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生成性资源是在课堂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教育资源,可能出现在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中,也可能出现在师生的灵感与智慧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它将发挥最佳效能。

教学案例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多媒体展示绿荫的草地上有一条河,河上有座小桥,周围有几棵小树,然后闪现出六对小兔。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绿地、小河,河上有座小桥。

生2:还有小兔子呢!

师:说得很好,大家很善于观察。还有呢?

生3:小兔子们正在开联欢会呢!

生4:今天动物学校开学了,小兔子们蹦蹦跳跳地去上学。

……

教学案例二:“轴对称图形”

师:对于三角形、梯形、五边形、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对于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看来,仅依靠观察、猜测得出的结论并不准确,还是让我们动手实验来验证吧。

生1:我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折痕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梯形,所以我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2:我不同意。虽然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形状一样,但并没有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能紧紧抓住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来分析,真好!

生3:我不同意。虽然平行四边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合,但只要我们沿着折痕剪开,换个方向两边就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

生4:不对。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才能说是轴对称图形,剪开后重合是不算的。

生5:再说,剪开后原来图形就被破坏了,我们不能破坏原来的图形。

生6:人家明明说的是“对折后”,肯定是不能剪开的。

师:在这么多事实面前,还有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7:我有补充。如果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的话,将它对折后两边就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思考:

1.生成需要捕捉,分而治之

上述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产生于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中,缘于某一个学生最原始的质疑。洛扎诺夫认为:“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能力会同时出现。”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暗示功能,通过赞扬学生独特的质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答案,让他们获得一种心理暗示,从而自觉地形成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

上述两个教学案例,第一位教师显然没有利用好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资源,面对学生的种种“创造”,教师只能无奈地予以一一肯定。事实上,数学课上的生成应该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没有思考的生成性资源都应视为是无效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教师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存在很大的问题,再加上教师一味地追求生成,没有及时调整教学,导致教学失控。而第二位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有效引导并及时评价,创建了和谐、平等的对话空间。如当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发生分歧时,教师说“看来,仅靠观察、猜测得出的结论并不准确,还是让我们动手实验来验证吧”;又如,教师说“在这么多的事实面前,还有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这样,既让先前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启发学生发现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更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2.生成需要预设,左右逢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预设就是提前考虑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引导方法,有助于达到教学的佳境。我们备课、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是预设;我们猜想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会有何种反应及如何处理,也是预设;我们考虑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会达到怎样的理解程度,有怎样的学习效果,同样是预设。同时,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说是生成的范畴。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因此,我们需要提前预设,以获得更有效的生成。如教学案例一中,教师试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几个几”导入新课教学,但学生一直游离于教师的期望之外,这说明教师缺少课前的精心预设,导致教学延误了时间,弄巧成拙。而教学案例二,精彩的生成缘于一个学生可贵的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疑问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积极主动地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去观察、猜想、验证。这样的过程才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才能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

第2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延迟评价 缓 等 停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堂课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要“及时”评价。因为一些新颖独特、别出心裁、有创造性的见解,往往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即所谓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会扼杀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在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巧妙运用延时评价,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缓一缓——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一个有效的开放性问题,往往可以激发学生许多的问题答案,老师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要缓一缓,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然的思维积极发展状态。如果学生刚产生一个想法就得到了老师的终结性评价,那么其余学生的新想法就不会紧接着出现,原来的想法也不能变得更加深入。正确运用延迟评价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就能在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启发、畅所欲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案例 ■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认识单位“1”》】

师:(写出1/3)看到1/3,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把一个苹果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就是1/3;

生2:应该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就是1/3。

生3: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1/3;

生4:把一个大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

师:1/3还可以表示其它意思吗?

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1/3。

师:(课前教师在纸上画上一些苹果、梨及桃子,一个个剪下来,预备在课堂上用,按上面学生说的意思,把苹果贴在黑板上)你们能否想办法,在添上一些苹果,也表示1/3?

生:(想了想说)能!

生1:(学生一边说一边贴)再添三个苹果,每份添一个,这样每份也是1/3。

生2:我也能!再添上6个苹果,每份再添两个,这样每份也是1/3……

师:我们是把一张纸、一个苹果、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看作单位“1”。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看作单位“1”?

