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方程式数学范文

高中方程式数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方程式数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方程式数学

第1篇:高中方程式数学范文

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性,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上的差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差生学习的提高,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教学经验,就差生的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首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转变差生学习态度的前提条件。

(一)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差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敢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注重情感教育。

尽管是差生,他们的情感都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护,更需要教师的鼓励的肯定。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差生接受了教师,就会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的进行学习。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仅是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意对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肯定差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对差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对差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二、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是解决差生学习上问题的关键。

(一)大部分差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他们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遇到问题不愿动脑筋,直接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引导他们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待差生,要放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逐步引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进步的差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三)对差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学习的意志不强,生活懒惰;有的时因为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导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只好抄袭,本节课内容没有掌握,以后的内容听不懂,从而造成抄袭的恶心循环。因此教师要注意检查差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三、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武器。

在考试中,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以使有些差生经过努力也有些差生经过努力也有得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的自卑感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个别的差生,可以采取单独出试卷考试的方法。总之,教师要想办法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提高差生的目的。

第2篇:高中方程式数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1.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了探究式教学,那是否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要以探究式为主呢?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数学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那是因为过去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探究。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一般来说,高中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的研究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1)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将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不仅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人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例如,对于课本例题:“求函数y=x+l的单调区间”的学习,在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以后,对它进行了引伸,设计了如下程序性问题:研究该函数的主要性质:设计做出其图像的方案,并找出其图像的特征;分别做出函数y=2x+1,y=ax+b(a>0,b>0)的图像,并概括规律;请同学找出一个具有此类函数模型的实际问题,并予以解决。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后,同学们情绪高昂,思维活跃,积极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研究。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比较顺利,第二个问题则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第三个问题的结果丰富多彩。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问题获得了圆满的解决。同学们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们主动的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第3篇:高中方程式数学范文

【摘要】开放式教学的教学重点是以“人”为本的新型教法。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力和兴趣,并且结合实际生活情况,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更加形象化作用的新型教学。这种具有针对性、可变性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新课程;开放式;高中数学

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数学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教育体系制度的不断改革和不断探索,高中数学的教学改革也从未停止。针对传统教学中常见的一些弊端和现象,教育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的新方法,本文主要所论述的是现如今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意义非凡,下面论述的是我国高中数学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含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情况相结合,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全面的发挥出来,教师需要在严格遵守学习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需要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以内进行自身能力的学习,使其发散思维不断的得到培养。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同学们数学知识仅仅是一部分内容,更多的是需要教会学生领悟和自我实践的能力,这样做是为了能够使得学生们日后学习都是保持严谨的思维方式。

二、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思维能力的扩展和训练就是数学的本质,尤其是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造情境问题来带动学生们的思维运转状态,使得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开放式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把学生作为主体,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不断的提高学生们努力思考、积极做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会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活动上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学生间的合作意识需要加强

处于16—19岁年龄段的学生,普遍都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只是在社会群体中,高中生依旧处于弱势状态。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在过校园集体生活时,难免会与同学之间发生一些小摩擦,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存在着优缺点。现如今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集体观念感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例如:课堂上学生之间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可以使得同学们得到思维互补,最后再将每个成员的思维和观点做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

(三)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式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部多次课程改革,实现了开放式教学,也就是指使得学生们发挥了巨大的潜能,教师在课堂上按照不同的目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教学。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较低学生纷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得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提高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开放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进行数学授课时是否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也是一大关键,师生关系融洽就会使得教学氛围轻松,这样有助于学生打开思维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这时学生在自信心方面也会得到充分的满足,也使得开放式教育能够合理而成功的完成。当然教师也要较多的关注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去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可以相对的给成绩较好的同学多分配些任务,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多给予鼓励和表扬,有助于课堂氛围的良好发展,长久如此便使得学生们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开放式教育强调的是要更好的把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相结合。要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要想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带领学生们去不同的环境中学习探索,因为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达到了开放式的教学目的。

(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

学生们是极具好奇心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来探究教学方式,帮助引导学生们进行多方位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等,都能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先进的教学设备起着较大作用

