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案例教学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所谓案例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把众多具有特色的典型案例,生动而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接触到大量的、复杂的管理与服务实际。情景教学法则可在案例教学法的引导下,通过学习别人的直接经验取得间接经验,再经过举一反三的动脑思考、摸拟操作,加深加固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可有效地弥补课堂理论教学脱离实践的不足,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1.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记忆的内容达65%。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视觉材料、经过分析: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如:在“前厅服务中客人离店时,各服务部门应该如何操作,怎样处理以些突发事件。
2.方法多样,手段灵活,培养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造了条件。例如在接上述问题(客人离店办理手续)的分析中,可让学生据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组:第一种,按要素分为结帐离店程序、查房、服务语言技术、个及服务态度五要素;第二种,按角色分为客人组、楼层服务员组、收银员组、接待员组及设大堂副理五个组。再让学生围绕各组要素、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进行知识的串联,在相互的学习下,配合协调下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有些分组方式还会出于教授课者的意料之处。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学习效果。为投入到情景训练中做好丰富知识、巩固知识的准备。
3.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融入情景实操。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如在接上述问题分析中,按角色分组法分组后,各组据自己的岗位职责进行讨论与综合,并结合呈现的案例中存在的不足与不合理手段(措施)分析讨论,并且可据各个角色的态度变化或方式变化来改变其他角色的应对措施。诸如,客人是按要求程序退房的,那我们的其他角色怎样去办理相关手续,反之,如果客人赶时间、不等查房,而且态度又非常恶劣,那相关服务员又应怎样应对,也就是说,改变几个角色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可能导致(要求)服务员作出不同的应对措施,这样地教学手段加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拓展型,强化服务员(学生)得应变能力,而且配以模拟实训,更加深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上述的准备,真正投入到情景训练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感知与体验。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专业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情景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并通过情景的融入或再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刻。案例教学是对饭店管理中客观情景的分析,要求指导教师在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应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教师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准备课程后,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加,如果组织不好,引导不力,这一教学方法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不一定高,可能影响教学进程,影响学生学习。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选用学生较感兴趣的案例,在适当融入情景体验,会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
当然,案例引入情景模拟的教学法在教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事例运用得越多越好,相反,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用事例,做到有的放矢,所引事例与知识点应有机结合,而不是事例的简单堆砌,我认为选用案例与知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引入情景模拟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选用案例应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加深。运用案例教学学生必须积极参与,教师必须有效的组织,必须能够充分说明问题。
2.案例必须典型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多见于饭店服务过程中最常见的、突发的疑难案例。通过情景模拟能加深和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提高处理问题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案例具有可操作性,情景模拟易于实施。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在以后的饭店服务中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情景模拟在分组、分配任务时有所搭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选择或设计教学案例。由于职业高中的学生年龄、文化基础等个人特征存在明显层次差异,以多数同学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也要培养少数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的综合、全面的管理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法作为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也在默默地承担着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作用。应该在饭店管理教学中不断加以运用、普及和推广,相信通过各地职业学校的重视及教师的努力,它将在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案例情景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质是属于研究性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非经典PBL教学法 药剂
专业教学 应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52-02
非经典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简称非经典PBL教学法,是根据对PBL教学模式进行改良,采用以班级为单位并由一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内小组讨论的非导师制教学模式。实施非经典PBL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药剂专业课程学习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与学习相关的实际价值问题来辅助开展学习,从而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随着国内外医学高等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对PBL教学法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中职卫校也在理论教学中逐步应用了非经典PBL教学法,且应用率也在逐年上升,并在教学活动中辐射到各个学科。当前,关于中职卫校药剂专业教学中非经典PBL教学法应用的报道甚少。为了探索非经典PBL教学法在中职卫校药剂专业教学中的实用性,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旨在为卫校药剂专业教学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一、卫校药剂专业教学中非经典PBL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一)应用过程
1.编写教学大纲。根据非经典PBL教学模式制定适合于中职卫校药剂专业教学的非经典PBL教学大纲,以适应非经典PBL教学改革的需要。大纲基于三年制普通中专药剂专业教学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来参考制定。
2.编写病例。为了使非经典PBL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认真地收集和整理临床病例,针对学生的年龄、知识面及理解能力,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制定匹配的非经典PBL教学病例。每个病例涵盖相应的学科内容,设置一个学习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我学习、查阅资料。
3.分阶段教学。非经典PBL教学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导引临床案例。第二阶段进行设问导学,围绕知识要点结合临床或利用相关日常生活事例,设置富有启发性、疑难程度适当的问题。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对设置的问题展开讨论,初步商定解决方案。第四阶段进行结课,总结评价、强化知识点,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安排学生课后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写读书笔记,并列入平时成绩。第五阶段每讲完一个章节内容就开展一次大班化PBL病例讨论,病例分析报告列入平时成绩。
(二)应用特点
非经典PBL教学法是仅局限于以班级及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学习讨论的非导师制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主要由基础知识及重点学习内容组成,当前延伸拓展的知识较少,仍未完全突破“必须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
(三)应用意义
