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

第1篇: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目标管理;校本研修

利用移动互联设备刷微博、看新闻、看视频已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即应运而生的教学新概念——微课就是让人们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在校园里、在家里、在一切公共场所都能进行学习。一节微课的时间通常不超过20分钟,其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其内容的碎片化和时间短正好满足了大众利用各种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愿景。如果广大高校能够借此契机,有效管理和整合微课资源,让在校和已经实习的大学生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和巩固知识技能,这对他们无论在校期间的全日制学习阶段还是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继续教育,都是受益匪浅的。

微课的出现,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的需求,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多项调查表明,微课这一形式在学校一经宣传,已迅速成为校园的时尚,受到在校师生的追捧与青睐。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时代号召,建立具有集理论性生动性操作性和可实践性为一体的微课教学模式,需要关注几个方面:

1微课资源的开发

(1)加工改造原有教学资源(库),使其符合微课的特点。学校可以组织学科专家和教师对原有建成的教学课例库、教案库、课件库、题库等按微课的要求进行切片加工、重组整合和二次开发,这样既可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在短时间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

(2)重新设计开发优质微课资源。根据区域教育教学实际和师生的资源需求特点,通过自主开发、征集评审、项目申报、竞赛活动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开发一批新的微课资源库。

2微课设计的策略

设计一堂微课的途径有很多,比如任务驱动式、问题导向式、合作探究式、反馈互动式等;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或结合运用多种策略。仅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绩效管理模块为例,微课《目标管理》的制作选用了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直观逼真、生动有趣;讲解知识、指导解题这三项策略。这三项策略的具体应用依次如下:

(1)针对不同类别的观众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教师和学生使用微课的目的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他们对微课的需求一般也不同。制作者应从观众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只有这样,才能物尽其用,实现微课的最佳使用效益。

在微课《目标管理》的处理上,给学生学习使用的资源包和给教师借鉴使用的资源包,笔者就尽量做到区别对待,发送到班级QQ群和人人网主页上。供学生课余和周末自学为主的微课,笔者只提供了微视频、微课件和微练习,以减少无关资源对学生的干扰,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关键内容;传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供老师们研讨借鉴的微课,除了有微视频、微课件和微练习,还有微教案、微学案、微反思和微点评等,一应俱全的资源包,令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得心应手,受益匪浅。

(2)运用直观有趣的方式进行讲解。讲授型微课的关键是于较短的时间内突破某一关键点。这往往需要教师在微视频中运用直观有趣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目标管理》是讲授型微课,在这一微课的导入环节,笔者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在比赛中不断给自己设置心的目标最终获得冠军的故事,学生在案例中了解了设置合理的目标对不论是对个人理想还是对企业绩效的实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微视频结束前,笔者通过概括目标设置的SMART原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再次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得到了强化。

(3)知识讲解与解题指导相结合。讲授型微课往往是针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而设计的,所以,微课所讲授的知识点一般也是高频考点。这告诉我们,在知识讲解的同时,不能忽视解题指导。教师应通过对同一类题目的归纳总结,提炼出答题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解答同类题的基本思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提升解题能力。在讲授型微课《目标管理》中,在知识讲解结束后,笔者清晰地指出,目标管理就像到风景名胜旅游一样,目标是获得心旷神怡的享受,在符合自身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的前提下,至于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只要能够即使达到目的地,都可以自由选择,学生心中对如何设置及分解绩效目标的困惑便迎刃而解。

第2篇: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 微技术 培训范式 构想

一、问题源起

在职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培训的体制、形式与内容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1]。传统的师资培训课程取向以学科理性及实践感性为主,学科理性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都由高校教师完成,他们注重于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讲授,呈现去实践的倾向,这种培训的理论并未适应实践的逻辑,甚至与参训者在实践中积累的教育信念相冲突,培训结束参训者就将所学理论束之高阁。实践感性取向的教师培训在调研中比较受参训群体的欢迎,但这种注重教学具体问题的观摩展示类培训,忽视了实践智慧的情境性,缺少理论的提升及默会知识的外显化,参训者观摩体验之后并未领悟授课者的教学智慧,在自身实践中亦遇到很大的困境,两种取向的教师培训都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微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微技术实现培训的体制、形式与内容的全方面转变,逐步构建并完善了问题导向式区域职后教师研修范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面向实践、研究实践、服务实践。

二、微技术下教师培训的范式

微技术泛指微时代的微视、微信、微博等快捷信息传播技术,微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培训以借助微信等通信工具组建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微群为实践问题来源、观点分享及理论翻转学习平台,以微课等微视频为交流、学习的载体,以微任务、微反思、微报告等为默会知识外显化的成果,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设备终端,以云存储为翻转学习的媒介,可实现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理论选学、观点分享,是一种关注实践、面向实践的教师培训范式。微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培训具有如下的范式:

