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体化可行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128-02
金融全球化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它不仅是一个金融活动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过程,也是一个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而且趋同的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日益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1997年源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在其影响下迅速演变成亚洲金融危机,东盟、韩国、日本、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冲击,世界经济也由此拖累。也正是这次危机改变了亚洲政府对过去在金融合作一度所持有的消极态度。另外,近年来,欧元的成功运行增强了欧盟的经济政治实力,提高了欧盟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整个欧洲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有鉴于此,亚洲国家开始积极探讨亚洲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合作形式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构想。
一、 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
1.亚洲货币一体化的最终结果将是形成一个最优货币区域国家集团。所谓最优货币区域国家货币集团,是指一些国家集体的货币通过永久固定的汇率及其他使这个区域变得理想化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成员国货币根据非成员国情况联合变动。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入最优货币区的收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交易成本的直接受益和间接收益,即消除了兑换成本和在不同市场上价格歧视;(2)、汇率稳定减少了公司未来收益的不稳定性,增加了社会福利收益;(3)、因减少汇率波动而形成的价格机制,降低投资风险,增强经济主体关于价格系统决定的可靠性;(4)、因汇率风险的降低而导致的外贸交易额和贸易粮的增大;(5)、降低成员国外债风险;(6)、货币合作使成员国之间的金融约束力和政策协同力增强,货币信誉提高,抵抗外部冲击能力增强并且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形成亚洲最优货币区域将彻底消除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大大促进亚洲各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2.目前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潮流,亚洲不可能孤立于这股浪潮之外。2002年7月1号以来,随着欧元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加强,其影响力的扩大,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将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幅前景使得亚洲各国(地区)产生了危机感,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地位。1997年的金融危机的一大教训就是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亚洲国家要想避免类似1997年的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其货币就不能再作为某大国的附属品,必须加强地区内的金融协调和合作,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从而稳定亚洲金融市场,促进亚洲经济健康发展。
3.许多亚洲国家或地区在汇率制度上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如港币、泰铢等,这种过分依赖美元的安排严重威胁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大量国际游资对亚洲进行冲击时,亚洲国家货币对美元被迫大幅贬值,笔直的突然下降带来了地区内的经济恐慌,股价巨幅下跌使经济发展遭到严重打击。要消除汇率带来的风险、降低经济交往的不确定性,唯一途径就是消除美元的影响,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中解脱出来,创立亚洲统一货币。
4.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行货币一体化将使区域内的合作更加通畅,各国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可以进一步稳定汇率,彻底消除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从而扩大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规模,促进经济的发展。货币合作的主要成在于各国丧失了各自货币政策的自,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一成本将变得相对较小。
二、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
对实行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之后,亚洲地区货币实行一体化的可行性又有多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区域内部贸易量分析
区域内贸易量越大,实行货币一体化所能降低的贸易费用越多,且有助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实现汇率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作用。亚洲区域内贸易与投资比较发达,国与国之间有着较强的依存度,而且各国的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虽然目前亚洲地区区内贸易额,与欧盟在欧元启动之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亚洲区内贸易额占地区G D P 的比重及区内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近年均呈增长态势,贸易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关税优惠的范围与幅度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满足更高层次的货币合作要求。这为进行货币合作、组建货币联盟、建立单一货币联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二)对外经济开放度分析
由于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与跨国金融投资活动总是相伴随的,因此,衡量异国对外开放程度不仅仅以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而应综合考虑一国贸易、投资、金融三方面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情况,以准确反映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东亚地区的总和开放程度是很高的,单个经济体差异较大,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地区性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而中国、日本、韩国总的开放程度指标较低。就平均水平而言,东亚地区的开放程度要高于西欧地区,这说明以出口为主导的亚洲“四小龙”及东盟各国基本属于开放经济,对汇率波动十分敏感。因此,迫切需要稳定汇率,进行货币合作。
(三)生产要素流动性
根据蒙代尔所提出的以生产要素高度流动性为标准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理论,在同一通货区,如果无法利用汇率政策来调整本国的需求变化,来保持各成员国的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就必须要有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调节需求转移。如果生产要素流动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本国需求变化,则会影响到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各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经济稳定。亚洲生产要素市场的融合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仅从劳动力的流动方面看,就存在着很大的限制。
(四)政策目标的相似性分析
在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国实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溢出效应,如果两国的政策目标不同,一国为实现本国目标所执行的政策就会给别国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其货币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衡量各国政策目标是否一致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通货膨胀率。目前亚洲各国在通货膨胀率方面可以分为两组:低通货膨胀率组包括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高通货膨胀率组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等国。这样,在政策上,亚洲各国在政策协调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为建立统一货币区的政策协调带来了一定困难。
(五)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分析
如果在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大体相同,这样,外界冲击对于区域内各国的影响将是对称的,因此,可以采取同样或类似的货币政策来抵消外界冲击,从而减少整个区域成员国的压力。但是,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过大,则不同国家所承担的加入通货区以后的成本就不一样,通货区的稳定运行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亚洲各国的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一旦采取同一货币政策,不同国家将会出现较大的成本和收益差异,从而会出现国家间的冲突。
