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纠纷处置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对基层医院常见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医院内涵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转变服务意识和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创建真正使人民群众放心的医院。
【关键词】医疗纠纷;原因;防范
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保障是医院的根本职责,然而,在基层医院,医疗纠纷仍时有发生,给医疗秩序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认真做好医疗纠纷防范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就医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本文对基层医院常见的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旨在通过不断的努力,促进医疗纠纷的减少,为患者就医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和谐的环境。
1 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
1.1 医方原因
1.1.1 客观原因基层医院技术力量不足,专科发展较难,设备实施的不完善,导致在疑难疾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的抢救方面与患方的期望值存在较大的差距。医疗质量有待提高。
1.1.2 主观原因医护业务学习氛围不浓,业务技术提高慢,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不力,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有待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模式有待转变。
1.2 患方原因
1.2.1 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尤其是边远山区的人民群众往往在疾病较轻的时候,由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原因不及时到医院就诊。
1.2.2 对医疗技术水平的期望值过高部分患者抱着到了医院,病就一定能够治疗好想法,对医疗技术水平的期望值过高。
1.2.3 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但并不一定全部都能正确使用法律武器,遇到问题,不能通过正确的渠道寻求帮助。
1.3 社会原因社会上个别医闹的现象尚存,总认为患方是弱势群体,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便认为是医方的过错。
2 应对医疗纠纷发生的防范措施
2.1 强化依法执业意识、把依法执业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品和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把依法执业作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1.1 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意识、医疗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意识。切实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三基”训练,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
2.1.2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综合分析各种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牢固树立依法办院、依法执业、依法行医、依规操作的理念。
2.1.3 加强医院内部安全防控能力,制定医患纠纷的应急处置预案,将恶性医疗纠纷处理工作纳入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内容进行考核。
2.1.4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应急机制,相对固定人员处理医疗纠纷,加强医疗纠纷处理的政策培训,提高应急能力。
2.2 强化监管,依法执业,落实责任,加强医院法制建设
2.2.1 强化监管职能,建立巡查制度
医院各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能,紧紧抓住“质量、安全、服务、费用”,深入开展以“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主题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以“打造诚信医院”为载体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从人员与技术准入、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行业作风建设、医疗费用控制等全方位进行监督管理。将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落到实处。对医疗安全的监管,除日常监督外,还要在每次医患纠纷处理结束,分清医务人员、职能科室、质控部门、医院领导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中所担负的责任,将责任追究落实到人。对出现的医疗安全问题上坚持“四不放过”:医疗质量问题的原因未搞清不放过,未总结出问题和教训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追究未到人不放过。对有责任的医护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经过鉴定是医疗事故的,按规定报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没有鉴定或经过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经过调查在诊疗活动中确有过错的,由医院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各部门应针对医疗纠纷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强以及在医院管理中仍存在问题的,坚持落实执行巡查制度,督促各科室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发生。
2.3 以病人为中心、打造诚信医院
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坚持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医药费用情况,让患者放心;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2.4 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医患沟通
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沟通。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2.5 强化院务公开,确保患者满意
加强宣传,建立健全医疗告知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向社会和患者公布医院的基本信息、医疗信息、病种费用、服务价格等信息。坚持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大力推行“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模式。做到让患者对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自己的经治医生“五个明白”;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诊治项目和价格、服务承诺“五个知道”;进而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五个放心”。
市卫生局成立医疗巡查领导小组,局医政科负责巡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具体实施。
二、巡查对象
各镇(街办)卫生院、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石化医院、康宁医院。
三、巡查方法
局医政科牵头,各单位医政干部参与,交叉检查,每季度巡查一次。采取现场查看、随机抽查、考试考核、服务对象调查等方法,本着查实、查细、查严的原则,按照巡查标准进行检查和评分。
四、巡查内容及工作安排
一季度巡点:急诊急救
检查内容:1、院内急诊急救组织领导、工作专班、工作制度是否健全。
2、急救室或急诊科是否24小时应诊,急救药品、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备用,登记是否齐全。
