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节能减排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石油化工;节能减排;问题;措施
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是制约石油化工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进而为石油化工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加强对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石化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效节约能源,以满足对天然气的发展,符合中国的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大力推进中国的石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有效的节能活动,我们的政府对石化企业的发展是强制性的,可以进一步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推动节能型社会的形成。由于国家加大了碳税和资源税,石化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我们必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断优化石油生产过程,从而带来更多的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2.1 对节能增效重视不足
即使是国家和地方的能源效率政策已经被提出,但仍有一些企业对能源效率政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能源效率方面,主要是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技术滞后,导致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不高,缺乏节能技术的动力,导致能源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2.2 能源管理水平较低
企业的一部分能源管理机构的领导非技术出身,机构人员忙,分工不明,不符合能源管理人员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要求,从而直接影响节能降耗工作的快速开展。此外,一些公司没有配备专职能源管理人员,对能源消耗的数据、装备不做详细记录统计,不利于节能分析。
2.3 缺乏自觉的节能行动
节能成果的快速获得,需要全体员工切实参与到能源行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但目前,一些企业没有把加快实行能源效率工作深入到生产的各个方面,只在其周边宣传或例行检查,在员工培训时并未涉及节能的内容,因此,节约能源并没有成为企业职工的自觉行为。
3 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水平的有效措施
3.1 设计科学而合理的节能减排方案
在石化企业管理,节能减排上把握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地位,石化企业应根据石化生产的具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方案,从而确保科学的节能减排计划性。是不是节能项目设计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关系到一个更广泛的范围,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也有在活动的实际行为的许多问题,必须系统规划。必须在设计节能方案时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运用适当的措施,深入经济,技术和管理的各个层面,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其能够协调配合,以保障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活动的顺利开展。
3.2 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
石化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健全的政策和制度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在企业中的实施,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石化企业应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不仅要着眼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应该有更多的社会福利。因此,石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和能源系统,以调节节能,节能效果保证的行为。
4 通过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的效益
4.1 节电技术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对电能的消耗比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对节电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效降低生产用电量,减少用电开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节电技术首要有下面几点:
一是节能型变压器的选择,保证了企业的销售网络,能够经济地运行;
二是要取代传统电动机或发电机效率低下的传统节能技术改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
三是选用耗能较低的水泵或风机、空调设备;
四是根据石化企业经济的实际情况,变频技术,石油和化工设备,石化设备,以减少对生产的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不转让或功耗的高速运转;
五是利用无功补偿电机技术的创新,选择绿色环保节能照明设备产品。这些节电技术有效的降低了电能的消耗,提高了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4.2 利用余能资源,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化学工业高温,高能源生产确定公司的特性具有丰富余热和资源的压力,包括高温废热,冷却介质的热量,化学反应热,可燃气体或液体废物,废气的余热,余热和废渣热等。这些余热余压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5%~65%,可回收利用的余热余压资源约为余热余压总资源的60%,因此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余能资源的利用,可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投入。
一般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在化学生产过程中进行,产生了大量的热,冷和压力,以及其他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这些残留的能源资源,回收是化学工业实现能源生产,收入经济有效的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化学工业,应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和设备,补充能量回收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吉君,刘先涛,梁琳.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探析[J].企业经济,2014(05):118-121.
关键词:工业锅炉;节能减排;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10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锅炉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由于其独特的意义,所以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比较广泛,工业锅炉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由于锅炉在使用中消耗的能源较多,这与我国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是相违背的。为了尽早实现环境节约的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好实施,必须要强化对工业锅炉节能的认识。
一、锅炉节能减排现状及实现节能目标的困境
1、锅炉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锅炉制造行业也随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锅炉行业的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其操作技术,工业生产的规模也得到相应的扩大。急剧发展的形势下,锅炉生产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程度越来越高,给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些许的不便。在此种社会形势下,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在保障资源以及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工业锅炉在生产中面临现状主要有:一是行业中存在生产分散、生产厂家多但多数生产能力低下、生产集中度不高、企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二是我国工业锅炉面广量大能源消耗多、运行利用效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问题的存在使得能源浪费现象严重。
