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边际效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边际效应这个名词对于大家而言肯定感觉陌生,可以用陈佩斯“吃面条”的小品来诠释这一现象:当他吃第一碗面条时,瞒着导演快速地吃完了,感觉“味道好极了”。吃第二碗时,也很痛快,“没感觉”。第三碗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第四碗……后来,再吃,表情越来越痛苦,直至最后送到医院。这就是典型的“边际效应”。
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它是19世纪末奥地利经济学家维塞尔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当投入开始增加时,产出随着增长且获得效益最大;随着投入的进一步增加,产出的增长速度出现递减直到为零;继续增加投入,产出不仅不再增加,反而会减少。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能力下降、无责任心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提出教师角色的转变,那就是教师不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然而,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事事必亲为,这样做是能帮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班级也井井有条,而当班主任老师想起来放手给孩子们的时候已为时已晚,不仅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的下降,更是一种班级荣誉感和责任心的被剥夺。班主任表面上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生处处关爱,实际上这是“害”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边际效应”(二):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放在城市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并把它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后一辆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一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他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它告诉我们,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烂更多的玻璃窗。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班级管理亦如此,班主任一旦发现某些不好的“苗头”而未及时采取措施,那么,这样的“苗头”就可能燃烧成“熊熊烈火”,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边际效应”(三):严爱失度――趋向极端
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要有区别地给予及时评价或延迟评价,以避免出现“边际效应递减”。比如对于学生中一些不良的思想苗头,要及时给予引导、转化,防止其扩大化。而对有些问题的处理则要等一等,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以后再进行处理,效果会更好。如对待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有些班主任往往会大动干戈,立即大加训斥。其实,这样做毫无必要,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徒增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对“边际效应”的矫正对策
对策(一):充分发动学生,相信并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班级一切事务实行“层层落实”制度,发挥集体监督的强大作用,做到班级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从而彻底杜绝部分学生充当“看客”的角色。提倡“各人自扫门前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学生干起事来积极性更高,干劲更足。班主任要做的,就是每天花上几分钟去瞧瞧罢了。
对策(二):在班级管理中,应懂得“破窗理论”,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去处理,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玻璃的明智之举。切不可听之任之、姑息纵容。
对策(三):无庸讳言,师生交往,该严肃时要严肃,当认真时需认真,但如果对学生过于严格,老是表情冷淡,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那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长此以往,会造成师生间不能互相理解、沟通,更不利于班级管理。因此,我们应做到严而不过,爱而不溺,让学生既感受到老师爱的阳光雨露,又能体察老师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
各地先后迎来大雪,雪天是适合喝酒煮茶听故事的。
恩将仇报的故事简直写满了史书
先讲一个故事:
某人在四线城市,有套单位集资建的小房子,60O左右,因为房子小,家里经济情况改善后,某人又买了一套大房子。因为装修新房等原因,小房子一直空着。
这时某人乡下有个亲戚过来打工。亲戚就说,不如把房子租给我吧,我付你房租。某人同意了,考虑到当时租金也就500块钱,还不如不要。就这样,过去了很多年,亲戚一直也没给过租金。而这期间房价一直在上涨,租金自然也涨;某人在这期间又陆续买了2套房子,贷款。
后来,某人相中了一个新建商场的商铺,地段价格十分诱人。商铺昂贵,某人要买商铺就必须要卖掉2套房子。权衡之后决定卖掉给亲戚的那套房子,再卖掉一套贷款的房子。好的地段当然看上的人很多,时间有限,所以某人就去和亲戚讲,能不能尽快再找个房子租。
接下来,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情了。亲戚非常生气,表示:“你什么意思,这不明摆着撵人走吗?有话你就明说,我们交你租金不就行了吗?至于找个借口把人往外撵吗?你这不缺德吗?”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亲戚根本就不去找房子,某人实在等不了,直接自己去中介找了间合适的房子,并且表示可以先垫付1月的租金。亲戚一看,实在是没办法了,说那你直接把房子卖我吧!某人着急买商铺,况且卖谁不是卖啊。
但万万没想到,亲戚提出10万块钱买这套房子!某人心情简直日了狗,按市价这套房子已经升值到23万,中介甚至表示,如果卖20万可直接现金收房。某人无法接受。
然后亲戚就找了很多人过来说:两口子不容易,孩子还上学,打工也不轻松,你们两家又是这么近的亲戚,你们家好几套房子,那么有钱,也不缺他这点小钱,就算照顾亲戚了,便宜卖给他得了巴拉巴拉……某人最后表示可以看在亲戚的面子上,20万卖给他,亲戚要是不买,就直接委托为中介了。
然后画风就变成了这样:“你们这是要把人赶尽杀绝啊!为了钱,连亲戚也不认,为了钱,连心都黑了。你这样要遭报应的,你这样要家破人亡的!”最后的结果是,两家人闹得仇人一样。
故事讲完了,是真事儿,欢迎对号入座。太宗曾经曰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恩将仇报的故事简直写满了史书,当年北燕王高云,救了两个吃不上饭的壮士,又赐宝物又赐美酒的,时不常地还一起玩玩美女(咦……)结果呢?这俩壮士某天突然想:凭啥咱俩天天见到他还要鞠躬下跪的,凭什么他是王,咱们连个官都没有,然后两个人持剑入宫,活生生把北燕王给弄死了。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自古,中国有句很耐人寻味的谚语: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我为你雪中送炭,你愿我家破人亡,更有甚者,真的就上来把你弄死了!
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对贵民族的劣根性表述的入木三分。不过,我想抛却所谓的“中国人的劣根性”,严肃地谈一谈造成这种畸形情感状态的根源。
很多慈善家、NGO组织者和心怀悲悯的好人,在对某些人(注意是某些人)进行帮助之后,却事与愿违,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帮助,竟然回馈我们的是冷冰冰的伤害。
你说,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事,你骗人,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小公举,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都是非常勤劳善良的。好吧,上图:
一个馒头店主,看到很多环卫工人和流浪汉吃不上热乎饭,开办了“爱心馒头”,免费送热乎馒头。过分的不仅仅是“我不要馒头了,你退钱给我吧”,更多过分的在于,停止免费送馒头后,很多“纯洁善良的底层民众”大闹馒头店,污蔑栽赃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
我真的很难忘记馒头店店主哭泣的画面。店主和她帮助的人非亲非故,而且人数庞大,不可能来领馒头的人都是“坏人”。为什么这些人都没意识到:他们本该感谢这位在寒冬中送他们热馒头的善良女人啊!
感恩的边际效应
“为什么?”
如果用经济学的概念解释,我认为这是一种“感恩的边际效应”。神马是边际效应呢?枯燥的经济学定义我就不在这里复制了,我来举个栗子吧:
你快饿死了,有人给了你一个馒头,你感激的恨不得给他做牛做马;然后又有人送你馒头,你感激的痛哭流涕;然后,又一个馒头之后,你饱了;然后,依然有人不断送你馒头……
当你手里攥着几十个馒头,你几乎已经忘记这些人救了你,你的心理很可能是:我勒个去,慈善作秀的为什么只知道送馒头,我还需要衣服,我还需要钱……
第一次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帮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心存感激的,但如果同一个人对他施惠第2次、第3次、第100次之后呢?
不好意思,他会觉得这理所应当!
你说,馒头店资助的都是底层穷人,穷人毕竟有其思维局限性。好,我再举个例子,受资助者都是“天真无邪”的学生,其中不乏大学生:
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位曾经感动中国的歌手?
丛飞,是的,这实在是个悲伤的故事。作为曾经风光的男歌手,丛飞短暂的一生参加400多场义演,累计捐款300多万,资助183名贫困学生,为了供贫困儿童上学拼命演出,耽误了治疗,死于胃癌,终年37岁。在丛飞身患胃癌实在无法继续资助时,那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和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是怎么做的呢?
“骗子,义演赚了那么多,胃病能花多少钱?”
“你不是说好要把我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你还在上初中你就不出钱了,你不是坑人吗?”
“你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病演出挣钱啊?”
sorry,我想爆粗口了,请善意地相信作者是个温和的人,我只是觉得,这里应该有粗口!
