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医疗帮扶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帮扶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帮扶措施

第1篇: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新一轮低收入农户脱贫奔小康工程的意见》精神,为切实提高高新区低收入农户生活水平和致富能力,促进农民收入五年倍增,现结合高新区实际,就开展新一轮低收入农户脱贫奔小康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从今年起到2015年,用三年时间,实施新一轮低收入农户脱贫奔小康工程,以帮助低收入农户充分就业和扶持创业为重点,坚持输血与造血、开发式帮扶与救助式帮扶相结合,制定救助措施,完善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帮扶工作责任,确保所有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如期脱贫。

二、帮扶对象及目标任务

1、帮扶对象:高新区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20户49人。

2、目标任务:立足“三年任务,一年达标”,通过挂钩帮扶,至2013年底,实现所有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2014、2015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三、工作重点

1、实施产业援助。所在村根据低收入农户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承包鱼塘及种植业田块,所在村为其提供部分鱼苗,同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抗风险能力。此外,给予养殖户、种植户一定的奖补资金。

2、实施就业援助。加强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促进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充分就业。一是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对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免费考证,帮助其提高就业竞争力。二是开展“户企结对”帮扶。动员和组织辖区内各类企业采取“户企结对”的办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重点帮助低收入农户家庭中有劳动力的成员安排落实收入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至少安排一人长期稳定就业。三是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道路管护、村庄环境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就业。

3、实施结对帮扶。一是深入开展“千名党员干部联千户、进万家”活动。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千名党员干部与低收入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原则上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一个低收入农户,做到经常深入农户家庭,及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建立干部帮扶工作责任制。为每个低收入农户家庭明确牵头帮扶责任人和具体帮扶责任人各一名,建立结对帮扶联系卡,做到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确保其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实效、保障有措施、脱贫有依靠。三是党员干部帮扶要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帮助低收入农户理清发展思路,树立脱贫信心,寻求致富办法,增强劳动技能。

4、实施保障扶持。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因病障、智障、残障丧失劳动能力等低收入农户,由民政部门统一纳入低保,并建立健全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二是改善低收入农户住房条件。按照中央和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分批帮助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建设最基本的安全、经济、适用、节能、节地的农房。三是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减免政策。相关行业职能部门要对照上级有关文件和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满足低收入农户基本生活需求。

5、实施教育资助。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已经出台的有关教育资助文件精神。区教育部门对低收入农户中的就学子女,提供学前教育政府资助1000元/人/年;发放义务教育段学生生活补助(小学1000元/人/年、初中1250元/人/年);发放高中段学生国家助学金1500元/人/年;职业教育学生学费全免,另提供助学金1500元/人/年;提供高等教育生源地无息贷款,最高可贷6000元/人/年,并将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不断加大就学资助力度,确保低收入农户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二是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学生就业责任制。教卫科、社保科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帮扶责任,通过组织定向培养、开展就业指导、举办毕业生招聘会等措施,帮助解决农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就业问题。

6、实施医疗救助。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扶持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参加新农合保险,积极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加大低收入农户因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救助力度。低收入农户重大疾病(20个规定病种)医疗费总费用报销70%,民政救助20%,自付10%。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的参保费用由具体帮扶责任人负责按个人缴费标准代缴。参保的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在区内定点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门诊、住院医药费由定点机构直接减让30%,其余费用按规定比例报销,减让部分由新农合基金与定点机构进行结算补偿。参保的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当年报足最高限额3万元后,超过部分可报销医药费在区大病统筹基金中按80%予以报销,全年累计报销限额为15万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领导,成立高新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局分管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各局(室)、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农村工作局农经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低收入农户脱贫奔小康工程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政策扶持及综合服务工作。切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2、强化宣传发动。各局(室)、村(社区)要结合实际,全面宣传发动,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干部和工商企业、合作组织挂钩帮扶低收入农户,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形成机关部门与各级党员干部、工商企业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挂钩帮扶的良好氛围和强劲合力。