现如今各个高中校园都拥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一定程度上给开放式教学带来了较大帮助。帮助学生们了解以前无法理解的知识难题,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有利也有弊,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授课的同时,也要与实际相结合,要使得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发挥到最大的优势,就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结束语

影响我国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高中数学教学,所以,高中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必须要加以重视,并且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现存的问题进行解决。引入了开放式教学对高中数学的教学而言是教育体制上的一次改革,不再把分数作为第一重视点,而是把重能力当做新的目标,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植入到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来,教师也更加注重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注重了对学生情感上的关注,因此把重点放在了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培养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得学生们对新事物的求知欲也大大提高,这样也更好的诠释了教育的本质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春丽,韩伟.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方法分析[J].高中数理化,201l(24)

[2]韩巧玉.论开放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教育中重要性[J].高中教学指南,2010(12)

第4篇:高中方程式数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改革 课程理念 高中数学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中还注重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双基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过去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学科内容本身,而现在重点在提高国民素质、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

一、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一般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猜测的能力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善思、善想、善问的数学品质,提高质疑能力,就高中数学学习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应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

二、建立新的数学模型

数学问题来源于社会实际,又指导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对不同的问题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实际操作,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准确地理解概念。如我在讲授《异面直线》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各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思考直线AB与直线CC1是否是异面直线。有些学生说是,有些学生说不是,互不相让。于是学生1利用几何画板做出了过直线AB的平面α,将平面α旋转都不能经过直线CC1,得出它们是一对异面直线。学生理解了异面直线的判断,同时也掌握了通过旋转平面判断两直线异面的方法。

三、比较教学,重视课堂的辩论

辩论是一种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创造思维能力,锻炼敏锐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进行各相关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辩论中获得真理也是科学精神的培养方法之一。如学完《曲线的参数方程》后,我给出了这样一个方程:x=m+r·cosα;y=n+r·sinα。思考:这个方程表示什么曲线?学生1:表示圆。理由是这个方程中有r,圆才有半径r。有学生同意他的观点。思考了一会儿,有不同意见了。学生2:反对,理由是,这里的r表示一个实数,不一定是半径。很多学生同意。又过了一会儿,终于有学生提出问题:谁是参数?学生3:当α为参数时表示圆。学生4:当r为参数时表示直线。

四、转变教与学方式的教学实践篇

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和接受并不能代表转化为教师的一种素质,如果新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化为教师们自己的教学决策,没有转化为常规的教学行为,高中新课程就会在实施中处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境地,出现“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课堂教学却是涛声依旧”。所以再好的理念不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也只能导致新课程改革的失败。从理念到教学实践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1.教师要致力于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真正做到由“要我改”变成“我要改”。同时要把新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决策与教学行为中,包括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确定教学具体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预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转变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由教师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成为课堂知识的垄断者,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教师只满足于我完成了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扼杀,学生的思维被遏制,恹恹欲睡、强打精神便成为这些课堂的写照。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善于将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第5篇:高中方程式数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情境化 策略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47-01

历史这门学科既严肃,又丰富、生动。如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情绪就能得到激发。历史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它是一种能有效提高高中历史学习效果的手段,下面笔者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高中历史课堂的情境化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地亲近历史、爱上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1 课程情景化概述

课堂情景化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氛围、情感传递、语言等隐性因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某种情境进而接受信息、获取知识、做出思考。

从“教”的角度来看,课堂情境化教学的流程有三个步骤:(1)创设情境;(2)激励学习;(3)引导反馈。这三个步骤要求教师需要在认真研究教材、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为学生创建历史情境,比如布置教室、板书图画等,先让教学环境引出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情境化教学的流程也是三个步骤:(1)受到刺激;(2)融入情境;(3)获取知识。在教师所创建的情境中,学生会因为受到的感官刺激慢慢走入课堂情境,不知不觉地获取历史知识。情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并为学生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平台。

情境课堂的理论依据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达到情感的共鸣的方法。情景教学中历史场景的创建可以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促进他们知识的增长与价值观、情感态度的良好发展。

