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

第1篇: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校 化学专业 学生就业

化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就是指大学毕业生供求双方在劳动使用权的转让与受让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这是完全自愿的一种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交换合约为基础的大学毕业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它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呈现以下几种趋势:

一、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降低,在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由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所决定;反之,其价格又与劳动力供求紧密相联。一般情况下(不包括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供大于求由于较易找到所需劳动力,工资趋于下降:工资的下降,又会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而供不应求时,由于劳动力的短缺,工资趋于上升,工资的上升,又会使得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一直到供求关系趋于平衡时,价格相对均衡,这种运动才会逐渐停止。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也正是在这一供求与价格的变动中实现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即:价格趋向于劳动力供求双方能够提供到市场上的数量相等。均衡价格决定于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的均衡数量。价格上升,引起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超过均衡点,亦会引起供给的相对减少。价格下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大于供给,引起价格上升需求小于供给,引起价格下降。当需求不变时供给大于需求,引起价格下降:供给小于需求,引起价格上升。劳动力市场正是遵循这一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利用价格信号及工资率的引导,通过社会大量的劳动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使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及各个部门、企业之间进行配置并使这种配置尽可能地达到优化。这也正是价值规律在劳动力市场运行中最显著的作用之一。

利用上述规律,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是可以上下波动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随劳动力市场上该种劳动力供求关系而变化。我们将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归为两大类:受过高等教育者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者。根据该规律便会有以下推论:如果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增加,供给较之以往更加充分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就会下降。然而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与多数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一样高等教育毕业生比其他层次教育毕业生具有相对低的失业率相对高的工资收入以及获得高社会地位的更大可能性。

二、应届毕业生获得好工作的机会趋于减少。“高学历低用”者比例增大

在工作队伍中,每一项工作都对劳动者的技能有所要求,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付与他们的工资收入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靠前位置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

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多寻找理想职业的期望值往往较高因此“摩擦性失业”人数有增无减。尽管这种“自愿失业”从理论上来讲是求职者根据其报酬期望与搜寻职业成本进行核算的个人选择和个人行为是短时间的、不危及其生计的但如果这种“摩擦性失业”增长太快也会增大社会的不稳定性,仍然值得关注。与此同时结构性失业的势头开始出现有报道警示: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是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生动写照。

三、在应届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增强的同时。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诚信度可能下降。

当然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择业难度加之应届毕业生对社会了解甚少很难一次性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况且他们在求学期间已经付出不菲的经济代价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再拖累家庭和父母,需要尽快落实工作单位这些客观因素让他们无暇考虑岗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自己能在某个岗位上服务多久。同时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这块“金字招牌”也为学生的“饥不择食”推波助澜,其结果是不少学生在并不清楚单位究竟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只好无奈地先进去再说。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致使应届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增强,临时就业者比例有增长的势头。

先就业、再择业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同时提醒: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不少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一旦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一两头怕”,不仅影响高等学校和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供需双方趋于理性,复合型人才。近年职业中介机构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的指导,取得了明显成效。表现在单位招聘人员日趋理性和务实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招聘。目前人力资本市场招聘的职位越来越市场化,表现为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并且不断有新的职业和岗位出现,市场需求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应聘人员不仅需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掌握最新科技最新管理理论了解市场行情、具备公关和管理能力、精通计算机操作这种复合型人才需求走势看涨。

一般来讲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如鱼得水。懂技术、善管理、了解国际市场运作规律的人才最受欢迎。一句话复合型人才越来越俏。

第2篇: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建设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劳动力市场也称为“人才市场”,指的是劳工供求的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运行机制。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现良性运转的态势。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而且素质不高,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制度性分隔,社会保险和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给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造成了阻碍。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根据国家的人口统计,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15~65岁的适龄劳动人口就占70%。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通过调查,可以总结一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第一,我国的劳动数量多,劳动参与率大。

第二,我国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劳动平均素质低。

第三,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

第四,人才地域还是呈现东强西弱的趋势。

第五,非公有制的就业人员急剧增加。

第六,人员流动幅度较大。

第七,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

第八,就业率增长很快。

第九,农村劳动剩余量多。

第十,新生劳动力增长快,供大于求矛盾突出。

第十一,劳动力使用成本偏低。

第十二,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中国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在于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在于如何形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效率,以便在国际上具有劳务竞争优势。然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整顿、调整和完善。正视现有问题,提高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建设,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但是总体素质低下,交易成本过高,劳动交易不方便,市场供求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不对称,并且劳资双方地位不均等,这些都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表现。另外,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宏观管理和监督力不够,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完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规范,还没有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总之,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于其整体规划,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一)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工资率差别过大

提供真实、相对准确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信息――相关劳动力的市场通行工资率水平,帮助劳动力供需双方进行明智的市场决策,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重要功能。但中国目前劳动力市场这种功能表现却并不令人满意。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隔离导致劳动力流动不十分通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不顺畅,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搜集以及的专业机构太少。尽管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已经开始正式劳动力市场价位的指导数字,但由于这些调查往往不系统、操作也不是很科学,因而无法成为企业薪酬决策的重要依据,结果导致同种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信号往往差别很大。

(二)劳动力市场城乡分隔严重导致竞争有失公平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又分为不完全竞争和完全竞争两个市场。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是城镇就业岗位中不向农民工开放的那部分市场,属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是城镇工作岗位中向农民工开放的那部分市场,属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则是完全竞争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后难以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求职而只能转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失去了与城镇劳动力公平竞争的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劳动力交易价格不断压低。当劳动力价格长期低于劳动力价值时,劳动力必然会退出该行业或地区,因而导致了区域性结构性的民工匮乏。

(三)劳动力市场建设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市场建设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以致引起市场秩序混乱。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发展,涌现出各种职业介绍机构,为了尽早地占领市场,各种职业介绍机构各自为营,彼此之间沟通很少,有的甚至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搞不正当竞争。而对于那些非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就更不用说了,私招滥招、收取高额中介费等。目前我国起步不久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才使得市场秩序混乱。

(四)劳动力市场法律系统不健全导致劳动者的权益屡屡受到侵害

中国现处于市场经济初期,整个社会在剧烈变革中,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少数企业仍然无视《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有些不良雇主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恶意拖欠工资、提供恶劣的工作条件等,其原因首先在于我国劳动法立法时间不长,劳动法律体系不完善,难免会存在各种漏洞和不足,其次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还未上升到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的时候,劳动执法部门的执行权力显然是无法得到保证的。

(五)劳动力市场保障体系和宏观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呈现二元结构。城市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尽管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由于经济水平低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城镇社会保障也存在部门和人群差异。首先,国企、较规范的私企和外企等正规企业一般都建立了社保制度,其他的非正规企业则没有完全建立。其次,在正规企业的就业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较稳定,劳动侵权现象较少;而在非正规企业的就业者,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现象很普遍。此外,在农民与企业的关系上,反映最强烈的是工资拖欠问题,虽然劳动部门每年都有追缴拖欠款、整顿劳动力市场的行动,但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长效机制,健全劳动力市场保障体系和宏观监督机制,加大执行力度。

