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

第1篇: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通过对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分析,提出了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对提高铁路运输的有效竞争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铁路运输 货物装载 安全运行

一、将铁路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铁路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目前,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

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加强铁路货物装载措施的落实

首先要检查所使用的装载加固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使装后车辆能够达到《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的要求,确保装一辆重车,保一路平安。否则,将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如2009年7月31日郑州南站承运到乌北站卷钢,在 TPDS 零口检测点检测偏重前19.91t,新丰镇超偏载仪检测偏重前21.36t,TPDS 和超偏载仪检测均为严重偏重,新丰镇站做扣车处理。如果该车严重偏重的情况未被发现,继续运行,则可能会发生车辆脱轨、倾覆等严重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这起严重偏重事件,郑州南站未严格落实作业标准是重要原因。装车前未认真核对装载加固方案,盲目受理,在装车前车站货运员和专用线企业运输员对承载卷钢的木座架过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不足以达到方案要求的情况,也未认真检查,留下了安全隐患。致使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外力作用,造成货物倾覆、滚动。按照车站要求,对重点货物装车,装车站货运负责人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指导货物装载,但这次卷钢装车,郑州南站货运值班员及主管货运的副站长均未到现场亲自检查装车情况,自控、互控、他控制度流于形式,简化了作业程序,最后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

三、提高货运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安全的基础

2001年7月13日,29008次货物列车运行至达成线营山站至小桥站间,机后11位平车装载的钻井仪表组合台,因捆绑的铁线松脱,输出传动箱向列车运行方向右侧转动倒下侵限,造成铁路边乘凉的沿线村民22人死亡,16人受伤。

在这起事故中,成都东站违章承运的钻井仪表组合台,之前发货单位到成都南站要求承运,因未提供货物外形尺寸和装载加固方案,在成都南站被拒绝受理。但到了成都东站,因货运人员业务较差,在未提供该货物的外形尺寸、重心位置及装载加固方案的情况下,违章受理了该批货物,在路企交接时,违反《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中“车站应提高专用线装车质量,严格货物(车)的交接检查,防止超载、偏载、偏重、集重、超限或坠落及匿报品名。”对核对货物品名是否相符,有无装载加固方案,就办理了交接手续,货运人员业务能力较差显露无遗。

由于装载时加固不牢,造成所装货物活动部件转动超限,撞击了铁路边和桥梁上行走、纳凉的村民,造成人员伤亡。

从成都东承运的过程来看,货运人员业务能力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货运人员的业务培训,除积极参加铁路局组织的各种业务知识培训班外,充分发挥站段、车间、班组三级培训网络的作用,组织全体货运职工举办货运业务知识培训班,培训注重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四、严格落实铁路运输安全措施

1、尽快建立、健全和修改完善我国机车车辆轨道安全管理和试验评定方面的规程、规范。

我国至今无自己的轨道、车辆状态的安全监控管理标准。现有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评定等标准中没有评定与脱轨关系密切的车辆扭曲刚度和通过各种轨道不平顺时的安全指标、侧向力允许标准等安全性能规定,对曲线通过安全性评定的标准也只是参照国外的标准,是否符合我国轨道实际的横向承载能力,没有通过试验验证;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转向架、车体振动加速度等的取值和评定方法,也未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与AAR的5ft距离窗移动平均和欧洲铁路2m距离窗移动平均(也有用时间窗的)等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于正确评定机车车辆的性能关系极大。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研究。

2、重视对已有货车运行状态的安全监测管理工作。我国货车在曲线圆缓点区、反向曲线夹直线段的脱轨事故一直不断发生;近年来,又接连多次发生空货车在状态良好的直线段脱轨的事故。因此,除应研制新型货车转向架外,还应积极研究推广识别车辆性能不良、有潜在脱轨倾向的办法和仪器,积极推广监测货车超偏载、扁疤、严重周期性减载等地面的安全监测系统。

3、大力加强列车与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系列研究。世界各国在车轮脱轨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安全监测管理技术、安全规程、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建立在列车与轨道动力学和轮轨相互作用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铁路科学研究、 管理层对脱轨机理的认识,提高我国列车与轨道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加强列车与轨道相互作用等专业基础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有:车辆、轨道状态和构造参数,列车装载、编组、操纵等对脱轨安全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监测管理技术和设备。

4、减少脱轨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和技术措施。建立、修改、完善列车脱轨系统安全监控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对脱轨机理、安全性评定指标和评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第2篇: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我国铁路系统信息建设是1个超大规模的政企合一的内部网络。即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主要铁路站段共同拥有1个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中国铁路的信息技术应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简单的单机应用,以18点报告为代表的统计项目,逐步发展到今天涉及全路各部门,覆盖车、机、工、电、辆、财务、统计和办公等铁路各系统。当前的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已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但是信息安全系统建设却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并且存在许多隐患。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系统崩溃、中断及非法进入等信息安全问题则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上层的整体策略

主要体现在管理力度不够,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部分规定过分强调部门的自身特点,而忽略了在铁路运输的大环境下自身的特色。部分规定没有准确地区分技术、管理和法制之间的关系,以管代法,用行政管理技术的做法仍较为普遍,造成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差。

1.2评估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主要表现在信息安全的需求难以确定,要保护的对象和边界难以确定。缺乏系统的全面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评价体系,以及全面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3信息安全意识缺乏

普遍存在重产品、轻服务,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

1.4安全措施建设滞后

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措施建设不够健全。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网络安全也在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原来的安全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网络安全技术的需要。

1.5安全人才建设滞后

当前铁路系统信息技术人员较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铁路信息系统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专业技术队伍。但从事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人才还非常缺乏,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加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推动了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以及全员性的不断增强。铁路运输组织、客货服务、经营管理、建设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铁路生产与管理向着智能化和管控一体化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对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信息安全引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旦发生问题,将给铁路生产、服务和经营带来重大威胁和损失,给铁路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信息安全已成为铁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信息系统不仅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而且还包括生产自动化系统等。因此,信息安全保护的内容不仅是数据和系统本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运行于网络之上的业务安全,即保证业务应用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操作的不可抵赖性。结合实际应用,就是要确保运行于网络之上的行车调度指挥、列车运行控制、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等控制系统,以及生产实时管理、客票预订和发售、货运电子商务、12306客户服务等业务系统安全运行。

2.2信息安全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系统在铁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功能的不断强大,网络覆盖的不断延伸,开放性与互联性的不断增强,以及技术复杂性的不断提升,由于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自身的缺陷、脆弱性以及来自内外部的安全威胁等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日益凸现,而且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不适应信息安全保障要求,必须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信息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开展铁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从风险评估分析入手,识别潜在风险,制定有效管控和处置措施,加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强化应急处置,努力消除安全风险或使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是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内在需要,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必然要求,符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特点,是做好信息安全工作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

3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对策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所带来的挑战,铁路系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信息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端正信息安全认识

如何看待铁路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实质上是如何看待铁路系统的信息资产的问题,信息化建设中的铁路系统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与铁路系统的有形资产相比,信息资产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而铁路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虽然不能直接参加铁路系统价值的创造,但能间接地影响铁路系统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影响铁路系统的竞争能力。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甚至会影响铁路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铁路系统的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从铁路系统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信息安全问题,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和企业提出了“信息安全治理”的概念,即将信息安全策略提升到和企业发展策略相同的地位,作为企业策略层的1项重要任务来实施,这个观点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实践,值得铁路系统借鉴。

3.2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在信息安全学界,人们经常会提到,对于信息安全防护,应该“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充分说明了管理在铁路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中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信息安全目标,建立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体制,并严格执行,这也是铁路系统真正实现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

3.3加大投入与提高人员素质

安全技术是铁路系统信息安全的基础,高素质的人员是实现铁路系统信息安全的保证,对于铁路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必须加大人员、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科学配置资源,达到投入和收益的最佳结合。围绕铁路系统的信息安全目标和策略,系统、科学地进行软硬件系统的采购和建设,要重点加强信息安全人员资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和实践中,不仅要利用传统的补动防护技术,同时也要引入主动防护技术。此外根据实际的业务,可以引入PKI技术、VPN技术等,再结合专业素质过硬的人员以及科学的信息安全管理,从而达到最优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定期组织专业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

