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电市场研究范文

风电市场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电市场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电市场研究

第1篇:风电市场研究范文

关键词:除盐水箱;密封方式;膜式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levant tank sealing method, for some commonly used methods, dis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and directed to a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new tank sealing film type flexible floating roof technology, its technical performance and installa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 . Tuoketuo Power Company Limited through a lot of investigation and evidence collection, decided finally desalting tank isolated air seal is adopted for film type flexible floating roof seal technology.

Key words: Demineralized water tank;Sealing mode;Film type

1、概述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托电)化学补给水系统共有4台2200立方米除盐水箱,肩负着全厂8台机组正常运行补给水作用,同时每台机组有一台凝结水补充水箱,为每台机组运行中补水。如此多的水箱,如何保证这些水箱密封良好,不会因二氧化碳、灰尘等污染造成水质劣化进而产生机组汽水系统结垢、腐蚀等问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结合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我厂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单层膜式柔性浮顶是一种比较适合我厂的一种水箱密封方式。

2、除盐水箱密封的必要性

为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除盐水箱和凝结水补充水箱内必须储存一定的水量,除盐水平均要在除盐水箱内储存16-24小时,在凝结水补充水箱内储存10-14小时。除盐水在水箱储存过程中,极易受到二氧化碳、氧和灰尘污染。除盐水一旦污染就会使其品质急剧下降,进而造成热力设备的结垢腐蚀。空气中的CO2进入除盐水后立即形成各种含碳化合物(H2CO3、HCO3-、CO32-)除盐水中的这些含碳化合物非常难以清除,即使是向水中加入氨等碱性物质将PH提高,也只是将CO2转化成(NH4)2CO3等含碳酸根化合物,并没有清除CO2,当除盐水进入热力系统后,一旦碳酸分解仍会使热力设备腐蚀,使水中Fe、Cu等含量居高不下。因此对除盐水箱实施密封是十分必要的。

3、除盐水箱密封方法

目前国内外密封方式很多,本文对一些常用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

3.1、缓冲水隔离法

将水箱进、出水连接在水箱底部的一个接口上,用水时优先使用新水,上层陈水起到隔离缓冲作用。

水箱是不断进水和出水的,液体扰动无可避免,缓冲水区无法保持稳定,密封效果无法保证。

优点:无运行成本。

缺点:作用有限,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2、密封液密封法

将比重小于1的密封液倒入水箱中,密封液浮于水面上,将水和空气隔离开,以达到密封保持水质的效果。因密封液也会被灰尘等污染,因此应定期更换。

优点:工艺简单,密封效果良好,而且不受容器形状限制。

缺点:该法对密封液的要求很高,它应该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且不能溶于水。降低密封液的成本是该工艺主要问题,国内外市场比较少见。

3.3、氮气方法

将水箱顶部的空气置换为干净的氮气,使水箱内水不与外界接触,从而达到保持水质的目的。因为水箱液位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补充和排出氮气,对安全设施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一旦安全设施失灵会造成压力过高或真空,从而造成设备损坏。

优点:密封效果良好,在西方国家的设计中常见到这种密封方式。

缺点:对安全设施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消耗大量氮气,运行费用较高。

3.4、碱液吸收方法

在水箱通气管上连接一个容器,内置碱性物质,主要原理是通过碱性物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不能进入水箱。常用的碱性物质有碱石棉和液体工业碱,碱性物质需要定期更换,冬季要考虑防冻问题。

优点:密封效果较好。

缺点:碱性物质更换不及时会造成水质波动,维护工作量大,冬季要防冻,水箱运行状态要求严格。

3.5、塑料小球密封法

将大量特制空心塑料小球放在水面上,隔绝了水与空气的接触,以达到保持水质的目的。

该工艺20实际80年代引入我国,国内大多数电厂都采用该技术。该产品设计上解决了球与球之间空隙的问题,理论覆盖率95%以上,但在实际运行中不可能达到最佳排列,另外液面波动也会引起球运动,所以密封效果不够理想。

优点:工艺简单,便于清扫。

缺点:密封效果不够理想。

3.6、硬浮顶密封法

水箱内加一套浮顶,使水箱水面与空气隔开浮顶像活塞一样随着水箱下降或上升而浮动。浮顶有软浮顶和硬浮顶之分,硬浮顶有金属浮顶和钢架发泡EPS浮顶。安装浮顶的水箱必须是下进水,水箱结构必须是直筒式。硬浮顶最大的缺点是安装和检修不便,发生故障后检修很困难。