2.实现锅炉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困难
在实现锅炉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一些企业不重视对锅炉管理工作人员的节能技术培训,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专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指导,锅炉使用单位不注重对锅炉管理工作人员的节能技术培训、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这样根本不能实现经济运行和节能降耗。第二,一些锅炉单位使用的锅炉燃烧系统较为陈旧落后。在锅炉实际运行中使用的燃料与设计所选燃料不符,使得燃烧状况不佳、燃料不能充分燃烧,这样不仅浪费了燃料资源,而且也会加剧温室效应。第三,是锅炉运行控制系统和节能燃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低。多数中小型工业锅炉装置的功能不够齐全,缺乏基本的自动控制,运行和调整状态都不佳,致使运行使用效率受到较大的限制,也造成了浪费和环保问题。最后,是锅炉水质处理工作形同虚设,蒸汽与排污水得不到充分利用。对于锅炉水质的处理工作,有的企业单位根本没有相关的设备和工作人员,这导致了锅炉严重结垢,影响了传热及热效率,进而不利于节能减排。另外,蒸汽在使用后冷凝水直接排放、污水未经回收利用直接排放的现象多有发生,这既浪费燃料资源,又不利于节能减排。
二、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存在问题的分析
1、没有充分发挥锅炉节能的作用。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责任心不强,技术能力稍弱,没有充分发挥锅炉的运行效率,而是单纯地依赖机器设备,所以这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
2、工业锅炉运行时能效问题的检测不足。实际工业生产中,由于不能清晰地掌握锅炉制造与设计之间的匹配关系,对锅炉实际的运行效率把握不当,所以潜在的节能隐患是依然存在的。
3、低配低质低价的情况容易在价格的竞争中出现。价格竞争策略在相当多的厂家中应用,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了低配低质低价倾向出现在工业锅炉控制装置中,使得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控制技术发展存在一定障碍。
4、多年来依然没有在核心控制技术有所突破。对于锅炉的燃烧方式来说,比如相关的循环流化床、沸腾、层燃、水煤浆、煤粉等,都没有形成鲁棒性强、非常成熟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1]。
5、控制系统用户使用界面较为复杂。考虑到部分管理人员以及锅炉用户的司炉的文化程度不高,相关的自动控制方面知识较为匮乏,为了符合司炉人员操作的习惯,应该尽量要求使用操作简单的控制装置。
6、锅炉运行的控制系统在节能设计上,存在一定不足。控制锅炉向用户提供符合要求的热能,这点是大多数锅炉的设计目的,在保障锅炉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并不太重视燃料消耗量是否节约的问题。
三、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对策探究
总结影响我国锅炉节能减排的因素,有产品技术、监督管理、政策标准等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加强锅炉节能减排工作,就应该对影响其节能减排的因素进行清楚正确的认识,深入研究分析锅炉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难题,探索出有效地策略,并结合锅炉节能减排的现状、发展情况以及目前社会、行业所能提供、接受的技术能力采取系统的方法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对此,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
1、加大政策支持、提供保障措施
要打破当前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工作的困境,需要对锅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相关的机制、体制进行创新,聚集一切的力量,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各地方政府要制定出台工业锅炉的用煤质量标准及锅炉的能效标准,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对锅炉的生产制造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锅炉的设计、安装、使用、管理、实施、节能检测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另外,还要从国家到地方,建立起健全的锅炉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机构,对已有的监督管理机构,要进一步明确其对锅炉节能减排的重要监督管理的工作职责;而对于新建的锅炉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机构,则要充分优化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源,并将锅炉技术审查工作纳入到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中。最后,要搭建锅炉信息交流平台,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促进节能减排服务产业的发展,开展锅炉效能测试工作,找出造成能源损失的主要因素,探索减少损失、提高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育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市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进锅炉节能减排工作。
2、深入研究、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
要加大对锅炉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及产品的开发深度,才能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单位用户提供优质的节能减排技术及产品。对此,可以由当地政府集资出资组建用于进行锅炉能效测试的实验室,为提高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提供实验平台。通过这个实验室,可以找出造成能量损失的因素,了解改进过的锅炉运行的优势,进而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而且由政府组建这样的实验室,能够解决由检测设备多、设备昂贵、检测阻力大等带来的不利于使用单位开展检测活动的难题。同时深入研究、提高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还应充分发挥企业的节能减排主体作用,大力鼓励企业加大对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能实现工业锅炉节能减排降耗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在该过程中完善和落实锅炉节能减排的各项管理监督制度,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做到以技术革新与提高来带动锅炉节能减排的工作。
3、加强管理,挖掘潜力,重视维护保养
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在规定周期内清除锅筒及管壁内的水垢、泥渣及外表面附着物,提高热效率;定期清扫烟道内表面,减小烟气的阻力损失;炉墙和炉门,看火孔,出灰门等部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容易产生缝隙而漏入空气,使过剩空气量增大,热损失增加,降低热效率。因此,要经常检查上述各处的漏风情况,如果发现裂缝及时嵌缝修补; 敷在锅炉本体和汽水管路上的保温层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以后可能脱落,使散热量增加,既损失热量又增加锅炉房的温度,有时候可能会烫伤人,发现保温层脱落,必须及时修补。
4、大力宣传、提高社会节能意识
要实现锅炉节能减排,还应大力开展锅炉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针对那些不愿实施锅炉节能减排改造的用户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完善管理处罚制度和标准,以此纠正其认识和做法。为促进节能减排效果,政府需要完善节能减排的相关税收、信贷等政策,以调整企业、社会的节能减排行为,提高节能减排效果。
结束语
在当前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实施与推行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对于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认清节能对于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不断更新技术,并将其广泛推广运用从而实现节能目标。在工业锅炉节能问题上,基层人员需要强化其节能意识,用经济安全的思想指导来开展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要结合锅炉的特点和性能,掌握其运行的规律,改进锅炉操作方法,不断完善自身技能,在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肖彬.浅析燃煤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11(13):63-65.
[2]李亚军.浅析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措施[J].节能技术,2010(14):137-139.
