、练习】

你的兴趣都有什么?你觉得自己现在有欲望吗?你现在需要什么

【作业】

人的动机有哪些?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根据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个性意识倾向或其心理特征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旅客的气质特征分析其气质类型进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哪些?

【导入】

你的气质属于什么类型?

【新授】

(一)个性的形成

1.个性的特点

(1)独特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决定因素,即遗传因素;二是后天决定因素,即环境因素。

3.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儿童时期

2)学生时期

3)走向社会时期

(二)人的气质

1.关于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2.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气质可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进行划分。

3.气质对管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3)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4)气质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

(三)人的性格

1.关于性格

2.性格的特征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的本质

5.影响性格的因素

1)生理性因素

2)环境因素

6.性格发展的过程

(四)人的能力

1.关于能力

2.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认知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能力与兴趣的关系

1)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划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兴趣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

3)兴趣具有社会制约性

4.能力与知识、技能

1)区别

2)联系

5.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1)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为基础

2)能力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影响

3)优良性格特点往往能够补偿某些方面能力的弱点

6.能力的个体差异

1)能力的质的差异

2)能力的量的差异

【讨论、练习】

不同类型的人格对应的人物有哪些?

【作业】

性格和气质有何区别?学习气质的相关知识对你有什么指导意义?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气质的相关知识对未来工作有指导意义。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年轻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对旅客群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及年轻旅客心理特征的积极和消极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年轻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人的个性和气质类型有哪些?

【导入】

多大的人算年轻人?

【新授】

年轻是一个中性的词语,指年纪不大者,多指年龄介于十几岁至二三十岁间的人,强调的是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状态的成人。

一、年轻旅客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和消极特点

1.朝气蓬勃勇往直前

2.主动积极、勇于创新

3.类似成人的新需要大量涌现,激起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4.情绪强烈、情感丰富

二、青年自我意识的矛盾

1.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3.求知欲强而识别力低的矛盾

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5.幻想与现实的矛盾

三、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

1.正面心理特征

1)聪明开朗、善于思考,创造力强

2)同情心强,乐施好善

3)办事认真,有进取心

2.负面心理特征

1)依赖性大

2)任性专横

3)自我中心

4)性格孤僻

四、年轻旅客的心理特点

1)热情好动、独立性强

2)维权意识强、态度固执

3)服务要求高、肯提意见

4)自尊心强,情绪易偏激

5)尊重权威、能服从管教

【讨论、练习】

作为年轻旅客你乘坐火车时有何要求?

【作业】

年轻旅客群体有哪些心理特征?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多了解年轻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以便在工作中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本地及非本地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本地及非本地旅客群体的组成及其出行规律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与本地及非本地旅客旅客群体沟通的技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年轻旅客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导入】

你对于大连市来说是本地旅客还是非本地旅客?

【新授】

一、本地旅客是高峰客流的主体

在高速铁路交通系统中,本地旅客是主流的旅客群体,在全部客流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1.高峰客流的主体和特点

公共交通工具的客流分布是不可能一直保持均衡的,其中客流最集中、客流量最大的状态就称为客流高峰状态。这种高峰客流状态发生的时段就称为高峰时段;客流高峰的最大客流量就称为高峰流量。

2.高峰客流旅客的心理特征

通勤旅客是高峰客流分主体,正是因为他们将高速铁路作为上下班、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因此高峰客流旅客具有明显的通勤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

1)赶点心理

2)将就心理

二、非高峰时段的本地旅客

三、非本地旅客的心理特征

(一)非本地旅客的分类

(二)旅客的文化修养

(三)一般的非本地旅客

【讨论、练习】

作为本地或者非本地旅客你的心理是什么?

【作业】

高峰客流主体有哪些?其客流特点是什么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根据旅客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对旅客进行分类。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常见的旅客心理现象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高速铁路运输中旅客的平等心理及从众心理,嫉妒心理表现及其心理特征

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掌握不同旅客的不同的心里特征的外在表现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本地及非本地旅客的心理特征

【导入】

你对自己的相貌、体形满意吗?

【新授】

一、人格心理

不同的人格是造成人们行为表现各异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人格属于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范畴。

准确来说,人格具有3重含义:

(1)人的道德品质

(2)做人的权利与尊严

(3)人的行为模式。

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大性格”是指五种普遍的人格特征:外向性、神经质性、和善性、严谨自律性和开放性。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开放性仅是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这五项特质能够基本确定一个人的性格。

人格心理是最普遍、最常见和最为基础的人类心理活动。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必须认识到:虽然每个乘客的人格都不完全相同,但他们对服务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自己的人格必须得到尊重。

二、平等心理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平等是人类的最基本、最普遍和最常见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理想之一。

一般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的乘客群有:非本地乘客、进城打工族、残疾、体弱、老年乘客等,他们往往对平等服务的要求比较敏感,也最容易产生误解。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思维上的从众定式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心理。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四、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发生、发展,从内心感受而言,一般有3个层次:前期依次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中期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败感;后期则表现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发泄行为。

嫉妒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它一定要有第二者或第三者存在,而且这个第二者或第三者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嫉妒者要优越,或虽不优越,却对嫉妒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提出的打开心胸的办法:

想象一下,你来到大海边,大海是取之不尽的,无论你用盆、用缸,甚至是巨盆来

装,都无法把海里的水装完。

想象一下,你行大海里面取你要的水,而别人也在那里取水,而大海是取之不尽的。

【讨论、练习】

从众犯罪是否应得到法律的制裁?

【作业】

什么是人格?简要说明人格的形成过程。

【小结】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换位思考为不同的旅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常见情绪与旅客的情绪表现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人类情绪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与不同情绪表现的旅客沟通的技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什么是人格?

【导入】

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新授】

一、情绪与情绪控制

(一)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指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反应、认知互动。

(二)情绪的构成

人的情绪活动一般包含以下5个基本元素。

1.认知评估

2.身体反应

3.感受

4.表达

5.行动的倾向

(三)情绪的先天性和后天性

(四)情绪的控制

(五)情绪的调整

1.表情调整

2.人际调整

3.环境调整

4.认知调整

5.回避调整

二、常见的人类情绪表现形式

(一)人类常见情绪

1.七情

2.六欲

3.七情与六欲的差别

(二)人类情绪的基本形式

1.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三)心理波动与心理调节

1.心理波动

2.心理调节

1)心理调节的十大原则

2)心理调节的四法

(1)暗示调节

(2)放松调节

(3)呼吸调节

(4)想象调节

三、常见的旅客情绪表现

(一)疲劳情绪

(二)焦虑情绪

(三)恐惧情绪

(四)怀疑情绪

1.怀疑情绪无对错之分

2.怀疑情绪的消除方法

1)权威信息

2)公示天下

3)实际效果

四、自我牵挂情绪

五、自笑、自嘲、自言自语情绪

【讨论、练习】

面对就业情况你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作业】

什么是情绪?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包含哪些基本元素?

【小结】

掌握不同的旅客群体或个人的情绪表现,分析其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而提供个性化服务。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旅客的决策与个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6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旅客旅行决策要考虑的因素

了解旅客对旅行服务的期待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不同的旅行阶段旅客的心理需求

能够掌握与不同旅客个体沟通的技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情绪包含哪些因素?

【导入】

影响你的出行方式的条件有哪些?

【新授】

一、旅客的决策

旅客产生旅行需求后,就要进行旅行方式的选择,这一步即旅客的决策。

(一)旅客决策的过程

(二)旅客决策的影响因素

旅客的出行方式选择受供给属性和需求属性两个方面的影响。

1.供给属性

2.需求属性

二、旅客对服务的期待

1.旅客运输服务

2.旅客期望

3.旅客期望与旅客满意的对应关系

4.影响旅客服务期望的因素

三、旅客旅行的个体心理与需求

(一)旅客旅行的共性心理与服务

1.旅客旅行总体方面的需要的表现

2.旅客旅行各阶段心理需要的表现

3.旅客旅行心理需要的规律性表现

4.满足旅客旅行共性心理需要的心理服务措施

(二)旅客旅行的个性心理与服务

1.根据旅客气质划分

2.根据旅客职业划分

3.根据旅行目的划分

4.根据旅行行程和旅行性质划分

5.根据旅客自身条件划分

6.根据旅行中的旅行情况划分

7.根据旅客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划分

四、旅客旅行的群体心理与服务

(一)旅客群体的特点

1.心理的认知性

2.行为的联系性

3.利益的依存性

(二)旅客群体的类型

1,松散大群体

2.紧密小群体

(三)对旅客群体心理的服务

1.加强对紧密小群体的管理

2.用亲切、和蔼、礼貌的态度为大群体服务

五、掌握旅客心理的方法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一)掌握旅客心理活动的基础

1.要有明确的思想基础

2.要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要细心、有耐心,有耐力

4.要有迅速、果断的应变能力

5.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

(二)服务方式的改进

(三)掌握旅客心理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旅客旅行的主要心理

2.掌握旅客旅行的具体心理

3.必须注意从站、车的实际出发

4.既要注意重点,又要考虑一般

【讨论、练习】

你觉得影响你的出行选择是什么?

【作业】

旅客群体有什么特点?如何为旅客群体服务?

【小结】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熟悉旅客对服务的期待,了解影响旅客满意度的因素。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的认知能力及其培养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6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影响个人能力形成的因素及能力提高的途径

了解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

教学重点

具有一定的感觉与感知能力

具有一定的注意力与观察力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旅客决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导入】

你觉得你的能力是什么?

【新授】

一、认知分析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自己的感知开始的。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一)认知能力培养的意义

1.能够促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促使自觉地调控学习活动,顺利达到目标

(二)加强认知能力学习的策略

1.明确目标,了解认知知识

2.丰富认知体验

二、能力分析

人的能力总是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能力实际上是个体从事活动的能力。

(一)能力的诱发

1.环境诱发

2.参与诱发

3.设疑诱发

(二)能力的形成

1.素质

1)个人素质

2)企业素质

2.知识与技能

3.教育

4.社会实践

5.勤奋

(三)能力的提高

1.牢固地建立起不畏惧失败的信念

2.在思考中积极地进取

3.不轻易为拒绝所打败

4.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具有的主要能力

(一)感觉与知觉能力

1.培养感觉与知觉能力的重要意义

2.感觉与知觉能力的培养

(二)注意与观察能力

1.培养注意与观察能力的重要意义

2.注意能力的培养

3.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记忆与理解能力

1.培养记忆与理解能力的重要意义

2.记忆能力的培养

3.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思维与想象能力

1.培养思维与想象能力的重要意义

2.思维能力的培养

3.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言语能力及其培养

1.礼貌语言在客运服务中的作用

2.言语的感知与理解

3.言语的表达

4.言语能力的培养

5.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言语表达注意要领

四、技能及其培养

(一)关于技能

(二)技能的种类

1.动作技能

2.智力技能

(三)提高联系效率的方法

1.明确练习的目标和要求

2.灵活地运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4.知道练习的结果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

(四)技能的迁移与干扰

五、掌握旅客心理的方法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讨论、练习】

在日常工作中礼貌用语有哪些?

【作业】

语言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中的作用有哪些?

