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的起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直面生命之真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而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我认为生命教育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一、直面生命之真。这一层次要让学生从生物性和文化性两方面来直视生命,感悟生命的厚重,激发担当生命的勇气。
二、体会生命意义。这一层次要让学生在具有了担当生命的主动性之后,进一步体会自我社会生命的价值意义,意识到人的生命只有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从而必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
三、创建生命价值。这一层次要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生命价值的多维角度,以及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创建自我的生命价值,在人生实践中充分展现自我精神生命的高远与丰富。
四、构建生命和谐。这一层次要让学生主动培养开放的生命观,将生命纳入自然的大视野,进一步摆脱人类个体生命的狭隘利益追逐,不断提升生命品质,深化生命内涵,努力构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而以上几个层次中,直面生命之真应该是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
首先,因为生命是实施一切教育活动的载体,而人类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主动的自我实现。作为人类的生命个体,要从存在层面上去拓展生命的前提必然是生命个体对于自身生命的主动自觉意识。也就是说,生命个体必须意识到:生命的旅程虽然不是自己主动预设安排的,但生命本身却是自己的事;以人的生命形态而生不是自己的选择,但对每一个个体而言,人生是仅此一次的生命体验;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法预期性,人生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具体而言,个体的生命过程中,无论悲苦、喜乐,圆满、缺憾,长久、短暂等等,一切我们无法预设同时又必然遭遇的体验都是我们接受的生命馈赠。我们只有在直面生命之真的基础上,对已然的现实理性地坦然接受,进而通过理性自觉来发展自己改变现状的能力,从而创建更好的未来。如此才能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而那种对于生命的被动承受状态根本无法真正拥有生命,更无从创建生命意义。
其次,所谓生命之真包括人类生命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两个层面的真实内涵。人类生命的生物性内涵即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的,这是和自然界的广大生物一样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个体生命过程从物质属性来说,是个体不断地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生命个体的产生、发展和死亡现象。这种肉体生命的物质性决定了人的生命的局限性,进而形成了生命个体的一系列文化属性。从而使人生饱受生老病死、饥寒劳碌之苦,历尽悲欢离合、求之不得之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因此,在看来,人作为实践的存在物来说,生命的存在是历史的第一前提,而生命的存在,就要首先能够生存,要解决生命的吃喝住穿的问题,即生产和生活。每一个生命个体不仅要担当自身,还要担当社会。不仅要担当现在,还要担当历史与未来。这种担当赋予了人生充实的内涵,同时也铸就了人生的沉重与纷纭。
再次,由于我们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思想斑驳陆离,冲撞交锋,一方面个体的生命意识得到极大张扬,另一方面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个体的生命意义无法在个体的生产劳动中直接显现,个体生命意义的呈现断续、零散,生命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呈现为极为复杂的状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的人的存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的存在,而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存在物。人不仅要尊重自身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幸福生活,还要尊重他人的幸福生活。个体生命越是渴求自我实现就越是有感于生命的沉重,越是追求自由意志就越是有感于社会的束缚。
近年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自杀问题,而青少年的自杀率也有升高的趋势,有人估计每年约有25万青少年自杀身亡。另外人们刻意追求当下的娱乐,或是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等等生活状态对青少年产生着越来越严重的影响。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对生命的无畏、对生存的无能和对生活的无趣等特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有意回避生命的沉重。这种生命状态犹如泡沫一般轻飘,一时间可以在阳光下呈现五彩缤纷,但转瞬就在阳光中破裂消散,不会留下任何生命印迹。
如何在无法回避的生命的沉重与脆弱的冲突中发掘并整合生命意义,使个体生命最大程度地成就自我,这应是当前教育首先遭遇的问题。
而我们传统的教育中习惯于仅仅用道德的塑造来作为我们与命运抗争的武器。这极易产生一种心理误导:作为一个普通人是很难改变命运的,除非你拥有高远的理想和高卓的人格,否则无法创建美好人生。这种教育理念的起止点显然是人才培养的精英化。但精英型的教育理念本身却是存在逻辑悖论的:所谓“精英”,一方面是指最大程度的完善个体自身发展的人,另一方面就是指居于人类群体中表现出众的人;换言之,既然名为“精英”,就肯定是少数甚至极少数人。在经过传统教育模式的梳理甄别之后,大多数的人显然只能接受自己不优秀,无法成为精英去创建生命意义,那就不如干脆放弃追寻意义。而我们的教育显然不是仅仅只为了成就一小部分人,而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成就最大多数的人。所以,“精英”不是我们教育的执行范本,而是理想参照。
在扭转了这样一个认识之后,我们的教育必须重新设定起止点:教育要尽最大可能去帮助每一个个体具有主动承担生命的理性自觉,并进而发掘其生命潜能,让每一个个体在尊重生存的历史社会基础的前提下,充分显现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成就人生。教育不可能也不必将每一个人都塑造成为精英,重要的是要使每一个人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自己的方式作为社会一分子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也就是说,教育要立足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个体,以培养生命个体生的勇气与使命感为追求,以帮助生命个体具有成就生命意义的实践能力为内涵。 正如哲学家施威泽所说:“人的意识的最直接事实是:‘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在反思自身及周围世界的每一瞬间,人都把自己理解为生命意志之中的生命意志。在我的生命意志之中,存在着人们称之为快乐的向往,即对生命意志持续和神秘的提升的向往,存在着人们称之为痛苦的恐惧,即对生命意志毁灭和神秘地伤害的恐惧;同样,我周围的生命意志也是如此,无论他是否能够表达出来或者保持着沉默……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他来说,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只有人人为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只有人帮助处于危急中的生命,他才可能是伦理的。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的责任,只有这种普遍的伦理学才有思想根据。人对人行为的伦理学绝不自足自为,它只是产生于普遍伦理的特殊伦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包含所有能够被想象的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这种“敬畏生命”的道德原则的培养,应该成为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起点。敬畏生命,包括敬畏自我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和其他的生命形式。
由此,在生命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无须回避生命本身的沉重,更无须作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首先要和学生一起直面生命让我们遭遇的一切苦难,唤起真实人生体验的共鸣,感悟人类生命历程的悲怆实质,反思人类生命的文化精神和文明进程。因为每一个教育者自身首先是一个生命个体,与受教育的学生无异。所不同的是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具有主动的理性自觉精神的先行者,可以在一个相对高远的立足点上引领学生。由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一方面要立足于真实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要打开广阔的视域,呈现丰富灵动的视角。故而进行生命教育时,我们可以将科学的、伦理的、文学的、美术的、音乐的等等多种角度交融,引领学生调动丰富敏锐的生命感受力,对生命意义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直面生命、担当生命。
