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2、柏拉图介绍: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来源:文章屋网 )
故事一: 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 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 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再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说:“ 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说:“ 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 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故事二: 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 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苏格拉底示范一遍后说:“ 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 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只有八成的学生举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 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些同学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位学生举了手,这位学生便是柏拉图.
柏拉图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成为大哲学家?就在于他的自信,对事物不为假象所迷惑,坚持实事求是;凡事能持之以恒.
1、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2、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3、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来源:文章屋网 )
苏格拉底常给弟子出题目,但少有满意的回答。很快,他发现弟子们太依赖他的思想、学说,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天,当弟子们再次围拢后,苏格拉底从皱皱巴巴的短袍里面掏出了一个苹果,站起来,目光深沉地对青年们说,这是我刚刚从果园里摘下的一个苹果,你们闻闻它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他拿着苹果走到每一个弟子面前让他们闻闻。几十个弟子的答案是一致地闻到了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走到柏拉图面前,示意他站起来回答。柏拉图站起来,看了看同学们,然后慢慢地说:老师,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
同学们都万分诧异:怎么可能呢?一个熟透的苹果怎么会什么味道都没有呢?一向聪明善辩的柏拉图今天怎么了?苏格拉底把柏拉图拉到自己的身边说:只有柏拉图是对的。
弟子们都十分疑惑。苏格拉底把那个苹果交给弟子传看,竟是一个蜡做的苹果!可是,他们都问自己:刚才怎么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呢?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要相信自已的直觉,更不要人云亦云。我拿来一个苹果,你们为什么不先怀疑苹果的真伪呢?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怀疑开始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弟子们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他们从此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并帮助苏格拉底创造了伟大的欧洲哲学!柏拉图因与众不同,成为苏格拉底最有成就的门徒。
重要的是选准方向
佚 名
美好的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腹地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紧贴一块仅有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要走出这块沙漠,只需大约三昼夜的时间。为贫瘠的生活条件所迫,村民们曾一次次试图离开那里,但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他们又都一次次地返回了原地。
1926年,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肯・莱文带着极大的困惑来到了这里。他收起了指南针等设备,雇用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想看看他们究竟为什么走不出沙漠。他们准备了足够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一前一后上路了。
10天后,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早晨,他们面前出现了熟悉的那小块绿洲,他们竟又回到了比塞尔。
此时,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没有选准方向。要知道,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凭着感觉前行,一定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而比塞尔在方圆上千公里的沙漠中央,没有指南针,又不识北斗星的比塞尔人,他们的最后足迹十有八九会是卷尺的形状――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后来,肯・莱文教比塞尔人认识了北斗星,沿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只用了三天,就走出了大漠。其实,现实中很多的成功,都像上面这个小故事喻示的那样――许多时候,仅有热情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选准成功的方向,只要朝着非常明晰的方向努力,就一定会走出荒漠,找到希望的绿洲。
选择谁上你的车?
王 辑
这是一家公司招收新职员的一个测试问题――
你开着一辆车。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
你经过一个车站。
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好可怜的。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大恩人,你一直都想要报答他。
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
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老人: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救他?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的终点站。
救命恩人:你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你认为这是个报答他的好机会。同时有些人认为一样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候去报答他。
梦中情人:一旦你让别人上了车,就可能永远不能遇到那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最后结果――
同时,在[场景一:苏格拉底的庭院]中,苏格拉底为了测试希珀克拉底的决心,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均采用统一形式,即“你为了什么要去找这个人,你将会因此成为一个什么人?”,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希珀克拉底得出了“成为智术师”的结论,以此苏格拉底提醒了希珀克拉底从师智术师需要慎重考虑的必要性。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形式的提醒委婉却十分有力,但是如果认真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子问题的内在联系不太自然,按照思维惯例和语言习惯,“你为了什么去找这个人”的发问,似乎应该后续“你将会因此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苏格拉底在议事会上更是明确地对普罗塔格拉说:“这位希珀克拉底眼下热切的想要结识你。他希望慢慢明白,通过与你的交往,他最终――他是这么说的――会得到什么”。而这里第一个子问题之后后续的却是“你将会因此成为一个什么人?”,当然我们必须考虑到苏格拉底这个发问的直接意图是为了提醒希珀克拉底,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这个问题却在提醒我们:为何苏格拉底要将智术师与医生和雕刻家相提并论呢?难道他是在暗示我们跟智术师学习的也将是一种技艺吗?