【小结】

了解个人素质对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

第3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一致性原则;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精神性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3-0110-08 收稿日期:2011-1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12YJA190004);广东省哲社规划项目(GD10CXL05);江苏省社科基金(10JYC015)

作者简介:郭斯萍,博士,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510006;陈四光,博士,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225002

近30年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国第一本中国心理学史教材,据此教材编写组的主要学术领导者潘菽教授介绍:“编写组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潘菽,1985,第1页)在这本教材中,潘菽实际上提出了一条有关科学性的判断原则,本文称之为“一致性原则”。原文是这样表述的,中国心理学史“应该从那些有关心理学问题的思想有没有合乎人的心理实际或能不能恰当地说明这种事实的见解作内容。”(潘菽,1985,第2页)这是一个不太被人注意但极重要的见解,因为它一举抓住了“科学性”问题的关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任何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恰当解释或见解才是科学心理学的合理内容,这才是衡量一种心理学理论或思想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基本标准,也是决定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现代西方心理学体系能否结合的逻辑前提。

“一致性原则”回答了中西方心理学体系能否结合为一体的大问题。根据一致性原则,只要以那些“合乎人的心理实际”或“能恰当地说明这种事实的见解作内容”,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结合就可以实现。现在的问题是,中西方心理学体系是否存在共有的“内容”?对此存在两种基本看法:一是认为中西方心理学体系完全异质,没有共同的内容,无法结合,称为“异质说”;二是认为两者有同有不同,通过或异中求同,可以结合,称为“求同说”。

一、“异”与“同”: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结合观

“异质说”认为中西方文化起源不同、发展的时间不同,形成的特点不同,由此孕育的心理学体系显然“貌异神离”,无法结合。“异质说”认为,不同已是事实,而且还由于先来后到的历史原因,现代心理学已经形成了以西方心理学为主流的学科体系,除此之外很难再存在另外的独立的心理学体系。社会心理学家Michael Bond说过这样的话:“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彭凯平、钟年,2004)这里的“不幸”、“如果”似乎就有这样的意思。

对此表达最为明确的是港台的本土心理学开拓者们。杨国枢教授认为:“如果是在各自独立发展的情形下,诸国的科学心理学都应该是原生性本土心理学。但时至今日,却只有西方国家拥有本土心理学,非西方国家则已失去了发展本土心理学的历史契机,剩下能做的只有努力发展本土化心理学。”(杨国枢,2008,第14页)杨中芳博士也说:“心理学不是中国人最先发明的。一些历史及文化因素,使我们比许多地区较迟开始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这个无法挽回的劣势使我们本身已经是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副产物。”(杨中芳,2009,第23页)

大陆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也基本持此观点,如中国心理学史教材编写中的外在逻辑研究思路(郭斯萍、陈四光,2011)。在具体研究中,外在逻辑原则体现为不能辩证看待现代心理学的西方文化的本土局限性,缺乏对中国古代富于人文特色的心理学体系的意识与自信,也缺乏对未来的科学心理学体系的宏观与战略眼光,包括文化心理学的眼光,这样就更多地只能是为挖掘而挖掘,不仅在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方面难有建树,甚至有成为西方心理学的附庸的危险。“它以西方心理学框架来整理古代思想总给人一种错觉,即西方心理学理论具有普适性,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只是为之提供经典例证。”(彭彦琴,1999)这种“重理轻文”的取向在该教材20年后的第二版中依然没变:“继续贯彻以现代心理学的体系框架为参照来组织材料即以科学主义取向为主来取舍材料,而基本不考虑人文主义取向。”(杨鑫辉,2005,第3页)由于中国心理学史教材的实际编写依然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框架,没有照顾中国传统心理学体系的人文特色,因此对于解决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结合的对象问题也就难有见效了。

由于“异质说”无视中国传统心理学体系的人文特性,导致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缺乏独立的地位,对于结合的对象问题,也不能或异中求同,只承认除了为西方心理学提供例证外,最多还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如杨中芳博士说:“将来中国本土心理学与现有的西方主流心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能会是在社会、性格及发展的范畴里。……与欧美心理学比较,本土化后的‘中国心理学’可能会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为不同。”(杨中芳,2009,第21页)杨鑫辉教授也指出:“可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中国近现代心理科学的结合点定在偏重于社会科学的心理学领域上,即广义的社会心理学(含管理心理学和司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和养生心理学等上面。”(杨鑫辉,2002,第48-49页)

“异质说”取消了西方心理学之外的其他本土文化心理学的独立可能,因而无论是外在逻辑研究还是本土“化”的追求,无论付出了多么辛苦的努力,收集到了多少的研究成果,由于无法看到或找到自己的合法研究对象,最终也只能是一片散沙。虽然我们看到了新学科“创建”的不断宣布(燕国材,2009),却始终不能建立一门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中国心理学史学科。中国心理学史有过“竖写”(如常见的按历史朝代为经的研究),也有过“横写”(如以范畴理论为纬的研究),但还没有“活写”,即还没有按照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与生命力,整理出合乎中国人心理实际的内容与体系。只有“活写”的中国心理学史才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本真反映,也是中国人意识行为的内在依据。中国心理学史可以与西方心理学进行比较性研究,也可以为其提供例证,但不能被其吞并或。它最终还应该有与其悠久文化相匹配、与西方心理学相一致的研究对象,共同为未来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

“求同说”不赞成“异质说”的看法。即不认同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现代心理学体系就是世界各文化心理学的“盟主”,更不认同以发展时间的先来后到为依据来取消其他文化心理学的独特地位。例如,从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发展特点与巨大影响来看,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关系应该是彼此平等、的科学同盟军。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独具特色的心理学科学体系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这是与绵延不断的中国文化本身的“独具特色而又自成一体”的既成事实一致的,一部客观的中国心理学史就必须是这个“既成事实”的反映。中国心理学史既可以提供西方心理学有关理论的例证,还应该能够与西方心理学一道,为未来的科学心理学大厦不仅添砖加瓦,而且提供重要而有力的理论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看,潘菽的一致性原则不失为“求同说”的理论依据。即解决中西心理学体系的结合问题,关键应该看中西心理学体系的有关理论是否与人的“心理实际”一致。只要是关于人的心理实际的真实反映,就无论时间的早晚、理论的中西,都在科学的范围之内,不应该存在结合的难题。

那么,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实际”是什么呢?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具有明显的情感性,是不同于西方科学文化的伦理文化。“西洋哲学总是一个知(智)的系统,儒家哲学,始终是一个仁的系统。”(熊十力,1996,第7-8页)仁就是指人的伦理情感。所谓伦理就是关于人际情感的理论,“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情的文化。看似矛盾地,它既重视压抑感情,又经常以感情为交往准则,因此可谓是研究情感的温床。”(杨中芳,2009,第78页)可见,关于情感的研究就是中国传统心理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与主要内容。

相反,过去的西方心理学更重视认知,不重视情感研究。导致中国心理学的情感性本土特色无法与其对应比较,只有在自己不擅长的认知上亦步亦趋。“过去数年间,欧美心理学家,如Maccaby(1982)和zajonc(1983)等,均批评西方心理学在过去二十年,有过分强调认知研究的现象。在他们的大力推动下,这几年已有逐渐转向重视感情研究的趋势。”(杨中芳,2009,第78页)

二、从意识到精神: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人性回归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关于精神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美国心理学家杂志2003年、2004年的杂志指出,精神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之前对精神性研究的忽视主要是由两个设想导致的:一个是觉得精神性不能科学地加以研究,另一个是精神性不应该对之加以科学研究,这两个假设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William,2003)精神性是可以加以科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协会36分会、行为医学协会等专家团队已开发大量研究工具和仪器开始应用于对宗教变量以及精神性的研究,其中有些已有了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标准的工具,这些工具已经开始应用于大范围的研究。(Hill&Pargament,2003)

西方心理学对精神性的关注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之父Wiliam James(1842-1910),他认为宗教是一种感觉、实践、一种当个体独处时的神圣的体验。可见,Wiliam James把宗教更多地等同于与人的心理相关的灵性、精神性等等,而不是制度上的宗教。(Hauerwas,2001,p,42)整个20世纪,Wiliam James以及其他的学者把精神性、灵性与一个人的性格、个性、性情相联系,通常强调一个人的社会和情感方式以及他的生活风俗。显然,人们的生活经历是了解人的精神性的主要因素。Wiliam James关于主体我的概念也有此意味。早期的人格心理学家如Gordon Allport和Gardner Murphy,也是宗教心理学的先锋。

后来较明确与系统的研究则要算人本主义与超个人心理学等学派,虽然精神分析也有相关的论述,如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以及之后的新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宗教心理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超个人心理学尤其以对于精神性的研究热情为其特色,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精神性在人格发展中的力量和在人格构架中的地位得以彰显,认为完整的人格发展至少应当涵盖身体、心理、灵魂、精神四种基本水平;在这四种水平中,精神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性为自我的整合提供了支撑性的构架。由于超个人心理学更多地从远离现实的神圣途径去研究人的精神性,与宗教意识纠结不清,因而受到心理学界的批评与抗拒。如1986年由于Rollo May(1909-1994)的反对,超个人心理学进入美国心理学学会的努力失败了(郭永玉,2002,第222页)。

精神性研究在心理学中的遭遇令人深思。就像意识研究的遭遇一样,在过去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把持下,意识以及认知无一不被荒唐地逐出科学研究的大门。现在同样,虽然人们都相信精神因素及其力量或作用的客观存在,但由于其主观性特色,尤其是由于它与宗教难分难解的关系,极大地妨碍了心理学有关研究的科学信心。虽然心理学史上不乏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探险者,但大多数心理学家还是受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不愿蹚此“浑水”。从意识到精神性,这种明知其存在且相信其巨大影响力,但又不能或不愿研究的现象在心理学科中屡见不鲜。心理学研究史中的这种现象在精神性研究上特别明显,这也说明精神性是一个比意识更值得关注的心理学问题。

精神性一词“spirituality”源自拉丁语spiritus,中文有时也翻译为“灵性”。原始含义为“呼吸”,指“内部自我”的活动。到12世纪,精神性有了心理功能之意,主要与“有形的、物质的”相对而言。(David,2003)之后,精神性更多被用于宗教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精神性才开始引起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Simpson和Weiner于1991年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花了10页总结精神性的参考材料,形成了两大相关主题:一个是关注生命质量,赋予生命或肉体以能量。第二,精神性包括生活中的大量非物质特征,认为不是理解物质世界的可觉察的身体感觉。(Simpson&Weiner,1991)

精神性有多种定义,通常是与能感知外界世界的躯体感觉相区别。Reed(1992)认为:“精神性是一种个人追求(生命)意义的倾向,通过赋予个人力量使个人以自我价值不遭到贬损的方式超越自我,是一种对包括个人内在的自我关系、人际间的关系以及超越个人的关系等相近领域的领悟和感识,通过这样的活动为个人提供(和他人的)有力量的连接。”(Shelley-Rae&Ma~ha,2009)

MacDonald(2000)在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得出关于精神性的以下一些认识:A精神性是多维度的,包含一些复杂的体验、认知、情感、生理、行为、社会等组成部分。B精神性包含这样一些体验:精神、宗教、巅峰、神秘、卓越、神圣。C精神性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精神性的量和质的差异可以通过个人测量加以得知。D:精神和宗教不同,但是包含着虔敬。E精神性包含超常信念、体验和实践。

他编了98道题的精神性表达问卷(Expressions of Spirituality Inventory,ESI),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精神性的五大维度:精神性认知定向、经验主义现象学维度、超常信念、宗教意识(虔敬)、存在主义幸福感。他从测量学的角度得出精神性与大五人格的相关,经验主义现象学维度与大五人格的开放性相关最大,其次是外倾性;超常信念与开放性存在最显著的相关;宗教意识与怡人性、谨慎性关系最明显,与开放性关系最弱;精神性认知定向与怡人性、谨慎性关系最明显,其次是开放性,接着是外倾性;存在主义幸福感与神经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谨慎性、外倾性、怡人性呈显著正相关。

Elkins(2001)从人本主义的取向给出了精神性的以下特征:精神性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一种人类现象;它的共同核心是现象学的;是人类对敬畏之神圣的反应能力;它以“神秘的能量”为特征,以移情为终极目的。这或许可以作为对难以把握的精神性概念的一个参考。

Thoresen(2002)把精神性理解为能超越时空、物质、能量等物理感觉极限。David(2003)认为,精神性代表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包括信仰超自然现实、区分神圣和世俗、体验内心的和谐状态。Palmer(2003)则认为精神性是一种人类永恒的向往和追求,向往能与比自我更大的某物有所联系。

Boscaglia和Clarke(2005)认为精神性是一个信仰和态度体系,它通过与自我、他人、自然环境、一种更高力量和/或其他超自然力量的联系感来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目的,并体现在情感、思想、经历和行为中。

关于精神性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开始起步。Persinger(1993),Cook(1997)等人的脑刺激实验表明,刺激左右颞叶可以激发强烈的精神体验。Newberg和Alavi(1997)用单光子脑断层成像(sPECT),检查冥想和宗教状态时的脑像,这些研究发现对不同脑区如颞叶、扣带回、顶叶皮质、右侧前额叶的激活可以产生精神体验。激活左右颞叶可以产生精神性体验。通过实验,大多数个体的左侧颞叶可以产生主观幸福感。(Giordano,2006)

