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课程建设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建设的核心

第1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51-02

一、引言

在电子信息学科技术领域中,《信号与系统》作为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对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大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计划中也有着重要地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本核心课程具有更趋于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内容,体现了它是理论性与技术性都较强的一门课程,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是这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同时又要有较强综合应用的能力,可以说它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与工程概念三者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与技术的结合;随着通信学科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更新,其教学内容也在与时俱进,本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是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本科院校中的电子信息类专业,面临的学科、课程建设问题日益严峻。[2]在一些理工类和综合性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要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以及现代的教学手段,同时,它还必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并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3]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渐体现,科学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使得通信相关领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跟上时代脚步,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对象也从原来的通信专业扩展到了所有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内容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要符合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背景也从单一的通信系统扩展到了其他的信息处理系统。但是,无论课程内容怎样变化,课程体系则一直保留着原先的特色,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变革。

二、核心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信号分析是信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信号作为函数,通过数学物理方法对信号进行描述,提取特征。[1]本课程的重点是以信号分析为基础,系统分析为桥梁,处理技术为手段,系统综合为目的,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处理技术与实际应用。课程建设小组为了建设好《信号与系统》这门核心课程,对国内外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课程的体系结构上,目前国内外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先介绍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后介绍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另外一种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穿插介绍,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连贯性,我学校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教学。先从学生熟知的连续信号和系统入手,把先修的高等数学和电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再转入离散信号和系统;先时域后变换域;先理论后讨论与实验。在知识结构上,着重信号分析,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为重点,再到其他变换域分析,加强数学概念、物理概念与工程概念,突出重点,便于快速理解;着重数字分析方法,结合数字化时代的特点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连续与离散并重;着重两种卷积和三大变换的精讲,并与通信系统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而对于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由于以前学过基本不进行介绍,信号空间正交展开、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等内容课上只介绍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着重两大系统分析,连续与离散系统的数学建模及变换域解法为重点,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实现LTI系统的分析方法,以讨论课形式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弱化电路分析方面的内容,更集中在信号和系统分析上,更加突出本课程的体系,便于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通信系统为应用背景,突出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典型物理和工程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方法上,讲授课程过程中,重点和难点问题采用Matlab软件来计算或绘图,简单直观,以强化概念和完成各种计算,使学生随时学会用Matlab解决问题。[3]优化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得本课程更能符合高等学校核心课程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特征。结合信息化时代通信学科技术的发展特点,让学生更能了解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通信专业知识,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干,培养他们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将来能为我国的通信事业添砖加瓦。

2.强化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信号与系统》课程概念比较抽象,要求学生数学能力比较强。有些内容很难理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改变过去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分离,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情况,强化实验教学环节。(1)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仿真实验,让难懂的理论知识能与实践环节很好地结合。(2)采用Matlab软件仿真实验,并结合硬件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3)在学校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开展网上在线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的新颖和互动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选编优秀教材。多年来,《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在我院本科专业一直使用郑君里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号与系统》,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于2006年开设试点班,启用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让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同学提前与世界接轨,同年,启用吴湘淇编写并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号与系统》。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信号的时频域的分析,注重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工程概念的阐述,更加着重信息通信技术的实例讲解,理论联系实际,更便于学生自学、能懂会用。

4.推M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学校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对本课程进行教学网站,课设以下几个栏目:课程沿革、教学大纲、进度安排、网络教程、学习资料、辅导答疑、历年试卷、网上专题、科研与学术交流,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更好地学好课程内容。核心课程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网络资源,建立较完善的师生网络交流园地,便于学生及时反馈和教师答疑。

5.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四位一体”(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仿真演示和课堂练习)的教学方法。[4]本课程较早就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不断总结完善,电子教案几经修改,由使用初期的“全屏演示”逐步改进为“逐段演示”。公式推导化整为零,更加朝着黑板化趋势发展。同时,针对使用多媒体中存在的诸如速度太快,学生没时间记笔记、一些数学推导不够详细等问题,我们注重多媒体与“粉笔加黑板”的有机结合,对于公式的详细推演过程、对于复杂场的演变过程用黑板讲解,勿让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授课教师使用无线鼠标自动翻页,可以在教室的每个地方走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看的模式。

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信号与系统》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并介绍了具体的措施。希望通过对该核心课程的全面建设,能够整合和充实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实验和实践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彰显专业特色,并辐射至其他核心课程,从而带动整个电子信息类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更符合现代科学技术,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湘淇.信号与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王皖贞,柴文妍.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4):14-18.

[3]卢贵主,杨杰,胡耀华,等.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2):36-38.