关键词:纸钱;亡灵奠祭;生命祈盼
“有一类仪式,由于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由于它们特别能解释原始人的思维,所以我们把它们抽出来单独研究。这就是有关死人的仪式,或者更正确地说,有关活人与死人的联系的仪式。这些仪式无处不有:几乎在任何社会集体中,不管它是什么类型,观察者都发现了在人死的时刻和在死后或短或长的一段时期中必须遵守的风俗、禁忌、仪式。”(1)致力于原始文化研究的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其著作中写道。
人类丧葬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凝聚着古老的信仰和原始的心理,是每一个民族对灵魂、来生、鬼神、冥世等观念的综合反映。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对身后之事的操心,对丧葬仪式的看重,自古以来都被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所以,孔子在回答弟子提问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纵观华夏丧葬习俗史,所使用的种种“明器”当中,“纸钱”可以说是最普通又最经久不衰的,广泛见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迄今犹存于清明时节的民间扫墓活动中。作为民俗事象,“烧纸钱”(四川人又谓之“烧钱纸”)当然是奠祭亡灵的,但为什么要给死去的人烧化纸钱呢?其中究竟包涵着怎样的心理动机呢?这种丧葬习俗的原始发生又如何呢?本文就从文化人类学出发,在流行说法之外对此别作识读。
根据生者的世界去设想死者的世界,是人类丧葬习俗史上的普遍现象,这实际上反映出活着的人对已死的亲戚朋友不已的怀念心理。按照民间最流行的说法,烧化纸钱是为了让死去之人在阴间仍然不缺钱钞使用,比如,“苗族按照活人的世界想象死人所在的阴间,他们相信死者到了另一个地方也要用钱买田买地,于是便在为其送行的时候象征性地准备钱财。”(2)今天,有人便戏称此乃经由“冥通银行”向死者“汇款”,甚至有开玩笑说这是给死者“打麻将用的”。所以,《辞海》对“纸钱”的定义是:“旧时祭祀时烧化给死人当钱用的纸锭之类。”(3)除此以外,老百姓中还有一些说法也是以阳间的人情世故去推想冥世的情形,如在北方,“当人病危,即备好‘纸钱',待死者弥留之际,急急在屋外焚化,意在贿赂阎王,买通小鬼,放死者回来”;又如在南方,“人初死,家属恐遭野鬼戏弄,有用棉帛、银锭等物,向附近庙宇焚烧之俗。烧钱之灰,沿路撒扬,谓之‘撒金钱',乃行贿野鬼之意”(4)。后者又称撒“买路钱”,此俗至今在农村的出丧仪式中犹能见到。
究其历史,“烧纸钱”是从古代丧葬中的“瘗钱”演变来的。对此,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部》言之甚明:“寓钱:今楮镪也。《唐书·王玙传》曰:玄宗时,玙为祠察使,专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抵类巫觋。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玙乃用之。则是丧祭之焚纸钱,起于汉世之瘗钱也。其祷神而用寓钱,则自王玙始耳。今巫家有焚奏禳谢之事,亦自此始也。注云:汉葬者有昏寓钱,谓昏晚埋于圹中,为死者之用,至唐王玙乃于丧祭焚纸钱以代之也。”考诸史籍,《汉书·张汤传》有“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的记载,颜师古注引如淳曰:“瘗,埋也。埋钱于园陵以送死也。”原来,“瘗钱”就是将金钱随死者埋入墓圹中,就是用于殉葬的钱。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朝阳区小红门镇南三台山发掘了两座东汉墓,便发现了随葬的五铢钱400余枚。
这种实物性“瘗钱”习俗,后世犹能见到,如广西壮族丧俗,“随葬品一般不多,多为生活用品,手中放一些铜钱,以供死者在阴间使用;有的还随葬一个盛有谷种的小罐,以供死者到阴间耕种。”(5)此外,民间亦有将纸钱直接埋入墓中的例子,比如在四川地区,“扯勒支系的彝族实行土葬。老人辞世……送葬时,由毕摩念彝经……此后,众人将棺木送至坟场,毕摩在墓坑四角铺上纸钱,放下棺木。”(6)又如贵州的布依族办丧事,“入殓时,首先在棺材底铺上一层冥钱纸和灯草,然后将尸体放进棺材,再盖上白布单或夹被。”有的地方,还“让其子女向死者口中放进一些碎银片,表示给死者带到‘天上'去的路上买水喝的费用”;至于居住在湘、黔、桂地区和鄂西南一带的侗族,“有的给捏一团糯饭,或几张钱纸,表示给死者返回故地途中吃用”,到了“入棺时,给死者垫以棉枕,或将纸钱烧成灰,装入三角布袋为枕”(7)。
尽管唐诗中已有“寒食家家送纸钱”(张籍《北邙行》)的描写,但以焚烧纸钱代替葬埋金钱实物的风俗并非始于唐代,而是从魏晋六朝以来即有之。南齐东昏侯好事鬼神,曾剪纸为钱,以代束帛。又,《法苑珠林》引《冥报记》:“岑文本将设食饷鬼,眭仁倩请有金帛以赠之。文本问是何等物,旧云鬼所用皆与人异,唯黄金及绢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黄色,涂大锡作金以纸为帛最为贵上,文本如言作之。”民间流行的纸钱,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有的是用白纸或黄纸直接剪成铜钱的形状,有的是以专用工具将铜钱之形作成串状凿刻在一张张长方形的纸上(蜀地民间俗称“打钱纸”),有的是用金纸或锡纸折成金元宝、银元宝的形状,有的是仿照生活中流通使用的真实钞票式样(比如美元之类)印制的冥币。
“楮”本植物名,其皮可制纸,因此成为纸的代称,刘知己《史通·暗惑》:“无礼如彼,至性如此,猖狂生态,正复跃见楮墨间。”楮墨即纸墨。“镪”指钱串,左思《蜀都赋》:“货殖私庭,藏镪百万。”因此,“楮镪”就是纸钱的别称,又叫“楮钱”,有时也单称“楮”,如李昌祺《剪灯馀话·两川都辖院志》:“牲牢酒楮,祭无虚日。”一般说来,纸钱是奠祭死者时使用的,但民俗中也有例外。溜览笔记类古籍,从宋人笔下见到有在婚礼中“焚楮钱”的记载,如:“礼文亡阙,无若近时,而婚丧尤为乖舛。……南方之俗,尤异于中原故习。如近日车驾在越,尝有一执政家娶妇,本吴人也,用其乡法。以灰和蛤粉,用红纸作数百包,令妇自登舆,手不掇掷于道中,名曰‘护姑粉'。妇既至门,以酒馔迎祭,使巫祝焚楮钱禳祝……”(庄绰《鸡肋编》卷上)死了人烧纸钱,娶新妇也烧纸钱,如此行为按常规的确很费解,难怪记载此事的前人感觉“乖舛”。在我看来,欲明个中奥妙,就须透视丧葬的原始内涵,了解钱币在先民心目中的原型象征意义。
要了解“死”,先得从“生”(生殖崇拜)切入,因为灵魂不死是原始思维的执着信念,生与死在初民眼中不过是周而复始的圆圈,而丧葬习俗的原始发生与此信仰密切相关。追溯人类生殖崇拜原型演变史可知,“单性独体生殖”远远早于“双性对偶生殖”,而“单性独体生殖”又分为“女性独体生殖”和“男性独体生殖”,其中“女性独体生殖”才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生殖崇拜观念(8)。以养育子女的母亲为原型的“大母神”(the Great Mother),如埃利希·诺伊曼所指出,是父系社会出现以前人类所崇拜的最大神灵,其产生比文明时代所熟悉的天父神要早两万年左右,母亲原型从古到今贯穿人类历史,有着巨大的原型威力。母系社会在远古的产生,除了跟原始采集中妇女的重要作用有关,更多取决于生殖意义上的选择。彼时,“世系一般均以女性为本位”,而“氏族是由一个假定的女性祖先和她的子女及其女性后代组成的,一直由女系流传下去。”(9)在此观念下,“民知有母,不知有父”成为太古社会的普遍现象,初民所供奉的始祖神也总是以雌性面目出现,正如一则非洲神话所言:“混沌初开的时候,只有诸神的母亲一个人。”(8)
大地产出植物,母亲生育子女,二者是多么类似,受神话思维“互渗律”和“类比律”支配,将大地和母亲认同的“地母”崇拜也就由此而生。希腊神话中,生养了天父的大地女神盖娅(Gaea),其名字在希腊语中即是“地”的意思。中国神话史上,《抱朴子·释滞》称“女娲地出”,而“地”字是“土”旁加“也”,《说文》释“也”:“女阴也,象形。”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也是一位先于诸神又高于诸神的“化万物”(《说文》)的大地女神。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中说:“大地获得了/母亲的称号,是完全恰当的,/因为一切东西都从大地生长出来。”(11)民间以山谷、洞穴、洼地、水池、湖泊代表养育生命的子宫或牝器,亦跟地母崇拜相联系。在滇、川交界的泸沽湖地区,居住着尚保留母系制的摩梭人,他们“认为女性生殖器是生命的来源,具有繁殖人口的神力,因而对于各种具有女性生殖器特征的自然物都顶礼膜拜。永宁区的摩梭人把格姆山山腰的山洼视为女性生殖器,左所区的摩梭人把泸沽湖西部的一泓水视为女性生殖器,乌角区的摩梭人把喇孜岩穴内的钟乳石凹坑视为女性生殖器……”(12)
“大母神”作为人类崇拜的对象,“除了她有创造生命的能力之外,恐怕人们还希望她有使死者再生的能力。女性作为生命的起点,让人们自然而然把她与死亡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有谁比给予生命的女性更有权力能使死者再生呢?”(13)女性掌握着生命创造秘密,“大母神”是生命诞生的泉源,她想必也能使熄灭的生命之火复燃,这是初民在其原始思维中不难作出的推论。俗话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按照原始神话的解释,日出日落犹如人之有生有死,太阳之能死而复生就因为它每天都经母亲女神的生育而获得新生命。古埃及新王国时代拉姆西斯六世墓壁画中,有一幅描绘宇宙主神纳特的画作非常壮观,也非常有意思。纳特是主宰着整个宇宙的天空女神,传说中她每天晚上都把太阳吞入腹内,第二天早晨又将它生出来。画面上,纳特被描绘成一个躬着身的女子形象,其身体比例被拉得长长的并处理成舞台框架式,在她身体下面站立着一排排大大小小的神、半神半人以及活在世上的神(法老)等。六个代表太阳的棕色圆盘从女神嘴巴前面经过体内一直到小腹前依次排列,象征着太阳经母体天天复生的循环,生命复活的主题在此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按照原始思维,“任何一次出生都是转生”(14),同理,任何一次下葬也就是投生。大地是母性的象征,坟茔作为母腹或子宫的摹拟当然就是灵魂再生之地,死者“入土为安”也就意味着“返回子宫”(regressusad uterum),返回母亲的怀抱以求如同胎儿般重获新生。归根结底,土葬不仅仅是为了以土掩埋死者躯体,更重要的是旨在借助这种“复归初始”(ruterum to the origin)的象征性仪式促使亡灵再生,其中反映出对死者生命归来的强烈祈盼。不必怀疑,“古代生殖力观念的另一方面是关心死后的存在。……人们在安葬死人时,也把死人摆弄成胎中婴孩的姿势,似乎暗示出坟墓便是子宫。”(15)非洲的“布须曼人实行土葬,尸体是侧放着的,两膝弯曲,摆成卧姿”,而“南非祖鲁人死后要修圆形坟墓,还要从侧面凹进去,尸体为胎儿状,以期待来世脱胎换骨”(16)。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苗族的‘烧灵',白马人死者捆成屈肢胎儿,望早日投胎转世,莫不是死孕育着生”(17)。由此推衍,“总是与通过女人的子宫而再生联系在一起”的尚有形形的墓地石砌纪念物,“在马勒库拉,这种石砌墓地遗址的名称与‘出自,诞生'的词根联系在一起。”(18)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旧约·创世纪》)犹如谷种撒入地里能生长出禾苗(前述壮族以谷种随葬,实含有祈盼灵魂再生之意),死者葬入墓中也能获得新生。坟墓象征着母腹,埋葬死者的过程就是祈求灵魂再生或转生的神圣仪式,“大母神”创造生命的原则执着地投射在丧葬中。顺此逻辑推想,在丧葬中随死者葬入钱币(“瘗钱”)或烧化纸钱,当然就该属于同类的巫术化行为,所包含的心理动机也应无二。事实上,民间习俗可以为证,钱币自古以来都跟人类祈求生殖的原始意念息息相关。譬如,伊斯兰女子嫁到夫家的时候,要将一枚金钱投入泉水中,表示“这是为了唤起泉水中的灵以求受胎的意思”,这女子只要“浴了潜着这种灵的泉水,便会怀孕”(19)。对送子娘娘的崇拜在华夏民间广泛存在,在北京的蟠桃宫,“求子者往宫中拜神烧香,从桌台上偷盗男孩或女孩,并以五彩线栓住。号称‘栓娃娃'。当求子妇女一出门,第一道门旁道士祝:‘愿你早生贵子!'妇人必付钱致谢,而且‘多钱多生子'。”(20)宋代风俗,妇人产子后要举行“洗儿会”,亲戚朋友都要前来祝贺,并“以金钱、银钗撒于盆中,谓之‘添盆'”(吴自牧《梦粱录·育子》)。
