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于本学期举行了大规模的教师基本功竞赛,我上了一节语法复习课——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
二、案例呈现
在这节英语课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补充提出、合作学习等环节,学生不仅梳理出了if虚拟条件句的三种情况,而且把省略if用倒装以及错综条件句的形式都总结了出来(对口单招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到了学生展示环节,既有清晰的语法结构又有经典的的例题,还有用特殊符号标出的重点。我心里很高兴:掌握的很好,重点呈现的非常完美。到了提问环节,有位学生说:“我听懂了,例句也会了,但要是离开了笔记本,我做题的时候就会错,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吗?就像您介绍的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的顺序——美丽的大长新爱上了颜国材就很好记的。”
当这位同学提问结束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沉默了片刻后,教室里顿时沸腾了。我也被这个问题震惊了,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这些语法结构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认为记住那些规则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一点是我教学过程中没有去深思的。但我表扬了这个敢于在课堂上提问的学生,然后大胆地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It’s a wonderful question! I think most of you have the same problem, yes or no? Do you have a good way to remember the rules? You can think or discuss with your parters.”然后,我继续追问;“Who have the good idea? ”“Who can help her?”没想到,一位同学说了一声:“从句的时态都向前推了一步。”声音虽然小,但我听到了,她的这个发现触动了我——我的学生太有思想了,他们细心的观察和思考令我惊叹不已,我给予了肯定。但此时我“趁热打铁”继续挖掘学生的潜能,问道:“Any more? Could you please develop your ideas further?”同时,我黑板上将她说的内容写了下来,如此一来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很快,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表达着自己的看法。这时,我看到英语课代表举手,我就让她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她说道:“从句的时态都是‘向前推一步’:与现在事实相反,向前推一步,就用过去时;与过去事实相反,向前推一步,就用过去的过去,即过去完成时;与将来事实相反,几乎跟‘与现在事实相反’一样。”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我点评道:“You did a wonderfully job!”这时,我看到学生依然很有兴趣,就让他们再讨论,有好的记忆方法都拿出来分享一下。“What else? Do you have any more ideas?”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主句的4个情态动词would/could/should/might,念快一点,就是我们这里的方言‘无裤去买’,那不就是‘没有裤子要去买’嘛。”学生一起大笑起来。天哪!真不知我的学生们哪来这么多的奇思妙想,有些真是我始料不及的,原来语法复习课还可以这样上!
短暂的一堂课结束了,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作为教师的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这是学生的智慧,这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后产生的精彩。
三、案例评析
这只是我这节课上的一个小片段,虽然超出了我的预设,但我抓住这一契机,依据学情的变化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课堂生成变得十分出彩,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广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的透彻。反思这个教学小片段,我自认为以下方面做的比较好:
1.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信
相信学生。课堂本应是解决学生问题的主阵地,但是通常因为教师总担心学生学不会,担心课堂会出错,因此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去发现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给他们思考和质疑的空间,学生会给课堂带来更有价值的资源。在案例中,我相信学生,大胆的把问题抛给学生,通过适当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 ,每当新观点得以碰撞的时候,我又不断的用“Excellent! Very good! Wonderfully! You did a good job! Any more ?”等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在这样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享受被尊重的快乐,更加的自信,更加的敢于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使课堂成了妙趣横生的“讨论会”。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由单向讲授变为互助启发,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吗?
