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安全信息可视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信息可视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信息可视化

第1篇: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 安全不良事件;数据结构化报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b)-0163-04

[Abstract] The medical adverse event data structure reports was designed since 2011 and applied in 2012,the report included eleven categories of adverse events,there were adverse events subdivision subcategories under each category.The entire reporting process was completed by the drop-down menu,it could achieve the full-house security overall adverse event data,automation,complete,accurat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report is intended to standardize the process of medical adverse event reporting,it can discover abnormalities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medical treatment,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medical events.

[Key words] Safety adverse events;Structured data reports;Management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因医疗活动造成的人身危害,与疾病本身无关,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某些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医疗不良事件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17%,而其中3%~5%是可预防的[1-2]。为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各国医疗机构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相继建立了医院安全不良事件与医疗差错的报告系统[3-4]。目前,我国众多大医院已实施医疗事故以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系统,虽对规范反复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有其局限性,如不能囊括所有医疗不良事件,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医院各部门间处于分散管理状态等[5-8]。为此,本院自2011年以质控科为中心设计了医疗不良事件数据报表结构化与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将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统一纳入质控科进行上报、统计、分析及处理,现介绍如下。

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结构化通报系统的构建

1.1 设计方法

1.1.1 设计思路 由质控科人员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要求,自行设计出基于本院实际真实不良事件数据资料的结构化与标准化医疗不良事件信息化报表,经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的智能化统计与分析,并逐步将各部门的工作集中进行统一处理。

1.1.2 职能划分 以质控科为核心,拥有全院的管理权限,包括查看、处理及分析等,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如医务科、护理部等分别拥有相应的医务、护理权限,各科室拥有各科室自己的权限。

1.2 系统功能设计

1.2.1 安全不良事件的智能化采集 主要负责对医院安全不良事件进行收集、分析和存储。该系统通过特定模板尽量涵盖所有变化情况,应用时通过系统自动反馈对模板进行不断更新完善。系统界面设计采用结构化“选择题”录入方式,将大量不良事件上报过程简单化,解决手写纸质上报或提交Office Automation(OA)形式上报所造成的费时费力、信息传递不全等缺点。

1.2.2 安全不良事件的智能化处理 系统通过上报内容对不良事件的类别、级别、原因等进行分类及整体评估,并定期对上一阶段上报的医院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处理,将不良事件的产生趋势与预防措施自动通过短信进行通知,同时通过网络发至各科室中,各科室根据事件的级别及时制订相应的处理对策。

1.3 系统模板设计

软件系统模板设计主要是充分考虑现实需求,基于方便快捷的基础上确保准确、自动地进行统计分析,以实现信息上报、信息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的功能。其设计模块主要包括7个方面: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模块;②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模块;③模块;④自动生成结构化表单;⑤自动统计、分析数据;⑥自动生成事件等级与原因分析;⑦用户管理模块。

2 结构化报表的内容及设计

2.1 分类

根据国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类与原卫生部医院等级评审标准[9],本院在查阅文献等询证基础上,将医院安全不良事件进行详细分类,主要分为手术事件,药物事件与输血相关的事件,滑脱、自拔等管路事件,跌倒事件,院内不预期性心跳停止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医疗处置事件,公共意外事件,伤害事件,治安事件以及其他事件[10]。

2.2 分类内容

对上述11类不良事件的每一类事件都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界定其详细定义及其包含的详细内容;对上述11大类不良事件下还有细分的子类别,每个子分类都可通过报表与软件的下拉式的菜单列出医护人员上报时依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勾选的相应类型[5],既方便快捷,又可通过下拉式菜单自动地将医院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类,便于医院行政部门对不良事件进行核实,迅速对不良事件的原因与防范形成正确的反馈,为下一步的医护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3 子类型报表设计

2.3.1 事件发生对象的设计 对每个事件的风险评估表进行设计,例如涉及全院检验事件的发生对象的下拉式菜单的内容设计如下。①该事件为哪一类医疗检查?放射检查类临床生理检查类检验类细胞/病理切片;②是否为侵入性作业?是否不知道;③错误发生阶段(可复选):医嘱开立阶段病人错误项目错误漏开医嘱其它,请说明;采检/送检阶段病人错误标本错误标本未贴条形码条形码错误标本保存方式错误标本不足标本延迟送验标本未送出标本遗失检查部位错误病人延迟送检未向病人充分说明其它,请说明;标本分析/检查执行阶段病人错误标本处理错误设备操作错误操作程序错误标本遗失检查时机错误检查部位错误检查项目错误显影剂错误其它,请说明;检查单位报告阶段病人错误判读错误转录错误报告延迟未发报告更改报告未通知贴错病历其它,请说明;临床单位判读阶段病人错误判读错误判读延迟报告未判读贴错病历其它,请说明;不知道其它,请说明。

2.3.2 事件发生原因的设计 设计原则是基于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设计框架包含该不良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原因,如设备仪器环境因素、工作流程因素、病人因素以及医护人员因素等。如该医疗作业标准流程:有制定书面文件实施相关教育训练建立质量管理机制执行质量管理其它,请说明;无不知道;事件发生可能原因(可复选):与病人生理及行为因素相关未遵从医嘱其它,请说明;与工作状态/流程设计因素相关缺乏标准作业流程未依照标准作业流程工作量过大人力未达预期配置其它,请说明;与人员个人因素相关由不合格人员执行人员疏忽仪器、器械操作不当临床训练不足环境设备不熟悉采用不适当信息(例:仅根据个人经验)其它,请说明;与器材设备因素相关器材设备未定时保养器材设备故障或功能异常未有异常警示系统缺乏适合的个人安全防护信息系统问题其它,请说明;与沟通相关因素与病人或家属缺乏沟通未告知病人完整信息医护团队间沟通不足其它,请说明;与环境因素相关缺乏适合的环境安全防护环境动线不良其它,请说明;不知道其它因素,请说明。

3 以质控科为中心的医疗不良事件的管理

3.1 科室层面

以往各个科室、部门的医生和护士均分别上报,医疗护理采取不同的上报方式,不统一,现在统一汇总到一个科室质控科,如此一来对全院安全不良事件的情况便有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为达到全院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可能。

3.2 医院层面

由质控科统一收集全院的安全不良事件,并分别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质控科每季度召开安全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专题会议,将单独一个部门能够处理的不良事件给予一个部门处理,并追踪处理结果,以达到持续改进。对于需要各部门协调处理的不良事件,则由质控科牵头统一进行分析和改进,并跟踪改进结果。

