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律师市场营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老年旅游市场蕴涵着巨大潜力
(一)市场容量。据2001年至2005年间《老年事业发展纲要》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2%,60岁以上的超过1.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结构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22.34%和15.21%,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老年人口比率的提高,为旅游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客源。
(二)旅游需求
1、充裕的闲暇时间。老年人大都已退出劳动领域,不受各种工作时间的限制,有较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
2、心理需求。20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家庭结构变化较大,特别是城市,出现大批的“空巢家庭”,老人比较孤独,他们希望有合适的活动以使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旅游活动呼之欲出。
3、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进步和收入的提高,老年人逐步抛弃“重积蓄,轻储蓄”、“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花钱买健康、花钱买潇洒正成为现代老人的时尚追求。
(三)购买力。购买力是以收入作保证的,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子女和亲属供养,离、退休金和劳动收入以及社会保险和救济。
1、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老的传统,子女为示孝心经常会给老年人一些养老费。
2、目前全国1.3亿老年人中,有3000多万人享有退休金,并且退休人员的待遇正以24.9%的速度增加,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每年还将以10%的速度增长。
3、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有45%还在业,他们除退休金外还有其他的收入。此外,据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42.8%拥有储蓄存款。
二、老年旅游市场的特点
老年人具有不同于青年人、中年人的消费特点,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引起的,老年旅游市场作为一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有着区别于其他旅游细分市场的明显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纯旅游活动为主。旅游消费支出中,基本上全部用于吃、住、行、游、娱,很少购物,相比之下,其他年龄组的购物支出往往在整个游程总消费中占较大比例。
2、出游方式或结伴出游,或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夕阳红旅游团。老年人从心理、生理上来说都是谨小慎微的,拥挤的交通、令人担忧的社会治安等问题都让老年人忧虑担心。所以,老年人更喜欢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夕阳红旅游团,因为纯老年人的旅游团更适合老年人的需求特点,给人以安全感。
3、对历史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以及怀旧思想情结。老年人普遍具有对中国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向往,具有怀旧思乡情结,喜欢追根求源,寻亲访友,其中对老年人最具有吸引力的有武术、书法等。
4、老年人的维权意识较青年人相对薄弱。当他们对旅游接待服务或有关接待人员不满时,一般不会直接投诉,而是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发泄不满,就是自己或影响他人不再购买该旅行社的产品。这种游客投诉方式对旅行社的危害较大,它不仅不利于旅行社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而且还可能使旅行社损失部分潜在顾客。长此以往,会影响旅行社的声誉,造成不良“口碑”。
三、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由于老年旅游者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必须就其需求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而不能再固守“一个尺寸适合所有人”的集权式营销思想。
(一)产品策略。银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专为老年人策划组织的,针对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应有其特色,也就是所谓的“因人而异”。具体而言有:
1、高端和低端产品相结合。目前,老年人旅游市场呈现两个极端,一端是消费能力偏低的老年人;另一端是具有强烈出游愿望,且具备很强支付能力的老年人。因此,应根据需求的多样性开辟不同档次的产品。
2、团队和散客旅游产品相结合。大多数老人喜欢选择团队旅游,这样老人之间有相互交流的机会,有聊天的话题,快慢缓急容易把握。但也有一些身体健郎的老年人不愿随团,喜欢“散客游”,或老夫老妻成双成对,或老朋友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针对这部分老年旅游者,可以提供配套服务的旅游产品。
3、观光、休闲和度假旅游产品相结合。老年游客消费不高的原因,在于相关的旅游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没有可以互动的产品,不能促进“夕阳红”由单纯的观光旅游,向能带来立体化消费的度假旅游转化,应该针对老人的消费热点,在异地疗养等方面做文章。
(二)价格策略。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价格较为敏感,绝大部分人将其放在首要因素,其次才考虑质量和内容。特别是老年游客,由于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更要求旅游产品能够“经济实惠”,具体策略有:
1、老年游客进行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体验旅游过程,获得令人回味的旅游经历。他们一般对“游”这一环节较为注重,而对旅游活动的其他环节――“吃、住、行、购、娱”不是很在意。他们出游不需乘豪华大巴,住豪华套间,吃丰盛大餐,只需吃、住、行均为普通档次即可。因此,在组合老年旅游产品时,可通过这几个环节的适当安排降低产品的整体价格。
2、针对老年人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旅行社可灵活采取包价策略中半包价和小包价这两种价格形式。一方面可以降低产品的直观价格,让老年游客从心理上基本认同和接受该项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成全老年人有时希望有自己独处空间和时间的愿望,并可以使老年人能够自由的安排符合自己口味和档次的中晚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促销策略。“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要吸引老年人参加旅游,除独特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外,促销策略必不可少。尤其是现在老年人旅游意识还不算很强的情况下,更需要利用形象而具体的宣传和促销来刺激和强化他们的旅游需求、引导消费。老年人不喜欢孤独,然而又最容易孤独,他们渴望与人接触,渴望得到社会、家人的尊重和关注。因此,在促销的各个环节中都要用“情”字贯穿始终,尽量淡化商业味,更多的注入情感的因素,应该将敬老、尊老、爱老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服务当中,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敬老观念去服务老年游客,处处为老人着想。
(四)渠道策略。旅行社应成为老年人有求必应的窗口,热情提供各种旅游信息,推荐灵活多样的服务项目,旅行社甚至可以成为“老年旅游市场部”,及时追逐老年市场动态,做好信息反馈,有条件的企业还可根据反馈来的信息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全面掌握每个客户的需求特点,从而能够因人制宜地为老年旅游者提供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此外,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建立健全老年市场预定系统,开拓老年网上旅游服务平台,建立老年旅行社的主题网页,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介绍,从而开辟社会各界了解老年旅游服务的新渠道。
