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

第1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贫困毕业生 就业 帮扶体系 竞争能力

一、大学生整体就业难,贫困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规模从2010年的630余万人增至2011年的640余万人。虽然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就业情况有些回暖,但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影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苦苦挣扎。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政府、学校以及社会都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以促进贫困生就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性原因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逐渐扩大,我国总体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面临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尽管各单位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接受毕业生人数有限,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2.高校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专业人才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得到的就业指导也只是一些关于政策咨询、派遗、就业协议签订等事务,大学生从理想的学校到现实的社会还有一定距离。由于高校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专业人才,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薄弱,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生通过培训、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可以得到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辅导,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职业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准备。

3.学校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脱离

建国后形成的大学生培养机制存在计划经济色彩,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学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专业设置、学生人数、课程设置等都要由市场来调节,但现今的市场经济对人才流向的调节未在教学中得到反映。再者,相对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言,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比较注重知识型教育,高校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一些单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聘用的毕业生进行培训。因此,学校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脱离的现状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二)个性原因

1.贫困生学习基础薄弱

首先,贫困生由于生长环境或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等因素,受教育基础较差,大多数学习成绩一般。其次,进入大学后,多数贫困生会将一部分时间用于打工以缓解经济压力,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贫困生学习基础薄弱,对以后的就业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

2.贫困生就业压力大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的生长环境使其视野受到局限。不少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不愿融入集体,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贫困生加害怕竞争,急于求成,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生担负着个人的夙愿以及家庭的寄托,因此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3.贫困生就业期望值偏高

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经济较差的贫困生,进入大学的目的之一是想用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在择业时会偏向高收入、高地位、高稳定的职业,而不愿选择到基层,到偏远地区或艰苦行业。但据调查,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在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现状。

4.贫困生社会资源较少

在现今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各种社会关系对毕业生求职的成败与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与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竞争的同时,也与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较量着。由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网络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其中41.61%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实现的。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原因,贫困生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缺乏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支持,得到的就业信息较少,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因此大大降低了就业的机会。

5.贫困生综合就业能力较弱

由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生长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入学前,其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入学后,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压力及心理素质等原因,缺乏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在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致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外,基于很多贫困大学生缺乏社交礼仪知识,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以致他们不能顺利就业。再者,由于经济实力的影响,贫困生无法参加各种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也无力支付找工作时比如面试职业着装或跨地域就业交通等费用。贫困生综合就业能力较弱是影响贫困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建立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意义

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不仅与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现今,尤其是在农村家庭,“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供子女上大学使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上雪上加霜,“不读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在农村流行起来。因此,建立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也关系到整个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其次,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贫困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经济基础、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融入集体,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力发展受到限制。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贫困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贫困生择业、就业会有很大帮助,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但目前,由于大学生整体就业难,贫困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导致贫困

生还贷难,银行不愿发行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甚至,某些城市或学校把毕业生的助学贷款归还记录与国家的征信记录或者学位证书发放相关联,如果毕业生逾期不归还贷款,则影响毕业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解决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就业帮扶体系构建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构建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一)政府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

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生应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的重点考虑对象。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体系,出台和完善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形成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就业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使人才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另外,政府对于贫困生创业要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贫困大学生创业时的一些问题,为贫困大学生创业营造便利的社会条件,以此来激发贫困大学生的创业潜力。

(二)企业提供就业实习、顶岗实习等机会

由于生长环境等原因,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贫困生更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为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企业应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实践竞争力,为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完善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支持主要是物质资助,而对他们就业问题关注不够,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措施欠缺。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贫困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列入贫困生工作中的重点,完善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首先,高校应针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通过国家鼓励贫困生就业政策的宣讲,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引导贫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认识自己,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求职目标和择业方向。高校也应积极向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带领贫困生到校内外各种招聘会和用人单位求职,增加贫困生就业机会,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

其次,高校还应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再次,高校应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的扶持力度,给予经济援助,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缓解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除此之外,高校也应鼓励贫困毕业生自主创业,对贫困生自主创业进行政策指导和宣传,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

(四)贫困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就业不等于扶贫,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不现实的。能力是就业的关键,只有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能力,才能提升就业能力,才能提高贫困生就业率。贫困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提高心理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素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郝军,浅谈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1,(2).

[2]崔小璐,陈小琼,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0,(1).

[3]励莉,别道亮,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管理观察,2010,(11).

第2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困难剖析 帮扶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73

据调查统计,2013年全国共计699万的高校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700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早已不再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更与家庭利益和学校专业教育发展息息相关。党的第十会议上指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1 大学生就业难的消极作用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对学生、家庭、学校教育乃至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消极作用。一方面,形势严峻的就业压力让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们身心疲惫[1]。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学校的教育发展紧密联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满怀激情的大学生在无限压力中丧失斗志,严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大学生毕业得不到发展严重影响着其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因为受不了就业压力而患有各种心理疾病,更严重的是有些大学毕业生因此放弃宝贵的生命。

2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不利因素

2.1 人才市场的需求比例失衡

当今,我国的大学生主要面临的是“结构性的失业”,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困难形势,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出现多职位空缺现象。从发展方向出发,企业需要的是高层次的人员,其招聘岗位的门槛也就随之提高,而应届毕业在求职应聘时遇到的最多问题就是无工作经验。而我国现有教育体制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在校的理论成绩的提升,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经验,这就造成高校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岗位的工作。缺实践性、缺创造性的大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高端需求,所以就出现了人才市场结构供求不平衡的现象。