第2篇: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协调各医疗卫生单位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自觉积极参与,坚持定点联系,帮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的优生优惠政策,拓展帮扶形式,强化帮扶实效,将社会公共资源优先向计划生育“三结合”家庭倾斜,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我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领导,逗硬考核奖惩

(一)建立健全领导班子

我局领导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局党委召开了行业党委成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计生“三结合”工作;由卫生局局长郭德军任组长,县卫生局行业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县直医疗单位分管计划生育的领导及局机关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会办,负责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实施,资料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和信息反馈工作。

(二)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考核力度

县卫生局将2013年度计划生育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纳入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凡有超生及未完成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任务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单位和分管领导当年不评先进。

三、落实帮扶任务,确立帮扶对象

2013年,按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给我局下达帮扶15户,帮带15户的任务。我局汇同镇党政领导研究决定,将镇最贫困的村为帮扶对象。于4月20日由局党委副书记带队,一行三人,同村两委、镇卫生院院长,计生站站长前往村对该村计划生育家庭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把最贫困的计划生育户作为计生“三结合”帮扶户,与15户被帮扶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书,确立了帮扶项目。

四、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强化帮扶效果

1、狠抓基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我局将村作为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基地,建立了醒目的标视牌,将帮扶单位及帮扶项目和目的登上基地标视牌,作为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帮扶任务警示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局组织县直单位先后三次对被帮扶对象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培训,发放卫生知识书籍30册,传染病防治资料60份,挂图60张,免费为全村计划生育户做了健康体检。

2、落实帮扶措施,强化帮扶成果

第3篇: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关键词】江铜;帮扶送温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090-01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作为一家国有特大型联合企业,世界500强上市公司,一直以来,秉持“以人为本、互利共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职工群众”的理念,高度关注困难职工群体,把有效解决和逐步缓解他们的困难,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江铜工会充分运用党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从努力满足困难职工群体的多元化帮扶需求以及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实施以“助学、助医、助就业”为重点的帮扶送温暖工程,形成了全覆盖、多渠道的帮扶工作大格局。

平时走访与节日慰问相结合。江铜各级工会干部作为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人人心中都有一本“活字典”,对困难职工的家庭收入情况、就业状况、困难原因、帮扶需求、家庭住址都了如指掌。平时,各级工会干部坚持与困难职工保持电话联系,定期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困难职工生病住院、子女考上大学、家里发生意外,各级领导和工会干部都要到医院或困难职工家中走访,送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多年来,共走访慰问劳模、工伤人员、困难职工等各类人员2万余人次,发放慰问金2400余万元。

城市低保与公司特保相结合。江铜根据职工家庭的困难原因和程度不同,将困难职工家庭划分为三类:特困户、困难户、特殊情况困难户。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先按规定办理城市低保,并在此基础上由公司实行重点帮扶。对特困、困难户,主要采取“一补、二免、三减半”的帮扶措施,即特困职工家庭成员生活费补足;特困、困难户免收物业管理费、水电气费减半。多年来,为特困户提供生活补助12万余元。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困难职工家庭,江铜不仅从生活上关心,还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其提高“造血功能”。组织技能培训,帮助未就业的困难职工家庭成员掌握一技之长,为其早日实现就业奠定基础。创造条件,积极协调,为困难职工家属、子女实现就业提供帮助,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近几年来,江铜先后帮助60余名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就业,使他们彻底摆脱贫困。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在每年秋季开学前,都要启动“圆梦行动在江铜”助学帮困活动,对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助学金。2001年至今,共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1106人次,发放助学金115万余元。

医疗救助与互助互济相结合。在困难职工家庭中,绝大部分是因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病自负医疗费用较重导致的。江铜工会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多渠道帮助因病致困职工家庭减轻困难压力。2009年,成立“职工医疗互助会”,共筹集资金550余万元,向1767名患病职工发放补助金,其中71人分别获得2万元以上最高补助金;完成江西省职工互助保障会理赔998例,投保职工共获得赔付金257.95万元。目前,江铜已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为基础、职工医疗互助会和职工互助保障为有益补充的医疗救助和互助互济帮扶体系。