(五)注重树立良好“口碑”,培养忠诚顾客。据调查,对于从媒体获得的和从亲朋好友处获得的旅游地形象,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态度截然相反:美国人更在意前者而中国人更认同后者。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我国信息渠道传递过程中信用的严重缺失,为减少选择成本,旅游者一般会借助于“口碑”等非正式信息传递渠道来搜集信息。老年人好群聚,且容易受相关群体的影响,当顾客接受优质服务产生满足感后,他会以个人为中心向四周的亲朋好友辐射这种满足感,这就是营销学中著名的“口碑效应”,这种效应的结果是旅行社可能将拥有一个潜在的顾客群体。由此,可见口碑的重要性,而培养忠诚顾客的意义也就尽显于此。
[关键词]重庆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一、重庆旅游资源现状
重庆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西南最大工商业城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既丰富又有特色。全市共有旅游景点300余处,文物点有200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00多个。域内三面环山,两江汇流,与周围众多的山城群落交相辉映,优美如画,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熔巴渝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此外,巴渝古朴独特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的地方文艺令人倾倒。重庆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重庆夜景誉满天下,吃、游相得益彰,颇具重庆人文特征。
二、重庆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直辖以后,重庆旅游有了较大发展,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率在20%以上,旅游业正在成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按客源地粗略划分,可将重庆旅游市场细分为国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市内旅游市场。境外客源已经基本形成以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为主体,北美和西欧市场为两翼的市场体系,2006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0.3239万人次,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266.69%。重庆国际旅游市场具有花费较大、旅游需求档次高、青年旅游市场是主体三大特点,但来渝的国外游客很多只把重庆作为旅游的途径地和中转站。重庆旅游国内市场主要客源集中在广东、华东诸省、京津地区、港澳台地区等,这些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人文素质高,人群旅游购买力强,出游愿望强烈,重庆风土人情对其有较大吸引力。市内旅游方面,随着市民消费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重庆市内旅游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市内旅游市场具有散客旅行为主,旅游景点、景区众多的地区出游率高,交通便捷地区出游率高等特点。
三、重庆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重庆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四方面的内容。
1.产品策略
(1)突出特色与精品,建立核心品牌。长江三峡以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三峡中的两峡都在重庆境内,因此三峡可以成为重庆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应该优先重点打造这一龙头产品。除了长江三峡,与敦煌齐名的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等都应该打造成为有分量的核心产品。
(2)将历史文化内涵注入旅游产品。重庆旅游在发展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深化。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内涵包括巫山原始文化、巴族巴国文化、三国文化、丰都鬼文化、陪都及红岩文化等十大历史文化。将其注入旅游产品,必将更有底气,更有风韵。
(3)针对不同客源梯度开发。不同的客源在经济实力、输出游客数量、与旅游地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因而应该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市内旅游市场这三个不同的客源市场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
2.价格策略
(1)差别定价策略。旅游产品采取随行就市的定价法,针对不同的客源特点(散客和团队、游客年纪等)、时间(旺季和淡季)等因素,对同类产品分别采用地理差价、季节差价、对象差价等策略。
(2)心理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要求在制定价格时不应只考虑旅游者的理性分析,而且应更加重视其情绪上对价格的反应,可将同一类型的旅游产品分为几个等级,以不同的价格吸引不同的旅游者,但在旅游产品分级中,级别档次要适当,要使不同级别的产品在质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3)新产品定价策略。旅游新产品定价时政策和措施少,灵活性较大,可考虑弥补旅游新产品开发成本和限制竞争等因素。对一些新颖度高、特色明显的新产品,可以实行偏高定价。这样有助于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待竞争对手介入后,再降价,使用满意定价,保证利润。对普通观光旅游新产品,由于其替代性强,宜使用满意定价策略,积聚人气。
3.渠道策略
旅游产品的销售一直是重庆旅游市场发展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重庆旅游业的综合效益。良好的、高效的销售渠道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由于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复杂性,重庆必须采用多种类型的旅游销售渠道:在旅游客源产生量较小且十分分散的地方,要选择层次多、“触须”长的旅游销售渠道;在旅游客源产生量大并且相当集中的地方,要选择层次少、“触须”宽的旅游销售渠道。最终,形成一个立体完善、优势互补的旅游销售渠道网络体系。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旅游企业更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景区的旅游资源、旅行社的主要业务功能整合到一起,更直接和快捷地建立营销渠道。
4.促销策略
(1)广告促销。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标牌、印刷品、POP、户外广告等媒介对重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进行各种类型的广告宣传。但一定要注意硬性商业广告与软性新闻宣传的结合,并且要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务求多渠道、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宣传推介重庆旅游资源。
(2)主题活动。重庆应该坚持以举办重大专题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推出新卖点,提高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尝试举办重庆旅游主题年活动,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温泉旅游等特色旅游借势,营造旅游氛围,开展旅游招商,打造旅游产品。
(3)销售促进。采取各种促销策略,提高商、中间商的销售积极性,同时使游客觉得获得实惠。向游客赠送旅游地纪念品,淡季进行价格优惠、使学生、老人等群体享受折扣惠;对境外组团社、市内国际旅行社、计划内出航游船实施奖励或补贴政策。
