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王亚,在班里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但他胆子大,脾气倔,纪律散漫,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不端正,成绩平平。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王亚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为此,老师和家长给他找了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书,想让他看后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不料,他自己的问题倒没发现,老师、同学的问题倒看出一大堆,时时以高标准要求他人,指出他人种种“不善待”自己的地方。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造成王亚“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的原因是多元的,但主要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王亚是个独生子,打小开始,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和。在他读小学三年级时,他的父母就因感情破裂而离异了,他被法庭判给了父亲。离婚前他父亲已经因经商不利而破产,离婚后更无力抚养自己的儿子。所以,他的父亲只能将王亚寄托在他年迈的奶奶家里———老人院里的一个小间套房。父亲没文化,很少与儿子进行过心理沟通,而且时常要外出打工,所以王亚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只能由爷爷和奶奶来料理。爷爷和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放任的,凡事都依王亚的,于是他在家一直处在以我为尊的轴心位置。只要大人有一点不顺从他,他便翻脸不认人,肆意指责对方。因此,每当王亚在学校里得罪同学时,对方只能避而远之,因为他是一个“不讲理”的人。王亚的母亲是个能力强,虚荣心盛的女人。她爱自己的儿子,极力要为儿子创造好的读书环境,但又好逸恶劳,常恨自己的丈夫不争气,并时常在儿子面前灌输一些不尊重他父亲和爷爷奶奶的话。由于王亚更喜欢听妈妈的话,所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正确的社会交往心理。
教育策略
一、多管齐下,以诚感化
对王亚这样的学生仅仅依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后,我多次走访了他爷爷奶奶家,并分别和他父母进行了沟通。我发现他爷爷奶奶年事都较高,不具备抚养少年的能力,而且和王亚一起住在老人院里一间不及六十平米的破旧的套房里,生活条件比较落后。我就找他父亲谈话,向他解释了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的重要意义,要求他尽快将孩子接回来住在老家里,由自己亲自抚养。得知他父亲当时生活困难,入不敷出,我就通过申请帮王亚减免了学杂费。同时,我还多次联系了王亚妈妈这一关键人物,告诉她母亲对于子女在人生道路上的神圣地位,我能理解所有父母强烈的爱子之心,但爱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式和价值指导。鉴于他父母二人已难破镜重圆,我郑重请求他们最好能多找机会带孩子出来聚一聚,彼此坦诚布公地交流自己的心境,使孩子能理解做父母的无奈的选择,而不受他们这段不和谐的感情旅程的影响;也让王亚可以再次重温亲情的温暖,过滤自己心中的阴影。我和王亚进行过多次深入地交流。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孩子,悟性高于其他学生,而且知识面较广。我知道他极关心自然怪象,如百慕大三角地带、宇宙黑洞等,凭着自己平时的阅读和积累,我能跟他做较深入的交流,若有疑难,我便和他一起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资料,在答疑解惑中师生共同学习,也融洽了彼此的关系,提高了他求知的热情。
二、和风细雨,给予关爱
在学生面前,我从未将王亚以“问题学生”对待,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生活,我总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有一次王亚课间在教室里玩闹,故意踢坏一位同学的凳子。我没有马上当众训斥他,而是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他反省自己的错误,然后让他主动向别人道歉。下午上学前,他还从家里带来了工具修好了那张凳子。王亚知识面较广,上课时我常常叫他发言,若有满意的答案,我和同学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个个细节的温暖,使他自信心大增,也学会了自我约束,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喜爱。
三、量才而用,建立威信
虽然王亚集体观念薄弱,但点子多,会策划。我就推荐他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收集宣传栏的资料和安排活动课的内容。他十分喜欢这项工作,积极收集资料,精心布置,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努力,把教室里的宣传栏打点得有形有色,精彩纷呈。每期宣传内容都引来同学们驻足欣赏。他巧妙地把活动课“分地到人”,让各个小组自己安排专题去上。他自己则主持监督和评比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王亚的“问题”都已得到明显地好转。他基本上能克制自己不良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也大大增多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在工作上已经成为我的得力助手。对此,我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
当前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小学生还是走读形式,并不住校,因此,除了在学校之外,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由于小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和心理承受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和亲人作为孩子从小接触的人群,对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重点探讨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家长的教育方式
通常存在两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一种是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通常一个孩子周围围绕六个家长,对孩子所提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如果遇到一些困难也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家长帮助孩子解决,这样一来,孩子将没有一点儿抗打击能力,倘若在没有家人保护的环境下遭遇一些困境,往往会备受打击,手足无措,也不会自我调整心态。另一种方式是第一种方式的相对面,在一些家庭,父母对孩子所抱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倘若孩子没有达到家长严苛的要求,就会挨骂,甚至挨打,这样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却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往往有一种怯懦和自卑的心理。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影响。家庭不幸福或者家境不好的学生,往往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交流,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因此,老师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于他们不成熟的心智来说,倘若不加以重视,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3.家长的文化水平
家长的文化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在学校如此,在家里也是如此。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那么可能对孩子的学习不太重视,或者只重视了孩子成绩如何提高,对于孩子的心理特点、情绪变化不懂得如何去正确引导和教育。
二、结语
小学生的心理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于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他们也喜欢模仿。因此,针对以上提出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建议家长可以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积极的、乐观的榜样,以保证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小霞.基于“家校联动”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5).