2.2 教育体制的缺陷

我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体制就缺乏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高校课程的设置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很少对学生的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诚信观进行指导[2]。虽说有些高校已经着手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教育引领,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更多的学校则是开展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教育,只会在学生即将毕业时,设定一两个月的就业指导课程。而又因体制的不完善性和就业指导老师水平的不一致性,使学生获得的就业信息缺乏同步性和全面性。

2.3 毕业生的保守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还有一主观因素是大学生的自身观念的保守性。毕业大学生的传统教育观念就是大学毕业后,就得找一个体面大气的工作。大学生不能够对自身条件准确定位,使得他们理想观念与现实社会难以同步[3]。现今的高校毕业生一味的注重物质追求,注重身份的提高,缺乏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只想拥有轻松无压力式的工作。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生对职业流动认识性不强,过分依赖父母,缺乏自主性,缺少责任感,不能够独立勇敢地正视就业现状。

3 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策略分析

3.1 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前提是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为更多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生活水平,国家在注重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中小型的私有企业的发展,为毕业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发展空间。

政府需加强人才市场监管力度,制定具有法律性质的就业规范体制,保障企业与应聘学生的双方利益,确保人才的公平竞争,保障就业市场的合理有序的发展。政府要多实施西部计划,鼓励中东的学生到西部发展,提高参与西部计划大学生的福利待遇,并对他们给予政策补贴。政府需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小额创业贷款。此外,政府可引导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师资力量,合理设置专业教学,保障高校专业教学迎合社会市场的需要,指导学校多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辅导。政府还需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毕业生及时反馈就业信息,减轻当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

3.2 增强师资力量,明确教学方向

高校的专业设定要紧跟市场需求步伐,不可盲目的设置多种专业,并且要注重加强教育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强化师资力量,整合师资队伍,完善教学体系。学校的教育体系要打破传统的设置框架,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规划中,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半年至一年的实习时间,实习单位由学校进行联系,实习过程中,学校应拟定就业协议,以保障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利益。针对优秀的实习毕业生,学校可推行就业推荐政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条件。同时,高校教育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高校扩大教学规模的前提条件,高校的专业教育发展要以确保人才市场供求结构的平衡性为出发点。

3.3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就业观,家长需打破传统就业理念

大学生在面临眼前的严峻就业形势时,需摆正心态,不可盲目求职,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道路。面对残酷的就业竞争,高校毕业生不可灰心丧气,要自强更要自信,不能被一时的挫折所击垮。在遭遇就业困难时不要一味的抱怨,要懂得从自身寻找未能求职成功的原因,需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努力赢得企业招聘的认可。

当然,家长传统的就业思想观念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上大学,就一定能求得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对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但现实中,家长必须要转变这种传统思想,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状,使得经济体制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国家的东西、南北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一些处在东部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方的毕业生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未尝不是个好的选择,也许在人才紧缺的落后地区,他们的人生价值更易实现。

参考文献:

[1]苏锟,胡金莲.浅谈大学生就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第3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05-02

2013年,我国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高达727万,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季”。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对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比较,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率存在巨大差异。来自城市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87.7%)并不低,而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则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只有69.5%,两者相差18.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30.5%的人难以落实工作,这一比率远远高于其他群体。调查数据说明,农村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遭遇到更多的就业困难,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影响

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没有“拼爹”的资本,也没有啃老的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使他们急于就业自立,以及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农村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1.农村大学生背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及生存压力。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明显,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业是在花去家庭多年积蓄甚至举家负债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农村大学生往往寄托着全家的希望。他们更迫切地期望求得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来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甚至还需要供养弟妹读书,他们背负着比城市大学生更大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这无形之中也给农村大学生增加了心理压力,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也容易诱发一些心理异常和行为偏差。

2.就业难降低了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意愿。农村家庭出身大学生就业难导致“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地区蔓延。“上了大学还是找不到工作”,“上大学有什么用”,“不如早点儿出去打工”,这些思想使得农村家长对子女教育投资意愿降低,农村孩子也缺乏学习动力。农村人上大学意愿下降使得高等教育机会城乡不平等持续扩大,也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初中、高中辍学现象难以消除。这些都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也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国家就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农村大学生就业关注不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体系也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的历程。近些年来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鼓励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帮扶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协调工作机制以及自主择业权利保护机制不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农村大学生无法获取充足的社会经济信息资源,不仅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取得平等的就业机会,而且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都明显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2.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不健全,缺乏针对性。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很多农村大学生已经开始把就业方向从城市转向农村愿意在农村建功立业。然而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城市中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专门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很少,一些农林专业的学生也向往去一些公司或与之相关的行政机关和研究机构工作。同时,高校普遍对农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重视不够,针对农村大学生这一更加需要就业指导帮助的群体缺乏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针对应届毕业生,通过就业信息,完善就业在线网站,召开校园招聘会等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针对农村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农村大学生在求职时的主体性作用较弱。

