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企业文化与营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文化与营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文化与营销

第1篇: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基于市场营销专业

文/梁小丽

摘?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是促使校企结合的坚实一步。实现优秀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效对接,对市场营销专业从“应试教育”向“应市教育”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企业文化?高职校园文化?应市教育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1.推动高职教育向“应市教育”转变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径,而要实现校企合作,首先要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入到高职教育中,简言之,就是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高职校园和课堂,让二者实现有机的互动和融合,为学生搭建一个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同时有利于推动传统“应试教育”向“应市教育”的转变,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作用。

2.实现毕业生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需要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两年的校内教育中,将企业的文化渗透到课堂和以多种形式开展的校企合作活动中,是缩短企业对新进实习生和毕业生培训时间、加快学生熟悉工作岗位、实现学生和企业“无缝对接”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各大企业的优秀文化和行为准则,可以加快学生从“学生”向“职场人”的角色转换,为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必备的素质基础。

二、如何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1.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来”

如何形成企业化的校园文化?首先高职院校要以积极的姿态接纳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引入课堂,在办学理念和管理准则方面大胆创新,模拟企业的管理体系,实施一整套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理念。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坚决杜绝全盘照搬,而是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融合。

2.丰富融合模式,增强互动效果

(1)开设相关课程,转变教学方式。高职教育的教学倡导的是“够用为主”,在教学中就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而要增加师生互动和案例教学等。一些成功的企业,其企业文化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一些真实的励志故事或者经验之谈,这些对学生来说吸引力更强,也更具说服力。和书本上的空洞理论相比,更加能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

(2)拓宽融合途径。还可通过第二课堂等方式展开。可以利用相关课堂的实习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参观实习,零距离感受企业的文化,邀请行业精英或从业人员举办讲座,展示企业的文化和岗位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向优秀的企业文化靠拢。

(3)结合专业和行业特征,增强融合的效果。在以创新唱主角的竞争模式下,不管是大型跨国企业,还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都非常注重自身文化的培养和提升。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由一整套理念构成的,而且因行业而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专业特征。就本文的研究对象来看,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要特别注重企业营销理念的灌输。

三、文化对接可推动市场营销专业向“应市教育”转变

市场营销专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一个专业,在高职院校尤为如此。相比其他专业,这一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工作任务是直接与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挖掘市场潜力、拓展市场等。而这些能力从课本上是学不来的,要依赖实践的磨炼。

针对这一专业的学生,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企业营销理念的融会贯通。例如,笔者学校和杭州娃哈哈集团共建的“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企业营销理念的平台,学校通过这一基地,两年时间内举办了多项活动,而这些活动由娃哈哈小分队的成员全程负责,这些活动既包括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的“歌咏比赛”“掰手腕大赛”“足球宝贝”等赛事,也推动了娃哈哈集团的“启力”“富氧水”等系列饮料进入大家的视线。这些赛事几乎都以冠名的形式开展,聘请娃哈哈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前期指导,校内指导老师予以配合,学生成员全程参与并逐渐开始整个活动的统筹规划,这些活动大都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各个小分队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学生们也直接感受到了竞争带来的乐趣和压力。这项合作很好地将企业所倡导的团队协作、坚持不懈、积极创新、竞争意识等理念在整个活动中得到深入体现。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市场营销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小结

第2篇: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自汶川大地震以来,中国又连续发生了重大的自然灾害:玉树、舟曲、暴雪、冻雨、春旱……

面对着一次次突如其来的横逆,中国人民不断焕发着风雨同舟、抗击劫难的英雄气概,也不断唤醒着扶危济穷、扶弱济贫的慈善情怀。无数单位和个人慷慨解囊,送出钱物和爱心,助力各级政府对灾民的救助,对灾区的重建。炫人耳目的企业捐赠数目和隐姓埋名的个人善举,经常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坊问流传的美谈。

