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籍测绘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04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逐渐加快。但各种建筑物诸如住宅小区、工业开发区等的建设,使城市在土地权属界线上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城市发展对测量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地类等地籍测量工作的需求正在日渐增加。地籍测绘,不仅能对土地的面积进行计算,同时能通过对地籍图进行绘制给土地登记提供相应的依据。由于城市土地情况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怎样对城市发展状态与变更信息进行及时反映,给城市的在科学管理上的分析与决策提供最快速、直观的动态信息就成为地籍测绘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这些也反映出,地籍测绘在工作任务上越来越繁重,地籍测绘正在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而对地籍测绘来说,需要通过测量方法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地籍测绘在测量方法的种类上日渐增加。在对地籍测绘中常用的测量方法进行论述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些的低级测量的内容。
1 地籍测量的内容
从地籍测绘的规范中我们可以看出,地籍测绘在内容上不仅包括对地籍修测中的地籍平面控制测量进行建立、对地籍图进行绘制,还包括对地籍要素进行调查,对地籍要素进行测量,对地籍的面积进行量算等。主要的工作成果在包括地籍数据集、地籍图的同时,还包括地籍簿册。在地籍测绘的所有工作中,地籍要素测量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地籍要素的测量主要是对地籍测绘的空间位置进行确定。其中界址点、线以及其他重要的界标设施是地籍要素测量的主要内容之一,比如行政区域和地籍区以及地籍子区之间的界线等。在测量的过程中,点位中的误差相对来说一般不能超过0.05 m,这里的点位是针对地面平面控制点与起算点来说的。地籍测量的界址点在精度上通常分三级,土地的价值、开发利用程度及长远的规划是界址点选用的标准。(主要标准见表1)
2 常用测量方法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2.1 地籍测绘中的极坐标法与正交法
通过已知点对目标点的方向与距离进行测定,从而对目标的空间位置进行计算,就是极坐标法。极坐标法在传统时代,都是通过对经纬仪和测距仪共同结合的采用,对已知点到目标点的角度与距离进行测定,最终对目标点的位置进行确定的一种测量方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轮番出现,现在的测量已经开始使用全站仪,全站仪不仅能对目标点的角度与距离进行测定,与此同时还能显示出目标点的明确坐标。大大简化了测量工作的程序,对测量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站仪在测量精度上的不断提高和改进,全站仪将会得到更加普遍的使用。其次,正交法也是对地籍测绘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正交法又被称为直角坐标法,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对测线和短边支距的借助来测定目标点。但是正交法有精度的限制,所以这种方法的使用环境只能是在比较简易的地籍测量中。
2.2 地籍测绘中的RTK法
RTK法也是地籍测绘中的常用测量方法,在地籍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是指对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进行测定,并对地籍图进行绘制。通过RTK法测量,只对基准站与移动站能否与电磁波通视有要求,并不需要与控制点通视。所以,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较来说,RTK技术的测量在自然条件以及场地等因素上所受到的影响与限制是比较小的,而且RTK能对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动态进行实时的测定,同时能够在精度上能精确到厘米。除此之外,RTK在操作上比较简单,自动化的程度比其他技术要更高,人员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进入工作。RTK只需要把从GPS获得的数据实施处理后直接再录入GPS系统,就可以通过地籍成图软件对地籍图及时与精确地获得。但是在使用RTK法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对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加以注意,遇到这种影响信号的遮蔽地带,应当停止测量,使用传统的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测距仪以及经纬仪等,在进行细部测量时则可以采用解析法或者图解法。
2.3 地籍测绘中的航空摄影测量法
地籍测绘另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就是航空摄影测量法,航空摄影测量法的应用范围主要以大面积的地籍测量为主。比如全国的土地调查,就是以航空摄影图为基础,进而对土地的权属进行调查。航空摄影测量法在工作上的基本原理是在高空中对被观测物通过高分辨率的相对机进行观测,观测之后会得到两张重叠的影像,最后通过计算机摄影测量软件对这两张重叠的影响进行影像匹配,以此来对观测物的三维坐标加以确认。但对于比较重要却又不明显地物进行测量时,需要在航测前布设一些比较明显的标志。随着科技大发展,技术的成本也在逐渐下降,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政府性的基础性测绘工作,地籍测量是一种行政性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技术行为,对国家土地税收征收的保证,土地利用的合理与否,以及对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都有关键的作用,是提供我国社会与国民经济计划发展基础资料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此外,对地籍测量技术水平与地籍测量人员专业技能进行提高,积极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对我国的城镇发展和建设来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志国,崔马军,王琦.浅谈地籍测量的内容及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1,8(15):147-148.
[2] 赵承林,康倩.关于地籍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22):74-75.
[3] 张国庆.地籍测绘技术的精度要求及测量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6(12):211-212.