1.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尽管中职卫校学生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年龄偏小,知识面及理解能力较浅,但绝大多数学生很渴望探求医学知识。非经典PBL教学法是根据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改良,集两者所长,能充分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智能因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终生教育的需求,产生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针对学生急于接触临床的心理,非经典PBL教学在授课中引入临床病例,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实现了药剂专业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教学的过渡,缩短了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能缓解教师及教学资源缺乏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得以推广的PBL教学法在国内中职卫校由于条件受限,如教师及教学资源匮乏,未能广泛地应用。而非经典PBL教学法采用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由一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内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地缓解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实际上,在非经典PBL教学中,可以与挂靠医院及上级共建单位通过远程教育获得丰富的医学信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四)存在问题
1.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非经典PBL教学法下,教师不仅要具备出色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驾驭能力,还要有过硬的本专业知识和相关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然而,我国中职卫校非经典PBL教学法由于开展时间较短,教师经验不足,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理念转化需要时间历练和加强培训。现阶段应用非经典PBL教学法的教师基本上没有真正了解其真谛,对其广泛推广应用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2.缺乏现成教材。一直以来,大多数实施非经典PBL教学法的中职卫校所采用的教材,实施过程耗时费力,导致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由于实施非经典费PBL教学法,既要安排学生自学和讨论,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查阅资料,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精心设计教案,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教学难度很大。今后,要对课前预习及课时安排等方面作更深入的探讨,逐渐加强非经典PBL教学法的实施。
3.教学设计不规范。非经典PBL教学法实施尚缺乏严密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筛选、病案的编写以及教学的实施和评价上,都需要进一步规范。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相应的与之配套的考试方式,不能简单地将PBL教学过程简化成提问、讨论和总结三大步骤来完成,而应遵循Maastricht7步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关于卫校药剂专业教学中非经典PBL教学法应用的研究
(一)研究范围
在非经典PBL教学法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相关针对非经典PBL教学法的研究也是基于大专院校的护理专业,关于中职卫校药剂专业教学中非经典PBL教学法的应用的研究较少见,通常仅见于在某个课程中的应用。
(二)研究方法
当前的研究往往强调通过开展非经典PBL教学,改变医学教育中灌注式的教学;解决基础理论与实践脱节及药剂专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弊端。借助实施非经典PBL教学,让学生适应非经典PBL教学方式,体会其精髓,听取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进行总结,为今后更好地推广应用非经典PBL教学积累经验。
(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的编写、病例的编写、问题的设置、讨论的氛围和效果、师生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传统教学的评价中通常由平时分、实践分、期末考试分组成,而非经典PBL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突破常规的考核方法,建立一个能够合理评价非经典PBL教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有利于非经典PBL教学法的推广实施。
(四)研究结论
当前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有研究提出,非经典PBL教学法的实施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如图书馆、网络、教学录像等,给学生提供查阅参考书及文献资料的平台。也有研究表明,在中职卫校药剂专业教学中应用非经典PBL教学法,应密切结合医院实例和当前药房工作的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检索文献与撰写论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非经典PBL教学法在中职卫校药剂专业教学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和评价尚需进一步探讨。尽管非经典PBL教学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在培养创造型、实用型医学人才方面较传统教学法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为中职卫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韩清晓,徐玉粉.卫校临床医学概要实施非经典PBL教学模式初探[J].卫
生职业教育,2011(13)
[2]Louw G,Vivian L,Friedling J. Expande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Som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Dissection in the"Supported"Problem-based Learning Medical Crriculum at 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J].Clin Anat,2004 (7)
[3]Gurpinar E,Musal B,Aksakoglu parison of Knowledge Score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Curriculum on Public Health Topics[J].BMC Medical Education,2005 (7)
[4]Choon Huat Koh G,Khoo H,Wong M.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uring Medical School on Physician Competency: a Systematic Eview[J].Research,2008(1)
[5]Kilroy DA.Problem-based Learning[J].Emerg Med,2004(4)
[6]朱穗京.非经典PBL在“病免”教学中对护生学习效果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
[7]王冠南.非经典P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与模式”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
[8]李昱,叶秀峰,李丹,等.谈PBL理解误区[J].西北医学教育,2006(2)
[9]苏虹,叶冬青.流行病学理论与疾病控制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疾病控制杂志,2003(3)
关键词:非经典PBL教学法 “病免”教学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02-04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Foundation)下列简称“病免”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衔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特点是课时少,内容庞杂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渗透不易理清难以记忆,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教学带来困难。目前广泛推行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1]。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5],WHO报告[6]全球约有1700所医学院采用了PBL教学法[7]。但由于国内中职学校条件受限未能推广,故本研究根据中职卫校现有条件和针对中职护生特点。
将PBL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即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由一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内小组讨论而非导师制的非经典PBL教学法[8]引入到2011级护生“病免”教学中进行教学干预,以探讨中职护生在学习倦怠背景下,学科教学如何有效地增强学习欲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有10个班共575人随机抽样分成2个组:2+3护理2、3班和护理1、6、7班为实验组,共292人;2+3护理1和护理2、3、4、5班为对照组,共283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教材
实验组和对照组教材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吕瑞芳主编的第2版《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及配套教学大纲,教学时数、教学目标均相同。
