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孩子托管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孩子托管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孩子托管的原因

第1篇: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婴儿托管;需要度;接受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城市家庭绝大多数呈现出双薪核心家庭的局面,经济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不断增大,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年轻父母对子女抚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工作与照顾家庭的矛盾也随之而出现,谁来照顾低龄婴儿的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辞职回家、老人协助、雇佣保姆是目前解决婴儿照顾问题的主要方式。辞职回家往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老人协助或者雇佣保姆中出现的力不从心、护理质量让人不放心等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因此,为在照顾婴儿方面有烦恼的家长,尤其是有工作压力无法分身的家长寻求解决婴儿照顾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婴儿托管服务研究的现状

目前,0-3岁婴儿托管服务在一些国家已经非常普遍,有可借鉴的丰富经验,而我国部分省市也开始了思考的起步。

陈红梅等在武汉市面向社区居民进行的调查提到家长有非正式临时收托的需求,并提出使幼儿园成为社区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中心有明显优势。左本琴等在上海市进行的调查也发现,0-3岁婴儿的家长们迫切希望孩子在早期能得到全面的智力开发、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而目前可选择的以民办早教机构为主,但家长们对民办早教机构的规范性存在疑问。张书颖等在讨论为小学生提供课后托管的问题时,分析了家长在工作与生活之间两难的处境,提到实施有需求家庭的托管服务是降低新生代生产生活压力的有效措施,可以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价值理念。但他们明确提出将低龄儿童排除在托管的考虑之外是出于安全原因。而我们认为其中家长面对的困境是相同的,而安全措施是可以不断规范的。栾俪云在针对小学生家长照顾子女方式及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家长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时间,但他们对托管机构又不放心。而我们认为这也是低龄婴儿家长同样面临的问题。

2001年9月1日北京市开始执行《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年龄由3-6岁向前延伸到0岁。

2014年8月15日南京市开始实施的《南京市0-3岁婴幼儿保育机构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公民个人等以多种形式举办0-3岁婴幼儿保育机构,大力扶持社会办园。0-3岁婴幼儿保育机构分为育儿园、亲子园和看护点三种类型。这一办法正式考虑到了婴儿托管的问题。

二、家长对婴儿托管的需求度和接受度调查

由于目前幼儿园收托的年龄已经向下延伸到了2岁,因此本次关于婴儿托管问题的调查我们拟针对婴儿在0-2岁期间的照顾问题进行。本次调查面向成都大学的青年教师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7份,就调查对象在接受问卷时的兴趣和完成问卷的认真程度看来,被访者对该问题有关注意愿。此次调查的对象我们选择了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准父母和0-2岁婴儿的父母,他们正在经历照顾婴儿的过程,对其中的烦恼、困惑有最切实的感受,对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最直接的考虑,他们的感受和想法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将准父母也归为正在照顾婴儿的家长群体是因为我们认为准父母对婴儿的照顾方式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对问题和解决办法都有比较成熟的思考,并且他们的规划基本可以确定会成为不久之后切实的行动方式,因此可以算是一种成为事实的烦恼和措施;第二类是未生育子女的青年教师,他们是未来婴儿托管服务真正可能面对的群体,他们的想法和态度应该进入我们关注的视野;第三类是孩子在2岁以上的家长群体,他们在曾经照顾婴儿的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也可能是其它家长会遇到的。因此,我们以第一、二类人群为主,兼顾第三类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婴儿照顾方式的现状、婴儿照顾过程中的烦恼和家长的主观意愿、家长对婴儿托管的认识和担忧三大方面,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得到这样一些发现。

(一)婴儿照顾方式及满意度现状值得引起重视

1.婴儿照顾方式以父母亲自照顾为主

图1 对婴儿照顾方式的选择结果

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父母选择了由自己或者配偶亲自照顾婴儿,并且在三类人群中都是以自己亲自照顾婴儿的人数最多。同时也发现,无子女的人群选择“自己亲自照顾”的人数明显比选择其它选项的人数多得多,而另两类人群各选项之间选择的差异较小,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可能因为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转变,更加认识到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更愿意自己亲自照顾孩子;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一种意愿与现实的矛盾,亲自照顾可能只是年轻人一种美好的愿望,但真正兵临城下时才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一愿望难以实现,还是不得不选择祖辈照顾或者请人照顾的方式。

2.祖辈的照顾仍然很普遍

从调查结果来看,祖辈照顾婴儿仍然是较普遍的一种方式,约占调查总人数的35%。其中绝大多数是一家三代住在一起,还有少数家庭面临着祖辈将孩子带离父母身边的无奈。

3.家长对亲自照顾满意度更高

从家长对所选择照顾方式的满意度来看,父母亲自照顾的满意度较高,祖辈照顾或者请人照顾的都透露出或多或少的无奈。尤其是对“祖辈照顾”这一目前仍然较普遍的方式,父母真正感到满意的比例低于10%。

图2 各种照顾方式的满意度

(二)婴儿照顾过程中有各种烦恼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预设了婴儿照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八种问题供家长思考自己是否有此烦恼,包括照顾婴儿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和对婴儿能否健康成长产生的担忧两大类,其中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包括对工作的影响、时间精力不足、自己与父母保姆之间相处的烦恼三大方面,对孩子的担忧概括在身体、教育、交往以及所形成的习惯、能力五个方面。此外,我们询问家长是否有别的烦恼,家长没有作出其它回答。调查呈现出如下结果:

图3 婴儿照顾过程中家长产生各种烦恼的人数比例

从图3呈现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婴儿照顾过程中,家长都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尤其表现在两方面。

1.影响工作是很多人的烦恼

调查发现,54.6%的家长感觉到照顾婴儿这一家庭责任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表现在占用工作时间、工作时难专注、工作无法高质量完成等方面,有的家庭甚至不得不以夫妻一方辞职回家的方式解决照顾婴儿的问题,但这样的选择对于事业以及经济都刚刚起步的年轻人而言,无疑也是一大压力。

2.祖辈协助带来诸多烦恼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隔代教育的担忧是家长最大的烦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父母对祖辈照顾婴儿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在隔代教育的影响下,婴儿随之而出现的习惯、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也相应地成为了家长的烦恼,从调查结果来看,由祖辈照顾且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婴儿家长几乎都存在有关婴儿习惯、交往方面的烦恼。

从各类人群的分类统计中(如图4),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对于“与父母或保姆相处的烦恼”的选择存在明显的人群差异,有子女人群的选择比无子女人群要高得多,而且认为有此烦恼的人群中仅有一人是请保姆在家照顾婴儿的,其他都是选择由祖辈照顾或者自己照顾的,其中以选择由祖辈照顾的为绝大多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应,家庭中两代人相处的矛盾是很难避免的,而这种矛盾让很多人在不断隐忍,尤其出现在婆媳之间或者女婿与岳父母之间时,往往可能变成日后长期相处的刺,对于整个家庭都是不利的。而无子女人群认为有此烦恼的人很少,究其主要原因很可能在于还没来得及体会到。

图4 各类人群中产生各种烦恼的人数比例

(三)家长对婴儿托管持观望态度

关于“你是否需要婴儿托管”的问题,有19.5%的家长表示需要,48.1%的家长表示可以考虑,只有32.4%的家长明确表示不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婴儿托管服务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力,而绝大多数家长表示可以考虑,反映出他们有需求但是不放心的心理状态,这种不放心和这一服务的不成熟有很大关系。目前,成都地区婴儿托管服务几乎处于空白,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以及责任范围都处于很模糊的状态,家长的担忧也就很正常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如图5),家长对机构托管婴儿的担忧最主要在三大方面:第一,单对多照顾不够精细;第二,教养人员缺乏责任心;第三,教养人员能力不足。

从各类人群的分类统计中(如图6),我们看到,各类人群担忧的问题也有明显差异,正在照顾婴儿的家长最担心的是能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照顾方法的困惑;而2岁以上孩子的家长担心饮食质量和亲情淡化问题的明显比其他家长多得多,我们猜测这和家长感受到的孩子入托幼儿园的实际问题有关,这也对我们在开展婴儿托管服务上如何符合家长的愿望和需要提供了启示。

图5 对婴儿托管存在各种担忧的人数比例

图6 各类人群中存在各种担忧的人数比例

三、婴儿托管服务发展方向的思考

从面向家长进行有关“婴儿托管的需求度和接受度”的调查中,我们认为,家长对婴儿托管是有需求的,同时存在很多的担忧,造成目前不敢接受的一种状态。

(一)家长的烦恼可以通过婴儿托管得以缓解

家长对婴儿托管的需求可能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已经呈现出的,即家长已经直接表达出有需求的;另一种是潜在的,也就是说家长没有明确表示有此需求,但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其照顾婴儿的烦恼可以通过让婴儿入托的方式解决的,这部分家长应该也是婴儿托管可服务的对象。比如家长最主要的两大烦恼:隔代教养的负面影响和与工作的矛盾,都是可以通过托管婴儿的方式解决的,而家长对婴儿健康成长的担忧和照顾婴儿在方法上的烦恼,也是专业的托管机构可以让家长省心并对家长加以指导的。