一、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盲目降价竞争。许多旅行社把降价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从表面上看,通过套汇赚取差额后,旅行社还是有利可图。但从营销战略的长期性看,这种做法只会影响旅游企业的产品形象,损坏旅游企业自身利益。此外,外团降价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国内旅游收入,近几年来由于东南亚团队价格偏低,导致该区潜在游客减少,旅游业收入也相应减少,从而使旅游业发展缓慢。
(二)忽视售后服务,导致游客流失。现代旅游市场营销中,旅游产品是一个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的整体概念。它不仅要给予游客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要让游客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这就要求旅游企业要把游客视作“上帝”并为之服务,否则必将被市场所淘汰。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旅游企业没有一个较好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甚至认为这根本就没有必要。
(三)法制意识淡薄。在我们身边有的旅游企业为游客提供虚假的旅游服务信息,以贿赂手段拉拢顾客,诋毁其他旅游企业的声誉,有的甚至冒用其他旅游企业的名牌等。这些做法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损坏了旅游企业形象,破坏了国家法制,从而使旅游市场的供需双方都受到了损害。为了眼前利益而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最终只会使双方受损,并且也破坏了旅游企业的对外形象,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四)科技含量低,系统性不强。许多旅游企业在经营运作过程中,手工劳动较多,缺乏对高科技、新技能的运用。以旅行社日常业务为例子,大多停留在电话和传真机的使用上,基本上没有运用互联网辅助日常业务工作,在当今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这样的运营模式显然已经是落后的。
(五)目光短浅,只追求短期销售目标。我国的很多旅游业追求的只是短期销售目标,而不是长期营销目标。在旅游企业中有几个是在年初制定完整的《年度营销计划书》的,更别谈近、中、长期旅游营销计划了。他们不熟悉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价格策略、旅游销售渠道策略、旅游产品促销策略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不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去选择合适的推广对策、促销载体。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谈不上什么旅游市场营销计划控制、旅游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控制、旅游市场营销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即便是对于推动作用较大的节事活动和公关活动的策划设计和执行方面,也是如此。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旅游品牌。“三流企业卖资源,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品牌”,这是旅游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目前,世界旅游经济已经从产品营销时代进入品牌营销时代,只有形成优质的旅游品牌,才能以品牌感染游客,以品牌的宣传来带动市场。数量旅游品牌,需要旅游企业在品牌文化内涵上下工夫,要深度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立于不败之地。有了品牌支撑的旅游产品,其生命周期就会长,增值空间就会大。所以,品牌的优势才是旅游业最大的优势,品牌力才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快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旅游业的竞争实质就是旅游目的地直接的竞争。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在旅游者心中地位的高低,决定着该旅游地客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单一的旅游景区营销,其营销主题、营销资源、营销能力都很有限,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是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营销主体,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它强调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参与者不仅是某个旅游企业,而是目的地内在所有利益相关者,是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城市,营销的对象不是某个旅游产品,而是包括旅游产品、旅游环境、特色文化、风土人情和服务等在内的很多内容;旅游的受益者也不限于某个旅游企业,而是整个旅游目的地。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综合性开发,为游客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从而获得更大、长远、综合性的效益。
(三)加强旅游个性化营销。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和旅游者阅历的增长,以旅行社为中介、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传统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独特的旅游目的地,追求多样化的旅行方式,讲究灵活组合旅游产品价格,重视旅游个性化服务,散客旅游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散客时代的旅游者在旅游产品的购买上强调“点菜式”或“量体裁衣式”,即游客自愿结合,自行安排旅游行程路线,“随走随买”,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而非一次性付清旅行费用或完全被动接受既定的旅游项目。散客旅游者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个性特征在旅游过程中能否得到满足,用同一种旅游产品去满足多层次、多特点的旅游需求的旅游营销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因此,旅游市场营销由大众化转向个性化是旅游发展的趋势。个性化旅游市场营销必须认真分析散客的需求、特点、爱好,在营销方法、营销理念、营销渠道等方面创新,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四)扩大网络营销手段。通过网络、旅游消费者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就可以了解到同类型的旅游产品的特点、价格,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预订门票、酒店等等。一句话,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网络营销手段,才能不断改变旅游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建立信息经济时代旅游市场的新模式,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方式来武装自己,顺应时展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品牌营销
[abstract]AlongwithOlympicGames''''arrivalandtourismvigorousdevelopment,touristmarketmarketingdevelopmentfacedwithabiggeropportunity.Therefore,ourcountrytouristmarketmarketingmustadaptthetimedevelopment,setsupthenewmarketingidea,theimplementationnetworkmarketing,thegreenmarketing,thebrandmarketingstrategy,causesthetouristmarketmarketingtrendtobemorescientific,thehealthdevelopmentpath,thusleadsthetourismtodevelopfast.