四、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的原因

(一)机制不健全,基础建设落后

从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看,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得更为紧迫。我国现行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的状态。市场的信息化程度和服务手段不健全,致使市场辐射范围窄、信息迟滞,严重影响着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服务功能。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经济的影响,各地劳动力市场发展也不平衡。

(二)市场分隔影响了市场效率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配置高效率的重要保证。这不仅使劳动力就业范围得到扩大,而且使劳动力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隔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城乡二元经济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制度性分隔。在以传统的国有经济部门为代表的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工资体制仍带有低工资、高福利的特点。而在同一经济部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对工资的影响较大,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也较为有效。由于市场上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的态势,工资水平低,体制内工人能享受的高福利,体制外的工人却无法享受。这样一来,就工资和福利而言,体制内外的劳动者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阻碍了企业产权重组、就业重组、减员增效的改革。

(三)企业改革滞后,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下降

企业制度改革滞后,不仅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不能真正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主体,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使企业由原来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转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和劳动用工主体。虽然我国近些年来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远没有达到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劳动用工主体的地步。此外,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下降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劳动力供过于求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而农村劳动力供求的矛盾更为突出。

(四)缺乏整体规划及必要的宏观调控

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国家保证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调控劳动力供需总量,调控劳动力的流向和流量,克服市场机制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引导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然而目前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很不健全,宏观调控乏力,从总体上看,还没有找到调控和引导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的调控方式。

五、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对策

(一)大力提高人民素质

人民素质与其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素质越高,它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就越高。提高人民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现在中国的各级政府、企业及不少家庭已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连年较快增长。同时,要不断扩大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各种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二)进一步完善工资机制

完善工资机制,使工资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确保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信号”正常发挥作用。利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率”的调节功能,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需进行灵活的调节,是解决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的关键所在。改革工资制度,主要改革劳动工资形成机制,克服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着力于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完善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工资制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打破劳动力市场分隔,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有关“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的根源是劳动力的市场分隔。所以,要想彻底解决有关“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就要彻底打破劳动力的市场分隔。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方式。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且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最大障碍可能还是户籍制度,为了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的自由流动,真正体现劳动者和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四)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再就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是扩大失业保险金的覆盖范围和功能。将失业保险范围由国有企业扩大到城镇多种所有制的全部职工,将失业保险的功能由目前以救助为主,逐步扩大到对失业人员的救助与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两种功能。二是改革失业保险金的筹集渠道和方法,尽快落实国家已确定的保险金收缴比例和办法。三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各种收费行为。把目前单独设立的各项有关的基金同失业保险金捆起来统一使用,使其与职业介绍、专业训练和生产自救等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服务措施更好地结合起来。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纳入财政预算,并接受财政审计监督。

(五)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严格劳动力市场执法以完善劳动力市场秩序,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使侵权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可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处理规范化。通过劳动管理机构和群众自我维护权利两方面的力量,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执法方面的管理。

(六)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研究产业结构时,我们应吸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先进经验。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的阶段性调整是需要较长的过程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所占的比重由相对下降到绝对下降。伴随着农业进一步下降的发展过程,为第三产业创造机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实现一、二、三产业结构上协调合理,这对于实现总量平衡、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六、结语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有了初步发展,但还很不完善,尚处于起步阶段。劳动力市场运行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诸多问题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和谐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完善迫在眉睫,需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工资机制,打破劳动力市场分隔,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加强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等。努力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经济有条不紊地健康迅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大唐国际海勃湾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郭增光(1981―),男,河北保定人,本科,2004年6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专业,工程师,高级人力资源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

社,2010.

[2] 胡学勤,李肖夫.劳动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孙志毅.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3(07):158-160.

[4] 孟海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

[5] 郝一光.中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6] 张车伟.失业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2003(5).

[7]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2002.

[8] 胡家勇.转型、发展与政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第3篇: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 工资 就业 劳动需求弹性

开放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国际贸易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同时也就必然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发展。中外学者虽然在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中探求了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关系,但在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构成机制的基本因素方面,却在间接的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的路径之间长久地徘徊不前。于是,在间接关系背后所包涵的规定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协调的直接因素就日益上升成为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中心内容,这就是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就业与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效应。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影响

(一)理论依据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及其发展。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基础上的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t和Samuelson指出:在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及非完全专业化标准下,由于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程度的不断提高,以稀缺生产要素作为衡量一种商品的价格标准将不断被降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为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确立奠定了基础。随之,Jones对工资确立的研究继续深入,并得出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是在一种密集型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而另一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实现。而后,Jones和Scheinkman更将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推广到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一般情形,并指出一种商品中至少有两种生产要素在价格上呈现出互为对立或互为统一的关系。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偏离及其修正。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政策性关税的限制,使得完全自由竞争趋向为不完全竞争,于是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工资的影响就会产生着波动。Baldwin指出,由于对密集型产品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短期保护使其价格上升而相应地工资下滑,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资本存量及结构变化对市场的反弹,这个影响将会被消除。因为,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下产业密集度超高,其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就越下滑。于是,不完全竞争贸易中的进口竞争会导致非熟练劳动向外劳务输出。Davis指出,在由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贸易中,进行政策关税限制的国家在多种生产方式的要素禀赋基础上所出现的工资下滑后非熟练工人向外的劳务输出,正是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不相符时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必然作用。

(二)实证分析

伴随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二十年来工人相对工资差距均呈现快速扩大化趋势。例如:美国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从1967年到1982年,由1.6降至1.52;从1982年到1996年,由1.6升至1.72;从1996年到2012年,由1.72更升至1.93。同时Xu对28个国家2002年至2012年相对工资差距的统计研究也有类似情形。在9个高收入国家有8个相对工资差距上升,在11个中等收入国家有8个相对工资差距上升,在8个低收入国家有4个相对工资差距上升。

究其原因,Samuelson指出国际贸易加速了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使得以人为本的劳动力市场在上述优势下使劳动力更趋向优势企业流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资水平不断提高。D.Greenawayetal在工资变化的研究中发现,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市场促使了技术人才向企业的涌进,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使得工资大幅上涨。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推动作用,贸易的扩大加速了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之间工资的差距。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涌入发达国家时促成为发达国家非技术劳动力工资的减少,同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涌入发展中国家时又对发展中国家的工资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影响

(一)理论依据

就业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国际间跨部门就业的贸易活动具有平衡性作用,此即国际贸易中由于进口竞争部门的技术不足、效益低下,从而使非技术性劳动力流向出口部门,最终为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配置指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理论。