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术师普罗塔格拉所教授的政治术就是一种技艺,那么为何苏格拉底又要“刻意”将“技艺”替换为“专业”呢?“技艺”与“专业”到底差别在哪里呢?而柏拉图的“政治术”又指什么呢?
“技艺”(τ・χνη)一词从词源学上来看,来自于印欧语系中的词根“tek”,本意是指建造房屋时的木工活,后引申为一种颇具理性内涵的能力。在《明哲言行录》《苏格拉底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苏格拉底)在老年时学会了拉七弦琴,还宣称他并不认为学会一种新的技艺有什么荒唐”。可见,在古希腊一般意义上的“技艺”指向某一方面的技巧和能力。比如拉七弦琴、做鞋或者雕刻等。那么作为技艺的政治术又具体指什么呢?柏拉图关于政治家和政治技艺的论述最集中的体现在《政治家篇》中,在这篇对话中所论的政治的技艺大致包括知识、中道精神、立法、演讲、军事以及各种政治技艺的综合掌控能力诸项。而其定义正如埃利亚客人所说“那种支配着所有的技艺,掌管着所有的法律和决定着影响国家命运的所有事物并完美地将编织为一的技艺,如果我们将根据它们的共同性特征所具有的独特称谓来描述这一技艺的话,我们一定会十分准确地称它为政治的技艺”。这里的用词是“支配着”,并且其具体内容涵盖了治理国家的几乎所有方面,如果说这个“政治的技艺”是由一类人所拥有的话,那么这类人毫无疑问是王者。
与此相对应,“专业”这一概念则与分工直接相关。社会的分工是专业产生的最直接因素,直到今天专业的日益增多也正是直接源于分工的细化。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正义的本质是每个人根据本性、自然,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 “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其他的人也都这样,各起各的天然作用,不起别种人的作用,这种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同时柏拉图认为人的本性可以分为金、银、铜铁三类。拥有政治技艺的统治者属于稀有的金质类。一般人对于政治只有“意见”,只有政治家才具备必要的管理国家的“知识”;其次,他们因为拥有“财富”从而具有从事政治活动的闲暇。也即:搞政治是他们的专业,或者说这个专业只有他们才能胜任。而无产者之所以不能参与政治,除了他们没有政治“知识”外 ,还因为他们没有闲暇,因此在他们越出自身工作,投身公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从中攫取自己的好处,即把政治作为谋生的职业。这必然导致腐败。而在古希腊“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不支薪金”;关于这一点,在今天这个问题演化成为“是否应该高薪养廉”的命题依然备受关注。
走到这里,我们再来看苏格拉底将“技艺”置换成为“专业”的问题。正如苏格拉底老年时学会七弦琴这一技艺一样,人可以同时有很多种技艺,但是我们却并不会因为苏格拉底会拉七弦琴而说拉七弦琴是苏格拉底的专业。相反,如果我们说某个领域是某人的专业,那么无疑他一定掌握这个领域的技艺。也即是说:懂得技艺的不一定专业,而专业的则一定懂得技艺。如果普罗塔格拉所教授的“政治术”跟拉七弦琴一样只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技艺”的话,那么他与他所轻视的老牌智术师(我们不能忽视这个细节:普罗塔格拉在将自己的授课内容与其他智术师相比较时,“他瞥了希琵阿斯一眼”)将并无区别,而且通过这种技艺的传授,并不一定能够“把人教成政治上的伟丈夫”。而如果他所教授的“政治术”正是柏拉图的“王者术”的话,那么这种源自“金类”灵魂的技艺又如何可教呢?况且雅典的政治形式是民主政治,文本中描述时期的雅典政治形式更是民主政治的极端---直接民主政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教授“王者术”无疑是将自己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即使是公开承认自己是智术师的普罗塔格拉,也无法公开说明自己教授“王者术”吧。通过这两个概念的替换,苏格拉底一方面为下文美德不可教展开铺垫,另一方面则在提醒普罗塔格拉,某些不可言说或不可明说的必须,而正是这些提醒促使普罗塔格拉开始审慎的“隐藏”。
参考文献
[1] 第欧根尼・拉尔修.明哲言行录(上)[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柏拉图;至善理念;哲学王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5(C)-0061-01