一般认为儿童健康成长是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青少年健全心理的基础。家庭成员间行为、气氛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影响。[1]不良的家庭因素和父母与子女间心理上的差异、距离,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异常,如父母离异、家庭人员关系紧张、教养方式不当等。
二、EMDR的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
EMDR的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认为记忆网络是心理临床症状和心理健康的基础,除了信息不足或器质性损害导致的病理症状外,未经加工的记忆是产生病理症状的主要基础。大脑的物理信息加工系统,像其它身体系统一样,是以健康为导向的,就像生理方面的伤口会愈合一样,除非这一过程被阻断。当现在的知觉和记忆网络建立联系之后,之前未经加工过的记忆所具有的多种成分就可以被体验到(情绪,生理感受,想法或信念)。加工被视为储存于大脑的信息网络间建立适应性的联结。EMDR会促进联结过程,从而使得相关的联系得以建立。在通过加工从而得到一种适应性的解决途径的过程中,记忆网络中那些未经加工的部分或者表现内容会发生改变。那些有用的信息得以储存下来,以供为将来的体验提供进一步的信息;那些不再适用的信息则被舍弃(躯体感受,非理性信念等)。加工的紊乱可以由于以下原因造成:困扰程度很高的情绪,这些情绪可以阻碍体验得到适应性的加工,比如说童年早期的依恋问题,童年创伤或忽视,“t”生活事件。
三、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对心理创伤导致儿童持续负面影响的解释
如上所述儿童心理受创后困扰程度很高的情绪可以阻碍体验得到适应性的加工,导致记忆网络的紊乱,它们是以状态依赖方式储存的早年生活经历。从进化学上来说,人们在儿童期有需父母照料和养育的需要,同时有被团体同化和认同的本能需要。在此基础上,任何威胁到和谐性的事件都可以导致这些经历被以标志着危险的逃跑-战斗唤醒状态储存下来。这种对于儿童知觉的封存基本停留在全封不动状态,直到这个事件得到加工,有适应性的解除。儿童期经历有着长期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信息加工系统被生存的恐惧给淹没。由于“过去即是现在”,这种对于过去事件和现在事件的知觉的区别的缺乏对于由受创引起心理问题者习得非适应性反馈环路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相似的情景中不断得到强化。例如,一个人童年期经常被母亲言语羞辱和躯体虐待。如果这些经历没有被加工,那些对于过去而言合适的对危险的躯体感觉在生理上储存下来。过去在当下重演,并且通过任何相关刺激的二级条件化作用强化了自己,被用作当下危险相关的自动化反应;确实由于功能不良的反应,她无法守护自己。尽管她可能试图进行认知控制,但在当下她无法选择自动化反应,它们听命于基于过去事件的生化反应。四、家庭对于儿童教养应注意的问题鉴于前文所述,在家庭中对于儿童教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恐吓儿童,让儿童没有安全感,当儿童无力对付产生害怕心理时,应通过讲述科学道理和实际示范对孩子进行教育启发。
2.不要忽视儿童的适宜需要,应注意观察并满足其需要。3.不要对儿童进行情绪虐待,比如经常对儿童的轻微不端行为进行惩罚;经常批评、嘲笑和羞辱儿童等。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有关家庭教育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例如,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生的父母亲(包括学生的年长者)在家庭中对他们孩子所实施的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应包括两方面的教育:一个是学生父母亲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另一个就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其中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应是最为主要的教育。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生的父母亲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种培养教育,也就是在学生家庭中,其家长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及自己的生活实践,来对他们子女的学习生活施加一定的影响,以期让他们的孩子能朝着他们所希望的预期目标发展。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就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教育;在这个家庭中,不管是长者对幼者,还是幼者对长者,所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都应属于家庭教育。本文中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学生家庭中,其父母亲及其家庭成年人对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影响及教育的过程。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和早期性
在小孩出生之后,其原生环境就是他第一次接触的环境,其父母亲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人生整个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就是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一辈子的发展状况,家庭教育起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众所周知,人的教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家庭教育就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校里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多或少都可在学生家庭里反映出来,而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所发现的很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其根源均可从学生家庭教育中进行追溯。
2.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
小孩出生以后,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与自己父母亲在一起的家庭里,并不断地受到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这种家庭教育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有意与无意中进行着,无论是通过哪种形式、在哪个时间实施教育,都是家长通过自身的一举一动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随时随地的影响和教育。这种教育既影响到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及谈吐品行,而且还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品行道德,具有极大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种来自学生家庭的、能够影响到学生一生的终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学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及学生家庭的价值观。
3.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渗透性和感染性
实践表明,能对小孩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主要有:家长的学历知识、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情绪氛围。小孩与其父母亲之间的天生亲缘和血缘关系,使得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小孩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对于自己父母亲的一举一动,小孩往往能够做到心领神会。而一个家庭氛围越和谐、亲情越浓厚,越能促进小孩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家长及其家庭其他成员所持的态度,极易引起小孩的共鸣,因而家庭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渗透性和感染性。
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且学生家庭教育的具体方式,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将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发育和健康成长。
(一)强迫式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部分高等院校和学生家长,把学生成才与否界定在学业优差和能否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上,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素质能力的培养,却考虑不够。这样,就使得许多家庭在对他们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时,采取强迫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采取命令、惩罚的方式来强迫孩子学习,更有甚者,采取打骂的方式来逼迫孩子进行学习;在孩子学习期间,为了能快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制定出一些硬性学习指标;一旦孩子未能完成这些硬性学习指标,就采取罚、打等极端方式来对待。显然,长期在这种强迫性家庭教育方式下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等性格特征。这些孩子一旦形成这种性格特征,就对学习充满着恐惧、厌烦,对生活充满着痛苦。