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公共安全事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系统、简化、安全、高效
1系统简化前开拓开采概况
1.1开拓概况
1.2开采概况
B组煤:东一上山采区8煤层已回采2个块段,最低标高-570m,7-1煤层已采1个块段,最低标高-520m。东一B组煤下山采区正在准备,其中4、5、6、7、8均为突出煤层。
2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实施系统简化的必要性
潘一矿具有井田范围大,煤层数目多,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等特点,但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采,矿井浅部的低瓦斯煤炭资源基本采完,转入深部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地质条件恶化、破碎岩体增多、地应力增大、原始煤层瓦斯含量增加,开采煤层进入突出危险区,现有的开拓开采系统、采区巷道布置、煤层开采程序等无法满足瓦斯治理岩巷先行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制约着瓦斯治理工程的实施;矿井一水平共有6个分区,分煤层采区9个,生产系统复杂,通风流程较长,具备封闭的采区尚未封闭,风阻大,矿井通风网络复杂,自燃发火隐患点多,增加了矿井通风管理难度。部分采区存在下山开采问题,另外部分变电所供电负荷较小,维持整个变电所运作增加成本。
为创造良好的瓦斯治理条件,需结合矿井开采实际及瓦斯综合治理情况进行系统简化,建立合理的适应瓦斯治理的矿井开拓开采系统,确保瓦斯治理岩巷工程、抽采工程先行施工到位,保证瓦斯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需要对矿井生产系统进行简化、优化,使之简洁、安全、高效,减少安全隐患。
4系统简化实施方案
4.1一水平系统简化方案
一水平实施系统简化,主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通过封闭老采区、报废失修巷道,缩短通风流程,减少漏风量,并扩修部分风道,增加通风断面,降低风机负压、消除;二是通过施工井巷补套工程,实现一水平下山采区与二水平大巷贯通,解决一水平下山开采问题,并优化采场布局;三是停用南井-350m中央变电所,简化供电系统。具体是:
4.1.1采区封闭
4.1.2解决下山开采问题
利用二水平新建巷道分别与一水平的西三C组下山采区、东一B组下山采区、东三C组下山采区贯通,实现从二水平进风和排水,从而解决一水平部分采区下山开采问题。
4.1.3供电系统
停用南井-350m中央变电所,用1台移变建立配电点,供南井-350m水平用电。
【关键词】高校;后勤安全;工作实践;思考
对于高校管理来说,除了教育之外,安全是其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若不加强重视,势必会给高校工作造成干扰,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锅炉房等后勤设施都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影响高校学生和老师的正常生活。所以在高校工作中,必须对后勤安全工作加以重视,切实保证高校后勤工作运行的安全性。下面就如何做好高校后勤安全工作作详细论述。
一、加强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系统的高校后勤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领导重视是高校后勤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高校领导务必要意识到后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将后勤安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或是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了进一步确保后勤工作的安全性,高校还可提前建立一个常规性的安全管理小组,附加建立一套专门的后勤部门管理制度,配置相应的、充足的管理人员,将制度中提到的内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好校园后勤安全管理。
客观分析,只有领导对高校后勤安全工作产生了重视,下属部门才能服从上级指导和安排,将口号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加大校园后勤设施的管理和改造力度,另一方面加强管理监督,普查校内安全隐患,全面确保高校后勤安全。
二、落实后勤安全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管理系统
安全责任落实是安全工作开展的前提,高校后勤安全也是如此。实际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可通过建立安全责任落实体制的方法来开展后勤工作,做到层层落实责任,上行下效,上下联动。具体做法有:学校后勤团队要和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后勤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后勤安全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其次,高校后勤部门、各个主管部门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再次,部门要和部门内部的主要管理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做到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三、加强宣传,深化后勤职工的安全意识
除了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以外,宣传和普及后勤安全知识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原因在于,高校后勤职工是决定后勤工作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了后勤职工的后勤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确保职工在开展后勤工作时做到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避免因工作失职而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十分有必要对后勤职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带领职工参观高校安全展览,或者开展安全讲座,使职工能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后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安全要求,保证高校后勤安全。
四、做好安全检查与安全监督,形成一套有效的后勤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高校后勤工作在实际开展时会涉及到大量内容,且一般与高校合作的后勤服务集团规模都比较大,下属部门数量多,工作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难以控制的问题,而想要科学、正确的解决那些问题,就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后勤管理体系,确保高校后勤工作的安全性。
对于涉及到的重点部位,要进行每日检查,并填写每日检查表,负责人要进行签字确认;对于一般部位,要保证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检查要有详细的检查记录,要经过安全负责人的复查和签字;对于每次检查出的问题和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各部门要进行认真研究,对于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进行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立即上报后勤服务集团,集团对上报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复并解决。
