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讨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途径与方法。指出要加强地域性文化传承;增强传统元素与色彩的运用;提高传统文化意境的运用水平。
【关键词】
传统文化;城市景观;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世代相传的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文化、艺术、制度、技术等等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从静态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文化总和;从动态上看它还包括从过去传承下来的至今还存活于我们内心深处发挥影响的那些习惯、伦理、方法和文化心理。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便是本文拟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提高景观设计的档次
景观设计指对包括家庭住宅院落,城市的街道、休闲广场、活动公园、桥梁、河流、绿色用地等区域的规划与设计。使之形成科学美观的办公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
中国古代早已形成了观点深刻、独具特色的景观设计理论,并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经典案例,如大唐芙蓉园、圆明园、苏州园林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直接影响了古代景观设计理念。诸如儒家的“礼制思想”,我们抛开等级观念不说,其中的“中和”思想就对景观设计有很大影响。具体来说就是保持中正仁和无不及无不过的谦谦君子之风。体现在景观设计上就是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要与本地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庄重而不失情趣的设计风格之中体现一种宁静优雅的含蓄之美。道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更是在古代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独具特色,将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景观设计中,能将往昔的辉煌照进当下的现实之中,从而激起久违的民族自豪感与美好的记忆。能使中国的景观设计变得与众不同,使中国的景观设计拥有自己的独特品格。
二、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传承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国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园林的形式与内容颇为繁杂。传承问题在园林中指的是文化的传承(地域性会有很多不同的文化)、意境的传承(中国讲“禅”,在园林中运用较多)、传统美德的传承(比如大树旁是小树,尊老爱幼)、中国艺术的传承(讲究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1、地域性文化传承
在崇尚人文精神回归的今天,常听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我们民族的美是独有的,但美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们民族的美也是世界的美。我们要善于在古典风格中体味现代生活的味道,要在现在景观设计中找寻传统文化的影子,寻找我们或许遗失的美好,从而创造景观的独特品质。例如浙江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纵览整个广场,我们会发现它是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古塔文化和运河文化为建筑背景,并巧妙的结合了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出色的体现出了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再如陕西西安的大雁塔北广场的景观设计,整个广场由水景音乐喷泉、园林景观、休闲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广场以大雁塔为中轴分为三大部分,中间为音乐喷泉,左右两侧分别为“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南端设置“水景落瀑”、“观景平台”等景观。将一系列诸如中国结、唐诗雕塑、戏曲脸谱、开元通宝、剪纸等陕西传统文化元素穿插其间。从容地烘托出了本地的文化特色。
2、传统元素与色彩的运用
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元素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设计师的青睐,其中有诸如中国书法、中国结、国画 、篆刻印章、京剧脸谱、观音手、龙凤纹样、祥云图案、太极图等这些寓意深刻的民族图案。许多设计师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景观设计中,不仅表达出了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向世界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很好的起到了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同时又使景观设计的品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例如,将祥云图案和龙凤纹样等元素通过雕刻或手绘的手法装饰桥梁栏杆或空白墙壁,能将文化中寓意的祈福与祝愿的美好意愿传达给民众,使民众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与文化归属感。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在城市建设、景观设计方面,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多样的。比如明朝以后,在故都北京,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住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瓦。但在雕梁画柱方面,色彩的使用也是十分丰富的。民间建筑多为黑瓦白墙。将传统色彩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有效地营造景观的表情。
3、传统文化意境的运用
设计结合自然,中国古代建筑园林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对今天的城市景观设计仍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丰富意境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在空间布局方面,通常使用风景开合、空间对比等手法。在借景方面,《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表现园景的不同情趣。还可运用一些诸如引导与暗示、藏与露、渗透与层次、叠石观水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意韵。还会吸取其他艺术领域的优点,比如诗词、山水画等,将其“中和”的思想融入景观设计中,巧妙地将自然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实现写意与写实、自由与规整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奥运森林公园以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阴阳哲学,依据方位设计了3个景观区,分别代表“历史”“现在”与“未来”。并充分吸取了中国古代庭院建筑中门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在公园的起点方位将奥运五环标志设计成了大门,并巧妙构思了起点和终点,每个空间的设计无不很好的展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
【关键词】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政府引导;自发移民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更好协调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政府引导下和人民群众自发组织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迁移到其他地区生活的现象。这样的移民至少存在两个目的:(1)原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2)搬迁的居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由于,这些搬迁的居民对原居住地有生存依赖性和感情的眷念,也就是血缘、地缘和业缘,导致这些移民从原居住地搬迁到新的居住地后存在不适应、不习惯等现象。
从社会学的推拉理论、冲突论和理性选择理论来看,在移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民族文化传承四个维度都可以展开对移民经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认为移民适应是一个持续的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的适应性有搬迁前后经济收入情况、少数民族传统观念和心态、生活习惯适应性、住房的条件差异、政府的关系状况等。我们通过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各种适应性进行了实地调查,从这些移民的主动性与被动型性视觉不同来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性进行研究。
一、政府引导下移民的适应性
政府引导下的移民就是定义为:有政府正确指引,这些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按照政府的引导迁移往其他的地方进行生产、生活的现象,这类移民属于被动移民,他们的在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等社会适应性相对较低一些。根据我们在贵州几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进行调研来看。贵州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6%,达到12.95万平方千米。贵州省也是一个少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贵州喀斯特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这些移民的适应性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对贵州省的尼函、修文、镇宁、镇远、荔波、龙里等六县市的508户政府引导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见表一:
表一 贵州六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调查结果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形成下面相应的图表(图一)形式更加直观明了:
图一 贵州六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调查结果折线图
从上面的表和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这些在政府引导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在经济适应性上很适应性的程度是递减的,其他适应性都是递增的。这完全符合假设,因为这些移民刚开始处于经济劣势,到了新的地方,经济收益较原来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很适应,但是也有人认为很不适应,这是因为这些人认为在新的地方收入效益高了,但是花费也高了。相反地,在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这五个方面的适应性趋势与前面相反,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移民需要建立起新的生活圈子和环境。
二、自发移民的适应性
自发移民就是由于受到原来居住地各种影响,尤其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居民在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下,他们自发离开原来的居住地点迁移前往新的地方寻找新的理想和生活现象,这类移民属于主动移民,他们的在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等社会适应性就相对高得多。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由于受到生态环境影响的贵州省望谟县、贵州省紫云县、贵州省织金县、贵州省赫章县等自发移民,这些移民大都迁移前往省会贵阳或者是省外的一些发达城市。通过对前往省会贵阳市的435户自发移民同样进行了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见表二:
表二 贵州四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自发移民调查结果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形成下面相应的图表(图二)形式更加直观明了:
图二 贵州四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自发移民调查结果条形图
从上面的表和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这些自发移民在每种适应性指标上都是认同程度比较高的,这也完全符合我们队自发移民的假设,因为这类移民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人际关系、心理、语言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重,同时这类移民最为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条件,只要经济条件变好了,他们就认为自己的适应性提高了。但是在文化适应性上,这类移民的大部分还是认为基本适应和一般,因为这部分大都是文化程度较低,在文化程度上有一种卑微的心理。
通过对六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原因政府引导的移民和四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原因自发移民进行了相应的实地调查,将这两类移民的经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展开调查和统计研究,并做了相应的分析。在当代社会中,建议各种社会工作机构、社区管理、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都关心生态移民,在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都提高他们的认同感,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
参考文献
[1] 贵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赵婷.生态移民显成效增收潜力需深[J].统计与经济, 2013(12).
[3] 何海狮.生态移民中的摆动模式——以粤北方洞瑶族村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13(4).
[4] 鲜亮.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吕套村生态移民区沙地治理规划及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3(8).
【关键词】文化 音乐文化 关系
流行音乐实际上就是大众音乐、都市音乐,它最基本的特征是时代性,时代造就于这个时代相符合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反映这个时代的发展痕迹。在我们分析音乐和文化的时候,会发现文化和它的各种不同表现门类如语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当我们把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独立门类来看待时,音乐及其文化同样也是处于一种相互包含的关系之中。所以,音乐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只有在相互联系的辩证过程中,才能对他们各自进行较为完整的分析。
实际上,人们在提及音乐和文化这两个关联概念时,也总是把它们并提,合称为“音乐文化”。“音乐文化”是一个在音乐学文论中出现最为普遍的关联性复合概念,由于所有的音乐毫无例外地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因此我们说“音乐”是文化的音乐;由于所有包含在音乐中的文化属性都必然外化为具体的音乐形式,因此我们说“文化”是音乐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可以用来涵盖许多事物和现象的性质的抽象概念,而不是某种具体事物和现象的代名称。如果我们可以把某种事物或现象看做是一种“文化”的话,并不是说这种事物或现象就是文化本身,而是指在这种事物或现象中包含了可以称之为“文化”的某种属性。同理,流行音乐就是流行音乐,而不是任何其他事物;说流行音乐是一种文化,并不是说流行音乐形式本身就是文化,而是指在表现为音乐形式的这种事物中包含了或隐含着文化的属性。近几年流行歌坛刮起了“中国风”,特别是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中国风作品,他的歌曲采用深具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达到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氛围。他的音乐为什么能影响一代人?他的中国风是刻意添加的吗?笔者认为不是,只是他把内心的文化底蕴结合音乐自然的流露。他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这里的文化包括音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文学等,是一个包容体。我们的音乐创造都是在我们早已被建构的思想、情感、艺术规则等模式下创造出来的,我们也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去欣赏和接受音乐的。例如,在农村生长的孩子可能自小从当地山歌、小曲、地方戏接受音乐传统;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自幼从艺术歌曲、流行音乐和歌剧、舞剧接受音乐熏陶;进入音乐学院深造过的学生则被来自西方的音体系模式所模塑。每个人欣赏音乐、表演音乐或创作音乐的过程,都是经过被他所处环境中的文化程序所格式化的过程,因此他们的音乐作品风格、音乐艺术技巧、音乐审美习惯等,也都是被特定文化程序格式化的结果。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创造出什么样的音乐,形成什么样的音乐文化模式,完全取决于该社会范围内特定的审美习惯和艺术情趣,而特定的审美习惯和艺术情趣又与该社会的历史和人文背景密切相关。因此,每个民族、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模式。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是文化意识的载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社会娱乐圈的音乐生活需要,作为大众文化,流行音乐大多是以社会一般平民或亚文化群为文化的接受群体,因此更为注重和强调自身的娱乐性、消遣性。
关键词:文化资本;MRW模型;面板数据;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4-0012-05
一、引言
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发现资本投入要素是不断丰富和演变的。以Solow[1]为代表的学者最先提出新古典增长理论,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诞生;随后,以Romer [2]等为代表提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进一步发展了经济增长理论;Mankiw、Romer和Weil(MRW)[3]在Solow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作为投入要素,构造了扩展的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更好地解释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此后,Ishise等[4]等学者在MRW基础上进行扩展,分别引入健康资本、R&D资本等作为经济增长投入要素,MRW模型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的基本范式。