2.巧妙引领,促进“生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随时会遇到教师事先无法预测的学生的提问,如果教师简单的一语而过的话,这样既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教师上课的情绪,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沉闷。 如果教师能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就能让课堂教学化险为夷、绝处逢生。譬如,当我的学生提出“语法听懂了,但是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的时候,大家都一愣,但是通过巧妙地提问“Who have the good idea? ”“Who can help her?”后,一位学生回答说:“从句的时态都向前推了一步。” 同学们立刻表示赞同,再次的启发和引领下,如:“Any more? Could you please develop your ideas further?” (What else? Do you have any more ideas? )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而且,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问题、自己解决的问题,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更深的印象。于是,课堂的生成便水到渠成(学生扎实的掌握了If 引导的虚拟条件句的用法)。
四、结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68-01
一、教学案例——队型设计
那是周一的第一节数学课,上什么好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一回校就学习新内容,在心理上不是很适应的。而上一周因时间关系,“解决问题”部分还有一道题没学,正好可利用这一节课,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更多机会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主意一定,我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亲切而激扬地说:“同学们,二(1)班同学要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谁愿意当设计师,帮助二(1)班同学设计一下队型?”孩子们听说要当设计师,兴奋极了,抢着说:“我来,我来。”我全面观察了一下,在这些“我来,我来”声中,并不排除有的是盲目兴奋的,因此,我有选择地请了一位具备这方面能力的学生,该生很快设计出了一种方案:“先把19名男生和17名女生加起来,得全班总人数36人,再把36人平均排成6排,每排6人。我的算式是:19+17=36(人),36÷6=6(人)。”第一个同学话音没落,就有同学抢着说:“老师,我有不同的设计,我先把男生和女生合起来,再平均排成4排,每排9人。我的算式是:19+17=36(人),36÷4=9(人)。”“老师,我和刚才这位同学正好相反,我把36人排成9排,每排4人,算式是:19+17=36(人),36÷9=4(人)。”“老师,我把36人排成2排,每排18人,19+17=36(人),36÷2=18(人)。”“我把36人排成18排,每排2人,算式是:19+17=36(人),36÷18=2(人)”……
我每听完一种设计方案,都会很满意地,赞许地看着学生说“行”、“可以”、“很好”、“不错”、“真棒”等等,对学生的设计表示肯定,还在相应的方案上写上学生的名字。这一招可灵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设计方案,多光彩呀!学生的思维灵活了,不同的设计方案不断出现:我把男生和女生合起来,排成5排,每排7人,有1个人领队,站在前面,算式是:19+17=36(人),36÷5=7……1(人)。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也被孩子的创新精神感动着,欣喜不已地跟着鼓掌,这,正是生活中的数学呀。这一小小创新把这节课推到了。我想,该放手给学生探讨了。于是,我便请学生4人为一小组进行探讨,比比谁设计的方案更多、更新、更好。这时,学生的思维完全打开了,每人都能有与众不同的设计,有的还会设计图形表示;有的找出了规律,列出了十多种的设计方案。
二、教学反思
细细反思以上案例,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成功之处有以下两方面。现归纳于后,恳望同行再指点“迷津”。
(一)语言简洁而恰到好处
1.开课语言。教师开课的语言很普通,只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做了一下巧妙的处理,比如:课题要求“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应该怎样排队”。这句话比较平,没有很好地体现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可当教师换成:谁愿意当设计师,帮助二(1)班同学设计一下队型。“设计师”这一词,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身份,让学生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学生精神饱满,有一种学习(想当设计师)的欲望,这正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帮助”这一词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一种被认可的价值,这为以后的状态做了很好的铺垫。
2.激励语言。激励语言也很普通,但每种方案,均获得了赞许和肯定。一个人的最高需求,正是要得到他人的赞许与肯定。这是挖掘其潜能的内在动力。这一内在动力,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等得到不断提升和超越,心理得到满足。这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二)教学策略得当而巧妙
教师的教学策略,看似小事,却可以影响全盘。在这节课中,有选择地请同学回答问题,就是一个策略,如果一开始,就请那些盲目兴奋而没有能力的同学回答,他答不出或答错了,一方面打击了这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影响大家的解题思路,后半阶段的学习状况就不会发挥得那么好了。请有能力的同学回答,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其实,学生的每一个设计方案,都默默地传授着一种知识,一种经验,教师正是利用学生之间的这种传授,达到一种“不需教”的境界,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如果教师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分析讲解,没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讨时间,学生充其量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罢了。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好处,那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一)课堂教学是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教学设计.梯形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家长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儿对体型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节课我设计了认识图形、区分图形、给图形涂颜色和剪图形、游戏、活动延伸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强化感性认识并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给图形涂色的环节中,让幼儿在多个图形中选出梯形并给予涂色,进一步加深对梯形的判断和认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小朋友在课上剪图形,而把这个过程放到活动区中作为活动的延伸,让小朋友自主的进行,在活动区中,叮当小朋友龙女小朋友模仿着老师在课上变魔术的样子,熟练地使用着剪刀,一丝不苟认真的剪着,这个过程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梯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能力。虽然有的小朋友剪的不是很到位,但我认为这是他们很宝贵的一个自主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对梯形特征的直接经验。