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后勤服务集团安全检查工作。集团每月组织召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各中心主任详细汇报月度安全工作状况,集团领导对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和布置。会后,集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对集团所管辖区域进行细致的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做好每日的巡视及检查工作。北京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下设专门的督查室,督查人员除专职工作人员外,还聘请多位离退休老干部担任兼职督察员,这些兼职督察员与专职人员一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督查范围。通过督查人员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督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和隐患,随时上报并进行跟踪,加快问题的解决及隐患的消除。通过加强安全工作管理,狠抓检查、跟踪、反馈环节工作,北京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形成了较为严密的闭环安全系统,集团安全检查效果十分明显,解决的问题逐渐增多,有力地保障了后勤各项工作开展。
五、做好安全预案及演练,形成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应急体系
为了能更快更好的做好高校后勤安全工作,高校后勤服务集团有必要在工作中进行预案演练,便于更有效的解决突发问题。实际工作中,集团系统可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印制预案手册,下发到各中心及员工,并对预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培训。此外,还可根据工作安排,针对所属各楼宇的情况不同,制定各楼宇消防火灾安全工作预案。集团及各中心都要对员工进行预案的培训,保证每一个员工能熟练知晓预案的详细内容,了解疏散程序及逃生路线。这些预案的制定及培训,能大大提高员工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为减小突发事件的损失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安全预案,集团加强实战演练,每年举行不少于两次的安全预案演练。每次演练,集团都制定详细的方案,组织广大员工参与。
六、结束语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安全,其他的工作都没有意义。“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重在防范”。北京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几年来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前想到安全、工作中注意安全、工作后总结安全,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了“大事不出、小事少出”,保证了后勤安全和学校的稳定,为建设保障有力、服务高校的后勤服务体系提供了可靠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胡其图.关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对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与近年来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趋势相对立的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每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都必须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建筑施工人员水平较低,缺乏安全培训教育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要求一般较低,行业准入门槛不高,加上建筑施工企业招聘施工人员越来越多,而施工人员基本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故而造成建筑施工队伍素质整体偏下。加上建筑企业对三级安全教育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及时,大量的务工者上岗后是既没有进行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并且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技能较差,施工违章作业的现象频频出现,随自己主观随意性出入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区,这些因素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造成极大不便,埋下了极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2、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建筑工人工作期间,没有配备安全防护用品的现象较为普遍。建筑单位对于工人的基本安全利益,相关保险以及关于安全意识的培训都没有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安全护栏,许多不相关人员都可以来去自由,而相关的施工设备安放不规范,工人劳累多度,加班的现象时有发生,睡眠时间严重不够,导致施工过程事故发生率加大。监管部门又疏忽管理,相关资料文献少,巡视力度不够,一些比较危险的工程都没有进行切实的监控,安全方案以及核查都没有反复对比,使有些环节,监察力度都不够,审查部门,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大提高。
3、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到位,且工作滞后
有些建筑施工单位资金短缺,使建筑工程运作出现问题,如工程多次转包资金严重流失。按照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必须专款专用,但为了降低成本,节约开支,从而使得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用电使用不规范、封闭作业不到位、临边防护不符合规范,且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较大,管理水平较低。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形成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落实安全责任制
首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同时决定着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主管部门以及业主必须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将其当做核心工作来抓。现阶段,应当加大力度对施工安全管理相关条例进行宣传,使施工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使得各个相关方能够积极面对该项工作,形成较强的责任感。同时,应当加强领导,进一步弄细化安全生产职责,加大管理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以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逐渐构建起系统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构建安全档案,将安全生产和利益进行有机结合,使管理进一步规范,充分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2、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具体做法:
(1)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
(2)经常性教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经常性的普及教育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3)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4)贯彻落实新工人入场安全三级教育制度:凡公司新招收的合同制工人,及分配来的实习和代培人员,分别由公司进行一级安全教育,项目经理部进行二级安全教育,现场施工员及班组长(或劳务、外包单位代表)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5)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生产的质量,工作者处于相对恶劣条件下工作则非常易于诱发安全事故。所以,应当高度注重这一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夏季作业时,应当避开中午的高温期,在高空作业时,应当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布设防护网,当发生降雨的时候,应当停止施工等等,从而为他们的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施工环境应当选择较为舒适的色彩,使他们工作的时候能够尽量降低他们的眼睛疲劳。除此之外,应当尽可能的降低粉尘、噪声等的影响,以充分确保他们处于较好的条件下工作。
4、实施安全管理细则
实施安全管理细则包括多个安全,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对每一个工程进行自我的总结,并且及时进行沟通,并且在每次的例会当中要对安全状况进行评定,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进行相关的整改。那么,最重要的是每天对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安全管理检查是对安全管理绩效的检查,是需要在内容、形式以及组织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关的检查。比如,在施工的准备阶段,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一个周全的检查,对附件的高压架空线等进行一些保护措施,以及周围的一些建筑与居民住宅区都是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的过程当中能够安全。同时在一些基础的设施上要做好技术防范,比如开挖比例,坡度比例、防止坍塌等等,都是要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能够确保施工附近的东西是否安全。总而言之,应该在施工的现场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是安全的,施工现场的安全人员每天都是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并且每天都是需要进行检测,并且由安全检查人员进行验收,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那么必须停工,只有在整改合格之后才能继续开工。
5、加大投入
首先,业主单位应当加大投入,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会同监理方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责令施工方认真做好安全施工工作。其次,监理方应当加大投入,配备高素质的监理人员,同时配备专车,确保每天都在现场进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再次,对于施工方来说,尤其是应当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对安全培训的投入力度,同时做好各种安全防护,积极引入先进安全、适用的技术以及设备,尽快将那些落后的方法与设备淘汰。这样,通过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和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企业利益,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建筑行业中,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管理不当等众多问题,施工企业只有从各个方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加强创新性安全管理,才能尽量避免施工中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关柳玉.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J]. 门窗. 2012(12)
[2] 王洪波. 浅谈建筑工程的安全控制[J]. 民营科技. 2012(03)
,而在小高层的建筑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在小高层建筑施工中
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进程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小高层建筑成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首要选择。但
在小高层的建筑施工中,往往由于小高层建筑的施工量大、工期长、工序多、配合复杂等因
素,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本文仅对在小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
提出些具体措施,避免小高层建筑施工的事故发生。
1、小高层建筑特点
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2005)中明确规定:1~3 层为低层住宅;4~6 层为
多层住宅;7~9 层为中高层住宅;10 层以上为高层住宅。而所谓“小高层”,即住宅的楼
层为8至12或13层的建筑。一般情况下,小高层住宅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配有电梯。
目前的小高层住宅都有高层结构强度高、耐用性好、污染程度低、景观系数高的特点,因此
小高层目前在市场上的入住率高。同时,与普通住宅相比,小高层住宅可以很好地提高对土
地的使用率,降低房屋建设过程中使用土地的成本。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小高层住宅倍受青
睐。值得一提的是:小高层建筑并非普通低楼层建筑在结构上的叠加,其建筑结构的设计和
施工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小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在技术上,它具有严格的结构要求和
质量要求,并且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过程也相对复杂;在具体的施工时,它还具有:工程的
施工量大、施工的工期长、施工的工序多、各种配合复杂、高处作业频繁、安全施工要求高
等特点。此外,小高层建筑的施工,除了技术要求高、施工作业量大、复杂度高外,高度的
机械化施工也是一特点。在小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应在安全的情况