关键词: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人才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45-02
人才需求调查研究的
目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调研目的与基本思路
调查目的 使我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距离,实现与用人单位岗位“零距离”对接,了解省内外各地区、各企事业单位对我系专业设置的意见及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及需求量;了解省内外各地区、各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了解我院近几届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及用人单位对我院往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能力评价;了解其他同类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情况及教学管理模式。
调研时间及地点 在2010年度的专业调研中,为了更好地达到调研目的,获取更多的调研资料,我院主要选择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土行业企业以及国土局来进行调查,全面覆盖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拟定的调研范围,采取分时段、分地点进行的方式。
调查对象 用人单位及近几届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毕业生。
调查方法(方式) 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走访、会议交流座谈、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形式。
参与调研的企业 湖北省国土测绘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测绘院、荆州市长江勘察设计院、荆州鑫地源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松滋市国土资源局、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武汉鑫华夏土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爱华测绘有限公司、广西苍梧县国土局等。
调查方案(内容)设计 (1)企事业单位对现有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使用情况;(2)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3)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4)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的期望及现实感受。
(二)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企事业单位对现有地籍测绘与
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使用情况
深圳市爱华测绘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爱华测绘有限公司就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土地整理、土地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公司在全国业务量较大,对我院近几届毕业生反映良好。
武汉鑫华夏土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武汉鑫华夏土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及有关土地整理设计项目。公司反映我院2007届毕业生通过在公司两年多的磨炼,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公司技术骨干,部分毕业生已经可以独立带队做规划修编项目以及做土地整理的相关工作。
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毕业生在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和绘图相关技术工作,用人单位反映也比较好。公司还特别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也对我们有所启示,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很重要,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广西苍梧县国土局:通过对进入国土局“顶岗实习”的毕业生进行调研,毕业生主要从事地籍管理、绘图、土地整理等相关技术工作,单位反映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强,有敬业精神,目前在广西苍梧县国土局“顶岗实习”的20多位毕业生,该局准备全部留用。
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毕业生在该公司主要从事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以及土地规划工程设计相关技术工作。单位建议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各种绘图软件的认识与熟悉,提高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公司以后还会大量招聘房产测量员、数据处理员、土地整理设计人员、项目经理等。因此,调研认为该专业要从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着手,以适应市场需求。
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
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 在国家“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战略的指导下,全国企业和国土系统急需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以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从事管理型工作的专门人才。这部分毕业生主要在国土资源系统就职,主要从事地籍管理。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熟悉相关土地法律法规,熟练掌握确权发证的依据和步骤。(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地籍测绘、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以及土地估价等相关工作。
企业在招聘时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期望 (1)专门技术能力:具有对地籍图和地形图判图的能力;具有一般地形测绘的能力;具有地籍测量的能力;具有房产测绘的能力;具有数字化测量绘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能力。(2)关键能力:具有献身测绘行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行业精神;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3)职业延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管理方面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估价与交易方面的能力。(4)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创新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高职人才所需的人文和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生产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核心职业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测绘仪器操作能力。分别有90%的人力资源主管和90%的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加大了学生在校实习与参与实践的力度,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以前的2∶1调整为1∶1,缩短企业再培训的时间,为企业直接输送上岗员工提供条件。
(二)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在国土、城建、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的地籍测绘单位从事地籍测绘行业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国土局、土管所、规划设计院以及房地产估价部门从事土地调查、土地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及地籍管理等相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测绘和管理的相关方法及原理,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从事地籍测绘和地籍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依托行业,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搞好继续教育 通过本年度专业调研,对促进我院的产学研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社会的联系,对本专业以后的办学思路、教学模式、招生就业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技能型”为主旨,整合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不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而以实用性、技能性为特点,删除陈旧课程,合并重复课程,适当精简必修课程,以实用、够用为主;增设选修课程,开设遥感、土地信息系统等课程;突出现代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特色,设立AotoCAD、MAPGIS、ARCGIS、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等类课程,补充新兴科技发展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工作的影响和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由以前的2∶1调整为1∶1,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要着眼于对学生五种素质和三种能力的培养。