生1:可以把“8支铅笔”看作单位“1”。

生2:也可以把我们整个班级的人数看作单位“1”。

生3:也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看作单位“1”……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一开始,我用“看到1/3,你想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宽松地想、自主地说,说的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当学生讲到“1/3可以看成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时,我没有就此下结论,而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问学生:“谁能想办法,再添上一些苹果,每份也表示1/3?”学生稍作思考,很快想出了办法,有的说:“再添上3个苹果,每份添一个,这样每份也是1/3”;也有的说:“再添上6个苹果,每份再添两个,这样每份也是1/3”……。学生各抒己见,思维活跃,说出了各种想法。学生在在交流中体验到:只要把总数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总数的1/3,学生对1/3的含义是自己理解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现成知识结论。就这样缓一缓,通过延迟评价,诱发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就水到渠成地掌握了分数的意义。

二、等一等——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大量尚未加以利用的潜力。好的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现有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开发那些处于胚胎或萌芽状态的潜力。这种学习潜力,在维罗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是指现有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而延迟评价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发展学生的潜能提供了条件。在孩子们急于表达的时候,老师引导:“你认为这是最好的说法了吗?”“老师相信你还有更多的想法,想出来,比一比,辨一辨,哪一个答案更精彩!”“你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有了自己的见解,与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谁的更恰当?”……,延迟评价所激发的学生的潜力是惊人的,学生的表现将比我们老师期待的更恰当,更精彩,更全面,当然也更能启迪人的思维。

【教学案例 ■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

 [片断一]做一做,感知平行四边形特征。

师:同学们在课前都准备了一些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做。

师:下面就请你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吧!做好以后,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师: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样做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1:我是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成的。在围上、下两条边时钉子数要一样,而且要平行。

生2:我是用四根塑料吸管拼接成的。这四根吸管不都是一样长的,在放上、下两条边时我选的吸管是同样长的并放成平行,然后在左、右两边也摆上两根同样长的吸管就做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3:我是在方格纸上画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顺势呼吁):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齐呼):想!

[片断二]画一画,发现平行四边形特征。

学生画平行四边形

师(巡视并择优展示图例):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画下来,就是这样的一个平面图形。

师:结合我们刚才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可能有什么特征?

生1:对边平行。

生2:对边相等。

生3:对角相等。

师:很好!同学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可能具有的三点特征。现在每个小组可以任选一个特征来验证。

学生交流选择对象,但没有一组选择“对边平行”这一特征来验证的。

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

[片断三]做一做,总结平行四边形特征。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的?

生1:我们用直尺测量了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发现一组对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另一组对边也相等,所以我们确定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生2:其实我在钉子板围平行四边形时就发现上、下两边的钉子个数是一样的,左、右两边 自然也一样,就能确定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生3:我先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剪下来,用对折的方法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是相等的。

师:验证时遇到困难了吗?

生3:是的,折的时候有点吃力!

生4(举手抢说):没有啊!我折起来特方便,我还发现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哦!你也通过对折验证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居然还有新的发现。(对于学生的这一新发现,显然是老师课前没有预设到的。)

师:能展示一下吗?

生4上台演示操作。

底下的一些同学开始骚动,并有生5提出疑问:“为什么我的平行四边形对折了并不重合,而你的就能?”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生4的平行四边形,和你自己的有什么区别?

生5:噢!他的平行四边形4条边都一样长。

生6:他画的是一个菱形!

师:你们的发现都正确,真好!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确是轴对称图形,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正如大家发现的一样是不对称的。

师:那“对边平行”这一特征谁来验证呢?

生齐答:你来验证啊!

师:一定要我来吗?

生齐答:一定!

师:我一个人有些困难,谁来帮帮我,我可以做你的助手!

生7:我来!

有学生自告奋勇地接受任务并上台演示,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验证了“对边平行”这一特征,教师在一旁协助。

师:非常感谢你的帮助!现在谁来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

生一一整理作答。

     当学生刚说出一种想法或一种方法,如果老师立即给予热烈的表扬,受表扬的学生,固然兴奋之至,能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然而一时半晌难以平静,对于后面的课常教学能否积极给予关注?此时提前评价将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他们还没来得及接收信息,更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就被老师像导游一样匆匆领向下一个知识点。本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充分说说制作平行四边形时是怎样想、怎样做、怎样验证的,让学生充分展示了思维的过程。尤其在学生提出“发现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后,没有及时对该学生的意见进行评价,而是机智地延长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能展示一下吗?”这样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机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思考。在学生思维的启动过程中,如果过早地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和深入的抑制因素。运用延迟评价,让教师充当了悠闲的看客,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3、停一停——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生思维的培养需要适宜的土壤与温度,课堂上要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让错误引起争辩,形成思维交锋,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思维和才华的舞台。延迟评价通过延长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获得了独立自主的思维空间, 有了思考的真正自由,使学生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教师语气的停顿、眼神、表情的期待等给予学生的暗示,都可以使学生产生思考问题的意识与愿望。这种学习心理的调节必然带来学习行为的调整。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思维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正确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措施。

【教学案例 ■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的意义》】

“判断‘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师:“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请说说你们的判断。

生1: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生2: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不成比例。

师:同学们有两种意见,到底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辩论赛的形式来辩一辩。同意这两个量成正比例的为正方,同意这两个量成反比例的为反方。

生齐呼:耶!

