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籍测绘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脚步的加快,工业生产的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在城市的测绘过程中,对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籍测绘活动作为工业前期的重要准备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测绘的过程当中会使用到各种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因此文章将从地籍测绘的基本工作入手,探究其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地籍测绘 城市三维地图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089-02
地籍测绘是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并把地块及其附属物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要素准确地绘制在图纸上和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的测绘工作。地籍测绘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册。它不但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的土地特征,也能实现对城市土地的有效管理。
1 地籍测绘的含义和常用技术
1.1 地籍测绘的含义
地籍测绘工作是为地籍管理服务而开展的一种专业测量的工作,目的在于满足地籍管理之中土地的位置、权属等而进行的必要的测量工作,其核心内容在于地籍图的构建。因此,地籍测绘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籍调查、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土地界址点测定、地籍图绘制和土地面积计算等。相比于传统的地籍测绘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测绘仍停留在对当地区域的地质地貌勘察,不仅结果的精确性难以保障,且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而现有的地籍测绘技术不仅技术水平更加全面,且取得的测绘结果准确性大大提高,可以根据实际的城市发展需要进行数据记录,为城市发展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还能反映区域的土地特点。当然,这对于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且对政策和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才能让地籍测绘工作有序展开。
1.2 地籍测绘常用技术
1.2.1 GPS技术
GPS技术在测量时根据地籍测绘的要求,需要采集两类数据:一是地块的地理坐标数据;二是属性数据,如权属、利用类型等。每测一个地物,同时要填写好野外记录表。其优势在于成本低、定位精度高、操作方式简单。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让GPS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有了明显的加强,不仅体积减小,重量也有了降低,可以在同一坐标系统中提供重要的三维信息。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如果当测绘区域是密度非常大的建筑群,很有可能因为多路径效应而降低测量精度,所以也需要进行控制管理。
1.2.2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被用于进行土地和区域的动态调查,及时准确地获取到变更的信息。该技术的出现提升了观测范围,能够提供大范围的瞬间静态图像,用于监测动态变化的现象,空间详细程度高。不过使用该技术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于难以非常准确地获取到变化边界的地理坐标。
2 三维地图的意义
三维地图就是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抽象的描述。网络三维电子地图不仅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表现出来,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出行导航等地图检索功能,而且同时集成生活资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出行导航等一系列服务。该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英国,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得到快速发展。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城市或地区三维地图的使用程度和其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东京、伦敦等经济非常发达的国际城市已经将三维地图技术进行了广泛应用。随后中国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陆续开始了有关三维城市地图模型的研究工作,并且也针对于虚拟城市系统来描述演示系统,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激光扫描的方式对该区域内的所有物体进行全部扫描,然后获取到空间坐标信息,并且将这些物体进行拍摄,所获得影像照片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和采样,生成三维模型,然后将物体的纹理信息附加在三维模型之上,最后再进行图像的完善和优化,从而实现了三维地图的构建。该地图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将平面地图展示不了的信息生动形象地进行展示,对于该区域建筑物和其他信息的情况能够准确描述,城市管理人员也能通过三维地图来进行后续的工作,然后再根据测绘结果对土地状况进行精确分析,并最终得出精确结果。
3 地籍测绘工作在城市三维地图中的应用
3.1 应用过程
如果要对某个区域进行精确的地籍测绘,首先就需要结合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分析。例如钢卷尺是人工测绘环节不可或缺的设备等,然后根据当地区域具体的环境情况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根据实际的要求来制定测绘步骤,通常包括站点三维坐标、棱镜常数、棱镜高度等。测绘工作完成之后也需要将数据进行合理记录,并且调整好使用过的设备和仪器,整理到位。
3.2 地籍测绘的特点
地籍测绘的具体特点也说明了它与一般的测绘方式相比,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过程中存在的差异。该方式需要对地籍测绘的应用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最有效的应用和管理。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图的三维地形数据收集工作需要利用全站仪来进行数据测量。而数据采集的方法本身也可以随着收集的需求来变化[。以全站仪为例,其主要适用于一些面积不大的工程当中,或是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工程当中。由于我国地形差异相对较大,一般山脚、山顶、山脊等是主要的山地特征点。而最终采集的数据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人员误差等。可以看出地籍测绘虽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上仍然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未来仍然需要对测量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保障该工作的精确性。
4 地籍测绘的具体方式
4.1 高度测绘
高层建筑的数量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加快,也在不断地增加,而高度也导致全站仪的角度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所以在实际的测量环节中需要将仪器架O在离建筑物距离相对较远的地区测量。
4.2 距离测绘
距离测绘一般包括角度和距离的测绘。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仪器的使用环节中需要合适的测绘位置,并且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规范来执行,提升准确性。必要时可以利用棱镜测量法来获取地物顶部的特征数据,从而对地物高度进行准确测量,对于城市三维地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使得地籍测绘工作不断得到技术提升。为了能强化其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其特点和优势所在,并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升测绘水平,为城市发展提供关键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曹玉生,王新明.地籍测绘工作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3(22):96.
[2] 吴春辉.地籍测绘工作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中的方法探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10):53.
[3] 李兰军.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5,2(15):122-123.