下进行,因此安全管理的任务重,对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高。
2、小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
在小高层逐渐走进城市居民生活的过程中,小高层建筑的开发逐渐成为未来城市居民住
宅的主要形式。可以说:小高层住宅的建设已逐渐成为城市住宅建设的主流。在小高层建筑
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由于小高层建筑的施工量大、施工工期长、工序复杂等特点,因而在进
行小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因
此对小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就目前在小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来看,安全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①小高层建筑自
身的施工安全问题;②小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控制和管理过程。
2.1 小高层建筑自身的施工安全问题
小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自身的施工特点,可能会带来以下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点:
(1) 施工工期长。与普通住宅建筑施工相比,小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通常情况
下都在两年以上。由于施工的工期长,因此在施工期间,容易发生施工人员、环境、气候等
等的变化,从而使小高层的建筑施工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的因素,从而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2)施工的高空作业多。小高层建筑的楼层就决定了其施工过程的高空作业较多。在高
空作业的过程中,往往由于高空或地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做得不到位,而常常发生施工人员坠
楼、施工材料高空落下砸伤或死人的情况。因而对小高层建筑的施工,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
措施应准备充分。
(3)施工的交叉作业多。由于小高层建筑的施工工序多,施工过程的配合也显得尤为复
杂。需要各种设备和人员的协同工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实施的现场情况是极为复杂的,
因此在设备和人员交叉作业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这需要在施工之初就设计好
施工的工序,并完善施工制度,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关于小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控制以及其的管理过程。
(1)小高层建筑安全管理落后。由于我国很多地方没有设立专门的小高层建筑安全管理
机构和专职人员,导致很多企业撤销或合并了安全管理机构,削减了安全人员,使得小高层
建筑施工的安全控制和管理过程乏人问津。
(2)小高层建筑的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小高层建筑是建筑业中的新兴产业,
在本来就混乱,缺乏制约措施的建筑市场里显得更为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和管理手段,
给施工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3)小高层建筑施工队的施工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小高层建筑行业的许多施工人
员都是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农民工、临时工,他们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
应急能力,这使得小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和管理极为混乱,事故层出不穷。
(4)小高层建筑的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小高层建筑行业安全经费严重不足,对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经费的欠缺使得很多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不能得以落实。
3、小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3.l 小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方法
(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小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安全生产为施工
的首要方针。首先应从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出发,只有不断地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提高他们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能力。具体来说,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施工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突发安全事件;原因;应急管理
学生公寓是高校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高校德育、智育的阵地。在整个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公寓管理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公寓管理的各项管理内容中,突发安全事件管理处理时间短、影响大,且对应变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是公寓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比较熟悉的突发安全事件有“马加爵伤人事件”、“上海商学院火灾”、“复旦大学投毒案”等。为了有效地应对、管理这些事件,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公寓突发事件内涵、诱发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急管理的对策,具体如下。
1 公寓突发安全事件的内涵
高校突发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或潜在危害的,需要紧急处理的安全事件。这种事件涉及到诸多类型,其中不但包括自然灾害、社会事件,还包括卫生安全事件、事故等。
总的来说,这类事件有诸多的特点,其中不但包括突发性、群众性、行为破坏性,还包括明确性、失衡性。一旦出现这类事件,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处置、控制,将造成严重的损失、伤亡,甚至威胁到校园安全、社会安全。
2 学生公寓突发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
这类事件的发生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溺爱,独立能力不强。由于缺少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等方面的经验,学生的收挫能力、自控能力、抗压能力都不是很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脆弱。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比较浅薄,知识积累不够丰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容易惊慌失措。诸如方发生火灾的时候,不会使用消防器材,不懂得正确的逃生技巧等。
