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调研报告范文

茶文化的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文化的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文化的调研报告

第1篇:茶文化的调研报告范文

武夷山这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城市,就是走创意产业发展之路崛起的。从2006年开始,该市根据武夷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灵山秀水的特点,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在保护环境和和发展经济上,作了有效的尝试和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总理今年在福建厦门考察时指出:创新赢得实力,创新赢得领先,创新赢得发展,创新赢得尊严!据国际经合组织的统计,服务业比制造业的发展速度高出一倍,而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比服务业高出三倍,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

为了宏扬创新精神,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本刊特发表通讯《茶都武夷 创意之城美如画》,以飨读者。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地带。武夷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中国的“天然氧吧”,

武夷山作为中国四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圣地,同泰山、黄山、峨眉山一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令人神往。用武夷山改革和发展局局长林明生的话说:武夷山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

是的,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太深厚了,可谓“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让武夷每一块石头会“说话”

武夷山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但是,石头自己是不会开口说话的。武夷山的石头会不会说话,如何让石头开口说话,让武夷山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武夷的灵山秀水与时俱进,突破武夷山发展的瓶颈,就成了武夷山需要考虑解决的首要问题。

提起武夷山,人们就自然想起了武夷茶,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大红袍,更是茗扬天下。如果说武夷山是中国的茶都,那是当之无愧的。

武夷人的创意可谓上天入地,惟妙惟肖。基于武夷岩茶的茶韵,武夷人创意出茶艺、茶歌舞、茶文化节、《大红袍红天下》的歌曲;在紫禁城外的端门大殿内隆重举行“乌龙之祖,国茶巅峰一―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仪式;在福州、北京组织“浪漫武夷,风雅茶韵”活动,“茶旅联动”,推介武夷山旅游,推介国茶大红袍;基于武夷良好的生态,创意出“回归自然,健康饮食”为主题的原生态美食节,举办中国(武夷山)老年文化旅游节,成立“中华不老城武夷山基地”;在旅游市场营销拓展上,开展“百座城市靓武夷”营销活动,与台湾阿里山建立“姊妹山”,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城市签订《区域旅游合作宣言》、《对台旅游合作意向书》;基于“大王峰”与“玉女峰”的民间传说,创意出“中国七,七情人节”等等。

经过两年多的策划和运作,武夷人已搭建起“一个园区、一个学院、一个中心”的科学、有序的发展构架。

“一个园区”,即“武夷山创意动漫产业园区”。是创意产业研发、展示的平台和各类创意人才、创意龙头企业、创意成长企业的集散地,将形成动漫作品开发、软件制造、影视创作、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创作等综合配套产业群。

“一个学院”,即动漫学院。由武夷学院引进外来投资者建设的“武夷动漫学院”项目,将成为软件和动漫人才的培养基地、软件及动漫产品的研发基地。

“一个中心”,即“大红袍发展中心”。这个中心旨在推进“大红袍”茶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策划,开展茶叶高附加值、深加工以及关联产业研究,探索茶叶多种功能产品开发,拓展和延伸“大红袍”品牌价值,探索“大红袍”品牌在旅游工艺品、食品等领域的有偿使用等。2008年11月,有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大红袍》正式开工了。这将是武夷山未来的一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更是武夷山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印象大红袍》以茶为主线,是融武夷山特质的历史、民俗、山水、茶文化于一体的实景演出。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创意完善、项目设计、具体创作阶段,并将按照进度组建项目公司,计划在本地招募400多名演员,建造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的360度旋转看台。

印象大红袍实景表演,将会赋予武夷山的人文历史,灵山秀水以生命,以灵魂。让武夷山的每一块石头用她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你武夷山一个怎样的传奇故事。

我们曾经被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宏伟场面所震撼;也刚刚被国庆六十周年庆祝晚会的实景表演所感染。可以想象,还是有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大红袍。,在宛如一幅水墨画的武夷山,进行实景表演,那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呢?无论怎样,当千年武夷撞击你的心灵,当你与大自然相拥而吟,当你不知不觉融合在武夷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时,自然就能听懂武夷山,看懂武夷山。武夷山就自然走进世人的心里了。

创意武夷,已经撩开了她动人的而纱!

