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农产品的检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的检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的检测

第1篇: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菊酯类农药必须经过的一定的前处理,用有机溶剂提取后才能在色谱仪上进行检测。现在各地对于有机提取剂和提取方法都有不同的标准。本文通过选用不同的提取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乙腈为最有效的提取剂。

关键词: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气相色谱 (GC)

一、前言部分

1、概述:

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欧盟氰戊菊酯在茶叶上MRL从10ppm降到0.1ppm,导致我国很多地区的茶叶由于氰戊菊酯的超标而不得不停止出口。

菊酯类有机农药有较强的杀虫效果,是现代农药中要的类型之一。在广泛使用农药的今天,菊酯类杀虫剂以成为一中很普遍的化学污染物质。下面就介绍一下溴氰菊酯。

溴氰菊酯[2]化学名称为α-氰基-3-苯氧基苄基-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它的结构式如下:

该品的原药为乳油状。在水中溶解度小于2×10-6;在丙酮、二氯甲烷、环乙烷等有机溶剂中易溶。熔点大约在98~101℃。稳定性和氰戊菊酯相似。另外属于中等毒性吸入有毒,误服可致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的健康意思日益增强,农残的测定分析工作也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出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农残的分析步骤一般包括农药的提取和浓缩、式样的净化、农药的定性的定量分析。

2、样品的提取和浓缩

样品提取总的要求是尽可能完全的提取所含有的农药成分,而尽量减少的提出干扰物质。

首先涉及的就是提取溶剂的选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应该选择与待测农药相近的溶剂。要求提取剂不能与样品发生作用,毒性低。对极性小的农药,可以非极性溶剂来提取。常用的提取剂有丙酮、石油醚、甲醇、笨、乙酸乙酯、环丙烷、三氯甲烷等。

提取农药的方法很多,除了浸渍、漂洗房,匀浆、捣碎法,消化法,索氏提取法和机械震荡法等传统方法外,还有以下几中高效的方法:

2.1液―液萃取:液―液萃取的方法一般用在水中有机磷农药的提取。有机磷农药的极性一般较大,范围也较广泛。一般选用己烷或石油醚进行分配提取,也可以加入氯化钠来防止乳浊液的形成。振摇后接着进行分离、蒸发,再预浓缩,然后用正己烷定容,最后用GC-FPD测定。

2.2液―固萃取:适用于提取土壤、沉积物等固体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经典的方法为索氏提取。在索氏提取之前,样品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土壤样品风干或磨成粉末,植物或食物样品需要切碎、淹没。提取一般使用甲醇、二氯甲烷、丙酮或起混合溶剂。Meikle和Christie用丙酮淋洗含有14Nellite土柱并通过索氏法用氯仿反复提取16小时后,评价了水的提取效果。通过反复提取,没有发现更多的农药。在平衡166天和203天后14C标记的农药的回收率分别是72%和100%。利用这个系统,作者自称能完全回收所提取的几种衍生物。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将样品与上述的有机溶剂或热水使用机械振摇器进行振荡提取。提取经过过滤、干燥和溶剂蒸发后,进行色谱测定。

2.3固相萃取:固相萃取(SPE)的优点是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萃取速度快、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固相萃取的形式很多,根据固定相的形状不同则可分柱型和盘型两种。无论是盘式还是柱式的都使分析物预步骤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并且SPE可进行在线操作,从而可实现自动化分析。将SPF用于农药分析的报告已经能相当常见了,而且SPE-GC连用分析农残,可以得到较好的回收率,精密度也较好。

3 分析检测技术

检测方法应具备简便、快捷、灵活度高的特点,根据检测目的,待检农药的性质和样本的种类等,采用符合要求的方法。

3.1 气相色谱法(GC):使用气相色谱法,多种农药可以一起进样,得到完全的分离和高的定性定量分析,在配置搞性能的电子捕获,火焰光束或热离子等选择性的检测器,是分离速度更快,结果更可靠。气相色谱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70%的农残检测是用气相色谱来进行的。用气相色谱测定的关键是如何选择检测器。理想的检测器应具备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响应速度快以及结构简单、操作安全等特点。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法。它可以分离检测极性强、分子量大的离子型农药,尤其适用于不易气化或受热易分解的农药的检测。目前应用于农残检测最多的是紫外吸收检测器,其次是荧光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流量和温度变化小,是梯度淋洗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测器,但是只能器,比紫外灵敏度高1~2个数量级。但由于大多数农药本身不发射荧光,经衍生化反检测对紫外光有吸收能的农药。荧光检测器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检测应又麻烦,限至了它的应用。

二、实验部分

1.实验仪器及试剂

1.1仪器设备:

HY-2多用振荡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RE-52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华仪器厂);CP-3800气相色谱仪配SRAR 5.X工作站,带又双火焰光度检测器,双塔自动进样器(VARIANUSA),所用色谱柱为熔融毛细管柱(30m×0.53mm×1.0um,50%聚苯甲氧基硅氧烷+50%聚二甲氧基硅氧烷)

1.2试剂:

乙氰、丙酮、乙醚、乙酸乙酯都为分析纯。

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标准溶液用丙酮稀释成0.1ppm的混合标准储备液,储存于冰箱。

自制二级蒸馏水,氯化钠。

无水硫酸钠、

1.3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为250℃,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ul。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30℃,然后以8℃/min升至250℃,然后保持12min。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ml/min。燃气为氢气,流速为75ml/min。

1.4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取20g已粉碎好的式样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70ml乙腈,在振荡器上振荡30min后用滤纸过滤,滤纸中放少许无水硫酸钠。将滤液收集到装有5~7g的氯化钠的100ml具塞量筒中,盖上塞子,剧烈振荡1min,在室温下静止10min,使之分层。然后从具塞量筒中吸取25ml乙氰溶液,放入三角烧瓶中,净烧瓶放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发,蒸至近干。过柱,柱子由无水硫酸钠+中性氧化铝+无水硫酸钠,并在柱子的底部放一个小棉球。过柱时用95ml石油醚和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洗涤3次。然后再蒸发至干。用正己烷定容,转移到微量进样瓶中,用色谱仪进行检测。

分别用石油醚和正己烷取代乙腈作萃取剂,对样品进行处理。溶剂的萃取能力与极性有关,对于极性小的,应选用非极性的溶剂来提取。本实验所用的三种溶剂对农残的萃取回收率看下表

表1不同溶剂对茶叶中的菊酯类农药萃取回收情况比较

溶剂 乙腈 正己烷 石油醚

回收率 氯氰菊酯 86.4% 36.1% 62.3%

溴氰菊酯 97.2% 48.9% 74.5%

氰戊菊酯 90.7% 40.1% 67.8%

经过比较比比较后,选定乙腈和石油醚萃取出的式样进行分析。

结果与分析

实验用CP-3800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配有自动进样器,每次进样1ul。本实验采用面积外标法计算样品中农药残留浓度

式中:――样品中农药残留浓度,mg/kg;

――定容体积,mL;

――检测值,ng;

――称样质量,g;

――进样体积,μL;

