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管理学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问题的背景和含义
微粒观是最基本的化学观之一,来自具体的化学知识,是具体化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浓缩,是对微粒的总体性认识,同时也会对新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引领作用。微粒观的学习贯穿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整个化学学习过程,它能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一些自然现象,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认识。
新课程实施以来,化学观念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微粒观的生成既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手段,从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学习。其主要观点包括: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微粒有质量。
二、让学生逐步树立由
定性到定量的学科观念
水的电离平衡存在的客观性,决定了在平衡移动过程中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溶液中c(H+)与c(OH-)浓度变化的矛盾在对立中统一为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而正是因为水的电离非常微弱,才决定了H+与OH-反应的彻底性。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始终贯穿于水的电离平衡认识过程的始终。
一是从物质、原理的角度看本章的知识体系。(见图1)
二是从水溶液中粒子的行为看本章知识体系。(见图2)
溶质溶于水的行为,依据电解质电离的程度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使得分析溶液的视角从原来的只关注溶质转向了兼顾溶剂,酸碱溶于水及盐类水解导致溶液酸碱性的体现,恰好是溶质与溶剂电离出的微粒相互作用的结果,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进一步丰富了溶液体系的认知。贯穿整章始终的是微粒的来源、种类、数量及去向,整合物质进入水中的行为依次有反应、溶解、电离及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因此,以水溶液体系的认知模式来统领全章的教学,不断渗透微观相互作用与宏观表现的关系,可让学生逐步树立由定性到定量的学科观念。
三、基于微粒观的《水的电离》教学
本节课注重创设认知情境,首先通过Na2CO,溶液滴加酚酞后变红这一事实,让学生体会水中存在OH-;继而马上安排学生做测蒸馏水的电导率实验,并且通过实验建构水的电离的认知过程。本教学设计在于突破概念教学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在实验及活动中架构感知理论并达成知识目标的落实,建立分析模型或思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图3。
1.引入课题
教师展示实验: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提问:在Na2CO3溶液中,溶质并未提供OH-,那么OH-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是水发生了电离,那除了OH-外还可能有什么微粒?学生猜测:OH-是水电离产生的;还有H+。这样设计,可以从实验事实出发,使学生从只关注溶质转向兼顾溶剂,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猜想。
2.定性定量地了解水的电离
问题1:水的电离程度是怎样的呢?(要求学生预测水的电离程度)实验:用电导率仪测蒸馏水的电导率(测量蒸馏水的电导率;加热蒸馏水,测量电导率)。请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看能否证明自己的预测,并且说明理由。
对比蒸馏水和醋酸的电导率,你会得到哪些结论呢?学生讨论、交流,预测:水的电离是微弱的;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学生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比较蒸馏水、醋酸的电导率得出结论:水确实存在着电离,水的电离是微弱的,水是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受温度影响。
3.应用水溶液体系分析模型,分析碳酸钠溶液
学生应用模型进行分析,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水电离的H+与碳酸钠电离的CO32-作用的结果,水的电离受到了促进。这就应用并巩固了水溶液体系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血脂;血压;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6)09-0124-02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老年患者死亡原因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是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的重要的高危因素。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均与高粘滞血症密切相关,因此,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1]。高血压的综合干预主要是通过降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继而达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疾病细节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详细研究分析结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间居住在本社区的6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病例3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38岁-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6.32±6.19)岁,病程在1年-21年不等,平均病程为(11.03±2.07)年;对照组:病例30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39岁-7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46±5.90)岁,病程在1年-19年不等,平均病程为(10.76±1.5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两组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的问题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级;②患者至少存在一个可干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影响血压波动的生活陋习,如:肥胖、吸烟、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其他心脏病、酗酒、熬夜、饮食结构不合理、医从性差、焦虑、失眠等;③患者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管理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疾病细节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疾病细节管理具体内容: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影响血压波动的日常生活陋习进行评估分析,根据危险的分级,对中危组的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观察,而对于高危组的患者则每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观察;设定健康管理知识培训的专员,其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亲和力强,通过面对面或者通过电话的方式(对个别行动不便的患者采取上门服务)进行有效沟通与随访观察。同时对社区的医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社区医生到上级医院对慢性病管理进行学习交流,提升医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有助于提高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质量;结合社区自身特点,采用自我管理理念,并且发放管理手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并加强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定期在社区内组织患者听取高血压相关知识讲座,并对其进行讲解降压药物种类、服药时间、服用方法(曾有患者将硝苯地平控释片掰开服用)、剂量调整、饮食与运动、情绪调整、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等专业化、个体化的指导,进一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患者从被动变主动,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并且建立医患双向的信息交流平台[3]。
1.4统计学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见下表1:
3讨论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绝大多数的患者一旦确诊则需长期乃至终身治疗,临床主要采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降糖、降脂治疗,饮食、生活习惯改变等。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可防控性。疾病的细节管理是一种针对个人或者集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同时又具有显著的个体化差异的管理,力争对每一个研究对象建立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及生活方式的一个过程。疾病细节管理的主要宗旨在于对症下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目的在于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的产生等[4]。危险因素的控制是管理高血压患者重要的环节,其对于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并且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示,对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疾病细节管理后,明显降低了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并且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经过临床实践也证实了这种方法行之有效。本次研究也通过比较细节管理与常规管理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疾病细节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表明,经过各自的干预后,采用细节管理的患者其血压及血脂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较采用常规管理的患者改善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绝大多数的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其具有临床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程旻娜,李新建,王玉恒等.上海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394-397.
[2]王玉恒,程旻娜,李新建等.上海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膳食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398-401.