江铜多年的帮扶送温暖工作,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困难职工群体的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帮扶送温暖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1.在吸收过去帮扶工作好的做法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送温暖机制,在力度和广度上加以深化和拓展,扩大困难职工和金秋助学范围,尽量把因病致困的低收入家庭纳入帮扶体系,其子女纳入助学范围,并由助大学向助高中延伸。

2.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帮扶。加强与地方民政部门联系,多争取社会资源,帮助困难职工办理低保、医疗救助等,多渠道减轻困难职工的经济负担。

3.切实提高生活保险队伍整体素质。不定期举办工会生活保险人员培训班,就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宣传;讨论公司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交流、总结帮扶工作好的经验做法。

4.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在医疗互助会与江西省互助保障会办理入会、补助金发放等关键节点,做好政策解释、效果宣传工作,使广大职工正确理解、对待这些惠民措施,积极主动参与和投保。

5.开展心理疏导。职工因生活困难容易引起失落、苦闷、抑郁、迷茫等负面的心理情绪,严重危害着自身的身心健康。因此要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困难职工提高心理免疫力,正确对待困难和压力,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生活的信心。

第4篇: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在对象上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只有把扶贫对象精确找出来,把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精准定位,才能确保真扶贫、扶真贫。为此,南康在精准识别中做到三个“结合”:将统一标准与自定条款结合起来,让群众认可;将评定贫困对象与村民代表小组民主评议结合起来,让群众知道;将政府核实公示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让群众答应。

通过按照国家制定的扶贫对象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南康收入倒排,对照自定的“九不准一必须”前置条件,按照“一评二审三公示四签字”的程序(即村民代表小组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乡镇审核、区扶贫办复审,村级公示、乡镇公示、区级公告,帮扶干部签字、村主任签字、乡镇负责人签字、贫困户签字),精准建档贫困户29226户,贫困人口93495人。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南康认真做好致贫原因调查分析,进行区分类型、科学分类,确保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从致贫原因上,将贫困人口分为七类,一是无就业技能的;二是找不到适合工作岗位的;三是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致贫的;四是无发展启动资金、技术的;五是因环境恶劣致贫的;六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七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从帮扶角度上,将贫困人口分为三类:第一类,有劳动力,但缺少发展门路、缺技术、缺资金的,通过产业扶贫、技能培训、金融扶持或进城就业等,帮助发展脱贫;第二类,没有劳动力或因病致贫的,在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租入股获得收益的同时,通过完善低保、医保、大病医疗救助、社会救助等措施实施救助兜底;第三类,有部分劳动能力的,通过采取发展产业和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办法,帮助提高收入。

在帮扶上有的放矢

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措施,才能使“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精准施策的过程中,南康注重做好两个“关键”:

一是制定帮扶措施关键要结合区域实际,既要突出扶贫优势,拓展扶贫面,又要注重扶贫难点,啃下“硬骨头”。

二是实施贫困户帮扶措施关键要因户施策、综合施策、叠加施策。围绕产业帮扶全覆盖,南康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基础较好、市场较旺、重大项目多、工业园区、生产聚集区承载能力强等优势大力实施工业产业扶贫,充分依托农业基础较好,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扶贫,做到不同区域间各有侧重,更加精准。

工业产业扶贫的强力带动。家具和服装是南康吸纳就业的两大主要传统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仅家具、服装等传统产业新增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超过4000人,解决约1.1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目前,南康共有7200多家家具企业、1600多家服装企业,并按照建设全产业链配套公共配套服务平台思路,打造家具千亿产业集群目标;以打造“全省著名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为契机,积极实施国际服装贸易中心、服装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服装百亿产业集群。围绕这一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南康把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优质就业、稳定就业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建立“多位一体”的综合就业帮扶机制,创新地搭建起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发灵活就业岗位、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帮扶就业、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大力推动职业介绍就业五大就业扶贫平台。今年以来,南康共实施就业扶贫专项资金2827.66万元,其中实施聘用贫困户就业工资补贴1075.02万元。为贫困户创造6500个工作岗位,已实现10000人以上贫困人口通过就业脱贫致富。

