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

第1篇: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

在现今许多家庭中,由于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幼儿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表现出自私、独占,不愿意与人分享,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和礼仪规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对幼儿的礼仪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对幼JL%仪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教育方法的不当造成的。很多幼儿园也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缺乏对幼儿的日常渗透教育,更没有系统地制订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综上所述,对幼儿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幼儿园长期的教育渗透才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针对上述分析,笔者想就幼儿园如何实施礼仪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早就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化,社会上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趋严重,国人的礼仪素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指责。许多出境游客因为不讲文明不懂礼仪而丑态百出,受到外国人的嘲讽;北京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作为我国的首都,竟然把自觉排队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去倡导,可见在当前社会生活中,文明礼仪的缺失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据我观察,当今社会中,幼儿礼仪教育缺失的问颐也相当严重。我曾经到一个孩子家中家访,碰巧孩子家中有很多客人,只见孩子在沙发上窜上跳下,还时不时地将客人的茶杯拿起来喝水,孩子的父母很恼火,也试着说服孩子听话,可是说教好像并不管用,孩子继续持续着刚才的行为……一系列类似的事情,使我越来越认识到,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开展幼儿礼仪启蒙教育,已成为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的迫切任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讲文明、讲礼仪,让未来的社会和家庭更和谐、更安宁。

二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方法

1.训练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反复训练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基本的方法。训练法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他们的品格养成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给孩子规则,不如给孩子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例如:正确的站姿与坐姿、仪容仪态、自觉排队、礼貌用语等内容,必须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礼仪习惯。

2.言教法

对孩子进行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完全没有“知”的行是盲目的,没有“行”的“知”是不牢固的。言教法能使孩子知行合一,如:具体操作过程采用童话故事、寓言、儿歌、情景表演、动画片、参观体验等方式,同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鼓动性与针对性,以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3.榜样法

幼儿学习榜样,大体经历从无意识模仿到有意识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教师家长的示范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命令,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家长要以优良的品质和规范优雅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

4.正向评价法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教育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孩子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并会努力地向正向化发展。

5.游戏法

通过主题游戏的方式,提出具体规范的礼仪要求,使幼儿习得的礼仪常识与习惯得以具体的实践和应用。游戏是幼儿的重要活动形式,游戏活动的规则反映着人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及行为准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起着巩固和强化的积极作用。

三、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而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更直接,更快些。因此,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教师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如何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知识,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发放礼仪资料,请家长认真学习《幼儿礼仪内容与要求》,了解和掌握幼儿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2.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荐家长订阅一些家庭教育杂志,学习别人教育孩子的先进经验。例如家长关注生活细节,及时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另外,家长要多带幼儿走向社会,进行实践练习。可以带幼儿到超市购物,还可以带幼儿乘坐公共汽车,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礼仪引导,强化幼儿的礼仪行为;家长还可以将孩子的礼仪事迹记录下来,供教师给予表扬和巩固,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作用。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桑树从小育,到老直笔笔”。也就是说,礼仪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因此,我们就应该针对幼儿的心理,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让幼儿在游戏中锤炼,在活动中矫正,在实践中巩固文明礼仪行为。只要我们和家长携手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会卓见成效的。

【参考文献】

第2篇: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一、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衣食无忧的优越环境里,更多的家长和幼儿园,只注重孩子知识性的提高,而忽略了孩子文明礼仪的培养。过多的呵护、过度地溺爱,让“小皇帝、小公主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自私、任性、说脏话、不懂得尊老爱幼、与人交往不谦让等。孩子们智力有余而修养不佳的事实告诫我们,抓好幼儿园的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其次,3—6岁的幼儿可塑性强,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其良好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原则

1、渐进性原则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各阶段的教育内容应相互衔接,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无律、他律到自律的心理发展规律。小班重在学习文明礼貌用语,培养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中班了解基本的文明礼节常识,初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大班重在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2、实践性原则

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应重视过程,注重实践,坚持教、学、做的和谐统一,把文明礼仪落实到教学活动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把各种文明礼仪要求具体化、生活化。创新教育形式,注重实践训练,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努力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整体性原则

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中,科学、有序、系统地整体推进。文明礼仪教育既要注重幼儿个人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又要促进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既要加强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又要适应时展需要,增强现代文明礼仪意识;既要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礼仪常识,又要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幼儿文明生活、幸福成长。

三、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1、融入教学课程,促进礼仪养成

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主题教育及各学科教学中,从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养成教育上达到“知行合一”。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课程。教学活动要“富理于情、富教于乐”,使抽象的礼仪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