领导干部要有超前的经营理念

武夷山在创意策划方面所作出的这一切努力,取得的成果,与武夷山各级领导超前的经营理念,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郭跃进曾在林明生关于茶产业的调研报告上批示:“大家应尽量少些应酬,多些思考,一定有助提升各项工作的层次和实效”。武夷山的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郭跃进书记的批示。在武夷,各级领导干部用心思考,用心工作,用创意带动各项工作的氛围无所不在。上至书记市长,下至基层干部,无论是工作场合,还是访客会友,三句话不离创意。在武夷期间,记者偶遇武夷山交通局的领导,也是抓住机会,见缝插针,反复与记者探讨交通局管理的一片区域,如何策划,才能成为武夷山的一个亮点,其心切切,溢于言表。整个武夷山,俨然一座创意之城。

对一个双世遗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武夷山就是一个创意的源泉,创意的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今天的武夷山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中国一座创意大工场。

武夷山搞创意,搞策划,不仅仅是停留在理念思路等研究层面,武夷创意产业的特点就是以文化为主线,以项目为承接,以大红袍为主体,以闽北大武夷茶区为整体,通过打造“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促进中国茶文化的提升、促进武夷山社会经济全面快速的发展,加速海峡两岸茶产业经济带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推动闽台文化交流和祖国和平统一提供新的思路,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全球软实力上的影响提供区域经验。

武夷的每个项目均立足武夷、辐射闽北、勾联闽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武夷山创意产业的象征――正在规划的

气势浩大的“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将会把武夷山表现的更加秀美。更具国际影响力。整体项目拟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力求在2009年至2012年的第一阶段立足武夷茶业现有基础完成本项目的布局工作;在2012年至2015年的第二阶段完成本项目的主体工程,并使之发挥社会、经济及生态各方面的综合效益;在2015年至2019年的第三阶段对本项目运作进行完善与提升,切实造就“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充分发挥其在中国以至世界茶文化、经济领域的博览、观光、教育、信息、交易“五个中心”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彰显文化软实力效用。

创意产业已成为全面提升武夷山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成为武夷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武夷山跨越传统发展的老路,实现裂变式的发展,使武夷山直接迈入信息和创意经济时代。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已经证明,只要有创意,创新的源泉就不会枯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新的辉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武夷山市创意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预计创意产业的增加值,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15%以上,基本达到世界创意产业先进城市的水平。

创新武夷经济发展模式

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变化,提升干部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全市开展了创业竞赛。要求全市各级干部群策群力,找到武夷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林明生,这个土生土长的武夷人,在发改局一班人的有力配合下,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结合武夷山的自身优势,发现了一个武夷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创意产业。为此,林明生在福建《闽北日报》上发表了《发挥旅游特色优势,把武夷山打造成创意产业城市》的调研文章。指出创意产业能把武夷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出来,有机的把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和智慧、科技结合起来,从而使武夷山能够扬长避短,迅速腾飞。因为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跨领域,强辐射,高增长、重人文的特点和优势,符合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林明生和发改局其它同志提出的在武夷山发展创意产业的理念和构想完全与南平市领导要在武夷山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不谋而合。得到了南平和武夷山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把创意产业作为武夷山的重点工作加以推广和落实。在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林明生和发改局的一班人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忘我的投入、参与和服务到创意武夷的工作中去。

创意,创新,创业,这是今天武夷山的主旋律。

武夷山发改局和其它有关职能部门一样,为武夷山的创意产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的林明生,还参与编写了《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建设规划》,引起了福建省陈桦副省长的高度关注,要求作为全省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加以扶持。林明生撰写的关于发展创意经济的文稿被市委书记郭跃进批转给武夷山市各个部门进行学习。林明生还把创意经济的理念引进到了发改局挂点帮扶的乡村,通过实地调研,发表了《认真编制新农村发展规划打造魅力旅游小镇》――关于吴屯乡的调研报告,这篇用创意思维编写的调研报告,为新农村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市委副书记批示要在全市推广学习。在短短数年内,凡发改局帮扶的乡村,都迅速脱贫,并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富裕之路。

为了给市委市政府对武夷山创意产业的战略部署提供依据,正确决策。林明生带领发改局旅游跃升发展调研组,对武夷山作了全面的,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几易其稿,形成了《创意跃升发展武夷山旅游业,推动全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极具前瞻性、建设性、可行性的调研报告。对武夷山的创意产业的宏伟目标、可以利用的资源、需要努力的方向、实施的具体手段、步骤和方法,作了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阐述。让人振奋,使人鼓舞。

林明生和发改局一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汗水,当好了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为武夷的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开拓了武夷山发改工作的全新的局面。林明生也因此连续多年获得由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创业竞赛”和“十佳科局长”评比第一名。