――净化液与总提取液体积比

计算结果与标准对照,查看是否超标。

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为对照物质,以对对照物质和样品种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用Cī与Aī分别表示在样品溶液中所含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Cī)s和(Aī)s分别代表待测溶液中含有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则有: Cī= Aī ・(Cī)s/(Aī)s

添加回收率 在空白样本中添加一定量的待测农药标准样品,制成已知含量的样本,然后按拟定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提取、净化和测定,所得到的实测值与已知值比较,实测值对已知值的百分率即为方法添加回收率。它是衡量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准确度的重要指标。回收率应以接近100%为最佳,但是由于试样种类、农药品种、杂质干扰、操作误差等原因,则要求添加回收率在70-110%,平均回收率为大于80%即符合要求。

表2添加回收率计算结果一览表

添加前

Cī 添加量

C0 添加后

C总 添加回收率

R

乙腈 1.7633 1.00 2.6942 97.499%

石油醚 1.2304 1.00 1.4886 66.741%

由上表可以看出选用石油醚作萃取剂在作添加回收率后不符合要求 所以乙腈才最合适的萃取剂。

第2篇: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筹建;措施

近年来,广西利用项目支持机会,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新建了实验室,购置了一批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引进、培训和锻炼了高素质的检测技术队伍,检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顺利通过农业部部级质检中心审查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较好地完成了提升实验室能力建设的任务。现将其筹建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商榷。

1措施

1.1科学布局,精心装修

要建设好一个实验室,必须从实验用房开始设计、规划,保证建设效果满足使用要求[1]。按照实验室建设国家标准,派出了考察组到国内实验室建设、运行一流的单位学习、取经,在综合了多家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整理出实验室的功能和分区要求与大楼设计方充分沟通,确定实验室的初步规划。综合大楼基建完成后,属于实验室的7、8、9楼内部分隔开始施工,按照检测区域、管理区域分开的原则,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保证光线、通风、排气达到了理想状态的出发点,实验室采用玻璃窗开放式分隔,设置色谱室、天平室、样品室、标准溶液室、前处理室等20多个功能不同的分区,达到了设置规划要求。

实验室内部装修:一是水电通讯布置。根据功能分区估算用电功率并考虑安全系数,实验室电路分照明、空调、大功率仪器设备、一般仪器设备、通风排风等分别考虑安装,3条独立接地系统;独立排污系统,建立三级净化排污管路。二是实验室设备招标安装。公开征求装修方案。三是通风排气系统。采用无级变速全自动控制玻璃钢风机,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节抽风功率大小,达到节能减耗的效果。四是安全防范设施。配备了发电设备和蓄水装置,根据不同类型的隐患配置了干粉、二氧化碳和沙箱、石棉布等消防器材,满足实验室各种应急需要。五是环境监控维持设施。在天平室、标准溶液室等需要进行环境监控的功能区配备温湿度计、抽湿机和空调,以保证质量检验工作符合标准要求。

1.2采购仪器设备,确保硬件过硬

仪器设备是建设高水平实验室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建设方案,中心陆续购置了气质联机GCMS-QP2010、PE AA 800原子吸收仪、AFS830原子荧光光谱仪、GC7890N气相色谱、Waters1525液相色谱、Gilson XLi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等50多台套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适合开展农药残留、金属元素、农药产品等检测任务。所有重要设备均采用政府采购专家评标的办法来把关,确保购置的设备满足先进、精密和质量稳定可靠的采购要求。仪器设备到位后,按照实验室的管理要求,逐台按照采购技术指标检查验收,并邀请计量检定部门上门检定或测试,全部合格后分别建立档案,制订操作规程、期间核查、维护保养等文件,然后移交检测室管理并办理启用手续。

1.3加强学习,增强本领

在专业技术培训方面,派出人员参加转基因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质量检测技术、元素检测技术、色谱光谱仪器使用维护技术、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验收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实验室每年制定人员培训和考核计划,每3年制订中长期培训计划,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完善技术人员管理方式[2]。在引进和配备人员方面,根据岗位需要的学历、专业技术经历、职称和工作经验,陆续引进了4名硕士研究生充实检测技术队伍,整个实验室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达到7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80%。为了确保各岗位技术人员能够胜任工作,成立技术考核小组,由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方案,并按要求开展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化知识、质量体系文件等方面的培训和考试、实验技术操作考核。技术考核小组根据考评结果,书面向农业部质量办公室申请给每位成员办理了工作证和上岗证,内部办理上岗聘用手续。为了加快实验室认证认可筹建进度,派出多名技术人员参加实验室内审知识培训和考取证书,同时还派人参加资质认定评审员培训。

1.4编制文件,完善管理

管理体系文件是实验室依法参加认证认可,保证质量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构建体系和编写文件中,采取统一领导、理顺关系、分步编写、边写边改的方式逐步完善,直至通过认证认可现场评审。一是体系文件编制和宣贯。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查认可细则》,参考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人员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规范了上墙管理制度和仪器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针对各个层次体系文件,在领导的组织下,开展了宣贯培训,讨论并修订了《质量管理手册》,补充完善了记录表格、仪器期间核查、质量监督、质量监控等文件,使各岗位人员理解并执行。二是档案管理。在计量认证档案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人员、培训考核、仪器设备、报告和原始记录、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质量监督、体系运行等各类档案,编制了档案目录,并由专人管理,启用了借阅、复制、领用制度,对受控文件、资料加强了管理。三是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依据《质量管理手册》等体系文件要求,在试运行期间开展了1次全面的内部审核和1次管理评审。在内部审核当中,发现12个基本符合项,开出了不符合工作单和观察项报告,内审总结会上将所有基本符合项整改要求落实到人;在管理评审中,会议对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方针的适宜性做出客观评价,对质量体系与实验室内外在变化的适应性做出评价,并对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予以评价。经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初步建立了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使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得到不断的改进,促进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服务的承诺。

1.5开展方法研究,提高检测能力

实验室首次认证认可申请项目375项,其中农产品85项、农药产品类177项、农药残留参数类77项、元素类34项,其他类2项,比原计量认证项目多了2个专业198个项目。针对申请要求,结合已有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特点,收集了国内最新制订实行的新标准、新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所有申请产品、参数的技术练兵试验操作[3]。为了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减少人员之间的差异,加强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在实验室内部开展了多次人员之间、仪器之间和方法之间的比对试验。针对农药残留检测,还组织了区内多家检测单位开展了1次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比对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在已参加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元素能力验证试验中,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结语

一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成功筹建实验室的根本保障[4]。为了筹建实验室成立了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筹建工作,制定了筹建工作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为建设高质量、高水平、上档次、上规模实验室做了充分保障。二是资金投入是必备条件。项目开始实施后,自治区农业厅决定在此基础上实施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2个项目增加投资约2 000万元,为采购先进的仪器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三是制定与宣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同样重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开展工作的依据,把文件内容宣贯到位使每一位员工明白自身的职责是执行有力的途径。重制订轻宣贯往往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形同虚设,最终严重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四是技术队伍建设是筹建成败的关键。除引进、聘用必要的技术人才外,还加强技术练兵,充分利用比对、能力验证等技术手段来检验实验室和人员的技术水平。

3参考文献

[1] 赵光华,胡京枝,董小海.浅谈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3):42-43.