中国社会经济水平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年轻父母在社会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生活对经济收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认为由专业机构托管婴儿是解决年轻父母参与社会工作后顾之忧的最有效措施,能更好地和年轻人的生活需求相适应。

(二)家长的担忧需要重视并寻求解决

关于家长们对婴儿托管的担忧,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源自于托管机构的不完善,另一类源自家长的过度担心。近几年幼儿园频频出现负面新闻,无疑加剧了家长对托幼机构的不放心,而幼儿园出现此类事件的根源在于幼儿入托需求的增加导致的教师数量不足、教师培养跟不上、教师录用降低标准等因素,因此婴儿托管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不能“”。另外,服务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还包括缺乏监督。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监控不能深入之处,发动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也是有效的监督办法,如果托管机构能够将托管的全过程透明化,比如将婴儿在园的全部活动全方位摄像记录,并允许家长自由查看,想必家长的担忧也是可以消除的。同时,婴儿托管机构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责任认定以及师生比、师资要求等都需要详细具体的研究和规划,用全面具体的方案措施让家长认识和了解婴儿托管及其价值,并赢得家长的信任。

此外,家长对“单对多照顾不周”的担忧以及部分家长对“婴儿能否融洽相处”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的过度担心。我们认为婴儿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适合年龄特征、安全且丰富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婴儿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一对一的服务,而需要一对一服务的生活环节,教养人员可以轮流进行。由于中国三十多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让新一代的父母对多个孩子共处的情境毫无感受,让新一代的祖辈对孙子孙女格外宝贝,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现实的婴儿家庭照顾过程呈现出多个成人围绕一个孩子的局面。人越多,越细致;越细致,越控制;越控制,越包办;越包办,越辛苦;越辛苦,越觉得需要人手多。恶性循环下,成人对照顾质量的关注集中到了人手数量上,而孩子的活动却被限制了。因此,婴儿照顾过程中应该“抓住”什么、应该“放手”什么,也是展开婴儿托管服务之前需要切实思考的问题。当然,教养人员足够的配置也是必须的,例如:南京市于2014年8月开始实施的《南京市0-3岁婴幼儿保育机构设置管理暂行办法》对师生比的要求是0―6个月1∶2;7―12个月1∶3;13―18个月1∶5;19―24个月1∶6。至于孩子之间能否融洽地相处,相信在专业的引导下,孩子表现得会比在家庭中更好。而日本、新加坡、台湾、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婴儿入托的先进经验也是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的。

通过本次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婴儿托管服务是有一定需求的,其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而展开婴儿托管服务是基于婴儿父母无法亲自照顾孩子的这样一种社会现状上想到的。当然,如果延长妇女产假的提议能够得以实现,如果父母亲自照顾婴儿的可能性能够得到提升,我们也就不需要再为婴儿由谁照顾的问题而烦恼了。

参考文献

[1] 陈红梅,金锦秀.从局外走向局内――关于幼儿园成为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中心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2] 左本琴,周平.家长选择民办亲子园的原因及其评价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

[3] 张书颖,杨晨.关于对社区有需求家长实施儿童托管服务的探讨[J].新东方,2012(6).

[4] 栾俪云.双薪核心家长子女照顾方式及满意度研究――以广州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第2篇: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留守托管儿童

教育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城镇化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有大批的青壮年夫妇远离家乡,到遥远城市和矿区经商、务工。他们的子女一部分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但大部分由于条件限制,仍留在农村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管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据相关报道:我国农村留守托管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托管儿童约40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托管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托管儿童。

这些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分居、寄养,多数由爷爷奶奶、外婆外爷、亲戚或他人代养,其心理健康必然受到长期循环升级影响,面临着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护、情感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突出。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一样年华的时候,而他们却失去了父母独有的温暖和呵护,便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群体将会越来越大。要使他们健康成长,就需要对他们多一点关爱,多倾注一点心血,多办一点实事,切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爱、全力协作的教育网络体系,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良好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一、留守托管儿童存在的问题成因

1、留守托管儿童由于长期脱离父母,当他们遇到困惑和烦恼时,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开导和帮助,他们处于隔代教育的环境中,面对的是非父母或单亲,总觉得很少有共同语言或缺少了点什么,有作客的心理或缺失心理,使他们有话无处随意说。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变得情感淡漠,情绪低迷,不善交往,抑郁自卑、不和群,脑海常常空白,象似在等待什么,易受诱惑和暗示等。

2、现任留守托管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老漯妇孺,文化水平低,方法欠妥当。无能力辅导孩子学习。他们常常糊涂认为管孩子吃好穿好就行了,无力顾及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使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较差,纪律性不强,成绩不好。

3、留守托管儿童一般在家所受的是隔代抚养和教育。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隔辈的孩子们只有疼爱,不能严管,重养轻教。孩子明知他们的话没有分量,可听可不听,不可能有什么后果,有当“耳边风”的现象。这样,孩子们自己就按照快乐的原则,形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自控能力越来越差,贪玩、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4、留守托管儿童的监护人,一般自己都昏昏沉沉,比较糊涂,自然缺乏正确有效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分不清好坏是非,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看待他人,看待自己。容易受社会上反面事物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如:常说谎话,不服管教,吸烟喝酒,打架斗殴,自私任性,缺乏感恩心理等。

5、留守托管儿童的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受周围环境及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并亲眼看到父辈们没念过几年书,照样在打工、经商、当老板、赚大钱。认为读书不读书没啥区别,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是一句空话,学习成绩好坏对他们来说也不怎么重要,学习成绩差也照样升级升学。也有的监护人自己首先认为”只要有吃有喝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不良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孩子不但不求进取,反而渐渐倒退。

6、留守托管儿童的父母自己觉得对孩子缺乏情感抚慰,“对不起孩子”!导致儿童产生心理偏差。一些常年在外经商、当老板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处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用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加之孩子缺乏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追求享受,学习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留守托管儿童的问题特点

一是主动性、自主性严重缺失。这些留守托管儿童家庭中,留守在家的都是祖辈或亲戚。他们由于代沟所致,都非常心疼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部给予“关爱“,很少提出严格的要求和批评,处处视孩子为客人。做客的人,自然心理缺乏自主,常常叫干什么,孩子才干什么,处处小心翼翼,惟恐什么错了,少添麻烦。一切等靠安排;常常看大人的脸色,来判断自己的正确。久而久之,便没有了自主,不知自己应该干什么,职责是什么,显得十分懒惰,弥撒渗透在生活及学习的各个方面。

二是常常表现双重人格、两面性。孩子全靠学校教育,在学校,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常表现在课内乖巧,课外玩劣,人面前乖巧。背人玩劣;对于校外养成的不良习惯教师也看不见,即使看见,有时管教起来也力不从心。而祖辈或亲属由于礼节原因对他们的生活细节。行为习惯,他们往往不是系统的指导,严格要求去纠正,出现问题也往往是包庇、纵容。这样,这些留守托管儿童从小就养成了任性的习性,她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都是为我服务的,怕困难,禁不起一点挫折。过早地接收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过早地学会了应对,以逃辟惩罚,他们早早地就烙上了“早熟”的印记,表现为双重人格、两面性。

三是感恩心、进取心、理想性差。留守儿童由于没有亲自看见和感受父母艰辛如苦的劳动,不懂得自己吃的、用的、玩的都是爸爸妈妈用汗水换来得,来得不容易,要珍惜,要感恩;不懂得如何回报,怎样才算尊重爸爸妈妈的劳动。一味的攀比,一味的索取,稍不顺心,就闹。就怨天尤人。对自己没有要求,没有上进心,整天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毫无意义的世界里,昏昏噩噩,吃喝玩乐。

四是行为习惯养成难、矫正难。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影响,良好行为习惯更是一项漫长的反复历练过程。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系统爱护与管理,缺少与自己可靠的安全的亲情思想交流和沟通,有了问题又不能及时地发现和纠正,久而久之,造成他们思想差、卫生差、纪律差等诸多不良习惯等问题。有的说谎打架,有的小偷小摸,有的花钱大手大脚,有的沉迷于录像、网吧游戏,不能及时纠正和引导,自然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

五是容易走极端、任性。由于从小在不当的可护纵容、溺爱包庇下生活,没经历过吃苦、挫折和失败。他们印象中的生活就是要吃好的、喝好的、享受好的,听不得半点不顺耳话。别人都应服务于自己,以我为中心。对于人际交往缺乏礼数管教。一旦碰壁,他们都会选择争吵,甚至打架斗殴等极端手段解决,吃了亏,选择报复,做事不管不顾,不计后果是他们做事的特点。

三、教育和管理对策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

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才会要求自己进取勤奋。)

教育的策略:思路方法应是让儿童明白父母为什么要外出务工的道理――不断的亲自感受其辛苦――知道感恩学会做人――确立志向树立理想――历练意志增长能力――从小处、从眼前、从今天起步――给以特殊的经常性的系统关爱。