正方代表:因为圆的面积除以半径的平方等于圆周率,比值一定,所以这两个量成正比例。

反方代表:因为圆的面积除以半径的平方等于圆周率,所以圆的面积应该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而不是和半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和半径是不成比例。

师:听了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请你们再次进行选择。

师:要判断这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生齐答:看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

师:那好,我们用圆的面积比半径看等于什么?(师边说边结合板书)

生3:等于圆周率乘半径。(没等老师板书完这位同学已脱口而出)

师:那这个值是一定的吗?

生齐答:不一定。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半径在变化,半径乘圆周率的积也在变,也就是比值在变。

师:那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能成比例吗?

生齐答:不能。

师:那圆的面积应该和谁成正比例?

生齐答:圆的面积应该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 ……

第3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一、善于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奠定初中生能动学习“基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学生能动学习探知的内在“动力”.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既有主动探知学习的积极特性,又有厌恶畏惧学习的消极特性,如何“扬”积极之“长”,“避”消极之“短”,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和内在潜能的激发.教学实践证明,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感,更能够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欲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将主动学习情感激发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和基础,遵循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规律,利用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教材、学生、多媒体等现有教学资源,设置贴近学生情感“敏感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冲动”,能动学习的“激情”.如,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活动中,由于初中生空间思维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教师为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情感,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资源,制作“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课件,通过电脑、电视等教学资源,通过形象性、直观性的动画效果,进行具体的展示.这样,初中生能够在现代化教学资源创设的教学情境,学习情感、探知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主动学习意识显著增强.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实际问题运用”教学中,教师可以该知识内容的生活性特点,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银行存款”、“通讯收费”等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能动学习“欲望”.

二、重视实践锻炼过程指导,传授初中生探究动手“技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学生各项学习技能进行巩固提升的重要基础.教育实践学认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进行探究、不断进行实践的前进发展过程.同时,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给学生留下的“印迹”更为“深刻”和“持久”.因此,初中数学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内在能动特性,提供学生进行实践动手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探究实践过程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思辨过程中,逐步掌握和领会进行探究实践的能力技巧.

图1如,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内容,将传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解答问题的策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设置“如图1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在AC上,AE=2EC,F在AB上,BF=2AF,如果BEF的面积为2 cm2,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问题教学情境,要求学生开展探究、分析问题条件活动,学生通过探析认识到,该问题案例解答的关键是能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内容进行有效运用,建立等量关系式,进行问题的有效解答.此时,教师在学生问题解答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该类型问题案例解题策略的总结分析活动.学生借助于“亲身”实践,阐述了解题的策略和途径,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和归纳,最终形成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高效探究活动提供了方法和策略“支持”.

三、放大数学问题发散特性,提升初中生创新思维“水准”

思维能力水平是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基础和表现,更是学生有效探究、分析问题的智力保障.数学学科作为一门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综合性数学问题、发散性数学问题等,是其内在特性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应将开放性问题案例教学作为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抓手,设置具有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开放性问题案例,让学生在“渠道各异”的思维分析活动中,创新求异能力得到显著锻炼和提升.

图2问题:如图2,ABC中,点O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外角平分线CF于点F,交∠ACB内角平分线CE于E.求证:EO=FO.

第4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1 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师在直接导入时,一般从学生尚未知晓的内容入手进行,但有些新授课的内容也可以依据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或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导入。教师通过以旧引新,直接点明主题,导入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明确本节课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案例:《二次函数》复习课的导入。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同时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入喷泉的水流、标枪的投掷等能形成抛物线路径。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抛物线形拱桥、隧道等。二次函数的知识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这正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来对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巩固,以便让大家正真地学好、用好有关知识。

2 创设“具体问题”导入法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情境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精心设计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教师为学生设置的问题情境一般是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的情境。教学案例《弧长》的导入:《圆》中《弧长》一节,重点是弧长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它解决有关弧长的计算和证明问题,教师在上课时首先用投影仪放映了一张学校操场的图片,配合图片导入新授课。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操场跑道是400米,它由两个100米直道,两个100米弯道组成。我给大家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你是一位设计师,现在由你来设计操场的标准跑道,你该如何设计呢?(停顿片刻)”“我们今天学习的弧长可以帮你设计出你想要的图纸。”(板书:弧长)“弧长”公式的推导和计算是初中几何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在导入时从学生熟悉的操场跑道入手,激起学生疑念,为新授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吊起胃口,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兴趣被激发,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新知。

3 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教学案例《相似三角形》的导入。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4 动手实践导入法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主动认识。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学生对此印象会更深,掌握知识会更牢。教学案例《梯形》的导入。师: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剪刀,只剪一刀保证留下来的纸片还是四边形吗?(学生动手)师:大家都剪出什么图形了?生1:我剪出的还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剪出的是梯形。……师:看起来大家剪出的图形是两种: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梯形的物体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你们体育课上用的跳箱,堤坝的横截面等。梯形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一问题。这种导入新课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克服懒惰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诱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 “温故知新”导入法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获得新知识。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沟通内在联系。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例如:在教学”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时,我就先出示了一组多项式乘单项式,要学生做题并要求说出计算方法,然后把上题中的乘号改成除号,问学生现在属于什么算式,学生回答: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师:你们能借用多项式乘单项式的方法去试算一下今天要学的知识吗?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均跃跃欲试,成功的用学过的乘法知识解决了当天的除法知识,并且在解决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6 联系生活导入法