3.农村大学生受后天成长环境及经济条件限制,就业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农村大学生是同龄人的佼佼者,来到城市农村大学生失去了原有的优势。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他们必须调整和改变自己,在集体与社会生活方面,他们表现出热爱集体、自尊自强、吃苦耐劳的特点,但为了能缓解家庭经济负担争取更多的奖学金,大部分贫困学生把时间放在课本知识学习中,很少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活动,造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在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农村大学生显得竞争力不足。在职业倾向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生还没有真正意识到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导致他们对就业的期望、择业取向与实际的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异。也有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多年在经济上得到各种资助,潜意识里养成了“等”“靠”的心理,在就业过程中不积极主动。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透视农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就业难”问题,既受国家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又涉及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同时与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有关。因此,需要社会和学校不断完善农村大学生就业保障与培养机制形成农村大学生自我调适锻炼机制,切实改善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1.国家需健全农村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十报告中关于就业问题指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而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国家和各地方及有关部门都没有具体政策出台。农村大学生在受教育程度及就业现状等客观条件上处于弱势地位,而要帮助其突破就业困难,实现高质量就业还需要地方政府出台相应帮扶。

第一,健全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或配套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消除我们国家的体制性就业歧视,比如消除户籍制度等体制,促进使农村大学毕业生能够在各劳动力市场之间自由流动,保护农村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也可以根据不同就业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就业群体的特别规定,如制定农村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法规,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第二,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在人才市场的建设、信息畅通方面,政府要做的是进一步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宏观调控和主观能动作用。政府应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平台,统筹各方面社会资源,共享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有针对性地完善农村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形成统一的有利于毕业生自由就业、流动和公平竞争的服务体系。

第三,在完善就业市场功能的同时,还应该协调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切实改善农村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的客观环境,使市场机制对农村大学生就业发挥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改善农村大学生创业环境,鼓励农村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职业介绍、指导、培训等,为农村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2.高校建立有针对性的就业培养和指导机制。高校应不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积极主动地收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信息,在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基础上,开展大一新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工作,并积极引导大二、大三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以及科研创新活动中,不断提升农村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在就业指导方面,高校应该设立专门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机构。第一,要建立农村贫困大学生档案,时刻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第二,优先向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招聘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第三,帮助农村贫困毕业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包括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等等。第四,对未及时就业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定期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网络咨询和等形式施以援助。

3.农村大学生应加强自身学习和适应能力。对高校贫困生就业的资助急需高校和政府建立有关的政策支持,而贫困生也应该想办法找路子,不能养成“等、要、靠”的习惯,应该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就业。第一,要克服从众心理。农村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就业过程中药克服从众心理,不与同学盲目攀比,只有适合自己的地方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正价值。第二,树立自强信心。农村大学生一定要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强化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面试工作之前首先要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了解,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第三,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农村大学生也应该面对现实,在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要先就业再择业,摆正心态。

参考文献:

[1]徐海燕,贾小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出路[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68-71.

[2]孙玉雄,徐艳.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7):166-167.

第4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86-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残疾人大学生由其生理障碍带来的困难及其独特的成长和求学经历,使其职业发展道路往往比健全人大学生更为曲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残疾人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和生活品质提升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1]。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已走过30年,每年全国平均有约8000名残疾人大学生毕业,和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政府和社会虽然给予了残疾人很多关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级残联也积极协调,但现实中残疾人大学生要实现真正就业难度依然很大。

一、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2013-2015年某残疾人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情况

(二)上述表格数据分析

1.数据显示,残疾人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高,发展态势好,就业率逐年提升。但用人单位真正与残疾人大学毕业生签就业协议的比率不高,仅占10%左右。实际情况主要是学生在毕业季被迫根据学校和家长的就业要求,草草找单位开具用工证明,但单位真正接收残疾人的不多。

2.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升学率不高,一般都是专升本。主要因为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起步晚,只有近30年的时间,目前我国残疾人单考单招硕士点仅有北京联合大学1所且只招收盲生。

3.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出国率不高。一是与残疾人大学生所学专业、综合素质、沟通能力有关。二是残疾人由于身体障碍,英语学习困难很大。三是说明残疾人国际交往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4.残疾人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的居多,自由职业和单位开具证明的多,占67.1%-83.7%。此类就业情况为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就业质量不高,存在很大的就业风险。据统计,有50%以上的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职一年后选择离职。

5.残疾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一般盲生比聋生多,且均以传统的针灸推拿按摩行业为主。其主要原因是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度低,且受自身残疾及所学专业限制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业项目还没有形成。

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沟通问题

语言沟通是从事任何工作不可或缺的主要交流方式,语言交流障碍直接导致社会对听力残疾人毕业生特点、潜能的认知不足。用人单位安置一名听力残疾人,就要为其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的手语翻译,在管理及工作岗位的安排上也要有特殊考虑,成本较使用健全人大很多。所以,即使很多单位有用人需求,但由于与残疾人沟通交流困难、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而没有聘用残疾人。[2]

(二)就业歧视问题

能否正确认识残疾人是衡量社会文明和教育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社会上还有相当多的单位不愿意接收残疾人大学毕业生,认为招收残疾人有损单位形象;也有单位认为招收残疾人会增加单位负担,虽然政府有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但感觉投入太大,宁愿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或者“白养”。