[4]金波,蔡卫菊.“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10):27-2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e Courses of "Signals and Systems"

LI Juan,CHEN Jun

(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China)

第2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物流专业;岗位需求;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1 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程序

高职院校核心课程的开发应适应社会大生产的需要,从职业分析入手,以职业的实际需要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在开发过程中纳入行业、企业、产业、职业、实践等要素。通过分析比对我们运用以下开发程序对高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开发,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2 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

2.1 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需求为100多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层次的物流专业管理人才需求约占60%,在对各类物流企业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对物流人才有明确的素质要求。

①拥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高职物流人才不仅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物流技术装备而且要掌握物流各项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以满足客户的需求。②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出色的物流营销能力。我国的物流企业多处于快速成长期,企业布点建网,特别需要具备市场开拓能力,能够独立工作的人。③灵活处理不同境况下的物流业务能力。社会对物流的需求和提供物流活动的对象种类繁多,物流活动没有固定的运作模式可循,物流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灵活处理不同境况下的业务,满足物流多样性的需求。

图1 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程序图

2.2 人才需求新特点

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中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出现两大主题:一是制造业由沿海向中部转移,二是粮食及食品安全问题。

(1)制造业由沿海向中部转移对中部物流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制造业企业物流现状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为:物料流混乱,重复搬运多,生产流程不合理造成物料流动路径长;时间占用多,产品交(供)货时间长;空间浪费大等。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者不仅是运输和仓储专家,而且还必须熟悉软件程序及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在采用企业外横向一体化时,供应链管理者必须具备整条供应链服务(购买、仓储、顾客服务、信息技术)的知识。同时还要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有生产工艺设备及需求的知识和信息,掌握企业内供应链流程、企业前向的制造供应链流程、企业后向的销售供应链流程等。

(2)中央1号文件已经连续十年聚焦农业及农村问题。“十二五”规划中有很多重要的决策,突出的一点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今年以来农产品涨价、粮食危机、食品安全等一直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安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全国看,安徽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其农产品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居全国前列,然而传统物流不能有效支持农产品的流通。原因有三:首先,由于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所以农产品的物流特别要求绿色化,在物流过程中做到不污染、不变质;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流过程中的保鲜、冷藏、冷冻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再次,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体积大,必须要做到低成本运行,这对农产品物流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农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3 目标岗位群分析及典型工作任务分解

针对中部区域和行业的特点,本次研究把物流目标岗位群分解成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国际货代、物流信息7个职业领域,并对其所承担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分解。

2.4 提炼职业能力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以培养服务企业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确定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在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用技术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养。

2.5 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运输、仓储、配送、营销服务、货代报关、信息处理、成本管理等主要物流业务的工作过程,分析其能力、职业素质和知识,将最能体现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物流信息技术》、《冷链物流》、《生产运作管理》、《客户关系管理》4门课程确定为本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重点加以建设。

基于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建设思路如图3所示。

3 总 结

核心课程是由高职人才培养中构建学生关键职业能力的课程组成,选择并建设好相关课程就可以基本保证培养的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主体目标,并可以基本体现出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特色。同时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院校专业建设者们应深入市场广泛调研,及时了解毕业生的供求情况,并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地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第3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37-06

收稿日期:2017-02-1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子课题“工科学校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及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分析”(2016-XY-44-0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K015QGD003)。

作者简介:成希(198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放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领域,在建设过程中亟待新的课程理念来推进课程改革,让创新创业课程真正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和价值。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之魂,以此为导向推进、引领和统领课程改革与建设,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这一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 Key Competencies) 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key”一词在英语中指的是“关键的”“基本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含义。“competence”主要是指能力、胜任力。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在这些组织的相关文本中,这一术语取代了传统使用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技能”(Basic Skills)以及能力( ability)、知能( literacy)等术语。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或组织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需求,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遴选和厘定了核心素养要素,并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核心素养框架(表一)。尽管各个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要素各具特色,但其目的都在于使个体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挑战,提升国民个人素养与国家竞争力。

本文采用的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基于人的教育,从终身学习目标出发,指个人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胜任力”,是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最基础的、最关键的素养。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键性。核心素养不是一般的、普通的素养,也不是学生发展诸多能力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面对复杂多元的信息化社会和未来情境的关键能力、核心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综合性。“核心素养”之所以取代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概念,在于核心素养比“基本能力”的内涵更广泛,是集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如知识和技能)、信念价值系统、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1]。它并非单一的能力素养,因而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整体性的功能。三是发展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动态反映,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概念来自于“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概念,认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1999年,我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先提出“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内涵,正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围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当前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基于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源泉。这在理念和内容上体现了对创新或创业教育的超越[2]。

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是“创造”,它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取得可持续发展。它并非一种学科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和理念,旨在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它的着力点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改革,让学生个性和潜能得到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推进创新、创业。

3. 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从两者的本质上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在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教育的顶层设计[3]。其实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即通过关键素养的习得实现个人的成功和促进社会良好运行。创造性的问题是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4]。创新创业教育就在于激发人人都具有的“创造”天性和潜能,培B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和创业能力,让受教育者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都与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发展性”内涵基本一致,都体现出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第二,从两者产生的背景来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仅要求新的生产方式,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人们意识到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与所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的时候,人们就会进行调整或改变,使二者适合或基本适合[5]。核心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都体现出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教育的先导性和适应性。在推进方式上,两者都是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来推进,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核心。