在从吴屯乡街路村回市区的车上。林明生动情的说,发改局为武夷山的创意产业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总结和提高。武夷山发展创意产业有今天的局面,主要是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行动果敢。郭跃进书记高屋建瓴,总揽全局,运筹帷幄,重大决策都是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作出的,可操作性很强。听他的报告,经常会产生强烈的创业冲动。

武夷山有今天成就,是许许多多象发改局这样的职能部门和干部群众,为了武夷山的美好明天,用他们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默默的努力、奉献着。

创意产业商机无限

武夷的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是建立在武夷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有着深层次的内涵和无限活力。武夷山发展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效果明显,为武夷山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作了有效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武夷山以创意来推动产业的发展,运用智慧对资源进行产业开发,提升资源在市场上的价值,达到产业倍增效益。具有较好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武夷山的创意产业已经融入世界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潮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将“创意”发展成为一个“创意产业”,还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在上世纪90年代,英国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等。我国有学者和领导认为,创意产业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各行各业都有创意问题,它是全方位的。创意产业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就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创意产业热潮。

根据国际经合组织的统计,服务业比制造业的发展速度高出一倍,而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比服务业高出三倍,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

任何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有完整的产业集群的集聚,形成产业链,才会有大的发展。武夷山的创意产业,要可持续的快速发展,也必须形成自己独有的、系统的、完整的创意产业集群,实现创意产业集聚,并做强做大,才能形成自身的创意产业链。否则将出现短板效应,形成发展瓶颈,创意产业的发展将难以持续。

第2篇:茶文化的调研报告范文

实习调研报告怎么写

一、实习报告的资料收集

从开始实习的那天起就要注意广泛收集资料,并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如写工作日记等)。丰富的资料是写好实习报告的基础。主要收集这样一些资料:

1.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如何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的。比如单位组织学习,内容是什么、什么学习方式、学习后的效果如何,对自己和同志们的思想有否提高。

2.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比如法律专业,注意法官或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是如何灵活运用法律条款,深入了解优秀法官,如何运用法律以外的手段解决民事纠纷,提高结案率的;秘书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将秘书实务、应用写作等科目中的问题带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等等。

3.观察周围同事如何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实习是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将学习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过程,所以既要体验还要观察。从同事、前辈的言行中去学习,观察别人的成绩和缺点,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观察别人来启发自己也是实习的一种收获。

4.实习单位的工作作风如何。单位的工作作风对你将来开展工作、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有什么启发;某些同事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哪些值得你学习、哪些要引以为戒,对工作对事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5.实习单位的部门职能发挥如何。对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履行职能的情况有什么看法和认识。

二、实习报告的写法

根据本专业特点,可以全面地写。如法律专业,去法院实习,获得的是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应该具有全面素质材料,这时,可以将所实习的全部内容,包括法律工作者的政治素质要求、业务素质要求;法律条文的运用;法官的个人魅力(言行举止语言表达等综合因素)在法庭上的效果;法官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文秘专业作为一个办公室文员,实习中工作性质内容可能涉及所学大部分骨干课程,如会议(会议之前的准备工作、会议过程中服务工作、会后的总结工作,以及整个会议涉及的文书有哪些,领导对这些会议文件的写作要求有哪些,写作者在准备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或失败的教训;文秘工作者的仪表礼仪有什么要求等等)。也可以根据实习的内容确定某一局部的工作、就一个专题作为重点描述对象。如文秘中的档案管理,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有什么、自己学的哪些知识在工作中运用上了,你运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工作需要,效果如何;同事是怎么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等等。

报告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以实习时间、地点、任务作为引子,或把实习过程的感受、结果,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概括出来以引出报告的内容。

第二部分: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环节、做法)

1.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方式方法变成实践的行为;

2.观察体验在学校没有接触的东西,他们是以什么样的面目、方式方法,以怎样的形态或面貌出现的。比如,部门职能,原先你不了解,之后从工作中由什么样的问题,引发了你对职能部门的了解。再比如人际协调方法,工作中的人际协调和你学的公关理论与实务有什么样的差异,你怎样体会公关理论等。

第三部分:实习体会、经验教训,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文章也可以以实习体会、经验为条目来结构全文。如,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团队协作意识强;善于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挑战新工作;事后善于总结等等。从实践中看到的缺陷:政治触觉不够敏感;专业知识欠扎实;动手能力差等等,用这些,把自己实践的过程内容串起来。不过,这样的报告相对来说需要较高的写作能力。

三、实习报告写作要求

1.报告必须写自己的实习经历,可参考别人的资料,但不能抄袭,一旦发现一律作为零分处理。

2.如有引用或从别处摘录的内容要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一律采用文后注释,书写顺序为:如著作类: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期刊类:作者、论文名、刊名、出版地、出版者、卷号或期号、起止页码。