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对至善的追求从没有停止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1](P2)而在西方道德哲学中,至善是对道德本体论的探求, 也是人生价值观的终极追求。止于至善,不仅使人类得以理解生命的真正价值,亦是作为精神支柱使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至善,具有超现实性和理想性,同时又包含着人类最完满的幸福。
一、苏格拉底把对善的追求叫做美德,没有知识就没有德性。也就是说,人的善的行为必然是依赖于正确的认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是恶”。如果一个人有知识必然知道正确的道路和目标,他必会遵循它,人的违背道德的行为完全是错误知识的结果。如果人有正确的知识引导是不会迷茫和作恶的。美德之所以成为美德在于它们对于事物本性和善的认识,所以要获得美德就必须获得相应的知识。既然知识是美德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呢?为此,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只有充分认识自己,人才能从无知到获得真知,最终达到至善的追求。
苏格拉底把至善看作是出自人的本性的最高的目的:人可以追求感官上的快乐,但是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物却应追求最高的善即至善,它是超越一切具体的善之上的至善,其根源在神,因为人自己不能认识本性,而只有神能够认识本性。当然,苏格拉底的神非宗教定义的神,他的神只能根据理性(奴斯),以善为目的行事,而这个善是最高的人生价值即真善美的统一。
二、柏拉图基于苏格拉底的这种对“善”的理性思考,进一步发展了对“善”的认识,把至善规定为“善的理念”。总的来说,柏拉图的伦理思想是以“善的理念”为基础的。至善的理念统帅一切,其他事物只有分有了至善理念才得以存在,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最高的、绝对的至善。
在对于至善理念的追求上,柏拉图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尤其强调知识对于德性的重要性。在这里,柏拉图追求的是客观的善,这种善是不依赖于意见的东西,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这种善不是别的,只能是世界或是事物本身。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善本身才能被认为是绝对的、理想的现实。世界就是善的理念的实现,善的理念在不同的理念中展示自己因而构成了一个理念世界。在理念世界中,善的理念是最高的,它像太阳普照万物一样,成为指引一切的普遍原则: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向善的。
三、在臻于至善的方式上,柏拉图认为,“善”创造了万物,只有在统治的过程中,善的意义才能显示出来,因为“善”可以成为治国者行使最高权威的主导力量。“奴隶天生必然作为奴隶,治国者天生必将成为治国者”――国家的统治权应当赋予哲学家,他们是一切“智慧和善行为的热爱者”。[2](P183)由此,柏拉图的方法――“哲学王”便诞生了。哲学家作统治者,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这便是“哲学王”的政治主张。也就是说,柏拉图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哲学王”,“哲学王”是实现柏拉图理想国的关键,也是实现“至善理念”的唯一路径。
读过《理想国》的人都知道,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理想的目的是在全社会实现普遍的幸福。但是,人们总是以名誉、地位、权利、财产的拥有作为“幸福”的条件。这种幸福观按照柏拉图的理解仅仅只是“想象的幸福”,而不是“真正的幸福”。在希腊语里“幸福的”和“善行”基本上可以通用。也就是说人的幸福与否,由人的行为的善恶来决定。因此,柏拉图强调:人的幸福与人的德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以人如果不具备应有的德性,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为出发点,提出了“美好且善良的人”是幸福的,“不正而邪恶的人”是不幸的。