第5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新课程理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被教师认为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学成了单向的信息传递,把教师的教作为主要的主动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看待。这种教学忽视了教学是学生获得发展的过程,只关心达成教育目的的手段,而忽视了对目的的本身及教育本质的追问,割裂了教育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联系。新课程强调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角色上,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领,当向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合作学习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发挥自主性,打开知识之门,让他们自己走进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有效的合作学习,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更给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让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向学生;让学生从坐着被动地听课,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好课堂合作学习呢?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展开讨论,但是在讨论中却不指导学生互相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学生对讨论过程困惑茫然,不知所措,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的质量应该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

在一些西方课堂上,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鼓励他们进行有效的对话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进行口语和写作练习,很多教师习惯把学生安排成一对对的“学习伙伴”,让他们自由交流。但是为了讨论的有效性,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开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学生应当取得怎样的学习成果?需要同伴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应给予同伴怎样的支持?这些都需要教师事先说明,必要时还可以提供案例,让学生清楚讨论的步骤,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然而,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必须努力做好以下注意事项:

一、教师要迅速下一些“指令”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一些快速指令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给他们创造很多的交流机会,如“当你有疑问时向你的组员求助――”“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等。

二、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示范

学生的注意力毕竟是短暂的,他们的谈话很容易造成离题现象。尤其是刚开始的几周,要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讨论,如何回答伙伴提出的问题。

三、要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时学生理解了教学内容,但是不一定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进行更有效的讨论。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用问题来引导所有的学生,如“你们还记得要互相帮助吗?”“你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不断提醒他们合作学习的规则。

下面这个初二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的例子。

“5.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学片段

师:(在学生作了充分的预习之后)今天请同学们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除了我们已经掌握的两种判定之外,是否还可以总结出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看看哪组学得更好!――提出要求,给出指令!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开展合作学习,教师深入到各组巡视。在一个小组发现学生正在按不同分工各自寻找论证、画图,就适时鼓励他们,并告诉他们列好后要工整地写出来,以备交流时展示出来)

(教师又来到一个小组,发现两个学生没有和大家一起讨论)

师:你们为什么不参与讨论呢?有什么困难?――指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

生:我们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

(教师指导这两个学生去总结已学过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两个判定定理,然后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讨论探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角度的指导!

(一会儿,教师来到另一个小组,发现学生只找了课本上的判定定理3)

师:你们在预习时知道了这个定理了吗?

生:是的!但是我们找不出其他的,也不知怎么找?

师:你们可以模仿判定定理,如“一组对边平行,另外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作出证明或举反例!――对于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给予具体的示范指导!

(教师又来到一个小组,发现两个争论的面红耳赤)

师:你们的意见有什么分歧?

生1:我觉得“一组对边平行,另外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正确的,因为我画了很多符合这些条件的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生2:我觉得“一组对边平行,另外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错误的假命题,但我又说不出理由来说服他!

师: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和你们一起讨论好吗?

(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又让这组的同学提出这个问题在全班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对于有价值对课题有正确的引导的讨论话题要给予引导、深化,以达到讨论的目的!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活动虽然不多,但是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1.规范了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不积极或错误行为进行监督指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2.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在案例中,教师发现两个学生存在思维障碍后,立即给这两位学生进行点拨,使他们能够顺利地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3.及时发现火花,并给予鼓励。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在以上课例中,教师发现一个小组正在按不同分工各自寻找论证、画图,就适时鼓励他们,并告诉他们列好后要工整地写出来,以备交流时展示出来;在另一组发现学生对某学生提出的命题有了争议,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于是倾听他们的不同意见,并鼓励这组学生在汇报时提出这个问题,全班讨论,这都是在发现思维的火花。

4.要加以适当的引导深化。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浅层次、表面化。

从教育专家到普通一线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一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01.