2 情景化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2.1运用背景音乐感染学生

音乐有着强大的感染人的力量,人们在音乐的感染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联想与想象。又因为音乐创作多以历史为背景,因此很容易带领聆听者走进创作者的情感思维中。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如果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背景音乐在课堂上播放,教学课堂的气氛立刻就会被渲染得充满历史感,引发学生的共鸣。

比如,高中历史教材中有一课讲的是《》,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之后,东北三省也相继沦陷,东北的老弱妇孺全都集结街头。《松花江上》的创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这首感人肺腑的音乐作品。这首独唱曲以满含痛楚的感情唱出了悲痛欲绝的声音,让聆听之人无不感同身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与《》的主题无疑是不谋而合的。教师通过这首歌曲的播放,可以迅速地让学生感受到那时候东北人民在沦陷之后的悲痛,进而勾起学生的激愤之情。这时候,教师适时地讲解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也就能牢牢地掌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2.2通过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自体验历史情境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某个历史人物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消除对历史的距离感以及陌生感。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去探索人物的心理、想法、状态等,这些都能让学生对历史人物以及当时所处的特殊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学生探究得越深入,就能越准确对高中历史进行评价。

比如,高中历史中有一课讲的是,这一课的主人公是禁烟英雄林则徐。如果教师可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揣摩林则徐的心理活动进行角色扮演,那么学生就一定可以在探索这位禁烟英雄心理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他是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进行禁烟的,也就更能体会到他对人民、国家所怀有的责任感让他完全将自己的利益以及生命抛诸脑后的伟大精神。学生在表演林则徐禁烟时的决绝与果敢时,也会被他的民族大义所感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位历史人物,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2.3多媒体技术

历史是无法重现的过去,但历史影片却能很好地展现那时候的情景、状态。

教师通过播放历史影片的方式不仅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也能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通过观看影片的形式来学习历史知识一定比从概念到概念的讲解方式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影片的播放让学生受到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因此他们所受到的感染与震撼也会更加的深刻与真实。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合适,会带来比播放背景音乐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情景化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让教师从客观传授知识位置转换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引导者的位置上。通过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历史影片的方式,教师达到了让学生从情感上对中国的历史以及历史人物进行探索的目的,同时也为学生价值观、民族观的树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佳波.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措施[J].新课程.中学,2013(1).

[2]顾小军.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性教法探索[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7).

第6篇:高中方程式数学范文

摘 要 羽毛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羽毛球训练和比赛中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羽毛球意识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能动性。羽毛球意识的培养也即是球感的培养。球感是羽毛球运动员经过长时间的专项训练发展起来的专门化知觉能力。通过学习与钻研羽毛球专业理论知识,重视基本技术训练与战术意识相结合,加强智力训练,培养优秀的羽毛球意识,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 训练 教学 培养

一、教学过程中技战术意识训练的影响分析

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技术、身体素质、战术及心理素质等的训练水平,以及在比赛中综合运用这些因素的竞技能力。一场比赛的胜负可能是某一两种因素起了主导作用。但是,要想经常取胜,就需要不断的努力训练,全面提高和完善各种制胜的因素。

(一)技术要全面、熟练、并要有特长

无论是发球与接发球还是后场的高、吊,前场的搓、推、勾、扑、挑以及中场的接杀、平抽、平挡等,加上左右前后的步法,都要全面掌握,熟练运用。羽毛球技术的特点是手法一致性、灵活性、突变性强。例如:杀劈对角的特长是与杀直线或平高直线相结合形成的;网前假动作勾对角是与网前推相结合形成的,等等。

(二)专项身体素质好是比赛制胜的重要保证

羽毛球运动的快、狠、准、稳、多变的技术和战术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要突出速度、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专项素质。

(三)战术意识好,应变能力强,才能掌控比赛主动权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千变万化的比赛过程中,能准确地观察场上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准确地决定自己应如何行动的能力和同伴配合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训练方法研究

(一)控制后场,高球压底

从发球开始就运用高远球或进攻性的平高球压对方后场底线,迫使对方后退,当对方回球不够后时,以扣杀球制胜;或当对方疏于前场防守时,就可以以轻吊、搓球等技术在网前吊球轻取。轻吊必须在若干次高远球大力压住后场,对方又不能及时回到前场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打法主要是力量和后场的高、吊、杀技术的较量。