很显然,柏拉图追求的“真正的幸福”是超越那些外在和表象,而追求内在的对“善”的实质性拥有。因此,柏拉图所理解的“幸福”的本质在于对“善的拥有”。那么柏拉图提倡“哲学王”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人们都认为柏拉图之所以提倡“哲学王”,是因为哲人是人类之中唯一能够达到把握真理的人。只有哲人通过对真理的探索人类才能获得对于“善”的知识。只有哲人才能称得上“幸福”的真正追求者,才能给社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很显然,柏拉图在构建“理想国”的时候,要求国家的统治者必须是“善”的知识的拥有者,只有这样的人监督和治理国家时,社会的完美秩序才能得到保证。
哲学是知识、智慧的学问;政治是实现普遍教化的权威力量。当两者结合,政教合一之际,“哲学王”就很好的实现了理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也就意味着由哲人领导的世界充满着理性,理性统治着世界。于是,“至善理念”得以实现。正是这个意义,柏拉图才把政治视为“各种技艺中最伟大的”[3](P56)总之,“哲学王”的方法的意义在于哲学家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拥有真善美知识的哲学家可以利用政治权威,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的治理国家。
在柏拉图的哲学王学说里,尤其强调了灵魂的重要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智、欲望、激情,当这三个部分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时,理性便成了灵魂的主宰者,引导着激情,抑制着欲望。根据柏拉图的观点,正义的人就是理性的人,理性的内涵里包涵着善,因此正义的人就在理性的指导下趋向于善。
正如柏拉图所讲的正义的人就是理性的人,同样正义的城邦也应该是理性的城邦,城邦也分为三个等级:治国者、武士和生产者,他们各自代表着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德性,当这三者各司其职时,也就意味着城邦在正义的引导下趋向于善,最终实现至善的城邦。因此,《理想国》所确定的最高价值和秩序――至善的理念得以实现。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作者简介:刘海霞(1985.2―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四川外语学院研部2008级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曾参.大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先请听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边走过,并要求大家再仔细地闻一闻,空气是否又有苹果的气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难道你真的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故事二:有位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一遍后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300下,谁坚持了?”有九成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只有八成的学生举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位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位学生举了手,那位同学便是柏拉图。
柏拉图为什么能在苏格拉底众多的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哲学家?就在于他拥有过人的自信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事物不为假象所迷惑,凡事认准了就坚持到底。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学好数学、考出好成绩、高考成功,并且希望走捷径,然而成功没有捷径。有些同学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高三整年下来数学成绩都没有长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小猫钓鱼式”的人:学习累了想睡觉,朋友来了要应酬,数学课上思考问题嫌太累,独坐桌前做题又嫌枯燥、寂寞,而面对流言蜚语、轶闻趣事却是兴味无穷,像这样的同学,要学好数学也难,智商再高也是徒劳无益啊!
