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范文

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

第1篇: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范文

(一)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教育所有课程的设计都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适应我国技术进步和更新的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理念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侧重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立足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职业性四项原则。作为一门集幼儿五大领域(科学、健康、艺术、社会、语言)教育教学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学》课程自身综合性的优势和亮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师生合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选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相对接的教学内容,在安排学生动脑动手活动(如探索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幼儿游戏活动创编规则和形式、制作幼儿园教学课件、儿童歌曲舞蹈视频化、儿童文学创编故事化、手工教具制作卡通化)、幼儿园教学实践模拟演练(如模拟幼儿课堂、故事角色扮演)方面给予倾斜,努力做好教育与“生产”的对接,从而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二)课程目标设计理念

《学前教育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我们将其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儿童观,具备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职业精神,勤奋钻研的敬业精神,严谨负责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等。将其知识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规律、方法以及育儿知识等。在能力目标设计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运用所学学前教育理论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备科学的育儿能力;优秀的学前教学、管理、教研能力和评价能力,可以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制定教育计划,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有效设计组织幼儿教学和游戏活动,科学评价幼儿园课程方案和幼儿发展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三)课程思路设计理念

1.课程内容项目化。选择对学生未来从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具体内容,用综合性的项目串联、反映、优化知识,将知识、能力相互联系和衔接,做到理论、知识、能力相辅相成,用理论催生能力,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巩固知识,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我们将课程划分为五大项目:学前教育基础知识项目,学前教育基本要素项目,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学前教育衔接项目,幼儿教师必备技能项目。

2.任务分配具体化。在每一个项目下,具体、明确地设置任务。如:项目二——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项目,设置学前儿童观、学前教育观、幼儿教师角色、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幼关系等五项任务;项目三——学前教育教学项目,设置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日常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五项任务;项目四——学前教育衔接项目,设置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衔接、与社区的合作、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三项任务;项目五——教师必备技能项目,设置教师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与幼儿、家长、幼儿之间的沟通)、制定教育活动方案能力、组织教育活动和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共七项任务。

3.教学方法多样化。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授课法和示范教学法以及以此为基础而衍生的案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社会实践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及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要做到授课精练;观摩学习,善总结反思;模拟练习,多强化实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案例分析——设疑:小组讨论——讲解/模拟——指导/实践——巩固提升”,或“任务驱动实践——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讲解/示范——实践巩固”,或“观摩——重新创编——情境/角色表演——自评/他评——讲解总结——强化巩固”等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课程效率。

4.能力培养过程化。在课程项目教学中始终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游戏任务为例,教学过程由幼儿游戏概念、功能引入——游戏观察记录方法学习——自己动手设计游戏活动方案——指导小组模拟游戏活动等组成。再如,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园日程生活为例,教学过程由教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理论——观看附属幼儿园一日生活实例录像——自己写出心得感想——幼儿园实践——反思——写一份幼儿一日生活安排的建议等组成。通过项目任务的模块化、具体化,将“教学做”贯穿在课程教学的每一项任务中,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5.考核评价阶段化。作为基础理论课,需保证期末书面闭卷考核60%的比例,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教案撰写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余40%的分值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分别占考核成绩的10%,充分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准备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实践活动等作业任务。

二、《学前教育学》课程设计理念

教材资源包括李生兰教授的《学前教育学》,桂景宣的《学前教育概论》和黄人颂的《学前教育学》。其他课程资源主要有《幼儿游戏与表演》《儿童文学欣赏与表演》《幼儿舞蹈与创编》等。数字化资源包括省级、院级精品课程网址中的素材,国家及各省学前教育网等网站中的课程、活动视频及附属幼儿园实践教学提供的光盘案例素材。实践资源包括学院专业项目活动实训室、校内外两大综合实训基地及附属幼儿园实习资源。

三、《学前教育学》课程建设思路

(一)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课程改革向深度推动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多参加国内外各级培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课堂教学对接学生未来的幼儿园实际教学管理提供助力。

(二)推进院校教材编订改革

在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编订的精品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儿童歌曲弹唱》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院实际、理论教学需要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出发,编订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教材,以项目为模块,以具体任务作为完整课程学习的过程,重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组织管理能力。