因此,在这种强迫式家庭教育下,学生极易形成极为强烈的自卑情绪,甚至会得诸如强迫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由此可见,强迫式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由于这种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味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极大地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在这种强迫式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先不论他们能不能成才,以他们这种不健全的心理状态进入大学学习,一碰到困难、挫折,且这些困难、挫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时,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放羊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与上述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正好相反,放羊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则是以听之任之的教育态度来对待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不闻不问,只要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与家长没有任何关系了。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更多地是出现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上,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一直在外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因而就出现了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的状况;只要能及时给孩子缴纳学费、给孩子按月寄生活费就很不错了,其他的诸如孩子的生活困难、心理健康问题等一概不予以理睬,全部推到学校方面。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学生极易产生放纵自由的性格特征,一旦进入大学,在与人交往中就容易出现散漫、缺少团体合作的意识,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事情。长期形成的性格缺陷日渐暴露出来,在一定条件下就引发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民主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看,民主式家庭教育这种方式,是在总结和吸收以上两种家庭教育优点、有效克服其缺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中,作为学生家长,他们能够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与孩子积极地交流,并且帮助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对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闪光点,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孩子在学习中做得不好的地方,能及时予以指出,并与孩子合作一起进行解决。此外,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极为重视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能够真正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遇到问题,特别是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就能及时予以沟通和帮助解决,这不仅能让孩子形成独立、坚强的性格特征,而且还有利于孩子具备健康、自信的人格魅力,因而在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就能较好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促使他们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当然,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并非单独出现的,也不是无条件就可以进行实施的,通常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的成功实现,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学生家庭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收入;第二,学生的家长都应具备比较高的文化水平;第三,学生的家庭应具备团结协作的家庭氛围。在实际当中,有些学生家庭并不全部具备这些条件,但这些家庭仍然可以培养出较为优秀的人才,属于这种群体的并不多,而且从总的来看,缺少其中某些条件的学生,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也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结束语
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的家庭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包揽孩子的吃穿住行,导致孩子丧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至于在孩子脱离父母步入大学生活后缺乏自理能力,无法快速融入集体适应新环境,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另一类家庭对孩子放任自流,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不讲方法,当孩子犯错时一味的以暴力的方式惩罚孩子,致使孩子形成心理压力甚至造成心理障碍。
高校在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应增强家庭教育的主动意识,积极预防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父母在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应注重孩子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时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孩子多交流沟通,通过民主、和平的方式与孩子探讨问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保护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尊重孩子,时常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转变观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度。不要一味追求好成绩、好前程,一个人健康、幸福与否,更多的取决于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掌握合理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要觉得羞于开口,要主动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大学期间,学生会面临着升学、就业、情感等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如何帮助学生合理宣泄排解压力,是我们高校工作的重点。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我们应加以重视并使之融入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在新生入学之际,即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调研,便于了解学生心理状况。通过新生心理调研,发现有心理隐疾的学生立即建立个人档案,建立有效的防御机制。通过张贴标语、定期组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心理隐疾的危害,普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重视程度,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合理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注重家庭伦理道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维护着家庭和谐稳定,保障着社会健康运行。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金钱观”、“功利主义”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取代,从而导致现代大学生道德的丧失,致使家庭、社会关系紧张,进而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家庭关系中要树立“父慈子孝”的教育理念,宠爱孩子但绝不溺爱,孩子应注重孝道,学会感恩,以此为准则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平等交流,相互理解,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特困家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了解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高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特困家庭学生是指那些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平均经济收入和生活平均最低水准线,本人在校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特困家庭学生群体正在形成。据有关估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在校大学生特困家庭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7%左右,大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主要来自老少边穷地区,80%左右来自农民家庭。造成这种特困家庭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家庭变故,因病及职工下岗待业等等。高校特困家庭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也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心理上还要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压力感和挫折感。