1.2.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采用非经典PBL教学法。非经典PBL教学总体模式框架为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导引临床案例―― 设问导学―― 分析讨论―― 总结评价、强化知识点―― 大班化PBL病例讨论。授课时分五个阶段完成,将PBL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主要精髓贯穿于“病免”教学全过程。第一阶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知识面及理解能力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引入临床案例。第二阶段:围绕知识要点设置富有启发性、疑难程度适当的问题,尽可能结合临床或利用相关日常生活事例设问导入每个知识点。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第四阶段:进行结课,概括梳理当堂授课内容、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安排学生课后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写读书笔记并列入平时成绩。第五阶段:每讲完一个章节内容就开展一次大班化PBL病例讨论。提前两周发放学习资料,让学生根据所给病历资料按照“问题、假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习内容”四个模块来围绕临床案例搜集资料,要求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相互交流个人学习收获形成解决问题的预案后再在课堂上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安排学生整理资料书写病例分析报告列入平时成绩。
1.2.3 教学评估
期末时统一进行标准化考试题型考核,使用机改评卷,采用SPSS13.0对两个组期考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在开课前及期末课程结束后对全体2011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1.2.4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采用华东师大周步成教授《学习动机诊断测验》量表(简称MAAT)。问卷共有20个调查项目(见表1)分4个维度,分别测查学生在学习欲望上4个方面的困扰程度:第1个维度(1~5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弱;第2个维度(6~10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强;第3个维度(11~15题)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第4个维度(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上是否存在困扰。假如对1、3、4维度中的题目持认同态度在4题以上,则说明相应的学习欲望较弱;3题说明相应的学习欲望为中等;2题以下说明相应的学习欲望较强。第2个维度反之。由此可推断学生在相应的学习欲望上存在不够正确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2 结果及分析
2.1 学习动机调查结果
2.2 学习动机强度调查结果
2.3 期末成绩
3 讨论
3.1 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如表3所示,本研究表明非经典PBL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发现非经典P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有明显好转可能与本次研究使用的是根据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改良的非经典PBL教学法,集两者所长有关。由于护生刚走出初中应试教育,没有医学知识,因此,应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基础知识部分仍由教师讲授学生才能逐步适应[9]。针对“病免”教学中出现知识零散、繁杂枯燥的问题,运用在课堂上创造临床氛围,选择性地引入相应病例,让学生感受到“病免”学科与临床工作的重要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护生学习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难点、重点的内容,教师把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做精要讲解,确保学生接受知识的准确性;对于非难点、重点内容让学生自行整理、归纳后在讨论过程中向全班同学展示。非经典PBL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临床病原生物与临床免疫病例引入课堂,借病例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到教材或参考资料中寻找答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3.2 明确学习目标,为临床课学习奠定基础
针对学生急于接触临床的心理,非经典PBL教学在“病免”课中引入临床病例,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通过病例引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自学、讨论,让学生提前接触临床从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由教师总结将每种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则有机融合,准确导向临床实际,真正实现基础课教学向临床实践教学的过渡,缩短了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距离为以后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期考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及格率为61%,对照组为49%,且实验组80分以上者占21%,对照组占12%,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说明两种教学方法有显著差异,“病免”教学应用非经典PBL教学法是完全可行的。
3.3 转变学习观念,校正偏科思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实需要突破,但PBL对我国的教育现状还显得不切实际。此次教学尝试,注入式教学已逐渐转向启发式教学,采用的教学病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例,而是由浅入深到正式的医疗病例。在病例讨论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些尚未学习的课程,使学生意识到各门学科之间密切相关。实验组绝大多数学生病例分析得灵活有深度,读书笔记书写见解独到深刻。揭示病例分析报告、课后读书笔记纳入平时成绩能促进学生主动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校正了学生的偏科思想[10]。非经典PBL教学法的实践证明是比较适合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PBL教学法在促进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适用于“病免”教学,适应我校现状,可以逐步开展。
4 结论
(1)非经典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标,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非经典PBL教学法促使学习目标明确为临床课学习奠定基础,提前接触临床为早期培养临床实践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非经典PBL教学法适合于“病免”教学的授课其效果优于传统讲授法。本研究无论从学生考核成绩的比较还是学生问卷调查的反馈都表明,非经典PBL教学法具有进一步推广运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Tavakol K, Reicherter EA. The role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the enhancement of allied health education [J].J Allied Health,2003,32(2):110-115.
[2] Mc 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 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867.
[3] Gurpinar E,Musal B,Aksakoglu parison of knowledge scores ofmedical student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curriculum on public health topics[J].BMC Medical Education,2005,5(7):1-8.
[4] Choon Huat Koh G,Khoo H,Wong M.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uring medical school on physician competency:a systematic review[J].Research,2008,178(1):61.
[5] Kilroy DA.Problem based learning[J].Emerg Med,2004,2l(4):411-413.
[6] Famer EA. Faculty development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J].Eur J Dent Educ,2004,8(2):59-66.
[7] Doehy F,Segers M,Van denBossche P,et al.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13(5):533-568.
[8] 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2(2):36.
一、应用真实的情境抛出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很多学生接触到高中数学知识时,不能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背后代表什么意义,不能寻找到学习的要点,从而不愿意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抛描教学法的第一个要点,就是数学教师要给出一个直观的情境,让学生迅速理解这一节课他们要探索什么知识.如果教师用过于抽象的问题令学生思考函数模型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一概念知识,从而不愿意思考数学问题.现在教师给出直观的图形,学生参看图形便能了解到“矩形面积=长×宽=速率×时间=路程”,即领悟到数学模型的意思就是要给出解决数学模型的规律.这张图片,就是教师抛出的“锚”,而第二个问题,就是教师抛出的第二个锚,即在学生领悟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路程=速率×时间”这一模型应如何建立.