当然,我们依波也早已开始了公益性慈善事业的身体力行;同时我们也发现,企业的慈善行为有时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008年5月19日,在全国人民为汶川罹难同胞沉痛默哀三分钟之后的第一分钟,在得以遥看降半旗的天安门广场的全国妇联的大楼上,我代表依波公司,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对100名汶川孤贫做出了一个庄严的承诺――“我们不仅要在你们今天遭遇的劫难中伸出援救之手,更会在你们明天的人生长旅中伴送永恒的爱……”

实事求是的说,由于钟表行业市场有限,竞争激烈,利润微薄,比之于很多市场空间巨大、发展潜力无限、战略目标宏伟并且资金力量雄厚的朝阳企业的捐赠大手笔,依波的善款确实不算很多,并且,还要一年一度的交付,不能一次性到位……但是,也许正因为如此,依波的捐赠要持续十八年。依波人的承诺就是“一诺18年”――我们的善款,要支持100名汶川儿童一直走到得以自立自强的成年。

这种计算很是精细。依波的慈善事业,追求的就是一种精准和细致。有人开玩笑说:这肯定是生产、营销精密时计的企业的共性……可我宁愿说:这其实是依波作为“儒商”、自觉信守传统文化美德和现代文明规范、注重社会责任感和企业美誉度的企业个性。

依波表的品牌传播语言,从来就是“切切真情时刻萦绕”――每时每刻,既含一时一刻,也含永永远远。而对于受助的100名(事实上肯定将会是几百名)汶川儿童来说,这就是连续十八年的真情萦绕和时刻萦绕;是依波有别于很多企业义举的特色意识和行为。

公益事业,或者说慈善事业,一直是依波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传承着,并逐渐形成了依波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公益文化、慈善文化体系。“一诺侣年”的善举,只不过是把一股股细流融汇成了不息的河。说实话,看着那些孩子们的笑脸,依波品牌的美誉度,首先在我自己心里就提升了。

第3篇: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 文化创新 共生关系 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因此,他对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有企业在建国之后进行了长期的改革发展,慢慢变化成为现在的企业制度,但是,在企业效率不断被提高的同时,很多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方面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本文将通过阐述两者之间关系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和改进工作。

一、内在联系

(一)思想理论方面的共性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它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之所以称之为国有企业,也就是说它和私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的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工作都是在为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有企业中的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并且,要想使两者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就应该运用一定的办法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得到不断的完善,提高工作效率。

(二)内容上的相关联系

为了能够有效的加强企业的思想构建,增加企业的组织能力,使企业的作风得到一定的保证,企业必须要构建企业的党建工作。而文化创新则是说在面对企业的竞争的问题上,对企业文化进行思想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甚至是管理方面的工作创新。然而,在国有企业中的党建工作,则是能够促使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影响意思的一个。因此,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还是具有一定的交叉互补性,然而,这也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主要原因。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方面

很多企业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企业党建和文化创新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因此,这些企业在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往往是独立进行运作的,也就是说他们二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不能够使之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而且他们之间的联系性并不是很强,几乎是没有什么联系的。这样的认知思维是影响企业党建工作和文化创创新工作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有C融合方面

一些企业在操作中,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却不知到联系点在哪里,或是无法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无法找到两点之间的融合点,因此,即使一些企业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却还是不能在实际操作中把两者相互融合,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各种问题。

(三)实际操作方面

在实际操作方面,面对相对残酷的无情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都只单单注重企业的效益和工资,不能够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无法对企业党建的工作和文化创新等企业内部发展方面的工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视。从而导致企业在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投入的力度小,管理手段你少,实施不顺利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导致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工作不能在企业工作中被有效融合,使共生效应无法得到发挥。 三、主要措施

(一)思想方面的提升

我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工作在工作内容上虽然有所差异和区别,但是两者的作用和价值都是为了企业的建设和文化而存在的,同时,他们二者都属于是软实力的建设,他们都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并且都是为了使企业发展得到科学性,有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在思想方面上进行提高,对企业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得以重新的认识,以便于使两者之间是吸纳更好的融合和共生。