很难想象丛飞最后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家徒四壁,他去世的时候,女儿还不到一岁,那些他曾经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去帮助的人,在他频死时刻,还在和他伸手要钱,态度冰冷而强硬,很多学生甚至拒绝承认被丛飞资助过,更别提看望。
《中国青年报》当年的报道,注意最后一句:“我从没有强迫过他”。
“为什么?”
除了“感恩的边际效应”之外,我再向各位普及一个心理学概念:“失败者的愤怒”。
失败者的愤怒,是源于对自己失败的境遇感受到的自卑与恐慌,但由于人总是能够无条件的原谅自己,因此这种对自身境遇的自卑与恐慌,在自我心理的调节下(或者你可以理解为扭曲下),从一开始就跳出了自我的检讨,而转嫁到他人。
丛飞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感恩的边际效应”加上“失败者的愤怒”。因为这种心理上的扭曲,受助者摇身一变,从“受人资助”变成了“被丛飞利用”的弱势群体,不仅逐渐忘记了当初第一次接到资助的感动,到最后,被资助者反而认为丛飞帮助自己是有目的,转而仇恨丛飞。
强于自己的人总在提醒自己的失败,而人又无条件原谅自己的无能并转移自己的自卑。因此“失败者的愤怒”在越亲近的关系中,表现的越明显,因为他潜意识里认为你们的能力思维格局都是一个层次的,你比我过得好,只是运气好而已,他永远看不到你自身的努力。虽然部分人确实是因为运气好而过上好日子的。
对幸福的通俗解释
有人将幸福定义为: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人们在持续较长的时间内,对生活的满足,感到生活有乐趣,并自然地希望这种愉快心情持久的感觉。但要想对幸福形成一个更清晰的定义并不容易。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对幸福的感受显然并不一样。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地思考:究竟什么是幸福?究竟如何才能使自己更幸福?
很多人觉得要更有财富,在经济生活上得到更大的满足才能幸福。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经济学家用许多实证研究证明,发达国家的人民的确相比贫穷国家总体来说要更加幸福,同时一个国家的高收入人群的确要比最低收入人群总体更加幸福。所以,我们切莫轻易宣称物质、财富与幸福无关,从而落入“虚无主义”的窠臼。
但是,经济学目前也只能粗浅地回答某些和幸福相关的问题。因为主流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以及人们的行为选择,而对“经济人”的心理以及由此心理决定的幸福的主观感受的研究却涉及较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注意到由此形成的只见物质不见人、只见财富不见幸福的“经济学的穷困”,他大声呼吁,经济学应该回到它的出发之地——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是因为,经济学在童年时期,不仅研究物质、国民财富,也相当关注人们的心理和幸福,但后来的经济学却偏离了其出发点,主要侧重于关注财富及相关行为。
经济学已经发现,经济、财富与幸福程度并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相关关系。对一个国家作持续的研究会发现:很多时候,财富增长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增长;或者财富阶层的财富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财富的继续增长对于幸福带来的益处其实也是边际效应递减的。
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企业家通常代表着成功、财富和幸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经济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家有时或时常出现“烦躁易怒”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
此外,中国普通民众对收入增长与幸福增长的关系如今也有了更切身的感受。在2012年联合国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中国大陆排名第112位,远落后于世界许多国家。人们由此越来越认识到:未来的发展理应走出幸福经济学所讲的收入增长不带来幸福增长的所谓“幸福悖论”。
认识真正的幸福
让我们再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认识下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整个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从传统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积极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运动几个阶段。从最初对于心理不良状况的治疗,逐渐走向对积极心理的追求。从对心理的干预手段和干预目的来看,最初的传统心理学(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思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消除消极因素而使心理更健康;积极心理学则进一步研究如何增加幸福感,甚至寻求使心理更超脱的方法;到认知行为主义的第三浪潮,心理学更注重如何增加积极的心理因素,已经不太关注消除负面心理因素,例如,主张不评价事物、不抵触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如今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塞利格曼提出的后现代积极心理学模型。他认为一个人要达到蓬勃的人生(flourish life),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就必须要有足够的PERMA——更多的持续积极情绪(P)、更多的投入(E)、更好的人际关系(R)、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M)以及更多的成就(A)。其中,第二项“更多的投入”指的是热爱工作、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最后一项“更多的成就”指的是已经获得的成就。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个创始人,马丁·沙利文(Martin Seligman) 认为,幸福包括“积极情感”和“积极行动”,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主动增加这两方面。按照这个标准和塞利格曼模型的五因子,生活能组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幸福循环”,最终使我们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是拥抱幸福的时候了
在过去50年中,虽然全球的科技、经济及医疗卫生状况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GDP、家庭收入、长寿水平等指标始终在增加,但是诸如抑郁、焦虑、自杀、药物滥用等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虽然我们已经花费了大量的努力、无数的金钱致力于提高健康水平及延长寿命,但是全球现在仍然有超过16%的人患有精神障碍。幸福是最根本的货币,该是提升我们的心智资产和幸福感的时候了,毕竟没有人希望在抑郁和焦虑中度过已经变得更长久的寿命。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更加幸福、充满充实、更加丰富的人生。我们来看一下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2008年,英国政府的前瞻计划项目(UK Government’s Foresight Project)研究了世界各地400多名科学家的跨学科工作成果,试图建立一套有事实依据并可以增进幸福感的行为指南。项目试图凸显出日常生活中那些可以增进幸福感的简单行为。项目报告《心智资本与幸福(Mental Capital and Wellbeing)》建议我们:第一,经常与他人联系,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第二,培养业余爱好,坚持适当的运动;第三,留心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丽;第四,不断地学习,保持一颗向上的心;第五,乐于奉献,多为邻里和社区服务。这五条建议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幸福的实际操作。
综上所述,人类的幸福需要一定的物质和财富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经济发展,但人类的幸福又与非物质的因素有关,因此,我们还需要关注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理性地生活以及识别“虚假的幸福”和“真正的幸福”。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有三件事情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建构幸福的能力,追求生命的成长,保持终极的关怀。首先,真正的幸福需要幸福能力的建构,这既包括外在能力的建构,也包括内在能力的建构,而真正的幸福最终体现出来是一种内心深层的实际感受。真正的幸福与我们所处的生活状况相对独立,也不取决于某些特定事件的发生。真正幸福的人,总是对简单地活着都充满感恩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生气、沮丧、恐惧,而是能对这些负面情绪有一个深层、完全的认识,并且有能力让自己走出来。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不断认清自己并向内心世界探索的过程。
其次,真正的幸福需要追求生命的成长。这意味着,不断对自己消极负面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否定、反思、改进,是经历真正幸福的开始。借助经常吸收积极正面的“营养”,就能找到内心喜乐的源泉。
关键词:财会课程;学习欲望;教学调节