农业产业扶贫的长效持续。农业产业是扶贫攻坚重要的着力点和长效脱贫的支撑点。南康区立足于贫困地区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以发展油茶、甜柚、优质稻、蔬菜、乡村旅游休闲观光为抓手,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扶贫规划,依托23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46家农民合作社、103家家庭农场、306户专业种养大户的带领驱动作用,大力实施五大优势农业产业扶贫,并通过创新帮扶机制,搭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扶持、奖补龙头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等模式,实现贫困户捆绑脱贫和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近一年来,已实施产业扶贫专项资金3174.12万元,其中发放龙头企业(基地)聘用贫困户用工工资补贴962.3万元,新成立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带动3000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吸纳8000余人就业。

民政救助扶贫的保障兜底。对于因无劳动能力和因病致贫的贫困对象和贫困家庭,他们是处于所帮扶的贫困对象的底层人群,是整个帮扶工作中帮扶难度最大、帮扶成效显现最小、脱贫进程最慢的特困人群,但更需要政府投入更多工作精力和实施更大帮扶力度。

为此,南康通过实施“三个一”保障扶贫措施来确保这些特困人群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一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五保”、低保补助标准和覆盖面,并将其社会养老保险纳入政府代缴范围;同时全面实施农村敬老院提档升级工程,加快推进乡镇农村敬老院建设,让需要供养的特殊贫困群体能在区福利院、乡镇敬老院和社会养老机构实现全部集中供养,实现特困人群基本生活有所依。

二是采取“提标准(提高区级医院实际补偿比、提高部分区外非定点医院报销比例、根据新农合基金结余情况进行二次补偿)、降门槛(精准扶贫对象大病保险起付线下降50%、实施先住院后付费)、扩范围(政府为每位扶贫对象每年出资35元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让贫困对象拥有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四道医疗保障、增加5种常见慢性病纳入新农合门诊大病补偿范围、增加10家省外医院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区外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等措施,让贫困对象有病能就医,减少因病致贫或返贫现象的发生。

三是完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加大对农村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力度;同时,加大临时救助配套资金投入,开展对因病、因灾、因残、因学等特殊原因致贫的困难家庭“救急难”工作,积极帮助其渡过难关,解决暂时困难。

同时,让具有劳动力的贫困对象通过培训掌握一至两门职业技能或农业技术,是帮助贫困对象发展产业或上岗就业的重要一环,也是南康区实现精准扶贫“4321”基本脱贫工作目标(即2015年脱贫40%、2016年脱贫30%、2017年脱贫20%、2018年脱贫10%)的重要保障。南康依托自身优质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和产业优势,成立了精准扶贫就业培训领导小组,设立了精准扶贫就业培训定点机构,通过建设“1+N”扶贫培训网络体系(即精准扶贫培训学院+家具研发院+光明电商孵化基地+行业部门培训机构+乡镇、街道、园区培训机构+企业、基地、合作社等培训机构),采取培训学院集中培训、企业基地现场培训、技术人员上门培训等方式,对贫困户劳动力开展“四免一补”式(免除培训费、教材费、实习费、住宿费;补助培训期间的伙食费或补贴基本生活费)专项技能培训。目前,已累计投入精准扶贫培训专项资金338.12万元,并用3年时间,逐年帮助48634名贫困户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拥有脱贫致富技能“法宝”。

在项目上注重实效,让责任负责到底

第5篇: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一、行业扶贫工作情况

(一)全面加强扶贫政策宣传

一是线上宣传。通过建立县医保扶贫群(233人参加),医保大家庭群(56人参加),健康扶贫群(155人参加),在工作群中(268人参加)中进行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制作医保扶贫政策APP,在广播电视台播放宣传。

