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中的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特点;心理学策略
一、何为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开展管理及教学工作的最小单位,而所谓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这就要求班级的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并借助相应的心理策略进行班级管理。而采取相应的心理学策略的前提是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的初中阶段大约从11、12岁开始到14、15岁结束,这一阶段正处于人生长发育的青春期。所谓青春期是由儿童少年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的身体和心理以加速度发展和变化。青春期是人精力奔放、智慧焕发时期,有人以“狂飙期”、“危机期”、“心理断乳”期来形容青春期的剧烈变化。处于这一过渡阶段的初中学生的心理现象也是交织矛盾的,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心理特点。
(一)自我意识高度膨胀。
初中学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因此,初中学生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其表现为任性、思考问题总是从自己出发,而在某些事情上又由于父母的溺爱具有某些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意识。
(二)叛逆心理。
由于自我意识的高度膨胀,学生就会有叛逆的心理倾向。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最主要的心理特征也是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指人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初中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同时,初中学生又敏感自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三)智力水平迅猛提高而自控能力较差。
思维活跃,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增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但尚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初中生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较低,缺乏计划和布局的头脑。在这个心理矛盾错综复杂,心理发展明显失衡的前提下,自然会有一批学生忘却了自己的身份,不会选择正确的方式而我行我素。
(四)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初中生对于朋友的需要开始膨胀,而和家长开始疏远。同时由于性意识的发展,初中生开始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对异性神秘并好奇,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乐于接近异性,甚至对某一个异性若有所思、若有所失,这种关切若得不到控制将引发早恋,造成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学)、上课走神,精神恍惚。
三、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策略
对于初中班级管理,一定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公平原则。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所以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而同学们又都各有所长,所以,初中生有时又会有自卑、嫉妒的心理。因此,教师首先要把握公平原则。初中生出去情绪不稳定阶段,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如果学生感到教师在班级管理上没有公平原则,就会产生逆反等心理失衡心理。教师把握了公平原则,就会让所有的同学感到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与重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接受班主任的对班主任的管理活动,并主动的参与到班级活动之中。反之,如果学生感到教师偏袒他者,而班级的管理针对自身,那么他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产生逆反行为。
(二)表扬原则。
由于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因此在教学管理活动中,要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要在管理活动中,从细微之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人总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教师还要多组织能发挥学生特长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初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已经提高到一定层次,因此,对他者的鼓励,也是激励另一些人的过程。
(三)发挥榜样作用。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处于心理成长过渡期的初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一定上进心,甚至争抢好胜。同时,处于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又善于模仿。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树立榜样,能激励学生在行动上效而仿之。这一原则首先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有真诚,坦诚的做人品质。其次,树立的榜样要贴切学生的现实。初中的学生几乎都有喜欢的明星,班主任要因势利导,发掘这些明星的优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要体现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几乎都能发掘出优点,因此,树立的榜样可以落实到个人,而是落实到其中的某个优点。这种树立榜样的方式不但起到了激励作用,还起到表扬鼓励的作用。
(四)以情感人,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初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因此希望得到他者的理解、尊重和认同。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还要去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心里的需要是什么,他们要表达什么。在日常的班级教学管理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行为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初中生对人际交往的欲望比较强烈,同时和家人的关系却比较冷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和学生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班主任要真诚地、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在沟通中理解并关心学生,力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信任。同时,对于学生的合理需要要尽量支持满足。由于初中学生对自身的行为控制能力较差,在遇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倾向时,教师要及时通过沟通经行疏导,而不是以管制为主。班主任教师如果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产生逆反的心理,而以良师益友的立场出现,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的管理活动支持和认同。
参考文献
[1]张艳红.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导向[J].安徽教育,1999(2).