如何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有针对性的做好调适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数百万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推进金融改革的一项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特困家庭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中有的身处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总体生活水平低,家中兄弟姐妹多,父母抚养能力差;有的过早失去了父亲或母亲,更有甚者失去双亲;有的父母中有一人下岗或两人下岗,又有的家人生病,需负担医疗费用而负债累累;有的是家遇天灾人祸或意外事故等等,每个特困家庭学生的背后都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辛酸与艰难。一个人未成年前,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特困”的环境使特困家庭学生更懂得自尊自爱,比同龄人更早地感悟了自立自强的深层内涵,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性、适应能力方面都略显优势;特困家庭学生逆境成才的强烈愿望,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增强了忧患意识,在拼搏中,跨入了高等学校的大门。在此同时“特困”的环境又使他们产生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独立意识和依附心理的冲突,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特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一般地讲,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敌对等方面,特困家庭学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方面。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
(二)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一般地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地增多。对特困家庭学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1.自卑心理
一个人的自卑感往往是强烈的自尊心长期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强烈的挫折后的反应。因此,在特困家庭学生中出现自卑心理状态是正常的。
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1)家庭生活上比较困难,经济上比较拮据的自卑;有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不希望同学知道自己家庭困难,尽一切可能筹措学费和生活费,但自卑感很重。(2)高中时是学习尖子,自我感觉尚可,在强手如林的大学学习中处于不利地位时,往往难以承受。(3)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现代高科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或更时尚的文化消费,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差异并以此产生的自卑。(4)对低年级特困家庭学生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业余特长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而产生自卑,而对高年级特困家庭学生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在就业前比别人缺少“资本”而产生自卑。(5)个别同学的言行:一个轻视的眼神,一句冷言冷语,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长期存在就会形成退缩性人格或抑郁性人格,极个别的甚至导致绝望轻生自卑和无望感。
2.抑郁心理
特困家庭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的重负,从而产生压抑、浮躁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因家庭突遭变故或父母离异所导致的特困家庭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面对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时,不能较好的调整心态,而是怨天尤人,恨命运不公,有时过于敏感,稍有争执便暴怒,破坏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关系;有的则终日少言寡语,封闭自我内心,回避社交活动,陷入了无法自我疏导的矛盾中,逐渐形成抑郁心理,终日情绪消沉,积极性不高,缺乏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抑郁是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
3.自我封闭
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困家庭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
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特困家庭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高校特困大学生大多数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村,成长环境是造成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客观原因,由于从小生活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加上交通不便,文化滞后,思想保守,人际关系简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自然产生讷于言语,羞于交往,缺乏尝试勇气的“恐惧”心理。当他们考入大学,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看到城乡的巨大反差,看到经济、知识、文化等等方面与大都市的差距后,便陷入了无奈、苦闷、羡慕、嫉妒的矛盾之中;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祟,加剧了部分特困家庭学生的“恐惧”心理,他们往往为了掩盖矛盾,逃避现实,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特困家庭学生因为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就不与别的同学接触,自己闷头读书,不敢与他人交往,大家也没有机会了解他,结果就变的越来越孤独。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受经济局限,生活上难以“洒脱”,寒酸的外表也往往使其觉得“矮人三分”,同学间的礼尚往来尽量躲避,班级活动也不敢多参与,为了掩饰自己经济上和心理上的贫困,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更不愿别人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就产生远离集体、自我封闭的心理和行为,回避交往,来维护一时的自尊。但对特困家庭学生的日后发展是更为不利的。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匮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问题行为较多。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问题,当多种因素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调查中发现,除人际交往问题之外,比较典型的问题还有学习失败、出走、旷课、偷窃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存在经济困难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二.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特困家庭学生身负经济、心理的双重负担,坚持学习和生活,付出了其他同学的几倍努力,充分表现了这类学生的独立性,成为高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对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呈现出来的种种特点,应当充分认识,积极寻求特困家庭学生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
特困家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是心灵特别敏感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给他们的心灵撑起一片绿荫,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探索,细心的关爱和辛勤的浇灌。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做好调试工作,这是一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了解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相比较而言,在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比较明显。
1.对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特困家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受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但是,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这种关注更多地是直接的经济方面的帮助,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特困家庭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自然也就缺乏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
2.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由于特困家庭学生自身特殊的背景,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问题并由此而影响到他们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成才等许多方面。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特困家庭学生的比例一般在5%~7%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然而,针对这样一个有着一定的共性、人数不少的群体,我们却很少有相应的系统教育措施。
3.助困与育人相脱节