[3]陶敏亚,周浩,张一英等.疾病细节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影响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4):339-341.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借鉴与完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西方学者就针对传统心理学存在的诸多矛盾、冲突及弊端展开深入研究,在长期的分裂、反思与整合过程中,不同的理论流派和思想观点相互斗争与融合,当代西方心理学获得突飞猛进发展,逐渐形成了大心理观。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也促使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完善。
一、概述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具有的借鉴意义
随着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出现了众多的心理学研究理论,如自我效能理论、自身心理学理论、联结主义理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和新皮亚杰学派理论等,也实施诸多心理学专题研究,如后现代心理学思想、质的研究方法、认知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对我国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有着借鉴意义,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是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相关研究者的发展创新与开拓进取,西方心理学经历了一个分裂、整合、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构成了充满活力的、先进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也为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是当下脑科学、脑生理机制、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数据,也扩大了强化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需求。
三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建立在过往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有着本土化发展过程,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的。
四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应用范围更广,对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发挥的作用也日渐深远。
五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置身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及历史文化氛围中,反对将实验室研究结果作为最终结论,反对采用唯实证研究方法,而是倡导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二、探究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取得诸多新进展,这对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形成积极影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人们日益重视对西方心理学的引进与借鉴。现阶段,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管理心理学与时俱进的步伐。现简要总结如下:
理论体系不够完善问题。我国心理学理和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较多地吸收借鉴了西方相关理论知识,西方理论框架甚至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沿用传统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虽然时代有所发展,新教材不断涌现,但大多仅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出补充与修改,仍然存在诸多有待成熟与完善之处,我国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研究方法过于僵化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管理心理学领域惯用实验法、测量法、问卷调研法、统计模型法等方法,对管理心理学发展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国内管理心理学研究存在研究方法过于僵化的问题,有时虽然有所探索,但往往是浅尝辄止。
理论实践研究中国化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个体心理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差异,某些西方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如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既是如此。除此之外,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心理学家所具有的生活方式、时代精神、价值观、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也有所不同,直接影响到心理学家的学术活动。
研究领域的强化拓展问题。我国管理心理学虽然历经多年的发展,仍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管理内容与管理方法、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等方面存在西方相关领域研究的印记,而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当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用领域应有所拓展,需要进一步的革新和完善。
三、完善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策略
针对上述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可采取如下几项策略予以完善:
构建合理的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需立足我国国情,一是认清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交叉性、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准确把握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二是积极利用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诸多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合理继承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并做到补充不足与纠正错误;四是研究活动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及社会特点,从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
采用多元化的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原有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因忽视了科学研究中人的地位及作用,易于使管理心理学研究陷入困境,为此,应采用多元化的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在贯彻质与量分析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可运用社区研究、观察研究、谈话分析、新闻调查、历史研究、传记研究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方法,强化研究方法对管理心理学发展的作用。
认真对待理论实践研究中国化问题。总体而言,我国管理心理学中国化过程大致经历了酝酿期、孕育期和整合期三个阶段,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管理心理学理论实践研究应该关注中国化问题,研究讲究针对性,立足于中国国情基础上,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展开细致的研究活动。
积极拓展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为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支撑,但大量研究实践表明,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人们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需要拓宽研究领域,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及新工具的引导,也需要在组织文化、激励措施、领导艺术等诸多方面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肖冬梅.心理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分析[J].商情,2012,(48).
一、课堂制度是教学的一切保证
古语中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的课堂自古以来就是比较严肃的,现阶段很多教师或学者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较为轻松式的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这种课堂并不适合我们的学生。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课堂教育方式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课堂制度是教学的一切保证。课堂上的一切制度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防止学生不参与课堂,同时针对我国在设定班级时的人数情况课堂制度也便于教师管理。初中数学思维逻辑又比较强,即便是教师想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也必须以课堂制度为前提。
二、灵活管理学生
所谓的灵活管理学生就是要求教师不能将所谓的教育体制死搬硬套,明明学生都很积极,却还有选择较为严厉的课堂教育方式。灵活管理课堂并不仅是指教师单纯的管理课堂,更多是说教师如何把握课堂。以下几点是灵活管理学生要注意的:(1)教师的课堂开端要新颖。我们的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也会产生较大的兴趣。比如,初中数学中计算圆柱的面积、体积的问题。这种枯燥的计算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枯燥。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身边常见到的圆柱体建筑引入课堂,让学生产生兴趣。(2)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最容易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手段。因此,教师在讲解之后,必要的提问是很重要的。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问题的提问必须要有一个度,如果太难,根本不会起到提问题的作用,并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还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
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大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1 缺乏保障机制的管理队伍
目前的高度教育每年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每年都在大规模的进行扩招,这就预示着学生人数必定越来越多。然而学校的师资队伍却没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辅导员和学生比例严重失衡,辅导员人数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管理质量。另外,高校的管理者不能主动摸索新形势下的管理规律,也不能主动与时俱进更新知识,难以跟上大学生思维和要求,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和知识积累,因此也就必然产生管理的断层。还有一些辅导员本来就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没有把教育学生作为自己的工作立足点,因而缺乏工作热情,也就不能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1.2 波动较大的社会环境
目前各高校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这使得高校的学生管理者不能很快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尤其是在学校管理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新课改更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另外,高校环境的变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发挥,因为现在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教学法,各专业班级没有固定教室,因此使得学生不能长时间与老师探讨交流,致使纪律散漫一盘散沙,形成管理盲区,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协调,这必然给大学生的校园管理带来许多困难与挑战[2]。
1.3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自身问题
简单来说,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思路是“轻教育、重管理、轻服务”。教育管理体系具有单向性,主要是从上至下的以层级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管理模式和以外部评价为主导的目标管理方式,致使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育内容和手段具有单一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定向培养、单向灌输,基本教育模式是“大一统”,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此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也制约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手段
2.1 以提升素质能力为目标,建设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新队伍
(1)完善选拔机制。当前高校选拔辅导员时存在非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问题,往往忽视了专业背景和综合素质的考量,高校应该尝试建立辅导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支援能力三个维度寻求一套适合评价辅导员能力的标准,对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加以规定。(2)强化培养机制。高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引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方向,对辅导员队伍实施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辅导员的思想修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可以尝试建立属于辅导员自己的专业组织,提供专门的学习网站和学习基地[1]。(3)健全考评机制。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根据辅导员所带学生专业、年级、班级的差异进行分类考评,在考评过程中建立专门考评小组,采取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级相结合的方式,并允许辅导员对自身考核结果进行质询。
2.2 认真制定和落实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综合测评制度