留守托管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理应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留守托管儿童问题,不应认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托管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

1、从家庭教育方面看,特别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条件不许可,也尽量留一人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非父母都无法取代的。家长要正确地教育孩子,做到不溺爱,不袒护,不纵容,孩子有错及时管教,并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进行正确有效地管导和教育。要知道少年儿童正在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很容易接受心事物,儿童的心灵可以说是一块可以随意耕耘的沃土。种下自私,决不可能收获大方;种下失望,决不可能收获希望。

2、从学校方面讲,留守托管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应该引起学校和老师的特别关注,他们应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怀和爱护。除了知识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还要给予他们心灵和生活的关怀和体贴。学校对留守托管儿童应多一点关爱,多倾注一点心血,多办一点实事。学校和学生父母保持经常性联系与沟通,互相交流,同力协作,形成共同教育管理留守托管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和老师在留守托管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应该做到:

(1)学校每学期都要建立留守托管儿童花名册、登记表,登记其全部信息,建立儿童历史档案,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留守托管儿童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状况和兴趣爱好,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和教育。

(2)经常性的对托管儿童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状况,学生在家表现情况及家长或I临时监护人对学校的要求,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3)经常召开托管儿童座谈会,了解他们心理状况,让他们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最想给老师说的是什么?需要学校、老师给予那些方面的关爱,喜爱学校开展那些方面的活动等等。

(4)学校可在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季节,召开托管儿童家长会,通报孩子在校的学习、品行、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呼吁家长: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孩子更多的关爱。经常用电话和书信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询问学习、生活状况,积极鼓励他们,使孩子感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心里还是牵挂他们,为了他们才这样,不断的亲自感受其父母辛苦,知道感恩学会做人。

(5)学校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职能,对托管儿童的家长进行家长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由于时代不同,老年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往往只是有良好的愿望而未必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让孩子的祖辈们学一点现代育人常识。

(6)对托管儿童来说,教师要行使家长职能,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托管儿童更多的关爱,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和他们一起活动玩耍,把自己的手机号告诉他们,让孩子遇到“麻烦事”时,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要正确指导和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所遇到的“麻烦事”。

(7)学校和老师要经常对留守托管儿童进行自律自强教育,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爷爷、奶奶料理家务,做家里的小主人,不要做“小客人”更不要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确立志向,树立理想。历练意志、增长能力、从小处、从眼前、从今天起步。

(8)学校和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应关照留守托管儿童,让他们多参与,多给他们一些展示的机会,并在平时活动中,注意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特长和爱好,给以特殊的经常性的系统关爱。消除他们情感淡漠、情绪低迷、抑郁自鄙、不舍群等不良性格和不良心理。使留守托管儿童感到学校有欢乐,老师像亲人,不在产生厌学心理。

(9)留守托管儿童这个群体是个动态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及农民工家庭经济状况,这个群体的人数随时会增减,学校要随时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对新增的留守托管儿童及时造册登记,建立个人档案,实施关爱计划。

(10)对留守托管儿童家庭监护有困难的,或对留守托管儿童健康成长不利因素太大的,可以动员其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寄宿,让他们生活在较为封闭的学校,较多的时间在老师身边,老师随时对他们多加关照,以免家长担心、牵挂,达到孩子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目的。

3、从社会方面讲,留守托管儿童不应该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应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实现教育平等,当地干部和公安应时刻将留守托管儿童的安全挂在心上,严防社会不法分子侵害、打伤或拐骗留守托管儿童,尤其要保护留守托管女童,以防他们受到不法侵害。当地公安、干部、邻居,都要相互帮助,要经常到留守托管儿童家里走走、看看,及时了解情况,多帮助托管儿童家庭。

4、从政府方面讲,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留守托管儿童的好办法。多镇企业在本地,即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又吸纳了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即可照顾孩子又可为家庭增加经济来源。

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强社会支持,城市和矿区要提高农民工待遇,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农民工子女八学收费标准,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逐步消除留守托管儿童教育、生活、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保证留守托管儿童柏健康成长。

第3篇: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一、高校计划生育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户分离问题普遍存在

毕业生流动性大、就业不稳定。以农业户籍形式迁入学校转为非农业户籍的学生,他们毕业后,一般户籍托管在就读的高校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有所不同,有些地方不实行户籍托管),也有回迁户籍到原籍所在地的乡镇派出所,以集体户的形式落户为非农业户籍(因其家庭户籍是农业户)。无论哪种形式落户,他们都存在人户分离这一必然形式。因为,就业的形式决定了他们的流动性程常态化。

2.无法顺利开具婚育证明

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针对高校毕业学生的户籍托管与《流动人员婚育证》的政策。如某地方政府规定:A、填写《大中专毕业生托管人员计划生育基础信息登记表》,B、《办理流动人员婚育证》,C、《流动人员婚育证》有效期限为二年,在有效期限前本人应主动及时到户籍地换领新的《流动人员婚育证》,期间可与户籍地街道办事处计生部门电话联系一次,以便户籍地的计生部门及时掌握流动人员的婚育信息,超过一年不联系的,将不在为其出具相关婚育证明。虽然有了以上这些政策和措施,流动着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婚育证明时,仍无法顺利开具婚育状况证明。因为电话联系的依据缺乏可信性,且两年及时回户籍地换领《流动人员婚育证》缺乏可行性。

3.新生儿无准生证无法入户

人员可以凭户口、身份证在一方户籍地领取结婚证,成为合法的夫妻,有生育孩子的合法权利,有些人因思想认识问题或其他原因没有及时换领《流动人员婚育证》,无法开具婚育状况证明,但他们依然生育孩子。造成的结果是:孩子无准生证无法入户等一系列问题。

4.购房限购令影响高校毕业生户籍问题

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购房限购令,这一政策的出台,使高校毕业学生户籍成为敏感的社会问题,他们是购房的钢性需求者。因此高校学生的户籍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

5.《流动人员婚育证》办理程序繁杂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高校扩招以来出生的独生子女群体,他们毕业后,国家实行自主就业,他们更换工作的频率较以前其他年代的流动人员更频繁,成为社会流动的新生力军。他们中一些人已在离开户籍地的其他城市工作、结婚、生活,种种原因没有按期换领《流动人员婚育证》,去相关部门开婚育证明没有开具的依据。原因是:现工作单位以结婚一年以上进入单位工作,与户籍地人户分离一年以上且没有办理《流动人员婚育证》,不掌握生育情况,按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不予办理相关婚育证明手续(因为,按正常生理规律,从结婚到这次怀孕期间可至少生育一个孩子,期间的婚育情况管理存在漏洞)。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相关手续尚且如此难以办理,更别说夫妇是双独生子女生育第二个孩子需办理的相关手续更是繁杂难上加难。

综上所述,由高校毕业生的户籍管理引发的婚育证明的焦点:“人户分离这一社会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解决高校毕业学生的这一社会生活难题。高校毕业学生不同于其他流动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基本上不再回户籍原地,户籍也无法落户于生活、工作的城市。因此,开具有婚育状况证明,是他们生育子女的一大难题,这不仅给他们繁忙的工作增加额外的精神负担,而且形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没有准生证的情况下生育子女,孩子无法入户,医疗保险、社会保险、高价费入托上学等等问题)。

二、高校毕业生婚育档案管理对策

1.改变现有的户籍托管与回迁政策

托管与回迁是人户分离成为必然存在形式。因此,解决高校毕业学生的户籍管理问题,就是打破现在实行的户籍管理地域间界限政策。改变户籍托管与回迁政策使高校毕业学生流动成为常态化、普遍化局面。所以,尽快解决高校毕业学生人户分离是他们婚育管理问题的关键。

2.建立完善的婚育信息网络档案化管理系统

将高校毕业学生纳入全国流动人员计划生育信息档案管理系统,使大学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处在不断流动中的、由学生变为社会青年群体的他们,随时随地按期登记申报个人的婚育状况情况,换领《流动人员婚育证》,改变因种种原因不能按期换领《流动人员婚育证》,电话联系申报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可操作性。心情愉快地申报办理生育孩子的各项手续,解除他们的社会精神负担。

3.婚育信息网络档案化管理先从基层试点起步

我国计划生育信息网络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应从基层计划生育管理部门起步,建立逐渐向全国升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人群的婚育信息档案(他们正处在生育的高峰期),制定更加完善的、可操作的婚育服务信息档案化管理系统措施。他们就业不容易,工作压力大,即使各项手续齐全,因人户分离,不可能请假奔波办理,往往劳烦的是双方的年迈父母为其多方奔波办理。因此,解决好他们的生育问题,会让千万家庭生活在和谐的欢乐氛围之中。

4.地方性政策应对高校毕业生优惠

地方政府在制定限购房、及其他地方福利政策的同时,多考虑一下流动的年轻人,他们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高校毕业学生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5.婚育档案工作者要端正态度,做好服务