3、120急救专班是否落实,救护车上装备是否符合急救要求,120急救接诊、转诊是否有记录。
4、随机抽查急救住院患者病历,查看记录是否规范。
5、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措施落实情况,急诊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随机抽查一名医护人员考试心肺复苏术。
二季度巡点:药事管理
检查内容:1、药事管理组织领导、工作制度、职责是否建立健全。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①品种限定是否符合要求;②分级管理目录及落实情况;③用药培训及处方权分级管理推行情况;④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金额前10位信息公示、控制措施;⑤抗菌药物住院使用率、门诊使用率;⑥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及用药时间。
3、药品(含中草药)存放是否规范,有无变质过期及假冒伪劣药品。
4、毒、麻、剧等特殊药品管理是否到位,帐物是否相符。
5、是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
三季度巡点:病历、处方
检查内容:1、院科二级质控体系是否建立健全,是否按月开展质控工作。查看质控结果是否与绩效挂钩等落实情况。
2、抽查住院病历。重点检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手术和麻醉安全告之同意书双签字落实情况,病程记录是否完善等,医嘱书写是否规范,护士执行医嘱是否及时、准确,护理记录是否规范等。
3、抽查门诊病历。是否统一使用门(急)诊病历一本通,病历记录是否真实、完整、规范等。
4、抽查处方。处方(含中草药处方)书写是否完整规范,是否符合因病施药原则,用药量及时间是否合理,是否按要求分开书写毒、麻、剧及门诊统筹处方。是否有效开展处方点评,每月至少一次。
5、检查医务人员核心制度知晓和执行情况,抽考1人。
四季度巡点:医疗安全。
检查内容:1、优化门急诊病人就诊流程。开展便民、利民、导医、急诊优先等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门诊日志登记、传染病登记报告等制度;优质护理开展情况。
2、住院病人医疗安全。重点检查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疾病诊疗常规执行情况,护理措施是否规范、安全、有效,医疗文书书写是否及时、规范,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防范机制落实情况等。
3、重点科室管理。①院感。消毒供应室、治疗室、手术室、产房等重点科室院感管理办法及执行情况;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定期开展院感监测。②质控:临床实验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是否建立;检验报告是否及时、准确,是否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并落实,是否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③临床用血:输血科管理是否规范,临床用血是否严格执行输血前知情同意谈话制度,输血工作流程是否规范,记录是否完整等。
4、医护人员考试、考核。随机抽查医护人员参加理论知识测试和操作技能考试。
5、医患沟通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设置医疗纠纷接待室,是否配置专(兼)职人员;是否制定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置预案。
五、人员安排
由局医政科牵头,从各医疗机构随机抽派医政干部或专家组成巡查组交叉检查。
六、工作要求
(一)医疗巡查工作的目的是查缺补漏,取长补短,学习交流,促进工作,保障医疗安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正确对待。
(二)巡查组要服从安排,遵守纪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做好巡查评分,确保巡查工作取得实效。
1输血损害的表现
1.1输血感染
输血感染是指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被输入了带有致病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造成显著的健康损害[2]。部分病原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各型肝炎病毒和各类经血传播病原体,可经临床输血使患者受到损害。临床输血感染致人体损害在输血损害中最为多见。
1.2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结束后,因输入血液、血液制品或使用输血器而产生的、受血者的异常表现或疾病等不良反应,包括溶血性和非溶血性两大类。比如,输血引起的变态反应[3]、高热、寒战、心悸、气短、腰背痛、血红蛋白尿甚至尿闭、急性肾衰竭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可造成患者的健康损害,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1.3输入血型错误
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因医务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一方面,可能是医务人员的能力与经验不足,如培训与实习经历不足,对操作流程不够熟悉;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医院患者数量多,临床操作紧张忙乱,加之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患者血液标本或血液“张冠李戴”,发生严重差错。
2输血损害的主要原因与赔偿特点
2.1输血损害的原因
(1)血站与医务人员在实践中操作不规范。《献血法》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从血液的采集到临床运用都进行了明文规定,并提供了操作规范,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守。(2)血液或血制品病原体感染检测的“窗口期”及其他漏检因素。部分病原体感染的早期,因为技术条件限制,常规检测难以检出,称为“窗口期”;另外,不同病原体检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漏检率”。因而,难以保证临床血液输注的绝对安全[4]。
2.2输血损害赔偿的特点
一是赔偿的金额常常较大,主要表现为治疗费用昂贵及赔偿的范围与项目繁多[5]。二是赔偿的周期较长,特别是输血损害导致的疾病多为慢性病,病程持续较长,甚至难以治愈。为了控制病情不使之恶化,受害人须依靠不断的治疗维持生命。针对输血损害的治疗不仅指服药,还包括注射、输液、雾化、物理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多种方式[6]。三是通常会附加精神赔偿。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故该类案件的赔偿总额中往往包含精神赔偿。赔偿义务主体应当对被损害的受血者给予精神损害赔偿,以弥补其精神痛苦。
3输血损害纠纷的法律责任及救济途径
3.1输血损害的法律责任
因输血导致患者损害的责任按形式可分为民事、行政和刑事等3种责任。《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规定:在医疗过程中,因医疗机构使用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携带病毒而致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供血单位或者血液制品生产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血站和医院输血导致患者感染疾病,存在违反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献血法》《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血站管理办法》等的情形,血站和医院应当在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相关法律还规定,血站、医疗机构因输血致患者感染,造成严重后果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现实中,血站需担负的法律责任包括举证责任及连带责任,无过错输血造成患者损害后果的,证明血站自己无过错,通过反证已尽检测(查)义务而表明主观上无过失[7],血站应对患者进行无过错赔偿。
3.2纠纷的应对措施
(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纠纷。按照司法自治的原则,民事主体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处置自己的民事权利,因此,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协商解决输血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2)向卫生部门申请调解。在我国,血站和医院的监督管理机关都是卫生行政部门,当血站或医院与患者发生输血损害赔偿的争议时,可以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持调解。但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解的对象只能是与赔偿有关的民事责任争议,即经双方当事人申请在双方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仅就经济赔偿接受调解。(3)向法院直接提讼。如果纠纷双方不同意调解方案,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讼。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劳动合同纠纷,卫生管理部门的调解并非是提讼的前提条件。在法院诉讼中,无论是患者还是血站都要进行充分的举证。