加强大学生管理需要有一套严格的量化手段,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测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虽说这种考核还不能形成绝对权威约束力,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提升大学生管理水平。在平时的管理中,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做到遵纪守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把这些内容纳入考核范围之中,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的自律意识,增强自我朔造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将综合成绩测评与评奖评优联系起来,同奖学金、助学金挂起勾来,从而提高关注度和影响力,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管理水平[3]。
2.3 以“育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树立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新观念
(1)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营造平等、民主和高尚的文化氛围,形成全新的群体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学校发展和自我发展统一的认识,并将这种认知进一步内化为自我管理的行为。(2)采用“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当代大学生个性很强,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大感情投入,才能真正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和学生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性格、特长、发展需求,从而根据倾向性和可塑性等特征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3)运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它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便利,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与视野,使人与社会更近了一步,这为高校培养当今社会全面发展性人才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工作结合当今网络信息,将学生的思想政治与生活带进网络,构建良好的网络校园,从而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
三、总结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其特点和规律,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是发展的、开放的,需要教育者认真审视和关注。要强调一种温和人性的管理模式,使教学管理从人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传统的刚性管理、硬性强制,民主对话将受到普遍的认同和欢迎;制度的负面效应及时消解,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旅游管理 实践性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58-05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实践性教学探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中的旅游管理专业同时也得以迅速发展,因此该专业便成为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型、复合型旅游实用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培养既有大学层次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它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它的实践性教学正处于逐渐摸索的过程。所以不少的高职院校仍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理论知识很丰富,而实践经验却很少;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不能均衡发展,这并不适应旅游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而且面临着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行业大背景,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过硬的职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实践性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
一、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及加强实践性教学重要性的分析
从事旅游管理研究的人都清楚,旅游管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在其实施其教学中,应该把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实践性课程的主要内容。作为实践教学,在现代高职教学实施中,与其进行的理论教学应该是同等重要而且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的。它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使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熟悉未来职业及获得新知识之目的,这也是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它的行业指向性是非常强的,主要是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就更有必要考虑本行业对管理层面人才的特殊性需求。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应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大方向,要想达到目标就很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实践性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过去,由于在旅游管理教育中比较重视的是理论教育,而对于实践性比较轻视,从而使得旅游企业的内部技术型方面的人才缺乏,而技术创新型的人才更加匮乏,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高技术含量少,所以造成在国际旅游这个大市场上缺乏应有的竞争力。介于我国社会对所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那么高职和高专旅游管理教育,就应该而且必须按照社会需求,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拓宽其服务功能,增强其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大力提倡工学交替,加强与各相关行业、企业的联系,充分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性教学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比如,以为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几节实习课程就好象等同于完成了实践教学,可事实上,二者是不同的,我们所进行的实习解决的是实践教学的动手能力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是学生对旅游行业工作性质的理解。更何况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活动多只是局限到酒店的,这样一种单方面的强制性实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旅游管理本专业的认可度。
有的还会误认为,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技能培训的课程即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课时量有所增加,而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况且作为普通的高职院校,培训师资相对比较匮乏,从而也使得技能培训课程更多地是流于形式。
(二)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操作仍存在一些困惑
旅游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特点一般具有野外性、流动性,因此一来,实习费用高;二来各院校所安排的实践教学费用缺口非常大,外出实习各项目多由学生自费,使实践性教学的开展难度也增大。旅游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本身的要求就高、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对于要带队外出实习的老师来说,无论从体力上还是精力上的付出以及所承担的风险都比在教室授课的老师要高得多,当然老师也就不太愿意承担。
(三)旅游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据一些权威资料所作的统计,在全国人才市场上缺口比例较大的人才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也算是一类,但另一方面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实际情况不是旅游单位不需要人才,更多的原因是,毕业生认为有两个不稳定因素,即:旅游业职业相对不稳定和收入相对地不稳定,社会地位也不太高。据我所了解,06级的毕业生有不少通过了导游资格的考试,可最终没有选择到旅行社去从事相关工作。
(四)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在课程和设置方面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多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例结构大体是:公共课大约占总课时的15%,基础课大约占总课时的30%,专业课大约占总课时的40%,实习与技能大约只能占总课时的15%左右。虽然,这样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扎实、深厚,但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相对较少,实践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比较笼统;由于在其教学计划中教学实践的环节安排少,有时还会挤掉教学实践的课时,这样一来使得学生根本无法在实际的操作中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应有的操作技能。
(五)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应该说,不少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还不完备,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指导教师各行其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另外还有诸多非常实际的问题存在: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教材;硬件设施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对实践教学深度的探究不够,还不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能力不一,影响实习效果等等。
三、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分析
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针对上述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开始尝试对其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法及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专业教学一般应包括四大阶段,即: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了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应该根据各校各地的实际努力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目标。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由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组成。
(一)校内实习基地建立
这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根据社会实际之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一般会包括: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实训室。培养目标规定的许多能力的掌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反复练习,所以仿真模拟设备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具有特别明显的作用。其具体实践性各个项目具体包括:
1.导游基础与业务实训;
2.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训;
3.旅游电子商务等计算机应用实训;
4.旅游地理实训;
5.综合技能实训。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在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依托行业和社会资源,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旅游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内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依托行业与产业,高职教育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首先,在校外可选择社会美誉度高、经营管理先进的旅行社、酒店、景区,通过考察、评估、协商和签订协议的方式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档次递进、地区分布合理的实习基地系统,为学生实习提供广阔的天地。其次,还可以聘请旅行社和酒店管理方面的精英人士不定期地给学校师生进行专题讲座。其目的是让学校内的师生了解当前行业最新的资讯和业界动态;使学生坚定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情,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方向的把握,并充满信心。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形成的是双赢的局面。一方面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学生进入旅游企业后,可唤起老员工的激情,这股新的力量能快速刺激心态“老化”的老员工,使他们重新被激活。同时也是给企业带去新鲜血液,使企业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旅游企业也可以从中发现人才和遴选人才。
目前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建立起了几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另外,学生在放假期间也可以自主联系一些旅游单位进行实习。
(三)课程认识实习模块
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第一学年专业课的学习主要应开设专业基础课,这一阶段,实践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让学生对未来将可能从事的工作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对其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认知。
(四)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就其培养目标的设定,就是要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们仅凭在课堂上所学的那些专业知识不可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因此客观上就要求学生必须进入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从而认识并充分地了解社会,走出去,就是走向开放的社会,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观摩知名的旅游企业,通过观摩了解企业的运转情况,让学生的眼界更开阔一些。积极地引导学生为社会服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设计旅游路线,导游讲解等,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请进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请相关人员来校做讲座,一来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世界及国内当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二来也能够给学生适当介绍旅游企业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如何求生存求发展的,以及在旅游企业中一些青年员工在公司的成长经验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能较好地对社会有相应的了解,并懂得竞争所具有的残酷性和激烈性以及创业的种种艰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对新入校的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专业介绍时,不妨请知名旅游企业总经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专业思想教育。