3.4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必须针对不同的系统故障或灾难制定应急计划,编写紧急故障恢复操作指南,并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按照所担任角色和负有的责任进行培训和演练。

3.5加强数据完整性与有效性控制

数据完整性与有效性控制要保证数据不被更改或破坏,需要规划和评估的内容包括:系统的备份与恢复措施,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检测制度,是否有实时监控系统日志文件,记录与系统可用性相关的问题,如对系统的主动攻击、处理速度下降和异常停机等。

4结束语

第3篇: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铁路货运;现代物流;增值;拓展;策略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有效的促进了我国货物运输市场的发展,这也导致货物运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物流企业运输方式不断增加,这对铁路货运企业带来了严竣的压力。特别是当前货俄运输市场已人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传统运输业已无法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符,这就需要深入铁路货运体系改革的步伐,努力提高现代化铁路的建设,从而为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铁路货运改革拓展的重要性

1.1 提高国民经济质量

铁路作为当前我国非常重要的运输工具,其在物流系统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需要加快向现代物流进行扩展,构建出新型的铁路物流网络体系,充分的利用铁路运输的诸多优势来完成大量货物的运输任务。通过对铁路货运进行深入改革,以高效的铁路货运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铁路货运的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

在当前铁路现代化物流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以交通运输平台为基础,并与通信网络平台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分布十分广泛,而且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使当前物流体系建设中铁路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人口数量较多,对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打造现代化的物流网络体系,重点加强技术设施、通信、业务等方面内容的建设,构建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从而保证物流工作的效果。我国存在着资源生产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各类能源、产成品及材料流向十分集中,这也对交通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货运由于受到体制及公路快递业务的影响,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近年来,铁路货运周转量已出现明显下滑的趋势,而公路货运周运量则出现同比增长。

2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策略

铁路运输具有自己的优势,其他运输方式与铁路货运具有不可比拟性。因此在当前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过程中,铁路货运企业要充分的与自身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并有效的配合物流功能要素,从而制定出与我国货运发展相符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2.1 拓展增值服务

长期以来铁路货运服务主要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及搬运向个方面,而现代物流不仅包括铁路货运服务的这些内容,还包括包装、加工、配送及信息交流等服务,特别是包装、加工及配送等增值服务项目更显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当前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服务内容还没有实现良好的衔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铁路货运的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铁路货运需要充分的利用网络及站场的优势来加快开展仓储及配送等增值服务,加强与信誉好企业的合作,通过开展仓储质押及物流金融等多项服务来实现增值的目标。通过打造增值服务内容,不仅用户流通成本能够有所降低,而且铁路收益会得到提高,铁路货运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从而加快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快速扩展。

2.2 开展多式联运

铁路货运在现代物流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优势构建多式联运枢纽,与各种运输方式实现无缝衔接,通过与公路货运及海上货运进行联合运输,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运输效率,加快推动铁路货运多式联运的发展速度。

2.3 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铁路货运在向现代物流拓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路企直通”运输将铁路线路延伸到大的工矿企业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而且物流运输的高效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铁路货运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联动,通过企业专用线建设单来为制造业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同时还可以在联运过程中开展包装、配送及产品等增值服务。

2.4 推行“集中受理、优化装车”货运组织改革

通过开展货运组织改革,这不仅有效的提高铁路货运的运输效率,进一步扩大了铁路的运能,而且通过集中受理有效的简化了作业流程,有效的提高铁路货运的服务质量。而且通过“优化装车”的实施,铁路货运运输效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铁路货运服务模式得以创新,加快推进了铁路现代物流服务功能的开展。

2.5 简化铁路货运手续

根据铁路货运改革计划,除传统柜台服务,顾客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货物运输预定。在不影响大宗货物运输的同时,可以为电子设备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内容。铁路货运企业需要制定出透明的运输定价单,帮助顾客了解运输价格的变化情况。采取“门到门”服务,顾客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预约,由铁路货运公司进行取货、装载、打包、处理、交付等工作。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客户使用铁路货运时,需要自行交付于提取货物的问题。

2.6 价格优惠政策

铁路货运进行价格改革,必须以发改革发展计划作为基础,以公路价格为核心,制定出科学的铁路运营价格。为了提高运价的适应能力,使竞争与供需关系更加和谐,提高铁路货运的市场占有率,使铁路货运企业获得更高的盈利,可以通过浮动运价方法进行改革。运输市场在不同季节的供求数量有较大差别,随着季节的变化,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的现象经常交替出现。为了环节供求矛盾,提高铁路货运的市场占有率,铁路货运企业可以采取需求定价方法,根据季节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货运价格。

2.7 提高信息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在各个领域开始普及。目前网上电子商务发展中,网上购物客户在电脑前即能够对运输信息进行实时了解,公路、航运业的信息平台有效的满足了客户的各种需求。但当前铁路货运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还存在共享率低的问题。因此在铁路货动向现代物流拓展过程中,需要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加愉信息平台建设,以此来吸引客户及方便客户,进一步做大铁路自身货运量,为铁路现代化物流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铁路货运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这就决定了其必然向现代物流拓展。而且在拓展过程中,需要以以国家发展为核心,充分的抓住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现代化物流建设这一良好契机,积极探索铁路物流发展的思路,构建完善的铁路物流体系,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效率,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铁路物流服务,强化货运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运的竞争能力,为铁路货运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现状;具体措施

一、当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现状

1.偷逃铁路运费现象仍普遍存在铁路运输具有规模大、价格实惠等特点,客运方面:一些思想素质不是很高的乘客,在搭乘火车的时候出现越站、逃票、不接受相关物品检查和内部乘务人员非法贩卖车票、篡改票证、私带无票乘客等现象,造成票款流失;货运方面:还存在一些为谋取私利,换票运输、伪报品名等情况,严重破坏了铁路运输的秩序,也使铁路运输收入严重缩水。据相关检查报告,在2009年至2014年间,在全路组织的运输收入专项检查中,共检查出因违纪造成的损失金额达到2.53亿元,且还是在没有统计日常检查相关问题所带来的损失[1]。2.主观上对运输收入认识不足在对于铁路运输收入的认识上,主要涵盖了如下方面问题,一是由于在客运过程中,乘客的票价收入在清算上归属列车担当局的比例较大,以至于导致在售票时,只出售本铁路局旗下的相关列车车票,对于外局所担当的列车,经常是采取不售或者限售,导致外局所担当的列车经常出现乘客稀少、席位虚蘼等现象,缺乏大局意识,严重破坏了乘客购票的便捷程度和铁路运输能力;货运运输组织上,不同归属不同路局的交界路段或者站点,还经常出现相互争夺货源的情况,破坏了相关秩序和造成铁路运力资源的浪费。二是受到业绩考核的约束,很多被考核站段都期望在完成收入预算的同时,尽量保持匀速的增长,今年谋明年,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会大力增收,以化解下一年的预算压力,这方面货运站段尤为明显。三是相关企业对运输收入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对企业功能的定位上,没有通过以运输来实现盈利的这个方向出发,虽然致力于装卸车、周转量等运输工作,但实际盈利情况却非常不理想。3.运输收入管理的分散性众所周知,铁路运输具有横跨省份多,且流动性非常强的特点,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的社会群体、物件、企业渗透到铁路运输中来,而企业本身就极强的分散性,社会参与也非常广泛,收费票证也随着各个地方各个物件的不一而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面对以及处理这具有分散性、复杂性的铁路运输工作时,不仅管理难度大,收费统计工作也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特别是随着铁路运输体制的不断改革,更加加剧了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复杂化和分散性[2]。