其中,①需求调研及生成需求是培训实践取向的保证,项目前期需求调研微信(QQ)群是借助宁波市师训中心往期师资培训班组建而成,这保证了师资培训问题来源的实践性、广泛性,生成需求是当期师资培训组建的微信(QQ)群体在经历现场培训、实践反思及翻转学习后遇到的新的实践困境及教育热点问题的重新征询,需求调研是训前调研,生成需求是训后调研及新项目的训前调研,共同的技术支撑是每期培训班组建的微信群。方案设计、专家筛选都应在综合考虑微信群征集的参训者意愿及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基础上经广泛论证而确立。现场培训亦同传统师资培训有所区别,现场讲授的理论不再是培训者依学科理性或自我经验展开,而是以参训群体的教育主张微视及教育热点问题为出发点,整个培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除现场培训外,培训师还根据参训需求将专家观点进行微课处理以供培训后的翻转学习。现场培训有两种微视及一个微信群作为技术支撑,参训者教育主张微视为专家讲授提供实践案例,专家观点微课为学员训后翻转学习提供载体,参训者微信群实现参训者内部、参训者与培训管理者、参训者与培训专家的时时无缝沟通。实践取向的教师培训关注参训者对教育实践的参与、体验与反思,前述环节保证了参训者对整个培训的实时参与与体验。②是培训的反思环节,分现场反思与实践反思两种,都是基于微信群及微视频结合学习理论对自身实践经验的修正与升华,微信群保证沟通的实时性及针对性,微课保证了不同接受程度的教师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其对内容的掌握,同时又是对现场培训的有益补充及延伸,保证了参训者学习的灵活性。③是实践智慧生成的环节,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云存储、微视技术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实时学习载体;微信群保证了专家及培训者对教师解惑的实时性。

三、范式的实践

此处展现笔者将微技术下教师培训的范式在高中数学教师短时培训项目设计中的具体实践。

1.需求调研

项目设计之初借助师训中心各期师训项目我们组建需求调研微信群(QQ群)并在群内发放培训需求调研问卷,确定教育实践关注热点问题,项目方案设计依热点问题需求展开。如调研发现一线数学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在一直不停地实践“问题为核心、创设情境、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或小组探究、教师指导、建构知识”整个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流程,但是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质即教学默会知识的素养制约了数学课堂问题驱动教学的实施效益。数学教育专家张奠宙、杨玉东等亦指出数学学习应用那些能反映数学组题本质的本原问题驱动,基于此,笔者将本次高中数学教师短时培训主题定位为“聚焦问题驱动数学课堂中的本原问题设置”。

2.方案拟定、专家筛选、现场培训

初步方案拟定之后笔者邀请师训中心培训专家团队把关的同时将方案发放到需求调研群内,征询可能参训对象的意见,并进行专家需求调研。最终拟定方案之后根据拟参训对象群体的意愿及相应学科教育理论的实际需求在省内省外有针对性地筛选资深专家组建培训团队,并将方案上传省选课平台进行学员自主选报。培训正式开始之前,根据选报项目人员名单再次进行设计方案意见征询,并进行相应案例及参训者教育主张(微视)的收集,及时将实践参训需求反馈给培训团队,培训团队根据需求,借助微技术开发相应的教学微视频,建设培训微课资源库,以供现场培训之后参训学员的翻转学习。部分现场培训师组建实际参训学员微信群实现培训专家与参训学员在教育热点问题上的实时交流,现场学习包括科学教育理念的讲授及实践智慧的现场分享。

3.理论指引、反思性研究、实践指导与新培训需求调研

理论指引环节通过微课资源库及专家的理论与实践指引,帮助参训教师加深对本原问题驱动教学的理解。数学中本原性问题即反映数学言语最原始、最本质的观念、思想的问题。本原性问题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级,宏观问题在整体上指向言语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数学学习中进行哲学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是言语整体结构型问题(思想方法层级);微观问题在微观上指向探究内容,帮助学生数学研究思考,把握数学的本质,是局部操作性问题(知识技能层级)。问题驱动是激发学生数学言语习得的原动力,课堂教学情景中环环相扣、能凸显数学言语本质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层层深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体验并理解数学言语的本质。数学本原性问题的获得源大致有预设、生成两类。预设类问题要求教师将数学问题学术形态教育化,使问题反映的言语本质被学生感悟和理解,生成类问题要求教师在言语习得情境中敏锐地抓住反应数学本质的生成问题并加以数学化,它们都是在师生针对“数学文本”的对话中自然生成,具有基于预设的原发性和多角度对话的特质。

反思环节分培训现场反思及教育实践反思两部分,现场反思借助微信群实现学员内部、学员与专家的反思经验实时交流。实践反思是培训后参训学员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实践与学习理论的交融性思考。前期组建的微信群可实现学员及专家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分享,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形成的实践智慧。培训师亦及时制作成微视频,将现场反思及实践反思精华视频与专家微课进行整合形成当期培训的微课程,放置在云终端以供学员再实践过程的翻转学习。培训组建的微信群亦成为下期项目方案设计的拟需求调研群。

实践指导环节通过微信群、微视频及云端资源库实现培训者与参训教师关于数学课堂中的本原问题设置的实时交流,如笔者关于不同的数学知识类型的习得课型交流。文化视域下的数学课型分如下三种。

(1)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学概念学习属知识类型,是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重要载体。教师可针对概念的外延或混淆概念外延的属性设置本原性问题,通过问题链的层层递进,使基于学生数学经验的概念原始分类上升为实质分类并获得数学概念的多元表征。

(2)数学体系的学习。数学体系学习即数学命题的学习,是数学概念通过归纳、演绎形成复杂命题网络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设置本原性问题激活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经验,经历“猜想-验证”的命题产生过程,建立完善的命题认知结构。

(3)模型的学习。模型的学习即用数学的言语讲述现实生活及拟生活的过程,侧重于用数学的言语体系描述生活。教师可设置相应的本原问题激活学生原有数学经验中数学模型的自然语言并学会模型的数学表征方式及模型的应用范围。

四、范式的思考

微技术是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产物,在它的帮助下师资培训体制、形式与内容发生了革命性转变,在微信群的帮助下培训需求的时效性提升,参训者与参训者、参训者与培训者的交流不再受特定的时空局限,做到了培训为教育实践及教师成长的切实服务。微课成为现场培训的有益补充与延伸,成为实践智慧的传递媒介,为参训者实践中的理论翻转学习提供了保障。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无论是外显教育理论的传授还是默会知识的现场观摩都应关注教师原有教学默会知识的状况及其与显性知识的协同,要强调教学的实践、现场体验、名师专家与参训教师的对话、参训教师的自身反思,促使参训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默会知识即强调参训教师对默会知识的亲历体验及直接经验的获取,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补充与融合。