(二)加强民主建设

民主建设是提高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的齐纳提,因此,要想使党建工作和为哪壶创新有效融和,就要从民主建设入手,做好民主建设工作,首先要做好企业文化创新的工作,从而扩大党外民主,调动职工的主动‘积极、创造性等,从而使二者有效结合,发挥共性。而民主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党内建设,建设企业党和组织领导干部等的培养规划,并且进行完善,如选拔、任免等的监督机制。还有一个是所谓的党外民主建设,它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从而加强制度上的建设,并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企业内部的一些议事的规则和决策的机制进行具体完善。使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的工作得以共同构建完善的系统,使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有效结合,发挥共生效应,从而增强党的四星建设和组织建设等工作,并对企业文化的创新发挥一定的激励作用。

(三)注重实践培养

对于企业共同观念的培养方面的实施,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工作要保持相对的统一性。国有企业中,企业的文化创新建设应该与我国的时展保持一致并且他们二者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使企业能够发挥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弘其本土文化,相应的文化特征即使是在管理工作中也能够被体现出来,从而使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工作表现出文化的先进性。并不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进行相应文化概和实施的课程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定,对职工进行行为规范,从而使企业的许多问题得以相应的解决,促进利益的最大化,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四、结语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企业应根据相应的问题,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改变观念,提高文化建设,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从而给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瑞芳.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效应[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

[2]李敏.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效应[J].赤子(上中旬),2014,(19).

第4篇: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泛;多为民营企业,经营短期化现象明显;经营项目多样化,项目种类更替频繁;人员层次参差不齐,目标执行力度不够,在传统的经营管理综合评价方面存在较多不足。

(一)重战术轻战略在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综合评价时,笔者发现中小企业多存在经营管理的短期行为,对于经营过程中的技术、行为方面的工作研究得较多,而对于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及发展方向研究得较少。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与体系构建方面,多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或者不曾采用规范的评价程序与定量评价方法。

(二)管理控制不足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层次参差不齐,经营管理凭借经验,发现问题多采用非常规方式进行解决,对于企业管理的一般性常识掌握不足,在面临大环境变化时,企业控制往往不到位,从而出现企业危机。

(三)缺乏规范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由于中小企业机构设置的简单化,经营范围的不确定性,企业计划制定的无序性,使得中小企业的评价问题显得尤其困难。中小企业经营缺乏规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会影响它的长远发展。而在城镇化视域下,中小企业数量与产值均会获得迅猛发展,构建合理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2城镇化视域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城镇化是国家现阶段的重大举措,在此环境下对其有重要贡献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合理评价,可以借鉴中央企业评价体系。因中小企业具有灵活、规模小的特点,可在体系构建上进行创新性调整。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经济效益和经营者业绩。所以,在体系构建时可以设置两个独立的子评价体系。不管是企业经营效益评价体系还是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均需通过如下程序完成。

(一)选择具有企业经营特点的合理评价指标,并建立企业经营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现以第三产业企业为例,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指标的选择应重点考虑中小企业为第三产业企业的经营实际,区别于工业企业指标的设定。如原材料利用率为工业企业指标构建的重点,而第三产业企业则可以忽略不计。2.运用综合指标法进行评价,即根据被评价现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进行数据合成;(1)无量纲化处理方法(以直线型为例)式中:bix为第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值。(2)数据合成因中小企业当各评价指标间相互独立,其重要程度差异较大,而且各指标评价值之间的差异较小时,宜采用加法合成。其基本公式为:式中:y为综合评价值;iy为第项评价指标的权数;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3)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和研究目的的要求确定评价标准值,文章选择行业平均值作为评价标准;(4)确定反映评价指标重要程度不同的权数,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多以投入产出方面的指标、市场占有方面的指标权重较大;(5)将指标数值与评价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去除分子分母的单位,将变量变成可比较的无量纲化的指标;(6)根据各指标的数值大小,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利用指数法对该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见表1-2所示。此种体系构建较适合中小企业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构建的核心问题是指标的选择要符合第三产业的特点,并且要求区域内中小企业选定的指标相同,以便于横向比较。通过对表1-2的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本企业较基期状况提高了很多,而相比同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处于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位置。