高等院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力求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然而,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有限,不能彻底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还需要发挥特困家庭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即使得到一定程度的资助,也仍然不能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4.缺乏管理上的协调与配合
做好特困家庭学生工作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情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其一是缺乏学校内各部门协调和配合。面对学分制和住宿公寓制推行后,学生自主性、分散性大大增加,统一管理相对削弱的新情况,学校在整体管理上很难适应,各部门、上下级之间不能及时地建立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手段,使得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情况。其二是缺乏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衔接。目前,对学生的各种鉴定包括毕业鉴定流于形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不反映问题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在中学已经非常明显,有些甚至相当严重。
三.应对策略
特困家庭学生身负经济、心理的双重负担,坚持学习和生活,付出了其他同学的几倍努力,充分表现了这类学生的独立性,成为高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对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呈现出来的种种特点,应当充分认识,把握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调适工作,积极寻求特困家庭学生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了解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后顾之忧
多年来结合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实际,不断健全帮困体系,通过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帮困工作,建立起以银行贷款为龙头的解困体系。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了特困家庭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主要问题,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其中有一部分特困家庭学生的奖学金)、勤工助学制度、特困家庭学生困难补助制度、社会资助和师生、学生互助等资助体系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困家庭学生来自经济方的压力。尤其是勤工助学的渠道,大部分同学认为勤工助学挣来的钱用的比较安心,同学们希望学校能多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以求在勤工助学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要积极拓宽勤工助学的渠道,开辟助教、助研等新的勤工助学岗位,在学生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种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最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对高年级的特困家庭学生尽量使他们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到勤工助学之中。
深化教学改革,实行学分制,也是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出路。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高等院校应当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完善个性,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学分制的本质特点:(1)自由的选修,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每学期修课的数量,使学生具有极大的自主性。(2)学制的弹性化。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经济及身体情况可以提前毕业。(3)强调个性发展和实行目标管理。在学分制情况下,学生可以在三年的时间内学完四年的课程,减少一年的学习费用,又可以提前毕业。
再次,要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水平,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特别是没有相关专业基础支撑的院校,要通过引进人才、进修、培训等措施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咨询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校关心和帮助是调适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活是影响每个特困家庭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和阶段,学校在培养特困家庭学生健康心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无法相比的优势。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面对主体学生的广义的思想政治工作外,对特困家庭学生而言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特困家庭学生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观察他们外部的言语、表情和行为的变化,掌握其思想脉搏,善于捕捉异常行为之前的一些异常情绪,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其对我们产生信任感,消除心理屏障,在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2)因势利导地发挥人的自尊心的积极因素,在工作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几句鼓励的话语,关心的行动,就可以使他们克服心理上的消极因素,逐渐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康心理。同时要积极树立他们身边的在逆境中发奋成材的典型,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自强自立,树立战胜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决心。(3)要充分看到特困家庭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较一般学生较强的特点,我们应该根据这一特点,教育特困家庭学生勇于面对自身的困难,在克服困难中成长起来,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高年级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分化状态是有明显的转变,有不少的特困家庭学生经过自己几年的奋斗,成为一个心理正常、自立自强、不仅能吃苦,而且表现出较高的责任心和奋斗精神。他们是大学生活中的成功者,我们就是要通过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确有成效的工作,使我们更多的困难学生,从暂时的困境中走出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在硬件投入的同时,要营造关心爱护特困家庭学生的良好氛围,广大教师、学生要充分地理解特困家庭学生所处的处境,给特困家庭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充满亲情、友情和关爱的大家庭。教育非特困家庭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以诚待人,以心换心。每个学生都应主动地帮助特困家庭学生解决困难,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献上一份同学的真诚,鼓励他们多与特困家庭学生交朋友。同时在大学生中进行消费行为引导,树立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可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自立光荣的优良风气。通过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认识到勤工助学不是单纯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它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人格的完善和发展。要使经济支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困难补助改为特别奖学金,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优先满足特困家庭学生的需要,力求通过特困家庭学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要使勤工助学与成才有效结合。在劳务型勤工助学基础上,要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特困家庭学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及早进入科研、开发、生产过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社会以及学校对特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既是对特困家庭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特困家庭学生的期望。应有意识地将资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特困家庭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党的温暖,师生的关心和呵护。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三)增强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重负,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情绪状态。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特困家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教会他们善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塑造健康人格。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特困家庭学生心理档案。对特困家庭学生实行个性跟踪,有利于因材施教。(2)针对特困家庭学生共同心理需要和普通存在的问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系列心理讲座辅导。(3)对特困家庭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使心理咨询中心成为特困家庭学生的“爱心之家”有助于维持心理平衡(4)给特困家庭学生创造条件并指导他们加强心理完善的训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采取积极态度主动实践、完善自己。实践证明大部分特困家庭学生经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实践,心理素质提高很快,随着思想上的不断成熟,心理上的成熟也大大加快。