[keyword]Touristmarketmarketing;Networkmarketing;Greenmarketing;Brandmarketing
一、旅游市场营销含义
市场营销是指一个企业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产品开发、定价、宣传推广到将产品从生产者送达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回企业的整体企业活动。企业的经营导向经历了生产观念导向、产品观念导向、推销观念导向、营销观念导向、社会营销观念导向五个阶段渐次递进的演变过程。
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出发点是旅游市场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效益。可见,旅游市场营销是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发展旅游事业起到重大作用。
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国民出境旅游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带薪假期的延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这些都为我国国民创造更多出游的条件和机会。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外出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变得理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然而,在此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下,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营销中盲目进行削价竞争,营销策略科技含量不高,不注重售后服务、不能形成良好客户关系,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我国的旅游业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灵活运用目的地整合营销(IMC)理念,改变营销的思考重心,由4PS(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转向4CS(顾客、成本、方便、沟通),建立一种由外向内的营销策划模式,做好市场营销。尤其在奥运的到来为我国旅游业和旅游市场营销到来了更大的机遇,至此良机时,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将更加科学、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未来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1.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旅游业也积极改变陈旧观念,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的营销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旅游市场进行更有效的细分和目标定位,对分销、渠道、产品的定价、服务、产品理念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具有产品和网络两大优势:一是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二是网络拥有丰富信息源和传递速递快、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反应及时、营运方式更合理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营销、销售成本,节约顾客精力、时间、资金成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申奥成功后,奥运带来的巨大市场为旅游网络营销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2.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存在着信息源真实性和更新速度、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旅游网络营销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在此转变时期,只有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二)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们都开始追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我国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最后,开展绿色认证。从1993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比如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开展的创建“绿色饭店”活动以及武夷山景区实施的ISO14000认证,为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注入了新的内容。
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
(三)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旅游品牌营销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以品牌为核心进行营销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
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的的精髓应在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品牌营销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还远远不够,致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长。因此,必须首先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利于不败之地。比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这个主题公园正是因为很好地挖掘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在全国主题公园旅游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它却能以年均效益1,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发展。同时,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因素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原有基础的延续。其次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这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依据我国旅游文化,策划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赋予旅游产品品牌强大的生命力,然后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传播的方式,所选择和组合的传播方式要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表现出品牌的目标形象特点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条件,要注意对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另外,旅游公共部门(政府及各旅游行政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营销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地区、省和全国的整体性促销上,从而带动旅游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1旅游市场营销的概念
旅游市场营销是以旅游需求为导向,组织协调各种经济活动,从而为旅游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产品,达到让企业获利,游客满意的双赢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的主体相对较广,即包括个体(旅游景点,旅行社,旅游公司等),也包括宏观治理的政府部门(旅游局,交通部等)。旅游市场营销对研究、指导、发展各地旅游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2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相当迅速,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地保持着7%的年均增长速度,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主要是由宾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行社、旅游景区管理组成,其中旅行社、宾馆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业也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1.3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观念已从过去的生产观念转为当今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这要求旅游企业经营模式要从以生产为导向转向以旅游需求和社会服务为主导。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存在各种问题:(1)盲目开展价格战。相当多的旅行公司把价格战当作一种主要的竞争手段,时常出现报价低于成本的情况,这种以牺牲利润获取营业额的增长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2)仅重视旅游前服务,忽视旅游后服务,造成了许多消费者对旅游行业印象差及不信任,给旅游业发展设置了障碍。目前,许多旅游个体仅注重旅游前的广告宣传,而对旅游业核心产品即旅游景点不注重维护,包括导游、景点售货员等言行、举止、形象没有统一化管理,特别是对旅游者旅游后也没有相关的回访等措施,消费者没有达到旅游预期,使其在生理、心理及精神上得不到满足,给旅游市场的发展留下了隐患。(3)法制意识淡薄。目前,部分旅游公司,特别是一些非法的旅游公司(即地下、没有登记注册的旅游公司)为吸引旅游消费者,夸大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信息的宣传,有的甚至通过诱骗的手段吸引消费者,造成了旅游市场混乱,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损坏了旅游市场行业形象,同时也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造成了双方不必要的损失。
2加强旅游市场营销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旅游 歌曲 影视 营销
歌曲、影视旅游体现了当代文化生活的一种需求,发掘人们的这种需求,将歌曲、影视和旅游结合起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诱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
一、歌曲营销