关键词:论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
0 引言
测绘技术运用的领域也逐渐扩大,从城乡建设、特殊地形的勘察、测绘,到矿产物品的开发都不难看到它的身影。当代的测绘工程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提高了对于施工地点的测绘准确性,对掌握测绘技术的专业人员来说,目前的测绘技术就是要在传统测绘的基础之上加入科学上创新与技术研究,两者优势互补,才能更好收集特殊地形的相关地质资料、数据等。
1 目前测绘工程对于特殊地形勘察的现状
1.1 针对不同情况的测绘工程的不足之处
测绘工程目前运用的较为广泛,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整体测绘工程当中,最能体现技术方面不足之处的就是在特殊地形、特殊环境下开展的测绘工作。比如:如何将土地的使用发挥最大化,与针对偏远山区的土地勘察工作要如何进展等。我国城市分布较为广泛,无论城市之间的自然环境、还是整体土地形态变化都较为多变、复杂。这种复杂的地形在我国的高原地区就极其常见。以黄土高原为例,该地的土质较为松软、稀疏。地形的构造也因为区域的特殊,沟壑较多地势不平。在进行测绘工程时就存在铁道位置无法明确的问题,如果当地有大型自然灾害或者是大暴雨时,就会导致铁道设备的损害。针对不同的城市环境与自然因素,测绘工程仍有很多问题是当下没有办法进行有效解决的,需要专业人员不断的完善与探索测绘之路。
1.2 当下测绘技术中部分局限性
针对目前的测绘工程,其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全站仪数字测图技术与GPS-RTK数字测图技术。可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人们也逐渐发现了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弊端,例如:工程测绘过程中,运用全站仪测绘技术进行施工时,务必保证
设备运行测点两端始终保持通视状态,而且测量情况还存在一定的误差,随着测量距离的增加,工程测量的精准度也会逐步下降,很难保证测绘的结果。而GPS-RTK数字测图技术,不需要保证测点两端的通视,就可以完成较远距离的三维坐标测绘工作,大幅度减少工程中存在的误差。但是这种技术的运用范围对测量地域有一定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些相对地形宽敞、视野开阔的地带,所以只有传统测绘技术与现代测绘技术相融合,两者之间取长补短才能最大化的提升工作效率,达到最终的测绘目的。
2 对测绘工程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2.1 特殊地形在测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地形测绘的主要意义是对各种地形地貌的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收集,因此在实际的测绘中可能会遇到比较多的问题,其中有可能遇到地域形状比较特殊的情况。所以说在整个的测绘过程中,利用传统的技术方法,无法获得的完整数据,同时对于整体的工作效率不能够显示出一定的高效性。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采用特殊的地形测绘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例如:当测特殊地形进行测绘过程中主要是针对相对比较隐蔽的地区地域,沼泽地区和泥泞地区等,在这样的特殊区域导致相应的人员不能够进入现场进行直接的测量,此时我们只能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一定的现场应用实施测量。
2.2 测绘技术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的工程相对面积比较大的,地形测绘的主要方法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全站仪的人工数字采集分析测绘法和全球定位数字测量技术应用。虽然这两种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广泛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往往还会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以全站仪在具体的测绘工作中的表现分析得出,采用此种方法在具体的测绘过程中,需要测绘仪器保证测绘站点与测绘点之间形成良好的通视效果。主要是由于全站仪会随着精度的提高而产生一定影响,导致整个测量准确性降低。其次全球数字定位测量技术,在具体的测量过程中不需要基站点,测量点形成良好的同时效果,可以远程建立三维坐标系,不会产生相应的误差偏差,但是它主要存在的缺点是,所能够应用的范围相对窄小,基本不能够应用于在特殊机型的测绘过程中,比如相对视野辽阔,或者地域形态平坦空间存在较高的建筑物,这种技术就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例如:在一定的地域结构中出现建筑高大的障碍物时,那么将会对整个通信信号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远离这种高大的建筑物,也不会有效的降低基站点的测绘角度之间的限制。
3 特殊地形的测绘方法分析
3.1 对野外草图进行一定的绘制
例如:我们在对比较偏僻的乡镇舍房进行特殊区域的测绘过程中,前期一定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此能够对整个的村庄进行有效的布局实施。这样才能够对野外草图的设置形成良好的清晰效果,能够以此体现出良好的直观性和完整性,这样将会更有利于下一步测绘工程的正常有序发展进行。为了能够更好避免测绘人员在具体图测量编制过程中所产生各种遗物点的丢失,我们首先可以对所能观察到的房子健角点测定,然后再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对于整个的野外操作绘制流程能够进行一定的简化实施。到能够形成一定的直观效果总图后,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比例将图纸打印出来,然后再根据具体的实际测量键角点进行野外草图的绘制。
3.2 野外数据的信息采集利用
相对于全球定位数字测量技术,传统的全站仪应用测绘技术,在相对密集的地区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快速应用的特性,同时对于测距镜头还能够进行灵活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具体的测绘地点,并能够采集到准确的数据信息。因此,为了能够体现出数据信息的精准度,一般在具体的工程测绘过程中,往往采用全站仪的测绘方法加全球定位有效测绘仪器进行有效的补充应用。然而在具体的实际测绘过程中,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居民区,闭门不开导致测量人员无法到院子内进行实地的勘察测量。这样的话将会导致测量人员无论利用哪种测量技术方法都不会进行有效的发挥应用。
3.3 植被繁盛地区的测绘方案应用
繁盛的植被地区,往往要体现出一定的隐蔽性功能,对于整个的测绘工作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难以获取更高效的数据精度。所以说我们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高角度测量,以此能够确保全球定位测量技术获取更好的信号。如果出现树木遮挡测量视线的时候,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工作,需要利用导线断面测量方法进行实施,利用相关的理论基础,计算出其他的外置导线点以及具体的角度坐标数值和一定距离数据,这样才能够这个保证整个的测绘方案能够体现出良好的精准效果。
4 结束语
在具体的测绘过程中,不仅要包括普通地域性的有效测量绘制,同时还要充分的掌握特殊地形的测量绘制方法,因此相应的人员必须要对各种地域地理型的测量化进行充分的掌握,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测绘水平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的测绘工作能够持续有效的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磊,黄焱,张发平.测绘工程殊地形测绘技术探析[J].居舍,2020(34):147-148.