三、精神性:中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共同对象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并肯定人的精神性追求及其对人的影响力量,不仅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而且是人区别于万物高于万物的本质之存在证明。如人类的宗教现象,或者个人所有的那些抵抗人生之贫穷困迫、空虚寂寞、衰老绝望等一切苦痛乃至死之恐惧的力量,或能够替换与超越“荣乐止乎其身”层次的积极情绪。这些,都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的证明。

在有着的西方,精神性更多地被理解为通过对“上帝”、“神灵”的信仰,接受这些至高无上的力量的指引,去追求理想生活。大量研究证实,宗教式精神性是慢性病和重症病人对抗疾病的重要的主观力量。实际上有少数美国人甚至认为精神信仰是他们生活中的决定因素,在他们应对疾病的过程中,精神信仰甚至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Ironson(2002)的一项关于艾滋病幸存者的纵向研究中,发现有宗教虔敬指引者能存活更长的时间。

在此前提下,我们又必须承认,精神性及其追求所包含的意义因文化传统的不同而迥异。从文化的角度看,关于精神性的理解远不止“神圣”或宗教的一条途径。在西方文化的理解中,由于其传统宗教因素的力量,精神性更多地以超凡入圣的非世俗途径展现。事实上,西方心理学一开始走上实证科学研究的道路,便不得不与宗教切割是可以理解的,由此与宗教心理纠缠在一起的精神性也难免“孩子与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命运了。

但是,现代心理学开始摆脱过去的失误,即开始将精神性与宗教进行切割。一方面承认精神性对人的心理活动的重大影响。如认为“精神性应该是人格的一部分,即是它的第六个维度,精神性是衡量完整人格所必需的维度之一”。另一方面也认为,宗教固然离不开精神性,但精神性并不等于宗教,无论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精神性(如)还是世俗的精神性追求,都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变量,就像过去所重视的生物与环境变量一样。

中国文化的传统不是宗教式的,但谁能否认中国人的精神性追求呢?熊十力先生说过:“中国人缺乏,言中国人无宗教思想者,确误。”(熊十力,1996,第16页)事实上,中国文化没有走上宗教的道路,即不是从神圣的途径实现其精神性,但其丰富的精神生活说明,除宗教路径外,还存在一种世俗的精神性追求的心理生活。

一方面精神性不是宗教的专利,宗教只是人类精神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宗教可以看做是彻底的社会现象,而精神性通常被理解为个体层面的内在认知。从这个角度来说,宗教与精神性的领域就像医学与健康的领域一样。(Thoresen,1998)另一方面精神性又是人的内在本质规定,是人的独特心理潜能。那么,缺乏宗教的文化必然有另外的展现人类精神性潜能的形式与内容,具体如中国传统文化。香港学者对比了东方的孔子思想、道教、佛教、印度教与西方文化的自我差异后,开启了精神性的跨文化融合研究,推动了精神性研究的本土化进展。(Ho,1995)中国传统文化不具有宗教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性特点,仅仅站在西方宗教文化的立场评估,恐怕很难让人理解中国人的精神归属。

宗教式神性追求只是精神性的一种表达形式。精神性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呈现,如“Pargament用将神圣浸染到日常的经验、目标、角色以及责任中的能力来界定精神性的构思,打开了探索经验世界的新的道路。”(Pargament,1999)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性特点表现为放弃了宗教式的追寻神圣的途径,致力于在日用伦常中寻找神圣性。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等等,就是这种中国式精神追求的精辟概括。

无论外在还是内在,精神性都是一种超越性的经验。当精神性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心理学的新的研究对象时,中国文化传统的心理学宝藏才真正可能成为一支独立的心理学力量而出现。或者说,现代心理学的精神性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将是中国世俗的精神性心理学体系以主力军的地位加入其中。“通往神圣的道路是多样的,宗教所提供的模式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在心理学的术语中,精神性作为一种超越性经验,所包含的内容超出了其宗教界定。我们最终希望能借鉴西方心理学对精神层面的探讨方法,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路径。”(郝敬习,2009)

正如心理学家Emmons所指出:“心理科学正濒临一场精神性革命。为了推进精神性研究,我们需要扎根于世界伟大的智慧传统与当代的实证研究中,构成一个内容广博的模型。”(Emmons,1999)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学术而言,这种宣言或判断都不是言过其实。

从历史而言,在中国传统思想的长河中,构成其主体的儒道释文化就以精神性生活的提倡成为鲜明特色,中国传统思想的第二座高峰、融合儒道释三者为一体的宋明理学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性心理学内容,其重要观点例如“成圣论”。这个观点是宋明理学回答普通人应该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作出的回答。宋儒周敦颐、程颐等都持“圣人可学论”,即圣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远离俗世的修行而成,而是在后天世俗生活中学习发展而来。理学彻底突破了圣人天生以及宗教修炼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圣人可学的心理发展观,为人的精神性发展铺就了令人鼓舞的世俗之路。理学家不仅提出了这一极具精神性特点的发展目标,而且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日常路径,比如通过反省、模仿学习(如学颜回)、格物致知等方法来帮助普通人实现成圣的目标。

从现实而言,如今的中国人正面临着一场不亚于近代中西冲突以来的心理危机,即由于精神性缺失所带来的危机。近代以来对于中国伦理文化的精神性价值的妖魔化导致了传统价值观的断裂,以及随后科学文化、革命文化的强势,加上当代重利文化的冲击,使得今天的中国人处于上无片瓦(宗教关怀)下无寸土(传统伦理)的孤立无援的精神困境。中国人会如何选择?或者说会寻找什么样的精神支柱?是挤入别人的屋檐下(即信奉其他文化的宗教)避风避雨呢,还是寻找自己的心灵港湾(回归传统伦理)?抑或还有第三条路?任何理论发展的最大动力必须来自现实的需求。毫无疑问,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将是现代心理学“精神性革命”的最大推动力。

从学术而言,传统的中国心理学思想在与现代心理学的对接中,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而使得以往外在逻辑原则指导下的研究显出隔靴搔痒的效果。近30年前出版的中国心理学史教材,舍人文主义而取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范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悖论:一方面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源自完全与西方科学文化异质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却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模型。中国心理学史当前的研究困境大概与此不无关系吧?杨鑫辉教授也指出:“遗憾的是,现在一些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成果由于未能很好地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大多具有历史的价值,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杨鑫辉,2002,第39页)既然西方心理学本身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框架”,那为什么不能同时借鉴与参照呢?人的心理世界之复杂绝非科学主义模型所能穷尽,尤其是面对缺乏自然科学研究传统或基因的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怎么能仅仅凭科学主义模型一统天下而置人文主义模型于不顾呢?后来,燕国材教授在回顾总结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历程时也坦承这一不足:“遗憾的是,以往的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采取科学取向有余,注意人文取向不足。这是一个明显的缺点,必须加以纠正。”(燕国材,2009)

其实,西方心理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分裂并不一定是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规律体现。对此国内外的不少学者进行过很多论述与批评,现在这个问题有缓解与进一步解决的趋势。比如社会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所形成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就是这种分歧或分裂得以解决的一个尝试(朱滢,2007,第356页)。未来的心理学要想取得公认的科学地位,就必须也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今天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如果还囿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传统分裂不可自拔,就明显地跟不上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脚步,更谈不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科学体系了。

无论哪种文化,反映的都是作为同类的人的心理生活、人性本质,不可能也不应该没有共同的成分、共同的研究内容。过去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追求狭隘的科学主义的范式,排斥着种种人文色彩的心理内容,如意识,如精神性,等等。受此影响,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挖掘未能取得让人满意的理论或体系的突破。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找不到一把双方都承认的尺子,或者说没有共同的计量单位,说是驴头不对马嘴式的比较也不过分。

现在,精神性作为中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的共同主题,其革命性意义在于最大限度上统一了中西方心理学体系曾经格格不入的局面,从宗教意义中分离出来的精神性概念将成为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最大公约数。可以预见,中西方心理学通过对“精神性”这一共同内容的并肩研究,相互补充,对于最终促进世界范围的科学心理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将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事实上,西方心理学对于精神性的研究,传统上主要是两大领域:一是宗教心理学;二是临床心理学,对日常的、世俗的精神性生活的研究比较缺乏。而中国文化传统几乎无,整体表现为一种世俗的精神性追求,对于精神性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更是先天不足。再加上由于中西方文化在精神性的表现与理解上大不相同,这一方面使得我们在研究对象上的借鉴不易进行,另一方面又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精神心理学思想在理论与应用诸方面研究的重要性,即对于丰富现代心理学的精神性研究从而促进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裨益。

同时,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研究中国古代的精神心理学思想,必须有利于解决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虽然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不仅仅是缺乏传统精神性指导所致,但是,如何运用中国古代精神心理学思想的价值消除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是一个艰巨性与紧迫性共存的重大考验,也是另一个反映中国传统精神性研究重大意义的现实命题。

第4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民族心理学是在西方科学心理学诞生之时,就已经现身的探索和研究。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冯特所创始和创建的心理学则包含了两个重要的部分,这也就是个体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从个体心理学延伸出来的是后来的实验心理学的传统,从民族心理学延伸出来的则是后来的文化心理学的传统。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涉及了四个重要的部分,这也就是原始人类的心理考察,图腾制度的心理考察,英雄时代的心理考察,人性发展的心理考察。有研究指出,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交叉和互动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进而,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分离、对立和冲突也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的一个常态。目前,在中国本土强化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也成为中国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共识。有研究认为,中国的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应正确处理十种关系。这也就是民族学研究取向与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关系,质的研究范式和量的研究范式的关系,科学观与文化观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人类共同心理特征与民族特异心理特征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外显与内隐的关系,政治与学术的关系。一种综合的、包容的、折衷的、交叉的、整合的研究取向和研究范式更有利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有研究认为,探讨文化、种族和民族的心理学,实际上是文化学与生物学的彼此交叉的研究。这不仅与生物科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的探索密切相关,而且与文化科‘学、社会学、社会文化学的研究紧密相连。这带来的就是文化学与生物学的彼此交叉,所产生的就是文化生物学、文化神经科学等交叉科学的门类。有研究表明,民族心理学是一门跨心理学与民族学两大学科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与方法论基础的多元性与独特性构成了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民族心理除了要关注民族心理过程以及族群人格的研究之外,更要注重对民族心理活动结果的研究,同时也要注意到民族心理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民族心理有独立的、区别于民族学与心理学的田野实验法,是将民族心理放置于真实的田野场景中去研究。

在心理学的特定分支的探索中,例如在社会心理学有关民族心理的探索中,有研究就专门探讨了关于民族同一性和文化多元性的关联。很显然,社会心理学的多元的研究也提供了关于民族同一性问题的不同水平的、不同理论的、不同观点的、不同方法的探索。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决定的是关于民族心理考察的基点和本源、侧重和依据、核心和原则、根本和关键、尺度和规范、主旨和理念。这对于民族心理学的探索而言,所导致的是可以和应该从哪里人手,怎样和如何去把握研究对象,采纳和运用什么研究方式,创造和发明哪些技术手段,从而去考察和探索民族心理,去揭示和解说民族心理,去干预和引导民族心理。因此,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的探讨,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推进关于民族心理的理解和阐释。    

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和研究视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都应该是一体的和一致的,也都应该是匹配的和呼应的。因此,民族心理学的思想基础和研究方式实际上也就决定着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从而也就规定着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走向。    

其实,在不同民族的生活之中,民族的心理、民族的行为都与生活的常识、心理的常识等密切相关;也都与宗教的信仰、宗教的崇拜紧密关联;也都与哲学的理念、哲学的思想不可分割;也都与文化的背景、文化的传统彼此一体;也都与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影响相互一致;也都与传统的资源、心理的资源彼此共生。因此,这实际上所涉及的民族常识、民族宗教、民族哲学、民族文化、民族科学、民族资源,也就成了民族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式的关键。这很显然就是民族心理学探索的人手的方式、关注的方式、考察的方式、理解的方式、把握的方式、干预的方式。    

一、民族心理学以民族常识为基点和本源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背景之中,在不同的民族生活的方式之中,在不同的民族心理的构成之中,就存在着属于特定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的独特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可以说,常人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就内在包含着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在特定民族的生活常识之中,就具备了有关心理行为,以及有关民族心理行为的思想理论、探索方式、工具手段和干预技术。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包含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构成部分:一是常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关于心理行为的理解;一是专家的科学研究关于心理行为的理解。    