4 不良事件的上报情况和问题的解决情况

本研究随机抽取全院分散的不良事件手工方式单独上报与实施质控科为中心的数据结构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后的检验事件为例,各80例,比较新模式后不良事件上报的完整性、全面性,以及问题的解决情况。

4.1 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的比较

与单独上报比较,以质控科为中心上报后,其不良事件上报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均显著提高(P

4.2 解决问题力度的比较

以质控科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及结构化的信息化管理相对于手工化管理方式而言,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医护参与率、解决问题率均明显提高(P

5 小结

以往多数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多采取纸质上报或以OA形式上报,即使有少数医院应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但上报的内容繁琐且不齐全,在上报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医护人员书写大量的文件档案,至于内容是否齐全、是否符合专业内涵,则依赖于主任与护士长自身水平[11-12]。安全不良事件的复杂性与上报过程的繁琐是阻碍不良事件上报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13-14],因此,纸质上报或以OA形式上报明显不适用于多数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由于医护人员本身工作量大,复杂繁多的不良事件的上报又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上报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疏漏之处,医院行政部门难以对不良事件进行核实,很难在短时间内对不良事件的原因与防范形成正确的反馈[15-16]。应用结构化的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的统一报告表格,既确保上报的便捷性,又保证上报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统一性与完整性,有效提高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自主上报率,减少了漏报情况的发生,故更接近于原卫生部等级评审标准的A级标准。在对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中,以往注重各部门分别管理,单独上报管理和分析,现在采取以质控科为核心、以结构化为基础的信息化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并统一管理、分类,将单独属于各部门的划分予各部门管理,将属于全院问题的,由质控科牵头协同医务、护理、院感后勤等部门进行讨论,分析其根本原因,并应用PDCA循环进行质量持续改进,以期相同的安全不良事件不再发生[17-18]。采取以质控科为核心、以结构化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使上报更完整、准确、快捷,而且杜绝了以往零碎的单独管理模式,将医院安全的概念纳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使医院管理的各个模块集中起来,更利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以质控科为核心联同其他部门,更有利于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也更加有利于各部门的协调,从而确保医疗安全[19]。

目前该软件应用过程中仍发现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如质控科的工作权限及协调能力等,结构化的数据表格中仍存在少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循证资料不能全部囊括在内,故需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晓萍,田梅梅,施雁.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分类体系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5):1283.

[2] 崔小花,孙纽云,李幼平,等.美英加澳和中国台湾地区医疗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3):237-246.

[3] 张野,耿珊珊,谢舒,等.综合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障碍因素以及改进策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0):42-44.

[4] 程艳敏,刘岩,刘亚民.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述评[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0):40-42.

[5] 刘霖,叶旭春,陈华莉,等.国外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情况概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5):4257-4258.

[6] 田梅梅,施雁.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设计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10-12.

[7] 姚远,刘留宾,冯丹,等.军队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标准及其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2):1124-1127.

[8] 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8):726-727.

[9]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1〕148号][Z].2011.

[10] 郭霞,周卫,坚永彬.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2):124-127.

[11] 徐林珍,黄朋华,胡斌春,等.浙江省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01-1102.

[12] 徐军,鹏程,王鑫扬,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1):23-25.

[13] 王飞,潘宜敏,路阳,等.某医院医疗不良事件及安全隐患报告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初探[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z1):380-381.

[14] 徐玲先.血站实验室血型血清学质量控制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z1):382-383.

[15] 王乙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预警系统的应用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339-342.

[16] 周凌明,汪春辉,徐幻,等.医疗不良事件内部处理机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l):75-77.

[17] 李燕,陈秀英,丁明晖.住院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0):107-109.

[18] 施素华,孔悦,梁萌,等.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血液透析护士对内瘘疑难问题的处理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1001-1004.

第2篇: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GIS技术;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具体应用

当今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先进性,可高效,和谐更好的与传统产业对接。网络和信息已成为数字的基本手段,他们在企业中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煤炭矿山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在粗放阶段煤矿管理,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和共享机制的矿井生产系统,导致在一个煤矿网络和信息工作落后于时代。矿区作为一个复杂的地理系统,由于其地形变化中,矿体,围岩的影响,结构和围岩压力和采矿活动,以尽量减少由采矿造成的损失,预测,评价的影响,本文将从一些技术方面阐述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应用。

1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存储,收集,管理,和对地球和地理分布的地表空间信息系统数据描述分析。与一般的信息系统不同的是,它收集的信息是基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反映了地理实体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从学科的角度,GIS是地理地图制图学的一个课题,测量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开始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功能上,GIS与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编辑,分析,处理,输出和应用功能。

煤矿地理信息系统(煤矿GIS)是用来描述煤矿地质信息,地下环境和设备的应用软件。煤矿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建立矿山空间数据库,实现矿山的全景显示,动态显示,真实,直观,准确,清楚地表明形成,骨折,矿体与围岩形成,表达的钻井,矿(轴,轴),道路,沟渠,采空区,采空区,采工作面表达形式,配备和各种机械设备,操作空调,表达矿井风流状况、瓦斯浓度、地应力场等现象。煤矿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数据对未采区和回采工作面深部及战线,地质构造,矿体,矿床分带的变化及其他开采条件预测。

2 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2.1 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描述,存储,和空间信息输出分析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它是地理模型分析方法的使用,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系统,及时提供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计算机语言(VB,VC)与其他组合软件(AutoCAD)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二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的两倍的功能的发展,开发专用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而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技术和信息的煤矿安全生产相结合,充分发挥了GIS的功能,实现共享和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中的具体应用。

2.2 基本体系结构

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Internet,是煤矿安全监察与当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需求相结合构造。基础架构主要包括:文本数据库(包括新闻,政策法规,学术论文,煤矿安全监察类),图形数据库和网络。

基于Web GIS技术的支持,集成的地理空间数据和跟踪井下安全实时监控系统,对所有的数据存储在后台数据库的共享和煤矿安全信息网络平台的决定,由空间数据存储平台,安全专业的阳关应用平台和Web协作服务平台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以安全生产为中心提供的监测,分析,规划,决策。修复系统可分为:安全生产决策管理(的崇山峻岭生产调度系统),矿山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的煤矿崇山峻岭和网络服务支持系统的质量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是由一个安全系统信息库,图形信息库,属性信息数据库,网络支持系统和用户系统,主要通过企业在企业局域网中实现信息共享。