值得说明一点的是希望各位家长多给孩子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然,在这节课设计问题上,我做的还很不够,很多问题问的比较随意,准备的还有欠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是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教学设计.梯形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家长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儿对体型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节课我设计了认识图形、区分图形、给图形涂颜色和剪图形、游戏、活动延伸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强化感性认识并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给图形涂色的环节中,让幼儿在多个图形中选出梯形并给予涂色,进一步加深对梯形的判断和认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小朋友在课上剪图形,而把这个过程放到活动区中作为活动的延伸,让小朋友自主的进行,在活动区中,叮当小朋友龙女小朋友模仿着老师在课上变魔术的样子,熟练地使用着剪刀,一丝不苟认真的剪着,这个过程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梯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能力。虽然有的小朋友剪的不是很到位,但我认为这是他们很宝贵的一个自主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对梯形特征的直接经验。值得说明一点的是希望各位家长多给孩子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然,在这节课设计问题上,我做的还很不够,很多问题问的比较随意,准备的还有欠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的一个过程。因为前段时间朱老师向家长开放日时上了一节《小精灵的魔法汤》小朋友们对这个魔法都很感兴趣,从此爱上了变魔术,只要是与魔法有关的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所以在活动的一开始部分我就以魔术的形式引出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我班小朋友也学画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鱼,所以我设计了《鱼儿.变变变》这一堂课,中班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尝试各种绘画的方法,所以在这一次活动中我就采用油水分离这种绘画技巧,感受油水分离带来的这一种神奇的画法与效果.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所以要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的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设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设“小鱼不见了”的问题情境勾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及创作的欲望。
并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工具,通过用蜡笔和水粉间的常用又独特的组合方式来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及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让幼儿尽情地表现,画出他自己喜欢的、富有创造性、个性的鱼,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直观教学和幼儿操作法相结合。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三)课堂教学是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教学设计.梯形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家长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儿对体型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节课我设计了认识图形、区分图形、给图形涂颜色和剪图形、游戏、活动延伸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强化感性认识并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给图形涂色的环节中,让幼儿在多个图形中选出梯形并给予涂色,进一步加深对梯形的判断和认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小朋友在课上剪图形,而把这个过程放到活动区中作为活动的延伸,让小朋友自主的进行,在活动区中,叮当小朋友龙女小朋友模仿着老师在课上变魔术的样子,熟练地使用着剪刀,一丝不苟认真的剪着,这个过程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梯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能力。虽然有的小朋友剪的不是很到位,但我认为这是他们很宝贵的一个自主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对梯形特征的直接经验。值得说明一点的是希望各位家长多给孩子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然,在这节课设计问题上,我做的还很不够,很多问题问的比较随意,准备的还有欠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复习铺垫
出示,计算:23×14= 203×25=
回忆整数乘法的计算过程。(重点强调:末位对齐,哪一位数乘得的结果要和哪一位对齐,两部分的积相加。)
(简析:复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为新知作铺垫。)
二、情境引入
谈话:喜欢吃西瓜吗?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出示:两幅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如果夏天老师要买3千克西瓜需多少元?怎样列式?(板书:0.8×3)冬天买3千克?(板书:2.35×3)
比较:这两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板书:小数 整数)
揭题:小数乘整数。(板书:乘)
三、探索方法
1.初步感知
引导:先看0.8×3,你能联系以前的知识来解决吗?(把3个0.8连加;把0.8元看成8角,8角乘3得24角,也就是2.4元。)
示范:0.8元看成8角是整数,就变成了整数乘法。看乘法竖式如何写?(板书竖式)
陈述:3对着末位8,末位对齐,这与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有区别。为什么3对着末位8,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会明白。
(简析:从生活情境出发,重点突出0.8元看成8角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小数乘整数迁移成整数乘法;板书0.8×3的竖式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它,初步看到小数乘整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形式与整数乘法接近;此处埋下伏笔——为什么末位对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
2.独立尝试
谈话:继续看2.35×3,请你帮忙算一算?尝试、交流思考过程。
生1:先用235乘3得705,2.35是两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两位小数——7.05。
生2:把2.35元看成2元3角5分乘3得7元零5分,也就是7.05元。
小结: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思考、计算。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转化。(板书:转化 )
(简析:进一步感受小数乘法像整数乘法那样去乘,只是积里要点上小数点;体会转化策略的优势,增加继续研究小数乘法的信心。)
3.知识递进
追问:如果老师要买13千克呢?