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中,生活的常识或心理的常识就可以成为理解民族心理和把握民族行为的重要的基点和本源。这实际上取决于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对于民族生活、民族心理和民族行为的实际的影响。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对常人的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有如下的几个途径。    一是通过生活方式的影响。人的社会活动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包括了人的日常生活的方向选择,人的社会生活的传统习惯,人的心理生活的生成方式。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认可和给出了一种基本的或特定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样态。特别是,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认可和给出的是一种基本的或特定的心理生活的方式或心理生活的样态。或者说,人的生活方式或心理生活方式,可以按照常识形态的心理学来进行建构。日常的生活方式、日常的心理生活方式可以是在常识的引导之下。    

二是通过日常语言的影响。人是通过语言进行互动和沟通的社会存在。在人的日常语言中,有着人类生活长期积累起来的关于世界万物和社会生活的语义表述。常识心理学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解说,是通过日常语言得到表达和传输的。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日常语言中蕴含着大量的心理学语汇,这些语汇不仅可以描绘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而且可以影响和引导人的心理行为。特别是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中,许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都有在日常生活中的特定的含义。    

三是通过心理生活的影响。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就是普通人的心理生活的重要的构成部分。常人的心理生活就是人所觉知、觉解、建构、创造的心理体验或体尝。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常识形态的心理学会框定一种模式、一种流向、一种形态。那么,在特定的或独立的社会生活中,每一社会个体的心理生活都会对他人的心理生活产生重要的或多样的影响。因此,在常人的心理交流和互动之中,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就会影响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的心理行为和日常生活。    

四是通过生活意义的影响。常识形态的心理学所拥有的心理常识是具有生活意义的内涵的。常识具有的意义就是生活具有的意义。意义是人的生活的现实,或者说人的生活都是由各种不同的意义构成的。意义的现实决定了人的心理和行为。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就具有特定的生活的含义,也具有特定的心理生活的含义。常识形态的心理学给出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定义就是生活意义上的,是生活意义在人的心理行为方面的相应的或独特的体现。    

第5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客体都是人,因此主客体的关系表现为“我—你”的关系,伽达默尔这种“我—你”关系划分为三种[1],每一种类型都体现着主体对客体不同的态度。(1)第一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被试)当成物,当成对象,用科学的态度加以把握,从同类的行为中概括出典型的规律性认识或类型化的认识,以便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预见和一般的把握。人的行为不过是作为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人变成了一种研究手段,在这里,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2)第二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当作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反思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要求理解者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与偏见,进入到被理解对象的历史中,设身处地的把握与理解对象。这种关系过分强调了被理解者的历史性,但忽视了理解者自身同样具有历史性。(3)第三种类型的关系是不仅把人当作人,而且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中,彼此是开放的,伽达默尔称这种关系是“效果历史性的关系”。

根据这样的关系,心理学研究也可以区分为“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

一、“独白”的心理学

主客体的关系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古希腊时期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统一的关系,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是代表。从近代的笛卡尔开始,树立了主体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哲学上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在独白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首先表现为“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理性的独白,追求绝对的理性,将世界看作是主体理性的附属。主体是绝对的控制者和支配者,客体是受支配和被控制的,因此,理性的独白也可以称为主体的独白。受19世纪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影响,心理学从成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就致力于模仿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主体设立起来的知识框架,目的是用理性控制与支配自然。自然世界是科学的对象,即客体,科学的目的在于使自然以主体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就成了理性的独白。此时,科学家面对的是物,是客观对象,由于客观存在没有主体性,是完完全全的客体,因此,在针对自然客观存在的时候,这种“独白”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陷入到自然科学的理性独白之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最早是灵魂,从词源上来理解,"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的意思是指"Psyche—logos"(心理的理念或学问),也就是关于灵魂的研究。心理学首先面对的是人自身的心灵问题,在心理学的早期萌芽时期,心灵问题基本上包含在哲学研究之中,人们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灵,通过与别人的交谈和交流,共同探讨心灵的问题,苏格拉底将这种方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种思想方法被称为“精神催产术”,真理就在平等的谈话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来,但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方法缺乏实证研究,不具有真理性。这种状况到了近代得到了改观,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前心理学中“人—人”的关系蜕变成了“人—物”的关系,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了用来了解人性的工具,成了物,成了对象。在这种“人—物”关系中,理解一个人和理解一个典型事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通过对同类的行为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在这个时候,同类的行为变成了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仅此而已。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完全服从于理性的解释。在康德看来,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研究应当具有伦理性。伽达默尔也批评了这种把人对象化的做法,“这种遵循18世纪方法论思想和休谟对此所作的纲领性表述的社会科学方法,其实是一种效仿自然科学论的陈词滥调”[1],如果把人对象化,势必产生对方法的崇拜。事实上,科学心理学一直致力于研究方法的精巧化,注重程序性的东西,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之间更偏向于研究方法和手段,忽略了研究的现实性与内容性。

“独白”的心理学追求对心理的形式化解释,用对心理行为的研究代替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用对理性思想的研究代替了对现实个体与人群的研究。注重心理的结构与形式,忽略了作为心理行为的实际生活内容。为了完成对心理行为的形式化的解释,“独白”式的心理学对科学方法有一种渴望,将科学方法运用于心理经验,包括那些超出科学方法论控制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如个体的心理生活、文化经验。如果在研究中发现科学方法不适用于这些经验,就把这些经验排除在研究之外,带有强烈的“方法中心”的情结[2]。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研究手法,用个案的研究来证明普遍的真理,用归纳法揭示普遍的原理,这是一种证实的过程,这样的作法遭到了科学哲学家波谱的批评。心理学过分追求形式化的解释与自然科学的精神有关,自然科学遵循三大研究原则,即,自然一致性原则;实体原则;因果性原则。自然一致性原则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对象,即不管怎样,事物现象背后存在着共同遵守的规律。科学的目的就是去解释普遍的规律,即使研究具体的对象,目的也是试图用个别的实例去证明和补充普遍法则。实体原则认为在事物之外存在着一种实体,这种实体实质上就是事物的一种模型,是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以自然科学观的视角看,不同学科都有不同的实体概念,例如,就社会学的研究而言,“社会”就是一个实体,就心理学的研究而言,实体就是“心理”。在这里,实体就是建立在个别基础上的一般普遍性。因果性原则表达了一种现象之间的连续关系,一旦确定两个或两类事件之间存在一种因果联系,那么就可以肯定相同的原因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即同因必然产生同果。坚持因果性的原则导致将心理生活的主观理解性与体验性抹煞,使心理生活成为一种客观经验的存在,成为可以共证的对象。回顾近现代科学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在“独白”的状态下发展的。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还是逻辑实证主义,都过分强调研究的客观性,观察的中立性,而语义模型理论则突出了研究者的逻辑演绎,更没有考虑到对象的主体性。艾宾浩斯为了研究人类记忆奥秘,在实验室里用一些无意义音节组成的学习材料替代有意义的现实的学习材料,排除或忽略了被试的主观感受,诸如情绪、体力、动机、兴趣等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了关于人类的遗忘规律,显然,这样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遍的解释效果。赫尔试图完全用数学的推理来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学习心理学家桑代克用对白鼠的研究解释了人类学习的三大定律,托尔曼在实验室通过对白鼠学习情况的研究,发现了人类的“潜伏学习”。斯金纳也是试图把实验室的强化理论运用到整个人类行为的解释上。同样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也试图通过电脑对人脑的模拟来揭示思维的机制。这些都是一种“独白”的行为,因为在这些研究中,主体与客体是分裂的,是“人—物”的关系,二者是处于对立之中的。

“独白”的心理学过分夸大了作为研究者的主体的地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科学家是绝对的主体,自然物是绝对的客体,自然物是统一在主体理性的范畴中,是用主体理性的语言来表达的。心理学家将这样的研究模式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变成了绝对的主体,被研究的人成了绝对的客体,在实验研究中尤为如此。心理学家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忽略了被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将被试视为一种模型化的存在,把被试从现实社会关系中分裂出来,实行价值中立。在很大意义上,被试变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普遍规律的个别表征。心理学家用理论模型对生活世界加以解释和说明,他们遵循的是因果原则,通过世界事实的模型,对生活世界进行预测和控制。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工作是一种“独白”,没有考虑到被研究者的感受、社会背景、需要与动机,没有考虑到个体与群体的心理生活,一切都服从于研究者的程序,而研究者又服从于理性的规范,服从于理性的“独白”。美国心理学是这一现实的代表,研究者在科学的研究程序中得出了结论,然后把这些理论无论制地推广到其他社会和民族,用以解释所有的个体与群体,忽视了理论解释效能的文化差异性与有限性。研究者一厢情愿地为所有人、所有行为构筑统一的心理模式,这样显然夸大了研究者的主体地位。理性的“独白”由此蜕变成研究者的“独白”。

在“独白”的心理学中,“我—你”关系还表现出另一种形式,即“你”被承认为一个人,而不是物。在这种关系中,要求“我”必须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和偏见,客观地了解“你”,还“你”真实的面目。这实际上犯了19世纪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错误,因为它忽视了“我”本身的历史性,在这样的关系中,主体是在完全“倾听”客体,是另一种形式的“独白”。这种关系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尤为典型。如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独白”。本土心理学是在反对心理学研究价值中立的浪潮中兴起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人意识到依靠国外的心理学理论是难以解释本土民众的心理生活的,于是纷纷拿起传统文化的武器与国外的理论分庭抗礼,他们下意识地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视为两个实体,要么是外来文化,要么就是本土文化。近几年有的学者致力于寻访传统概念,从古籍中挖掘传统概念,用传统概念来阐释现代人的生活,还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考证传统概念的原始意义,力图还原这些传统概念的原初意义,仿佛不用本土的传统概念来解释本土生活,那就不成其为本土化。这样做,实际上又陷入到了“独白”的研究当中,这种“独白”不是主体理性的独白,而是文本或对象的独白,是主体对客体的完全“倾听”,是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重演。狄尔泰的历史主义要求研究者完全进入到历史文本之中,忘掉自我,彻底的以一种还原历史的态度进行研究。这其实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主体的丧失。在本质上,这仍然造成了主客体的分离。在实际的理解过程中,要作到主体的“遗忘”是不可能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寻访传统概念,而是阐释当代人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只有采取“对话”的形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本土与非本土之间才能达成融合。

可以看出,“独白”的心理学实质上是错误地理解了主客体的关系,遵循的是主客体的二分法,没有将二者真正地融合起来,要么是主体理性的自言自语,要么就是完全受制于客体。心理学研究要做到主客体的融合,就必须改变研究方式,从“独白”走向“对话”