4加强血站质量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避免因血液损害引起医疗纠纷,血站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确保其供应临床使用的血液及血液产品的质量;使血液和血液产品达到其应有的效力,不会对受血者造成危害;保证所有的产品必须既安全又能够达到疗效,质量稳定。为此,血站须不断强化其产品质量管理。
4.1建立血站质量管理机构
血站应组织相关人员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并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定期召开会议,汇报总结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8];另外,还应提醒成员关注各自监管领域易发生影响血液安全的环节,进而制定预防措施。
4.2推动血站安全文化建设
血站全体人员须树立以安全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并在管理者的监督下得到强化。血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质量是血站的“生命”,质量是立站之本,保证采供血的安全,保障血液质量是血站的根本所在[9]。(1)关注设备安全。血站人员应定期评估血液设备质量,包括采血、检验、冷藏等设施,保证其运行状况良好;同时,更应注重设备的卫生安全,避免细菌及病毒损害。(2)注重人才队伍建设。血站各方面的工作都是由人执行的,人员素质和责任感直接影响血液安全,因此,须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打造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可有效增强血站的保障能力。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须时刻强调“血液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引导,以安全血液服务社会,以优质服务对待献血者[10]。(3)完善制度建设。规章制度是血站文化的保障,是指导血站日常工作的总则。应通过制度把控血站工作流程,并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同时,随着环境与技术的进步,还应做到制度的与时俱进。
4.3强化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输血模式逐渐多元化,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也在增多。为防范用血纠纷,须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血,减少医患纠纷及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应加强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用血管理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血站、临床、患者的沟通工作。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并归档备查,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总之,血站与输血科只有不断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加强输血的安全管理,严格把好输血的各个关口,为患者输血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才能减少输血损害,避免法律纠纷。
作者:温艳平,史恩祥 单位:第251医院输血科
参考文献:
[1]张鑫.论输血导致病毒损害医疗损害赔偿[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2]徐群亮.临床输血致人损害责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3]张立萍,蒋学兵,靳冰,等.某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5,58(1):85-86.
[4]李晓东.输血损害的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5]孙天成.输血损害丙肝致医疗损害赔偿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8.
[6]朱大年.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3-118.
[7]刘明莉.血站在输血行业中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S1):63.
[8]师彩霞.加强血站感染管理工作保证血液安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2):1547.
关键词 纠纷;预防;护理;急诊科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步上升趋势,影响和干扰着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急诊是医院24小时对外服务的窗口,由于病人在急诊治疗护理的时间短、护患沟通时间少,更易产生护理纠纷。为此,作者就急诊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纠纷原因
1.1护士法律意识淡薄
虽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等相继出台,可是却打破了常规理论,以往出现法律纠纷时,原则上谁主张谁举证,可是对医疗纠纷、医疗差错事故却采取的是“举证倒置”的方法,这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护士对其并不十分重视[1]。致使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与患者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不成正比,从而产生护理纠纷,并且这样的纠纷不易处理和解决。
1.2护士工作中缺乏责任心
个别护士在工作中不安心,不积极,服务意识不强,规范意识淡薄,尤其在工作量大时,抱着侥幸心理,常常自作主张削减操作程序[2]。例如,现在临床上常用的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抗感染药物对血管有较强的刺激,明确要求了输液速度,护士在为病人静脉穿刺成功后能主动为病人调节好输液速度,但是往往忽视了病人是个整体的人,没有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告知。有时病人闲速度慢,输液时间长,就会自行加快输液速度,因此输液速度过快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即使没有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也会对护士产生极大的不信任,从而产生纠纷。
1.3急诊科服务范围扩大,工作任务繁重,护患间缺乏沟通
急诊科服务范围很大,不仅仅接受紧急就诊的各种病人,还要接受院前救护转运的伤病员,全面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承担灾害性事故的急救,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等,致使有限的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无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引起不满。年轻的护士缺乏社会经验和沟通的技巧,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回答简单、生硬,有时甚至不能及时回答,从而产生纠纷。
1.4护理技术操作不精湛
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尤其是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导致静脉用药延迟,或增加患者因穿刺带来的痛苦,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特别时遇到危重症患者抢救时,个别护士虽然有一定的技术,但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影响危重患者的及时救治。现代急救护理事业迅速发展,急诊科的条件和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各种抢救仪器、设备都在不断的补充和更新,护理工作不能及时的提高和加强,从而产生纠纷。