旅游歌曲是以旅游业为背景,以提高受众的旅游兴趣,促进旅游消费为目的的歌曲。它是展示旅游目的地形象、扩大影响的一项重要载体,也是创新旅游营销的一个有益尝试。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向往,大多取决于景区的知名度,而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对提高景区的知名度起到重要乃至关键的作用,音乐与旅游的结合,可以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景区也如人名,有视觉识别,也有听觉识别,作为一种听觉识别系统,音乐比文字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也更容易被人记住。难怪有人感慨“一首好的旅游风光歌曲,相当于广告投入费用的数十倍。”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广告宣传力,跨越时空的穿透影响力,是任何广告形式不能比拟的。
旅游歌曲对推动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对一个景区进行全面、立体、生动的宣传,因此,越来越多的省、市将旅游歌曲视为一种更新颖、有效的宣传形式,频繁地加以使用。所以,江西省旅游部门应该收集、征集和推广景区旅游歌曲,通过歌曲来宣传江西旅游。
旅游歌曲的创作,应追求情深意切、富有新意、风格鲜明、旋律优美,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来说,做到“三好”,即好听、好唱、好记。搞好旅游歌曲的创作和推广是个系统的工程,可以多学习外省的先进经验。
目前江西省已有新版《江西是个好地方》、《十送》、《美丽江西》、《打年粑》、《乡戏》、《亲近江西》、《魅力庐山》、《非常三清山》、《安源是个好地方》、《出门在外》等旅游歌曲佳作,但还要尽力推出几首优秀的旅游风光歌曲,并不断下功夫,多打造像《江西是个好地方》、《十送》这样的“品牌歌曲”,创造和开拓江西旅游文化的新天地。我相信,随着这些歌曲飞向全国,传遍世界,将会对宣传江西旅游起极大的作用,这些歌曲将成为江西旅游文化的靓丽的“有声名片”。
二、影视营销
影视营销是以秀美的山水风光或历史为背景,通过知名导演、编剧等艺术家的精心策划,将一个地方优美的景区风光与风土人情融入剧情,使观众通过收看影视剧,为剧中的人和事扣动神经,产生一种渴望身临其境的心理需求,从而推动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
人们总能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发现一些绚丽夺目的自然风光,它们在特定的故事情节或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绚烂多姿,景区的人文气息也被震撼人心的场景烘托出来,能使观众产生共鸣。由此,一些不为人知的自然景观,古镇村落或历史遗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摄像头、取景器的艺术加工后变成了一个个融合了人文与地理景观并充满艺术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影视艺术此时起到了伯乐相马、卞和识玉的功效,发掘出一批引人关注的旅游景区。电影《五朵金花》,曾创纪录地先后在35个国家上映,将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三月街、蝴蝶泉等奇山丽水、民族风情传遍世界;《英雄》推上银幕时,九寨特有的“天堂水”让多少人心驰神往;电影《少林寺》蜚声海内外后,使少林寺所在地河南登封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小县成为一方旅游胜地。影视旅游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招巧借外力、借船出海的营销手段,确实是值得江西省旅游业人士认真分析、学习和借鉴的。
多年来,江西省旅游一直以“走访旅行社、参加旅交会、开办推荐会、旅游大篷车”等传统营销模式为主,主要对象为旅行社。然而,随着文化旅游的全面兴起和散客旅游时代的逐渐到来,这种营销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越来越制约着江西旅游业的发展。
江西利用影视营销旅游产品的思路有四种,一是拍摄旅游宣传片展示出江西省的青山绿水,例如《美丽的江西》以精美的画面、精炼的语言、精良的制作,从宏观的高度,以“美”为主线,将江西知名的风景名胜地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等有机串联,集中展示江西“绿色之美、红色之魂、古色之韵、蓝色之恋”的四大特色,重点浓缩了江西的山川美景。二是在旅游景区设立影视基地。江西是不少影视剧的拍摄地,应该通过以前在江西拍摄过的影视片(如《庐山恋》、《闪闪的红星》、《去安源》等)的宣传,吸引新的影视片(尤其是著名导演要拍的大片)来江西拍摄,打造江西影视基地,提升江西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三是组织和聘请作家以旅游目的地为背景题材,编写剧本,拍摄影视剧;四是在重要目标市场热播以江西旅游目的地为背景的著名影片。例如,热播由著名演员张瑜和郭凯敏演绎的《庐山恋》,可以吸引众多的旅游者来到庐山体验浪漫爱情。
为进一步打响江西影视旅游品牌,做强做大江西旅游产业,应该由电视台(播放影视剧)、新闻媒体、旅游景区、旅行社、政府官员联动出击,举办影视旅游发展研讨会,邀请影视、旅游、媒体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影视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路子,为江西如何加快发展影视旅游,更好地做深做透影视旅游文章,加快影视旅游产业化发展步伐出点子、想法子。
歌曲、影视旅游灿烂的前景令我们相信,借助歌曲、影视营销之船出海,江西省旅游必将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江西省旅游局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回归分析;影响机制;现代经济体系
引言
利率市场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助推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在逐年提升。与此同时,市场对我国利率的影响也在逐年增大,这必定也会影响到我国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金融资产存量在不断增多,金融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旧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等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致使整个金融体系出现了结构性问题。由上可知,利率市场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影响,进而作用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可见,怎样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使得金融资源充分发挥提高产出与经济水平的作用,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简要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层面重点探讨了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基于所得出的结论全面探究我国利率市场化所起到的作用,就如何深化利率市场化以及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以期为深化利率市场化与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所裨益。
一、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影响探究
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展经济学中新古典复兴在金融领域的表现,麦金农和肖提出金融自由化理论伊始,该理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纷纷走向利率市场化的道路。自1996年开始,我国央行开辟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形成,这也标志着我国利率改革正式启程。1998年央行逐渐取消了贷款利率上浮限制以及对贷款等利率的管制。在存款利率管制方面,我国放开对商业银行计息方式的管控是在2015年,而且也逐渐取消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也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完成。我国经济要想实现由政府主导转向为市场主导,进而助推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利率市场化是关键。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行与持续深化,我国资源错配与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金融资源等的配置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由此可见,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极富现实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资源配置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利率市场化指的是央行开始放松对利率的管控,实现利率的大小及其变动态势由市场来决定,进而通过供求关系均衡等机制来实现资金价格的自主调整。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因此,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由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决定的。同时,以我国市场经济为例,市场要想配置资源就必须通过对资金进行配置来起作用,因此,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必须要与市场规律相符合。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机构保有自主定价权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市场中金融产品的多元化程度,也有助于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目的的实现。具体来说,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直接融资的成本在不断下跌,在此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直接融资,如发行债券等方式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会助推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农业农村等领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现状,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了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整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综上可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降低经济结构扭曲的关键是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特别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此时就必须要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即让利率由供需关系决定,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
二、利率市场化影响金融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作为资金价格,利率在金融资源配置市场上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本部分基于前文的理论探讨,引入计量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利率市场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造成的影响,以期能为我国央行制定与完善金融经济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一)模型引入与数据处理