实践取向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前后的实际调研做到对参训者教学实践的切实关注。通过在教学现场的观摩、体验、反思、交流,保证参训者对研修活动的实际参与;通过反思及理论翻转学习保证参训者在实践中理解教育的实质;通过教育主张微视及微课程力促参训者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与分享;通过微信(QQ)群的问卷调研及培训者对参训对象的跟踪回访,全程关注参训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转变。研修方式及研修模式呈现如下的特质。

1.参训者研修方式多元

研修方式是影响研修质量的重要因素,实践取向教师培训关注参训者的实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教学现场,通过学员的亲身体验、问题交流、实践反思,实现教学智慧的提升。

问题导向:研修方案的设计以调研所得到的教育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反映问题的教育情境,引领参训者进行全程的理论学习、实践反思活动。

立足现场:问题的发现、解决及培训的成效检验都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发生、发展,这提升了教师实践智慧的迁移能力。

教学反思:研修的全程关注参训者教学反思,既有教学现场的即刻反思(专家与参训者就热点问题主张的面对面交流),又有训后的实践反思(在自身的工作环境内的实际反思),微信群是训中训后专家与参训者实时个性化沟通的保障。

主体参与:研训全程注重参训者对教育问题的亲历,对教育理念生成的主动参与,对自我实践经验的主动反思,主体参与是促使参训者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2.培训研修样式多样

市师训中心与中小学、大学及区域名师团队合作探索了研修班实施的“问题导向逐步推进、基地――名师――辐射、全程研训”样式,有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问题导向逐步推进:研修活动将理论学习与现场观摩融合,现场研学与对话分享、现场反思融合。调研确定的研修问题贯穿研修全程,引领教师观摩教学现场、理论学习、反思分享。参训者通过对问题的现场体验,结合理论学习及自身教学经验,亲历“提出假设――行动验证――问题解决”的过程,逐步提升自身实践智慧。

基地――名师――辐射:市师训中心确定宁波十几所中小学为研修基地,选聘宁波本土学科名师、特级教师及扎根一线教研的大学名师为培训者导师,将集中培训拓展至中小学的现实课堂,通过基地、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辐射区域基础教育。

全程研训:师训中心从研修计划的确立、研修的展开、研修效益的跟踪,都立足于参训者教学实践,关注研修的长效性,做到了教科研一体式培训。

参考文献

第3篇: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1. 背景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内容的充实性,没有兼顾到所传授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有些内容易懂,学生完全能自己理解进去,无需讲解。而难点关键点的讲解却没能安排出足够的时间,造成学生的学习的盲目性,缺少重点的把握与练习,所以课堂效果达不到理想的水平。随着网络的普及,有些专家学者提出来,能否把每堂课的重点讲解做成视频,挂在校园网或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解,而其它内容让学生自学,老师对之则一笔带过,这样既提高上课效率、充分利用时间又抓住了重点难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认知程度可以说会大大地得到提升。

2. 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它通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某个知识点,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3. 微课的实施

本人从事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Java课程的改革一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微课制作的兴起,本人也尝试着对该课程的若干模块实施微课教学法,收到了理想的期望值。在原先的教学中,发现类的创建、事件的触发及数据库表的连接是学习的重点,这些内容学的好与否都影响到Java高级应用的学习,而Java的语法等相对简单的教学模块可以让学生自学,讲授时附带说明下即可。在团队同事的配合下,本人制作了带有重点模块的微课,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进行观看,并布置作业进行相应的练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同时把微课挂在校园网上共享,回去让学生借助PC或手机方便地进行点击在线学习,

学生反映学习的目标明确了,重点内容的消化时间与空间大大扩展,可以不拘泥于课堂,大大减轻了学习的压力,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幅提升,实践水平也随之带动起来,技能操作更加熟练,可以说受到良好的教学评价,实施微课教学非常值得。

4.总结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通过Java课程微课的制作与教学,本人已经较深刻体会其内涵。正因为是刚刚推出的教学法,所以比起传统教学法有先进性的同时还有待需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实践的讲解与评测上不够全面,所以微课的制作还需配上相应的操作模块。在Moodle学习平台上还需构建微课网,方便师生的教学。同时还要关注课堂纪律,因为微课堂给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同时,约束性没有了,学生的纪律与考勤要差下去,学习风气要受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学生的课堂管理模式随着微课的推行要作适当的调整,使之能有效地控制课堂节奏,实时督促学生能更好地学习。

第4篇: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生态,甚至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式。“微课”以视频为主要d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育资源,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它有助于培养“核心素养”。有专家认为:核心素养是要在很长时间的教育过程中,经历了非常多的教育事件,然后在一个孩子身上积淀下来的这种持久发生作用的品格和能力。这个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是影响孩子一生,并使其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素养。

微课建设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微课建设这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学校在微课建设的过程中,应围绕培养“核心素养”的主旨,创新体制机制,用心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自2015年启动微课建设以来,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以教师论坛为平台,以校本教研为手段,构建教师团队,积极探索和创新校本教研机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一、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微课建设对于学校而言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资源、硬件及软件的运营维护、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多个环节,与学校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我们必须从培养核心素养的高度,以改革创新精神建立健全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微课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只有摆脱了机制束缚,提高了教师素养,才能激发生长的活力,从而真正提升师生的“核心素养”。