【关键词】测绘工程;特殊地形;测绘技术方案
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测绘技术在地表动植物、地形构造、矿藏、水文、地貌等反面勘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测绘工程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一、测绘工程概述
(一)测绘工程概念
测绘工程指的就是绘制地形、空间信息的一种信息地形图,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地球、其它行星、重力等,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一般而言,在一个区域建设中,一定要让地形测绘师事先对该地区地理结构与地形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进而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所以,测绘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二)特殊地形的测绘工作
特殊地形测绘工作和传统测绘工作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其只是在传统测绘工作基础上对特殊地形进行测绘的一种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其主要工作内容与方式均是来自测绘学。在特殊地形测绘工作中,无论是运用传统测绘技术,还是运用特殊地形测绘技术,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得到相应的数据与地形状况,同时也是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加强施工效率的提高,减少施工时间。
二、地形测绘工作的要点
在测绘工程中,均会遇到各种困难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形测绘,怎样合理利用土地,怎样勘测偏远地区的土地等,已经成为了测绘工程中的难点问题。我国地域比较辽阔,地形也比较复杂多变,特别是高原地区,比如黄土高原,因为其土质比较疏松,存在着很多的沟沟壑壑,在开展测绘工作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难题,无法确定铁道位置,导致铁道非常容易被雨水冲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河流、高山等均是阻碍测绘工程有序进行的障碍。因此,在开展测绘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不断的学习,探索更加先进的测绘技术,改良测绘设备,创新管理理念,加强测绘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
现阶段,全站仪数字测图与GPS-RTK数字测图这两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局限。其主要体现为:在测绘工作中,利用全站仪测绘技术的时候,需要在测站与测点之间实现通视,并且测量精度不够均匀,随着距离的逐渐增加,其精度也在逐渐下降;而应用GPS-RTK技术的时候,尽管不需要实现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通视,就可以完成远距离的三维坐标测绘,避免出现误差累积,但是也只适合应用在一些视野比较开阔、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测绘技术与现代测绘技术进行改进,实现其互补,尽可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实现测绘目的,促进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林地繁茂地区为代表的隐蔽区域测绘方案
在树林中开展测绘工作的时候,受到高度角的影响,GPS-RTK信号非常弱,无法确保测绘精度达到工作要求;而如果使用全站仪技术进行测绘,就会出现一些树木障碍,导致无法完成测绘工作。此时,就可以利用导线推进断面的测绘方式:利用测设导线点、距离、角度、放样点坐标的数据,结合其理论坐标值进行测站待测点坐标的计算,并且计算出相应的距离与方位角,进而得到相应的数据。因为在同一断面内,其方位角是固定的,可以利用断面两端点坐标进行断面方位角的计算。之后利用三角形的正弦定理进行断面任意距离的计算,得到通视距离。通过相关计算可以得知,无论是测站左偏离设计断面线,还是测站右偏离设计断面线,只要明确测站点到已知断面线的角度,就可以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出偏离设计断面的距离,得到相应的数据,之后利用全站仪测绘技术进行实地放样。
四、以旧城镇村舍房屋密集区为代表的区域测绘方案
首先,野外草图绘制。通过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在设计规划村庄测绘工作的时候,其野外草图绘制均比较直观、清晰,相应的布局也比较合理、完整。但是没有进行计划规划的村庄野外草图,即便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会感到难以理解,经常出现测点与草图不符的情况,导致室内编图经常产生差错,甚至在进行野外测绘工作的时候,经常出现丢失地物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不进行野外草图的绘制,直接设置一些测站,进而对各房角点进行测定。在完成所有碎部点的测量工作之后,进行直观的汇总,整理相关的测量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简化,根据相应的比例尺进行打印,之后再去野外进行实际情况的定位,绘制相应的草图。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野外草图与室内图件的符合、完整、准确,还可以确保具有相应的测绘精度。
其次,强调野外数据采集。尤其是在一些地物比较密集的区域,全站仪测绘技术的测距速度比较快,并且测距镜头非常灵活,可以尽可能接近地物,展开相应的测绘工作,加强数据的采集,具有GPS-RTK技术无法相比的优势。所以,在工程项目测量中,全站仪测绘技术可以采集一些GPS-RTK技术无法采集的数据,进而提高测绘精度,保证工程建设的完整、精确。但是,因为居民区经常出现一些锁门的情况,测绘人员无法直接进行实地测绘工作,此时也就无法使用全站仪测绘技术和GPS-RTK技术。为了确保测绘精度,一定要及时联系主人,如果无法及时开展测绘工作,可以在测区其它比较高的地方,设置GPS-RTK技术测站,之后利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碎部点的测绘,这样的方式非常省时,并且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确保测绘精度。
五、以荒漠区、滩涂地、泥泞地等为代表的区域测绘方案
针对海边、河边等因为落潮产生的荒漠区、滩涂地、泥泞地等,均具有相同的特点,也就是,尽管地表处在状态,但是人们即使借用一些相关工具,如船只等,也是无法进行通行的。针对面积比较小的区域而言,可以进行范围线的绘制,并且在内部设置相应的等高线,但是如果面积太大的话,就一定要对区域内的高程进行测定。为了确保测绘的精度,可以在测区周围进行GPS-RTK测站的设立,之后利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相应的测绘,或者进行近景摄影测绘,完成相应的测绘工作,保证相关工作的全面落实。
六、 结束语
总之,,在开展测绘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并且学习一些国外的先进水平,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的测绘技术,进而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徐凤芹.测绘工程殊地形的测绘技术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地籍测量工程,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我国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地籍的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相关地籍测量测绘部门如何接受挑战并规避风险,俨然成为棘手的问题。因为,地籍测量与管理始终贯穿于我国基础性建设的每一个过程,通过进行地籍的测量能够有效地为房产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以及图纸,进而带动我国地籍测量的发展。同时加大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使先进的数字化测绘技术更好的指导地籍的测量,保证地籍测量的准确性,下面笔者就对相关情况进行研究。
二.地籍数字化测绘的相关概念及地籍土地全书调查
1.概念
地籍,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指将地块作为基础、将土地权属作为核心,在国家的监管状况下用文件、数据以及图表的多种形式将土地数量、权属、质量、位置和作用等信息表现出来。地籍测绘则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衍生的一项测绘技术,是关系到土地和土地附属物权利的一项政府活动,其归根到底,是一种法定行为。而地籍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数字化测绘来完成大量涉及城镇地籍测绘活动的一项技术。
2.地籍土地权属调查
(一)土地权属调查解决的问题
调查土地权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宗地的划分、权属的规定,核心目标便是宗地。所以,调查宗地时,通常情况下是通过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来采取调查活动的。在进行调查之前,要分发测量、指界通知报告。当界址位置完成了最后的认定,就可以设置与之对应的界址标志,这个界址位置不但需要美观,而且要具备牢固的特点。
(二)在权属调查完成后的资料整理工作。对关于权属调查的多有资料进行多次核对,在对宗地进行整理时,需要对原权属来源证明、记发证复印件、法人证明、指界委托书、材料原件以及复印件、权属调查表等各项数据进行规范的整理和分类。然后将整理的数据录入电脑当中,制成电子文档以保存。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碎部测量
(一)图根测量
在比较广阔的区域可以通过PTK技术来设置图根控制网,通常情况下,在GPS网的布设过程中,可以利用GPS RTK进行观测,得出点位的相对误差,然而其误差一般是难以满足相邻界址点间的误差数在5cm的范围内。所以,在图根网的布设过程中,对于街道以及建筑物比较集中的区域,要通过全站仪来布设,并将图根导线设置成为结点网,通过这样就能相当程度上杜绝相邻两条单导线之间出现误差,引起结合部界址边超限问题的出现。
(二)数据采集的具体方法