[2]闭锦华.心理学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浅探[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
【关键词】班级管理;设计;内容;发现
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研究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等,运用教学原理、心理学原则,运用管理的科学方法,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
一、班级管理新设计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层组织,学校教学工作以班级授课为基本组织形式。同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以班为基本单位进行的。所谓班级管理,就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保证整个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协调统一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思路,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班级管理一方面有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在班级管理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形成及变化规律有效地运用相关的心理学原则,就会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二、教师管理新内容
1.架情感沟通的桥梁。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2.教师和学生的双项活动。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适时调整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即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永远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心理学原则新发现
1.心理平衡原则。所谓心理平衡,是指在管理过程中所在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与他人受到同样的尊重与信任,因而在认识、情感方面所形成的一种舒畅和欢快的心理状态。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充满着矛盾,在班级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会出现千姿百态,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所确立的目标受挫,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心理失去平衡,所以班集体中学生的心理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总是从心理不平衡,到心理平衡,再到心理不平衡的。每个学生心理不平衡时,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促使心理尽快得到平衡。班主任要想使班级成员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情感融洽,就要做到无论是什么心理状态的学生,在班主任心理的天平上都应当是平等的,即能悦纳班级中各种情况不同的学生,决不能厚此薄彼,有轻有重、有亲有疏,而应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会不断的提高和进步,特别让那些有缺点和后进的学生能抬起头来走路,去积极主动争取进步。
2.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就是运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一条现代教育管理原则。
①要摸准并尽可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心理,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为了教学成功,要了解学生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需要心理。我们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要经常与他们探讨中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建立起为国家为社会发展而求学的崇高动机。
关键词 心理学原理 护理管理应用
时代要求护理管理工作应用心理学理论
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重点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移,强调重视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开展整体护理。这一转变要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而护理管理者更要具备驾驭人的心理活动能力,及时发现心理应激来源,采取相应措施。
就医观念更新带来的需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使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由单纯追求身体健康,或不生病,到要求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即除了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步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已被广泛接受,随之而来的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也更高了。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方法及技巧
心理学理论学派有多种。其中影响最深的是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弗洛伊德为创始的精神分析派心理学以及马斯诺的人本主义心理派。作为护理人员,特别是护理管理者要将心理学相关理论融汇贯通,综合应用。同时护理管理者应善于应用沟通技巧,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将心理疏导法、心理渲泄法、消极清除法、情绪转移法综合应用于管理活动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方 法
心理疏导法:基于精神支持法,当护理人员在长期工作压力下,或是家庭危机情况下,势必影响工作质量,护理管
理者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与护士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其充分表露思想症结,帮助其认识问题,改善心境,提高信心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达到心情舒畅,从而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心理渲泄法: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源泉即心理压抑是无意识,而意识是人心理比较小且非主要的部分,意识压抑着人的本能活动和欲望,它使无意识的要求与社会的道德约束相一致。精神疾病的发病原理也基于内心矛盾的冲突。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护士常常要忍受,如领导的批评、医生的指责、病人的投诉等,这些都容易使护理人员心灵受到压抑。因此,护理管理者要提供机会让护士“发泄”,“渲泄”和“释放”过度压抑的情绪,从而使护理人员以良好的状态面对病人,树立白衣天使的新形象。
消除、转移法:基于心理学理论的行为疗法。即以理论为指导,控制不良行为模式进而重建和恢复良好的行为模式,消除或纠正护士的不良行为,转移至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护士长既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又要有综合的理论和操作水平,能影响下属、感染下属,进而使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和要求下,进入护士应有的角色状态。
技 巧
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在应用心理学理论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受众采取措施,同时结合年龄层次,工龄长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低龄资的采用消除转移法,对高龄资的采用疏导和渲泄相结合的方法。
不同岗位人群的心理调适:对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根据其责任大小、技术水平高低、科技含金量多少等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关键岗位的护士,要主动关心,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化解心理症结,使其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对次要岗位,能力欠缺者,采取鞭策、激励手段,加大考核力度,使其有活力、有压力、有动力。