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服务意识,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员婚育信息档案。社会在关注其他流动弱势群体时,多一些关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流动的青年群体。他们肩负着赡养夫妻双方多位父母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未来社会的养老问题。因此,婚育信息档案化管理工作尽快地跟上他们的生育节奏需求。

第4篇: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针对一些家长的寒假烦恼,记者日前采访了鞍山教育界人士,教育专家表示,其实中小学生的假期并不是单纯、无意义的休息时间,在学期中间安排假期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学生有张有弛的学习规律,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调整紧张的心理状态,消化、沉淀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为下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储备精力。所以,家长除了要在寒假里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还应精心安排孩子的学习和活动,利用这段时间,帮助孩子调整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只要安排得当,孩子们都能度过一个内容充实、丰富有趣的高质量假期。

寒假计划一:

适合类型:父母工作繁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在本市或是没有精力照顾孙辈,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只能让孩子独自在家。

类型烦恼:

市民吴女士:我和丈夫工作都忙,白天一整天不在家,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马上放假了,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一个人在家时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还怕他在家淘气玩火、玩电造成危险。另外,又担心孩子没有自制能力,一个人在家只顾看电视,忘记写作业。一个假期下来,荒废了学业。

计划攻略:

教育专家建议,孩子独自在家过寒假,家长应该事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孩子随意触动火、电的严重后果,教孩子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并尽量将家里的危险品,如汽油、酒精、用来清洗厕所的硫酸等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有些家长只简单地命令孩子不许动这,不许动那,却不说明原因,年龄较小的孩子好奇心强,有时可能会忍不住违反家长的禁令,引发危险。为确保安全,家长还应每天抽空给孩子打三至四次电话,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并尽量与其进行简短的交谈,这样可以让独自在家的孩子感到父母的关怀,不觉得孤单、受冷落。

关于孩子的学习自觉性问题,记者采访了华育小学特级教师马丽娜,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马老师表示,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仍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尤其需要大人的督促和引导。有些孩子做假期作业常耍些“小聪明”,做习题时根本不计算,就胡乱填上答案。为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家长必须担负起监督孩子的职责,建立家庭作业检查制度,坚持每天抽出时间对孩子的作业进行必检和抽检,必检是指检查作业的进度,抽检则是挑出一些习题,仔细核对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孩子完成作业情况较好,也可以适当考虑给予奖励。

寒假计划二:

适合类型:假期里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奶奶或姥姥家度过,由老人负责照顾孙辈。

类型烦恼:

市民刘女士:老人看管孩子,自然是无微不至、宠爱有加,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平时挺听话,可在爷爷奶奶面前,有老人护着,孩子就不好管了。一犯错误他就向奶奶撒娇,我想管,老人就会挡在孩子前面给孙子说情。我真怕这一个假期下来,孩子被惯坏。

计划攻略:

假期里,一些孩子大部分时间和祖辈一起度过,脱离了父母的常态管理,容易变得懈怠,有时还会仗着有长辈撑腰,故意逃避学习任务。马丽娜老师指出,事实上,如果假期里对孩子的管理过于放松,会对其学习习惯造成消极影响,甚至在新学期开学后,导致孩子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另外一松一紧的管理标准,也会混淆孩子的认识,让其认为任性和懒惰是被允许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事先与长辈在教育孩子上达成共识,共同商议确立一些管理孩子学习生活的原则,比如:请长辈监督孩子假期的作息时间,避免孩子贪看电视和无节制地睡懒觉;监督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寒假作业。如果有精力,父母可以为孩子事先制订一个更为详细的寒假计划,其中包括学习任务、体育锻炼任务、才艺训练任务等,并将其制作成表格,请长辈帮忙监督完成情况。如果孩子当天完成计划情况良好,就在表格上做上奖励记号,如一朵小红花,以激发孩子的荣誉感、自尊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主动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管理。

寒假计划三:

适合类型:孩子在假期没有家人照顾,白天在日托式的寒假托管班度过。

类型烦恼:

类型烦恼:市民刘先生、付女士:想找个好的托管班可真不容易。去年我们把孩子送到一个假期托管班,去之前,托管班承诺说班里有老师负责监督、辅导孩子做作业,可谁知孩子去了几天,说老师管得一点也不严,而且伙食也不像其承诺的那么丰富。

计划攻略:

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鞍山市存在的假期托管班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规模较小的家庭式托管班,一种是社会办学实体组建的托管班。前者大多是各学校周边“小饭桌”、“课后班”的延伸,收费较为低廉,一个假期的收费在250元左右。但由于此类托管班大多没有办学资格,一些所谓的辅导老师也不是专职教师,所以难以担当指导孩子学习的任务。后者一般办学规模较大,有的托管班还为孩子安排了电脑操作、滑冰、乒乓球等活动,师资条件也相对较好,假期收费在400元上下。

有关人士提醒家长,应尽量挑选有相关办学许可的假期托管班,并事先对其托管场所的软硬件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如教室内的供暖情况、师资力量、就餐环境等。家长还可以在交钱时与办学方签订书面协议,要求办学方保证其承诺的活动内容,保证午餐质量等。

寒假锦囊:

专家介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尽可能为孩子安排一些假期活动,快乐充实的寒假生活会对学生新学期的学习状态起到积极的作用。

寒假去旅行

在假期里,如果有条件,家长可以考虑带孩子出门短暂旅行,让孩子增长书本以外的知识。在出行前,家长应有计划地让孩子阅读一些关于旅行目的地风物景观、民俗人情等方面的书籍,让普通的娱乐之旅变成孩子的学习之旅。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千山晚报小记者团、各类冬令营之类的集体活动,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寒假常锻炼

寒假里,很多孩子因为天气冷,大大减少了户外活动量,春节期间饮食又变得没有节制,容易导致体质和免疫力下降。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简单的锻炼计划,通过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游戏项目保持孩子的运动量,并鼓励孩子经常和邻居家的同龄孩子进行集体游戏。

寒假学本领

利用长长的假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学一种“技能”,如学习一种乐器的演奏,或是学会滑冰、游泳、画画、做一道菜等本领

寒假之中有春节,孩子们大多会得到数额不等的压岁钱。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孩子一些储蓄、利率等简单常识和“量入为出”的理财观念,使孩子的自主消费更为合理。

寒假读好书

华育小学特级教师马丽娜为小学生推荐了以下好书:

《〈史记〉故事》司马迁/原著朱文叔/编著

《唐诗三百首》(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底出版的图文本)

《寄小读者》作者:冰心

《十万个为什么》(推荐新世纪版)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美)马克·吐温

《爱的教育》作者:(意)亚米契斯

《小王子》作者:(法)圣·德克旭贝里

《格列佛游记》作者:(英)斯威夫特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英)笛福

第5篇: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爱的奇遇:

把我的肝分你一半

“姐姐,以后我能喊你妈妈吗?你救了我妈妈,妈妈的身体里就有你,你也就是妈妈了!”小女孩梦雪诚挚的一番话,让脸色苍白的罗玮不禁微笑起来,她为自己的决定而欣慰。

这是一个旁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年仅19岁的罗玮选择为为陌生女人捐肝。而且,作为中国首例非亲属器官捐赠者,她和对方竟然配型完全成功!两人的手术也十分顺利。其实,之前不是没有过害怕和疑虑,是什么支撑着年轻的罗玮做出这个决定的呢?

2005年3月,中专毕业的罗玮,正在一家公司实习做会计,领到第一个月工资:500元。无意间,她被放在寝室书桌上的报纸吸引,上面赫然一则新闻:蒲江农民廖红霞身患肝癌,其夫张元林愿意割肝救妻……

罗玮心里涌起一阵感动,她决定将原本准备给父母买礼物的200元钱,捐给新闻当事人廖红霞。钱固然少,但捐的人多,也能帮上忙,罗玮在赶往华西医院的途中,自我安慰着。病床上的廖红霞瘦得皮包骨头,不忍目睹。在她深邃无助的眼神里,罗玮感受到她对生的强烈渴盼。

捐完钱从住院部出来,走在乍暖还寒的春风里,罗玮叹了口气,感慨生命无常。突然一个小女孩追上来,拦住罗玮,“姐姐,谢谢你来看我妈妈!”小女孩文静漂亮,罗玮俯身亲她的额头,“小妹妹,我们一起为你妈妈加油!”