五种素质是指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三种能力,一是语言能力;二是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敬业、奉献、诚实、可靠,善于与他人合作、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探索多证多能教学模式 合理设置实践课程,精心设计课程实训、实习、社会实践,使学生获得从事土地管理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进入土地管理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证书。在专业实践体系中,使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人文素养、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强化学生的现代商务、现代办公设备应用、人际交往和企业管理等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事)业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人才的需求,尽力为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学生就业适应性、更好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提供依据和建议。尽管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的调研工作存在着局限性,在思考分析中会出现一些偏差,但我们相信,这些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的调查研究成果,定会促进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刘仁钊,杨德全.新形势下我国国土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主要类型[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2]徐文,刘仁钊,杨德全.加强宏观规划和政策扶持是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7(3).
关键词 农村;数字地籍;数据更新
中图分类号 F3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40-02
1 农村地籍管理现状
农村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土地市场的日益活跃,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及权属变化非常大,为了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为了便于解决土地权属纠纷,必须及时对系统内部数据进行更新,以保持系统内部数据的现势性与精确性。
1.1 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急速发展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方面,城镇范围急剧扩大,将原本城郊的村庄纳入到建成区,产生了许多的城中村、小产权房,给农村地籍管理带来新的难题;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大量的村庄被复垦为耕地,使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重大的改变。
1.2 村庄内部国土资源管理基础薄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由于技术、人员等条件制约的原因,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人员只到县乡级,对于农村尤其是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的管理力度相对较小,造成了农村土地利用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而数据库建设规范中对数字地籍数据库入库数据又有着权属清晰、界址清楚等多方面的明确要求,而在现行条件下实现这样的目标又有一定的难度[1]。
1.3 专业机构建设不完善,人力资源缺失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资源供应、经济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土地专业机构对于大的项目往往很重视,对于村庄地籍更新等项目不愿意承担,造成了农村数字地籍调查更新起来人手不足,工作量大。
2 数据更新类型及流程
根据宗地的界址及其权利主体和土地利用信息的变化情况,一般可以将数字地籍系统数据更新分为以下3类:一是宗地界址未发生变化,仅仅是权利主体或者土地利用信息发生变化。二是宗地界址发生变化,包括宗地合并、分割、界址线调整等几种类型。三是新增宗地,主要包括原有街坊内新增的零星宗地与居民点外新增街道或街坊而设定的宗地。上述3种更新类型中,第一类由于没有涉及到宗地界址线的变化,因此完全可以通过数据库属性变更完成,操作上较为简单方便,因此就不再赘述,本文将着重论述第2类与第3类更新的基本流程。第2类与第3类地籍更新中都涉及到了界址线的变更,两者在业务的处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之处只是在于办理的业务流程不一样,因此可以将2类地籍更新的内容综合加以阐述。
2.1 图形更新范围的划定及数据检出
首先在地籍系统中确定待变更宗地的四至范围,然后根据其四至范围,在其边界外30~50 m处将图形更新范围划定在勘测定界图层上;划定更新范围后就可以将此范围内地形、地籍、地类等数据检出数据库,交由地籍调查和测绘人员进行初步的编辑[2]。
2.2 地籍测量与权属调查
测量调查人员在拿到检出来的数据后,首先根据相关的基本资料制造调查底图,准备相应的地籍调查表格与其他材料;其次是实地测量与调查,测绘调查人员以地籍系统的控制点数据为基准,按照数据库建设标准,对待变更宗地周边及内部发生变化的地物地貌进行测量,形成最新的地形、地籍数据。
2.3 数字成果制作及检查
内业处理人员收到外业测量调查人员的测绘数据后,根据地籍测量和权属、地类、区划等各种要素的调查成果,按照数字地籍数据库建库相关规范及标准,对矢量图形数据进行图形和属性编辑,形成地籍系统库要求的标准文件格式。在自检、核查完成后,打印宗地界址表、宗地图等纸质材料,同时生成数字宗地图与地籍系统要求数据包[3]。
2.4 数据入库
系统更新数据包制作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应该是把数据包入库。系统更新人员在接收到核查完成后的系统更新数据包后,首先应对数据包进行入库前的检查工作,以确保更新数据包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参照标准一致。通过检查的,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入库工作,没有通过检查的,交由数据处理人员进行重新修改;数据检查合格后,借助信息系统的数据检入功能将要更新的数据包检入地籍系统。其中,地形数据可以直接检入正式库,地籍数据可以先存入过程库中,待业务办理时再完成数据更新工作[4-5]。
2.5 业务办理与成果更新
上述几步工作完成后,最后一步就是业务办理工作了。这步工作一般由国土窗口办证人员操作完成。办证人员在拿到完整的宗地材料后,根据宗地图上提供的地籍号就可以进行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等一系列的业务办理工作,在注册登记时,同时触发地籍系统的数据更新入库功能,将过程库中的数据更新到正式库中,变化前的宗地数据同时被存放到历史数据中。至此,地籍系统数据库的更新工作全部完成。
3 结论及建议
地籍数据库的更新工作涉及流程众多,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为了更好地完成地籍数据库的更新工作,确保地籍数据的现势性及准确性,特提出以下建议。
3.1 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简化工作流程
由于村庄地籍管理所具有的特性,地籍系统不能完全照搬城镇地籍系统的设计与工作流程,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与开发,需要简化的地方一律简化,而针对县域内特有的业务流程也需要全方位考虑。
3.2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业务水平
地籍系统更新涉及到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地籍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等众多的专业技术工作,同时各项工作内容与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籍系统的更新工作,必须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工作的准确可靠性。
3.3 理清工作流程,加强工作配合
地籍系统更新工作流程复杂多变,涉及的工作人员众多,中间环节层层紧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不然会导致整个工作的延迟。因此,必须对地籍系统更新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对各个环节的责任和目标进行规范,加强相互之间的工作配合。
4 参考文献
[1] 包义超.基于3S_重庆地籍数据更新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8):76-77.
[2]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数字地籍调查技术规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 肖海波,贺彪,俞晖.多源数据的地籍动态更新模式研究:以深圳市地籍数据管理为例田[J].测绘通报,2015(6):116-118.