二、应用综合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有时会比较复杂,学生遇到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时,有时会有学习挫折感,从而不愿意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可用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合作克服学习障碍.同上例,教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需要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的问题.三、抛出经典的案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学习了知识以后,这些数学知识有什么用?这是学生需要了解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教师可以一道经典习题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到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愿意积极拓展相关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这是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数学问题、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转化过程,教师要提出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经典例题,引导学生思考.总之,抛锚教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为:抛出什么问题?怎样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怎样让学生拓展问题?教师做好这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就能优化抛锚教学法的效果,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三、抛出经典的案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伤寒论;多元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71-03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课之一,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之一。《伤寒论》主要的学术成就,是奠定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课程,要为后期临床各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将中医经典——《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思想、理论、方法等内容让学生真正掌握并能运用,我们认为对学生辨证论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目标和中心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单靠传统课堂的老师讲,学生听,课后背的模式是不行的。因为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在反复学习、训练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和提高。有鉴于此,我们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教学法、病案讨论法、归纳比较法、探讨分析法、PBL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集中运用到《伤寒论》教学中,形成一个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递进式的学习、训练、实现强化学生辨证论治的思维能力。
一、中医高等院校《伤寒论》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伤寒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进行了系列研究。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经典著作,被誉为“经典临床学”,贯穿着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过程。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认为将中医经典理论的教学落实到临床,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建设切合本课程的特色。以“教书、教人、教心、教已”,以人为本,立体、开放、互动为教学理念,借助网络为平台,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以多媒体形式再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现网络学习的互动。
2.变革教学理念的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强调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从以往重条文字句意义讲授的教学方法,转变为重六经辨证论治思维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从而为学习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奠定基础。
3.重视临床教学的研究。湖北中医药大学以全国继续教育项目“经方高级研修班”为平台,邀请全国名老中医进行讲学、教学查房,举办“名医查房实录”、“经方班讲座”,并结合全国重点专科的专家查房进行视频实拍。主讲的教师及专家都参与拍摄设计,对病区见习、临床带教等多媒体资料进行整理组织,让学生亲临其境,亲身感受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过程与效果。加深对原文理解,变深奥枯燥的经文为具体可见的活生生现实。
4.积极倡导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引入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心得写作、命题论文、调查问卷为形式,重视知识、技能、专业思想、医德等综合素质培养与训练,也以此建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注重伤寒论学习兴趣和方法培养。
5.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的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教学法、病案讨论法、归纳比较法、探讨分析法、PBL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集中运用到《伤寒论》教学中,形成一个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递进式的学习、训练、实现强化学生辨证论治的思维能力。
二、《伤寒论》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目前《伤寒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如下:
(一)完善《伤寒论》传统式教学法
以原文为基础进行讲解,是《伤寒论》传统教学的主要形式。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原文进行逐句分析,明确字词的涵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领会《伤寒论》原文精神,这是掌握《伤寒论》学术思想的先决条件。在分析原文时,一定要结合成书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很多原文即是当时医家临证的真实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仲景的临床辨证及用药规律。通过仲景原文来解释某些疑难字句是理解《伤寒论》原文的重要方法,即所谓“以经解经,以文释文”的分析方法,只有“以仲景文释仲景义”才不会偏离仲景的本意。另外,适当引用历代伤寒注家的注解,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注家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向学生展示《伤寒论》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争鸣。在讲解方药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仲景组方配伍的规律。《伤寒论》共计112方,而“组方严密,构思精巧”是仲景用方的特点所在。针对每一味药物,尽可能地启发学生思考仲景为什么要这样用?从而理解每味药物的功效以及不同配伍组方的适应证。通过对原文的层层剖析,使学生逐渐领会仲景原文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当然在分析原文的过程中,要注重的学生的启发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结合设问的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原文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中。对于教材中有争议的条文,历代注家的观点不一,这时要求教师要联系临床实际加以分析,给学生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解释,尽量做到不偏离原文的精神,也符合临床实际。
(二)建立《伤寒论》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认为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之所用。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案例选择的恰当与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案例选择主要考虑这么几个方面:①教学内容中主要者;②可对相关汤方证起到鉴别作用,具有举一例而通数例的作用;③适合本科生的水平和知识结构,内容太难或太易均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解决,并提出问题。二是班级人数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40人,如人数多可采用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作大组交流总结。此外,可采用启发学生思考的课堂案例教学,不进行讨论交流,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大班进行,占学时少,因此,可在整个教学中穿行。PBL教学法具有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的作用,从而可有效地提高《伤寒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学有所得,得而有思,思则有进。我们自2009年以来,开展了部分本科生《伤寒论》PBL教学法,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之所用。
(三)建立《伤寒论》病案讨论教学法
1.病例选择。在课前通过在历代名老中医医案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及其与学生较为接近的病例,例如桂枝汤证、小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等,记录其主诉、发病、治疗经过及临床表现。如:
【桂枝汤证医案】王某某,女,50岁。主诉:发热一周。
现病史:一周前因受凉,渐起恶寒发热,微汗出,前医以银翘散不效,伴头痛,颈项酸软,鼻塞,干呕,口不渴,二便调。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体温37.50C,皮肤湿润。请说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许叔微医案——桂枝汤证】治其乡人吴得甫,得伤寒,身热,自汗,恶风,鼻出涕。脉关以上浮,关以下弱。
病案与《伤寒论》条文结合,紧贴各证的审证要点,便于学生分析和学习。