2、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幼儿园要注重创设优美整洁、富于教育意义的环境。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教室里干净、清爽,休息室里温馨、整洁,楼梯、游戏室的墙面上张贴“请讲普通话”、“上下楼梯请靠右”、“您好”、“谢谢”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条幅,在走廊上创设文明礼仪文化长廊,在教室制作“我们是乖娃娃”、“孔融让梨”、等主题墙画,在语言角投放文明礼仪方面的书籍和图片……清新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能让幼儿身心愉悦,精神饱满,潜移默化中促进其良好的思想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3、融入游戏活动,陶冶礼仪情操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游戏是最佳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和教学目标的需求,适时开展益智、益体、益德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对待周围人和事的正确态度,发展其观察、语言、想象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如: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让幼儿感受到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对不起、没关系》、《让座》等歌曲表演,使幼儿懂得与同伴、长辈交往的一般礼仪;通过《小鸡和小鸭》、《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羊过桥》等讲故事活动,使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要与同伴分享快乐,关心他人等。

4、注重教师示范,树立学习榜样

幼儿园礼仪教育要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的模仿和学习。因此,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注意言传与身教的统一,自觉严守教师礼仪规范,衣着打扮大方得体,言行举止文明端庄,性格品质活泼健康,为人处事温和宽容;工作中要爱生如子,以理服人,热情为家长服务;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礼仪榜样。

第3篇: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一、聚焦问题,反思自省

我园将“礼仪教育”作为幼儿园的特色,开发了礼仪教育特色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基本行为礼仪、文明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人接物礼仪,并以此为基点,设计相关主题和活动,并通过情境化、活动化、过程化的方式来积极践行“礼仪教育”,随着课程的实施,出现了一些问题。

镜头一:“老师,你像十万个为什么!”

在礼仪活动“勤劳的人们”中,孩子和老师一起讨论着:

师:你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幼1:我妈妈是医生

幼2:我妈妈是工厂里的。

师: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幼1:给病人看病的。

师:哦,给病人是怎么看病的呀?

幼1:要打针。

幼2:给病人听来听去。

幼3:还要给病人配药。

师:除了医生还有什么职业呢?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幼1:警察叔叔会抓坏人。

幼2:(站起来,挠挠头,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师:图片上有什么?谁在做什么事情?这是一件什么工作?这份工作给大家带来什么方便?假如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这些劳动者这么了不起,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

幼:老师,你像个十万个为什么?

音刚落,所有的孩子都笑了起来。

为了达成“育人”这一目标,老师们总是想尽办法紧紧围绕“知识点”展开层层深入的讨论,最后,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在看是丰富多彩的背后,总是在提纲挈领地问: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只注重挖掘活动内容中“礼仪”的形式,“一问到底”式扭曲的活动形式充斥在礼仪教学活动之中,困在“教学”的圈子出不来,成了孩子眼中的“十万个问题”老师。

镜头二: “有礼貌就是不要钱”

礼仪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选择来到“西餐厅”,有的认真地穿起服务员的衣服;有的来到餐厅找到位子拿起菜单“点单”;有的在厨房忙碌地制作“牛排”,一切显得“秩序井然”。

这时,一个高个子的男孩拉着一个小辫子女孩来到西餐厅,坐下点餐。不一会儿,服务员端上了一盘“牛排”,并说了一句“请慢用。”两个顾客拿起刀叉,这里切切,那里切切,把叉子放到嘴边,吧唧吧唧地“吃”起来。这样三次后,两个顾客站起来,来到服务台,问:“老板,这个多少钱?”老板笑眯眯地,伸出两只手比划着说:“十元。”两个顾客拿出一张上面写着5字的彩纸,说:“我只有5元。”老板说:“那就不要钱吧。”两个顾客高兴地说:“谢谢!”手拉手,高高兴兴地跑开了,多么有礼貌的顾客,多么善良的老板,原来,有礼貌是不要钱。

显然,老师们为了让区域游戏成为孩子习得礼仪的“练习场”,花了很多精力,“精心”布置的区域环境,“精心”投放的游戏材料,让孩子追寻着老师的痕迹,在目标明确的“环境暗示”下规范地“游戏”,在这里,游戏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扮演”,礼仪变成了简单的标识性语言“请”“谢谢”!这样“精心”却不“走心”的区域创设显然是不科学的。

二、把握“三准”,有效开展

礼仪区域游戏,应该是让幼儿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规则的力量、体验交往的浓情,游戏过程中对准关键事件,习得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因此,礼仪区域游戏应符合幼儿生活的逻辑,以幼儿的交往、游戏的需要为主要源泉。

教学活动中出现以上的问题,关键是教师缺少站在幼儿发展的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正确观念的缺失,改变势在必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基于此,我们教研组马上展开了“礼仪园本课程”建构的深入研究实践,从主题说明、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入手,实践中反思,反思中跟进,发现“礼仪教育”园本课程有效开展的落脚点应体现在以下三个“准”。

1.找准切入点――真实生活是源泉

体现在主题说明中:以往我们建构主题时,教师考虑的是知识点需要,把礼仪要点分化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其实礼仪来源于生活,又付诸生活,礼仪文化育人离不开生活这一大背景。因此,我们厘清思路,在预设“践礼仪,从体验开始”这一礼仪课程时,我们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关键事件为支撑、以情感内线为线索,从主题说明中清楚地看到,课程思想紧紧围绕生活,从孩子真实生活中来,以幼儿发展这一切入点,建构主题思想,从观念上做好引领。