优点:密封效果较好。

缺点:安装和检修不便。

3.7、气囊式软浮顶密封法

软浮顶和硬浮顶一样像活塞一样漂浮在水面。软浮顶没有硬支架所以检修比硬浮顶方便的多。软浮顶有浮块式、

气囊式、单层膜式等。气囊式浮顶最大的问题是气囊漏气,一旦气囊漏气则浮顶下沉,密封破坏。而且气囊漏气后很难检修。

优点:密封效果较好。

缺点:易损坏,难检修。

3.8、单层膜式柔性软浮顶密封法

近年国内市场出现的单层膜式柔性浮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柔软而有弹性,密度比水小,不需要浮块、气囊等附件就能自然漂浮在水面上,结构非常简单。因为单层膜式柔性浮顶的弹性很好,所以能够和水箱侧壁紧密结合,密封效果优良。在托电进行的密封效果对比试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单层膜式柔性浮顶的密封效果明显优于塑料小球密封法,也略优于硬浮顶密封法。而从设备成本上看,单层膜式柔性浮顶的价格还要低于塑料小球。

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理论上可使用20年以上。水箱检修时可将浮顶卷起,非常方便。更换一套全新的浮顶也只需要48小时,安装检修都十分方便。

使用单层膜式柔性浮顶的水箱运行过程中水箱水位不可过低,低水位运行时进水水流冲击可能造成浮顶打卷失去密封能力,严重低液位时可能将浮顶吸入出水管造成浮顶损坏和断水。

优点:密封效果较好,成本低,检修方便。

缺点:水位不可过低。

4、结论

综上,除盐水箱的各种密封方式中,以我国近年研制的单层膜式柔性浮顶性价比最高。该密封方式隔绝空气效果好,成本低,运行维护工作量极小,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适合在除盐水箱密封中应用及推广。结合托电的制水情况和水箱特点,单层膜式柔性浮顶可作化学除盐水箱的首选密封方法。

参考文献

【1】DL/T5068-96,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第2篇:风电市场研究范文

【关键词】风电场;电容电流;消弧线圈;低电阻

0 引言

安徽省位于第四类风资源区,适宜建设低风速风电场。由于山区风能资源丰富,同时征地较简单,因此安徽省风电项目多建设在山区。风电场中各风机点位均位于山脊上,风机间距离较远,造成集电线路的长度较长,使得集电线路系统的电容电流较大,对风电场和风电场升压站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本文以安徽省境内枞阳风电场为例,就选择风电场35kV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进行探讨。

1 项目概况

拟建风电场位于枞阳县山区,规划容量49.5MW,安装33台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一座110kV升压变电站。

110kV升压站安装1台110/35kV、50MVA的主变压器。110kV侧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35k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

风电场风机出口电压为0.69kV,经0.69/35kV升压箱式变压器将电压升至35kV,33台风机――箱变组成2个汇流集电单元,两个汇流集电单元分别由16和17台风机――箱变组成,2个汇流集电单元接入110kV升压站35kV母线。

由于项目位于山区,各风机点位距离较远,造成集电线路的长度较长,同时根据环评审查意见,集电线路除跨越山沟处采用架空线路外,其余须采用地埋电缆线路,以减少对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基于以上原因,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的电容电流大幅增加。当35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系统电容电流过大,接地点电弧不能自行熄灭,出现间歇性电弧接地。系统中将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可达相电压的3-5倍或更高,并且持续时间长,可达几小时,它不仅击穿电网中的绝缘薄弱环节,可使用电设备、电缆、变压器等绝缘老化,缩短使用寿命,而且对整个电网绝缘都有很大的危害。所以,选择适当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减小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危害,将会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安全运行有重要的影响。

2 电容电流计算

枞阳风电场工程35kV集电线路架空线部分均采用LGJ-240/30导线。其中,单塔单回路路径总长约1.2km,同塔双回路路径总长约2.6km。

35kV集电线路电缆部分选用35kV三芯电力电缆ZC-YJV22-26/35kV 3×240mm2,共17.8km。风机箱变至出线杆塔采用ZC-YJV22-26/35kV 3×70mm2,共1.5km。变电站内电缆采用ZC-YJV22-26/35kV 3×95mm2 共0.3km。

计算主要依据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内的有关公式:

1)有架空地线的单回路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为:IC=UeL×10-3(A)

(Ue为电网的额定线电压(kV),L为线路的长度(km),同杆双回线路的电容电流按单回路1.6倍取值)

根据上式,35kV架空线路电容电流为:

单回路IC1=35×1.2×10-3=0.042A

双回路IC2=1.6×35×2.6×10-3=0.1456A

2)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为:IC=0.1UeL(A) 。同时规定,变电所增加的接地电容电流值需考虑13%的附加值。

根据上式,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为:

IC3=0.1×35×(17.8+1.5+0.3×1.13)=68.7365A

3)在忽略风机箱变高压线圈和升压站主变低压线圈的对地电容电流情况下,风电场35kV侧电容电流为:

IC= IC1+ IC2+IC3=0.042+0.1456+68.7365=68.9241A

3 接地方式选择

3.1 各规程规范对风电场35kV系统接地方式的规定

1)《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DL/T5383-2007)第6.5.1条规定“……,35kV集电线路或电缆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时,均应在变电所装设消弧线圈。”

2)《风电场工程电气设计规范》(NB/T 31026-2012)第4.9.2条规定“风电场主变压器低压侧35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宜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接地,也可采用其他接地方式,但不应采用不接地方式。”

3)《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第3.2.3.3条规定“风电场汇集线系统单相故障应快速切除。汇集线系统应采用经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不应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柜接地方式。经电阻接地的汇集线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应能通过相应保护快速切除,同时应兼顾机组运行电压适应性要求。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汇集线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应能可靠选线,快速切除……”。

可见,各规程规范对于风电场35kV系统接地方式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有经消弧线圈和经低电阻接地两种方式,实际执行时,须经当地电力、规划等有关部门认可。

3.2 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采用消弧线圈接地,当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消弧线圈呈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的方向相反,可以使接地处的电流变得很小或等于零,从而消除了接地处的电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危害,自动消除故障,不会引起继电保护和断路器动作,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风电场35kV系统若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技术规定》(DL/T 5222-2005),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为:

Q=KIC■(kVA) (K为过补偿系数,取1.35)

Q=1.35×68.9×■=1879.6kVA,

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取2000kVA。接地变容量也取为2000kVA。

事实上,随着风电场规模的扩大,35kV系统的电容电流会更一步增大,消弧线圈容量也会更一步增大。

根据《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DL/T 1057-2007),35kV消弧线圈额定容量的优先值最大为2400kVA。当消弧线圈的容量超过此值时,需专门定制,应用案例较少,也会带来投资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在布置和安装时,由于体积增大,均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当风电场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不宜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案。

3.3 经低电阻接地的方式

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可以增加故障电流的大小,提高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快速切除故障,以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作用。

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技术规定》(DL/T 5222-2005),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电阻值为:

RN=(Ω) (Id为选定的单相接地电流)

当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时,要求流过接地点的电阻性电流不小于电容性电流,以限制间歇性电弧接地时的过电压水平在2.6倍相电压以内。

本工程选定单相接地电流Id=200A,所以RN==101Ω。

接地变参数选择,按变压器耐受短路电流过载时间10S,变压器的短时过载容量为ST=40400kVA,按变压器过载系数10.5计算[1],变压器容量S=384.8kVA。变压器容量选择400kVA。可见,接地变的容量较消弧线圈方案大大减小。

第3篇:风电市场研究范文

在惠普、戴尔、宏的业绩均表现平平的第三季度,联想业绩却出现了超过30%的强劲增长。

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8970万台,增长11%,低于预期的13.5%。IDC报告指出,惠普、宏和戴尔等几大制造商第三季度业绩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联想和华硕在本季度表现强劲,增幅均超过30%:东芝销量增长约15%。

报告指出,惠普当季度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主要是美国消费者需求不足以及亚太地区销量下滑。惠普本季度个人电脑出货量基本与一年前持平,市场份额下降到17.6%。宏的市场占有率下滑至13%,戴尔市场份额则降至12.4%。

今年上半年,宏基董事长王振堂曾预计,今年商用PC将出现井喷,目前商用PC与消费类PC的出货比例是3:7,今年这一比例将达4:6。与消费类PC的更换周期不同,商用PC有固定的更换需求,这个需求在过去几年就应该展现在订单上,但正巧遇到金融风暴的冲击而往后顺延。不过,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企业恢复资本支出,今年下半年商用PC换机潮能有效带动商用机种出货量。

02 2012年我国车用锂电池需求或超70亿瓦时

10月21日,国家863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在上海表示,如果按照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计划推广量来算,预计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所用的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超过70亿瓦时,品质合格的电池产量与需求有相当大的缺口。

王子冬介绍,以2012年目标来看,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辆(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达到15万辆),按照2-10kWh,辆车,平均5kwh/辆车计算,则需要动力电池25亿瓦时。纯电动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按照客车160kwh/辆车,小车30kwh/辆车,小车和大车的比例为5:1,则需要动力电池56亿kWh。

03 丰田全球再召回百万汽车国内13万余辆被召回

国家质检总局10月21日通报称,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11月15日开始召回部分皇冠、锐志轿车,以上车辆数量共计134234辆。这些被召回的车辆包括2005年2月2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生产的71840辆皇冠轿车,以及2005年10月18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生产的62394辆锐志轿车。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后轮制动钳的滑动导向销防尘罩内部进水,使得防尘罩的安装部位及滑动销生锈,影响制动钳的制动性能,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的后轮制动钳滑动销的防尘罩进行免费更换。如果制动钳滑动销锈蚀严重,则免费更换新的制动钳总成。