针对不同外因的心理调适: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女性,其角色模式有多种,在工作中集照顾者、教育者、管理者、协调者于一身;生活中集女儿、妻子、母亲于一身,制约和影响因素众多,岗位竞争压力、家庭负担等互相作用,致使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下降。护理管理者要了解护士压力源,采取疏导或渲泄的方法,减轻压力,防止出现偏差。
讨 论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主要侧重于研究各种组织系统中人际关系所发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了解和研究这些规律性有助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将管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使之在管理中具体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管理人员应该做到:①打造互动-互助的良好的护际关系。②采取物质-精神结合的多种奖励方式。这在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充分调动了护士主动能动性:护理工作不是被动执行医嘱,护士也不是简单的“打发”护士,而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与服务技巧的技术劳务工作。通过应用心理学原理进行管理,护理人员的不良情绪、消极因素及时得到化解,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关键词】绩效;工作积极性;组织
引 言
企业最为重要的财富并非物质财富而是企业的员工,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组织绩效的创造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选择人才和使用人才,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需要对人才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才干,而每个有才干的人都应该有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是管理者在组织和管理人力资源的第一准则,而每个员工都应该适合自己所在的岗位,每一个岗位都应用有适合岗位所需的员工则是管理者使用人才的正确方式,也就是说,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并将其放在适合他的岗位,以此来充分发挥员工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对员工的激励,员工的绩效测评以及对测评出来的绩效的管理三大部分,而心理学在这三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应用。管理活动是主要参与者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同时涉及到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心理活动特点的把握程度和管理者自身的心理特点两个部分。本文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心理学知识相结合,从员工激励领域、人力资源测评领域以及员工绩效考核领域入手,阐明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需要运用到的心理学知识,通过心理学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员工的心理活动,同时也对管理者进行教育,使企业管理者能够真正了解每个员工的价值所在,帮助企业才尽其用,提高组织绩效。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学的关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无非就是对人的管理,即通过科学管理知识充分发挥人潜在的能力来达到组织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人的内心的认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当管理者对员工有了真正的了解,才能管理好员工,为组织创造绩效。
所谓“人心隔肚皮”,意思就是指了解忍心并非易事,但却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心理学就是通过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定规律,然后根据研究所得更好地了解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在管理上的研究指出,认识人,就是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的过程,利用人的感知活动去掌握尽可能多的材料,并且借助对所得的材料的思考来了解人的本质,从而更加全面地去认识人。由于存在众多的客观因素,它会对我们对人的认知活动产生干扰,最终导致我们的认知偏差的出现,造成对人的认知的不正确现象。
为了更好地选择人才和使用人才,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需要对人才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才干,而每个有才干的人都应该有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是管理者在组织和管理人力资源的第一准则,而每个员工都应该适合自己所在的岗位,每一个岗位都应用有适合岗位所需的员工则是管理者使用人才的正确方式,也就是说,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并将其放在适合他的岗位,以此来充分发挥员工绩效。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对员工的激励,员工的绩效测评以及对测评出来的绩效的管理三大部分,而心理学在这三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应用。管理活动是主要参与者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同时涉及到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心理活动特点的把握程度和管理者自身的心理特点两个部分。本文会从人力资源的三个部分分别进行阐述说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学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论与建议。
二、员工激励中的心理学应用
员工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的员工激励可以帮助组织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成就需要,充分发挥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组织带来可观的绩效,并且有利于良好的组织文化的形成,增强组织凝聚力。员工激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激励构成:
(一)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顾名思义就是用物质刺激来激励员工,薪酬激励、福利激励和股权激励是常见的三种物质激励。
薪酬激励是通过合理设计员工的工资体系,使每个员工都能够通过自己努力从企业中获得应有的经济报酬,且相对稳定,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从而实现员工激励。
福利激励就是通过给予员工法定福利和员工福利,作为补充工资报酬来激励员工行为。法定福利通常是指在册员工都享有的三险福利,员工福利是指各个企业自己制定的对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补贴。
股权激励是通过给予员工在一定时间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公司股份的权利来激励员工行为的激励方式。在这种激励方式下,员工的工作绩效与企业绩效挂钩,而企业绩效又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股权收入,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激励员工的工作,真正做到了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的一致性。
(二)非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则是一种不能用物质来衡量的激励方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激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非物质的激励更多的是属于高层次的需求,通常为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激励是指组织在对员工个性的尊重以及对员工能力的认可,员工的个性、能力得到尊重后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追求员工自身的自尊与心理的满足的同时也能使员工对工作充分热情和动力。