二、“对话”的心理学

在“对话”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既不是“人—物”的关系,也不是“人—人”的单向度关系,而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平等和相互开放的关系,即伽达默尔的“效果意识”[3]。所谓效果意识,是指在主客体的交互关系中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种意义既不完全属于主体,也不完全属于客体,而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与客体都没有“独立意识”,也没有“依赖意识”,二者是一种对话的关系,主体不排除自身的历史性,客体也不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两者的历史性在对话中得到新的诠释,而这种新的诠释恰恰是我们应该研究的对象或目的,即效果现实性。在对人的研究中并不存在着主客体,只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即相互理解,强调在“参与”或交互作用中去获得真理或意义。伽达默尔在哲学上进行了一次变革,既批判了西方近代哲学以来过度膨胀的主体性,也批判了历史客观主义,重新界定了主客体关系,这为反思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对话”的心理学首先要排除理性的“独白”,避免“人—物”关系的自然科学模式,不再把人当作理解人性的工具,而是把人当作目的。主体有自身的历史性和前见,客体也有自身的历史性和前见,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不是绝对的主体,被试也不是绝对的客体,被试不是符号,他具有现实的关系、背景,有真实的动机、兴趣、情感等等。在研究中,主试与被试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彼此开放的关系,主试不是试图去将被试的个别特征抽象为普遍的法则,而是理解被试的行为,在具体的历史关系中理解被试,不夸大主体的地位。研究者主动地参与所要认识的对象,既不过分突出主体性,但也不能使主体性丧失。当主体试图去理解对象时,一方面,主体自身带着“有色眼镜”,另一方面,对象也同样生活在历史性之中,当进入研究时,二者便开始了一种平等对话和彼此理解的过程。事实上,在心理学理论的产生过程中,这种现象一直伴随着心理学家。心理学的研究在本质上就是“我—你”的交互作用过程。如美国的心理学家,他们是在美国的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因此他们的理论明显带有美国文化的印痕。但同时,他们又是美国文化的解读者,正是这两层关系造就了美国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也是如此,当外来理论进入本土文化以后,不管意识到没有,本土化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如现在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本土化必须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在本质上,心理学就是本土心理学,因为主体与对象之间永远都是一种相互理解的过程。个体的心理生活是个体对世界的主观把握和体验,它始终处于一种“视域融合”的状态。所谓视域融合,是指个体的心理生活既不完全是过去的经验形成,也不完全是当下的生活体验与理解,而是一种现在与过去的交融。换句话说,心理生活不是一种静止的实体,而是个体生活经验的融合,个体心理生活的现实性体现在经验的交互融合之中。有的学者提出必须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实现彻底的本土化,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本土化的进程从一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们的研究。我们理解中的外来理论已经超出了它们的原初意义,我们在接受它们的时候,已经自觉地把它们纳入到我们的认识范畴之中了。就如同翻译语言,当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它的意思就已经发生变化了,既不是前一种语言的完全再现,也不是后一种语言的自言自语,而是两种语言的融合。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从西方理论进入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明确提出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20世纪80年代。

“对话”的心理学应当抛弃对心理行为的形式化解释,避免用抽象的原则来替代现实的关系。“对话”的任务是理解,不是解释或说明,“独白”则是试图去说明对象,用主体的语言来规范对象。在研究个体心理生活的时候,“对话”尤为重要。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经验;一种是科学的经验。生活的经验是个体的主观感受,是不可重复的,具有一次性和历史性。科学的经验则是可以重复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重现。对人来说,更根本的是生活经验,虽然这不是科学本身,但却是科学的前提。人们最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基础与前提。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科学的实践与运用促使科学认识获得不同于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地位,从而使科学世界的意义支配和指导着生活世界的一切。心理生活是个体对世界的一种主观把握和体验[4],因此,对待人的心理生活,应该理解心理生活是怎样形成,从而理解它的当下状态,而不应该试图为个体心理生活建立原则性的规定。不同个体的心理生活是有差异的,如果一定要认为个体心理生活有共同点,那么这种共同性就是不同个体面对的相同情境。在这个意义上,个体心理生活是具有共通性的,但仅此而已。也就是说,心理生活的本体意义体现在个体与文化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它并不抽象地存在于“某地”或“某时”。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研究“古人心理”、“集体主义”、“民族性”等课题,这些课题本身并不具体。抽象化的研究目的是为这些命题寻找一种共性,而不是去理解具体的人群与个体对这些命题的注解。社会—历史的经验是不能以自然科学的归纳程序而提升为科学的,而应该在现象的一次性与历史性的具体关系中去理解现象本身。自然科学的普遍性原则只适用于宏观层次,而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存在,具有不可预测性,因而不具有被控制性。研究心理生活的目的不是寻求普遍原则,而是强调“理解”,不是急于建立理论体系,而是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要面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人群,理解与阐释他们的心理生活,不应该为心理生活寻求普遍性。在心理生活领域,只能“理解”,而不能预测与控制。人是历史性或时间性的存在,海德格尔将这种存在称为“此在”,即人在世界上或社会中存在的这一事实本身,它具有时间流动性。每一个体都在时间的流动性中存在,换句话,每个人都有历史性,而且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在理解个体时,必须将个体置于具体的情景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性。本土心理学在研究心理生活时,必须确定心理生活是一种连续性,不能还原为单个的片断。

“对话”的心理学还强调研究的整体性。“独白”的心理学是将人类活动孤立地置于某处,用“标本式”的方式加以研究,目的在于从每一个单独的事件中寻找到他们彼此的联系。这样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研究陷入到了方法与程序的泥潭,也使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对话”的心理学主张采用整体性原则,将个体的活动与行为置于社会、历史、文化之中。因为,一方面,个体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个体也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要理解个体的心理行为及心理生活,就必须了解整个文化与时代的特征,反过来,要理解文化与时代,也必须了解个体。20世纪50年代以前,心理学史主要是按编年史的体裁撰写,主要涉及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主要讲述大人物和大事件,更多地考虑了宏观面,是“自上而下的历史”,俗称“旧史”。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新史”出现了,它是“自下而上的历史”,试图描述被旧史所忽视的无名群众的个人生活[5]。这种变化体现了一种趋势,即整体性的研究趋势,在整体中,局部是理解整体的条件,同时整体又是更好地理解局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心理学应该在现实的总体性联系中探讨心理现象与心理生活,突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进入90年代,在西方渐渐兴起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以反对实证主义心理学为目标,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抛弃传统的二元主义认识论,摆脱实证主义那种“标本式”的研究,强调采用辩证的方法,突出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可以看出,在心理学研究中强调“对话”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对话”是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心理学重新树立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生活中的权威和地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周宁.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第6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独特的方式发展并完善人类的精神与肉体,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提高。在整个美术教育体系中,美术心理学对美术教育必不可缺,在美术教学中”教”与”学”的情景下,作为一种指示器,积极的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 美术心理学; 指示器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17-01

1 当代美术教育

1.1 美术教育的意义。

尽善尽美,美善同归,是美术的教人精神;是教育的审美品格。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正以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人的精神与肉体,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1.2 走进时代教育的前沿――美术教育教学动态。

新时期的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是要发挥学生最基本的创造性,而新时期美术教学课堂的性质是自由民主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是平等的。美术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因此美术教育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促进教学的成功,为学生选择学习,发展爱好,奠定基础。

1.3 羁绊-美术教育与心理学的契机。

从美术的角度上来说,美术在一定程度上说也就是一门心理学,美术家们总是用独特的思维来塑造鲜明的视觉艺术形象以表达与传达他们心理的某种情感。美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有感而发”的过程,但何人在构思或创作作品时都有一个心理激荡的过程。同理,我们也能以心理学为杠杆撬开艺术学门,遨游美术世界之中。

2 现代美术心理学

2.1 美术心理学起源。

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灵魂论》到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科学家冯特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美术心理学也作为一种应用类心理学成为一门新新学科开创发展于20世纪的舞台。建立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的美术心理学,一直试图在复杂的美术活动中探寻人类心理客观规律,这必然导致美术心理学的社会文化地位增强。借鉴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探询美术心理学自身完善的多元化途径,并作为问题的方法论指导美术及美术教学实践是当前时代与美术各类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2 美术心理学与其它教育类心理学的区别。

应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的学科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美术心理学与其它广大教育类心理学都属于应用心理学同为普通心理学范畴。教育类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而美术心理学在于研究在于美术审美的心理因素,美术学习的心理特点等内容。而它的侧重点不仅在于培养美术教师扎实的基础能力,还在于促进完善美术教学。美术心理学针对于现今美术教学,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如同专为美术专业所量身制定的一门重要学科。

3 敲开真理的大门―从美术教育角度以人本主义,审美心理,个性差异探索美术心理学价值

3.1 从美术教育的角度对美术心理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分析。

马斯洛和罗杰斯两位专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种心理学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研究正常的人,而更应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更是主张从全人教育的视角去阐释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结合认知和经验,去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而在以美术教育为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目标依然是要以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在美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中,不光只把焦点放在人对艺术学习的心理特性上,更在塑造人特性的同时强调着人的情感、价值观、审美,情趣,态度,情操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以及人对学习的影响之中。以美术教育主导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

3.2 从美术教育角度对美术心理学审美理论分析。

在心理学中审美活动是在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活动。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在美术教学的情景中,审美心理活动表现于人的知、情、意三大块。因此针对于审美我将以三方面分析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觉洞察力,注意力,情感映射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

①审美直觉:审美经验就是一种形相的直觉。因此提高审美直觉能力,有助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的感受能力。

②心理距离(注意力的集中):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例如看待当今艺术设计,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算 ,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拉开,在心理上展开距离,防止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识。

③情感映射(移情论):审美的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在审美或欣赏时,人居住生活中的闲情逸致,逐渐转化为美学主张。

3.3 从美术教育角度分析美术心理学个性差异论。

学生的美术能力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发展水平有高低之分,表现时间有早晚差异,学生的不同气质与美术教育也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关系。学生的性格特征如何,直接影响着美术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在此我将列举三个典型部份分析其个性差异。

①能力差异:认识活动上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差异,能力发展差异。成功是需要坚忍不拔探索和实践的。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的机会,从而得到平稳的能力发展。从美术教育角度讲,一个人所具备美术能力,可分为主导特性和辅助特性两个大的方面。主导特性如创造的想象力和思维特性,视觉记忆特性,对干支和所表象事物的情绪状态,以及美术个性和品质。辅助特性又包括:视觉分析器对形体,结构,比例,空间,节奏,运动等等方面懂得感知能力,艺术家把这些感知转化为了学习美术所必备的动手能力了。

②气质的差异:气质是与一个人的情绪和活动相联系懂得心理特质。他总是与一个人情绪活动,反映强度,速度以及外部表现相关联。心理学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 D.抑郁质

从美术教育角度讲,人的气质与美术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是指美术活动中建立在不同气质特点之上所表现出的形式风格多样性。改善教学方法让美术题材呈现多样性,丰富性也将促进各类气质学生健全发展。

③性格差异

个人的性格表明个人对现实的态度,是个体习惯化的行为举止的个性特征,属于一个人性格的核心层次。典型的性格特征将在以下三点中详细说明。

A.意志特征:根据一定原则自觉控制自己行为,以克服障碍,从而表现出个人性格意志特征。

B.情绪特征:主要反映在情绪反映的速度,情绪表现的强弱和持久等方面。C.理智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认识活动的态度以及方式上。

从美术教育角度讲,性格差异在美术教育的重要针对性。一来性格与审美脱不了关系,二来性格可以影响自身美术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性格可以促进或阻碍学生美术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依靠接受美术教育来完善,丰富,健全个人的性格特征。

第7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简明地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管理观非常注重“人和”。汪凤炎认为,中国先哲很早就认识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的道理,因此要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性,注重人的重要性[3]。西方管理观是建立在人性假设之上的一种管理心理观,如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的假设,复杂人假设、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的背景提出来的。而中国则是以孔子儒家的“道德人”假设、韩非子法家的经济人假设、老子道家的自然人假设为前提的,而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管理观主要还是融合了三家的思想,形成了特有的“复杂人假设”,在这种传统的关系社会本位的影响下,一切的目标都是获得和谐人际关系,这也是先前说的中国人“尚和”心理在这方面的彰显。[4]总的来说,中国人在管理观上的心得就是要得“民心”,这是中国人的管理观的一个特色。那中国人得民心的方法有哪些呢?作为一个领导者,第一要修身、要正其身,做到遵礼、处恭、守信、爱人、俭用、修心;第二是要满足人民的需求,养民爱民;第三是“量能而受,人尽其才”;第四是恩威并重;第五是“奖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换一个角度说,今天的各种理论体系实则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翻版而已,今天只不过是把它系统化而已。中国文化下的这种管理观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意识既受中国人的自我观的影响,又受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的影响[5]。但从宏观上来讲,中国人在各种伦理道德观的影响下已经成为特定时代的“顺民”“良民”心态。因此,这种与西方“独立我”相对应的中国人的“互依我”,在中国文化框架下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这种管理观念明显区别于西方之处就在于中国人注重人情关系,这种基于人情关系基础的管理观从古到今都持续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观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健康保健养生之法,熟知中国历史的人都可以列举那么几种方法。关于中国人心理卫生健康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形全者神全”形神兼顾的共养观。所谓形神共养就是要兼顾生理和心理,由于中国古代就主张要身心兼顾,那么中国文化中关于保健的心理观多具有养神和养形的双重需要,这种形神合一的观点主张从身心的关系角度来探讨保健与长寿的关系问题。第二是“抱神以静”“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静结合的养生观,主张以动养形,以静养神,二者辩证统一,注重人的心理保持恬静平和的状态。这种以静制燥,精神内守的观点应该是与老子道家的人生观有相同之处的。第三是“人法自然”的顺应自然的养生观,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来养形调神,已达到身心健康及长寿的目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效法自然是贯穿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法则,并且主张人效法自然的目的是要克制,做到“无为”的境界才能身心健康。第四是“鞭后而寿”的内外兼顾的养生观,主张内外协调,缺什么补什么。第五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以情治情的养生观。中国古代就认识到各种情感的存在,是相生相克的,要善于利用一种情绪去调节另一种情绪,所以说“情”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6]以上五层意思是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就已经有所体现的,有些观点至今仍然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健康保健以及心理卫生的很多理论与方法的来源大多也都是从中国古展而来。总的来说,早期中国人对于养生虽然是形神兼顾,但还是有一定的偏向的,即多主张修“神”,认为心理保健应该遵循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的这种过程,人的健康只有通过整合生理、心理、自然、社会这几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才可以达到。这是一种整体观,是与西方医学中的哪病医哪是完全不同的,他看到了人是一个整体,健康要通过身心统一才可以达到。因此,中国文化传统不仅提供了身心健康的理论与哲学基础,还提供了一种修身养性的功夫来进行身心的保健,如内在对道的体认与外在对道的践行相结合,发展出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心性心理观。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观不仅注重作为主体的身体的保健,还注重作为客体的心理的保健。它提供的是一种修身体征的功夫,是一种方法,它将身心统合为一体,儒家的身心发展是通过修身达到心理的内圣外王;道家的身心发展是通过修身的体征达到清情寡欲,达到无为与自然;佛家的身心发展是通过修身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达到身心的超我境界[7]。可见,中国文化品性的心理卫生观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身心一体的内在修为与外在修为一体的综合体,这是一种心性论的心道一体的阐释,其中修身养性的修身与体征的方法更是中国传统自我修行的独特方法,对这一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世界范围的心理健康研究。