近年来,随着一次对口就业率的下降,以及就业岗位下移等外在负向因素影响,加上课堂教学的边际效应递减,财会学习的消极不良行为个案逐渐增多,动机性遗忘增加,对财会教学已经构成不利。心理学认为“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欲望”。调节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维度阻止及控制学生无力学习因素的蔓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着力。
一、学有兴趣,把鲜活带给学生,改进课程的新鲜度
(一)“新”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先导。
有研究指出,“倾听中学习”的有效听众,55%来自脸部表情及身体语言。谁都不希望自己面前站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教书匠和那曾经让自己失落的教科书。例如财会课程的“概论”、“知识概念”等,它就像一位态度冰冷的导游,头头是道地带你认识财会知识,这种日复一日的“给予式轰炸”,无疑只会把中职生推向困倦、麻木。教师不把课程准备得轻快些,改进这种以书述课式的教学,那将是学习生厌的开始。我们不能改变教材的脸,但可以透过自己愉悦的心,象娱乐节目主持人那样,通过活跃的口头及身体语言,尽量减少呆板语言文字描述财会业务,从而产生积极的近因效应,创新教材所表达的内容。
(二)“鲜”是重启及提震学习的保证。
在演绎财会知识时,鲜明的学习动机是引导学下去的重要条件。因此,财会教师有必要象财经节目主持人一样,设计引人入胜的“铺垫”。不失时机地就日常经济生活热点、个人理财等导入课堂中。在其心灰意冷前添加一些饶有兴趣的财会“冷知识”。强化诸如“财经课程不会让你发财,但肯定不会让你破财”,“财会证是体面工作的通行证”等让人轻松期待的信息。掌控现代学生的心理,尽快消解刚刚逃离应试教育模式后,中职生心存的自卑感和排斥感,将负面的情绪降到最少。围绕职业和专业的“兴趣暗示和迁移”,让她们预盼到未来职业的曙光,尽快脱离厌学的阴影。
二、学有成效,把方法授予学生,改良教学的能效度
能效度是指教学过程能促使学习经验影响学生的现在以及将来的有效强度。表现在能够“自主运用”上。朝着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去教学,可以使用以下能提升“学会”程度的方法。
(一)体感法。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注意充分运用场地实景,信手拿来财经热点解释难懂的经济理论,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显得生动丰富。一些教师反映,学生三年级了还不知道什么是“设备”。这不能说是学生笨,而是我们的教师没有充分运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如:学习什么是公允价格?问:学校小卖部的苹果价格和市场上的苹果价格,感受到哪个价格合理,然后进一层探究解释。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仿制一些单据实物,分别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情景模拟实练,轻松获得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归纳法。
在启发式教学中,归纳法实施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仅起引导作用。这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互动过程,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高级能力。如《企业财会》中,银行支付结算方法涉及的内容多,学生较难掌握。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从种类,含义,适用范围,付款期限,结算金额起点,结算程序,账务处理等方面预置知识,布置任务清单让学生自己实地观察,归纳分析得到七种结算方式的优缺点,然后,通过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辨,从知识应用中牢固掌握实际。归纳者如果是教材或教师,不利知识的自主构建和生成。
三、学有乐趣,把通用传给学生,改变教学的认同度
(一)应体会学生的学习感受,从“乐学”入手,改变财会内容的亲和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内容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压抑怀疑中学习,造成教学效率低,消化应用差,质量难以保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时刻把知识应用于已有的生活阅历,学生不仅易吸收,而且容易激发教与学的亲和力。在财会教学中,一些“难点”是阻碍学生学下去的理由,如讲述权责发生制原则时,就事论事地按书本把概念读一遍,把举例讲解完,做一次作业,你会发现学生能掌握的就几位学科思维能力好的中职生。这就说明,这种方法当前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耐心去倾听。如果这样设计案例:假如你在大街上摆卖小饰物,一天下来结算,共收到现款200元,还有20元是遇到熟人的赊数,那么今天的收入是多少呢?让她们回答,估计大多数会选择220元,那么从中就解释什么是拥有收入的权利。接着假设今天所进的货中有50元手机饰物是赊购的,没有发生支付,问算不算是今天发生的费用成本,进而理解费用的责任……同时结合“收付实现制”的学习,则效果更好。因此,对来源于学生生活及身边的例子,善于加工后在课堂上使用,让严肃、复杂问题趣味化、通俗化和实用化,使学生每个课时产生欣快,对知识有好感,成就动机下就能收到“会学”“能学”的效果。
(二)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倾向,从“易学”入手,创设学习财会的归属感。
中职生直观形象思维占多数,且人的信息识记一般认为80%-90%通过视觉。目前,简易多媒体技术处理下的财会教学课件、视频和真人演示,还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技能的需要。对信息技术处理技能形成要求的“程序性知识”,还应借助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如某些科技公司开发的多媒体仿真财经实验教学系统、模拟沙盘等。这些能重复再现细节、帮助理解的可视化教学技术,不仅能降低获得财会技能的难度,给学生带来熟识的、清晰的、易得的感知路径,而且能满足“多元智力”训练的需要,有效增强动机效应。
中职财会教育是财经职业教育的启始教育。中职生欠缺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能力。教师适中调节财会课程教学的新鲜度、能效度、认同度,激发内部动机,唤醒失落的自主求知欲望,创设“思中学”的教学环境。让中职生重拾思维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开平市综合成人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丁锦红,张钦,郭春彦.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谢金华.中职财经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广东教育·职教,2012,(11).
阅读疗法;行为纠偏;中职学校
中职学生行为失范纠偏是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笔者经过实践,发现阅读疗法在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中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阅读疗法是一种为精神有障碍或行为有偏差者选定特定读物,并指导其阅读的心理辅助疗法。[1]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欧美科研人员在20世纪初开始对“阅读疗法”开展系统研究和科学实验,取得丰硕成果。[2]在国内,阅读疗法的科学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文尝试从阅读疗法的视角,探讨中职学校开展阅读疗法介入学生行为失范的效用和实践,为中职学校德育献策。
一、阅读疗法在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中的多重德育效应
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抽烟酗酒、赌博斗殴、异往过密、厌学、沉溺电玩成了部分中职生的典型现象,这些失范行为大多具有心理病灶,实践证明,阅读疗法在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中具有多重德育效应。
(一)纠正行为误判
经过日常观察和深入交流,大部分行为失范的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或者家庭生活的失落者,在心理上和温馨的家庭生活、健康的交际环境、积极的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严重者产生被家人、社会轻视甚至抛弃的感受,从而对周围环境和人事持背离甚至敌视态度,出现顶撞师长、行事冷漠、容易偏激的状况。针对这种典型的情势误判,阅读疗法的介入可以起到一定的纠正作用,通过指导学生深度阅读内容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作品,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释放作品的正能量,引导读者逐渐接受或自觉产生积极的信息、观点,从而认识社会生活美好、光明的一面,树立健全的人格。例如,指导严重厌学、行为冷漠的学生阅读《心灵鸡汤》、《平凡的世界》、《林清玄散文集》,让他们感受人间之爱和生活之乐,可以有效纠正偏激心理。
(二)调节负面情绪
部分中职生成长在家长的溺爱和优越的生活中,抗挫能力、承受能力较差,在重视操作、强调协作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不适,产生低落、迷茫、空虚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甚至染上抽烟喝酒、沉溺网络、早恋厌学的恶习,甚至有自杀倾向。文艺作品具有精神净化效用,现代心理学也为阅读疗法提供了科学依据,读者在进入阅读后,会不自觉地将自身和作品中的情境、人物进行比对,发生心灵契合和沟通,情绪得到调整和慰藉,进入了有所排遣、有所纠正和有所升华的情感状态,对缓解心理重压、填充空虚生活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例如,笔者曾接触一名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该生长期处于情感低迷和不稳定状态,在入学半年后突然吞食100片苯海拉明,幸亏抢救及时,事后,家长坚持带其到白云山精神病院接受心理治疗,在心理医生建议下,该生在短期治疗后返校生活、学习,避免远离集体环境导致新的心理不适。返校后,结合该生的兴趣爱好,笔者指导其阅读《少有人走的路》(Peck,M.S.)、《幸福要回答》(杨澜,朱冰)、《淡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Carnegie,D.)、《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张德芬)等励志散文集,并通过交流阅读心得跟踪学生心理成长动态,经过一年的阅读疗法介入,该生在第三学年安全、稳定地开展企业顶岗实习,完成中专学业。