二、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重要性

基于当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现状,不断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1)当前的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管理核心已经逐步告别了过去以安全为第一准则的管理方式,发展到当前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格局,因此,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通过加强运输收入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适应当前管理格局的变化,在充分保证运输安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加强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实现盈利。(2)通过加强铁路收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铁路运输工作,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3)通过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完善企业内部相关管理规范以及相关工作培训与指导,能够有效的强化各个铁路站点的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确保证运输收入及相关票据的完整性,从而实现整个铁路系统的运输收入安全及有效性。

三、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的方法在铁路运输收入管理过程中,要有效提高收入管理的工作的效率,那么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要从如下方面着手:(1)加强内部控制,只有把企业内部工作加以完善,才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外部管理工作上去。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健全内部报告制度,及时反映铁路运输收入的相关信息和各种情况,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够有针对性将问题及时处理。(2)严格实行授权审批工作,为了防止相关工作人员越权操作各项管理工作,根据相关程序和规定明确各个部门相关人员的职权范围,能够有效保障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性。同时,明确相关职权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能够有效遏制越权工作或者违规工作。(3)加强预算管理,合理的预算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在后期资金运营的平稳性。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应该明确预算目标,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相关数据分析以及相关人员的考核事项[3]。2.加强日常运输管理和安全宣传为了有效制止和避免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偷逃铁路运费的现象的发生,就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站、车的稽查工作。通过合理规范铁路各个站点的进出口的规划,加强相关人员的部署,以更好的维护秩序,避免出现乘客越站、逃票的现象发生;通过加强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加大对各种运、杂费项目执行收费标准的稽核力度,有效防范铁路运费流失。同时,加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宣传工作,提高旅客的安全意识和履行相关职责的观念。3.加强铁路运输票据管理票据是乘客和货物进站的凭据,同时也是企业核算运输收入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从如下方面加强票据管理工作:(1)票据印制,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印刷盗版的运输票据来谋取私利,铁路运输企业的客货运输票据必须由经过铁路总公司审核批准的并颁发“铁路客货运输票据印制准印证”的铁路印刷厂进行统一印制,同时,铁路印刷厂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认真尽责的把客货运票据印刷好,且不得转让给未经审核批准的印刷厂进行印制。(2)票据请领和保管,铁路客货营业站点,必须根据本站点的实际需求量,向铁路运输收入管理部门进行请领以备用。收到票据以后,在规定时间内做好相关验收、清点、登记工作,并妥善保管,并实施账、票分管制度。而对于审批工作人员,应该做好营业站点请领票据的审核工作,以确保票据的数量没有错误。(3)在票据使用过程中,企业以及售票站都必须依照票据的编号进行使用,无论是计算机打印或是进行手工填写的,都应同时复写各联,且票据中不能出现涂改的现象,当出现涂改时,则票据作废。而对于货运物品的金额、重量、名称都必须严格根据实际来填写或者打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难题,要想有效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长久发展,就应当完善铁路运输收入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票据管理等,在提高企业收入的同时,促进铁路运输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献.提升高速铁路车站运输收入管理质量的对策[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10):67-71.

[2]常利平.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J].山东工业技术,2016,(8):94.

第5篇: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实施天窗修线桥质量达标

1概述

烟台港集团铁路公司工电段主要负责管辖港区共计27.595km线路设备的养护维修及施工任务,其中施工范围主要包括影响港区既有线设备稳定、设备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各项施工,可分为施工作业和维修作业。为强化管理,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对影响既有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都应积极推行实施“天窗”修。“天窗”是指在既有港口运行线上利用调车作业间隙或调整调车运行组织为既有线施工、维修作业预留的时间,按用途分为施工天窗和维修天窗。“天窗修”就是指利用“天窗”进行设备施工、维修的作业方式。

烟台港港口铁路位于山东半岛北侧芝罘湾内,随着港口铁路运量不断增长,线路路基下沉、道床翻浆冒泥等病害十分突出,造成线路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幅度大、稳定周期短,线路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既有线基础设施上,如何转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维修体制和粗放管理模式,适应港口铁路发展“货运重载”对工务设备提出的客观要求,促进线路设备质量均衡提高,成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推行实施天窗修存在主要困难

推行实施“天窗修”,可以为工电部门施工作业、整治线路病害等方面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保障,从根本上解决行车设备使用和维修的基本矛盾,从而达到线桥设备质量均衡提高的目的,真正做到“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确保行车和施工的绝对安全。在推行实施天窗修仍存在很多困难,主要表现为:

1、职工对天窗修认识存在误区

以前工电系统传统维修方式为检修养合一,人员、机具零散作业,除正常纳入施工方案的施工计划,许多维修作业都是利用调车作业间隔时间实施,随意性较大,安全系数低。由于推行实施“天窗修”,打破了传统的维修作业方式,职工对实施“天窗修”维修方式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思想上认为“天窗修”在提报、申请、批准、登消记、作业及防护等方面比较烦琐,在维修作业时间上规定比较死板,因而职工对推行实施“天窗修”在思想上存在误区。

2、维修天窗时间设置与调车作业区段运量不断增加存在矛盾

受港区铁路地理条件限制,我港铁路运输分布不均衡,“货运重载”主要集中在港站联络线、新老港联络线、三期走行线及调车场,货车运量较大并且调车作业频繁,线路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幅度大,线路设备变化周期短,维修天窗时间设置受调车作业组织及运能、运量影响较大,维修天窗设置存在不可预控性,因此,供工电维修作业时间与调车作业区段运量不断增加存在矛盾,导致港区铁路线路设备维修质量不均衡。

3、天窗时间兑现得不到有效控制

由于港口铁路运量不断增加,受港区铁路改造影响,运能紧张造成铁路运输阶段性、季节性及流向上存在不均衡,特别是在化肥、矿石及散杂货等集中到港等关键时期,为给港区铁路运输创造便利条件,天窗时间兑现将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天窗兑现率的下降。

4、港区站场施工维修组织难度大

由于港区铁路分布不均衡,进出港区整列解体、编组及调车作业主要集中在调车场,且调车场股道较少,接发列车数量多,调车作业频繁,“货运重载”区段路基下沉、翻浆冒泥等线路病害较多,线路状态变化幅度较大,并且调车场道岔较多、设备陈旧老化,天窗时间设置难以固定,给施工维修组织带来一定困难。

3实施天窗修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推行天窗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技术攻关,以最大限度减少维修施工对行车运输组织为前提,以提高天窗兑现率和利用率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推行实施天窗修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办法,提高设备质量,确保推行“天窗修”顺利实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适应天窗修要求

针对职工对逐步推行实施“天窗修”维修方式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的情况,应采取专题研究和集中学习等方法,根据港区铁路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施工运输组织安全管理及天窗修实施细则》和《行车设备天窗修检查考核办法》,将有关“天窗修”相关内容、要求、标准等集中进行专题讲解,从思想上消除了对“天窗修”的认识误差,提高对“天窗修”的理解和认识,使每一名职工真正充分意识到“天窗修”对指导线桥维修生产、保证人身及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2、细化标准、明确责任,健全施工监控制度

通过加强对“天窗修”的认识学习和探索实施,港口铁路维修管理应逐步从传统修养合一维修方式转变到检养修分开维修方式,成立专业的机械化工队、专业维修保养组及重点维修车间等专业队伍,进一步明确规定每一项施工维修作业工时和作业标准,在推行“状态修”“均衡修”“集中修”等修程修制的基础上,对线路设备大中修和养护维修施工等进行细化,明确量化考核标准,确保天窗资源的充分利用。

3、逐级负责、强化考核,提高作业效率

为确保现阶段推行“天窗修”顺利实施,铁路公司应成立天窗修领导组,由领导组负责对工务天窗修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及实施效果和实施质量的考核,由铁路公司调度室设专人负责对天窗的日常管理、分析和考核,对天窗利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建立健全天窗分析制度。同时每月由天窗修领导组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天窗兑现、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施工与维修天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4建议