二是线下宣传。发放医保扶贫宣传画3万张,医保扶贫手册3万册。在全县111个行政村利用村广播进行宣传,每周2次。各驻村工作队、村“三委”班子成员随时入户进行医保扶贫政策宣讲,全县共入户宣传7万余次。对全县扶贫工作人员全体培训2次,300人,到8个乡镇轮流培训3轮,500人。

三是开展培训。开展全县脱贫攻坚普查医疗保障相关业务培训会议2次,共计500人次接受培训。组建了由第一书记和村医构成的微信群宣传平台,讲解医保报销政策,加大驻村干部及村医和贫困人口医保报销政策的知晓率。

(二)全面推进医疗保障扶贫政策落实

一是全面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排查工作。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56户13021人。经排查,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其中:本地城乡居民参保12934人、参加职工医保10人、参军1人、省内异地居民24人、省内异地职工14人、省外异地居民20人、省外异地职工18人;全县边缘人口137人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成立返贫风险预警小组,整合工作资源,实时监控医保信息,按要求每季上报风险预警信息。

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兜底”四道防线,使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住院及特殊疾病报销比例达到90%。乡村两级门诊报销50%,每年350元封顶。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缴费期对新确立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开放,并不设待遇等待期。

截止2020年9月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医疗保障情况:普通门诊享受待遇共5052人,基本医保报销额41.42万元;慢病门诊享受待遇共2822人,基本医保报销额153.29万元,兜底金额111.9万元;特殊疾病享受待遇共67人,基本医保报销额74.29万元,大病报销额16.46万元,救助金额1.83万元,兜底金额3.42万元;住院享受待遇共1720人,基本医保报销额1244.82万元,大病报销额302.12万元,救助金额119.16万元,兜底金额342.67万元。

严格落实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一单制结算”政策,提高贫困人口满意度。

三是加强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在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班子,特别是第一书记大力支持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医保电子凭证人脸识别和信息录入已经基本完成,并录入省级医保平台。

二、做好包保帮扶工作

一是加强驻村工作力度。根据“扶贫先扶志”的工作思路,我们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持续有效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相关政策宣传,加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致富意识上的教育。驻村工作队坚持“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制度,全天吃住在村里,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到落实产业项目帮扶,从扶贫政策宣讲到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在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上下足功夫,力争扶贫政策宣传到位、帮促措施高效凸显,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到全覆盖。

二是加强帮扶力度

1、端午节期间组织帮扶责任人为包保户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2、扶贫日期间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卫生清扫和消费扶贫等系列活动。帮助贫困户售卖了笨鸡、鸡蛋、蜂蜜、白菜、土豆、萝卜等农特产品。

第6篇: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落实省、市关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工作要求,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了防返贫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目的意义

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可以及时、有效掌握全镇建档立卡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基本信息,为镇政府针对拟返贫群众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全镇稳定脱贫的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脱贫不返贫。

二、监测对象

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已脱贫户、未脱贫户,以及边缘户。重点监测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400元的家庭情况;住房安全、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安全饮水保障情况;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重大变故可能存在较高返贫及新增风险的情况: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边缘户的“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未脱贫困户提升情况。

三、工作机制

建立防返贫预警机制。以村为单位,村党支部牵头,召开村两委会,每月下旬进行集中研判一次,充分发挥村干部、帮扶干部等力量,及时掌握已脱贫户、未脱贫户、边缘户的生产生活情况,重点监测“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不能有效保障、预期收入有下降趋势、家庭劳动力减少、家庭成员患大病、经常性的大额支出及家庭突发特殊状况等情况;对脱贫户主动提出要求纳入预警范围的也一并纳入研判范围。