3 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应用

3.1 GIS应用于矿区开采的数据库建立

GIS是空间数据库发展的主体它所管理的数据主要是二维或三维的空间型地理数据,主要包括地理实体的具体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属性。对于这些数据的管理GIS是按照图层的方式来进行的,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地理数据的修改和提取非常方便。

地理信息系统采用野外数字测图、手工和扫描数字化、遥感与摄影测量等多种方式采集空间数据。对于矿区开采沉陷的监测必须要用到矿区的测量数据、矿区的开采方法、地质采矿条件、地质构造等各方面的资料,这些基本上都是外业的数字测图和手工绘制,对这些采集过来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数据库管理、更新、维护、进行快速的查询和检索,并且使用多种方式输出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以便于对矿区的沉陷情况作进一步的预测。GIS与面向特定领域的专业应用模型相结合,进行有关数据处理、信息管理、空间分析、反演预测、决策支持等已经成为一种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地理信息系统对于矿区开采沉陷数据库的建立是非常合适的。

利用GIS技术解决矿区开采沉陷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首先GIS理论和技术方法是矿区多层空间以及资源环境等动态时空信息的存储、处理、复合、分析与评价的最好方法。开采沉陷所涉及到的数据都是具有空间内涵的数据,GIS的最大特点就是管理处理具有空间内涵的数据,并且GIS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对大量的开采沉陷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其次二维矿图管理是目前GIS技术非常成熟的应用,利用GIS的制图功能可以绘制出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所需的各种可视化图形。而且GIS的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还可以对开采所引起的一些损害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并可以确定损害的程度,在采动过程中随时根据监测所显示的资料对开采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

3.2 GIS应用于矿区开采沉陷预测的可视化系统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对人脑印象构造一种方针,目的是便于人们理解现象、发现规律和传播知识。由于可视化能迅速、形象的表示空间地理信息。传统开采沉陷的预测的可视化方法工作量大并且复杂、预测的速度慢、绘制出来的图形直观效果较差而且精度低,但是利用GIS进行开采沉陷的预测的可视化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预测的速度。

矿区开采引发的地表变形,可导致地表的土层破坏、平地积水、地面裂缝、周边的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等现象。利用ArcGIS中的ArcScene对地面沉降预测数据进行模拟和三维动态显示,能够很直观的得出三维可视化图形,也可以进行等值线绘制、任意的剖面图制作、任意的点位变形数据提取和最大变形方向等多种三维可视化随即应用分析,可进行矿区开采沉陷方面的一系列灾害性的后果预测分析。另外可基于ArcGIS的3D扩展模块生成各种地表变形的三维动态场景和三维动态实时可视化,并且可以进行动态演示。

GIS的可视化系统和空间分析功能在矿区开采沉陷的分析中具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有开采沉陷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已开采地区的沉陷预测可视化、未开采地区的沉陷预测可视化、开采沉陷数据的管理和开采沉陷数据的可视化输出等。

目前GIS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还包括有:矿区不同比例尺的遥感测图、地质勘测、资源管理应用、矿山规划与设计、工程地质应用、环境污染监测、矿区测量控制网建立、建筑物变形监测等各个方面。

4 结束语

矿区作为一个实时动态地区,矿区的开采沉陷必然会引起地表的变形与破坏,GIS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融入到矿区开采沉陷中,对矿区的各种变形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并且能够绘制出各种具有可视化效果的变形曲线和图形,可以说这两者结合起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使煤矿地质测量信息采集的多源化、管理的网络、决策支持的智能化,以及与其它系统的集成得到了实现,具有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储存和等便捷功能,必将成为煤矿企业地址测量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在炳.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4).

第3篇: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安全管理和执行不到位。安全文化理念在贯彻和落实方面没有执行到位,比如标准不统一、制度未充分体现核心理念;现行的培训机制、安全可视化、工作量化激励机制等不够完善,让员工很难真正做到“我要安全”;部分管理层和员工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安全工作“讲起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桂林烟草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随着新形势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树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优化安全生产管理环境、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去年以来,我们采取问卷、座谈、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调查研讨,摸清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制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对于构筑企业安全防线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安全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缺乏延续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经验欠缺,不能给予基层单位充分的指导,使得安全监督不够深入到位;基层单位的安全员岗位不固定,更换频繁,致使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能力经常需要从零开始培养,严重制约着安全管理经验的积累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安全活动弹性较大,缺乏规划性。由于安全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多以自发组织的单项活动为主,欠缺及时反馈与动态完善,没有形成闭环管理,致使安全文化落地的间断性强、融入性差,落地效果大打折扣,阻碍了安全文化理念到行为的转变。要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贯彻到各部门、各岗位以及工作的各个环节,让安全意识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安监人员没有真正做到彻底的严格监管。安全意识不强。部分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比如基层员工相互之间隐瞒违章行为、监管人员(包括安监和管理人员)容忍不安全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以监督为主要措施之一的安全管理制度本身存在较大隐患,即大量可记录事件被忽略,同时使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导致重复出现的一些违章、隐患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安全监管不力。一方面是一些员工自身意识和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行安全考核机制对行为改进效果不佳,虽然目前各单位都建立了安全考核机制,但具体到执行层面,还是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体现到一线会出现“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非正常现象,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问题,正是由于考核机制与员工行为之间的脱节,使企业的各种激励手段传递不到行为的改进上,使各种不负责任的不安全行为有了滋生空间。安全文化氛围不浓。“谁主管、谁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安监部门主管安全,所以安全是安监部门的事”,“安全”并不是人人关心的热门话题,企业对遵章守纪的行为激励不够,“安全第一”的方针并未贯彻到各部门、各岗位以及工作的各个环节,安全可视化工作还没有真正落地。主要原因思想认知不统一不到位,缺乏持久性。部分员工对安全文化的本质及内涵认识不清,将安全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与宣传标语等,导致安全文化建设过于片面化、形式化;部分管理层干部没有理清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之间的关系,过度重视生产经营而忽略了安全管理,过度看重安全的投入而忽略了安全带来的长期效益,对安全的细节关注不够,对不安全的行为容忍放纵,致使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导向的表述基础上,注重中短期及基层单位的安全目标,并应根据当前的安全管理重点或安全绩效来设定。在制定目标的同时,还应制订完整的、层层分解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可执行方案。改善环境,不断提高安全可视化水平。在当前安全可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将重要的操作规程、风险、制度等安全指引的内容给予明示,比如在某设备周围悬挂关于该设备操作的标准和风险提示;目前张贴的“注意安全”等标志牌还要进一步告知员工“注意什么安全”。