板书横、竖式,指名板演;交流做法、订正。
出示几种错例:(1)计算过程中点小数点;(2)数位是否对齐。
(1)思考:为什么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点小数点?
生: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所以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点小数点。
(2)引导思考数位该如何对齐。
师:看着竖式默默地回忆一下计算过程。(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
(简析:乘数是一位数的小数乘法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思维难度,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产生将之转化成整数乘法的欲望和需要。因此对教材重新整合,适时安排乘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转化的必要性。乘数由一位数—两位数,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递进,更是一次思维的飞跃、完善。)
4.抽象方法
谈话:快过春节了,西瓜涨到每千克3.4元,老师买13千克需要多少元?(3.4×13)
说明:直接列成竖式。(板书: )
计算、交流。
(简析:有了2.35×13的经历后,把3.4写在下面,引导学生体会变式同样需要转化,形成小数乘整数先转化成整数乘法的积极的心理需求,从而使计算过程、方法适度抽象。)
5.初步小结
师:比较这三题的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你发现了什么?
(简析:这里的初步小结有利于明确用计算器计算的针对性。)
四、归纳算法
1.确定位数
提问:大家的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呢?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验证几道题,看会不会有例外的情况。
续问:现在你们知道积的小数位数是如何确定的吗?
生小结:小数乘整数,乘数中的小数部分是几位,积的小数部分也就是几位。
(简析:验证、检验,为下面的总结提供了更充足的依据。)
2.总结算法
谈话:根据前面一系列的研究,请你们自己来总结一下小数乘整数的法则。
独立思考,小组活动,集体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
(简析:依据学生的文字叙述抽象成程序格式,形象、条理!)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拓展(出示补充第(3)组):14.8×0.23=
提问:积是多少?积是几位小数呢?为什么?(14.8是一位小数,0.23是两位小数,所以积就是三位小数。)
追问:也就是说,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要看几个因数?(2个)
拓展:如果是3个因数相乘?(就看3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简析:完成后补充14.8×0.23= ,顺势延伸小数乘小数的情况,学生回答轻松。此处教学可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全面,养成深刻看待问题的习惯。)
3.补充习题
出示:
(1)0.12+0.12+…+0.12=0.12×9( )
(2)0.12×9的积是一位小数。( )
(3)54×41=22.14( )
(4)32×1.5=48( )
反思:如果54×41=2214,那第(3)题中可能是多少乘多少呢?(5.4×4.1=22.14;0.54×41=22.14;54×0.41=22.14)
小结:真棒!其实此题的答案有无数种,我们以后会继续研究。
(简析:由于有了练一练习题的渗透,学生知道用5.4×4.1=22.14,
而且很多学生首先想到这种可能性。用教材,不唯教材用。)
4.解决问题
练习十二2、3题。
(简析:由于前面教学的影响,此处就没有时间让学生解决。40分钟需准时下课!)
六、全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小数乘整数应注意些什么?
追问:现在你知道0.8×3,为什么3和末位的8对齐了吗?
生(黄伟):因为我们把它看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了,因此3和末位的8对齐。
(简析: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
出示数学日记,让我们的朗读声与铃声共鸣吧!
《数学儿歌》:
小数乘整数,法则同整数,求得积以后,回头看因数,小数有几位,积也是几位,积末若有“0”,先点小数点,再去末尾“0”。
师:数学原来也这么有趣!
【整体反思】
在解读教材、设计整个教案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国标本与修订本的比较
苏教版修订本的编排是引导学生从纯数学的角度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此块内容的整个理论支架就是利用因数扩大倍数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突出了算理与算法的一致。相比修订本,国标本教材在内容结构上作了很大变动,教材把计算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引导他们在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线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的科学内涵,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使课堂充满活力。跳出教材看教材,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用!
二、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转化的需求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材例题的思维含量不高,对学生而言没有挑战性,因此在例1的探索中,学生没有发自内心的将小数乘法转化整数乘法的心理需求。如何激发学生的这种需要,那只有引入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计算意识。这样操作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如将例题增设一条小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教材定会更加“和谐”!