当天,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还宣布在全球范围召回大约150万辆汽车,以修复制动液泄漏故障。

这家汽车业巨头说,打算自愿在美国召回74万辆汽车,在日本召回60万辆汽车,在欧洲、澳大利亚、中国、亚洲其他地区各召回数万辆汽车。

04 十二五期间能源局拟推可再生能源十大工程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消息,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已形成初稿,并初步与科技部、海洋局等部门交换了意见,但尚未全面征求意见。规划将提出“十大可再生能源重点工程”,“十二五”期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将重点围绕十大工程展开。

据透露,入选十大可再生能源重点工程的包括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等。其中,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将推动金沙江、怒江流域的水电开发:对于我国此前规划的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其中将有五大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对于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十二五”期间将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两方面进行双重标准考核。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初步确定了主要可再生能源行业“十二五”期末的发展目标,其中,光伏发电装机目标为5GW,风电装机目标为9000万千瓦。尽管如此,能源局人士预计光伏和风电产业“十二五”期末的发展超越目标的可能性很大。

能源局人士表示,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力促水电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主体作用,将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新生力量,将太阳能作为后续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同时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

05 我国完成统一税制外企将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10月21日,国务院了自2010年12月1日起,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内外统一的通知,这意味着中国终于完全实现了税收制度内外统一。中国政府在1985年和1986年先后出台了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暂行条例,为当时城市建设和扩大教育经费提供了有效来源。

此后,为了鼓励外商在中国投资,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通知》(国税发[19941D38号),在通知中规定,在国务院没有明确之前,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一优惠措施持续了16年。

近年,随着统一税制、公平税负,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的目标,中国政府先后对税收中存在的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税负不平等现象一一进行改革。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年初就被列入财政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终于在2010年最后一个月得以实施。

06 东航借航空联盟开拓国际市场

东航自加入天合航空联盟以来,不断加紧与联盟伙伴共同扩张国际市场。近日,东航现已通过增加航班和调整国际远程航班时刻,以及与联盟合作伙伴的网络合作,发力北美航线,实现每天都有航班飞往北美主要城市。

据东航介绍,东航携手联盟伙伴发力北美航线后,将大大增加国内主要城市经上海浦东枢纽至北美地区的城市互通,并逐步实现中美间上千个城市之间的“联程值机,行李直挂”,一票穿梭中美。

据悉,目前上海一纽约航班从每周五班已增加到每天一班,能够衔接的国内航点从16个增加到了20个,到达纽约后,通过合作伙伴达美航空公司在肯尼迪机场枢纽的网络支持,在当地可衔接的联程航班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38个,基本覆盖北美中东部和中南美部分主要城市。而从纽约起飞的回程航班可以接纳来自北美37个城市经浦东枢纽到达中国国内19个城市,由此形成了从广州、昆明、南昌、南京、武汉、青岛、大连、北京和香港等城市与北美、中南美38个城市间的超过1000个的衔接机会。

第4篇:风电市场研究范文

一、引言

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的经济持续低迷,其贸易保护主义也时有抬头,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2011年的当地时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在华盛顿对德国光伏巨头Solar World在美分公司以及其他六家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提出的,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联合调查申请举行首次听证会,决定对此案进行立案调查。此事件将影响中国国内75家主要光伏企业的对美出口。据悉,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14家中国光伏企业已经联合抗辩美国“双反”,并委托美国盛德律师事务所为应辩事宜。由于我国光伏企业的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因此,对此次事件处理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光伏企业的长期发展。在目前国际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渐枯竭的情形之下,大力发展光伏能源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采取“双反”调查的现状

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欧盟光伏产业大国削减了对光伏产业的扶植力度,而来自多家权威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均显示,因为欧洲市场萎靡及国内市场启动乏力的影响,2011年以来,国内光伏市场全产业链产品价格均呈一路下滑态势。在2010年12月,2011年5月和11月多晶硅料的价格分别为80美元/公斤,67美元/公斤,40美元/公斤;光伏电池片的价格分别为1.3美元/片,0.95美元/片,0.55美元/片;多晶硅片(156mm)的价格分别为3.6美元/片,2.7美元/片,1.5美元/片。

价格下跌的同时,是众多企业节节攀升的库存量。眼下国内的产能估计已经达到30GW-40GW,而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才达到24GW,也就是说,即使全球都用中国的光伏电池,中国还是有1/3-1/2的产能要放空。