2.2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公寓的安全需要靠系统、完善制度运转来保证,而当前高校的公寓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很难发挥应用的作用。管理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公寓安全制度不健全,很多学校对公寓的管理不够严格,大多数都是由物业人员负责监管,进出公寓把关不严格,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其二,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公寓管理同样是一门专门的理论,研究也处于动态发展状态,若是不紧跟研究动态,及时调整、完善制度,很难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制度出现漏洞,在保障学生安全上自然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三,管理体系不完善。当前高校的公寓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素质不高,方法生硬,很难做到“以学生为本”。
2.3缺乏突发安全应急管理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公寓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后,很多高校难以及时、果断采取应急管理措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高校对公寓突发安全事件的理解不深,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系统的研究。如果该改善这种这种状况,因为这类事件造成的损失、伤亡、危害将很难避免。
3 公寓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对策
3.1加强应急预警教育
为了提高应急管理的效果,加强教育、宣传是基础。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公寓,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道德意识。其二,关注学生动态。应急预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为了确保教育、宣传效果,需要关注学生的心里动态、安全状况,对其予以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消除安全隐患。其三,做好安全宣传工作。为了更好地防范突发安全事件,高校应该采取多元渠道,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突发安全事件的预警、应变能力。此外,还可以在公寓设置宣传栏,加强学生对这类事件的全面了解,使其树立宏观的认识,对诱发原因、处理对策做到心中有数。
3.2健全公寓安全制度
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建立信息收集机制。为了更好地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高校应该建立信息收集机制,让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提高警惕性,及时察觉安全事件苗头,避免事态恶化,及时上报,为高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其二,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为了确保公寓安全,防范突发安全事件,公寓管理人员、辅导员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突发安全事件的防范意识。其三,选拔各层级管理者。除了公寓管理员、辅导员之外,高校还应该选择负责人、安全意识强的学生干部参与到公园全管理中,这样不但有利于辅导员、管理人员获悉安全事件诱发因素,还能够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隐患,提高公寓的安全管理水平。
3.3提高高校应急处置能力
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建立专门的应急处理小组。为了高效地解决突发安全事件,提高应急管理效率,高效应该派遣骨干人员,建立应急处理小组。小组应积极拟定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公寓突发安全事件。其二,明确分工。应急处理小组是专门处理的组织,主要负责应急时间的处理,但是考虑到公寓突发安全时间影响范围较大,应以其为核心,要求学生工作处、后勤部门积极配合,实行责任落实制,明确每个人员的分工,加强沟通、交流,提高事件处理效率、应急管理水平。
4 总结
本文阐述了公寓突发安全事件的内涵,分析了造成突发安全事件的原因,基于此,提出了公寓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公寓应急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维轩.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处置预警机制研究[J].亚太教育,2015(01)
[2]高建立,韩凤.浅析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的起因及应对策略[J].高校后勤研究,2012(06)
[关键词]协同创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安全;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68-02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其明确指出高校应加强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政府部门、行业产业,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创新发展。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专业要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开展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创新探索,这就要求工科学生实习实践深入企业、深入一线,进而引发对工科学生实习实践安全管理的思考。
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视角下加强工科学生实习实践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工科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工程制造、管理及设计环节的相互影响加大,新型化工业发展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具备较强的设计、研发、管理等综合能力,这些综合素质能力只有在具体岗位上不断实践才能持续积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纷纷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角度上,大力开展实习实践模式改革。以某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实习实践时长为专业见习1周+金工实习4周+暑期实践4周+毕业实习4周。通过不断探索,逐步推进与企业协同创新,延长学生在企业实践周期,推进实习实践模式改革。但在持续开展的实践改革过程中,发现最大的阻碍在于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学校、学生、企业在实践环节中的责任不清,没有切实的政策、法规保障,以至于学校、学生、企业在生产实践环节的深度合作难以推进。因此,高校为了保证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与企业协同创新顺利推进,降低实践教学的风险,切实加强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对学生安全管理教育的重视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视角下工科学生实习实践安全隐患分析