2.教学安排。在课前先安排学生预习相关章节,并将病案提前告知学生。学完该章节后,在课堂将选择好的典型病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围绕其四诊、辨证论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特别是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将学生在病案讨论中的综合表现和个人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列入期终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占20%,改变过去以课堂笔记评定平时成绩的方法。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依据所学篇章理论,从理、法、方、药拟出治疗方案,并与病例已有的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差失。在讨论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激励学生,注意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模糊不清或错误的概念和观点,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学过的中医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确定立法,选择方药,把枯燥的古医籍条文与临床病例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病例讨论的积极性,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潜能,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对《伤寒论》方证的审证要点、治法、方药、临床应用有了一个全面掌握,明显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讨论的形式。病案讨论教学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病案讨论中,学生必须围绕所给的病案,应用所学的中医基础知识,主动思考,并有条理的予以表述,使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单纯的知识灌输为注重能力的培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可以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伤寒论》属于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是中医基础知识与临床诊疗之间的桥梁。病案讨论教学法缩短了课堂理论与临床诊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经典课程的兴趣,和临证思维能力,克服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单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不良学习习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为将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基础。病案讨论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在病案讨论课前,应认真备课,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较强的引导、组织能力等。同时要加强本学科中西医理论、临床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效解答学生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师教学和临床诊疗水平,为以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立《伤寒论》归纳比较教学法
《伤寒论》内容广博,辞深理奥,初学者难以把握重点和要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归纳总结、分类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伤寒论》的辨证思路和方法。可以对症状、类方、类证、煎煮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例如,太阳病篇汗法禁例九条原文,后世称为麻黄九禁,可概括为“咽、淋、疮、衄、血、汗、寒、尺脉迟和尺脉微”。运用这样歌诀化的文字,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伤寒论》教学中,针对常见症状、方证、及治法,进行类证比较、类方比较、类法比较等,有利于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仲景的辨证思路和方法。
(五)建立《伤寒论》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伤寒论》授课过程中亦不可少。以传统方法讲解原文之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曲,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原文涉及的理论问题,并最终通过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伤寒论》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而当今教学中,重课堂理论讲解而轻临床实践体验的弊端长期存在,研讨式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缺乏临床实践的不足。
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本节课讲解的方证,提出涵盖核心知识点的问题,涵盖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问题的过程应层层深入,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探究性。科学的设置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证思维能力。
(六)实施方案?摇技术路线图
三、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首次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集中于《伤寒论》课程的教学之中。解决了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同时解决了多元化教学方法之间在同一门课程教学中的协调平衡发展,这是本课题的特色之一。
2.构建了递进式学习、训练、强化提高学生辨治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本课题的《伤寒论》课程教学体系,基本贯穿本科生的学习期限。从初始接触中医经典概貌,树立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作为导入,到全面学习掌握和实践,最后结合临床学习,重点提高。整个体系呈中间大,两头小,中间连两头,两头促中间,以实现辨证论治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3.模拟临床的教学手段引入,PBL讨论式方法的引入,《伤寒论》方证辨治训练系统的引入,“中医历代名医医案”的引入。初步实现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教学法、病案讨论法、归纳比较法、研讨分析法、PBL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集中运用到《伤寒论》教学中,形成一个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递进式的学习、训练、实现强化学生辨证论治的思维能力。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将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有机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并相互之间进行较好的衔接。解决好的临床见习机会和提供见习条件。
参考文献:
[1]郑洁萍,邓煊东,郭晓群.以多元化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幼师生多元化智能[J].成才之路,2007,(02).
[2]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03).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焦楠.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培养目标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5]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高层论坛.中医思维是中医人才培养关键[J].光明中医,2008,23(12).
[6]邢玉瑞.中医临床思维特点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4).
[7]姜建国.论《伤寒论》的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2).
[8]梁华龙.刍议“经典著作”与“中医临床基础学”[J].河南中医,2000,20(3).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高中物理教学 运用
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教学应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①。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时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各种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在题海中摸爬滚打,而应注重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提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法。
一、高中物理教学常见的问题
由于高考的指挥棒效应,学校和社会对高中物理教学成果的评估完全依据高考成绩。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了如下问题。
1.现代教学理念缺失
不少高中物理教师对近几年高考热点、常考题型烂熟于胸,经典考题信手拈来,他们以几年来不错的高考成绩,而成为众多学生仰慕的“天才老师”和众多家长追捧的“教学名师”。但是,如果我们对他们的每一堂课进行细致分析,对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就会发现,在课堂上,他们是唯一的权威,所有的学生都以仰视的目光,倾听他们讲了无数遍的“经典试题”。课后,学生们又淹没于“名师”们从“经典试题”演化出的“模拟试题”的题海之中。这些学生能够解答不少“经典试题”,但是他们对物理现象熟视无睹,他们对物理规律毫无体验,甚至深深厌恶物理学习。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解题机器”,而不是对自然怀着孩童般兴趣、勇于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青少年。
2.教学技能运用不当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讲解各种知识点,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技能,而且在一堂课当中要不断地变化。常用的教学技能有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展示技能、变化技能、论说技能、反馈技能,等等。在现实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存在教学技能单一,缺乏变化,或者所使用教学技能与所讲授知识点不匹配等不足。
3.学生主体地位不明
不少教师在物理课堂中,以教材为纲,以高考成绩为目标,以操练“经典考题”为手段,学生成了教学的客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成了解答“经典考题”的机器。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讲授知识点之外,还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去亲身体验得出物理规律的过程,掌握发现物理规律的方法,从而培养起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勇于探索的态度,以及追求科学创新,服务国家与社会的价值观。
二、何为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②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将自然事件中的部分真实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对所遇事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处理的训练,达到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物理学起源于实践,而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案例教学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在教学中精选案例、设计实例,让课堂上的每一个理论知识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落脚点,把复杂的物理现象转换成简单的生活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积极参与学习,而不是教师“填鸭式”的单方面说教。
2.案例教学法的教育价值
案例教学法中所使用的案例是教师经过反复挑选和提炼出来的,能够反映各种物理情景的具体实例,这些实例往往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经历。通过对这些生活事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很有效地调动起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能够很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1)知识。“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做中学’获得的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④,而不是教师灌输的、书本上书写的硬梆梆、毫无生趣的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们理解得更透,已经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更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驾驭。