(三)净化浮躁氛围
浮躁是行为失范学生的常见心理状态,部分学生长期处于易怒、焦躁的精神状态,阅读能够转移学生的视线,将读者从空虚无聊的心灵困境中解脱出来,导向沉寂、忘我的境界,在阅读中沉静心智、开阔视野、领悟安宁,有效填充精神空虚,排挤长期郁积的负面心理体验,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例如,我为行为失范的学生提供一系列悲剧作品,指导学生阅读《活着》(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余华)、《骆驼祥子》(老舍)、《中国十大悲剧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斯瓦鲁普)等。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是最高尚的艺术形式,阅读人间悲苦,体验生活艰辛,反观自身的良好生活条件,自觉产生悲悯情怀,慢慢地心灵得到净化、心态恢复平衡,能够理智、冷静地看待生活,从容、沉着地面对压力,避免身心崩溃。
二、阅读疗法在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中的操作方法
校园中的阅读疗法应以学情分析为依据,坚持教师引导,采用丰富的阅读模式,营建良好的阅读风气,提高阅读疗法的效果。
(一)修订阅读书目
修订阅读书目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基础和核心工作。当前,大部分中职生阅读能力、阅读意志比较薄弱,修订书目时,首先应选择内容浅显易懂的文献,减少文字障碍,利于学生轻松愉悦地披文入情。其次,中职生处于15~19岁的成长阶段,个人爱好和所学专业多元化,应选择内容活泼、丰富的作品,图片阅读、电影观赏也是中职生欢迎的阅读形式。另外,大部分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情节丰富、人物鲜明、议论精要的作品更受学生欢迎。
(二)因病施药
“因材施药”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关键。针对具体的心理偏差和失范行为,开列治疗书目,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保证“疗效”。例如,针对抽烟酗酒的学生,可以推荐阅读《酒精及药物滥用与成瘾》(赵敏)、《中小学生安全与防护——远离烟酒》(郝言言)、《如何防止烟酒的诱惑》(大泽清二)等读物,使其了解相关科普知识,感受烟酒危害;针对打架斗殴的学生,可以指导阅读《中职生法律案例解析》(郎月田)等读物,使其明白法律知识,克制恶念,辅以深度阅读节选的《孙子兵法》、《论语》、《道德经》,领悟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理性法则;针对行事冷漠的学生,可以指导阅读《专心做一件事的幸福:于百年技艺传承中追寻生活原味》(北正史)或《做人与处世》等杂志,培养其乐于助人、乐于负责的情怀;针对厌学逃学的学生,可以指导其阅读《风雨哈佛路》(莉丝·默里)、《书到用时》(叶辉)、《读书这么好的事》(张新颖),使其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主人公尊师重学的榜样,推动学生转型。
(三)营建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另一要素,环境对收摄妄念、清除杂念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噪杂的阅读环境极易转移行为失范中职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披文入情,感受作品的真谛,影响甚至消除阅读疗法的效用。笔者所在的学校设置了两处适合实施阅读疗法的处所,一是心理咨询室,装修风格温馨和谐,学生乐意沉浸其间,享受如沐春风的阅读活动;二是云台阁阅览室,装修风格古朴典雅,学生阅卷期间,有利于激发沉稳奋发的阅读状态。
(四)采用多种阅读模式
实施阅读疗法,应采用多种阅读模式,做到多管齐下:
1. 自助阅读。阅读疗法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心理疗治方法,教育工作人员在正面教育后,向行为失范的中职生推荐书籍,供纠偏对象自主阅读,可以增进学生的信任感,消除学生对说教的对抗心理。另外,自主阅读作为德育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实现自我反思。
2. 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行为失范的中职生反复阅读指定作品,可使其重复接受作品感染和洗礼,增强“药效”;反复阅读,还能增强学生对相关语汇的适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的自信和兴趣。
3. 协助阅读。协助阅读,主要是教师的指导性阅读和学生间、学生与家长间的交流阅读。教师协助阅读的目标,一是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指导学生全面掌握阅读内容;二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导向纠偏目标。学生间的交流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并做到集思广益,扩大理解广度。笔者曾推荐行为失范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真实的幸福》(塞利格曼),有效地改善了学生和母亲的疏离关系,弥补了亲情缺位,让学生感受到了母亲的牵挂,待人处事更加理性、阳光。
(五)长效疗助
阅读纠偏不能止步于推荐读物,也不能在协助阅读阶段戛然而止,开展长效疗助和后续跟踪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必要阶段,对了解疗效和增强疗效都有重大意义。
1. 获取反馈信息。教师在提供推荐读物后,应加强对纠偏对象“听其言,观其行”,追踪阅读进度,通过交流阅读心得,掌握学生心理成长动态,并认真建立阅读档案,以供备忘分析。
2. 交流阅读心得。采取协助阅读介入,对学生的阅读心得进行纠偏指正,保证阅读理解深刻到位,并引导学生形成新的生活观点,甚至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式。
3. 阅读成效化育。行为失范的中职生更需要关爱,阅读疗法的成效应落实到行为失范学生的养成教育上,中职学生通常在第三年参加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本年度的学习形式大部分是岗位职业能力实操,文化基础课和心理辅导课的实施是普遍的难题,笔者所在的学校探索出“送教上门”的“文化导师制”和“自学为主、函授为辅”的文化基础课模式,教师推荐书目,图书馆提供书籍,供学生在实习企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按照要求结合实习任务完成阅读任务、记录阅读心得,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
三、阅读疗法需要攻克的难关
阅读疗法进入中职校园,有其重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该疗法在国外学界已日趋成熟,在国内的研究也已缓缓起步,将其广泛运用于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则还有很多紧迫的工作需日渐积累,必可产生净化校园风气、营建阅读氛围的多边际效应。
(一)书目修订专业化、系统化
阅读治疗的专业化是情报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共识,“阅读治疗书目的编制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目的性很强的工作。书目的编制需要由具备阅读疗法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3]中职教育是内容丰富多彩的专业教育,90后的中职生个性特点鲜明,因此,设立相应的阅读治疗书目修订课题,集思广益,形成科学化、专业化和动态化的书目修订机制,为广大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实施策略,是阅读疗法推广的基础。
(二)培养阅读意志,改善阅读风气
在实施阅读疗法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指导活动常规化、制度化是重要举措,笔者所在的学校设立专门的阅读指导课,每周2节,连开4个学期,吸引学生走进图书馆,为阅读疗法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课程条件。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立“读书节”、读书征文等活动,激励学生读书,营建阅读氛围。
(三)建立校园联动实施机制
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是一项持久实施的校园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动机制的支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全员参与,承担行为失范学生的精神导师,尽可能做到针对性辅导,是保证阅读疗法行之有效的人力保障;图书馆及时跟进书目更新工作,为实施阅读疗法提供资源保障;心理咨询室为广大教职工提供阅读疗法的相关技能培训,对重点纠偏对象实施有效干预,为阅读疗法推广提供技术支持。系统化的阅读治疗联动机制,可以使该疗法的实施更加科学有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疗法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心理干预科学,将其广泛运用于中职生失范行为纠偏,具有长远的意义,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其治疗机理、积累疗治案例,中职学校是一个重要的干预场所,引入阅读疗法,可以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绍平等.图书情报词典.北京:汉语人词典出版社,1990:515.