(二)引入中央企业经营管理评价框架,构建中小企业经营者业绩指标体系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与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共同构成企业经营管理评价指标。经济效益的指标选择多倾向于财务指标的比较,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则倾向于企业管理。中央企业通常以八个方面进行衡量,如表1-3所示。

(三)对于经济效益评价与经营者业绩评价进行综合,构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综上所述,文章已经详细阐述了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思路,下面,进一步把两个大类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构成了完整的指标体系。其中,第一类指标的权数和为100,第二类的权重和也是100;在总权重中,两类指标的比重为7:3,级济效益占70%,经营者业绩占30%。7:3的比例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两类指标赋予的权重比例可以变化,但为了相同地区不同企业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权重的分配应有统一的标准。具体的权数分配举例如表1-4。由表1-4可知,企业的经营管理综合评价数值为1.05165,处于良好状态(数值高于1)。

3结束语

第5篇: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企业 文化营销 问题 对策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它被誉为国粹和我国最大的知识产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多的中医药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发现,中医药的营销光靠质量和疗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和我国的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因此文化营销成为一种新兴的中医药企业营销方式。

1.文化营销的定义

文化营销实质上是一种利用文化作为手段来实现企业目标的行为。这种文化贯穿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企业运用这种文化因素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别化,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内在价值,进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营销体现的是文化与营销的互动和交融。整个文化营销过程其实就是将文化价值观念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它不仅关注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还强调满足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如审美需求、知识需求等等。中医药文化营销成功的关键就是必须要充分体现出中医药产品和中医药文化的渊源关系。既满足对疗效的需求,又满足消费者的文化情感需求。

2.中医药企业文化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对文化营销的认知较为片面,不完整、不充分

由于缺乏对文化营销全面而又系统的认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在开展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将目光聚焦于营销策略与中医药文化的结合,比方说在产品上强调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在广告宣传上强调企业或产品悠久的中医药文化背景,核心诉求为百年老店或家传秘方等等。但是却忽视了我们所提倡的这种文化营销的方式,更多的是要将中医药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使中医药企业从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来开展文化营销。

2.2开展文化营销的模式不丰富,宣传力度不够

中医药企业一般从产品包装、产品介绍、企业文化介绍等方面来开展文化营销活动,这几个方面是将注意力放在企业自身,很少与社会大背景相结合,模式不丰富。即使有的企业想法颇多,也缺乏付诸实施的执行力,很多时候都只是“纸上谈兵”,宣传力度不够。

2.3文化营销与区域特色医药文化的结合不到位

区域特色医药文化,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或者是为这个地区所独有的医药文化。这些特色医药文化也是我们文化营销的重要资源。但现在大多数的中医药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时,对文化营销和区域特色医药文化的结合不到位,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企业文化营销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2.4在国际化进程中,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不高,传播方式过于单一

随着“崇尚天然、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我国的中医药企业也迈开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但是在中医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我国中医药企业的文化营销和传播方式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方说很少单独提及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与西方医药文化结合不紧密,传播方式单一等等。

3.对策及建议

(1)建立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的企业文化,从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着手,对员工进行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培训,内化员工的价值观念,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职业习惯。

