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

第1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关键词]就业;经济结构;宏观税负

我国社会就业压力一直比较大。改革开放之前,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强制束缚,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深层次看,中国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供给过剩。对于拥有众多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国来说,在向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发生失业现象是一种必然。首先,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经济主体对要素配置服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原则,凸显出劳动力的供给过剩。其次,结构性、周期性、摩擦性的失业的存在也会加重我国的失业问题。此外,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进入高峰期、国企经营机制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等原因,我国的失业人数在逐年增加。到了2010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908万人,登记失业率达到4.1%。考虑到隐性失业等各种因素,我国城市的实际失业情况其实更糟。

一、我国就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带动17万人就业,而第三产业可以带动85万人就业。根据2011年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统计年鉴,从1999年到2010,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了783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的50.1%下降到2010年的36.7%;第二产业净增542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的23%上升到2010年的28.7%,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没有太大变化;第三产业净增6512万人,从业人员由1999年的26.9%增长到2010年的34.6%,第三产业吸纳社会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持续增强。从2004年到2008年,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增加了近3218万人,约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86.645%。以上数据表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增强,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图1 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吸纳就业人员比例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统计年鉴。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这些政策主要表现为吸纳失业人员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如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稳定就业。以2008年9月底企业在册职工为基数,企业每新增加一名就业人员,就可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4800元的优惠;为了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规定对新成立的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可以申请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等。

不过目前出台的促进就业政策存在税收优惠范围过窄、税收优惠主体过于微观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享受税收优惠的对象有限。从享受现行促进就业税收优惠的企业来看,主要局限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服务型企业和商业零售企业,对安置社会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强的工业、手工业、建筑业等行业。主要税收优惠受益对象局限于以下几类人员: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失业人员,享受低保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非国有企业下岗的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则不在上述受益范围内。相当大的一部分失业人员就被排除在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受益对象范围之外,形成了一种“政策歧视”。(2)现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过于理论化,基本上只是简单罗列了一些具体规定,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的重点企业和个人缺少详细的说明和注释。因此,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带动性和引导性,不利于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就业问题的解决,应把重点放在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和第三产业上面,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使之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最大限度的带动就业水平的提高。

(一)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有关数据表明,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80%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其吸收劳动力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由于我国多年来较重视大型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并未被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政策上没有大企业有优势,我国的中小企业一直没能发展起来。所以为了发挥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的作用,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政策,对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可以考虑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免征营业税,在所得税方面,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实行差别税率制度,对中小型企业或小型微利企业进行税率照顾。

(二)支持第三产业发展

2010年,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5%。第三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能力强,所占就业比重较大。如上文指出,同样的经济增长条件下的服务业可以比第二产业容纳多得多的劳动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新的岗位。

(三)降低宏观税负

尽管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但是我国的大口径宏观税负仍然偏高。目前,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通过实施较轻的宏观税负来保证社会财富能够留在民间,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增加就业。降低宏观税负,是一种间接促进就业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关键词:促进就业;税收政策;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故其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政策予以改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效果并不显著,且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国际环境变化莫测、国内市场竞争升级的大背景下,必须不断优化税收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以此加快就业问题的解决进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一、税收政策与促进就业的作用机制及其实施现状

1.作用机制。一方面是作用于劳动市场;受税收政策影响,劳动力供给状况会有所变化,如计划生育费的征收会对人口增长起到控制作用;调整个人所得税产生的收入和替代效应会影响公众行为;适用于就业培训、教育等机构的优惠政策,利于间接提升劳动者素质;而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可减轻企业负担,进而增加就业机会等;同时劳动力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如优惠政策可使就业需求得以直接扩大,可通过刺激投资、稳定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促进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外向型企业等的良好发展间接吸纳社会劳动力,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用于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等。另一方面则是作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具体而言,主要是通过对政府、企业、个人的投资决策的影响促使社会正规教育、岗位培训、医疗保健、工作活动等发生变化,进而在劳动者数量和素质的变动下影响就业。

2.实施现状。自我国实施促进就业税收政策以来,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士兵等特殊群体就业形势有所缓解,社会负担随之下降,同时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均不断增加,促使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了一定的优化,此外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进而吸纳了更多的社会劳动力。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就业问题的解决,如因税收政策强调直接促进就业而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故难以在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重视劳动需求忽视劳动供给,致使政策难以奏效;具体设置有失合理,主要表现为针对性强,优惠面广,税种形式有限,操作性较差等,影响了实施效果;此外法律约束不强,保障体系缺失、执行不力等也不利于促进就业。

二、促进就业税收政策研究

1.构建长效的税收政策体系。新形势下,我们应看到现行税收政策的缺陷,并使其与时俱进,促进就业,故我们要立足实际构建税收政策长效机制,以此促进就业增长稳定。

具体应兼顾就业和经济两者的稳定增长,继续深化免征农业税、统一企业税率、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等对就业有积极影响的税收政策,并针对经济滞后地区的宏观产业和税收政策,对资源税进行适度改革,以及为当地企业实施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促使宏观税负合理化和区域发展平衡化;同时专设政策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如对农业病虫害防治、农技推广培训、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减免所得税、营业税,以鼓励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除了统一就业登记信息外,还可给予符合条件的毕业者一定的购房贷款利息补贴、教育费附加等优惠;此外还应赋予税收政策一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以此使其能够顺利推广实施。

2.注重提高税收政策的层次。针对当下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之处,我们应结合实际致力于税收政策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增加,以此将其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尽快解决就业问题。

首先应扩大政策的覆盖面,既不再局限于特殊群体,而是着眼于所有社会群体的待遇公平,故需要基于现有的扶持、优惠群体,将农民工、高效毕业生以及非国有企业下岗员工等纳入其中;其次是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以《再就业优惠证》为例,可对其人员界定、具体优惠、时间期限以及造价处罚措施等加以明确规定,以此使其得到合法、合理的利用;再者是增加税种形式,可以减免从事个体经营下岗人员的增值税,使合作企业、独资企业等与个体工商户享受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加大中央对税收政策的扶持力度等;最后是提高政策期限的灵活性,如调整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规定期限,摒弃与当前形势不符的政策,适当延长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期限等。