自我实现的激励是更高层次上的激励,往往倾向于对企业高层员工的激励。这种激励已经不再是物质能够衡量的,他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成就感的建立,是员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上对自己设定的预期,即他希望自己能够完成的目标,这种激励可大大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人力资源测评中的心理学应用
人力资源测评是对员工绩效考核、员工能力甄选的最佳方式,它利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方法对员工工作进行测量和评价,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人力资源测评质量的好坏对于组织员工是否能达到组织绩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同时人力资源测评也是是否有效地使用了人力资源的依据。测评者会根据某种预先设定的标准来对被测评者进行判断,过程中测试者与被测试者的心理状态与测评结果密不可分。
(一)测评者心理现象
1.近因效应
由于近因而形成的新印象所产生的效果我们称之为近因效应,也就是指认知对象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具有强烈的影响。在组织中,如果一名员工曾经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只要改变一下他所处的环境,由于近因效应,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人们对他的成见和偏见,同时也能减少他的心理压力,而在这种环境下,再将他调回原来的环境中,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因他近来的表现而做出改变。
2.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就是第一印象,也就是说人们对认知对象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易改变的。组织中的员工如果给人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那么想要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是非常困难的,人们会在心里给他下一个不好的定义,这也就是人的潜意识,如果潜意识里认为这个人作风有问题,那么这种印象很难改变,这也是很多求职者会化妆面试的原因,不仅仅是显示对求职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因为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3.顺序效应
顺序效应是指由于被测评者的先后顺序不同而造成的一种干扰效应。这种效应在现场比赛中常常能够看到。例如说在一场校园十佳歌手选拔赛中,很明显有参赛者顺序的不同,那么实力相当的第一名参赛者和第十名参赛者,他们所得的分数一定是不相同的,原因就在于测评者的顺序效应,对于第一个参赛者,测评者对参赛者实力不明,往往会把第一个参赛者作为基准,分数不会太低但也不会拔尖,但是第十名参赛者就不同了,此时测评者已经听完前九个的展示,也许已经处于听觉状态,那么此时的分数自然不会好,这就是由于顺序所带来的对测评结果的干扰效应。
4.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由于认知对象的某种突出特征而使他其他的特征和品质都被掩盖了的现象。例如人的外表就很容易造成晕轮效应,人们倾向于对外貌姣好的人赋予更多优秀的品质,而对于外貌丑陋的人则更多的会显示不那么友好。
(二)测评者对测评结果的影响
测评者的心理现象无疑会对测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在制定测评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比如组织目标与实际工作的出入所产生的矛盾,定性化测量与定量化测量的矛盾和领导意图与实际执行者的出入所产生的矛盾等。
其次是在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收集到的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会受到测评者和被测评者之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影响。如果测评者对被测评者提供的信息产生怀疑,那么对于这些信息就不能够正确地分析,很可能导致偏颇和失误。
再者是在人力资源测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并且相较于之前的矛盾更为复杂,复杂多变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将导致测评失真。测评者的心理情况会影响到信息的取舍,最终导致测评产生偏差。
最后是在对测评结果进行解释时产生的影响。测评者会根据测评结果对被测评者进行评价,这个过程受主观心理影响更大。测评者在评价时的心理状态可能使测评结论产生全面或片面的偏差,更大程度上地影响测评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三)人力资源测评心理调控
对于测评者来说,调控心理状态对测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故在选拔测评者的时候就应该关注他们是否受过专业的训练能在测评过程中最大化地减小测评者心理状态给测评带来的偏差影响。除此之外,对于测评工作的组织管理也非常重要,需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由于心理效应给测评结果带来的偏差,及时检验测评者对于测评标准的掌握程度。
对于被测评者来说,调整控制其心理状态也有助于测评结果接近真实水平,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以平常心态面对测评,由于紧张等心理的影响很容易使测评失真,故对于被测评者的心里调控主要集中于解决被测评者对于测评的认识问题,需要提高被测评者对测评工作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测评是一种保护他们权益的方式。
四、员工绩效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员工的绩效管理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绩效制定、绩效考核、考核反馈。
绩效目标的制定对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根据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具体而详细并且是员工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目标越详细越具体,员工达成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例如“提高客户满意度”与“保证客户投诉率低于10%”两个目标,很显然第二个目标的设置更加量化也更加有效。
绩效考核中我们常采用关键事件法、量表评定法等方法,例如量表评定法就是通过设置一系列绩效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对员工进行量化考核,在考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上文所提到的影响测评结果的几种影响效应。
考核反馈是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有助于员工改进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也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帮助员工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在此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掌握与员工交流反馈的正确方式和反馈技巧,把握住员工的心理活动,将反馈结果正确地传输给员工。
结 语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对员工的激励,员工的绩效测评以及对测评出来的绩效的管理三大部分,而心理学在这三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应用。管理活动是主要参与者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同时涉及到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心理活动特点的把握程度和管理者自身的心理特点两个部分。本文通过心理学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员工的心理活动,同时也对管理者进行教育,使企业管理者能够真正了解每个员工的价值所在,帮助企业才尽其用,提高组织绩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玲.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运用[J].职业时空,2011,05:7-9.
[2]王玉|,田莹.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理,2014,08:73-75.
[3]商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看心理学的应用[J].沧桑,2013,03:140-142.