第三,从两者内涵关系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2005年,欧盟正式《终身学素养: 欧洲参考框架》的8个方面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一项关键素养被提出。美国P21框架确定的三项核心技能之一的“学习与创新技能”,指的主要是创造力与创新、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实践创新”作为六大素养之一。从全球范围内不同组织或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的29个素养框架中,可筛选出18项核心素养[6],其中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等七大素养为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所关注、倡导并且培养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正是当今人们应当掌握的一种核心素养,是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核心素养教育,是当下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创业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规定将《创业基础》作为高校必修课。2015年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在国家“动”下,众多高校迅速“跟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数量增长迅速,从2002年教育部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仅开设《创业基础》等1~2门选修课程到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开发出几十门课程并逐步开发出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些大学积极推进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并积极引进海外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尽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满意度依然不高。

1.课程目标模糊。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目标定位也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将传统的商业教育中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改头换面,或直接照搬西方商学院创业课程体系;有的高校将其泛化为一种素质提升培训,将学生创新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课程等纳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些既说明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理解不深刻,也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边界模糊、目标不清晰。

2.课程内容同质化。由于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成了“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大多开设“创业基础”等普适性的选修课程,课程中充斥着大量概论性或者导论性的内容,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知识传授层面,课程内容同质化、碎片化,能力和素养也被弱化、边缘化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独立学科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不同学科参与程度低,创新创业内容缺乏与专业、学科的融合,不能满足不同学科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3.课程体系简单化。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不健全,还没有形成涵盖创意、创新、创业的完整链条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课程结构并不能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一些高校重创业、轻创新,更多的是关注培训创业者的课程,却缺乏培养创新者的课程。一些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上看起来很“丰富”,但课程间相互没有关联,学校并未深入思考为何而开设,只是将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毫无层次和结构地简单堆砌,使得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只能沦为边缘式、补充式的课程,难以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

4.教学方式形式化。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被认为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关键在于它倡导探索未知的、体验式的学习理念,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尽管一些高校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并大力推行翻转课堂、“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但课堂“形似却未能神似”,“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创新”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师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还有待激发和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未真正体现出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核。

三、核心素养理念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上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当前,我国以“核心素养”引领和统领课程建设,其目的就在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重构我国课程政策、课程标准,加强课程体系构建,推进课程改革。它对于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引发课程观念革新。核心素养改变了过去对知识的绝对化,从“教”的角度转向了“学”,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而是“通过知识来获得教育”,通过知识来提升人的素养和能力[7],超越了传统的知识技能观。因而,核心素养引发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即课程价值取向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从过去重视教学当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8]。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设计。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设计的变革。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的[9],因而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下,课程结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的建立。

第三,推进教学内容及方式的革新。核心素养作为主体诸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品格等的综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统整认知、技能与情意等面向的学习内容并加以实践。在教学方式上,回归生活世界,强调情境中的互动学习,在问题情境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技术性的技能。这些都将使得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思路

综上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一种先进的且具有适切性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来进行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核心素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是核心素养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环节。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图一)。

1. 课程体系:分层、分类

在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同|化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每个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学生素养发展需求来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一是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兴趣潜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每一层次目标都应体现知识、能力和品质等素养内涵。如,第一层次以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21世纪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养的社会公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于创新创业的思想价值体系。第二层次围绕“创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而异,既包括学术驱动型,也包括职业驱动型。第三层次针对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专长和兴趣的学生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企业家”,以及运用创业的原则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型创业者”。

二是分类开发多元课程。从知识结构来看,可以分为创新创业通识类、启蒙类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类课程,跨学科交叉创新类课程以及基于创业过程和按照特定主题开发的强化类课程。从教育方式上看,可分为渗透性课程、普及性课程、重点性课程和专业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涵盖讲座、案例教学、交互讨论、阅读等形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大类课程都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和创新创业的内涵结构来设置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独立的课程目标,既相互独立,又都反映每一个学习领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施教,科学设置各类课程的比重和结构,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生涯发展的可能。

2. 课程内容:融会、综合

核心素养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向学科本位转变,但并不意味着课程内容脱离了知识,而是将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从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10]。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要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课程,而是要明确现有知识体系中哪些能够提升创新创业方面素养,并以此作为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一是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各学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关键是要把创新和创业思维、技能融入到现有学科课程中,明确相关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使核心素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融会贯通。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高校更多的是结合学科、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取得“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两者之间的均衡。如聚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把学科发展脉络和国际学术前沿等融入课堂教学,将课内教学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开设“行业产业发展与创业”等课程。这不仅明确了创新创业课程在学科教育中的定位,反过来也塑造了专业课程。