(二)打四角球,高短结合

在后场,以高远球、平高球和吊球,在前场则以放网前球、推球和挑球准确地攻击对方场区前后左右四个角落,调动对方前后左右奔跑,顾此失彼,待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回球质量差时,向其空档部位发动进攻制胜。这种打法要求进攻队员具有较强的控制球落点的能力和灵活快速的步法,有速度,否则难占上风。

(三)下压为主,控制网前

主要通过后场的高远球、扣杀、劈杀、吊球等技术,先发制人,然后快速上网以搓、推、扑、钩等技术,高点控制网前,导致对方直接失误,或被动击球过网,被进攻队员一举击败的一种打法。通常也称“杀上网”的打法。这种打法是进攻型的打法,能够快速上网高点控制网前,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也要求较高。这种打法,体力消耗较大,如果碰上防守技术好的对手,体力就往往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快拉快吊,前后结合

以平高球快压对方后场两底角,配合快吊网前两角(或运用劈杀)引对方上网,当对方被动回击网前球时,即迅速上网控制网前,以网前搓、钩球结合推后场底线两角,迫使对方疲于应付,为前场扑杀和中、后场大力扣杀创造机会。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快速进攻的打法。这种打法,要求运动员身体素质好,特别是速度耐力要好,技术全面熟练,而且还具备突击进攻的特长技术。

三、技战术意识的训练

竞技体育项目不能脱离比赛,比赛是以争取最高运动成绩为目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在激烈的攻守对抗条件下进行的,必然要给运动员造成强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运动员要充满自信,勇于拼搏,迎接挑战,不畏强手,不怕挫折,无论比分领先、落后。情绪要始终稳定,不急不躁,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把注意力放在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上。

我们除了要继续抓好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外,还要抓好学生文化知识和专项理论课的学习。特别要学好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此帮助学生努力提高羽毛球运动水平,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总之逐步地形成、逐渐地强化羽毛球意识,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才能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意识。

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羽毛球意识,仅靠理论教学和简单的技术战术训练是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自参加比赛或亲自观摩高水平的比赛,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一场重大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往往是一次技术和意识上的提高过程。由上可见,羽毛球意识是运动员提高羽毛球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积极健康的心理活动。羽毛球教练应通过教学、组织训练、带队参加比赛等形式来培养运动员的羽毛球意识,为提高羽毛球运动水平和今后的教学能力打下的基础。

四、小结

羽毛球意识也即是所谓的“球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由长期的专项训练而形成的,也会因为长期没有击球训练或情绪紧张、身体状态过度疲劳而减弱,甚至消失。羽毛球意识是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并出现竞技状态的心理标志,是羽毛球运动员成才的关键因素,是高水平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特征。因此,在羽毛球教学中要注重羽毛球意识的培养,为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7篇:高中方程式数学范文

关键词: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设计误区;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25--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优质教学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人们通常也把“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评价要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设计却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几个误区

目前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认识上的误区――忽视或误读教学目标

首先是,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环节。少数教师错误地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味强调“学生自主”,讲什么学什么一切由学生来定。教师完全跟着学生走。这种做法导致教学的随意性。

其次是,照搬教学参考用书或其他教学设计案例。调查显示有l,3的教师的目标设计几乎照抄教学参考书。

再次是,把课程目标误读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确实存在着相似性和联系,但二者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见表1)。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顾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把原本属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教条地直接挪作课时教学目标;把课程目标中“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当作课时教学目标等,这些都是混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

案例1: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3节第二课时“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2,掌握硫酸的主要性质。

[过程和方法]

3,学会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5,培养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评析]上述案例中采用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分项目设计模式”,从形式上看体现了新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但实际上是把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照搬到课堂教学目标中,这种人为将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割裂的做法,是对课时教学目标错误、片面的理解。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三种目标,三个目标维度只是目标维度的要素,不一定是显性的目标维度,也不等同于每节课的目标维度。又如目标5“培养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显然,这样的描述缺少了与知识载体的融合,也不适宜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独立目标。