(三)自我定位不准

大部分残疾人大学生希望得到一份稳定、专业对口、工资待遇好的理想工作,期望值很高,对社会大环境了解不够,不切合实际,对自身条件和就业环境缺乏准确定位,不肯低就。[3]

(四)R等狈竞争力

残疾人自身素质、所学专业、技能不能与社会有效衔接。残疾人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还有差距。残疾人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求职时间有冲突。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真正形成。就业观念的引导和教育力度不足,缺少针对性强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

三、解决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政府政策支持

2007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签署第488号国务院令,《残疾人就业条例》,并自当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残疾人就业工作全面步入法制化轨道,对于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4]2009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但各单位在有效落实文件精神上还存在很大差距。政府政策是保障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条件,在就业政策制定方面除了实施按比例就业政策之外,还应对残疾人大学生倾斜,出台切实可操作的政策,并要对各部门落实政策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保证政策得以正真正落实。

特事特办,给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更多的关心、更大的投入和更显著的倾斜支持。建议在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和适合残疾人工作的企业等为残疾人大学生预留就业岗位,经过岗位培训,有意识地引导残疾人大学生在相关领域内就业,形成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安排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格局。

(二)为残疾人争取进入更高教育层次接受教育的权利,给残疾人升学创造机会,重视加强残疾人才培养提升计划,为他们提供升学和出国机会

首先是提供更多与本科匹配的单考单招研究生专业,鼓励本科生考研和出国;其次是利用现有的健全人的硕士专业招收残疾人硕士研究生。

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仍然以专科为主,这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也远远跟不上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步伐。“十一五”期间解决了优秀残疾人大学生专升本的途径问题。“十二五”期间出台了残疾人研究生单考单招政策,但残疾人研究生点太少,满足不了残疾人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的需要,也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

(三)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残疾人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并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终极理想,更是我们残疾人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指导,对其融入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目标实现和人才培养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5]

1.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残疾人大学生了解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明确职业教育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与就业需求以及进行生涯规划的意识。

2.了解残疾人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择业心态,给予分类指导;积极申请帮扶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经济帮扶、能力帮扶和心理辅导;上好就业指导课,强化学生对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认知程度,具体指导求职技巧和个性化服务咨询。

3.建立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力度;积极开拓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加大基地经费投入;努力寻求企业合作,争取校企联办培养模式。

4.帮助残疾人大学生找准自我定位。一是帮助学生认清国家就业形势和现睢6是改变学生就业观念。毕业生求职存在观望、不急于求职、过于理想化的现象。三是学生要找准自我定位,自我认识要清晰。

(四)营造适合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

残疾人真正的体面就业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需要社会转变观念,倡导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平等接受教育,平等就业,使残疾人就业的环境得到改善。在全社会推广手语和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就业和融入社会创造无障碍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残疾人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和生活品质提升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分析影响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及其产生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有利于改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状况。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指导,对其融入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5] 张健萍.残障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124-125.

[2] 王立霞.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J].中国残疾人,2010(3):53.

第5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当代大学生能否保质保量的就业,关系到其自身的前途和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级单位接受毕业生的力度较前几年有明显的下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压力。2008 年以来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得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难以继续维持的局面,这样的经济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就业单位问题

就业空间正在逐年缩小,毕业生之间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因此,这就给用人单位肆意的以一些硬件条件不合为由拒绝招聘提供了借口。他们不从实际出发,提出例如只招收“985”“211”毕业生,或者只招收男生这样的不合理的用人要求,盲目的提高了人才的标准,形成了用人市场的人才高消费局面。这种盲目的人才高消费,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同时也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压力。一些人才单位没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错误的认为把时间用在培训应届毕业生上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三)高校问题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培养人才最终是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要适应社会市场的不断变化。一方面,有些专业人才过剩,这样,就给这个专业造成了很多的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缺乏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导致没有相适应人才去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无形中为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此外,高校就业指导滞后。部分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只开设在一个学期内,这很难满足学生就业心态多变、社会就业形势多变的需要。就业指导没有贯穿于整个大学的教学当中,导致大学生认识不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到大四的时候再进行就业指导为时已晚。

(四)大学生本身的问题

有一部分大学生及其家长,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和择业观念上,把毕业看得过重,不能正确地对自己定位,错误性地提高个人就业期望值,不利于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能力有限,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不足,学业不精,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实际操作能力差;同时社交能力欠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对客观环境的认识有限,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新型模式

(一)“360°无死角”培养就业能力新模式

所谓“360°无死角”,是包括个人、高校、就业单位和政府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一新型的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既要独立存在,充分发挥其功能,又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这一目标而努力。

1.毕业生――培养就业能力的核心。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主体,是培养就业能力的核心。首先,毕业生的个人性格、个人兴趣、个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就业岗位或就业去向。大一到大三期间,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有选择性的针对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参加一些比如就创业园,就业沙龙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当中应当克服不正当的求职心理,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职业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就业可能性,并做出正确的判断,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要有择业自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求高薪,而是应该本着积累经验的目标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2.高校――培养就业能力的关键。高等学校是培养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摇篮,高校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因此,高校应该严把“质量关”,为培育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能力竭尽全力。就业能力也被称为可雇用性,就是关于获得工作和可以被雇佣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得到初次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新的就业的能力。国外一些大学已将其作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合格毕业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指标。第一,高校要对毕业生进行恰当的就业思想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减轻就业心理负担;第二;针对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第三,通过讲座形式进行创业理念,创业过程的教育;通过组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践性训练,激发他们的创业思想,提升他们的创业素质。