二是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核心素养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它是包括心理教育、风险教育等在内的多维度教育,且当下的创新创业越发呈现出学科交叉和产业跨界的趋势。在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建设中,如果仅依靠商业、经济学科来开展边缘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建设只能浮于表面进行。因此,必须依靠整个大学的课程体系,从跨学科的角度打破被专业、学科所割裂的知识、技能体系,综合社会组织、文化价值、经济政策、法律实践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跨学科、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 教学方式:情境、体验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带来一种新的课程观。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除了向学生传递客观知识,还要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激励者,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通过组织基于行动或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挖掘和激发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并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倾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使之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有效地适应各种情境。

一是推进虚拟情境式教学。按照“以社会为中心”、“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范式,虚拟或者模拟一种基于创新创业的“亲身体验”环境,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使学习者能够有机会系统地将知识、理论应用于常见问题的解决,并通过深入探讨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的过程以及创新创业现象中的个人特质和行为,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外部规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是探索基于真实项目的教学。在课程中设计关于创新、创业的真实情境,将创业技能与项目设计相连结。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要求管理专业的学生修读“从实验室到市场”(lab to market)课程,参加课程的研究生在教师和商业导师的指导下,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并经历使其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当下,我国高校应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实习,将学生与教师新兴科研项目、技术转移办公室、风险投资公司和企业直接关联起来,更多地将教学场所放到创新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市场乃至企业现场,与研发线、生产线和客户线相衔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来应对现实世界所面临的挑战。

五、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理论核心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创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与维度,建立起核心素养知识、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结构目标。只有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编写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使核心素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衔接,核心素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一致,避免核心素养与课程建O“两张皮”而导致核心素养泛化为一个概念的现象。

2.关于课程机制的问题。在课程开发方面,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学科课程以及跨学科交叉创新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难点。由于我国长期沿袭的是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使在局部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专业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相关制度依旧根深蒂固,课程建设中专业决定课程的现状依然难以改变。因此,树立“课程构成了专业,专业是由课程来体现”的大学课程观[11],推进大学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调整,才能为教师和院系创造实践机会和工作架构,并进行课程创新、学科间的合作和新的教学模式试验等。

3.关于师资队伍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尤其是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推广,对课程的授课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不仅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师力量,还必须引入企业界、创投界和相关行业组织参与,形成校内外协同合作机制。此外,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来,使具有创业精神的教师成为创新者并将企业家精神传授到学生等等,这些都是在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之课程统整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6(2):8.

[2] 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67.

[3] 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73.

[4] 王伟廉.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大学教育科学,2008(2):43.

[5] 徐华平.高校创业教育的哲学阐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70.

[6] 师曼,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33.

[7] 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8] 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

[9]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

第4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在分析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关键词】  中药专业; 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 改革成果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linked u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u yi, wang yun,wan deguang*, pan zheng,cheng yuy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mufu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ubjects is the trend of course reform in the world. it is a new exploration to combine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hows the achievemen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 words: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ing achievement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大趋势。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增大基础课比重,强调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多种需要的通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就是在中药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中药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研究中药的大学生,是中药专业课程建设的一个新尝试,是中药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也顺应了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潮流。与此同时,有着辉煌历史并正在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医药也需要用信息技术来研究、传播和提高,以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为此,自2002年重庆邮电大学创办中药学本科专业以来,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1  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

1.1  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教育的变革趋势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引起教育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将在更普及的基础上,注重于提高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尤其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把信息技术融入中药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顺应当今世界教育的潮流。

1.2  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符合当今市场对中药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药行业已发展为包括中药生产、流通、检验、临床应用、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多个部门的体系,这些行业都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中药教育面临培养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来研究和开发我国特有的中药宝贵资源,确保中药研究与开发沿着系统化、规范化、国际化方面发展,并早日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加强中药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联合,加速中药信息的全球性传播、共享和利用,已成为中药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对中药专业课程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上述人才的迫切需求。

1.3  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素质信息素质的提高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该在中药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药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改革中药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推动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中药人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动高等中药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

1.4   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结合,专业特色更加突出重庆邮电大学是以工为主,兼顾文、理、经、管、法的多科性大学,其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生物信息专业的创办,为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面对重庆地区众多的中草药资源,学校从中药专业成立开始,就把中药专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中药人才作为己任。

2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中药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中药人才培养模式需解决许多关键问题,首先要解决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切入点,使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科学、协调的有机结合。

   

探索研究中药专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具体方法,如信息类的课程的门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学分、比例等;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内容的选择、学时安排、比例等。解决中药专业教育解决中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解决在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中,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创办有信息特色的中药专业的问题。

3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采取的措施

   

利用重庆邮电大学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中药专业课程设置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渠道,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首先,深入调查中药相关行业对信息类技术的需求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主要包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信息类的课程的门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学分、比例等。在保证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计划的同时,首先增加数学类课程的学分,为信息类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增加了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生物信息学等课程。同时共享通信、计算机、化学、生物等专业的资源,增加信息类课程的选修课。2006年对学科总体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基础理论学时,加强了信息类课程的比重。