1.5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护理文书具有法律依据和凭证的作用。它是护理行为落实后的真实记录,是患者救治的真实反映,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急诊进行急救工作时,护士执行的大多是口头医嘱,这样紧急用药、各种处置、病情变化都不能及时记录,“回忆录式”的护理记录难免会有疏漏及书写不全面的情况。在急诊,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大多需要在抢救工作后即时补记,有时医护沟通不畅,造成医护文书书写内容不一致,而发生纠纷。
1.6不理解急诊工作程序
有些病人白天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看病,经常晚上来看急诊,可是夜间值班的医生1人、护士两人,这样工作压力大。护士在分诊时将病人分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然而患者认为急诊就应该体现“急”,急诊不急那还叫什么急诊?以致产生纠纷。另外,有时在方便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就诊的时候,不利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而产生纠纷。
1.7其他环节出现的问题
医院门急诊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患者首先找的就是护士,都有可能引起护理纠纷。例如,当患者及家属的钱物被盗、药房发错药、收费处收错款时,都会找到护士,如果护士很忙,不能耐心给予解释,那么病人会认为是敷衍他,都会成为护患纠纷的原因。
2防范对策
2.1加强护士法律知识培训,强化护士风险意识
加强护士对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强化护理风险意识的教育,用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并把自我保护意识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把自我保护意识与医院整体利益和护士的个人利益相结合,使每位护士有一个正确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既要作到自我保护,又给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2.2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工作责任心
在护理工作中要时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护患关系已经由主从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护士要把病人看作是整体的人,尊重患者可享有的各种权利。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爱岗敬业,增强工作责任心,视患者为亲人,热情接待、耐心解释、精心护理每一位患者,诚挚地为患者奉献爱心,使护患之间相互信任。
2.3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要将有声的语言和体态性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的运用沟通技巧。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语气要适当,并使用礼貌用语,并注意体态语言带来的重大作用,例如仪表要端庄、着装要整洁、姿态要优雅、情绪要稳定。当遇到患者急救,同时又有慢性病患者需要处置时,要坦诚的告诉他:“现在有抢救的病人,请您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稍等一下,稍后我会主动找您,为您治疗的。”这样既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又不会影响危重病人的抢救。对于年轻的护士说话生硬、不善于沟通的问题,采取实际事例分析和老护士以身示教的方法,使他们不断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2.4加强护士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急诊护理中,很多纠纷的发生都与护理技能有关。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科学发展迅速的今天,更需要及时掌握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充电,更新认识。在抓好继续教育的同时,通过专业培训班、护理研讨沙龙、参加讲座、自学考试等不同形式,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护理技能。对于年轻护士在基本技能过硬的基础上,强化专科技术训练,特别要增强急诊应变能力能力的训练,大幅度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
2.5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护理文件书写是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及专业水平的客观反映,也是护士的基本功[3]。因而,要求护士书写工整,病情描写确切、重点突出、记录及时、可靠。急症病人抢救,护士执行口头医嘱,不能立即书写护理病历时,也应在正确及时的执行医嘱后,立即在在抢救车内备的速记文件夹上简要记录,记录项目包括入院时间、给药时间、特殊处置的时间、给药的剂量、病人的生命体征、特殊病情变化、特殊处置的项目等,在力所能及的时间记下必要的内容,为6小时内据实补记护理病历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与医生沟通,有效地避免了医护文书不一致。规范化的护理文件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同时又是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法律证据。
2.6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护士在与病人的交流沟通中,由于短时间内不能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往往无意识的时候已经伤害了患者。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如果我是病人,如果我是病人家属”的讨论会,通过讨论,大家意识到,工作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主动与病人、家属交流 ,通过尊重病人的权利来巩固良好的护患关系。作为急诊的护士还要具有清醒的头脑,灵活应变的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急诊病人,一个个完全不同的心理个体,能动地调整好自身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境,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真正做到改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2.7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机制,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①护士长要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合理安排科内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切实作到即使病人多的时候也能保证护理服务质量;②护士长要根据科室存在的隐患,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这样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③检查和督促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要让护士们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为;④对于科室存在的共性问题,利用晨会时间给大家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要求;⑤正确使用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护士,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当有护理纠纷发生的时候,护理管理人员要实事求是,正确分析问题,主动化解矛盾,不要推委责任,妥善处理好护理纠纷。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为护士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为病人提供温馨、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需要每一位护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增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1).