和谐型是创建五型班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建和谐班组,如何运用心理学,开展情感管理是至为重要方法之一。班组情感管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谈心谈话、沟通引导或说服教育等方式,培养班员的正确动机,调整班员的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改变他们心理状态,树立班员的坚强意志,更好地为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服务。
一、做好班组员工情感管理的必要性
古人云:“争天下必先争人,争人必先争心。”班组作为一个小天下,亦如此。尤其对于机构新整合的单位来说,班组是个新班组,班组成员可能来自不同单位、有着不同的个性、带着不同的理念、来到一个新集体,在一起工作,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心情。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没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工作可能不出成绩,更谈不上合作协调了。创建和谐型班组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统一的意志、调整好大家的情绪,从而形成合力。要想把成员中个性化的东西统一成近似一致的心理理念,需要班组长采取有利的措施,做大量细致的引导疏通工作。用情感管理的巨大力量,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二、班组情感管理的心理学内容
1、纯洁心灵,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灵是人类的窗户,评价一个人好坏,关键是看这个人的心灵。曾经问一位老领导:“某某人为什么对您的话洗耳恭听,言听计从?而别人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老领导回答:“因为我抓住了他的心灵,我知道他想什么。”可见班组长注重班组成员的心理的探究,是班组工作得以的顺利开展的重要途径。班组长对工作对象的心灵有所了解,进而深入其心灵深处,用谈心的方法促进其心灵的变化和纯洁。才能影响他的心灵,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班组的各项矛盾,理顺各项工作。通过情感管理,让工作对象由心灵的外在感动,转变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自觉呼应,并进而转变为为企业贡献的自觉行动。
2、调整情绪,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情感是人的各种现实的关系,亦即需要的主体与对己有意义的客体的关系在他的头脑中的反映。只把情感体验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具体形式称之为情绪。情绪往往很容易外露,很容易被发现,很容易发展。情绪的发展变化很容易导致冲动的发生。因此,班组长一定要及早发现班员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情绪,发现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通引导调整,使其得到稳定,然后再进行更细致的说服教育,使其情绪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变化的方向转化。比如有的单位开设了音乐放松室,定期让班员在紧张的业余时间,听音乐,练排舞,这样调整了员工心情,亦利于工作的高效开展。
3、拓宽境界,保持宽阔的心理状态。一般班组员工均是日夜重复着已经熟悉的同样的但并不复杂的技术性劳动,日积月累就可能形成非常狭窄的心理,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容易产生狭隘的情绪反应,出现烦躁的心理,焦躁的心情。班组长面对这类心理的班组成员,可以“动静结合”,即一方面可以通过“墙面文化”,让员工多了解一些向上的理念,单位以外的、行业内外的、国内国际的形势,尤其是行业内外的喜事,开阔员工的眼界,拓宽员工的境界。另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的活动,在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凝聚成员的向心力,拓宽班组员工的思想行为。
三、班组情感管理的心理学目标
1、适应需要动机,激发员工追求。员工的需要是呈多样性的,大体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部分。就目前来看,精神需要更重要,一个人在解决了温饱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精神生活的满足上。在分公司的直属工区中,应该说员工的基本生活问题已经解决,班组长应该多从精神需要方面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引导员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多为员工做一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让员工在宽松快乐健康文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以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热情、树立美好的人生追求、努力为工区的发展做贡献。
2、加大情感投入,升华理想信念。民间有“愿为兄弟两肋插刀”,就是兄弟情感的动力因素在起决定作用的最好例证。对于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是认识结构中最为活跃、最为恒定的因素,它伴随着人类认识发生过程的始终。情感使人际交往变的深入、丰富、细腻。它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强烈的情感可以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形成较强的意志。
情感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带着情感做工作容易沟通思想、容易找到共同点、容易快速达到目的。班组长要学会像朋友一样,用感情去感化人,用行动去打动人,而不是一味的去说教去训斥去教育。
3、重视意志品格,塑造完美个性。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品格,是心理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当班组员工面对其他班组的激烈竞争以及由于分工不同而产成的心理变化,他们的心理定式必然会会被打破,不平衡的心理缺点也会有所暴露,针对工作和合作可能产生一些连锁的不良反应。班组长应及早发现这样的状况,对号入座,针对性开展思想工作,及时疏通心理障碍,消灭班组不和谐的萌芽,逐步树立坚强意志和阳光心态,以塑造完美个性,突破班组管理瓶颈。
关键词: 管理心理学 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作用
早在1806年赫尔巴特就明确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言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并且赫氏正是在其心理学思想和理论如统觉团理论等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系列较完整的教育理论,如影响较大的四段教学法。此外,斯金纳、杜威、维果茨基等大家的教育理论也是在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显然,心理学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作用举足轻重,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也不例外,特别是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以人类心理现象及规律为研究对象,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为目的的科学,在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中,不仅具有提供理论基础的意义,而且具有方法论基础的意义。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搞好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否则可能会造成管理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应。
一、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指导我们研究学生管理做到以人为本
管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决定于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个体行为的起点和基础,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愉悦感和激励的力量,工作、学习就会更加积极。