3.强化劳动力供给政策管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故面对当下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局面,应充分发挥税收政策效用,以此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失业人员素质。

如针对第三产业,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行业差别实施比例不同的税率,采取降低注册标准、税收发票营业额,大力建设公益性的就业服务机构,减免新媒体税费等,并为其提供多渠道的金融服务;同时对中小企业税费进行革新,如给予更多的营业税、所得税减免以及贷款营业税免征等优惠,并优化其纳税服务机制,以此促进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顺利发展,进而促进就业增长[4];另一方面则要借助税收优惠政策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办民办学校,如减免接收实习学生企业以及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私立学校的税收等;而针对失业人员则要增设相应的培训机构,适当扣除培训、教育费用,并适当延长教育期限等,以此提高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而促进就业。

4.团结更多的力量促进就业。要想真正发挥税收政策促进就业的效用,仅靠税务部门加强管理显然不够,毕竟促进就业涉及面广,关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为让更多符合条件的群体享受政策福利,并抑制税收犯罪行为,要求税务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提升税收服务水平,并强化管理、监督和执法,以此确保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与劳动、工商等部门的交流协作,可以基于信息共享确保政策的严格落实,如严格审查受惠群体资格,依法发放《失业证》等相关证件,结合社会力量进行监督,用于弥补管理部门的盲点等,进而促进就业稳定增长。

三、结束语

税收政策在促进就业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实施效果并不乐观,这就要求我们从现实问题出发,探索更为切实有效的税收政策,同时我们也应明白,促进就业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任务,仅依靠税收政策是不够的,故我们还应协调配合其他政策和措施,以此尽快解决就业问题,促进我国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绍大,陈金香.关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的思考[J].财税金融,2012(02).

[2] 张彦英.当前我国促进就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1(18).

第3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开发 理论 实践

新经济理论的出现,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都对劳动力市场的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经济领域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又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构筑新的、与经济发展同步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模型,以满足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和适应由此带来的压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理论

1.两个重要的概念:教育平台和成组课程。 “教育平台”源于计算机科学中的计算机平台,由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若干课程之间,高等职业教育中文科与工科的若干课程之间,高等职业教育文科或工科不同专业中的若干课程之间,虽然存在着很多相同部分,但由于各自服务的对象目标不同,使得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不能替代。但是借助于平台,他们中的一些相同的部分,就能服务于不同的对象目标体系。“成组课程”源于现代机械工业的成组技术。教育科学借助于成组技术的概念,将内容相关的学科组合成成组课程,服务于一个共同的对象目标,同样也能达到提高教育效益,降低教育成本 (授课时数)的目的。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框架模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框架模型主要是由教育平台(P)和若干组成组课程(C)构成。在成组课程中又根据课程的特点区分为核心课程(H)和拓展课程(T),所谓的核心课程是指该成组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对稳定的部分,其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宽广;所谓的拓展课程是指该成组课程中明显带有个性的部分和显著变动的部分,其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专一。所以该模型又可简称为P-C(HT)模型,如下图所示:

第一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P1)。该平台由高等数学、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核心课程以及若干拓展课程构成。所有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到达这个平台。登上这个平台之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路径选择。一是进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文科类课程 (或者语言类、艺术类课程等等)学习;二是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工科类课程(或者农科类、医科类课程等等)。第二教育平台:大类专业基础平台 (P2)。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在登上公共基础平台之后,可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继续攀登大类专业基础平台。我们以文理兼收的管理学为例:根据现行的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文理兼收的管理学至少可以分成三个大类专业,一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二是工商管理大类,三是公共管理大类。第三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P3)。学生经过努力在登上大类专业基础平台之后,可再次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继续攀登专业基础平台。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一个专业中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设立多个专门化方向。现以工商管理大类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市场营销专业可根据营销方向的不同,分为商品营销、房地产营销、保险营销等等,在商品营销专业中仍可根据商品的类型,分为汽车营销、家用电气营销、服装营销等等,在商品营销专业中还可根据商品的业态,分为电子商务、连销经营、百货经营,甚至移动商务等等。该平台由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等核心课程以及若干拓展课程所构成。其中的核心课程都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要课程,无论哪一个营销方向都离不开这些课程。这部分约占整个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50%左右,另外50%的课程,为拓展课程,是根据各个专门化方向的特殊要求而设定的,相对于前者来说,他们更容易发生变化。

以上是我们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框架模型的基本内容,当经济发展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时,我们的第一教育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第二教育平台(大类专业基础平台)和第三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可基本保持不变或进行少量的变化,专业成组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也可相对保持不变,需要变化的仅仅是专业成组课程中的拓展课程,而这一部分课程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技术和方法

本文提出的职业教育新专业开发技术和方法是在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开发新专业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之后总结而成的,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分析等四个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1.宏观经济分析。要开发一个新专业,首先就要对该区域的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做出分析。这种分析往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通过分析,就能初步把握学校所在的经济区域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哪些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就应加强开发相关专业;哪些产业属于夕阳产业,相对应的新专业的开发工作就不能继续进行下去。

2.劳动力市场分析。一是潜在的劳动力市场(新生劳动力市场)分析。主要通过对区域内的常住人口的总量进行分析,通过修正,得出每年该区域的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再根据普职比、大学毛入学率计算出今后若干年就读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量。二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实时分析,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前劳动力市场中供不应求的职业有哪些,当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职业有哪些,从而根据供求情况设置有市场需求的专业。三是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是否开发一个新专业,除了必须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之外,还必须考虑自身的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自身的情况主要是看将要开发的新专业是否具有相应的教师、教学设备和教学经验。而竞争对手的情况则相对复杂一些,要分析劳动力需求的总量,分析参与竞争的对手的总量,分析每一个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特、你特我全”的策略。