[2] 唐月琴.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的隐患及对策.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1):30.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场所,护理人员有较多机会接触病人的隐私,如何从尊重、保护病人隐私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日常护理工作,加强病人身心护理,实现保护病人合法权益与规避法律风险的良好结合,是手术室护士目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 隐私权――公民的人格权
隐私权的客体是隐私,隐私是公民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不愿告人的个人生活秘密,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人类自从告别的生活方式,即产生隐私观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对隐私权的主张不断得以强化和扩展。隐私权是公民的人格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但没有形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反而在自觉不自觉地侵犯着他人的隐私权。
2 手术病人隐私权维护现状
2.1 病人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方处于权威和主导地位,患方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陌生的环境加上对手术的恐惧,大多数病人没有主张隐私权的能力。法制化、信息化的社会,使病人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有机会、有途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各种媒体关于医院隐私权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同时,也有不少病人通过诉诸法律来维护权利。近年来,病人状告医院侵犯隐私权的案例已成为医疗纠纷增长的新热点。
2.2 医护人员维权意识相对薄弱:传统的医学教育使医务人员重技术、轻关怀。“手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是以充分暴露病人某些身体部位为前提的。长期以来,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大多数人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固有观念:手术病人没有隐私权。在这种“合理暴露”理论的指导下,往往被看作单纯是骨骼、神经、肌肉、血管的组合体,其隐私权更是被有意无意的忽略,即“隐私不隐”。与此同时,信息传播手段和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术病人的隐私越来越面临随时遭受侵犯的威胁,如倍受争议的电视直播手术、透明手术室等。
3 手术病人隐私权的保护对策
3.1 加强政策和法规学习,树立正确的隐私观:保护病人的隐私,对于医务人员来讲,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护理管理者要认真组织护士学习《护士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保护病人隐私的有关规定。只有在充分了解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认真履行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才能知法、守法,避免医疗投诉和纠纷的困扰,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2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无论是医者还是病人,都是有着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彼此的人格尊严都应受到尊重。同时,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并不意味这着隐私权绝对优于其他一切权利。在病人行手术治疗时,生命健康权应该比隐私权更为重要,但病人的个人隐私能否得到尊重,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医疗过程中实现人文化沟通、人性化服务,尊重和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增强自觉尊重病人隐私的意识,并转变为一种自觉行为和工作常态,建立良好、平等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3 术前充分告知,让病人知情同意:隐私权是与知情同意权相伴随的,许多医疗纠纷都是由于事前没有充分告知或没有征得病人同意而引发的。手术治疗涉及病人多方面的隐私,手术室护士应加强与病人沟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隐私自护意识。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术前准备情况、病人身心状况及心理需求,给予有针对的心理指导;详细介绍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消毒范围、特殊手术(特别是截石卧位)及术中的特殊处置(如导尿术)等,耐心解释术中一定区域的身体暴露是必须的,要求配合。特殊病例需留取影像资料的,经得病人的同意;对保守病人秘密作出承诺。手术室护士采取在术前将术中情形告知病人,让他们有充分的精神准备,消除其心理负担,以更好配合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这也是对病人隐私权的尊重和维护。
3.4 强化细微服务,保护病人的身体隐私:对手术室护士来讲,保护病人隐私其实是一种工作理念,体现在日常护理工作细节中。在麻醉、摆放、手术消毒、手术后包扎、送回病房等多个环节,从时间和程度上尽量减少病人的身体暴露;尽量减少对清醒病人的隐蔽部位如、会的暴露,可选择在小棉被的遮盖下为病人脱去衣裤,可弱化暴露过程,减轻病人的心理反应[1]。病人不愿人知的特殊饰物如义眼、假发等尽量在麻醉状态下为其摘取、佩戴,避免病人的尴尬情绪;针对不同的病人,给予不同的心理安慰。如青春期少女,害怕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他人面前,却又羞于表达。巡回护士要细心观察其表情变化,以亲切的口吻告诉她一些科学道理,要求她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手术过程中不让与手术无关的人员进入。
3.5 严守秘密,保护病人的信息资料:病人的信息资料包括其个人的所有情况,如身高、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等。不尊重隐私,泄露病人身体或信息的秘密会伤及病人及其家庭,也会损害护患关系。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注意,对病人私人生活资料或在社会上比较容易被贴上负面标签的疾病如婚外、未婚妊娠、既往疾病史等保守秘密,不随便谈论、传播。对一些涉及伦理道德的手术如处女膜修补术、性病手术治疗等,不要歧视、讥讽病人,均应视为需要帮助的病人。对于病人身体的特殊现象如身体畸形、皮肤病、旧伤疤甚至纹身等,要坦然面对,不妄加评论,更不能加以羞辱。术中情形尤其是关系肿物性质,应考虑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决定是否如实告知,并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保持口径一致,实行保护性医疗。
4 讨论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文关怀密不可分,医务人员在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自身人文素质修养,进行换位思考。在手术治疗时对病人保持基本的隐私尊重,成为手术室护士职业操守的一部分。保护病人的隐私不仅维护了病人的利益,也维护了护士自身的利益,既可减少由此产生的医疗纠纷,也可融洽护患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规范诊疗30条”治理活动自查报告
为了规范我市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市卫生计生委在多次调研、收集、汇总各医疗机构在门急诊、住院、检查、用药、治疗、手术、护理、收费、便民惠民以及落实患者知情权、加强医患沟通等服务环节存在的常见、多发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规范诊疗30条》,结合武汉市2014年电视问政,整治医疗机构在药品及医疗服务中违规收费工作和“三好一满意”工作。我中心决定开展整顿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专项活动,成立了“规范诊疗30条”专项整治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为了贯彻落实整顿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专项活动有关要求,加强医疗用药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保障医疗安全,我中心开展了自查活动,现报告如下。