3.就业单位――培养就业能力的支撑。有就业单位的支撑,才能有毕业生施展的平台。当下,就业单位应适当改变用人原则,消除学历观念,更看重能力,给毕业生锻炼自己的机会。此外,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构建用人单位选用大学生的新理念,新机制。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对毕业生进行培训;建立校企合作制度,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

4.政府――培养就业能力的保障。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就业率稳定上升的保障。政府可以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新增一些职业,为失业者提供临时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等减免措施,鼓励企业雇佣失业青年,为那些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提供经济补助;加大对高校的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及环境,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推进高校各项改革;鼓励大学生去落后或特定的地区,派遣选调生,缓解就业压力,可以减免学生的贷款,鼓励他们到基层,到农村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

(二)“特殊化”培养就业能力新模式

所谓“特殊化”是指针对特殊类别的学校,特殊毕业生所采取的特殊手段。

1.针对农业类院校毕业生的“特殊化”。农业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不是很高,这与他们的院校类别,专业性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农业院校,其专业相对”冷门”,社会需求不明显,或工作环境较差,学生不愿去,使得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是雪上加霜。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农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对于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更应该发挥农业类的专业优势,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就业观点。

2.针对特殊毕业生群体的“特殊化”。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这些特殊的群体在毕业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于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更应该逐步加大。首先,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应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多与老师沟通探讨,深入学习,扎实研究,提升自我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设立专项经费和帮扶项目,建立特困生信息库,对特困生重点关注,全程跟踪。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安排校内就业岗位补贴等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工作,认定“双困”毕业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并在各类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3.特殊时代下的“特殊化”。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对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高校的创业文化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发掘。因此,提倡大学生网络创业多元化,将极大的带动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创业。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要加强沟通和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对创业的认可度。鼓励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支持毕业生学以致用。其次,加大支持力度。应该对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相应的税收、融资帮助,更重要的是开展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降低失败率,让大学生网络创业少走弯路。最后,加大诚信教育,增加大学生的法制观念,防止毕业生网络创业受骗。

参考文献

[1] 王维,曹英楠.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

[2] 刘宏鑫,易小祺.“十二五”规划方针指导下大学生就业对策浅析[C].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沈阳: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1.

[3] 陈康敏,彭小孟.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10).

[4] 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

[5] 赵明.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

[6] 齐柳.新时期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G].中国电力教育,2012(4).

[7] 施险峰.探析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为[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第6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平台;人才供求平衡;大学生就业;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就业工作占据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本前提是获得全面、及时的就业信息,所以就业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高校之间、高校和社会中介之间竞争的焦点。而收集并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可靠保障,为此,高校必须通畅就业信息传递渠道,方便大学生高效率、多途径、及时获得就业信息。目前,各高校均建立了长效的工作机构和机制保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就业信息、传递工作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就高校如何利用信息化平台打造畅通、及时、高效的就业信息渠道进行探索和思考,以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工作。

一、信息技术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必要性

(一)就业信息传递中遇到的问题,急需更新就业信息传递渠道。就业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是造成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之一。尽管每年各地的人才交流会、就业促进会等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提供的信息不准确、供求关系无法得到有效匹配,导致签约率不高、收效甚微。所以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平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并从源头上缓解。

(二)信息化平有的便捷、高效、超时空特性与优势,将促进就业工作的顺畅开展。通过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资源,方便大学生在网上根据寻找匹配自身需要的就业单位,进行准备与就业、择业。高校规范的自有信息化平台可以保证就业信息的真实、准确,并以其充实的信息量满足各位学生的就业需求。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平台,企业将在信息化平台上公布自身的用人计划,而学生则通过信息化平台开始择业竞争与就业准备,最终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与就业工作的顺利实现。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减小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通过事先的网上宣传,扩大了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关注度,减少了宣讲成本,做到有的放矢,节约了时间、金钱和人力成本;学生通过网上应聘,使得用人单位更加快速、便捷的获得符合自身要求的应聘者信息和资料,通过这种自动化的双向选取,极大的提高了招聘的效率,促进就业供需平衡。

二、信息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建议

(一)扩大信息化平台的开放与联合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应该构建开放的就业信息体系,集合来自企业的各种就业信息,与加强各高校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让学生在各种共享与开放的信息平台上实现自由竞争。同时要加强校友资源开发。在高校工作中,校友是需要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资源,在日趋激烈的高校就业环境中,维护和拓展校友资源,可以坚定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资源阵地。所以,学校要加强校友联系与沟通,通过校友会、师兄师姐帮扶计划等途径积极开发、利用校友信息资源,并建立校友资源沟通机制,实现长效利用和有效资源的长久提供。再次,在扩大信息来源的开放与联合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信息质量的真实与可靠,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等方式保证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真实性,使学生们对信息平全放心、省心,免除后顾之忧,专心择业。