第6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理解 数学理解 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系统地掌握概念、灵活地运用概念。为此教学中一般侧重以下几方面:重视概念的引入、抓住本质讲清概念、巩固深化和运用概念。于是莫名其的情境、死记硬背、反复操练成了教学中的常见的事。事实上,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其解决问题。所以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理解”成为关键所在。

一、何为“数学理解”

数学需要理解。从教学实践和现代教育观念看,即使对于像历史、文学这样记忆多于理解的学科,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何况对重在思维、理解、顿悟的数学学科。学数学需要理解,教数学更需要理解。然而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照本宣科”、 “按规定办”的事却屡见不鲜。

什么是“数学理解”,日常的“理解”:我们通常学一个东西,说“懂了”、“明白了”即“理解”了,是什么意思?“词典”日:理解就是“懂”,而“懂”呢?是知道,再查知道,则又是懂或理解。因此,终无结果。与我们日常学习中“数学理解”含义最切近的,是皮亚杰和格拉斯菲尔德的建构主义学说的解释。

数学理解的含义。建构学说称:“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构造自己的理解……是我们自己的注意、选择与建构,为理解现实提供了构造。”这里的“经验”、“注意”就是我们已掌握的数学双基或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现实”就是要学习的新的数学对象,而选择、建构、构造,就是理解(的过程、举措、结果)。在这里,“理解”既是联系未知与已知间的纽带或桥梁,又是这桥梁的建造过程(以下是数学理解结构模型图)。

由此可见,“理解”同现有认知结构有关,是它的一个功能,而理解的过程,就是建构过程,包括对信息摄取、加工和纳入(已有结构),怎样加工呢? 按皮亚杰(J.Piaget)发生认识论学说,就是主体通过图式(Scheme,格局,原认知结构)对外来信息进行同化、顺应及相互平衡。对数学来说,就是将新的对象通过抽象、概括、符号化、对比、必要的推理等,化归到已知或已解的问题网络.这个加工(即C)的过程,不仅需要B提供工具、方式、标准,而且还要有思想、观念(相当于构想或蓝图)的参与。

二、基于哲学观点的提高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案例

作为教师该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完善学生的数学理解?以下是笔者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两个案例。

1、将“质量互变观”运用于概念引入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例如:数列极限的定义,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对学生来说,“极限”或许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对极限思想却未必生疏,因为在以前一些内容的学习中,曾多次运用它解决过数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简单回顾,有利于调动知识储存,使学生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亲切感。例如,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为了定义和计算圆的周长采用了“割圆术”,他首先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再作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内接正二十四边形,内接正四十八边形,等等。当边数无限增加时,这一串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无限接近于一个常数,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常数就是该圆的周长。从而实现了这一极限变化过程中飞跃式的“终结”。

2、将“变化发展观”运用于概念发展教学。

高中教材选修1-2第四章第一节是讲授数的概念的发展,高中学生学到复数这一章时,数的概念的扩张在中学阶段到此为止了,教材在这一节里简单扼要对已经学过的数集在生产与科学发展的需要逐步扩充的过程作了概括,数的概念的发展是,其本身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在结束语中,我作了如下设计与讲解:数的概念的发展大致按如下顺序:

正分数 负有理数与零 无理数虚数

自然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 实数 复数

从数的概念的发展史来观察,体现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的认识也是一个如此的发展过程,数的概念产生于实际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数集的每一次扩充,都是由于旧数集与解决具体问题间的矛盾而引起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最终将它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数集扩充到复数集是否还可以再继续扩充呢?答案是肯定的,1843年就有四元数(超复数)出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证明了时间与空间是互相互联,不能彼此分离的。这种统一的四维世界,是可以用四元数把它表示出来。这说明了人们对数的认识,永远没有终结。

三、强化数学概念正确理解的方法分析

笔者以数学概念的展开过程为根据,去研究数学理解的教学流程设计.根据不同特点的数学概念所对应的理解过程和方式之间的差别,通过对数学概念的系统分析,来达到展示学生不同理解过程的目的。

1、叙实式数学概念的定义及其理解分析。

叙实式数学概念一般指的是那些原始概念,不定义的概念,或者是那些很难用严格定义确切描述内涵或外延的概念。这类概念包括平面、直线等原始概念,包括算法、法则等不定义概念,还包括数、代数式等外延定义概念等.此类概念所共有的一个特点是无法直接确定其内涵或外延,或者其定义当中存在着较容易造成多方面理解的非数学词汇。 叙实式数学概念的认知表征是从人们所认识世界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来的,与实际背景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其现实背景的丰富性与表征的单一性之间也就会产生较大的矛盾。

比如在直线的概念理解中,对于直线所具有的无限长的特点来说,所要研究的是关于直线的长度问题.一张纸的折痕、课桌的边、笔直的铁轨等各式各样的实物中的线虽然长短不一,但可以要多长就有多长,这种性质说明直线具有一定的可延伸性,从而反应出直线具有无限长的性质.另外,对于直线的不计粗细和曲直的特征,也有丰富的例子与之对应.这些反映不同性质的例子的总和所对应的是一个完整的关于直线概念本质特征.