[2] 柯家骥,翁瑞泉,林淼.检测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探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7(5):56-58.

第3篇: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样品;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92-02

检测工作质量是实验室的生命,严格控制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各个环节,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方针的基础。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数据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农产品样品的质量控制,否则实验室分析工作将是徒劳,甚至导致错误的判断,给生产或科研带来损失。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样品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在储运过程中易发生霉变、腐烂、结块和破碎,根据样品的特点需制定合适的抽取方案、制备方法和样品管理制度,用以保证样品质量的有效控制。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提高农产品样品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1 样品抽取

样品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对象,抽样也是检测工作过程的首要环节。抽取的样品应做到随机性、代表性、可行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在样品抽取前,根据监督抽检任务的要求,需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抽样地点(区域、城市、抽样点)、抽样人员、抽样时间、所抽样品名称和数量;抽样程序包括所抽取样品的包装、处理和运输等内容。

1.1 抽样方案

1.1.1 抽样地点。选择抽样地点时,首先应确定1个预定的抽样点,同时还应确定1个备用抽样点。抽样点的分布应在所抽区域的不同方位,相同名称的超市原则上只抽取其中1个。一是在蔬菜大棚中抽样时,每个大棚为1个抽样单元。每个抽样单元内根据实际情况按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式法、蛇形法等方法采取样品。每个抽样单元内抽样点不应少于5点。个体较大的样品(如大白菜、莲花白),每点采样量不应超过2个个体,个体较小的样品(如樱桃、番茄),每点采样量0.5~0.7 kg。若采样总量达不到抽样标准规定的要求,可适当增加采样个体。每个抽样点面积为1 m2左右,随机抽取该范围内同一生产方式、同一成熟度的蔬菜作为检测用样品。如果一个基地大棚数量多,则抽取部分大棚作为抽样单元。二是在批发市场抽样时,散装样品应视堆高不同从上、中、下分层取样;包装农产品在堆垛两侧的不同部位上、中、下过四角抽取相应数量的样品。三是在农贸市场和超市抽样时,同一摊位抽取的同一产地、同一种类蔬菜样品作为1个批次。为避免二次污染,尽可能从原包装中取样。

1.1.2 抽样时间。一是在产地抽样时,根据不同果蔬品种在其种植区域的成熟期来确定,抽样应安排在果蔬成熟期或即将上市前进行,绝对不能抽取在喷施农药安全间隔期内的样品。抽样时间应选在9:00―11:00或15:00―17:00。下雨天不宜抽取样品。二是在批发市场抽取样品时,宜安排在批发交易高峰时抽样。速测抽检样品宜在蔬菜运输车辆进入批发市场之前进行抽检。三是在农贸市场和超市抽取样品时,宜安排在农贸市场和超市开始营业之初。

1.1.3 抽样人员。参加抽样的工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技能才能进行抽样。进行抽样时抽样人员应不少2人,其中至少1人具有抽样工作经验,负责对抽样工作的具体实施及相关情况的协调处理,抽样时最好有当地管理人员陪同。

1.2 抽样程序

到达抽样点后,抽样人员应主动向被抽单位或个体出示有关抽样文件、抽样人员的工作证明,向被抽检单位或个体说明抽样检测内容。随机抽取无明显瘀伤、腐烂、长菌或其他表面损伤的果蔬样品,抽样时应选择成熟度相同的样品。在产地抽样时不宜抽取完全成熟的样品。样品原则上应该进行购买,价格为市场零售价。在生产地抽样时应调查果蔬生产、管理情况,生产基地每3年至少监督抽检1次。在市场进行抽样,应调查果蔬来源或产地。抽样人员在抽取不同样品时应使用一次性手套,每抽取1个样品时要更换1次。抽样全过程所有用具都要保证不会对样品造成二次污染。抽样人员要与受检单位人员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在现场认真填写抽样单,准确记录抽取样品的信息,双方签字或盖单位公章。由于遇到市场关闭、天气状况等特殊情况造成不能抽样,或在规定时间内抽样点抽不到样品,应及时与监督任务下达单位联系,汇报情况。抽取的样品应放入塑料袋中,装入样品后的塑料袋要进行密封,可以在塑料袋上打几个小孔通风,防止样品脱水,样品袋一旦打开后不能恢复原状。封条上标明封样时间,并由双方代表共同签字。样品袋上要加贴样品的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和抽样时间。样品由抽样人员尽快带回实验室处理。

1.3 样品运输

高温季节样品运输应选择能够保持低温的容器,低温包装时应使用适当的材料包裹样品,避免与冷冻剂接触造成果蔬的冻伤。样品应在24 h内运送到实验室,否则应将样品在抽样地缩分制样冷冻后运输回实验室。样品运输过程中应有保证措施避免样品被污染。

2 样品制备

2.1 样品缩分

将抽取的样品混合后用四分法缩分,对于个体小的物品(如苹果、坚果、红枣等),去掉蒂、皮、核、头、尾、壳等,取出可食部分;对于个体大的基本均匀物品(如西瓜、冬瓜等)可在对称轴或对称面上分割或切成小块;对于不均匀的个体样(如油菜、小白菜等),可在不同部位切取小片或截成小段;对于谷类和豆类等粒状、粉状或类似的样品,应使用圆锥四分法(堆成圆锥体―压成扁平形―划2条交叉直线分成四等分―取对角部分)进行缩分。

2.2 样品处理

将缩分的样品切碎,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取样或直接放入食品捣碎机中捣碎。水果、蔬菜、蘑菇等湿样匀浆放入聚乙烯瓶中于-20~-16 ℃条件下保存;粮谷、豆、烟叶、脱水蔬菜等干货类捣碎混匀后放入食品塑料瓶中,常温下于通风处保存。

2.3 样品制备注意事项

一是处理的样品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所取样品应全部处理。二是样品处理过程中应防止交叉污染,每处理完一个样品后应更换或清洗样品处理工具。

3 样品管理

实验室应对农产品样品的接收、保管、领用、传递、处理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不污染、不损失、不变质,保持完好的原始状态。

3.1 样品接收

实验室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接收、检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接收样品室时应记录样品状态(颜色、形状、新鲜纯度等),对照抽样单、标签、封条对样品进行验收,并按照样品编号规则进行唯一性编号。

3.2 样品保管

样品应分类存放,记录准确。为防止混淆误用,样品可分为“检样”、“留样”等。检样应附有标识,标识可分为“待检”、“在检”、“检毕”等。

3.3 留样及样品储存环境

复验用的“留样”,应妥善保存并做好标识和记录。样品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摆放整齐有序,要求在特定条件下储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并对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加以记录。水果、蔬菜打浆样品要求储存于-20 ℃冰箱中。

3.4 样品保存及退回

样品应规定保存期限,一般可规定保存期为60 d,保存期满后必须设样品作废处理程序,并做好记录。样品的领用和退回,应办理交接手续,做好清点核实工作后,交接人员双方应在记录上签字。

4 参考文献

[1] 吴越锋.浅谈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80-82.