在采集数据时,可以通过测界址点的方式来测量全站仪对房屋拐角、围墙拐点、阳台角等地物。而对其他地物的测量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测量地形点的方式来进行。在采点时,通常都是把性质各异的点制作成与之对应的地物代码,以便于技术人员加深记忆。在进行实地打点测量时,通常对地物进行依次测量,这样就能让相同地物的数据经过内业转换,从而实现自动联线,进而避免过多的散点,不利于编图的进行。
(三)内业数据处理
当天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及时将数据录入电脑。然而因为在进行采点时,使用的仪器以及型号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录入时,数据格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在电脑编辑时,只有将数据装换成SCS格式、成为可连线的数据文件之后,再绘制成地籍图。此时绘成的地籍图就能将街道、房屋等地物按照打点的顺序连成曲线,作业人员从折线出发,结合自身的记忆,就能轻易完成地籍图的绘测。
(四)外业调绘
在地籍图已经初编完成时,实际上小院、楼房等大部分都已经基本成型。然后将这些初编完成的地籍图印制出来,用作进行野外实地调绘。在进行实地调绘时,只要在未完成的图件上找出相关的点,进行连接就行了。另外注意在相应的地方上要做好数据值的标注,最后根据外业调绘的结果完成地籍图的绘测。
2.外业测量精度的控制方法
在对野外进行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总结相应经验,才能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要求。在控制测量精度时,转站应该最先受到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连续的转站最好在3次以内。另一方面,在进行碎部测量时,立镜务必要到位。针对那些测量困难的区域,首先应该对进行测量,通过制高点向内部多打散点,再通过边长的交会与丈量等途径进行合理的测量。在设计测量方案时,要做好界址点之间和界址点地物点之间精度检查的全面统计,然后分析界址点精度检查表。完成的三种表格可以提供给相关负责人进行检查,同时需要做精度统计。
四.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实地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1.街坊的划分
在作业时,需要以街坊为单位来调查地籍,并绘制对应的地籍图,管理地籍绘制的成果以及地籍调查表。在调查某个街坊的地籍图信息时,最好由同一个工作人员来进行,在对分界线的设置方面,不要设置在围墙内部,而应该寻找宽敞的地方。
2.界址线的设定
在测绘地籍中,界址线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所以,只有设定了合理的界址线,才能促进地籍测绘效率的提高。对于初始测绘来说,之前很多宗地界址线都设置在围墙内部,引起了相当麻烦,因此需要尽量杜绝这类事情,对界址点进行精确设置。
3.街坊线、图斑、控制点绘制
测绘图的完成并不代表工作的完成,还需要增加包括街坊线,图斑、控制点等内容。在实际作业时,应该在初始地籍图上做统一的绘制,因此可以独立形成一个文件,然后制作成为街坊线图块文件,并将图块设置到相应街坊的地籍图中去。
五.结束语
伴随着地籍测量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工作在此过程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及影响,数字化测绘技术在为地籍测量单位各阶段提供测绘数据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地籍测量单位降低成本,从而为广大百姓带来切实的实惠。因此,我们更加要重视数字化测绘技术,加强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同时也要加强和规范整个地籍测量测绘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地籍测量测绘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要严格依照《测绘法》对有关数字化测绘的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要求。
参考文献:
[1] 尚永福 现代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经天纬地——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十九次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选编2005-06-30中国会议
[2] 胡志刚; 花向红; 韩红超; 李振海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10-05期刊
[关键词]工程地质测绘 要素 GPS 卫星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TV4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39 -01
1 工程地质测绘概述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勘察方法,也是诸勘察工作中走在前面的一项勘察工作。它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以查明拟定建筑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按照精度要求将它们如实地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设计图上。配合工程地质勘探、试验等所取得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成果提供给建筑物规划、设计和施工部门参考。
工程地质测绘以标准的地形或地质图作为底图,在勘察场地及其观察、量测和描绘与工程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种地质要素,为综合绘制工程地质图、初步判定测绘场地的工程地质环境及合理布置勘探和测试工作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测绘应做到:(1)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并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对重要地质问题,必须经过实地校核验证:(2)中心突出,目的明确,针对与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进行地质测绘;(3)保证第一性资料准确可靠,边测绘,边整理;(4)注意点、线、面、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可按生产实际分为资料准备、外业测绘及资料综合整理等三个阶段进行。
2 工程地质测绘的作用
在切割强烈的基岩山区,很好地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就有可能较全面地阐明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得到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和空间变化的初步概念,判明物理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即使在为第四系覆盖的平原区,工程地质测绘也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不过这时的测绘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地貌和松软土上。由于工程地质测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查明广大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而费资不多,在区域性预测和对比评价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在其它工作配合下能够顺利地解决建筑区的选择和建筑物的合理配置等问题,所以在工程设计的初期阶段,它往往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手段。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对地面地质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对地下地质情况有了较准确的判断,初步掌握了某些地质规律和需要研究的问题,这就为进行其它类型的勘察工作奠定了基础,使进行这些工作的范围更集中、目的更明确,从而必然会节省勘察工作量、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
3 工程地质测绘的分类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作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各要素全面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为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资料;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为某一特定建筑物服务的,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研究以掌握其变化规律,为编制专用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析图提供依据。无论哪一种工程地质测绘方法都是为建筑物的规化、设计和施工服务的,都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因此在测绘中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物的要求对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而对那些与建筑物无关的地质因素则可以粗略一些甚至不予注意,这是与其它地质测绘的重要区别。
4 工程地质测绘由以下几部分要素组成
4.1 测绘目的
地质测量的任务是测量地质图,因此也叫地质制图或者叫地质填图。所谓地质图,实际上是地形与地质体的相交迹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也就是用一定比例尺和各种花纹符号,把出露于地表的所有地质体反映在平面图上。
4.2 测绘内容