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4大巨头英利集团、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陆续了第三季度财报,4家公司共亏损2.9亿美元。一度风光无限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产能过剩,市场需求萎缩。受基本面的影响,在美国上市的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无锡尚德等中国光伏龙头企业,2012年以来连连亏损,股价下挫了70%以上,无锡尚德目前股价只有2美元左右,而它的股价最高曾经达到过85美元。

三、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从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太阳能的优势可以看出光伏产业是一个未来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

在能源形势以及生态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产业蓬勃发展,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200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561MW,而2010年全球光伏太阳电池产量达到了27.2GW,比上年增长了118%,该增长率创下历史新高。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案中,光伏并网发电的增长势头最为迅猛。从2000年到2009年,并网光伏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0%;并网光伏发电在所有太阳能电池发电应用中的份额也由2001年的50%左右增长到2009年的90%以上。

据IMS研究收集的数据,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增长了24%,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4GW。其中欧洲仅增长3%,美国和亚洲加速了全球安装量的膨胀。去年,意大利取代了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市场,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安装量占全球的78%。

从我国可开发的资源蕴含量来看,学者和专家比较公认的数字是,生物质能1亿千瓦,水电3.78亿千瓦,风电2.53亿千瓦,而太阳能是2.1万亿千瓦,只需开发1%即达到210亿千瓦,我国2010年总的电力需求为41.92亿千瓦时;从其比例看,生物质能仅占0.46%,风电占1.74%,水电占1.16%,而光电为96.64%。根据欧洲JRC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在世界电力的供应中显现重要作用,占比达到10%以上,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比例达到30%;205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总能耗的20%,可再生能源占到50%以上,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发电将在能源结构中起主导作用。下图为光伏发电和常规发电的比较,更可说明光伏发电这一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及未来价值。

从图1可看出,截止2010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占总电力的比例尚不足0.5%,而该产业在2010年的年产值已经超过3000亿元,吸纳的就业人数超过30万。由此可见,光伏产业若遭受打击而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

(二)从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来看,光伏产业作为应对能源危机而诞生新能源产业,已经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从全球的光伏发电市场来看,其本质是一个政府政策驱动的市场,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仍是传统能源发电的8倍以上,如果完全依靠市场驱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所以政策扶植成为当前推动光伏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政策突变不但使本国光伏市场立即陷入低谷,对全球光伏市场也产生了巨大冲击,这充分说明了光伏市场对于政策的敏感性。日本和德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证实了政策引导的力量。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是光伏产业向前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德国于1991 年首先提出了“1000光伏屋顶”计划,开创了政府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先河。在2001年1月颁布实施了与“全网平摊”相配套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法》。2004年1月实施修正后的上网电价。在《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法》拉动下,德国的光伏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使德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

日本于1994年开始执行阳光计划,把光伏发电作为国家电力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06年,日本住宅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37.4万千瓦,规模比之制度开始时1994年的0.2万千瓦扩大了数百倍。虽然日本在2004年底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13万千瓦,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但由于在2005年停止了对太阳能产业的辅助政策,到2011年,其新装机容量占全球新装机容量的比例只有4%。从已有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出台的光伏发电政策取得了预期效果,是有效使用政策工具的典范。

美国法律中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有颁布于1978年的《公共事业政策管理法》、1990年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案》,其中2005年布什政府签署的《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一直沿用至今。奥巴马政府2009年经济刺激法案中,适用于太阳能光伏的政策主要有:可再生能源项目享受30%的初始投资补贴,代替原来的税收抵免;可再生能源贷款担保计划;可再生能源相关制造业可享受30%的税收抵免。2010年,美国参议院又通过“千万太阳能屋顶提案”,计划在2020年之前安装1000万个太阳能系统。

相对而言,中国的光伏产业起步要晚得多,相关政策与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也相对滞后。中国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但很多发展规划尚属于理论范畴,并没有确立具体的实施内容。2007年,国家电力监管会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2008年4月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开始施行。2009年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1月27日,中国政府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在这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一些扶植政策的激励下,在2007年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为20MW,占全球总安装量的比例为0.8%,到了2010年的时候,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达到500MW,占全球安装量的比例为3.1%。

世界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处于日渐减少的趋势,而随着世界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耗的能源趋于增加。由此,光伏产业作为最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将是保证国家持久发展的长足动力。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传统能源的过渡依赖必将成为我国发展的绊脚石。由此,如果美国“双反”不能打赢,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能源上再次制约于别人。

四、政策建议

1.组织一支精通WTO规则和相关法律的人才队伍。我国自加入WTO以来,频频遭受外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而国内欠缺应对此类案件的相关人才,往往需要依靠国外的相关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应对此类事件的处理能力。

2.加强光伏产业链的整合。目前,我国光伏企业数目众多,产能严重过剩,必须引导优质光伏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以提高我国光伏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淘汰大量落后光伏生产企业,使供需平衡,促进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健全光伏发电应用的相关体系建设。包括产品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并网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等,为光伏发电的市场化奠定基础。

4.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研究主要发达国家针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财税政策, 结合我国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的总体规划,拟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一揽子财税补贴、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并积极进行落实,增加我国国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降低对出口的依赖。

参考文献

[1]赵玉文.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及思考[C]. 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 2008.