由于港口铁路发展的自身特点,港口铁路运输组织形式、工电段人员组成及维修方式与国铁还存在很大差异,港口铁路逐步推行实施“天窗修”还将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对天窗修深入学习、探索和创新,才能真正解决和提高港口铁路工电维修及施工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确保工电维修与施工的安全目的。如何逐步推行实施好天窗修制度,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建议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加强港站调度联系,不断完善“天窗修”管理机制

加强港站调度联系,进一步合理安排优化运输组织方案,结合港内实际生产情况,统筹协调好东港、西港、新港、调车场及三期铁路运输能力,提高机车作业效率,最大限度发挥既有线运输潜能。不断完善“天窗修”管理机制,提高工电施工组织水平,建立完善保障机制,使运输组织及维修施工各个环节衔接有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天窗利用率,确保行车和施工的绝对安全。

2、强化组织、落实责任,确保行车及施工安全

在落实天窗修管理体制中,完善施工管理办法,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以坚持“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为原则,不断完善较大调车场天窗作业组织办法和既有线改造天窗作业实施办法等措施,落实施工天窗中的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和岗位负责,加大天窗作业现场控制力度,才能确保施工的绝对安全。

3、合理利用天窗资源,施工与运输统筹兼顾

第6篇: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铁路的改革与发展,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是铁路分局撤销,站段单位实行大合并,打破了企业既有成熟的消防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又未完全形成。二是近年来铁路新建大量新线,新建了一批铁路车站、货场及重点行车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业务量大量增加。三是根据铁道部减员增效的要求,人员大幅度精简,人员调整频繁,人员不足及调整频繁造成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四是企业消防投入不足,造成铁路消防设施大量欠账,隐患突出。五是铁路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一旦发生火灾,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消防安全管理标准高,任务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铁路消防工作经验,从实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入手,运用标准化管理的理论,思考和探索如何加强铁路的消防安全工作。

一、铁路消防安全形势分析

1979年至2010年,全国铁路管辖区域共发生火灾4899起,火灾造成231人死亡、49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8577045元。火灾起数最多的是1979年,发生火灾事故524起,最少的是2008年,发生火灾事故12起;火灾损失最多的是1992年,损失1547.2万元,最少的是2008年,损失80.7318万元。火灾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09年以来火灾事故起数和损失数相比2008年均有所增加(见图1、图2)。这些数字充分表明铁路消防安全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也暴露出消防工作还存在不少漏洞。主要的问题有发下几方面。

(一)部分单位领导消防责任意识不强

没有真正树立“消防自管、隐患自除、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消防安全检查不细致、不认真,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问题,火灾隐患的整改态度不够积极,消防资金投入不足,对消防监督检查通报的问题没有认真分析,不能举一反三、切实消除火灾隐患。二是部分建设、设计单位没有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及消防技术标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不完善,甚至出现漏项现象。三是部分单位消防设施长期缺乏维护,管理不善,没有按规定落实自动消防系统维护保养和每年检测制度,存在消防设施失灵甚至瘫痪等问题,部分单位还存在消火栓管网无水、漏水、关闭、掩埋等现象。四是机车、车辆及电气设备定期检查与维护管理制度不落实,设备检修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

(二)火灾隐患整改的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铁路运输企业本着不欠新账,逐步还旧帐的思路,新建项目的消防设施配套建设比较正常,每年也均投入大量资金对既有铁路重大火灾隐患逐步进行整改,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且随着消防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资金投入远远达不到整改要求。

(三)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不足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自身基本没有设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运输、客运、车辆、机务等专业系统及站段单位也基本没有配备消防专业的技术人员,消防安全工作长期以来处于铁路公安消防机构唱“独角戏”的状况。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铁路运输专业部门及各站段单位才慢慢配备了消防兼职干部,但他们往往身兼数职,难以集中精力从事消防工作。且随着铁路机构改革,部分单位的消防兼职干部调动频繁,刚接受完消防培训就被调离消防工作岗位,新接手的消防兼职干部不熟悉消防业务,消防工作缺乏连续性。

(四)消防监督执法及考核不够严格

铁路公安消防机构长期以来隶属铁道部及各铁路局管理,监督管理的均为铁路内部单位,往往导致严不起来、硬不下去的现象,甚至出现干预正常执法的情况,对发现存在的消防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大,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场所也往往不能及时责令停产停业进行整改。加上铁路内部制定的《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月度安全质量考核办法》及《消防安全包保责任制度》等一系列的考核文件多数为对结果的考核规定,对工作过程的考核规定较少,不能有效遏制消防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

(五)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铁路建设步伐,形成先天性火灾隐患

当前,全国大范围的铁路工程项目正在实施建设,大量铁路建设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边设计、边施工、边审批、边变更、边验收、边使用、边整改的现象普遍存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消防技术力量也参差不齐,从前期的消防审核及施工工地检查中发现存在大量的消防问题,甚至有的出现消防设计漏项、施工单位没有按标准施工的情况,一旦处理不及时,就将形成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加强铁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形成消防管理合力

铁路运输企业应严格按照《消防法》的消防工作方针及原则,着力改变防控火灾由消防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按照《消防法》、《铁路消防管理办法》和《铁路旅客列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全力推动铁路运输企业、业务部门、站段单位、职工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建立“铁路运输企业统一领导,业务部门依法监管,站段单位全面负责,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网络,形成消防管理合力。一方面按照“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原则,完善和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机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逐级明确消防安全工作目标和责任,把“防”和“消”的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到各单位、各车间(班组)、各岗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运输、客运、货运、机务、工务、电务、车辆、计划、财务、劳卫、建管、房产、宣传、教育、安监、综治、多元、工会等业务部门的消防管理职能作用,按照“管生产、管专业(系统)必须管消防安全”的原则,切实督促各部门认真履行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职能,落实“系统管理,系统抓,系统落实”消防工作责任,组织各运营单位完善和落实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

(二)构筑铁路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和做好

“四个能力”建设,提高抗御火灾能力

1.构筑铁路运输企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以提高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落实消防工作“四项责任”、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为着力点,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明显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明显改善消防安全环境,有效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1)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落实员工岗位消防责任;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

(2)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铁路重点场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单位要建立志愿、“保消合一”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要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熟悉消防设备,并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及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

(3)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铁路车站、宾馆、酒店、旅客列车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4)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志,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要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

2.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督促运输、客运、货运、车辆、计划、财务部门及各车站、各车务、车辆段制定实施计划,落实责任和款源,逐步完善沿线车站、客车停留存放场所、重点行车场所、物资集中场所消防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站段和列车抗御火灾整体能力。

3.进一步加大力度,督促各单位落实消防设施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三)依靠各方合力,推进消防管理规范建设

1.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规程,规范企业消防管理行为。近年来,铁道部依据新《消防法》的规定,修订了《铁路消防管理办法》、《铁路旅客列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铁路公安派出所乘警队消防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各铁路运输企业要结合直管站段改革实际,修订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规程》,从消防组织与职责、消防管理制度、消防档案、站段消防管理、旅客运输消防管理、货物运输消防管理、货物仓库消防管理、建筑工程消防管理、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消防宣传教育、防火检查和隐患整改、火灾扑救和调查处理、奖励与处罚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要针对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路地合资、合建、合用综合型站房、高层建筑,同一建筑物内不同产权、不同使用功能单位多的特点,比照社区消防管理的模式,专门制定多产权、多单位、多用途建筑物的消防管理规定,成立由物业管理或者主管单位领导为组长,其他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消防管理制度,做到消防安全管理不留死角。

2.细化重点单位界定标准,从严实施重点消防管理。根据新《消防法》的规定,铁路公安机关要结合铁路实际,进一步细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条件,达到消防重点单位条件由铁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登记备案,每年要以铁路管理机构文件进行公布,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定期组织开展消防监督抽查,严格消防管理。