关键词: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优化措施
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钢铁企业就已经对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较为理念的实践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精炼,节能减排效果越来越优,但是,压缩空间也是不断降低。当前,国内的钢铁企业仍是处于高污染、高成本、低效益的生产环境。因此,有必要对钢铁生产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大研发力度,对阻碍节能减排工作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地推动钢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1 企业的社会责任展现
节能减排是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缓解自然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便于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钢铁企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以及高浪费的重要代表企业,其担负着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只有其不断实行绿色生产,才能够真正地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
1.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尽管,我国近些年都是在高速发展当中,但是,不断出现的能源危机以及高度的环境质量问题已经为粗放型的经营模式敲响了警钟。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钢铁企业如果继续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势必会面临更多的经济危机以及能源危机。只有节能减排才能够帮助钢铁企业快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节能减排策略是钢铁企业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2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有待加强
并不是所有的钢铁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促动下,依然选择传统的生产方式,而对节能减排对应的新技术以及新策略置之不理。这样,很容易导致企业因为技术滞后,经济效益过低而被竞争出局。
2.2 国家政策以及资金政策缺乏
当前,国家为了推动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出了很多促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往往倾向于监督惩罚,相对的鼓励政策略少,这便导致企业在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工作上并没有太多的热情。另外,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其存在着很多的资金风险,以至于企业对这种高投资、低收益的技术研发工作常常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更希望政府能够对其进行一些资金上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一方面的资金政策却是比较少。
2.3 缺乏完善的节能减排机制
现今,国内的钢铁行业并没有构建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进而导致节能减排执法过程中,常常出现执法主体不确定,执法监管系统有待完善问题。而且,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当地经济效益的提高,过分地注重眼前利益,对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反而将经济增长作为了首要任务。部分地区的统计系统尚待进一步完善,很多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以至于严重地影响到系统的运行质量。
3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推动措施
系统节能是现在乃至更长时期内钢铁企业节能的重要指导思想,系统的能源优化对钢铁行业来说,不仅是完成节能指标的很好的手段和措施,也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1 推动系统节能的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是当前钢铁企业实现能源科学、节能管理的重要前提和节能效果判断的依据。现今,国内的钢铁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还较为薄弱。为了更好地推动量化管理的优质实现,企业应在煤、电、汽以及水等方面加强能源介质的计量检测设备,有效地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从而大幅度提高计量工作效率。这样,钢铁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便可以被准确地计量,技术管理者可以根据计量结果对系统的耗能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给出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3.2 积极研发高效的节能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始终是钢铁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因此,钢铁企业要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国内钢铁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温显热能源的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和低水平的余热、余能利用技术研发等方面。
3.3 加强设备与节能技术的衔接
系统节能在我国大型钢铁企业虽然已经普遍开展,但是当前对节能技术与设备之间的衔接关注还不够,势必影响系统节能效果。促进生产工序的连续性和紧凑性布局和生产,可以进一步实现系统节能,如京唐钢铁公司采取铁水一关到底的运行,不设中间环节,不但减少运输量,还大大降低能量损失,显示出较大的经济效益。
3.4 促进信息化和专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系统节能工作的重要支撑,当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远远不够。未来要通过专业化的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促进系统节能的推进。在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工艺过程等各个重点环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与渗透,充分挖掘和释放钢铁企业节能降耗的潜能。比如,在工艺过程融入自动智能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工业技术,降低原料和燃料损耗,提升成品率和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充分释放各工序效能;在生产线管控过程中拓展和扩大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提升生产线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水平,优化用能结构。
参考文献
[1]刘传良,郭志安,陈平.生物质能源开发研究及其在冶金炉窑上的应用[J].工业炉,2011(4).
[2]李士琦,吴龙,纪志军,等.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对策[J].钢铁研究,2011(3).
[3]冯祖强.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TRT)技术[J].柳钢科技,2011(2)
[4]韩明霞,乔琦,孙启宏.从技术装备看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对策[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0(3).
[5]王萌,苏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0(2).
一是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我县的石材原材料采掘所毁坏的自然地貌、农民耕地等现象不容忽视;
二是通过“行风热线”以及石材企业主反映,石材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石沫泥渣等废料很让令人头疼,这些废物不仅污染了环境,占压了大量土地,还对环境造成污染,浪费了许多宝贵资源;
三是个别石材企业因加工区位设置不当,产生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原因分析:
节能减排问题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在当前全球变暖、部分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沙尘暴袭击等严峻形势下,如果忽视了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还必将影响我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针对于此,×××人民非常有觉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采取节能降耗、限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诸如对地方国际罐头城的治理等,都充分体现了我县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决心和工作力度。为了×××能够实现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摆脱“资源--产品--环境污染”的“直线型”生产套路,逐步形成低耗高效经济发展模式,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对策建议:
节能减排,没有退路,难在出路。要想打开出路,企业是主体,科技创新是支撑。
一、转换思路视角,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变废为宝”,可实现“节能”、“减排”的双赢。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所谓废物,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欲生环境美,先断污染源”,在石材等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石沫泥渣等废料”,在人们惯常印象里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的“废物”,而通过资源化处置的途径,却可变“废”成金,通过实现无害利用和产业开发,使废料变身为创造效益的宝贵资源。让企业得到切身实惠,由此产生的“减排”热情必然也就能更加持久,“减排”成果也将更加巩固。
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和设施改造,让企业由“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得到实现,是节能减排的关键。
应当看到,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对节能减排给予高度重视,且包括问责制、区域限批等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实施,但实际的“减排”成效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一个根本症结是部分企业畏于“减排”成本过高,不是不想“减”,而是不敢“减”,或者无力“减”。要从根本上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动力,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企业在加大环境投入的同时,又能实实在在地尝到“节”和“减”所带来的“甜头”。否则,一些企业的排污设施仍将是“聋子的耳朵”,诸如地方国际罐头城曾经存在的一些令人头疼的现实,其实多部分是环境执法部门与违法企业间“猫鼠游戏”的尴尬写照。如果实现了由“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就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三、协调引导企业变只靠自身“单打独斗”式的内部节能减排,走多企业、跨行业、区域间循环经济之路,有利于广领域、大幅度提升节能减排的成效。