[2]张耀明.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与前景[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7(01).

[3]朱玉知,孙海彬,李国荣. 光伏发电政策工具与政府选择――基于德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 生态经济[J], 2011(08).

[4]朱震宇. 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借鉴及启示[J]. 中国市场, 2010(13).

[5]罗如意,林烨. 美国太阳能扶植政策解析[J]. 能源技术, 2010(02).

[6]徐永邦,王彬. 中德光伏发电发展对照[J].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9(03).

[7]刘益君. 国内外光伏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0 (12).

[8]何晓萍. 光伏发电市场,政策仍需发力[J]. 新能源,2011(17).

[9]黄颖川. 工信部:光伏产业要警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N]. 南方日报,2011.

[10]李少卿, 陈晓平. 中国光伏产业寒冬:一个靠天吃饭行业的困局[N].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

[11]曾卫锋. 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 [M],2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

[12]胡润青. 国际光伏发电激励政策的变化和启示[J]. 中国能源, 2009(11).

第5篇:风电市场研究范文

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造船三大指标涨落互现

2013年,全国造船完工453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7%;承接新船订单69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2.5%。

全国完工出口船357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7.9%;承接出口船订单64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33%;截至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154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0.5%。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78.8%、92.7%和88.1%。

2、船舶行业经济效益延续下降态势

2013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共166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1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船舶制造企业4071亿元,同比下降6.2%;船舶配套企业932亿元,同比下降2.1%;船舶修理企业225亿元,同比增长11.4%。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2亿元,同比下降13.1%。其中,船舶制造企业171亿元,同比下降18.3%;船舶配套企业47.2亿,同比增长7.8%;船舶修理企业4.2亿元,同比增长13.1%。

3、船舶出口继续下降

2013年1~11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为26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9%。我国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其出口额合计为182.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2%。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亚洲出口163.6亿美元,占比为61.2%。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的共识和行动

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国发〔2013〕29号),针对船舶工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矛盾,抓住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提出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明确指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委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3〕16号),指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印发了《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明确老旧船舶拆解更新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实施对象;工信部还了《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为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明确了各项要求。全行业深刻地认识到依靠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严控新增产能是国家从船舶工业实际出发,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重大决策,是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由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2、抓住市场回升机遇,船舶海工接单成绩显著

2013年,全球船舶市场需求有所回升,海工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我国船舶和海工骨干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加强营销,全年新接船舶订单69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占世界新船订单1.4577亿载重吨的47.9%,以载重吨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其中,骨干船企优势明显,前30家船舶企业接单6279万载重吨,占全部接单的89.9%。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超过180亿美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5%,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已超过新加坡,位居世界第二。新接各类海洋工程平台订单共61座和1艘钻井船,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49座,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

3、加强科技创新驱动,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13年,骨干企业和研究单位强化市场需求引导,加强绿色环保主流船舶开发,加快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取得新的进展、新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新推出100多型绿色环保船型,优化和研发了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大型液化气船(VLGC)、超大型系列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海洋执法船、公务船、远洋渔船等高技术船舶和特种船舶,大多数船型获得批量订单。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自主设计或联合设计多型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风电作业平台、15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深水高性能物探船、5万吨半潜驳、油田增产船、海洋居住船、风电基础运输船等一批档次较高的海洋工程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双高”船型、海工产品接单金额比重进一步提高。中船重工集团公司2013年成为我国唯一一家获得“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企业集团。

4、“产学研用”密切结合,设计制造技术取得突破

2013年,一批国家重点高技术船舶(海工)科技项目通过验收。超大型集装箱船研制项目突破了船型总体设计、水动力性能综合优化、结构分析和设计、动力系统优化设计、集装箱堆放和系固、货舱通风、建造工艺等关键技术;超大型油船(VLCC)研制突破了少压载水船舶线型设计、阶梯型压载舱布置、新型底部斜升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科研项目在设计关键技术(总体方案、结构设计、系统集成、三维仿真、柔性构件等)、数字分析技术(稳性技术、动力定位、强度计算、疲劳寿命、耐撞性分析、构件涡振等)、模型试验技术(锚泊定位、动力定位、风洞模型等)、平台总装制造技术(精度控制、系统安装、专业模块制造、整体提升合拢、无余量建造、动力推进水下安装等)、专用焊接技术(焊接规范标准、高强度钢焊接工艺、残余应力控制、高压管线焊接等)等方面均取得进步和突破。这有力地支持了先进产品开发,缩短了建造周期,提高了建造质量,取得了明显效益。