一、做好宣传,人人参与。
围绕“规范诊疗30条”活动主题,我中心成立规范诊疗行为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院务公开栏、显示屏等形式,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让我中心广大医务人员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增强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真组织培训,让医务人员进一步了解医疗法律法规的精神和医疗管理制度规章的要求。要加强检查督导,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要严格按照活动安排的步骤和程序,认真落实各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保证活动质量,有序推动活动进展。
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中心按照国家颁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临床路径、核心制度等,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等制度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照制度、程序和病情诊断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服务。
中心遵循《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范临床药物治疗管理。医师开具处方、药师审核、调配发药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要求。中心按照处方点评制度,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同时,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调整使用抗菌药物。自查中发现抗生素管理不够规范,抗生素使用存在时间过长,规格过量等问题,现已责令其立即整改,今后要继续加大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动态监测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三、加强医疗培训,确保合理治疗;规范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中心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等积极落实《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和《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方法》要求,以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为载体,按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中心安全防范系统建设,预防和减少发生在中心内部的不良安全事件,维护正常诊疗秩序。
中心为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建立“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开展了急救技能大比武,每年一次,采用单项比武和综合比武方式进行,内容包括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双人心肺复苏技术等。考核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技术以及应急演练。通过技能比赛及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增强我中心各科室间协调能力,以适应突况下应急抢救工作需要。
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积极开展便民惠民服务
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有效开展“迎创”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推进落实医德考评。深入开展廉政工作,不断完善预约诊疗制度。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及时调查处理群众关于医德医风、医疗质量、服务规范等方面的投诉和重大负面影响报道。
在显示屏及公示栏及时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信息,在门诊导医台设立价格查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中使用的药品、医用耗材和接受医疗服务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及医疗总费用等情况的查询服务或提供相应的费用清单。开展出院患者回访、随访服务,建立沟通机制,推进便民惠民服务措施创新,防范和遏制违规收费行为。
五、搞好投诉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中心有完善的规范投诉处理机制,并有效落实回访制度。按照《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中心将进一步强化院务公开制度落实,广泛听取行评代表意见,下大力治理突出问题。
今年是规范医疗诊疗服务关键的一年,我中心将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传达学习“规范诊疗30条”,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稳步前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个体诊所2016年度工作总结一
我诊所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一年来认真做到依法执业,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医疗服务。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诊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执业科目是中医科、内科和口腔科,在开展诊疗活动中,能够严格按照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没有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二、诊所现有主治医生xxx人,执业医师xxx人,执业助理医生xx人,执业护士xx人,已经办理执业注册手续,取得相应的执业证书。
三、诊所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并按照要求上墙公布。制定有医师和护士岗位职责,制定有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等相关制度。
四、热情周到为病人服务,关心病人疾苦,耐心细致询问病情,认真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全年诊疗患者xxxx人次,没有发生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五、能够按照规定使用医疗文书,配备有门诊日志、处方、门诊病历、转诊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消毒登记本、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毁形登记本和收费票据等,对就诊病人进行登记,书写门诊病历,用药开具有处方。
六、加强自身药品采购和保管工作,使用的药品全部从具有药品经营资质的企业购进,购进药品有票据。不向非法企业和个人购买药品,不使用假冒伪劣药品和过期、变质药品,确保临床医疗用药安全。
七、医疗废物交与xxxx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双方签订有《医疗废物处置服务合同》,每两天交接一次医疗废物),有医疗废物处理登记本,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
八、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对重点发热病人及时转诊上级医院;在诊疗工作中,没有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