关键词:科研视角 医院 人才选聘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51-0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医院,如何论其实力?床位数、年门诊量、年住院病人数、年手术量、年收入自不待说。在科研学术广受重视的今天,科研项目级别、数量、资助额度、SCI论文总量和质量、专科学科排名也成了关注的焦点。一家实力雄厚的医院,只有好的医疗技术不行,因为没有科研作为后续之力支撑,医疗技术很快被赶超或落后;只有科研也不行,医院毕竟要治病救人落脚于临床。要想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医院,临床、科研必须两手抓,两者都不能偏废,即科研以临床为目的,临床推动科研进步,两者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关系。而临床、科研两手抓,抓到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抓人上。完美的人才自然是科研能力优秀、临床技术一流的人,但这样的人才占总人才的比例毕竟小之又小,况且,以一家医院而言,求得满院这样的人才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在全国科研强院的竞争环境中理智地发展医院、实施合理的战略性人才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制定合理的人才招聘计划、建立合理的人才选聘程序模型就成了问题的落脚点。本文拟从科研视角下探讨医院人才选聘程序模型的建立。
一、战略性人才策略对人才选聘程序模型建立的意义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医院的招聘计划也早已不是依据编制简单地填充人数,盲目地招高或取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的合理结构和边际效应最大化,依赖于医院战略性的人才策略。所谓战略性人才策略,指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培养、引进、招聘人才,充分利用和促使各类人员充分发挥其知识、技能、能力,从而实现人力资源边际效应最大化,达到组织发展的目标。因此,医院制定人才招聘计划和建立人才选聘程序模型时,要以战略性思想为指导,时刻备以全局意识,方能在实践中实现战略性人才策略,实现战略性人才策略的目的,即医院的战略性发展。
医院岗位类别繁多,大体可以划分为行政管理人员、医技药护人员、后勤人员。就科研发展而言,行政管理人员、医技药护人员相关性最大。行政管理人员于科研的重要性基于其对科研战略的制定和科研管理,医技药护人员于科研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其对科研的直接贡献即直接进行临床、科学研究。本文打破传统的岗位分类,按照其对科研的直接、间接作用和重要性分类,并就各类人才选聘程序模型进行讨论。
二、管理人才选聘程序模型
该处的管理人才,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医院领导者;第二层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第三层次,学科带头人暨学科管理者。第一层次属于医院高层,第二、三层次属于医院中层。
(一)医院领导者选聘程序模型
众所周知,作为医院的领头羊,医院领导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在科研创新的今天,科研发展成为共识。但是,在济利益导向的大环境下,也不乏只看重近期经济效益而牺牲科研让位临床者。即使医院领导者重视科研的作用,也要充分把握得住临床、科研的关系,从医院层面上布得好局,定得好位,锚定而深耕,厚积薄发。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对医院领导者的能力素质、科研素养提出要求。而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的推动和院长选拔任用制度的变革给医院寻找发展蓝图中希冀的领导者提供了更多自主机会。据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81%)医院管理者认为公开招聘是比较好的选拔方式。
有学者提出,医院院长职业化要看医院发展所处的阶段。医院分为谋生型、荣誉型、压力型、开拓型、事业型,认为公立医院实行院长职业化的时机应该是在组织成熟程度处于荣誉型或压力型阶段。笔者以为,医院所处的发展阶段是选拔、选举、招聘医院领导者和医院领导者作出发展规划决策、进行布局的基础,而不应仅仅作为职业化的时机。因为谋生型的医院压力更大,更需要优秀的领导者操盘管理。
那么,如何建立医院领导者的选聘程序模型,以成功地选聘一名合适的、摆正科研和临床关系,以科研促进临床发展的医院领导者呢?
医院领导者选聘程序模型应经过如下环节:一是评估医院所处发展阶段,对医院进行SWOT分析;二是在确定医院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拟定医院发展战略,确定科研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目的是为选聘领导者提供靶向目标;三是根据医院拟定的发展战略,对领导者职位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职位对科研发展的支持和把握能力要求;四是综合医院发展战略、职位要求、领导力要求,通过适当方法构建领导力素质模型,确定科研发展领导和布局能力素质;五是制定甄选标准,包括详细的科研发展计划和科研推动能力展现,确定领导者选聘渠道、范围和方式,筛选候选人;六是采用评价中心技术评估候选者;七是候选者背景调查,弥补评价中心技术的不足,进一步评估胜任力;八是确定领导者。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同企业的领导力素质模型不相同,企业所处环境、发展阶段不同,领导力模型应该有不同的内涵。领导者的选拔和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建立首先要依据医院所处的发展阶段。正确评估医院所处发展阶段,才能对领导者的职位进行分析,构建适合医院发展阶段的领导力素质模型。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建立可以通过高中层的访谈、战略和文化演绎、胜任力编码、能力素质问卷调研、初步建立和修正模型的方式建立。
2.医院发展战略,由于各种因素即使在明确医院发展阶段后确定,也有可能在确定领导者后,有所调整。
3.在选拔、招聘领导者方法上,要注重综合考察,比如通过“现场模拟”等方法观察其展现出来的领导力和领导素质。避免单纯看资历、管理年限等传统招聘方法带来的弊端,这也是采取评价中心技术的原因。在进行评价中心技术测试的时候,充分将科研发展战略思维,支持态度,领导、布局和推动能力纳入测试内容,如面试中加入对科研发展的探讨,管理游戏中加入对科研发展的把握和计划能力测试等。
4.评价中心技术虽然综合运用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能够较好地测试应聘者的管理技能和素质,明显优于传统的测评方法,但也有其缺陷,如难以反映应聘者的思想品德等。因此,在通过评价中心技术测试后,还需对候选者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
5.鉴于领导力素质模型构建及评价中心技术的专业性,医院领导者选聘程序可以邀请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协助完成。
(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选聘程序模型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是医院的中层管理者,是医院科研决策制定的参与层、辅助层和执行层,是重要的“承”上“启”下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主要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科技部门主管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管医院的人力资源工作,科研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交集在人才的引进、招聘、培养上。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与时俱进,是发展科研重要的因素。科技管理部门参与医院科研政策、科研战略的制定,负责科研政策的执行和人才科研能力的培育,管理科研过程和学科建设,搭建科研平台,促进科研协作,营造医院科研氛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招聘引进科研人才,制定人才薪酬、待遇和考核标准。两个部门共同为科研发展保驾护航。两个部门负责人的科研管理素质直接影响着科研管理的正规化和科学化,影响着医院科研的发展。
和医院领导者选聘时不同的是,中层管理者的选聘要以医院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为出发点。在对职位分析后,在确定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选聘。鉴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科研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领导力模型也应加入科研管理素质进行构建。
需要注意的问题:
1.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科研发展的创新开拓精神。因此在构建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素质模型时,需注意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创新能力、积极进取精神;同时为了促进多学科的联合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还应该具有科研发展眼光和相当强的科研组织、谈判能力。
2.医院科研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样要求具有科研意识,具备一定的科研发展眼光和科研管理素质。
3.中层管理者领导力素质模型构建及选聘程序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协助完成。
(三)学科带头人选聘程序模型
医院的综合实力离不开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大型公立医院学科建设已经由规模效应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强势的重点学科体系、创新的研究方向、扎实的人才培养环境等,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重点学科的建设需要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而学科带头人不同于医院领导者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具有一流的学术能力,还要具备管理、领导学科发展的能力,即管理、学术能力兼备。因此,在选聘学科带头人时,首先要根据医院发展战略,定位学科发展需求。依据学科发展水平需求的定位,提出对学科带头人的学术能力需求,再结合医院现有学科状况,进行管理能力分析,最终确定学科带头人领导力模型。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科带头人的引进,要充分挖掘渠道,不仅要重视效益能力,还要注重学术能力,管理能力,重视学术道德和人品道德。学科带头人德艺双馨,才能起到表率和指引作用,才能爱护培养优秀人才或青年人才;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才能建立优秀的科研团队。
2.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可能名不副实,可能水土不服。医院对此在招聘时就应该考虑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策略。一方面既要及时兑现承诺,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科带头人有一定的契约约束,比如约定一定时间内要实现的考核指标,以督促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指标完成不了,应解聘职务。
三、非管理岗位医学人才x聘程序模型
战略性人才策略除了体现在医院领导者、中层管理者的选拔选聘上,还体现在非管理岗位的一般医学人才和突出优秀医学人才的选聘上。医院实行战略性人才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最小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创造最大的人才、科研、经济效益。因此,选聘非管理岗位医学人才,一定不能盲目求高,而应以合适、合理为原则。
学科带头人才确定学科发展规划后,应拟定出临床型和科研型人才需求数量,在医院编制的许可范围内,由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认可后,招聘。需要注意的是,突出优秀医学人才和一般医学人才的招聘应有区别。
突出优秀医学人才的选聘除不要求优秀的管理能力外,其他标准和选聘程序可以参考学科带头人选聘程序。该类人才的引进聘用往往需要较高成本,因此也要单独制定考核指标加以考核。
一般医学人才招聘则要根据岗位需求,做到不唯学历、不唯学校。考核时,除了注重其专业技术能力外,还需要考核其它方面。尤其近年来医院工作中遇到的年轻医生心理问题、团队合作障碍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变得尤为必要。
四、人才选聘程序模型需要考虑的其它问题
医院在制定人才标准时,除正确、客观地分析医院所处阶段、医院需求外,还需要客观评价医院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并将该因素纳入招聘标准、薪酬待遇和对人才的各种激励政策制定中去。各类人才领导力素质模型、标准制定后,也需根据招聘实施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修正。