(2)针对营销模式不丰富,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企业首先可以从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入手寻找文化营销的切入点。例如可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向灾区捐赠药品,资助贫困学子,拍摄公益广告等活动来宣传中医药文化,拓展文化营销的渠道。其次可以利用微电影等新兴的宣传推广方式,在微电影中通过植入式广告来达到使企业产品和形象为观众所知晓的目的。还可以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文物收藏展或者是让人们免费参观中草药种植基地和中成药生产车间,利用这种社会公众能广泛参与的方式来进一步向社会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文化。

(3)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因此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中医药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在其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不仅具备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所蕴含的特点,同时也能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如:东北人参,宁夏枸杞,四川贝母、黄连、大黄,甘肃当归等众多道地药材,我国四大药都: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河南百泉。这些无不反映了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中医药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的同时,也要注意将颇具特色的地域医药文化融入进来。

(4)多渠道推广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利用合适的传播媒介,运用合理的外国语言,将我国的传统医药文化融入到西方人的生活中去,促进中西药文化的结合。另外还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一方面能有利于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和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宁.论营销策略中的文化营销[D].哈尔滨: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4

[2]罗纪宁.文化营销与我国中医药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3)

[3]王如心.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全国商情.2007(3)

第6篇: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关键词:学生思想教育;企业文化;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6-01

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学生毕业后就业率年年攀升,2011年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8%,与2010届(91.2%)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比2010届上升了1.5个百分点。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连续五年持续缩小。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方面,自2002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至今,我国已有3400余家企业同数百所高职院校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高职教育的社会属性大大地得到了加强。

一、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

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历史上形成的时间不长,其学生思想教育仍以借鉴、模仿本科院校为主,缺乏自身的特色。同时由于我国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普遍偏低、素质有待提高,导致院校在思想教育过程过程中片面追求刚性约束与规范化管理,强调可操作性与约束力。表现在具体操作上,就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偏重于流程化管理、缺乏对新问题、新情况的弹性应变能力;追求对学生的绝对约束力,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发展需求;强调封闭性、传统性的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在教育方法与手段上墨守陈规。这种思想教育方式造成了学生不愿意过早面对社会及企业对他们的压力,从业态度和思想素质必定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偏重于理论化的虚构性和固定化的指导模式,缺乏基于企业文化的实质教育和企业实践,在学生的职业指导过程中极少根据学生职业方向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而是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指导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且职业指导教师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导致职业指导与企业文化脱节,不能把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职业性人才的目标融入到学生个人的企业发展规划之中,从而导致学生步入企业之后,缺乏应有职业道德和职业取向,突显学生与企业之间不协调的现象。

二、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思想教育理念的作用与意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独特特征的文化氛围与核心价值观。它包括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准则与运营制度等等。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与核心,也是企业中所有员工世界观与价值准则的集体体现。

企业要求工作者具有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从根本上激发了人的热情,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格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使人的潜能得以发挥。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则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可见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与企业文化精神均以对人的培养与关注、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作为终极价值,两者存在一致性,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为企业文化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渗透了条件。因此,企业文化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企业文化渗透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

首先,要从理念上彻底转变,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应树立企业化办学理念,将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学院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企业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

其次,高职院校应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将优秀的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架起企业与校园之间的沟通纽带,促进优秀企业、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交融和互动,从而拓展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和职业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见习、社会调查、企业专家讲座、优秀企业员工见面会等形式,直观而感性地给学生以思想和品德的教育,对帮助高职学生正确的定位,树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

最后,要将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基层,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将班级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类比,班级干部的任免应参照企业人事选拔制度,班级日常事务的处理可以借鉴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通过试点与不断探索,将企业的日常运营融入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促使学生不断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解决近似实际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提前接触到企业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 余兴国.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2).

[2] 韩小香,等.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J].思想教育探索,2003(4).

[3] 洪 震.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突出职业教育特色[J].教育与职业,2005(20).