国内学者在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前期研究中,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函数模型,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作为投入要素,如Chow和Lin[5]等;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由此衍生到将教育投资、健康投资等作为不同角度的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如郑久平等[6]等;部分学者也试图采用MRW模型解释我国经济增长,杨建芳[7]、严成[8]等学者在包含人力资本的MRW模型框架下,研究了各资本要素投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黄苹[9]则采用MRW模型研究了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上述文献研究了各类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都忽略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Bourdieu[10]首次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文化传承与积累而形成的经济资本,其客观表现形式为文化产品;Throsby [11]将文化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当中,认为文化资本是一种财富形式的价值积累,这种积累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并形成同时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从理论上论述了文化资本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学者们普遍认识到文化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袁晓婷和陈春花[12]等研究了文化资本的存在形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王云和龙志和[13]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文化资本的特征及经营模式。已有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未有文献将文化资本纳入内生经济增长的范畴。实际上,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内生的相互促进作用,文化资本的积累将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过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将拉动对文化产业的投资。
本文将文化资本作为重要投入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扩展MRW分析框架,研究稳态经济增长下,人均产出水平与资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实证分析加入文化资本的C-D函数模型,比较各资本要素在稳态经济和实际经济运行下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差异。
二、我国省级文化资本测算
文化资本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双重属性。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内含的无形文化内容,其物质载体的经济价值基本可以忽略。因此,文化资本的测算可采用无形资本的测算方法。Corrado、Hulten和Sichel[14~15]提出了测算无形资本投资与存量的方法,被称为CHS模式[16~17]。
从资本的角度看,文化资本是文化价值积累形成的财富,是可测量、可交易和可积累的资产,体现为创意、品牌和版权等无形资产形式。界定为文化资本的文化产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该产品的生产必须具有原创文化艺术和创意的意图,并体现在最终产品中;第二,该产品必须具有版权或特许权,满足可交易的市场条件;第三,该产品必须满足资本化的条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重复使用,使用期超过一年。
根据上述判别准则以及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特点,本文将文化资本分为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三种类型。其中,创意资本指建筑和工业设计投资积累形成的无形资本;品牌资本指企业在品牌推广方面的广告投入积累形成的无形资本;版权资本指娱乐、文学或艺术原创类投资形成的无形资本。据此构建我国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表1)。表1中国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
指标
资本类型存量指标定义投资额估算指标备注创意资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投资之价值积累建筑设计投入额我国工业设计投入规模太小,与建筑设计投入不成比例,因此忽略不计品牌资本企业品牌推广投资之价值积累企业品牌广告推广投入版权资本版权产品研发生产投资之价值积累A.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及服务投入
B.电影生产及服务投入
C.文化艺术创作及服务投入
D.图书出版投入
E.图书馆和档案馆服务活动
F.音像制品投入新闻、游戏类广播电视节目、报纸和杂志等文化产品不计入根据表1,本文分别估算我国各省区2004~2009年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的投资额及存量,加总得到我国各省区文化资本存量(以2004年为基年,CPI指数平减)。数据源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现代广告》等年鉴及期刊。
创意资本存量估算方面。以建筑设计投入作为创意资本投资额,从统计资料得到我国各省区2004~2009年建筑业增加值,参照全国建筑设计收入占建筑业增加值114%的比例,估算得到各省区建筑设计收入数据。进一步,参照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研究,设定建筑设计服务收入的6443%为创意投入,折算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的创意资本投资额。
对于基年创意资本存量的估算,参考Harberger[19],测算公式如下:
K0=I0/(δ0+g0) (2)
式中,K0和I0分别为基年资本存量和资本投资额,δ0为基年的综合折旧率,g0为基年前后某个时期的平均资本增长率。本文假定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相等,利用2004年前十年的平均实际GDP增长率(945%)代替资本增长率g0;参照Corrado等[15],设定创意资本的综合折旧率为20%,由式(1)和式(2)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创意资本存量。
品牌资本存量估算方面。将企业的品牌建设视为投资,借鉴Landes等[20]研究,以媒体广告收入之60%作为企业品牌广告投入额。设定品牌资本综合折旧率为60%,由式(1)和式(2)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的创意资本存量。
版权资本存量估算方面。借鉴CHS模式,将我国版权产业细分为广播电视节目版权、电影生产及服务、文化艺术、图书馆服务活动、图书出版和音像制品销售6个行业,按其产出指标测算出我国版权产业投资额。设定版权资本综合折旧率为20%,由式(1)和式(2)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版权资本存量。
将我国各省区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存量三项数据加总,得到我国各省区2004~2009年文化资本存量面板数据篇幅所限,本文未列出测算数据。 。
三、MRW模型分析框架
本文在Mankiw等[3]的基础上,同时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纳入模型分析,扩展MRW模型。假定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结合,形成有效人力资本,共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设定经济产出模型如下:
Y=Kα(AH)βC1-α-β (3)
其中,Y为经济总产出,K,H,C分别代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A代表外生技术进步。α,β为对应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且0
式中,ΔK和ΔC分别代表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增量;sk和sc分别表示经济总产出中用于固定资产和文化资产投资的比例;δk和δc分别为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折旧率。已有研究大多假定资本要素折旧率相等[8],这与我国实际经济情况不符。显而易见,不同类型资本要素的折旧率存在较大差异,无形资本(文化资本)的折旧率要远远高于有形资本(物质资本)。因此,本文假定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折旧率不同。
令k=KAL,c=CAL分别表示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则人均有效劳动产出水平y=YAL=kαdβc1-α-β。
四、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研究首先考虑稳态经济增长下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模型为式(15)。数据处理上,本文采用2004~200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由于文化资本相关数据搜集上的困难,本文仅使用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 。实际产出以2004年为基年,采用GDP平减指数折算得到;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由式(5)计算得到,其中,劳动力和受教育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外生技术进步速度参考杨建芳等[7],假定技术进步增长率为0018;物质资本折旧率参考张军等[22]的计算,设定建筑、设备和其他类型资本品的折旧率分别为69%、149%和121%,但张军等设定历年各省区的三类资本品比重不变,得到历年各省的物质资本折旧率为0096。但这种设定与我国固定资本投资的实际情况不符。本文基于各省区2004~2009年的三类资本品的投资额,得到各类资本品的比重,再根据各类资本品的折旧率加权求和得到历年分省的物质资本折旧率数据,更为符合现实情况;文化资本折旧率根据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的资本折旧率,按照各自的比重加权求和得到;总产出用于物质资本投入比重(sk)测算上,杨建芳等[7]等直接采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表示物质资本投资比例,但显然忽略了物质资本的折旧,使得测算数据存在误差。本文基于式(7)和式(8),结合历年的固定资本和文化资本投资数据,分别计算得到历年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占GDP的比例。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虑无个体效应(Pool模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并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进行模型设定与选择,Eviews 60实证结果如表2。表2基于MRW模型的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变量无个体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β10.2471.5590.647***21.0180.545***7.250β20.675**2.5030.994***18.5860.529**2.450常数项10.311***13.3434.639***28.3795.987***8.648调整R20.1550.9860.378残差平方和35.631.1872.030个体效应检验―147.93***3013.02***注:1. **和***分别表示在5%和1%的水平下显著;2. 个体效应检验采用F检验,检验结果均远远大于1%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