既然“多钱”意味着“多子”,既然钱币具有求生殖的意义,其被广泛使用在民间婚礼中也就不足为奇。屡屡见载于古籍的“撒帐”婚俗,古今流传,指的是婚礼上将瓜果、金钱之类撒在新床上,意在祝愿新婚夫妇多生子女。在扬州民间,“撒帐,是喝完交杯酒后举行的仪式。此时,早已守候在一旁的‘全福太太'便托着一只盘子来到床边,托盘里有枣子、栗子、花生、金钱等各种喜物,善于言辞的全福太太一边唱着‘撒帐歌',一边把盘中的喜物撒到床上。”(21)婚礼上“撒帐”有一整套规矩,要边撒边唱,整个过程充满着“闹房”的喜乐色彩,被明代人收入《清平山堂话本》的《快嘴李翠莲记》对此曾有生动的描述,其中“撒帐歌”唱道:“撒帐上,交颈鸳鸯成两两;从今好梦叶维熊,行见珠来入掌。撒帐中,一双月里玉芙蓉;恍若今宵遇神女,红云簇拥下巫峰。撒帐下,见说黄金光照社;今宵吉梦便相随,来岁生男定声价。”
又据清代学者赵翼考证,“撒帐实起于汉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多得子也。事见《戊辰杂抄》。唐中宗嫁睿宗之女,铸撒帐钱,重六铢,文曰:“长命富贵”,每十文系一彩绦。今俗,婚姻奁具内多镌‘长命富贵'等字,亦本于此。”(《陔余丛考》)这种“撒帐钱”,将祈求“多得子”的心理期盼直接表达出来。宋朝也有专门铸造的“男钱”、“永安五男钱”、“五男二女钱”之类,利用钱币厌胜,意在促进人口繁衍,譬如“男钱”,世人相信“佩之则生男也”(洪遵《泉品·套胜品》)。明代北京有悬钱求子之风俗,“东岳庙帝妃前悬一金钱,道士称中者得子,入者辄投以钱,不中不止,中者喜”(《帝京景物略》)。民国年间《奉天通志》引《沈阳百咏》云:“焚香拜起倩花扶,阿嫂轻轻问阿姑:一个金钱凭乱掷,不知能保子孙无。”由此来看上述宋人娶妇时“焚楮钱”一俗,也就不那么怪异了。也许,该习俗的产生,跟“撒帐”正有着同样的心理基因。
钱币何以会跟求子有瓜葛呢?或者说,它是怎么跟人类的生殖崇拜意识挂起钩来的呢?其实,看看古代铜钱“天圆地方”的造型就能明白,那外呈圆形而中间有孔的形态很容易使人把它跟养育生命的雌性产门类比。追溯历史,你会发现,这种类比其实在金属货币使用前老早就出现了。史前时代,铜、铁之类金属尚未进入人类的视野,造纸技术也没有发明之前,天然的贝壳曾是先民们做交易时使用的货币,而以贝壳随葬在石器时代已见。作货币用的贝壳在我国殷商时期遗址中多有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曾出土小型殉贝6800多枚,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中也出土了大量的海贝),称为“货贝”,其名亦见于古籍:“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有司。”(《礼记·少仪》)上古以贝为币,计量单位为“朋”(犹如后世铜钱称“贯”),相传五贝或十贝为一朋,《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汉语“货”字又指货币,《后汉书·五行志》:“五铢,汉家货,明当复也。”这“货”之表意的形旁从“贝”,亦透露出古老的信息。在相当于夏、商时期的“二里头文化”中,除了海贝,还曾发现用蚌壳、石片仿制的贝;至于铜贝,至迟在商代晚期已有之。贝壳天生跟养育生命的雌性生殖器形似,用贝壳喻示牝器在东西方考古及神话中多多有见。一则北美海达人起源的传说也讲到:大乌鸦酋长从海滨拾得一枚海贝,与它结了婚,海贝生下一雌海贝,酋长又娶她妻,从此便产生了印第安人(22)。
法国学者巴丹特尔指出:“从旧石器时代前期起,坟墓里就放置一些贝壳,主要是作为女性器官的象征。安放它们可能适应某种巫术—宗教仪式的需要,旨在使死者复生。”(23)的确,在史前时代葬礼中,“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和创造生命的力量的联系。例如,在法国莱塞西的克罗马农岩棚中,1868年首次发现了我们的后期旧石器时代的骨骸,尸骨的周围和上面精心排列了许多当货币用的贝壳。这些贝壳被排列成詹姆斯谨慎地称之为‘小孩通过它进入世界的门'的形状,它们似乎和某种对女性神灵的早期崇拜有关。正如他所写的那样,这种贝壳是一种创造生命的力量。”即是说,“在尸体的周围和身上把贝壳摆成阴道形状的仪式,以及给这些贝壳和尸体涂上赭石颜料(象征血液的生命力)的习俗,似乎都是企图通过轮回而复活的葬礼的组成部分。……这些仪式和习俗‘表明具有创造生命仪式性质的葬礼与女性雕像及女神崇拜的其他象征密切相关'。”(24)在我国青海柳湾齐家文化墓葬中也曾发现放在年轻女性两股骨间的贝壳,“可以肯定,放置在女性下身这一特定的海贝,只具有象征女阴的意义,或者还含有祝福死者来世多生女儿的愿望。”(25)将死者安放在象征母腹的坟墓中,再放入代表牝器的贝壳或金钱,这颇费心思的双重仪式,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大程度地沟通和调动起女性生殖神力,给灵魂再生主题套上“双保险”,从而完成对死亡的巫术化超越。
来自考古发现的“葬贝”,跟后世丧葬仪式中的“瘗钱”正异曲同工,前者实乃后者之滥觞。由此可见,“烧纸钱”这看似普通的民俗事象,在原始底蕴上并不平凡,其跟盼望生命复活祈求灵魂转生的人类信仰直接相关,前述北方民间所谓“意在贿赂阎王,买通小鬼,放死者回来”的说法,即是这种原始信仰的孑遗及变形;至于什么“让死者在阴间不缺花销”之类说法,实际上应是后起而非原生的观念,也就是后来人们根据阳世的生活经验而不断附加上去的。总之,“烧纸钱”不仅仅是奠祭亡灵寄托哀思,其中更包含着祈盼生命的伟大主题,体现着人类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明白这层底蕴,我们对此习俗在民间长久流传的秘密,也就容易理解了。
注释:
(1)(14)[法国]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第293、330页,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吴仁《苗族文化风情》第89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3)《辞海》缩印本第115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4)郭春梅、张庆捷《世俗迷信与中国社会》第268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5)(7)陆建松《魂归何处——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第354、359、36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6)(17)冯敏《万户千门入图画——巴蜀少数民族文化》第228、244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8)有关论述,请参阅拙作《女娲神话的女权文化解读》,载《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伯禹腹鲧”:孤雌生殖神话的换位阐释》,载《东方丛刊》1999年第4期。
(9)[美国]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第62页,杨东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0)(16)宁骚主编《非洲黑人文化》第312、108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1)[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第312页,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2)(25)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第160、24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3)(23)[法国]伊丽莎白·巴丹特尔《男女论》第32页,陈伏保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15)[美国]D·L·卡莫迪《妇女与世界宗教》第15页,徐均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8)[德国]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第159页,李以洪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
(19)朱云影《人类性生活史》第186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20)王晓丽《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第42页,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1)曹永森《扬州风俗》第127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就在去年,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子得了白血病。在社会好心人,单单一天就捐助了6万元。治疗的钱有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化疗,小女孩的病是好了许多。在治疗阶段时,小女孩还参加了学校的期中考试,而且是第一名!数学100分!小女孩又经过了两个月的化疗,眼看病情有了好转,就快康复了。可是她毕竟个孩子啊,三个多月不吃饭了,毕竟是忍不住的。在护士们都不在的时候,她悄悄了吃了一小块方便面,别看这小小的一块方便面,就是它要了小女孩的命!就这样,小女孩离开了人世……