(六)政治条件分析
健康协调的国际关系是进行经济合作的必要客观条件,实现货币一体化,必然要以一定程度的政治合作为必要条件。但是,民族、宗教与文化的多元性和巨大差异性增大了亚洲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增进信任的难度,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但是,为了本区域的发展,各国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东盟的经济合作以及中日韩的加入。在不久的未来,相信政治合作会越来越多。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亚洲地区的经济互补与相互依存度正在不断提高,但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以及政策目标的一致性等方面还不完全满足自由货币区理论。
三、结论
从分析实行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亚洲地区目前急需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消除汇率波动的风险,抵抗国际游资的冲击,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再从区域内部贸易量、对外经济开放度、生产要素流动、政策目标的相似性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分析以及政治条件方面分析了亚洲建立通货区的可行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在经济一体化、货币一体化过程中,各国有不同的需求,很难实现完全平等的合作。目前的亚洲地区距离建立统一货币的建立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也不具备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制度保障、以汇率目标为主体的、如同欧洲货币体系的货币合作机制。确切来说,目前亚洲地区还处于货币合作的前期准备阶段,亚洲建立通货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刘惠好.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摘 要 军事教育和体育教育是普通高职院校教育活动中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教育过程,其分属于学校的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来管理。近些年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为了更加合理的配置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少院校将这两项工作集中于同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即组建新的军事体育教学部,然而目前此项工作仍处于探索适应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军体教育 一体化
一、军事体育的含义
军事体育是众多体育项目分类中的一种,其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而不是军事科目。军队为了提高战斗力,引用一些体育运动加以改进,使之适应军队训练的需要,从而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素质,增强团队精神。由此可见,凡是被军队采用,为军队训练和建设服务的体育项目就是军事体育项目。高职院校开展军事体育课程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国防意识。
二、高职院校军事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军事教育与体育教育分离,各为一体。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在新生开学时军训两周左右时间,而在以后几年大学时间里根本没有接触军事教育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国防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二)军事体育制度不健全。在现在的高职院校军事教育课程设置里面,各院校虽然都有一定学时的军事教育课,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只能组织学生进行军训和数量极少的军事理论课,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系统的培养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思想的基础性课程。
(三)军事体育教育思想滞后。十几年前的军事体育教学模式以及教材现在依然在使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发展和变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代军事发展,所有这些造成了如今高职院校军事体育教育的落后态势。
(四)军事训练和体育课程之间辩证关系认识错误。长期以来,对军事训练和体育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教育界的认识都比较模糊不清甚至相互混淆,这也就导致了在军事体育教育的教学思想、目标、方向以及手段等多方面的混乱。
(五)学生和教官(教师)间的关系定位不准确。大多数的教官仍然沿用部队训练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老观念,导致学生和教官间的关系相处的不融洽,学生越来越抵触教官的教学训练,从而对整体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构建军事体育课程体系要遵循基本教育规律
(一)要符合体育教育基本规律。充分认识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形成与适应规律、以及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等体育教育基本规律。只有在遵循以上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的构建体育课程体系,才能科学的选择课程内容,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训练。
(二)要符合现代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标志。院校军体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体育训练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训练方法和内容。
(三)要面向未来,着眼于终生体育教育。一般的讲学生学校阶段的体育训练只是终生体育教育的一个初始阶段,是终生体育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在打基础的阶段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为学生终生体育开一个好头。
四、高校军事教育与体育教育一体化模式的优越性
(一)能够保证军事教育和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能够把军事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育教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有机的融合,既保证军事体能训练的水平,又能丰富体育教育的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军事正当防卫进攻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军事拳脚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卫意识。
(二)能够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在军体下设军事教育教研室和体育教育教研室,学校仅仅需要增设部分军事教师即可。军事训练方面主要由军事教师负责,体育教育方面仍由体育教师负责,双方分工不分家,这样既可以经常性进行军事训练,又不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一举两得,共同做好全体学生军事体育教育工作。
五、高职院校军体教育一体化模式可行性分析
(一)增强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学校体育课程里增加军事训练内容,无疑会对大学生在培养国防意识和团体合作能力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能够使学生在未来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多一份坚强。
(二)顺应当今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求适龄青年服兵役,我国近些年也开始征召大学生入伍,但是入伍大学生毕竟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那么大学阶段开展军事体育教育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整体军事素养,这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六、小结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军体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结合当下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在现有条件下合理配置高校教育资源的一种有益探索。这种模式对于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军事训练水平和体育教育水平都能起到推动作用,既能够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又能够加快完成我国的整体人才战略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任务需要,同时也能推进二十一世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和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促进高校院校建立起科学的军事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德佩.军事体育的由来和军事体育的概念[J].体育学院学报.2001(3):3.