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容易,成功似乎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可真正要坚持下去却难。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成功,但终因缺乏自信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不知不觉地离开了成功的轨道,实在可惜!通往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经历许多的失败和挫折,需要我们坚持、坚持、再坚持,才有望到达成功的彼岸。可是,由于成功的路途漫长,使得许多人在成功的路上产生了动摇,最终未能到达成功的目的地。
“看,你被你的城邦驱逐了”,雅典人调侃。“那算什么,我不是也判他们留在原地了吗”,他耸耸肩,哲学家的气质不小心流露。
离开故邦的第欧·根尼拜师安提斯泰尼门下,此人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同窗。苏格拉底的这两个爱徒向来谈不拢,第欧·根尼便找准时机替老师出气。柏拉图说人不过就是有两只脚、不长羽毛的动物,第欧·根尼便提着一只拔毛鸡去见他,“看啊,这就是你说的人!”柏拉图设宴款待师友,第欧·根尼光着一双脏脚在人家名贵的地毯上踩啊踩——“踩掉柏拉图的虚荣!”柏拉图无可奈何,但似乎并不非常生气,“那是一个疯了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如是说。
第欧·根尼不是一下子住进木桶的,放弃拥有怎么也需要一个过程。初到雅典的第欧·根尼有一间小破屋和一个仆人,也许是受不了主人提供的寡淡清苦的生活,仆人逃跑了。第欧·根尼也不去追,放下一句话流传至今——“如果仆人离开第欧·根尼可以活,而第欧·根尼离开仆人不可以活,未免太荒谬了吧。”从此拒用仆人,一个人生活。盗贼入室见他老哥儿一个,问道:“你死了谁把你抬出去呢?”第欧·根尼胸有成竹:“当然是想要房子的人了。”后来,这哥们连房子也不要了,钻进一个木桶里,木桶滚到哪儿,哪儿就是家。
安提斯泰尼没有想到,自己创立的犬儒哲学在这个不着调的学生身上发扬光大了。犬儒哲学家的兴趣不在著书立说,他们是最早的行为艺术家,重视的是对生活原则的实践。他们把物质需求降到最低,视金钱为万恶之源,模仿动物过最简单的生活,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个哲学界的丐帮连服饰都是统一的——一件斗篷、一根手杖、一个背带。祖师爷安提斯泰尼的斗篷破烂得连老师苏格拉底都看不下去了:“我透过你斗篷上的破洞看穿了你的虚荣。”还是苏格拉底智慧,一眼看穿了犬儒派的刻意。
第欧·根尼继承或者开创了犬儒派损人的门风,极尽挖苦之能事。他常常大白天点着灯笼在街上晃,边走边吆喝:“我在找人。”一个的孩子往人堆里扔石头,他说:“小心,别打着了你父亲。”
逆人潮而动,反习俗而行,确实是他一生都在练习的事情。这人潮里曾经站着一位英雄——亚历山大。正在巡游的亚历山大遇见正在晒太阳的第欧·根尼,大帝对第欧·根尼早有耳闻,主动上前示好:“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第欧·根尼保持躺卧姿势不变:“有啊,请别挡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事后常常感叹——“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
这个怪人的晚年是在一个柯林斯家庭度过的,确切的说,他被一个叫塞尼亚得的柯林斯人从奴隶市场买回家中。第欧·根尼安心的当起了这家人的管家和家庭教师,甚至干得不错,得到了这家人的喜爱。有朋友要赎他,他生气的拒绝了,理由当然充分——心灵自由的人是不介意奴隶的身份和称呼的。
关键词:正义 极权 幸福
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西方文明,古希腊哲学三杰之一的柏拉图于公元前四世纪以对话体写成的《理想国》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理想国》的学术内容丰沛、思想博大精深,虽历经岁月流逝,各个学派都仍在《理想国》中吸取精华。曾有人总结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位置,称之为欧洲哲学的传统就是由柏拉图和一连串柏拉图的脚注组成的。
一、 幸福与正义——追求正义的意义
《理想国》(国家篇)是从正义者与不正义者谁更幸福的话题开始的。苏格拉底和年老的凯发卢斯进行了一段对话,凯发卢斯在对话中陈述了自己对老年生活的感悟,认为自己的幸福感来源于品性。他说:“如果一个人是有节制的、心平气和的,那么老年对他来说不算什么痛苦。如果他的品性正好相反,那么,苏格拉底,无论年老还是年轻对他来说都同样难受。”当提到财产时,凯发卢斯认为自己拥有这些财产最大的好处在于自己获得财产的方式和结果使他成为一个“好人”,“……财富是最有价值的,但不对每个人都是这样,而只对好人才这样。不要欺骗别人,哪怕不是故意的也不行,不要存心作假,不要亏欠神的祭品,不要借债不还,如果能做到这些事,那么去另一个世界也不用害怕了。”
至此,柏拉图借凯发卢斯之口说出了自己对于幸福来源的看法,即正义,是好人获得幸福的源泉。一方面,只有为人正义,才能获得人生价值,才能享受合理地到自己一生的努力带来的乐趣,并且正义本身的好名声也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只有正义的人,在老去回忆的时候才能问心无愧,才可以尽情自己对于天国的向往。