5、海洋保障能力提升,海洋开发装备能力增强

为满足日趋复杂的周边海域的行政执法工作要求,适应海上维权执法及调配使用需要,保障我国渔民的海上作业安全,我国船舶企业成功交付了“海监01”号、“海巡5001”号等新型执法船,并承接了多艘5000吨级、3000吨级大型海监船及3000吨级渔政船订单;完工多型挖泥船、海洋救助船、打捞船等,使得我国海事部门的航海保障能力及海上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提高。

海洋科学考察装备进一步得到加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2013年开展首次试验性应用,首载科学家完成3个航段21次下潜,取得丰硕科考成果;深海移动工作站“龙宫”完成总装和首次水池试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深海探测和科研能力;“远望5”号远洋航天测量船海上测控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自动交会,“远望6”号成功完成嫦娥三号登月测控任务,为我国航天测控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6、重视配套设备研发,本土化率有望逐步提高

国内首台最大功率电控智能型低速柴油机10S90ME-C9.2型机、首台“绿色”极长冲程电控智能型低速柴油机7G80ME-C9.2型机、首台自主品牌6CS21/32高中速柴油机、万吨级海监船动力系统、低压690伏(2×1000千瓦)和中压3300伏(2×3000千瓦)国产化电力推进系统、首台2兆瓦高温超导电机、技术先进的碟式分离机、燃(滑)油供应系统、水封式焚烧处理系统、自升式平台升降装置、HDP3动力定位系统、大型平台吊机、压载水处理系统、新一代综合船桥系统(IB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船舶操舵仪等一批新产品研制成功,实现产业化或完成样机试制,我国船舶和海工装备配套设备本土化率有望逐步提高。

7、推进企业重组调整,资源整合迈出新的步伐

贯彻《实施方案》调整优化船舶产业生产力布局的精神,一些企业集团、主要造船地区积极开展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中船集团全面启动内部资源优化工作,14个造修船企业初步整合为8个;整合动力板块,成立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中船动力有限公司;调整九江地区“四厂一所”资源,改制组建中船九江工业有限公司;整合相关单位,夯实信息与控制板块、成套物流产业发展平台等,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江苏省造船业围绕“高端发展、品牌发展、多元发展”,根据地区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海工装备、远洋造船、配套示范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严格执行行业规范,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落后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资源闲置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鼓励船企结成战略联盟等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8、金融支持船舶工业,两大集团募资取得成功

201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及各有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重视市场研究、加强企业调查,对符合评估要求的国有集团和民营骨干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据不完全统计,金融机构与船舶企业签订授信协议2000多亿元,与境外船东签订买方信贷近50亿美元,通过融资租赁形式支持船舶出口,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船舶建造、承接合同和转型升级。

2013年,两大船舶集团创新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募资、发行债券取得成功。中船集团在香港完成8亿美元债券发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在境外发行3年期美元债券的军工企业集团;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整合军工资源上市,募资8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军工船企的发展。

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1、交船难,船东推迟接船情况较多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船舶运力严重过剩,航运企业亏损严重,加之造船新规频繁出台等因素,船东对前几年订造船舶的接船积极性不高,采取提高船舶建造要求、提出修改船舶合同等手段推迟接船,造成船舶企业生产计划调整、生产节奏打乱、管理成本提高、应收账款增加、资金状况恶化、经济效益受损。据分析,全行业有1000多万载重吨船舶由于各种原因推迟了交船日期,全年造船完工量下降幅度较大。

2、盈利难,造船业务基本无利可图

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船价长期处于低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船东推迟接船使管理成本增加,首期预付款比例下降、船东拖欠款情况严重使企业贷款的财务费用增加,船厂开工不足、能力闲置、生产节奏放缓等因素影响,船舶企业经济效益日趋恶化,亏损企业数量增加46家。统计显示,2013年1~11月,全行业实现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13.1%;应收账款1062亿元,同比增长4%;财务费用49.9亿元,同比上升12.8%。尽管全行业仍实现利润252亿元,但主要来自非船产品、物流配套、资本运作等业务,船舶产品生产业务已基本无利可图。

3、转型难,造船企业面临多种考验

国家提出船舶工业要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这已成为共识。但在实际贯彻中,企业转型面临多种困难。一是船厂船坞、船台、码头、大型吊机、专用生产线等设施、设备难以用于其他产品;二是大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研发能力薄弱,难以应对船舶技术不断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三是调整业务结构,市场开拓难度大,支柱产品难以培育和发展;四是兼并重组收购,骨干企业动力不足,职工安置、债务处置等问题难以解决。这些问题,都给船舶企业带来挑战,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务繁重。