(四)帮助特困家庭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找准发展目标。
强化育人环境,对特困家庭学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因此,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特困家庭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特困家庭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特困家庭学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调查表明,低年级心理问题要比高年级严重。因此,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专业教育之外,要强调学习困难、专业兴趣、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教育。
在当今社会大环境影响下,随着城市离婚率的提高,城市普通小学中离异家庭的子女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一所城市小学中有30%的孩子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甚至曾有一个班级,40名学生中有27名来自离异家庭。离异家庭的小学生既是父母婚变过程的见证者,同时也是破裂婚姻的直接受害者,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心理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孩子该如何应对父母的离异等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全、完整、和谐的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父母离异而带来的伤害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个性,使得这些家庭的学生或孤僻冷漠,或自卑任性粗暴……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解决,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作为学校教师,要更多关注这类孩子,让这些特殊家庭子女敞开心灵的窗户,迎接灿烂阳光,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健康发展。
一、班主任要营造良好氛围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通过达成集体共识来改变人的行为比单一解决个人行为有效。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及良好的风气具有渗透心灵的力量,能为学生感知、接受和模仿,它所形成的正确的集体舆论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集体意识、集体舆论对消除某些心理障碍也具有重大作用。
由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强烈刺激,那些本来就感情脆弱、性格内向的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抑郁感,有的甚至心理失衡。对这样的孩子,除了要做细致的个别工作外,更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孩子产生归属感,以下为一个通过集体作用改变问题行为的案例。
李某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女孩子,从外表来看她文文静静,不多言语,衣着干净整洁,很讨人喜欢,但她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常撒谎,撒谎时脸不红心不跳,足以让人信以为真。有一次,她把班主任补给她的交生活费剩余的50元钱藏起来用来买零食。一个月后,她奶奶发现此事,她拒不承认,差点引起家长的误会。不仅如此,据同学反映,她对同学很凶,行为乖僻。夏天,她在邻居午睡时,故意把楼梯上的铁栏杆踢得很响,影响邻居的休息。她还常常偷偷去敲邻居的门,然后飞快地跑掉,让人莫名奇妙。
对此,我没有采取简单的批评了事。我了解到她不同寻常的家庭背景:父母离异,母亲再嫁,父亲再婚,父母离异时都坚决不要她,把她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她现在随奶奶生活。可以想象这给了她多大的打击。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她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她走出心理误区。她因为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报复心重;她撒谎因为怕挨打(偷藏学费买零食那次,她被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她学习成绩差,经常不完成作业,因为奶奶根本不认识字,无法辅导她学习。
由于父母离异时母亲不要她,给她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而父亲在一家私企打工,很久都不回家,她长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养成了孤僻冷漠而且报复心重的性格,常无端地对同学发脾气。我以平等、信任、尊重、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她,经常和她接触谈心,和她交朋友,满足了她渴望被尊重、被关爱的心理需求,形成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班级开展了“爱在我班”的系列活动,不公开地发动全班同学与她接近,帮助她补习功课,克服学习困难。渐渐地,她能与同学和谐相处了,同学们跳皮筋、做游戏时,她不再打闹,而是高高兴兴地参与其中了。
离异家庭的子女在人际交往方面防备意识特别强,同时还对老师、同学有一种抵触情绪。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玩。一旦孩子的群体生活正常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教过这样一个男孩,他的智商比较高,但很不合群,还常常无端猜忌同学,甚至动不动就采取过激行动。有一次,他同外班学生发生冲突,被打破了头。我班学生去劝他,他反而认为是在歧视他并对该学生拳脚相加。对此,我当时没过分责怪他,而是组织学生把他送到医院。在他住院期间,又组织学生去看望他,帮他补习功课,出院后,他在一次班会上主动检讨了自己。他说:“我原以为我是一个破裂家庭的弃儿,所以我感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温暖,以为这都是假的,这一次我深深体会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片真情。”从此以后,他判若两人,更加勤奋地学习,班级活动也总是抢在前面。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关心,心理问题在良好的氛围中迅速得到缓解和排除。
通过这件事,我也得到启示:学生身上发生的许多事,往往并不是道德品质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他们需要教师、家长和同伴的关心和理解。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学生很容易做出出格的事。“心病”当以“心药”医。作为班主任,不能将学生的问题行为视为品行不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他们,要给他们满腔热情的关怀和帮助,帮助他们分析“病因”,根据所发生的问题性质,用适当的方式来感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关心、教师的可亲,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对于一些因为父母离异而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果家长或教师采取简单粗暴方式对他们进行怒斥、讽刺、挖苦或以失望、不理睬、歧视等态度对待他们,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中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来报复。因此,必须满足他们自尊的心理需要,防止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经常与同伴在一起学习、玩耍。
离异家庭学生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会影响其性格。教师设法提高这些学生在班级里的地位,对于纠正他们自卑、孤僻和缺乏责任感等不良性格是有益的。比如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在他们担任班委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并通过不断的鼓励和表扬来提高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责任感、纪律性和自制力等。
二、教师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每一个孤独痛苦的人都需要温暖、理解和帮助。离异家庭子女内心藏着太多的痛苦和不幸,充满着困惑和矛盾。教师如果不及时予以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为了更好地让离异或寄养家庭的子女缓解内心压力,我引导这些孩子在日记中将内心深处那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宣泄出来。与此同时,我通过日记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如:我校学生张某,由于父母离婚后爸爸到海南打工,妈妈到成都打工,她与奶奶、二婶一家生活在一起。每当看到二婶一家亲热地散步,妹妹在二婶面前撒娇时,她就特别痛苦,内心深处产生了孤独、凄凉与被遗弃的感觉。在家里她对二婶、奶奶善意的批评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我利用日记引导她接受现实,悦纳自我,主动协调与二婶、奶奶的关系。她终于认识到虽然父母分开了,虽然他们因为生活所迫出去打工,但他们还是爱她的。作为子女应该理解父母,学会照顾自己。后来,她也能与二婶、奶奶一家和谐相处了,笑容又出现她的脸上。