通过统筹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整合拉长产业链条,引导、协调相关企业走跨行业循环、区域间循环的路子,可实现参与企业多方得利、区域经济联合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共赢。通过技术改造和区域循环助推节能减排,是实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让“石泥(渣)山”加快向“金山”和“青山”转变,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两手抓,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技术节能”。尽管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平邑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正努力推进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跨越,由资源加工型产业向资源高新型产业跨越,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跨越,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为实现平邑经济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发展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还是我们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如何实现好“高标准起步,跨越式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不忘节能减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能耗指标的科学、限期、有序下降,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于此,必须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紧抓好。
二是推行“石泥(渣)等废料”双向治理模式,密切合作,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和重点项目实施。节能减排单靠单个企业自身往往力量不足、收效不大。针对于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成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积极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间牵线搭桥,支持其开展科研合作与项目共营,统筹推动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当前,应重点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在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技术,加大推广力度,促进企业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要积极推广金矿工业景区示范项目建设模式,把石材原材料采掘后遗症彻底消除。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旅游景点建设成为我县的绿色产业龙头,积极打造文化名城并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关键词:节能减排 经济 财税政策
节能减排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意在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它明确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节能减排的推广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既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又能发展新兴高科技行业、企业,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提供新的渠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节能减排已成为各级政府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战略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节能减排目标提出后,望城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狠抓节能减排,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本文在对望城县节能减排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节能减排措施对望城县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望城县节能减排现状及特点
望城县能源生产与消耗总量位居长沙市五区四县(市)前列,电力、水泥、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高耗能企业较多,节能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此2008年望城县成立能源管理办公室,主要承担能源规划与管理、节能项目评估与技术推广和能源执法等职能。能源管理办公室的成立,表明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能源工作的重视和推进节能工作的决心,同时标志着望城县能源管理工作从此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望城县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顺利。需要减排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通过结构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了一批污染量大的砖厂,削减了SO2排放量;加强了工程减排,2008年开始修建望城县污水处理厂,铺设高塘岭镇、星城镇、黄金镇污水收集管网,并于2009年5月通过环保验收,6月份开始正式计算COD减排量,保证了“十一五”期间COD减排任务。
2008、2009年,望城县完成减排项目10个,完成SO2 减排量2179.75吨;完成COD减排1483.62吨,其中工程减排11家,减排量11.2吨,望城县污水处理厂减排量1472.42吨。2009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亿元,综合耗能110.9万吨标准煤(不含长沙电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77吨标煤(不含长沙电厂),比上年的1.89吨标煤下降6.15%。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1%,SO2排放量削减11.53%,COD削减4.69%。均达到了长沙市规定的目标值。
二、节能减排措施对望城县经济的影响
(一)节能减排措施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从调查情况看,节能减排措施没有对望城县财政收入造成特别大的影响,虽然关闭了几家企业,但是由于近年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注重发展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从图1可以看出,望城县05-09年的财政收入是不断增长的,09年比05年增长了95.78%。
按照财政部规定,望城县在财政预算支出中单列了环保支出科目,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一大类单列,并且在资金落实方面有明确的安排。从2006年起至2009年,望城县环境保护支出总额为6576万元(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望城县的环境保护支出预算金额逐年增加,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
望城县财政未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预算科目,但是有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包括建立污水处理厂、节能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与节能减排相关的项目。2009年,用于污水处理厂设施扩大的专项资金1100万元,湘江流域治理专项资金82万元,节能专项与改造项目资金248万元,淘汰落后产能奖励366.5万元。
近年来,望城县加强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建立了财政“以奖代惩”新机制,财政奖励资金与节能减排量挂钩,多节能、多奖励。2009年,用于节能奖励40万元。
县财政支持县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网建设。为了破解资金瓶颈,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县政府采取BOT方式投资建设县污水处理厂,由企业负责投资、运营,望城县在运营期内付给污水处理服务费,经营期满后将污水处理厂移交望城县。为了加快污水厂及配套截污干管的建设进度,在污水厂建设期间投入进行补偿。同时实行财政补贴。目前,望城县污水处理费为0.2元/ m3,按照BOT协议,定价应为0.83元/ m3,政府补贴0.63元/ m3。预计2011年会提高污水处理费,但政府还会给予相应的补贴。目前在建的还有乡镇污水处理厂,包括靖港古镇污水处理厂、乔口污水处理厂等,2009年财政下拨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补助资金305万元。
(二)节能减排措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突出行业重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望城县在扩大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培育和消费市场培育,充分发挥工业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科技创新,环保、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优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经济发展逐步转型升级。
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望城县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望城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方案,明确淘汰对象。“十一五”期间,关闭了望城县箱纸板厂、东城镇金钩福利造纸厂、小电镀厂等污染较严重企业;限期搬迁海利化工、优美科富虹等企业。完成了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重油改烧天然气项目,完成秧田砖厂、兴旺砖厂等单位的清洁能源改烧工作。通过依法关闭,淘汰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和落后的工艺、技术、设备及产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一个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
改变产业结构,做大第三产业是降低整体能源消费的关键。“十一五”期间,望城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平均增速为14.8%。到2009年,第三产业企业发展到7520家,从业人员达29150人,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房地产业、旅游业、商贸业和其他服务业均较快增长。望城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用于靖港古镇保护性开发,铜官镇跻身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实现旅游收入5.2亿元;积极引进新一佳、国美等大型商贸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调整上有了新突破。
通过调查显示,第三产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是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并没有上升趋势(如图2)。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在不断提高,到2009年,达到了65.40%。工业主导作用明显,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产业较快发展,随着长沙电厂、黑糜峰抽水蓄能电站、金龙铜业等大型重工业企业建成投产,重工业已成为县域工业的主导力量。重工业的加快发展将会给节能带来压力,同时减排任务也会加剧。