对因病、因学、因灾等特殊原因出现较大数额的刚性支出,导致家庭收入低于现行贫困线或“两不愁、三保障”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和家庭人口中无人就业(家庭成员全部无劳动能力除外)、家庭成员有较高的固定医疗支出、收入来源不稳定的贫困户,纳入返贫风险户。

凡是进入返贫风险户的,2个工作日内,由村级上报到镇扶贫办。镇扶贫办对村级上报的情况进行核实,2个工作日内完成。镇扶贫办确认核实村级上报情况核实无误后,2个工作日内,上报县扶贫办。

针对风险原因制定处置方案,处置方案实施1个月后,发挥作用比较明显的,由村党支部牵头,召开两委会对返贫风险解除实施研判,研判结果公示3天,返贫风险解除,并报镇扶贫办备案。

由镇扶贫办负责,对该户继续监测2个月,每月向县扶贫办书面报告一次监测情况,2个月监测无异常后,取消监测,按正常户对待。

四、组织实施

坚持“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对照脱贫标准,立足实际,严格执行未脱贫户、已脱贫户、边缘户动态监测机制,严防返贫,确保贫困群众长效稳定退出。

1.区分对象防返贫。指导各村针对未脱贫户、已脱贫户、边缘户不同特点,认真分析研究,针对性制定返贫防范措施,做精产业帮扶、就业扶贫文章,强化帮扶成效监管,确保返贫风险防范无遗漏。

2.明确标准防返贫。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紧盯已脱贫群众家庭收入,聚焦教育(义务段学生入学)、医疗(合疗参合)、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认真抓好落实,坚决做到不降低标准、不吊高胃口。

3.夯实责任防返贫。全体包村领导按照分工安排,深入各村,指导推进脱贫巩固工作,协调解决脱贫巩固存在问题;深入包扶村和帮扶贫困群众家中,制定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解决就学、就医、住房等存在困难,帮助困难群众长效稳定脱贫。

第7篇: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对有脱贫攻坚任务14个地级市党委和政府,承担对口帮扶任务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个地级以上市党委和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评估。

二、评估内容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群众满意度等。1.减贫成效。实际减贫人口的真实情况,重点核实可支配收入等。2.精准帮扶。“三保障”政策落实情况,产业扶贫带动情况,就业扶贫等工作情况。3.精准识别。清退和新增贫困人口真实情况等。4.群众满意度。村“两委”落实主体责任、干部驻村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情况等。

三、调查方式

1.随机抽样。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4市按照不低于1%比例抽取预脱贫户样本,总数不少于6200户。每个市抽取2个县(市、区,其中1个为交叉考核抽查的县)、每个县抽取2个镇、每个镇抽取2个以上行政村(包括但不限于省直中直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非贫困村各1个)、每个村随机抽取10户以上贫困户(其中1个村全面调查贫困户)。2.干部访谈。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五个层次人员。一是县级领导干部。即县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分管负责同志。二是脱贫攻坚重要政策、工作和项目涉及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三是对口帮扶挂职干部。四是镇村脱贫攻坚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五是定点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和结对帮扶责任人。通过座谈访谈,重点了解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地、工作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3.入户调查。根据抽样情况,开展入户调查,包括群众满意度测评。重点关注非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情况。

第8篇: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以“联乡结村”活动为抓手,以镇街为责任单位,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以“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为载体,逐步健全扶贫帮困机制,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确保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二、实施对象

2012年将继续以2011年的低收入农户作为帮扶实施对象(除整户消亡及其他特殊情况不列入外)。

三、主要目标

逐步完善扶贫帮困十大措施,以开发式帮扶和救助式帮扶相结合,逐步减少低收入农户数量,不断提高低收入农户的生活品质。到2012年底,实现全区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达6750元以上,确保增收幅度在15%以上。

四、基本原则

(一)党政主导,农户主体。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做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组织实施、舆论宣传、政策扶持和综合服务工作。注重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最大限度地引导农民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致富。