人才有其自身成长规律。医院既要避免引进“怠工”、“无产出”者,也要注意不能急于求成,盲目用各种数字指标简单、粗暴评价人才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谢金亮,姚洪武,邹俐爱.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的现状与思考――以九江、株洲和武汉为例[J].中国医院管理,2013(11)
[2] 张晓燕,倪春霞.中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的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3] 于江,徐芸冰,季晓明.中层干部领导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6)
[4] 张国玉,刘峰.中国特色的领导力和领导科学――2013年国家行政学院首届“领导力国际论坛”观点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1)
[5] 赵亮,金昌晓,乔杰.大型公立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探索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3(11)
关键词: 城乡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教育 差异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内涵、过程、方式、意义、目的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其基本成分是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手段和人生价值评价。[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进行了诸多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数研究是思辨性的,仅从感性经验的角度描述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2-4]
城乡大学生之间家庭教育的氛围、关爱程度、文化程度均不同,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师资、教学质量也有差异,在社会教育中所接受到的社会信息同样有所差别,因而所形成的价值观必然存在差异。而目前学界针对城乡大学生的价值观专题研究极少,现有的一些成果也仅仅是通过采用国外引进修订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或自编选择题的形式调查研究所得,[5-6]且对于城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差异成因,尤其是教育层面上的因素研究不深。城乡大学生从小接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着他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影响他们发展的后劲。
一、家庭教育
农村大学生从小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差异较大,这就使得一些农村学生竞争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较弱,从而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成长。
1.城乡家庭教育氛围存在差异
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从小能否正确培养竞争意识和树立自我管理观念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我国农村有着农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加之几千年来已在农民的大脑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和相对自主自由、且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活的影响,农民多为自由耕种,竞争意识不强,这样相对松散的生活状态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我国,城市既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同时又是文化中心。城市孩子的家长能够较早较多地接受到工业和信息文明所带来的影响,早已成为城市家庭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此可见,城乡大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氛围不同,观念、意识的养成就有差异。进入高校,对于绝大多数有竞争意识且能自我管理的城市籍孩子来说,学习生活一如既往,全面发展,积极进步。而不少农村孩子由于家庭教育氛围的影响,未能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在班级很快就会跟不上竞争的步伐,同时也会因为缺乏自我约束而逐渐落伍,偏离正常的大学生活轨迹。
2.城乡家长关爱孩子的程度存在差异
农村家长外出务工的居多,他们背井离乡,短则数月,多则数年,见到孩子的机会都不多,更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了。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都长期缺乏家长的关爱,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亚健康”的性格特征和我行我素的心理特质。而多数城市家长都就近在本城市工作,基本上每天都能和孩子见面,从而有效地兼顾了孩子的学习、生活、情感等。
步入高校阶段,农村家长的“终极任务”便是举家族之力解决孩子的学费问题。几乎没有农村家长主动联系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相比较而言,城市的家长素质高,见识广,非常注意与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的沟通,并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培养孩子的成长。心理学有关“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受到老师关注下容易取得成功。这样,城乡学生就容易产生“马太效应”,即一方面城市学生表现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农村学生因受关注不足而表现越来越差。
3.城乡家长的文化存在差异
城乡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农村家长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几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业,更谈不上教育关心孩子心理的成长。即便少数农村家长注重孩子文化课的学习,城市家长又先进一步,要求孩子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特长爱好培训,关注孩子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农村家长自身都严重缺乏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更无法将人类的文明很好地传承给孩子。
鉴于此,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同在大学的一个班里上学,从表象上看是同在一条起跑线上,然而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都存在显著差异。
二、学校教育
农村大学生从小接受到的学校教育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差异较大,这就使得一些农村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处于劣势,影响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1.城乡学校实际课程设置大相径庭
尽管我国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统一了城乡学生的教科书,表面上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同,实则不然,无论是在知识的广度上还是在教育的深度上,城乡的差别都是巨大的。不少农村学校从校长到任课老师为了在市县统考排名中争得好成绩,一门心思只抓语文和数学的教学,素质教育只是作为口号喊一喊而已。相反,由于受到社会的有效监督,城市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都比较规范,城市的孩子在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外,家长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式各样的素质培训。
2.城乡学校教学师资严重失衡
一方面,由于受农村学校的校舍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生活不方便等因素的制约,很少有专业人才主动扎根农村,从而导致农村学校师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相对农村而言,城市学校有着“环境好、收入高、够体面”等明显的优势,以至于近几年出现了“教师招聘考试热”的现象,一些知名度高的学校列出一两个招聘教师的岗位,往往会蜂拥数百人前来争夺。
3.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距悬殊
由于受条件限制,农村学校普遍缺乏上级部门的督导,教学比较松散。老师也因为极少有机会出去进修学习,教学能力和水平得不到提高,教学质量令人担忧。相反,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单就英语这门功课而言,城市的小学早就开设了,甚至一些幼儿园的孩子都会用简单的口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进入大学,城市和农村的孩子表面上不分上下,实则不然,这种强大的心理落差则会诱发“马太效应”:一方面,城市孩子由于素质全面而备受关注,产生皮格马利翁正效应,另一方面,原本优越感较强的农村孩子突然失宠,心理边际效应减小,心理反差加剧,从而感到失落,很容易意志消沉下去。
三、社会教育
农村大学生从小接受到的社会信息与城市大学生相比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一些农村学生社会教育比较贫乏,从而在高校产生过度且广泛的猎奇心理,影响到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生活在工业和信息双重文明之中的城市孩子,从小所接触到的先进教育信息和生活理念远比农村孩子多。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城市家庭在考虑淘汰纯平电视,更换等离子液晶电视的时候,农村还有许多家庭连黑白电视都没有;当城市家庭在考虑更换G3手机的时候,农村还有很多家庭连固定座机都没有;当城市家庭在考虑更换无氟变频空调的时候,农村还有许多家庭连电风扇都没有。农村孩子跨入城市的门槛,步入高校,往往因为见识少而自卑、嫉妒、攀比、猎奇等,心理时常处于亚健康水平,当遇到突发事件或者超出自己的心理承受底线的事情时,就会做出比较极端的事情。
农村孩子接收社会信息教育不充分的状况,直接使他们在高校“兴趣爱好广泛”,特别是对很多“新鲜事物”有强烈的猎奇心理,甚至把持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比如对异性好奇、男女恋爱甚至对性的猎奇。相反城市孩子因为身处观念前卫而开放的大环境里,有更多的途径对恋爱和性方面知识进行正确的了解,而农村受落后的思想观念影响,谈性色变,正是因为神秘反而更加促成了孩子的猎奇心理。
四、结语
显然,由于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大学生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影响了他们早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解决由城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差异所引发的“不和谐”的现象,根本上还得统筹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从教育的源头缩小差距,同时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弥补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差异产生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6.
[2]杨松.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103-105.
[3]曹景文,韩素芝,李耀光.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新探[J].学术交流,1995,(5):134-135.
[4]董重转,李山岗.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218-219.
[5]许加明,秦启文.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初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1):44-48.
[6]张进辅,张昭苑.中国大学生传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1):44-49.