1.2设计上的误区――片面理解教学目标

首先是,过分关注知识体系,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还存在着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现象,甚至直接把《考试大纲》中的认知水平作为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这样的设计势必会导致目标f通常主要是知识1设计过高,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失去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

其次是。过分关注预设性目标,忽视生成性目标。预设性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确定了教学的主要方向,构成教学活动的“下限”;而生成性目标是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交流而激发出来的,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反映了教师高水平的教学素养,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学目标不是静止的蓝图、僵死的教条。只关注预设性目标的做法是缺乏教学机智的反映,也是对教学目标的片面理解。

其三是,过分关注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待,学生的发展变化既包括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些显性成分;也包涵与学生行为变化相统一的心理变化,即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隐性成分。

案例2: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4.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在5以内)。

[评析]上述案例中的四个子目标虽然很具体,几乎涵盖了该节所有的知识内容,但显然只是对教材中显现出来的,能用语言、文字和符号表达的目标进行了设计,而对过程、方法、情感等隐性目标未予以关注,没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也就未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不妨在“甲烷”教学目标中加入“在学习甲烷结构与性质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在“烷烃”的教学目标中加入“通过烷烃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感受有机物的多样性和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样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预设性目标,还渗透了生成性目标:不仅指向明确而直接的教学结果(包括考试成绩),还指向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包括主动学习的兴趣、习惯、愿望、态度、方法、经历、体验等能长远影响学生发展的基础。

1.3表述上――错误陈述教学目标

首先是行为主体混乱。很多老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仍未能摆脱旧教学目标的束缚,教学目标中出现“培养学生……”、“使学生掌握……”、“帮助学生……”等以教师为教学目标行为主体的现象还较普遍。

案例3:鲁科版必修2第3章第3节第二课时“乙酸”

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锻炼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捕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质疑和亲历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评析]上述案例,虽然较全面地表达了对学生通过乙酸学习所期望达到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等方面的目标,甚至为生成性目标留有一定的空间(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但从目标表述的方式看行为主体较混乱,有的目标主体是学生,有的是教师。如其中目标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目标2和4的行为主体是学生,陈述的是学生行为(会不会,如何经历、体验)而目标1中“锻炼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和目标3的主体又变成教师,陈述的是教师行为(做没做,怎么做)。显然用教师的行为表述教学目标是不合理的。

其次是该描述过于笼统。一些教师仍采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表述方式,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含糊、笼统,不便于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师心中无数。

案例4:人教版化学第二册(理科)“化学平衡”

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常识性介绍化学平衡常数。

4.通过平衡的建立及平衡特征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评析]该案例不仅在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上使用错误(只表明了教师的教学意图),而且阐述目标时所使用的语言也较笼统,如“理解化学平衡的特性”是指“能说明化学平衡的特点”、还是“能根据平衡特点判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又如,对“常识性化学平衡常数”的要求是定位在“知道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还是定位在“能举例说明平衡常数”,或者“认识平衡常数的意义”等?如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还有象“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这些表述都模糊不清、难以测量。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几个策略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首先应了解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建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再对目标进行分类整合,并按一定的标准(先后左右顺序或重要程度等)进行排列;最后根据学生和实际教学环境确定目标存在的价值并进行调整。其中,建立目标和再次提炼目标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环节,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2.1依据课标和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

优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首先确定哪些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学科的核心知识,依据课程标准重新界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把握好课程所处位置及其与前后内容的关系,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起点能力、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状态。

首先是,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化学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挖掘课程和教材各种能体现三维目标的因素。并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如在必修2的“乙醇”一节教学目标中出现“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理解乙醇与钠的反应、取代、催化氧化、消去等方面的化学性质”,这样的设计就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因为课程标准在必修部分对乙醇的学习只要求“知道其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上述设计若放在《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有关“醇”的教学目标中就较为合理了。

其次是,进行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水平,控制难易程度。只有难易适度的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有人把“学情”全面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现有水平、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原有认知的缺陷,并结合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形成科学的目标体系的重要条件。