在学生实施课程学习阶段,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是直接聘请旅游企业资深从业人员进行授课。或带学生去企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直接接受其教育,这样一来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尽可能地做到与社会同步发展,非常及时地发解行业信息。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落实的对策
(一)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科学内涵的认识
实践性教学是将专业知识作的转化。这就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就是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即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相结合的能力;实践性教学还将有助于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从事旅游产业的工作,其中具备服务意识最为重要,因为知识和技能都是后天通过各种渠道是可以培训的。而提高学生服务意识的最佳时机就是学生接受旅游理论知识和学习服务技能的时候;实践性教学就是对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去感受。同时熟练的技能必须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才能达到目标,因此要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时间和训练次数,在教学计划中明确予以规定。 理论学习是我们学生学习的弱项,如果我们按精英教育的方法,课堂上理论过多,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而他们的强项是实践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如何挖掘这些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去因材施教,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因此,我们要根据生源特点,着力在实践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在用中掌握理论。在具体实施实践性教学时,原则上应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以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深入讨论为手段,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的分量,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灵魂深处真正意识到,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迅速进入角色,胜任工作,得到社会广泛承认。
(三)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努力传授就业技能
学生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有可能系统地掌握实践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而作为老师更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或不足并采取措施及时地去补救。
(四)尽力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为教师应努力地去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充分有效地利用比如Internet网、多媒体教室等较先进设备来开发实践性教学,全方位地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得以锻炼和培养,并强化其技能训练。
(五)较好地解决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将面临的困难
1.对实施过程进行合理规划
在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正确选择实践单位,让学生带岗实习,独立操作。
2.进行规范化管理
首先,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需要建立起相对比较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对此应尽可能地去选择那些典型性强、内容比较丰富、效果比较明显、交通比较方便和食宿费用相对比较便宜的地点和单位。其次,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详尽。第三,需要领导管理的加强,相关领导应应亲自把把关,从实践教学的准备到实践教学的实施、监督与成绩考核的全过程。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本人应该是具有较突出的业务技能。另外,由于旅游专业的操作技能与管理的理念更新率是相对较快的行业,这也就要求教师要跟上行业发展,及时更新讲授的知识。因此,作为指导教师要努力与自己所教专业的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可能的话教师本人应经常深入相关企业和部门见习。
(六)提升实践课程教学,建立相应的配套实践基地
1.增加案例模拟教学,积极开展实训课程教学
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开展饭店情景模拟、带团过程中的情景模拟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就可以系统地将各类服务程序、管理方法和技能掌握起来;从而让自己的应变、协调、社交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素质得以提高。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既能增强参与意识,还能让师生的思想得到较好的沟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这样的硬件是基础,必须要充实。大家都清楚实习基地是需要载体来进行的,而实习基地就是实践性教学的最好的载体,它也可以说是学生的“练兵场”、“习武地”。作为学院得依据学院专业需求,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要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让学生从中大获收益。对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应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相关的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高职院校一定要充分有效地去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基地给学生实习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努力去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为今后走出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校外实习基地,应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本行业和社会发展之需要来开发一批具有实习实践价值的单位作为其实习基地。
总之,总体要求实习基地既要体现旅游专业的特色和水平,还要体现其本基地所具有的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这样一来不仅能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当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一方面不仅能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自身能力素质得以大大地提高。
(七)加强实践性教学
将其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尊重人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实现理论升华,形成一种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循环模式。
整个实训体系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专业课堂内的实践性教学
大部分专业课有课堂实训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形象化,可采取以下多种形式:
(1)案例分析法。案例教学着重启发和挖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
(2)管理学习法。旅游管理类课程中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在限定条件下的模仿练习解决。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外部条件,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愿的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分析和决定,然后进行比较,在小组之间决出胜负。
(3)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把旅游企业事业中的某些工作岗位,尤其是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搬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加深理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位表现。
2.实训课的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教学与普通文化课教学是不同的,学生的操作训练是从模仿开始,由简单到复杂,由分解动作到连贯动作,由单一动作到复杂动作,在模拟实验室内教师的指导、示范下练习。
3.认识实习,巩固基础知识
认识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二是在假期安排课外集中实习,努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生产实习,培养高技术型应用人才
生产实习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实际,感受现实。其主要的实习方法主要是校外实习。我校与一些大的旅游企业和相关行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从而为在校学生和当地的旅游企业架起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教学的需要,校外生产实习要求学生直接参与旅行社或酒店主要岗位的实习、管理实习,企业和学校共同评价、考核学生实习成绩。其重点应放在对具体岗位技能的掌握上,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时达到直接上岗的要求。达到规定的技能标准外,还需要在主要管理部门实习,掌握各部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成为知识型、高技术型应用人才。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彻底根除头脑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
在我国,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要与发达的国际旅游市场接轨日益加强的今天,旅游行业对相应人才的要求将会是越来越高,这就为我们高职院校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作为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应该是适应社会、行业发展要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更应该真正意识到实践性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同际旅游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复合性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岩,张炼.产学研结合解决高职发展瓶颈问题[C].第二期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专家理论研修班讲课稿[A].
[2]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
[3]马海燕.论内涵型发展期的职业教育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17).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血瘀证;地高辛;药代动力学
摘 要: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血瘀证对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按血瘀程度及心功能状况分为两组,第1组34例,血瘀较轻,心功能为Ⅰ~Ⅱ级,第2组38例,血瘀较重,心功能为Ⅲ~Ⅳ级,两组患者均口服地高辛片0.125~0.385mg d-1 ,用荧光偏振酶标免疫法检测地高辛的稳态血药浓度,同时以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用Bayesian一点法拟合地高辛的个体药动学参数,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地高辛药动学参数间差异. 结果 随着血瘀及心功能损伤的加重,地高辛的分布容积显著减少,清除率显著下降,AUC显著提高,血清中肌酐显著增高. 结论 地高辛在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存在差异,肾功能衰减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Keywords:heart failure,congestive;blood stasis;digoxin;pharmacokinetics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blood stasis on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of digoxin.METHODS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blood stasi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blood stasis degree and heart function.The first group(heart functionⅠ~Ⅱ)included34cases with light blood stasis,while the second group(heart functionⅢ~Ⅳ)included38cases with serious blood stasis.Patients of both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digoxin tables0.125~0.385mg d-1 orally.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was used to measure serum steady state digoxin concentra-tions,the method of one point of Bayesian to calculate digox-in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parameters,and the pharma-cokinetics parameter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ly.RESULTS With the ggravation of blood stasis and heart function damage,the Vd and CL of digoxin decreased markedly,but AUC of digox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 The pharmacokinetics parameters are differ-en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blood stasis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and the kidney function decrease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this difference.