3.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新专业开发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做职业能力分析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选择合适的人选。职业能力分析应选择两类人员参与,一是来源于基层第一线的负责人;一是企业的领导者和总工程师。前者拥有丰富的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是对该职业最具发言权的人,他们能够准确地、直观地、生动地描述职业的种种要求;后者则是站在该行业的高处,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国际最新发展的动态和今后若干年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两者有机地结合是该职业能力分析的最佳人选。(2)兼顾长远,与经济同步。众所周知,教育需要一个周期,当前决定的事,往往要在三年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会有毕业生。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似乎在所难免。因此,职业能力不应只涉及到当前,还应顾及到不久的将来,即3~5年后的情况。(3)准确定位、定时。职业能力分析不仅要准确地提出某一职业所需的全部技能,还需要确定掌握某项技能所需的培训时间。这就要求计算每一项专业技能的重要程度系数、难度系数和频度系数,然后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该项专业技能获得所需的培训时间。

4.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新专业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新专业开发的最关键的环节。教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职业能力分析中某个职业所需的全部专业技能点逐一转化成知识点,然后将这些知识点按照新的技术学科的要求组合成一门门新的技术活动课程。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教育自身的要求和各级各类教育衔接转换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必须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入人才市场或有关行业产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根据宏观微观经济理论和现状进行合理地预测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为专业开发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导。在四个分析的基础上,掌握第一手调研资料,按照技术学科和能力双导向的指导思想,将专业按不同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对每一方向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再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分析,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进而设计教育平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邓泽民.CBE理论与在中国职教中的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3]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4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民工荒 就业能力

一、引言

自1978年以来,随着生产要素流动性提高,中国正走向开放发展的新道路。目前,中国有超过2.5亿的农民工群体,他们与城市各方面联系紧密,并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农民工群体被城市边缘化是现今面临的主要问题,关乎我国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和强国梦的实现。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分析“民工荒”问题,都会关注一个共同的影响因素,那便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供需存在不平衡问题。可见此因素对“民工荒”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调研入手,以其就业能力缺陷为突破口,分析总结“民工荒”产生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

二、农民工现状研究

(一)农民工就业与就业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20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调查7省6232名农民工,调查发现农民工最关心就业和报酬方面,可见报酬的增加和就业环境的改善应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研究就业亟需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的转移和城市就业岗位的增加。现今国际经济竞争趋于紧张,以高附加值、自主研发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产业结构转变与升级对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失衡凸显

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处于我国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关口,在自我认知、价值观念、发展需求、社会认同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他们为城镇化的发展做出大贡献,成为城市发展重要力量。但由于户籍制度约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缺乏;用人单位重使用轻培养,过于强调实用性;就业能力提升渠道有限,方法较为传统;自身法律知识贫乏,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制度观念淡薄,安全常识欠缺,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失衡成为首先解决的问题。

(三)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

教育程度低、技能缺失等原因是均是农民工群体就业能力开发需要突破的瓶颈。由于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分割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资源短缺和缺乏相关劳动技能,在城镇的就业机会减少。其次,就业的稳定性和劳动报酬受影响于劳动技能的差别。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唯有受过较好培训的人员才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

由此看来,探讨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结构要素、供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农民工就业能力对策是一个重要的现实的民生问题。

三、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现如今,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已愈发激烈的,农民工已然成为城市迅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相对于其父辈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学历水准高,价值取向多元,融入城市意愿强”等特点。政府对他们的就业能力水平也日益关注。要根本上了解并解决这一举措的重点是对其就业能力进行评价,其重中之重在于设计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评价体系。

(一)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原则

对此,在基于大量的文献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我们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由多重因素影响并受其牵制,就业能力的结构复杂,众多,评价体系的纷繁多变,又缺乏较为成熟的符合国情和研究对象特殊性的分析框架。因此,为了使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既体现主体本质,又符合评估实施要求,我们确立以下准则:

一是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二是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

三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四是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二)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本文参考Fugate的衡量就业能力的维度,分析构建量表,包括个体适应能力、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基于此,我通过从自我开发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人际交往能力、接纳变化能力、自信心和毅力、交际面范围、市场意识、社会阶层地位,亲属、朋友支持、一般关系支持、性别、年龄、教育、技能、健康等等的十五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科学有效可行性路径,提升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水平。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水平的界定,我们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层次分析,如下:

一是微观个体因素是在变幻市场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就业,保持现有工作,并争取更好职业发展机会原动力;

二是中观环境因素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获取就业机会,维持现有岗位,实现岗位流动性的保障;

三是宏观环境因素,包括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人文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水平或捕获禀赋性资源权利公平的基础。

(三)就业能力评价构成因素表

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就业能力,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理论框架体系,以便清楚识别影响这一群体就业能力的复杂因素,从而通过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与需求这三个层面分析讨论提升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最后形成的就业能力评价构成因素表详见下表。

四、长三角地区农民工问卷调查

该问卷主要调查了长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缺口和影响因素等。问卷共发放513份,收回有效问卷4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3%。本项目以长三角地区的民工为调研对象,采取等比例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名单。

(一)研究区域: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是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域。因此本文基于宁波,杭州,温州三个主要地区的调研活动,主要研究长三角的农民工就业问题。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通过调查数据,从农民工的自身特征、人力资本特征、社会资本特征和心理资本特征等方面,清楚了解样本数据中农民工生存的现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缺口进行统计描述性分析,把握影响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因素。首先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探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心理资本特征和社会资本特征。根据分析寻找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缺口,认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是他们获得和保障工作能力的基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缺口在于社会资本缺乏、素质提升有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最后据此从农民工自身、企业和政府三个角度解析产生民工荒的原因。