名师指路:2015年10月27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微课培训。无锡市电教馆主任支渝应邀前来作了《职业院校微课创作介绍》的专题讲座。培训围绕微课的结构组成、特点重点、模式、制作过程等方面内容进行,还展示了往年获奖作品并进行点评。崇拜名师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反应,渴望成功是教师的一种心理需求。要把这种心理需求变成教师的心理追求,需要学校对教师思想的激发和引导。

统筹协同:2016年2月20日,学校举行全校会议,会议重点谈了微课资源库和课程资源库建设,强调各部门要加强系统内部的整合,凝聚校内力量,减少内部阻力,将微课建设与“智慧校园”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力和水平,科学规范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和运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全校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试点引路:2015年11月,学校选派10位选手参加市级优秀微课资源评选,专家和选手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和研讨,对参赛作品脚本一一点评并作了针对性指导,在大家的努力下,选手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积极探索,培育典型,挖掘经验,面上推广,于2016年3月21日组织以“微课的制作和应用”为主题的全员培训。

主题沙龙:2016年6月2日,学校开展“微课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主题沙龙研讨活动。全校教学骨干教师参加活动,与会人员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实际操作经验,围绕微课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及功效、微课制作中内容的选取、微课制作的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微课建设应充分考虑“十分钟注意力”,精心设计,始终坚持“服务对象是学生”的原则,依托微课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平台,走“不会做―学会做―做好―做优”的发展之路,有效促进全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成立研究团队,搭建教师教育实践之梯

俗话说,“一个人可能走得很远,但是一群人一起走会走得更远”。只有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提高各项工作的运行效率。

微课建设是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进行追问、思考、发现、变革,从传统的教师演变为一个学习者,最终与其他成员一起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其中的乐趣。

在“主题沙龙”交流发言中,笔者将微课建设比喻成旅行。旅行的乐趣有时不是在于你找到了什么东西,而是在于你路过了怎样的风景,遇见了怎样的人,体验了怎样的生活。同样,在微课建设中,我们可能更多关注微课的选题、微课教学设计和制作以及微课的应用,但我们不应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同伴的互助、资源的积累、硬件和软件的运用、细节的追问。

一次微课的建设就是一场人生的修行,你用眼睛看外界的五彩缤纷,也用心去回味你人生的绚烂多姿。你与你自以为的传统教育渐行渐远,且行且享受,回味、憧憬,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倾听不同的故事,经历不同的人生,成就不同的新故事。

微课建设,不仅要追求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创新,更重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聚焦学生的发展。微课不是为了适应课改而改变,而是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而改变,我们关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应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三、追寻管理艺术,引领教师自觉建设之路

曾记得有记者问艾森豪威尔将军领导千军万马的诀窍是什么。这位五星上将从口袋里摸出一根旧绒线放在办公桌上,然后用手捏起线头,沿着桌面慢慢拉动。“你看,如果我拉它,这根线就会跟我走遍天涯海角。”接着,艾森豪威尔改用手指推线头,绒线立刻蜷成杂乱无章的一堆。“可如果我推它,则只能越推越乱,整根绒线哪儿也去不了。这就是领导的艺术!”这个案例一方面传递了被领导者在“主动”与“被动”状态下的不同结果,另一方面说明了领导的艺术在于“示范引领”而不是“强迫命令”。

微课建设也是这样,成功的关键是引导教师自觉参与建设。制作微课程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让教师从身边小问题开始,想办法梳理、解决问题,并制成微课程。微课建设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的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教师间可以通过微课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教育不仅是“解惑”,更应是“解放”,知识不仅需要“学会”,更需要“会学”,教师和学生一样,他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

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成为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为此,学校颁布《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微课建设方案》,制订3~5年微课培训规划,后期再安排一系列的微课培训项目,让教师在微课学习、设计与制作、竞赛的过程中得到专业成长。

四、聚焦课堂教学,开启培养核心素养之门

培养核心素养的重点是要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将其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课堂上应主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给学生寻找适合的教育,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从而培养出有素养、个性化的学生。

例如,我们可以将制作的微课通过“锡山中等专业学校网站”和“锡山终身教育平台”,与教师或学生远程学习结合在一起,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己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在全校会议和例会上,我们通过教师论坛等形式播放微视频,引起教师思考;在教研活动中,微课又可以作为主题研修材料,组织教研组或课题活动;在家长会、班会课等场合播放制作的微课,让家长和学生更直观地领会主题。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所以,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必须思考自己教学的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升、完善。

在聚焦课堂教学时,我们分享骨干教师基于丰富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深厚理论积淀形成的素养,也分享年轻教师精美微课带来的清新;分享微课对课程重点、难点的突破,也分享微课中的合作创新。当然,更让我们欣喜的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团队已把微课加工成微电影,呈现动态思维,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解释抽象的知识,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使学科知识生活化、形象化。

虽然有的微课案例并不完美,但它能激发师生的思考,引爆内部智慧,让他人看到更多的方法,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选择,它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带来的启发层出不穷,可以自主解决许多问题。

今后,在微课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正确认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价值观,进一步优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式,躬身前行、潜心研究,用心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微课也终将体现在日常的、具体的“课程”中,落实在平常的、广大教师所实施的“课堂”上。

【参考文献】

第5篇: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主题化、微型化、跨应用平台的新兴教学资源必将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与促进作用。文章在分析微课资源的特点和已有翻转课堂应用的基础上,探索了一种翻转课堂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

关键词:

翻转课堂;微课;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0引言

随着关联主义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教学改革正在经历从单向传授向交互学习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面对面师生交流向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合作自主学习转变。翻转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翻转课堂在国内的日益兴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尝试着通过翻转课堂来优化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的传授。随着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等移动媒体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学习任何内容,但是这种学习的时间不宜太长,适合“微”内容的学习,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来看,高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也就在10分钟左右。因此微课作为一种主题化、微型化、跨应用平台的新兴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必将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与促进作用。

1翻转课堂与微课

1.1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又可被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TheFlippedClassroom),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Salmankhan),在为侄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这一辅导资源。2006年11月,他制作的第一个教学视频上传到了YouTube网站上,并且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到2011年,萨尔曼•汗和他创立的汗学院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1],翻转课堂开始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2]。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具有如下四个鲜明的特点:(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1.2微课概述

微课最早是由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他指出,微课并不是指为了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根据戴维•彭罗斯的定义,微课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并且是为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服务的资源。关于微课有各种定义,“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3]

1.3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而微课是一种教学资源。微课为翻转课堂提供资源支持,翻转课堂为微课走向应用提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看来,微课开发使用质量越高,翻转课堂的实现就越有成效;课堂的成功翻转,学生的有效学习,会促进微课资源的进一步开发。高质量的微课资源能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中的认知负荷,增强学习效果,因而对翻转课堂中微课的设计与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转课堂中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探索

微课教学设计是决定微课质量的重要指标。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要发挥其自身优势离不开高质量的学习资源的支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又具有多重优势。分析微课资源的特点和已有翻转课堂应用的基础上,尝试将二者有机整合,探索一种翻转课堂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微课的设计要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确保微课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4]为此,探索一种翻转课堂中微课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包括微课分析、微课设计、微课制作、微课应用和微课评价五个部分的内容。

2.1微课分析

微课分析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选题分析。(1)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学生情感和学生身心特征等方面的分析。(2)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重点与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应注意的问题、需要探讨的问题。(3)选题分析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微课的选题要精准,要聚焦一个内容相对固化、能适合多媒体表达的知识点。选题分析主要包括选题依据分析、选题目的分析、微课类型选择分析。选题依据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①微课选题要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热点。根据微课在整体教学设计中的地位,首先要确定微课是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还是课后复习。如果是课前预习则选择简单的知识点,如果是课中讲解则选择重点和难点,如果是课后复习则选择易错点和易混淆点。②微课选题内容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微课内容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否则会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使观看者失去学习兴趣。③微课选题要把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微课选题过程中,多考虑学生需要看什么,学生需要听什么,这样的表达他懂了吗?微课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④微课知识点的选择要精细。5~10分钟内微课能够讲解透彻,学生课程多,疑问多,微课时间过长,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也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选题目的要能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提高新授课的上课效率,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微课类型可初步划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和探究学习类,各学科可根据选题内容选择合适类型的微课进行制作。

2.2微课设计

好的微课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微课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导入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检测设计、教学小结设计、微课脚本设计、辅助资源设计、制作工具选择等。(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微课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微课一开始直接告知学生学习目标是极为重要的,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尽量简单明确地告诉学生学习目标。(2)教学策略设计根据所选知识点考虑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选择采用合适的微课表现形式更好地传递教学信息。例如,演讲、解释陈述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录像的微课表现形式;演示操作、推理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录屏的微课表现形式。(3)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是指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学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教学媒体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高效地完成拟定的教学任务,需要在众多功能各异的教学媒体中选择最为合适有效的一种或几种媒体的组合。选择教学媒体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媒体特征和教学条件五个基本依据。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主要有基于视听媒体技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五种教学形式。(4)教学导入设计导入一般采用问题导入、目标导入、故事导入、情景导入和温故导入等,考虑微课时间短,不管选用何种导入方法,都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在导入时最好用一句话点明学习目标,做到教学导入新颖独到和有效性强。(5)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微课设计最关键的一步。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教学内容要尽量选取那些具有较大教育教学价值、学生通过自学难以理解和相对简短且完整的知识内容。教学内容选择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学内容要通俗易懂,有价值,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要求,让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同时教学内容要有趣味性、新颖性和吸引性。在选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微处理,使教学内容更精简完整、教学目标聚集单一、教学形式策略多元、表现方式多样化,使其更适合微课的方式来表达。(6)教学检测设计教学检测是微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微课知识掌握与否、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手段。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适时有效的教学检测,可让微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教学检测可以采用有效性的提问、有效性的练习和学习任务单等形式灵活运用。(7)教学小结设计在微课的设计中,教学小结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内容要点的归纳。适当的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小结能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能提炼思想、承前启后,激发学生求知欲。微课的教学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教学小结方法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小结形式,常见的教学小结形式有:归纳总结式、启迪思维式、分析比较式、图表小结式和交流评价式等。(8)微课脚本设计脚本是使用一种特定的描述性语言,依据一定的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脚本设计对微课的制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高质量的脚本是微课开发成功的保障,设计一部完整的微课脚本可以使任何人在不需要咨询任何人的情况下就可以录制出一节优秀的微课。脚本是沟通微课的构思者和制作者的桥梁,它为微课的技术制作提供了依据。脚本设计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一个好的脚本设计应该具有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交互性强,情节波折的特点。根据脚本设计,结合适宜的实现技术,就可以成功录制微课。(9)辅助资源设计微课的表现形式不同,需要的辅助资源也不一样,可以是高质量的课件、纸质或电子版的教学过程脚本、简单的测试题等。(10)制作工具选择。支持微课制作的工具很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微课制作工具。微课制作工具可以是PowerPoint2010及以上版本、录屏软件、录像机、录播教室的全自动录播系统等。

2.3微课制作

微课制作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微课脚本、编制微课测试题、制作微课等。

2.4微课应用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微课应用在实际的教育环境中可以上传至学校公共的学习资源平台,也可以上传至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学习资源平台。

2.5微课评价

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用微课很快捷地掌握了知识,这个微课就是好的微课。微课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部分,重点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包括自评阶段、专家评价阶段、一对一评价阶段,三个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完成后,可以将微课上传至公共学习资源平台,让更多的网络学习者评价,吸纳学习者的建议,为以后更新再改进提高。

3结束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前景非常广阔,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具有多重优势。高质量的微课资源能实现课堂成功高效的翻转,微课教学设计是决定微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微课资源的特点和已有翻转课堂应用的基础上,尝试将二者有机整合,探索一种翻转课堂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能更快更好地促进翻转课堂的发展。

作者:曾孝文 胡虚怀 严权峰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参考文献:

[2]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8):11-13.