由表2,固定效应模型各系数估计值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且调整R2和残差平方和也明显优于其他模型。结合个体效应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论可知,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模型(15)的实证研究。
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的系数估计值,可得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45、0379和0376。这表明,当我国区域经济达到稳态增长时,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积累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每增加1%,将分别推动GDP增长0379%和0376%,而固定资本投入及物质资本积累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进一步,根据式(7)和式(8),判断我国区域经济是否达到稳态增长。表3为2004~2009年各省区人均有效物质资本(k)和文化资本(c)的年均增长率。表32004~2009年各地区人均有效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年均增长率
地区k增长率c增长率地区k增长率c增长率地区k增长率c增长率北京9.5%11.2%安徽16.7%6.8%四川18.4%9.9%天津17.0%13.3%福建16.6%8.6%贵州16.9%14.2%河北16.7%6.4%江西21.0%7.4%云南14.0%8.0%山西22.5%8.6%山东20.4%7.6%28.0%2.7%内蒙古36.5%10.9%河南22.9%9.1%陕西21.4%19.1%辽宁21.4%7.1%湖北19.9%11.1%甘肃20.9%7.9%吉林28.1%10.4%湖南17.9%8.00%青海18.5%8.5%黑龙江13.5%7.0%广东12.7%5.1%宁夏20.8%7.5%上海10.5%9.9%广西21.7%7.9%新疆13.5%5.7%江苏16.3%5.8%海南8.6%8.5%平均18.7%8.5%浙江17.6%3.2%重庆19.6%7.0%由表3,目前我国区域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积累均未达到稳定状态,人均有效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存量仍处于不断积累过程中,且物质资本的积累速度显著快于文化资本,表明我国现阶段处于物质资本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
接下来,基于模型(3),不施加稳态条件限制,考察现实经济运行中各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比较现实经济运行与稳态经济增长下各投入要素弹性系数的差异。实证分析中的文化资本存量采用前文测算数据,物质资本存量同样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将张军等测算的省级物质资本存量折算为2004年价,作为基年物质资本存量,并采用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由于缺乏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统计数据,通过与其他省份拟合,本文采用宁夏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代替。 将当年价固定资本形成额折算为2004年价格,各资本折旧率和劳动力等数据与前文设定一致。考虑Pool、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分别记为PC、HC和CC,Eviews 60估计结果如表4。
由表4,固定效应模型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且调整R2和残差平方和也优于其他模型。结合个体效应检验和Hausman检验的结论可知,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模型(3)的实证研究。
从表4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积累,其弹性系数高达0517;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也起到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其弹性系数为0295;而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限,仅为0187。结合稳态经济增长情形下的各资本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可知,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固定资本投资与积累,粗放式模式在推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还未体现出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优势,尤其是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被大大低估,现有资本弹性为0187,离稳态经济增长状态下的0376还有较大差距。随着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累积,我国经济逐渐步入稳态增长阶段,物质资本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将得到调整,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大大减弱,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显现,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内生的相互促进作用,但已有文献均未将文化资本作为重要的投入要素纳入内生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本文首次系统地测算了省级文化资本存量,并将文化资本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拓展了MRW模型分析框架,更全面地分析了稳态经济增长状态下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性。
本文测算了我国2004~2009年31个省份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基于包含文化资本的MRW分析框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比较实际经济增长和稳态经济增长下,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稳态人均有效劳动产出与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投入比重、弹性系数以及受教育水平正相关,而与劳动力增长率、外生技术进步和各资本折旧率负相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有限;但在稳态经济增长情形下,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物质资本的推动作用将大大减弱。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资本投入要素的积累,我国经济将逐步进入稳态增长阶段,粗放的物质资本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将得到调整,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大教育资源和文化资产的投资,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有效调整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Solow R.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106): 531-555.
[2]Romer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1002-1037.
[3]Mankiw N, Romer D, Weil D.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al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107): 407-437.
[4]Ishise H, Sawada Y. Aggregate Returns to Social Capital: Estimates Based on the Augmented Solow Model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9, (31): 376-393.
[5]Chow G, Lin A. Accounting for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2, (30): 507-530.
[6]郑久平,冉光和. 资本有机构成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J].2011,25(5):96-98.
[7]杨建芳, 龚六堂, 张庆华. 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管理世界, 2006, (5):10-18.
[8]严成. 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拓展的MRW框架的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6):3-20.
[9]黄苹. 自主创新、技术模仿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J].软科学,2008,22(8):87-90.
[10]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 [A]. J G Richardson. Handbook of Theory of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 New York:Greenwood, 1985.241-258.