(三)高职院校与幼儿园合作深度发展

第2篇: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范文

一、教学反思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学反思是一个很重要的生命旅程,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些都说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引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幼儿教师以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包括教学活动反思和教师自身反思。教学活动反思是以教学为指向,对教学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调控和重新建构;教师自身反思是以教师自身为指向,对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学艺术、教育责任感等方面进行反思,是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建构新的经验。由此可见,教学反思不是一种面向幼儿的教学方法或策略,而是用来提高幼儿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学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

教学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幼儿教师二度教研的过程。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时效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其目标具有双重性,既要让幼儿养成好的习惯,“学会学习”,又要让幼儿教师自己“学会教学”。教学反思体现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幼儿教师把反思当作一种习惯,在具有丰富、生动的幼教活动中,借助于行动研究,通过“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的教学过程,能使平凡的教育事件产生不平凡的教育智慧。幼儿教师不断从经验中学习,不断在反思中成长,并努力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使自己逐渐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二、教学反思是幼儿教师探究教学的一种对话形式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种具有生命智慧和教育智慧的专业发展。教学反思具有目的性,带有研究的性质。“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可见,对话是教学反思的表现形式。幼儿教师反思教学的心灵对话主要有:

与教学理念对话。教学理念倡导的是“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幼儿教师对教学理念反思对话为: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幼儿为中心,是否确定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是否坚持了“依标施教”;是否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怎样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这些知识对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等。

与教学过程对话。课堂教学是幼儿教师演绎精彩人生的舞台,也是幼儿心智发展的主要阵地。与教学过程对话就是看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流程是否合理;教学前是否考虑了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教学中是否注意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否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交往的机会;是否重视了幼儿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幼儿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是否得到赞赏和激励;教学是否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还是让幼儿处于专制、服从、压抑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还是“演员”;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是如何处理的等。

与教学得失对话。教学后,幼儿教师及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这节课的价值在哪里;我的教学有效吗;教学精彩处有哪些;教法与学法上有哪些创新;摸索了哪些教学规律;教学还有哪些瑕疵、“败笔”之处。通过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等形式将有价值的教学感受详细地记录下来,进行剖析,加以研究、改进和完善,形成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再设计,从而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 “预案+反思”的备课形式应成为幼儿教师“终身备课”的重要形式。

三、教学反思是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生活方式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中,没有专业的行为反思过得将是单调呆板的职业生活。教学反思起源于幼儿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追问,寄寓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人生价值。自觉性的教学反思是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应成为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学习引领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为了反思,幼儿教师必须多读书、多学习,要读经典著作,读专业理论,读文化知识。教师的职业决定了幼儿教师应成为“读书人”,这是一种职业召唤,一种义务,一种责任。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也就意味着教育。在幼教领域中,一大批教育专家成长的过程表现出了自我反思的价值和意义,在阅读他们教育思想的时候才能明白所体现出的教育价值,才能知晓怎样去继承、发展和创新。通过与教育大师的对话,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而且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并从书籍中寻找出自己的精神同伴和人生范例。这样,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在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中明确自己专业成长的方向。

第3篇: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范文

[关键词]以园为本 教研制度 统筹规划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60-02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市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深感园本教研这种草根运动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个幼儿园、每一名幼儿教师从本职工作实际出发,研究解决常态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推动幼教工作的提高与发展。为此,我们确定了以“220100”为落实园本教研的有效载体。

一、开展常规教研,夯实园本教研基力

常规教研是幼儿园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主渠道。我们在园本教研中,突破了常规教研上课―听课―说课―评课被动式的教研模式,转变为“问题―设计―行动―反思和总结―再到发现问题”作铺垫的主动式园本教研,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自主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我们做到了“三实”“四坚持”,扎实开展好几项常规活动。三“实”即:真实、扎实、朴实。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做好每学期一次的优秀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设计评选工作,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学会和教育报刊推荐优秀作品。近几年,我们教师发表、获奖的科研成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二是坚持每年一次送教下乡,送教进城活动;三是坚持每学期一次“教学能力”“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名师教学展示”活动;四是坚持每月一次幼儿园向家长的开放月活动。以上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园本教研活动的创新夯实了坚实基础。