(二)做好就业网站规范化运营与管理

某些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站对于的信息缺乏审核、监督,缺乏对信息准确性、真实性的研判,造成网站不够规范、严密,这是下一步工作需要着重注意和改善的地方。在加强信息平台规范建设的同时,必须要有及时的平台安全管理机制,专人负责、责任到人、责任到岗;提升就业网站使用的规范性,有助于提升网站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到网站来,并就业信息,服务广大大学毕业生。同时可以建立用人单位信息信用库,对于那些历年招生较多、信息准确及时的单位,建立较好的信用信息,授予其更多的权限和招生方便,如开辟某些企业的“招生论坛”、“就业咨询”渠道等。

(三)广泛使用贴近学生群体的即时聊天软件

对于与学生接触最直接、最多的高校辅导员来说,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是其本职工作。限于直接沟通的有限性和地域性,选择合适的交流工具,实现“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工作实际,本文认为,高校辅导员要打造以qq、人人网、微博、飞信、微信等交流沟通软件为主要工具的熟练使用和特色化服务,在降低信息传递成本的基础上,增强信息的时效性。拓宽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高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通过qq群等网上聊天工具,吸引已工作校友与在校学子沟通交流,方便大学生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做出更好的抉择。

三、结论

信息技术在大学生就业中应用越来越广发,如何用好这一利器,促进就业信息传递畅通、及时到位、全面覆盖,是高校工作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和方式,实现就业信息全面开花、真实有效,通过即时聊天工具贴近学生,及时准确将为大学生就业择业提供方便,都将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聂永江,高校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高教,2007(1)

[2]许文胜,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路径探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

[3]探索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大学生就业》,2006(1)

第7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施测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分别面向应届农科专业毕业生、毕业1-3年的农科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设计三份问卷。一是对农科类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影响因素的调查。二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及评价的跟踪调查(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和用人单位期望高校重点培养哪些综合素质的调查)。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调查。对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以及不同群体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的不同看法和观念差异,以及时调整专业培养和就业指导计划。

(二)调查问卷的施测

面向农科类应届毕业生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472份,有效问卷1472份。面向毕业1-3年的毕业生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93份,有效问卷1193份。面向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调查的用人单位包括私营、民营企业以及政府和事业单位,分别分布在珠三角以及我省部分欠发达地区。

二、农科类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通过对农科类大学生就业状况和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农科类大学生就业状况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农科类大学生整体就业状况有所好转,但创业情况特别是创业成功率不容乐观

农科类大学生的创业进展不大,毕业生创业的数量和比例都非常低,创业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这与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二)农科类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有所扩大,但到偏远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就业的仍然较少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科毕业生到新兴的产业和中小城市就业创业,但愿意到偏远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仍然不多。每年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还是有较大的人数缺口。大部分毕业生情愿“扎堆”在大城市,也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

(三)农科类大学生就业率有所提高,但与非农专业大学生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纵观近三年农科类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统计情况,农科类专业要比非农专业就业率低五到八个百分点。虽然有一些新兴的农科专业由于就业市场的大面积需求而使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大幅上升,但从整体上对照比较,非农专业大学生在就业需求和就业成功率上还是要高于农科类专业的。

(四)从事农科行业和职业的农科类大学生数量有所上升,但所占比例仍然较低

农科专业大学生不从事农科行业和职业,是一个较为严峻的老问题。近年来尽管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从事涉农工作的农科学生仍然不多。一些农科类大学生宁愿从事毫无知识储备和兴趣不大的经济类行业的基层工作,也不愿意到农科行业就业。

(五)农科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有所优化,但与农科男大学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农科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少和就业环境差的现象更为突出。虽然这一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和有关法规的完善而有所好转,但传统的社会分工模式和落后的性别观念,以及产业结构失衡致使农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还是不如农科男大学生。

(六)农科类大学生考研人数有所增加,但比例不高,而且更多选择考取非农专业研究生

近几年来,随着专业思想教育的加强和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农科类大学生考研深造的氛围更加浓厚。但很多农科类大学生读研时选择的是非农专业,这一现象越来越明显。

三、农科类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一是农科类大学生的择业观不够科学。据调查发现,只有9.6%的农科类大学生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超过50%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规划。这反映了农科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还有待提高。此外,还有63.7%的学生对自身专业不满意或有专业迷茫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自我评价不足,对环境的了解和适应性也有待提高。由于农科类大学生缺乏准确的就业定位,轻农思想严重,普遍缺乏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就业观念,他们就业时更多选择非农行业或好高骛远,盲目追求待遇好的工作单位。[1]二是农科类大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不够强。没有稳固的专业认同感,就会制约强大学习动力的持续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学习、实践与创新三大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自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普遍怀着宁缺毋滥的心态。部分农科毕业生大学期间缺乏足够的学习、实践,未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如知识结构不合理、表达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突出,有的甚至缺乏应有的品质修养。[2]