[2] 刘可夫.军事体育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军事体育[J].体育学院学报.2001(2):10.
[3] 王定福.论高校学生军训的素质教育价值[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35-36.
[关键词]东亚;最优货币区;层次分析法;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8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1-008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产业安全链重构:突破跨国“链主”纵向控制的理论和对策研究》(08BJY08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R&D的行为模式和技术转移问题研究》(06JJ790018)。
一、引言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指的是某一区域内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联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货币体系的过程。它是以欧元之父蒙代尔等人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一场货币体制革命。该理论认为,最优货币区是指由一些彼此间经济比较开放,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较为接近,经济政策比较协调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1]。这种最优货币区的主要特点是,在该货币区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区内各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较协调,各成员国之间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各种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2]。目前,将区域货币一体化变为现实的是欧洲,1999年欧盟的建立和2002年欧元的正式流通,标志着欧洲大陆已经成为一个经济货币联盟。
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几乎为零,亚洲各国也正是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惨痛的后果中认识到了亚洲进行货币合作的必要性。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3的财政部长通过了日本提出的东亚货币互换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在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下相互提供干预基金,建立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清迈协议”是一个以双边货币互换为核心的紧急融资框架,按照这个协议,亚洲地区已经缔结了多个货币互换协定,其中,2002年3月日本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缔结的日圆与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协定意义最为重大。在2002年7月召开的亚欧财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出一项提案,为未来以单一货币为目标的亚洲货币体系描绘出大体的轮廓,这项提案认为大约到2030前后出现单一亚元、亚洲央行和货币同盟。2008年5月,第十一届东盟+中日韩(10+3)会议集中讨论了“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资金总规模,东盟和中日韩的出资比例,并于会后发表了《第十一届10+3财长会议联合声明》。拟构建“东亚外汇储备基金”,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区金融危机。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正在逐步蔓延,亚洲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因此,研究利用区域货币一体化和经济政策协调来遏制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的冲击,保护区域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引入经济特征指数,并采用层次赋权方法(AHP)计算经济一体化指数,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通过与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初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比较,结论表明,尽管亚洲最优货币区的建立尚存在大量障碍需要克服,但东亚地区已经初步具备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1.最优货币区理论
分析一个区域经济能否实现货币一体化,首先必须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同一化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加入最优货币区,必须对加入后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权衡,这是因为,统一货币区的形成,一方面能给参与者带来汇率稳定的好处,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参与者失去一定的经济自[3]。我们以某国加入最优货币区的决策过程为例,来说明经济一体化程度对加入货币区决策的重要性。如果某国与一个已经建立的货币区中各成员国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资金流动十分畅通,那么,某国加入这个货币区后,通过稳定汇率和统一货币的发行,可以使某国与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减少不确定性,这将为某国带来极大的收益。也就是说,某国与货币区内成员国的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入统一货币区给中国带来的收益也越大。
另一方面,某国加入货币区后,必须让渡一部分经济自。假设出现一个未预期的供给冲击,使某国国内出现失业率上升和消费萎缩的局面,但某国又不能够自主调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就是加入货币区所导致的损失。但是,如果某国和货币区内其它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较大,那么,国内的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而成为拉动区域内贸易的有利因素,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使资本流出,在货币区内其它国家找到投资机会,失业的状况也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而得到缓解。因此,某国与货币区内成员国的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入统一货币区的损失也就越小。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形表示这个结论。
图1、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程度与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和损失
如图1所示,收益曲线的斜率随着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损失曲线的斜率随着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增加而减小,两条曲线相交处(G点)就是收益与损失相等处,一国从此处开始可以做出加入货币区的决策。因此,G点也是形成最优货币区的临界点。
2.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现实可行性
在亚洲,东亚、南亚、西亚和中亚地理上相对独立,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上都有明显差异,经济发展也各有特色[4]。既有中国、印度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也有韩国、新加坡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既有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东盟国家,也有以出口石油资源为主的西亚“欧配克”。从经济合作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来看,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亚洲来说是最高的,因此,亚洲的货币一体化,应当从东亚的货币合作出发,走次区域一体化向区域一体化过渡的道路,而不可能像西欧那样一次性地全盘一体化。
考察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宏观经济基本面,这包括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其次应当考察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最后是分析东亚各国的贸易依存度状况。
(1)宏观经济基本面
东亚共有10个经济体,既中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国土总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亿。从人均GDP来看,在东亚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当然,韩国作为“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视。除以上几个经济体外其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比较大,其中,日本的人均GDP是人均GDP最低的印尼的40倍。从经济发展态势来看,近十年来,经济增长率比较高的国家有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且这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控制的也比较好。从总体上来说,除日本外,东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比较一致,但在通货膨胀方面,各国差异比较大,印尼和菲律宾的通货膨胀明显过高。通货膨胀率的不一致,表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较大差异,这给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协调方面增加了难度。