关键词:地籍测量;测绘技术;数字测绘;3S 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现代地籍测量通常指的是,运用现代化测绘技术以高精准度的测定土地确权、土地面积同时展现土地使用类别、分布情况及土地质量级别的专门化测量。现代化测绘技术能够为国家开展的土地经管供应具备时效性的土地相关资料,同时能够为土地登记供应充足的根据。地籍测量一定要为深入创建地基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体系供应精准度高、全方位完善的根本数据信息。以往的地基测量方式目前已不能够达到现实工作的各方面需求,现代化测绘技术目前正发展现其重大的积极作用。
1现代地籍测量中常见的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能,地籍数据具备有效的法律效力,针对有关数据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具备较强的资料显示性能,进行同步变更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为此,依据地籍测量所具备的专业性能,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现代化测绘技术,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模式: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由于上述测量模式会受到客观条件及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一种测量模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能,但是他们相互间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充,进而顺利实现地籍信息的全方位采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测绘工程信息处理的实时化
现代化测绘技术所提供的是一个迅速时效性高的测绘结果,其是在计算机技术、3S(GPS、RS 和GIS 简称3S)技术和先进的测绘手段如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激光指向仪等测绘硬件前提下的完成的现代化测绘成果,能够很好的达到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对测绘信息的需求。
1.2 测绘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
现代化测绘逐渐从手工作业转向系统化、自动化作业,促使以往的测绘多员工操作变成测量工作者一人操作,测绘作业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和处理。
1.3 测绘学科的综合化
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往传统的三维坐标模式的应用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测绘学科逐渐发展成由系统统称、经济学、法学、农学、信息学、通讯科学、激光科学、电子科学等多学科构成的综合科学,尤其是3S技术和测绘学科的综合促使现代化测绘技术逐渐发展为综合性能高的一门技术学科。
2、我国地藉测绘展现出的优点
2.1一测多用
不同工程、不同专业、不同使用领域的地形图的使用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需要比例较大的地形图,有的需要比例相对较小的地形图、在过去,地籍测量人员需要根据地图使用的具体情况使用平板测图法进行特定的测量、其测绘工作都是单独进行的,因为各个测量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重复工作量非常大,而现在的地籍测量却可以一测多用,根据需要编著不同比例的地形图、这样的话,测量一次就可以在多个行业的多个工作中运用,加强了各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其共同发展。
2.2 成图精度高
地籍测绘系统在工作的时候能够一边在全站仪的帮助下准确测定测区地形地貌的特征地物点的三维坐标,实现对外业工作进行精确的测量,另一方面对内业进行细致的数据处理,从而消除了可能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且外业工作省略了读数、计算、展点绘图等外业工序,减少了作业人员,外业工效大大提高,时间缩短,直接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2.3 操作简单
地籍测绘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在进行外业数据收集的时候,全站仪不会受到图幅的任何影响,此外,在测区的测程范围之内,设站也不会受到图幅的影响这样一来,图根点的数量就会大大地减少,而其效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地藉成图的过程,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能及时满足用户的要求,地藉产品既可以存储在软盘上,也可以通过绘图仪绘在所需的图纸上,线条、线划粗细均匀,注记、字体工整,图面整齐、美观。
3现代化测绘技术在工程质量检验及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代化测绘技术当中,GIS 技术、RS 遥感技术自身所具备的显著独特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工程测量当中,GIS 测绘技术的显著优势展现在其数据库存贮量和图形输出性能。数据库储存信息能够依据工程测量中所需的完成软件成图进行相关的具体操作。这样能够为工程设计进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令工程现场施工中的测量工作量和测量难度得以有效的缩减。由于GPS 测绘技术具有较低的劳动强度、很高的测量精准度、信息更新及经管非常便捷,为此,促使工程测量中GIS 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及运用。
在地籍工程测量控制当中,选择使用精准性的测量方式得出具备精确的平面坐标数值的平面控制点,是开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前提。在调查的所有区域当中选出一定的控制点,以构建相对的几何图形,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以及准确的测算方式在统一化的坐标体系当中来对其平面方位和高程加以确定,以上述控制点位根本因素对细部点坐标进行准确的计算。
RS(遥感)技术具备显著的可比性、综合性、数据时效性及大面积实时观测的优势,促使RS 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当中得到大区域的运用和推广,使之成为目前地籍测量基础地理信息当中行之有效的测绘技术方式。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得小比例尺的地形数据信息,这对于工程图绘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与快速发展的今天,RS遥感测绘技术成为今后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主要走向,这种趋势展现于现代化测绘新理论的逐渐加强、测绘新技术的技术综合性的显著提升,各个专业相互间的交叉渗透,地籍测绘技术逐渐与其他科技成果的有效结合。这种学科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将促使现代化测绘技术得到全新的发展。
4现代测绘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应用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测绘技术获得了迅猛的进步,现代化工程测绘技术逐渐朝着智能化、一体化、可操控化、测量结果的数字化、可视化的测量信息、自动化处理数据和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逐渐发展。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最终目的是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测量工作效率和测量数据的精准程度,以便于今后的工程作业。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则要求相关单位需深入强化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强对测量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促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全新的测量技术,以便于今后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科学有效的把现代化测绘技术巧妙的应用在地基测量工作当中,能够有很好的提升测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图的精准度,能够为今后的工程规划和工程建设供应充足的根本性材料,促使工程获得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随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现代化测绘技术,测绘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加深对测绘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技术的运用,以便为今后的地籍测量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5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现代化测绘技术发展着十分关键性的积极影响作用,其为我国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伴随着目前各种类型的工程测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这一现实状况对我们的测绘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则要求我们的工程测绘技术工作者一定要在测绘先进技术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准,加强对测绘技术方面知识的全面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够对于新兴的测绘设备进行科学正确的具体操作和使用,在今后的工程测量当中为工程作业的开展提供精准性的数据信息,为工程作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松.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2]张建军.GPS 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 测绘周刊,2008,7.