测绘内容包括:(1)地形地貌特征和单元类型;(2)地层岩土分布和特性;(3)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震害及膨胀土、湿陷土、残积土等)的分布、规模、发育程度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4)地下水类型、储水层的性质、水位的变化幅度和补给条件,与地表水体的关系;(5)地下采空、深挖高填、抽水排水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最高洪水位和最大冻结深度等。总体来说,工程地质测绘分为对岩土、地质结构、地质历史、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
4.3 测绘方法
常以地形图为底图,采用目测、步测、罗盘仪或平板仪、经纬仪交会的方式,沿一定的路线对控制点进行观察和量测。测绘路线一般垂直岩层走向或横穿地貌单元,对于大比例尺测绘尚需沿地质界线追索重要单元的边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大面积场地以及线路的工程地质测绘中,开始使用遥感技术。先在室内利用航空或卫星照片进行地质要素的初步判释;然后到野外针对重点、疑点进行观察、核实、并修定初步判释的结果,最后用专门仪器将之转换为各种专门性或综合性工程地质图。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
4.4 工程地质图
工程地质图是反映勘察场地各种工程地质条件及其与工程建设相互关系的图件,是工程地质测绘的成果。工程地质图由数学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工程地质要素、整饰要素等部分组合而成。数学要素包括坐标网、控制点、比例尺等数字标记。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居民点、道路、独立地物、境界线等。工程地质要素是工程地质图的主题内容,包括地质界线、岩土种类和岩性、地质年代和成因、构造形迹、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等。整饰要素由数字、文字和辅助图表组成,前者如图名、图例、色彩、各要素注记、资料使用说明等,后者如综合柱状图、概略剖面图、工程地质条件分区特征说明等。由于对工程建设提供的服务目的不同,工程地质图有专题图和综合图两种。专题图是把一种或几种工程地质要素特别详细地显示出来,如某一工程地质要素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某一组相关工程地质要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或人类经济活动和工程建设的相互关系等,其功能在于对工程地质的个别成分按具体目的进行评价。综合图是反映制图区内各工程地质要素的综合,可根据专门用途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价,如工程地质分区特征说明、建设场地稳定性条件分区评价、环境地质整治评价和场地内不同单元的岩土特性评价等。
5 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已广泛应用到测绘工作中,这不仅减轻了测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测绘的精准度,节约了时间,从而能更好地为现代测绘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莉萍,袁珂珂,徐红梅.浅议新时期地质测绘技术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
[2] 张光正.浅谈地质测绘技术的发展[J].西部资源,2011(04).
[3] 郭伟伟.浅析地质测绘的影像定位技术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2011(S2).
[4] 吴志勇.浅谈各类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J].科技资讯,2009(19).
[5] 张国明.浅谈建设工程的地质勘测[J].大众商务,2010(12).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实际意义;探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surve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lso gradually to ascensio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further study of. This paper points four points, first analysis of the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n summarizes the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finally to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preparation before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method is discussed.
Keywords: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project;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actual meaning; explore
中图分类号: P6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在国内水利、建筑、电力以及工矿等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岩土勘察工程主要是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和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及结合工程项目技术的要求和特点进行施工。
一、岩土勘察工程的测绘技术的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测绘调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所测绘地区的自身条件。如果所测得地区切割的比较强烈,岩层的条件较为良好,地质地貌比较完整,井泉出露较为充分,就可以对所要勘察区域内的地层岩性、地质特性以及地质构造进行全面的勘测。而且能够较好的得到岩土物理性质与空间变化的综合理论,通过勘察可以分析出地下地质情况的整体结构,勘察的质量比高;反之,当在测区有生长的植被,岩层的出露条件比较的差,地质的形态比较不明亮,井泉的出露也相对的较少,岩土勘察的质量必然会达不到最佳的效果。在岩土勘察中,这些自然的因素是勘察人员无法改变的,但为了能够使岩土的勘察质量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在主观上采用一些技术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勘察的质量。
二、岩土勘察工程的性质以及岩土的分类
岩土可分为岩石和土。岩石是自然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矿物天然结构,少数的岩石是由玻璃以及生物的遗骨组成的。岩石构成了地壳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产物。目前为止,岩石按照成因主要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变质岩等。岩石在工程中的使用主要是利用它的物理力学性质,这也是岩石的工程性质。岩石的工程性质因素主要有岩石的矿物构造、岩石的成分结构以及自身的分化程度。岩石的物理性质主要是指岩石的指标比重、岩石的厚度、孔隙性、吸水性以及自身的抗冻性;岩土中的土是一种三相体系,主要的成分有骨架遗留矿物颗粒、孔隙的中空吸水、溶解体和气体。土工程主要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击土、冰水土、海积土以及风积土。土工程的性质指标主要注重土工程的颗粒比例、土的厚重性、含水量、吸水的饱和度以及空隙比例和空隙的间隔等。土工程的主要特点就是渗透性比较好,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具有较强的抗剪强度以及蠕变性,它的可塑性也比较高。
三、工程地质勘查测绘工作前的准备
工程地质勘查测绘工作前期要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工程地质勘查测绘工作前期所要收集的资料主要有区域地质资料、气象资料、环境资料、地震资料、水文资料、工程施工中的地质资料以及建筑经验等。
踏勘。现场踏勘是在工程地质勘查测绘工作前期收集完善资料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的了解测绘地区的地质地貌以及在地质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方便工程地质勘查测绘工作能够合理的布置测点与观测的线路,能够保证在测绘中选择实际地质的正确位置。
工程地质勘查测绘工作中的编制纲要。测绘的纲要是工程地质勘查测绘工作的依据,其中的内容要尽可能的符合实施的要求。测绘的纲要主要包含勘察中的主旨纲要,能够在特殊的情况下进行单独的测绘与采编。测绘的纲要主要承担着工作的任务情况,地质地貌的情况,测绘区的地质概况,测绘中的工作量和工作方式,测绘工作人员的组成以及经费的预算,测绘所需的材料物资器材,测绘工作的具体计划和工作的详细步骤。
四、工程地质勘查测绘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查测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相片成图法,二是实地测绘法。其中主用采用的是实地测绘法。实地测绘法是工程勘察地质测绘中野外工作方法。它还可细分为三种方法。
路线法:路线法就是沿着一定的路线,穿越测绘的场地,把走过的路线正确的在地图上进行描绘,并在描绘中详细的观察以及记载各个勘察中地质的现象与标志。比如地质层地质带界限、构造线、岩土的性能以及各种勘察中不良现象等。
布点法:布点法是工程地质勘查测绘中较为常见的测绘方法,是根据测绘中岩土的不同比例事先在地图中布置相应数量的观测点位与线路。
追索法:追索法是沿着测绘地质的走向,地质的构造线路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边界线路进行布点追索,此方法主要是为了查明测绘中某一地质局部的结构情况。
在完成工程地质勘查测绘工作之后,接下来的工作更为重要,主要是对岩土地质的取样与勘探的测试、岩土工程原位的测试、内部结构的试验、厂房建设和构造物的勘察评价、岩土勘察工程的评价以及岩土勘察工程的分析和成果报告。
总结:
在岩土勘察工程的地质测绘应用中要不断的提升勘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利于技术人员针对岩土勘察工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进而保障岩土勘察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亮,曾航.关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7).