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中,我们就要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更是贯彻到学生管理研究中的指导思想。这样,我们就会在这个基础上运用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共同需要和不同需要,然后综合分析、设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满足合理且条件成热的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去满足学生合理但条件不成熟的需要。此外,还通过增设学生的人生观教育,科学引导学生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结合起来。
二、管理心理学的“公平理论”,促进学生管理研究成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平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7年提出。这个理论是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体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的报酬之间平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取决于他们自己得到了什么,而且取决于他们看到别人得到了什么。人们总是通过社会比较,全面衡量自己付出的代价与报酬是否相当,从而产生公平与不公平的感觉。通过比较,如果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报酬比例相当时,就会心理平衡,产生公平感,于是心情舒畅,工作、学习更加努力。
“公平理论”启示我们在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平、公正、公开对于调动个体积极性的巨大作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奖勤贷免、评优评奖及其他个人荣誉的合理分配等制度,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合理地将公平理论引入这些制度的研究、制定与完善中,确保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只有这样,制度的实施与开展才能顺利有效。
三、管理心理学的“强化理论”,帮助我们科学制定学生奖惩制度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
因此,学生管理研究就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管理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行为,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如:规划设计明确的奖励制度和措施。大学生都渴望成功,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并愿意为这种认同而努力。在实际的学生管理研究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和措施,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获得成绩之后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这样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个性、不同群体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奖励措施,提高学习积极性。尤其要加强对后进学生的关注,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奖励,在集体活动参与中多鼓励、多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尊自信。
四、管理心理学的“群体心理”,帮助我们科学进行学生平行教育
可利用集体心理的群体优势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利用集体的力量成功改造过许多流浪犯罪青年。“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已成为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
我们在进行学生管理研究时也要充分利用这一原则,从对学生团体管理上做文章,或许更有成效。学校的社团、班级、宿舍等都是影响和教育学生的好环境,运用集体心理来教育和鼓励先进,监督和激励后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适应,将同学间“平行教育”的影响作用发挥到最大,把群体的功能发挥到最强,往往胜过教育者的鞭策和监督。
五、管理心理学的“挫折理论”,指导我们研究大学生挫折教育
挫折理论是揭示人的动机行为受阻而未能满足需要时的心理状态,并由此而导致的行为表现,力求采取措施将消极转化为积极性、建设。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挫折可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人猛醒,汲取教训,改变目标或策略,从逆境中重新奋起。另一方面,挫折可使人们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中,出现负向情绪反应,并采取消极的防卫方式来应对挫折情境,从而导致不安全的行为反应,如不安、焦虑、愤怒、攻击、幻想、偏执等。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多种心理矛盾并存,同时由于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因此在生活中很容易产生挫折体验,心理上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比如自卑、孤独、焦虑、抑郁、冲动、易怒等,如果不懂得如何控制,将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方式来对之进行挫折教育。进行学生管理研究不能忽视挫折教育研究,而且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研究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以便于正确指导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管理工作能否与时俱进,能否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新突破,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认真研究管理心理学理论,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学生管理研究之中,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会更科学更合理,研究成果才会更有效并顺利实施,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芦文慧.论当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基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思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田新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研究新视野[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关键词 管理心理学 大学生 管理 运用
在当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又被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来说,应当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并能够根据高校学生心理规律以及相关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合适的心理管理方法,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关于高校学生管理的这几种心理学理论
(一)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都会采取必要的行为,而且所采取的这种行为将会在环境中发挥作用。当这种行为产生对自身有利的结果或影响后,就会重复出现这种行为。反之,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比较渴望成功,也非常期待能够获得别人的赞同。学校应当制定规则明确的奖励措施和制度规范,实行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并同时积极强化这种行为。这种方法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二)期望理论
通过期望理论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自己的期望目标,对于教师来说应当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学生每个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价。对于高校学生一定要强化就业指导,从而帮助高校学生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通过不断积累有关就业的基础技能和知识,不断激发出高校学生的积极性。
(三)人格理论