[11]Throsby D. Cultural Capital [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999, (23):3-12.
[12]袁晓婷, 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98-102.
[13]王云, 龙志和.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文化资本特征与经营模式[J]. 经济地理, 2009, (12):2028-2033.
[14]Corrado C, Hulten C, Sichel D. Measuring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n Expanded Framework [A]. Corrado C, Haltiwanger J, Sichel D. Measuring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11-45.
[15]Corrado C, Hulten C, Sichel D. Intangible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9, 55(3):661-685.
[16]Ark B, Hao J X, Corrado C. Measuring Intangible Capital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 Europe [J]. EIB papers, 2009, 14(1):64-93.
[17]Fukao K, Miyagawa T, Mukai K, elt. Intangible Investment in Japan: Measurement and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9, 55(3):717-736.
[19]Harberger A C. Perspectives o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Artis M J, Nobay A R. Contemporary Economic Analysis[C]. London: Croom Helm,1978.15-40.
[20]Landes E M, Rosenfield A M. The Durability of Advertising Revisited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4, 42(3):263-269.
[21]彭中文,吴朝霞.人力资本与R&D溢出的实证分析[J]. 软科学, 2006,(4):6-8.
【论文关键词】文物保护 传承与保护 关系 问题对策
文物记录人类发展过程,包括各种艺术珍品,前人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雕刻等,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所以文物见证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不仅具有人文艺术价值,还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当前,对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应当准确认识两者关系,研究如何做到有效保护,并且合理利用这些文物文化资源创造经济收益。
一、认识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一)提高文物保护认识能力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物利用与保护处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中,社会各界、各职能部门及文物部门该如何正视文物利用与保护?为此,政府制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相继出台有关法规和文件。各个文物专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经济历史的潮流不允许我们停留于此,对文物利用和保护要不断提高认识。对于我们几千年历史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而文物是不同时代的历史优秀文化的代表,继承和发扬,就必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二)注重实践。更新观念
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资源,这就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必须主动出击,打开大门,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开发,这就要求文物单位改变原来陈旧观念,以开放型观念保护文物,将旅游开发看作是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契机。
对于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首先要支持国家政策,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反对对文物的破坏性利用。文物是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对文物保护尽职尽责,配合旅游开发,才能将文化文物的科学、艺术价值得到宣传推广,提高文物的自身价值,使其得到合理利用,但必须坚持保护文物原貌,不得根据民间传闻、传记随意更改文物原貌,避免误导群众,使游人能够身临其境,领悟古人当时的盛况。在旅游开发中,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宣传渠道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这样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有利于文物保护和利用事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依法保护利用
文物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处理需要加大依法行政处理力度。在市场经济下,对文物事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必须依靠法律不断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和文物单位的管理,并且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另外内部管理要有明确的分片管理,相互协作,强化管理队伍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原则。
二、我国文物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意识差
一些地方文物部门领导对文物保护不重视,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建设规划,甚至违反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对一些地方文物一意孤行随意拆除,如贵州一些城市的文物在旧城改造时被大部分拆除,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四川一些单位在施工时随意拆毁古建筑物,对文物资源破坏十分严重。
(二)缺乏专业文物利用保护人才
文物保护经费缺乏的同时,也缺乏专业人才,难以进行文物开发,队伍人员少、素质低,出现断层现象,文物管理部门需要历史、考古、文物鉴定与管理相关知识人才,一些地方基层部门常常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即使招聘到的人才,接受的专业培训锻炼也较少,技术人才专业不到位,现有的文物管理人员力量薄弱。
(三)文物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不协调
有的地方领导在思想上一味注重经济建设,在处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时出现了矛盾,偏重经济建设,忽视文物保护工作,文物开发得不到重视,领导没有形成对文物开发利用意识,导致没有形成文物发展产业。此外,一些地方正好相反,将文物资源丰富地建设成旅游胜地,对文物开发过度利用,在各地的文物风景区经常发生践踏毁损文物风貌的现象,造成文物资源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文物的历史价值。
三、文物利用与保护发展对策
(一)差异化投入管理资金
在文物利用与保护的管理资金来源上,要实现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参与的多元投资主体体系,国家投资、地方配合、企业投入、个人参与相互合作,以国家和地方投资份额以文物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决定,对于重要文物,需以国家投资为主,加强文物保护,提高管理水平,对于一线县级省级文物,从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上,可以慎重、适宜、灵活的选择开发文物,对不同类别、不同区域形成互补开发优势错位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
文物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需得到大力宣传,提高全社会合理开发利用与文物保护的意识,自觉参与配合文物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在开发利用中,通过多渠道筹集的文物经费,可以保障队伍建设,充实和培养专业人才,采取定向委培等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三)加强文物遗址周围环境整治
发展旅游业,交通便利是必要条件。政府对一些古建筑周围加强交通整治,设计旅游线路,完善景区植被绿化,对一些护栏进行维修,清除游客乱涂乱画污迹。一些城市的文物遗产相对密集,这需要政府把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整体性利用。
(四)出台相关法规政策
国家及当地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文物保护利用法规,对开发力度进行限度限量开发,同时加强文物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文物部门工作配合公安、文物、工商等部门综合力量联合行动,打击各类破坏文物盗卖行为。对一些古遗址而言,保护是首位,一般不进行主动发掘,对于这部分文化遗产利用是其次的。我们采取各种形式,对游客宣传《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使文物保护法制观念和文物保护意识得到明显的增强。
2014年4月至11月,笔者参加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组织开展的“寻访川盐古道”大型学术考察,在对川、滇、黔、鄂、湘、陕、渝七省(直辖市)境内的川盐古道进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川盐古道研究的意义、价值、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创新和深化问题等进行初步的论述,希引起学界对川盐古道研究的重视,以推动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盐业史的研究重点倚重于生产方面,对盐业运销及由此衍生出的社会文化内涵的研究则比较欠缺。作为绵亘在我国大西南并辐射到中南地区的川盐古道,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可作为我们观察和研究食盐运销的一个典型案例,探究盐运古道与区域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挖掘盐道内部多元文化互动、交融、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与社会变迁情景。首先,对川盐古道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川盐具体的运输和销售情况,能进一步丰富和扩展盐业史、盐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构建川盐文化的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生长点。其次,以川盐古道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挖掘川盐对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通过盐的运输和“流动”,认识到历史时期四川的产盐区是如何与周边及外界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互动关系,可从“他者”和“周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作为“中心”的盐产地与销盐区之间的关联,对于阐述食盐是怎样深刻地“形塑”区域社会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理论价值。再次,以川盐的运销为分析视角,以食盐这一日常性的物质作为观察对象,可为我们探究西南和中南地区在历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样貌和图式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构成对西南和中南地区盐文化的整体认识。此外,通过观察川盐古道的具体运作,可认识到国家的盐政及盐运管理制度在地方上的具体实践及其互动、调适关系。
2、 现实意义