(四)狠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确保消防安全稳定

实践证明,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是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的有力措施。铁路运输企业要根据不同地区和时期的火灾特点及消防工作重点,及时开展广泛深入和扎实有效的整治行动。铁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派出所、乘警队、公安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并以通报或专题报告的形式通报给有关单位落实整改。对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铁路公安机关要写出专题报告及时报铁路管理机构。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不能立即改正、消防安全没有保障的场所,要采取断然措施予以查封或依法给予停产停业处罚。铁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派出所、乘警队、公安段要建立火灾隐患整改立销案制度,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建立电脑档案,指定专人跟踪督促落实整改,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对存在火灾隐患迟迟不落实整改的单位,要坚决采取法律手段,依法实施处罚。要着重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1.全力以赴抓好客车防火安全。一是抓车辆设备质量检查,保证车体绝缘、客车电器、消防设施达到出库标准。二是抓三乘联检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要加大对“三长”的考核力度,坚决防止三乘联检走过场,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三是抓重点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的检查,落实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制度,重点检查发电车、行李车、邮政车、餐车等重点岗位人员的值乘状态,坚决防止脱岗、睡觉、吸烟等违章违纪现象。四是抓关键设备检查,重点检查发电车机组、“两炉一灶”和车电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五是抓消防器材检查,保证齐全有效。六是抓人员应知应会的检查,加大列车工作人员应知应会的考核力度,防止不合格人员值乘上岗。

2.加大公众聚集场所消防专项检查力度,坚决杜绝群死群伤火灾事故。铁路运输企业及铁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派出所要进一步加强对集中售票点、商场、集贸市场、营业厅、卡拉OK厅、酒店、宾馆、旅馆、招待所、行车公寓、文化宫等公众聚集场所及“三小场所”和各单位利用闲置物业擅自改变用途出租作为招待所、公寓等用途的场所的消防检查,同时,对前期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复查,对检查、复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能立即改正的要督促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改正的要督促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存在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现象的场所和没有达到消防安全条件极易引发火灾及造成人员伤亡的场所、部位,要坚决予以查封或依法责令停业、停用进行整改。

3.加强重点行车场所监督检查,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重点行车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中断铁路行车,打乱行车调度指挥,对铁路运输生产秩序的干扰和影响非常严重。铁路运输企业及铁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派出所要加强对信号楼、通信站、牵引变电所、配电室、调度室等重点场所的消防检查,查看防火封堵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防雷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规定,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运行是否良好,职工消防设施操作技能及应急处置能力是否达标。

4.狠抓工程工地防火措施的落实,确保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目前,大规模铁路建设正在加快步伐,铁路运输企业及铁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一方面要从新线工程消防监督审核关系到铁路发展百年大计,关系到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要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消防技术规范、标准,严格把好审核、验收及施工期间的监督检查关口,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严防建设工程由于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标准而形成新的火灾隐患。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工地的消防安全检查,切实防止铁路施工工地和工棚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强化消防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职工消防安全素质

一是要将宣传培训作为稳控火灾的一项主要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覆盖广、层次深的消防安全宣传。充分利用铁路电视台、报纸、办公信息网络等媒体,加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的密度和频率,跟踪隐患整改,剖析火灾案例,教育警示职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遵守消防法规、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以《消防法》、《铁路消防管理办法》、《铁路旅客列车消防管理规定》等消防法规以及消防安全常识、旅客列车火灾典型案例、火灾逃生方法为主要内容,通过车站、旅客列车广播系统、宣传栏、视频等阵地加强宣传,开展消防宣传读物进车厢活动,引导旅客、货主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以及铁路行业规章,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三是落实消防安全培训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站段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干部和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电工、电气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作业人员、旅客列车工作人员、车站客货运职工等参加消防安全专项培训,持证上岗。四是完善预案,并组织演练。督促、指导各单位认真按照《铁路旅客列车消防管理规定》、《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铁路动车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完善本单位各项《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发文执行,使预案做到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操作性强,每一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名员工,确保发生起火情况时能迅速反应、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科学应对,并督促、指导管内单位各类《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做到全员参与,提高各单位整体抗灾救灾能力。

三、铁路消防安全的标准化管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将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铁路消防安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运用ISO9000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理论,实现铁路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一方面是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结果的考核,将消防安全目标纳入铁路运输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综治考核和客运服务质量年验收,定期进行消防考评,评出名次。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过程的考核,通过制定公布消防安全管理程序,每年由消防部门组织对各单位各系统的消防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评估,按“达标、基本达标、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进行评分考核。考核评估的结果直接与单位领导干部晋升、工作业绩考核和年度经营目标奖惩挂钩。主要办法和考评标准如下:

1.根据消防安全工作的内容,制定消防安全工作程序,每一项工作可对应若干项(条)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专业技术标准或指标形成考核评估记录。上一次考核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列入本次考核评估中的跟踪项目进行验证并记分。

2.考核评估统一采用“得分制”。每一项(条)标准的对标审核情况定为五个记分档次。分别以4、3、2、1、0分进行记分。每条标准的满分为4分。

3.凡记分表中的每一项(条)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专业技术标准(未量化)的对标审核结果,按“该做的是否写到、写到的是否做到、做到的是否有效、做到的是否有记录”四种情况,每符合一种记1分,不符合不得分。

4.凡记分表中的有关标准(已量化)的对标情况,按实际完成量的达标率记分。每项指标100%达标记4分,90%及以上不足100%记3分,80%及以上不足90%的记2分,70%及以上不足80%的记1分,达标率低于70%记0分。

5.考核评估期限内,发生责任较大火灾事故的直接扣10分,发生责任一般火灾事故的直接扣5分,发生责任起火险情但消防机构认定不构成火灾事故的直接扣2分。

6.考核评估得分:

7.评定条件:

(1)凡评审得“0”分、“1”分的项目条款,列为“严重问题”;得“2”分、“3”分的项目条款,列为“一般问题”。

(2)“严重问题”的界定:①评审中发现性质严重、可诱发或导致特大、重大火灾事故及人员伤亡发生的项目。②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严重的缺项和漏洞;对影响消防安全的系统性问题,未列入本单位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关键要素予以监控。③严重违反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导致体系失效;违反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同类问题普遍或较多,不安全的因素频数高,对系统造成重要影响。④上次评审列出的“严重问题”,未举一反三按计划进行纠正和杜绝。

(3)“一般问题”的界定:①安全管理体系中轻微的缺陷;②孤立的、偶发性的违反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项目;③问题的纠正预防措施欠缺、无效果;④记录缺乏真实性。

8.等级评定

(1)凡发生责任重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评定为不合格。

(2)对受检单位的考核评估得分在90分及以上定为“达标”,80~89.9分定为“基本达标”,70~79.9分定为“合格”,低于70分定为“不合格”。

(3)根据安全管理文件条款内容的安全重要性和程度,对直接影响消防安全的“严重问题”,考核评估领导小组经集体讨论研究后,可直接作出包括“降等”等决定。

9.考核与奖惩

(1)每次考核评估综合考评为“达标”等级的单位,按标准发给一次性奖励。综合考评为“基本达标”、“合格”等级的受检单位,不奖不罚。综合考评为“不合格”的受检单位按标准一次性扣减工资总额。

第7篇: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我国中还没有包含各种运输合同的共同合同概念。单行法中是根据不同方式的运输确定运输合同定义的。民法中一般将运输合同称为运送合同,是指“由承运人将承运的货物或旅客及行李包裹运送到指定地点,托运人或旅客向承运人交付运费的协议”。这一定义强调的是运输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强调了传统民法理论中合同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与我国《民法通则》的合同定义是相吻合的。这一定义体现了从一般法上的定义演绎出特定法上的定义这一传统逻辑。依此逻辑方法,还可演绎出许多专门运输合同的定义。

民法理论上关于运输合同的定义,来源于《法国民法典》所规定的合同定义,“合同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根据这一定义向民法一般原理溯源的话,“合同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之一”:“在法律事实中合同属于人的行为”:“在人的行为中,合同属于合法行为”:“在合法行为中,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合同属于双方的行为”:“合同是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意”。