三、把思考的结果落实在每个细节中
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更不能忽视,值得钻研和突破。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就不会枯燥无味,还能焕发新的活力。本案例中,对多处细节作了巧妙的处理。
关键词:新教师;教学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21-01
校教研活动是教研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各地体育教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每人一课”“每月一课”“同课异构”“老教师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案例】:在一节新教师汇报课上,笔者带领全体体育组成员仔细的观摩和学习了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女教师的《前滚翻》汇报课。这节课,可以说准备比较充分、认真,准备活动十分全面,特别注意到颈部运动;结束部分音乐结合瑜伽,放松身心。整节课的结构完整,时间把握得当,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但从学习的效果看,只有部分学生能完成前滚翻动作。有好多的学生用前额拱垫,身子瘫软倒在一边,不会的仍旧不会。课堂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组长从老师处领一张图解。每个小组的成员聚拢在小组长的周围一起进行探究学习。实际学习时学生并没有过多地研究老师给他们准备的图解,到练习时,被学生丢在地上,踩在脚下。笔者拣起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是误导吗?想必部分学生能完成前滚翻动作一定是之前就会的。以下是该老师发给学生的图解(图1)。
【反思】:老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让学生想学并学会。前滚翻教学,教师的示范动作转瞬即逝,不容易给初次学习前滚翻的学生一个动作表象。利用图解法教学让学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十分必要且有效。教师认真准备了,准备的图解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网络资源丰富,但要去伪存真。比如,从图1中①和②的动作来看图1是头手倒立前滚翻,但是不全面的,②和③之间缺少头手倒立停稳的片段,因此被该老师误认为是前滚翻的图解。用这个图解作前滚翻图解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好在学生自主学习空有形式,否则自主学习认真的学生仔细钻研错误的图解,认真模仿,加以练习,不光动作学不会,还会弄伤颈脖,多危险啊。这说明教师并没有深入的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为防止伤害她的自尊心,评课前笔者找她私下里交流一些问题,询问她前滚翻的技术动作要点,她能够准确的说出,后让她看看图解。指出图1中①和②二个片段后,她恍然大悟。笔者重新给了她一张图解(图2),并和她重新探讨和强调前滚翻的技术要点中前滚时,要用头的后部、颈、背、腰、臀依次触垫前滚。
同时告诉她探究性学习是在体育课堂中要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看图解时观察的重点,比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先触垫。防止学生探究不出门道,抓不住重点。
对于学生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错误,要进行集体纠错,并结合辅助练习。比如学生滚动缓慢,起不来。可以启发学生:一个圆球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不会自动滚动,要想滚动必须给它向前的推力,因此要双脚蹬地,也可以垫高垫子的一端,从高处向低处练习前滚翻。一个正方体和球体,哪个更容易滚动?当然是球体,因此身体团紧,翻滚圆滑,当滚到背腰时,两手迅速抱腿,上体主动向前跟进。用下颏夹着一张纸练习滚翻,学生会自然地完成低头、含胸动作,解决学生用前额拱垫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错误,要进行单个纠错。
此外,笔者建议她可以将学生以四列横队自然分成四组,把前滚翻的图解张贴在四个方向的靠牌上,并加上一些动作要领提示,这样利于学生观看和模仿。体育教学中能够尽可能的少用器材和场地,少调动队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的才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智慧。虽然笔者学校的器材十分充足,但是没必要每人一张体操垫。学生可以在垫子旁练习徒手操,不必要单独集中散点练习。最后还可以利于体操垫做垫上的瑜伽练习。至少两个人一张垫子,因为体操学习中,要做好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单腿跪立于练习者的前侧方,当练习者前滚时,一手托其颈部随着换托背部,另一手托大腿后部,推背帮助起立。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有了本体感受,体验成功的快乐,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促进相互交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合理的布置器材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利于教师监控学生,利于练习内容的转换,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可以将垫子摆成一个圆形或扇形。
参考文献:
小篮球是小学五年级基本教材中小球类的选用内容之一,水平三阶段学生在运动能力、体能等方面较水平二阶段有明显进步。移动是篮球运动的重要基本技术,因此,在《小篮球》教学中,不仅要从动作技能上进行较为全面的教学,本节课更是注重学生移动、反应方面的练习。