第7篇: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品牌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7日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品牌营销的竞争逐渐成为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因此,本文充分论述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营销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品牌营销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能够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特定的企业文化。它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能够将企业员工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从而使员工为企业更好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企业文化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企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等,因此企业文化也会不断变化和发展。认识企业文化的动态性特征并有针对性的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出优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更好的形象,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企业品牌的概念

企业品牌是企业进行宣传的重要标志,它是被企业客户所认可的企业形象。企业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更好的公众形象,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企业品牌能够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产品体验,这是其他企业无法媲美的。而企业客户能够通过企业品牌感受到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应当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通过品牌的优化来提高顾客忠诚度并获取更高利润。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营销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识,企业品牌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逐渐树立起来的企业的公众形象。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品牌营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对品牌文化和营销观念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员工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文化因素。品牌文化也是在品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因素,品牌文化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企业文化对品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也影响着员工的营销观念,使其能够符合特定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的文化对品牌文化和员工的营销观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品牌的影响,才能够不断促进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共同发展。

(二)企业文化对品牌个性的影响。品牌个性是企业产品个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文化特征,虽然企业的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品牌文化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的,因此品牌个性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而且企业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企业文化基础上树立起的品牌个性很难被模仿,所以能够促进企业品牌个性的不断发展。

(三)企业文化对品牌建设的影响。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公众形象,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品牌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了品牌的传播和建设;反过来,品牌的建设和传播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良好的公众形象可以帮助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所以说,企业文化与品牌之间是相关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样品牌文化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质量较高的产品;产品质量的提高能够提高品牌的竞争力,从而使得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员工更好地为消费者进行服务,同时提高品牌的售后服务功能,使得消费者逐渐信赖企业的产品。

(五)企业文化对品牌营销战略执行的影响。企业文化可以对品牌营销战略执行起到一定的影响,企业文化使得员工之间可以达成一定的共识,能够促使销售人员更好地执行品牌的销售战略。采用企业独特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营销和推广,从而使得企业文化对消费者产生更多的影响,能够使得企业品牌更快、更深入地扎根于消费者心目中。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对品牌营销战略执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执行品牌营销方案,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四、小结

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营销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要充分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营销之间的关系,才能制定相应的策略,促进企业文化的成长,同时促进企业品牌的营销,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营销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品牌的营销,同时可以促进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篇: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关键词 企业绩效 企业文化 员工满意度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Corporate Culture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Research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WANG Yuanfeng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heart and soul of the management,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are of great help. Autho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review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corporate culture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were explored.

Key words corporate performance; corporate culture; employee satisfaction; research

1 研究的背景

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企业能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适时的生存,保持核心竞争力,必须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营造优良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适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绩效,指引企业正确运转与管理,同时,企业文化的塑造对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员工的离职率、企业的绩效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的制定要高瞻远瞩,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持续发展,可以遍布于企业的任何一个角落,比如企业的宣传栏、报刊、企业员工手册、办公区域直至员工内心。

2 企业文化的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物质层,即表层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物质环境、厂容、厂貌、设备、企业标志、广告形象、企业家形象、产品造型包装等等;第二个是行为层文化,即企业与竞争对手、供应商、销售商等方面关系的行为;第三个方面是制度层文化,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等,这些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保证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顺利实现;最后一个层次是核心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战略、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这四个层次的文化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一个整体。

黄凤岗在《引领央企文化》中指出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必须要健全;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价值理念切实融入企业管理;为了让企业内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有机结合,还需要多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活动,如果企业内的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度高,对企业的目标战略认知度高,企业的发展自然就好;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这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黄全花在《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中指出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每个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企业文化不同的含义,主要从文化的构成要素、价值观和行为角度、为了强调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从经济性的角度也给企业文化进行了定义,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精神、制度和行为三个层次,它是由内而外形成的。