第6篇: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微课;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133-03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on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Course of Food Biotechnology

Lin Shaoling et al.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As a main course in food application field, the theory course of Food Biotechnology is mainly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in the food research field.Due to the bo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new teaching ways are develp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heory teaching of Food Biotechnology.With the advantages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online learning,micro-lecture play a good role in provoking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 teaching effect.This new teaching method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lecture, and the topic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n the course of food biotechnology was choose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principle, idea and key points of micro lecture design, which could 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Food Biotechnology”.

Key words:Food biotechnology;Micro lecture;Teaching method

食品生物技术(Food Biotechnology)是研究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一门学科,基础理论较多,抽象概念难以理解,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一种丰富有趣、微小精悍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应运而生。这种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教育教学非常有帮助[1]。

本文浅谈了微课的定义、特点及制作步骤,并重点举例说明了其在食品生物技术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证实其在食品领域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现食品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1 微课的定义及组成

相较于传统授课方式,微课(Microlecture)以微小为显著特色,教师采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辅以配套资源,围绕某个单一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学习,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性和自主性。这种新型教学形式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 微课的特点

当前,微信、微博、微电影之所以越来越受人欢迎,在于其“微”的特点。相比传统的长篇新闻,人们更愿意花费更少的时间看到更多的内容。微课正是利用此特点:主题突出、视频为主、时间较短[2],具体如下:

(1)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讲一个事,研究的问题一般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2)以视频为主、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3)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min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min。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min或45min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3 微课的优点与不足

3.1 微课的优点 (1)课程资源由各种教学短片构成,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聚焦新知识讲解,形式上强调片段化、碎片化,便于网络传播与学习;(2)由传统的教师授课给学生学习到技术支持的学生自学并且教授给他人;(3)提供支撑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的支撑环境,提供教学分析、评价与诊断功能;(4)通过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建立可流动、可获取、可应用的大规模非结构化教育数据。

3.2 微课的不足 事物都有两面性,微课也不是万能的,它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如单次授课只能讲解一个知识点、视频录制和制作较复杂等,同时也要考虑完全视频教学的形式在学生中的接受度。最好采取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形式[3],循序渐进。

4 食品生物技术微课的制作及应用

制作微课时可以使用快课工具+PPT录制、拍摄设备直接录制教学视频、电子白板软件录制、平板电脑+“涂鸦”工具录制等多种手段。制作流程通常为:明确教学主题-撰写教案设计练习―准备素材―制作课件―实施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上传平台。

在制作微课时,选题要有针对性,结构简短完整,视频录制应内容丰富,注意分镜设计、时间的控制;授课时应注意语言明确规范,视频和现场的切换,与学生的互动[4];课后将微课放置网络平台供学生复习,听取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教学[5]。

本文以食品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课程专题“转基因食品”为例阐述微课在这门课当中的应用。“转基因食品”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不足,争议较多,如果通过传统教学方式,需要45min的教学实践,而采用微课教学方式,我们设计成15min的微课,课前提出3个问题: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它是否存在长期隐患?由此让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节课内容。视频中讲解转基因食品概念、分类、优缺点、争议问题以及各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等,同时PPT展示番茄、黄金大米等转基因食品的图片表征其重大社会意义,并配以图表数据展示转基因作物在各国的种植面积等,在视频进行中现场与学生互动提问,就市面上小西红柿、彩椒等是否为转基因食品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转基因食品的概念。课程结束时再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把相应的微课视频放在公众网络平台供学生复习思考。

运用微课这种授课形式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课程内容,轻松学到知识,对枯燥无味的知识可以深刻记忆,而且编辑好的视频资源能够帮助教师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技能[6]。微课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流程、教学结构,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5 微课资源在高等教育食品学科中的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食品科学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集中授课为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食品科学学科的教师而言,微课技术能突破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革新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有望成为食品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感官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课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但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从国外引进的教育模式,面向的学生情况有所区别,未来还需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以适应我国实际教学[7]。

6 结语

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网络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介入手段,突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对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教学流程结构、师生互动结构进行了优化与重构,从而带来了新的教与学方式。

微课小而精、新颖而有趣,应用在高等教育食品生物技术理论教学中,既能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微课的制作十分考验教师的能力,尤其是推陈出新的能力,比如对素材的选择、视频的剪辑、讲解的方式等,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如何更好地制作微课,跟上时代的步伐,将其应用到食品科学专业理论教学中是高校食品科学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惠敏,江长冰.微课,要微在何处[J].课程教学研究, 2015,2:92-93.

[2][4]郑君芳,贺俊崎.“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11:71-73.

[3]傅维.基于《食品卫生》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与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5,58:160-161.

[5][6]綦慧敏.微课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05:123.