“践礼仪,从体验开始”这一主题围绕我园礼仪四个方面中的“公共场所礼仪”展开,是幼儿礼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要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提供时间与空间,组织实践与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关键点在“体验”,落脚点是“实践”,在此过程中激发幼儿尊重、悦纳、感恩、责任等良好的亲社会品质。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需要,抓住与幼儿密切相关的三个关键点,确定小班――文明小乘客、中班――文明小顾客、大班――文明小游客三个子主题(详见附表)。

在“文明小乘客”主题中,以亲自体验――父母带孩子坐一次公交车为前提,经过公交之旅的集中交流、礼仪情景剧的欣赏、朗朗上口礼仪儿歌的吟诵、音乐游戏的开展等,让孩子们在情境中逐步感知乘车的基本礼仪,体验文明乘车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们在生活中争做文明小乘客的意识和行为。

在“文明小顾客”主题中,借助家长助教的平台,把超市工作人员请进来,在问答互动中了解超市布局的特点、正确购物的流程及文明购物的注意事项等。在此基础上,通过“逛超市”的生活体验,“葵花小超市”的游戏体验等,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习得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文明小顾客。

在“文明小游客”主题中,我们让幼儿一起讨论公共场合的礼仪行为要求,形成图文并茂的“美丽约定”,引导幼儿文明出游,争做文明的旅游参观者。同时,通过“我当小导游”“设计文明小标识”等活动,从我出发,小手牵大手,讲文明、倡文明。

体现在内容选择上:我们从内容的预设中看到这些内容的选择都是幼儿身边的、孩子感兴趣的。生活场景是幼儿教育发生的场所和根基,也是教育意义得以构建的场所,只有融入生活之中,才能焕发和提炼其内在的价值。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对幼儿生活的整理、修饰、提升,源于生活,超越生活,将基本的、必需的礼仪要素给以体现和融入,让每一个活动充满生活的灵动性。

2.瞄准落脚点――真实体验是基础

礼仪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要引导幼儿去感受、去操作、去体验。一方面我们积极提供与现实情况相适应的礼仪情境给幼儿体验尝试,另一方面合理安排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到真实情境中充分感受、体验,瞄准课程实施的落脚点,在感受中唤醒,在体验中习得。

如“我是文明小游客”主题中“我去过的地方”这一活动,教师首先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了中国地图的拼图,让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大概的分区(为孩子找到自己去过地方在地图上的位置做准备);接着,让孩子和家长找来孩子出游照片一起回忆印象最深的出游故事,请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为孩子和大家分享出游故事做准备);然后把这些有趣的故事、照片根据地区张贴到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没有呈现地点的集中起来,每天中午睡前请孩子分享自己的出游趣事,孩子听了以后发现,出游地点集中在自己的家乡或者周边,原来我们的家乡很美,孩子爱家乡的情感被点燃。最后,请孩子想想如果大家要出游,最想去什么地方?孩子们的反馈表中,大都选了幼儿园附近的公园,原因一栏中有的说:这样近一些很方便;有的说:那里也很好玩;有的说:选小伙伴都想去的地方,一起玩才开心……显然,这样的活动组织形式打破了我们以往对传统教学活动的理解,它打破时间的限制,破除地点的约束,前后贯穿链接,遵循着孩子发展、思维的内在逻辑线索,把孩子的真实体验融入到具体的事件当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怎样才能让孩子文明出游。就是要在真实的体验中激发孩子爱的情感,只有在美好情感带动下,一切才会变得顺理成章。

3.对准矛盾点――真实问题是关键

礼仪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转变观念找准切入点,在孩子真实体验中进行之外,我们还发现要对准矛盾点,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矛盾的激发与解决,真正让孩子明白真正的礼仪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自我的成长与修养,是自我发展的需要。

第4篇: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我们尝试着这么做的:

一、对老师进行礼仪培训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礼仪知识。我们购买了不少礼仪方面的书籍,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礼仪资料,又请专家来园做礼仪知识讲座。

其次,开展专题讨论。怎样将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专题讨论。如:同事间的礼仪专题,教师与家长间的礼仪专题,教师与幼儿间的礼仪专题。幼儿礼仪的内容等等。文明礼仪的内容很多,鉴于幼儿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及循序渐进原则,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对孩子文明礼仪提出要求:一是文明的外表,比如说手脸干净、衣着要整洁;二是礼貌的语言,比如见面要会主动问好,请求别人帮助或得到了别人帮助要会说谢谢;和别人分手时要会说再见,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也要说对不起;三是文明的行为,比如要学会谦让,好玩具要一起玩,不能独占,更不能无端攻击别人,学会宽容,被别人无意间碰撞了,要学会宽容别人无意的过错,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他人等。

最后,总结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礼仪教育尝试后,教师们都有了一些感悟,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讨论、交流,群策群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共享教育经验。