在中国盐业史上具有重要而特殊地位的川盐,生产时间长、行销范围广,深刻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众多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相关的盐运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地消失和面临濒危的局面。川盐古道作为一条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对其相关的研究和保护还远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与川盐古道相关的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破坏。基于此,对川盐古道的研究,有利于抢救性地保护类型多样的盐运文化遗产,对于促进沿线的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二)历史作用和价值
1、历史作用
川盐古道是历史上跨区域配置食盐资源的典型代表,是沿线经济的生命线、文化的大走廊,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开发和民族发展进程。首先,川盐古道作为重要的商道,有效促进了物资的流通,对沿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集镇、聚落的形成及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川盐古道不仅仅是运输食盐的通道,同时也是茶叶、马匹、铜矿、桐油、中药材、粮食、生漆、木材、丝绸等物资交流的交通要道。盐道上的商人多采取“来回生意两头赚钱”的方式,一方面是运入食盐,另一方面是将地方盛产和特产的物资外运。其次,川盐古道是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孔道,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及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的局面,对区域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形成及其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深远的影响。比如,在语言的传播和交流上,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处于川盐古道要津的江津、綦江、盐津、利川、桑植、思南、仁怀等地的部分方言与盐产地自贡的一些方言在词汇、语音及语意上是高度相似的;而且,这些地方民众的口音与自贡地区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其中的缘由,一定程度上便是因为历史上食盐的运输和贸易促进了地区之间语言的传播和交流。再次,川盐古道对区域开发、民族发展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川盐的运销对沱江、赤水河、乌江、大宁河等流域的开发和黔北、滇东北、鄂西等地区的发展有非常明显的促进,并且在历史时期对神农架林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巴山区的经济开发、社会发展及文化的传播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而且,川盐古道对民族国家的治理有深远影响,川盐运入滇、黔、鄂、西康等缺乏食盐的山区和民族地区,增进了中央政府与土家族、苗族、彝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中央王朝对民族和边疆地区的“体恤”,对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和边疆稳定有非常重大的“安抚”作用。
关键词: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影响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228-02
一、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趋势的关系
文化建设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赋予文化发展以一定的目的和方向。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要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文化建设的因素有很多,有经济的因素、政治的因素、文化自身的因素等。影响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些因素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作用于文化建设活动的整体力量。在影响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中,文化发展趋势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
作为影响文化建设的因素,文化发展趋势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综合性和集中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结合的特点。文化发展趋势不是主观的猜测和幻想,而是表现在当前文化中的文化现实状态的一部分,是向全部文化现实状态的延伸和扩展;文化发展趋势综合了经济、政治等物质形式的因素和力量,是对这些因素和力量作用的集中反映;文化发展趋势包含着对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超前认识和判断,又体现为一种客观的存在状态。因此,文化发展趋势是现实和未来结合的要素,是物质力量的实际作用和意识超前反映的思维力量的综合。
文化建设既和现实密切相关,又与未来紧密相连,既是对现实的肯定和保留,同时又是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既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体现出奔向未来的努力,同时又是对未来的一种限定,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文化建设是在既定的各种现实条件的基础上走向未来的,同时又是在现实状态发展所蕴藏的多种未来可能性中确定一种可能性并使之变成现实。从根本上讲,文化建设既要尊重文化发展的某种趋势,又要防止文化发展的某种趋势的现实化。
文化发展趋势本身也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相互作用在文化领域内的表现,以文化的方式凝结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的成果。文化发展趋势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活动加以改变的。文化发展趋势是我们在建设文化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文化内容、形态、格局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力。
二、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文化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增强。这三大文化发展趋势彼此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相互融合,一起构成影响世界文化形态、文化格局及其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为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中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文化发展趋势对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给中国文化建设提供的重要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增强更加有利于中国吸收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加快中国文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步伐,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2.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全球共享,对于充分利用国外文化资源,推进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增进和提高了各国政府和普通民众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使广大中国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激发了中国广大民众建设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必需的思想意识条件。
4.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必然导致世界范围内文化格局产生新的变化、世界面临着文化秩序的重构和文化力量的重组,这种形势不仅客观上给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而且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崛起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5.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在文化建设中保持、巩固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发挥中国文化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中的独特作用。
6.文化多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增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互补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多元并存发展的新文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7.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密切了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相互协同、相互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8.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促进了文化形态的变革,提升了文化的社会作用,为文化建设的发展赢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带动了文化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
文化发展趋势对中国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使中国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有:
1.文化全球化趋势,必然加剧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造成文化价值的断裂,这对于我们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维护中国文化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2.中国是传统文化资源大国,而文化软实力相比一些文化强国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文化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和强度加大,一些文化强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抢夺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的文化资源,更好的发挥中国文化的比较优势,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主动,是我们面对的挑战。
3.在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和文化的矛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矛盾也有进一步突出和加剧的趋势。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发展给文化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4.随着文化多元化趋势的逐步增强,如何在多元文化格局并存发展的态势下,突出文化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是中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5.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推进了文化产业化的进程,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成为多元并存的中国文化结构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文化建设如何在文化产业化和大众文化迅速扩展的情况下,保证建设的质量,提高文化的品质和品位,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建设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