(三)研究结果

基于实际的调查结果和该群体的特殊性,本文探究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要素,相对城市居民,新生代农民工看、具有较重的家庭负担、较差的居住和工作场所、较低的同群效应、薄弱的就业和创业金融资本和社会网络支持、较差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高成木工作流动,这些都影响其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向上提升。此外,二元分割劳动力市场和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公共服务享用中的弱势地位。政府在保障措施的提出及实行方面,很多地方没有具体落实,以及政府部门对于这一问题的态度不够坚决。因此,通过基于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质性分析,考察了就业能力从个体,企业,政府三个维度要素的具体现状及其与农民工就业捕获、维持和调转的影响机制。

五、民工荒原因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

1.工作经验不足。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在23岁左右。年龄越小代表着经验累积的不足,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累积,其对工作的掌握程度和灵敏程度也会随之加强,提高工作就业的能力。

2.相关技能掌握不足。现如今多数企业需要招聘的是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而农民工的学历水平一般较低,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高学历的人才很少,且接受的培训较少,无法适应新时代下就业的需要。

3.就业理念发生改变。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改革开放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工有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就业观念,对体面的工作与高品质生活有了很高的追求,不愿继续作为流水线上的低薪打工者。

(二)企业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偏差。基于管理意识的偏差,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总体来说管理方式落后:一是缺乏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二是薪酬待遇低,缺乏社会保障。三是缺乏对农民工的培训。

2.企业的用工选择。长三角地区在历史上经济较为发达,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聚集。企业由于工种需要及劳力需求,对劳动力的年龄及性别有人为的限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青年型”劳动力仍是企业用工需求的主体。一些流水线工作对女性劳动力需求远大于男性劳动力,造成男性劳动力过剩,需求失衡。这些企业的用工理念加剧了用工短缺的矛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青年型”用工年龄结构和男女劳动力需求不平衡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原因。

(三)政府

1.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阻碍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一大原因,从侧面来看,这也造成了民工荒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存在“一刀切”的问题。社会保障的承担比例过高,对农民工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而难以获得实质性的保障。因此,我国农民工参保比例非常低,解决该问题需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群体特点。

2.政府“城市化”政策。受到城市本位主义思维的影响,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都为农民向城市的合法工作或合法定居设置了层层障碍,政府的城市化政策并不能真正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维护城市化进程中流向城市中的农民工的相关权益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3.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西部的迅速崛起,原来自于安徽、江西、河南等地区的农民工选择转向中西部地区。而企业聚集的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则因农民工流向变化出现民工荒现象。农民工流向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些地区民工荒。

4.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近年来,中国GDO以7%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数量增长,国外产品制造向中国转移等,使得劳动力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密集产业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刚性增长。劳动力的供给增长落后于市场需求增长,由此出现短暂的结构性民工荒。

六、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开发对策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农民工就业能力开发需要国家的支持与政府的引导。国家需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地方政府需正确落实这一方针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发展的关键。

(一)微观:个体――提高自我增能意识以提升就业能力

进入市场的每个劳动者都应提升自身技能与素养,为就业做好积极准备。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应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等教育方式学习新技能,工作后也可以选择成人教育来提升就业能力。

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加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新生代农民是应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举办的培训,寻找合适的学习机会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在将来的职场中有更好的晋升空间,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最后,新生代r民工也应遵守城市的法律法规,进行自我约束;深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及市区的活动,加深双方的了解,进行“破冰之旅”。

(二)中观:企业――转变用工制度以应对企业变革

对于企业而言,这群新生代农民工就是很重要的人力资源宝库。毕竟,新生代农民工是其最为主要的劳动力来源,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能力,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的意愿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企业方面要提供给农民工更多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不仅可以激励职工发展自己,还能促进产业的升级。再者,企业应按照现有的政策规定,结合企业现今的状态,从而规范内部规章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中有能力者有着晋升的机会,并在精神上尊重他们,让他们享受该有的权力。要提高民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轻其负担。

(三)宏观:国家/地区政策――规范市场行为和弥补市场经济缺陷

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角色主要体现为:在制度性开发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工资、保险、晋升、奖惩、合同解除等方面享受到平等待遇,激发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性。政府还应加强制度落实工作,确保制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七、结束语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缺口,首先农民工自身要有积极的态度,主动寻求发展途径;其次,企业方面应承担责任,致力于农民工技能素质培训;政府层面应为此出台保障政策,并适当干预国家宏观的发展情况。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还处于探索性阶段,有关该群体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第5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在企业市场化改革中,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而改变这一现状,成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要不仅实现劳动冲突处理和劳资矛盾的法制化问题,更是要提前预防和处理关于劳动关系双方的冲突,尽量把冲突消灭在萌芽阶段。

【关键词】

劳动关系冲突矛盾和谐

1 概念解析

劳动关系通常指的是整个社会关系系统中,与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的社会关系系统,或者说是指在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的社会关系。

在劳动关系里,劳动者与雇主分别作为不同生产要素的代表,所处的立场和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截然相反的。雇主作为资本的代表,尽可能的利润最大化是最直接的目标,而劳动者的直接追求则是自身的劳动价值最大化,也就是工资酬劳的最大化,矛盾便由此产生。

2 劳动关系矛盾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的劳动关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很多新的未知的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人们尚未对很多问题做深远考虑的时候,现实中大量的新问题就已经出现在眼前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必然导致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发生变更,对劳动关系进行再构造、再调整,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已经成为劳动关系的重要问题。

从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分配制度问题

我国职工的总体收入最近几年虽然逐渐提升,但是职工的工资水平还是偏低,仍是当前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具体体现为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不同步。这成为了危害社会稳定的潜在要素。