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是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对各级单位提出的要求。2007-2009年,望城县财政预算安排科技三项费用共5580万元(表3),分别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33%、1.61%、1.6%。全部用于科研和高新技术转化,重点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2007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了44.3亿元,同比增长24.2%;2008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46亿元,2009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55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节能减排措施对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关闭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等措施并未对望城县就业造成不良的影响。望城县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就业:对被关闭企业的职工进行下岗再就业;积极实施《就业促进法》,以县域内园区企业用工的集聚效应为依托,以“免费送技能、送岗位选择”为措施,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加强就业引导;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做好劳动力输出工作,在东莞、中山等沿海大中城市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点。
(四)节能减排措施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在物价上,长沙市物价局会同市经委、长沙电业局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等行业的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严格甄别,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加价标准为在每千瓦时目录电价基础上分别加价0.15元、0.04元。望城县也有明确的规定,对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进行严格的甄别,由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企业已经关停、限期整改与搬迁,所以没有可以执行的对象,暂时未执行差别电价。
在税收上,调研结果显示,针对节能减排,望城县在所得税上有优惠,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其他税收项目优惠项目较少。
在信贷上,望城县金融机构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节能减排,如提供“绿色贷款”、发放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收回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企业贷款等。主要原因是环保审查难度大,信息渠道不畅通。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很难从企业获得所需的完整的环保审核材料,商业银行无法掌握“两高”企业的环保达标及耗能指标等第一手资料,不排除由于企业恶意隐瞒而造成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三、促进望城县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望城县节能减排工作卓有成效,每年均超额完成长沙市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但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常抓不懈。根据望城县节能减排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提高节能意识,强化大户节能管理
在目前能源供应相对紧张的形势下,要大力提倡节能意识,增强对能源短缺的危机感,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要根据望城县的实际情况,突出抓好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管理与指导,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监控。
(二)加大财政投入
节能减排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望城县政府受财力限制,资金投入偏少,对节能缺乏鼓励支持,排污资金力量微薄,难以满足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环保支出(包括节能减排)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高。
在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增加资金投入,形成中央专项资金为引导、地方财政资金相配套、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完善以奖代补等方式;建立高效节能产品的财政补贴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财政补贴资金对节能减排的引导作用,完善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补偿和补助方式;完善环境收费政策,提高非标准,扩大收费范围、规范收费用途,落实收费原则,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进程。
在现行的预算支出结构中,建立节能支出科目和独立的节能发展专项资金,保证对节能投入的长期性和经常性。
(三)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结构性节能减排的能力
产业结构调整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将落后产能和设备彻底淘汰出局;支持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实现;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是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通过工业园区等有效方式,实施产业聚集,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实现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能源资源和土地的利用效率;对同行业中小企业合理规划,实现产业园区划,实现集中供热、供冷、供电、供水和水处理的系统优化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加大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拉动全县节能减排;
四是要建立并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条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从源头上把好新上工业项目能耗入口关;强化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指导,提升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水平。
(四)加大金融政策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强化信贷准入条件,严把信贷关口,强化对资金用途的审核与检测。一是实施“总量控制,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对限制类的增量项目,不提供信贷支持;对淘汰类项目,要从防范信贷风险的角度,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并采取措施收回和保护已发放的贷款。二是严格信贷准入管理,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三是强化对企业资金用途的审核与监测,对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类企业,银行信贷已介入的项目,要实行专人、专项、专责监控,密切关注环保风险、贷款质量和贷款迁徙变化情况。
同时,金融部门要加大与环保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逐步将环保执法监督、环境违法、环保审批、环保认证、清洁生产审计、环保先进奖励等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环保部门要定期向当地金融部门通报环境监测情况和企业环境违法信息(或接受金融部门的查询),使金融机构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时有据可循。
(五)改革和完善税费制度
一是要完善排污收费政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望城县的排污费没有提高反而降低,2007年为509万元,08年为407万元,到了09年仅为246万元,这主要是因为排污收费变成排污超标收费。同时排污费核定征收程序不规范,征收环节内控制度不健全等也是造成排污费减少的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强化排污收费政策对企业排污的约束作用,健全排污收费管理体制,确保“应收尽收”,规范征收程序。
二要完善税收制度。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计征依据,完善以从价计征为主、从价与从量相结合的征税政策。完善废旧物资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实行税率与企业节能减排挂钩,制定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和保护产品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产品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对使用节能环保设备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产品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允许企业抵扣其购置的节能减排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等。
(六)调整水、电、暖等准公共产品价格
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可以对水、电、暖等采取限额收费法、限额内使用少收费,保证基本需求;对超过限额使用的多收费;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甄别,采取差别电价;对水供应可以采取梯形价格。
(七)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农村因为点多、面广、思想上没有节能减排的意识,工作进展受阻,农村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以保证农村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是增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财政投入。解决农村聚居环境问题,首先要有资金保障。鉴于农村聚居点环境治理的技术经济特性,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财政保障体系,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
二是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重点治理农村耕地的白色污染。另外要加强对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推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三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统筹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扩大重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立足资源化和循环利用,积极扶持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项目,提高废物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例如,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技术,对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给予财政补贴或贷款贴息,对家庭小型沼气建设项目实行财政补助。
参考文献:
[1]贾敬全.“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财税政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第6期,174-178
[2]周宗明.《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思考》 ,《中国财政》,2010,第14期,47-48
[3]潘晓东.《不能忽视的农村节能减排问题》,《经济纵横》,2010年,第3期,50-52
一、目前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应突出“三个重点”。