在设计方面,让所有可视化一目了然、更人性化,部分内容应定期更新设计,让员工有新鲜感。畅通渠道,不断完善安全信息平台。基于实用性、便捷性原则完善安全信息平台,使信息平台成为主管人员的管理工具和信息交流助手,包括让具有相同或相似背景、特点的基层单位可以互相、方便地查阅到各自的安全管理信息,包括作业指导书、岗位责任、事故分析、安全管理经验、可视化的管理成果、安全活动推进过程等;领导可以很方便了解某位员工的安全培训经历、安全绩效及违章记录、已取得的安全资质、每届直线领导的评语等信息。同时,利用基层单位现已安装的晨会视频,多形式地开展安全信息宣贯。加强教育,不断增强安全宣贯。安全宣教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安全文化落地的有效性。通过分门别类开展安全文化理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操作技能等宣传活动,丰富安全文化宣教内容,增进员工的安全文化知识;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情景模拟、安全主题研讨等,创新安全宣教形式,激发员工的安全互动,达到震撼心灵、促成转变的效果;统筹安全文化宣教规划,增强安全文化理念传播与推广的连贯性;将安全宣教融入企业日常的工作、例行活动中,确保安全文化时时可见、处处可闻、层层渗透。文化是魂,管理是形,只有形神兼备,才能使安全保障到位。因此,无论是安全文化的理念植入、制度完善,还是安全文化的环境渲染、行为引导,都需要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管理变成安全沟通,将安全制度变成安全态度,将安全程序变成安全行为,从而使桂林烟草真正成为安全本质型企业。(作者单位:桂林市烟草专卖局)策略措施为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柔性约束力,结合桂林烟草实际,我们感到,应从理念先行、制度审核、宣传促进等多个维度,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理念先行,不断构建安全理念体系。从本质上讲,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要完成将安全理念转化为安全实践的过程,而理念的提炼与确定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桂林市局(公司)秉承“参与性、认同性、实践性、趣味性”四项基本原则,以“桂林烟草文化体系、现有潜在安全文化亮点、现有安全管理模式”为三大基础,将员工核心价值、核心安全、岗位特色理念进行反复总结,不断提炼,形成了“一个核心、三观支撑、六项共识、十块基石”的安全理念金字塔体系。“一个核心”是指“安全之美”的核心理念。“三观支撑”是指“安全最美”的安全价值观;“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的安全责任观;“和安全相伴、与幸福同行”的安全亲情观。“六项共识”是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共创安全绿洲、铸就最美山水”的安全使命;“打造安全标杆型企业”的安全愿景;“方圆融合、不失毫厘”的安全精神;“制度零缺项、设备零故障、环境零危害、管理零盲区、行为零违规、监督零宽容”的安全目标;“‘三镜’(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管理保安全”的安全策略。“十块基石”是指管理、经营、财务、信息、法规、生活、人才、督查、廉洁、物流等安全理念,是将“六项共识”职能部门化的结果,是实现理念渗透入岗的特色体现,将主要的岗位工作内容与安全巧妙地结合起来,确保效果的持续性。如“账目清清楚楚,安全明明白白”的财务安全理念,将财务工作的基本标准“账目清晰”与安全要求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员工在一笔笔的账目计算中自然而然地强化安全意识;“信息不可有漏项,安全不能留盲区”的信息安全理念,确保信息保密性与安全工作缜密性的有机融合;“烟草专卖有许可,效益提升须安全”的经营安全理念,用烟草行业的“许可”特点来形象地比喻安全是效益的“准入证”,具有鲜明的行业辨识度。完善制度,不断改进安全激励机制。任何管理体系中,“激励”都是一项非常有效和必不可少的手段。而现有的激励制度中,正向激励机制不够,量化考核不足,需探索基于行为改进的安全激励机制。

作者:王通贤倪卫荣周丽云单位:桂林市烟草专卖局

第4篇: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网络安全态势;态势评估;态势预测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73-01

网络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全面,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网络技术的某些技术被不怀好意者利用,成为人们安全上网的威胁。网络安全越来越成为信息技术发展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人们应用新技术的障碍,网络安全威胁问题的解除迫在眉睫。

一、网络安全态势研究的概念

网络安全泛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具有防御侵袭的能力,以免遭到恶意侵袭的情况下遗失、损坏、更改、泄露,不影响网络系统的照常运行,不间断服务。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态势研究的领域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1)将鱼龙混杂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并且加以处理,从而使信息的特征更加明显的反映出来。再通过可视化图形来表现出来,直观的呈现运行机制和结构,使网络管理员更加轻松的工作。(2)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以后,节省了大量数据存储空间,可以利用以往的数据对网络的历史运行做出分析和判断。(3)找出挖掘数据和网络事件的内在关系,建立数据统计表,对网络管理员预测下一个阶段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信息基础,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二、网络安全态势研究的主要难点

现在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检测、脆弱性扫描技术等等。网络安全态势系统的实用化水平很高,如果我们要监控整个网络的态势情况,需要考虑的难点问题有以下几个:(1)需要保证跨越几个位于不同地址的公司的网络安全。(2)网络结构变的越来越复杂。(3)网络安全同时受到多个事件的威胁。(4)需要将网络运行情况可视化。(5)对攻击的响应时间要求变高。(6)为网络超负荷运转提供空间。(7)要求防御系统有较强的系统适应能力。通过以上的对网络安全态势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难点的分析可知,网络安全态势的研究是一个综合了多学科的复杂的过程。

三、网络安全态势现状的评价和预测

网络安全态势分析技术提供的一个功能是告知“网络运行状况是否安全”,并以网络安全态势值的形式呈现出来。网络安全态势值,主要运用数学的方法,通过网络安全态势分析模型,把网络安全信息进行合并综合处理,最终生成可视化的一组或几组数据。计算数值可以把网络运行状况反映出来,并且可以随着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数量,以及网络受到威胁程度的不同,智能的做出相应的措施。管理员可以通过数值的变化来综合判断网络是否受到威胁,是否遭受攻击等。

网络安全态势分析技术还可以分析网络现在面临怎样的风险,并可以具体告知用户可能会受到那些威胁,这些情况以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报告的形式呈现。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是将网络原始事件进行预处理后,把具有一定相关性,反映某些网络安全事件特征的信息提取出来,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先验知识,对某些安全事件是否真正发生,给出一个可供参考的、可信的评估概率值。也就是说评估的结果是一组针对某些具体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