2)劳动争议问题

虽然我国最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但由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次就业问题,每年新增劳动力压力不断增大,大量失业者无法再就业问题仍然是当前较为困扰的问题。综合这些问题,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和极不稳定,劳动关系矛盾不断突出。

3)分配不公问题

我们目前劳动力水平总体过剩,劳动要素在分配中所处的比例较低,而资本和管理等要素却相对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劳动要素与其他要素在利益争取上的力量被削弱,职工对收入分配的主张权被剥夺,劳动要素在分配的过程中严重廉价化造成的。

4)竞争与抗衡能力问题

无论多么先进的制度也存在矛盾。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们用辛苦的劳作换来的财富,却被少数社会高层势力用非法的手段窃取,他们很难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情绪化也会越来越重,矛盾也会不断激化。

5) 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从以上问题得知,关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我个人觉得应该通过以下途径入手:

1)企业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在不断飞速发展,但是我国的企业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应该引领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企业和员工是荣辱与共的关系。企业对旗下的员工负责,员工才会对企业负责。因此,企业应该积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保障员工的就业稳定性,给予合理的薪酬和福利,这样不仅能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更是企业发展强有力的基础。只有基础牢靠,企业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全的发展,社会才会更加进步。

2)政府

①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

虽然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劳动法》等三部相关法律,但是还是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然而针对这些问题的相关法律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政府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上还要不断加强。这样在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的时候才能有条不紊的应对。同时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成功立法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就能综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既能适合我国自身发展,又能和国际接轨的法律。

②建立完善对应的协调机构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间,各个环节之间还不牢靠,所以政府加强和干预劳动关系,将变得尤为重要。劳动关系能否市场化,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有很大关系。要充分发挥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制定者的作用,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采取相关措施尽快贯彻落实,并制定出有效的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框架和各项制度的标准。

不仅如此,政府还要成为劳动关系双方平等协商的促进者,积极促进双方通过对话和协商解的办法决问题,为工会组织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开展集体友好协商,把矛盾化解,帮助双方寻求共识,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以便实现劳动收益和资本收益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③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资强劳弱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劳动者居于弱势的一方,所以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从各个方面来创造就业岗位,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目前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状态。二是要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改善教育机构,加大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这也是促使劳动关系平衡的重要条件。三是要大力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充分把宏观经济调控的优先目标放在就业问题上。四是要积极制定合理完善的收入分配政策,以防止收入差距不断增加,造成社会不和谐,从而导致社会各类矛盾的不断激化。

3)劳动者

我国目前劳动者素质偏低是客观事实,所以我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当然劳动者也应该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把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放入自己的行为准则中,积极参加相应的培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劳动素质提高,不断完善自己,掌握更多新的技能,学习更多新的技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做一个高素质高能力的劳动者。此外,劳动者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加强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学习,积极搜取相应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有关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不仅要学法,懂法,守法,还要学会善于和敢于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总结

劳动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更牵涉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它确保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

【参考资料】

[1]劳动关系学常凯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版

[2]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摘自论文之舟 2006年12月

第6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27日

一、调查方法和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定量分析为主,在某些问题上采用定性分析。在对山东省莒县一些村庄前期观察基础上,以曹河村和丁家村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例开展调查,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法,并辅以观察法和文献法。本次调查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问卷122份,有效问卷122份,访谈对象8人。调查时间为2015年2月,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归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般性,发现其流动的现状与特征。本次调查的研究视角主要从“一般研究”到“具体研究”再到“一般研究”。一般研究主要指“现象是什么”、其产生的动力因素;具体研究则是以山东莒县为研究个案分析“事物的现状、特征如何”、“事物的影响及其成因是什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再到一般研究,指通过具体实证研究得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最一般和最普遍的结论。

(二)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以莒县安庄镇曹河村和夏庄镇的丁家村为例,以农村劳动力个人为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并辅之以入户访谈。安庄镇位于莒县北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与沂水毗邻,地形多山地和丘陵,人口约3.5万;夏庄镇位于莒县南部,与临沂等地相连,靠近国道和省道,交通便利,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情况较安庄镇好,人口约6.6万。曹河村共有约1,000人,丁家村共有约4,000人,对两村的流动劳动力人口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选取样本122个,其中选取曹河村66人(54.1%),丁家村56人(45.9%);男性76人(62.3%),女性46人(37.7%);大专以上、高中中专中技、初中、小学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为0.8%、19.7%、63.1%、16.4%;15岁以下、15~30岁、30~45岁、45~60岁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7%、59%、21.3%、13.9%;工业制造业、建筑装修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农业种植业、其他行业人数分别占总人数50.8%、27.9%、4.9%、3.3%、8.2%、3.3%、1.6%。对8名农村劳动力(包括1名县城务工者、3名青岛务工者、1名返乡创业者、1名有出国劳务意愿者、2名在家务农者)进行入户访谈,以期搜集到一些问卷中不易发现的问题与想法。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调查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的总量和规模较大。莒县辖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260个行政村(居委会)。2014年底全县总人口11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8万人,占总人口的21.9%。农业人口88.5万人,占总人口的78.1%。根据该县相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约68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的为20.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在乡外县内就业的为6.8万人(10%),县外省内就业的为10.54万人(15.5%),省外或出国劳务就业的为3.06万人(4.5%)。除常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外,仍旧有5.5万多(8%)农村劳动力从事县内企业的计件工或钟点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他们大致的工作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8%,劳动力流动总量和规模比较大。