[2]曾添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24).
[3]周亚明,吕才能.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09,(03).
[4]李军, 常利敏,邓小宁,李靖辉.地电成像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以西虎岭景区岩土工程勘察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5]王龙, 章长松, 王小清.岩土工程勘察在水下隧道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06).
引言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地质测量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结合计算机、网络、遥感等技术,测绘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一、现代工程测量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的深入,人们对自身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水电以及气象等问题都成了现代化建设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我国现代化的建设的准确性,与现代测量技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只有科学合理的对施工地区进行测量,才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其进行有效的建设。
在对工程进行选定的初期,就要使用工程测量技术对当地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然后通过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从而确定工程施工的计划,并且对初步估计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纠正;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要使用工程测量技术对工程进行合理的预测以及检测,从而确保工程质量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进一步防止一些工程事故以及危险事故发生。这些还是共层测量技术最基本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任何一种技术都离不开创新,工程测量技术也一样,对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和发展,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准确性,还能够在各个方面确保工程的质量。
伴随着社会持续的发展,对地质项目检测的标准日益提升,特别是地质检测的精准度以及速度。因为存在很多环境的作用,地质项目的检测较为繁琐,所以,加大了检测的困难。但是测绘技术的发展和现在测绘技术的使用,对地质项目检测存在很大的促进用途,特别是电脑程度的提升以及网络技术的使用,更方便了 RS 遥感体系、GIS 地理资料体系以及 GPS 全球定位体系的开展运用,为测绘技术的熟练使用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测绘技术在地质项目检测中表现出了全面、数字化、网络化的本质。测绘新技术在地质项目检测中的使用,提升了检测的精准度,同时降低了人力检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作业速度。
二、测绘新技术的特点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大大推动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其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新的地质工程测量新技术,这也就使得测绘新技术具有自动化、数字化、精度化等特点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测绘新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
测绘新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软件处理系统更加可靠、精密,能够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高精度的地质图,具有较高的自动化、信息化操作,无人工干扰,系统程序较严密,失误率小,从而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传统的地质工程测量中,采用几何测量、三角测量等测绘技术,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精度,且作业工序相对比较复杂,施工周期长,给测量人员增加了不少的工作负担,传统的地质工程测量方法存在许多的不足,不适应于新时展。在地质工程测量中通过采用测绘新技术,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新型测绘技术有着丰富的测绘资源,图形编辑较方便,不仅符合新时期测绘技术的要求,从而促进测绘技术的自动化、数字化发展。
(二)测绘新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图形编辑
测绘新技术在图形编辑方面采用数字化技术,大大提高了编辑图形的正确性,并且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在频繁更改图形比例的同时,有效的避免误差,保证图形相关信息的准确性。无论编辑图形的比例大小,都能通过数字化技术,准确地将需要测量的地质信息反映出来。另外,可以进行及时的修改,确保编辑图形的时效性全面提升图形的实用性。
(三)测绘新技术的精确度高
传统测绘技术设备比较多样,难以面对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测量工作,采用测绘技术有助于获得高精度的测量数据,降低了测量数据误差率,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地质工程测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测绘新技术在遥感测绘时,当测量目标距离在300m范围内,测量结果误差控制在两毫米左右,地形高度测量误差控制在20mm以下,测量数据精度十分高,且测量的数据与信息均由软件传输、处理,能够保证制图的精确性,直接反映出实际的地质情况,减少误差,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测绘新技术具有较高精度,无视觉误差、方向误差、间距误差,实现了测量技术的数字化、自动化,保证地质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四)测绘新技术测量的内容更加全面
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测量地质的真实情况以及所测地点周围的环境,所测的内容也比传统的测绘技术更加全面,所绘制的图形也更加详细。另外,测绘新技术所测的信息可以随时进行搜索,还能够重复使用与检查。测绘新技术利用遥感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河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加精确的地质信息,保证了测绘图的精确性以及全面性,能够准确地反映测绘目标的真实状况。
三、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一)GPS测绘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三位立体的空间做标。 其可以从地面的摄影中,获取一些高精度分辨率的数字的图像,从而来了解地面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和现代高科技技术的相结合,然后对整个信息的存储和空间数据进行了解。在现代的地质测绘技术中,其有效地将测绘系统的实时动态应用遥感技术和远程距离的通讯设备结合在一起,科学的解决了定位、勘测以及检测等问题,使得地质测绘的工作从原有的静态转变为动态,增大了测绘工作的时间和工作范围,促进了空间精确地信息系统资料的获取。
(二)地质测绘工作中GPS RTK的应用
(1)在矿区控制测量中的应用GPS RTK在矿区控制测量中,其通常情况下都是依据测区作业的面积,在国家等级控制做首要的控制。技术在矿区作业面积不大的时候,导线点和一、二级的三角点必须满足GPSRTK的厘米级精度指标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充分的满足一般地区的控制测量。当控制点分布比较密集均匀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国家等级控制点上架设基准站,直接进行各种工程测量,当国家等级控制点不能满足需要时,利用GPS RTK发展布设低一级控制点亦可满足各种地质工程测量的需要,实践证明各项精度指标完全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在矿区地质工程点、勘探线放样中的应用在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时候,一般需要对勘探线进行布设,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槽探、钻探、硐探等地质工程,这样测量工作才能够将质工程点的准确点位进行放样。然而,一般的矿区地形都很复杂,且矿区山势陡峻、通视条件较差,采用原有的常规测量方法一定会有难度。如:经纬仪、全站仪在放样的时候,岂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GPS RTK技术可进行远距离作业,且不要求通视及实时定位速度快的特点,可以进行矿区地质工程点、勘探线放样和定测,我们把设计工程点坐标输入到手簿上,然后利用GPS RTK的放样功能,把点位布设到实地。
(三)RS技术地质测绘中的运用
通过遥感获取到的地质信息时效性比较强、信息量比较丰富并且宏观性还很强。在监测地质灾害的时候,利用技术能够及时地对灾害情况进行一定的监测。能够了解其发展的趋势在地质测绘的时候。
遥感技术运用非常广泛。进行地质制图和大比例尺地质测绘的时候。遥感技术和地质的实际符合程度以及兼容程度改进非常大。能够对地质事实进行真实的反映。从而确保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其获取信息的精确程度,还能够提升地图的精确程度。