为了验证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为了保障所选取的变量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特征与态势,考虑到改革实际,本部分选取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并将其进行简单年化处理后的结果乘上经过加权平均的利率市场化参数作为衡量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变量。同时,本部分采用Wurgler模型(投资弹性)中关于测度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模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的主要的来源是各类金融经济统计年鉴、央行网站、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等。此外,为了降低变量数据的偏度,将各变量作对数化处理。计量模型引入。利率市场与金融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性过程,因此,为了更为准确的探究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本部分在修正的Wurgler模型基础之上,加入与我国央行利率政策行为等相关变量和利率市场化的诸多变量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的面板数据模型。一般来说,若β2大于0,此时就表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正向的作用,即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若β2小于0,此时就表明利率市场化会对金融资本的配置效率产生反向的影响,即利率市场化的水平越高,反而会抑制金融资本的配置效率的提升,此时就产生了替代效应。
(二)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通过 估计法对式(1)进行回归估计,模型估计及实证结果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1)代表没有加入任何控制变量的模型回归结果,模型(2)到(6)列代表的是引入了不同的控制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回归结果显示,除了模型(2)中的利率市场化程度的系数在置信水平10%下是显著的,其他模型中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论显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助推作用。与此同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比较小,这意味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不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增加,即其助推作用是有限的。基于此,我国应不断优化利率政策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实证结果分析
由理论与实证的分析结果可知: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会改善我国的金融抑制的程度,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可以助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第二,我国央行利率政策的调整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即利率的传导途径是多元化的,且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高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具体实际来说,我国经济与投资总量的不断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也有一定程度地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资金由低效率部门流转到高效率部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也有待进一步优化。由此可见,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突破二元经济的限制,降低资金的摩擦成本,顺畅资金的流通路径,创新资金的流通方式,进而提升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与相对稳定程度。利率市场化并非仅是政府放松对利率的管制政策,而是包括放松对利率的限制之后如何通过该利率水平实现市场化的合理定价,充分发挥发挥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因此,我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一是有针对性的建立与利率市场化新要求相适应的基准利率的定价体系来作为我国整体利率体系形成与完善的标准、参考与支撑;二是要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来助推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因为利率必须通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与调控的作用和空间;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来防范和化解由不断深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各类金融风险。良好的竞争环境与风险防控体系才是我国金融与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四是央行要进一步优化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并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利率市场化并非是减轻了央行的金融工作任务,反而是对央行监督管理我国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与要求。此时,央行需要找准站位,转变管理模式,通过多种途径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论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促进农村发展的社会活动,所以构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还没有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其营销模式也没有系统的规划,因此本文通过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提出了营销模式构建策略。
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目前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各国学者对其的界定也各有差异。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将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义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活动。我国旅游学者对其界定为: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因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依托农业这个大环境,将农村生活、农业生产融为一体并进行旅游开发的。乡村旅游一般以城市周边的农村自然景观和田园特色风光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体,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古老乡村劳作体验、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为目的。因此乡村旅游被称为人类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我国,乡村旅游是在满足了市场多元化及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的要求下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情况,而且能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乡村旅游以农家乐和农村观光的形式为主
乡村旅游主要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其通过提供特色农家旅馆、农家菜肴、农家生产劳作等一系列能够享受农村的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能够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并采购特色农产品。这种农务采摘旅游能够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长久发展。
2、在开发层次上处于低水平的开发阶段
在我国,近几年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经历的时间较短,对其的开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没有转变传统粗放的开发模式,切没有明确的主导方向。
3、主要分在景区边缘地区、老少边穷地区、都是郊区
在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生态景观及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且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这些能够为乡村旅游所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的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产品开发项目缺乏弹性,开发项目单一,粗放式经营管理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以观光旅游和农村自然景观为主,其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虽然现阶段对其开发的旅游产品和内容名目众多,但是都没能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其价值。开发项目单一,切没有深度和特色支撑。一些开发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对产品进行不合理和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影响当地文化等问题。存在对产品开发并运作期间管理混乱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够,不能及时的解决突发问题,更有部分开发管理人员过分的追求效益,忽视旅游者的差异需求和满意度,产品缺乏创新,形象设计意识不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管理形式粗放。
2、价格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要求,一般对其的开发都处于城市郊区或者景点附近,依靠城市辐射或者景点辐射得到客源,所以在价格方面大多较低,以吸引游客。乡村旅游以农村景观为主,其资金投入势力和政府支持强度相对于风景名胜区较弱,其主要吸引周边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出游的居民,这些居民出游的弹性较大,对价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因此在“薄利多销”意识的促使下,对乡村旅游的营销采用低价策略。合理的低价策略能够增加经济效益,但是过度的地价营销会导致乡村旅游经营的恶性循环。