(二)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加强部门协作,明确部门责任,把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与“春风行动”、“一户一策一干部”等帮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优势,积极动员工商企业参与,努力构建党政部门和机关干部示范带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低收入农户自力更生的帮扶格局,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良好氛围。

(三)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根据低收入农户具体情况和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积极实施分类指导。对缺乏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主要采取救助式帮扶;对有发展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主要采取开发式帮扶。逐步健全扶贫帮困机制,整体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四)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扶持政策落实到村,帮扶措施落实到户,济困保障落实到人,着力改善低收入农户的民生状况,切实解决低收入农户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帮扶措施

(一)完善社会保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低保救助水平。2012年农村低保标准继续接轨主城区,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助差额不低于农村低保标准的30%,低保管理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补尽补”;根据全区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对低收入农户开展临时价格补贴政策,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物价局;配合单位:区劳动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农办)

(二)深化“春风行动”,逐步扩大救助覆盖面。深入推进“春风行动”向农村延伸,积极将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纳入“春风行动”帮扶救助的对象,逐步扩大救助覆盖面;逐步提高“春风行动”资金用于低收入农户困难救助比例,逐步提高农村困难家庭的救助标准,列入元旦春节慰问的困难家庭平均每户一次性不低于1600元救助资金和相应实物资助。大力开展残疾人重点康复工程,对低保家庭及低保标准150%以内的精神病患者,委托区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给予免费服药救助,对入住市、区精神病医院治疗一年以上符合相关文件规定要求的残疾人,积极开展治疗费救助;对低收入农户开展日常生活与文化生活援助,由村减免保洁(垃圾清运)费,由镇街免费赠阅《日报》。(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总工会、区民政局、区劳动保障局、区财政局、区经发局、区残联、区老龄工办)

(三)实施医疗救助,逐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农村低收入农户的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区镇两级财政承担,并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其中符合《关于调整区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萧政办发〔2011〕201号)规定条件的人员,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区财政全额承担。积极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援助,对低收入农户因病发生的医疗费,经各类保险报销和各种帮扶后仍存在生活困难的,参照有关文件规定和标准进行补助,补助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牵头单位:区劳动保障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残联)

(四)开展教育资助,逐步加大就学救助力度。根据教育资助有关文件精神,逐步扩大教育资助范围,积极完善教育资助扶持政策。对进入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就读的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可向所在学校申请优先提供助学岗位、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方面的资助;也可向区教育局、区慈善总会或各基层分会申请予以适当补助。根据《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实施办法》(萧政办发〔2010〕94号)精神,应将低收入农户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同等对待,对低收入农户中的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子女,分段分档给予一定的教育补助,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每学年补助1000元,大专每学年补助2500元,本科及以上每学年补助4000元,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区慈善总会、区残联;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各基层分会)

(五)加强住房保障,大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根据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有关文件精神,对农村低收入家庭中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实施住房救助,逐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结合救助对象的住房现状、意愿和村庄建设规划,凡符合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条件及标准,经批准采取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置换房屋,验收合格的,每户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经济补助;对农村困难家庭实施危旧房改造建设的,在现有救助标准的基础上,再给予每户1万元的资金补助,所需资金由区、镇街两级各承担一半;对低收入农户中的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无房户建房的,在上述经济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经济补助。(牵头单位:区建设局、区城乡一体办、区残联;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

(六)开展“一户一岗”工程,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结合全区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引导低收入农户参加技能培训,对有就业愿望和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成员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免费考证;鼓励结对企业优先招录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就业,确保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且有求职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成员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的扶持政策,逐步提高就业援助政策优惠幅度。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以创建充分就业型城区和创业型城区为契机,以村社劳动保障服务室(站)为依托,积极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登记、培训报名、职业介绍等“一站式”、“一条龙”免费服务,帮助低收入农户提高就业竞争力,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2012年完成低收入农户培训1500人,实现转移就业500人。(牵头单位:区农办、区劳动保障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残联)