失业理论。失业情形下国际贸易的就业模型包括最低工资模型、效率工资模型、搜寻模型及工会模型等,它们与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一起,构成了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影响的比较全面的系统理论。Harris等所建立的最低工资模型,研究在城市最低工资高于农村的情形下,一旦城乡工资均衡时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失业,并指出这是因为开放经济下城市资本密集度升高下的工资上涨,导致就业人数增多而造成的失业。于是将有城乡资本密集度逆转的趋向,最终使城市的就业人数下降。于是,Matusz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效率工资模型。模型认为,高工资部门的出口补贴将使劳动力由低工资部门转向高工资部门,而总体就业水平下降;反之对低工资部门的贸易保护将使生产要素的实际工资提高,并使劳动力的总体就业水平提高。Davidson等的搜寻模型认为,在两种生产部门和生产要素下,其中具有某类型工人的搜寻部门必须在另类型工人生产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生产,否则此搜寻部门将面临失业。Gaston等的工会模型,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市场与工会保护政策对工人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国际贸易与保护政策是工会工资的关键性变量,进口较之出口而言对工会工资影响更大,工会工资高于贸易竞争工资,工会工资与就业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二)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要素含量法进行的实证分析,二是以回归分析法进行的实证分析。

要素含量法实证分析。这里的要素含量法就是通过对在具有一定数量的进出口商品上所投入劳动力数量的对比分析,从而估量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力。Kruegercf 对16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及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部门的劳动就业优于进口部门的劳动就业。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保护与生产发展呈反向关系。所以扭曲的市场要素及贸易限制的取消,将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Sghumacher对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六国(英、法、德、意、荷、比)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就业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使各国就业率下降了3.1%-4.8%,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口使自身就业率下降了0.9%-1.8%,但综合效应为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使得欧共体六国的密集型部门的就业下降。Naisbitt通过英国与欧共体其它国家2011年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贸易虽然使英国的就业减少,但只是局部地发生在服装鞋类、木材家具及纺织品行业,同时欧共体其它国家的就业减少则只是局部的钢铁、摩托及食品行业。

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这里的回归分析法是指以计量模型的规律形式对贸易与就业关系中所隐蔽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选取正确就业方向的方法。Revenga对美国2000-2010年38个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进口价格下降是导致就业下降的主要功能因素。夏良玉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进口每增长速度10%而就业就下降0.6%。但是,这些回归分析法中所涉及的隐蔽因素,都必须建立在劳动价值的基础上。这些隐蔽因素首先是遵循要素含量法的,其次又一定要建立健全在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而体现劳动价值的不变性与转移性。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影响

(一)理论依据

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就是贸易导致一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的移动,即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变化。而国际贸易可在劳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劳动弹性发生变化。依据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一国同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贸易时才有要素价格之变化,并且同任何类型国家的贸易都将导致这个要素需求弹性的变化。因此国际贸易可在劳动价格不变情况下劳动弹性的变化,说明工资和就业不能替代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

Hamermesh认为,劳动需求弹性决定于三个变量:一是劳动所占的收入份额,二是劳动与其它要素的替代弹性,三是产品的终端需求价格弹性,并且劳动需求弹性同替代弹性与价格弹性呈正比例关系。Rodrik认为,国际贸易程度的提高将使一国在进动中获取资源的种类增多而成本下降,从而使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的提升促使了劳动需求弹性的提高。接着,Rodrik还提出了劳动需求弹性三个变量的重要贡献:一是国际贸易中供求双方由于更直接交易的垂直移动,劳动需求弹性将带来更大的工资与就业变动;二是劳动需求弹性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非工资成分的增加(比如福利的增加)。此外,伴随国际贸易活动的积极发展,劳动需求弹性而非劳动价格的变动,可导致一国之内劳动需求弹性对其劳动力市场构成更为自由的需求压力,从而使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出更加积极的回应。

(二)实证分析

Slaughter在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方面做过系统研究。他对美国三十年来制造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美国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劳动力弹性变量,在行业内部隐蔽的技术、制度及国际贸易要素基础上进行了回归分析。他发现,在没时间变量条件下,生产性劳动力弹性在产业中变大,达到理论的预期目的;而加入时间变量后此预期则不复存在。因此,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需求弹性理论部分成立,即非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加大而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化莫测微弱。2011年,Hasan等对印度制造业二十年以来的数据进行了考察,并在印度劳动法限制基础上研究,结果印证了国际贸易自由化促使劳动需求弹性升高的理论预测:贸易自由化不仅使印度制造业的劳动弹性得以增升,而且这个增升伴随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加强着,并且这个增升对要素生产率是全方位带动的,还使印度制造业的工资与就业产生了巨大波动。周申对2003-2012十年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的贸易进口促使了工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增升。并且在世界贸易自由化不断加强的过程中生产要素替代的效应更加速了中国工业劳动弹性提高的步伐,替代效应在中国贸易劳动弹性中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渠道日益丰富多彩。同时指出,即使世界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的工资及就业的影响不明显,但仍可以通过提高劳动需求弹性的作法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

结论

本文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影响、就业影响及劳动需求弹性影响三个方面阐释了一种较为全面的国际贸易理论。理论从生产要素禀赋出发,以经济状况为基础,以科技发展为动力,详细阐述了工资、就业和劳动需求弹性在贸易发展机制上所应处的位置和应具的价值作用,并在实践上以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为背景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完善性与可行性。因此倡导发达国家在此理论指导的路径上要继续深入继续拓展,从而使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市场转入全面、系统、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Biscourp and Kramaz.Employment akill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Firm-level evidence for France.Joua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1(26)

2.李礼,洪源.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2(8)

3.刘莹.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与中国经济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7)

4.孙辉煌.跨国外包对承接国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3)

第4篇: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一、我国就业与GDP增长的实际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与GDP增长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农部门的GDP增加是创造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二是非农就业弹性处于波动状态,但并未表现出递减的趋势。三是城镇新增就业不断增加,非农就业总量也处于增加的态势。经济体制转轨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是导致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

就业弹性是GDP和就业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现。有的学者指出,我国就业弹性正在逐步缩小,即GDP吸纳就业的能力在逐步减弱。使用这一结论要十分谨慎。因为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总体就业弹性的计算反映的是城乡全部就业和GDP总量之间的增长关系,但由于非农产业未能吸纳的就业都被计入农业部门,这样,计算出来的就业弹性并不能真实反映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第二,现行的就业统计体系中,分部门计算就业弹性,所使用的就业数字不包括单位就业渠道之外的就业,这样大量的就业增长就被排除在计算之外,会造成就业弹性被大大低估。因此,计算非农部门的就业弹性(包括城镇非正规就业和农村非农就业)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实际上,由于我国处于迅速工业化的阶段,农业排斥劳动力是一个长期趋势。因此,农业部门很难创造新增就业需求,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通过非农部门的GDP增长来实现。根据现有的统计体系,我们可以计算出非农就业的增长情况以及非农GDP的增长情况。如表所示的是根据可比价格计算的非农GDP增长率、非农就业增长率以及由此计算出的非农就业弹性。数据显示,除了个别年份以外,非农GDP的增长率都在8%以上,“十五”期间的平均值也维持在9.5%左右的水平。根据该表所计算的弹性,可以做出如下的判断:非农就业弹性有波动,但并未表现出递减的趋势。

1991―2003年,非农就业弹性的平均值为0.3,这意味着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将会收到GDP和就业同时增长的效果。

二、我国每年拟定就业目标的做法和依据

近年来,我国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都拟定就业目标,这既体现了就业目标在当前宏观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符合我国这样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拟定年度就业目标的主要依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自然变动,每年都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因此,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供给总量都会有所变化,需要政府相机决策。二是宏观经济形势的短期波动,会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使得就业需求总量和结构不断变化,需要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就业目标。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要判断劳动力供给的总体形势。