叙实式数学概念的理解方式就是通过叙述其现实背景或其外延来理解此类数学概念的理解方法,可以解决理解此类概念所面临的外延不清的问题,即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描述特征与现实形态多样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此类概念时,需要借助于这类概念的众多的外延中找出不同对象的差异,并通过差异比较来形成对概念特征的理解。利用现实中的大量丰富的实物去促进学生理解那些不能十分确切表述的数学概念,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由大量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完整的理性认识。

2、推理式数学概念的定义及其理解分析。

推理式数学概念是指能够对概念与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本质的表述的数学概念。此类概念的特点为:前有因,后有果,同层有联系.“前有因”指的是它们是在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后有果”指的是它还能推出或定义出一些概念;“同层有联系”指的是与它所并列于同一个逻辑层次上的其它概念有着一定的逻辑相关性。所以推理式数学概念的认知表征是以逻辑关系确定下来的网络式为特点的。

以平行四边形概念为例,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四边形的概念是平行四边形的立脚点,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还能定义一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如长方形、菱形等。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构成同层概念,这些概念形成了一个相关的逻辑体系,理解这些概念必须在该体系中完成。

推理式数学概念的理解方式是利用数学概念网络中概念之间存在着的逻辑关系,以数学概念的逻辑基础作为出发点,根据概念的逻辑关系去理解新概念的全部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构建出完整的数学概念认知结构,达到理解的目的.借一句古诗来形容,即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逻辑方法“随着”它们的这三个特点“入”数学概念之中,用一定的逻辑方法去“细无声”地与它们相结合,引导学生完成理解数学概念的整个逻辑过程。

3、变化式数学概念的定义及其理解分析。

变化式数学概念包括以原始概念为基础定义的,包括那些借助于一定的字母与符号等表述,经过严格的逻辑提炼而形成的抽象表述的数学概念。其特点为经过逐级抽象后,在其应用时很难看出原形.这类数学概念的认知表征拥有着千变万化的形式,学生所需认知的正是通过对各种形式的演变的不断总结而达到理解目的的。

在初一下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加入了有关“函数”的内容,但其教学目的主要还是让学生理解“函数”所包含的“变量”“自变量”及“因变量”这三个数学概念.以这三个数学概念为例,它们是以某一个变化过程来定义的,它们拥有很多种变化的过程,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变量的概念,其中“万变”所包含的是可以构建出有关“变量”的概念的相关的每个变化过程。

变化式数学概念的理解方式是针对其内涵与外延的多样性与其表述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取之于概念,用之于变化”的过程,解决概念表述中,因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学生无法直接通过逻辑分析获得观念的困难,引导学生从这些数学概念不变的文字中悟出其变化的特点,最终使学生达到彻底地理解数学概念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一、悉心挖掘

1.利用教材资源,挖掘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前人在探索数学真理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但教材中的知识并不一定是探索过程的真实记载,所以小学数学教材往往会掩盖了蕴含的思想,没有明确地揭示出来。小学数学教材“空间与图形”中蕴含的转化思想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应对教本中的素材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仅把握其结构体系和地位作用,还要从知识中寻找方法,进而提炼转化思想。挖掘出教材中运用转化思想的内容后,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意识地渗透,充分发挥素材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取生活素材,渗透转化思想。《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提取许多数学学习的素材,为渗透转化思想服务。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来渗透转化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需要。

二、精选方法

在小学阶段,转化思想的运用应主要以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图表或动态演示的画面形式,使之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以适应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多媒体课件是呈现直观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工具,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静态、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丰富的画面,创造出真实情境下的学习环境,把多媒体运用到“空间与图形”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体现转化思想的教学手段。例如学习《圆的面积》,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把圆平均分成16份或32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让学生亲身经历圆的动态转化过程,充分理解和掌握转化思想,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三、积极运用

1.在知识形成过程中运用。如教学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学生发现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有困难,思路受到阻碍,教师及时启发:能否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规则图形来求其面积?经过探索,学生用剪拼、割补的办法,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后利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原来图形的面积。在新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把握运用转化思想的契机,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激发思维活力,让学生领悟蕴含于知识形成发展中的转化思想。

2.在动手操作中运用。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而与其它教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可操作性,要着力让学生体验空间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适当的操作活动在化解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特点之间矛盾的同时,突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便于全班交流、集体互动,也大大增加了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的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数学转化思想,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感悟转化思想,从而有利于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动手操作时,不能只停留在为学习知识而操作,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这样操作的原因,也就是要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

3.在问题解决中运用。学生在小学阶段经过几年的学习,已对转化思想形成一定的认识,但却不能停留于表面,只有进一步运用,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形成数学思想。而“转化”这一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高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利用已学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求面积;而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可以更加灵活,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求面积,从而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新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加强训练

1.适时点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机点明转化思想的名称和作用,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应在课堂总结时告诉学生:解决问题可以换一种方法和角度去思考,这种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方法就是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思想,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

第8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数学课程;数学活动;学生主体;合作探究

1.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教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教学是从哲学的、人的生存方式的角度研究教学的一种新视角. 教育部规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任务就是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活动教学体现了这一改革趋势,它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 活动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有助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简单地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的交往过程,课程教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充满个性的创造过程. 《标准》要求我们应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受教育者能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乐趣. 对数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每名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这些都是《标准》中提出的评价内容所强调的.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关心的不仅仅是活动的结果,而且更要关心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去研究不同数学层次的问题,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

让学生经历“使用各种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另外,经历了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亲身体验,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一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用性,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学以致用也正是新的教育理念推崇的.