二、要求家长合作

首先,让家长了解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家园小报,倡议书、家长园地等形式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帮助家长摈弃“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观念,使家长意识到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这一时机,就像我们织毛衣时掉了一针,即使以后发现再补总会留下补过的痕迹,如果没有发现,这丢掉的一针将来就可能成为一个大洞。毛衣丢掉一针可以重织,而孩子的行为习惯难以重来。因此及时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责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好孩子的榜样,促进孩子文明礼仪的发展。讲礼貌是待人接物最基本的礼仪,作为家长要自己带头讲文明、讲礼貌,对和孩子起模仿作用。比如家长离园时主动和班级老师、孩子说“再见”,接孩子时主动和班级老师、孩子打招呼。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处于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氛围里,不一味迁就孩子,更不无理要求孩子,不以自己的好恶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在孩子面前讲粗话,耐心引导孩子,生活中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

三、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礼仪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培养与不断地提示。针对目前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和我园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礼仪教育的初步尝试。

1.关注细节,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一日活动的各环节,都有礼仪教育的契机。如每天早晨孩子来园时,从幼儿园的大门到晨检室一直到教室,有值班老师、保健老师、班级老师,用我们热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教师们用自己的言行,传播着礼仪的气息,熏陶着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形成了能正确大胆的运用礼貌用语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桌面游戏时,假如来晚了的孩子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我们会提醒孩子们自己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你玩一会儿,我玩一会儿,也可以一起玩,学会礼貌和谦让,并体验这样做的快乐。在区域游戏时,我们和孩子一起分析每个游戏的特点,提醒幼儿在“图书馆”看书时要保持安静,玩别的游戏的小朋友经过“图书馆”的时候也要“脚步轻轻的”不影响“图书馆”中看书的小朋友……

2.选择合适的教材,帮助幼儿丰富礼仪认知

翻开我们的教学参考书,能作为礼仪教育的教材比比皆是。如歌曲《我叫轻轻》,故事《萝卜回来了》,《两个好朋友》等等。礼仪教育可以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习惯的熏陶。如在组织音乐活动《我叫轻轻》时,可以先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要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敲门轻轻呀?使小朋友懂得心中要有别人,做事是要尽量不影响他人。又如组织语言活动《两个好朋友》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哪个对”“哪个错”,然后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讨论、争辩,使幼儿懂得了在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丰富了幼儿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认知。

3.利用生活事例,提高幼儿辨别能力

虽然礼仪教育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但不文明的事情却屡屡在校园里发生。如不少家长将接送孩子的车辆乱挺乱放,甚至堵到了大门口,保安耐心上前解释却招来大声呵斥;园内烟头,装早餐的马甲袋随地乱扔;放学的那一幕更是让人提心吊胆,园门还没有完全打开,家长们便蜂拥而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教室,生怕晚了自己的孩子会被抢了一般,有的家长还大呼小叫地唤着孩子的名字等等。家长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任我们教职工苦口婆心,效果甚微。后来,我们想:何不学学媒体的做法,让这些不文明行为曝光,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一个反面教材,帮助孩子提高辨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孩子教育家长,小手拉大手,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们将以上典型的现象从监控录像中调出来,给孩子看(当然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我们选内容时注意,尽量不选本班家长)。然后讨论:谁的做法是对的,谁的做法是错的,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强化孩子已有礼仪知识。

4.参加社会实践,巩固礼仪知识

第5篇: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一、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和氛围

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人际关系、周围儿童的行为、班级群体心理气氛、教师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营造良好礼仪教育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各班活动室内开辟礼仪教育阵地,定期创设礼仪环境。制定教师、家长、幼儿礼仪行为规范并张贴在显眼处,以此规范园所成员的行为;梯道、走廊布满图文并茂的礼仪提示语,以及我园教师、家长、幼儿开展礼仪活动的图片、礼仪之星照片,用以提醒大家文明行事、礼仪待人,争当“星级”;每天清晨,大门、班级门口遴选“礼仪小标兵”迎候,他们微笑着和每位伙伴、家长相互问候。以上种种环境润物无声,影响着所有的园所成员。

二、从教育者入手开展礼仪师资培训

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差,好模仿,很容易受教育者、家人、外界的影响。而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和作为专业教育者的幼儿园教师无疑是幼儿礼仪习惯养成的关键人物,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师资。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基于此,我们从教育者入手,开展了礼仪教育师资培训。

1.教师培训。我们都知道平时家长和幼儿关注教师的礼仪和气质、气度胜过关注她的学历,一个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与不信任很多时候来自一两次的谈话与交往,所以幼儿园教师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对孩子和家长有着非常重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也是幼儿园礼仪教育开展是否有效的关键人物。为此,我园组织教师开展了一些列礼仪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使她们明确自己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并将自身礼仪和教育效果纳入考核内容,促使他们以身作则,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幼儿和家长。