也许小女孩知道有怎么一天吧,小女孩写了一封遗书,遗书是这样写的:我知道也许我会离开,但是我是快乐的。爸爸要好好活着,治疗的钱应该还有剩的吧,如果可以给一点给爸爸的话就给爸爸25%,剩下的钱就给和我一样得了病没钱医治的孩子们吧!
小女孩剩下了钱还很多,给你她爸爸后都还能帮助七个白血病儿童,她就想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留下了7根点燃生命的火柴。那七个被治疗好的孩子们从心底里感谢小女孩,是小女孩让他们得到了重生,他们的肩膀上重了,因为我们是为了两个生命而活下去的。
一、追求心的归属与创造
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姐姐Eep是整个家族中唯一敢对父亲的信仰提出质疑的成员,她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对五彩缤纷世界的向往,注定她不会一辈子生活在父亲精心守护的黑暗洞穴之中,而经历过世间险恶的父亲,对家里人有着极强的保护欲,他选择了最安全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家庭,就是把家里人限制在可以掌控的黑暗洞穴中,永远与危险隔离。父女的矛盾,就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作为本片的关键人物,姐姐Eep是第一个开始思考人生的人,她对生活的摸索,对外界强烈的求知欲,使她背着父亲走出了洞穴,就这样,姐姐Eep与Guy相遇了,并开始忠诚地信奉和支持着Guy。Eep这一角色其实很有代表性,她把人类在懵懵懂懂的时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以及这种天性的强大力量诠释得淋漓尽致。Eep的探索,使她遇到了Guy, 她的勇敢,带她走出了父亲的桎梏,她对新的思想的发现探索与乐于接受,改变了她的旧生活。其实这种为了追求,对人生不断探索与冒险,发现自己的内心所属,接受新思想的过程,是人类生命中追求的必经阶段,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精彩的阶段,人类的生命才有了意义。Eep对内心追求的执著,让她发现了Guy, 并鼓励其他家庭成员,在Guy的带领下追寻新的天地,而在追寻的过程中,迎来了改变的机会,生命的魅力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而关于Guy,他和Croods一家不一样,他没有家人,非常瘦弱,也不在洞穴中生活。他唯一的伙伴,是一只一直跟着他的树懒,平常缠在他腰间作为腰带。Guy没有强壮的体魄,为了在原始社会生存下去,他总是在动脑,创造了很多新奇有意思的东西,遇到困难总能化险为夷,也正是这些新鲜的点子,使Guy赢得了姐姐Eep的芳心。他把很多新鲜的概念带入了Croods家族,让他们明白了鞋子的用途,明白了什么是火,逐渐学会利用高跷避开野兽,明白怎么躲避灾难,更给Croods家族带来了“明天”。Guy用他的创造力,诠释了生命中的另一种精彩,他的生命像魔术一样,充满新鲜,充满奇迹。
Eep和Guy最终走到了一起,这代表着生命对于爱与归属的向往,是这部影片中对于人性需求的揭示。人类是群居动物,是需要生活在社会和团体中的。一个人需要与别人建立感情的联系,也许是亲情,也许是友情,抑或是更美好的爱情。就像Guy在Croods家族身上找到了亲人的感情,在Eep身上找到了爱情,他找到了他需要的归属与爱,而Eep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Guy的爱。
二、生命中必经的成熟与成长
外婆Gran是一个疯疯癫癫的却异常有活力的老太婆,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多少岁,有人说她比灰尘还要老,也有人说她只有45岁。但人们深深了解的是她的坏脾气。外婆经历过很多灾难,包括冰河时代,这些灾难吞没了她一个又一个丈夫,外婆经历了太多苦难,导致她对任何人都没有太好的脸色。外婆平常不喜欢洗澡,万一吃饭没有吃饱还会乱咬弟弟Tank的脚,平常以挖苦女婿Grug为乐趣,但又身轻如燕,腿脚灵活,就如同是个老顽童。外婆不像其他老奶奶一样每天慢吞吞地过日子,安享晚年,相反,她非常喜欢做事,喜欢让自己忙碌起来,似乎想让自己没有时间去想一些事情。在影片冒险的过程中,外婆内心的成熟睿智让所有人都重新认识了她。在提议去寻找“明天”时,外婆是第一个赞成的;在发光树上,外婆第一次像一个邻家的有趣老奶奶一样回忆讲述着自己的曾经;而在父亲将全家人扔过了悬崖,自己却留在了对面时,Eep对把父亲一个人留下非常伤心,只有外婆想到了吹响号角,试图与父亲Grug联络,这才化险为夷。外婆的成熟是看透并不说透的包容,是举足轻重的生活阅历,是临危不乱的睿智,正是这种成熟诠释着生命经过时间历练后的精彩。
弟弟Tank虽然有着大人一样的身材,却是一个仅仅9岁大的孩子,他极其需要得到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许就因为这样,他的性格非常温和友善,最大的愿望就是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猎人。他一心期待着父母的认可,想让自己更加有信心,实现自身的价值,但这却让他迷失了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处境、家里人的处境,他一心只想着得到家里人的认可,也许并没有心思关心其他,也正因为这样,有时候显得很没脑子。但是,在走出山洞之后的种种冒险过程中,Tank逐渐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他的力量,让他一个人安全地从迷宫山谷中走了出来,并收获了一只臣服于它的宠物――道格拉斯。他从此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不再迷茫彷徨于寻找之中,也不再盲从于任何人,他能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Tank的自我实现,诠释了生命的另一个重要阶段,也揭示了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的秘方――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生命中宽厚的父爱和包容的母爱
父亲Grug在这部影片中诠释着宽厚的父爱。在整个故事里,相比于其他的家庭成员,父亲的爱最为突出。因为父亲对家庭的爱,父亲才过度保护自己的家里人,禁止女儿Eep去探索光鲜的世界。为了家庭的安全,Grug在原始社会中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循规守矩地生活。Grug不喜欢改变,非常??嗦,还有很多奇怪的信条,比如,“恐惧是好事”,“任何娱乐都是不好的事情”。这也许是因为他害怕,害怕那些他控制不了的因素,会让他的家里人的安全受到威胁,害怕他没办法百分之百把家里人保护在自己的手中。他在一年中的每一天都马力全开,费尽心力,绞尽脑汁,仅仅是为了确保家里人的安全,他付出的太多太多,多到再也承受不起家里任何人受到伤害,或者丧失性命。而这些,在原始社会,往往只是稍有闪失就发生在瞬间的事情。这就是Grug对家里人的爱,是他沉重却又深厚的父爱。当The Croods商议踏上寻找“明天”的旅途的时候,Grug是最没法接受的人,他没办法掌控那么多改变和不确定因素,他没办法在这样的旅途中,完全确保每一个人的人身安全。相比于其他家庭成员,接受这个想法,对Grug来说,有着远超于任何人能想象到的挑战。但当末日降临,一家人不得不踏上寻找明天的征途的时候,一切对Grug来说只有拼尽全力,危急时刻,他甚至顾不上自己的性命。Grug不顾猛兽的袭击也要先把家里人送到安全的地方;当家人快被淹没在悬崖的时候,Grug全力把家里人抛到象征着明天的悬崖对面,留下自己一个人被渐渐淹没。最后,当作为家人求救的海螺声响起的时候,Grug再次不计危险地奋力来到亲人身旁。只有这样,他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护着的东西不会一瞬间灰飞烟灭,而这一切的一切的源头,都仅仅是Grug对家里人的爱,似乎,这份爱已成为Grug生活的动力、生命的源泉和一切行动的中心点。无论是之前住在洞穴时期的谨小慎微、固执守旧,还是走出洞穴后Grug不断对新事物的接纳与创新,Grug似乎为了家里人能够做出任何改变,能够做到任何事情。就像在洞穴中为家里人过着那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又如为家里人适应瞬间万变的世界,就是这样,Grug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宽厚沉重的父爱,如山的父爱。
母亲Ugga是这部影片中存在感稍微薄弱的一个角色,但她的存在就像现实中大多数家庭中的妻子一样,是将The Croods家庭维系在一起的关键。Ugga是一位非常有爱心、同情心和包容力的伟大母亲,她平时非常温柔体贴,尊重父亲Grug在家庭中的权威,但是有些时候又像Grug一样坚强,值得信任和依赖。在The Croods家庭中,父亲Grug负责家里的安全和猎取食物,而Ugga则负责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她凭借着自己对察言观色的特长,感知着每个家庭成员情绪的变化,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一丝丝羁绊变得纤细那一刻,Ugga像个会魔法的仙女,她总是能发现那丝薄弱,用恰当的方法,连起断掉的丝缕。其实这并不是魔法,Ugga只是善解人意,悉心于家人,每当父亲Grug和女儿Eep产生矛盾和争吵,母亲Ugga总是会去主动地安抚他们的情绪,试图让他们互相理解,调节他们的矛盾。而每当Grug责备Guy的时候,Ugga总是护着Guy。每当Grug信心受到挑战,心情低落时,Ugga也总是能去悉心地安慰。Ugga对整个Croods家庭的无声维系,正是这个家庭能够温馨和谐、稳定长久的关键。Ugga最大限度地包容着每一个人,这种包容,是母爱最大的特点,是生命的艺术。Ugga这一角色,对生命中的母爱,有着最完美的诠释。
父亲Grug和母亲Ugga一起维持了自己家庭的长久。父亲Grug保护了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而母亲Ugga维系了家庭成员凝聚在一起的心。父亲的因循守旧和母亲的包容体贴,一起给家里人提供了安全感。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的需求划分成了五个层次,而安全的需求是在人类需求的金字塔中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层次的人类需求。换句话说,人类先要满足安全的需求,然后才会想要去追逐社会交往、尊重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The Croods一家的父亲Grug和母亲Ugga正是深知这一点,才拼尽全力维持着家庭,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安全,这本身,是对生命追求安全感的一种诠释,在濒临崩坏的世界,The Croods一家对象征着“明天”的悬崖对面的向往,也是一种对安全感需求的体现。