第7篇: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目前已成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的教学课题,将微课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将微课引入高职酒店英语课堂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短小精悍”的视频教学非常适合操作性极强的酒店英语课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高职高专;微课;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43

*基金项目:湖北省2014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优化高职英语课堂职业情景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414468)

收稿日期:2015-03-20

0 引言

“微课程”以其独特的碎片化、移动化、情景化等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使学生随时随地,快速获得信息并互动参与学习。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了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目前我国现有微课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领域和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直至2012年11月,教育部举办的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拉开了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微课程研究的序幕。本文将从微课的概念、特点等方面着手,努力尝试将微课引入到高职酒店英语课堂教学中,并对如何设计和应用微课进行探索。

1 微课程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微课”,就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我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对微课的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老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的主题更加小巧,内容更加精练,针对性更加强。,老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知识的启发者。尤其是微课中的“翻转课堂”更是颠覆了传统的教学顺序,学生不再是上学学新课,回家做作业,而是在家看视频,学习新知识,到学校讨论疑难点。教师自由编制、上传、各种教学资源,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习惯分次选取适合自已的学习内容,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这种“零存整取”的碎片式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分层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2 酒店英语微课设计

微课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但它绝不等于一个微视频或几个无关的微视频组成的课程资源集合,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短小视频和相配套的一系列教与学辅助资源,如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因此,在设计微课时应考虑到它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微课设计的关键是如何设计情境,学习情境设计是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细化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情境,即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设计的供学习的“情形”和“环境”。在酒店英语微课设计中,可以从整合教材入手,以实际工作流程为逻辑主线设计教学情境模块,每个情境模块设计若干个微视频,每个视频附有相配套教案、课件、练习和反馈。如前厅服务情境模块见图1。

微课的类型很多,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类可分为十一种: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一般情况下一节微课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根据酒店英语课程的特点,使用较多的有演示类、练习类、表演类(见表1)。

这些分类有时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餐饮服务,可以是演示与表演的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餐桌摆台的过程和要求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或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然后组织学生对摆台或上菜的过程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前厅服务也可以是表演与练习的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前厅服务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然后针对性地反复练习以加深、巩固所学内容。

3 酒店英语微课实施策略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微课,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不断更新发展的信息技术,英语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熟悉通用软件、专业英语软件、数字教学资源。同时应该加强同行间的互动,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但一种思维交换后得到的却不止一种思维。将自已制做的微课上传,通过互相点评与交流,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其次,要上好一节微课,在备课过程中必须精心取舍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力求创新,突出亮点。更重要的是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今学生的手机人手一部,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上课爱玩手机的学生,不妨将手机引进英语微课教学,将课堂搬到了学生的手机或IPAD里。只要下载老师们上传的“微课”视频,便能随时随地的学习,也能随时随地与同在学习一门课程的小伙伴们沟通交流。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微课制做,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同学互相协助编写脚本,查找资料,利用手机、相机等设备,最后制成视频上传,评出优秀视频奖。

4 结语

英语微课教学实践探索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将微课引入酒店英语课堂更是刚刚起步,实施过程存在诸多的问题:可供学习的微课资源少,与课程实际对接比较困难,师资能力有限,课堂互动难度大,目前微课在酒店英语课程上的应用还很较弱,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方更是乏力。在微课设计、开发与制作的应用导向,以及微课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明.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5)

2 刘梅.浅谈“微课”及其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3 余永欢,代东东.微课与高职英语教学结合路径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4 侍松门,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系统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6)

第8篇: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自研修开始以来,每一个模块都用心收看视频教学、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及时完成作业,参加班级交流和互评,督促每个学员及时完成研修进度,对每个学员的作业和随笔等认真点评,及时完成指导老师教给的任务。在研修中我还学到了专家和同行们很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案例,在研修中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会逐渐去灵活的运用。现将这次网络研修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站的高,看得远

今年的网络研修培训,把我引入了全新的学习氛围。昔日的我,一度认为教育工作,只要能“跟紧管严”,班级里能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即为优秀教师。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对稍有过错的学生,进行严加管教;对表现优秀的的学生,给予大力表扬;优生成绩稍微下降,则毫不客气的批评,差生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周而复始……随着网络研修的不断深入,我渐渐地认识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缺乏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反思,他的教学工作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就难再继续提高了。因此,通过网络研修,促使我更加努力,不断搜集教育信息,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从而更快更好的达到真正提高自己之目的。

二、勤反思,多思考

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它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活到老,学到老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师如果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胜任教师工作。欲在教育工作这片热土上有点成绩,欲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教学能力。

2021年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范文5篇【二】

短暂而又忙碌的两个月的培训即将结束了,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时间上网学习,虽然有些辛苦,有些累,但是从学习中收获到的那些教育教学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和那点辛苦比起来,算是微乎其微的了!

此次培训的课程总共有10门,其中教育方面的有有四门,对我影响最大、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和《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我们的教育是伟大的,崇高的,受人尊重的,之所以这样说,我想是因为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们爱他们,无私地爱,不求任何的回报,我们的教育家们,用他们的教育智慧,高尚的师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在教育中,我们必须要有爱,有爱了,才会有包容,有宽容,有爱心,耐心,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爱戴我们,继而喜欢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专家推荐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我认真地看了,被其貌不扬的马修老师打动了!他对待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不是呵斥,没有咆哮,所有的只是宽容,耐心,爱心,以及教育的智慧!有了那么多爱的付出,才会有了回报:在他离开那所学校的时候,孩子们用么多感人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马修老师的恋恋不舍和深深的爱!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像马修老师学习!对待我们的学生多一点爱心、耐心、宽容和关心,相信孩子们,在我们的爱的天空里定能茁壮成长!

在教学方面,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小组合作学习法》,我以前也用过,不过仅仅局限于单词竞赛和表演,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这一学习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的英语课堂!这个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参与意识,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我相信,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课堂效果一定会很不错!