3.文章开头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语言要求简练,符合公务文书的要求。不要过多的说我如何如何,在第一段介绍了自己的实习时间地点和分配到的任务后,下面的文字尽量少出现人称。字数要在3000以上。

实习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月的实习就结束了。回想这一个月里做过的和见过的事情,终归是学到了些东西的吧,尽管说在机关单位确实学不到太多东西,何况时间又是那么紧。当然在收获之余也发现了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改进。

记得刚去实习的第一天,是班上十多个同学一起过去财经大厦的,在人事处小黄学长的安排下,每个人分到了局里各个不同的处室,我被安插在基建处,实习正式进入轨道。

第一周是熟悉熟悉自然和人文环境,经历了几次跑腿送文件之后,差不多对与自己处衣业务相关的处室有了印象,以后再做类似的工作理所当然就不需要他们详说地理位置了,这也是我的收获之一:要用心去做事,工作不应该像一只无头苍蝇,理不出头绪,尤其是新手,应该懂得快速地适应新环境,那就得靠自己平时的细心积累。至于人文环境嘛,当然是要与同事们融洽相处了。我是个多虑的人,或者可以说是胆小,特别是面对长辈,总觉得不知道该怎么与其开怀相处。这次实习最大的遗憾就是这个了,我都没来得及亲切地叫他们叔叔阿姨,都称他们为师。做人真的是门很高深的学问,这只是称呼上的一个小小例子罢了,尊师的称法让我们之间有了距离感,没能快速融入同事的生活。这是以后需要多加修行的地方,也让我领悟到了工作人跟学生真的不是同一回事,工作中社交圈子明显扩大,是男女老少各种性情的人都有,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却是一门必修课程。

有件小事不得不提,那就是泡茶,这貌似跟实质性工作没什么牵连,但也是工作所需,特别在厦门,在机关单位,办公室里都有茶几,是用来招呼客人的。茶文化是闽南文化里很重要的一种,这里的人对喝茶很有考究,像我们内地喝茶就非常简单,抓几根茶叶放进茶杯,开水一冲即成。而在这里,除了要用过滤杯过滤外,第一杯茶是不用来喝的,算是长了见识吧。果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跟同事们差不多熟络起来,虽然还未曾找到归属感。办公室里的人也开始习惯叫我做事了,这是我一直期待的,因为要亲手处理事务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我很清楚地知道基建处这些关系民生的大型项目是不可能交给一个实习生去做的,只好逮着同事们叫我帮他们制表的机会,用心地做好每一张表格,看看各个项目的支出和预算等等,从这些细微处寻找新的知识发现,我对基建处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大部分是从制表的过程中得知的。再有一大收获就是:我的excel水平大有长进,相信以后一定有用武之地。

在这里,我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公务员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轻松自在。每个工作人的肩上都有着自己的担子,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担子究竟有多重。我不否认自己在实习期间是有些悠闲,但办公室里的同事可不是这样,尤其是年末,几乎天天都加班。他们让我深刻体会到工作的轻松与否跟自己对本身职责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或者对自己工作负责的人来说,不管是在什么单位什么岗位都不会是悠闲的。因为他们肩上挑起了重担。在这一点上,我是十分钦佩的,今后也会以他们为榜样。

第3篇:茶文化的调研报告范文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的东北部,茶叶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产业,是印江富民XX县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印江茶叶作为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茶叶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较低,但作为特色作物的茶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近年来,印江茶叶抓住退耕还林契机,茶农发展无公害茶叶的积极性高,茶叶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县现有茶园18959亩,其中投产茶园4078亩,产量480吨,产值832万元。幼龄茶园13281亩,待恢复茶园1600亩,幼龄茶园中绿茶6831亩,苦丁茶6450亩,计划20xx年底建成茶园2.2万亩,投产茶园6000亩,产量600吨,产值1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 1200万元。农民劳务收入500万元以上,财政收入100万元以上。计划到2008年全县茶叶发展到5.1万亩,真正使茶叶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据专家预测,茶叶将成为消费者饮料市场的首选饮品,名优茶、有机茶、无公害茶又是茶叶消费的热点,印江发展无公害茶叶,产业前景看好,市场前景广阔。

一、印江梵净山茶叶基地无公害茶叶产业的优势 (一)自然优势。印江属亚热带温暖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多云少日照,最海拔2493.7米,可谓高山云雾出好茶 。宜茶地10万亩以上,茶园所在地无任何工业企业,无污染、无公害,适合发展无公害茶叶。