2.家长培训。由于幼儿与父母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为此我们倡议家长与幼儿园协同配合,并开办家长学校,定期面向家长举办有关礼仪方面的知识讲座,传递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开展家长育儿沙龙,交流孩子礼仪教育心得,以此提升家长的礼仪素养和科学育儿的能力。

三、将礼仪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幼儿美好心灵和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效的。我们把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每个环节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情境,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如入园: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等;进餐: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养成餐后自觉收拾餐具,饭后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如厕:要求幼儿互相礼让,便后冲水、洗手,节约用水;午睡:要求幼儿安静入睡,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将鞋子、衣服摆放整齐,起床时自觉整理床铺;户外活动、区域活动和教育活动:要求幼儿讲话文明,不争抢玩具,懂得谦让,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形成友好的同伴关系。

四、开展主题活动,促进礼仪养成

通过开展“礼仪伴我行”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幼儿礼仪习惯的培养。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我是礼仪小标兵”活动,每周一到周五评选出数名有礼貌的小朋友站在园门口迎候家长和小朋友。二是开展“每周一谈”,在班级中每周开展一次谈话活动,说说自己是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的。三是学习“文明礼貌用语十个字”,学唱一首文明歌。四是在每月、每期末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我们抓住一切机会,为幼儿创设条件,帮助幼儿习得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而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生活技能、自信心及爱的情感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五、与游戏结合,陶冶礼仪情操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礼仪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效果最佳的方法。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时,他们会主动划分出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宝宝。爸爸妈妈会照顾和爱护孩子,孩子会对爸爸妈妈有礼貌。在玩“我是文明小交警”时,小交警会使用礼仪用语提醒行人,行人会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自觉过人行横道。

六、教师的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是幼儿直接模仿的对象,也是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做好表率,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我们要求教师上岗时做到衣着整洁、大方,精神饱满,笑脸相迎每一个幼儿和家长,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和每一位小朋友交流时都注重亲和、有礼貌,就像朋友一样。同时在与家长或与其他教师交谈时言语恳切、热情、有礼貌,让幼儿耳濡目染。教师还做到注重班级良好氛围的营造,让孩子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礼仪行为和习惯。

七、密切家园联系,强化礼仪习惯

第6篇: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大班;一日生活;学习

一、实施生活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生活是教育和途径,作为幼儿教师,千万不可将幼儿教学与幼儿生活相分离,而是应该学会综合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来实施有效性教学,关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寓教于乐,努力做到教育生活化,将学习变成美好的生活过程,促使孩子在其中自然愉快地成长和发展。本文就如何进一步落实生活化教学提出一些观点和分析。

众所周知,学习随时随地都在不停地发生着,教育资源来源于生活中,“一日活动皆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要关注大班幼儿的学习、生活与游戏相结合,克服传统观念,把握和了解幼儿年龄特点,针对大班幼儿时期的性格、兴趣和心理特点开展生活化、游戏化教学,严格防止幼儿教学偏向“小学化”“知识化”。努力做到优化幼儿一日生活,使大班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和学习,掌握待人接物的能力,实现高质高效的幼儿教育,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二、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注重随机教育

对待幼儿教学,不能过于知识化,应该注重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使幼儿在自身生活和与小朋友、老师的简单交往中,体验、感知、表达和学习。作为幼儿教师应该考虑到大班幼儿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状态中,对周边事物充满疑问和好奇,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当被某种事物或某件事情吸引时,就会变得极其兴奋,脑袋里充满疑问,思维也跟着相应的变得活跃起来。这时候正是传授教育的绝佳时刻,幼儿也比较容易接受外界传授的知识。教师应该顺势及时引导,通过简单的儿歌或是童话故事的切入方式,结合生动的语言树立随机教育的观念,随机抓住教育的机会,有效开展教学工作。

举例来讲,排队时给孩子讲解遵守规则和礼让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了解懂得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准则,进而自觉遵守;教师根据儿童生活的内容,在见面、进餐、乘坐交通工具、上下楼梯等活动时向孩子们讲解并指导基本礼仪,并将这些礼貌、礼仪内容用儿歌、图画或动画等与儿童年龄相符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儿童知晓基本礼节,培养基本礼仪,做一个文明懂礼仪的好孩子。在给孩子讲解童话故事时,适当地营造悬疑的氛围,让孩子自己联想故事后续的发展情况,提出大胆假设,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孩子们一起吃午饭,给孩子分析不挑食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古诗《悯农》教育孩子珍惜每一粒粮食;饭后洗手时,边洗边教孩子学唱《洗手歌》,使孩子在有趣的歌曲中学会正确的洗手步骤,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三、将游戏融入生活,寓教于乐,乐中学习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幼儿时期的儿童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身体系统和心理素质发展得不完善,还不能完全具备系统性学习的能力,幼儿的智力开发也应当是在各种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和教学活动中培养实现的。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当充分考虑和参考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接收特点,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倡导以游戏为主,使幼儿一天都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得到教育和锻炼各种能力。将游戏融入生活,通过组织孩子们一起讲述有趣的故事,进行角色表演等活动,使幼儿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兴趣大为激增,学习和接受知识也更为迅速有效。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要积极游戏,让幼儿愉快地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要为孩子讲解游戏规则,更重要的是由游戏引申出基本社会行为准则的有关内容,将教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游戏活动相联系、相综合。寓教于生活和游戏中,在游戏中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技能和合作精神等,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教师要提前设计、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充足的注意力。将教学生活化,来引导幼儿发现一日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为幼儿提供支持和鼓励,指导他们解决问题。教师应重视对幼儿提出的新发现恰当分析,如果确定有教育意义,要及时鼓励并积极引导幼儿去探究,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在一日生活教育活动开展中,教师在组织活动的同时更应当懂得总结与反思:为什么总有几个孩子无法融入大部分孩子的集体活动中?为什么洗手时还是会发现几个孩子挤在一块而不是排队洗的情况?孩子们在上下楼梯时左顾右盼地与同伴说话,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脚踩空,该如何完善?一天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哪些比较受孩子欢迎和喜欢?哪些活动反响较小,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一旦观察到了不合适、不合理的活动或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的不良现象,就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后探究更合理的方式。