培训即将结束,希望上级部门多组织这样的学习!以后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的话,我一定还会积极参加,会好好把握的,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021年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范文5篇【三】

参加教师网络研修,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所得。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好的作业在网上提交,再上网评论。培训的时间过得很充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教学经验。现在就把个人研修感悟、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培训期间,我们利用上网学习,和同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参加网上发帖讨论活动、完成本学科的作业、积极上传计划总结,尽管感觉比较繁忙,但还是圆满的完成了研修的各项规定要求。

在教师学科培训时间内,我积极参与了课题的讨论,并且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地借鉴了他人的看法,彼此之间交流频繁,讨论热烈。自始至终,我的研修热情不减,及时认真地完成了高质量的作业,每次均被评为优秀等次。

在班主任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众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培训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教师来讲,是一个大的挑战,在新课改的今天,对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我们要上好每一堂课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我们的远程研修平台应该一直开放,让我们随时都能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远程研修改变了专家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以网络教研为主,可以把帖发到网上,与同行交流。这是真正的学员自主学习,既有团队合作又有专家点评的培训活动。我感到这次培训活动不空洞,是一次既经济又有实效的培训活动,我们真的可以与课改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获取最新的教改信息和最优的教学方式。

2021年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范文5篇【四】

如今,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信息技术的使用符合了小学实现信息化、媒体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自从我接收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来,并利用资源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我总结了以下三点体会:

一、集思广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面对如此充足、精美的远程教育资源,我感到非常的兴奋、激动,但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些资源成了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把有关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喧染了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数字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精益求精,更加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之后,我感到不满足了,便开始大胆的对原有资源重新编辑、改造、升华,从而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用进课堂,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欲:

如我在讲这课时,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播放时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数学中的时分就在我们身边,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开始热烈讨论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并在课后随时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趣的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活学活用,利用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远程教育为我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资源,为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在利用学生自习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节目中同学们了解了数学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力量,憧憬着数学的未来,激发了孩子们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白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己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所带的学生不再感觉到数学的乏味,而是争先恐后地要上数学课。我也觉得非常的慰藉。我认为,如果我们老师调用、修改网上资源在网上备教案,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这何尝不是一种好教法呢?

远程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开阔了、信息更灵通了,变得更“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我相信我的学生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2021年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范文5篇【五】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自主参与其中,使我在思想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观课堂教学视频,在这段时间里从这个平台我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和有价值的知识。在网络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一下这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1、改变了教师学习的自觉性。这种学习方式下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教师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可以与老师交流互动,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

2、领悟有效教学。专家指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习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欲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我每次听专家讲座和观看课堂实录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典型的案例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同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上的差距。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4、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终身学习。

第9篇: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

B844.2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正在以其无所不及的触角和超乎想象的巨大威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课程教学亦置身其中。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悄然兴起。10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单个知识点的讲授……微课程以其“短、小、精、趣”的特点,迎合了移动信息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课程教学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这一股“微课风”也逆袭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近乎取缔了之前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较大幅度地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总之,微课程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正发生着重要而有意义的变化,引人思考。

一、 微课程: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接要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心育课程有机结合的产物。从两者之间对接的可行性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反思体验、轻知识灌输,重应用性和关注点,轻学科化与系统性,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从笔者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上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之中,将心育知识碎片化、教学交互即时化、学生学习个性化、课堂教学体验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对满足大学生们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应用中,微视频的制作是整个微课程实施的支点。一个一个的微视频都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它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展开。开发与制作成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也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所有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相对适中,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我校广大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查看,当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下载反复使用。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基本上能看到主要的知识点,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自选备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可以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

(二)能较幅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重视学生个人体验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且更加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传统的“一师一堂”的课堂式教学难以给学生“反刍”的空间,而微课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运用简明生动的微课视频和《学习内容与个人反思学习单》,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师生的交流多数时候是单向的。而通过微课,核心的知识点学生已在课前预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用以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

(三)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通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这一工具,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此外,通过微课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也将会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微思考:微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将微课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讨论与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为检验其效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与研究。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有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是”是教学实践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要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从重新定位师生角色,重组心育课堂内容,重建课堂教学对话等三个基本方面着力。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时代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也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学习知识,并向学生出售知识。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课的开发,取缔了教师的这一优越的身份和地位。海量的知识信息在网络上堆集,以供挑选与取用。较之旧时代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在学生已具备较好自学能力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二)重组心育课程内容

微课程比较适用于比较独立的核心概念或知识点,对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程可能鞭长莫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专题形式出现,容易将知识内容进行切片处理,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的设计,更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精心制作微视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得以实施的支点。

(二)重构课堂教学对话

马丁・布伯区分了三种对话:装扮成对话的独白、技术型对话以及真正的对话。将这个分类引入到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也可以分为独白型教学对话、技术型教学对话和生命型教学对话。第一重是教师用预设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提问,表面上看起为是师生对话,实际上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独白。第二重是教师只关注自己教学行为技能的表现,而忽略对行为技能背后的教育意义;只涉及到对话者的心智,不涉及个人情感或意义。第三重对话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把他人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进行的心灵碰撞与交流。微课程框架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对话正是需要对话中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的当下,并带着他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在独白型和技术型对话中,教师只是作为公共知识的代言人,其个体生命往往是缺席的。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不要忘记了育人育心。教师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对话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整体在场与完全投入有助于形成师生的相互信任,有助于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使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想法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成为真诚、平等、真实的精神相遇。

参考文献:

[1] 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

[2] Educause.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 lectures [EB/OL].

[3]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华

[5]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3,4

[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7]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