(二)名山出名茶。梵净山系联合国公布的六个人与生物保留地之一,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佛教和旅游圣地。境内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茂盛,林木葱翠,溪明如镜,空气清新,茶叶在无污染、无公害的条件下生长,得天独厚,品质优异。

(三)品牌优势。梵净山茶叶基地梵净山牌系列绿茶由于品质优良,内质上乘,从投产以来就陆续获得各项荣誉。梵净翠峰1992年获贵州省十大名茶,同年又获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名茶评比一等奖。1995年,梵净山系列绿茶获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金杯奖,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授予名牌产品,同年梵净山牌系列绿茶产品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1998年被贵州省工商局、省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1999梵净翠峰再次被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并指参加建国五十周年大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果展。在20xx年、20xx年、20xx年梵净山牌系列绿茶都获得湘、鄂、黔、渝武陵山区名优茶评比会的金奖和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原贵州省省长王朝文来印江视察工作,品偿梵净翠峰等系列绿茶后,大加赞赏,挥毫提茗:梵净翠峰,茶中极品。梵净山牌系列绿茶从投放市场以来,一直深受消费者的亲睐。品牌价值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梵净山牌系列绿茶的生产加工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和总结,形成了一套独具地方特色的技术秘密。20xx年成功地申报为省级梵净山翠峰、梵净山绿茶地方标准和原产地域保护,品牌优势明显。

(四)劳动力富余廉价。全县有13万劳动力之多,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苦于有力无处使,外出务工每月400---600元工资,除去开支所剥无几,茶叶产业的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在家创业的机会,特别是女劳动力和年老体弱的劳动力也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劳动力报酬低,使茶园投入成本低,茶叶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能力强。

(五)无性系茶园比例大,发展势头好。20xx年后定植的13281亩幼龄茶园,均为无性系茶,占茶园总面积70%,无性系品种是当今茶叶发展的主体,是实现茶叶优质高效的保障。

(六)茶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高。为了提高全县茶叶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1993年起,县政府聘请了中国茶科所作为全县发展茶叶的技术依托单位,到 20xx年止,全县从事茶叶工作的专业人才120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80多人。通过县职业技术学校XX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培训的茶叶生产、加工、管理等方面的农民技术骨干8万人(次),已获得绿色证书的有2500余人。目前,全县有近1万人正在从事茶叶管理、生产、加工和营销。现有的技术人员和加工、管理人员完全能够保障全县大面积茶园投产后的生产需要。

(七)茶叶文化丰富。印江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梵净山脚下的中国茶王树就是佐证。梵净山团龙贡茶在明代就作为皇家贡品,今梵净山团龙一带的村民冲傩还愿时仍作首选祭祀品。梵净山团龙合闭茶、雷公茶有许多神奇古老的传说,令人神往。印江文化之乡,书法之乡,土家风情,红色文化也给茶文化增添无穷的色彩。

二、印江梵净山茶叶产业的现状 (一)茶场规模小,厂房陈旧,设备落后,资金投入不足。最大的企业拥有面积1100亩,最小的企业茶叶面积220亩,规模经营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特种名优茶比例小,只有产量的2%,各茶场(公司)独自为陈,自立标准,自设包装,茶叶品牌多,知名品牌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总量少,市场份额不高。没有竞争优势。县内茶叶市场混乱,以次充次,以劣冒优的现象严重。部分茶场因资金不足,管理粗放。

(二)生产、市场缺言统一管理。全县茶叶品牌从1998年茶叶企业体制改革后,各生产企业协作性差,不愿出资进行品牌维护和宣传,大型且有影响的参评参展活动各企业不愿参加,产品质量下降,品牌知名度大不如前。

(三)全县茶叶企业信贷能力弱,融资能力差,银企关系特别紧张,影响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

(四)种植分散,投入不足,幼龄茶园抓住了退耕还林机遇,但土地已承包到一家一户,种植较分散,底肥投入不足。农业工程设施,茶园基础设施不完善,如路沟、防护林,茶、水、土保持设施不配套,没有按山区特点严格规划设计茶园。苦丁茶种植面积可观,但生产、加工技术薄弱,预计成园率低,形势不容乐观。

(五)茶农思想素质还跟不上茶叶产业的发展,茶农不了解市场动态,对无公害茶叶认识不足,质量意见差,存在有啥销啥,以多为是的思想观念,只顾眼前利益,滥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造成环境污染,使茶叶卫生质量受到影响。