[2] 谢宗升,黎小正,吴祥庆.渔业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质量控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3(8):44-45.

[3] 姜莉,林颖,姚家彪.理化实验室保留样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现代仪器,2005(6):64-65.

[4] 温丽云,赵盼,盖丽娜.食品检测实验室样品的有效控制[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2):54-55.

第4篇: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检测;抽样技术

中图分类号 S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48-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各类蔬菜的需求量增加。为满足人们需要,农业科技栽培模式、技术不断进步,蔬菜的生长期变得越来越短,在获取经济效益越来越高的同时,也导致了化肥和激素、农药用量越来越大,环境污染加剧,各种农药残留超标。因此加强蔬菜农药残留的抽检工作,提高蔬菜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极为重要。以下结合合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对抽样环节现场控制的原则、方法及要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1 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工作现状

目前,检测检验实验室工作主要专注于实验室内部的检验流程,样品和仪器设备管理数据报告、检验报告等环节,抽样环节极少涉及,依据任务要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现场抽样情况大都是在生产基地。由于季节的不同,生产的更替,实际抽取样品时会出现空缺,样品数量不够和实际生产基地与采取样品基地不符合等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最后数据汇总和检验报告的结果。

2 抽样前准备的工作

2.1 编制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不同性质的任务,制定不同实施方案。制定方案前应组织抽样人员研读相关文件内容,对文件要求监测的城市及地点,时间安排,监测的品种和数量,监测项目和监测依据等要求编制本单位的抽样计划和实施方案,提高工作效率,杜绝盲目抽样和抽取样品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2.2 及时沟通与交流 抽样前与委托单位和受检单位进行沟通,减少在实际抽样情况出现的问题。同时,将抽样工作细则和要求提前告知受检单位应,并以函的形式正式发送给对方,以便让对方更好地协助配合抽样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在抽样过程中出现样品种类、样品数量和抽样基地与实际抽样基地不一样等问题。

2.3 抽样工具的准备 抽样工作前需要先准备好抽样单、抽样编号、抽样袋、保鲜袋、纸箱、标签、封条(按照任务需要)等抽样工具。并保证工具的清洁,干燥、无异味,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抽样过程不应受雨水、灰尘等环节污染,保证封条和编号必须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2.4 人员及车辆安排 采样之前,安排抽样人员时需要按照相关任务要求,安排符合要求的抽样人员,即必须具有抽样技术的人员才能进行参加并持个人有效证件(身份证、工作证和执法证),携带抽查文件,相关表格和抽样单等。

3 抽样的原则和方法

3.1 生产基地的抽样 根据不同品种在其种植区域的成熟期来确定。蔬菜抽样应安排在蔬菜成熟期或蔬菜上市前M行,按照文件要求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例如:安徽省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风险评估)工作,就是按照NY/T789-2004规定执行。规定要求按照的产地面积和地形不同,采取随机法、对角线法、五点法、Z形法、棋盘式法等进行多点采样。产地面积小于1hm2时,按照NY/T398规定划分采样单元;产地面积大于1hm2小于10hm2时,以1~3hm2作为采样单元;产地面积大于10hm2时以3~5hm2作为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内采集一个代表性样本。不应采有病、过小的样本。采果树样本时,需在植株各部位(上、下、内、外、向阳和背阴面)采样。

3.2 其他抽样地点的方法 以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工作为例,就要求市场每次监测1个批发市场、1个农贸市场和1个超市。按照规定要求就应以当地批发市场开市时间为准,在批发市场交易高峰期进行抽样。(如:合肥市周谷堆批发市场下午2:00开市,水果批发市场早晨5:00开市)。超市和农贸市场抽取样品时应尽量选择在批发市场之前进行。主要原因是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农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可能不能满足抽样要求的种类和数量,为更好的按照要求完成抽样种类和数量,可以前往批发市场对前期取样不够的样品进行补缺。抽取样品时应注意对于散装成堆样品,应从上中下分层采取,四周五点随机采样。

3.3 抽取数量 按照任务要求抽取样品数量,以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工作和合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为例,虽然省、市方面都要求按照NY/T789-2004规定执行,但是,合肥市在任务方面则特别要求抽查每个样品数量不少于3kg,所以根据文件要求我们应按实际现场控制抽取样品数量,同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无明显腐烂、长菌和表面损伤的蔬菜样品。

3.4 抽样单填写 抽样时随时填写抽样单,填写时应准确记录样品编号、名称、抽样时间和来源地。抽样人员要与被检单位代表共同确认样本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抽样单一式3份,由抽样人员和被捡单位代表共同签字或加盖公章,一份交被检单位,一份随样品,一份由抽样单位人员带回。

3.5 样品的运输 样品抽取后应当场妥善包装并封样,抽样人员与被抽检单位应在封样条上签字确认。样品应在24h内运送到实验室,否则应将样品冷冻后运输。原则上不得邮寄和托运,应由抽样人员随时携带,在运输过程应避免样品发生腐败变质、遭受污染。样品送达检测单位时应送至样品室,抽样人员应将抽样单据和记录,移交给样品管理员,并将相关档案移交给档案管理员归档。

4 结语

第5篇: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0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安全性要求农产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的物质或因素,它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农产品安全已成为事关人民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及时、安全、准确地检测出农产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农产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随着农产品分析物质的不断微量和痕量化,农产品基质的不断复杂,仅使用传统分析技术已难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分子生物学技术不仅可以简化前处理过程、而且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安全可靠,且能进行特异性处理分析,其在农产品分析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1],目前在农产品 检测中常用的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基因芯片技术、分子印迹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试纸条快速检测技术、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biosenso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解决了传统农产品前处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应用于农产品安全检测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1.1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荷兰学者Weeman与Schurrs和瑞典学者Engvall与Perlman几乎同时提出的。最初ELISA主要用于病毒和细菌的检测,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应用于抗原、抗体的测定,范围涉及到一些药物、激素、毒素等半抗原分子的定性定量检测。它是在RIA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它利用酶标记物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免疫反应与酶的催化放大作用相结合,既保持了酶催化反应的敏感性,又保持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极大的提高了灵敏度,且克服了RIA操作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伤害。酶联免疫分析法在农产品安全检测中最为常用[2]。农兽 药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包括待测物选择、半抗原合成、人工抗原合成、抗体制备、测定方法建立、样本前处理方法和方法评价等步骤。ELISA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纯化步骤少,大量样本分析时间短,适合于做成试剂盒现场筛选等优点,使其可试验快速现场监测,是现阶段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应用较多的一项检测技术。目前酶联免疫检测的农、兽药残留种类主要包括: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兽药类等。