关键词: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探讨通常是以项目承担单位的角色进行,很少以项目建设单位的角色对项目整体管理进行探讨。目前,随着资金的增加、作业范围的扩大、生产内容及技术要求增多等,项目管理难度急剧加大。因此做好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管理难点
主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与传统项目相比,地形地籍测绘项目工作量大,数据种类多,常常涵盖地理信息采集、数据建库、三维建模等内容;财政项目工期要求严格,项目进度、资金支付与年度预算一致,项目难以延期;参与实施的单位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多方协调工作多、难度大;作业区域广且分散,难以实地执行检查;通讯实效性强、成本高。针对当今项目复杂、难以控制的特点,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以项目业主方、决策者的角色进行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的管理,能确保项目按期、保质、高效完成。
二、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
是指项目管理者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管理。精细化管理原本是企业管理的概念,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特征包括3个方面:①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优;②细是做细,把工作做细,流程管细;③严就是执行,对制度和流程的严格执行与控制。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是从项目招标开始,以招投标文件、合同为基础,在引入第三方监理和数据建库的基础上,使项目工期准时、质量过硬、成本可控,主要涉及项目设计、管理组织机构的高效运作、投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内容。
1、项目设计精细化
精细化设计项目是成功的基础。地形地籍测绘项目一般包括生产作业、过程监理、成果检验、数据建库、资料归档几个阶段,漫长而艰辛的内外业生产过程,很少受到领导和其他业务部门关注,而数据建库是对全部成果的展示与应用,它将数据应用前置,与其他业务无缝衔接,可弥补传统测绘项目设计上的不足。具有过程监理、数据建库阶段的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管理是传统项目的延伸与发展,是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设计的核心。整个项目涉及业主单位、生产作业单位、监理单位、建库单位、档案管理单位等多个单位和部门。业主单位与监理单位、建库单位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业主单位在项目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沟通协调、整体控制,具有最终决策权,对项目的影响最大。在数据检查中,建库单位与监理单位职能存在部分交叉、重叠,有利于控制成果质量。
2、管理组织构架精细化
作为地形地籍测绘项目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执行。为提高技术、管理相关要求的传达效率和准确性,从投标文件承诺投入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抽取少数人员集中办公,成立联席工作组,作为项目的“指挥中心”,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实现联席工作会议制度与会议纪要的常态化。在抽取人员时,综合考虑职务、专业、学历、职称、性别等因素,其原则是人员稳定,利于项目推进。
3、投入管理
项目的投入是项目产出的保证,没有良好的投入,项目就没有保障,也很难成功。目前,在测绘行业中经常出现投标承诺与实际投入不一致,这要求业主单位必须核查,使人员、仪器设备投入落到实处。当然,核查乙方承诺的投入是一把“双刃剑”,项目开展初期需要核查,督促乙方按标书尽快投入人力、物力,项目正常开展后应减少核查次数,否则可能干扰正常的项目开展。仪器设备的投入主要包括全站仪、GPS接收仪、测距仪、水准仪、计算机、车辆、照相机、打印机、绘图仪等,要求测绘仪器必须在鉴定有效期内,其中车辆不是测绘仪器,但是在项目开展中有重要作用,必须作为设备投入进行核查。根据Brooks法则,在项目初期必须核查乙方是否按照标书承诺实际投入,以避免项目后期难以追加投入的情况,因此在开展初期核查力度大、效果好。
4、技术管理
经过讨论、审核、审批的技术文档是项目开展的依据,为保证技术文档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一般由作业单位起草,监理单位审核,再由联席工作组成员共同讨论,作业单位再根据审核意见、讨论意见修改,最后报业主单位审批。联席工作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结构综合,经过“头脑风暴”发散思维讨论,而后统一汇总,使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再经过专家审核,然后报业主单位批准,技术文档予以确定和全面推行。技术文档的审核流程合理、执行严格是项目推进的依据。对技术性强的项目经过专家审核或方案论证后,从技术方面可规避风险。
5、质量控制精细化
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重要使命。控制地形地籍测绘项目质量的方法主要有4种:监理单位的日常监理、业主单位派人现场检查、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果检验、专家验收。业主单位授权监理单位根据合同、《技术设计书》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检查、监理作业单位的生产过程、作业方案和成果,起到业主方在作业现场管理的替代作用。若监理意见与作业单位的意见发生重大分歧,导致工作无法开展时,需要业主单位最终裁定并形成书面材料,确定如何开展工作。业主单位派人现场检查属于抽查,防止监理单位、作业单位共同应对业主单位,并可一定程度上预防技术腐败。
5、项目合同(成本)控制
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管理以合同为主线进行,合同的签订必须依法依规,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和完成。对于财政资金项目来说,合同签订后,项目的总金额完全确定,业主单位很难重新申请财政经费,项目开展的所需培训、检查、验收等费用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由乙方承担,避免项目执行中需重新申请部分款项。对于项目承担单位来说,顺利得到合同规定的款项是其重要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款项的支付是项目推进的源动力。作为财政资金支付,在项目到达阶段性目标后,需监理单位出具监理报告,认定项目实施已到达付款的要求,经过业主单位核查或组织专家验收或者资料和成果归档后,支付合同相应款项。
结束语
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的实施内容和技术要求不断增多、作业区域变广,资金量也在增加,引入过程监理机制和数据建库机制进行精细化设计项目,可以大幅减轻业主单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内外业督察和检测的情形,是项目成功的基础。成立联席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形成书面会议纪要或文档作为项目执行的依据,对项目的推进具有关键作用。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可以加快地形地籍测绘项目进度、提高成果质量。尽管关于精细化管理理论及建设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但通过项目精细化管理实践积累经验,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序.浅谈地籍测绘的测量方法[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112.