【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造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小组共同任务,共同的责任,共同的荣誉为动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分担,共同提高,为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搭建平台。本课让学生通过小组性质的合作参与学习、讨论与锻炼。通过运球技能的相互学习与帮助,采用小篮球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激活思维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
二、案例介绍
【学习内容】
小学五年级(水平三)《小篮球》。
【学习目标】
1.基本掌握在跑动下向前运球的技术。
2.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等体能。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协助,互相配合,敢于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
【活动过程】
组织:对比学情把学生分成7组,挑选具有基础篮球水平的同学为小组长。以小组为一路纵队呈“马蹄形”分布在老师周围。
(设计意图:“马蹄形”的分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小组的监督和指导。)
活动前热身活动――球操。
1.蛇形跑:学生跟随老师热身。
2.引导学生做球操:左右伸展拨球练习,双手持球双足跳。
教法:
1.老师示范运球前行,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球运得怎样。
2.请几个学生试试快速运球前行。
3.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小组长协助管理指导:
①小组先讨论快速运球前行的方法,再练习,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
②老师适当帮助讲解,巡视指导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留给学生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体能力,共同提高。)
4.趣味游戏比赛:蛇形运球跑接力赛。
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②每次游戏前让各小组讨论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竞争提供刺激,合作提供能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更促进运球技能的熟练掌握。)
5.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对合作小组进行整体评价。
【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身体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乐趣和全面和谐发展。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
1.重视学习自主性。
教学中,我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本,我从旁加以正确辅导,教师担当的是“顾问”“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练习,互相帮助,学习气氛很轻松。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活跃,思考特别积极。一会儿讨论,一会儿练习,然后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运球前行的技能,使课堂充满生机。
2.重视练赛结合。
“有练有赛,先练后赛”,这是体育教学中的原则。教学中我设计了蛇形运球跑接力游戏,每次游戏前都先让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取得最快速度。面对比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去实践,并且能够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运球快速前行的技术。在趣味游戏性比赛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被凸显得一览无遗。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这样就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3.注重多维评价。
一、回忆旧知,初步感悟乘法分配律
笔算:19×15=?[板书:先算5个19,再算10个19,所以19×15=19×(10+5)=19×10+19×5]
二、引导探究 发现规律
1. 列式说理
出示题:陈老师准备为班上表演的学生购买5件红衬衫和3件白衬衫,每件衬衫45元。一共要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呢?
2. 意义建模
(1)根据图意,说算式意义。
5×45
3×45
(5+3)×45
师:你能根据图说说为什么这两种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吗?
生:5×45表示5个45元,3×45表示3个45元,合起来一共是8个45元,所以(5+3)×45=5×45+3×45。
(2)在下面的式子里填上>、<、=,说一说为什么?
(8+7)×58×5+7×5,生1:15个5等于8个5加7个5。
(10+6)×812×8+6×8,生2:16个8小于12个8加6个8。
3. 由扶到放,丰富实例
刚才在笔算19×15时,我们发现19×15=19×(10+5)=19×10+19×5,你还能照样子再写一个19×15相等的式子吗?
生1:19×15=(10+9)×15=10×15+9×15。
生2:19×15=(20-1)×15=20×15-1×15。
三、反思
如何促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构成实质理解,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呢?