(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呈多样化趋势。据调查显示,曹河村和丁家村的就业类型分布为省内乡外72人(59%),乡镇企业25人(20.5%),省际或出国劳务21人(17.2%),其他类型就业4人(3.3%)。可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省内流动约占劳动力总人数的79.5%,主要因为省内流动符合生活方便、恋家情结、农业生产需要、转移成本较低等要求。有关调查也显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自身农村劳动力转移,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较高。调查中发现这17.2%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外省一些重要城市或出国劳务并且趋势不断增强,近年来出国劳务人员在不断地增加。目前,通过正规组织,已经输送境外就业800余人,涉外劳务人员储备库中储备人员3,500余人。省内流动多为“季节性”短期流动,主要存在于老一代农民工之中,他们就业呈现出非正规性和季节性,省际与出国劳务则多为非季节的长期性流动。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组织化程度较高。省内就业(省内乡外和乡镇企业)主要以血缘和地缘为主,靠乡土人际关系网络找工作,或者是业已建立起来并逐步巩固的业缘关系(但这种业缘关系的范围狭小有限,其次才是劳动力市场的开发。而省际和出国劳务则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开发、亲戚朋友介绍以及政府职能的改善,就业方式呈现组织化和规范化特点。调查中得知,即使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最终也需要通过中介公司或正规劳务输出组织。由表1可见,劳动力流动以自发性外出务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表1)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较大。被调查者中,男性76人,女性4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62.3%、37.7%。女性外出务工者年龄集中于15~30岁,即青年期;男性外出务工者大部分集中于15~45岁,其次是45~60岁,分别占73.7%、22.4%,即青壮年期和中年期。(表2)

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主要由于女性家庭劳务、生育以及年龄和体力等因素。首先,家庭的生育功能、教育和抚养功能与女性特征更具有亲和力,女性更多地被赋予家庭责任与义务,这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农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趋势;其次,女性的身体与生理特征使得男女在相同的条件下女性竞争力较弱,女性的身体不能承受过重的负担且体力有限。这也是很多企业男女同工不同酬的重要原因。

(五)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方向在变化。莒县农村劳动力宏观流动方向主要由农村、小城镇向城镇、大城市流动,由农村向亚、非、拉、美、澳洲以及欧洲等地区国家流动。但近年来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国内流动由“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流动”,出现“回归工程”的现象和模式。这将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最初资本积累和人才集聚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当地城镇化的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经调查得知,由于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破产倒闭,返乡创业和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大增,并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该县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也成为吸引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重要因素,这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后劲与人力资本积累,也带动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与家庭收入的增加。

(六)出国劳务人数不断增加,趋势逐渐增强。劳务出口亦称“服务出口”或“海外就业”,它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国劳务近年来在莒县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一条龙服务链,从“招募报名――选审培训――外出劳务――期满归国”等一系列过程变得成熟稳定。根据该县相关部门的资料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县总共有5,500多人涉及出国劳务(包括有出国意愿、已经出国或者期满归国者),其中曾有出国经历的800多人,目前正在参加培训或已经出国人员有1,200多人,打算出国且已经进入备选库的人员有3,500多人。在调查中发现,出国劳务年龄多为中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许多夫妻一起出国。出国劳务人员一般有年龄限制,大约在35岁以下。输出国家主要是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其次是美洲、澳洲、欧洲等发达国家和非洲一些国家。出国劳务的最大动机就是快速发财致富,这是一条快速发财致富的最佳途径,耗时较短且收益颇丰,能达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目的。调查发现出国劳务人员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农业、建筑业、制造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技能性行业较少,与国内农村劳动力整体就业领域相一致,但与国际劳务输出的差距很大。据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OECD国家引入的外籍工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已超过60%,而受过初级教育的仅占10%左右。但该县外派劳务人员主要集中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工人,受教育程度低,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外派人员占到70%以上。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仲常,臧新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与跨区流动度的估量[J].经济问题,2006.1.

第7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关键词] 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负担体制制约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国家、集体和社会无偿支付和承担的一切费用、实物、劳务和压力的总和。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增收而努力,才能为农村小康打下基础,才能实现农村稳定,才能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时,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另外,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1.体制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体制:第一,县乡管理体制。现在乡的体制是的一种变体,再加上县以上又强化了地市,结果县这一级的功能很难发挥。县一级政府独立的功能发挥不出来,县乡的经济就无法活跃,财政困难成了增加农民负担的一个重要的根源。第二,宏观管理体制。现在对农民、农村的宏观管理体制还在相当程度上带着计划经济甚至自然经济的痕迹。无论是县乡管理体制还是基本经营制度的问题,其根源都出在宏观体制和政策上。首先是宏观政策。如果只实行以积极财政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而不实行通过体制改革来创造内需的政策,那就必须要增加税收,增加企业和县乡的负担。其次就是城乡分离的体制和政策。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一个原因是,这几年靠财政花钱连续给城镇居民涨工资。中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和东部城市差不多,因为也是靠财政支持。而没有财政支撑的中西部的农民收入就和东部相差甚远了。第三,农村基本经营体制。改革初期形成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现在的新形势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是很多地方的农民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统一经营还局限于狭窄的社区范围,服务功能单一,且不能跟农民平等、互利地打交道,而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两者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行政性关系,这就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发育和农民增收。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近几年来,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人们对粮食的直接消费需求减少。第二,城乡居民对动物类食品消费需求明显增加。第三,对营养类和方便类食品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这种消费结构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种植业比重仍明显偏高,种植业中又以粮、棉、油占主导地位。在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面临明显的需求约束的情况下,盲目增加粮棉油等生产,自然将导致增产不增收。但多年来,中国粮油等农产品的生产在宏观政策诱导下,一味追求产出量的增长,难以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农民家庭由于市场信息、种植品种和管理技术的制约,种植业结构调整缓慢。一些劣质农产品因无市场需求而实现不了价值,农民收益也因此得不到提高。

3.依靠提高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

近年来,农民在农业方面收入的降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农产品价格,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受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对农产品相对需求的变化规律影响,即在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却越来越少(即恩格尔定律)的制约,如今,中国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而且,消费需求约束也已经制约了价格的继续上扬,农产品继续提价的支撑因素变了,提价的空间已经很小。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的农副产品价格并不特别具有竞争优势,受国际市场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作为国内市场价格变动的参照物,对其将会起“封顶”作用。因此,继续靠农产品提价来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