6.中国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相反,人文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如何促进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7.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逐渐深化并全面暴露出来。如何整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吸收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积极成果,避免传统和现代在文化价值上的断裂,是中国文化建设要完成的一个长期的重要任务。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成为较长时期内困扰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难题。
作为综合反映文化存在和发展状态的文化发展趋势,它不仅对中国未来的文化建设产生影响,而且也使中国文化建设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中国文化建设是在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深刻变革的过程中进行的,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的,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而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2.中国文化建设是全球文化共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建设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人类文化建设的共性特点。中国的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不同文明的多样并存,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与不同的文明开展对话,注重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积极成果,反映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3.中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文化建设和其他领域建设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4.中国文化建设困难大、任务重,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其使命感和重要性更强。中国文化建设正处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处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担负着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和精神动力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经济贸易;文化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频繁的贸易不可避免需要沟通。随着经济贸易往来的频繁,以及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跨文化沟通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和经济影响也逐渐受到经济研究学者的重视。跨文化沟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包含了许多方面,如文字语言、文化背景、历史内涵、地域差异等,这些也都是影响国际贸易之间的关键因素。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及成立亚投行,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经贸之间的地位也使得中国在国际经贸中更加具有话语权,近年来,中国的经贸业务迅猛增加,对外经济总额也逐年上升,新的对外经贸结构格局逐步形成,已经逐步从过去的中国制造向现在的中国创造转变,对外贸易结构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这些新的国际贸易特点也使得跨文化沟通有了新的变化趋势。
一、跨文化沟通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文化差异给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以中国对外经济为例,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差异,使得在对外贸易初期,跨文化沟通一直是制约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一是中国文化与西方经济文化的文化冲突给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际贸易往来,如中国人在经商过程中讲究综合思维和中庸态度,往往是“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这和英美的务实文化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西方国家更加注重的是服务的质量和商品的细节,而对于原则性的东西,西方人往往没有太大的意愿。尤其是西方国家中的德国,一向是以细节著称,严谨的态度使得他们在经济谈判中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处理,而中国文化的综合思维和中庸思维则可能成为妨碍其中经贸环节的障碍;辩证来看,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促使贸易不断发展,技术不断革新,如中国提出的创新观念就是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技术和经贸形式进行创新,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语言沟通是影响国际贸易的另一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往来不可避免的是语言的沟通,由于中国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与西方语言有所不同,因此在语言沟通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语言沟通不畅,或者翻译过程中出现与交易国家语言文化偏差,就会导致在商业谈判中造成一定的误会或形成晕轮效应,从而使得经济贸易谈判谈判破裂,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跨文化沟通中的价值观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价值观念是人类主观评判的标准之一,也是决定善恶的标尺。价值观念和一个国家的道德文化、历史背景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容易受到宗教、利益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当今国际贸易中伊斯兰教国家与其他宗教的价值观念差异,决定着伊斯兰教国家和其他非伊斯兰教国家经济贸易的成败。因此,价值观念对于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取舍有着紧密的联系。再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都是以利益为前提,经济贸易就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这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贸易形式、谈判风格和贸易种类;而中国一直讲究利益共存和平等协商,因此在商业谈判中一直讲究的是和平谈判和协议为主,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出发点,兼顾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决定了中美两国在经济贸易过程中,跨文化沟通时需要综合考虑两国的价值观念。
(四)法律法规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经济贸易的行为准则。任何经济贸易形式都必须考虑到经济交往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必须得到被交易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认可,才能实施下一步正常贸易,除此之外贸易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国家与国家法律法规不兼容的情况。相比较西方而言,中国的法律法规还处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阶段,而西方国家已经基本构建起比较成熟的法律体系,这就使得在国际经济贸易过程中,在西方国家有法可依的贸易条款,可能在中国并不存在;或者在西方国家通用的经济贸易准则在中国并不适用等情况。跨文化沟通中的法律法规既可能给经济贸易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也是保证贸易正常有序进行的保证,在法制化的今天,任何经贸形式都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强制约束,这样才能保证贸易的正常化,避免经济贸易矛盾、经济贸易冲突和不正当的竞争。因此对待跨文化沟通的法律法规,需要辩证看待,充分认识中国在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二、新形势下跨文化沟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跨文化沟通在经济贸易前期可能是阻碍经济贸易的主要障碍,但随着文化的融合、文化趋同、沟通的频繁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跨文化沟通在经济贸易后期会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一)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剂
文化的融合和文化趋同使得各国际贸易国家在谈判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找到共同点,从而促进商业谈判的成功和提高国际贸易业务量,提高国际贸易的成功率。此外,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趋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会促使经济贸易文化呈现多样性,更能从贸易双方中找到利益共同点。
(二)信息全球化为跨文化沟通和国际贸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各个贸易国家沟通也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形式也更加方便快捷;信息化也为各个贸易国家互信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使得各个贸易国家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情报,从而更能通过了解一个国家的背景、历史、价值观念、法律法规等来降低交易的失败率,提高交易的可靠性和交易的效率。可以说信息全球化为跨文化沟通和国际贸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沟通对于国际贸易的副作用会逐步减小,取而代之的是业务量的增加和交易额的上升,但就目前趋势来看,跨文化沟通对国际贸易还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强化对跨文化沟通和国际经贸之间的动态研究,进一步探索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让跨文化沟通成为国际贸易的桥梁。
作者:张春玲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交流:翻译;异同;
前言: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通过翻译,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
1.文化交流与翻译