   

探索中药专业实验课程与信息技术实验课程的结合途径,加强实践环节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中药专业与信息类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较多的实验课程来验证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题组制定了新的实验、实习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实验学时等,延长了计算机的上机实习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考试过级比例。鼓励学生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比赛中把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提高研究水平。另外,加强对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如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索课程改革与学生的素质培养的关系。课程建设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强调单科独进而缺少综合训练”,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课程设置的缺陷,必然影响素质教育的实现。多学科、多侧面和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结合信息类课程的中药专业课程建设,本身就是素质教育建设的重要部分。另外,信息类课程的引入,在一定的程度上,能系统地训练思维,开发人的潜能,还能培养人自我开发,使之不断运用自己的所学,进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功能[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个性及潜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探索选修课的开设,注重个性发展。首先在专业课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可选择多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在设置各方向的课程时,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把计算机安全技术、网站开发的课程列入任选课,同时将任选课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全校,既不削弱原中药专业的主干教学内容,又使专业方向的知识范围适当扩展,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注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基础系列课程、专业基础系列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选修系列课程模块,使课程体系更为科学合理,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统一安排;把针对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计划之内,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到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抓好面上教育的同时,实施因材教育,尤其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特别加强了考研学生的培养,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

   

注意持续发展战略。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不断修订使之趋于完善。从2002年开始,课题组先后4次修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的结构,使中药专业课程与信息类课程的结合更加合理。

4  取得的改革成果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专业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的信息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增加信息类课程的比例,学生对信息特别是中药学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如:在信息类比赛(如大学生数模比赛)中获奖等。人才培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表现在: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得到更加协调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和将大幅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另外,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实验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学院的科技立项、毕业论文的撰写中充分体现了优势,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优势将更加明显。

   

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要实现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首先要求教师本身是复合型人才,需要提高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2]。本校高素质信息学教师的加入,壮大了本中药专业的师资力量;同时本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在教学改革中得到提高,他们把获得的信息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门路加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就业信息意识更加敏锐,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表现在:除传统的就业单位外,部分学生信息类行业或相关行业聘用;基础课的加强,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范围更广,考研录取的比例更高,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由10%增加到30%。

   

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由于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显著提高了本校的办学效益。把学校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相关措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项研究首先在我校中药类专业学生中实施,得到了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肯定。

5  展望

   

中药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一种探索,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具有信息优势的重庆邮电大学内,把中药专业的课程建设与丰富的信息资源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中药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表现了鲜明的特色和创新。

【参考文献】

 

第5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摘 要:本文讲述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共享资源课程建设与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模式改革、微课制作要点、在线考试和在线测试系统、答疑BBS系统、课程资源等内容。

关键字:微课;课程平台;共享资源课;答疑系统;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3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也应紧跟时代脚步,不断发展与升华。利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本质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整合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手段、知识传播的途径载体等等。其中教学模式又是新的资源共享课的核心内容,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套方法体系。

传统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往往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的浏览和使用情况、资源的下载和利用情况。充分融入现代化网络技术背景下的资源共享课更注重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甚至包括社会技术人员在内的多位一体的交互式学习和探讨。这种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新内涵不仅包括原有的内容,而且融合了在线答疑系统、在线测试系统、微课、微信等新形式、新技术。它解决了传统精品资源共享课互动性差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a) 提出了一种新的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新内涵;对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了发展和补充;

b) 新内涵对教师和学生具有更高的知识要求,信息时代赋予人类“信息型认知结构”,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将课程的组织形式、讲授方法、传播载体符合信息技术的客观要求。迫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客观上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

c) 新内涵要求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更高的互动性,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即时通过在线答疑BBS、在线考试平台了解自己知识掌握情况和寻求学习上的帮助。这种互动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是双向的。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内容:

教学模式改革:将微课应用于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为主导思想,教师把优质的教学资源,特别是授课视频上传至课程平台,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并且完成课后测试。学生根据测试结果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还可以根据学习效果选择重复学习。教师的功能是学习的组织者,疑难的解答者。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进行答疑,还可以通过共享资源课答疑平台进行答疑。

这种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学生先学的思想,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将重难点直接呈现出来,微课的优点还在于可以将学习视频反复多次播放,可以进行点播,回看。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

微课的组织:“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微课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适用对象分析,微课的学习者的水平决定了微课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微课不宜太难,一个微课应该在10到20分钟之间,主要讲述一到两个知识点。教学内容分析:每一个微课的内容都是服务于宏观的课程的,因此微课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为课程服务的。教学目标:微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通过某次微课的学习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录制了约25个微课,并将在以后继续录制约15个微课。