(二)在宏观调控中,将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增长目标挂钩。

(三)考虑就业弹性可能发生的变动,将产业布局、调控措施和就业吸纳能力挂钩。

三、今年就业与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与建议

(一)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实现就业目标所需的GDP增长速度

当前劳动力供给的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导致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处于高峰期。“十五”期间,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都在1000万人以上,2004年和2005年每年仍然有1200万人。其中,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招生数的缺口在1100万以上,形成主要的劳动力供给群体。

2.高校毕业生数在逐年增加。2001年和2002年,两年的高校招生总数为589万人,较此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2005年的第三季度开始,这些高校毕业生将相继进入劳动力市场,并形成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3.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停止。劳动参与率降低会在实际上减少劳动力供给,但微观调查结果表明,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在近年趋于停止,维持在66―70%的水平。

综合上述主要因素,判断今年的新增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1000万人左右。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GDP的增长速度和就业弹性。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就业弹性是由相对长期的一些因素所决定,但GDP增速的决定相对短期。如果非农就业弹性维持在1991年以来的平均水平(0.3左右),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非农经济增长率需要维持在8%的水平。如果非农就业弹性处于低位水平(0.23左右),则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非农经济增长率需要维持在10%的水平。将8―10%的非农经济增长率换算成全口径的GDP增长率,大约为7.3―9%。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GDP增长速度达到8.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0%、10.8%和8.0%。根据以往经验统计,后三季度GDP增速要达到7―9%。但如果宏观调控力度继续加大,后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将不利于就业的总体平衡。

(二)实现今年就业增长目标的对策建议

1.需要注意宏观调控目标和时机选择,对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劳动力供给压力较大,也有可能出现高失业的时期。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积极调控就业需求的两个基本要素: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注意,通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就业机会。

2.继续鼓励非正规就业,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有侧重地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趋紧,不仅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就业弹性也需要处于高位值,这要求鼓励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同时,劳动关系管理和其他劳动力市场规制措施的出台,要审慎地选择时机。

3.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动态地调整和统筹就业政策。农业部门虽然不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联动,仍然会对整体的就业形势产生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速度和数量,受到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相对收入关系的影响。继续保持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将有利于减轻非农部门就业的压力。

第5篇: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2006年,有学者对欧洲过去10年的政策文本做了一项分析,试图研究这些政策文件提出了哪些最重要的议题。这些被分析的文件有:《教育与培训白皮书》(1995),《里斯本会议》(1997),《博洛尼亚宣言》(1999),《教育与培训2010》(2001),《教育系统具体的未来目标》(2002),《2003综合报告》,《欧盟活动:教育、培训和青年》(2004),《教育、培训、青年:教育》(2004),《OECD教育部长都柏林会议》(2004)。通过简单的词频分析,发现在这些政策文件中出现了一些高频率的关键词①,比如:新知识———知识社会;质量———效率;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商业;语言;全面开放;等等。然而,这些文件很少对这些关键词的含义进行明确的界定,但很多学术文章对这些关键词的定义进行了讨论。从这些关键词引申出的问题被转化到了不同的行动计划中,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得以实施。当评估这些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目标的达成情况时,使用的是简单的量化指标,在评估那些质性的目标时,使用的是质性指标(表述语言)。社会的不断变化导致人们对教育的地位与功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过去十年很多文件都已提及这点。但主要的观点是什么?以及这些观点如何被转化到具体的行动中?本研究将尝试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在新的教育政策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模式?在落实相关的政策建议时,会出现哪些与这些模式相关的问题?欧洲教育政策可以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在过去几十年,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学后教育,例如各种形式的大学教育、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非学术性学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进行了扩张。高等教育改革背后的动机与高等教育的两个目标相关:(1)普通学术教育———为科学研究领域培养专门人才;(2)职业学术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里斯本进程

2000年3月,欧洲理事会在里斯本召开了一次会议,围绕欧盟未来将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对2010年欧盟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达成了共识,即让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最为多样化的知识经济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拥有高度的社会凝聚力,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育事务委员会在2001年需要向欧洲委员会提交一份报告,该报告应该包含教育系统未来要实现的具体目标,目标要突出欧盟共同的利益,以及优先促进民族多样性发展。2001年,欧盟理事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会议,教育事务委员会提交了报告,报告包含3个主要目标和13个子目标,并获得了批准。(《教育与培训2010》)3个主要目标为:提高欧盟教育和培训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全民“终身”教育和培训;对外开放教育与培训系统。13个子目标为:改进教育与培训;为知识社会发展技术;为全民提供信息通讯技术;提高科学技术学习的就业率;充分利用好资源;开放学习环境;使学习更具吸引力;增强公平参与的积极性、提供平等的机会、提高社会凝聚力;总体上增强职业生涯、研究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企业精神;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增加流动和交换;加强欧洲各国间的合作。会议认为,需要对这些目标进行评估,而且需要建立一个工作项目组来具体负责这些目标的落实,并在下一年提交具体的实施方案。这些主要目标和子目标一起被称为《里斯本战略》。其中,欧盟教育系统的现代化被看作是《里斯本战略》的核心。2002年2月14,教育事务委员会建立了一个工作项目组,该项目组有明确的书面行动目标和实现每个目标的时间表。项目组强调,在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通过教育来提高欧洲公民的知识水平。《里斯本战略》认为,教育领域被公认为是最具优先发展权的领域之一。没有教育系统,其他政策领域并不能单独实现里斯本战略提出的目标,因为教育系统对经济增长、创新、稳定就业和社会凝聚力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知识经济社会需要高质量的通识与职业教育来创造竞争优势。里斯本会议具有开创性,对欧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导向。很多领域涉及了普通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盟成员如何在统一的教育政策框架内一起工作来实现这些目标。尽管有共同的目标,但具体的结构与战略会依据欧洲最重要的目标不断地进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战略不仅是从欧洲方面来考虑,更是把欧洲教育置于全球视野中进行考量。为建设一个充满竞争力的欧洲,我们有必要看看劳动力市场所发生的急剧变化。生产型工业社会中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具有生产性,产品的知识密度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公司对雇员和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雇主需要给雇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以迅速适应新的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技术并不像以前那样是静态的。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可以总结为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导致教育领域出现了更多的新参与者,增强了公司和个人的责任感。学校将失去它们的专有权以及对教育的控制,其他人也要承担起一些教育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要创建一些能把更多的社会群体包含在内的教育系统。