以运输合同为基点,向更抽象的法的原理方向,运输合同的定义可以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是,由此向更具体的法律规范方向探索,传统理论很难作出的解释。第一,在市场中,承运人和托运人及旅客之间存在严重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二,当事人的“合意”,即传统民法合同自由原则在各种单行运输法中受到严格的限制,合同“协议说”在运输领域中的个别情况下才得到证实。

二、运输合同的种类及其划分意义

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促使运输业不断革新。随着运输需求的持继增强,运输业中不断更新运输技术,采用新型新输工具,扩大运输设施。最终产生了方式更多、运距更远、速度更快、更为安全的社会效果。运输过程变得极其错综复杂。多样化的运输及其所产生的多样化的运输社会效果,产生了多样化的运输合同形式。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运输合同作出不同的分类。同一种类的运输合同又可以依据其他分类标准进行二次分类或三次分类。因此,运输合同呈现出多层次、多分支、相互交叉的模式状态,各种运输合同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合同体系。这一体系中各个层次、各个分支的运输合同不仅具有共同的特征、共同的成立和生效等条件,而且又有明显的区别。

划分运输合同种类的意义,首先是各种运输合同的共同特征、从整体上把握其性质的需求;其次,是科学区分各种不同的运输合同、正确认识不同经济关系对合同法的不同要求,进而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

划分合同种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二大类。第一是理论标准,为了满足理论研究的需要,法学理论上根据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进行一般分类后再对各种合同进行二次归类。根据法学理论,运输合同属于有名、诺成、双务、有偿合同并具有计划性和经济性,又归于提供劳务类合同。第二是生产方式标准,立法和实践中为了准确区分不同的运输合同,根据各种具体运输方式对运输合同进行分类。两种不同的分类各有其不同的意义,但又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对后者有指导作用,后者对前者有论据作用。

从整体上研究运输合同,需要对各种具体的运输合同进行具体分析,因此,应该在法学一般原理指导下,根据各种运输生产关系的特点,对运输合同进行分类。当然,这种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也不可能是单一的。

1、根据运输对象划分的运输合同

运输对象是借助运输工具进行空间位移的人身和物品。依此将运输合同划分为旅客运输合同和货物运输合同。人身和物品各有不同的属性和社会属性,对运输条件要求不同,因而也会具有不同的法律意义。划分的意义在于二种合同的法律适用不同。

2、根据运输是否跨越国界划分的运输合同

运输对象的起运点、所经线路和终点均在一国境内的,为国内运输合同。运输对象跨越一国或者多国边界的,为国际运输合同或称涉外运输合同。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前者适用国内法,后者则需适用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

3、根据运输方式划分的运输合同

当代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内河运输、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与此相应,运输合同划分为公路运输合同、铁路运输合同、内河运输合同、海上运输合同和航空运输合同。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每种方式的运输合同都有相应的专门运输法 予以调整。不同的运输合同的相互区别,在各专门运输法中得到具体的表现。

4、划分结果和意义

在立法和实践中,上述三种分类均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交叉、同时发生作用的。作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以运输对象标准为主,以国界标准和方式标准为辅。首先将运输合同划分为旅客运输合同和货物运输合同,然后依国界标准进行二次划分,即将旅客运输合同再划分为国内旅客运输合同和国际旅客运输合同,国内货物运输合同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最后作三次划分,分别将国内、国际客运合同和货运合同以运输方式作更具体的划分。最后的划分结果是:(1)国内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国内铁路旅客运输合同、国内河流旅客运输合同、国内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国内海上旅客运输合同;(2)国际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国际铁路旅客运输合同、国际河流旅客运输合同、国际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国际海上旅客运输合同;(3)国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国内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国内水上货物运输合同、国内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国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4)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国际河流货物运输合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在作第二次划分时,既可以把国界标准优先,也可以运输方式优先,但划分的最后结果是相同的。

第二,以国界标准为主,以对象标准和生产方式标准为辅。首先将运输合同划分为国内运输合同和国际(涉外)运输合同。然后,根据对象标准(或生产方式标准)进行二次划分,即划分为:国内旅客运输合同和国内货物运输合同,国际旅客运输合同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最后做第三次划分,即以生产方式标准(或对象标准)所作的划分。这种划分方式的最后结果与第一种划分方式是相同的。

第三,以运输方式标准为主,以对象标准和国界标准为辅。首先把运输合同划分为:公路运输合同、铁路运输合同、内河运输合同、航空运输合同和海上运输合同。然后,根据对象标准(或国界标准)进行二次划分,最后以国界标准(或对象标准)进行第三次划分。这种划分方式的最后结果与第一、第二种方式仍然是相同的。

从形式上看,三种划分运输合同种类的方式最终出现的划分结果完全相同,似乎这种方法上的区分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从形式所表现的全部上分析,不同的划分方式表明了不同的侧重点和合同范围,因而具有不同的法律意义。以对象标准为主划分不同的运输合同,其重要性在于将客运和货运相区别,同时结合国界标准或运输方式标准,使客运合同和货运合同各自成立为整体运输合同下的子合同系统,可以满足理论研究、立法和实践的不同需要。以国界标准为主的划分方式,其重要性在于将国内运输和国际运输相区别,同时结合对象标准和运输方式标准,有利研究解决运输合同的国内、国际统一和法律适用。以运输方式标准为主的划分方式,则体现了各国运输立法的普遍性。现代各国大多是以运输方式为依据进行运输立法的,例如,我国已经制定的铁路法、海商法、航空法等均以运输方式命名。专门运输法中一般划分了客运和货运,继而又对客运和货运划分为国内运输和国际运输。

运输关系中,旅客和货物从出发地至目的地应当是不间断的。经济关系的这种特性,要求运输起点和终点发生有机联系。在两点之间存在不同的区段或者不同方式的运输。这种状况导致了两种特殊的运输合同关系。第一是同一运输方式中,由不同的承运人各承担部分区段的相继运输。第二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运输方式组合成的多式联运。相继运输合同和多式联运合同的合同主体、合同条件和效力以及法律适用问题尤为复杂。

三、运输合同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形成的运输劳动专业化出现以前,合同法所规定和调整的商品经济范围十分广泛、笼统,运输合同在合同法中仅占极小的位置。运输合同法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8篇: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轮乘制;包乘制;机车交路;质量体系

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085-03

0 引言

机车乘务制度是机车乘务员使用机车的制度。目前普遍采用的机车乘制度有包乘制和轮乘制两种。

包乘制是指由固定的几个乘务机班组成机车乘务组,轮流值乘一台(双机重联时为一组)机车的乘务制度。在这一值乘制度下,机车组包管包用固定一台机车,即除值乘外,还负责机车的日常检查和保养以及中间技术检查,并参加机车的修理作业。

轮乘制是指没有固定的机车乘务组,机车由若干乘务机班轮流使用,各乘务机班可以在任一台机车上值乘的乘务制度,在这一值乘制度下,机车的日常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

从乘务制度的方式可见,包乘制因机车由相对固定的班组使用,有利于加强乘务员对机车运用和保养的责任心,便于乘务员熟悉机车的性能特征,掌握机车的状态,减少因机车故障对运输的影响。但从进步和发展的眼光看,包乘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制约了他的适应性和长期存在的可能性。一是包乘制将流动的机车与固定的班制捆绑在一起,由于乘务员工作时间及班制的限制,使机车交路以及周转受到了限制,机车生产时间不能充分利用,从而降低了机车运用效率和乘务员的劳动生产率。二是机车运用质量负责体制存在弊端。包乘制机车乘务员除了要安全高效的完运用任务外,还要负责机车日常检查、保养以及保洁等工作。而当前各铁路线路均处于一种高负荷、高密度的状态,乘务员运行超劳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包乘制机车质量负责体制显然表现出它的不适应性。轮乘制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正好弥补了包乘制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弊端。