四、结 语
在走出洞穴,所有人都到达了象征着“明天”的悬崖对面后,影片中每一个人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Eep和Guy互相找到了爱与归属,父亲Grug得到了家庭的安全并和女儿Eep重归于好,外婆得到家人的敬仰,弟弟Tank也在冒险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每个人遵从自己的心去选择,奇迹就会出现,生命也会更加精彩。
一名电力职工妻子的心声
一名电力职工妻子的心声当你漫步在华灯初上宽阔街道上;当你和妻子、儿女幸福地坐在明亮的灯光下看着电视;当你在夜幕降临时,打开墙壁上的灯。你是否会想到在炎炎的烈日下,一群头戴安全帽,穿绝缘鞋;腰上系着安全带,爬在电线杆上的外线电力职工呢?你是否会想到工作在第一线的电力职工,他们也会象你们一样,拥有那么多的幸福时光吗?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了解他们的艰辛,就听一听一个电力职工的妻子的心声吧!刚结婚时,根本没有想到丈夫的工作是那么劳累,那么危险,一根高高的电杆,他一站上去就是几个小时,有时还有摔下来的危险,有时电线杆还有断裂的可能。他们的工作,有多少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我常常想,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把妻子、儿女的幸福,都交给了这一根根直立的电线杆。如果外线电力职工是那一根根电线杆,那么他们的妻子、儿女就是那电线杆下的拉线,紧紧的相连、相互依靠……..多少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们要到施工现场,疏通一个又一个线路故障,把光明送给千家万户,他们是光明的守护者。哪里有村庄,哪里有住户,哪里就有外线电力职工的足迹,哪里就有他们栽下的一根根电线杆,哪里就有他们送去的光明和温暖。地处边远山区的电力职工,施工、架线、排除故障、抄表,要走多少山路,磨破多少双鞋,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到那里去,从来都没有半点怨言。作为妻子,我只好在他工作时每天不停地祈祷上帝:“他们是光明的使者,上帝你要保护他们,让他们安全地归来吧!”外线电力职工,他们也是一家之主,也是家庭的脊梁,也是单位的顶梁住,也是国家电力战线上最基础、最辛苦的建设者。他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做妻子的光荣。接到事故电话,不论白天、黑夜他就急匆匆地出门了,只有维修好了线路,他才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了家里。每次他出门干活时,做妻子的我就开始担心他的安全,临出家门时,千叮咛万嘱咐:“你要注意安全。”他的安全,连着做妻子的心啊!“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就有千万不幸的原因。”丈夫的家庭负担非常重。奶奶瘫痪在床十几年,父亲又患有脑血栓、高血压、心脏病。我们唯一的儿子,也在我们俩的忙碌中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孩子一岁半左右,在外面玩耍不慎跌入深坑里,孩子的右小脑严重摔伤,阻碍了运动神经,孩子再也站不起来了。听到医生的这一诊断,犹如五雷轰顶,我俩的心里再也承受不了这么重的打击。我就埋怨丈夫:“如果你不是早出晚归地忙,我的孩子会得这样的重病吗?”当时,我就不喜欢丈夫这种危险的职业了,我想他工作时站那么高,太危险,说不上出什么事呢?孩子已经有病了,他再也不能有什么闪失,要肩负这么沉重的家庭压力,重新让一家人对生活有信心,丈夫和我流了多少幸酸的泪水…….面对这种种生活压力,面对孩子治病需要昂贵的药费,我该怎么办呢?只能咬牙坚持,记得我当时在日记本的封面写下这样一句话:“面对生活的重负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挺过这样沉重的生活压力,使家庭、工作、生活都能逐渐步入轨道。为了不让他分心,为了让他能够安心地工作在第一线,做为妻子的我,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自己心里非常清楚。回想起当时,也多亏组织给我们送来了温暖,送来了关怀,使我们一家人度过了难关。从这以后,我才对丈夫的这个职业开始喜欢了,有了深厚的感情。我想有这样憨厚、淳朴、善良、正直的电力人去干电力工作,电力事业会蒸蒸日上的。在我的生活中,也就更加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孩子治病我就利用寒暑假期,很少让丈夫请假,怕他耽误工作,他经常请假,怕影响电力施工工期的正常进展。用这样深厚的感情去支持丈夫的工作,丈夫的工作也就安心了,不安全的隐患也少了,因此,我要在这里对外线电力职工的妻子们说一句:“只有家庭温暖幸福了,他们的安全才会有保证。”有一次,父亲心脏病复发,在医院紧急抢救,孩子又发高烧,全身不停地抽搐。可是丈夫在农网改造线路的工程上施工,他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回家了,我背着儿子,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好几次我都想拿起电话给丈夫打一个电话,让他回家来帮我一下,可是,我还是没有打电话。我当时想,如果丈夫听到这个消息,他会很着急,工作起来,会分心,这就是一个很不安全因素,他站得那么高,分心时工作起来是很危险的。想到这些,我就毅然挑起家庭重担,带着父亲、背着儿子到地区人民医院治病,当他回来时,父亲和儿了病都好了许多。看着他晒得又黑又瘦的脸,我把自己想说的委屈话又咽进了肚子里。我是一名教师,工作也很忙,要进行家访,辅导学生,有时多么想让他替我分担一些家务,可是,看着他每天匆忙上下班,有时刚进家门,电话又叫检修线路。我也就不忍心让他干家务活。我想,他也是为千家万户的用户服务,做为他的妻子,不应该埋怨他,要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我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他是在为人民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有什么比这种工作更重要的呢?更值得支持呢?高空作业,危险性特别大, 有时为了架好一挡线,拧紧一个螺丝,手都被磨烂了,身上的衣服都磨破了,在电线杆上,一站好几个小时,双脚站肿了。每次回到家,满身的油污,满脸的疲惫,他的辛苦、他的劳累,有谁去体谅呢?只有做妻子的细细体味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做好家务,照顾好老人、孩子,给丈夫营造一个舒心、安全、放心的工作环境。为了让丈夫能安全地坚守在送电工作的第一线,让每一个用户的灯都亮起来。这就是我这个妻子的最大心愿。我常对自己说:“牺牲自己小家的利益,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换来是大家的利益.换来的是整个山村、乡镇、全县的经济繁荣,也就是为了整个国家电力事业的蓬勃的发展,自己还有什么不能舍弃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丈夫兢兢业业的工作,任劳任怨地奔赴在电力工作的第一线,他所在的供电所被地区授予优质服务示范单位,他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看着丈夫在工作上取得的点滴成绩,我又充满了信心,全力支持他的工作,我给自己制造了每日家庭生活准则:“每日的烦恼琐碎事,不必麻烦告诉他,让他高高兴兴把班上,安安全全把家还。”全县外线电力职工的妻子,她们也为自己的丈夫付出了更多更多,才换来了我县电力工作的辉煌成果。我只是她们中的一员,有了这千千万万电力职工的“贤内助”,才造就了我们这片土地上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才使外线电力职工们能安全地固守在电力工作的前沿,她们也为我县的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1]
在百度搜索:一名电力职工妻子的心声
年龄问题
“专用的电子阅读器的生命周期可能是有限的,”英国出版商CaffeineNights的总裁DarrenLaws说道,“亚马逊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已经开始进行自然的过渡。人们过去总是会谈论电子墨水和眼睛疲劳,但这些话题已经被遗忘。现在,用户所关心的是多功能。”
年龄同时也是一大因素。StIvesGroup在英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6%的成年人拥有一部电子阅读器(其中半数是作为礼物获得的),但只有4%的人只在电子设备上阅读。
而在18-34岁人群当中,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6%,其中有18%的人说自己可以在平板电脑上阅读电子书。而在18-24岁的人群中,会在平板上阅读电子书的数量比重升至了32%。
电子墨水阅读器是一项老技术,但我们所说的并不只是设备本身。“亚马逊很聪明,他们知道自己首先必须开发出一个稳定的平台,并通过那些看到了纸质书向电子书过渡的传统读者实现了这一点,”Laws说,“亚马逊利用了一个更加传统的市场,并将老年人作为一大目标用户群,让许多上了岁数的读者用上了这项新技术。”
Laws认为,老年读者越来越多地开始接纳电子阅读器,而年轻读者使用平板的更多。“亚马逊和出版业的下一个挑战将会是如何让老年读者接纳比电子阅读器更新的技术,”他说,“这可能要花上一点时间,或者是成为市场成熟后的自然发展,所以专用的电子阅读器或许还将存在一段时间。”
电子书的爆发增长
虽然电子阅读器前途未卜,但电子书本身的表现其实非常好。对于出版商来说,用户使用多台设备来读同一本书――比如通过手机和平板上的Kindle应用――并不是一件坏事。StIvesGroup发现,同时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的读者平均每年会阅读27本书,而只阅读一种格式的读者平均每年的阅读量是18本。
而拥有设备数量最多的读者所阅读书也最多。“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任何可以鼓励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阅读的东西都是好的,”Laws说,“至于他们手里拿的是传统精装书、平装书、还是平板电脑或电子阅读器,这都不重要。出版业所提供的是阅读的方式,而这不会是一件坏事。”
增强型电子书
随着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大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进行阅读,增强型电子书或将迎来光明的发展前景。