(一)学生缺乏系统培训
受地方院校当前教育教学模式及办学经费不足的影响,工科学生无法在理论学习阶段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仪器设备的最新信息,在进入行业企业实习时,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都是首次接触。由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的不完善,企业在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时因人数多、效率低,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往往不会进行系统的行业培训,进而导致学生在行业企业实操不规范事故时有发生。
(二)学生缺乏安全意识
学生以实习生身份进入企业进行生产,企I无法按照正式员工进行规范要求,而学生因脱离校园约束,自身组织纪律松散,工作责任感不强,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三)学校安全管理难以落实
伴随招生规模的扩大,工科学生数量剧增。据广东省教育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省本科毕业生22.1万人,工科毕业生占24.3%,是学科类别中人数占比最高的,可见,在协同创新背景下,企业要接收工科学生毕业实习压力较大,校方也无法将学生统一安排到企业生产实习。因而,工科学生实习具有岗位分散、地点分散等特点,学校无法落实统一管理,学生实习时间越长,安全管理压力越大。
(四)企业安全管理松紧不一
由于学生实习分散到多个企业,而企业可分为大、中、小型,且有国有、私有之分,不同类别的企业,安全管理情况不一,有的企业安全生产抓得很紧,有的企业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在这类企业实习,安全隐患也较大。
(五)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我国现行《劳动法》对劳动者资格认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满足法律规定的劳动年龄条件(年满16周岁),2.作为劳动者应具有的劳动能力,3.建立了劳动关系。要同时满足这三条才受到《劳动法》保护。实习学生主要不满足第三条规定。企业提供实践机会给学生,一般不可能与学生签订劳务合同,提供保障,虽然有些单位会给实习学生提供一些劳动补助,但非正式劳资关系,所以实习学生不是劳动者,不受《劳动法》的保护。
三、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实习实践安全保障对策与措施
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实习的安全管理必须要跳出校园的狭隘空间,实现高校―企业―政府协同管理,将安全保障问题置于社会大环境中,统筹考虑。
(一)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的教学内容跟不上企业、行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步调不一。解决此困局,一方面需要教师授课要结合前沿科技与企业实际,将企业内常用生产设备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介绍,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概念;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关注行业动态,以加快适应企业生产实践。
(二)甄选合适的学生实习实践指导教师
学生实习实践指导老师的选派是确保学生安全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甄选出责任心强,且了解行业企业现状,熟悉学生实习实践内容,具备学生管理经验的教师开展指导工作。如果仅依靠辅导员带队,虽然在学生的实习环境安全和个人安全教育及突发事件处理上肯定没问题的,但是对于实习的效果和实践的内容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失。如果仅依靠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虽然在实习内容上效果最好,但是在学生的个人生活上肯定会有漏洞。所以说,在学生的实习实践工作开始以前,甄选一个符合各方面条件的指导教师是完成实习实践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三)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安全意识教育
学生实习实践安全应包括三大块内容:一是实习实践预备期教育。包括教育学生主动联系实习单位,收集联系方法,了解单位实习要求;教育学生防止联系实习单位受骗的安全防范方法;收集相关安全案例,由班主任组织班级学习。二是实习安排期教育。包括确定指导教师及实习安全动态监控直接责任人;告知学生监护人,与学生、学生监护人、实习指导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企业、学生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树立学生责任意识。三是实习前动员。向学生强调实习工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结合相关安全案例开展教育;告知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法;明确要求学生实习期间执行安全动态报告机制。
(四)校方、企业、家庭三方联动加强动态安全监控
一是校方实习指导教师定期通过新媒体平台收集学生实习安全报告,主管部门定期抽查实习学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二是企业实习指导工程师每日不定期安全监控,并定期与校方指导教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理;三是家长随时电话安全监控,并定期与学校指导教师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理。
(五)引入第三方保障体系
校方在学生外出实习实践前,应确定参与学生购买人生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通过购买保险,将意外发生时产生的经济压力分散到第三方保障体系,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安全状况后有足够的经济保障。
(六)加强与政府机构(尤其是实习企业周边的安保部门)的配合
地方高校工科W生实习实践较多是在生产一线,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周边环境相对于校园环境复杂。因此,学生外出实习实践期间,校方、企业及安保部门要保持密切联系,通力配合,为学生实习生活环境安全营造良好氛围。
四、结语
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学生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专业综合学习,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地方高校在制定实习安全保障体系的问题上各有不同的环境背景,但如果缺少了国家制度的根本保障,高校承担过高的安全风险,实践教学的改革将难以深入推进。协同创新,需要政府、企业、高校深度协同,共同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协同创新和“2011计划” [EB/OL].