3、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落后
我国乡村旅游的销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体系,个体农民营销意识薄弱,地方政府依然采取先发展当地旅游再营销促销旅游的策略,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产品促销方面,轻促销或者无促销是乡村旅游的普遍现象,缺乏市场经营理念和市场开拓意识,只局限于简单的“住农家、吃农菜、干农活”的层次,对产品的研发、包装、市场销售等方面没有创新意识。在营销手段方面,旅行社是基本的销售方式,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网民用户的增加,网络销售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乡村旅游营销方面,仍然选择单一的旅行社销售,忽视网络销售。 转贴于
4、旅游基础设施过于简单
乡村旅游以农村旅游为主体,绝大部分旅游的选址在农村,并且很多旅游活动是在农村居民的家中进行,因此对旅游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对设施的日常的修建和维护没有标准化、规范化。农村居民因不能提供旅游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强大资金,使得旅游场地设备的简陋和不完备,从而不能使用先进或者统一的旅游设备,满足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所依托旅游设备的需要,从而减少游客量。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观念的创新
观念创新是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先导。然而营销意识的淡薄和营销理念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创新中转变观念、更新策略,才能顺利地完成市场升级。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与现阶段的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必须满足目前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必须首先在市场环境的大背景下进行营销观念的改革。传统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营销意识,必须将体验经济理念融入旅游市场营销观念中。乡村旅游不仅要通过让游客感受“亲情”从而建立感情,还要具有旅游的知识观,能够拓宽游客的视野和增加知识积累,还要在经营乡村旅游的同时保护环境,将绿色营销观念深入到乡村旅游市场,从而协调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2、加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宣传促销
旅游宣传是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产品销售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乡村旅游要保持不断扩大的客源市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渠道多种多样,如积极如积极参与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旅游促销会议,通过展览宣传促销;编印旅游手册、乡村旅游公园简介,导游图等刊物宣传;制作旅游纪念品,如风光明信片、T恤衫等;与各大旅行社及宾馆联营,让利依靠他们帮助促销;制作旅游标示牌,门票宣传等。提高乡村旅游地整体旅游形象质量和知名度,除对旅游产品整体成功的宣传促销外,还应维护旅游产品的整套形象,保护旅游产品的质量,要以实见闻,而不能让旅客扫兴而归。
3、开发特色浓郁、高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由核心部分、外形部分和延伸部分三个部分构成。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融合为一体组成旅游产品。优秀的旅游产品能够极大的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吸引国内外游客高档次的旅游项目,因此必须全面的打造富有特色的优秀乡村旅游产品。加大对旅游产品研发、包装等的创新,使得旅游产品差异化,并根据当地的特地因地制宜打造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该极力的增加具有地域风土人情、感人故事、农事农活等能展现本地区魅力的旅游活动,在实施产品策略时,必须采用新思路、新方法,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另外,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不仅保持大自然的原生韵味,而且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避免因开发造成文化污染,避免把城市现代化建筑、设施移置到乡村景区。旅游接待设施也应该与当地自然及文化协调,保证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和“精品”给游客。但这并不是说阻止乡村进步,阻止当地发展经济,而是实现旅游与经济发展二者的最佳结合。
4、乡村旅游市场的细分,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乡村旅游市场的具体场所主要是在城市郊区或者景点附近,这些地区必须具有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资源,城市或者景点附近的居民会利用节假日体验乡村旅游产品。但是由于各个乡村旅游产品所处于的地理位置、区位环境、资源条件、产品种类及知名度都不同,因此在选择具体的目标市场也是不同的,所能应用的组合战略和营销策略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产品在确定目标市场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客源市场。所选细分的市场必须符合市场营销主体的经营目标、产品形象等。否则,便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5、加强乡村旅游的管理,明确管理模式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管理知识。乡村旅游具有旅游业的所有特性,从属于服务行业,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并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地方政府可以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加其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提高其自身的业务知识、服务意识和管理理念,在充分认识旅游产品整体性的基础上,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价值。为了促进乡村旅游更健康的发展,政府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严惩一切恶意或坏旅游环境或者旅游活动的行为,规范当地旅游市场的秩序,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使得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创新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乡村旅游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不同地区多样式的乡村旅游成为当前我国当前旅游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发展前景广阔。
一、乡村旅游概念与特点
1.乡村旅游概念
在现代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指以旅游者各种形式步入到乡村野居的旅游模式,这一旅游模式具有“环境的生态化”与“样式的多元化”特点。所谓“环境的生态化”,是指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一般可以划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指自然生态的形式,如农村田园采摘游,在生态环境下,旅游者可以品味到大自然的气息,感受到都市文明所不曾拥有的生命力;另一种则是人文生态形式,如民间古居游,在民间古居游中,旅游者可以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民情风俗等有所了解,从而感受到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乡村旅游是在当前社会文明进步、都市人们休闲需求高涨的前提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整合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旅游者知识品味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特点
(1)形式的多样化
当前的乡村旅游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地的乡村旅游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诸如民俗风情游、农村田园采摘游、民间古居游等都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在此过程中,旅游者可以认识不同的民俗风情、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感受古代文明的伟大;
(2)发展的高速化
乡村旅游归属于旅游产业的的范畴,其产生具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产业转型的需要,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满足旅游消费群体的多元化的需求,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赢得了都市旅游者的欢迎;二是现代都市群体的心理需求,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收入的增加使之具有参加更多的休闲活动的经济实力,再加之“绿色”与“生态”业已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潮流的原因,乡村旅游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得以迅速提高,乡村旅游市场成为了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
(3)开发的初级化
从乡村旅游产生的时间来算,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时间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真正的繁荣发展起于本世纪之初,这也就是说,乡村旅游市场只是在近十年间才获得世人的青睐。但是在总体上来说,乡村旅游市场还只是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基础设施滞后、人力资源建设亟待加强、整体规划不够完善等问题比较凸出,尤其是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同质化的问题降低了乡村旅游内在的魅力,严重阻遏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4)地区的边缘化
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空间局限的范围较为狭小,大多是处于具有观赏旅游价值的乡村或山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只有这一地区才可以使旅游者摆脱都市繁华的喧嚣,才能够使旅游者享受到休闲娱乐与清净,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的乡村旅游将一些具有远古气息的民风民俗也纳入到了乡村旅游的范畴,从而使得乡村旅游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从总体上来看,乡村旅游市场开发的地点都具有边缘化的特点,只有地域的边缘化才可以与现代都市隔离,才可以以自己的特色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二、乡村旅游市场的营销