何载福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中从企业实践的角度定义企业文化,主要是从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的群众意识,商品的品牌意识、企业用人理念、商品营销理念等方面,认为重视企业文化能够不断培育市场观念,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倡导企业创造效益观念,舟求效益与价值最大化原则,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企业商品质量,重视技术创新观念,增强科技投入,注重人才观念,充分了解市场动态,树立信息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坚持用企业文化引领企业不断进步。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管理,指一个企业站在企业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愿景,是一个企业的特有形象,企业内所有组织成员为了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长期生存发展而树立形成为全体员工所遵守、认同的一种基本信念和认知,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征。

3 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绩效是指企业内所有员工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目标而实现的一种价值观和业绩,企业绩效主要包括绩效指标体系、考评运作体系和结果反馈体系。企业文化与绩效存在正负相关的关系,企业要想百年常青靠的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的管理,而企业最终管理是归结到人的管理上――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管理成正相关的关系可以使企业不断提高绩效。具体表现在:

(1)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文化是一种积淀,真正留住人才需要企业制定公平的奖励机制,运用公平的理论不断激发企业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的人才,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运转的一种导向,把有关“人”的各项事宜,如:岗位说明书的制定、奖励机制、个人劳务报酬、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方面。为了让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达到利润最大化,最终让企业文化成为无法比拟、具有独特性的被企业全员认可的一种的精神。

要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加强对企业中高层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市场经济素质,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培训之中,同时融入到员工的考核与制定企业文化时要进行企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使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清晰。企业不仅要设定短期目标,更要制定长期战略,长期目标一旦确定,需要企业的所有资源要与目标相匹配,而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也需要围绕长期目标进行。所以,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使企业步上良性循环轨道,让员工有归属感、安全感愿意与企业付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绩效。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成功的绩效管理首先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帮助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

(2)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关系,提高绩效水平。企业绩效包括领导、员工、设备等诸多方面,员工的报酬通常比较具体,但是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好量化,因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实际上并不完备。当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绩效取决于员工的努力和奉献程度,企业为了遵利润最大化,需要运用企业文化不断激励员工,在管理上进行分层控制,通过奖励制度来改善激励员工。

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包括要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以价值观和客户导向,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和企业在既定的目标下不断的变革创新,提高领导的魅力,以企业绩效为因变量,改变企业财务状况,增加企业员工工作氛围,以顾客为导向,以员工为根本,提高员工工作激情,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4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的重点建设工作,要想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销售额或产值最大化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若使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其成为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做到企业文化更快更长久,是一项很难的工程,笔者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凤岗.引领央企文化[J].中国经贸导刊,2013(19).

第9篇:企业文化与营销范文

行政管理需要在一定的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并且服从于企业文化这个软环境,使得行政管理更加有效率。如何根据特定的行政管理策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如何有效发挥企业的文化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管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试图以此为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企业文化,行政管理,关系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enterprise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mind of the enterprise staff a value idea. Excellent enterprise culture contains profound cultural foundation, i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is in. Since the 1980 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to the cultural management phase,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 managers learning enterprise culture theory, and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management work. Enterprise culture as a connection of the enterprise and employee intangible the li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process increasingly play the role of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needs in certain enterprise culture basis, and are subject to enterprise culture the soft environment, making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ore e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ming the competitive enterprise culture, how to effectively play enterprise cultu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become the management field of study of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analys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relations, trying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ffer effectiv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words: enterprise cultur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的定义:

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一般认为: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但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创造的、形成的、发展的,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企业特点和企业特色。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本文中的行政管理统指后者。

如果单从定义上看,企业文化和行政管理似乎看不出有多大联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文化和行政管理互为你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1、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的关联性

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上的关联性。当代行政管理的核心观念就是以人为本,要满足人的需求,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文化的人本主义则主要站在群体的角度上,打造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为员工营造良好的价值实现环境,将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同时,随着时展的要求,行政管理和企业文化普遍开始关注企业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的问题,社会责任的观念、生态的观念开始更多地融入到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当中。

二是研究对象的关联性。行政管理研究的问题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处理人与工作、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企业文化研究的重点则是如何重视人,如何体现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如何增强企业文化的生存力和影响力,而这些又通过对人与人、人与工作、人与组织的关系的研究开始。