案例5:选修3《物质结构模块》“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教学目标设计

[学情调查]经过必修模块化学2的学习,对于“怎样认识氢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大多数学生认为:氢原子核外有一条明确的轨道,电子在轨道上高速运动:也有少数学生能用电子云来描述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对于“有多个电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如何运动?若以碳原子为例,怎样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碳原子核外的电子在明确的轨道上分层运动,第一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四个电子高速运动。可见,学生对原子轨道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卢瑟福模型和玻尔轨道模型之间。少部分学生能用电子云来描述氢原子的运动特点,但不能解释多个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这与学生以往的经验是建立在氢原子的电子云上有关,处于仅是记忆而非理解的水平。由以上对学情的了解可设计以下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

2.从氢原子光谱出发。认识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学习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要点,了解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

3.从更为复杂的光谱事实出发,认识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不足,从能级的视角较为本质地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轨道。

4.通过以上学习。认识到核外电子的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不能同时准确测定它的位置和速度,知道“电子云”是对电子在空间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形象描述。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建立的历史,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创造中的丰功伟绩。

2.2以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方法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明确规定的学习内容是以化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实验等“知识和技能”为主线,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且知识类结果性目标更具体、易于测量,而过程和情意类体验性学习目标绝大多数是体验性、过程性的,只有借助于知识的载体才有实践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能仅仅是对三维目标简单的分类罗列,而应首先确立知识的主线,充分挖掘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方法目标和可能引起的情感体验,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领域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案例6: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教学目标]

1.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认识盐桥的作用。

2.能借助对Cu-Zn原电池原理的认识,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激发学习动机。

3.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应用中感悟知识的价值。

4.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探究和推理归纳原电池形成的一般条件,并根据课堂实验条件进行简单原电池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感受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悦。

[设计思路]首先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在必修2学习过有关原电池的已有认知水平,确立各知识点及目标要求,再挖掘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以生成的目标,并确定适宜的要求层次。如“原电池电极反应”知识点的目标设计,可要求在教材提供的Cu-Zn原电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原理的理解,能书写陌生情境中简单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如已知电池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达到应用层次的较高要求:同时,在分析和书写过程中形成一般的方法(如根据总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确定电极反应的反应物微粒、产物微粒和电子转移关系),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也能解决陌生情境的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实现方法目标和情意方面的目标。

2.3规范叙写方式,准确表述目标内容

实际教学中,因受教师主观认识的影响,教学目标的叙写不规范、表述不准确现象常见于教学设计中,甚至在一些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中也不乏行为主体不明确或行为动词不具体等问题。如何使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准确体现在教案中?一是应注意目标结构,即采用“整合模式”,而不是“分项模式”,融合式陈述方式更能表达三维目标的整体特性。因为三维目标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的整体。三者是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实现的,正所谓知识、认知和态度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知识是认知的目的,认知是知识学习的手段,态度是认知的动力。二是对于结果性目标应关注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具体)、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即通常所说的ABCD模式,特别是行为动词的选择,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也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而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如说出……,判断……,设计……等)。而对于体验性目标(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数时候是以隐性状态出现,难以直接观察、无形的、不易测量,一般用一些“过程性”动词来表述结果(如体验……,学会欣赏……等),不提出可测量的学习结果,且主要用于陈述长期才能实现的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或无须结果化的目标。

案例7:“脱酸素剂成分的检验”的教学目标设计

1.所有学生能应用铁的还原性、原电池原理等知识解释“脱酸素剂”的作用原理;掌握铁等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并能设计方案解决“脱酸素剂”的成分检验问题。

2.正确完成“脱酸素剂”中各成分检验的操作并得出结论,总结检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认识食品保鲜的意义;通过对“脱氧素剂”名称的认知形成科学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索桂芳,冯秀军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天津教,2007,(7)

[2]陈永良提高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化学教学,2009(8):50

[3]邱细荣,刘家访,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辩,教育导刊,2008(7):30-32

[4]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商报,2007,4-20(6)

[5]吴刚平全面关注教学目标的意义,教育科学论坛,2009(2):1

[6]苏仁标,吴江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化学教育,2008(9):23

[7]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76

[8]汤国平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施,上海教育科研,2008(9):71

[9]黄梅,宋乃庋,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