二、完善教研网络,共享园本教研魅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精神,全面推进我市幼儿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构建和完善我市幼儿教育教学研究信息化服务平台,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全面实施网络教研的新型教研工作方式,突破时空限制、拓宽教学研究途径,拓展园本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区域交流共享,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化,全面促进了城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了教育质量。

我们建立了教育共同体和教研基地网络机制,充分发挥基地幼儿园和网络教研队伍的辐射带动作用。如:龙潭区――将单纯的教育科研业务指导工作与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业务部门指导、各园积极参与的“园际合作机制”,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作模式,构建起龙潭区“城乡幼儿教育发展共同体”,即:强强共赢、城乡共通、区域共融,使“共同体”的成员单位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互惠多赢、共同发展,形成持续不断提升园本教研工作质量,全面促进区域内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园本教研新格局。

磐石市――通过区域学科专题研讨、送教下乡互动研讨等活动方式,坚持不懈地开展公办与民办、企办、乡镇园园本教研交流活动,发挥基地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支持、鼓励基地园与其他幼儿园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双向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各学科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达到资源共享,逐步缩短城乡教学差距。

昌邑区――坚持以“传、帮、带”方式增强幼儿园“园本教研”力量,将幼儿园园本教研成果贯穿于教育教学中。采用联片式教研,打破区际、园际界限,根据教研活动需要,随时调动各区、各园教师,进行联片教研,实现资源共享。

丰满区――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以主题活动的整合作为内容,将集体教学活动、环境创设、家园共育、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等都视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主题教研模式,注重主题活动中计划的制订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逐步调整和完善主题活动系列。

三、统筹规划,分层教研,激发团体教研活力

教研工作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枢,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恒久变量。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地域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部门的工作状态,要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必须转换教研工作思路,改变教研工作方式。因此,我们依据教研工作基本规律和教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确立了“统筹规划,专题研究,分层推进”的教研工作模式,紧紧围绕《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统筹幼教整体工作,选择幼儿教师在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及要点问题开展专题性的教学研究,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通过专题研讨、现场展示、专家引领、教学论坛和教学评比五个层次的活动,将研究工作逐层引向深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行为。

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以案例为载体开展园本教研,在“一课多研”“同课异构”的基础上,探索出“目标驱动式”“课题推进式”“专题研讨式”的园本教研模式;针对园本教研园际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探索出“园际互动式”“区域联动式”“城乡交流式”园本教研活动形式;根据家长需要,为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我们探索出“家园互动式”园本教研活动方式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要求同一水平、统一尺度,但要求园园有行动,人人有收获。

“统筹规划,专题研究,分层推进”的教研工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了教研工作的活力,提高了幼教教研的工作质量。

四、深化课程研究,凝聚园本教研引力

(一)重视基地的建设

我市作为国家首批实验市,于2006年4月在吉林市幼儿园召开了“220100工程”启动大会,确立了蛟河市、龙潭区为实验区,20所幼儿园为实验基地,100名教师为实验教师。

2007年9月,在蛟河市召开了“吉林省第二届园本教研工作现场会”,介绍了蛟河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验。2008年6月,在龙潭区乌拉街中心幼儿园召开了吉林市“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现场会,介绍了《教育发展共同体策略》的经验。以上两个经验在2008年9月吉林省“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交流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同时我市的9所幼儿园园本教研科研成果以录像的形式在大会上作了展示,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幼教同仁的一致好评。

2010年3月,成立了幼儿园园本教研实验基地共同体,以吉林市幼儿园为实验基地活动中心,发挥我市两所国家级实验单位的优势,定期组织20所市级实验单位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老师们在反思、交流、共享的平台上互助互学、合作共赢,迈向专业成长的脚步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坚实。

(二)深入课题研究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努力推动教育科研,有利于锻炼教师队伍,推动教育科研,振奋教师精神,扩大幼教影响力。

我们在“九•五”期间承担了吉林省社会科学幼儿创造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获得了吉林省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吉林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等奖。

在“十•五”期间,我们承担了吉林省社会科学《幼儿创造教育模式多元化》研究,获得省教育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承担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创新》研究,此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

“十二•五”实验课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也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三)建设“园本课程”,彰显特色教育

第4篇: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范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师和高职院校都在开办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有的院校将钢琴即兴伴奏的内容融入钢琴课程中,没有独立开课)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拟就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市场需求分析