(2)产业结构趋同程度
除了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各国的产业结构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一国产业结构会极大地影响其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实施,如果各国的产业结构相差太大,相同的政策措施会对各国产业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那么各国进行宏观政策协调就会遇到很多障碍,也就相应加大了政策联动的成本。
20多年以来,东亚各国的产业结构变迁都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传统农业大国如中国、印尼、菲律宾都基本了工业化进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急剧下降。其次,除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以外,东亚各国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最后,服务业在东亚各国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在一些国家已经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之,产业结构趋同化是东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东亚实现货币一体化最为有利的一个先决条件。
(3)国际贸易依存度
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最直接的动因是实现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稳定,以促进各成员国之间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因此,成员国之间贸易依存度的高低,是衡量建立统一货币区是否必要的根本标准。同时,成员国之间贸易依存度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和成本问题,因此,任何区域共同体的设立都必须考察区域内贸易在本国贸易中所占比重。东亚各国的区域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口和出口的区域内贸易已经达到了贸易总额的45%以上[5],而且,在贸易依存度指标上,东亚各国体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各国数据都达到了很高的趋同度。与西欧1979年时的状况相比,东亚区域内贸易依存度已经基本达到了当时西欧的水平[6][7],不仅在贸易比重上相差无及,在占GDP比重上也仅是稍微落后。
三、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定量测度
为了进一步定量测度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我们采取层次分析方法计算综合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一体化指数”,并将其与1965年欧共体成立时经济一体化水平相比较。
在经济一体化程度测度方面,由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因此,要得出综合性的经济一体化指数,必须对选定的经济特征变量设定权重。在这方面,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个较好的工具。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A.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在能源政策分析、产业结构研究、科技成果评价、经济发展规划、人才考核评价以及发展目标分析等许多方面,AHP应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我们利用AHP设定指标权重的思路是:首先建立地区经济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个经济特征变量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最后,计算综合经济特征评价指数。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前面对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定性分析,我们宏观经济基本面、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依存度三方面来描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而三大一级指标内部又包括一些二级指标(见表1)。
2.确定各指标权重
设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是,在判断矩阵中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设定的标度为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通过得分加总就可以得到指标权重。首先给出判断矩阵标度的含义(见表2)。
接下来,我们分别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见表3、表4、表5、表6)。
通过打分,可以计算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7)。
3.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的计算和比较
通过计算各经济特征指标的权重,可以得出区域内各国家的经济特征指数值,进一步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可以由区域内各国家经济特征指数值的差异来确定,因此,经济特征指数的方差就成为度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可行指标。该数值越小,表明各国之间的经济特征差异越小,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具体方法是,首先计算各国家的经济特征指数值Ei:
然后再计算Ei的方差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
结合东亚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我们计算得出其2006年经济特征指数值分别为27.14、34.55、26.44、32.19、35.20、20.59、22.28、17.89、34.17、23.8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为39.52。应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计算出1965年欧共体成立时,其成员国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为34.93。由此可以发现,目前东亚(包括东南亚地区主要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已经接近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水平,可以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在时机成熟时考虑发行仅在东亚内部流通的共同货币。
四、结 语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重新引发了人们对区域经济政策协调的讨论,这不仅需要我们对衍生品金融创新的风险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同时,也对各国在危机爆发时的区域政策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一轮的金融危机风险,作为全球瞩目的新兴经济体,东亚地区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金融风暴之后,更有理由着手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货币一体化进程。我们认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形成大致应有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例如东亚货币基金EAMF(East Asia Monetary Fund),用以应对类似目前的全球金融风暴和流动性紧缩危机;二是建立起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MR的东亚汇率联动机制EAERM(East Asia Rate Mechanism),初步实现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三是最终过渡到东亚单一货币区EACA(East Asia Currency Area)[8]。
总之,虽然现阶段建立起完善的单一货币区的条件还不具备,但东亚各国可以循序渐进地构建区域货币体系,通过区域层次的货币合作,确保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最终实现货币合作的目标。尽管东亚地区的相互贸易依存度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劳动等要素自由流动尚需进一步的发展,经济货币政策有待进一步协调,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东亚正在成为本世纪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各国的经济联系正逐步加强,尤其是贸易自由化进展迅速,这些都为货币合作以及建立货币区提供了经济基础。货币合作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互动作用也已经被欧盟一体化的经验所证明,因此,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徐明棋.最优货币区理论:能否解释东亚货币合作?[J].世界经 济研究,2003,(10).