1.2 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该技术诞生于1985年,由美国Cetus公司和加州大学联合创建。PCR技术利用变性与复性原理,在体外使用DNA 聚合酶,在引物的引导和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的参与下将模板在数小时内进行百万倍扩增。该技术可选择性地放大特定的DNA序列,因此在农产品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实时定量PCR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该技术通过直接测定PCR 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利用电脑分析软件对PCR过程中产生的扩增产物进行动态监测和自动定量,从而成功地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而且,使用实时定量PCR技术不需要进行凝胶电泳,避免了交叉污染,使反应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和更高的自动化程度。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重PCR[4]、标记 PCR和不对称PCR等多种不同的PCR方法都被应用于农产品检测中,它们的应用使PCR技术拥有了更高的灵敏度和更短的周期[5]。

1.3 试纸条快速检测技术

试纸条与试剂盒相比较具有更加易于携带、检测更加迅速等优势。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特别是现场快速检测,并不一定需要对每个样品都获得定量数据 而只需要定性地判别出某个样品是否含有某种农兽药,含量是否超过规定标准既可[6]。因此只需要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可以获得结果的快速检测试纸条是最为合 适的检测工具[7]。试纸条技术与试剂盒相类似,其特点是以微孔膜作为固相载 体。标记物可用酶或各种有色微粒子,如彩色乳胶、胶体金、胶体硒等,以红色的胶体金最为常用。固相膜的特点在于其类似滤纸的多孔性。液体可穿过固相膜流出,也可以通过毛细管层析作用在膜上向前移行。常用的固相载体膜为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等。试纸条技术主要包括酶标记免疫检测技术(immunoenzyme labeling technique)和胶体金标记免疫检测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nique)。酶标记免疫检测技术是以酶为示踪标记物,而胶体金标记免疫检测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

1.4 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技术

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法是将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重现性好的流动注射分析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免疫分析集为一体。这种分析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需要样品量小和操作简便等特点[8]。利用FIIA对一些样品分析,测定耗时不足 1min。FIIA有:均相FIIA和非均相FIIA。流动注射免疫分析主要包括:流动注射脂质体免疫分析技术、流动注射荧光检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检测、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检测和流动注射电化学检测。利用FIIA 是一种灵敏性、专一性、准确性好、快速、节约成本的方法,样品也不需要预处理和富集。

2 结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农产品的跨区域、跨国际流通,对农产品病原菌的检测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出发,准确、快速、经济的检测 方法是农产品安全检测的发展方向。尽管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具有诸多优点,但目前它们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不能广泛应用于实践,仅能作为标准检测方法的参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快研究步伐,建立真正实用的农产品快速检测方法。产品快速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大进.改革开放30年食品理化检测方法的发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21(4):309-312.

[2]尤敏霞.酶联免疫吸附法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9,20(3):237-238,240.

[3]周晓红,李晖,杨杏芬.食品中诺如病毒RT-PCR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9,36(4):234-238.

[4]宋岱松.多重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山东畜牧兽医,2009,30(5):57-58.

[5]雷永良,王晓光,叶碧峰,梅建华,柳付明,陈莎彬,兰进权,李永芬,陈秀英.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在食品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4):828-830,857.

[6]黄小燕,梁珠娴,李繁,鲁玉花.盐酸克伦特罗快速检测试纸条的应用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1):446-449.

第6篇: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基地;建设现状;精品农业;问题;对策;陕西铜川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34-01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城市,辖4个区1个县,总面积为3 882 km2,总人口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区,农业所占份额虽低,但基础条件优越,随着城市转型的需要,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铜川农业以“果、牧、药、菜”四大产业为主,苹果种植面积5.8万hm2,产量64万t;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3 300、1 600、9 485 t;中药材种植面积4 586.67 hm2,设施蔬菜面积333.33 hm2。铜川市利用基地优势打造精品农业的思路是铜川市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抓手。

1 铜川市农产品基地建设现状

近年来,铜川市针对工业煤尘、粉尘严重,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使用不合理的实际情况,坚持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手抓严格执法,着力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努力打造特色精品农业,建设了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农业生产基地。“春蕾”牌绿色食品鸡蛋为西北鲜蛋第一品牌,也是全国名牌农产品;亨瑞猪场是陕西最大的生猪养殖场;“孟姜红”鲜桃个大、味美,市场紧俏;“维美”樱桃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张响亮“名片”;九州公司的“九州龙”礼品苹果享誉京城、闻名中外。铜川市还被确定为“陕西省奶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市”,正在建设伊利万头奶牛场。

1.1 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精品农业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铜川市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切入点,严格源头监管,加强产地检测,使得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宜君县、印台区、耀州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分别被陕西省确定为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和专用加工果基地;印台区无公害反季节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宜君县优质地膜玉米标准化示范区、印台区绿色食品鸡蛋标准化示范区、耀州区药材―黄芩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区。耀州区陈坪村樱桃专业合作社2006年以来通过实施统一栽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分户耕作等“五统一分”标准化生产经营,创出了大樱桃品牌,获得了有机农产品认证,农民实现了快速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各部门、各县(区)各类示范区、点据不完全统计达50个以上[1-2]。

1.2 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基地建设水平

近年来,铜川市把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精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将“三品一标”认证作为各级申报涉农项目的优先条件和项目验收的必要条件,引导基层自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支持、指导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要求,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健全完善生产过程记录档案,申报“三品”认证。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68个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83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个产品获得绿色认证,7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2个区县(宜君县和铜川新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整县环境测评。印台区果业获得了欧盟EUROPE GAP认证,礼品苹果成为全国“两会”等国内外大型活动礼品用果。“铜川樱桃”获得了地理标志农产品。在认证的同时,铜川市始终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的原则,对获证产品和基地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进一步督促认证主体规范基地统一管理,提升基地建设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为打造精品农业提供良好的有利条件[3-4]。

1.3 落实生产基地“一对一”监管制度

从2013年开始,为了适应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农产品监管链条延长,监管对象大幅增加,监管难度更大、责任更重的实际,铜川市强化了对农产品基地的监管,对农产品基地实行定“人”(监管责任人)、定单位(责任单位)、定期(关键生产时期)的“一对一”监管,将规模化果菜基地监管责任落实到各区县果业局和果菜生产主管单位,将非规模化种植业基地监管责任落实到各区县农业局,将畜牧业养殖基地监管责任落实到各区县畜牧主管部门。并且明确了各有关监管责任人的职责:一是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二是对种植、养殖过程进行巡查,重点对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经营档案记录;三是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区县农业、果业部门;四是积极配合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查处。为建立健全基地监管的长效机制,全市统一印制了10万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手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管理手册》,并免费发放给各生产基地,建立了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诚信档案库,将基地的基本信息、内部检查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记录、产品质量抽检结果、标志使用情况、基地年检情况等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全面掌握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经营状况。为掌握基地监管责任人的履职情况,统一印制、统一使用《铜川市农产品生产基“地一对一”监管记录》,为了便于农产品基地和市场的有效衔接,又印制了《铜川市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准出记录》,由生产基地与监管责任人如实填写,做到有据可查,实现了农产品基地监管痕迹化管理。铜川市的“一对一”监管做法受到了陕西省政府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监管经验也被其他兄弟地市学习借鉴。

2 打造精品农业面临的问题

利用基地优势打造精品农业的思路是铜川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是对外宣传铜川、发展铜川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富裕铜川百姓、造福子孙后代的长久之计。近几年所做的工作虽然为打造精品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农产品基地规模不大