目前,电子书不过是印刷版本的数字化,当中大体上都是文字,只有少数几张图片。但随着电子书格式的兴起,充满创意的出版商正在试图使用数字媒介来丰富电子书的形式。“增强型的读者互动可能将很快被大规模商业普及。”伯明翰大学创造性和批判性写作学院总监GregoryLeadbetter博士这样说道。
“超链接将会成为在线注脚,可向读者呈现出文中内容的相关图片、视频、背景音乐、或者是重要评论,所有这些只需轻轻一点。”
电子阅读器的未来:墨水屏是延长生命力的关键
未来
更多的选择只会是一件好事,对于纸质书和电子墨水设备都是如此。虽然平板电脑正在走进教育领域,Leadbetter仍然相信教科书在未来许多年里依然会是纸质的。“孩子们应该依然会继续通过纸张来进行阅读和书写,而不是基于显示屏的技术,这起码是为了他们的眼镜健康着想。而他们依然可以享受到由电子设备所带来的自由度,我们自己也是如此。”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电子阅读器向平板电脑的过渡会让电子墨水技术消亡。“我认为。电子阅读器将会维持它们的人气,”应用开发商Apadmi技术顾问MattGraham说道,“亚马逊没有理由砍掉自己的电子阅读器,因为他们的手机和平板无法复制其阅读器任何的独特销售主张,包括超长续航、阳光直射下的阅读能力、还有长时间阅读也不会产生眼部疲劳。”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电能表 全生命周期 管理系统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也多次出现在学校的课本里,说明其重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践证明了,发展科技是国家快速进步的最主要的源动力之一。
如今的社会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电力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它是分散型的,不仅有很多的资产使用部门,并且还分散到各处,范围十分广,同时结构也很复杂。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电能表就是电力企业中常见的固定资产之一,但是电力企业对于电能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经常出现帐、卡、物不统一的情况,对于电能表的采购、出入库、盘点、运行、维修以及报废等阶段管理不够科学严谨,这使得电力企业对于电能表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表现出吃力。但是,现在科技发展起来了,出现了物联网技术,电力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研发出一套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电力企业对电能表的各个阶段的管理水平。
1 目前电力企业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现状
上述已经提到,电力企业是分散型的,不仅有很多的资产使用部门,并且还分散到各处,范围十分广,同时结构也很复杂。电力企业的资产种类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变电设备、输电线路、用电计量以及通讯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工具、自动化设备这几大类。在拥有种类如此繁杂且大量的资产设备情况下,对其管理的要求却十分严格,需要能够实时地反映出这些设备资产的变化数据,因此这使得电力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更加具有难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是通过人工来实现对电能表资产的管理,员工会手动来将电能表资产以及现场物资相关的信息用笔记录在纸上,然后将这些抄下来的数据,再录入到电脑的Excel里面进行保存、统计以及分析。这种方式十分繁琐,并且工作效率很低,经常会出现错误,不是一种可持续管理的办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电力企业采用了自动识别来进行对电能表的管理,例如条形码,不得不说条形码的应用给电力企业对电能表资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方便,但是在效率上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提升,因为电能表逐渐增加的数量,日益繁杂的种类,不同的厂家品牌,都增加了管理人员肩上的重担,加之现存其他方面的问题,导致整个电能表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十分艰巨,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现对当前电力企业对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电能表种类多且分布广,条形码技术难以进行实时跟踪与统计,使得资产盘点工作十分困难。
(2)电能表资产的盘点需要人员逐一进行信息记录,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
(3)电能表资产自领出,需要经过很过步骤,导致长时间不能应用,会提高电能表功能性损坏的风险。
(4)电能表资产的信息数据分散,没有办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分析。
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电力企业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创造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2物网技术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功能
电力企业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研发出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将电能表在各个阶段的状态进行自动化监管,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2.1 电能表入库管理
电能表的入库管理主要通过应用服务器,服务器首先会给电能表资产发放标签,然后服务器会建立起资产的信息库并且与将这些标签关联起来,记录下资产入库的时间,通过手持机获取库房里的标签位置,传给服务器,从而进行记录。
2.2 电能表出库管理
电能表出库管理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服务器制定电能表出库的标签清单,然后传给手持机,工作人员利用手持机来进行出库,并记录出库的资产,传给服务器,由它进行记录。另外一种,是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手持机进行出库操作,读取每一个拿出的资产的标签信息,并传递给应用服务器进行记录。
2.3 电能表盘点管理
电能表的盘点管理也存在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服务器制定电能表盘点的清单,然后传给手持机,工作人员利用手持机来进行盘点,并将数据传给应用服务器,由它来出未盘点的资产报告。另外一种,是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手持机进行盘点操作,将盘点后的资产标签信息传递给应用服务器,由应用服务器来列出在数据库中不存在,但是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机可以盘点到的资产标签信息。
2.4 电能表状态监管
通过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对电能表的几个异常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且会做出提醒。
(1)电能表快要超过有效期的时候,会提前通知管理人员。
(2)电能表资产量已经快要不足时,会提前通知管理人员。
(3)电能表资产马上要到检修期的时候,会提前通知管理人员。
(4)电能资产的租用或者借用时间期限要到时,提前通知管理人员。
2.5 电能表资产维修管理
该系统可以对电能表的资产维修的各项信息进行记录,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资产维修情况来对系统记录的数据进行修改或者删除,最后保存到数据库中去。同时,系统还可以为电能表资产制定定期维修的提醒,另外还可以上报领导审批处理。
2.6 电能表资产的查询与统计管理
2.6.1 查询功能
系统可以支持关联查询以及模糊查询的方法。关联查询主要是通过电能表的名称以及相关负责人一起进行查询,而模糊查询是指可以输入部分电能表的名称信息或者负责人的信息,来进行查询,可以查询出电能表的基本信息,同时也会记录下查询操作的日志。
2.6.2 统计功能
系统可以帮助输出很多统计报表,其中包括资产报表、盘亏盈报表、资产类型以及检验考核报表等。
3 总结
科学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电力企业需要利用好物联技术,通过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来提高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学颖,王婧.中小企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2]张捍东,朱林.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及物联网的构建[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05).
[3]赵斌,张红雨.RFID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设计工程,2010(10).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发明创造意识淡薄入手,分析多层次原因,找出合理对策。以营造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基础,开展针对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思维和能力训练。对创新型学生和指导教师,从不同层面进行激励和鼓舞,促进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尝试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尝试。并对发明创造的成果给予精神肯定和物质奖励,促进学生不断进行发明创造活动。