2. 对现行数学活动教学的再认识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够落实,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活动最终的本位价值就不能够实现. 而且这种能动性、自主性应该是思维上的,而不是行为上的. 比如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能画一个60°角吗?

(生)能.

(师)怎么画?

(生)用量角器,三角板.

(师)好,那能不能画一个75°的角呢?

(生)能.

(师)怎么画 ?

(生)用量角器,三角板.

(师)我们用量角器可以画一个75°角,那三角板怎么画 呢?

(学生1)用两个三角板,把一个45°的角和一个30°的角拼在一起就是75°角.

(师)用三角板还能画哪些角呢?

(学生2)还能画15°,30°,45°,60°,75°,90°,105°,…

(师)也就是15°倍数的角,如果是55°呢?

(生)用量角器.

(师)三角板能画吗?

(生)不能.

(师)三角板只能画15°倍数的角. 你能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吗?

(生)能,用量角器,先量出已知角.

(师)好,请同学们自己操作,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通过复习知道:0°到 180°的角都可以用量角器作出,特殊的角可以用三角板作出,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不知道.

(师)今天就来学习用尺和圆规的尺规作图.

这是一节公开课的引入,教师的问题反而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教师从60°这一特殊角入手,推进到75°角,虽然不是特殊角,除量角器外,仍然可以由三角板作出. 进而归纳出可以由三角板作出的角的特征. 上课老师精心设计这些问题的现象很容易看出,学生是被动应付,根本谈不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等活动得出这些结论:量角器可以作出0°到180°的角,三角板可以作出15°倍数的角.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这堂课要讲的主题:用尺规作图方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这样学生有其思维的空间,在弘扬个性的同时,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 教师看似完美的设计,其效果远不及学生自己的活动感受.

3. 数学活动教学的作用

由于“学生的身心状态、内心世界的巨变,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他们不再完全是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而是力求成为主动的探险者、发现者、选择者、设计者”. 数学活动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活动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让不同学生都有他的思考空间. 而学生的成功感得到满足以后,就会激起更高层次的需求.

例如,讲“平行四边形性质”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采用以下的活动教学的方法效果就很好. 自主研究,探索新知:打算在风景区的入口处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现在想在花坛里种上四种不同颜色的花,正好将花坛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把你的划分方案向大家展示一下好吗?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画图、交流等探究活动,得到很多不同答案,学生思维一下被打开,课堂氛围相当活跃.

然后教师请其中某一活动小组的所有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并一一说明理由. 这其中将会出现连接对角线平分平行四边形的方案,教师将注重该方案的解释,适时点拨. 学生将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及等底同高得到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自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 活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活动教学涉及学生的分组的问题,在学习活动的分组中应做到科学分组,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分组活动时要强调每个人都有讲话的机会,让每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最大限度地提高. 活动教学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其宗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 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多元化、自主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综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有较宽的知识面. 并且有较强的洞察能力,能将教学内容以最好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促进能力的培养,使学习真正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对于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一些生物、计算机知识及一些日常生活经验,才能将引入讲清楚,为后面的教学作好准备.

教师就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动状态,积极思考问题,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去认识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质;当然,数学活动教学任重而道远,在不断的探索中,相信我们会走出一条符合实情的活动教学的路子.

【参考文献】

[1]斯托亚尔.数学教育学[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张志勇.改革中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0(3).

[3][4]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9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片断一:以美激情——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大自然是一个真正的美的设计师。它是一个天才的雕塑家,一个天才的画家。它创造的一切,都是那么地和谐,那么地美丽。(课件展示大自然美丽画面有火红的枫叶、翩翩起舞的蝴蝶、挺拔的轻松、活泼可爱的海豚等等)

   师:这些美丽的物体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两边形状都是对称的,一模一样。

   师:你们知道它们的形状为什么两边都是对称的呢?

   生:这样显得美丽,好看。

   生:如果不对称,像蜻蜓、蝴蝶飞起来就不平稳了。

   师:老师来你们学校之前,我校六(1)班同学们非常愿意和大家交朋友,给每人做了一    个剪纸小礼物,大家打开信封看一看,你们拿到的是什么礼物呀?

   生1:我收到一个美丽的小金鱼。

   生2:我收到一张青松,这位同学是勉励我要像青松那样坚韧挺拔,顽强努力!

   ……

    师:大家收到礼物,开心吗?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礼物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生3:我们发现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4:我们把它们折了一下,发现两边一模一样。

    师:你能不能演示一下怎么折的?