“辩证施治”是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核心,阐明药物与不同“证”患者机体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揭示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关键问题之一.1986年田中茂发现,三黄泻心汤中多种化学成分的血药浓度在便秘实证患者和正常人体内有所不同,但其未进一步研究“证”与药代动力学间的关系.1991年,我们在研究中药药动学、证本质及中药有效单体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证治药动学”(Syndrome and treatment pharma-cokinetics),指同一药物在不同“证”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别,这种差别明显影响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分析对象既可是中药,又可以是西药.证治药动学试图将中药的药动学与中医证的变化相结合研究,对阐明中医临床用药的辩证施治和提高方剂的临床疗效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已实验证实,正常动物和脾虚血瘀证模型动物对川芎等中药中的药效组分的药动及药效有显著性差异[1-9] .我们以地高辛为工具药,旨在进一步研究地高辛在临床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体内药动学的差异,以临床病例验证“证治药动学”,并初步分析其规律及产生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血瘀证住院患者72(男39,女33)例,以口唇及指甲紫绀、血流动力学异常、静脉曲张、淤血性肝肿大、肺淤血、双下肢浮肿等指标判定患者为血瘀证[10,11] ,并以上述血瘀证的程度(结合心功能的受损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34(男19,女15)例,血瘀程度较轻,心功能受损程度多为Ⅰ级(含8例Ⅱ级),平均年龄(53.1±9.6)岁,平均体质量(58±11)kg;第2组38(男21,女17)例,血瘀程度较重,心功能的受损程度多为Ⅳ级(含6例Ⅲ级),平均年龄(62.4±11.7)岁,平均体质量(57±12)kg.荧光偏振酶标免疫分析仪(TDX)、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程序包、地高辛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地高辛质控试剂盒及高速离心机均为美国雅培公司产品(Abbott USA).地高辛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6.6889-5.538×10-2 Net(r=0.995,n=6),方法学平均回收率为(98.7±3.4)%,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3.7%和4.2%.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0.125~0.385mg d-1 的剂量口服地高辛片,连续服用时间至少15d以上(确保地高辛达到稳态浓度),并确认患者在监测前1wk未合并使用过影响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的其他药物,在第16日给药后的6h采静脉血4mL,离心(2500r min-1 ,5min)分离血清,将血清分为2份,一份用TDX分析仪测定地高辛的血清浓度,另一份以苦味酸法测定血清中肌酐的含量.统计学处理:将两组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的测定值,在微机上以地高辛代动力学程度包用Bayesian一点法拟合患者个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12] ,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药代动力学参数、肾功能、地高辛血药浓度等指标的差异,将心功能的受损程度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及肾功能等指标做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中肌酐和地高辛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中肌酐含量及地高辛的稳态浓度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2.2 药动学结果
以Bayesian一点法拟合每位患者的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两组患者地高辛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见Tab1,统计学比较表明,地高辛在两组患者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存在(P
2.3 相关性分析
将患者的血瘀程度按心功能受损程度分别与患者的年龄、地高辛的稳态血药浓度(Css)、地高辛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Ke,Vd,CL,AUC)以及患者的血清肌酐含量(Cr)做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结果分别为0.63,0.71,-0.71,-0.89,-0.82,0.78和0.88,从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随着血瘀程度及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肾功能相应降低,导致地高辛在患者体内的分布容积及清除率相应减少,稳态血药浓度和曲线下面积相应增高. 表1 地高辛在CHF患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略)
3 讨论
3.1 血药浓度的变化
第2组患者血清中平均肌酐水平及地高辛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均显著高于第1组患者(P
3.2 临床药动学变化
地高辛在第2组患者中的药动学参数与第1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
3.3 影响因素分析
地高辛在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肌,93%以原形地高辛经肾脏排泄出体内,心衰时,肾血流量不足使肾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肾损害,肾功能下降;骨骼肌血流量的减少阻碍了地高辛向骨骼肌的分布,使Vd 减少,而肾功能的下降必然使CL随之减小,这一结果与文献[13-15]报道基本一致.此外,血瘀的加重而导致血液的“浓、粘、聚、凝”,必然使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容积Vd 减小,这是引起地高辛的CL和Vd 减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心功能对地高辛药动学的影响可归究为心功能不全累及肾功能损害和对外周血管的慢性收缩,使地高辛分布和排泄发生障碍,导致Vd 和CL减小.由此可见,地高辛临床药动学的改变主要受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在给药时应重视上述因素的影响,避免中毒发生.对老年人或心肾功能较差的患者建议日剂量不宜超过0.125mg,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3.4 血瘀证与心功能的关系 迄今,未见心功能受损程度与血瘀程度之间量化的相关性研究文献报道.中医认为[10] CHF导致的血瘀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血瘀于心,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二是血瘀于静脉,肝脏肿大、浮肿;但上述两方面均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的障碍.本文所选择的72例CHF血瘀证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受损,经比较发现,患者所表现出的血瘀程度与心功能受损的程度成正相关,我们认为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加深,引起患者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加重,进而导致血瘀程度的加重.总之,进一步量化研究血瘀证与心功能的关系,将对临床血瘀证的判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Wen AD,Jiang YP,Huang X,Fan YX,Zhang LH.Pharma-cokinetics of ferulic acid in rabbits with blood stasis [J].J Chin Pharmaceut Sci,1995;4(4):199-204.
[2]Wen AD,Song L,Huang X,Ren P,Jiang YP,Zang YM.Pharmacokinetic of ferulic acid in blood stasis rat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5;16(2):140-141.
[3]Huang X,Ren P,Wen AD,Wang LL,Zhang L,Gao F.Phar-macokine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yndrome and recipe:A hy-pothesis and its test [J].World J Gastroenterol,1999;5(11):1-10.
[4]Wen AD,Huang X,Song L,Jiang YP.Determination of Te-tramethylpyrazine in Serum of Blood Stasis Rat by RP-HPLC [J].Yaowu fenxi Zazhi(Chin J Pharmaceut Anal),1994;14(4):12-15.
[5]Huang X,Ren P,Wen AD,Ma Y,Song L.Pharmacokinetics and hemorheology of Tetramethylpyrazine in Rat with Blood Stasis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4;15(1):71-72.
[6]Huang X.The concepts of recipe-derived component spectrum and target component in vivo/serum and their significance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9;20(4):277-279.
[7]Ren P,Huang X,Zhang L,Wang YM,Wang LL.Relationship between double peak of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of serum te-tramethylpyrazine and hemodynamic effect following atrial com-pound formula ligustici wallichii franch decoction to the anes-thetized dog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2000;21(7):S157-S160.
[8]Ren P,Jiao K,Li YC,Huang X,Zang YM,Wang YM.Differ-ent effects of tetramethylpyrazine and/or ferulate on hemody-namics in anesthetized dogs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9;20(9):797-799.