九、能够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卫生知识宣教活动,结合日常诊疗工作,向患者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上级下发的卫生知识宣传资料,能够张贴在诊所进行宣传。积极参与白马凼社区居委组织的卫生活动,平时做到经常打扫诊所内外环境卫生,保持诊所环境整洁。
个体诊所2016年度工作总结二
我诊所在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领导下,认真做到依法执业,为群众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扎实做好诊所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卫生部门的各种岗位培训,努力发扬特长,为老区的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将诊所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在市县卫生局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学习各种卫生系统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的有关内容,高度重视个体医疗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医疗纠纷问题,按医师法的规定的范围进行行医,不超范围行医。全面按照市县卫生局的精神进行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这几年来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并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二、加强理论学习工作,充分发挥服务作用。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研究医学理论,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在近45年的医疗工作中,强调的是增强免疫力,削弱和排除致病的不利因素。消除疾病,保持健康。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并在工作中也感到了医学博大精深,自己深深的体会要为患者更好的服务就要不断的加强医疗理论的学习。
三、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严格依法行医。本人持证上岗,按执业范围行医,并根据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及要求,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办法,各人员定期参加上级医院的各种培训工作,并
得了良好效果,诊断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按照规定使用医疗文书,配备门诊日志、处方、门诊病历、转诊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消毒登记本、一次性医疗器械、药品购进登记本等,对就诊病人进行登记,书写门诊病历,用药开具处方等。
四、加强自身药品采购和保管工作,使用的药品全部从具有药品经营资质的企业购进,购进药品有票据。不向非法企业和个人购买药品,不使用假冒伪劣药品和过期、变质药品,确保临床医疗用药安全。
五、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对重点发热病人能够及转诊上级医院;在诊疗工作中,没有发现传染病人?一但发现传染病例,按照规定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关键词:医院;应收医疗款;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对外担负着“治病救人”的社会责任,对内参照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生碰撞,当“计划经济“的价格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发生摩擦,医院处于两难境地。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应收医疗款,因此,医院应当加强管理,降低坏账比率,加快资金周转。
一、医院应收医疗款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
说到应收医疗款的管理,首先应当了解什么是应收医疗款,《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应收医疗款科目核算医院因提供医疗服务而应向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医疗保险机构等收取的医疗款。目前,由于医院性质的特殊性,再加上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应收医疗款在医院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形式各异、种类繁多:
1.自费病人欠费。部分病人由于生活困难,难以支付治疗费用导致个人逃费而欠费。
2.社会上突发性打架斗殴事件。由于此类事件发生时间突然、无责任方、无家属陪护,由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干预,责成医院急诊急救或入院治疗,治愈后费用无着落,造成欠费。
3.恶意欠费。部分病人为逃避医疗费用,以种种借口,寻找医院治疗不当,制造纠纷,逃避医疗费用。
4.汽车、摩托车造成交通事故欠费。汽车交通事故由监审中心出面在医院进行担保,结账与否、结账时间长短,要看司机投保情况和支付能力,经常是一个案件要挂几年。大多数摩托车没有购买保险,肇事后逃逸或者是无支付能力而欠费。
5.各种保险病人欠费。由政府管理的职工、居民保险以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因当地政府基金规模以及违规处罚,造成医院费用不能完整及时的收回。
6.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三无病人”等群体性欠费。根据政府的相关规定,医院对于这类病人要进行无偿医疗救助,有的到年终结算却无人买单,造成久挂不结,形成医疗欠款或者坏账。
二、应收医疗款对医院经济运转的影响
1.随着全民医保的实行,医院被医保挤占的资金越来越多拖欠的时间越来越长。有的医保基金按一定比率按月结算,次年再清算;有的结算周期长达到半年。应收医疗款占用的资金越多,妨碍了医院正常的资金的周转,导致现金流量的严重不足,设备投资、医院建设都只能举债,加大了医院财务成本,也严重的阻碍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2.应收款的账龄越长变为呆账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个人的欠费与欠费的个人素质以及医保基金与当地政府财政状况有关,所以一旦挂账收回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那么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医疗款含有水分,而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医院总资产实质与形式将不一致,造成虚列资产。
3.清收医疗欠款加大了医院管理成本。由于大量的欠款的存在,医院必须花费跟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跟踪、追缴欠费,使本来并不宽裕的资金浪费在劳而无功的事情上,对医院来说确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三、加强医院应收医疗款管理
既然应收医疗款在医院卫生单位呈上升趋势,“欠费”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为了医院问题,也成为了整个医院难言的痛。那么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一现象,防范应收医疗款风险,减少欠费的发生。
1.实施三环节控制,使欠账降低到最少。多年来,医院费用控制存在前紧后松的错误做法,同时医院内部各个部门没有就催费达成共识,一直以来都认为催费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己无关,造成催费管理的盲区、死角。那么医院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控制。
(1)严把事前控制关。病人入院时,医院必须掌握病人基本信息,医生根据医保、农合以及病种费用控制政策,向病人讲清预交一部分住院费用的作用,同时,要求不同收费种类的病人缴纳不同数额的预交金,以保证治疗过程通畅,使病人在院安心治疗,在最初阶段就预防欠费的发生。
(2)严把事中管理关。病人入院治疗一段时间后,主管护士应当借助电脑系统随时掌握病人治疗与费用情况,及时发放一日清单,使病人时刻清楚本人费用使用情况以及治疗项目收费情况,对于即将欠账的病人,及时告知,以便延误治疗。同时让催费工作常态化,在与病人轻松的沟通中完成催费,减少医患矛盾。