重点一:突出工业的节能降耗。“十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重工业是其主导力量,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8.97%。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也在逐步上升,能耗总量超百万吨企业3个;超十万吨14个。由此可见,节能降耗工作着力点仍然是工业,而耗能大户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卓有成效,如济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水泥厂的废渣利用等。但万元gdp能耗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某些重化工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业仍是我市耗能最多的部门,也是可以取得节能效益最显著的部门。工业节能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与调整行业、产品结构相结合,具体通过修订节能设计规范,实行企业能源审计,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措施确保实施。
重点二:突出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去年,我市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一产占1.11%;二产占62.77%;三产占24.15%;居民生活占9.49%。做强做大第三产业是破解节能减排瓶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三产发展迅速,二产降、三产升的趋势逐步显现。但目前第三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商场、宾馆、酒店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仍显过大,这些行业的能耗并不低。
调研中我们发现,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仅占全社会能耗3.1%,万元gdp能耗仅0.6吨标准煤,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的观点,要优先发展以金融、信息、会展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业;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重点三:突出提高全民节能意识。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倡导、企业践行的准则,更应该是居家生活的自觉意识,比如人走灯灭、推广节能灯、调节空调温度、拧紧水龙头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节能行为不可小觑,专家指出,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省电80%以上;夏季空调调高1~2摄氏度,可省电10%;节约1度电可节省约400克标准煤和4000克水……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如果按全市600万人口计算,那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提倡全民总动员厉行节约,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调动每个公民的节能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如果人人都有节约意识,每个公民在各自的角色上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把节约行为深入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环节。
我们认为,要不断提高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变成每个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六大措施力促我市节能减排工作。
1、着力推进结构节能。长期以来,我市能源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成为我市能源节约的战略重点和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为此,对高耗能行业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正在生产的高耗能行业企业要严格控制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在产品结构上,有步骤地发展相对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力争以较少的能源消耗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产业结构上,大力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2、突出抓好技术节能。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调整产业结构带来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短时间内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难以大幅下降,因此,仅靠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能耗指标的快速下降不太现实。针对于此,当前亟需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逐步改进浪费资源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真正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
3、合理布局循环经济。积极探索跨行业、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全市循环经济重点企业、项目库,促进关联企业、项目适度向专业园区集中,实现集群发展,使节能减排的产业链良性循环,降低项目合作成本。重点要在钢铁、电力、化工、酿造、畜禽养殖等行业,推进企业之间消化工业废物的“循环链”,通过行业成员之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达到工业废物循环利用的目的。
4、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努力培植技术标准示范企业。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
5、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制定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此,全市和各县(市)区在加强对上争取政策、落实相关价格改革方案的同时,针对实际制订并落实配套措施,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社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国内及国际金融机构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向节能减排领域倾斜。
关键词:合成氨;工业;节能减排
合成氨是化学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在中国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合成氨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我国合成氨的产量亦居于世界首位,但大量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小觑。由此可见,意识到合成氨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做好这项工作是实现合成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中国合成氨工业生产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科学高速的发展进步,我国合成氨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合成氨的产量与技术已经位于国际的领先水平。但环境的日益恶化不容忽视,当下,中国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使节能减排等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由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成为合成氨工业未来是否长足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当前合成氨工业生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合成氨工业在生产中存在材料利用不合理现象,这是由于我国仍然以老旧的煤气为合成氨的原材料,未采用当前成本低廉、节能减排的天然气作为主要原材料。第二,合成氨工业技能问题:我国在工业技能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使得我国在合成氨工业中消耗大量能源[1]。
2合成氨节能减排技术要点
2.1造气系统节能减排技术
一,煤气化技术。煤气化是合成氨工业生产中也是消耗能量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一环节的耗能占合成氨工业总耗能的50%以上,而我国目前合成氨的造气材料主要以煤气为主,煤炭造气在氨生产中约占总量的80%。二,粉煤成型技术。在煤炭资源装卸中,会存在煤屑,以往对煤屑的利用率极低,不仅浪费了煤屑资源,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过去煤炭碎屑回收利用率低,是由于煤屑燃烧的利用率低且煤屑的价格与煤块价格相近,造成相关企业对煤屑的轻视。由此可见,煤粉的重新再利用将会提高煤的利用率与生产效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三,新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相关节能减排的机械不断涌现,合成氨工业生产行业也不例外,近几年也陆续研发出新设备与新技术。在其中,造气炉的研发进程最为突出,此种设备自动化项目增多,可以自动添煤、排除煤渣,节能减排效果较以前也大幅提升,称得上是合成氨工业的新突破。
2.2合成氨污水节能减排技术
一,造气污水微旋涡处理技术。合成氨污水节能技术对造气循环水采取深度净化、强化冷却、水质调整等三项内容。采取水量不涨水技术,该技术以较少的投资实现污染气体的零排放。如巨大集团采用造气污水微旋涡处理技术,冷却排污已达5年,真正的实现污水的零排放。二,合成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合成系统节能减排技术采用低温精馏技术,首先将合成的尾气冷却达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再利用尾气中不同的气体成分沸点不同进行精馏处理,可以得到甲烷、氧气、氢气等气体或液体产品。这种技术改进了传统只对尾气热量的回收,将回收合成的尾气向深度开发利用。三,循环冷却水提浓减排技术。循环冷却水是合成氨相关企业常用的用水环节,用水量可达70%,通过数据可知,在这个环节降低污水排放量的重要性。该技术的关键是选用了相关药剂以及新型的去污过滤器,不仅能节约用水,还能保证水质的清洁。通过此技术的提升,冷却浓缩污水数增致原来的4倍左右,排污水量比之前减少将近75%。
3合成氨节能减排措施
目前,我国的能源成本逐渐上涨,节能减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合成氨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推展面临阻碍。此时,合成氨企业需利用多方资源,加强创新转型工作,使合成氨技术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应将重点放在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环境治理以及降低污染等相关工作上。
3.1不断优化技术
如今,天然气的价格不断上调,对企业的转型有一定影响,因此有些企业开始转换方式,以原有的设备技术为基础,不断地创新改革技术,将天然气的消耗量降低,减少工业成本。合成氨工业正面临转型期,企业应该把握时机,加强相关工作的研究工作,以达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
3.2关闭不达标企业,化解产能过剩
我国正在倡导节能减排,为了更好的达到目标、平衡生态,应找准平衡点,促进经济与节能工作同时进行。为此,应该将高耗能及高污染的合成氨企业关闭,淘汰落后产能,缓解过剩压力,更好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产能过剩是合成氨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要想解决该问题应遵循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分别实施、重视相关规则。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综合考虑国家能源与环境状态,合成氨企业转型势在必行,工业技术亟待提升。合成氨工业应不断地创新技术,促进合成氨的转型,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和问责力度。由此,合成氨工业节能减排才能落实到实处,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化章.合成氨工业节能减排的分析[J].化工进展,2011,06:1147-1157.