总而言之,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丰富资源,游戏为愉快轻松的学习提供了途径。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资源,让幼儿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步都能得以进行,更快、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教师应将教学渗透在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多方面、多渠道地促进幼儿成长。高效合理的教学能够进一步使幼儿一日生活得到优化,互相作用,实现双向发展。让孩子在每日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全面发展,为后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古人说得好:“不学礼,无以立”,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中国作为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据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抓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我园立足本园实际,围绕中心课题《幼儿礼仪品格的教育》,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礼仪教育活动,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好评。

首先,注重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意识的培养。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其次,注重幼儿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当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也是必然的。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

再次,注重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礼仪规范呢?

1 文明礼仪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人们常说“光说不用,这只是纸上谈兵。”幼儿美好心灵和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效的。我们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游戏、入园、进餐、入厕、午睡、户外活动、教育活动、过渡环节等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情境,同时对每个环节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如入园: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等;进餐: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养成餐后自觉收拾餐具,饭后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入厕:要求幼儿互相礼让,便后洗手做到节约用水,喝水时按照需要接一定量的水;午睡:要求幼儿安静入睡,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将鞋子、衣服摆放整齐,起床时自觉整理床铺。户外活动、区域活动和教育活动时:要求幼儿讲话文明,不争抢玩具,懂得谦让,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形成友好的同伴关系。

2 开展主题活动,促进礼仪养成

除了在一日活动中注重日常礼仪的教育渗透,还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通过开展 “礼仪伴我行”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幼儿礼仪习惯的培养。一是以年段为单位,开展“小小礼仪员”活动,每周一评选出两名有礼貌的小朋友站在园门口迎接家长和小朋友,微笑接待。二是开展“每周一谈”,在各班中每周开展一次谈话活动,说说自己是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的。三是学习“文明礼貌用语十个字”,学唱一首文明歌。四是在月末评选“小小礼仪员”、“小小卫生员”、“文明礼貌星”等文明礼仪宝宝。

另外,抓住一切机会,为幼儿创设条件,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而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生活技能、自信心及爱的情感等各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

3 与游戏结合,陶冶礼仪情操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标。 转贴于

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时他们会主动划分出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宝宝。游戏前提示幼儿,在娃娃家里做爸爸妈妈的要爱护孩子,孩子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孩子们在玩积木时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大家一起动手搭建出自己喜爱的东西来。孩子们几个人一起搭积木,边搭边商量,各种想法糅合在一起,经常会创造出让成人都意想不到的造型来。

4 教师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幼儿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老师是幼儿直接模仿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切实做好表率,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上岗时做到衣着整洁、大方,精神饱满,笑脸相迎每一个幼儿和家长,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和每一位小朋友交流时都注重亲和、有礼貌,就像朋友一样,同时教师之间交谈时言语恳切、热情、有礼貌。在教师的启发带动下,孩子们都能够主动与教师、小朋友问好,打招呼,与家长说再见。班上形成了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5 密切家园联系,强化礼仪习惯

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有家庭的配合。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各项礼仪的表现情况。同时通过家教栏向家长进行宣传,让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第8篇: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关键词:国学 幼儿教育 特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206-01

在我国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璀璨的文化明珠,光芒灿烂、流传千古。我们把这些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精髓称为国学瑰宝。之前一段时间随着西学渐进,国学的影响有所削弱,但现在国人对传统文化重新开始重视起来,觉得国学应该从儿童抓起,从幼儿教育抓起。学习是每一个儿童的本能,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机械记忆能力、学习能力与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基本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个时间段内有着扫描机一般的记忆,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身边一切知识,增强自己的技能。在这个学习的最佳时期,有目的地强化国学教育,能对儿童起到熏陶文化素养、开发智力技能、培养良好品质的作用。