(3)严把事后考核关。对于因各种原因发生的欠费,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区别对待。由于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欠费,按医院制度进行经济处理;由于违反医保政策的扣款,考核到个人;由于医疗纠纷造成欠费,按科室责任大小划分责任,分别进行处罚;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欠费,病人出院后,及时说明情况,将欠费情况移交催收部门办理。
2.建立健全担保内部控制制度,防范担保风险。医院必须分别就职工亲属担保、车伤病人担保、医疗纠纷担保、突发事件总值班担保等担保种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审批程序等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担保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一个人办理完担保的全过程。
3.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从政策上和经济上取得支持和帮助。因为医院具有公益性质,担负起公共卫生和突发性事件的医疗处置工作,一年下来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与这些部门的沟通衔接,在适当的时候争取补偿,减少损失。
4.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按制度要求对应收医疗款、坏账损失等科目进行账务处理,从而使应收医疗款的管理更加规范。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年度终了,医院可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累计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应超过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科莫余额的2%-4%”,这样从制度上保证医院有一定资金解决病人欠费问题。为保证资产的真实性及谨慎原则,就必须计提坏账准备,核销确实无法收回的呆账。
5.加强应收医疗款的核算。鉴于应收医疗款的种类繁多,医院要对应收医疗款进行分类分级核算,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账目不清、清收困难的局面。在应收医疗款一级科目下,分别按不同种类、性质的欠费设置二级科目,比如,应收医疗款-市医保,应收医疗款-农村合作医疗等;特别是对于医院担保病人,应收医疗款二科目设置最好是挂担保管理人员,以便加强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年终,医院应当积极主动的与相关部门、单位核对账目,加紧催收。
6.针对不同种类的应收医疗款,采取不同的方法加强管理。象应收医保基金,就必须加强与医保管理部门的沟通衔接,对往年在收治医保病人的工作缺陷和不足要及时的向领导汇报认真整改,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指标,争取来年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加强对医生医保政策的培训,减少不必要的扣款;像车伤病人欠费就应当积极主动地和交警队以及监审中心取得联系,最大限度的减少呆账。
综上所述,随着应收医疗款在医院资产中所占比重也来越大,这一现象足以引起管理者高度关注和重视,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收医疗款管理办法,才能减少呆账,规避医院财务风险,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
1、全院医疗质量总体比以前要好,主要体现在:
①病历及病程记录书写比较及时;
②医嘱、处方、申请单、病历书写比较规范;
③各种记录本记录比较齐全并能按要求记录;
④科主任比较重视和关心质量问题,科室质控员能够积极开展质控工作;
⑤知情、谈话、签字制度,疑难病例会诊、讨论制度落实比较好;
⑥能够执行手术、输血前五项检查,成份输血率较高;
⑦急、危重、疑难、大手术病人科主任能够随请随到,经常查房;
⑧抗生素的应用逐步规范,滥用情况基本得到遏制;
⑨医技科室集体阅片制度落实好,科主任能够对疑难病例报告审核、把关;
⑩药剂科经常深入科室了解临床用药动态并指导临床用药,药品审购及时。
2、通过检查比较各科室的质量,我们认为:
①科主任重视与不重视不一样,
②质控员工作扎实与不扎实不一样,
③科主任经常督促与不督促不一样。
3、有些科室的医疗质量还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
①重视经济效益,轻科室管理;重视手术、操作,轻病历书写;
②重视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轻基础医疗质量;
③重视解决医疗纠纷,轻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缺陷)的防范;
④重视手术的成败,轻术后的管理;
⑤重视对病人身体疾病的治疗,忽视对病人心理健康的了解;
⑥重视医疗,轻质控,轻制度落实,轻业务学习。
二、通过质量检查发现的一些问题:
⑴依法执业的意识有待加强:
1、截止目前,还有些科室在安排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值班。
2、无资格人员或进修实习学生开出的医嘱、处方、申请单,带教老师或上级医师不签字已执行。
3、学生代老师写病历、医嘱、记录、化验检查且代签名。
⑵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一般项目填写不完整(病历、检查申请单等)。
2、病历不完整,表现在现病史不完整,体检空项。
3、病历书写不规范,如首程、术后首程,不按要求格式书写,出现Fou等、辅检“同上”等。
4、医师查房,审阅下级医师的病历签字不及时,如手术记录、讨论等。
5、第一次上级医师查房过于简单,对病情进一步的诊断、鉴别、处置、预后记录不详细或不记录。
6、病历病程记录不及时,术后记录不及时。
7、跨科情况不请会诊。
8、对检查、化验的异常结果缺乏必要的记录和分析。
9、手术病人、输血病人的五项检查落实不够。
10、抗生素应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11、诊断不全面。
12、大病历中记录的内容前后矛盾(如四肢骨折写正常等)。
13、病原学检查送检率较低。
14、知情谈话签字有家属代患者签。
15、住院处方不开(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及影响处方点评)。
16、字迹潦草无法辨认。
17、医嘱涂改,医嘱不规范。
18、学生书写病历的比例较高。
19、麻醉医师术前不访视病人。
20、病历归档不及时。
⑶、五大本存在的问题:
①交接班本:不交;白夜班联合交;他人代交;只交新入院不交危重、手术后病人;交接班不规范(应注明新、危、重、术后)。
②质控本:流于形式,每周只查1-2份病历,并记录无问题。发现的问题只记录个别小问题,说明未仔细查(如未签字、空项等)无处理意见。医院要求一月四查,即每周一查,有的科室不够。质控不全面,仅看一下病历。
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讨论数量不够;讨论记录综合意见。
④死亡讨论本:同“疑难讨论本问题”。
⑤医疗缺陷本:无实质内容的较多。
⑷各项医疗核心制度不够,给医疗安全造成隐患:
①首诊不负责:个别医生推诿、不及时处理病人。
②该会诊的不会诊,该转科的不转科,该讨论的不讨论。
③谈话:不全面、不深入,重大手术科主任未亲自把关。
④医患之间沟通不够,造成病人投诉。
⑤三级医师查房落实不够,(结构不合理和量化影响)。
⑸、医技科室质量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①记录本不全且记录混乱;
②质控内容不全面,有的甚至不知道要记录哪些内容;
③不按要求进行随访;
④联系临床科室不够,联系不深入;
⑤少部分报告欠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⑥部分科室未建立疑难病例讨论本且不够;
⑦报告单双签落实不够。
三、对下一步质量控制工作的要求:
1、各科室要组织科室人员对“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进行学习,并按照方案的要求,逐条、逐步抓好落实。
2、要组织好科室人员对《核心制度汇编》的学习,并在日常工作中抓好各项医疗制度的落实。
3、要加强质控小组工作,制定质量检查、考核、评价方案,要抓好落实。
4、进一步加强质控工作:
①突出重点抓质量: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质控,如:疑难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有安全隐患的病人;年轻医生和责任心差的医生;节假日等;
②全方位抓质量:病历、五大本以及核心制度的落实;
③要严格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④每周的质控检查情况要及时反馈到当事人,以利整改。
⑤每月进行质量评价,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作为下一步质控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