4.家庭经营规模在不断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

现阶段我国农业中滞留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使农业不但不能实现规模经营,而且还使土地经营规模变得愈来愈小。1990年以来,我国乡村劳动力平均每年以543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到1999年年底,乡村净增劳动力4887万人,劳动力总数达到46896.5万人。与此相对应,农户家庭拥有的耕地面积却一再减少,由1990年的7.98亩减少到2000年的7.35亩。2000年,平均每户拥有的耕地块数多达5.86块,其中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有4.16块,占总耕地块数的71%。10多年来,在劳动力供给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中劳动用工量不断减少。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家庭调查资料,1990年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生产亩均用工量为19.84个工日,2000年减少到16.43个工日,1990年~2000年,农户粮食生产实际用工量亩均减少了3.41个标准劳动日。农产品生产实际用工量的大量减少与劳动力供给量的迅速增长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由于这一矛盾未消除,必然要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5.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

近年来,随着的进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乡镇企业面临着从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的调整、收缩、改制、淘汰,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乡镇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了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明显变弱。对于企业本身,这是好事,但是对于急需谋求就业机会而又素质不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却意味着离土不离乡挣钱不大容易了,这也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障碍之一。

6.农民负担屡减不轻

近年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但各地总是变换手法向农民伸手。其一,国家明文规定“三提五统”不得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然而,不少地方上报农民人均纯收入时往往是农民自己计算的2~3倍。多报农民纯收入可以既增加统筹提留基数,又可成为基层领导的政绩,这种一举两得的事谁都会想做。其二,当前实施的分税制刺激地方政府扩大税种,提高税率,其负担最终落到农民头上。目前我国财政的“分灶吃饭”体制,激励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扩大财源的积极性,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开辟地方税源而不顾农民利益的现象。其三,当前一些地方尤其是乡镇一级基层政府人员庞大,机构臃肿、费用增多已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直接诱因。这样,使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弱化了农民收入增长。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第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经营,最大限度挖掘农业内部可持续增收的潜力。。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适应国内需求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努力把产业调优、质量调好、规模调大、效益调高,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和基地,

第二,加快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通过把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费改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乡统筹费,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和义务工,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取消屠宰税,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把属于农民合理负担的“费”改为“税”,将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税收体现出来,从制度上为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提供法律保证。

第三,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积,只要少数人种植就可以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要加快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继续发展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第四,要全面提高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因贫因病返困的情况。要继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尤其要关注低收入未参保者。要防止小病拖、大病磨、因病至贫、因贫返困等情况的发生。要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低门槛准入,多档次选择,不同标准享受,将其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同时这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逐步开展农业灾害保险,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农业保险要走政策性保险的路子,其基本思路是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其目的是从制度和机制上防止农民因灾致贫。

第五,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应把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作为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的寻个突破口。因为,第一,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扭转当前城乡不合理的投资结构,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第二,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由此为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第三,城镇化过程中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产生新的就业空间,从而大大扩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就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

第六,适度推进和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逐年增长。农民从本地企业和外出打工或从业得到的收入增长推动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又推动了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这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特点。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逐渐减少农村人口,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

第8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关键词:经济实质;问题;对策

一、就业理论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1)主流经济学的失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失业理论认为:充分就业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大规模失业问题不会出现,失业是暂时的,会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实现充分就业。反对政府干预经济。20世纪30年代,古典经济理论破产。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理论。凯恩斯认为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只有通过政府干预经济,刺激消费和投资才能实现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以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认为高税率降低人们工作和投资的热情,导致生产率下降,商品供给不足,物价上升。如果人为地扩大需求,通货膨胀势必加剧。

(2)其它失业理论

失业滞后理论以局内人和局外人模型说明均衡与实际就业率的滞后量相关。厂商因为转抉的成本更高的原因,只会在需求增加或有新的需求冲击时,才雇佣局外人。局内人的市场力增强,可以迫使厂商增加工资,减少雇佣局外人,所以市场中会出现高失业率和高工资率并存现象。麦克尔·P.多德罗的劳动力迁移与就业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动机取决于预期的收入差异与迁移代价的比较。当预期实际收入高于农村,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国内研究现状

(1) 城市化与就业协调发展的研究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的中后期,各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但是城市化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不足,韩江卫认为其原因是我国城市化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人为的结果:城市化成本高,就业体制不健全;服务业不发达,并探讨了城市化与就业同步增长的对策。赖作莲研究了城镇化对劳动力的转移效益,认为陕西城镇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在提高起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其收入。认为不同时期城镇化拉动劳动力转移的作用的大小不一样。

(2) 对有代表性群体就业进行研究

马俊清通过对影响高校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高校学生就业的核心因素及其内在逻辑联系,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张优智认为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此问题是由包括大学生供需失衡、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劳动市场分割、高等教育制度的缺陷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蒋亚儒研究了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的原因是:整体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欠缺、转移流动就业投资成本过高、乡镇企吸纳劳动力有限和外出转移就业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等。解决对策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实现就业市场的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等。

(3) 对陕西就业状况的研究

杨洁认为陕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问题日渐突出,提出了灵活就业、积极就业政策、稳健财政政策、高效产业政策等促进就业的对策。姚聪莉通过分析西安市目前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产业结构、就业环境、劳动力市场是制约西安市就业增长的瓶颈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李从容通过对陕西省分阶段和分行业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性以及偏离度的实证分析,提出解决陕西省就业问题的思路是实施就业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通过发展第二产业促进“蓝领就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完善社区就业体系;通过工业化加快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施以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综上所述,我国市场经济化程度不高,造成就业难题的因素既包括市场因素,也包括非市场因素,仅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不足以揭示失业存在的原因。而现有的研究多在市场经济理论范畴内,从劳动力的供求、GDP、产业结构等方面来研究就业问题,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所以本文跳出市场经济范畴,以经济实质为研究基点,研究陕西省在十二五期间,就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二、十二五就业现状及分析