传统文化与人格思维方式

“人格”这个词本非国货,它源自拉丁文,由于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导致当代中国人研究人格完全西化,而忽略中国特有文化下的特有特质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格虽然没被正式提出来,但是这种思想已经在中华民族孕育了几千年。中国古代的这种思想里面有几个特点。一是“人格平等”的理想观念,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不平等的,但是这种思想是好的。二是崇尚“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孔子看来“内圣外王”是智、仁、勇的统一;道家认为”内圣外王“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的完美统一。[8]同时我们看到对于中国人的人格,先哲都希望是一个完美的统一,但是现实情景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中国文化下面子的影响下,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戴着面具的,正像美国心理学家荣格多说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一样,人都在隐藏自己,所以一个人的人格也不是完全暴露的。[9]在中国这种文化影响下,我们的行为似乎大多是外儒内道,外儒内法,外道内儒,外佛内道等等,这也看出中国人的人格体系的构建是相当复杂和凌乱的,似乎中国文化中还缺少一种“唯一信仰”。因此,导致中国人格趋于一种“统一中的多元化”,即在儒家为主导下的多元。在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过分关注德行而往往忽视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实现现实人格的基础,还由于过分关注社会关系,忽略了独立我,导致对自我价值的贬低,最终导致人格的歪曲。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同样也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汪凤炎认为:“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内省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文化;中国文化是重情文化,西方文化是重智文化;中国文化是伦常本位文化,西方文化是个人本位文化;中国文化重人文精神,西方文化重科学精神;中国文化重统一性,西方文化重差别性[2]。”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明显的,一种文化的差异性根源应该是民族思维的差异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由于中国文化所缔造的,而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循环思维”;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又促使我们形成全局与整体性思维方式;“唯上是从”塑造了中国人迷信权威,尊经、崇古的思维方式,“经世致用”塑造了中国人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导致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核心在“人伦”上,尤其是重社会而轻个人,形成群体社会思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八卦理论塑造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和循环思维。因此,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塑造出中国人的特有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偏重伦理而缺少认知的思维,是缺少逻辑性、分析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中国的这种思维方式还泛化到整个东方世界,形成一种独特的东方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中国思维方式的文化品性是中国文化心理的产物,是社会、历史、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样是根植于中国主位文化下的文化品性,对中国思维方式的本土化研究将进一步扩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打破西方世界关于思维方式的话语霸权。

传统文化与尚忍和谐心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忍”字的构形来看,“忍”字“从心刃声”,在六书中当系会意兼形声字。其意符“心”表明此字之意与“心”有关,而其音符“刃”既有表音的作用,又有表意的作用。《玉篇•心部》又说:“忍,强也”。意喻内心强壮。可见,“忍”的字形所表示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像在心上插了一把刀一样痛苦”,而是心像刀刃一样坚利”。据此分析,“忍”的本义应为“坚中”,即内心坚韧。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植于儒道释文化思想的,中国的社会机制一直是一种关系本位、家族本位、道德本位、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国人自我的发展是以道德自我的发展过程为核心的,中国人的道德关系中个体是被忽视的,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终将与群体、家族等融合为一体,所谓“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就是一种融合的结果。所以说,“忍”未必是一种自我抑制的、被动的、伴随痛苦的心理,它可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修身过程,其中伴随着一种自我意志的超越,儒家叫做“成仁”,道家叫做“成道”,佛家叫做“涅槃”,这些都是自我通过忍达到的“超我”境界,却不一定是被动的和痛苦的[10]。

第8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摘要:本文运用文本解读的方法,研究了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中“男性本质”的建构问题,发现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某些概念与理论是“男性本质”建构的“科学”基础;以为基础的两性关系是“男性本质”建构的逻辑起点;强大、理性、“性”超于生存是“男性本质”的主要特征;“男性本质”的建构是对妇女解放的回应。其观点良莠并存,至今影响犹深,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理论重新解构“男性本质”,促进和谐、先进的性别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4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7)06-0034-07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男性本质”通常是与“女性本质”相对而言的概念,是伴随着解构“女性本质”的误区而被关注的。因而,对“男性本质”的研究似乎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

近年来,随着男性研究的渐兴,一些学者对男性气概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诸如男性气概的内涵、表现形态、其对男性地位及性别关系的影响,等等,拓展了人们对男性的认识。那么,回到历史中,探究“男性本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如何被建构的?是谁来建构的?为什么进行这样的建构?它与“女性本质”有着怎样的关系?它对男性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探索会对男性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是妇女解放的源泉,各种思潮交融荟萃。此间,男性对妇女解放的参与是空前的,他们在建构着对女性的“解放与压迫的双重诉说”,那么,他们是如何自我建构的?这与当时的妇女解放有怎样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本解读的方法,探索五四时期人们运用生物学、心理学两大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男性本质”的“科学建构”。呈现它的历史功过,反观现实,窥见时至今日“男性本质”有何变化?与五四时期的建构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推进性别平等还要做出怎样的“科学”的努力?

一、建构“男性本质”的理论背景

“男性本质”一般是指以本质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理性、阳刚、粗犷等男性的个性特征。从文本来看,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中并没明确出现“男性本质”的概念,但所谓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关注的焦点问题,人们所认定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泾渭分明的、而且被认为是由生理特点决定的,是“自然”的、“本质”的,否则就是“不自然”的。所以较为确切地说,应该称其为“男性本质”。

(一)比较、分析与溯源:“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借鉴

在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中,许多人试图从两性的特点、差异、关系等问题人手来探讨妇女受压迫的现状、根源及其解放的途径等问题,这样的思路受到了当时比较流行的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启发,同时,这些学科理论也就成为解释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金仲华在《霭理斯的“男与女”》一文中,谈到男女的特点及其优劣问题,说道:“上述几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的力量。生物学所作的是比较的工作,就是把男女的体格状态等等拿来比较,再把动物雌雄性的种种异状拿来和人类男女相比较。心理学所作的工作是分析的工作,就是把男女各种本能上的反映与心理上的特征详细加以分析,决定何者为二性所同具的,何者为一性所特具的?及其所具的强度与生活上的效用。人类学的工作是溯寻的工作,就是从古代原始的人类中和现在世界各处未开化的民族中探寻其二性生活的关系及其在进化中所经过的状况。这三种学问都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所以简括地说,男女平等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着科学的力量”。在这段文字里作者谈到,生物学所做的是比较的工作,一是将“男女的体格状态”进行比较;二是将人类的两性差异与动物的雌雄异状相比较。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即将“男女各种本能上的反映”与“心理上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一是发现两性共有的特征,比较在两性共有的特征中,哪些是女性强一些,男性弱一些,哪些是男性强一些,女性弱一些;哪些是两性独有的特征。人类学则主要是溯源,溯寻“古代原始的人类”和当时所谓“处未开化的民族”中,各个时期的两性关系及其“进化”的状况。作者着重指出:男女平等问题需要这些“科学”的解释。也正是依据这些“科学”概念和理论建构的鲜明的“男性本质”,成为五四妇女解放思潮的一股激流。

(二)两性差异是高等类属的特征:生物学的解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严复的《天演论》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五四时期有许多文章介绍达尔文的“遗传”、“分衍”(分化)、“天择”“三大理论”,并依据“遗传”、“分化”、与“性择”的理论解释两性的特征与差异。认为男女两性的特征是“遗传”、“分化”与“性择”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规律,不可抗逆,因而是“自然”的、“本质”的。一些研究者依据进化论的“分化”概念,将两性的差异解释为高等类属的属性,从而赋予两性差异以人类标识的意义。Y・D所译日本学者富土川游的《妇女的精神生活》一文谈道:“从生物学上说:男女身体上的差别,个性的不同,都是从‘分化’而进步,因分化的能力才达到今日男女身体组织的极致。例如蜗牛、蚯蚓等低级的生物,雌雄两性在同一的身体里边,最下等的,(如原生动物传染疾病之麻拉列恶malaria)几全无男女之别,所以用生物学上的事实来证明,男女的所以差别,是分化到达极点的结果。”富土川游认为在生物界中,高等生物才有分化的能力,低等生物雌雄一体,无男女分别。人类男女身体上的差别是“分化”的结果,个性也是分化的结果。因此,两性差异是高等类属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两性差异在这里不仅指生理特征,也包括个性特征。可见,个性特征被解释为生物进化的结果。质言之,涵盖生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两性差异,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这就为两性差异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个性特征是铭刻的性别标志:心理学的概念框架

霭理士(Havelock Ellis)的《男与女》晚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35年面世,是霭理士第一本关于两性问题的著作。五四时期,一些研究者直接运用霭理士的《男与女》中的“第一义性征”、“第二义性征”、“第三义性征”等概念解释两性的个性特征。金仲华在《霭理士的“男与女”》一文中指出:“男女在生殖的主要机能以外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区别即霭理士所谓的‘第二义性征’(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与‘第三义性征’(Tertiary Sexual Character)者:第二义性征乃是一性所特具的征状,其直接的作用可以使异性见了这种性征而受到强烈的吸引;所以这是辅助两性的主要作用的。第三义性征不一定是一性所特具的,但在一胜中这种征状常较显著,而且发出来极具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常有一性对于某项事件特别擅长,一性对于某样能力特别短缺,就是这种特征的关

系。就学理上说,第二性征是如此的简单,但实际所包括的范围及其表现于生活上的幅员却是极广大:在生理上人体各部器官的构造及机能都显示着这种自然的区别,在心理上从感觉,行为,意识,情绪,智慧,艺术倾向,以致环境适应等等都有着这种性征的或多或少的影响”。作者根据霭理士的解释,将“第二性义性征”解释为性器官以外的生理特征,这些特征是某一性别所独有的;而“第三性特征”,则为两性共有,但某一性别在某些方面比较擅长,主要指感觉、知觉、意识、情绪、智慧、行为、艺术倾向、环境适应能力等等心理特质,即通常所说的个性特征。这里对第二、第三性特征的解释将生理特征与社会建构的特征混为一谈,统称为性别差异,并认为第二和第三性特征是两性差异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不同表现,即生理性别不同,心理和个性特征则殊异。显然,这种解释将两性的心理差异和生理差异等量齐观,忽略了心理差异的社会影响因素。虽然文本中也提到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作用,但仍然将其解释为不可改变的事实,作为铭刻的性别标记。简言之,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再次建构了两性的差异――所谓男性、女性的心理特征为不可改变的本质。