无论是已通过“三品”认证的产品基地,还是颇具影响力的能代表全市特色产业的产品基地,在规模上都较其他兄弟城市偏小,尤其是西安市、榆林市和延安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品农业的顺利发展。

2.2 “三品”认证积极性不高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铜川市对此项工作没有专项补贴。省内经济条件较好的西安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每项奖励3 000元,绿色食品每项奖励1万元,有机食品每项奖励2万元;经济条件较差的商洛市每个通过认证的产品也补贴2 000元,榆林、延安、宝鸡和咸阳等地市均有不同程度的补贴。

2.3 宣传、包装和策划力度不够

精品农业的打造不仅要求产品的质量、外观、色泽较别的产品略胜一筹,更需要借助宣传、包装和策划来支撑其发展。依靠宣传和包装打开市场、拓宽渠道,依靠策划来稳中求胜,以立于不败之地。

2.4 认证标志推广力度不大

铜川市已通过“三品”认证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少见,因为这些产品的标识加贴率很低,标志推广的力度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无法对打造精品农业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 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精品农业迅速发展

加强领导是打造精品农业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快铜川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打造精品农业的首位,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专职人员狠抓落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建立健全长效发展机制。

3.2 制定扶持政策,多方筹集资金,为“三品”认证提供动力

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采取增加财政投入、设立“三品”认证专项基金、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入股等措施,多渠道集资,做好对认证中产地环境检测与评价、产品检验、标志使用等方面的补贴,对成效显著的申报单位进行奖励。同时对生产中强化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技术规程,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农户给予生产型补助,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激励政策,加快“三品”认证步伐。

3.3 加大宣传力度,拓展精品农业国际市场

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在大中城市召开铜川精品农业推介会、促销会,广泛宣传推介铜川名优农业品牌;二是在各大中城市、超市设立铜川精品特产直销窗口,以优质抢占市场;三是巩固现有国内市场,紧密联接好客商;四是依托九州、金圣、绿想等出口企业,广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精品农产品的出口率;五是整合注册商标,“九州龙”果品、“春蕾”鸡蛋、“维美”樱桃、“孟姜红”桃等品牌都主打“陕西铜川”公共品牌。

3.4 典型引导,壮大组织,实现精品农业产业化

精品农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证标志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壮大精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扩大基地规模,推进精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4 参考文献

[1] 韩伟达,林静,成灿土,等.关于精品农业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09(6):5-9.

[2] 丁声俊.建设城郊现代精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J].中国合作经济,2005(6):14-15.

第7篇: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产品 供需关系 现状 原因 措施

1、生态农产品的供需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广大消费者转而投向生态食品、有机食品,扩大了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但目前市面上供给的农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生态农产品的供求出现了均衡的局面。

2、生态农产品供需不等的原因分析

2.1、需求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近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地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消费者对以健康、绿色为标志的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目前市面上生态农产品的购买渠道并不完善,从而导致供需信息不匹配,进一步扩大了生态农产品的供需缺口。

2.2、供给方面

总的来说,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偏小,供给相对不足。

我国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仍在继续减少,而生态农产品的生产需要足够多的土地。此外,现今全球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对生态农产品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导致了供给量不足。

生态农产品的监测、鉴定机制不健全,生产技术落后。对于一些生态农产品来说,产品缺乏鉴定保证,导致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任度低,生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量较少。此外,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扩大生产,导致供给量不足。

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化水平低,生态农产品品种较少,生态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在开发上起步较晚加之经营分散,使生态农产品不能形成统一健全的市场体系,导致优质不优价,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还很少,其品种也只局限于粮油、肉禽、茶叶等少数品种,还未达到品种齐全的要求,从而缩小了生态农产品的供给量,减小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生态农产品的中间服务体系不健全,推广方式效果不明显。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咨询机构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影响了生态农业行业的整体效益的提高。此外,生态农产品的推广方式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口碑等方式,宣传效果不明显,导致消费者不了解生态农产品的特色及价值,隐形地减少了生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量。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上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扶持力度不够,法规保障体系也不够健全,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若没有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价格相对较高的生态农产品的竞争力将急剧下滑,而生态农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这导致资金供应较少的生态农业企业被迫退出了竞争行列,生态农产品的供给量愈发减少。

3、解决生态农产品供需不等的措施

那么如何解决生态农产品供需不等,成功对接消费者和生态企业,增加生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真正的生态农产品,促进我国新型生态农业企业的发展,具体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

3.1、生态农产品需求方面

建立生态农产品监测、鉴定机制,由国家统一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从而确保生态农产品的安全性、健康性、营养性,增加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信任度,刺激需求,增加生态农产品的销售量,提高生态农业企业的收益,促进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

增强生态农产品的特色及生态农产品的品种,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加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

合理确定生态农产品价格。一般来讲,价格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导因素之一,若定价太高,不利于产品的销售,优质优价的产品才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2、生态农产品供给方面

构建适应产品和市场特征的推广、销售渠道。创新产品推广、销售模式,可与当今受欢迎的网络等高科技相结合,利用网站、网店推广和销售。此外,近年来兴起的营养师行业也是一个推广、销售的好选择,可以与营养师的食谱等结合,通过营养师的推荐,销售生态农产品。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广大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坚守耕地红线,保护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提高生态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供给量。

积极创新,不断研发出新的生态农产品,优化生态农产品结构。同时,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基地,以达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带动他们的生产经济性,增加生态农产品的产量,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

加大政府生态农业产业上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法规保障体系,降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其竞争力,扩大销售,刺激生态农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扩大生态农产品供给量。

参考文献:

[1]韩俊,秦中春.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与政策取向[J].发展研究,2008(7):16-21.

第8篇: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关键词】 工农业产品 价格剪刀差 成本盈利法

当前在我国的商品市场上,直观上依然呈现出工业产品价格偏高而农产品价格偏低的现象。大部分学者在进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研究时,普遍将1992年作为分割点,默认1992年国家正式宣布实行市场经济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已经消除。但是依据诺斯的路径依赖原理,我们认为目前的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现实性来看,也不具备使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消失的充分条件。而证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存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S-S模型。S-S模型是通过计算工业和农业部门在政府目标函数中的权重,比较两部门权重的大小来间接证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客观存在。

一、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客观性

1、S-S理论模型及其修正

S-S模型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经济结构建模,假设价格完全由政府控制,城镇工人的工资和劳动时间也完全由政府设定,农产品没有剩余,工业产品剩余全部用于工业投资。该模型是以社会福利函数为基础,计算出工人、农民和资本积累在政府工作目标中的相应权重,通过对这些权重的比较,得出了对农民不利的贸易条件。

S-S模型主要是描绘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尽管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但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依然显著。农村市场在长期的不利条件下发展,需要政府的干预与支持,合理的政府干预不仅不违背市场化的要求,反而已经成为农村市场健康成长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而适当修正后的S-S模型依然适用于当今的经济条件。