三、梵净山茶叶基地无公害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 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以组建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联合整体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茶园基础建设,做强做大梵净山茶叶品牌,理顺茶叶管理体制。

(一)统一思想,政策支持。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梵净山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为茶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必须全县上下认识统一,保证政策到位,技术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精力到位。茶叶作为特色产业,要与地方政府的政绩结合起来,发展才会有声有色。鼓励和支持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和社会能人领办茶叶企业。

(二)加强茶园基地建设,全面实施无公害目标。发展有机无公害茶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树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观念。注重茶园生态环境,为实现无公害茶叶优质化打好基础。要充分发挥利用好无污染、无公害的自然优势。加大资金扶持,利用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资金,扶持高效无性系茶园建设和低中产茶园的改造。建立无公害有机茶病虫害测报点。成立茶科所,抓好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适合地方品种的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做到订购茶苗不出县。

(三)充分利用梵净山品牌效应,发挥整体优势。加入wto后,茶叶产业在国际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背景下,茶叶市场的竞争最终归终于品牌的竞争,没有竞争力的品牌,就没有立足之地。梵净翠峰等梵净系列绿茶,有很好的名牌效应,打造梵净山总品牌,利于上规模、上批量、上档次、上效益,利于减少内耗,集中资源优势,树立品牌形象,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成立梵净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实行股份有限,行业管理。统一产品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宣传、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技术要求、统一门面装璜,采取集中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以市场引导企业,以企业带动基地,以基地连接农户的经营模式,产、加、销一条龙。

(五)搞好梵净山牌系列绿茶的认证工作,申请无公害茶叶认证,为了获得各种认证资格,梵净山牌系列绿茶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茶叶展销展示会、博览会,找准梵净山牌等系列绿茶与其它品牌产品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提高品牌质量,把梵净山牌等系列绿茶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努力争取获得国家认定的绿色证书。

(六)发展科技兴茶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叶基地发展要高起点、规范化、科学化栽培。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做好无公害茶叶开发工作的基础。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强骨干培训,请专家作常年业务指导,创新学习机制,开展多种层次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努力提高茶叶干部、从业人员及广大茶农的专业技术水平。把广大茶农培养成为知识型农民,让他们了解茶树的生长规律、需肥特性及用药安全性,普及规范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

1、加强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和推广,为实现茶叶优质无公害,在引进新良种的同时要引进配套的良种栽培综合技术。

2、科学合理施肥。实行测土施肥,根据土壤所需肥料进行合理配方,以利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避免盲目施肥,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肥料要以有机肥为主,推广应用精制有机肥,杜绝不宜施用的化学肥料。

3、把好病虫防治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好三高,三防农药和茶叶禁用农药在茶园上的禁销禁用。通过电视、专栏、宣传车、会议、培训,村规民约等多种形式,公布禁销禁用农药,大力加强农业防治,提倡、引导应用生物防治。

4、优化茶叶加工技术,改革制茶工艺,更新制茶设备,引进新型茶叶机械。特别是新兴起的苦丁茶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袋泡茶、速溶茶、保健茶、罐装茶饮料。

(七)严把质量关。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梵净翠峰等系列绿茶之所以有很高的声誉,得益于企业对质量的严格把关。广泛宣传、强化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成立质量监测机构,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督,从大田管理,鲜叶采摘,茶叶加工到成品保管等严格按无公害茶系列标准进行,对不符合无公害茶要求的,限期整改,确保茶叶产品安全优质。

(八)开辟窗口市场。建立梵净山无公害茶叶交易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茶叶龙头企业,外地客商,贩销大户进行诚信交易,实现印江既是产茶大县,又是市场强县的目标,把印江城变成茶叶城。想方设法在重点绿茶和苦丁茶消费城市设立专买店、链锁店、直销店。吸纳在外地创业且有营销特长和营销经验的人士,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加入茶叶协会,让他们在所创业的城市宣传梵净山无公害茶叶,开拓梵净山无公害茶叶市场。充分发挥印江驻外地办事处的宣传作用。

第4篇:茶文化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地理标志;价值;多元

地理标志是一种商品的标志。其所标示的某种商品,来源于某个特定地区,这种商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这个特定地区的自然因素和(或)人文因素决定。地理标志类属于知识产权,不过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它标示着产品的质量和声誉。在我国现阶段,地理标志承载着“三农”的权益,它构成了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是代表区域文化乃至区域形象的符号。地理标志的价值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价值,又包括文化价值,还包括政治价值。