[9]Jiang YP,Wen AD,Huang X,Zhang YM,Zhang LH.Pharma-cokinetics of Tetramethylpyrazine Phosphate in Healthy and Blood Stasis Dogs in vivo [J].Zhongguo zhongxiyi jiehe zazhi(Chin J Integrated Tradit Western Med),1996;2(2):132-134.
[10]Chen KJ,Shi ZX.Practical blood stasis [M].1th ed.Beijing:Renmin weisheng chubanshe(People’s Health Press).1999:290-294.
[11]Li S.Chinese clinical book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M].1th ed.Beijing:Zhongyi gugi chubanshe(Tradi-tional Medicine Ancient Books Press).1996:502-506.
[12]Sun ZX,Shen LL,Li GR.Application of Bayesian one-point method on digoxin administration plan [J].Zhongguo yaofang (China Pharm),1993;4(6):23.
[13]De Smet M,Schoors DF,De Meyer G.Effect of multiple doses of losartan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single doses of digoxin in healthy volunteers [J].Br J Clin Pharmacol,1995;40(6):571-575.
[关键词]管理转型 管理环境 管理内容 转型管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C9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7-0054-05
角逐国家竞争力正成为全球化下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而国家竞争力建立在企业竞争力基础上。增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需有行动,更需要思想和理论。从企业组织的生存环境出发,把握企业变革与发展的一种思路是“环境―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绩效)”范式。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的环境变化有三个要点:一是行为主体的自然与社会责任要求;二是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快速变化;三是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的制度变革。三者作为企业的外部条件对企业发展正产生重要影响,也向管理学界提出深入研究管理变革、创新与转型的新课题。为促进研究,下面对入世以来有关讨论作简要回顾与探讨。
一、环境变迁与管理转型
中国入世的制度变革效应是显然的,制度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使中国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搞活。国外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本土化战略在使中国得到不同于以往开放的资源来源、资源开发、资源综合的新途径的同时,使国民得到了一个比以前更为直接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更多本土企业走出去。而不论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使中国企业面临一个如何变革和管理转型、提升管理能力的问题。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经营同时带来了许多管理经验与管理方法,对促进国内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国企业要在国外市场经济上站稳脚跟,取得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就不能死抱原先国内经营的管理办法,而要适应东道国的市场特点与消费习惯,从根本上进行管理变革、创新与管理转型。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管理转型。范保群、认为,随着网络经济和全球化竞争的发展,企业环境的动态不确定性特征日益增强。这种增强使以往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竞争战略分析框架受到挑战,传统的主流竞争战略理论中强调内部资源特点与能力积累的思想及SWOT分析方式也因此而显现出发展的要求。为此他们通过对竞争环境和传统竞争战略分析框架的回顾,在已有商业生态系统竞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分析框架,重点讨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维持、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四大问题。并建立起审视机制和重组与重构商业生态系统的应对策略。[1] (P3-10) 陈宏志也指出企业外部环境的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特征。他认为,近10年来世界技术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加快, 技术创新的学科交叉性加强、复杂度和成本增加;世界市场竞争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竞争焦点转移,由成本转向产品性能、质量乃至新产品开发速度上, 竞争的地域也逐渐由区域扩展到全球。而包括狭义的客户和供销商、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的顾客需求变化则主要表现为:顾客从关心质量到关心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改进,直至个性化需求。市场需求从产品基本功能向多样化、多种产品附加特征转变。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使企业不得不改变过去的战略,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增强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处在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中的企业发展, 没有“最完美”的战略范式,只有“最适合”的战略范式, 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范式。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快, 企业经营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 企业经营管理重心、企业战略管理范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2] (P71-74)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与管理转型。从经济社会形态到管理形态的转变是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研究路径。乌家培认为,社会经济转型必然导致管理转型。目前中国正经历着双重的社会转型: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和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与双重的社会转型相适应,中国还经历着双重的经济转型:即从传统的工农业经济向新兴的信息(知识)经济转型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转型。还有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集约型转型。传统经济的管理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如泰罗的科学管理、福特流水线生产的大批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等,在工业时代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进效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与工业社会的管理不同,信息社会的管理更注重信息和知识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作为管理基础的组织形式也不再是金字塔式等级分明的官僚型组织结构,而是富于柔性的扁平型网络型组织结构,甚至还具有虚拟组织形式。近10年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带来企业管理的巨大变化,正在引发管理转型。[3] (P5-7) 蔡茂生认为,以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当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引导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而经济社会的转型势必是管理的转型。一是传统战略决策的基础和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二是传统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管理机制不适应新的环境;三是实物资本与知识位置的转换,导致管理的重心转移;四是管理日益全球化;五是管理手段信息化。显然,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发展的要求;经济转型必然引起管理的转型,催生新的管理模式。[4] (P8-11)
二、管理转型的内容
宏观经济管理转型。朱建中指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经历过两个阶段和一次转型后,目前正进行第二次转型和进入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建国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建立和发展阶段,也是我国在同一管理客体基础上进行管理的最长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管理客体的变化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客体发生实质性变化,要求管理的第二次转型,进入第三个阶段。这包括两个层次和两种方式的转变。两个层次的转变,即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尊重经济全球化规则和利用经济全球化规则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一是通过以配额、许可证为代表的数量限制,保护弱小产业的发展;二是利用环境标准、技术标准、进口限制等,为国内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赢得成长时间;三是利用反垄断法,防止在若干领域由于外商投资集中程度较高而居于支配地位,以保持市场的可竞争性和经济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四是对国内具体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扶持也可使用如发展军事科技,促进军用向民用转移,应用和开发研究走向市场化等间接手段。两种方式的转变,即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决策和以较大的储备应对突发事件和反经济周期。WTO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简单说来就是组织多边贸易、制定多边贸易规则、解决贸易争端,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决策和规则的制定,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宏观经济管理须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为目标,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第三次转型,最大限度地消除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给宏观经济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适应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宏观经济管理机制。[5] (P54-57)