(2)技能。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最大的差别就是大量使用讨论和学生自主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为教学手段,以题海战术为学习方法,学生们沦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成为解答“经典题型”的机器。广大学生被物化,被异化。而案例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权和动手实验权,能够培养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情感,能够坚定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能够让他们树立起探索自然、理解自然、服务人类社会的价值观。
三、案例教学注意事项
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事项。
1.不可忽视系统理论知识教学
虽然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要求广大教师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传输知识仍然是任何一堂课的基础,都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一项重要目标。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就缺乏根基,就不可能真正建构起物理学大厦。因此,广大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的时候,也应注意基础知识的讲解,而且案例教学法也有一定的适用性,需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并非所有知识点都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法。⑤
2.精心挑选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精准的案例。在备课时,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或借鉴教学参考书中的案例,或自行构思案例。所挑选的案例最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力争做到恰当、新颖、有趣、有用。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好案例的标准应该是,既能体现教学内容所要求的知识点,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能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优良的科学态度。
3.扮演好“主持人”角色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中唯一的主角,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学生们是与教师一起讨论某一“话题”的“嘉宾”,学生与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教师在“主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放任学生为所欲为,也不能严格控制学生的一举一动,而应引导学生充分地讨论,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让学生们在激烈的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4.把好讲评的量与度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持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发表的观点作出评价,但是教师的评价必须把握好量与度。在教学中,学生是“嘉宾”,拥有自主发言权,教师不应“侵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学生讲错了,教师不得严厉训斥,而应以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对于讨论中碰撞出的有价值的思想火花,应该加以鼓励和表扬,并且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培养起学生探索自然的自信心,培养科学思维,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
四、如何开展案例教学――以《超重与失重》为例
案例教学是一个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但又需反复实践才能娴熟驾驭。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具体教学章节《超重与失重》为例,介绍如何开展案例教学。
1.实验案例:先教师演示,随后学生自主实验
生活实例1:一个在侧面靠底部开一小孔的塑料瓶,用手指按住小孔,装入适量的水。当瓶处在静止时,放开手指,水从小孔流出。当放开手,使瓶从高处自由下落,可观察到瓶在下落过程中,水并没有从小孔喷出。
生活实例2:一个重锤上绑上一根细线,缓慢拉起,细线能够很好地承受重锤的重量。这时,再让重锤做向上的加速运动,细线立即断裂。
学生分成10个小组,分组完成实验:
实验: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当突然向上拉弹簧秤,使钩码向上做加速运动时,弹簧秤读数大于钩码所受重力;当使钩码向下做加速运动时,弹簧秤读数小于钩码所受重力;当放开手时,使弹簧秤和钩码作自由下落,弹簧秤读数为零。
2.小组讨论
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对刚刚观察的三个案例进行充分讨论。由各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充分的讨论,最后推选出一位同学参与全班讨论。
3.全班讨论
让各个小组的代表同学就本组的讨论情况进行陈述,小组成员如果还有补充意见也可畅所欲言。本环节是案例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该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主持人”应该鼓励和引导“嘉宾”积极发言。我在班级建立了一个考核体系,对于课堂上踊跃发言、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加分的奖励,很有效地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就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乐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获取鼓励加分。但是,在讨论中,“主持人”也要防止个别善言“嘉宾”滔滔不绝,形成“一言堂”。例如,有一位反应敏捷、基础扎实的学生总喜欢展现他的天才发现,多数学生都还没有深刻思考,他就把正确答案告诉全班同学。教师在课后需要对这类天才学生进行个别沟通,既不要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又让他留给班级普通学生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
4.总结
本节课从两个生活案例和一个实验案例出发,启发学生分析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让学生在“做中学”到知识: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物体做自由落体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而学生在分组实验中体验了获取这一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同时掌握了一项实验技能。
最后通过视频短片告诉学生,超重与失重现象在现代工业当中的运用:在失重状态下可以生产能够减少轴承摩擦的、用于绝对球形钢珠和飞机机翼制造的、又硬又轻的泡沫钢材。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以及探索自然、理解自然、服务社会的价值观。
注释:
①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②③王桂芝.谈案例教学法[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112.
④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9,VOL13,(5):56.
⑤沈金林.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2):48.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6.
关键词:企业管理 案例教学法 组织 步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健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加速形成,中国企业对人才有了新的要求。作为技工学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水平和能力。本文就在技工学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谈几点看法。
一、《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个案中,对事物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在技工学校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照本宣科的“灌注式”教学,教学的过程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现今社会,经济管理教学的中心已由系统地积累知识转变为积极地开发智力潜能和思维能力,教学目标从“是什么”、“为什么”转化为“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案例教学法就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面向未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案例教学法是《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特殊性的要求
现代企业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直接来源于企业的实践活动,是企业实践活动规律的概括总结。由于企业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现代企业管理科学未必能及时地修正和发展,拘泥于原有教材内容的教学可能是陈旧的、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的,只有将现代企业的实践活动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的选择与组织依据
追溯案例教学法,可以说,哈佛工商学院是最早施行的、也是最成功的。为了保证这些案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无论是所该校的教授、还是该校的学生,以及研究人员,在把案例列入课程教学内容之前,都要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教学案例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收集,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来设计。
因此,笔者认为,选择《现代企业管理》课堂教学案例时一般应符合以下特征:
一是实践性,即教学所选用的案例应是社会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典案例,把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经营者的立场上,从实战的环境出发,来学习什么是经营和如何经营;
二是启发性,案例教学分析不要只追求一个正确答案,而要有意识地在案例教学设计时把握重要的资料和数据,确定更好的、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引导学生去思考,组织学生去辩论,讨论越激烈,以便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渗入更多的参与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独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当充分发挥其有助于教学的功能,对于不同知识的教学目的,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独特案例,诠释书本知识,启迪学生心智,明辨现象真伪,寻求事物规律。独特的案例有助于学生从独特的角度去剖析、去探寻,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课前阅读分析案例
