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手会计实操课程范文

新手会计实操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手会计实操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手会计实操课程

第1篇:新手会计实操课程范文

关键词:学习路径图;人才培养;网格化;培训体系

一、网格化运营模式的兴起及对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微信的广泛应用给我国的通信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以中国移动为首的三大运营商。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近代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广东移动通信集团东莞分公司率先借鉴我国行政区域网格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在市场部试点改革,以网格化的营销模式运营,根据商圈网格划分市场,深度挖掘和经营客户。网格化运营的改革对市场一线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部门及人力资源部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线人员的动态调配机制”,通过搭建企业内部人员流动平台,实现一线人员的跨渠道跨区域合理流转配置(人才超市),实现人员效能的最大化。网格化运营要求建立一套标准明确、快速灵活、简洁可行的价值化人才配置与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建设对网格运营绩效的快速支撑。基于网格化运营对人才建设的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具备价值驱动、标准明确和快速胜任的特点。“价值驱动”是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明确标准”是指明确岗位胜任标准和培训学习标准,“快速胜任”是指员工具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有岗位专家的及时辅导。综合考虑上述需求,人力资源部学习了业界领先的培训体系建设模式,研究出了基于学习路径图的网格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学习路径图的起源及应用

学习路径图是指以职业技能发展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企业内成长路径的直接体现。这里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包括课程,还包括其他诸多的方式,如岗位实操、接受教练辅导、分享及担任内部讲师等等。它从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出发,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将这些学习活动描绘在一张图表上。通过这张图,刚调来这个岗位的新员工可以找到自己从进入岗位开始,直至成为这个岗位专家的学习发展路径。在企业中,根据专业分工的不同,可以设立不同的学习路径图,如销售人员学习路径图、生产人员学习路径图等;根据岗位任务的不同,员工可以只跟随一个专业的学习路径图、也可以同时跟随多个专业的学习路径图;管理岗位上的员工在跟随管理能力学习路径图的同时,也可以跟随一条以上的专业学习路径图。

学习路径图起源于GE金融。当时GE要把公司可以外包的职能部门,包括财务、项目管理等外包到人力成本较低的印度。提供外包服务的员工有12000多名,分布在400个岗位上,其中包括客户服务、呼叫中心、会计等。如何能够确保印度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美国本部的员工一样?在史蒂夫·罗森伯姆(学习路径图国际LPI创始人、GE全球学习顾问)的建议下,双方开始了“学习路径图”的合作项目。GE给每个岗位设计了学习路径图,员工按照学习路径图参与培训,最终职能部门的新员工培养周期减少至少30%的时间。这一方法被推广到GE公司的其他业务部门,缩短的时间甚至更多。随后不到几年时间,学习路径图被迅速推广到IBM、拜耳医药、汇丰银行、迪士尼、西门子等跨国公司。近年来,中国很多企业,例如中国电信学院、中兴通讯、山东电力集团、中广核、中国银联、广东发展银行、淘宝集团、太平洋保险等都开始引入学习路径图的做法。

三、学习路径图的构建原理及项目关键成功因素

东莞移动于2010年开始给市场一线的每个岗位构建学习路径图,如今已小有成效。在构建原理方面,学习路径图有别于传统的胜任力模型或者能力素质模型,它是从每个岗位具体的工作任务出发而不是从企业核心能力出发。在源头上,学习路径图比胜任力模型更具有针对性,也更精细化。在推导过程方面,从岗位关键任务推导出每个岗位的核心能力,再从核心能力分解出知识、技能和素养,再由相关度高的知识、技能、素养组合成课程。也就是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不同岗位具备不同的核心能力,不同的核心能力衍生出不同的课程,每个课程都有一个单独的属性,属于某个特定的岗位。比起以往吃大锅饭,不同岗位的员工在一起上同一个课程,这样多步骤推导得出的培训课程更加科学严谨,也更加精细实用。在组织方面,胜任力模型或者传统培训体系的构建大多数情况下是人力资源的事情,业务部门鲜少参与。而学习路径图是需要业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密切配合的人才培养工具。首先在关键任务推导环节,关键任务的选择由岗位专家、业务部门领导、人力资源专家、业务一线人员共同参与,其中岗位专家与业务部门领导起主要关键作用,人力资源起引导及记录、总结作用。其次在课程开发与讲授方面,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实践案例由岗位专家提供,人力资源负责课件撰写和课程排期,岗位专家负责给一线人员授课。此外,岗位专家和业务部门领导还需参与人力资源安排的岗位技能研讨沙龙和工作经验分享等形式的辅导活动。业务部门的频繁参与、密切配合不但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路径图的实用性和专业性,还让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在企业内部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四、学习路径图的三大成效

(1)将培训工作与业务实际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业务发展相结合,提升培训效果。

学习路径图从具体的岗位工作任务出发,基于任务来确定学习内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学习路径图,当所有岗位的学习路径图都建立起来后,无论是新入职的员工还是由于工作调动到新岗位的员工都能看到本岗位的学习路径图,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尤其适合网格化运营的改革背景,一线员工有可能频繁地调动,每个岗位都有标准的培训体系和学习资源有助于刚到岗的员工快速胜任工作,有助于企业平稳健康的运营。

(2)缩短岗位新手的过渡期,帮助员工快速成长。

每位员工到一家新公司,或者轮换到新的岗位,都需要一个工作的磨合期,经历一个从不胜任到胜任,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神秘期”,在“神秘期”,新人们有可能不断试错,每个人的神秘期历时都不尽相同,有效果的学习活动都是随机发生的。员工达到胜任水平的延滞会造成高差错率或者客户流失。引入学习路径图,就能够找出他在这个阶段所需要的学习内容,规范学习活动,把随机的学习变成可控的有效果的学习,以缩短神秘期,帮助员工快速胜任工作。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