《****省20****年下半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及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20****年下半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为贯彻落实20****年7月1日总理主持召开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20****〕80号)精神,确保顺利完成今年全省节能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下半年全省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如下:
一、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通报20****年度节能减排评价考核结果,对去年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部门和企业进行通报批评,并促其按照要求作出说明,提出整改措施。20****年度全省和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指标以及20****年和20****年上半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上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以及污染减排项目进展迟缓的州市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州市在查找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加强节能季度形势分析,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结合第二次经济普查,开展全省能耗普查。进一步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制定我省实施方案和办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加强节能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节能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指标动态监测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网上直报。
二、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管理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实行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与项目审批挂钩。将焦炭、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项目由备案改为核准。提高水泥、黄磷、铁合金、焦化、电石等行业准入标准,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依法对生产过程中高耗能、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严格生产条件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制度,做好《****省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条例》的立法准备工作。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要坚决停、缓建,加大环评“区域限批”力度。严格实施差别电价政策,试行能耗限额管理、能效标准管理等措施。在汛期放开用电期间,加强黄磷、铁合金、烧碱、电石等行业生产用能监管。切实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有选择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杜绝落后工艺搬迁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
三、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按照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和进度计划,下半年要完成淘汰水泥熟料291万吨、炼铁101.85万吨、焦炭54万吨、黄磷2.77万吨、酒精0.2万吨。继续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实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加强对工作进展较慢地区和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督查炼铁行业,确保全年淘汰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50万吨标准煤。加强节能发电调度,汛期水电多发、多用、多送,力争水电发电量超过火电,电力调度实现节能120万吨标准煤。
四、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在钢铁、化工、水泥、煤炭、有色、电力等重点行业组织实施“6大节能工程”,全年争取完成100项节能示范工程,实现节能100万吨标准煤。推广应用300万只节能灯,在5个重点州市建设4个绿色照明示范县、4户示范企业、4个示范社区,在学校、医院、商业场所建设一批示范点,实现节能6万吨标准煤。落实中央财政对已申报的节能技改重点项目和绿色照明的奖励资金,用好我省节能专项资金,安排下达省级首批节能专项资金计划,组织申报本年度省级财政节能奖励项目,对获得国家和省支持的重点节能项目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奖励资金及时到位并高效使用。重点加强对火电脱硫项目、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糖厂化学需氧量(COD)削减项目的建设及运行监管,今年内燃煤电厂新增烟气脱硫能力160万千瓦以上,组织实施重点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建设。逐步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征或调高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项目融资服务。
五、抓好重点领域节能。继续推进企业节能行动,25户千家节能行动企业和11户集团公司下半年再实现节能60万吨标准煤。借鉴其他省市做法,推进建立我省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制度。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方案》,在我省建立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和耗能岗位负责人制度,指导、监督有关企业按时补报和上报2006年、20****年、20****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对企业耗能岗位负责人进行登记备案。加强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和运行管理,定期开展节能监测。组织开展主要耗油耗电设备和工艺系统的检测,启动年用电1000万千瓦时以上重点用电单位电平衡测试。在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140余家企业开展节能对标管理活动,培育一批对标先进典型。落实能源审计补助资金,督促“双百”企业和11户集团公司年底完成能源审计,组织专家对能源审计报告进行评审验收,《****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20****)》。制定我省主要工业产品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积极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实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和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节能强制性标准。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确保全年新增太阳能热利用面积7万平方米。加强车辆、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的监督管理,加强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统计工作,完善单耗指标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运输单耗。加快推进商业场所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全年推广应用40万只节能灯,建设一批商业节能示范单位。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节能,加大农村节能投入,全年新增沼气池20万口,完成农村改灶10万户,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154万千瓦。在各地畜牧业中的大型养殖场进行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示范,使沼液、沼渣变废为宝;开发太阳能技术在核桃等农产品烘烤加工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进行处理、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对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开展能源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并启动节能改造示范。检查政府机关办公场所节能灯更换使用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批评。推行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推动政府绿色采购。支持驻滇军队开展重点用能设施设备节能改造。
六、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落实《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实施“建设创新型****行动计划”,继续支持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装备的自主、合作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开展企业、社区和村镇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高耗能、高污染重点行业信息化改造,以信息化手段减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能耗和排污。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广应用10项节能技术。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褐煤洁净化等先进清洁能源技术。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培育节能服务市场,重点支持我省10户节能服务机构和公司开展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示范,引进国内外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为我省企业、公共机构提供更多更好的节能服务。制定并实施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在全省推广永德糖业酒精废醪液综合处理技术等污染减排先进技术。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省际合作,引进国外、省外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七、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7%,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为127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2%。