女孩哭了,“姐姐,我好想妈妈活下来!可是我爸爸的肝脏跟她配不上,我又小,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罗玮被这个懂事的孩子感动得一塌糊涂。见姐姐哭了,小女孩赶紧揉眼睛,“姐姐不哭不哭。对了,我的名字叫梦雪,我出生那天,妈妈梦见下了大雪,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梦雪挤出一丝微笑,望着眼前这位素昧平生的姐姐,不想让自己的坏心情传染给她。

目送梦雪单薄的背影离去,罗玮还兀自站在原地。她想起了童年的自己,那个受众多人恩泽的小女孩。自幼父母在外地打工,9岁时爷爷去世,她就是靠邻居们的接济,吃百家饭长大的。有一次,因那家饭菜不合口味,罗玮拒绝吃,阿姨便借钱跑到村口的小卖部去买面包,天黑,阿姨不小心掉到池塘里,如果发现得晚点,连命都没了。还有一次,下着瓢泼大雨,罗玮站在学校的屋檐下,看着黑压压的天空,害怕地哭,这时,有几个阿姨同时送伞来,热热闹闹将她接回去……

当年,那一双双温暖的手为自己撑起着一片晴空。如今,同样年幼的梦雪遭遇着人生的困境,也需要有人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当晚,辗转反侧之中,罗玮做出这个看似冒然,但源自她内心爱的回馈的决定:捐肝给廖红霞,帮她完整一个家庭,帮梦雪延续母爱……

这个决定,成为2005年春天最大的新闻事件。罗玮怕父母不同意,没有告诉他们,只告诉了哥哥。哥哥理解并支持她,在手术家属意愿栏中签了字,他又觉得这么大的事,不让父母知晓心里总不安,于是就背着妹妹告知远在外打工的父母。罗玮的父亲胡仲双和母亲罗锦莲闻听消息,火速赶往成都。但在听完女儿的捐肝原因之后,他们沉默许久,最终紧握着女儿的手,选择支持她的决定。

仿佛是为了成全她的善心,两个陌生人的配型十分成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2005年3月30日,历经10个小时,肝移植手术圆满完成。几天后,罗玮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梦雪像小精灵般溜进来,凑到罗玮耳边轻言细语:“罗妈妈,我爸爸妈妈说你是我一家的大恩人,谢谢你,祝你早日康复!”接着,小梦雪又拉起胡仲双和罗锦莲的手,亲昵地喊“爷爷”“奶奶”。

2005年4月20日,罗玮出院,她委托医务人员不要告知廖红霞及其任何家属。但是梦雪还是探知消息,为罗玮送行:“罗妈妈,我妈妈说做人要知恩图报,请告诉我你的地址和电话,我长大后好报恩!”

罗玮搂着乖巧懂事的梦雪,说:“不要喊我妈妈,不好听,叫我小姨就是了!”她很喜欢梦雪,也打心底认可这个小亲人。作为一名器官捐献者,如果与受捐者及家属联系,势必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压力,不联系不打扰才是最好的状态。因此,罗玮婉拒了梦雪的要求。梦雪眼泪汪汪,“小姨,你不告诉我,反正我会找到你的!”小姑娘信誓旦旦。

分开之后,渐渐长大的梦雪也开始关注公益事业,她也愿意用爱心来回馈更多的人。源于爱心,两年后,她们真的再次相遇。

爱的延续:

善缘中的重逢

罗玮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收到全国各地共计8万元爱心捐款。然而,料想不到的流言也接踵而至。有人说罗玮捐肝是为了出名,而置父母于不顾;有人说罗玮心计重,图的就是钱……罗玮不怨不怒,保持沉默。

梦雪的笑脸常出现在梦中,罗玮也会笑着醒来。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罗玮再次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创办公益机构,帮助更多的人。

2006年初,罗玮在身体完全康复之后,在四川广元利州区雪峰寺附近成立民间公益机构——广元市老幼托管所。8万元捐款全部投入进去,母亲罗锦莲为支持女儿,还将自家房屋的9万元拆迁款全投进去,从此罗家开始租房生活。

场地装修、招募义工、落实孤寡老人的食宿起居、安排流浪及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在托管所的空余地面种植花木,藉此变现而供给机构的运转……20岁的罗玮每天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罗锦莲担心女儿的身体吃不消,主动当起罗玮的助手。

有一天早晨,罗玮骑自行车刚到托管所门口,看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面色如土,衣衫褴褛。罗玮赶紧将他送到医院,老人醒后涕哭着说,他有两个儿子都不孝,不但不供给老人吃穿,盖新房子后,还将他赶了出来。老人没办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朝天走到利州,饥寒交迫,晕倒在托管所门口。罗玮给老人添置了新衣,让他在托管所得到很好的照顾和陪护。

最多的时候,托管所接纳了五十多个老人和两百多个孩子。看着他们快乐、体面地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家园,罗玮觉得做这些事是无比值得的。

2007年春,罗玮又在老家四川苍溪县成立三个留守儿童家园。暑假,她带着广元的老师轮番在这三个地址给孩子们辅导、做互动游戏。6月的一天,她来到苍溪吴坝教学点时,微风送来一阵朗朗的读书声。

领读的声音优美悦耳,罗玮感到耳熟,但又说不清楚在哪里听到过。她心生好奇赶到操场,见到一个带着鸭舌帽的女孩,俨然一个小老师,带着孩子们诵读《论语》。眼前的女孩正是梦雪。罗玮揉揉眼睛,有点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看到罗玮,梦雪激动地扑过来,“小姨,我可想死你了,我悄悄向医生要了地址,坐了十个小时的车才找到这里,想不到你家早搬走了,幸好村子里每家每户都知道小姨。暑假期间,我留下来做一名小义工。”梦雪又从包包里掏出一双绣花鞋垫,“小姨,这是我妈妈给你做的,她也很想你哦!”

罗玮哽咽,又一次被这个小姑娘感动。她懂得感恩和爱,13岁的第一次远行,那么勇敢而笃定。

这时,有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颤巍巍地走过来,上下看了罗玮半天,才使劲拉住她的手说,“玮玮,你都长这么大了,你小时在我们家吃过饭,还记得吗?有段时间,我还真想你呢!哎,你现在出息了,我的孙子就在你的教学点呢!”老人咧着嘴笑,目光慈祥。儿时的记忆再次扑面而来,罗玮脱口叫出老人的姓氏,不停地抚摸着老人皲裂的双手,愉快地畅谈起来。梦雪在一旁,也开心地笑着。

暑期后,梦雪要回家照顾母亲。罗玮送她到火车站。临别之时,梦雪突然问道:“小姨,你为什么要帮我妈妈,还要帮这么多孩子和老人?”“因为我也曾是一个被帮助的孩子!”罗玮微笑着回答。

梦雪依依不舍,小姑娘的眼睛红红的,和罗玮拥别,在她耳边轻轻说道:“小姨,你真伟大,我长大后要做个像你一样的女人!”

爱的终结:

与爱情相遇,与孩子相遇

罗玮欣慰不已,小姑娘正在慢慢地成长着。人生真的很奇妙,与梦雪的再度相遇是爱的延续,也让罗玮遇到了生命中另一种缘分。

送走梦雪后,突然下起瓢泼大雨。罗玮仓皇躲雨。突然,头顶多了一把伞,伞下,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冲她笑,笑容干净和善。罗玮就没拒绝,她等的公交车很快到站了,于是微笑着跟男孩言谢告别。在车上,罗玮心里觉得暖暖的。第二天,托管所义工张姐带来一个男孩,说一来他可以帮忙,二来也有给罗玮介绍男朋友之意。两人见面,各自惊愕,伞下的男孩正是他。他叫陈波,长罗玮一岁,西昌大学大四学生,曾在雅安雨城区的一个乡镇做志愿者,现在是回家探亲。他细心幽默,给托管所带来快乐和专业性的帮助。

几天后,托管所相对空闲。陈波邀请罗玮到北郊的湿地公园爬山,罗玮爽快答应。下午的湿地公园,环境优美,空旷幽静,陈波讲大学里的趣事和风景秀丽的碧峰峡。罗玮也不甘示弱:“我当过会计,学过花艺,捐过肝,人生比你丰富呢!”不觉间两人走至湿地后门,树木浓密遮天蔽日,突然,三个歹徒从树林里冲出,亮着明晃晃的匕首,将陈波和罗玮困在中间。“给钱,留命!”陈波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静,“我的包里是有一些钱,你们只要放我女朋友先回去,我全部给你们。”

“你小子撒谎就捅死你。”三名歹徒放过罗玮,罗玮不走,陈波大喊,“你不走,我们俩都会没命的,快走!快走啊!”罗玮在陈波的大喊中跑出山门,接着迅速报警。

当警察赶到现场时,陈波已倒在血泊中,身负重伤,被立即送往广元市人民医院治疗,罗玮一刻没有离开,急切地盼着他醒过来。几个时辰后,陈波转危为安,看着罗玮哭红的眼睛,他艰难地露出笑容:“那三个傻瓜,真以为我是有钱人,我包里只有80元钱,打算晚上回来请你看电影!”罗玮泣不成声,“傻瓜,你才是傻瓜呢!”