关键词:空间观念;多媒体课件;直观感悟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18、19页。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学生有序思考、抽象概括的意识和能力。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W难点:
建立学生的三维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两个长方体框架(一个一般长方体,一个长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学生准备:2人一套搭建长方体框架的学具(学具也有以上两种情况,第二种特殊情况的只有四套)、一个长方体包装盒。
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知,揭示课题
课件:点―线―面―体,边出示图形边在黑板上板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板书课题。生活中随处可见长方体,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想不想看?一起来欣赏。(课件:建筑物、包装盒、书本、家电等图片。)
【评析:由课件出示一个点,然后两点连成一条线,再通过线的运动形成一个面,六个面围成一个长方体。渗透一维、二维、三维空间的形成过程。】
二、深入探究,寻求新知
(一)明确概念
要想深入研究长方体,最先要了解的是它的什么知识?对,特征。大家用手摸一摸你带来的长方体,你摸到了什么?(板书:面、棱、顶点)老师用一个包装盒演示面、棱、顶点的位置。
学生也和同桌指一指自己带来的盒子,和同桌说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在哪里。
【评析: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了解长方体的基本结构,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特征
1.操作
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长方体的面的特征呢?(数量、大小、关系)从哪些方面研究棱的特征呢?(数量、长短、关系)现在,我们就来自己动手拼搭一个长方体,然后利用你带来的长方体盒子和拼搭的长方体寻找它的特征。
拼搭前,我们先看看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在拼搭前,先从数量、长度等方面分析材料的特点。
(2)拼搭好后,组内同学共同寻找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并完成表格。
学生利用学具拼搭长方体框架,老师巡视。提示学生填写表格。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把新课中“先学习特征再搭建验证”的环节中后一个环节前置,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感悟长方体的结构,自主寻找其特征。既让学生有了探究问题的求知欲,又让学生主动探究。】
2.汇报
(1)面的特征:
6个面都是长方形。注意有序数数。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具体说说哪些面完全相同?一共几组相同的面?你怎么证明?一位学生用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知识进行推理。
课件验证:相对的面平移后完全重合。(上下面重合,左右面重合,前后面重合)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一位学生拿出实物演示。
(2)棱的特征:
有12条棱。有序数,四条一组。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请一生演示。课件验证。和同桌边指学具边说有哪三组。
【评析:利用课件,把学生不能直接比较的两个相对的面完全重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一重要特征;再利用课件把其中一条棱移动,与其他几条相对的棱重合。】
(3)顶点的特征:
有8个顶点:同桌有序地数一遍。
(4)小结:你手中的长方体是一般的还是特殊的?大声说出来,给你同桌说说它的特征。
【评析:让学生利用实物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整理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认识长、宽、高
1.理解含义
把长方体拆开成一个顶点连接三条棱。问:你发现了什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指出: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就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决定了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长是指长方体左右方向的棱,那宽和高呢?(宽是前后方向的棱,高是上下方向的棱)分别用字母a、b、h表示。
【评析:利用长、宽、高的不同方位,再一次建立三维空间观念,同时区分了长、宽、高的具置。】
2.会找长、宽、高
请一生上台找框架的长、宽、高,并问:长、宽、高各有几条?分别是哪几条?
学生在立体图形上标注长、宽、高。(一生板演,其余学生齐做)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一)练习五、1题
这里有一个纸巾盒,分别标注了长宽高的数据。你能找到各个面对应的数据吗?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1)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 形,长是 ,宽是 ,和它相同的面是 面。
(2)它的右面是 形,长是 ,宽是 ,和它相同的面是 面。
(3)哪几个面的长是24 cm,宽是12 cm?
(二)判断与选择
下面每组盒子里的小棒能搭建一个长方体吗?如果能,请选择合适的长度和数量。
先四人一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追问:如果可以给A盒加一根,怎么加就可以让它搭成长方体?
【评析:这两个练习分别对面与棱的关系、组成长方体的12条棱的特点进行了练习和巩固,特别是判断与选择一题,一个追问并且答案不唯一,让这一题多了些拓展,既扩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度。】
四、总结本课、深化延伸
长方体的认识这课我们到这里就学习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长方体的长、宽、高变成一样长,就是一个什么形状?(课件)以后我们还要继续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反思】
关键词:测量;方法;反思
一、课堂设计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与合作交流体会,发现已有方案或问题解决办法的缺陷与不足,来激起学生对新方案或新办法的探究。
二、具体安排
1.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测密度的原理。
2.实验所需器材。
3.分小组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
4.由每组推选出代表,就设计的方案逐个发言。
5.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争论,得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三、活动实施过程
我用投影仪出示课题:请设计出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并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要知道什么问题?”
张军首先站起来说:“我想知道实验原理是什么?”
刘佳接着说:“实验的器材有哪些?”
孙俊杰:“盐水的浓度与盐水的密度有没有关系?”
刘秀梅:“能有多少种测盐水密度的方法?”
“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是太好了。那么我们首先把实验的原理解决了,其他问题我们边设计边解决。那么,谁能说出这个实验的原理呢?”
刘佳举手回答:“实验原理是密度公式ρ=m/v。”
“大家同意不同意呢?”