三是任务目标的关联性。行政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又是帮助实现高效的行政管理。企业文化和行政管理都以充分发挥企业潜力,实现企业员工的最大合力,实现企业价值与员工个人价值相统一为目标。

四是功能的关联性。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它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辐射功能也始终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使行政管理的各项程序得到良好的执行,反过来行政管理又通过绩效管理和具体人员的操作不断优化来增强企业文化的功能。

五是发展问题的关联性。我国企业的文化与行政管理在发展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管理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观念、管理观念不断发展更新的挑战,存在观念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应变能力不强,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等问题,这都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行政管理的发展。

2、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创造了人类一切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同时只要有人类的共同劳动,有社会分工协作,就需要管理”。文化与管理都是根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自从有了人类的生产实践,就不仅创造了文化,而且也产生了管理。文化和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它们互为对象又互为手段。它们之间互为对象表现为:一方面,管理活动与过程是文化的反映对象。文化对管理过程的渗透和反映,就形成了所谓的“管理文化”,即管理的指导思想、价值标准、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另一方面,人类的文化生活又是管理的对象之一。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人类的共同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必然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它们之间互为手段表现为:一方面,文化是管理的一种手段,它既可以为管理提供一般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原则,又可以通过培养和塑造人们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达到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管理也是促进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它需要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需要管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和行政管理是通过员工这条纽带来彼此促进、相互依赖的。一方面,企业文化是行政管理的灵魂,企业行政管理的制度、方法、措施必须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才能长久、有效推动企业发展。另外,行政管理体系强调的是制度措施与方法,但是制度、措施、方法,再详尽,再科学,也不可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在,钻制度、措施、方法的空子是完全可能的;反之,如若为防止员工钻空子,把制度、措施、方法定得细而又细,一切从条条框框出发,制度、措施、方法本身就失去了其灵活性和应变力。同时,若完全通过制度、措施、方法实施硬管理约束,管得又死又严,员工的抵触情绪会越来越大,规定就越难实施,行政管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企业的行政管理在坚持运行有序,有章可循的刚性准则的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柔性管理,来弥补单靠硬性约束带来的不足与偏颇,只有这样,行政管理才能形成最佳管理效能;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以行政管理为载体,通过行政管理才能够得以贯彻执行,行政管理是企业文化富有生命力的基础,只有把抽象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行政管理的活动和实践,渗透贯穿于行政源管理的始终,员工才会日复一日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对其做出反应。企业的行政管理政策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比如企业招什么人,提供什么培训,什么样的员工可以得到提升和奖励,什么样的员工是公司重点挽留的对象,而这些都向全体员工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影响着企业文化的最终形成。尤其是把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业绩考核,使员工原有的价值观不断地与企业文化对照、修正,原本不认同的才会逐渐认同,原本认同,才会不断完善,成为扎根于员工心中的核心价值观。

3、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

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企业文化,它与相关理论有一个相融合的过程,因为企业文化既然是战略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它就必然要作用于或者说反映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的催生物,比如:营销文化、广告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等等,因此它融入到行政管理过程中也是必然的,但可能是由于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的高度相关性,两者的融合更接近一种内力的整合,这要求我们必须有深层次的分析。

理论的发展在于把握实践的规律,而规律是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的普遍内在关联性从方方面面体现着两者的共同性,这给我们的必然启示是: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影响和作用的过程是动态的,将静态的关联性转入动态的互动性研究,才能真正将企业文化与行政管理有机的整合,使它们的发展能彼此促进。

企业文化的优劣已经逐渐成为判断现代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志。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也许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因素。企业文化最初融合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是众多企业家的经验之道,然后才是理论上的升华。抽象的企业文化需要具体的企业实践,而与其联系最紧密,最具关联性的无疑是对企业文化塑造者们的管理,企业文化需要行政管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