两个月后,陈波病愈返回雅安。罗玮送她,陈波将他的一张银行卡递给罗玮,说密码已改为你的生日。罗玮说凭什么,不肯接受。陈波说,你的托管所需要钱。罗玮再次拒绝。车子开远了,看不见了,她仍站在那里,如一朵无人知晓的绽放的荷花。回家时,她看到一条短信,“玮,我一直觉得遇见你是一种奇迹,我不自觉沦陷在你爱和善的光里,我爱你!”罗玮一遍遍看着短信,流泪,但没有回。一晃一年过去,两人用短信和电话联系。

2008年5月12日,广元成了汶川地震的重灾区,罗玮的爱心托管所被夷为平地,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她和父母、托管所的老人和孩子们共同生活在大帐篷里,还收留了来自青川县重灾区的三百多个灾民,想方设法无偿提供他们吃住。灾后,罗玮实在没有力量让托管所及时重建,只好依靠政府力量,将老人和孩子们分流到所属的民政帮扶机构。

2008年暑假,梦雪又来到广元,帮助罗玮处理托管所的善后,给小姨打气加油。梦雪也从婆婆那里得知陈波的事,小家伙便神秘兮兮将罗玮拉到帐篷外,“小姨,能够为你挨那么多刀的男人会有几个啊,我想陈哥哥就是我的小姨夫呢,小心这个好男人被别人抢走!”小家伙说得头头是道,罗玮赶跑了她。

汶川地震也波及雅安部分地区,陈波作为志愿者一直处于赈灾一线,所以没有来广元看他日思夜想的“女友”,只有每天发信息嘘寒问暖……

在天灾面前,罗玮内心真实的情感一下迸发,她真的想念那个傻瓜,他还好吗?8月,罗玮去雅安,坐近十个小时汽车,体力明显不支,腹部痛感明显,但是当目的地越来越近时,她的心早已飞去。陈波和朋友们陪罗玮玩了3天,告别时,镇上的乡亲们给罗玮送来鸡蛋、茶叶和竹笋,还不停夸奖陈波是个难得的好男孩,罗玮明白乡亲们的意思,她矜持地微笑。车站,陈波再次将银行卡给罗玮保管,罗玮撅起嘴巴,“凭什么?”

“因为你是我的女朋友啊!”这一次,陈波大胆表白。“我捐过肝,坐久了腹部就会痛,也不知道是否会影响到以后生育……”罗玮终于启齿,说出心里话。“我永远不在乎!”罗玮与陈波紧紧相拥。

2009年5月1日,罗玮和陈波走进婚姻殿堂。那些曾经得到过罗玮帮助的老人和孩子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从各地赶来庆祝,想亲眼见证这个天使般的女孩走进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梦雪和她的母亲廖红霞如期而至。手术后第一次相见,廖红霞拥住罗玮又哭又笑,“妹妹,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理解你当时为什么不给我们联系方式,如果真断绝往来,就愧对了你的肝,我无以为报,但梦雪会将你的爱心延续下去的,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妈妈,今天是小姨的好日子,别说这种严肃的话了!”梦雪的话将大家都逗笑了。

2010年,罗玮在家人资助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重启广元老幼托管所。孰料合作伙伴单方面将场地私转给某商业公司。罗玮因此损失近二十万元的装修费用,还负债几万。她没有申诉,平和地选择放弃,她想公益的路还很长,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以后能与一些公益基金会合作。

2011年初,罗玮去一家饮用水公司上班。同年8月,罗玮成功怀孕,公司特别照顾她,安排她回家休养身体,工资一分不减。

2012年6月1日,罗玮顺利产下一名6斤重的女婴,取名罗彦霖。小彦霖满月那天,已在四川大学读大一的梦雪前来庆贺,当年给她做过手术的华西专家也打来电话祝贺。几天后,华西严律南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管当时还是现在,罗玮是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最年轻的供体,现在罗玮能够平安生下孩子,足以说明当年的捐肝没有对她的身体造成影响。”

孩子的到来,对罗玮来说又迎来了人生中新的篇章。她有时会掀开衣服,看看肚子上的伤疤:一道是之前捐肝在腹部留下的“人”字形伤口,另一道是宝宝剖腹产时留下的。在别人眼里丑陋的伤疤,在罗玮看来,有着别样的意义。

“一道旧,一道新,一个是我的过去,一个是我的未来”,罗玮说,旧疤是对当年救人义无反顾的纪念,新疤是对如今为人妻、为人母的铭刻。两道疤,是她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两个旅途。

第6篇: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对个人来讲,教育关系着每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一生;对整个社会来讲,直接关联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所以,社会和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和期望,不管是城里的还是乡下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总是毫不吝啬甚至倾尽家里的所有,因而,针对小学生学习的各种名目的托管班、补习班、兴趣特长班应运而生,以致这门想学,那门想补,许多知识提前学习。这样,不仅加大了小学生的负担,也浪费了许多家长的钱财和精力,导致许多父母对小学教育的投入很迷茫。一方面,社会呼唤新的教育制度出台,引导家长对小学的教育正确投入,2013年8月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新减负令,要求在新学期不得给小学生留书面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另一方面,家长又急了,没有作业,我们的孩子书能读好吗?没有培训班,我们的孩子素质能提高吗?针对家长的种种担心和矛盾心理,本人对当前家长投入小学生的教育现状做了一些调查,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一、小学教育投入现状调查

1.全托班、半托班、中午饭桌班、家长租房自带生大量存在

全托班、半托班、中午饭桌班的费用情况:

全托班主要是正对远离父母的学生,因没人照管,整学期都住在办班家里,不仅照顾生活起居,而且辅导作业,离学校远的,上学专车接送。

半托班主要针对家长白天比较忙的,无法照顾吃饭和作业,整天负责学生学习生活,晚饭后做好作业家长接回家,早晨送学校读书。

中午饭桌班是专管中午吃饭的学生,离学校较远家长无法照顾,家长早晨送到学校,下午放学接回家。往往这三种班是混合的,而且各个年级都有,办这个班的人主要是退休教师和民办教师离职的或雇佣来大学生帮助辅导作业的。

家长租房自带生主要是家长为了照顾小孩的生活和学习,自己租房带孩子,一年房租根据房子大小好差5千到一万多元不等。

2.一技之长兴趣班

唱歌、绘画、钢琴、书法、乒乓、围棋、象棋、芭蕾、跆拳道、拉丁舞班等等,这些兴趣班一到周六、周日和假期孩子和父母就一起忙碌起来了。

一技之长兴趣班费用情况:注:兴趣班的人数在20左右

3.课外辅导提高班

作文,奥数、英语等班也是利用周六、周日、放假期间上课的。而上这些课的时候,来回一般也是父母接送的。

课外辅导班提高班费用情况:

还有的是学校办的作文、奥数、英语提高班三门连在一起的,人数比较多(40-60人左右)的收费650元含中饭150元,相对便宜点。补英语的小学生有些在剑桥英语补的一学期费用980元,专为小升初辅导这三门课的要1300元。

4.对名校班的追随

小学生择校消费:注:学校不同择校费不同

二、家长着急的原因

1.担心就业

现在择业时,首先提交出个人的简历,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招人单位特别注重文凭和毕业院校,有的用人单位只讲招高学历,而不管这种工作需不需要这样高的学历。家长往往为孩子将来就业着想,读书期间增加孩子们的负担,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门上这个班上那个班,所谓的“笨鸟先飞”,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2.攀比心里

生活中,许多家长仍然存在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往往以孩子的读书好差来评判自己孩子的好坏,以孩子有无既体面又高工资的职业来评判孩子的成功与否,以孩子的读书好、有体面工作为荣,邻居、朋友之间见面聊天时,就会聊到的孩子的学习,聊到孩子读书的学校和补习的班级、门类,攀比的心里很重,也无疑要增加对孩子的压力。

3.寄予厚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美好愿望,现在的家庭独苗的占多数,更是把这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他们光宗耀祖或实现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无疑也要把读书压力转嫁在孩子的身上。

三、给小学生带来的危害

1.容易滋生惰性

本人口头调查了台州学院在托管班当家教的学生,一般的托管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年级也不同,一到六年级都有,相互熟悉的不同年级的人,可以帮忙解答难题,也可能造成高年级帮低年级的代做作业,或者同个年级的互抄作业;即使有家教帮他答疑解惑,他们还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的,主动和家教探讨解题方法的不多,碰到困难依赖家教帮他们解题的多,自己去钻研的很少,自己不爱思考,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是学不好知识的。

2.缺乏爱的引导

全托班的父母一种情况是父母外出做生意,小孩子不能带着读书,家里的老人又帮不了,只能放在托管班里,等放假了再带在身边。另一种是父母在家,但是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托关系、走后门、送孩子到“知名”的小学读,也只能托管了,全托班的孩子长期远离父母,缺少父母平常生活和学习的关爱,小学这个年龄真是耍娇和向父母索爱的年龄,在心里和智力上的逐渐趋向成熟期,更需要父母和学校引导。有些孩子在托管老师面前什么都不敢做,把所有的想法憋在心里,性格比较孤僻,对人冷漠,自信心不强,日子久了容易造成心里问题,甚至变成了“问题小孩”。也有些父母孩子放假回到身边,觉得平时亏待孩子,百般宠爱和溺爱,有求必应,尤其是金钱方面的满足,造成孩子小小的心灵也无视父母挣钱的辛苦。半托班的父母,一心把孩子学习交给学校和托管的老师,孩子回到家后当“小皇帝”,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在家是过着饭来开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没有一点自理的能力,一心想着,你只要读好书就行。这样的孩子缺乏爱的引导,缺少感恩之心。