学生齐声回答:“同意。”
“那么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呢?下面请同学们独自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在组内讨论,然后各组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选取器材。现在大家桌上放了一些器材,可以选用,也可以不用,如果还需要其它器材,老师可以提供。给大家十分钟时间。”
学生认真地思考着,积极进行实验设计,我巡视指导,各组内不时发出争论声,气氛非常活跃。
“刚才同学们交流得都很认真,现在哪个组发言人代表你们组给全班同学讲一讲设计方案,其它组员进行补充。”
第一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讨论后的设计方案是:
1.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4.利用密度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ρ=(m1-m2)/v。
“你们组的其他组员有没有补充?”
“第二步应是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石磊补充说。
第二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多用一个小烧杯,实验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先测小烧杯的质量m1。
2.把盐水倒入小烧杯,测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m2。
3.再把小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盐水的体积v。
4.根据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第三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把量筒当容器使用,设计的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先测量筒的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中,测盐水和量筒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根据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第四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没用量筒,我们用了两个三角板间接地测体积,实验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先测小烧杯的质量m1。
2.我们用了测长度时特殊的测量方法,测出小烧杯的直径d,学生边说边演示。
3.通过计算,求出小烧杯的底面积s=π(d/2)2。
4.把大烧杯中的盐水倒入小烧杯中,用三角板测出液面的高度h。
5.计算出盐水的体积v=sh=π(d/2)2h。
6.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7.用密度公式,可知ρ=(m2-m1)/π(d/2)2h。
“大家说这组设计的方案有什么优点?”
话音未落,张志勇同学立刻站起来说:“他们的实验方案能用到我们以前学到的知识,能把旧知识贯穿到新知识中,非常好。”
听到他的回答,我点了点头,笑着问:“他说得好不好?”
“太好了!”
第五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用了一个标有容量的饮料瓶,实验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饮料瓶的质量m1。
2.把盐水倒满饮料瓶。
3.再用天平测出装满盐水的饮料瓶的总质量m2。
4.用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我认为这组的实验设计很独特,我们应当鼓励鼓励他们。”我带头鼓掌,学生也跟着鼓掌……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案了?”
第六组:中心发言人站起来说:我们组与第一组的差不多,方法是: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大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v。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再用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各组都争着表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我把不同的设计方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同学们看看大家一共设计了几种方案?”
“六种。”
“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都很好,但这些方案是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实验室测量时最适合用哪种?讨论一下。”
学生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讨论结束后,路美娜犹豫着站起来说:“我认为第四、五组的方案不适合实验室测量,因为实验室要求测量的比较精确,而他们只能粗略地测量。”
我点点头问道:“谁还有?”
话音未落,李阳抢着回答:“第五组的方案如果盐水给的不多,就无法装满饮料瓶,也无法知道盐水的体积。”
“第四组方案如果装盐水的容器不规则,就无法测出盐水的体积了。”张志勇也补充说。
“大家说他们说得好不好呢?”
学生:“非常好。”
我微笑着带头鼓起掌来,学生跟着一起鼓掌。看到学生情绪高涨,我及时问:“那么其他几种呢?”学生这时看着黑板认真的思考着。
过了几分钟,刘秀梅站起来说:“第一组的方案如果量筒的量程小,盐水也倒不下,没法继续测量。我认为往量筒倒一部分不影响测量,如果这样就是第六组的方案了。”
张军接着说:“第二组的方案把小烧杯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总有一部分盐水留在小烧杯中,测出的体积偏小,测量不准。”
李阳:“第三组的方案把量筒当容器使用在测质量时不方便,容易倾倒,我认为不好。”
“大家有没有同感?”“有。”
“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发现大家没有对第六组的方案提意见,那么是不是第六组的方案适合实验室测量呢?”
刘佳:“我认为第六组的方案适合实验室测量,它没有前面几种方案中倒不下、装不满的问题,也没有倒不净的问题,测量的误差也小。”
“说得非常好,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
看到学生讨论得差不多了,我及时总结道:“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确定了实验室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是第六组同学设计的方案。在做实验以前谁还有什么问题?”
李安龙问道:“老师,测液体密度有没有直接测量的仪器?”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你非常敢想!能提出问题说明你动脑筋了,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在有一种测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我们把它放入液体中就可以读出液体的密度。我们以后会学习到,大家课后可以先查阅资料,认识一下密度计。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同学们自己根据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纪录实验数据。”
……
四、课后体会
由于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的,而且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差异,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有些甚至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时,我们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建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