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今天的高等教育变得很复杂,这取决于人们如何定义高等教育,以及什么属于高等教育。也许高等教育应称为第三级教育,因为我们正式或非正式地把高等教育的学术教育领域和职业教育领域区分开来。依据不同组织机构的不同目标,高等教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般情况下,我们讨论的是大学、职业教育机构以及职业高等教育机构。过去10年,高等教育和不同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含义被重新定义。那些职业教育学校变得越来越学术,反之亦然。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利益集团对高等教育机构有不同的期望。总体上讲,高等教育有两种目标:普通学术教育培养科学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职业学术教育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传统意义上,这两种目标是冲突的,但是今天的社会压力让这两者相互结合和互补.历史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知识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关注的重点改变了。社会上不同的群体和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在评价高等教育的表现时,什么因素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宗教对高等教育的知识价值一直有着很强的影响,宗教确定了社会的道德价值和标准。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国家在确立高等教育的规范和价值方面发挥着更为强大的影响。但是在过去10年,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抱有期望的最大群体为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国家在控制高等教育的角色和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向高等教育反映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什么样的知识内容是重要的,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存在不同的趋势,例如科学在欧洲学生中不怎么受欢迎,这更多地反映了学生不同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最后,来自家庭与朋友的观点,也会对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比如什么是时尚,以及什么是值得学习的。因素对新的劳动力市场有很强的影响力,以及大学所承受的来自劳动力市场的压力。新技术将对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形势也将影响到劳动力市场能做什么和需要什么,当地的政治形势也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压力。最后劳动力市场将对大学施加压力,比如大学应该提供什么类型的知识,以及大学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该图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什么知识是最重要的?我们先看这么几组关系:智慧-知识,知识-教育,教育-培训。本研究认为,知识可以分为3种层次,分别为通过系统学习获得的知识、非系统学习获得的知识,以及随着年龄增长从生活中学习并获得的实践经验,智慧的形成即基于这些知识。知识-教育的关系产生于我们接受系统教育的学习过程。培训涉及很多的教育情境,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生产性知识或再生产性知识。在培训中,我们更多的是去引导参与者如何去做事和再生产知识。在当今大学里,我们谈论更多的是社会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生产性知识,即通过分析和反思的方法获得这些知识,为劳动力市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因为当今社会雇员需要具备分析、反思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导致很多教育机构寻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的策略,这是来自社会以及在知识社会中劳动力市场更具竞争力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合作和流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指教师的流动,也指学生的流动。与此相关,网络和流动是这些新策略中的一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里,科技和通信手段发展迅速,全球变得更小也更具竞争力,这导致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很自然成为合作的一种方式。近几年出现的问题是:谁可以进行国际合作?如何稳定地开展活动来推动青年学生在促进国际理解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6篇: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垂直;水平;调整成本;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 F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146-03

[作者简介] 刘春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

施凤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北京 100083)

一、引言

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增长迅速,伴随着产业内贸易较快的发展。以往对产业内贸易的关注更多的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而且其形态以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发展中国家则兼有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其中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呈现向水平形态过渡的趋势。因此,在检验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整成本影响时,需要同时关注这两种产业内贸易形态,克服以往只对整体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局限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平滑调整假说的内容,扩展其实用性。

二、产业内贸易形态的变迁

产业内贸易分为完全相同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前者的形成主要是厂商在不确定情况下规避风险的结果,且在产业内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后者相对较为普遍,又可细分为水平差异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垂直差异型产业内贸易(VIIT)。HIIT指同一产品组中品牌、造型和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品质、技术要素投入以及价格相似的产品之间的贸易,VIIT则是指同一产品组中品质、价格以及技术要素投入存在差异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从20世纪后期开始,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集中在这两种产业内贸易的区分上。目前广泛使用的仍是由Greenaway等1994年提出的划分方法,即:当1-a≤UVx/UVm≤1+a时,属于HIIT;当UVx/UVm>1+a或UVx/UVm

其中,i表示产业,P表示产品,X为出口量,M为进口量;TT为产业的总贸易量,IIT为产业内贸易总量,INT为产业间贸易总量。这样就可以基于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合理区分HIIT和VIIT,避免了以往分解的武断性。

中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大国,本文在这一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各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重新分解,参见下图,可以看出,医药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制成品产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且较为稳定,说明这些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水平型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相似,只是品牌、造型方面存在差异。而木材、皮革、金属、塑料等中低技术制成品产业的比重较高,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些产业虽然由于技术、品质上的差异较大,但是这种差异正在逐渐减小。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较高,说明该产业同国外的技术差距比较大。而纺织品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呈现出更多的水平型特征。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特殊的转型时期,中低技术制成品产业正在逐渐缩小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技术、品质方面的差距,而高技术制成品产业则已经以水平型的产业内贸易为主。而在此过程中,外资的引进也是造成目前产业内贸易现状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国内市场的大部分已经被三资企业主导,例如三资企业的产品已占集成电路市场的90%,计算机市场的77%,程控交换机市场的70%,软件市场的70%-80%。并且三资企业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三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加工贸易,利用中国廉价的获取加工受益的绝对份额,导致我国出口量很大,但是收益却被这些跨国公司享有,这种现象在处于开放时期的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

三、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模型的构建

(一)产业界定及数据说明

本文以制造品产业为例,采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往文献虽然也运用了面板数据进行产业内贸易调整效应的分析,但是,多是对制成品产业整体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将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不同时间、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造成的调整效应。由于国际贸易关于产业的分类标准与中国产业的分类标准有差异,需要重新对产业进行分类。本文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3次修订标准(SITC Rev.3)中的制成品(即5、6、7、8四大类)的分类,并结合盛斌的产业转化标准,将我国制成品产业重新集结,细分为18个子产业。数据来源包括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6)。

(二)模型构建

假定制成品产业的生产函数是Cobb-Douglas 函数,其计量模型为:

其中,i表示产业,t表示时期;Y表示产出,L表示劳动力数量,K表示资本量,e为误差项。对于A,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贸易引发的调整成本,因此将A界定为贸易引发的技术进步率,参考仇怡的研究,设定A为贸易开放度(进出口T/总产出Y)的函数,从而将贸易开放度引入模型。由于本文数据中所包含的个体成员是所研究总体的所有单位,因此模型设定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1)式两边取对数变形为:

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产业内贸易的比重V/I引入函数,并参考Brülhart与Erlat的研究,将滞后一年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At-1与显性消费AC引入方程,将(2)式重新表示为:

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必然较强烈地影响劳动力市场。如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使得各国经济和贸易遭受了惨重损失,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就业。再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使得大量工人下岗和失业。此外2003年的非典事件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将这些重要因素纳入计量体系,不仅能合理反映所研究对象的特征,同时也减少了计量结果的偏差。因此,本文引入年度虚拟变量D来反映宏观经济对就业的影响。D一般取值为0,只在特殊年份取1(特殊年份包括1997,1998,2003)。

这里还需要考虑变量的的非平稳性和协整关系。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是非平稳的,对这些变量进行简单回归将会产生伪回归。本文对回归方程中的变量做一阶差分,以消除这些变量数据可能存在的非平稳性,Xt=Xt-Xt-1。进行差分处理的缺点是减少了最早年份的样本数据,优点是能够消除数据的非平稳性,确保各变量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最终的模型为:

其中表示差分的绝对值。

四、计量结果

采用E view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对外贸易依存度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并且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可能与进口与出口造成不同的就业影响有关,或者说中国贸易依存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没有人们通常想象的那么大。单位产出所需资本对就业的影响为负,且较为显著,说明生产率的提高将显著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显性消费的变化的对就业的影响较大且显著,这与前人的研究相吻合。宏观经济的影响对就业的影响最大,这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劳动力市场收到的冲击将更加剧烈。