(二)客观因素

一是社会环境给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带来较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涉农行业产业化速度较慢,大型农科企业少,造成优质的就业岗位严重短缺,影响了农科类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此外,社会环境不利于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对农业存在一定的轻视,对农科类大学生就业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偏见。这种氛围会严重影响农科类大学生从事农业行业的决心,也打击了一些农业企业的信心。二是企业对农科类大学生的数量需求与能力要求和农科类毕业生不匹配。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中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农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中,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一方面对农科毕业生的需求数量继续维持较少的现状,另一方面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又不断提高,客观上也加剧了农科类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三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首先,农科类专业招生存在一定的盲目扩张性,导致农科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其次,一些农林高校的教育理念过于滞后,对农科专业和就业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办法不多,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落伍。再次,农科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开展得不够及时和深入,农科类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最后,对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对农科女大学生的个性指导也有待加强。

四、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要成为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护航者

一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就业制度,鼓励广大毕业生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创业政策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能得到落实和推进。三是支持农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鼓励发展高科技农业产业,必要时应在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

(二)学校要成为农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设计者和组织策划者

一是要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积极组织师生开展研究性教学和自主学习,开展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风建设成效。二是要以“挑战杯”学术竞赛、创业大赛为龙头继续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竞赛,让学生有展示自我就业能力的平台和了解社会前沿信息的机会。三是要发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在培养农科类大学生中的作用,积极创造 条件,让农科专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基层,走到农村,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学习中增强责任感,加强专业认同和就业忠诚度。四是要提高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在教学中的地位,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五是要加强通识教育,提升农科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通识教育,适当增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人文学科的课程。

(三)教师要成为农科类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教师是当之无愧的“领路人”,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与推动作用。特别是当农科类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大学生指导与帮扶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寸,既要发挥好学生个性,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又要突出指导性和服务性。

(四)学生要成为自身就业工作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求学态度和择业观。要培育“爱农兴农”的理想抱负,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决策作为自身成长成才的良好机遇,倍加珍惜。二是要加强专业学习实践,深入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实践活动,结合自身兴趣和知识基础进行大胆的创新。特别是要在学习实践中有意识地、整体性地提高包括就业能力在内的各方面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三是要自觉接受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农科类大学生要真正成为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投身到集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和通识教育于一体的一些高水平的综合性科技竞赛中,努力提高自身非智力因素和创新思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丘桂凯.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探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6月,第55—56页

第8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构建

[DOI]10.13939/ki.zgsc.2016.51.107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普遍问题,大学生属于是弱势群体范畴,尤其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相关部门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是非常有必要,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就业问题,而且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家庭解决经济压力,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目前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中遇到了很大的困境,不利于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构建,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1 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过程中出现的困境

1.1 就业政策与制度缺失

虽然我国为了完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体系逐步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比如说: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促使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贴息以及税收优惠等,但部分政策措施并没有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脱离了实际需求,这些政策制度缺少可操作性与执行性,不利于贫困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而且相关政策制度缺乏相关的针对性,比如说:没有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专门政策体系。另外从培训方面来说,大多数政策主要是针对社会困难群体的,很少有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培训。同时又由于缺少立法保障,导致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可能会出现就业歧视。导致某些家庭贫困大学生即便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就业机会,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虽然为了更好地实现贫困大学生就业,政府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就业援助,但是制度政策缺少强制性措施,再加上援助的实施细节不具体,手续又相对烦琐,影响了企事业单位参与就业援助的积极性。

1.2 高校就业援助意识不强

高校在就业援助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高校就业援助意识不是很强,在高校就业援助中缺乏专门的机构来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实施援助,而且大多数援助任务职能都是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来承担,这就导致就业部门在援助中并没有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主动援助的意识不高。另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援助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以及职业发展,且又有没有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方面的实践指导,导致贫困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虽然高校有学生资助中心,但是大多数属于是经济方面的援助,不能够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无法满足困难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导致高校援助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1.3 家庭没有发挥出援助作用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由于毕业生初次步入社会,又存在经验阅历不足、判断力不强等特点其在就业中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向家庭救助,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就业压力往往比普通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不仅要面临着家庭经济压力而且又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在就业中可能会茫然无措。但是有些家庭在此时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引导作用,甚至可能由于经济压力等把所用的责任推向社会以及高校。而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因此导致贫困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

1.4 学生自身的影响

学生就业属于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对自身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在就业中存在着盲目的现象。而且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贫困大学生,并不考虑如何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就业,而是把无法实现就业的根本原因归纳给家庭经济经济困难,无法承受求职期间所应承担的费用,这样种心理很可能影响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另外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在求学中主要依靠国家助学自主贷款等给予支撑,在心理上会产生严重的自卑、胆怯的情绪,在此种情况之下,即便对学生就业提供援助也是无法促使大学生积极就业的。

2 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措施

2.1 政府干预力度

实现贫困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部分在就业援助体系中发挥出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保障体系,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拓展贫困大学生的多元援助渠道,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首先政府部门要逐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强大的后端支持,其次要完善就业体制,解决当前贫困大学生无法实现顺利就业的各项问题因素,为贫困大学生树立顺利就业扫清障碍,最后,要逐步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从而保证就业援助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2.2 高校要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体系