在线测试和在线考试系统:在线测试系统的功能在于每次微课学习之后的课后测试,基于此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W习状态。因此在线测试系统的试题库必须按照微课的知识点来组织。在线考试系统则是将微课的全部知识点试题化并保存到数据库表中,通过按照顺序、随机、均匀抽题产生试题。在线考试系统的试题要做到覆盖广、知识点比例适当、题量多、题目科学等要求。

答疑系统:答疑系统采用在线答疑平台,这是微课平台的一个子系统。主要负责搭建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线答疑系统具备三个优点:首先,学生不懂的问题可以即时在系统中提问。教师、社会技术人员或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有利于营造一种学术交流的氛围;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第三,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教学资源建设:传统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包含教学课件、考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和课程整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也毫无例外地包含这些内容。

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功能:

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应该具备操作简单方便、互动性强,具有上传、下载、播放等基本功能。例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组正在建设的课程平台,将具备视频课程在线播放、下载、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功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组成员开发的精品课程资源平台采用Linux+Apache+Mysql+PHP架构,LAMP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站开发平台。

互联网+时代到来,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微信、微课、微博、考试系统、答疑系统、课程资源整合到交互性极强的课程资源平台。我们相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将会迎来质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

第6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职业精神 校企合作 课程建设

2011年7月,为了适应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的建设需要,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与笔者学院正式签约进行合作办学,双方商定自2011年6月起,至2014年5月止,每年开办上海大众汽车机电工班(20人)和上海大众机电一体化班(30人)各一个,采用中德合作、双元制模式培养一批关键岗位后备技术工人。项目建设三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了更好地开展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理应成为校企合作“冠名班”课程建设的新常态。

党的十报告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其中所包含的“敬业、诚信”等内容也正体现了职业精神的内涵。所谓职业精神是指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要素。作为职业学校正大力开展的深度校企合作,更应积极完善学校、企业、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推动职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一、校企合作“冠名班”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意义

1.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2010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要根据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结合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坚持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通过加强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开展职业指导、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显然,要培养出一流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就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教育。

2.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必然举措

调查表明:与技能相比,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上岗要求中更重视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学校也逐步领悟到,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是科学发展现代职业学校的本质和核心,它紧扣教育的本质,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使个体活动社会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环节之中。鉴于此,职业学校要借力于校企合作“冠名班”的开设,在课程建设中勇于革新,将职业精神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是提升学校就业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就业质量。2014年6月23日总理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融入社会的行业,要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训相融合”,“职业技能人才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应该是有敬业精神加职业精神的人才。”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更受企业青睐,必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冠名班”中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冠名班”未能将职业精神培养真正纳入教学体系范畴

职业精神的培养效果在短期内很难体现出来,加上在校企合作“冠名班”教学效果评价中没有专门的评估硬性标准,使得学校在课程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只是简单地通过一些专题讲座或现成的课本知识,而且这些内容仅仅是一些理论上的泛泛之谈,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冠名班”的教学中,普遍表现出对于职业技能的重视,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和教学计划,在完善的考评体系下能得到有效落实,而职业精神是一种内在软实力的培养,在操作和评价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很难立竿见影,进而也就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

2.校企合作“冠名班”学生自己对于职业精神培养的漠视

对校企合作“冠名班”学生自身而言,他们认为进了冠名班,就是为了学习未来这个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将“冠名班”的学习等同于技能培训,而且由于没有技能学习中诸如“考证”之类的硬性指标,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无所谓的思想,加上教学方式的陈旧,过分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考核时采用分数这一片面的评价方式,又加剧了学生对于职业精神培养的轻视。

三、校企合作“冠名班”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途径

1.发挥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德育课程是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阵地,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既是一门知识性课程,更是一门人文课程,德育课作为通向道德的阶梯,承担着塑造学生的爱国思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强自立的性格等道德素质培养的重任;从学科性质上来说,既体现了显性教育的特性,更彰显隐性教育的魅力。有效利用德育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非常符合德育课程的本质目标。德育课程作为人文学科,涵括了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等课程体系,包含了对职业精神培养的诸多内容,教师必须挖掘出德育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职业精神教育内容,并加以整理分类,将职业精神的养成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德育课程教学,将课堂教学和职业精神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中理解职业精神的内涵,并将其自觉转化为自身的行动。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环节进行:

(1)以德育课程中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梳理整合其中所蕴含的职业精神内容,并将这些职业精神内涵有效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从教材中这些隐性的职业精神教育内容出发,并穿插相关专业职业精神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对职业精神内涵的认知。

(2)以校企合作“冠名班”中企业自身的职业规范等内容为基础,运用案例教学等,全面培养学生在理想、态度、意志等方面的职业意识,在实践中激励他们对职业精神的不断追求。

2.开发实践性课程,拓宽职业精神培育途径

一个人的职业精神表现如何在于能否自觉地把职业精神因素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同时,职业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主体主动、自觉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投入和参与,加深其感受和体验,从而把书本外化的职业道德要求逐渐内化为内在需求。