[2]Tamim, Bayoumi. A Formal Model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J].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1994, 41:537-554.
[3]Mundell, Robert.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51:509-17.
[4]颜华国,蔡宏波,林舒.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基于Frankel-Rose内生性假说的新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8,(3).
[5]林桦.从成本与收益看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6]Goodhart, Charles. European Monetary Integration [J]. EuropeanEconomic Review, 1996, 40 :1083-1090.
[7]Martin Feldste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and Monetary Union: Political Sources of an Economic Liabi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7, 11:23-42.
[8]陈淼鑫.最优货币理论及东亚单一货币区的构想[J].财经研究, 2002,(2).
Feasibility Study of East Asia Monetary Integration: Based 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Xu Bin1,Zhou Shaodong2
(1.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46,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93,China)
关键词:房建;班组;一体化;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随着房建设备产权归属的改变,设备固资、维修费用百分之百下达到使用单位后,对房建设备的管理程序愈加繁杂;再者随着大西高铁、韩原线、瓦日线和吕临支线等新线的相继开通,设备责任量骤增,而目前所辖房建、供热、住宅、电照、水电等班组“各自为营、各管一摊”且存在着劳动力年龄结构“老”、专业力量“弱”、关键工种“紧”、后备人才“缺”等问题,这与房建设备高效管理、动态掌握、信息云集形成截然矛盾,如何重塑班组管理体制,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迫在眉睫。
一、房建段班组设置及职工队伍现状与问题
目前,太原铁路房建段所辖生产车间16个、生产班组82个,具体为供热班组25个、房修班组21个、综合班组18个、住宅班组11个、机电班组2个、水电班组2个、电照班组3个;物业公司4个、非生产性物业管理班组31个;职工队伍3100余人,平均年龄51.6岁,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27.7%,高中、中专及技校学历人员占比42.5%,初中及以下人员占比29.8%;管辖着330余个普铁车站和18个高铁车站站台、雨棚等房建设备,150余个锅炉房和140余个集中供热换热站供暖系统的供热设备,190余个铁路住宅区的住宅设备。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弊端:
1.人员老化严重。自2011年12月组建以来,平均每年退休率达4.91%,五年减员近共1100余人(含自然减员、人员调出),房建设备巡检、维修人员逐渐显现出年龄老化,体能下降的缺陷,部分已不能胜任房建设备的日常巡检及维修工作,而后备年轻队伍匮乏,一定程度造成班组管理掣肘,这一问题在沿线、偏远地区尤为凸显。
2.专业技术薄弱。现房建设备巡检工作大都由原管道工职工担任,随着近年来新线、高铁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投入运行,文化程度低、技术业务低、专业水平低的“三低”问题愈发突显,存在对房建设备病害判断以及病害处置办法、方案不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判定,在设备巡检、管理上存在较大难度。
3.管理模式落后。现行房建O备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图版固化显示、专人手工撰写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各种管理方式方法没有取舍,台账、记录、报表越积越多,且大都沉积在班组层面,一定程度造成管理内耗、劳动力浪费,这一问题在综合维修班组尤为突出,基础台账多达25项,需配备专职内业资料工作人员。
二、构建管理“一体化”班组的思路与措施
综上所诉弊端,在综合统筹各车间管辖范围、管理实际和人员结构,各班组工作职能、管理现状和任务分工的基础上,为提升班组管理建设水平、提高班组工作实效,提出构建管理“一体化”班组思路,主要采取管修分离、多职兼并、专业管理等三种方式开展。
1.推行房建设备管修分离管理模式。在巡检、维修人员相对匮乏的车间探索实行巡检、维修分离的模式,即房建设备巡检及技术档案管理和日常维修及抢修工作剥离,组建房建设备巡检班组,集中车间巡检人力,以做到全面、详尽、准确掌握车间所辖房建、供热、住宅等设备动态及病害。
2.融合房修、供热、住宅管理职能。在管辖范围较广、区域性集中的车间,探索实行区域划分、大班组管理模式,即撤销片区属地各类型班组,相应责任量按区域进行划分,整合组建区域性的综合管理班组,汇集房修、供热、住宅及电照、机电等管理职能,实行全面管理、综合检修,实现设备管理“一体化”。
3.塑造高铁房建设备专业管理模式。高铁车站是集新技术、新设备、新观念和高安全性为一体的全新铁路运营、管理领域,在管理模式、技术台账、服务标准上与普铁存在差异较大,特别是对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多领域、多层次和高标准的要求,在管辖高铁车站数量较多的车间,组建高铁维修班组,打破普铁高铁“一锅烩”、管辖归属“各不同”的管理现状,实现高铁管理“一体化”。
三、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原则与对策
为配套适应班组转型发展,本着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现场控制、有利于科学管理的原则,合理规划劳动力资源,逐步建立基于人岗匹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
1.按需设岗。根据班组管辖范围、工作职能,通过对班组工作内容的跟班作业和调研分析,来核定岗位设置、工种范围。如组建区域性综合管理班组后,工作任务不再单一,涵盖房修、住宅等设备巡检和维修,供暖设备检修及冬季焚火,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及收费等,需由巡检工、管道工、电工、化验计量工等来完成。
2.按岗配人。在统筹职工现工种、从事工作和家居地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班组岗位设置标准和工种范围进行人员调配,并实行“一人多岗、一职多能”劳动组织改革,促使职工技能得以拓展,能力得到延伸,使人人都成为多面手,能够胜任本班组的工作,从而实现管理适度集中,管理效能有效提高、劳动效能充分提升,劳动组织最大优化的目标,有效避免效率低下等惯性用人问题。
3.减“非”优调。即有效减少非生产性用工,优化调配到劳动力不足的生产班组,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当中。重点就现极大程度地造成劳动力浪费的物业管理站(中心)所辖小区设置的门卫、保洁、消监控值守和各班组内业人员等非生产性岗位,通过实行物业服务工作业务外包、基础台账电子化管理的形式进行取缔,经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调配到生产班组,实现劳动力配置结构的优化。
四、结语