关键词 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 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地籍调查不仅对土地权属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国土整治,搞好土地税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明确地籍调查的任务,了解地籍调查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1地籍调查的基本程序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2个方面。权属调查是基础而地籍测量是手段。其中土地权属调查又分为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点认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等3项工作,即通过对土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界线的调查,在现场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绘制宗地草图,调查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地籍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1.1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建立领导机构、组织专业队伍、建立工作责任制;
(2)收集资料:收集测区已有测绘成果资料和地籍登记、发证资料,编写作业技术设计书;
(3)确定调查范围:根据测区范围、测区地形和行政区域,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划分街坊,预编地籍号;
(4)技术设计:地籍控制网布设,选点、埋石、观测、计算、成果资料整理等;
(5)表册,仪器,工具的准备;
(6)人员培训,试点。组织地及人员学习有关地籍调查的政策法规,技术规程等;
(7)宣传教育。地籍调查需要用地单位的密切配合,因此调查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宣传。
1.2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内容,在进行权属调查前,应准备好调查底图和调查表,通知有关的土地权利人按时到现场指界。然后逐宗地进行实地调查,现场对申请书申报内容进行审核,确定界址位置,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
1.3地籍测量
在宗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将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点、地类界限及其他地籍要素测绘成图,并准确确定其位置和面积。
1.4资料整理
所有在调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首先就他们之间的一致性进行核实检查,然后按宗地进行归宗,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加以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字总结。
1.5检查验收
为保证地籍资料正确,必须全面检查地籍测量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资料,保证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并对其进行评定。
2地籍测量方法
(1)控制测量法:在一般的地籍测量工作中,大多数地籍控制测量是通过根据不同土地的精度要求而进行的。在整个地籍测量的控制工作中,地籍测量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地籍测量工作的原则与要求,进行科学的选点、埋石以及野外观察。在控制测量中,地籍测量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适当根据 GPS 定位系统进行勘测,来不断提升地籍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度。
(2)界址点坐标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地籍勘测过程中,在界址点和土地的测定点之间,加设控制网加密一、二级导线,然后在根据当前高科学技术 GPS 定位系统的优势与特点,来实现地籍测量。界址点坐标地籍测量法不仅具备更强的测量准确性,还具备较强的工作效率。
(3)碎部测量法:在地籍测量的土地的检测点a处上架社测量仪器,并对监测点a与下个检测点b进行系统的定向连线,以此类推,最终实现全面性土地调研的方法。
(4)白纸成图法:利用数学专业中的图解成图法,在测量地点采用经纬仪、太平板仪以及小平板仪互相配合的测量方式,然后将土地的最初模型成图在白纸上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测量方法中所使用的平板仪不能够精确的为测量人员提供野外实测坐标,因此该方法所得到的测量数据只能事单单的图解一些常数而已。其伴随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5)摄影测量法:利用蝗安航测量摄像片与测制底图的方法来不断实现土地勘测中的界址点坐标。尤其是在界址点坐标过多与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方式,进行界址点坐标的勘测工作,不仅节约了勘测经济成本,还增加了勘测的精准度。
3数字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现阶段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地籍调查中的运用比较普遍。数字测图技术在围绕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运用全站仪来进行数字地籍测量,为建立地籍管理债急系统提供数据基础。数字测绘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较,成果更多样化,技术含量和运用水平更高成果更容易维护。因此在地籍调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测图技术在土地调查中运用的方面主要有:地籍测量,GPS四级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选取、埋石、和观测工作;地籍要素测绘、采集,完成数字地籍图的外业数据采集、内业计算和观测工作;地籍测量成果检测,完成地籍图件的整理、分析工作。
一、调查范围
镇建成区调查总面积1.97平方公里,东起棉花采购站,西至傲维纸品厂,南起长江大堤,北至平湖五组黄湖支渠内全部土地。
二、调查任务:全部土地调查任务8月底结束
对建成区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一是采用全数字调查法,在调查区内测制1:500地籍图;二是查清调查区每宗地的座落、权属、界址、面积、用途及他项权利等基本情况,摸清建成区土地资源家底,掌握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业、服务业用地、房地产用地、开发园区用地等土地利用状况,取得真实、准确数据和信息,同时利用MAPGLS软件进行数据建库,形成与全国联网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镇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结果的图形数据,宗地属性以及各种表、卡、册等数据信息管理网络。
三、调查技术路线与方法
这次土地调查,遵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将城区列为19个街坊,先对各调查街坊进行控制测量和详细的现状测量,测绘1:500现状图作为权属调查工作底图开展权属调查,根据权属调查资料对宗地进行地籍堪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属性资料录入,建立数据库和镇建成区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四、调查工作的组织及要求
(一)组织领导。土地调查政策性强,技术难度大,任务重,为了按时按质完成镇地籍调查工作,镇政府决定成立地籍调查领导小组,由分管土地管理工作的副书记张俊普同志任组长,国土所、社区居民委员会、平湖村、福星村、房管所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国土所。组建三个调查专班,每班班长由国土所干部担任,其他人员由聘任人员和被调查单位负责人负责组建,每班三人,具体从事调查工作。
(二)调查要求。
第一步:拟订工作方案和进行资料收集,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清理、收集原有的历史土地登记资料和其他可利用的资料,包括非农业用地清理资料,土地登记资料,保证土地现状调查与原有成果资料的衔接,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系统性和现实性。
物质准备:国土所保证调查所用资料、表格、卡片,添置内、外业调查仪器设备及器材,并由专人负责领取及使用管理。
宣传发动:政府组织召开统一的调查动员大会,镇调查办张贴市政府《公告》,利用电视,印制宣传单进行大力宣传,让相关部门、用地单位和广大群众统一思想、消除误解,明确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积极主动参与,配合做工作,保证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员培训及工作试点:组织聘用人员学习土地调查知识和技术规程及具体操作方法,达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调查成果质量,在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对调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补充完善。
第二步:实行全市统一的坐标系(即80西安坐标系),布设各调查区控制点,测绘1:500地形图、地籍图、地籍测绘主要是在平面控测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GPS和计算机技术,采用全数字法,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地点、线、位置、形状,数量和地上附着物的基本情况。