课前,教师应将教学案例材料分发给学生,材料上除了包括案例内容陈述外,还应包括学生阅读时分析思考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和完成的时间要求等。此外,教师还应采取必要的方法检查、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阅读分析任务。
(二)课堂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回顾知识内容:可由教师提问个别学生来回答,也可由教师提问全体学生回答,还可由教师发给学生小测试题书面答题,如此等等,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安排,目的是检查学生过去知识的掌握程度。
2、展示案例材料:教师可利用投影仪、幻灯机等向学生展示案例材料,并对案例进行简短的介绍,同时提出讨论要求,便于学生讨论。
3、讨论分析案例:或以小组讨论形式、或以双方对辨形式、或以全班学生轮辨形式,组织学生利用现有知识有序地对展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以达到全员参与、全现观点、取长补短之效果。
4、总结概括观点:在学生充分展示观点后,教师最终对各种观点进行概括总结,说明所学知识在此案例中的种种体现,指出各种观点的对与错、优与劣、真与伪,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所收获。
(三)课后案例思考
课后,教师应让学生对该案例的分析教学有一定的思考,包括写学后感、写案例分析总结、写所学知识在此案例中的具体体现、写各种观点的优与劣和对与错等,让学生真正地从此案例教学中加深印象、受到益处,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
四、实施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优势
(一)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论学习
例如,在 “市场营销策略”教学中,教师用类似“娃哈哈”成功的现实案例去分析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如何进行需求分析,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不断生产质优价廉的商品,不断提升和超越企业形象,从而使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行业霸主,把抽象的道理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教学,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助于学生应用知识。
(二)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提升素质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学生真正被摆到了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行记忆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深刻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例如,在“市场调查”教学中,笔者首先介绍了“海尔电器”滚筒洗衣机产品在市场上的境况,要求学生分析海尔电器应采取的对策,然后让学生们各舒已见,各显其能,想方设法,总结出应对策略,最后教师再将海尔集团后来所采取的策略展示给学生:把消费者的生活难题当作自己的科研课题,创立了“专为您设计”的科研机构,为农民朋友研制出既可洗衣,又可洗动物、植物的“大地瓜”洗衣机。这就使学生在辩论中学知识、在交流中提素质、从案例中长见识。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教育的竞争。作为一名技工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技术工人,让我们以过硬的业务知识、优秀的教学方法努力地工作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法律基础知识 作用 运用效果
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自觉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法律基础知识这门涉及一些相对抽象法律理论的科目,是一种极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当下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1.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案例教学由于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知识予以具体化,而且相比于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能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必将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注意力的集中,从而可以很好地保证和提升教学效率。
2.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鉴于法律理论抽象较难理解这一情况,借助丰富生动的案例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法律知识点,均通过相应的案例进行理解,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通过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这一循环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达到对知识较好程度的吸收效果。
3.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可以借助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展开教学活动,利于学生熟悉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法律案例,对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如果注意在教学中选用丰富典型的案例,对学生全面地把握各种社会法律现象具有实践性意义。
二、提升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效果的方式
1.选用经典富有实效性的案例,利于法律理论的精准阐释
运用案例教学法应选用典型的案例,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选用并不十分贴切的案例,对法律理论的阐释不全面,或者阐释不够准确,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降低课堂效率。教师在选用案例时,应充分拓展视野,不仅要参照案例教案书上的相关案例,且应密切关注当下最新发生的、更具实效性的案例,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如,在讲解刑法相关内容时,可以以今年水落石出的赖长青案为例。由于当下信息渠道的畅通,学生一般对赖长青案件已经耳熟能详,教师此时若选用此案例,将案件的来龙去脉再进行细化讲解,以此来阐释法律理论,可加深学生对刑法相关知识的理解。借助最新的案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且可帮助学生比较透彻和精准地掌握法律知识。
2.选用生活化的案例,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案例的选用上,教师还应注意选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更加生活化的案例,通过熟悉的环境以及熟悉的人物形象,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且可以让学生为自身敲醒法律警钟,明晓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帮助学生明白如何处理相似事件,提高学生面对社会以及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较大裨益。在讲解民法时便可以选择具有生活化的一些案例,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以下有关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案例:春节期间,小朋友王某在燃放鞭炮时,不小心将马路边的一家商店引燃,店主张某自己迅速脱身,但却并不积极采取扑救措施,临近居民赶来帮忙时,张某不仅不感谢,反而还制止:“没事,烧吧,我已经入了保险了,这商店我早想改头换面了。”最后消防队伍赶到扑灭后,商店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当张某匆匆赶到保险公司领取保险时,却被保险公司以张某没有遵守法律中的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应积极采取抢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化的相关规定,而拒绝在弄清人为扩大化数额之前给予赔偿。借助以上案例,可以让学生明白在保险合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民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制约、共生并存的,任何一方不认真履行合同的相关法律性条文,都会受到对方平等权利的约束,而必定承担相应的义务予以平衡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张某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参与抢救,而是任事故扩大化,造成的损失按照法律合同,必然受到保险公司具有的权利的制约,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损失。这种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案例,必然会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能通过案例,让学生自觉树立起法律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成为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3.组织课堂案例讨论,拓展学生法律视野,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法教学中,为提高运用效果,以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学,而课堂案例讨论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并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首先,教师应选用合适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案例的选取一则要与课堂法律知识紧紧照应,再则不应过于深奥,应选择具有普适性的案例,以让所有的学生均能参与到讨论中。其次,应尽量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提高讨论的效果,并能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自由平等地展开讨论,能无拘束地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再次,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思考,并最终将具有典型性的想法汇总出来,利于全班学生均能了解适宜的法律解决途径,以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并同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升。
结语
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法律理论素养的提升,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借助经典富有实效性的案例、生活化的案例,以及课堂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均可以加强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促进法律基础知识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银建.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关键词: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式教学法;原则;步骤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072-02