    学生演示,教师补充说:像这样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数学上把这样的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

    师:刚才我们说了生活中有许多图形都是对称的,那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电脑逐一出示:蝴蝶、加拿大国旗、对称建筑、神州五号发射火箭(现场)、剪纸作品、“羽”(黑体字),要求学生判断。)

    师:出示“羽”(黑体),这个字的形状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齐):是的。

    师(拿出准备好的“羽”字):你们能找到一条直线,对折后使两边完全重合吗?

    生:能!只要沿着两个“习”字的中间对折就行。

    师:真能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大脑里折一折,能完全重合吗?

    生5:不能完全重合,如果对折,两个习字方向相反。

    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折一折验证一下。(教师演示对折,结果两个习字不能完全重合)

    师:如果两个习字怎么写,它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6:两个习字一正一反,这样写就不是“羽”字了。

    师:你们还能说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吗?

    生:能……(略)

    [评析:“对称”既是生活概念,又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活中的对称是一种和谐、公正、平等和美丽,如大自然中的鸟、鱼、人、树叶……。这里教师一开始就创设了一种以美激趣的活动情境和亲和的人际情境(尤其是神州五号发射火箭图片的出现和小礼物的交流),很好的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和强烈的共鸣。但怎样建立起数学中的对称(本课指轴对称)概念,严老师通过反复引导学生折一折、闭上眼睛想一想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自主地建立准确的数学概念。]

片断二:自学探究——认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许多是轴对称图形。请学生拿出剪好的平面图形。按要求自学:

⑴先判断一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汇报时要求说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说出为什么?

⑵动手操作验证。其中重点讨论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⑶通过对折来逐一验证,折的时候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学到别的折法,并找出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全班交流整理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发生争议。

    师: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现在请大家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赞成的要说明理由,反对的要摆出证据。

    赞成学生: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个三角形大小形状都完全相同。

    反对学生:他们能完全重合吗?

    赞成学生:能!只要把其中一个三角形旋转180度就行了。

    反对学生:照你这样说,“羽”字也是轴对称图形了。

    师:大家从他们的争辩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生:我们现在都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轴对称图形只讲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而不是旋转后。

    师:说得好。一定是对折后,而且两边要完全重合。

    ……

    [评析:平面几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经历了生活化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也就水到渠成。这里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在大胆猜想、辨别争论、实践验证,充分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自主探究者。]

    片断三:拓展升华——辩证地看待对称美的应用

    师:同学们去过故宫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故宫!老师带你们去看一下,请发表一下你们的感慨!(动画出示故宫的前景)

    提问:有没有哪位同学看出故宫在建筑上有什么特点?(讲究对称)

    师:世界上有很多建筑物都是轴对称图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世界著名建筑。(教师播放世界著名建筑图片:有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英国伦敦双塔桥、美国白宫、泰国泰姬陵等)

    师:这些建筑因为都具有轴对称的特点,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很庄严,很神圣……(略)

    师:看完世界著名建筑,再带大家去我国的苏州园林看看,出示园林画面,师旁白:“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但是园林的设计者们是如何理解对称的呢?

出示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师相机出示原文“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师(小结):对称是美的,但我们也不能把对称绝对化。对称和缺损,构成了自然界的另一种对称。在对称中求不对称,使对称和不对称保持必要的张力,这是对称思想的更深层的智慧。当你在认识自然的时候,留神一下,它是不是充满着对称;当你在探索自然的时候,请不要忘记用对称思想揭示它的奥秘。

    师:(评价丹师附小校园布局)昨天,严老师一走进丹师附小校园,就被你们美丽的校园所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拿起照相机拍了几张图片,现在严老师请大家运用对称的思想评价一下我们的校园布局(电脑呈现几幅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评价)。

    生7:我认为我们学校具有对称美,四栋教学楼正好构成以升旗台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生8:我认为学校的小花园很美,就像苏州园林那样。

    生9:我认为我们学校教学楼太过于讲究对称了,显得死板。

    ……

    师:同学们的评价似乎都有些道理。那学校的设计者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或者你们还有些什么样的建议可以课后向你们的校长或者总务主任提出来,好吗?

    [评析:生活是美的复合体,既有对称美,又有参差美。这里巧妙地引导学生在叶圣陶先生优美的散文图画中欣赏并感悟对称美在生活中的不同显现,既促进对称美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升华,同时又促进学生的审美思维呈现多元状态,形成具有反思品质的“对称思想的更深层的智慧”。 ]

    片断四:品味创造——剪纸活动

    师: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课件展示各种精美的剪纸作品)。你们知道这件剪纸艺术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吗?你们是否愿意剪一幅这样的作品回送给句容实小的同学呢?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学生剪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图案,并写上自己的寄语。

    [评析: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师生共同品味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既弘扬了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

    纵观这节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师注重创设生活与实践的人文情境,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