网络安全态势评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网络安全设备的报警信号进行系统处理、信息采集、实时的呈现网络运行态势;二是对以往信息进行详细分析,采用数据挖掘的手段对潜在可能的威胁进行预测。

每天有庞大的信息量从不同的网络设备中产生,而且来自不同设备的网络信息事件总有一定的联系。安全态势值属于一种整体的预警方法,安全态势评测则是把网络安全信息的内部特点和网络安全之间的联系相结合,当安全事件满足里面的条件,符合里面的规律特点时,安全态势预测体系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和规律及时的判断出来,使网络管理员知道里面的风险由多大。再者,同一等级的风险和事故,对不同配置的服务器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目前开发的网络安全评价与检测系统有蚁警网络安全态势分析系统、网络安全态势估计的融合决策模型分析系统、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系统等。

四、网络安全态势的研究展望

开展大规模网络态势感知可以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对于提高网络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缓解网络攻击所造成的危害,发现潜在恶意的入侵行为、提高系统的反击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过程应该包括对当前的网络安全态势的掌握和对未来的网络安全态势的分析预测。目前提出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框架,较多属于即时或近即时的对当前网络安全态势的了解,不是太深入,因此并不能对未来的网络安全态势变化趋势提供真实有效的预测,网络管理人员也无法据此对网络系统的实际安全状况做出及时、前瞻性的决策。当前,网络安全态势预测一般采用回归分析预测、时间序列预测、指数法预测以及灰色预测等方法。但是在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研究中,采用何种方法来预测安全态势的未来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

五、小结

随着参加网络的计算机数量迅速的增长和网络安全管理形势的日益严峻,我们对网络的安全管理需要改变被动处理威胁的局面。通过使用网络安全态势分析技术,网络管理者可以判断网络安全整体情况,这样就可以在网络遭受攻击和损失之前,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改善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达到主动防卫的目的。目前网络安全态势的研究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在相关算法、体系架构、实用模型等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萧海东.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趋势感知的分析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2]冯登国.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第一版[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01,195

第5篇: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改革,电力信息系统与外界的交流也不断在加强,电力系统已经形成了自己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管理,在实际的生产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的开放性也导致了电力信息网络被非法入侵的现象越来越多,电力信息网络安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单纯的防火墙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网络的要求了,但是入侵防御系统属于一种比较新型的网络安全技术,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补充了防火墙的某些缺陷,更加有效的确保了电力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1 关于入侵防御系统

入侵防御系统在整合防火墙技术以及入侵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采取In-line工作模式,所有接收到的数据包都要经过入侵防御系统检查之后才能决定是否放行,或者是执行缓存、抛弃策略,在发生攻击的时候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且将网络攻击事件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和结果进行记录。入侵防御系统主要是由嗅探器、检测分析组件、策略执行组件、状态开关、日志系统以及控制台等六个部分组成。

入侵防御系统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位于网络设备和防火墙之间的安全系统,如果入侵防御系统发现发生了攻击现象,那么就会在攻击涉及到网络的其他地方之前就阻止了这一攻击通信,而入侵检测系统只是存在于网络之外,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根本起不到防御的作用。就目前的网络系统而言,有很多入侵防御系统,但是它们使用的技术也是各种各样的,不过,从总体上来看,入侵防御系统主要是依靠对数据包的相关检查,一旦完成对数据包的检查,就会判断数据包的实际作用,最后才会决定是否让数据包进入网络系统里。全球和本地安全策略、所合并的全球和本地主机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系统、支持全球访问并用于管理入侵防御系统的控制台以及风险管理软件是入侵防御系统中关键的技术成份。在一般的情况下,入侵防御系统使用的是更加先进的侵入检测技术,例如内容检查、试探式扫描、行为以及状态分析,同时还需要结合一些常规的侵入检测技术,例如异常检测、基于签名的检测。

入侵防御系统一般分为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两种类型。基于网络的入侵防御系统综合了标准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入侵检测系统是入侵防御系统以及防火墙的混合体,又可以被称为网关入侵检测系统或者是嵌入式入侵检测系统,基于网络的入侵防御系统设备只可以阻止通过这个设备的恶意信息,而对通过其他设备的恶意信息没办法阻止,因此为了提高入侵防御系统设备的使用效率,强制性要求信息流通过这一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基于主机的入侵防御系统,主要依靠于直接安装在被保护的系统中的。它与服务以及操作系统内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监视并且截取对内核或者API的系统调用,为了达到阻止并记录恶意信息攻击的作用。此外,入侵防御系统还可以监视数据流和一些特定应用的环境,以达到可以保护这一应用程序的作用,让这一应用程序可以顺利地避免那些恶意信息流的攻击。

2 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目前,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信息的威胁,第二个是设备的威胁。对于电力网络系统来说,信息网络的安全并不只是单方面的安全,而是整个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整体性安全,其中还包含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所以说,网络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影响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的因素也有很多方面,一些是有意识的,一些是无意识的,可能是外部原因也有可能是内部原因,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结构、网络设备、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如果实施的不到位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威胁到电力信息网络的整体安全。

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联系越来越频繁,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也越来越多,这些病毒的存在是影响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这些隐患还可以区分为外在隐患和内在隐患,非授权修改控制系统配置、指令、程序,利用授权身份执行非授权操作、网络入侵者发送非法控制命令,导致电力系统事故,甚至是系统崩溃、非授权使用电力监控系统的计算机或者是网络资源等等,这些都属于外在影响因素。而窃取者将自己的计算机通过内网网络交换设备或者是直接连接网线非法接入内网这一行为属于内在的安全隐患,窃取内网数据信息;内部员工不遵守相关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将重要的私密信息泄露到单位的外面,这两个方面的威胁属于网络系统内部存在的安全风险。网络系统的设备以及系统的不完善都会给电力网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计算机机房没有防电、防火、防震等相应措施、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比较差、数据丢失,这将都会影响到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

3 入侵防御系统在电力信息网络中的应用以及实际意义

传统的电力信息安全体系仅仅是对信息系统加以一定的、简单的安全防御措施,但是随着网络结构的改变、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电力信息系统的各个部分都需要加以强化以保证信息的安全,入侵防御系统也需要根据安全隐患的不断变化而及时调整,以达到网络信息安全部门的要求。

入侵防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力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在网络系统中,通过入侵检测系统查看、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明确事故的责任人,然后由入侵防御系统进行处理解决,增强安全管理的威慑力,防止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加强安全风险的可控性。