S-S模型起点是简化版的柏格森-萨缪尔森福利函数,它假设在政府的理念中,工人和农民的福利对于国家而言是等价的。虽然这一假设在过去的几个阶段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国家为了促进资本积累不得不以牺牲农民福利为代价。但在1992年我国开始实施市场经济时,已可以基本确认国家是根据市场经济原则来确定政府目标的。而事实上,从政府把“三农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政府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福利在政府工作目标中的地位。并且,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是调节商品的分配及流通的主要手段,因此与以往研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同的是,不考虑配额及由此带来的政府预算盈余。

因此,本文在原有的S-S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合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现实,忽略省际贸易因素,考查综合区域内因素带来的价格差异情况的修正模型。

考虑一个两部门的经济体:农村和城市。在农村假设人口数为N1,A为农村土地总量,a=A/N1则表示每个农民拥有的土地量,L1定义为每个农民的劳动量。由于本文主要考察工农业产品流通之中的价格因素,因此只在工农业中作分析,而忽略开放经济因素,不考虑省际的农业贸易问题。

假设工业产品的价格为1,农产品的价格为P,那么P就表示工农业产品的相对价格,P越小表明两部门之间存在的价格剪刀差越大。

一个代表性农民的预算约束函数为:

px1+y1=px(a,L1)(1)

其中,x为该农民的农业产出,x1,y1分别代表农民对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需求量。

农民的效用U1=U(x1,y1,L1),因此该农民的间接效用函数为:V1=maxU(x1,y1,L1)+?姿1{px(a,L1)-px1-y1} (2)

由包络定理可得:

?坠V1/?坠p=?姿1(x-x1) (3)

其中,?姿1(i=1,2,3)表示部门i的收入的边际效用。

同样在城市假设人口数为N2,w是城市工人的工资收入,L2是城市工人的工作时间。那么一个代表性城市工人的预算约束为:px2+y2=wL2 (4)

其中,x2和y2分别为城市工人对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需求量。

工人的效用U2=U(x2,y2,L2),因此该工人的间接效用函数为:V2=maxU(x2,y2,L2)+?姿2{wL2-px2-y2}(5)

由包络定理同样可得:

?坠V2/?坠p=-?姿2x2,?坠V2/?坠2=?姿2L2 (6)

本模型在S-S的封闭模型框架下重新考虑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假设农产品剩余的总金额为T,则T=p(N1x-N1x1-N2x2)。同样,假设工业产品剩余全部转化为国内投资I,则I=N2y-N1y1-

N2y2。于是政府的预算盈余为:G=T+I=N2(Y-wL2) (7)

其中,Y=Y(K,L2)表示人均工业产品产量,K为人均投入的资本量,因此假设政府预算盈余的社会价值为V3,则:

V3=?姿3N2(Y-wL2) (8)

同样由包络定理可得:

■=-?姿3N2L2 (9)

由市场决定的最优相对价格及其带来的政府目标最大化福利函数为:?赘=N1V1+?茁2N2V2+?茁3V3 (10)

其中,N1V1是政府目标福利函数中农业部门的福利,而?茁2N2V2则是工业部门的福利,?茁3N3V3为政府预算盈余的社会价值。农业部门的权重被指数化为1,那么参数?茁2即为政府目标函数中工业部门的权重,?茁3为政府预算盈余的权重。?姿i?茁i(i=1,2,3)表示个体i收入的边际效用乘以效用的边际社会价值,其乘积即个体i收入的边际社会价值。通过参数估计?姿i?茁i(i=2,3)的数值,与农业部门的收入边际效用?姿1进行比较,从而考查政府目标函数中是否存在工农业剪刀差。

式(10)中求解政府目标函数?赘对p偏导数,令其为0:

■=■+■■ (11)

于是:N1■+?茁2N2■+?茁2N2■■+?茁3■■=0

(12)

把式(3),式(6)和式(9)代入式(12)得:

?姿1N1(x-x1)-?茁2?姿2N2x2+(?茁2?姿2-?茁3?姿3)■N2L2?浊=0

pN1(x-x1)-■pN2x2+(■)wN2L2?浊=0

T+(1-■)pN2x2+(■)wN2L2?浊=0(13)

其中,?浊=■■表示工人工资率对农产品价格的弹性。该模型中,第一项为农产品的出口总额,第二项为城市居民的农产品消费总量,第三项包含两部分,城市工人的工资总和与工资对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弹性。

2、S-S计量经济模型

式(13)有良好的经济意义,在式(13)的基础上引入误差项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设立如下:

Tt=?酌1Ct+?酌2wt+?滋t (14)

其中,?酌1=■-1,?酌2=(■)?浊

式(14)中因变量为农产品的出口总额(Tt),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总额(Ct=pN2x2)、城镇工人的总工资(wt=N2L2w)和工资对农产品相对价格的弹性(?浊)。误差项代表未被理论模型所包括的其他任何影响农产品净出口的因素,假设误差项服从均值为零的独立同分布。

由式(14)可知,要由参数?酌1和?酌2反推出?茁i?酌i;i=2,3,就必须求出工资对农产品相对价格弹性?浊的大小。这里沿用林、余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lnwt=?琢+?浊lnpt+vi+?滋t+ei (15)

其中所估计的系数?浊是工资对农产品相对价格弹性。依省份而定的固定效应vi和依年份而定的固定效应?滋t,控制了其他未表示的因素。

3、S-S计量模型的数据来源

为了估计方程(14)需要以下数据:农产品的净出口额(Tt)、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总额(Ct)和城镇工人的总工资(Wt)。这里数据选取的跨度是我国宣布实行市场经济后的1992―2010年。农产品的净出口额Ct使用海关历年统计的进出口数据(具体是指历年统计年鉴进出口统计项目下面的初级产品中的“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一栏),数据单位按照即期官方汇率由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城镇的农产品消费额Ct在已有的统计数据里不能直接获得,可以根据历年统计的城镇人口与城镇人口消费总额及恩格尔系数之积计算得到。城镇工人总工资Wt由城镇就业人口乘以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而得。

对于方程(15)而言,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指数在每年的统计年鉴里有数据可查,因而在以上数据体系的基础上对方程(15)进行参数估计,估算出?浊=1.949。

4、实证结果

在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工资的农产品相对价格弹性成功估计后,再用最小二乘法来对模型(14)的系数进行估计。

根据参数估计结果,可得式(14)的参数估计方程为:

■i=0.167■i-0.0209■i (16)

根据系数的估计值,结合等式?酌1=■-1,?酌2=(■)?浊,可得:

■■?姿2/?姿1=1+■1=1.0167>1 (17)

再根据工资价格弹性估算模型的估算结果?浊=1.949,可得:

■■?姿3/?姿1=1+■1+(■2/?浊)1=1.0018>1 (18)

综合上述估算可知,■■?姿2/?姿1为1.0176,■■?姿3/?姿1=值为1.0018,均略大1。表明在样本期内,工人的权重大于农民的权重,资本积累的权重也大于农民的权重。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存在着农业产品为工业进行积累的因素。