在产业内贸易方面,滞后一年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说明在中国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的调整效应。其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变化的影响几乎不显著(计量模型与上类似,故略),说明不同产业内贸易形态引起的调整结果不同。对于调整成本的检验如果是基于垂直差异型产业内贸易,那么由于双方技术水平的差异,其导致的调整成本可能要大于水平差异型产业内贸易。一种解释是,如果贸易导致的原本专业化生产低质量品种的劳动技能被用于生产高质量品种,则需要进行劳动力的再培训等成本的支出相对较大。另一种解释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人口相对较多,劳动力供大于求,因此工资相对缺乏弹性,而劳动力的就业调整则相对活跃,贸易变迁引起的就业变动较为明显。

同时,不同产业的调整效应不尽相同。纺织、服装、皮革、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变化较大,发展这些产业可以有效扩大就业。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变化较小,为劳动力节约型产业。可见,产业技术水平越高,其劳动力市场也更加成熟,各种变化引致的就业波动也较小。

五、结论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兼有垂直型与水平型两种形态,考察不同形态的产业内贸易引起的调整效应不仅丰富贸易理论,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提供科学的依据。鉴于此,本文以中国为例,通过新的产业内贸易分解方法,将制成品产业进行重新集结,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易不同形态所占比重引入计量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存在较为显著的产业内贸易调整效应。进一步的,相对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引起的调整效应较大,说明基于品质、价格与技术要素投入的差异化产品贸易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变动较大,而基于相似技术,只在品牌、造型和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产品贸易不会显著影响国内劳动力市场。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贸易自由化时,应该对其所可能带来的调整成本合理预期。尤其是在各国寻求贸易同盟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在与伙伴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时,应该考虑有必要对贸易调整成本较大的产业采取适度保障措施,以降低贸易自由化对本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关乎社会稳定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Erlat,G.,H. Erlat.Intra-Industry Trade and Labour Market Adjustment in Turkey. Topics in Middle Eastern and North African Economies[DB],http://luc.edu/publica-tions/academic/ ,2003,(5).

[2]佟家栋,刘钧霆.中国与日韩制造业贸易调整成本的经验分析――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6,(3).

[3]Kandogan,Yener. Intra-Industry Trade of Transition Countries: Trends and Determinants[J].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03,(4).

[4]罗双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5]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仇怡.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第7篇: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疆;加工贸易;要素;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主要有要素优势(如劳动力成本优势、技术和管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市场和需求方面的优势,等等。加工贸易方式通过对各国不同优势的结合,从而使世界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于新疆发展加工贸易来说也不例外,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新疆的优势资源和中亚的优势资源将发挥最佳效益。客观地来看,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首先取决于要素优势,要素优势直接影响着引进技术的水平及其外溢效果,制约着配套产业的发展。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其中,劳动力、土地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而技术革新则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因此,本文对劳动力、资源、资本和技术四种要素进行优劣势分析。从新疆的具体情况来看,新疆目前处于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源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技术落后的阶段。因此,新疆的要素优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成本优势,而在资本和技术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一、劳动力要素优劣势分析

(一)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是新疆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之一。新疆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劳动力数量自1980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新疆总人口数量由1,283.2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095.19万人,年均增长2.34%。劳动年龄人口(16~65岁)年均增长4%。新疆21世纪前20年,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年龄人口仍将保持着继续增加的趋势,新增劳动力数量变化比较平稳。供给对就业产生的压力仍将处于上升态势。随着开放性经济的深化,新疆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更大,未来劳动力市场新增的劳动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来自劳动年龄人口的自然增长。“十五’期间,由于第三次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新疆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第二,技术进步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在农业和企业劳动力人口方面。随着新疆农业科学技术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技术装备的改进、科学的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省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第三,高校毕业生持续进入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自高校扩招以来,新疆大学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新疆职业教育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每年以6%的增速进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劳动力市场。第四,离退休人员成为劳动力供给队伍中一支不应忽视的力量。目前,新疆老年人口达到171万多人,并以每年4.36%的速度增长,高出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36个百分点;另外,新疆劳动力相对内地沿海地区成本比较低廉。

(二)新疆劳动力市场质量发展前景较好。新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分为小学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和本科以上。近几年,国家越来越注重西部建设,加大了对西部教育事业的投入,1996年新疆教育经费仅为435,879.0万元,2006年较1996相比增长了3.52倍,达到1,532,702.9万元。在国家、新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投资下,新疆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较大提高,新疆各大高校、职业技校为新疆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且具有一定技术的人才,2007年普通本科、专科毕业生分别为23,376人、22,752人。新疆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构成持续减少,初中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也有所下降。本科教育程度劳动力的比重大幅提高,是新疆劳动力市场上新增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加工贸易主要面对的是国外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而加工产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技能也很重要,因而需要熟练的工人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如商务部在东莞调查显示,外资、台资进行电脑主机板的装配组装,基本都是高中毕业的女孩,这些员工具有相当的文化程度,因此极易成为熟练的劳动力,保证了加工产品的质量,因此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就更需要提高劳动力市场质量,培养具有高中文化以上的熟练工人和技工,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师。在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劳动力市场总体就业高峰重叠的大好时期,高级技能人才在未来新疆劳动力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较低,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二、土地要素优劣势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土地要素中的资源要素的优劣势。首先,新疆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40条,总蕴藏量为3,355.45万千瓦,占全国的4.96%,可能开发的总装机容量为853.51万千瓦;其次,新疆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资源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截至1997年,新疆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68种,总潜在价值超过6万亿元。全区已探明的616个矿区中,规模属大型的75个,中型的169个,小型的372个。在探明储量中,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1种。一些重要矿产质量较好,富矿比例较高,如煤、铬、蛭石、铁、铜、镍、膨润土、石灰石等,并拥有新疆软玉、钠硝石、皂石、水硝碱镁钒、蛋白石等一部分特色矿产。虽然有资源丰富的优势,但是地质勘查程度低,部分资源保护程度低。资源远景潜力大的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铜、镍、黄金、铬、铅锌、铍、锂、石棉等。巨大的资源优势能为各个行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这是很多省份所没有的优势,就地取材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但是,新疆的深加工行业和资源的利用率都是比较低的,因此提高产业在深加工和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等方面的空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对外加工贸易是发展新疆加工业的深度、质量、科技含量的必要途径,把外商的科学技术引进来,把我们的产品推出去,这个也是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扩大新疆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三、资本要素优劣势分析

资本包括资本货物(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原材料等)和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和借款等)。本文主要探讨资本货物。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见中从20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家针对西部大开发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放宽利用外资有关条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推进地区协作等诸多方面良好投资环境。加工贸易企业在新疆进行加工贸易的机器设备、厂房建筑、原材料进口等方面都享受各项优惠政策。但是,从目前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上看,1999