[2] 王雪丽,闫志刚.引入保险机制,确保实习安全[J].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14-116.
[3] 王全兴.劳动法[M].北京:法律出版,2007.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裁决,宣告深圳市金士吉康复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的“19972090134号复合结构的枕垫装置专利”无效。而金士吉公司正是以此状告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利侵权。此案因索要金额之巨被业界称为中国健康寝具专利侵权第一案。
去年10月21日,深圳市金士吉康复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状告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远红磁性保健枕,“完全抄袭和模仿”了金士吉公司拥有专利权的远红磁性保健枕,致使金士吉的产品销售不畅,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1000万元人民币等。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中脉公司在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大多便收到了金士吉公司的“法律意见书”,警告他们不要再售卖中脉公司的“侵权产品”,否则金士吉公司也将对他们“采取法律行动”。
中脉公司在应诉后,于同年11月12日,立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针对金士吉专利的无效申请,该公司提交了十几项的证据,以证明“19972090134号复合结构的枕垫装置专利”不具备专利法所要求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中脉公司还以原告现专利权人名称与原告名称不符为由,提出终止审理请求。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在2004年1月4日裁定终止诉讼。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金士吉专利无效的理由是:“在进行实用新型创造性审查时,如果技术方案中的非形状、构造技术特征导致该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产生变化,则只考虑该技术特征所导致的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的变化,而不考虑该非形状、构造技术特征本身。技术方案中的那些不导致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产生变化的技术特征视为不存在。”
于毅
一、相关概念阐述
公共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来,同样,公共安全管理活动也是伴随公共安全问题的产生而产生。现在公共安全已经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公共安全管理指维护公共安全的主体(通常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公共安全政策,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通过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实施预防、处置、恢复等行为,为社会公众提供保障生活、生产等安全的公共服务的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的过程就是以政府主要角色的公共安全主体为实现社会安全的意图和目标而实施的持续不断的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程序的一系列活动。
公共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消除威胁、预防灾难,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减少损失,迅速恢复、持续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现代社会的高危险期,传统的与非传统的公共安全事件日益增多,比较突出的领域包含了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金融风险、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及民族宗教等。特别是民生矛盾突出,反映在城乡就业、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多方面,使公共安全呈现出频发性、高危性、群发性、连锁性等特点,也使得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呼唤公共安全管理主体有更包容的心态与机制来应对新问题的出现。
二、公共安全管理中的包容性维度分析
党的十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标题,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民生是国之根本,民富才能国强。只有民生得以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老百姓感觉幸福了,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因此,公共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把社会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救济权等权利始终摆在第一位,建设和谐社会中首先以人的生命为本,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的原则,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安全发展的核心。
中国的GDP 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 的高位增长, 却鲜有人知道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 损失高达6%,非典、禽流感、地震、海啸、暴力抢劫等等这些问题每年夺去了20 万人的宝贵生命。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也要认识到安全也是稳定、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也是最大的效益,公共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三、公共安全管理中包容性缺失导致的现实问题
公共安全涵盖了政治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涉及的具体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生产事故、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地下空间、社会治安、社会保险、金融安全、国家安全等有关社会政策与制度。我国从1954 年首次规定制度至今,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己经初具规模,已制定了针对社会紧急危险形势的《法》、针对地震这一特殊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针对洪水特别是特大洪涝灾害的《防洪法》、针对火灾的《消防法》、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安全生产法》、针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灾害防治的《环境保护法》以及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没有统一的《公共安全管理法》,这使得各级政府在实施灾害防御、应急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等措施时,由于缺少法律依据,难以把握自己的职责定位,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而最终伤害了救助群体的利益。