(四)摄影测量技术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是把数字化摄影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以及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等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其主要的作用是为工程施工前期的数据进行测量,主要提供三维、非接触性等高效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技术主要用在一些面积比较大的工程当中,其中包括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地籍测量等方面。遥感技术以及卫星技术是摄影测量技术的主要技术核心,并且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光谱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能够进一步为人们对一个地区基础的地理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提供非常大的帮助。一方面因为遥感技术有着其同步性、实效性、经济性等优势,能够在工程建设测量中得到非常大的应用; 另一方面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方面的使用,为工程测量技术在测量图和地籍图的绘制方面提供了非常高的准确度,对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土地测量 数字化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 地根 细部
1 数字化测绘技术
1.1 数字化测绘内涵
从本质上说它是工程测量里的一种方法和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对地质形貌进行采集并以坐标形式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最后得到地图的电子绘制方法。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地球外部的卫星,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空间位置进行数据自动记录检测。然后在地面的流动站、基准站和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计算机通过专业软件处理得到关于某个区域地形地貌的全部信息的地图(如图1、图2)。
1.2 数字化测绘技术功能
它既能将地图数字化,能利用计算机、数字化仪和绘制仪等对地图进行处理,快速得到一幅数字化地图;也能进行数字化地图测绘,以计算机、卫星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对地质形貌进行测绘,最后得到地图的电子绘制方法。
1.3 数字化测绘技术作用
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测绘工程领域有广泛应用。能够使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解决的主要是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图、工程地形图、地籍图、地下管线图等各类图件的自动绘制。具体表现:
(1)数字化处理原图:工程测量时,如果数字地形图没有提出更高要求,并且工程经费相对紧张时,可对原有图形进行数字化处理。其能够有效利用原图的价值,测量人员通过计算机一级扫描输入设备,短时间内即可运用数字化软件获取有用的地图。
(2)数字化绘图:应用数字化绘图,对相同地点但不同需求比例的绘图能够直接按照现有的地形测量图,得到不同比例的多元地形图。并且一般比较小的地形图信息详细,可以满足不同工作需求。
(3)地籍测量:我国乡镇的城市化建设加快,地籍测量工作急剧提升。为相关单位确定城镇土地的属性、面积、位置、用途、经济价值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等提供资料。
(4)航测数字成图:通过航空摄影机对地面影像进行航测,具有成图速度快、图像精度高、工作成本低以及环境影响小等诸多优点,对于城市及大测区的大面积成图最为适用。
(5)数字地球:通过计算机来实施地理坐标的构筑统一,形成统一框架体系,形成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信息源,客户再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即可得到这些重要信息。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上的优势
2.1 测绘结果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由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结果都是现实在计算机上,并且是以直观的图形方式进行显示,其中包含了地形特征、地貌形态以及地籍要素等方面的内容的。因此对于其测绘结果的查看十分方便,即使非专业人士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数字测绘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土地测量的工作中,使数字化测绘技和土地测量紧密结合。
根据目前的数字测绘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数字化测绘技术,并结合土地测量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其具有的优势。也可以读懂数字化测绘的结果。
2.2 使用及升级的便捷性
数字化测绘利用智能化的操作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在土地测绘的时候十分方便。由于技术创新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着,尤其对于数字化测绘这样利用计算机智能绘图的测量方式,其技术更新的速度更是快的惊人。而数字化测绘只需要对软件进行简单的升级处理就可以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步。
2.3 测量结果的适应性
由于每个工程对于测量结果中各个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老式的测量方式测出的结不能一次多用。而数字化的测量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数据加工,进而与更符合对其使用的要求。
2.4 结果分析的基础性
将数字化测绘技术绘出的地图作为基础,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加工,以地图为底图进行规划,将实施方案在上面进行模拟。通过各种因素的制约分析,得到一个较真实的方案模拟结果。
3 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3.1 地籍测量的必要性
地籍测量是根据国家土地法律和规定,对土地的权属、性质和属性进行测量和注记,形成地籍图的过程。地籍测量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是确定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所有权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各级人民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使用、保护和管理等所必需的基础资料之一。
3.2 地籍细部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1)地籍细部测量作用与精准性:通过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能够更清晰准确的对每一个利用的土地的点、线等基本情况进行掌握。精准性是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其规程要求地籍细部测量的精度为:城镇街坊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为10c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允许误差为15cm。数字化测绘设备中的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能满足精度要求。
(2)注意地籍细部测量时的其他因素:对数字化测绘技术操作有影响的地域改用其他方法进行勘测,测绘设备状况,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与熟练程度及操作的规范化。
3.3 细部测量的流程、方法(如图3)
3.3.1 进行地根的测量
可以利用PTK技术在开阔且平坦的地域进行图根控制网的设定,在结合GPS的动态观测网,可以发现一些点位的误差,并且误差较大,很难满足小于5cm的误差临近范围。所以针对一些城市街道或者建筑较为密集的地区,在布局的时候采用全站仪的方式,然后将图根的布局设置为结点网,这样可以避免误差而导致在结合边界附近出现超限的问题。
3.3.2 进行数字化采集的方法
一般采用测界址点的方法对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属权单位进行测量,也可以采用测量地形点的方法对其它地物进行测量。在进行测量采点时,为了便于记忆,测量人员通常将不同地物编制成为对应的不同属性的点。在打点测量时,需要先测一个地物后再测一个地物,将点通过内业进行数据转换,避免发生散点太多的情况而妨碍绘图。
3.3.3 内业数据处理
在数据采集结束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中。由于采用的测量仪器不同,所以导出的数据格式也会有差异,因此需要将所有数据的格式统一转化为SCS标准格式,以利于后期的数据处理。在数据转换后,可进行地图绘制。测量人员可以根据街道、房屋、树木的打点顺序轻松绘制出初始数字化地图。
3.3.4 外业调绘
在完成内业的数据处理后,其实整个地图基本上已经完成了70%左右,只要把初始的数字化地体打印出来与外景实体进行比对,将一些空白区域进行打点补充后连接即可。最后形成完整的数字化地图。
3.4 外业测量精度的控制方法
(1)在野外工作时要严格控制转站的次数,一般连续转站都不该超过三次;
(2)在细部测量时,立镜一定要按照规范使用,先测量地物的,然后在制高点上打散点的方式测量内部,最后用丈量等方法做到精确测量,工作人员在设计时做好全面统计,并做好界址点之间精度检查表的精确统计。
4 结语
配合我国经济、城镇建设快速发展,需要细致、精确的地质形貌资料。需要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地质形貌进行现代化、智能化以及科学化的处理。先进技术的引入,使得是测绘应用领域更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同时,将传统的户外测量工作移至室内完成,减少了工作者的劳动量。当然,其存在的不少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参考文献:
[1]蔡韵.浅析GP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6.