然而笔者注意到,柏拉图在此只是单纯地提出了“正义是幸福的必要条件”的这样的观点,借与苏格拉底辩论的老者之口说出,而对于这个论点本身的合理性却没有进行论证,并且似乎在后面以这样一个“理所当然”的论点作为了逻辑基础,窃以为本身并不是非常严谨的。
二、 正义与知识——正义的内容
《理想国》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试图说明“正义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何为正义时,后者提出正义即分清敌友并助友害敌,但苏格拉底认为伤害任何人无论如何总是不正义的,因而拒绝了这条定义。这时,色拉叙马霍斯提出言辞激烈的意见,他认为:正义即强者的利益,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不正义者的生活比正义者更幸福,正义者与不正义者相比总是处处吃亏;一般人之所以谴责不正义,并不是怕做不正义的事,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对此,苏格拉底作了一些反驳,但并不能令听众满意,他自己也承认并未说出什么是正义。于是,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转述了一些据信是古今公认的观点,即:正义本身并无益,但其外表有益,一个人只要有正义的名声就会得到好的结果。为了对这些流行观点进行反驳,苏格拉底绕了一个大圈子。他的想法是,由于城邦比个人更大,因此,先理解了在城邦里正义是什么以及城邦的成长之后,再去理解个人身上的正义是什么以及个人身上的正义与不正义的成长,就会容易得多。换一种方法来说,他想先讨论政治学,再从政治学的结论引申得出伦理学的结论。
因此,他在后面对于“理想国”作了阐释。他认为,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之中可以发现如下这四种性质:智慧(唯有用来对整个国家大事进行谋划以改进其对内对外关系的知识才配称为智慧)、勇敢(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节制(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协调)和正义(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并且不兼做别人的事)。在正义的国家里,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这四种性质就构成了所谓的“善”。
综上所述,柏拉图认为正义与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正义是一种“各得其所”的和谐,而各得其所的基础则是不同的教育基础上的分工,即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并在特定的位置上得到合理充分的发挥。
三、 知识与理念——实现正义的途径
对知识的重要性加以说明之后,有必要透过知识本身,而尝试对真理和触及真理的方法进行一些说明,因为知识本身容易流于表面化,而且专业混杂,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哲学概念。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用“理念论”对其做了解释。
为了解释晦涩的“理念”概念,柏拉图使用了两个类比。首先是有关于阳光和视觉的类比。作为多个的东西,是看见的对象,不是思想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不是看见的对象。就像太阳使视觉看见了可见事物一样,善的理念使灵魂认识了可理知事物(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并且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也就是说,知识的对象从善中得到了它们的可知性,并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实在(真实者)是可知的,但不可见的;可知物比可见物有更多的实在性(真实性、真理性)。世界被分为可见世界(生灭世界)和可知世界(实在世界),前者又被分为影像世界和实物世界,后者又被分为与几何学、算学之类的学问。
另一个类比就是那个著名的洞穴囚徒的故事。柏拉图把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并把人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世界看见东西的过程和灵魂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系起来,得出下述结论:善的理念,作为在可知世界中要花最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的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此外,根据这个洞穴比喻,柏拉图还否认了宣称教育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的看法。他认为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身体的优点是后天培养的,而心灵的优点则是神圣的、永远不会丧失能力的东西,因所取的方向不同而可以有益也可以无用或有害。