1 大准铁路现行机车交路及乘务制度

大准铁路为单线一级电气化铁路,正线全长264km,总运营里程302.4km。与国铁有两大交接口,一是与大同枢纽大同东站接轨(交接站燕庄站),连接大秦线、丰沙大线;二是与京包线丰镇站接轨(交接站丹洲营站),连接京包线、集通线。与地方准东铁路在薛家湾站接轨;同时,托克托电厂铁路专用线在二道河车站与大准线接轨,全长42.5km;岱海电厂铁路专用线在九苏木车站与大准线接轨,全长5.6km;新丰电厂铁路专用线在丹洲营站与大准线接轨,全长2.6km。

大准铁路公司下设1个机务段,现有支配内燃、电力机车96台。其中配属内燃机车19台(其中DF4型5台、DF7型5台、DF10型8台、DF12型1台),代管2台(其中DF10D型1台、DF7C型1台);配属电力机车49台(其中SS4B型43台、SS3型6台),租赁SS4G型电力机车26台,主要负责配属内燃、电力机车的运用和检修工作。机务段设置有运转车间、薛家湾运用段、南坪折返段、九苏木折返段、丹洲营折返段、燕庄折返段6个运用生产车间。电力、内燃机车均实行包乘制(包括联运车队)。薛家湾运用段内燃机车担当薛家湾至燕庄间客运机车交路。点岱沟机务段电力机车担当点岱沟至燕庄、丹洲营和九苏木间货运机车交路(九苏木至岱海电厂由内燃调机取送);南坪机务折返段电力机车担当南坪至燕庄、丹洲营和九苏木间货运机车交路;周家湾机务整备所电力机车担当周家湾至燕庄间货运机车交路

2 现行乘务制度对交路变化后的影响

长期以来,机车交路和乘务方式的合理结合是机务部门所面临的既具体又关键的问题之一。随着大准线点岱沟至九苏木增二线和巴准线、准池线(分别与大准线点岱沟、外西沟站接轨)的建成通车,神华铁路运输网络将初步形成,届时大准铁路机车交路也将重新规划,逐步将货运机车交路延伸至神池南、肃宁北,远期至黄骅港。大准铁路也将迎来运输格局的新变化,现行机车乘务方式势必将表现出其不适应性,同时对机车运用效率以及机务管理形成影响,主要变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机车运用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神华路网形成后,现行乘务制度使机车交路的灵活性受乘务员固定班制的限制程度愈加显著。大准铁路现有点岱沟(薛家湾、南坪)-九苏木、点岱沟(薛家湾、南坪)-丹洲营、点岱沟(薛家湾、南坪)-湖东(燕庄)三个区段的机车交路;路网形成后将增加点岱沟(南坪)-神池南、肃宁北(黄骅港)交路。首先,复线的形成,机车周转时间将相对缩短,尤其是点岱沟(南坪)-九苏木、丹洲营两个交路区段。如仍实行包乘制,则机车交路区段必须得相对固定,而各交路区段开行列车对数又相对固定,这样就造成交路区段内图定机车周转次数大于实际实际周转次数,导致机车运用效率指标下降。其次,交路区段增加后,又有部分机车需要固定一个牵引区段,而每个交路区段牵引机车需求又不能灵活调节、平衡,这样就造成交路区段越多,牵引动力浪费越大,最终使机车运用效率与交路数量成不正确的比例下降。

2.2 机车乘务员劳动效率降低

机车交路区段增加后,由于包乘制机车乘务员班次相对固定的特点,加之各交路区段车流的不均衡,导致机车到达本段不能灵活调整交路任务本段停时延长,不仅使机车效率下降,而且造成机车乘务员外段驻班时间增加,劳动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交路延长后受包乘制的限制,一是外段可采取继乘换班的地点需采取驻班换乘的方式,不仅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造成机车乘务员外段驻班待乘休息时间延长;二是交路延长后,导致本段乘务人员休息时间延长。各种因素导致乘务人员非生产时间增加,劳动效率降低。

2.3 安全管控压力及基础设施投入加大

随着机车交路的延长,由于包乘的固定性,延长了乘务员在外段(或折返点)驻班的时间,影响了乘务员的生活节奏,且在主要换班地点机车乘务员聚集较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交路延长后在主要换班地点由于机车乘务员驻班时间延长,待乘休息的公寓需求量增加,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

3 机车乘务制度优化方案及保障措施

3.1 优化方案

随着大准铁路机车交路的延长及变化,为了更为合理、高效地使用人力和机车就必须进行机车乘务制度改革。根据调查资料表明,实行轮乘制较包乘制可节约机车1/7左右,并使机车乘务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5%~30%,所以结合电力机车适于长交路运行及大准线机车交路特点,为了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应有计划地逐步实行轮乘制。具体乘务方式如下:

1)点岱沟至九苏木交路区段

采取立即折返制。机车乘务员由本段出乘担当机车作业,到达九苏木后不换班,立即返回机务本段退勤休息。

2)点岱沟至丹洲营交路区段

采取外段驻班制。机车乘务员由本段出乘担当机车作业,到达丹洲营站换班,交由折返段驻班机车乘务组接车,牵引列车返回本段。如此轮流值乘,轮流休息。

3)点岱沟至湖东交路区段

采取外段驻班制。机车乘务员由本段出乘担当机车作业,到达燕庄站换班,交由折返段驻班机车乘务组接车;待乘休息后牵引上行列车到达湖东站不进行换班返回燕庄站换班;再次待乘休息后值乘下行列车返回本段。如此轮流值乘,轮流休息。

4)点岱沟至神池南交路区段

采取外段驻班制。机车乘务员由本段出乘担当机车作业,到达神池南站换班,交由驻班机车乘务组接车,牵引列车返回本段。如此轮流值乘,轮流休息。

交路延长至黄骅港后,实施两处驻班制的乘务方式。同时,研究固定乘务交路的值乘方式。

3.2保障措施

由于轮乘制机车乘务员与机车无固定配置关系,所以对机车的保养和乘务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机车的保养维护工作不再由乘务组负责,而是由专门的地勤及保养人员承担。20世纪在推行长交路、轮乘制工作中,大多数单位曾一度出现机车质量滑坡的现象,纵观造成机车质量下降的原因,其实不是制度决策和轮乘制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按照轮乘制的规律规范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为此要将此项制度得到可靠的落实和推进,就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实施好轮乘制对推动长交路的重大意义,认真研究和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及管理制度。为了克服“长交路、轮乘制”本身固有的一些不足之处,使之在实行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它的优势和特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健全机车质量负责体质

推行好轮乘制,管理是核心,地勤是关键,健全的机车质量负责体制是保证。轮乘制机车质量负责体制要将机车质量工作从包乘制的粗放型管理转变为按职责分工的现代化管理。新的机车质量负责体质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机车的基本质量,要通过机车的定期检修保证其相应的质量标准。机车检修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精心检修机车,保证在定检周期内不发生危机行车安全的机车故障,为安全高效的完成运输任务做好后勤保障。坚决杜绝“三分检修,七分保养”和“修养并重,以养为主”等思想;

二是机车的日常运用状态,应由专门从事地勤工作的部门负责。包括机车整备、机车检查、机车修理、机车给油、保洁以及监控设备的校验和数据处理等。通过地勤整备和校验出段的机车,要保证在一个地勤检查周期内不出现影响机车正常运用及安全的质量问题。同时,保持机车良好的清洁状态;

三是机车乘务员,要熟练掌握机车性能。机车乘务是机车运行工作的主体,要熟知机车基本结构、功能,能够熟练掌握机车操作技术,具备机车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已备在必要的时候能排除故障维持机车运行;

轮乘制的机车质量负责体制,把机车乘务员负担的大部分工作量和责任,按照机车的流动环节分别向地勤等部门进行转移,最大限度的减少机车乘务员的辅劳动,使机车乘务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履行好机车操作职责。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优化劳动组织激励机制

担任地勤检查的司机,其技术业务素质的强弱是推进、实行好轮乘制的先决条件。过去人们惯性的将机车运用管理的重点全部放在行车环节,而忽视了地勤检查人员同样的重要性,忽略机车质量保证体系的卡控环节。为此,地勤检查人员要具备责任心强、业务技能过硬的基本素质。当然推行好轮乘制还要有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制度作为保障。必须认真执行按贡献、风险和责任大小参与分配的原则,加大地勤人员的激励机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使他们感到岗位的优越感,进而激励他们确保运输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形成“竞争上岗,择优上岗”的激励机制,对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激发人力资源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深化机车修程修制改革