“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由以前“军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是军事高等院校本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该门课程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军人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穿始终,对学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筑牢学员军魂意识,提高学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学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整体提升,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运用综合性强、针对性强的案例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式教学法在《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基础”课案例式教学法,就是根据“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把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达到提高学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搞好“基础”课的案例式教学,首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案例式教学法在基础课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基础”课在学员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正确法律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理应受到学员的重视和喜爱,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学员对这门课重视不够,觉得学不学都无所谓;二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规范性,内容抽象,并且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内容和学员以前接受的初高中政治教育以及平时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多有重复,学员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三是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教员与学员之间不易沟通,课堂气氛容易陷入沉闷,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状况势必影响学员学习“基础”课的兴趣,有的学员上课干脆干别的事,有的甚至打瞌睡。要改变学员不愿学的尴尬局面,案例式教学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案例式教学法通过运用一些经典的、直观的、有价值的案例,让枯燥抽象的理论与鲜活具体的实际联系起来,让学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了学员的主体地位,教员学员“共同分析、探讨、争辩、质疑等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求知愿望和思考问题的热情”[1],同时把抽象的理论、枯燥的法律条文具体化,将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而且学员在参与的过程中有了自由思考的空间,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案例也能提高自身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员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大胆提出各种假设和怀疑,这些还有利于培养学员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从而促进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有利于提升教员的教学能力
案例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首先要求教员在平时注重收集、整理、积累和加工与授课重难点内容有关的各种案例和素材,以备授课所需;其次,组织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要求教员将自身的主导性和学员参与的主体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员既要讲清案例的来龙去脉,又要结合理论设置各种问题与学员展开平等讨论,而且还要根据学员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再次,教员对学员的见解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和点评,并总结教学经验归纳教学规律。这些都要求教员在平时要注重理论学习研究,不断提高驾驭课堂、洞察对象、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教学艺术。可见“基础”课案例式教学法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在组织实施案例式教学的同时教学能力和水平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有利于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基础课在筑牢学员的军魂意识、培树学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以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了应有的成效,但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其实效性,那么案例式教学法是增强基础课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一是,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启发式、亲验式学习,体现了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优良传统”[2]。通过案例提供的信息和经验,使学员置身于案例情景所包含的矛盾之中,锻炼提高了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案例本身具有的强大的育人功能。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教育顾问德怀特·艾伦曾明确提醒并警告教育者,“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作有道德的人。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那么我们就为社会创造了危害”,因此“基础”课要牢牢抓住首先教会学员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人这一根本宗旨,而一些经典的案例往往蕴含着强大的德育功能。案例的教育功能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实践中就得以充分发挥。《论语》记载,孔子以“颜回好学”为例来讲君子的修养;军事家孙膑也以“围魏救赵”为例,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现在的“基础”课我们同样要挖掘案例的教育功能。实践证明,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把一些经典案例,经分析研究,运用在教学中,可使学员受到真实的、深切的教育,从而启迪思想,培养德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案例式教学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贴近现实、贴近军营、贴近学员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探讨和分析,使基础课由空洞变得丰富,从枯燥走向生动,让学员乐于学,从而有利于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
二、案例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实施的基本环节
把案例作为实施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这也是把抽象的理论放置到丰富的实践中提炼和升华的过程。正确地选择案例是案例式教学成功的起点,正确的组织实施是案例式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正确把握案例选择的原则
1.典型性。典型性是案例必须具有普遍意义,非如此,案例不具有选择的价值。因此教员在选择案例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明确该案例的服务对象是哪些理论知识,是哪些法律法规。只有围绕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案例并展开分析,才能做到用案例为学习理论知识服务,才能最终实现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真实性。案例不是文学作品,不能虚构情节。真实性是案例的基本属性,非如此案例不具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以案修身、以案明理、以案说法最好是真人真事,充分展示案例式教学的教育价值和警示价值。如果能从学员身边发生的事例取材,让有成就的讲成就,有贡献的讲贡献,有理想的讲理想,有道德的讲道德,有纪律的讲纪律,就更有说服力。这样的案例体现了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同龄人教育同龄人,更能引起学员思想上的共鸣,其教育警示意义就更加深远。
3.综合性。在“基础”课中德法并存是案例综合性的价值诉求,其目的是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在选取案例时要求同一案例在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的基础之上还要能彰显道德与价值的不同取向。这种综合性案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无疑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益于学员形成法与伦理一体化的价值取向,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二)精心设计实施案例的各个环节
1.把握好案例运用的时机。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并不是每个章节都适合运用案例式教学,即使可以应用,也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择机运用。有的案例可以放在开头,导入新课,引起思考;有的可以放在中间,承前启后,活跃气氛;有的则适合放在结尾,小结内容,触类旁通。这些运用时机的把握,需要教员在备课时做足功夫、精心设计,不可随意嵌入。
2.把握好问题的设计。陈述完案例,教员应根据需要科学设问。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要能引发学员的思考,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员无需思考就可作答,也不能太过复杂让学员摸不着头脑。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还可以临时设问,引发思考。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教员要掌控好课堂的气氛,不要出现冷场和无序的场面,更要防止因观念的不一致而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3.搞好点评和总结。案例分析讨论完之后,教员应对整个过程及时中肯、简单准确地予以总结。肯定正确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指出歧义和错误所在,避免简单化的告知结论。对于有些复杂的问题,教员应从多角度提供可以思考的空间,启发学员进行创造性思维。
三、案例式教学法对“基础课”教员和学员的要求
(一)对“基础”课教员的要求
要在“基础”课中实施好案例式教学,教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首先,理论功底要深厚。教员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无法把握好案例教育功能的导向性。案例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如哲学、军人伦理学、军人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领域,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教员如果不懂青年军人的心理,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就无法驾驭课堂,难以让学员信服,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其次,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跟上时代和学员的思想节奏。
(二)对学员的基本要求
学员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要搞好案例式教学,学员也要做足准备。首先是课前的准备。学员先要预习该次课的重点内容,仔细分析教员提供的具体案例及相关材料,还可以查阅收集相关的辅助材料。其次是课堂上积极参与。每个学员都要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
当然案例式教学法不是教授“基础”课唯一方法,教学中还要积极探索案例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进一步丰富完善教学过程,切实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