重点抓好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等废渣和高硫铁矿、高磷铁矿的综合利用,鼓励和支持对共伴生矿、低品位矿、尾矿、废石以及余热、余压和废气中有效成份再利用。总结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经验,20****年安排30户企业、10个工业园区全面展开试点工作,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鼓励和支持研发、推广、运用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加大对水循环利用、重复利用、再生利用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冶金、有色、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筑)、轻工等重点行业原材料利用率。围绕省政府关于到2010年1/3以上的工业企业和5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要求,加快清洁生产步伐,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规范,开展九湖流域企业、工业园区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全省第3批34户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的审核工作。推动全省各类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点。
八、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切实搞好第1次全省污染源普查,今年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公布今年需开工建设和完成的烟气脱硫电厂名单,年终公布建设情况。对脱硫设施运行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公告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率、脱硫效率及排污费征收情况。对未按要求运行的脱硫机组扣减脱硫电价。加强对重点减排项目的督促检查并建立信息调度工作制度。重点督促未完工和未开工项目,加大对这部分项目调度和检查的力度,督促这些项目按期完成。全面推进全省已建和在建的在线监测系统改造工作,加快符合国家规范的省级监控平台的建设工作,加快脱硫机组与环保部门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联网,20****年完成国控重点源自动在线监测装置安装,并与省及各州市监控中心联网。建立并完善城镇污水处理信息报告、核查督查和评估通报制度。尽快建立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切实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对未按照规定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暂缓审批该地区涉水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实行严格的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加大主要河流重要河段水体水质状况的监测,实时公布水质状况,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实施城乡饮水安全保障规划,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昆明、曲靖、玉溪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指标达标率达到100%(城市自来水厂现有工艺可以去除的指标除外),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九、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组织1次全省范围的节能减排专项督查,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节能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着手修订《****省节约能源条例》,配套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节能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重点检查存在问题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加强各级能源统计机构队伍建设,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继续开展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专项检查,确保能源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完整;开展建设、交通等领域节能执法专项检查。组建省节能监察总队,支持重点州市组建节能监察大队,为开展节能监督检查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强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及年度重点减排项目的现场执法检查,对各重点企业及年度重点减排项目要制定专项监察计划,定期组织现场执法检查,强化治污设施的运行监管,确保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年度减排项目按期完成。对年度减排项目不能如期完成的,暂缓受理所在州市和有关企业的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对重点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严格依法处理。
为全面落实省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尽快扭转我县上半年能耗不降反增的不利局面,确保全面完成今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现就做好我县年节能减排工作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标
我县年节能减排目标是: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城镇节能建筑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全县能耗增量控制在全年可用增量以内;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目标分别控制在3206.81吨、271.74吨、11644.36吨和7377.73吨,削减率分别为1%、0.5%、3.4%和2%,确保实现今年“争先保优”的工作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对能耗排污大户的监督管理。紧紧盯住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主动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务必完成年度节能减排工作任务。集中力量开展对年耗能万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专项监察行动,对超限额标准用能企业,及时预警,并依法规范企业用能行为。对环保重点企业实行全天候在线监控、全过程量化管理,持续改进企业的节能减排水平。
(二)严控“两高”项目投运。全面启动“两高”企业限能限产预案,继续加大落后产能生产线(装置)的淘汰力度,对能耗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采取限产限电措施。
(三)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对列入今年重点节能项目计划的县热力公司利用工业余热集中供热一期、恒源化工集团12万吨硫酸余热发电、未来冶炼公司余热锅炉利用、顺达冶炼公司变频改造、龙海钢铁集团2×100m2烧结机脱硫、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等项目,确保在11月15日前完成验收。
(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一是建筑领域。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由县发改局、住建局负责,从立项开始对所有新上项目的建筑节能情况实施跟踪管理,确保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由住建局负责,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度,确保城镇节能建筑占比达到38%。二是工业领域。由县工信局负责,以推进“两高”行业节能减排为重点,以深化对标行动为抓手,以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2%。三是交通运行领域。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节能、高效运输网络;从严控制各类新增运力,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得投放新运力;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加快淘汰老旧营运汽车,鼓励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四是农业领域。由县农业局负责,推广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新技术,完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力争全县农机修造系统柴油等主要能源消耗指标比上年减少5%;加快沼气工程建设,今年新建沼气用户400户;以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管理,严格排放控制。五是商务领域。由县商务和粮食局负责,推广节能、节水、节材型产品和技术,抓好商贸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建设节能高效流通体系,力争全县商贸流通能耗率比上年降低3%。六是公共机构。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积极开展县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力争全县公共机构能耗比上年下降2.5%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抓机制。一是分类施治。对新上项目实行“立项挂号,服务当药,规范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严把立项环保准入关,从源头上实施控制。对现有企业按照“不惜代价,严格监管,防止反弹,逐步规范,确保达标”的工作要求,加强用能企业的节能监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确保达到节能目标。二是实行“半月通报”制度。对万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半月进行一次通报,并及时进行统计监测预警,对超限定指标的要立即启动限产预案。
(二)抓联动。县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乡镇是完成全县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主要责任单位,务必按照分工,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抓工程。县发改、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对照目标任务,逐项排查,对没有完工的重点节能减排工程要抽调专人负责,全天候死盯死守,确保各项工程在11月15日前按要求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