在具体实践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将职业精神培养引入到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学校主题活动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因此可以将职业精神培养和校园主题活动有机整合,将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视角拓展到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增强学生自理自立自强意识,培养他们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2)将社会实践大课堂引入职业精神培养中。社会大课堂是学生接触社会,进行实践的宝贵机会,因此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德育功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课程建设中有关“职业精神”要求的内容有机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职业精神培养的社会实践中。如通过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强调主动和奉献,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社会有了更为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参加“模拟法庭”,体会职业中严谨、严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纪律要求。

3.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培养

校企合作“冠名班”教学中,专业内容占很大比例,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与社会紧密联系,并融入相关职业精神内容的教育,将职业精神培养和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将职业精神培养的理念贯穿其中,依据学生所学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通过专业课教学推动职业精神的培养。

(1)在理论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内容。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创设职业场景,通过模拟各种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处理各种问题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如在汽车文化教学中,设置教学场景,假如你是销售前台,接到顾客的投诉电话,甚至是谩骂,你怎么办?让学生在模拟处理复杂问题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另外,还可以有意识向学生介绍本行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职业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本行业、本企业的工作环境、岗位职责和员工形象等,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和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真正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2)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职业意识,实现校企对接。这里的实践教学包括学校的实习、实训和到企业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在实践教学中,首先结合企业和岗位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与职业岗位相似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豪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培养学生严谨、守纪、敬业、创新的职业品质,如让机电班学生试着设计校徽并制作,让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电脑上设计校电视台台标等。事实上,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做事情的规矩,学会了敬业,认清了自己在做事情中的差距,从而明确了自己进步的方向,学会了精业、勤业。其次在实践教学的日常管理中,严格按照企业的“6S”等规章制度要求,进行责任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同时通过各种动态考核,将企业的这些职业规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职业精神。

四、小结

第7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知识模块整合;教材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35-01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实际上就是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的技术,也是人类处理信息的技术。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伴随“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作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面对知识经济的强大冲击,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贮、再生和施用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笔者在长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开发进行了创新和探究。。

一、打破常规知识系统,六大模块互相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角度讲,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根据教育部2000年11月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将信息技术课程学科化了,使学生产生一种“爬台阶”式的感觉,增加了实际教学中的操作难度。新时代的学生认知规律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广泛性大大增强,感性认识依然在学生的第一认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感性——兴趣——具体”的转化过程逐渐加快。在信息技术教材中,应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模块为基础,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主线,在学生认知中已有所接触了解的知识在教材中不必太重,同时提供教材中所需教学软件及作品范例,增加信息技术教材的可行性。

二、实现教材多样化,提倡电子教材、自编教材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而各校的师资设备条件参差不齐,这样,信息的更新速度、学校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决定了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课程建设均未定型,有待进一步探索。2000年11月,教育部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鼓励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多样化”。

当前,“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材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优秀书面教材,现行的《信息技术》新教材就是一套优秀的信息技术教材;

2、电子教材,如多媒体教学光盘、教学软件等;

3、自编教材,包括自编(组合)教材和自制教学课件。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本校实际,选择优秀书面教材与电子教材。同时笔者倡导:

1、在深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现有教材进行知识结构的重组、增删,以适应儿童的认识规律,同时添加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知识的“刷新率”。

2、根据需要制作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增强课堂的交互性与生动性。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

“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是当前主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初期,它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弊端:

1、拘束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

2、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不能得到培养。

“任务驱动”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有目的地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进行各门学科的学习,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尝试,总结出以下操作过程:

1、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A、简单技能的学习:任务——尝试——讨论交流——启发指导——新任务

B、复杂技能的学习:任务——启发指导——尝试——讨论交流——新任务

其中的启发指导过程可适当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来进行,教师加以点拔。复杂技能在关键、难点处要作较为详尽的指导。

2、巩固提高学习阶段:

A、操作质疑——分析解决——尝试——新任务

其中的操作质疑是由学生在演示者(教师或学生)的操作中发现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新知——知识迁移的过程。

B、小任务a——小任务b——小任务c——组合任务

这是由完成多个小任务向多元化、集成化任务的转变。如在学生学会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及图片的保存、复制、粘贴后,要求学生完成将几个图形绘制好,使用复制、粘贴将几幅图片组合成一幅图片。

在这四个操作过程中都有一个从“尝试”到“新任务”的递增过程,新任务适当增加了难度,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提高,同时有

C、主题——自主尝试——讨论交流——修改完成

这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阶段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个自主、合作、创新的过程。主题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自定,并要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留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制作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小队报”,使学生通过使用学会的操作技能,及与同学的讨论、交流、借鉴,创作出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第8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型本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一、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总趋势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其它科学技术的全面结合,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则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正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在教育领域如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议题。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工程;2003年,我国教育部启动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中提出来通过教育信息化与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质量工程” [1];2012年3月13日,我国教育部了“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2]教育部在其网站公布了2013年工作要点文件也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将成为教育的时代强音。