三、学校要及时指导家庭教育
学校应注重引导离异家庭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加强理性,注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避免对离异的对方言过其实的攻击、指责,不要为了争取孩子的偏爱,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
离异家庭的家长常常是苦恼的,情绪常常波动,即使有了新的家庭,心理也难免有一些疙瘩和难言苦衷,又常常容易在言行上表现出来,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努力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离异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情爱残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要帮助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克服情感心理障碍。离异的父母要创造条件,尽可能给子女多一点爱和关怀。我们应主动和家长联系,及时交换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身体等情况,同时提出一些实际且家长乐于接受的要求。因为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比别人更脆弱一些,希望家长们能跟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因为对孩子来说,最希望得到认可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亲。
首先,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思想和心理,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认识。不要企图隐瞒什么,那样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其次,避免受害者心态,不在孩子面前讲另一方的坏话,一味指责对方。再次,与孩子共同担起家庭的责任,避免补偿心态,要像对待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物质补偿和娇纵都无法替代孩子精神上的缺失,相反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任性、暴力。离异后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情感,使孩子明白离异后的父母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关怀、教育和抚养;有条件的父母应抽时间多陪孩子,有意识地让孩子开阔眼界和心胸,把来自家庭的不愉快情感排解开,引导孩子面对现实,调整自我,作好心理准备,用良好的意志品质战胜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和困难,做生活中的强者。
杜林的《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一书,一反常态,没有理论专业性术语,而是阐述了作者杜林作为学校校长经历的一个个小故事和他的担忧、期望,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杜林校长深受学生的敬重,学生非常乐意与他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他,向他诉说烦恼,向他倾诉困难。不仅如此,杜林也是家长朋友的“知心人”。
有一次中午快放学时,一位老大爷满脸焦急地跑来找他。原来是他的宝贝孙子,最近学习退步了,还跟社会青年有来往。孩子妈妈一气之下,打了孩子一顿,孩子就离家出走了。
安抚好老大爷之后,杜林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人好生怯危和担忧。许多家长还延用自己小时候耳濡目染的老方法教育孩子:小错误看不见,等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发现孩子有了大的毛病,则简单行事,用棍棒解决问题。
前段时间,我跟随二年级班主任家访,也深有这样的感受:
一位叫小H的小男孩,个头很高,可是一看到我们和班主任上门家访,立刻躲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妈妈喊了半天,也不肯出来。起初我还以为他是胆小羞涩,后来就发现他一个人悄悄地躲在房间“打瓶盖”,玩得不亦乐乎:先将一个直径约1CM的瓶盖甩出去,再将手中的瓶盖(第二、第三、第四……)对准第一个瓶盖扔出去……
聆听班主任和小H妈妈之间的谈话,我得知这孩子成绩相当差,期末考试语文考了40分,数学考了20分。课堂上从来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做。老师、妈妈想了很多办法,口头奖励、同学比超、威胁恐吓,软硬兼施都无济于事。妈妈说在家甚至拿铁衣架抽打他,让他做作业,他都不愿意写一个字。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建议父母多正面引导,少鞭打,省得孩子逆反心理更重,适得其反。
我看这孩子“打瓶盖”乐此不疲,就接过话题,询问家长,这孩子平时在家都喜欢干些什么。他妈妈一脸的无奈:“你瞧见了,就在那里打瓶盖,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不找其他小朋友玩,也不喜欢看电视?”我十分好奇。“很少看电视。我不让他出门找其他小朋友玩。成绩这么差,想让他在家补习一下。可是他说一看书就头疼!!甚至说,让他看书,还不如打他一顿。我真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Ye,打中了!……”看着小H兴高采烈的样子,他妈妈更加无助和难堪……看来,又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又是一个对孩子教育手足无措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指导、教育孩子!孩子的课余活动少的可怜!
我轻叹了一口气,环顾了一下四周,应该家境还算殷实。“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孩子,也不一定非要成绩好,将来才有出息。”我继续说道,“中窑小学原来有个孩子叫程志鹏,读书时成绩一般,每次考试也只有六、七十分,可是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特长的培养,将他送到市体委学习射击。这孩子手臂稳定性非常好,也非常不怕吃苦,现在已经进入省队。2017年,获得了全运会25米手枪速射冠军,现在正准备冲击2020年东京奥运会奖牌。男孩子将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不一样。如果你现在对他听之任之,不为他操心,将来孩子的后半辈子都需要你操心。只要我们做父母的选对了正确的方式方法,用心的去关心教育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出色的。”看着小H妈妈点着头,我继续说到:“我观察到自从我们进门,这孩子就一直在‘打瓶盖’,做事其实很专注,应该很喜欢体育运动项目。我建议你带孩子到体委去看一看,学一样体育特长,这样将来孩子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你们家长也省心。”小H的妈妈顿时眼睛一亮:“校长,你这个建议真好!过几天,我就带他去看看。”我笑着点点头:“嗯,好好培养,说不定这孩子将来也会成为另一个程志鹏呢!”小H的妈妈顿时开心地笑了起来……
家庭教育是培养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家长也是教育者!家长有了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才可能教育出好孩子。如果我们的家长也能像杜林校长那样关注自己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真正地去了解孩子,那么中国的家庭教育便会更加科学合理,中国的孩子便也能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成长了。
新建区小学地理环境偏僻,留守儿童、城市务工子女居多,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只有家长的思想修养、教育水平提高了,才会向教师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才会主动和老师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摘要:大学生面临来自学业、恋爱、人际等多方面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家庭教育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性因素受到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及家庭教育概念,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策。
关键词 :家庭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高校大学生因心理障碍、心理缺陷而导致自杀、凶杀的事件频繁发生,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在学校里出了问题,肯定是学校教育疏忽的结果,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于学校。殊不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有着不容小觑的价值和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
(1)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中时期紧张的学习任务和老师的督促,部分大学生极度不适。他们每日无所事事,对未来没有目标和追求,处于一种迷茫状态,整日沉浸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没有激情、斗志和前进动力,产生一种挫败感。
(2)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些同学受遗传因素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不善言辞,不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有一种自闭心理,容易产生孤独失落感。
(3)大学生恋爱对其身心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大学生恋爱是普遍现象。他们对爱情有美好憧憬和向往,但恋爱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一旦走向分手边缘。会使一些大学生陷入失恋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对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4)各种落差使大学生更抑郁和自卑。例如,学习的落后会让大学生失去自信心;有的大学生自幼接受一些艺术特长培养,进入大学后可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而更多大学生没有接受过特长培养;经济上的落差会让贫困大学生更自卑。这些落差使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一味贬低自己,从而失去自信心,变得更加抑郁自卑。