铁路班组的优化设置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其实质上是实现铁路行业基层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如何有效构建“大班组”管理格局、优化调配劳动力资源,塑造“自力自控、保质提效”班组管理建设,是适应路局转型发展的总体方向和要求,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和保障。
参考文献:
文/裘晓林 吴丽媛 马 涛 周振阳
摘要:按照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路径,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一体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问题。为此本文探讨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方法。
关键词 :智能楼宇 一体化课程考核 考核方案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考核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考核,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的运行是从确定能力目标开始的话,那么其运行的终点便是以这些能力目标确定的能力标准,作为参照去判断学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以此来决定最终的学分授予和证书颁发。
职业教育中的传统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把普通教育中的考核方式照搬过来。通常是在课程修完或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给每位学生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对技能和能力的测试。这种书面测验的试题,通常也只能覆盖所要求掌握的必要知识的极小一部分,而不可能考察所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考察不出职业能力。面对这种测验,有时学生由于缺乏考试技巧,即使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也可能在测验中无法表现出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核的导向与激励、反馈与交流、检查与监控的作用,一体化教学考核采用典型工作任务双闭环考核方式:“实施+自评”环和“工作任务+考核”环的考核方式,其中“实施+自评”是学生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实施工作计划时自我提高的环节,“工作任务+考核”环节是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工作过程考核环节,两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诊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不断完善、超越自我。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考核单元、以行为过程为考核主线,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自我评价、职业素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模型,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述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考核体系模型的构建,可以改变传统的结果考核方式,构建以过程为依据,突出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动态积分体系。以每个教学项目为积分单元,从学习过程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方法和能力、个人工作任务的完成、团队协作任务的完成等方面进行考核,主要采取积分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准点守时、严格规范的职业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鼓励沟通协商、取长补短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通过学生自我考核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客观公正地考核自我,增加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方案
楼宇智能化行业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于一体的行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宽泛,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它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及良好职业操守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这些需要怎样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才能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职业生涯的发展呢?为此我们需要按照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路径,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将完成有教育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工作过程系统化。以下是针对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方案。
1.实际实施过程
(1)下发任务单。任务单主要说明任务的目标、所需知识点、实现任务的关键步骤及实现思路;一般在上次课结束时下发本次课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在课后进行设计规划,制订操作计划,完成设计电路图。
(2)学生课后材料的收集、整理。学生根据任务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然后制订出实践计划。在进行实践计划制订的同时,进行复习(进行巩固)、预习(实现本任务所需知识点),通过本方案,有效地进行了复习和预习环节。
(3)学生进行项目实施。课上学生进行项目实施,遇到问题,首先进行讨论,总结出合理的方案。在实施环节中,认真学习的学生总会有问题;并且可以根据学生问题的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把实践环节作为考核环节,不仅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而且也提高了考核的准确性。
(4)学生提交任务学习心得。任务完成后,学生需提交以下资料:设计说明、楼宇接线电路图、实施过程中问题等。通过对接线图的完成,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熟悉对各个传感器性能,按要求选择不同的功能;通过对说明书的学习,可以了解学生文字功底及对任务的理解程度;通过问题与答疑,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完成本任务,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问题与答疑和学生心得体会的了解,不仅是考核学生的有效资料,而且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资料。