总之,知识的区别是社会分工的直接原因,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本身的思想层面的理念不同,一部分人拥有这种“走出地穴”的理念,而另一部分人没有,而没有的那些人同时又很难获得甚至承认缺失这种理念。
四、 理念与极权——哲人王的必要性
既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能够最大程度“走出地穴”的理念,而哲学家则是最接近这一目标的人(哲学家的天性是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和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也就是对于理念的知识),那么除非哲学家成为国王,或者国王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否则其他任何办法都不能给个人和公众以幸福。这就是柏拉图著名的哲人王构想。
柏拉图详尽地叙述了这个构想,而其重点在于阐述哲人王应有的素质及通往此等素质的教育方式上。一个统治一切的哲人王,除了爱好和亲近真理的特质外,此外还需要有以下天赋:良好的记性、敏锐的理解力、豁达大度、温文尔雅、正义、勇敢、节制,而对这些具有哲学家天赋的人的主要教育目标是认识善的理念,因为这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此外,他特别强调了对于辩证法的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哲人王的极权统治,意味着众人应当无条件的臣服在这一拥有最高智慧的统治者的脚下。所以,理想国里面没有法官,因为柏拉图相信,凡是有知识的地方就不会有诉讼,因为治理国家的人知道,每一项法律都会造成新的违法者。这种对于民主和法制的抵触与不信任,使我们联想到苏格拉底之死,这或许有助于柏拉图这种思想的形成;此外,他也非常的反对个人主义,并把它等同为利己主义,这二者相结合,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锥形便诞生了,统治者“哲学王”也出炉了。
对于其必要性而言,除了上文叙述的获得幸福和正义的内在逻辑之外,还归根于柏拉图对于静止的哲学思想的追求。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用了很大篇幅分析了各种政体的兴衰,并得出了变化是导致衰亡之因素的结论。因此,相比较于不稳定的民主政体,稳定的哲人王的极权统治则更能趋近他的理想状态。
五、 再论幸福与正义——极权主义下正义的缺陷
令人疑惑的是,在整个《理想国》中有关正义与善的论述中,作为一切逻辑起点的“幸福”却从没有被认真解释和定义过。隐含在全文中,幸福似乎直接被等同于“人的理性统治着激情和欲望”的这样一种“正义”状态;而延伸至整个城邦的幸福,则是整个城邦理性运作,即被一个拥有无限理性的人统治的状态。
这种认识,至少有几点是很可以怀疑的。
第一, 究竟幸福是一种外在的生活状态,还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抑或二者兼而有之?而柏拉图所构造的理想国,希望给人带来的是哪一种幸福?
第二,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社会,而维持这种等级制社会的力量是必要的谎话、欺骗和暴力,这种力量下的人民真的可以达到幸福吗?
第三, 柏拉图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而我们注意到,他推崇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愚民教育,即致力于把人培养成术业有专攻的爱国者,而这种灌输,归根结底上是背离人的理性的,背离理性而获得幸福,与柏拉图前面的逻辑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第四, 柏拉图用到的最多的方法是类比法,而其中最重要的类比则是把人的心灵比作城邦。由对城邦正义和幸福的论证,他得出人的幸福同理也是需要这样得来,然而同时,人又是组成城邦的基础,一方面城邦规定了人的正义,一方面人规定了城邦的全部,两者逻辑有很大冲突。
此外,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人们的政治冷漠,以及个人主义的盛行,和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都在不同程度上证明着柏拉图“理想国”逻辑的不完善性,理想国这种集权下的正义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最大化的幸福实现模式。
六、 结语
柏拉图用他的雄辩,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他建立一个幸福最大化的理想国家的构想。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他的逻辑并不是完美无缺,他的结论也不是绝对正确。然而其对于理想整体的追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尤其是对于政体的分析和理念论的阐释,仍令人深有启发。
参考文献:
[1] 邓志超. 小议《理想国》中的极权主义思想 [J]. 世界文艺,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