大学生创造意识和发明创造能力欠缺的原因
传统教育体制是“满堂灌”的应试教育,造就了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师跟着标准试卷走的思维模式。在学校里,按部就班、听话的学生往往被认定是好学生,而思维活跃、具有扩散思考能力的学生经常被误认为不听话,瞎折腾。在大众观念的压力之下,学生的创造精神经常被扼杀在萌芽里。在应试教育时代,分数就是人生的全部,这种观念使得学生只学习好好要考,拿到高分就万事大吉。久而久之大部分学分都是理论修养差、知识面太窄、综合能力弱。这样的高中毕业生到了大学阶段,知识容量不够,创新意识差、发明创造能力弱,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激发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营造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
针对大学生创造意识和发明创造能力欠缺的原因,想要提高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首要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通过开展以发明创造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发明创造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举办大学生发明创造与科技创新成果展,营造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开展关于发明创造的讲座,让学生认识发明创造的巨大作用。针对电气信息类的大学生,讲座选题需要侧重近代电气电子信息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比如说电灯的发明、电报电话的发明等等。或是最近流行的iphone的更新换代,每一次更迭都伴随着技术的革新。这些都是和大学生实际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东西,肯定能点燃学生们的热情。
(2)为了让大学生和发明创造拉近距离,在讲座中举例说明一些小的创造如何改变生活。比如说最新一代的空调,装上摄像头,就可以监控室内幼儿是否踢被,实时调整空调温度,实现家居智能化。基于电学知识而发明的捕鼠器,可以帮助很多地方改善居住环境。通过生活中的小发明创造,让学生认识到发明创造人人可为,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也可以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
开展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
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要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训练的形式有集体讨论训练和个人分散训练。
集中讨论训练
集中训练主要以座谈会、讨论会形式进行,开展创造性思维广度、深度和力度训练。组织学生讨论,针对电气信息类的学生,着重查找家电产品和电子信息产品存在的不足甚至危害。针对某缺点和不足,组织学生进行创新设想,各抒己见,从众多创新设想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创新设想时,鼓励学生思维独特新颖,与众不同;对某产品进行创新设想时,尽量向多功能的方向思考。
个人分散训练
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分析对生活密切的电气电子类产品。把创造设想记录好,定期和同学讨论分析其可行性,大家针对某一设想提出建议和意见。对可实施的设想,组织实施。开展个人分散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创新习惯。
学习发明创造方法,指导创造实践
创造技法主要有还原法、智力激励法和缺点列举法。还原法是把创造的起点回归到产品创造的原点上,它可以帮助创造者克服习惯性思维。智力激励法是利用智力激励讨论来集思广益的方法。缺点列举法是列举产品缺点,然后针对产品的不足,提出创新设想的方法。将三种方法综合运用,指导大学生从小发明创造入手,通过联想、类比、组合、移植、演变、逆向思维等方式,结合创造技巧,开拓扩展思路,产生大量创新设想,寻找更优方案。
为促进激励推进相应的保障措施
加强基础条件建设,为学生开展发明创造活动提供保障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创新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发明创造,鼓励学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广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奠定基础。
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针对有意向进行发明创造的学生,学院派专业老师组织全面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高专业的创新素养,逐步进行发明创造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
为了训练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学院每年都会组队参加广西区电子设计竞赛,优胜队伍推荐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这种参赛经历对电气信息类的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活动是非常重要、可贵的。
制订鼓励大学生开展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活动的计划,组织专利申请培训
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做到活动情况要有记录、有档案。把创新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时,在年底考核时开展总结评比表彰活动。针对大学生中有成熟的发明创造,鼓励支持其申报专利,邀请专利公司的专家来授课、对学生和辅导老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对申报专利的学生,学校提供全程服务,积极帮助整理资料,确保专利申报的质量。
针对大学生本身的发明创造能力的激励措施
研究设置创新学分及其实施方案
设置创新学分,根据每个创新科技成果的分量等同于一定的选修课的学分。在市级创新类型活动比赛中的奖项,等同于专业选修课的2个学分。在省级创新类型活动比赛中的奖项,等同于专业选修课的3个学分。在国家级级创新类型活动比赛中的奖项,专业选修课等同于4个学分。
研究设立发明创造成果奖学金及其实施方案
为了激励大学生的发明创造,给大学生进一步进行发明创造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设立发明创造成果奖学金。如果发明创造成果是市一级认定,奖励500元人民币。如果发明创造成果是省级认定,奖励1000元人民币。如果发明创造成果是国家级,奖励1500元人民币。
研究学生发明创造能力评估与毕业设计、就业、保送研究生挂钩的实施方案
分析发现,凡学生发明创造能力强的,毕业设计的成绩基本上在优良水平,有些毕业设计更是学校优秀。因此可以在毕业设计环节进行倾斜,比如将该生的发明创造正果直接认定是毕业设计成果,学生只需要撰写相应的论文即可,该政策对于需要时间进行创新活动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在就业时,进行过发明创造的学生在简历上面的经历相对丰富,有说服力,更能打动用人单位的心。在推荐毕业生的时候,针对那些发明创造成果丰富的学生,就业指导老师可以直接推荐给相应的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
目前,很多学生愿意进一步读研深造。为了改善研究生的生源,可以将保研政策和发明创造成果(含专利、论文、创新成果、比赛奖项)挂钩,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发明创造热情,为学生读研究生提供相应的奖励政策。
研究对申报或者获得专利授权的学生奖励方案
对于申报国家专利的学生,无论专利获得授权与否,都给予100元经济补助。对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和授权的,除享受省、市、县相关专利补贴政策外,分别给予300元和1000元奖励;并将成绩记录于学生档案。优秀科技创新作品,优先推荐参加市以上科技创新作品评奖,并优先推荐市、自治区级科学技术奖项,同时按获奖等次予以奖励;优秀专利成果,同时在学校网络、市级主流媒体上给予宣传和推介。
针对指导学生发明创造的教师的激励措施
为了进一步辅助学生进行发明创造,需要给指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指导老师一定的激励,加深效果。
对相应的指教老师进行物资和精神奖励
对发明创造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根据成果的级别高低(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给予800元、500元和300元的物资奖励,并发相应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以资鼓励。在年终考核的时候,将学生的发明创造成果纳入指导教师的考核数据,参与学校的年终评比。
在评职称时,对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政策倾斜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应用;质量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工程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于电力工程来说,由于建设周期长,所使用的费用较高,并且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就需要工作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做好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控制好电力工程的造价,降低施工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电力工程的建设对我国整个的经济具有直接的影响,加强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念