年在海关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58个,2000年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39个,2001年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32个;至2009年,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为6个,呈严重下降趋势。不少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的注册资本是以负债的形式取得的,扩大经营规模缺乏资金,流动资金靠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较高,个别企业平时资产负债率在50%~60%,特殊时期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0%,连年亏损,所有者权益几乎为零。因此,加工贸易企业在拥有资本要素优势的前提下要更能利用这些优势才能使新疆的加工贸易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四、技术要素优劣势分析

(一)新疆的技术要素优势。经过长期的发展,新疆以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依托,已经形成了一批以石油、冶金、电力、煤炭、纺织、建材、机械为支柱,以化工、皮革、印刷、食品、塑料制品等为分支的工业体系。在石油加工、棉花加工以及番茄制造等方面已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新疆还有部分优势产品和领先技术。例如,新疆在开发风能方面具有资源、规模、技术等独特优势。新疆达坂城百里风区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风电场,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发电量也居全国第一。此外,新疆的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冶金行业最先进的各种技术,新疆的众和铝箔占全国市场的70%之多;其次是在新疆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在动植物良种培育、作物林木栽培、动物饲养、农业季节化和高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的发展向科学化前进,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新疆农业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新疆加工贸易中技术要素的劣势。产品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是首要存在的问题。产品附加值低,对国内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小。近五年,商品出口以工业原材料、初加工产品为主,受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影响大,产品增值较少、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长期以来,加工贸易稳定的、主要的出口产品是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包装物的番茄酱、氢氧化锂、铝锭、木制家具及为数不多的肠衣、相框、石油产品等,产品品种单一,且附加值低。除木制家具外,大部分产品作为工业原材料出口。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化较快,对新疆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影响较大;同时缺乏技术创新优势,自主研制开发能力不足。从发展实际来看,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达到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新疆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新疆,技术研发主要由科研院所及高校承担,而技术应用的主体则是企业,这种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实使技术进步进展乏力,因而使之发展缓慢。同时,新疆加工贸易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时只获得了部分低级技术,而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都被外国所控制,如果核心技术一直得不到提高,所导致的经济后果就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利润率越来越低;其次,研发经费不足是其主要障碍;再次,机制问题制约技术进步,市场机制不完善,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都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因此,加工企业缺少自主研发的主动性。

通过对新疆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分析,我们发现解决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其中方式之一就是利用原有要素比较优势,并且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比较优势,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利益。对于新疆加工贸易来说,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是最主要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我们所应考虑的则是对这一优势的发挥以及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关注资本的灵活运用和产品技术革新的比较优势的加强和培育,重点建设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面向中亚市场急需的产业园区,促进以产业带动贸易、以贸易刺激产业升级的良性产业链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润娥,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要素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1

第8篇: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 二元经济结构 劳动力

一、“刘易斯拐点”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曼彻斯特经济和统计研究》上发表了发展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二元经济模型,其中提出了“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其中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用图可详细说明:

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农业中劳动的边际产出量在降为零。此时,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图1)。当工业部门提供既定水平工资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图3),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由于在既定工资k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由D1扩大到D2)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即规模D3,也称刘易斯拐点。

研究者们认为中国可以被看作是处于正在纠正严重的二元化问题中的经济。在1978年以前,中国是不允许农民向城市工业移民和就业的,同时,也不允许农业部门去减少或消除那些无生产力的劳动。结果,农业部门的边际工人产量远低于城市。经济自由化以后,大量的劳动力离开农村。这对农业产出影响很小,因为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本已大量过剩:而这种转移却促进了制造业的迅速扩张。

中国经济还能够继续连续快速增长吗?可能不行。因为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几乎已转移一空,高投资率开始出现回报递减的趋势,刘易斯拐点已经初见端倪。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伴随着两个标志性变化。首先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其次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继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下降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从80年代也开始了下降的过程,本世纪以来下降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在2017年左右停止增长。

长期以来,中国经历着一个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路径。通过源源不断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廉价劳动力,中国企业以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了连续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随着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的端倪,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和政策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二、我国劳动力的现状

(一)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

2006年12月1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在《财经》杂志年会上说,日常生活中已经比较明确地感觉到种种迹象,可能发生“劳动力从总体上的供过于求转为供求平衡,甚至会局部出现供不应求和将来整体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2004年9月上旬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及相关报道,沿海一些城市的用工需求和应聘比率为10.8:7,仅东莞就短缺民工70多万。据广东省统计局2004年的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私营、港澳台资企业农民工的平均比重达66.8%,其农民工紧缺数量相当于这些企业就业人员总数的12%。

2004年春天开始的“民工荒”、“技工荒”,是劳动力出现短缺的一个最初信号。无疑,“民工荒”的背后,存在着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等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动机的周期性因素。但是。把这种现象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考虑,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要素供给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

劳动力短缺端倪还反映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人们可以观察到劳动力供求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劳动力需求数量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趋于上升。2001年的四个季度中。该比率最低时为0.65,最高仅为0.75,2002年最低和最高分别为0.73和0.89,2003年为0.86和0.9,2004年为0.89和0.94。2005年第一季度这个比率为0.94,第二季度为0.95,达到空前的水平。这反映了求职人数和用工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的实际失业率也有降低的趋势。从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看。1998年为6.3%,2000年为7.6%,2001-2003年各年分别为5.6%、6.1%和6.0%。

上述现象反映了中国已经开始从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向劳动力“有限剩余”。这意味着以后将经常性地出现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为地区性、部门性以及技能性和部分年龄结构的劳动力的短缺,而且工资水平将在总体上趋于上涨。

(二)短期中国劳动力短缺对经济影响不大

根据我们对“十一五”期间非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和城市劳动力供给之间匹配关系的观察,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已经开始下降且有加速的趋势。在设定的高位非农经济增长率和高位非农就业弹性的情况下,从2004年开始,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将持续低于劳动力需求量。而且两者差距越来越大。在其他各种假设下,2010年之前,也分别出现新增劳动力数量低于劳动力需求量数量的情况。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固然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填补这一缺口,但是这个趋势表明,中国遭遇劳动力短缺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不过,劳动力短缺的长期趋势尚不会影响短期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中国经济在短期内还不会丧失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从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呈现的国际竞争力。

三、为了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转变政策,开发人口红利

“先老”导致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和“未富”带来的大量劳动力需求,将形成一个比较优势真空,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因此丧失可持续性。为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及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二)扩大就业,最大化开发人口红利

中国成功的人口转变,较早地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口红利,这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结构的优势趋于减弱。劳动力资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延缓这个人口红利消失的时间。为此,就要求最大限度地扩大就业,确定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

(三)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力度

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替代人口红利,是预防劳动力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实际上,作为劳动力短缺信号的“民工荒”,更准确的信息是“技工荒”。如果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能随着企业技术和工艺的改进提高的话,劳动力短缺问题就会格外突出。为此需要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健康素质。此外,形成一个机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给予人力资本以正确的回报,并形成准确的劳动力价格,也是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必要制度条件。根据经验,劳动力从过剩到出现短缺端倪的时候,劳资关系、政府立法和工会作用都开始向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向变化,因此,这个时期也是构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有利时机。