二、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是高等职业院校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职高专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核心模块的课程,它主要培养从事聚合物材料改性、成型加工生产、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十分紧缺,虽然全国各地的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每年都有大量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许多毕业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却达不到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有必要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整合,一方面以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课内整合”和“课外整合”进行学科教学整合,使学科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新的课程体系中,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科书、创建游戏式的教学方式等,可以使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得到整体优化;进而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为塑料模具相关的企业输送大批合格的人才。

三、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整合的研究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目的是改革旧的教学结构的、建立新型的、符合信息时代特征和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结构,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具体为:

1、教师方面:培养教师的整合理念,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创新理念、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发展观理念、人本理念等,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生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体会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途径和模式,并使其明白整合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意义,从而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尤其是要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缩短从学校到企业适应期做准备。

四、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整合的具体措施

1、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价值观念

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还只停留在是单纯地将信息机械应用于教学上,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通过学习让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选内容既要有代表性,又要通过学习达到既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就要求所设置的教学项目:第一,能够涵盖所需的知识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能够服务于企业;第二,要充分考虑各类信息技术资源和学校的教学资源,使所选内容具备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第三,要突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点。基于此,在研究中必须认真研究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研究高职学生的现状,研究企业目前对此类人才的要求,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学内容。

3、创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应该从原有的45分钟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中解脱出来,形成“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创建“情境-探究”的教学模式、“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创建利用各类网络资源的“网站开发模式”、游戏教学模式、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等等。

4、建立多元考核机制评价学生

传统的教学评价都是一卷定高低,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只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能力,所以必须建立一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

5、编制一批信息化教材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目前只要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学生就可通过手机、iPad、电脑等随时随地的上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建立网络教科书平台,从而满足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结论

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整合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反思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一种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第9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1.实验教学开展的整体水平令人堪忧。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实验室条件不够,仪器设备不足;另一方面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实验教学方法不当,与新课程新课改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已远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亟待加以改革。在“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实验教学大多围绕中考、高考运作,而不是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直接目标。

2.实验室的面积和数量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

3.部分实验室基础设施、安全设施不完全,如通风、上下水管线、监控、消防设施、事故急救冲洗嘴等或老化,或不标准、不配套,存在安全隐患。绝大多数学校实验室的废水是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的,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4.地区与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别大。许多农村学校由于政府投入不多,经费严重不足,仪器药品缺乏,不能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实验开出率很低,普及实验教学的任务十分艰巨。

5.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亟待提高。理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热衷于制作多媒体课件而缺乏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实验员的工作由于缺乏重视,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实验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多年得不到培训,结构不合理。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学人员比例偏低,甚至一些没有学历、不懂专业知识的人担任了实验员,实际上只算得是仪器保管员,根本承担不了有关工作,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还有,实验室人员配备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导致探究性实验无法开足开好。

6.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机制和观念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形势的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对实验室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无法规定严格的硬性指标,实验室建设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也是实验室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管理落后,使得实验仪器的申报、购买使用与维修,实验室的开放及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

新课改中《化学课程标准》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探究为主,无论是实验内容还是时间都具有开放性,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应当适应教改要求。在此,我就化学实验室建设怎样适应新课改要求谈谈自己的认识。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验教学是实验室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认识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要把实验教学的注意力从应试转移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来。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形式,加大对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并积极开设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将过去实验室按照教材要求悉数摆设实验仪器,学生照方抓药的做法变为在实验室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规律,应尽可能让探究活动体现在每个实验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室应有的功能,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3.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增加实验室和附属用房的数量,保证药品、仪器等材料的补充与供应,保证每个班级每个实验都能及时开启开足,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动手需要。

4.按照标准配齐配足教学仪器设备,同时提倡自制教具和使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做实验,丰富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需要。

5.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学校要有实验室操作规程、安全规定及实验教师工作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岗位职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在实验室管理中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实验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接触了解最新的现代科技、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及时把握新技术为教育领域创造的革新的机遇跟踪和创建最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水平,加快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实验室的建设。

7.加强培训,改善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提高实验教师准入门槛;编写系列化的培训教材,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实验教师要持证上岗。认真落实实验教师的各项政策和待遇。在政治、经济、生活、职称评聘和继续教育要一视同仁,切实保障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

8.建立和健全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查评估机制,完善对地区、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只有把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教师开展实验的水平与成绩、管理人员教学与管理的水平和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等纳入对地区、政府、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督导、评估和评价体系中,这样才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和作用,提高实验室利用率,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翠萍.浅谈中学化学实验[J].中国校外教育,2007(3).

[2]赵丽君.浅谈中学化学实验室的规范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

[3]汤家华,常世科.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甘肃科技纵横,2007(1).

[4]郑长龙主编.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