1.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成为陕西十二五发展的主题,目前,陕西GDP已经迈进万亿行列,已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也面临很大问题。从宏观环境看,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步伐明显放缓,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此起彼伏,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面临很大压力。国家不断进行宏观调控,房地产业进一步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很低。内需则一直不足。此外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压力很大,国家今年出台了提高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这必然会抑制经济增长。

2.就业状况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形势下,就业压力日趋严峻。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我国沿海大量吸收劳动力的中小企业或倒闭,或裁员,引起大量人员失业;大学扩招以来,每年有大约600多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加上历年未就业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很大;我国本身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的劳动力数量大;我国处于城市化中后期,每年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就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依靠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就业形式非常严峻。据统计,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城乡新增就业人数将达260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5万人,这对于总人口3700多万的陕西省来说就业压力非常大。

三、 解决就业对策

1.从经济的本质角度分析就业

就业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经济的本质就是人们生产产品,然后进行分配、交换和消费,只有这四个环节逐次实现,整体经济才能不断持续发展下去。因此经济的发展过程应当是以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就业就是人们参与生产,然后藉此分配和消费产品,之后再生产,经济持续发展下去。

2.从经济的实质出发研究就业。

传统就业理论多以市场经济为条件,通过GDP、就业率等经济数据分析就业问题,但是经济数据并不等同于经济实质,所以这种研究模式会导致研究结论不能揭示失业的深层原因。因此以经济实质为研究基点,即经济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参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存在失业则说明现有经济体系不能吸纳部分人员参与,究其原因不外两个:或者这部分人员创造价值的能力不够;或者现有经济模式不能给这部分人提供创造价值的平台。进而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策略:通过教育和培训让失业者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出台相关政策创造出失业者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M],1999年

[2](美),拉弗等著.繁荣的终结.[M],2010年

第9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分析方法

一、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现状

从现实状况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稳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变化,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因素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这些新因素的出现影响了农业生产,减少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风险。比如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农业市场信息滞后等问题。首先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下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直接影响便是生产能力的下降,长久以往,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所以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其次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价持续走高,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在大幅的上涨。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直接导致了农民收益的下降,这将进一步加重之前提到的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是极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后是农业市场信息滞后,就是农业市场的发展不健全,信息传递滞后。如果农民能提前知道当年的市场情况,那么他们可以有效规避风险,防止损失的发生。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并不到位,这便导致了一些农民跟风种植,最终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二、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实际调查并取得大量客观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相互作用事物的研究中,主要是分析、解决研究对象中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取得最新资料,运用抽象思维法对取得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方法,或者从中找出新的规律并形成新的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定量分析是说明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以及现象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结果是怎么的一种关系方法,是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经济现象的有关数据和其变化程度实行量化,其特征都表现为一定的量的存在或以不同的量的变化引起变化的过程,。

(二)综合系统分析

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综合,主要从各部分结构如何经过相互组合的方式形成整体和具体演变过程,综合考察分析其内部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整个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一是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把整体作为目标,着眼于整体和全局,实现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二是以系统的观点,根据多层次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利用综合方法,理解分析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宏观分析是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针对宏观整体性而言的,可以理解为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过程。微观分析,是指小的方面或局部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在国民经济中局部小范围或个别农户为对象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对一种事物横断面的一种状态分析,其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不考虑均衡变动过程,只考虑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态分析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是过程分析,与静态分析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引入时间因素,同时涉及因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考察在不同时期中各种变量变动情况。动态分析研究的是过程分析研究,主要体现在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而静态分析研究的状态是经济现象相对静止的。

三、以上分析方法在实际经济问题中运用的探讨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的运用

在实际经济问题分析过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基础,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通过定性分析来解释和理解,例如在《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一文》中回顾目前最前沿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推广增长模型,将气候变量纳入增长模型;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运用ArcGIS的测算地理影响因素;运用OLS、SpatialLag、SpatialError、SpatialDurbinModel等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空间效应分析,着重分析空间溢出性和收敛性等方面,研究空间效应是加强还是减弱。就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以定量和实证分析为主,其中在实证中运用ArcGIS插值方法获取气温和降雨量的数值,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及空间稳定性的邹氏检验,残差值得Moran’sI检验,估计空间面板数据中的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LagModel)、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ErrorModel)和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DurbinModel),具体估计方法涉及固定效应(FixedEffects)和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模型选择的检验方法主要有Wald检验和LR检验,空间Hausman检验等。在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法分析问题时,通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计算成为可能,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法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综合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发现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一文中是大量运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本论文一个最显著的研究方法。首先是从局部微观上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过程细分为五个阶段,同时又每个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步式的研究,这是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的体现。文章中的第二章和第八章则是运用了综合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概论和述评的形式来分析,同时紧密结合系统分步研究的内容,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国家政策走向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文章全文利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研究方法,并在全文交替运用,章节内部各段落之间,独立的章节之间,均有涉及了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运用。

(三)宏观与微观分析的运用

在农业经济学中,整体上来分析农业经济这个大系统,就属于宏观分析,宏观就是大和整体的意思;对农业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就属于微观分析,微观就是小和部分的意思。全国或某一地区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大和整体范畴属于宏观方面的问题,农户或企业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小和部分范畴属于微观方面。因为宏观要以微观为基础,微观要受宏观的约束,两者是相辅相承、互相约束,所以既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又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农业经济问题,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又需要从局部来分析。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运用

影响均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会打破原来的均衡状态,实现新的均衡,引起均衡点的移动这就需要利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例如在《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文章从结构建模静态分析与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相结合,试图从一个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通过结构建模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长期动态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且乡镇企业贷款有助于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表明在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农村非农行业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