关键词:幸福感;相关因素;评判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156-03
引言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论题,幸福问题又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修养的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热情也越来越高。有的学者在探讨幸福感的历史与理论发展问题;有的学者在论述主观幸福感与客观感的界定及关系问题;还有的学者把社会学与统计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测量和研究幸福指数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角度来论述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为构建幸福生活、规划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1.效用――幸福感的经济学定义基础
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对幸福感的内涵作了描述,我们认为任何概念的科学界定都离不开发展的历史与文化的背景,毋庸置疑,幸福感的定义根植于文化内部。一般的关于幸福感的定义都是基于文化规范和文化模式。
文化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常常抱有什么情绪具有很大影响。比如有的文化更相信生活满意和积极情绪的价值,而有的文化则强调消极情绪的适宜性。拉美国家,趋向于视愉快情绪为合意,而不愉快情绪则被认为不适宜。人们关于快乐的文化价值观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些价值观可能深刻影响着个人的情绪体验与表达,进而影响他们的幸福感水平。
文化模式(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维度)对幸福感也有影响。众所周知,个人主义的文化,强调个人的内在感觉和思想,个人相对地拥有更多的自由。在注重集体主义的文化里,更强调群体(通常是家庭和朋友)内部与外部明显的区别。个人主义者在其判断生活满意的时候倾向于个人情绪的经验;集体主义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各有利弊。最佳的幸福感需要在个人与团体取向中进行平衡。因此只有吸取这两种文化模式之所长,避开这两种文化模式之所短,从而促进人们幸福感的良性发展。
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对幸福感的判定属于一个对主观效用的理解问题。所谓效用,即是某种事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程度,一般用U(x)代表某事物的效用,现代经济学中已经逐步将效用的概念从有用性转换到对事物的偏好上。幸福感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主观感受,这与效用的定义在内涵上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经济学上,效用具有以下基本假定:
①完全性:即如果A与B是任何两种情况,人们总是能够准确地判断A与B的优劣;
②传递性:即,如果一个人认为“A优于B”同时“B优于C”,那么一定有“A优于C”;
③连续性:即如果人们认为“A优于B”,那么,“接近”A的情况也一定优于B。
结合效用的假设,我们对幸福感的评判做以下假设:
①可靠性:可靠性还可以指稳定性,即同一人在不同时刻对同一因素对幸福感影响的判断是一致的。这与效用的完全性具有内在一致性;
②有效性:即我们设计的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应该是显著的,能真正反映人们对幸福的内在感受;
③一贯性:是指相关因素衡量的一个人的幸福感在与其他同一现象的观察结果之间具有相互验证性,即幸福感较高的人应该具有较多的相似性。
结合效用的函数表达方式,我们将幸福感表示如下:
W=H[U(Y,t)]+ε
公式中的W代表幸福感的主观水平,是一个从1-10的基数,1代表极其不幸福,10则代表极其幸福。公式中的U(Y,t)代表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或者效用,其中Y代表影响幸福感的所有决定因素的总和,t代表决定因素Y和幸福感之间的变化关系。H[.]是一个连续的函数式。公式用表示ε其他影响幸福感的误差因素。
2.财富与收入――幸福感的物质条件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幸福必须有物质作基础。金钱能产生幸福吗?财富与幸福感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的显著相关关系。国外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GDP与幸福感的水平之间高相关。我国数据也显示国家的财富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显著相关性。由此表明幸福感水平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这一方面可能是经济因素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经济发展具有超越物质生活的广泛的效果,因为物质生活的满足促进了其他领域的满意感,增加了其他方面的特性,例如平等,从而直接导致非物质领域的满足。
事实上,传统经济学理论假定,高收入会产生更高的效用和个人幸福感。各理论模型认为效用U和收入Y之间的关系是:U=U(Y),其中U’>0,U’’
最近许多学者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侧重从实证方面加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1)富裕国家的人们比贫困国家的人们更幸福;(2)发达国家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导致幸福感的增加;(3)国家内财富的差异与幸福感有微弱的正相关;(4)个人财富的增加未能导致幸福感的增加。
但从长时间来看,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相同,个人收入的增加并不总能增加个人的幸福感,实证中收入的边际效用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积极,这主要与人们对自己未来的预期有关。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幸福感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为:W=U(Y(t)),其中,Y(t)表示随时间变化人们收入也随之变化,时间的变化也会在同一收收入水平下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3.比较――幸福感的主观判断
幸福感的主观感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用现实条件同某一标准比较;二是用需要的满足与目标实现比较。
3.1 比较与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使用现实条件同某一标准进行比较判断的,这一标准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当现实条件优于标准时,主观幸福感则高;反之,当标准优于现实条件时,主观幸福感则低。一般比较是把自己同别人做横向比较,当自己优于别人时,个体感到幸福。许多调查发现: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感到不幸的人则既作向上比较也作向下比较;乐观的人倾向于关注比自己更差的个体的数目,而悲观的人则倾向于关注比自己更优秀的个体的数目。
许多经济学家在过去已经发现,人们从收入、消费、地位、或效用等方面与身边的朋友们进行比较。杜森贝(1949)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并从计量经济学角度进行了验证。当人们进行比较时,他们往往向上看,哲学家罗素曾指出“你不能单独通过成功的方式完全消除羡慕,因为在历史或传说中总会存在一位比你更成功的人士”。
我们在上文指出,收入的增加并不能必然带来幸福感的增加,有许多原因来解释这一现象,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无疑是人们经常拿自己与别人比。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他的绝对收入,而是一个人和别人比较的相对位置。
有学者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偏好转换”的概念,即人们的物质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人们收入的提高能够增加幸福感,个人的满意度也会增加,但由于偏好转换的存在,“毁掉”了大约60%到70%的由于收入增加带来的幸福感的增加。
我们用R表示某一人其收入水平在整个社会中的相对位置,可以得到W=U(R),其中W’>0,但W’’
3.2 目标(期望)与幸福感
幸福感研究中另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是人生目标(期望)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目标调节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的幸福感,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当人们趋近并达到目标则产生快乐,反之,目标偏离或失败则导致痛苦。
人们所作的判断都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对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的偏离能很快产生反应,但在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习惯了这种偏离,这种偏离就不会对我们的幸福感产生作用了。收入的增加最初会是幸福感上升,但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对已经实现的期望适应了也就不会觉得比以前幸福。但同时也正是这种“适应”的机制才使人们不断向更高的期望水平努力。
一般来讲,期望与幸福感的关系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①期望水平的上升性调整促使人类实现与追求更多的目标,但一旦实现某种目标后他们想实现更多;
②欲望无止境,人们得到的越多,要求也会越多。这种收入的期待边际效应似乎是不会减少的;
③由收入增加带来的更大机遇并不总是能提高幸福水平。这些机遇也许会提高人们的期望水平,但并不能必然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因此那些在困境中的人并不必然比那些有更多机遇的人更不幸福;
④由于期望的存在,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虽然在过去不幸福,但将来会更幸福。
4.情感――幸福感的外在表现
作为一个自然意义的人,智商在获取知识方面优势明显,作为一个社会意义的人,情商在交流交往方面优势明显,因而,讨论情感与幸福感的关系非常必要。
4.1 人际关系与幸福感
亚里士多德将人视为“群居动物”以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拥有一种长久亲密的关系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温情、信任、社会支持对于幸福感的重要性。国外学者提出了人际关系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两种模型:主效应模型和缓冲器模型。前者认为,人际关系对维持一般状态下的良好情绪具有重要作用,不论个体是否处于应激状态,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增加主观幸福感;后一种模型则认为,人际关系可以保护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它作为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器因素间接地发生作用。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婚姻与家庭。正如许多针对不同国家和实践的研究与调查显示,婚姻确实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已婚者的主观幸福水平比那些未婚者、离婚者、分居者和鳏寡者的幸福水平都要高。
同时,关于幸福的经济研究也发现,在其他控制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婚姻与幸福之间有一种积极的关系。同时第一婚要比第二、第三等多次婚姻幸福。
4.2 人格特质与幸福感
在许多研究中,性格被证明是幸福感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期望自己更美好的人往往会努力工作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反,那些预感到失败的人会中止自己实现目标的努力。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这些行为会导致更多的成功,而对于那些悲观主义者来说,这类行为会导致更多的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观主义者会更幸福一些。
许多研究显示,外向型性格对幸福有所帮助,而神经质性格则可能导致不幸福。乐观和外向的性格是幸福者拥有的个性特征:(1)乐观就是积极地看待事物。乐观体现为个人期望生活中出现好的结果的总体倾向,若一个人期望好的结果,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若老想着失败,那么就会偏离自己设置的目标,这种行为方式导致乐观比悲观者更易达到目标并获得成功。(2)外向者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而神经质者更有可能体验高度的消极情绪。
5.幸福感的经济计量方法探讨
通过对影响幸福感的各种因素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关于幸福感的效用函数式:
W=H{U[(Y,t),R,E,M]}+ε
公式中的W代表幸福感的主观水平。公式中[(Y,t),R,E,M代表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或者效用,其中(Y,t)代表随时间变化人们收入也随之变化,时间的变化也会在同一收收入水平下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我们用R表示某一人其收入水平在整个社会中的相对位置,人们的相对收入越高,其幸福感越强,但相对收入提高带来的幸福感增加是递减的。E表示人们的期望水平,M表示人们的婚姻状况以及性格特质,H{.}是一个连续的函数式。公式用表示ε其他影响幸福感的误差因素。
在对幸福感进行定量测量时,首先应将各个影响因素加以细化,用量化的指标代替,把定性因素数量化,再利用经济计量方法进行测算。
在方法的选择上,一般幸福感的基础数据由抽样调查得来,在进行抽样调查时要考虑到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各种与幸福感相关的因素都要包括在样本中。在评估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时一般首先做相关性分析,只有具有显著相关的变量才可引入幸福感函数。同时由于这一评判模型是基于多因素的分析,可以选择多元回归方法,例如使用线性加权最小平方估计。在上文我们提出幸福感度量时采用了基数的形式,同时某些自变量因素也是不连续的,所以我们可以考虑进一步使用加权有序概率估计方法进行测算。在测算某一相关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时,我们可以采用敏感度分析的方法,以测算该因素对幸福感影响的稳定性。
总之,由于幸福感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在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多种主观因素,因而采用经济计量方法会存在种种不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幸福感精确化数量化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郑雯,人格心理学[M],福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儒林,张进辅,梁新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1).