一、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

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是指地理标志所标示的产品的产地、质量、声誉等信息和经济指标,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形成了比较优势产品,从而为产地的生产者带来经济方面的利益。地理标志具有溢价特征。所谓溢价就是高出的标准价格,或曰升值、升水。从量上看,一个产品的溢价额就是高出正常竞争条件下所形成的市场价格的那一部分的价格。地理标志产品为什么会溢价?这是由其生产垄断性决定的。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具有唯一性,再加上制作工艺的地方性和传统性特色,使得此地理标志产品只能在此地生产而无法在彼地复制。这就是垄断性生产。垄断生产必然带来垄断价格,地理标志产品即表现为溢价。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垄断性具有一定范围的集体性质,因为地理标志的权利主体不是某个生产者,而是产品产地所有具备使用资源的生产者,他们具有共同的注册和使用的权利。强调这一点,意义十分重大。权利享有的集体性,不仅能使地理标志从最广泛的角度实现其带动产品产业化发展,而且还能为地理标志产品提供统一标准的质量保证。在我国,地理标志产品90%以上都是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的大多数农户都处于分散的状态,各自处于封闭垄断之中。不会也不可能按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和种植,其产品质量必然是参差不齐的。地理标志产品溢价属于品牌溢价,品牌的经营必须以良好的质量为基础,质量提高了,品牌就叫响了。品牌的经营作为信誉载体,其所散发出来的信息就会有更多乐于接受的受众。

正因为地理标志具有溢价性,能使产品形成巨大的附加值,从而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地理标志课题组中郡联合地理标志研究中心提供的《第二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告》指出,截止2011年1月15日,全国地理标志数量为1949件,全部产值为8300亿元,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视的巨大产业,有力的推动了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板块中占有重要位置。青海省生产的藏毯被誉为世界三大名毯之一,2008年获得地理标志后,全省每年经济效益增速超过10%。据统计,2008年青海省出口藏毯达4645万美元,占全国手工地毯出口总额的30%,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地理标志不仅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还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如福建武夷茶获得地理标志后,每公斤大红袍、名枞单价在原来基础上提升600多元,仅此一项,企业和茶农年均多收入1500万元。福建全省对地理标志实行法律保护,每年直接增加收入达10亿元,间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增收10亿元以上。

二、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

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是指地理标志对与其相关的地方(区域、民族乃至国家)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的传承、保护和弘扬的特殊作用。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学会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不断获取满足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这便是文化的构成。地理标志承载的传统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的劳动者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人通过对其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加以抽象,从而形成的优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加工制作工艺。这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凝聚到产品之中,使得地理标志不仅有了物质财富的属性,而且还有了精神财富(文化传统)的属性。一个地理标志的消失,通常意味着与他同时存在的一些文化现象也会随之失落。时至今日,地理标志已被全世界看成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一部分。1992年6月签署的国际《生物多样化公约》明确指出,传统知识包括体现地方传统生活方式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包括本土技术和传统技术。

地理标志产品的存在是以消费为支撑的。地理标志的文化内涵,既包括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文化,也包括地理标志产品的消费文化。以茶叶为例,茶叶按颜色区分,有绿、红、黑、白、黄、青之分。每种茶的制作工艺均不相同,而体现的茶叶营养,功效等也就各异。就说绿茶,绿茶具有形美、香高、味醇、耐冲泡等特点,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这些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腐、抗癌、杀菌、消炎、防衰老均有特殊效果。绿茶的这些特点和功效是要以正确的生产加工工艺为保证前提的。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手摘、炒青、揉捻、干燥等过程,道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讲究。由于手摘的时间不同,绿茶可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在谷雨至立夏期间,茶树抽一芽四叶或一芽五叶手摘为主;夏茶在夏至至小暑,一芽三叶或以一芽时为宜;秋茶在秋分至寒露,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为宜。加工干燥的方法不同,使得绿茶又有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之别。应该说,茶叶的生产和加工流程,可以构成一部宏富巨著。而茶叶的饮用,其茶道功夫的每个细节同样渗透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唐代诗人芦仝写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民间俗称“七碗茶歌”),通俗的揭示了茶饮文化的深邃内涵。有茶仙之称的晚唐文人陆羽,著有《茶经》,在后世的传统茶文化中,其高尚的人格风范更是独树一帜。当然,不是每种地理标志产品的消费文化都象茶饮的底蕴一样深厚,但人们在消费地理标志产品本身的同时,可以程度不同的分享着裹带在产品表里的文化元素。比如产品的包装装潢艺术、构成成分、物理功效、使用方法、加工工艺、产地趣闻轶事、背景故事、历史典籍等等。