对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来说,就是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一种措施。通过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期、使用期和拆除期等控制和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的造价。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就是指从项目构思开始一直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对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来说,主要具有决策、设计、施工、竣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五个阶段的内容。另外,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要求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每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
2、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特点
(1)对于造价管理来说,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的作用,覆盖于建设的各个阶段。
(2)在电力工程造价中,采取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其主要目的就是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总造价得到有效的降低。
(3)对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来说,主要分为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管理两部分内容。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利用折现技术,计算出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此分析主要应用于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之中,从而为投资决策奠定了强有力的依据。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就是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做好各个工程生命周期中相对应的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工作,从而使生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
(4)对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来说,不只是一种主动控制工程成本管理的系统,还是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
二、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从而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对于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来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电力工程建设的需求。目前,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对项目后期维护的费用未进行全面的考虑,所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缺乏合理的工程决策
工程决策对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成为了整个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目前,从发展的情况来说,电力工程的决策阶段对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并没有进行重视,一般情况下,则是按照施工的经验对维护成本实施粗略的估算,并没有将其计算到精确的程度,从而使投资决策产生一些缺陷,这对工程的造价也具有严重的影响。
2、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如果对运营维护成本不进行考虑,并且未将运营维护成本归纳到工程造价管理中,完成工程项目投资后,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所存在的问题就无法将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这样就会对新项目的决策具有严重的影响。电力工程的科技含量较高,在完成投产后,就需要有专门的项目负责人做好维护的工作,并且运营会产生一些费用,然而这些费用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所以,就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后期维护的费用。
3、缺乏严谨的造价控制
对于电力工程来说,如果投资预算较充足,往往就会忽视成本的管理和造价控制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费用的浪费现象。如果预算投资较紧张,施工单位就会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拼命的压缩,从而就会增加后期运营维护的成本。
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决策阶段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来说,其投资决策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决策的内容来控制电力工程的造价。将该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投资金额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来,从而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奠定了有效的基础,使技术经济指标更加的科学合理化。所以,工程造价就需要高度重视投资的决策。通过全生命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拟建,从而可以对工程建设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较为合理的方案,最后决定要不要进行投资。
2、设计阶段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重点就是设计阶段,该阶段要求做好技术设计、经济控制工作。技术设计要求要做好基建、设计、运行和科研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和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工作,并且对限额设计、动态控制进行严格的执行。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出现设计概算超出了投资估算,就需要对初步设计做出及时的调整和修改。另外,如果施工的预算超过设计概算现象,工作人员就必须对施工图纸的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若投资产生偏差现象,对动态管理要进行及时的改正。
3、工程施工实施阶段
对于工程施工阶段来说,要将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作为指导内容,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综合的考虑,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设计的方案和工程合同的策划。另外,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控制主要是对施工阶段的人工、材料、设备和管理费用等工程造价的控制。
4、竣工验收阶段
就竣工验收阶段而言,就是对最后工程项目造价和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的确定。项目资产移交的办理就是对决策、设计和施工质量的综合检验。对于运营维护阶段是开始,对于项目建设阶段是结束。另外,也是各阶段造价的对比以及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积累的关键环节。
5、运营维护阶段
对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来说,运营维护阶段就是为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系数。通过维护和运营方案的制定,采用现代经营手段和修改技术,然后,根据合同对各类设施进行全方位和多功能的管理,从而使维护和运营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确保设施的使用价值。
结束语:
由于可见,目前,我国常用到的管理模式就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这样就会使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所以,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造价中发挥了充分的作用,从而使人们对电力工程造价得到了更全面的认识。另外,要加以重视工程项目建设的运营维护成本,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投资的合理性,还可以确保电力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婷,华志武.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