[3]贾明舫编译.幸福的学问[J].科学世界,1998,(4).
[4]杨秀君,孔克勤.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
[5]苗元江,余嘉元.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新视角[J].新视野,2003,(4).
[6]布伦诺.S.弗雷、阿洛伊斯.斯塔特勒著,静也译,幸福与经济学―经济和制度对人类福祉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娟(1962-)女,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犯罪学、犯罪社会学、心理学。
[论文摘要高职院薪酬是教职工劳动价值的回报,是教职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源泉,也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在推行岗位聘任制度、加强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中坚持人本理念,建立既讲公平又充满效率的人性化薪酬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薪酬管理中必须坚持的科学原则。
在高职院薪酬管理中坚持人本理念是管理人性化的科学原则,己成为政府、企业、事业单位考评单位与个人业绩的重要管理工具之一。高职院薪酬是教职工劳动价值的回报,是教职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源泉,也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薪酬管理的科学原则。
一、人本理念:人性管理理论的与时俱进
人本理念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原则。要求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严格遵循人的本质发展之规律,尽量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
(一)人性假定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之源
麦格雷戈提出人性假定的,X理论和Y理论,是一定历史时期管理政策、管理实务的高度概括。这种理论认为: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工作究竟是不是一种满足的来源,视人为的情况而定;人为了达成其本身已经承诺的目标,将会“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人对于目标的承诺就是由于达成目标后产生的一种报酬。人本管理可以溯源到X和Y理论,是这种理论与时俱进发展的结果,人本理念是它的现代提升。
(二)人本理念管理:由“事”到“人”
人本理念,就是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及单位的最重要资源,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个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从而实现整体目标,并进而实现组织内全体人员全面发展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它突破了人事管理的界限,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管理观念更新。它对员工的假设由原来的“单位人”、“社会人”转变为“文化人”,由原来将员工视为成本负担转变为有价值的重要资源。它由原来被动型的管理转变为主动型的开发,由以“事”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三)人本理念:现代管理的观念革命
人本理念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理念,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人皆蕴藏潜能,人性是积极的、建设性与社会性的,追求组织行为与人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通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具有以下精神内涵:人文精神(促进人与组织共同成长)、人性思考(尊重员工,满足需求)、人生关怀(关心生活,交流情感)、人员激励(发挥潜力,人尽其才)。
二、高职院薪酬管理坚持人本理念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薪酬管理中,坚持人本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留住有价值的职工必须坚持人本理念管理。
只有充分尊重职工的人格,让职工感到自己的薪酬公平合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才能留住职工的心,使优秀职工不会流失。因此,薪酬管理必须以职工的人为本,实现贡献与所得之间的公平,即薪酬的设计和实施最后达到的效果要使教职工感到公平。教职工感受薪酬的公平与否取决于三个层次的因素:一是薪酬要有外部竞争性,即他们的工资及奖金与同一地区、同等规模学校中类似岗位的薪酬不至于太悬殊;二是内部有公平性,即学校内相同岗位薪酬一致、不同岗位薪酬差异与贡献差异比值一致;三是对个人有激励性,即薪酬与教职员工的实际贡献相一致。同时,薪酬管理的人本理念不同于平均主义,学校薪酬要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根据教职工的能力和贡献,适当拉开差距,从而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学校的薪酬标准要有竞争力,但需量力而行。
其次,激励职工的绩效,使其不断地提高效率需要人本管理理念。
管理心理学家佛农提出期望理论模型,认为员工的激励来自于达到预期绩效所需的努力、绩效薪酬预期以及个人感知到的薪酬的吸引力。一般来说,学校要想很好地激励教职工,必须创造以下条件:一是教职工确信优秀成绩或某种特定优良行为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某种薪酬;二是教职工感到外在薪酬是有吸引力的,这种吸引力的感受要受到个人不同的价值观、需要和个性的影响(例如,喜欢权力的教职工希望被提升;年龄大的教职工希望退休金和养老保险的保障);三是教职工确信某种水平的个人努力将能够使自己达到学校的绩效标准。
人本管理以人为本,使人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教职工认为努力会带来成就,成就又会带来所期望的薪酬,教职工就会由此得到满足并被激励起来再次行动。一旦多种成功的经验得到重复,他们就会相信薪酬制度,这种激励就会持续很长时间。
再次,人本理念增强高职院教职工的归宿感。
当前,高职院教职工流动性很大,归宿感不强,严重影响了高职院师资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能够克服薪酬边际效应对激励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职代会、教职工代表负责制等方式增强教职工的参与感,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提高教职工的内在满意感。因此,有些管理专家认为,坚持人本理念的薪酬管理,可以提供机会让教职工参与制定薪酬制度的决策过程,这不但可以增强薪酬决策和实施过程的透明度,提高教职工的主人翁感,还可以加深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对学校的忠诚度。
三、人本理念薪酬管理的着力点
人本理念薪酬管理是当前高职院薪酬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坚持人本理念的薪酬管理改革,着力点是:
(一)建立科学的基本工资制度
以薪酬的激励源为划分依据,可以把学校教职员工的薪酬分为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两类。学校外在薪酬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部分是工资。美国管理学者关于工资在所有重要薪酬因素中地位的45项研究中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工资是最重要的,始终处在各行各业各种重要薪酬方式的前五位,在其1/3的研究中排位第一内在薪酬又叫精神奖励,一般包括工作中的胜任感、成绩感、责任感、受重视感、影响力感、个人成长及富有价值感等教职工内心的感受和特定的综合事件,属于间接的、精神的激励方式。基本工资是教职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基本工资是制度留人、管理留人的重要举措。
(二)强化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
绩效考评结果与薪酬挂钩,才能发挥激励功能,才能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才能客观评价高绩效的行为,发现与保护高绩效人才。职工行为的逻辑产出是业绩,从期望激励理论来讲,欲望—行为—结果—激励是一个循环;薪酬对职工的行为结果进行有效的激励,满足职工的欲望,就会强化或改变职工的行为,以适合单位的经营价值观念,从而产生单位需要的结果。因此,薪酬过程的公平性就会对职工行为的业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就要求薪酬与业绩关联。
(三)建立合理的薪酬调整制度
薪酬调整尤其是薪酬上调是职工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职工的心理需要。一般来说,薪酬的调整有下列几种情况:奖励性调整,奖励性调整是针对教职工的优良工作业绩,为了鼓励他们扩大成绩、再接再厉而提高工资或奖金的做法,如上浮一级工资或低职高聘等;生活指数调整,生活指数调整是为了补偿教职工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的实际收人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而提高工资或奖金的做法;效益调整,效益调整是根据学校效益,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的工资或奖金调整,这种调整一般根据“水涨船高”的原则进行,有利于加强教职工对学校效益的关切意识和“共同命运感”;工龄调整,工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按绩效与贡献进行分配的性质,由于工龄工资中含有绩效成分,所以应把教职工的工龄、校龄与成绩结合起来,作为提升工资与奖金的依据,如每在学校工作一年,业绩突出者,加一定数量的校龄工资,这对稳定和吸引高水平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