二、我国现阶段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测算

1、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计算方法

计算价格剪刀差的大小必须找到工农业产品等价交换的点,因而计算价格剪刀差的大小必须以价值为起点。学术界对价格剪刀差的计算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的原理,把工农业劳动比折合为一般的劳动,计算工农业产品中价值量的大小,再根据价格偏离价值的大小来计算价格剪刀差。第二种方法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按照国家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偏离程度计算剪刀差的大小。第三种是根据商品的价值等于产品成本加合理盈利的公式,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分别计算工农产品的价值,再同各自的现行价格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被称作成本盈利法。

本文在成本盈利法上作一些修正来计算我国市场经济时期价格的剪刀差的大小,从而来研究我国近些年价格剪刀差的变化趋势。首先,对于成本盈利法的利润率采取银行贷款平均年利率。马克思的平均利润规律告诉我们: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达到均衡状态时,投放在不同产业的资本利润率都是一样的,否则就会出现资本转移。从而,我们有理由认为社会总资本中每一单位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均相等,无论这一单位资本是怎么使用的。因而我们就可以用银行贷款年利率来计算利润。其次,对于工农业产品成本资料不完整,我们可以用主要农产品来代替所有的农产品来计算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最后,由于工业产品的市场比较完善,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工业产品的价格和价值没有偏离。实际上,有学者采用前面所说的第二种方法计算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时,也认为工业品不存在差价。

2、1992―2010年几个主要年份价格剪刀差的变化及分析

采用修正后的成本盈利法来对1992―2010年几个主要年份价格剪刀差进行测算。表1是目标年份三种主要粮食的成本收益状况。这几个主要年份的三种主要粮食的种植面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年贷款率(考虑到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多为一年,贷款率选用一年期利率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

考虑到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多为一年,贷款率选用一年期利率的平均值。按照公式:农产品的价值=农产品的总成本+盈利=每亩成本×种植面积+固定投资×年贷款利率,得到各年农产品的价值量如表3所示。

农产品的价格总量的计算公式为:农产品的总价格=每亩主产品出售量×主产品种植面积×实际收购价格/100,于是,农产品的总价格如表4所示。

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价值量-总价格,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表明,1992年以来,中国剪刀差的绝对值是逐步扩大的,但是价格剪刀差的幅度呈缩小的趋势,2010年比1992年缩小5.57%。可见,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还是存在的,但是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发展趋势是不断缩小的。

虽然前文对我国近些年的工农业剪刀差的计算,是在忽略工业品价格和价值的偏离,以及用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代替所有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这使得计算出来的价格剪刀差的值比实际中存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要小,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用这个计算结果来对我国近些年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近些年农产品的总价格和价值量都是朝着不断增长的方向发展的,但是从表6又可以看出这些年,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的幅度大于价值量的变化幅度,农产品价格变化对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要大于农产品价值量变化对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在计算结果中,近些年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

三、缩小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基本思路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环境下,工农业产品之间所存在的价格剪刀差,致使本来就属于弱质产业的农业收益受到严重的挤压,进而导致农业生产不稳,甚至危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从构建和谐型社会的包容性增长角度来讲,工农业产品之间长期存在价格剪刀差,也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步伐,进而影响到我国内需潜力的挖掘。因此,缩小甚至消除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乃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奏效,一定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方能有效。政府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利用WTO农业补贴的政策空间平抑价格剪刀差的负面影响

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是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的投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贸易支持与保护措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对农村科技教育、市场信息等服务支持、对农村低收入者的扶助等等。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广义补贴一般被称为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测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病虫害控制等),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粮食援助补贴,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收入保险计划,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农业资源储备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地区援助补贴。

另一种是狭义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生产要素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WTO《农业协定》的“黄箱”政策中的规定给予了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承诺对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采取的一些支持和补贴措施可免予削减,简称“发展箱”,主要包括农业投资补贴,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生产者提供的农业生产要素补贴,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一般称此为“发展箱”政策措施。

我国在加入WTO后,本应积极兑现所作的承诺,履行应尽的义务,在WTO框架下,充分利用其有利条款,加大对我国农业的扶植和支持力度,构建适应WTO规则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的收益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宝贵的机会,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尽管我国在2004年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农业财政补贴的力度,中央财政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并不断加大对部分地区种粮农民的良种和购置农机补贴力度,使农民直接受益的程度大幅提高,但与WTO框架内的许可程度之间尚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与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水平相比差距十分突出。如果我们能够根据我国目前已有的经济条件,再进一步挖掘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潜力,将政策用足,势必大幅减轻因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的客观存在中对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产生的负面影响。

2、设立农产品价格保护的合理空间以稳定农业生产主体的合理预期

所谓的农产品价格保护空间,是指保障农业收益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的价格波动区间。中央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动态监测整个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动态变化,并结合各种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以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科学界定各种类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这样,就可以从实际运作层面,消除丰收悖论现象发生的可能,从而让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层次主体对自身所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能有一个基本的预期,并保持持续投入的积极性。

当然,农产品价格在政府所规定的价格波动空间内究竟是向底部靠近,还是向顶部靠近,则主要要受市场供求的调节。一旦出现农产品价格因供求失衡有突破价格保护区间底部时,政府则要迅速启动收储机制,将农产品价格托在安全价格线以内。如果因供求关系的作用,农产品价格有可能要突破价格保护区间的上限,并对通货膨胀形成明显压力时,政府也要及时启动农产品投放或行政干预的机制,保障农产品价格不突破农产品价格保护区间的上限。

3、减少农业产品流通环节以保障农业生产主体充分受益于保护价格

从我国近些年农产品价格的实际波动状况来看,总体上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呈现出持续上扬的态势。但农产品生产主体尤其是农户却没有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当中得到充分的实惠,其实际的收益水平依然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均收益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过多、流通不畅、物流成本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涨价的大部分空间都被流通的各个环节共享了,而农业产业链条的起始点上的农民则依然受到农业生产成本提升,直接出售的农产品价格受限制使收益水平低下甚至亏损局面的困扰。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农民提高组织化水平,提高联合谈判水平,维护自身应有的利益;另一方面,则要求不断深化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让农民直接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保护。同时,客观上也需要一些相应的配套改革,提高物流仓储效率,降低物流仓储成本,减轻终端市场上因物流仓储成本的攀升给农产品价格造成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任保平、任宗哲:统筹城乡视角下城乡双向流通的路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 杨扬、莫家伟、舒元:农民社会价值与粮价调控[J].经济学家,2010(10).

[3] 陈春林:市场经济条件下剪刀差的形成与计算[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1996(2).

第9篇:农产品的检测范文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实验用容器洗涤处理要求 2011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重点及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问题及措施 以项目为抓手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应用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数据管理及上报系统的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监管探讨 农药安全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的样品质量控制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影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和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实验室玻璃仪器清洗操作规程[EB/OL].[2016-06-06].http:///link?url=8Cbe3nEaYZYIyS5mxurF0sPVMBW_fPslLNBG3Ci_B_1-mOmkrq4Bv2Qz4FrYqnGJBQhplVJDrYFafgINy32M8jtNO4jrRRsT5JpUZLUYHWm_.

[3] 史銮章,秦中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实验用容器洗涤处理要求[J].农业与技术,2013(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