1.1有关文化交流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译界虽对此一直多有讨论 , 但并未取得共识。从翻译实践来看 , 不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历史上 ,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归化)的原则似乎是占了上风。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并逐渐向边缘学科广泛渗透 , 翻译理论界越来越注重把翻译放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 , 人们更多地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来看异化与归化问题 , 即把翻译不仅仅看作不同语言的转换 , 而且把它看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关系及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文试图从翻译的本质出发 , 通过讨论译者的使命 、读者阅读的认知过程及信息时代与全球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来重新诠释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处理归化和异化关系的总原则 , 即在不排斥归化法的前提下 , 尽量采用异化或异化加释义的方法来处理作品中含有文化色彩的语句。文字间意义的传达或功能的对等等方面的研究 , 而对意义与功能之外的因素关注甚少。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学研究的兴起及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 人们越来越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在他们合编的《翻译 、历史与文化》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 这一口号,这也标志着翻译的文化学派的正式兴起。在以后的几年中 , 他们又各自或一道陆续出版了几部专著来讨论翻译与文学 、意识形态 、权利及文化的关系。与以往翻译中的文艺学派或语言学派不同 , 文化学派是当前翻译理论界中具有相当强“革命”因素的学派 , 有人甚至认为他们的观点对以前的翻译理论具有“颠覆” 性。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翻译对于文化传播 、推动社会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 , 通过翻译可以引进新概念 、新文体和新的表达手段来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另外 还有一些翻译家如兰博和雷恩也推出了此功能。
1.2 文化交流中的翻译
著名作家于冠西说:“人类文化从整体来说,是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交流的产物。”不同文化的交流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环境氛围,独特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造就了不同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文化特色,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阻碍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给翻译带来一定阻碍和困难。因此,如何成功跨越文化阻碍,寻求恰当翻译策略,从而实现高质量跨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文化传播,是翻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翻译是不同语言社会的交流工具,通过转述语言文化信息,促进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和进步。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不同文化间的相似和差异。如果两种语言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表达方式大致相同,两种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会大致趋同,这种情况下,翻译就可以实现互译,保留原文文化色彩;如果两种语言社会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人文历史、、价值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注意,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范围和方式,制约着翻译内容的呈现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关键。
2 .目前影响翻译不同的因素
2. 1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等文化内涵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因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文化;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孕育形成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和词汇;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本民族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独特工具。由于受价值观念、社会风尚、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各民族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些不同的文化习俗也产生出内涵丰富的文化差异。因此,要重视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差异,把握翻译中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
2.1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等文化背景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客观因素。文化作品以整个社会为反映对象,用独特视角反映社会生活,形成浓厚而鲜明的时代色彩。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身处的地域环境,还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充分关注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才能充分了解作者传递的信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揣摩作者写作时心境,感悟作品深刻内涵。因此,不考虑社会时代背景对作品翻译的重要影响,就会产生翻译的文化偏差,无法保留和彰显源语文化特色。
2.3 翻译者的价值观念和语言功底等文化素质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作品翻译过程的主体,是两种文化的传播中介。不同翻译者,所翻译的作品意蕴和内容各不相同。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翻译者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和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翻译用语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翻译者要对原作品进行解读、评价、加工和改造,仔细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领悟作品的内容精髓,品味作品的思想精神,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文化传播和再造。因此,翻译者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是翻译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
3 .当前文化交流中翻译存在的问题
3.1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减少翻译语言障碍
今天,文化融合成为世界文化交往的发展趋势。作为开放的动态性系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渗透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吸纳、融合,增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增加了人们的相互认同。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翻译的障碍越来越少,语言沟通越来越顺畅。因此,翻译者要把握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强化保护源语文化意识,深度了解原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进文化融合,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
3.2合理恰当运用翻译方法,扫除文化交流障碍
翻译者是联结原著作者和译著读者关系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若以原著作者为中心,就不免会给译著读者带来诸多困惑和不解;若以译著读者为中心,就不免会失去原著文化特色。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灵活采用音译、套译、移植、译注、重创、摹仿等方法,找出传递文化信息最恰当表达方式,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或以源语或原著作者为依归,以原著内容特点为基础,采用“异化”或“直译”翻译方法,最大限度保留原著风貌和风格;或者以目的语或译著读者为指向,把握原著作者思想,关照译著读者态度,采用“归化”或“意译”翻译方法,促进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合。
3.3提高翻译者综合文化素养,增强翻译实践经验
翻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翻译作品质量的优劣。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要求翻译者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又要熟知两种文化差异;要求翻译者不仅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牢固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努力积累翻译实践经验。在翻译时谨慎处理文化差异,准确把握文化内涵,真实再现原文风貌,恰当传递文化信息,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文化交流步伐。文化交流是人类交往的产物,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次越来越深,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发展日益将整个世界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至最不发达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一历史潮流,都必须在这一浪潮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全球性的文化大交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文化受制于经济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协调、和谐、有序运转,走向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失衡,甚至瓦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又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决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它只有从其他文化中吸收营养,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否则就会变成“死文化”。古代中国非常强大,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后,中国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其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
人类文化史表明,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必然走向衰落以至灭亡。只有实行开放,不断碰撞和交流,文化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长盛不衰。古代日本比较落后,但它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吸取积极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明治维新”之后又积极向西方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基础并不很好,但战后积极对外开放,吸取别国的长处,取得很好效果。今天的美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能保持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引了来世界各国的大批优秀人才。党的之后,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并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成果。正反经验说明,文化交流是通向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