此外,一些研究者依据卫宁格尔的理论,认为个性特征是“微妙的内奥的实质”,“科学的男女区别”在“内奥的实质中”。默之在《妇女解放的原理――日本狄原朔太郎作》一文中指出:“卫宁格尔的理论所说,男女的科学的性的区别,决不仅在外貌和生殖器的外部形态,实际的男女区别很复杂,潜伏于性格内部的倾向气质等微妙的内奥的实质中。”这里所谓“性的区别”是指性别差异,在五四时期的许多文本中“性”与“性别”同义。作者批评只从外貌和生殖器的外部形态认识两性差异的倾向,阐释只有从“内奥的实质”方面认识两性的差别才是科学的。所谓“微妙的内奥的实质”是指“性格内部的倾向性气质”。运用这一概念解释两性差异,呈现出智识与悖谬并存的两种认识。一方面,发现并驳斥了刻板的性别气质与角色,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默之在《妇女解放的原理――日本狄原朔太郎作》一文中说道:“世间实际有多少的‘像女子的男子’和像‘男子的女子’啊。关于男女的真正的区别,毫没有严格合理的批评,只依据了肉体的外观,作皮相的习俗的区别”。作者认为只从“肉体的外观”,从“皮相”方面,认识男女的区别是表象的传统的认识。实际上有些人生理上是男人,但是具有所谓女人的特征,有些人生理上是女人,但实际上拥有男性的特征。这些人不是“本质上”的男人和女人。这里所谓男性和女性的本质特征指的是性别气质。作者进而批评基于生理性别的角色培养和分配,认为这是“不自然的,残酷的,荒谬绝伦”的事。指出:“例如,我们只因了某种表象的缘故,一生下来就被认为‘男’,被称作男子,被当作男子加以教育,而且还被强施着当兵的义务哩。我们如果真是本质的男子,性格上都完全男性,这样的境遇。不消说是适切的吧。倘我们是女性的性格者,是不能忍耐军事训练的柔和者,那我们就不适于一切的环境,先在世上无端要被斥为不是丈夫,受那毫无理由的排斥与轻蔑了。其实,我们的境域并不是自己选求的,我们自己并不要想编入男性的队伍里。”作者认为,男性并非都拥有男性本质特征,也有具有女性特征的性格“柔和者”,他们不适合如军事训练等男性角色行为,常常被蔑视为“不是丈夫”,这种情况并非这些男性自己的选择。那么为何如此分配角色?作者认为是没有看到男人和女人“内奥的本质”,只根据生理特征培养和安排的缘故。“内奥的本质”和外表的特征之不同是如前所说的男人也有女性性格者。而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反省?一是基于感同身受的现实的思考,二是受到自由主义理念的启发,认为人应该有选择的自由。此外,作者认为这种刻板的角色培养和安排对于女性来说,则“更加残酷”。指出:“假定这里有一个人,其性格全是男性的,几毫没有女性的成分,只因了肉体的某部分有着女性的外观的特色,生下来就被认为女子,强施以女子一切的教养,责备她具有女子的行为与情操,社会方面亦强制地硬责其为女子,这不消说是一种不自然的,残酷的,荒谬绝伦的事吧。可是,我们的社会却毫不客气地把这种野蛮残酷的事行着!”作者认为,女性中有完全是男性性格的人,生下来却被强行施以女性的教化,培养女性的教养、情操与行为方式,这是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残酷的、荒谬绝伦的事情。因为这是违背某些女性“内奥的本质”的。同时也可见作者对传统女性道德与行为方式的痛斥与鞭挞。此外,作者又依据这一认识发现了若深入“内奥的实质中”去看,男性和男性之间、女性和女性之间就有很大差异。男性和女性都有跨越其本质特征的。进而依据“第三性义征”的概念将男人和女人分为有男人本质的男人和有女人特质的男人、有女人本质的女人和有男人特质的女人。这样的划分,较之将女性和男性分别作为无差别的群体看待,无疑是个进步。

另一方面,所谓“微妙的内奥的实质”、“性格内部的倾向性气质”这一认识,已将性别气质作为不同性别的固有特征。研究者据此批评人们没有发现其“微妙的内奥”,是心理学启发了对这一“内奥”的认识。可见人们借助心理学将两性的社会性别特征还原为生理的派生物。这是一个微妙的转化。人们以为自己在性别的认识上依靠科学的力量前进了一步,其实却又设置了新的认识屏障,即,非但没有解释社会文化在个性特征形成中的作用,反而将其解释为生理特点的延伸。将生理特征与社会特征划为一体,统称为性别本质,这是一种“科学”的“结构”,加之没有科学的“解构”,而流弊颇深。

总之,以上将两性差异作为生物进化的“极点”和高等类属的特征,将感觉、知觉、意识、情绪、智慧、行为等个性特征作为本质属性,为进一步建构男性本质和女性本质作了基本认识和概念的铺垫,即赋予两性差异以科学的价值,为进一步建构两性特质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两性差异不仅是存在的,而且认识两性差异才是科学的态度。心理学关于第一、第二、第三义性征的概念,为男性、女性本质的建构提供了概念框架:将个性特征作为“内奥的本质”,将本质特征从生理性别延伸为社会性别,将男女在社会中形成的差异也“收编”为“本质”,作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二、“男性本质”的主要特征

五四时期人们依据生物学、心理学建构的“男性本质”与现在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阳刚、理性等特征有许多吻合之处。关于阳刚的内涵当时突出两点:一是身体的强壮,二是性的欲望。显然,这样的解释带有生物的特征,而社会特征则显不足。从五四时期的文本来看,一些研究者对男性特征的阐释,主要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性择”理论。此外,还有研究者依据作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解释两性地位的演变,集中为“男性中心说”与“女性中心说”,即为在生殖过程中,是以“娘细胞”为主,还是父细胞为主的论辩。据此,衍生出所谓“男性本质”与“女性本

质”。

(一)“男性开花”的取舍:刚与强

“男性开花”是高希圣在《男性中心说与女性中心说》中提到的概念,指男性在“性择”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外观的美丽。文中指出:“一方面女性的选择是煽动了男性的嫉妒心,引起了男性间激烈的竞争,竞争使们的体格更有强大的必要。而女性选择的趣味性,不只在体格的大小,于是又激成了男性外观的美的特质,孔雀、极乐鸟、鸳鸯等雄者外观上的美丽是人所知道的。男性身体的强大美丽是女性淘汰的结果。――他们为了抵抗同种属的男性,遂使武器体格发达了,这些武器体格决不是用来征服女性的,而只是为了获得女性的选择。所以与其说是为了真正的斗争,不如说是使女性见到互相战斗的样子,以希求她们的选择,还有一半则带着装饰的意义。”高希圣在这里运用了“性择”的概念。认为“男性开花”是男性在“性择”过程中,女性淘汰的结果。关于“性择”,达尔文曾经这样阐释:生物“在家养状况下,有些特性常常只见于一性,而且只由这一性遗传下去;在自然状况下,无疑也是这样的。这样,如有时所看到的,可能使雌雄两性根据不同生活习性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变异,或者如一般所发生的,这一性根据另一性而发生变异。――这种选择的形式并不在于一种生物对其他生物或外界条件的生存斗争上,而在于同性个体间的斗争,这通常是雄性为了占有雌性而起的斗争。其结果并不是失败的竞争者死去,而是它少留后代,或不留后代。所以性选择不如自然选择来得激烈。一般地说,最强壮的雄性,最适于它门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它们留下的后代也最多。但在许多情况下,胜利并不靠一般的体格健壮,更多地还是靠雄性所生的特种武器。无角的雄鹿和无冠的公鸡很少留下大量的后代――盾牌在获得胜利上也像剑和矛一样。――这样,任何动物的雌雄二者如果具有相同的一般生活习性,但在构造、颜色和装饰上有所不同,我相信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选择所引起的:这就是由于一些雄性个体在它们的武器、防御手段或者美观方面,比别的雄性略占优势,而这些优势状况在连续世代中又只遗传给雄性后代。然而,我不愿意把一切的差异都归因于这种作用:因为我们在家养动物里看到有一些特性出现并为雄性所专有,这些特性分明不是通过人工选择而增大了的。”

达尔文发现在生物中,有些特征是一性所具有的,并且传给这一性的后代。他认为这种情况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因为另一性别的选择引起的。将其名为“性择”,并指出,“性择”不同于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以及外界环境的生存竞争,而是个体之间的斗争。在“性择”中获胜者往往凭借“特别武器”。正是这所谓“特别武器”成为某一性别的特征。它既是“性择”的武器,又是“性择”的结果。达尔文的上述论述较为关注雄性的选择及其身体和个性特征的特点。高希圣依据“性择”的理论阐释“女性中心说”,称鸟类和哺乳类的雄性强大而美丽为“男性开花”,认为它是男性“性择”的武器,也是女性选择的结果,不是个体的生存竞争,而是为了吸引异性,繁衍子孙。值得注意的是,后来的性别文化并没有将生物界的“男性开花”像女性美一样,完全转化为男性的本质特征,而只是彰显了“男性开花”中“强壮”的特点,隐去了色彩、美丽的特征,这显然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选择。这种选择对社会性别特征和性别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女性本质或男性本质的建构对当时生物学观点的利用是有取舍的,是一种再建构的过程。即将强壮不仅作为男性的生理特征,而且转化为基于生理的不可改变的社会特征,舍弃了具有装饰意义的色彩和被看功能的美丽,凸显男性的强大,并将其解释为生物学的发现,使其具有无可置疑的科学意义。这样更有利于男性的社会权力、地位与社会关系的建构。

(二)“性择”的结果:理性

在传统的性别文化中,理性被视为男性的特征,女性则被认为更富于感性。在五四时期的一些文本中,理性这一男性社会性别特征也被解释为“性择”的结果,从生物学的角度给予科学的强化。高希圣在《男性中心说与女性中心说》谈道:“理性是指就最最单纯最最具体的事物加以推理考究的心的作用。这种原始的理性是从利己心出发的,在起初是单以更优良地确保欲望之目的物为他的目的。人类以外的动物都是以本能之力来维持女性的优秀,防止种族的破灭。因为女性是以育儿分娩等尽力持续种属的――男性和男性为了要求女性的选择,互相间发生激励的竞争时,体格强大而伶俐的男性当然是处于有利的地位,这又成了促进男性脑髓异常发达的原动力。人类的发达日益显著,于是遂脱离本能的支配,像其他动物那样会引起种族之灭亡的危险没有了。到这里,男性利用优秀脑筋与强大体格的活动以压迫女性终至连生物界最大特权之女性的取舍选择权也都夺取了。”在这里,高希圣将“原始的理性”解释为“心的作用”,表现为“推理、考究”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自我欲望的实现,是利己心的表现。认为动物界为了种族的延续,以本能的力量(非理性的)维持女性的中心地位,而人类在男性间争夺女性的竞争(性择)中,不仅发展了强大的体格,而且促进了脑髓的发达,即发展了原始的理性,并凭借理性解决了种族延续问题,从而走出自然界。拥有理性的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是进化了的人类,并代替了如同自然界的女性中心位置。文中还论及,理性的力量使男性产生了“父之意义的自觉”,即男性认识到了自己在人类繁衍中的作用,从而在男女间发生了“大革命”,即男性代替了女性的中心地位。五四时期,一些男性思想家一方面反省男性的自私,主要是针对压迫女性而言,另一方面又在界定男性由于理性而高于女性的性别等级,在高希圣的论述中也可见到这样的痕迹。同时,又可以看到这样的逻辑:理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被界定为男性的特征,而在当时理性主义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理性被看作人的本质特征,那么拥有理性的男性就成为高于女性的人类,而女性则为接近于自然的“他者”。质言之,女性作为社会中心位置被男性取代,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发展出理性。理性既然被作为生物进化的结果,作为“性择”的产物,就与生理特征结下不解之缘。从而,理性作为男性的本质特征就被生物学穿上了科学的外衣。“男性开花”被作为“浮游”的装饰而显得可有可无,甚至被舍弃。