(四)清除劳动力流动障碍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仍然制约着劳动力的畅通流动。歧视外地人的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的供给等,也都根源于此。消除这些制度。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直接贡献。世界银行的一项模拟测算表明,在今后能够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出1%、5%和10%的假设下,中国GDP将分别提高0.7、3.3和6.4个百分点。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近年有很大的增长,但是,真正由技术进步和微观效率改进的贡献微不足道。而只有通过根本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生产率的提高,才可能克服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第9篇: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范文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就业;博弈论;劳动力市场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了社会就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部分,而如果不能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大学生身上所蕴含的隐形教育投资(包括家庭与国家两方面)就不能合理地转化成社会产出。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状态下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情况,大学生就业问题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就业问题的多方博弈等多重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并提出宏观性政策建议。

一、我国最新宏观经济环境与劳动力市场概况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着相对稳健的步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价上涨幅度趋缓。经济运行姿态总体良好,但在这些良好的发展背后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国际方面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欧债危机等经济事件以及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呈现下滑趋势,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经济的发展,进而对我国就业形势产生负面影响;国内方面,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陆续出台后,高耗能产业发展速度势必会放缓。此外小企业、微型企业经营环境趋紧,以及物价上涨幅度回落的基础并不牢固,存在反弹可能,国内经济仍处于通胀水平,这些都对国内就业形势有着重要影响。在此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在本科生劳动力市场上,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高等院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后,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而随着1999年扩招后入学的大学生毕业后,从2003年开始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同比2009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然而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高达630余万,比2009年增加20余万人;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7.8%,同比增长5.6个百分点,而大学生毕业规模也高达660余万,同比增加30余万人;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6.33%,同比增长8.53个百分点,而毕业生规模突破680余万,同比增加20余万人。尽管数据显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从08年经济危机过后有所增长,但仍存在着问题,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不少“被就业”的现象;此外还有不同种类的劳动力子市场之间也供求情况不平衡等。这些都使我们对本科生就业现象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前景

在前文中提到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然而是不是可以说大学生过剩呢?从大学毕业生仅占我国劳动力5%的比例和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来看,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不是供给总量过剩,而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造成的结构性过剩,而造成这种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通过对我国具体的经济形势讨论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1)从本质上来说就业难的现象通常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而需求方的变动则是由于经济变化导致的。现代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力需求方对劳动力的素质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对人工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使得企业对于劳动力需求有所变化。(2)从本科生就业角度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大多会选择留在这些地区,因此许多岗位供不应求;而不发达省份教育资源少,毕业的人才也少,许多岗位存在空缺状态。(3)由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互为替代的逆向变化关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也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失业率较高时,工资上升率和通货膨胀率都较低,反之则相反。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也带来了结构性通货膨胀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限制通胀的政策以遏制恶性通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降低通胀率势必会使得失业率有一定上升。

三、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前景

博弈论也称对策论,是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博弈论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克服在传统经济学中各经济主体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反应,着重强调个体策略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作用。任何一个博弈都有三个基本要素:参与者,策略和支付。首先,我们从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以及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下本科生劳动力市场。根据柠檬理论,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求职者对于自身能力的了解必然要比用人单位多。而另一面是,随着各大高校扩大招生以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由于教育资源无法匹配的影响出现下滑趋势。因此,多数用人单位在面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群体时,没办法有效识别其真实能力,只能凭主观印象,以大学生期望平均工资雇佣大学生。这样,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不能找到薪金与自身匹配的职位。此外根据博弈论的观点,企业(A)是否聘用大学毕业生与大学毕业生(B)是否愿意选择该企业工作是双方进行收益成本权衡的动态博弈过程,因此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这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问题。这也是“贝叶斯纳什均衡”在动态博弈中的应用。博弈开始时参与者均不了解对方的真实类型,也不清楚所属类型的分布概率。参与者只是对这一概率进行主观判断。博弈开始后,参与者根据自己所观察的其他参与人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判断,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判断,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在大学生与企业的博弈中我们引入上述原理,企业事先不清楚大学生的素质类型(高质量或者低质量),然而企业凭借主观判断,认为若是高素质应聘者,当企业采取行为集C(c)时,大学生应聘者的行为集为D(d)的概率是20%,若是低素质应聘者,企业采取行为集C(c)时,大学生应聘者的行为集D(d)的概率是100%,在此之前企业认为应聘者中70%是高素质者,那么当企业采取行为集C时,大学生应聘者的作出行为集D的概率是:0.7x0.2+0.3x1=0.44,此时0.44企业根据先验概率下,得出大学生可能采取行为D的概率;而当大学生应聘者确实做出行为D时,根据贝叶斯法则,企业会通过观察认为原本假设是70%的高素质应聘者的概率变为:0.7x0.2/0.44=32%,根据这一新的概率企业又得出当采取行为C时应聘者采取行为D的概率是:0.32x0.2+0.68x1=0.744,当应聘者确实采取行为D后,企业又得出高素质大学生的比率为:0.32x0.2/0.744=9%;据此,经过不断反复后企业越来越倾向把大学生应聘者归为低素质者一类。从而导致企业愿意提供的报酬不符合大学生应聘者的预期,出现“失业”现象。其次,我们再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博弈分析下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不难理解,在大学毕业生膨胀增长的今天,获得一份较好的职位,必然需要通过层层竞争,而竞争的主体也就是大学毕业生微观个体,下面我们从纳什均衡理论和“囚犯困境”的角度来浅谈下这种现象。很多人或许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本科毕业生如果成立诸如就业薪酬等类似性质的正式同盟团体会不会使得大学生就业不再那么困难,然而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若是形成一个类似的同盟,则团体内的每个毕业生都需遵守统一薪金标准的原则,而如果有个别毕业生背叛这个原则,接受了低于薪金标准的报酬则团体其他人面对的将会是损失,例如两人团体薪金标准是3000元,而企业只愿意提供1500元,若有一个人背叛了团体,他个人会获得1500元,而团体的收益则为0元。则所有情况如下:(1)双方都合作则两人均是3000元;(2)若其中一个人背叛获得1500元,另一个是0元;(3)如双方都背叛则都获得1500元。从个人理性出发选择的是占优策略的结局(3),这就步入了所谓的囚犯困境,此时形成的总体收益远低于合作策略的结果,但由于对他人的不信任因此个人理性选择只能形成(3)的情况(否则会面临更大损失)。现实中团体成员的博弈是有限次的,因此就算是有非常强硬的不合作惩罚措施,由于不知道哪一轮是最后一轮,因此从一开始,团体中的成员都会选择个人的占优策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谓的团体同盟为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不是很有效。

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政府的政策影响同时也包括大学生自身的选择。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善:(1)政府应该在经济政策方针出台的同时,应对就业的影响作出尽量准确的估算,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2)通过优质资源的转移,财政支持以及提高酬劳等福利措施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就业形势;(3)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根据自身能力及特点对就业前景有着理性预期,不要盲目跟风,社会也需建立健全信息机制和完善的职业顾问机构,使得大学毕业生可以尽量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杜祥军谢霖从经济学的角度浅析大学生就 业难[J].管理观察,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