在整体上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具有活力,但是在面对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日趋多元的大背景之下,却又处于一个发展的“艰难期”,问题层出不穷,矛盾日渐尖锐。
1.市场营销手段滞后
市场营销手段滞后的表现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营销手段的单一化。所谓的单一化,就是指现如今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还未走出传统“旅行社+乡村”的市场营销模式,即依靠旅行社的带动与引导,促进乡村旅游的客源量的增加,单一化的营销模式难以适应网络化旅游市场发展形势的需要,目标市场只是局限于较为狭小的地域内,其辐射的范围较小;二是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性差。在当前的乡村旅游市场所运用的营销手段中,常常会满足于产品的销售,只要是引来了客人就是完成了自己的销售任务,至于如何让客人满意、如何打造自己的名牌则无人问津,久而久之,乡村旅游市场必将会出现萎缩的迹象。
如果从深层次来分析,之所以会导致市场营销手段滞后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营销意识不强,即使在某些地方,乡村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强势推进,使之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是传统的意识仍然占据主导的地位,被动发展、懒于创新、排斥新生事物的思维定势影响到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方方面面,前景令人堪忧。
2.产品开发不具竞争力
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级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开发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许多乡村旅游市场的产品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缺乏自己特色,更有甚者,一些乡村旅游管理者脱离当地的文化发展的实际,盲目照搬外地或国外的旅游模式,结果造成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浪费了较多的资源,令人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产品设计不具有“人性化”,所谓的人性化,即是指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照顾到不同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科学设计、量力而行,既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会使旅游者失意而归,但是从实际来说,一些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只是依照主观的愿望,没有服务思维与全局意识,比如一些探寻古民居的乡村旅游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只是在吃喝玩乐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并未在文化价值的挖掘、旅游产业链的延伸等方面着力,从而导致产品销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市场营销战略缺失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科学合理的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市场营销战略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关系到区域旅游市场的稳定。但是,当前的乡村旅游市场的营销战略缺失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而大大羁绊了这一市场的健康发展。
(1)区域性规划的前瞻性不强
乡村旅游往往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大力支持往往会起到消极的作用,因为地方政府在急于发展当地经济思想指导下,在不调研市场、不了解自己、不看清形势的基础上就盲目规划,追求“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农村一夜改制、农民一夜翻身、建设一夜完成”,如此快节奏的发展极有可能造成“短视”的严重后果,不利于乡村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的尚待完善
正如上文所言,乡村游游的选址往往是在偏远的农村或山区,交通不便,衣食住行困难,从长远发展来看,占据市场优势的旅游企业必然也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舍得投入,因为当前的旅游市场已经转向了买方市场,消费者忠诚度将会决定旅游市场竞争的格局,但是一些乡村旅游企业与政府部门并未重视这一点,基础设施采购保准低、老化不全、维护保养差等问题较为凸出,基于此而言,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规划乡村旅游基础设的建设势在必行,否则将会被消费者抛弃,从而使得自己在未来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落败。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对策
1.整体规划,明确市场营销定位
(1)整体规划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并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任务,而是涉及到当地经济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其规划的实践中,就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整体、长远的规划。具体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统一规划协调机构的设立。地政府应该成立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协调结构,整合农业、旅游、国土、宣传、餐饮、住宿、商业等诸多部门,通过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规划确立乡村旅游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二是社会环境的营造,乡村旅游市场的净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基于此而言,就应该在制定地方法规、加强相关部门的监察力量等方面着力,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2)明确市场营销定位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当前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着力点之一,因为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所依据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据此而言,在本地区乡村旅游长远规划中,力戒重复性、同质化的营销模式引进,而是要调研自己在地理环境、旅游资源、产品的种类、外在的形象等方面的优势,对自己的市场营销予以定位,从而实施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规划与建设。
2.细化市场需求,推进产品创新
(1)细化市场需求
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面临消费需求多元化的形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盲目进行开发建设,往往就会陷入“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旅游消费不足”的怪圈,长此以往,就无法起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充分调研市场、细化消费者的多元化的需求就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农村田园采摘游中,消费者旅游的需求不仅只是到农家田园去采摘水果、蔬菜,更重要的是去享受在田园劳作的乐趣、重温自己幼年时期的美好时光、品味农家果品蔬菜,充分调研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就为进一步细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推进产品创新
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对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强力支撑的作用,在这里所谓的创新包括内容的创新与宣传的创新。
一是内容的创新。在推进产品的创新中,不要只求产品的高档化与现代化,而更要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创新营销思路与手段,在维持原汁原味的地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展现当地农村旅游的魅力;
二是宣传的创新。将本地区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出去是实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有效地宣传方式才会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就目前来说,基于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模式,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使得潜在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登陆信息平台后快捷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旅游目的地,并借助于这一信息平台得到优质化的服务。
3.更新营销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从根本上来说,乡村旅游的发展源于现代人内在的实际需求,更新营销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的水平,就成为乡村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以民俗风情游为例予以阐述,在民俗风情游中,开发企业的应该立足于买方市场的现实,将原生态的民俗风情资源作为挖掘的重点,在旅游线路的设计、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链的延伸、旅游项目的融合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
四、结语
在乡村游游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市场营销手段滞后、产品开发不具竞争力、市场营销战略缺失等一些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就应该通过整体规划,明确市场营销定位;细化市场需求,推进产品创新;更新营销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等营销模式创新的方式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果文力,邓少初.浅析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
[2]韩卢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和价值取向[J].滁州学院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