对于高校来说,在当前形势下要能够正确运用人格理论来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并且学会运用榜样的力量使学生管理的效果更加显著。首先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的辅导员队伍,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风建设。尤其是在当今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形势下,辅导员更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辅导员要能够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对当今的高校学生强化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几条心理学原则
(一)满足学生的需要
要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不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实际上,需求是个体在生活中所需要的事物在头脑当中的一种反映。马克斯曾经根据人类的发展规律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了三个种类。其中最基本的是生存需求,再向上进步是发展需求,然后再进一步发展就变成了精神需求。对于当今的高校学生来讲,学校应当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从而使高校学生能够不断从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二)心理平衡原则
如果在高校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教师应当通过采取奉献爱心、关心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平衡,从而有效避免出现学生情绪波动或过激的现象。在一般高校中学生之间都会存在成绩、角色、位置的差别。所以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应当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和关系,与学生相互尊重,从而减少各种矛盾和摩擦。
(三)信息沟通原则
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将高校中学生与管理者的身份撇开,双方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彼此之间互相交换意见和看法,从而能够更好的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和相互了解,于此同时也有助于化解高校学生心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双方共同参与的,其中一方接受信息,另一方传受信息。双方可就情感观点或心理变化相互交换意见,从而增强协调统一意识,这样可以更好地采取行动。其实对于心理管理来说这是一种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学生要与管理者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有效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具体情境原则
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平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并不一样。对于学生的管理者应当要积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管理者要努力找出学生身上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心理活动,从而利用不同的方式去减轻学生心中的负面影响。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结语
对于当今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由于时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思想和观念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我们学校中的管理者要积极利用管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新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2]薛平.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高师学报,2008(04).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管理;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06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热情又浮躁、睿智且轻狂、独立并依赖,自强而脆弱。学校应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管理方法,积极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身心特色的中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中学生的特点与运用心理学进行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从学生的家长角度上看,因为很多中学生,其家长通常在收入上面比较丰厚,而且条件上也是比较优越的,但是因为事业上面比较忙碌,往往从很早的时候就没有怎么顾及到孩子。另一方面,很多这些家长的文化素养也层次不一,有一些家长并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完整的教育,并且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家庭的结构也不一,离异的单亲家庭也比较多。这些都给中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有自闭、孤僻的心理现象。
其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上看,由于很多中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而且行为上面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思想品德上比较后进,而且比较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纪律性,而且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结果有时娇生惯养,出现对于事情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家长对于这些学生的期望也很高,而这些孩子们很多都是对于生活条件有比较多的追求。因而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对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综合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面对这些心理条件上比较落后的孩子们,如何让他们的心灵健全,这对于中学生教育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在中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这些心理学上的方法。
二、心理学在中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 以心理激励激发学生动力。我们知道,激励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的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也就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所谓的保健因素就是学生的一些基础需要,而激励因素就是一些学生渴望得到,但是还没能够真正得到,并且是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努力的一些动力。因此,对于这方面,我们要针对这些中学生的这些特点,抓住学生心理,制订一些相关的激励方案。
第一,我们要注重对这些学生进行目标的激励。每一个到中学求学的孩子们其实都是有自己的梦想,会有自己想要争取的东西。因此,在引导学生们真正走出来,成为一个愿意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人之前,一定要让学生们真正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这方面就需要细致的目标制订计划,让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出自己的目标,包括人生的最终目标,以及不同的时间里面的目标,比如年度的目标等。并且鼓励学生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开始着手制定出自己的人生计划,包括自己不同阶段的计划等。