我国国学内容博大精深,种类繁多,能够跨越千年流传至今的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在我们国学特色的幼儿教育中,我们把国学一部分适宜儿童阶段学习的选取出来,与现代幼儿教育相结合,成为有特色的幼儿教育模式。在我们国学特色的幼儿教育模式里包括以下内容。

1 读国学―― 诵读经典篇目

幼儿的大脑几乎是白纸一张,初始教育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形象生动。这个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教育里就专门编制了适宜幼儿教育的教材―― 《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文章简单易懂、短小明快、朗朗上口,文中的故事经典又易懂,配上与文中典故相符的童趣插图,适宜儿童直观形象为主的思维模式,方便儿童理解、记忆与吟诵。而高声朗读,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增强儿童记忆力的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2 演国学―― 歌舞民族神韵

幼儿性格活泼好动,兴趣浓厚却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不长。因此,在幼儿教育中都穿插很多活动:如武术、音乐、跳舞、表演等内容。我们国学特色的幼儿教育也是如此。我国璀璨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民族特色的乐器声乐、富丽堂皇的王宫歌舞、长袖广舞的古代服装与锣鼓铿锵的传统戏剧等。在我们国学特色幼儿教育中我们截取其中的精粹部分,例如,让男孩们学习威风凛凛的武术、敲打喧天的锣鼓唢呐,女孩子练习飞天歌舞与古筝、琵琶、二胡的弹奏等等,这些特色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与歌舞中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得到民族艺术熏陶,也使我国的传统艺术得以传承。

3 绘国学―― 领略国画精髓

中国画在世界绘画历史长廊中拥有重要的地位,自成一派极有特色。写实派的工笔画与写意派的泼墨画,都与西方画派截然不同,蔚成一家。尤其是山水画、水墨画更是一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中国名画中诗情画意给人留下许多精彩的故事与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幼儿教育阶段,可以让儿童学会欣赏中国画的独特风味和构图模式,了解中国画的种类与历朝历代著名画家的有趣故事。如,在《戴嵩画牛》的故事中,小小牧童就能根据常识指出了知名画家的牛尾巴画错了,名画家也虚心接受知错就改。这些故事都对幼儿很有吸引力。同时我们国学幼儿教育课中也让孩子们提笔沾色,临摹名画,随意发挥。

4 书国学―― 侍候笔墨纸砚

讲到国学,不能不提我国的书法。我国的书法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分门别类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了很多的书法大家,他们练习书法的故事生动有趣,他们留下的墨宝至今令人倾慕。就算是打印机与电脑结合能制造各种各样的字体的今天,能够写一手好字的人仍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在我们国学特色的幼儿教育中,可以通过展示毛笔、墨条、宣纸与砚台―― 这些古代的文房四宝,让孩子们了解我国古代与近代读书人的写字方法。课堂上,我们也不要求孩子们练习什么隶书、篆书、楷书、行书、草书,也不要刻意临摹柳体、颜体、王体、欧阳体,只要他们拿着毛笔蘸着墨汁,在描红薄上,勾勒出横撇竖捺弯钩,就足够他们亲身体验我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5 行国学―― 养成传统礼仪

在浩瀚如海的国学典籍中,蕴含着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念。我们在我们国学特色幼儿教育模式中,选择一些初始的、简单的来指导儿童的日常行为,从而形成幼儿礼仪规范,让他们学会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做一个文明懂事的孩子。例如《弟子规》就是一部讲基本处世礼仪的儿童教材,一开始就提到“父母呼,应勿缓”,孩子们就知道,亲人、师生、朋友之间相互见面要打招呼,学会了国人处世的最基本礼仪;书中还提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孩子们学会了养成尊重长辈的良好习惯,在日常走路、交往时,要让长辈先走,让师长先坐,在吃饭的时候不要抢食、独食。同样三字经中的经典故事“孔融让梨”让孩子们学会相互照顾,相互谦让,“曾子杀猪”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人要言而有信,一言九鼎,才能在世上堂堂正正立足。幼儿礼仪的养成不是靠棍棒与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运用国学指导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幼儿教育环境设计上布置上我国的琴棋书画,凸显浓厚的民族特色,虽然许多国学内容要等孩子们长大后才能理解,但是“幼儿不解歌吟事,种粒冬埋春复苏”,等到他们慢慢长大,他们会对幼儿时期学到的国学知识有越来越深刻的理解,慢慢地领略到国学熏陶,国学的味道会从他们的生活中点点滴滴渗透出韵味来。

总而言之,将国学经典带入幼儿教育中,把国学经典与玩,与学习结合起来,能有助于开启幼儿的语言智慧、培养幼儿良好的预感,能够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们国学特色的幼儿教育,会为儿童的未来人生增添一抹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让他们成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参考文献

[1] 陈海鹰.本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J].华人时刊(中外教育),2011(4):45.

[2] 许玉蓉.幼儿园实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J].东方青年・教师,2012(4):47.