第三步:权属调查是整个土地调查工作的关键,它是对土地使用者宗地位置、土地权属来源、权属界线、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核实、调查、记录,权属调查工作主要完成,制作调查工作底图,确定调查区,划分调查街坊,编制地籍号,发送指导通知,现场调查核实,界址调查,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等,土地权属问题处理按照枝土调办发(2007)3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四步:按照《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要求,统一使用中地公司MAPGTS软件进行数据建库,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MAGTS地籍信息系统软件,建立镇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五、配套措施
镇土地调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在调查工作和成果质量管理中采取如下措施:
(一)聘用工作人员由国土所直接管理,采取计件报酬制,每完成一宗地15元,外业10元每人5元,内业5元,预计需要资金4.5万元,由政府调剂解决,土地调查资金由权属调查单位管理使用,具体使用程序由国土所列出聘用工作人员的完成工作数量并计算报酬额,由权属调查单位发放。
(二)建立班长责任制,各调查权属调查单位行政首长负责管理全班工作人员,做好工作人员考勤、记录和工作量完成记载、提供报酬基数,组织完成分配给的调查任务,出现质量不合格由各班长负全责,返工不给报酬。
关键词:地籍测量;方法;措施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及作用
1、地籍的含义。由政府监管,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称之为地籍。地籍按发展阶段有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根据特点和任务,地籍又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而按其特点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2、地籍测量的作用。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地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基础。地籍测量应尽可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多方面的需要为原则,除能为地籍管理和地土税收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提供服务。
二、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
1、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在一些大城市中,一般已经建立城市控制网,并且已经在此控制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已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
2、界址点坐标测量。在界址点和地物点测定前,传统的方法在首级控制网下加密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随着GPS设备的普及,用GPS快速静态模式布设导线,是一种高效率地选择,在变更地籍测量时,当原有已知点破坏较多时,也可选择GPS快速静态模式加密导线,但应注意的时观测时间应大于15分钟,布网时要有足够的起算点,起算点分布要均匀,现在界址点解析法测量方法主要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和GPS-RTK法,采用GPS-RTK方法时,由于每个界点测量都是孤立的,没有检核条件,建议每个界坦点幸免需认真测定二次。
3、地籍碎部测量的极坐标法。在控制点A上架设仪器,并以控制点A和点B定向,由于全站仪的广泛应用,该法已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过直接将每个碎部点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上,直接解算界址点的三维坐标。
4、利用全站仪的界址点测量。对于高层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地区,RTK接收机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测量,所用全站仪都具有自动记录和内存管理功能,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画草图,由于全站仪的测量的坐标精度高,且又能如实记录数据,方便地向计算机传输数据,所以也是数字测图的主要方法。在部分界点和地物点无法用仪器直接施测时,可在图根点或界点上用钢尺测量取栓中菜用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几何方法求其坐标,量取栓距时应注意要有多余条件检核,以排除粗差,对作为起算点的办址点应量取至少1-2条界址边长,检核其精度。
5、白纸成图法。白纸成图法包括太平板仪,小平板仪配合经纬仪等作业模式,它是一种图解成图法,在建立图解地籍时,最初图解地籍测量是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基础上的,由于平板仪测量法不能提供精确的野外实测坐标数据,而只能得到图解资料,因而只能提供图解地籍,随着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6、摄影测量法。摄影测量法也称航空摄影测量法,它蝗安航测量摄像片及其测制底图获取目标的位置,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坐标。当界址点的数目很多,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形下,采有高精度的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有效的,对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测界址点坐标,而用航测法绘制地籍图,更是我国当前城镇地籍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具体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组织
各省、市、区都有雄厚的测绘队伍,应合理组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安排,分工协作。有关部门应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的地籍测量工作,对于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联合作战的方式。组织联合作战要先调查了解本地区可以承担此任务的测量力量以及可以抽调出脱产搞地籍测量的人数,并对相关人员统一培训,学习统一的地籍测量规范,同时,还要按经济承包责任制签订协议书,每件成果,成品均按全面质量管理办法统一验收,保证按期保质的完成地籍测量任务。
2、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
地籍测量应该传统方法与新技术引进并举,手段不强求一致,成果成品质量要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将赋予测绘学科以新的概念,即将从传统测绘手段向信息产业部门转化。过去获取、处理信息常用光机设备和小型计算机,存储信息方式是图纸资料,工序间的传输很薄弱,重复劳动浪费很大,应研究组织好信息的高效合理流动,建立数据库使整个信息系统输入到输出实现最优化,形成畅通快速的流程,这是测绘发展的趋势,地籍测绘当不例外,也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凡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建议应结合国情努力促其实现。
3、宗地边长必须实量
宗地草图上的界址边长或相关距离在外业调查期间必须实量,该数据是检核地籍图成图精度的重要依据,外业测量时必须严肃认真,在内业地籍图形成后,可依据宗地草图上的实量数据与计算机内的反算边长进行核对,检查地籍调查成果成图精度,由于实量边长均由检定后的钢尺丈量,而且量测的边长均为易量、且距离较短的边长,同地籍图中的数据是采用不同方式取得的,为此检查起来更易发现问题,特别是对街坊内部检测较难的地域,用此种方式检查更容易发现外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4、解决好权属界限的扯皮
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最感到头痛的是权属界限的扯皮,或者可以测定但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对于这个问题,建议在大规模开展地籍测量以前必须明确规定程序,否则后患无穷。因为地籍测量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而关键之外还是籍界线,必须是法定的,此外均属无效。
5、做好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地籍调查成果是由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两部分构成,其成果中既存在政策性,又存在技术性问题,两者密切相关,成果相互制约,因此除常规测量需检查的内外业成果外,还包括外业界址设置、认定,地籍调查表的填写,权属权源资料的确认等技术与政策的结合性问题,如果仅注意一个环节往往造成相关成果间的数据、资料矛盾,使成果难以应用。
结束语:
总之,地籍测量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琐的工作,它即需要工作人员细致认真,又需要制度的严谨合理,这样一来才能将我国的地籍测量工作稳步的先前推进。
参考文献:
[1]李世平,王占利,数字化测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P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的要求和云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各县(市)自2010年起全面启动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工作,至2011年底全面完成云南省的地籍外业调查及数据建库工作。