企业管理转型。对与管理信息化相联系的企业管理转型内容与特点,乌家培归纳为12个方面。(1) 在管理目标上,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在完成本身任务的同时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义务,更多地参与公益活动。(2) 在经营重点上,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3) 在生产方向上,企业从为增加供给而生产转向为满足需求而生产,更多地采用定单生产,加强定单管理。(4) 管理主体从资本家、职业经理人变为以企业家为主包括员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管理的群体。(5) 管理对象中的劳动者,除“蓝领”外,“白领”的人数和比重大大提高,更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管理,以提高知识劳动的生产率。(6) 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为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和知识来进行管理。(7) 在组织结构上,垂直的层阶式组织趋向扁平化,管理决策下移,高层与基层可直接“对话”;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如矩阵型、网络型、虚拟化的组织形式大量涌现。(8) 管理中重视分工,但更强调集成和整合,跨部门、多部门之间的协调,职能调整和流程重组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9) 管理由内部向外部延伸,出现如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新内容,在企业内部相对于战术管理、操作管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空前提高,战略管理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掌握企业外部环境变化,以及预测未来、从未来审视现在。(10) 从传统管理转向现代管理,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管理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创新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以及项目管理、业务外包等管理形式。(11) 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向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的关系,竞争情报分析与管理、谈判和合约管理等变得流行。(12) 管理的范围突破了国界,扩展到全世界,企业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发展,使跨国管理成为可能。[3]
企业战略管理范式转型。陈宏志认为,企业战略管理范式是由多维战略要素构成的有机成长协调系统。要素的不同组合会造成不同的结构,引致不同的功能,为此,转变企业战略管理范式主要表现为战略要素的不同组合。企业战略管理范式转型的内容与途径是:(1) 挑战惯例, 形成新的适合于现在与未来的企业心智模型。管理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走势, 尤其是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更会加强惯例的稳定性。这与瞬息万变的环境对企业的要求是不相称的。(2) 建立学习型组织。新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 要求通过采用正确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加速知识、技术、观念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学习型组织的一大特点是能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主动的适应性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由严格的垂直层级型向宽松的扁平网络型转变, 有利于内外部知识交流, 提高反应速度。(3) 重视无形资源的充分利用、积累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无形资源是最有价值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资源, 也是企业战略范式转型的可行性基础。从企业竞争力的视角出发,战略管理重点必须转移到培育异质性资源和核心竞争能力上来。异质性资源是一个组织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组织的独特的知识体系, 并以配置资源的流程和人员为载体, 属于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4) 建立企业经营绩效的全面、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寻求战略管理范式与它的关联机理。服务于企业战略管理,有利于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绩效评价体系,其包括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估两部分。非财务评估体系更加重视对员工积极性、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评价, 而恰恰是这些能力与资产从导向性来说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管理, 改进经营理念, 更有利于战略管理和增强核心竞争力。[2]
管理文化的转型。企业管理文化是联系新老管理的纽带,它的继承和发扬促使转型管理中的矛盾得到平稳化解,导致管理转型顺利完成。但管理观念、管理文化本身也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转型问题。乌家培认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指引和激励着企业的组织行为,调整和提升着企业的管理方式。世界一些著名企业,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多创立于工业时代,但在它们的优秀企业文化影响下,与时俱进地调整了业务和管理,在业务上从制造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在管理上从传统管理转向现代管理,如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价值链管理等,从而使企业重振雄风。一些企业往往由于文化底蕴差,经不起时代变迁的冲击,未能解决好转型管理中的一系列矛盾,以致缩短了企业寿命而使基业长青毁于一旦。[3] 陈宏志认为,战略范式转型有风险,需要精益求精和坚韧不拔,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支持是难以持续的。为此,实现战略管理范式转型需要培育一种乐于革新、允许尝试和失败的宽松的企业文化。富有文化内涵的企业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模式有适应性学习模式、发展性学习模式、过渡性学习模式和创造性学习模式等多种, 而创造性学习则是组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它以发明创造或采用新技术为突破点, 进行积极的根本性的系统重构, 以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2] 刘良认为,组织作为一个由人与目标耦合而成的共同体,要想健康发展就得不断变革、调整,变革、创新已不单单是组织与环境联动发展的需要,而且早已渗入组织内部,成为当代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组织面临的环境要求它迅速、经常地应对变化,变化可能发生在组织内部的微调上,也可能是组织结构上的根本性变化,从而导致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心理契约的变化,组织成员也会重新考虑与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而且这些变化增加了组织违反心理契约的可能性,因而重塑或整合变动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就显得十分重要。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对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付出什么同时又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雇佣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6] (P126-129)中国加入WTO之后,更多跨国公司进来,也有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这种进出之间,东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势在必然。管理学者们普遍认为:(1) 东西方管理文化的“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思潮开始影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文明的冲突、交流与合作,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永恒的主题和旋律,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间的沟通对话与和谐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 不同文化之间要互相补充,吸取各自管理文化的合理内核。西方管理学需要吸收东方人本管理思想,而东方管理学更应当学习西方管理理论,使东方管理学更加科学化、客观化。(3) 管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向是东西方管理文化的大融合。[7] (P39-45)
与企业管理转型紧密关联的公共管理转型。张丽曼在考察和审视建国以来中国政府管理模式三次历史性转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内部分权式转型、职能转变式转型和行为规范式转型的特征、原因和经验, 指出实现公共管理意识的根本转变, 需要克服全能型政府的“政府万能论”和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论”,在由全能型政府向效能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实现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新型治理模式。[8] (P1-5) 如何管理公共事业,提供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赵立波认为,与社会转型的阶段性相适应,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发生两次大的转型:一是政治主导型政府向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二是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社会转型导致的政府治理变革引发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变革与转型。转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事业向公共事业转变、国家包办向多元参与转变、“两公(公有制和公益性)模式”向分类发展转变、管办不分向管办分离转变、政事一体向政事分开转变、行政任用向契约聘用转变。[9](P72-76) 吴云等研究了中国入世对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和WTO 规则推动中国公共管理的转变。(1) 理念的转变,包括知识从垄断到分散;能力从全能到有限;作用从控制到服务等。(2) 结构的转变。公民、社会组织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到公共管理中去,如对公共物品质量和价格的听证会制度,向行政民主化跨出了一大步;公共部门将部分权力下放或授予某些社会组织(如各种协会),由其行使(或)公共部门的职能;一些非政府组织自主地承担起环保、社会、福利、人道救援、教育卫生的职责,分担政府的公共职责。整个社会公共管理呈现出公民、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多元模式。(3) 管理方法的转变:从规制到协调;从单向到互动;从官僚到顾客;从注重投入到关注产出。公民的广泛参与是中国入世以来整个社会的显著特点,它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公民参与水平的提高,民主化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从政治领域向公共管理的范围内渗透,公共管理范式也在渐进地进行转换。[10] (P53-55)
三、管理转型与转型管理的思想特点
转型管理的特征。企业管理转型具有从传统管理转向现代管理、从刚性管理转向柔性管理、从以物为本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从有形的“原子”管理转向无形的“比特”管理即虚拟管理或数字管理等性质。转型管理一般有两种混合模式,一种是板块式的机械性混合,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价格管理中计划和市场的双轨制,在并轨之前两种价格管理时有摩擦甚至冲突,另一种是渗透式的有机性混合,如我国实施的渐进式改革中老的管理体制并不是一下子就为新的管理体制所取代,而是在建立新体制的同时改造和提升老体制,使它们逐步接近而趋于一致,达到管理上新陈代谢的目的。转型管理表现为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或者说新、老管理同时并存的混合管理,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混合性。在混合的转型管理中,新、老管理的成分熟多熟少、熟强熟弱,在转型初期、中期、末期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有一个此消彼长和相互渗透、结合的关系。传统与现代、新与老的对立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因为老的管理是由新的管理变过来的。传统管理(如工业时代的管理)曾经一度也是现代管理(相对于农业时代的管理而言),不同时代的管理尽管有质的差别,但也还有共同点,有些管理因素会逐渐传承下去,比方说,管理是基于组织的,任何管理决不可能脱离组织而存在。这不会因时代变迁而使管理有所不同。[3]