地理标志与传统文化内在的契合,决定了地理标志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特殊作用。这种作用还是地理标志人文价值的具体体现。学界认为,在现有的知识产权中,最适合保护传统文化的当是地理标志。外国的学者还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大趋势下,唯有地理标志才可以抵制文化趋同而使世界文化呈现多元特色。地理标志是传统文化的保护神。

英国政府公共外交顾问西蒙·安霍尔特Simon Anholt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某个地区(国家)把经济增长看做单纯的经济问题的话,那么这个地区(国家)就存在发展二维品牌的危险。因为它只会让投资者、货币投机者和逃避纳税的人感兴趣。如果将文化、传统遗产、体育运动等作为品牌的第三维,那么这个地区(国家)就可以在世界上获得尊严和尊重,在国内也显示了生活的质量。这些观点得到广泛认同,如果我们以此来解读地理标志,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理标志不应当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地理标志是一种品牌,但它不是二维品牌,而是三维品牌。

三、地理标志的政治价值

地理标志的政治价值是指,地理标志对于社会主体政治生活的某种需要能够提供相适应的满足,在围绕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事关全局的实践活动中,提供正能量,发挥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将地理标志作为国家政策的一种工具,用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稳定,是由来已久的事情了。例如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当地人习惯种植葡萄,以酿制葡萄酒为生,国家曾给与了许多特权加以保护。但在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法国政府为确保充足的粮食供应,取消了波尔多地区的特权,让他们改种小麦。结果事与愿违,让波尔多地区的经济受到了重创,社会动荡不安。后来政府又不得不恢复原来的特权保护。法国是地理标志做的最早,也是做得最好的国家,受法国的影响,整个欧盟地区都特别重视地理标志的政治效用。促进有特定特征的产品的生产,通过提高农民收入以保留这些地区的农村常住人口,将造福于农村,尤其是不发达或偏远地区的经济。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地理标志对于我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意义。

首先,地理标志工作是帮助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任务,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三农”权益载体的地理标志,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人们在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这样的体会:地理标志是一个助推器,一颗摇钱树,一张通行证。能助推农业兴盛,帮农民致富,让土特产品畅销全世界。目前,我国地理标志工作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地理标志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将逐渐兴盛起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也将不那么尖锐,“三农”的矛盾也会逐步的缓解甚至减少。

第二,做好地理标志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科学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做了这样的描述: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看到了可持续发展涵盖的丰富内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平衡代际之间需求,等等。地理标志作为产品的标识,其承载了被标识产品的质量及其它特征,必须由产品原产地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所决定的要求,决定它应当是历史的产物。而这一种历史产物却又能受到现代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地理标志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地理标志产品产地在技术革命时代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如福建省福鼎市对具有300多年栽培历史的“福鼎槟榔芋”申报了地理标志保护。他们重视槟榔芋的提纯复种工作,在保护传统特点价值的同时,也注意对槟榔芋原品种、资源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了与环境和谐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做好地理标志工作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地理标志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强劲的市场竞争能力将进一步显示出来。为了规范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国家必然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地理标志作为名牌产品的一种标志,应当由相应的法规予以保护。随着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份额的扩大,国家必然将颁布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把保护地理标志权同自我监督产品质量结合起来,改善生产经营者管理,提高生产经营者效率。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地理标志呼唤法律保护,势必对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四,做好地理标志工作,能增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话语权。商品知名度是地理标志产品的外在价值,它是一种无形资产。而该产品生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则是其内在的核心价值。人文因素属于当地传统文化,地理标志是当然的知识产权。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一般国家无法相比的传统文化优势。尽管我国在专业技术、商标、版权等方面还比较疲软,无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抗衡,但可以扬我所长,做好地理标志工作,加大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与科技强国、经济大国对话的筹码,加大国际市场份额,维护国家尊严。

地理标志的多元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是地理标志存在的首要意义,是地理标志价值的核心内容。地理标志的价值体现,不仅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同时作为一种绝对超越的指向,还潜载着人类对地理标志的要求与愿望。唤起人们对地理标志的要求与愿望,正是本文讨论地理标志多元价值的全部意义。

参考文献:

[1] 冉红.地理标志产品溢价特征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0(16):137- 138.

[2] 王彧.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产值超8300亿元 [N].中国经济时报,2011.01.17.

[3] 杨蕾. 10年磨一剑,剑出锋芒现——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10年发展之路扫描[N]. 中国质量报,2009.10.2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