一是要大力推行修程修制改革,研究取消辅、小修和延长机车大中修周期。当代机车,随着微机自动检测、逻辑和网络控制及故障诊断等技术广泛投入和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不断增强。实施状态修已经能够满足铁路运输对机车质量的要求。设法减少机车非生产性占用时间,提高机车使用效率;

二是整合机车检修资源,检修布局要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推进专业化,集中修。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讨与机车工厂合作建立机车大中修检修基地,充分利用市场技术资源全面提高机车基本质量;

三是在体制上研究实行机车运用与检修分开,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实施运用与检修分开以后,机车质量的负责分工明确界定,用与修之间建立合同关系,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解决运用与检修之间的矛盾,促使机车运用和检修工作同步提高。避免双方之间的依赖和制约,双方可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改革和发展。以尽快的实现铁路板块的现代化发展,迅速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

4)机务段要制定合理的机车乘务员自检自修范围,认真贯彻执行

以制度落实任务,建立严格的考核评比制度,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做到偿罚有度,公平合理促进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在制定各种职责分工时,应尽量减少机车乘务员的辅劳动,逐步培养并提高轮乘制下机车质量责任意识。同时要有计划地轮训机车乘务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5)严格运行日志的管理,明确故障、事故的责任

随着轮乘制的实行,需要研究新的换乘模式,提高对机车乘务员的管理和调度水平。

4 结论

综上所述,从机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新一代机车的构造、特性分析,我国内燃、电力机车均进入第四发展阶段。交流传动技术、微机自动检测、逻辑和网络控制及故障诊断技术将逐步趋于成熟并广泛投入。取消了相关装置部件和控制相互连锁的电器,减少了电动机的维修,不仅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大大的延长了机车维修的间隔。由于内燃、电力机车具有了一次整备以后可以持续、可靠的长距离运行优势,在推行机车长交路的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机车长交路与乘务员班制及劳动时间的制约,推行轮乘制就势在必行。随着机车交路的进一步延长,新造机车和机车检修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长交路、轮乘制”必将成为大准铁路进一步挖潜提效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2000,3

第9篇: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营业线 四电工程 安全质量 管控

中图分类号:U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77-02

营业线工程施工不同于一般的铁路工程施工,工程施工需要在保持线路运营和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工期紧,干扰多,安全威胁大。营业线四电工程施工相对于其他营业线工程又有其特殊性:工程点多线长,动辄数百公里,管控难度极大,尤其是天窗点作业,点停即通车,任何一个小的疏漏就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1 做好铁路营业线四电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控的必要性

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极为重视,一再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从近几年陆续颁布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看出国家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惩处力度明显加大。目前铁路运输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陆上交通方式,据统计,2016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8.14亿人,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3.32亿吨。铁路运输的对于国家的安全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发生铁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工程项目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在给企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同时,给事故家庭更是造成了o法弥补的损失。铁路施工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将直接影响到招投标,尤其是参与铁路信用评价的项目,一旦发生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排名,从而导致市场经营份额的萎缩,阻碍企业发展。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整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再多的经济补偿也无法维系一个家庭的完整。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尤其作为营业线四电施工这类高风险项目,要严把安全质量关,确保现场施工安全生产可控。

2 铁路营业线四电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控措施

2.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一项制度,必须围绕“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规定,层层包保,将责任制落实到班组、个人。完善责任制考核制度,定期对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建立完善针对营业线施工相关规章制度,各营业线施工项目还针对本项目施工特点,结合各路局颁布的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制定本项目的营业线施工相关安全管理办法和卡控措施等,从制度层面完善管理。

2.2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素质

安全教育培训对于营业线施工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相关人员(如:工班长、防护员等)必须经过专项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如:制作岗位安全卡,上面印制营业线施工通用及该岗位的常见风险和防范措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和网络平台,将作业指导书、作业要点卡片、安全操作规程等电子化并制作二维码,相关人员扫描后即可存放在手机里,随时随地查阅、学习。

2.3 做好安全风险策划工作,严格安全技术交底

风险策划工作必须杜绝经验主义和拿来主义,对危险源的辩识、控制工作,必须与现场的施工调查结果、施工专业和作业范围相结合,实施动态管理,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控制措施,针对高中度风险可能导致的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作业指导书、作业要点卡片、施工方案的编制必须各专业、工序全覆盖并严格规范审批流程。尤其是施工方案的编制,除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卡控措施的针对性外,必须将该方案所涉及施工岗位的风险告知内容纳入其中。

安全技术交底在做好危险源、应急预案、施工方案培训交底工作的基础上,应将重点放在“派工单制度”和“班前安全讲话”的贯彻落实上。每日的派工单必须按照批复的日计划认真详细填写,严禁发生超范围和无计划现象。内容应涵盖次日工作内容、人员详细分工、使用工机具、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等,施工范围、验电接地详细位置及现场防护员位置必须在派工单中明确表述。当日的班前安全讲话严格按照派工单内容进行交底,用图板将当日的施工部署、人员位置、线路走向等按照图形化表述,让每个施工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当日施工所需工机具、防护备品备件、劳动防护用品利用班前讲话时段进行检查,确保满足现场需求。

2.4 强化现场盯控力度,加强现场施工防护

有效的现场监管是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的重要抓手。现场盯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个别盯岗干部不清楚现场施工情况,不知道该“盯”些什么,也未留下记录,使得盯岗工作流于形式,未起到实际作用。

首先,盯岗干部必须了解近期施工内容及重难点,明确重点盯控范围。必须及时获取到盯岗当日派工单,掌握详细施工计划。

其次,将现场盯岗工作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1)作业前盯控:派工单计划是否完善,传达分工是否到位,安全注意事项有无遗漏,现场施工及防护人员、防护用品、工机具是否到位并满足需求等一系列作业准备工作作为作业前盯控检查的重点。

(2)作业中盯控:作业中盯控是盯岗工作最为关键的一环,盯岗人员必须清楚本次作业的关键风险点,重点盯控。检查各项施工是否按照批准计划开展,杜绝无计划施工和超范围施工情况发生;各岗位人员是否认真履职履责,及时叫停和纠正现场施工“三违现象”。

(3)作业后盯控:重点检查“工完料清”执行情况,杜绝出现完工后工料具随意堆放、丢弃从而留下侵限的安全隐患。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同进同出”,必须认真清点,多少人进入施工现场就必须保证多少人同时撤离现场。

做好现场带班盯岗工作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现场施工安全防护力量。现场防护员的配备,除两端防护外,现场至少设置一名现场防护,根据施工范围的大小,视情况增加。基坑开挖作业,每个坑口至少设置一名人员防护,并加设警示条。天窗点内作业,验电接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两端接地,每个接地地点设置两名人员,一人接地一人监护,施工范围每超过800米,增设一组接地,确保现场安全。

2.5 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

在营业线四电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天窗点作业是安全卡控重点。重点防范触电和高坠事故以及因顶点造成的行车事故发生,确保人身及行车安全。

每日工作量必须合理安排,严禁出现无计划和超范围现象,工作内容必须是现有的施工能力承受范围内的,同时必须要有防范突况导致可能顶点的应急措施。梯车和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是确保高处作业安全的重要一环,严格遵守停送电制度和防范感应电伤害是避免触电伤害的有效手段。为此,需专门制定防止电气化铁路区段触电事故安全措施、梯车使用管理规定等制度和相应的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积极开展应急演练、配齐配足相关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3 结语

营业线四电工程施工虽然安全风险极高,但是通过采取种种有力的管控措施并严格执行到位,现场的安全质量是可以有效控制的。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我们必须本着“三如”的心态,努力做好营业线四电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实现个人、企业、国家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全莉.浅析铁路营业线四电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2(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