(七)开展产业扶持,大力引导自主创业。积极倡导农户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低收入农户,鼓励其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参与来料加工的低收入农户,鼓励其积极开展来料加工产业发展,区财政将安排不少于100万元资金,用于种子种苗、化肥、农机等基本生产资料扶持和对吸纳低收入农户从事来料加工的经济组织、从事来料加工的低收入农户分别给予资金扶持。低收入农户参加农业、住房等政策性保险,其个人出资部分由区财政承担。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对具有劳动能力和基本技能,又有明确创业意向目标的低收入农户,根据农户需要由区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部门按创业项目、投资额大小分别给予1-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区财政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贴息扶持。(牵头单位:区农办、区劳动保障局、区妇联;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农业局、区经发局、区残联、农村合作银行、区供销联社)

(八)加强资源投入,着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由政府组织相关行业职能部门免除低收入农户固定电话月租费、有线电视收视费,对具备条件但尚未安装使用固定电话、有线电视的,由行业职能部门免费安装设施,对无电视机的低收入农户由政府及社会赠送。对低收入农户给予用电用水补助,每户每年分别补助65元电费、35元水费。对已具备通水条件,但尚未接入自来水的低收入农户,由镇街负责免费接入安装。(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供电局、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区水务集团、电信分公司)

(九)开展救助帮扶,大力实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低收入农户家庭发生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时,有关部门应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将他们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根据省、市、区相关文件要求,低收入农户家庭发生刑事、民事等案件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相关政法部门应积极将他们纳入司法救助的范围。(牵头单位:区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

(十)深入开展帮扶活动,逐步完善结对帮扶机制。根据《关于开展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萧委办〔2009〕30号)要求,深入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健全结对帮扶机制,确保结对覆盖率达到100%。区级机关各部门、区直属各单位、各镇街全体机关干部,各金融保险机构、民营企业中层以上和村社三委干部要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每人每年结对帮扶资助资金不低于800元,要深入低收入农户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低收入农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结对帮扶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帮扶对象由区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具体由各镇街负责调整落实,确保每户低收入农户都有一名以上党员干部参与结对帮扶。(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区直机关党工委;配合单位:区级机关各部门)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和区级机关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结对形式、拓展帮扶渠道,确保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各镇街作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第一责任单位,要负责做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情况的反馈工作,制订辖区内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的具体实施办法;区级机关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帮扶思想,积极整合帮扶资源,切实将低收入农户纳入帮扶政策扶持范围,着力完善帮扶政策,切实抓好扶持政策贯彻落实;继续把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镇街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区级机关一级目标考核范围;区委、区政府对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二)抓好措施落实。帮扶措施中明确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发挥职能优势,发挥好牵头作用,组织协调配合单位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并抓好落实;各涉农部门要向低收入农户送科技、送服务、送信息、送资金、送项目;区级百强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向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岗位、种养技术、经营信息等,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区、镇街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组织牵头单位汇报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9篇:医疗帮扶措施范文

一、脱贫精准度存在短板。部分村贫困发生率偏高,因人因户帮扶不到位,帮扶方式简单,普惠式措施多。因病、因灾、因学等问题进行精准帮扶少,帮扶成效不明显导致贫困户致贫、返贫比率还居高不下。

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部分贫困地区水、路、电、网、讯等基础设施还存在基础不稳、质量不高等问题。部分贫困村位处山区、库区一线,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上的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三、贫困群众脱贫思想觉悟不高。“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贫困村缺乏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主动思考具体的扶贫措施以及符合本地特色的能产生长期效应的项目。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盲目跟风严重,缺少差异性思维。一些贫困群众怕承担风险,不愿参与产业扶贫项目。

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产业扶贫扶持力度。准确摸清贫困户底子,把产业扶贫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产业扶贫要特别注重与贫困户的利益密切联结。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为贫困地区小农户和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系列化服务。加快金融支持扶贫步伐,加快评级、授信、用信流程,简化程序,让两免贷款能惠及更多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