3.扼杀大师之才

这些补习班和特长班主要放在周五晚和周六、周日及放假时间,这样小学生的自由的可支配的时间就很少,他们的生活就变的按部就班,变成了机械人,再加上自己的课堂外老师布置的正课份内作业分量也重,夏令放学回家吃过饭后多要做到9点到10点,睡觉多要到10点后,早上六点起床,冬令这9点后睡,早上7点起床,睡眠时间不到10个小时。他们向陀螺一样,忙于奔波,真是“压力山大”。按理说小学生这个少年时期,应该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时期,少年不知愁滋味,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和懵懂,这个时期真的是他们在玩耍和展开联想时期,思想纯洁,天真烂漫,自由奔放,思维逐渐趋向成熟的时期,然而被各种补习班取代了,父母安排了他们的自由时间,使他们提早尝到了“愁滋味”,埋没了孩子们的天性,扼杀了孩子们创造发明的能力,可能无形中扼杀了大师之才。像历史上的听诊器确确实实是小孩在玩传声时大人得到启发而发明的。

4.影响身心健康

小学生是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期,学期占用了更多的时间,玩耍和体育各项活动就没有时间了,体质下降,直接影响到健康甚至生命。同时,没有时间从自己的实际活动中获的有益的直接经验,很少有时间自己自由支配和去处理发生在身边的问题,产生对学习厌烦,长期压抑心里问题等不到缓解,有可能造成心里问题,反而一事无成,,变成正当的学习搞不好,“副业-----补习课”也搞不好,错过了人生的美好时期,终生遗憾。

5.存在安全隐患

托管班和一些补习班办在民房,餐具消毒等卫生设备没有,有些吃饭和做菜的地方条件简陋,卫生情况令人担忧,有些睡觉的地方条件简陋,睡的是叠床,人数多的床挨床,安全情况令人担忧,有些没有消防设施、器材,做饭用煤气明火,消防隐患令人担忧。

四、小学生身智健康成长的对策

1.改变择业的导向标准

父母对小孩教育的投入无非就是想小孩的将来有“前途”,能有很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但是,现在的就业岗位人为的瞄准了高学历和名校,本来高中毕业即可完全胜任的岗位,结果拼命追逐本科学历,使得就业机制失衡,更使家长不失血本投入教育有了理由。还有就是高校设置的本科以研究性的据多,技能性的职业技校相对偏少,且培养的学生技能不够强,大学毕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会造成了反面影响,认为考上大学没有什么作用,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而且辜负了家长的期望,增加了家庭负担,无形之中也增加学生的负担,包括心理负担。现在出现技术工人短缺,已经给我们敲起了警钟,改变就业观念,重视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给技术工人应有的地位和薪资,全面调整就业机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家长的顾虑。

2.转变父母的成才观念

学生的负担过重,很多时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结果,是父母的传统观念在作怪,并不是学校方面的硬性要求。父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攀比心也很重,甚至从幼儿班开始,就比成绩了,拿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考试成绩好父母无形中跟着高兴,考试成绩不好,父母的脸色就很难看,父母的性情也不好,甚至诉说学生,打骂学生,学生也开始察言观色,开始报喜不报忧,开始说谎欺骗,考试作弊。本该天真撒娇,随性的年龄也打上了“奸计”烙印。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了高年级就不愿和父母沟通,叛逆心理滋生,长期下去,想教育好孩子就难了。父母必须转变以分数论英雄的老观念,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做家务能力,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陶冶孩子心灵,让孩子有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父母自觉执行“减负十条”,不能因学校减负了,不留作业和考试了而着急,回家使孩子增加更多的负担去博弈学校的减负。

3.送上父母无私的爱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是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都说父母的爱是无私,但父母往往带着势利的眼光去给予爱与关怀,因为他们认为不管安排了什么,为孩子好就是无私的爱,所以往往没有顾及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作为父母,更应把无私的爱给自己孩子,不管你们的孩子聪明与愚笨、听话和捣蛋、漂亮与丑陋、健康和体弱,只要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健康成长,把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你那无私的爱才体现出价值。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4.培养孩子的自信豁达

培养孩子自信,父母首先尊重孩子,不管孩子做对做错,都给他解释和诉说的机会,做对了,就表扬和鼓励,做错了,就指正和引导。如果孩子每天自信满满,心情愉快,那更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的家长给孩子太大压力,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部,甚至自杀等过急行为后,才后悔莫及。作为家长要理性对待孩子,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喜好,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己的孩子,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在实现小目标中获得乐趣,不断积累,再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让孩子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在成长中豁达面对人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

“中国式父母”拔苗助长教育的证明,也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方式上的迷失与错位,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如美国华盛顿州一所小学因天气太好放假一天,校长说“孩子应该享受快乐”。他们的理由是在过去的整个冬天里,孩子们都在盼着下雪,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到学校上课了,但遗憾的是,这样糟糕天气一直没有来,孩子们深感失望。他们太想找个不用去学校的理由了。这个校长理解孩子们的感受,于是当晴好的天到来时,给孩子放假一天,满足他们一下。孩子们在这天可以尽情玩乐的同时,他们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家庭作业,拍一组漂亮的照片带回学校,真是一举两得,既快乐了学生,又培养了兴趣。

6.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

第7篇: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爱的奇遇:把我的肝分你一半

“姐姐,以后我能喊你妈妈吗?你救了我妈妈,妈妈的身体里就有你,你也就是妈妈了!”小女孩梦雪诚挚的一番话,让脸色苍白的罗玮不禁微笑起来,她为自己的决定而欣慰。

这是一个旁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年仅19岁的罗玮选择为陌生女人捐肝。而且,作为中国首例非亲属器官捐赠者,她和对方竟然配型完全成功!手术也十分顺利。其实,之前不是没有过害怕和疑虑,但是什么支撑着年轻的罗玮做出这个决定的呢?

2005年3月,中专毕业的罗玮,正在一家公司实习做会计,领到第一个月工资,500元。无意间,她被放在寝室书桌上的报纸吸引,上面赫然一则新闻:蒲江农民廖红霞身患肝癌,其夫张元林愿意割肝救妻……

罗玮心里涌起一阵感动,她决定将原本准备给父母买礼物的200元钱,捐给新闻当事人廖红霞。钱固然少,但捐的人多,也能帮上忙,罗玮在赶往华西医院的途中,自我安慰着。病床上的廖红霞瘦得皮包骨头,不忍目睹。在她深邃无助的眼神里,罗玮感受到她对生的强烈渴盼。

捐完钱从住院部出来,走在乍暖还寒的春风里,罗玮叹了口气,感慨生命无常。突然一个小女孩追上来,拦住罗玮,“姐姐,谢谢你来看我妈妈!”小女孩文静漂亮,罗玮俯身亲她的额头,“小妹妹,我们一起为你妈妈加油!”

女孩哭了,“姐姐,我好想妈妈活下来!可是我爸爸的肝脏跟她配不上,我又小,不知道该怎么办……”罗玮被这个懂事的孩子感动得一塌糊涂。见姐姐哭了,小女孩赶紧揉眼睛,“姐姐不哭不哭。对了,我的名字叫梦雪,我出生那天,妈妈梦见了下大雪,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梦雪挤出一丝微笑给眼前这位素昧平生的姐姐,不想让自己的坏心情传染给她。

目送梦雪单薄的背影离去,罗玮还兀自站在原地。她想起了童年的自己,那个受众多人恩泽的小女孩。自幼父母在外地打工,9岁时爷爷去世,她就是靠邻居们的接济,吃百家饭长大的。有一次,因那家饭食不合口味,罗玮拒绝吃,阿姨便借钱跑到村口的小卖部去买面包,天黑,阿姨不小心掉在池塘里,如果发现得晚点,连命就没了。还有一次,下着瓢泼大雨,罗玮站在学校的屋檐下,看着黑压压的天空,害怕地哭,这时,有几个阿姨同时送伞来,热热闹闹将她接回去……

当年,那一双双温暖的手为自己撑起一片晴空。如今,同样年幼的梦雪遭遇着人生的困境,也需要有人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当晚,辗转反侧之中,罗玮做出了看似突然,但源自她内心爱的回馈的决定:捐肝给廖红霞,帮她守护完整的家庭,帮梦雪延续母爱……

这个决定,成为2005年春天最大的新闻事件。罗玮怕父母不同意,只告诉了哥哥。哥哥理解并支持她,在手术家属意愿栏中签了字。他又觉得这么大的事,不让父母知晓心里总不安,就背着妹妹告知了父母。罗玮的父母胡仲双和罗锦莲闻听消息,火速赶往成都。但在听完女儿的捐肝原因之后,两位老人沉默许久,最终紧握着女儿的手,选择支持她的决定。

仿佛是为了成全她的善心,两个陌生人的配型十分成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2005年3月30日,历经10个小时,肝移植手术圆满完成。几天后,罗玮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梦雪像小精灵一样溜进来,凑到她耳边轻言细语:“罗妈妈,我爸爸妈妈说你是我一家的大恩人,谢谢你,祝你早日康复!”接着,小梦雪又拉起胡仲双和罗锦莲的手,亲昵地喊“爷爷”“奶奶”。

2005年4月20日,罗玮出院,她委托医院人员不要告知廖红霞及其家属。但是梦雪还是探知消息,为罗玮送行:“罗妈妈,我妈妈说做人要知恩图报,请留下你的地址和电话,我长大后好报恩!”