另一方面已有的法律法规涉及单一灾种多,涉及综合管理的法规少。通常事故或灾害的发生,往往波及到社会各个层面,涉及许多部门和领域,单一灾种的法律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特别是在如何实施灾害管理、如何界定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管理责任等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予以明确,这使得政府在面对规模较大的危机和社会风险问题时无法兼顾到所涉群体的共同利益,难以对不同的利益分配进行协调。
四、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效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的社会信息和便捷的网络通信手段,给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新的犯罪形式层出不穷。从近年来社会频发的各类大学生安全事件中,让我们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缺失,使得高校安全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对当前高校开展的安全教育课程提出了反思。
1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现状
自广西教育厅发文规定要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列为大学生必修课后,高校领导三令五申地一再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则往往出现“重拿轻放”的现象。由于安全教育课的开课时间相对比较短,各方面的研究不多,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导致了安全教育课在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足。首先,在开课形式上,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摸索探讨安全教育课的课程模式。从最开始的集中课堂授课模式到现在的以班会教育模式,从最初的短期集中讲授到现在的分学年分类讲授,高校安全教育课的形式在不断的尝试新的方式。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尝试性的行为,使得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安全教育课程无关紧要,在思想上轻视安全教育课。目前,我校将安全教育课安排给各年级带班辅导员,由辅导员以班会形式开展安全教育课程,而很多辅导员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将安全教育课下放给各班的班委,有班委组织完成,使得安全教育课流于形式。其次,在师资队伍方面,目前,安全教育课的授课教师主要是辅导员,而辅导员的专业构成十分的复杂,很多辅导员对安全教育的研究较少,理论知识比较匮乏,并且,辅导员队伍相对比较年轻,教学实践经验比较少,这就导致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另外,由于部分辅导员对安全教育课的不重视,为了应付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部分班级的安全教育课由班委组织进行。而学生本身对安全知识就比较欠缺,无法担任安全教育的讲授工作。由班委组织进行安全教育课的做法使得很多学生对安全教育课产生歧义,将安全教育课等同成普通的安全班会,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在授课内容上,安全教育课涉及的内容多而繁杂,主要涉及到国家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等诸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各类安全问题之外,还有各类新型安全问题。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大多处于照本宣科阶段。由于授课的时间比较短,很多内容都只进行了浅显的讲解,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有效提高安全教育课效果的几点建议
(1)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展不同专题的安全教育。大学四年是学生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不同年级的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相差较大。为了使安全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专题的安全教育。大一新生是大学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我国传统教育里对安全教育的缺失,导致现在很多学生对法律法规缺乏必要的认识。另外,90后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从没有离开过父母,思想比较单纯,对社会的认识过于理想化。因此,针对大一新生,应把安全教育的重点放在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出行安全、交通安全、校园环境安全等方面。通过这些安全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的转变。特别是财产安全,因为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差,特别容易发生网络信息诈骗事件。根据本人实际教学经验表明,对大一新生进行系统理论的财产安全知识讲解,可以有效预防大一新生发生信息诈骗事件。(2)完善师资队伍,丰富授课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安全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应当发动并鼓励校内具有安全教育经验的资深教师或者是有相关背景知识的人员加入到安全教育的教学中,如法律学教师,网络中心教师,学校保安部门的工作人员等。同时,应当充分利用用好社区资源,定期邀请社区民警进校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讲解,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对于参与安全教育课授课的辅导员,教研室应当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另外,要开展多样性的安全教育课。将课堂讲授和安全班会相结合。授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讲解,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对于涉及学生生活的各类安全问题,结合班会开展讨论,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运用。最后,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增添与专业相关的安全教育课题。通过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案例事件来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对安全教育落实情况的检查,提高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为了防止部分任课教师马虎教学,应当加强对安全教育落实情况的检查。除了检查任课教师的教案课件外,教研室应当不定期的抽查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特别是在安全教育课课程形式改为以班会为主之后。为了防止部分辅导员应付了事,应当对各系开展的安全教育情况进行一个系统的检查。另外要提高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通过改变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作者:李新凤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巧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体验式教学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3(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