(三)“大自然的命令”:性超于生存

五四时期的一些研究者,根据进化论以及细胞学中所揭示的动物、植物的生命规律,阐释了男女在两性“交合”中的不同角色,认为男性的不仅强于女性,而且高于生命。心理学则推波助澜,将男性的性的力量解释为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高锸在《性择》一文中指出:“在一端说来,男性是主动,女性是受事。在种属女性是中心。”在这里,高锸谈到了男女在性的欲望与保存种属两个层面的不同角色,他认为在男女“交合”中,即在性的欲望方面,男性是主动的进攻者,与男性相比,女性是被动的接

受者;而在保存种属方面女性是主体,即女性是生命的“蕴能”者。或者说,男性的性源自人的本能,是主体的巨大的欲望力量;女性的性源自“存种”,目的是孕育生命,自始至终是与主体(女性作为人的本性)相分离的。如此,女性同样作为人的性的欲望被隐去了。这其实是对生物学的文化建构,然而,却被作为生物学的结论本身。在此基础上,高又以自然界的生物现象为参照,进一步解释了上述观点:“异性相爱的性质和生命同在,就是本能,这本能是女性可以选择的根本:就是男性底,超过生存欲。忘了痛苦,忘了生命,去忠实奉行大自然命令的原故。”在这里,高说明了两层意思:其一,异性相爱是一种本能,与生命同在。其二,男性的可以超越生命,即男性为了得到了异能够放弃生命,这是自然界的法则。高还以雄蜂和雄性螳螂“视死如归”的例子作为佐证,说明男性的不可遏制,甚至高于生命。由这种观点又衍生出另外的一种解释,即男性的欲望需要女性来控制,男性的过错是女性的责任。因为男性的欲望具有多变性、无节制性、无方向性的特点。如果放任男性的特点,人类的种属将要全部紊乱。而女性的具有沉稳、持重的特点。因而,人类的两性关系,需要女性的沉稳来控制男性的狂放。这样的解释,给女性的内敛乃至性压抑、男性的主动甚至攻击、男性的过错需要女人负责等社会性别规则提供了“科学”依据,将两性关系的文化规则再次转化为生物规律。

此外,男性的奔放还被解释为“力的源泉”。霭理士认为男子的艺术能力产生于恐惧、欲望和疯狂,女性正是由于缺乏“各种冲动浮现到表面上来的心理作用”,所以“想象力特别缺乏”。霭理士举例说明,疯狂的男子具有奔放不羁的胡思乱想,“疯狂妇人完全缺乏对于错乱思想的创造力”。关于力量对艺术想象力的影响,他认为:“妇女的性生活的幅员虽较男子广博而浩大,但其表现的力量则不如男子的强佛。在男子性的本能乃是力的奔放端的源泉,常泛于一切的通路。所以当春机发动期来临――艺术的冲动也已经发生。”他认为,男子表现力的强大,常常可以带来创造、想象的思路,所以男子“春机发动”时,艺术的冲动也随之发生。男子的性本能是“力的奔放的源泉”。霭理士的结论是“艺术的冲动是一种男性的副特征,正如胡须之于男性一样,虽然不能毫无辨别地承认下来,但似觉颇近于真理。”这一结论与霭理士“第二义性征”的概念十分吻合。即将后天形成的个性特征转化为生理性别特征,并据此安排两性的社会分工、期待与评价。

三、结论与讨论

在五四奔腾激荡的妇女解放思潮中,“男性本质”的建构是一股激流和潜流,裹挟在许多议题之中,似乎并不令人瞩目。然而,在人们以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为背景的强力打造下,凸显出男性的强大、理性、“奔放的”以及与此相关的创造力等特征,深嵌在性别文化之中。这其中,男女的被作为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建构的逻辑起点和内在标准。关于这一点,默之在《妇女解放的原理――日本狄原朔太郎作》一文中曾经谈道:“男子如果离开了柔美的曲线,美的貌,宛淑的性情,快活,绰约等等一切女性的魅力,对于女子怎能发生性的爱呢?人是一种本能的动物,性的关系是必然的电器的法则。”从这里可以看到:作者认为是人的本能。异性相吸是自然界的法则。虽然异性相吸犹如电器的两极,是双方的,但是,如前文所述,男性的是主体的奔放不羁的欲望,而女性的则由于存种而内敛、沉稳,所以,从尊重人性的角度上说,男性的望更应该满足。女性要拥有美丽的容颜、优美的曲线、贤淑的女德这些所谓女性特征才能燃起男性的之火。可见,是构建性别特征的逻辑起点,能够燃起男人的之火即是女性特征的标准。

此外,许多文本反映出,五四时期一些研究者热衷于运用进化论来解释两性差异,这一问题可以从进化论在社会思想史中的地位窥见一斑。众所周知,进化论是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经对它的重要意义做过如下论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重大历史意义就在它作为新思想的先锋突破了旧有意识形态的封锁线。达尔文把人类也纳入了其他一切生物的统一发展系统之中,也就使人类成了可以作为客观事物来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进化论在当时的意义在于挑战“神创论”的世界观,将人类纳入生物的范畴来研究。五四时期学术界运用进化论解释两性差异,显然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将其作为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新思想、新方法。严复系统地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介绍到中国,旨在使国人了解“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规律,“以唤醒中国人保种自强,与天争胜,变法图存”。五四时期是中华民族面临家国危亡、企盼科学救国的社会转型期。对封建传统的反叛和对科学的渴求,使人们拿起这一科学的武器,解释人类及其社会现象。当时的妇女解放思潮回应了富国保种的政治诉求,人们关注怎样的男性和怎样的女性才能担当起富国保种的任务,进化论便成为解析男女两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工具。

至于人们运用心理学的一些概念对于“男性本质”与“女性本质”的建构,最主要的特点是看似将生理特征与社会特征混为一谈,浑然一体,实际上将社会特征转换为生理特征。与此呼应的是严复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曾经纠正、改造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将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关系、道德哲学分割开来,而主张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熔宇宙自然过程与社会伦理过程于一炉,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规律,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可见,当时学术界有些主张自然与社会合一的倾向。这对心理学将生理与社会差异融合一体有些微妙的影响。

第9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教师隐喻 构建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1]。积极心理学为教育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它要求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幸福而进行教育。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间的不断交往中进行的。因此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应做好积极准备。在积极心理学思想指导下反思当前关于教师隐喻的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教师隐喻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可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一、对“人类灵魂工程师”隐喻的思考――好奇探索者

1951年,《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论断在我国经久不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隐喻,把教师的形象塑造得无比高大且神圣。这个隐喻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及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对人的隐喻不谋而合。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人是机器。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则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这两种隐喻表述上和意义有很大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隐喻很难避免还原论和机械论之嫌,它们都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意志、情感的作用。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人类灵魂工程师”隐喻存在着两个还需深思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在受教育前,是一块块没有生命、任人摆布的钢铁,在受教育时,过于强调统一性,试图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子去塑造各不相同的学生,以致把各具风格的学生塑造成千人一面[2]。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价值评价社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伤害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伤害了教师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从事的是一项非常高尚的事业,他们教书育人,不仅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灵发展,实现对学生灵魂的塑造。这就需要他们有厚重的学识和高贵的道德品质。事实上,就教师本人来说,他们也不过是很普通的平凡人。他们也有自己的需求、自己的软弱和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因此这样的教师在师生互动、教师和家长互动、教师和社会互动的时候,也可能会犯错,也可能做出一些不符合“人类灵魂工程师”称谓的不那么高尚的行为。学生、家长、社会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论断下对教师言行和德性期望值是非常高的,而那些不符合“人类灵魂工程师”称谓的错误和不那么高尚的行为很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家长、社会对立起来。与此同时,很多教师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论断下,麻痹和陶醉了很多年,在学生面前,他们就是权威,他们有权利对学生的一切行为进行道德评判,这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教师自己的成长,不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隐喻,在当今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成长的,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看,人本身是存在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这和把看成机械、计算机和钢筋水泥的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教师来讲,他们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和发掘学生身上具有的那些与生俱来的仍然未显现出来的善的力量,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应该具有一个新的隐喻身份――好奇探索者。他们应该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样把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块瑰宝去探索,用充满惊喜的眼神积极关注自己的学生。

二、对蜡烛隐喻的思考――成长的树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的另一隐喻。这种比喻刻画出教师工作的艰辛与奉献精神,是教师奉献精神的一种真实写照[3]。很显然,作为蜡烛的教师是需要无私奉献的,是需要燃烧自己、甘于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消失为代价去照亮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它否认了教师作为独立人自身所拥有的价值和尊严。“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人,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4]。教师首先要肯定自己是作为独立的自由人的存在,其次才是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他需要维护生而为人的权利和义务,有责任使自己生活的幸福而美好,而不是像蜡烛一样凄凉而悲壮,在成就别人的人生的时候,也要成就自己。

在经济社会,一味“蜡烛论”是不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的。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郭尔这样描述禁欲主义者――他们行为处事总是按照某种原则和规定,然而这种标准并不能内化于内心,内心总是饱受冲突和煎熬,因此他们是矛盾和痛苦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蜡烛论”下的教师就是这样的禁欲主义者。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在满足这二者的时候,人才能向前更好地发展。这二者告诉我们,解决教师的生活和工资方面的困难问题,保障教师的物质待遇,是教师成长和获得主观幸福的底线。教师也需要享受物质,他无需为了一个理想人格去做一个禁欲主义者,保持自己的清心寡欲,成就无价值的道德贡献。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不应该是燃烧的蜡烛,成全了别人,而牺牲了自己。相反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应该是先成长自己,再去帮助学生自我成长。教师作为一份职业,首先,它为教师生存提供了一份保障,满足了教师的某些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其次,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为满足学生日益增加的求知需要,它要求教师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最后,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可以获得爱与归属感和被尊敬感,他也可能一定程度经历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例如被学生认可、评比职称等。上述三个方面无不体现教师作为一份单纯的工作,它能促进教师本人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蜡烛论这一以牺牲为价值向导的隐喻不符合现在教师形象,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应该是一个逐渐成长的树木,一方面成长了自己,另一方面不断扩大树荫,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应该从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悲剧人生走向“教师与学生相互照亮”的幸福人生[5]。

三、对园丁隐喻的思考――护林人

“桃李满天下”是关于教师的另一隐喻――教师即园丁。有园丁,就会对应有“种子、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等词语。从这些词语的释义上看,教师的“园丁”隐喻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积极心理学的一些思想和主张。作为“种子”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了萌芽的胚胎和自然生长的潜能。这就肯定了学生内在固有的一些积极的、善的力量,肯定了教育以这些积极力量为出发点,实现对学生的栽培。同时,作为“辛勤园丁”的教师,通过浇水施肥、培土,为学生的成长创设一种良好环境。

既然是栽培,就必然会产生另一些词汇,比如“选种、除杂草、修枝、规划”等。以上词汇都显出了园丁对自然的对抗,对秩序的追求,对本性的漠视。这些无一不体现教师的自大,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极度不信任和操控。这正是积极心理学所诟病的。卢梭曾这样批评教师的“园丁论”:“作为园丁的教师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6]从这个侧面来讲,“园丁论”和“人类灵魂工程师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学生,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园丁论”有它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容忽视的消极面。它肯定了学生的善端,并以此为出发点,然而它并没有始终坚持无条件地关注这种积极力量,而是通过分垄、修剪、除草、规划等手段实现对学生的操控。学生被隐喻为“花草”以后,意味着课程中主体地位的丧失。在实际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园丁样的教师并不是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价值为取向,教师把自己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学生天性的漠视和不信任移植给自己的学生,从而剥夺了学生自身内在价值,成为教师所要求的价值的附属品。从积极心理学这个角度来讲,这种价值不是本真的,也是不道德的。教师隐喻为“园丁”背后却蕴含着的是教师自身职业性质的反思与教师形象的合理性重建的深思。因此,在此教师应该获得一个新的身份――护林人,在这个隐喻下,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完成学生自然生长的任务,使其天性的积极力量在教师的陪护下显现出来。

教育观决定了教师对于自我或职业自我的形象定位。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学生应该是自然生长、动态发展的;教师也应成长,是好奇的发现者,做学生成长的护林人。

参考文献:

[1]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丁炜.教师形象之变迁从教师的隐喻性陈述谈起.教书育人,2001,(23).

[3]祁占勇.若干教师的隐喻性陈述的反思.安康师专学报,2002,(12).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