入侵防御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完善电力企业的可视化安全管理。入侵防御系统以其特有的性能增强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此外,可视化还体现在安全信息的易理解性以及安全的可管理性。易理解性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的人文化、信息挖掘以及安全信息的图表化等三个方面,可管理性则是表达了对安全易于管理的程度,通过各种各样的管理手段方便用户对安全信息的掌握以及控制。

第6篇: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全:全局掌控 灵活侧重

对于日渐复杂的现代IT系统而言,全局化的统一掌控是良好运维管理的基础。锐捷网络综合运维中心解决方案将RG-RIIL、RG-BDS、RG-WMS三大核心组件整合起来统一展现,在一个平台实现完美的全局掌控。既可以整体掌握业务健康水平,完成对网络、安全、网站综合运维展示和监控,呈现信息化建设业绩,又能够从业务视角洞察IT变化。由于各大组件均可独立作为平台运行,方便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重点关注运维业务,灵活地为相关部门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

锐捷综合运维中心随时从健康度、繁忙度、安全度等多维度完整评估业务运行情况,将全网运行的流量、资产的日志,以及来自外网的攻击,通过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威胁分析,准确定位业务风险和异常原因。此外,通过一张全网拓扑,全方位数据化呈现当前网络运行状态,让每一点异常变化,都能一览无遗。

安:安全为核 锁定风险

随着IT系统安全管理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企业运维部门从安全的角度去管理整个网络和系统,而传统的网络运维中心在这方面缺少技术支撑。锐捷综合运维中心的推出,将整个IT系统的安全运维,放到了最核心的位置。虽然很多企业此前已经部署了不少安全设备,但往往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很大原因就在于缺乏好的工具对安全日志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锐捷此次推出的综合运维中心,通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安全日志分析平台RG-BDS,可以兼容市场大多数品牌的安全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主机系统、中间件等,将巨大的异构安全信息统一收集,结合日志模型库执行标准化编译,经过大数据多样的综合关联分析和机器学习,筛选出对客户真正有价值的安全信息。它帮助客户快速定位网络安全问题,利用工单系统和锐捷安全知识库,快速处理问题并责任到人,让网络安全事件完整闭环,帮助客户实现网络安全极简运营。此外,借助专业的RG-WMS系列网站监控预警平台,运维中心能够7×24小时主动及时地监控网站安全问题,对WEB系统进行深入的漏洞发现,并提供专业的修补意见,降低安全风险,防患于未然。当突发攻击事件时,除了提供及时告警信息,还可以配合锐捷安全设备及时响应与处理。

第7篇: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专题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事故管理

1 引 言

道路交通不仅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一名交通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所以保证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是交通参与者对交通运输部门提出的根本要求。如何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切实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使事故对道路通行量的影响最小化,并最有效地合理分配交通流,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落后,缺乏先进的现代化交通控制手段和安全管理、事故检测、处理系统。目前大多数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仍主要处于由人工管理的阶段,大量的统计数据无法发挥其在分析预测、动态调度、实时控制方面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起来的特性,利用它可将地形数据、道路数据、交通设施数据、交通事故数据等结合起来,提供直观的查询统计界面,并进行事故分析预测、提供交通控制指令等强大功能。应用GIS综合开发和实现一套道路交通安全系统,为交通指挥部门提供卓有成效的指挥平台是完全可能的。

目前,我国已经在该领域做了一些研究开发工作。但应用的范围有限,主要功能着重于道路信息的查询、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以及专题地图和报表的输出。总体来说分析和预测功能不强,还不能切实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道路交通安全涉及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车辆的性能、道路状况和设施配置。其中部分属于静态因素,部分属于动态因素,这两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而现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对动态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很差,无法对动态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同时,与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各功能模块的集成尚不够成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笔者将着重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并介绍基于GIS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

2 GIS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应用

近年来,通过科技手段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其中之一就是将GIS系统应用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GIS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信息数据组成,并能够有效地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所需格式地理信息的综合信息系统。GIS系统除了可以满足数据管理的需要,还可以用于路径的选择、对驾驶者提供信息和事故信息的统计分析等。GIS系统一般由5个子系统构成:

(1)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

(2)数据存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3)数据转换系统;

(4)数据查询系统;

(5)数据输出系统。

可以看出,数据是直接影响到GIS应用潜力、成本和效率的关键。除静态的图形数据、图形拓扑数据、特性数据和属性数据外,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GPS、摄像头和道路监视器获取道路的实时动态信息。例如,在发生交通事故时,GIS可以可视化地描述事故发生的地点,准确地在电子地图上定位,并根据拓扑计算得出事故造成的交通影响范围,并自动将碰撞发生的时间、类型(正面或侧面剐蹭等)、严重程度、占用车道的情况自动分类和存储。

3 道路交通安全GIS系统

采用道路交通安全GIS系统可以充分利用GIS数据输入和预处理、数据管理以及可视化表达输出的功能满足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更新的要求,并得到实时、动态反应城市道路变化的现状资料,实现对各类设施系统、全面和高效的管理;利用GIS空间查询和分析(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的功能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从而帮助管理部门实现交通事故防治、伤亡控制和事故发生地段的交通疏导;GIS系统结合车载通信设备和道路信息显示屏以及交通信号灯的使用,可以预先提醒进入存在事故隐患地带的车辆驾驶者和行人,通过这些交通参与者的主动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1 系统的结构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GIS系统的主要功能分为三大部分:

(1)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的采集、查询和更新;

(2)交通事故信息的分析与预测;

(3)交通事故的管理。

其具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

第8篇: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关键词】煤矿;数字化矿山;3D GIS;自动化;信息网络

1.引言

数字矿山是以矿井综合自动化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为原型,以矿井新型的高科技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在矿山范围内建立一个以三维坐标为主线,将矿山信息构建成一个矿山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数字模型,描述矿山中每一点的全部信息。按三维坐标组织,存储起来,形成海量数据和多种数据相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三维空间技术系统。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挖掘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虚拟矿山并提供有效、方便和直观的检索手段和显示手段。使有关人员都可以快速准确、充分和完整地了解及利用矿山各方面的信息。数字矿山就是一个矿山范围内的以三维坐标信息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而组成的信息框架,并在该框架内嵌入我们所获得的信息的总称,通过数字化矿山系统可以直观了解整个矿山的安全生产信息监控系统,矿山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通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专业应用信息系统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做出专业的、合理的管理决策。