4、融资难,依然是企业的突出问题

尽管金融机构对部分国有和骨干民营船企给予了融资支持,但对行业内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融资困难、资金紧张一直是近几年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由此,一些企业手持船舶不能按计划开工,影响交船进度;一些企业因落实不了贷款资金,丢失了订单,开工不足问题更加突出;一些企业更是因资金紧张拖欠职工工资,带来不稳定因素。

5、修船难,单船修理工程价低量小

国际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对修船企业也形成直接冲击。2013年,船舶行业重点监测修船企业完成船舶修理3608艘,同比增长2.9%,但船舶修理产值仅有129亿元,同比下降1.7%。主要是附加值较高的尾轴、舵系、机械工程等修理项目明显减少,大部分为换板、打砂、特涂等附加值不高的工程,单船修理工程量大幅降低。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修船行业缺乏自律,竞争激烈,修船价格报价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6、配套难,产品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国际海事新规的频繁出台,对船舶海工配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安全可靠、智能化、集成化的船舶、海工配套产品不断出现,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日、韩、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调整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对我国技术封锁,为占领船用市场采取低价竞争等策略;我国船舶配套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关键设备、系统长期依赖引进和进口,与日、韩相比,本土化率处于较低水平。国际船舶配套业的发展趋势和优势国家的竞争策略,给处于不利地位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带来严峻挑战,建设造船、海工强国,配套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预测和建议

2014年,据专家分析,美国经济延续温和增长势头,欧洲经济逐渐走出衰退,日本经济实现反弹复苏,中国经济仍保持在中高速发展阶段,全球经济增长力度加大。但全球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航运企业没有摆脱亏损困境,造船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新船价格低位徘徊,国际造船新规催生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专家们普遍预测,全球新造船市场难以全面复苏。乐观分析,新船成交可能维持2013年水平(约1.4亿载重吨),或会略有回落。从船型分析,液化天然气(LNG)船、液化石油气(LPG)船、汽车运输船、客滚船、化学品船,以及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型主流船舶市场相对看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仍将保持活跃,特别是浮式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前景相对乐观。

受航运市场低迷、完工船舶价格较低、生产成本刚性上升等影响,预计2014年我国船舶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将继续处于低位,全年完工船舶约为40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也会略有下降,手持订单量将保持在1.2亿载重吨左右。

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步伐

2014年,是船舶工业贯彻国务院《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关键之年。为实现《实施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全行业应在2013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对国际造船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和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出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环保船型、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二是加快海洋保障能力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建造好行政执法船、应急保障船、科学考察船、远洋渔船和工程船舶,满足海上维权执法、应急救援、勘察监测、工程施工、资源开发的需要;三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海工企业(集团);四是加大对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设备、系统的开发力度,努力提高本土化水平。

2.抓紧实施《船舶行业规范条件》

《船舶行业规范条件》是工信部组织行业专家,经过深入调查、反复研究形成的成果,是船舶工业加强行业管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提高技术水平、促进转型升级、引导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建议,行业内船舶企业能按照自愿原则,积极做好申报工作;各地方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也都要组织做好申报企业材料的初审和评估工作,使船舶行业当前这项重要工作有序、规范地开展。通过《规范条件》的贯彻实施,推动企业改进和完善生产条件,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3.深入贯彻“走出去”发展战略

船舶工业贯彻“走出去”战略起步较早。改革开放以来,船舶出口、技术引进取得了辉煌成绩;近几年,一些企业抓住机遇,收购、兼并海外设计研究公司和品牌,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和国家颁布的有关船舶行业的若干文件,进一步从对外投资合作,培育国际一流集团,获取先进技术、品牌,优化产业布局等角度,为船舶工业指明了“走出去”的方向。中国船协认为,尽管我国船舶工业以获得低成本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建设修造船厂的时机、条件尚不成熟,但以获得技术、品牌、人才资源,提高营销水平,贴近海外本土市场为方向,通过自建、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海外布局设立研发中心、建立营销维修网络和生产制造基地,是行业内大型企业集团需要深入研究和积极贯彻的重要工作。

4.关注中小企业的调整发展

中小企业在船舶行业统计的166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1541家,占比达92.6%,其中船舶制造中小企业717家、船舶配套中小企业549家,是船舶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小企业发展很不平衡,一些企业正确做好产品定位,发挥优势特长,加强科技研发,在所属领域逐步发展,做出特色,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一些企业由于产业环境、自身条件等影响,生产难以为继,面临停产倒闭的危险。为此,中国船协建议,各级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调整发展给予积极关注、分类指导。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要从产品研发、金融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引导其发展成为“专、精、特、新”的企业;对已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的企业,要引导企业果断调整,帮助解决调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5.重视海洋工程装备发展中的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