蔡茂生通过总结中外管理转型的实践,归纳转型管理的思想特点。一是创新性。支撑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不是对传统理论的修补,而是新的概念和术语。如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虚拟组织、跨文化管理、顾客价值管理、绿色营销等。二是融合性。正如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依赖和相互更紧密联系一样,各种管理思想不是日渐疏远、背离、对立,而是多学派、多视角、多方法、多工具、多范式并存中的相互融合。相互融合使管理系统思维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全球性融合中,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与非理性主义的人本管理、硬的管理与软的管理的贯通是转型管理的主题。它们的相互融合,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同时是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过程。西方传统管理以追求科学和理性为主流,东方传统管理重视人文和伦理,追求人际的和谐。管理向人性化和软化转移,反映了东方管理思想更加适合新的环境。在转型的和未来的管理中,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依然重要,但将作为管理的方法手段纳入新型的管理体系中,人文价值将提升到新的高度。三是动态性。转型的管理面临的是快速变化的环境,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产生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转型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与环境在动态中保持其适应性。[4]
管理转型与转型管理同时是一个管理创新的过程。管理转型突出了管理范式的变化,但不断创新始终是新型管理思想的品格。创新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鲁兴启认为,在管理理念创新上,要建立知识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的基本理念,企业管理者应该十分关注无形资产的投入;在管理模式创新上,应该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关注核心的管理转到建设一个有能力支持沟通、建立人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内容的系统上来,以行动和知识的创新更快地反馈循环来对全新的经济环境作出反应;在管理组织创新上,要实现从金字塔型等级化的垂直管理向网络型扁平化的水平管理的转变;在管理方式的创新上,则应从消极地适应市场转向积极求变、创新,将企业管理从科学管理推进到科学加艺术的管理的新境界。[11]
[参考文献]
[1]范保群,. 战略管理新趋势: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3).
[2]]陈宏志. 论企业战略管理范式的转型[J]. 财经问题研究,2005,(8).
[3]乌家培. 管理转型与转型管理[J]. 学术研究,2006,(5).
[4]蔡茂生. 管理转型及其思想特点[J]. 学术研究,2006,(5).
[5]朱建中.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转型要求[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
[6]刘良. 变动组织中的心理契约重建[J]. 新华文摘,2006,(1).
[7]水. 论东西方管理的融合与创新[J]. 学术研究,2002,(5).
[8]张丽曼. 论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J]. 社会科学研究,2004,(6).
[9]赵立波.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初论[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6).
一、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科学内涵
职业生涯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从欧美国家职业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些国家一般都能够充分运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来开展工作,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并使其具备职业选择的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管理学说传入中国后,该理论在本土化方面也获得了一定发展。
关于职业生涯的涵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界定。简单来说,“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这整个历程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它包含一个人所有的工作、职业、职位的外在变更和工作态度、体验的内在变更”。
高校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开展和提供的、用于帮助和促进大学生成长,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的行为过程,它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设计、规划、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过程。
二、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特征
高校职业生涯管理与中学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独特性。大学生可以通过量表工具等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自我定位,以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等等。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具有独特性。
第二,发展性。人的职业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包括了生涯目标的确定、措施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等全过程。其理论不只是协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找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规划好未来职业发展历程。
第三,动态性。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是大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而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总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个人情况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因此,职业生涯管理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必须是一种动态管理,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并且贯穿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
三、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对就业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中,职业生涯管理包括职业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职业锚等理论,它对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做好就业准备、自如地应对面试和做好心理调试与职场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一)明确就业方向
长期接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人在进入高校后并不知道自己以后究竟要干什么,没有目标,没有任何职业理想。因此,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高校开展职业生涯管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职业道路。“职业理想是个人在深刻、准确的分析职业自我并在充分明确职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源于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职业期望。”一旦学生树立了职业理想,明确了发展方向,就会逐渐增强自身的职业意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明确了职业理想,才能确定实现职业理想的就业途径和方式。
(二)做好就业准备
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谋业意识。“谋业意识就是大学生在大学时树立一种职业是要谋划、是要提前规划准备的意识。”高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管理系统讲授社会职业和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在“自我认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性格、气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职业认知”的教学中关注当代职业的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职业认知的方法和途径,能够对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内涵、素质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上述基本知识最终落脚点定位在帮助大学生确定择业目标,主动适应职业的需要,从而为就业成功奠定基础。
(三)自如地应对面试
就业的过程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检验,而面试则是对一个人仪表气质、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最直接的考察。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面试所要求的良好心理素质,或不会推销自己,就盲目地去参加面试,失去了一个个良好的就业机会。职业生涯管理一方面可使学生学会在面试时推销自己,使学生明白应“努力发挥优势,从容回答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有个人的见解和特色,充分展示优雅的气质、从容的风度和机智的品格”。这样,赢得了自荐好感,往往也就达到了求职目标的一半。另一方面,加强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的信誉的培养,使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不急功近利,吹嘘自己,做到真诚、诚信、与人为善。
(四)做好心理调试与职场适应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的迅速变迁,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更复杂,影响因素更加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职业生涯管理更加突显其至关重要的教育价值,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做好心理调试,适应职场。
首先,教育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理性的择业观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高校应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适当的心理预期,不要期望值过高;教育学生明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国家需要第一的理念,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就业,从基层做起,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
其次,指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就业成功和挫折。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因而也往往面临着如焦虑、自卑、懦弱、压抑、苦闷等心理压力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