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煤矿数字矿山。一个层次是将数字矿山中的固有信息(即与空间位置直接有关的相对固定的信息,如地面地形、井下地质、开采方案、已完成井下工程等)数字化,按三维坐标组织起来一个数字矿山,全面详尽地刻画矿山及矿体;另一个层次是在此基础上再嵌入所有相关信息(即空间位置间接有关的相对变动的信息,如储量管理、机电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等)组成一个意义更加广泛的多维的数字矿山。

2.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实施流程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设成为具备专业决策分析功能管理分析系统,专业决策分析离不开数据,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就无法发挥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的最大功能。因此在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之前,需要完成现场子系统的建设。如:安全监控系统、人员监测系统、皮带监控系统,井下水泵监控系统,主扇风机监控系统、地测信息管理系统、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等。为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通过矿井自动化系统平台方式将各个现场子系统的数据集成存储,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存储中心。最后完成基于3D GIS数字化矿山平台的建设。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3.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系统网络架构建设

为了实现煤矿子系统数据高速性、可靠性、安全性传输,结合煤矿机电设备、控制系统分散的特点,数字化矿山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基于TCP/IP技术的工业以太环网+现场工业总线来实现。实现将井下的各个设备信息,如:瓦斯传感器信息、一氧化碳传感器信息、皮带的开停、井下变电所电流电压等信息传输到地面,并整合集成地面各个监控系统采集的信息实现所有机电设备信息与系统数据信息共享。

根据整个矿山的层次结构分析,可将矿山的工业网络系统分为三层的系统体系架构:

(1)管理层(以太网);

(2)控制层(冗余工业以太网);

(3)设备层(现场总线)。

设备层作用是通过现场总线的方式将井下与井上的各种机电设备,如监控分站、人员监测分站、井下网络信号、井下水泵PLC控制器,井下皮带控制器等进行整合连接,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网络传输到地面。

控制层由工业冗余交换机组成的千兆光纤冗余工业以太网。煤矿矿山地面和井下2个环网采用单环单节点冗余方式组环,并采用主备链路连接方式与核心工业交换机进行连接。工业冗余交换机配备有网络冗余协议,可以使整个网络很简单的就建立起冗余的以太网络。当冗余工业以太网的任意网络光纤断开连接的时候,则自动启用备用连接链路,整个的工业网络系统将在最短时间自动恢复正常。

管理层主要进行集中控制管理,矿山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信号与井下设备信号经过工业以太网传输至矿山中心机房服务器中,通过矿井自动化系统软件标准接口将数据集中采集到数据库中,可以对各个子系统的数据集中分析管理,也为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提供数据基础。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网络拓扑结构图

4.基于3DGIS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

“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建设”系统的研发成功打破了数字矿山建设理论体系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现状,真正实现了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与煤矿生产系统的结合,并且具有数据更新灵活方便、自动化三维建模等特点,为煤矿提供再现井下生产状态的高科技辅助工具。本系统主要开发流程、内容及实现的功能如下:

(1)根据煤矿系统结构组成,煤矿数据多源异构的特点,研究了矿井基础数据采集更新的手段,结合矿井自动化OPC、FTP等多种接口技术研发了数据集成的软件包,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实时获取。主要实现了如下功能:

1)实现了从测量数据库导入数据,自动进行巷道相交生成巷道数据;

2)实现了以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手动采集录入巷道数据;

3)实现了供电系统采集布置数据入库功能;

4)实现了给排水系统采集布置数据入库功能;

5)实现了运输系统采集布置数据入库功能;

6)实现了工作面采集布置数据入库功能等;

7)实现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时数据接入;

8)实现了人员定位系统实时数据接入;

…………

针对“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的基础数据来源包含多个矿井生产子系统,各子系统可能分布于不同的部门、以及“智能化数字矿山”的维护及使用也涉及到不同的部门的特点。研究了系统数据安全、高效传输的方式,实现了依靠井下工业(下转第63页)(上接第60页)环网、地面环网、防火墙及交换机的合理配置保证数据正常传输;

(2)为了更高效率的管理及使用矿山基础数据,研究了对矿山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及应用的机制。系统对矿用数据进行归纳、分类及处理后,搭建了矿用空间数据中心和矿用监控数据中心,对井上下所有矿用对象相关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采用关系型网络数据库实现一体化存储、管理。主要实现了如下功能:

1)实现了按照矿用对象和生产系统组织数据功能;

2)实现了对象属性结构自定义功能;

3)实现了数据字典管理功能;

4)实现了矿用对象库管理功能;

5)实现了测点配置管理功能。

(3)为了消除信息孤岛,研究了基于矿用空间数据中心和矿用监控数据中心的煤矿数据共享机制。系统从两方面较好的实现了煤矿基础数据的共享,其一是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可以轻松共享基础数据;其二是针对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增值业务需求,系统能够对外提供接口,实现数据共享;

(4)基于3DGIS技术,结合煤矿各生产系统特点,研究了矿用模型及系统的自动化建模算法。成功开发出丰富的三维矿用建模算法及组件,实现了自动化三维建模流程。主要完成功能如下:

实现了巷道及交岔点自动化三维建模;

1)实现了地质体自动化三维建模;

2)实现了供电系统自动化三维建模;

3)实现了给排水系统自动化三维建模;

4)实现了运输系统自动化三维建模;

5)实现了工作面布置自动化三维建模等。

(5)为了更加生动形象的将数据处理结果展示给用户,研究了数据可视化表现手段。实现了丰富的数据展示效果,支持二维矢量可视化、三维矢量可视化以及组态界面等。主要完成了如下功能:

1)实现了二维、三维及组态显示数据功能;

2)实现了图属互查功能;

3)实现了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联动定位功能;

4)实现了三维模型交互编辑功能;

5)实现了三维查询、漫游功能。

“数字化矿山平台”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辅助的决策工具,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

5.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WEB与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的稳定运行,防止遭受病毒的攻击,可利用防火墙对煤矿企业或则集团公司局域网与因特网想隔离,防毒墙对核心交换机数据端口进行监测的方式。与软件防火墙、杀毒软件形成双重网络保护机制,确保数字化矿山系统平台的数据稳定采集于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为了让集团公司管理人员实现对数字化矿山平台的网络数据共享,煤矿矿山可增加路由器,与集团公司信息总部的核心路由相连,与集团公司信息总部形成一个大型体系结构的局域网。方便集团公司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煤矿矿山的生产信息、安全信息、井下综合环境信息,确保矿山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

信息化网络系统拓扑图如图3所示。

6.结语

随着对地观测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空间信息及其处理能力已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加强,人们渴望利用这些空间信息来认识和把握地球和社会的空间运动规律,进行虚拟、科学预测和调控。3D GIS在提供三维视觉认知的同时,还提供更深刻的解析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GIS等技术建立三维矿山空间地学模型,进行地学模拟,并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图形图像方式逼真再现三维地质实体和矿山井工程,进行科学分析、决策规划、指导生产,有利于改善勘探地质信息质量,深入研究和分析地学问题的内在规律,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斯桃技,杨寅春,俞利君.网络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版社.