2.基于项目的考核步骤与方法
一个项目分为几个任务,要进行阶段性考核,即为项目化考核。项目化考核以学生答辩为主,下面是项目化考核的一个实例。
第一步:学生陈述(占总成绩25%)。①对整个楼宇系统理解和电路的设计(5分);②说明在本系统设计中自己所做的工作(15分);③在楼宇任务中,对任务的体会和不足(比如自己所遇到的困惑,解决方案;通过该系统开发,开发水平的提高;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收获等)(5分)。
第二步:项目演示(占总成绩 15%)。①楼宇项目具体器材的选择,根据电路图进行接线,熟练程度(5分);②讲解实现思路,并且进行演示(10分)。
第三步:答辩(占总成绩 20%)。①根据学生陈述、演示、上交的电路图,教师提出2~3个问题,学生回答(20 分)。②学生整理答辩过程问题及回答,形成文档(答辩记录)上交。
第四步:上交资料(占总成绩 40%)。①陈述部分的 PPT(5 分);②系统设计过程说明文档(15 分);③设计电路图(15 分);④答辩记录(5 分)。
通过项目化考核,学生可以对近阶段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通过学生答辩,也煅炼了学生的应辩能力与表达能力,为顶岗实习与毕业答辩奠定了基础。通过学生答辩,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本项目的掌握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三、实施效果
1.考核的可行性
因为是一体化教学,教学的本身就是以学生实践为主,所以完全有能力实施全程化考核方案。全程化的考核方案把考核分解到每一个子项目子任务中,提高了学生对每次课的重视程度,通过实施,本方案是可行的。
2.考核的准确性
改变一考定成绩的弊端,全程化的考核方案在分数的评定上,更加准确、公平、公正,课程的得分,更能表明学生的技能水平。
3.考核的实用性
我想我们一直这样下去。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我们也不分开。
你说好不好?
夜幕降临,天暗了下来,空中布满了星星,很美。
我多么想摘一颗星星,送给你,只可惜我无能为力,星星太高,我摘不到。星星只能望,而不容易得到。
但我用我的心,为你画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好不好?
因为我记得,你对我说过很多次,你喜欢星星。其实,我也喜欢星星,你看,我们找到共同的爱好了。我们都喜欢星星。
[关键词]畜牧兽医 趣味性 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78-01
化学课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必修基础课,分为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在讲授中要融合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特点,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在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上,也要充分提升化学基础课讲授的趣味性,使学生轻松学化学,有专业目标地学好化学。
一、教师的必备素质
(一)教师的专业功底要过硬
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化学是实验的学科,教师应该有坚实的化学实验功底,至少了解某一方向的科研前沿,做到在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方面都能与时俱进。目前,一般的高校在引进教师的时候,均要求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重点院校要求博士学位甚至海外留学经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应该是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那么,如何把知识鲜活地呈现给学生,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运用教学方法、手段以及不断提高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在这方面,我认为多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学水平大赛是很好的快速提升教师表达、互动能力的一条捷径。
(二)了解专业的需要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毕业去向,多少比例的学生会选择攻读研究生,多少比例的学生选择就业,还有多少人会选择出国留学。应考研的需要,我们要了解五年内考研大纲的变化,每部分教学内容采分点的高低,把握教学重点突出。应就业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淡化化学课与专业课的界限。通过阅读畜牧兽医专业课教材和了解本专业学科的设置,把学生以后工作中必备的化学知识在授课中更好地体现。多鼓励有出国想法的同学提高化学实验技能,提早接触专业的科学知识,如果有机会参与老师课题的研究,发表有影响力的科研文章则更有利于敲开国际大门。
二、如何将知识点与畜牧兽医专业紧密联系
(一)举例法
普通化学教材中有一个难点是胶体,胶团的结构与胶体的性质是重点。在对畜牧兽医专业的了解中,我了解到很多兽药厂在生产右旋糖酐铁这种兽药,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胶体。在讲授中,我先细致讲解氢氧化铁胶体的结构和性质,接下来与右旋糖酐铁的结构性质做比较。并使学生了解右旋糖酐铁这种胶体所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兽药的配制工作,但在配药过程中,常常选用不好溶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细致讲授溶剂的极性、毒性。
(二)故事法
在讲到普通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章时,原电池部分的内容是难点,我们可以结合化学史来讲授。1786年,著名的意大利医师、生物学家伽伐尼,偶然发现挂在窗前铁栅栏的铜钩上的青蛙腿肌肉,每当碰到铁栅栏就猛烈地收缩一次。这偶然的现象并没有被伽伐尼放过,经不懈的探索和思考,第一个提出了“动物电”的见解。他认为:由于有动物电流的刺激,蛙腿肌肉发生收缩。“动物电”的发现引起了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的极大兴趣,他在多次重复伽伐尼的“动物电”实验时,发现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其中的两种金属――铁和铜,若把钩着蛙腿的铜钩换成铁钩,肌肉就不会收缩。他认为这不是“动物电”,而是“金属电”。经过反复实验,深入钻研,1799年第一个人造电源――伏打电池(伏打曾叫它伽伐尼电池)问世。
在化学课的绪论当中,我们经常以故事开头,希望唤起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比如我在绪论课中会选取两到三个故事,一个是与生活相关的,比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是如何在体内转化形成结石,化学原理是什么。还可以选取科学前沿的,比如最新的诺贝尔奖。在前两年的授课中,我还举过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绿色荧光蛋白”让生物体内的未知世界显影的故事,大受学生欢迎。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举一个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一下自己的科研方向。
(三)多媒体技术