城镇地籍调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本着重点突出、确保质量、有所创新的原则,对城镇土地调查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全面掌握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等信息,为城镇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五个专项用地调查提供基础依据,为城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1-2]。
1 内容与任务
1.1 调查内容
城镇土地调查包括城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权属调查是对县(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和地类等的调查。地籍测量是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其他地籍要素、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以及编制地籍图和宗地图[3]。
(1)、查清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状况,汇总有关数据。
按照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对县(市)建制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状况,以宗地为调查单元,逐宗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县(市)建制镇内部用地权属及每宗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用途等状况,汇总统计各级行政区的城镇各类土地面积数据。
(2)、确定土地权属关系,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
对已确权和登记发证的用地进行复核,用地现状发生变化或原调查结果存在错误的,要及时进行变更或更正。属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调整的,须有关各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共同指界,重新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对未确权的,按照地籍调查和土地确权有关规定办理。对历史遗留或新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要及时进行调处,调解不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进行裁决。
1.2 主要任务
(1) 建设以GIS平台为基础的集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立城镇土地调查统计、监测与数据更新机制。
(2) 建一步完善土地登记日常变更制度,开展地籍档案资料公开查询服务。充分利用农村和城镇土地调查成果,及时做好土地变更登记工作,并在建设以土地登记表、卡、册以及宗地图、地籍图为主要内容的档案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在完善日常土地变更制度的同时,开展地籍档案资料公开查询服务。
2 技术依据
(1)、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
(2)、《1:500 1:1000 1:2000 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DB33/T552-2005 );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7)、《云南土地登记办法》
(8)、《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9)、《云南城镇土地调查工程总体方案》;
(10)、《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技术规范》;
(11)、《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检查验收实施细则(城镇土地调查部分)》;
(12)、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
3工作流程图
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流程如下所示:
图1 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实施流程图
4 项目实施
4.1 控制测量
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测区踏勘、技术设计、技术培训、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等内容。
(1) 测区踏勘:根据项目合同确定的调查范围进行实地踏勘,了解该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概况;
(2) 制定方案:与承担单位共同制定《***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为城镇土地调查提供了作业依据;
(3) 组织培训:在项目承担单位的配合下,根据技术设计书要求及测区的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技术和政策培训,系统学习土地调查规程、规范等技术标准,规范调查程序,统一要求,为城镇土地调查工作奠定了人员基础。
(4)、收集、整理及分析资料:收集了***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地籍数据、宗地档案、建设项目征地及近期土地征、转用的有关资料、测区控制测量起算点成果等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下步工作进行指导、部署。
4.2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两部分。具体工作又分为GPS及导线选点埋石、观测,水准测量、平差计算、控制成果资料整理等内容。
项目区以国家C级GPS点作为起算点,布设了一个由多个点(一般10多个)含3个起算点组成的D级GPS静态控制网,这样布置的控制网图形强度好,精度高。
4.3 地形图测量
根据控制点测量成果,采用全站仪或GPSRTK进行全野外数字化碎部点采集,采用中地公司开发的MAPSUV2009软件或其他经过国家验证的软件进行内业成图。
为保障测图精度,每星期对全站仪及基座进行检核、校正;在碎部点采集的过程中,定向完后对第三个控制点进行检核,满足相关要求后再进行碎部点采集。
4.4 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调查、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等工作。
对收集到的宗地资料进行整理,对已发证的宗地,将其界址范围套合到地形图上。对没有变化的宗地沿用已有资料,对已发生变化或者没有发证的宗地进行权属、地类调查、确定宗地范围及界址点并填写地籍调查表。按街道、街坊用EXCEL表格填写宗地属性一览表,与街坊图上标注的宗地号及权利人名称相关联,把EXCEL表格对应的属性标注在街坊图上。
4.5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包括测定宗地界址点、界址线等相关地籍要素,制作宗地图等内容。根据地籍调查确定的界址点进行外业测量,对地籍要素进行编辑、整理,形成地籍街坊图,对地籍街坊图进行拼接,按1:500标准分幅图进行分幅,形成地籍分幅图,同时根据拼接的街坊图生成宗地图。
4.6 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和《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网络等技术,对经过各级检查后的调查成果,即街坊图块进行无缝拼接,即将数据库覆盖的整个区域范围作为一个存储单元,把所有的图形数据全部连接成一片存储,建立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
在建立好要素集以后便可以将前面经过数据检查后的空间数据[包括ZD、XZQ、XZQJX、JZX、JZD、ZJ等空间要素集和属性数据[包括ZD、XZQ、XZQJX、JZX、JZD、ZJ等附属属性信息及ZD相关扩展属性信息]导入到个人地理数据库中,就形成一个初步的地籍数据存储库。最后再建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对应关系[即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关联操作]后便是最终的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成果。在建立对应关系的过程中,要求的关联方式为一对多原则,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分割发证宗地的要求。
4.7 成果输出
按《云南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成果资料进行整理装订,形成控制测量观测记录手簿、平差计算报告、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点展点图、街坊分布图、标准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地籍总图、地籍调查表等资料成果。
4 问题与措施
(1) 没有进行土地登记发证的宗地或者实地现状已发生变化的宗地,在本次权属调查中由于时间紧、群众不配合等原因,未按土地登记发证的程序进行指界。
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完善该部分宗地的指界工作,及时颁发或换发土地证书。
(2) 发证宗地中存在其坐落和四至标注不清等问题及与实地门牌号不符等情况给作业单位内业确定权属范围位置带来一定困难,部分需实地逐宗地进行核对套合。
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加强发证管理工作,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
(3) 街巷、坑塘、公园、广场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及其他未确定使用权的宗地,权属单位代码和坐落单位代码无法到宗地。
建议采取12位街坊号的方式,权属单位名称和坐落单位名称则填写所在的街坊名称,不给留空。
参考文献
[1] 郑伟;浅析变更地籍调查工作中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方法及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18期
[2] 陈晓倩;陈性义;席进凯;;孟家溪镇权属调查及相关问题解决办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