 

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带来的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新生代的父母更加重视婴幼儿的培养和教育,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与机遇,对于幼儿教师新的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其基本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能力为重”的理念中要求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也指出:“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更加注重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场的需求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都指明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学生特点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从艺术生中吸取,但由于录取时更加侧重文化课,所以相对音乐教育和表演的学生音乐基础要薄弱得多,入学后培养方向的不同、课程设置的差异导致其他相关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不足,导致学习的难度增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是都有一定的钢琴基础,有很多学生是以其他器乐或者舞蹈为主专业方向考进大学,所以学生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研读的专业并不了解,对于课程的认识不足和自己能力的不自信都成为其消极怠学的理由,实践机会少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一个重要原因。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思考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正确

 

教师首先要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将来的就业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训练内容,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比较侧重理论教学,对于学生自己的编配能力、移调能力、分析作品的能力要求不够,实践性的训练很少,很多学生课后即兴伴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另外,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能够胜任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才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很多的教师在教学中教授的知识面过宽,运用的和声编配过于复杂,过早过多地要求使用重属、附属和弦,讲解和训练的曲目过大过难,这些都是不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应更加有的放矢,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儿歌的编配与弹奏,正副三和弦、属七和弦的应用及一升一降内的大小调移调练习等上面。

 

(二)教学形式灵活化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集体课或小组课教学,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组织起来比较容易,可以很好地按照教学计划来安排每节课的内容,教学进度容易把握。局限性则表现在:第一,学生的相关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薄弱,直接在课堂中笼统地讲解和声连接、编配的原则等,不利于课堂时间的安排,教学效果也不佳;第二,学生课下练习布置的作业,容易受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只有课下勤加练习的学生才能对课堂讲解的新知识融会贯通;第三,教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要求多停留在弹奏上,对弹唱能力的锻炼较为忽视或者从未涉及和要求。

 

根据以上较为普遍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改革:

 

第一,教学的形式可以以集体大课和小组课相结合,将相关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如乐理、和声、视唱练耳等知识放在集体大课上,大课着重解决共性问题,教师作示范讲解,在教学进度的后半段,还可将幼儿园的实例教学案例放到集体大课中进行情景教学。小组课根据钢琴程度的差异对一个教学班进行分组,课堂上主要抽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根据布置作业练习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小组课的教学安排在数码钢琴教室进行。具体做法:首先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学生们到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并根据幼儿园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在集体大课中进行展示,然后师生一起讨论、点评。大小课相结合的好处首先体现在课时的分配上更倾向实践,所有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课下训练最终都要体现在幼儿园课堂设计的这一实践环节,通过这样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让学生通过到幼儿园观摩和进行课堂设计了解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重视课程的学习和课下的训练;另外在大课讲解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即兴伴奏的原则和理论,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在小组课中更详细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知识的运用能够得到教师直接的指导,教师在小课上也可以更好地对钢琴程度不统一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因为有更为充足的时间,所以得到个别指导的学生人次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可以浑水摸鱼的念头,也从另一方面督促了学生课下的练习。

 

第二,弹唱能力的训练要始终贯穿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弹”指的是即兴伴奏的编配和弹奏,“唱”指的是自弹自唱或者边弹边唱,当前学前教育的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教授和训练学生对和弦编配的环节,对于弹唱能力的训练不够重视,有的教师甚至不做要求,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根据实习和应聘面试的情况来看,具备弹唱能力的学生大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所以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应是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考查、考试方式侧重实践性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一门较为灵活的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其考核的方式更应该侧重于实践,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可以将考核形式和方法制定如下:(1)平时成绩占40%,此项成绩根据学生课堂上回课的次数和质量评出,回课内容为每个章节知识相关的课下作业。(2)期中考试占30%,此项考试以集体观摩的形式进行,学生自选曲目进行自弹自唱的节目表演。(3)期末考试占30%,此项考试以幼儿课堂设计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用弹唱的方式模拟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时间为5~10分钟。这样制定的想法是在重视学生日常的练习和基本技能的积累的同时,追求趣味性更强、方式更为灵活的考试形式,最终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会”到真的做到“学以致用”,为胜任将来相关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