第9篇: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范文

文明礼仪国旗下讲话1   亲爱的叔叔阿姨小天使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我叫周素成。我是84号慈善天使。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骄傲,我是公益小天使》。

  两年前,当我看到穿着小红帽和蓝色马甲的公益天使和交警叔叔们一起指挥交通,进行文明劝导时,我不知道什么是公益,但我很羡慕他们。后来父母带我加入公益组织,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益天使。

  记得第一次参加慈善小天使行动,去城东汽车站捡垃圾。我小心翼翼地寻找夹在缝隙里的纸片和烟头。我把它们当成“战利品”,甚至和同伴们争夺垃圾,炫耀我的战利品.我很自豪,因为我是一个小城市的美容师!

  后来参加了文明交通劝导活动。一开始我拿着文明劝导卡,但是开不了口。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大胆开口劝大人遵守交通规则,不知不觉就忘记了自己的胆怯和羞涩。我感到幸福和自豪!因为我又打自己了。

  现在,我在慈善天使一次又一次的行动中成长。希望更多的朋友努力成为有爱心、有热情的慈善天使!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文明礼仪国旗下讲话2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孩子的礼仪教育,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时期文明礼仪培养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孩子具体要懂得多少礼仪知识和做到多少礼仪行为,而是培养他遵循文明礼仪的习惯。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我们大多数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却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等到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到没有教育好孩子,幼儿园正好为我们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那么我们家长应该做的就是配合幼儿园,来把礼仪教育做的更好。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家长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和榜样

  孩子除了上幼儿园,每天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因为现在的时期孩子的模仿性是最强的时期。例如:这几个周幼儿园发给孩子的就餐礼仪,生活礼仪等等,其实上面的每一条都是我们家长知道的,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次,所以趁着这次机会,我陪着孩子一块儿把每一项礼仪每天都边说边做,不但让她复习了礼仪知识,我们大人也真正的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比我们家长自己不做专门让孩子自己做效果好很多。

  二、对孩子不当言行应及时纠正

  有时候孩子的言行欠妥,他本身并不知道,如不及时予以纠正,他下次还会如此。例如有一次我带孩子去一家店买东西,她着急出去玩儿,于是开门后也不管门怎么样了,手一松门“轰”的一声关上了,当时我就把孩子叫了回来,告诉他这样做很不礼貌,也容易把人家的店门给损坏了,告诉她以后应该开门后手扶门轻轻的关上,并让他对店员阿姨说了对不起。这样下次再开门他就会记住应该怎样关门。孩子每一个错误,家长都应该明确的指出来,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她也知道以后应该怎样做。比孩子犯了错误,你批评一顿,打骂一次有效的多。有时候不方便当场纠正的,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纠正,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帮孩子纠正言行的不妥。

  三、培养孩子文明礼仪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一种习惯,不是一下子、一句话就能形成的,要慢慢的培养孩子文明礼仪的自觉性。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培养他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做得好,应该及时表扬,我个人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应该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让孩子形成良性的循环。如果一次孩子做不好就又批评又打骂,那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和抵触心里,所以下次他还会犯错,或者他怕犯错而更加小心,却更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往小处说,目前能够使孩子交际能力更强、学习更顺利,往大处讲,将来能够减少他要做出一番事业时遇到的人为阻力。以上的孩子礼仪教育方面的认识未必正确,当作交流,欢迎指正。

  文明礼仪国旗下讲话3

  大家好,我是10-C1的林__,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校园文明礼仪》。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不学会礼貌,该如何做人?“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这句话说明了两点,第一:“如果失去了文明礼仪社会就等于停留在原始人的社会,原始人只会用互相喊叫的方式沟通,有了文明,就是我们现代人跟原始人的不同。”第二:“文明礼仪是会在人们的交往中互相形成的,所以我们这些长期在学校一起学习的人,都彼此互相影响着对方的文明。”

  在学校里,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到了中午去食堂的人每天都很多,有好好排队买饭并且吃完饭后有责任心自己收饭盘的人;但也少不了在别人辛苦排队时剥夺别人劳动成果插队的人和吃完饭不自己收饭盘就丢在桌子上的人。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很饿,虽然可以理解想早点吃到饭的心情但是插队是一个像别人充分展示自己没素质行为,大家应该为自己的饭盘负责。

  零食吃完了,包装纸随手一丢;吃着水果,果皮也随手一丢;楼道间和操场都是我们每天都要经过的地方,但却总是能看到有垃圾在地面上,这样乱丢垃圾的行为给学校的人们特别是保洁阿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的。谭嗣同曾经说过:“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尊敬师长是人人皆懂的道理 ,也是校园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国际部的学生们见到老师都会热情的打招呼,中午和课间在楼道里总是能听到来自不同国家口音的老师好,不仅仅是打招呼的方面,我们也要用努力学习认真听讲来回报老师的付出,这也是我们尊重老师的表现。身为国际部的我们,个人行为不仅代表着我们自己,更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所以文明礼仪是很重要的。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搞不团结,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谢老师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