第二,我们要注重对这些学生进行榜样的激励。树立了榜样,更容易刺激这些学生为了特定目的,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这个阶段的青年学生,还是比较渴望受到别人的肯定和重视,不愿意自己一直默默无闻。虽然这些学生所关注的地方不同,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学校所评选出来的先进学生或者优秀学生都熟视无睹,不过这方面其实加以修改,使之能够更具备影响力。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真正在学习方面、社会工作方面、生活方面以及思想品德方面都比较出众的同学成为这样的一批榜样,并且鼓励全体的同学去为了这样的榜样,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并且不断地奋斗努力。这是从激发学生斗志的角度上面来处理的。
第三,我们要注重对这些学生行为的激励。行为的激励主要是从两点去考虑。在学生的自我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行为。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要注重良好行为的引导教育,让学生们摒弃之前不合适的行为。这就需要通过一些不同的方式去完成这样的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表扬行为符合规范的学生,来触动学生之间持续引起良性的行为竞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不同夸张的方式,以此强调着一些不好的行为是不恰当,进而在学生的脑海里面印出深深的印象。
2. 注重心灵沟通与尊重学生心理需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人类的需求有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生存阶段,人类的需求就不一样。因此,要针对不同阶段里面,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点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当前很多中学生都是家庭环境比较好的,因此他们已经不再存在于生存阶段,更多是需要得到更高层次的东西,尤其是关注和尊重。这也是很多从条件优厚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所渴望的东西。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些学生的心理渴求,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处理:
首先,可以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观察,尊重他们的非正式组织。作为教育管理方面,除了对这些学生进行正式组织的管理,包括如学生会组织、协会等,也要注重对于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关心。因为学生的非正式组织是随着学生个人的兴趣组合的,所以具备一定的倾向和不稳定性,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要更多关注到这些组织的动向,不要一味地打击,要关心这些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原因,尊重这些非正式的群体,并且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从心理需求入手,运用激励理论,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受尊重、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需求,并由需求产生动机,进而由动机产生行为。每个人的需求又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在管理工作中,就应该注意从分析职工的需求入手,进一步把握职工因此而产生的动机,并对此动机正确与否加以分析,对正确的动机给予肯定、鼓励和支持,对不正确的动机,及时予以教育疏导,努力消除或促其转化,防止错误行为的发生。
人的需要不仅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因,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变革和社会运动的根本动因。正如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指出的,在一般情况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发挥20%-30%,如果充分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也正是根据这样的原理,需求激励便成为高校后勤管理中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它的主要内容:一是帮助后勤人员建立合理的需求目标,引导职工为之奋斗;二是解决和满足职工正当的需求,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三是调整后勤人员的需求欲望和协调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在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中,应当充分兼顾职工的应得利益,并有效地运用需求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开拓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运用心理定势原理,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心理定势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使被管理者在接受管理时,已具有一定的“先入为主”状态。如果我们的管理手段或方法与职工心理定势不一致,职工就会产生一种逆反情绪,就不容易接受管理。为此,管理者应做到:一,要树立好自身形象,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在职工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定势,从而使职工对自己信服。二,帮助职工树立健康的心理定势。在实践中,要注意“首因效应”,把握好第一次,使职工对管理者形成一种有利的定势。三,要考虑被管理者的定势水平。干部与职工、党员与群众,由于所处的地位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心理定势自然各异,故必须注意管理的层次性与针对性。四,注意改变职工心理上的不良定势。对职工的不良心理定势,要坚持定期分析,经常教育他们提高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摆正自己的社会角色位置,逐步消除不良心理定势,为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运用心理平衡原理,提高管理工作的及时性
人的心理处于平衡时,情绪、认识、工作等都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做事就会有条理性,有章法。如果一旦失去平衡,就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思维异常,进而导致行为反常,这种现象如不及时疏导,并进行教育帮助,就可能产生极端行为。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教育职工“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切实做好对失衡职工的转化工作,引导他们在相对心理平衡状态下,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其行为符合规范。
四、运用心理调控原理,注意管理工作的效益性
在后勤管理中,时常可见职工的主观愿望与客观要求发生矛盾的现象,这可能导致不良的行为和结果。从人的心理活动来看,是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方法,使主观愿望服从客观要求的。因此,在实践中,后勤管理者应当运用心理调控原理引导和调节职工的行为。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对象的层次性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加以引导和调控。一是自我调控。对于大多数后勤职工来说,一般能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基本能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要求的矛盾。对于这一层次的职工,只要适时加以引导,就能通过自我心理调控达到目的。二是协助调控。有少数职工,当个人意愿与社会或组织对个体行为的要求有矛盾或不相一致时,不能正确地将各种利益关系有机地协调起来,甚至有时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或个人利益而违纪违规。对于这一层次的职工,可以采取协助调控的方法,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和深入细致的沟通谈心,引导这个层次的人实现行为规范化,促使他们心理状态逐步向自我调控的心理状态转化。沟通还是解除人们内心紧张的一种重要手段。后勤管理者须经常与职工进行双向沟通,使意见沟通、渠道畅通和各方面思想得到交流,使大家加深了解,减少误会,融洽感情,从而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职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