在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常熟市推出城乡文明一体化工程,通过组织文明市民共育、和谐社会共创、文化事业共进、优美环境共建、发展成果共享五项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强化教育,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常熟市文明委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实施城乡文明一体化工程的首要任务。市文明办编发了《文明市民知识读本》、《文明礼仪知识读本》、《新市民道德法律手册》,制订《常熟市文明市民公约》,拍摄“践行社会公德、当好文明市民”电视宣传系列片,组织市民文明形象大讨论,开设社会公德评议论坛,引导市民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市民课堂坚持每周面向市民授课。遍布全市城乡的300所文明市民学校和新市民道德法制学校,成为市民教育的重要阵地。遵守公共道德、当好新型农民主题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农民读书藏书家庭大量涌现。与城区特色文化家庭文明交相辉映。
二、城乡共建,发挥文明单位示范效应。一是社区与村共建。市文明办直接牵手全国文明村蒋巷村与省文明社区标兵枫泾社区结对共建,双方签订共建协议书,明确了八项共建活动内容,枫泾的家庭文化与蒋巷的生态建设使共建双方深受教育和鼓舞。年内全市将有一大批文明社区与文明村结对共建,共同提升创建水平。二是城乡文明单位结对共建。市文明委发动城乡文明单位开展共建活动,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共树和谐新风,共建优美环境,共促科学发展,共建成果列入文明单位年度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新风杯竞赛内容。三是市级机关与村结对共建。组织机关部门与行政村开展共建活动,发动机关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村级经济发展和文明创建活动进行工作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并积极为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
三、完善机制。优化城乡社会环境。建立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和镇村环境秩序管理委员会,针对排查出的薄弱环节,组织城乡大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行动,每季组织一次工作考评,年终进行综合考核和奖励。各镇建立城管行政执法中队,并按1:4比例配备协管员,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了镇容镇貌和停车秩序的日常管理。建设外来人员集居区,通过以房管人,建立外来人员家庭档案,一人一表,一户一档,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规范外来人员的文明行为。市爱卫办完善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检查考核机制,开展以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清洁道路为主题的环境整治行动,大力实施生活环境绿化、宅前屋后净化、配套设施优化工程,巩固农村卫生镇创建成果。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营造整洁、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巩固阵地。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了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常熟市实施了乡镇文化设施“六个一”工程,即建成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一个藏书丰富、管理规范的图书馆,一个规模适度、设施完备的影剧院。一个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一个展示当地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馆,一个与当地学校相配套的农村儿童文化园。在农村建成了白茆山歌馆、徐市灯谜馆、何市围棋馆、王庄戏曲馆、江花诗词馆、虞山篆刻馆等特色文化场馆,并形成了若干相应的民间特色文化团队。村村建成农家书屋,农村藏书家庭评比表彰经常化,农民藏书、读书、用书蔚然成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组织“文化惠民村村行”大型公益巡演行动。每年为每个行政村送一场戏,深受农民欢迎。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法是英国的帕尔默、洪贝等人提出来的,此法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学习情景。如果我们仍然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只靠我们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枯燥。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只有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正好给学生创设了意境、渲染了教学气氛,把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运用动画、图像、文字、声音等,在教学过程中声情并茂地展示出来,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优化化学教学过程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着节奏慢、教学方式单调、课堂容量小等弊端,多媒体教学技术则有着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对于学生学习新课与复习都有较大的帮助,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特别是我们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一些抽象的概念、现象,学生往往在理解上出现误解甚至错误。利用多媒体技术,则从不同角度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以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对教材内容予以加工,使之有趣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化学现象及化学规律。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传输信息量大,对于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也有很大的作用。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不能过分地强调我们教师的“教”,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怎样学到“新”知识,教师只能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可是陈旧的化学教学观念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当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网络进行查询,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主体地位也就充分地发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