二、家庭教育的概念
目前学术理论界对家庭教育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家庭教育进行了阐述。
一些学者从年长者作为教育者,年幼者作为受教育者角度理解家庭教育。《辞海》的定义是,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定义为,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孙俊三等主编的《家庭教育学基础》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主要指父母或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即指家长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需要和子女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影响,使子女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的一种活动。
另有一些学者不仅从年长者是教育者,年幼者是受教育者,还从年长者和年幼者相互教育角度理解家庭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定义为,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父母教育子女。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中认为,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台湾学者黄乃毓在《家庭教育》里认为,家庭教育强调在家庭里,家人彼此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父母和子女是互相教育的,家庭里发生的许多事都直接或间接地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我们也在日常家庭生活里接受最基础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家庭教育绝不只是大人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应该是全家人共同成长,其中当然就包括了两代人共同的相互学习,共同承担一些责任。
从狭义上理解,家庭教育是年长者对年幼者(尤其是父母对子女)所实施的教育影响;从广义上理解,家庭教育是年幼者与年长者相互学习、相互教育的过程,以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和发展。由于本文主要讲的是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探析,强调的是父母对大学生的教育,所采取的家庭教育概念是狭义上理解的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娇宠型和民主型。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父母对子女管制较严苛,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忽视孩子的独立性。这种教养方式下,大学生易形成自卑、胆怯的性格特点,缺乏自信心;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父母对于子女的发展不管不顾,使得子女体会不到父母的关怀和爱,极易受周围不良因素影响而沉迷于网络、吸烟、酗酒,性格变得孤僻自卑;娇宠型教养方式下,父母视子女为心肝宝贝,事无巨细,都由父母操办,很容易让大学生形成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父母能尊重子女的独立性,与孩子平等沟通交流,倾听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给予更多的爱和关怀,使得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能与他人友好交流、团结合作,能较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
2.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生活在自己特定的家庭中,家庭氛围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同的家庭氛围形成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在充满欢声笑语、乐观向上、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大学生易形成积极、阳光的心理状态,能与其他人友好沟通、交流与合作,具有独立性,能充分展示自己,拥有较好的人缘;而生活在充满唉声叹气、郁郁寡欢、消极阴沉的家庭氛围中,大学生极易形成孤僻、敏感多疑、自卑冷淡的心理特点,无法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常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
3.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高于一般正常或富裕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一般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自幼父母对其寄予很高期望,希望他们走出农村,走进向往已久的大城市,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很小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出人头地的机会。为此,他们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他们一般较自卑、敏感和多疑,常常有被忽视和被嘲笑的感觉,害怕被伤害,人际关系较紧张,长此以往会更焦虑不安,极易造成抑郁症、神经质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4.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望。当今应试教育压力下,这种美好的期许被扭曲为极力发展孩子的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其它方面素质的提高。中国的父母在不经意间已达成共识: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能有出息,其它的什么都不用他们管。然而,孩子并非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选择权和独立性。长期压力下,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为人处事能力较低,人际关系不和谐,情商也不高,给他们带来很大困扰,极易形成孤僻、独来独往、自我封闭的心理特点。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社会要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证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缓解农村人口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缓解其进入大学后产生的心理落差;要积极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成立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知识,促使家长采用正确、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让那些心理上出现困惑和问题的大学生及时进行咨询和接受治疗;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进行咨询,不能碍于面子或害怕同学嘲笑而一味伪装,反而会使心理问题更严重;学校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及时给予经济上的援助和心理上的安慰,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和助学金,鼓励贫困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
(3)要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大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父母要尊重子女的独立性,与子女平等沟通交流;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正确处理成长和成才关系,均衡发展子女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进大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家长要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运用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实现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4)大学生要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的新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善于与别人沟通交流,把内心的疑惑和苦闷倾诉出来,坚信风雨之后必见彩虹;也可以通过加强身体锻炼发泄出来,或通过旅游舒缓内心。当无法自我调适时,要及时主动寻求心理专家帮助,切忌自我伪装、自我逃避。
大学生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作用下,才能塑造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孙俊三等.家庭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5]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黄乃毓.家庭教育[M].台中: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7]孙云晓.不是孩子的问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姚爱红.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3(32).
[9]杨晶,刘云广.论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向导,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