[3]怀斯.GIS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第9篇:安全信息可视化范文

北京金佰利将“没有任何事情比人的安全更重要”的安全文化精髓植入安全管理。为深入了解北京金佰利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金佰利厂务和工业安全经理孙德忠。

以“零伤害”为目标

据孙德忠介绍,金佰利,作为纸类加工企业,生产运作中存在噪声、粉尘、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电气危害、高处坠落、化学品、有限空间、叉车危害等多种职业安全和健康危害因素。但金佰利公司有着深厚的企业安全文化,在其140多年的历史中明确记载安全记录近百年。在借鉴国外安全管理经验的同时,北京金佰利也在不断发展和实践特有的安全文化,既管控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关注人的不安全行为。

公司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北京金佰利运营策略是零的探索,共5项,其中第一位就是“创建零伤害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该策略主要为了系统化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公司将“建设最佳工作场所”作为愿景之一;将“控制风险,保护环境”作为安全方针;将“建立无伤害和职业疾病的工作场所”作为安全目标。

他介绍,作为一家具有7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妇女和成人卫生护理用品,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的生产制造工厂,北京金佰利注重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和工作场所的劳动保护。公司投资500万元改善消防设施,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日常生产中,工厂工艺原料主要是纸浆,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会出现粉尘(纸尘)和机器噪声。公司采取工程和个体两方面保护措施。首先注重本质安全。机器采购遵照严格的采购标准,日常生产中改进机器安全,如投资近300万元完善机器防护罩,有效降低噪声10 dB(A)。其次加强日常个体保护。比如要求噪声岗位的员工必须要佩戴护耳器,提供耳塞和耳罩,员工可根据喜好自选;在粉尘区域作业的员工必须佩戴口罩。不仅要求佩戴,还要求按标准规范佩戴,随时巡检。另外,公司定期安排职业病体检、健康体检。“近年来我们也真正做到了‘零伤害’。”孙德忠说。

以技术制度建体系

据孙德忠介绍,通过各种安全管理系统和工具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安全管理体系,北京金佰利做到“让技术落地,让制度生根”。

2003年,北京金佰利通过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认证。结合金佰利百年安全管理工具SMART(Safety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Rating Tool, SMART)系统,公司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整合,形成了以危害因素、计划性检查、纠正预防措施等OHSAS18001各要素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处理)循环管理为纵轴,以消防、电气、机械、化学品、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个人防护等27个SMART技术要素为横轴的网格式管理体系框架。纵轴提供流程式系统管理方法,从安全目标、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方面给出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思路,横轴基于安全专业技术提供安全标准状态,组成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安全管理人员对网格上每一点进行深入研究,甄选和控制高风险,以制定有效方案。

针对实际运作特点,公司开发了“哨兵事件”管理工具(“哨兵事件”是用来识别职业安全卫生作业中具有高危险性的作业和行为的事件。例如 :在接触苯作业的工人中 ,如发现某个工人有血象的变化或早期白血病的迹象 ,则应对全体工人予以特别的关注 ,对他们的工作条件予以改善)。公司专门针对物体坠落、人员坠落,叉车事件、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火灾爆炸、有限空间、交通安全等高风险隐患用“哨兵事件”管理工具进行管控,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标准规范。“这些都有具体的考核指标,能够有的放矢地发现和消除隐患,力争根除严重伤残和死亡类事故。”孙德忠说道。

另外,他还介绍了安全可视化的安全管理实践。安全可视化是通过清晰可见的标识标线、定置管理,让现场活动有“规矩”可循,提高执行力,减少违规行为,减轻监管压力,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比如,我们在叉车活动区域划地标线,规范叉车和行人分道行驶;编制张贴图文并茂的洗眼器操作说明,指导员工在紧急情况下有效使用洗眼器。

全员参与实践

孙德忠说,金佰利赋予每位员工3项安全权利和义务,即“员工有权利拒绝自己在不安全工况下工作,有义务制止别人的不安全行为,当别人指出你的不安全工况时,有义务停止工作来解决问题”。

为促使员工意识上从被动安全转变为主动安全,能力上从“我想安全”变为“我会安全”,北京金佰利形成了一系列特色的注重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月度安委会制度

工厂组织成立由各部门员工代表和管理层全体成员参加的安全委员会。管理层人数和普通员工代表人数各占一半,安委会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会议中,除了回顾阶段安全绩效、更新安全项目进度,同时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沟通反馈结果。员工通过安委会能够得到第一手的厂级安全信息,管理层通过安委会得到员工的真实需求,高效便捷地分享安全信息。

安全总值班制度

为了让办公室和支持团队参与安全管理,公司建立了安全总值班制度。从厂长到基层人员每天轮流作为安全总值班人员,依照检查清单列出的1 600多个关键点,逐一进行现场安全点检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在晨会中报告。不能当天整改的问题由专人跟踪协调。通过安全总值班制度,发动大家参与安全管理,既能提升员工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也能及时查改隐患,同时营造上下融合的安全生产氛围。

点子银行系统

安全隐患有一定的动态性,为了做好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公司专门设置点子银行平台,员工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写出问题和建议卡片,由专人负责记录和协调改善,直至隐患整改完成。点子银行的好处是:任何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报告发现的隐患,包括改善建议,不管隐患和自己是否相关,评估采纳后均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比如,设置点子银行“智多星”“金点子”“点石成金”等多项安全奖项,以积分奖励兑换方式发放,员工随时可以采取“学习、探亲、旅游、购物”等多种方式兑现。据孙德忠介绍,目前点子银行运行已有7年,效果非常好,已经被金佰利多家兄弟单位以及一些社会单位所借鉴。

开展金佰利安全月活动

孙德忠说,每年6月份是国家安全月,公司会组织开展系列安全主题活动。除此之外,每年10月份是 “雷打不动”的金佰利安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