[2]李木子.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8).
[3]王霞.浅谈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7.
关键词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国土部门;测绘体系;应用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7-0091-01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在土地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让相关部门能够详细的精准的得到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数据,了解相关的资料。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是政府进行的行为,具有严格法律效应,国家为了保证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了从高级到低级的具有法律效应的管理体系。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以及公共管理领域,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都有了一定的地位,一方面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积极的保护着土地产权和税收管理,另一方面也积极的发挥着土地公共管理作用,尤其是国土部门,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起到关键的作用。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了测绘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1 国土部门中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基本体系
首先确定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基本元素,那就是土地。构建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基本体系,基本元素是体系的前提,土地产权是地籍的重点,要想顺利的进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必须掌握土地产权的基本信息。建立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体系必须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注意土地的类型是及其复杂的,必须进行土地的统一,把界限不明的土地进行统一划分,为以后的土地管理奠定基础。还要注意一块土地有可能归多家用户所有,也就是有多个产权,在进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时要进行明确的划分。最后就是要减少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的难度,要对土地进行明确的归类。为了提升国土部门的管理能力,提高测绘水平,必须增加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应用范围。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要进行复杂的多信息的空间定位,为了克服很多困难,扩大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应用范围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的地籍不再是仅仅有产权和税收,还有规划设计、政府等多个方面,所以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要从基本的功能和使用的主要领域进行开展。
2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在国土部门的应用
2.1 国土部门的土地开发应用
在进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时,测量的数据都是具有专业性和准确性的,所以,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为国土部门提供了精确的专业的土地数据资料,为土地开发工作中提供了可靠的工作依据,再加上测量的结果都已经进行了共享,很多地形和结构数据都为土地开发和工程进行提供了数据支持。
专业的精准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为国土资源节约土地和资金,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所有的土地开发的方案都是根据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结果进行设计的,所以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土地的开发成本,根据准确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开发者可以避免预算的失控,建立更为详细的准确的预算,可防止土地的规划不清,导致土地的浪费,可以建立准确的土地资源规划,实现土地资源利益最大化。所以,可靠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结果可以为国土部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带来更大的效益。
专业的精准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保证土地开发工程的质量。一般的土地开发工程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开发的时间较长,一旦发生了差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会给开发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不合理的进行开发,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所以专业的精准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科学的进行测量分析,给开发者一个可以避免损失的强大数据支持。土地开发工程的质量很重要,这涉及到人身的安全问题,所以要足够重视。精准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让开发者严格的遵守质量要求,按照测量的数据进行开发。最关键的是工程验收,验收工作必须要根据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数据进行验收,发现与测量结果不符合的地方,必须重新进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
2.2 国土部门的建设事业应用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对于国土部门的建设事业起到了大的作用,体现的是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经济应用。第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服务房地产事业,房地产事业涉及到产权的变更和管理,这需要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来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判别属权问题时,必须经过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来核实土地的所有权。同时,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可以比较详细的反映土地的实际面积,区域用途,房屋的位置和用途等实际情况,为房地产开发者提供详细的依据。第二点,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服务城乡的建设事业,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详细的测量数据可以很好反映城乡的土地和地形情况,为城乡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三,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服务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道路管理,一个城市的规划和改造的重要依据就是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按照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执行,尤其是交通道路管理,特别依赖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中的GIS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对城市的交通进行精准的监测和定位,为城市建设和道路管理提供了方便。最后,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帮助国土部门进行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土地使用税是根据使用人的使用面积和使用年限进行征收的,所以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使用情况,比如使用面积、用途和年限。
3 结论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对于国土部门有很多应用,尤其是在国土部门建立了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体系后,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在国土部门的应用就更加明显,在土地资源开发上,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为国土部门减少了土地和资金的浪费,提高了土地开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服务于各种基础建设,为各种建设提供的详细的土地测量情况,为国土部门的土地管理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菲,梁国强.地籍测绘和地籍控制测量的研究分析[J].科技风,2014(01):128.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