罗玮搂着乖巧懂事的梦雪,说:“不要喊我妈妈,不好听,叫我小姨就是了!”她很喜欢梦雪,也打心底认可这个小亲人。作为一名器官捐献者,如果与受捐者及家属联系,势必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压力,不联系不打扰才是最好的状态。因此,罗玮婉拒了梦雪的要求。梦雪眼泪汪汪,“小姨,你不告诉我,我也会找到你的!”小姑娘信誓旦旦。

分开之后,渐渐长大的梦雪也开始关注公益事业,她也愿意用爱心来回馈更多的人。源于爱心,两年后,她们真的再次相遇。

爱的延续:善缘中的重逢

罗玮被评为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收到全国各地共计8万元爱心捐款。料想不到的流言却也接踵而至,有人说罗玮捐肝是为了出名,而置父母于不顾;有人说罗玮心计重,图的就是钱……罗玮不怨不怒,保持沉默。

梦雪的笑靥常出现在梦中,罗玮也会笑着醒来。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罗玮再次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创办公益机构,帮助更多的人。

2006年初,身体完全康复之后,罗玮在四川广元利州区雪峰寺附近成立民间公益机构—广元市老幼托管所。8万元捐款全部投入进去,母亲罗锦莲为支持女儿,还将自家房屋的9万元拆迁款全投进去,从此罗家开始租房生活。

有一天早晨,罗玮骑自行车刚到托管所门口,看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面色如土,衣衫褴褛。罗玮赶紧将他送到医院,老人醒后哭泣着说,他有两个儿子都不孝,不但不供给老人吃穿,盖新房子后,还将老人赶了出来。老人没办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朝天走到利州,饥寒交迫,晕倒在托管所门口。罗玮给老人添置了新衣,让他在托管所得到很好的照顾和陪护。

最多的时候,托管所接纳了50多个老人和两百多个孩子。看着他们快乐、体面地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家园里,罗玮觉得做这些事是无比值得的。

第8篇: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外出务工,而把自己的子女留守在农村,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并且随着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发达地区的转移,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将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多,居高不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学习困境,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学习困境

(一)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教育系统中无可替代的首要环节。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身心的摇篮。在地处偏远山区,一些监护人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家庭教育仅局限于浅层关怀――吃饱穿暖。西部地区农村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多通过电话沟通,但谈话时间一般较短,多集中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较少关心孩子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这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和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平时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很希望父母能在自己的身边,爷爷奶奶或者其他监护人懂的知识不多,因而不能辅导他们的学习,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学校教育缺位。目前,留守儿童是教育缺乏针对性。另外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共性教育,对共性中的个性教育往往忽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还有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与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与学校不能及时沟通,缺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教育,导致留守儿童这部分特殊的社会群体的教育令人担忧。

(三)学习上缺乏辅导和监督。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儿童,理应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但部分留守儿童往往因缺少父母有效地监管,会因为贪玩而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学体期望值较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父母外出务工后,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辅导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缺位现象。由于西部农村地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半文盲,加上很多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也不够重视,这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学习辅导上的缺位,对留守儿童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解决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学习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日常管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 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性格比较脆弱,学习习惯不好。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常规管理,帮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排除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让留守儿童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在日常管理中想方设法切断一切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源。比如,学校要做好电脑的使用教育工作,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电脑,学会用电脑学习,而不是只知道用来玩电脑游戏。加强上网引导,让留守儿童学会用网络学习知识。其次,教师应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二)建立健全学校关于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制度。学校要根据校情和西部的地域特点,建立校内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机制,成立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组长,班主任为副组长,科任教师为组员的领导机制,营造良好的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让这部分特殊群体感受到学校的温馨和师生的关怀,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上和学习上都应该给予帮助。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充相关教学内容。教师是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是学校政策的实践者。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业务素质、个人修养等都对留守儿童影响很大。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安全意识、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生存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重视对儿童心理的辅导,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

(四)合理选择委托管理的对象。家长在外出务工之前,应当选好委托管理的对象,鉴于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较大,同时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心无力,不建议作为首选的委托管理对象。如果同族中尚有较为年轻的长辈留在当地,建议将孩子委托给其管理,尽量还原家庭的温馨气氛,同时还能在孩子的学习上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帮助。同时,父母也要通过电话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关心其学习与生活情况,向其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习也存在一些困境。因此,我国政府和社会必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留守儿童家长和教师也应对此提起关注,重视对留守儿童心灵上的关怀和学习上的指导,从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唐延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例[J].求知导刊,2015,(2):112-112.

第9篇:孩子托管的原因范文

一、当前中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不良表现及原因

由于社会上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加之职业教育存在的重技能轻德育的偏差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当,中职学生价值迷失的问题日益严重。其主要表现:一是早恋现象严重;二是沉迷网络游戏;三是自律能力低;四是礼仪道德观念缺失;五是“拜金主义”的盲目崇拜。究其原因:

1 中职生生源素质普遍较低,学生失落感较强。由于中国家庭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绝大部分家长依然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不会让孩子选择中职学校,成绩优秀的孩子会进入高中深造,而流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对这部分学生大多流露出失望情绪,其教育方法往往简单粗暴。有些家长甚至将中职学校当成“托管所”,认为孩子既然考不上高中,又未到可以独立工作的年龄,与其在社会上混,还不如到中职学校,这样总比在社会上沦为飞仔飞女强。于是许多家长就硬让孩子来到中职学校,不管孩子专业意向如何,就随意帮其决定专业。孩子们则感到中职学校不过是父母给自己无奈找的“托管所”,对学校及老师一开始就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所以在校表现大多差强人意,散漫、随意、无心向学。

2 中职学校只注重学生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在德育方面教育的现象较为严重。基于功利的考虑,许多中职学校对德育、美育的课时大幅压缩,将大量的课时用来让学生投入到专业课、技能课的学习,只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其余的都可暂且搁置不理,这和社会上的技能培训机构其实已差别不大。但是危机也正在于此,如果一个学校过于忽视学生职业操守、个人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的培养,那么这样的一个毕业生就算技高一筹,但不辨是非、任意处事、目无尊长、毫无组织性和纪律性,无论对于他自身成长还是企业成长都是一个巨大的隐忧。

3 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大量不良信息使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中职学生迷失方向。

4 中考成绩不理想的中职学生心中有一种自卑感,再加上中职学生无升学压力,部分中职学生自我要求慢慢降低甚至自暴自弃。

综上所述,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坐标发生了倾斜甚至扭曲。

三、加强对中职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策略

1 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大部分中职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关心,认为只要给够孩子生活费,其他一切交给学校OK,基本上从不主动与班主任联系,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甚至在一个学年召开一次的家长会上,许多家长也以工作忙没时间而不出席。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凡是经常和班主任沟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越关心的家庭,孩子的表现越好;反之表现越差。可见,班主任同家长多沟通联系,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地通报给家长,督促家长配合班主任共同教育;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一些生活状态,及时掌握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动向,从而对该生进行更深一步地教育。

2 对学生进行“案例”教育。我们班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段时期沉迷于网络游戏,通宵达旦流连于网吧,导致上课期间精神恍惚,学习成绩普遍下降。我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斥责性批评教育,收效甚微。我偶尔在中央电视台观看了“网惑”系列节目,对我启发很大。在随后的班会课上,我向学生播放了“网惑”系列节目的视频,节目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对学生震撼很大,之后学生的“网瘾”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这说明,对被各种网络信息充斥着的中职学生进行真实生动的“案例”教育,比空洞乏味的说教更有效。

3 “鼓励”教育对中职学生尤其重要。相当一部分没有顺利考上高中的中职学生学习成绩都不理想,在以往的学习生活经历中,充满了斥责,心理都有一种自卑感,甚至一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更需要老师的鼓励。作为一位班主任,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一句朴实的赞美,也许就会让学生重拾信心,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4 加强人生目标教育。所谓“三军不可无帅,匹夫不可无志”,而许多中职学生觉得进入大学校园的理想破碎后,陷入人生的低谷,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为了让他们重新振作,班主任应当经常对他们进行人生目标教育,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学生们意识到只要踏实学好技能,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来也可成为有用之材,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旦中职学生们明白了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竖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加上班主任适时的提醒和督促,相信他们的人生从此也就有了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