首先,高校要认识到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性,并逐步完善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工作制度,赋予就业指导部门更多的职能,最好能够实现一对一的就业帮助指导,重点为贫困大学生推荐工作,并给予必要的生活补贴。其次,要要逐步完善培训制度,比如:可以设立定期培训制度,组织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职业培训,促使贫困大学生的知识能够及时更新。另外要制定定期锻炼制度,高校要有计划地安排贫困大学生定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锻炼,有效地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好地实现就业。再次,要对贫困大学生加强思政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就业的信心,明确就业的方向,逐步完善自身的就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实现就业。最后,建立高校与家庭联合机制高校对于贫困大学生要实行动态跟踪,有针对性地给予就业指导,并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构建家校联系平台,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3 家庭要充分发挥出疏导作用

家庭在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家庭来要逐步改变自身的观念,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与理解,减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的方向,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积极配合高校为贫困大学生拓展求职资源,为贫困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提供最大的帮助,使贫困大学生就业体系更加完善。

2.4 贫困大学生树立积极就业观念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社会教育的问题,也有很大原因是贫困大学生自身引起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促使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需要贫困大学生自身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问题,根据自身的特点,明确就业的方向,积极投入社会与高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各种锻炼机会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就业竞争正占据优势,顺利实现就业。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与社会民生问题有着很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要逐步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但是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因此在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也需要政府、高校、家庭以及学生自己都要参与,才能够更好促使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徐晓雪.浅谈当代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3(4).

第9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价值观 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的不利因素

社会价值观淡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大学生就业基本是响应党的召唤,满足社会需要,服从组织安排。与过去相比,当前的大学生社会价值观有所淡化。表现在就业目标从关注社会目标趋向关注个人目标,更加重视自我价值实现。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我意识突出,出现个人主义趋向,忽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将物质待遇标准视为就业唯一标准。

就业期望值偏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错位,就业期望值脱离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兴趣,集中体现为“一步到位”和“白领意识”。大部分毕业生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单位工作,而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行业就业,大学生就业的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存在不小的差距。

职业奉献精神缺失。如今,大学生就业已经从计划经济下的一元化社会贡献型,逐渐向自我实现型转变。不少毕业生把奉献与索取放在相等的位置上进行权衡,难免与社会需求产生较大反差。就业标准由内在精神型向外在功利型的这种转变,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浓的功利色彩。

诚信意识相对弱化。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对于不少用人单位来说,不是担心招录的大学生缺乏智慧,而是担心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后,大学生不仅要面临毕业分配,还要走向人才市场。就业、签约、违约、毁约这些就业的诸多环节无不与大学生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诚信意识的弱化,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忽视用人单位的利益,损坏学校声誉。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面对逐年增多的贫困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弱势群体,国家、学校经过积极探索,在立足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保证整体平等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一整套解决贫困生问题的资助体系,使得曾经困扰广大学生、家长的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现象已有较大改观。但据教育部的一项统计,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达400多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0%-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10%,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更加突出。

加强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就业价值观教育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必要途径。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首先,从供需来看,如果按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判断,大学毕业生应当依然处在求大于供阶段。相比而言,大学毕业生“太少”而不是“太多”。教育部最新的消息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达到21%。从现实需求来看,这个指标即使达到25%~30%也不算高。否则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就无从谈起。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大学生依然是供不应求。尤其是广大基层、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以及艰苦行业人才匮乏的状况更为严重,迫切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人才。

其次,从人才市场竞争形势看,总体上,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仍然处于优势。他们掌握着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是整个人才市场中最活跃、最有竞争力的人群。我国失业人口结构也显示,失业人群主体仍然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而不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大学生。

最后,从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来看,要找到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难,但要找到各自心目中满意的“好工作”却很难。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还存在较大的空间,出现这种待业的现象,表面看是由于竞争造成的,实际上却是由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导致的。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简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岗位能解决的。即便经过各种努力,为全部大学毕业生创造百分之百的就业岗位,也无法保障大学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因为最终决定就业与否,还要看他们认为该岗位是否是“好工作”,是否愿意就业。

就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自主地做好职业准备。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可以促进大学生将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以及能力的提高与未来就业方向保持一致,有利于引导他们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职业,有效提升其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序,直至为其创业做好准备,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就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分析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如何看待不同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怎样把握机会,选择合理的职业,已经成为当前毕业生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更要为大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而为大学毕业生成才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就业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业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思想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业价值观教育是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要途径,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加强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对策

明确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工作重心要前移,新生入学开始,就要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促进大学生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塑造自我。要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义,让他们认识到,要实现个人的目标和理想,只有依靠竞争,具备雄厚的实力,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其次,培养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观念。自主创业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就业方式。大学生创业是整个社会创业大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社会、政府应当大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对那些适合创业、具备创业基本素质和条件的同学来说,要敢于大胆创新,顺势而上。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培养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他们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的竞争实力。

第三,倡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追求与国家、社会需要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就是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就业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基层、农村、西部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有利于对大学生这样优秀的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探索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首先,重视大学生的经济需求,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在就业价值观教育实践中,不可忽视毕业生合理的经济需求,尤其是不少大学生需要寻求高收入的工作,是为了偿还贷款,以弥补教育投资成本。当社会提供的工作的收入水平不能弥补其投资成本时,就会影响其就业决策。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表示,目前我们要适当提高新就业大学生待遇,防止新一轮脑体倒挂。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进行实际调查,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就业价值观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期望薪金水平;同时,还要积极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就学贷款情况、专业技能水平等,分析大学毕业生能够接受的就业区域、单位类型、专业方向,以此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