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排球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排球选项课 教学改革 对策研究
一、普通高校开展排球选项课的作用和目的
排球作为运动项目的形式之一,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好评。由于排球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弹跳和韧性,在体育课程中被广泛地运用。但是某些普通高校未能够积极开展排球选项课,因此部分高校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排球项目。积极开展排球选项课不仅能给学生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中增添一缕色彩,同时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拓展体育素质。普通高校需要注意的是,在注重提升学生德育成绩的同时,也要不断挖掘和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为此普通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排球选项课程开展的必要性,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后课程学习中不断创新和进步。
二、当前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较为刻板
首先,从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的形式上看,还存在枯燥和刻板的问题。教学形式刻板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排球选项课的教学工作时只是一味地注重技术讲解,因此很多学生未能得到足够的机会来学习排球。然而简单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如实际操作和学习。这对于今后排球选项课的开展和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加强对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形式的创新工作十分有意义。
(二)排球课参与度不高
排球课参与度不高是当前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其对于实现开展排球选项课的意义有一定的阻碍效果。这是因为我国普通高校对排球选项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开展排球选项课程,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排球项目。当前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学业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因此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体育项目的学习。再加上很多学生在此之前未能接触到排球项目,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教学手段的落后也是严重制约和影响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开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手段还只是停留在三尺讲台上,然而具体的实践和操作才能够更好地向学生进行演示。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普通高校开展的排球选项课还是过于注重理论讲解,不仅如此,教师自身对排球项目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刻,因此教师的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目标不明确
最后,普通高校在开展排球选项课程中意识不够强烈、目标不够明确,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墨守陈规,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开展排球选项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不能做到创新和突破。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而是简单地让学生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因此很多学生的排球热情和天分存在被淹没的可能。
三、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的改革与对策
(一)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因此排球作为体育项目中较受欢迎的一类项目,应积极运用到高校教育当中。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也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忍耐力、团队意识、勇敢、果敢等良好的品质,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
网络上存在较多成功和丰富的教学案例,教师在开展排球选项理论教学课程前,可以积极挖掘网络上的教学素材,并积极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不仅如此,教师之间在网络的平台下也可以进行交流,就排球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地探讨,从而促进我国普通高校排球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排球运动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目的,排球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但在制定排球选项课的教学目标时,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教学目的上,即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排球理论知识、战略和技术。除此之外,在实际演练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勇敢顽强的品质等。因此排球选项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转变教学观念
最后教师必须要做到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排球选项课程开展的必要性,在实现和完成学校分配教学内容的同时,也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当中。只有不断的操作和演练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排球选项课的真正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发挥排球项目锻炼他人的作用。因此普通高校既要积极开展排球的运动项目,也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四、结束语
进行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的改革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和入手,例如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等,这些都是促进我国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为了更好地对当前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本文从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意见。
参考文献:
[1] 崔建洋.河北省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 万岩.河南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 胡振宇.秦皇岛市普通高校排球教学课学生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一、认真组织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学习课改的有关文件,切实改革教学方法,变注重知识传授为重视人的培养,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强制性封闭式教学为民主制开放式教学。创设了主动探索的氛围,变注重研究教为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了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民主、动态、开放的教学新模式,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让研究性学习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又一亮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发言,尽情抒发心声,同时要推广普通话,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建立一种新颖的师生观,真正把新课程教育落到实处。
各教研组把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特别是课改的学习作为教研组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订入了计划、落实到了行动,各教研组的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为总活动量的三分之一,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教科力度,善于应用教改理论指导实践,善于研究和探索教学中的问题和现象,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努力向“科研型”教师的方向发展,教导处深入到各组中探讨、研究、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本学期全校共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刊物上共15篇,并有19论文获得了省、市、区级一、二、三等奖,现有市、校级立项课题三项,并将如期结题。
二、教导处严格执行国家教委的十条意见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意见,努力搞好课改工作,成立了“镇中课改领导小组”,严格执行课时计划,上好每一门课,努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营造了课改的浓厚氛围,不懈地搞好体育、艺术教育,争创劳技、女子排球特色学校,做到班班有活动、班班有特色。本学期校女子排球队获苏州市中学生软式排球第二名,硬式排球第三名,王飞同学在苏州市青少年科技比赛中获建筑模型二等奖。
三、进一步加强六认真的管理工作,修改学校六认真条例,向六认真要质量。备课做到了:明、细、实、精,备教材,备学生,在备课中体现了教改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注个体差异,重视个案研究,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新问题,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实录、研究。重视研究性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的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索的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分科设置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有了重大变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推广大普通话,为教师学习提供更好的精神环境和语言环境。加强教师的普通话考核工作,努力营造学校语言氛围,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师生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
每个教师都开探讨课或示范课,积极探索课改的新理念,教导处与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的活动。教导处与教研组、全体教师一起认真组织新教材的研讨活动,认真钻研新教材,每位教师认真实施教研室及学校的六认真细则,教导处加强了对六认真工作的检查与落实。本学期殷振刚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观摩活动中作了牛津教材经验交流,《活动探究性》教学案例设计获江苏省二等奖;刘萍、姚炳康老师为区全体语文及政治教师开设了公开课。姚炳康老师荣获普通中学初中组市区政治优质课评优一等奖;朱建红老师获高新区初三化学优秀课区一等奖;花修平老师获高新区数学优秀课一等奖。艺术教师徐锦清获作品获苏州市二等奖。
四、重视德育教育,把信息教育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开发信息资源。加强了各专用教室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了电教媒体的作用,提高了各专用教室的使用率,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完成了100%的实验任务。
五、继续在我校开展了青年教师"五个一"的活动,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加强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全体教师做好了业务锤炼记录本的记录,向身边的上好课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取得了良好效果。青年教师刘萍为区全体语文教师开设了公开课;朱建红老师获高新区初三化学优秀课区一等奖;花修平老师获高新区数学优秀课一等奖。
六、本学期,我校新上岗的教师较多,教导处进一步做好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定专任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做好上岗考核记录本的记录工作,努力培养青年教师,使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现有结对师徒10对,在拜师期间两位新教师已获得区评优课一、二等奖。
七、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家庭要重视每个学生,正确处理了学习困难生和全体的关系,使每个学生每堂课上有所收获,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成立培优班及辅导班,开拓学生的学习领域。共2页,当前第1页1
八、做好体育卫生工作,完成了对初一、初二年级所有学生的体检工作,上好体育健康课,健康教育课,体育活动课,环境教育、青春期教育、国防教育、人防教育、传染病防治教育、艾滋病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组织好了校运动会,参加市各级各类竞赛,并取得了好名次:女子排球获得了市第、二、三名。
近年来,成功体育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及,相关研究也在日益增多,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处理好成功与失败的关系问题,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理论的深入研究及在体育教学中推广成功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成功体育教学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没有失败的教育”思想,在其指导下,教师们帮助学生发展了一种观念:他们可以在学校里取得成功,而学生也的确在这种成功的信念以及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信念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日本的托洛普斯体育课程,又称没有败者的体育,反对竞技主义和生理主义的价值观,把人从体制化的竞技体育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它的特征为:人人取得快乐;大家共同创造人与自然对话。与竞争相比,它更强调协同,大家用自己的合力来共同创造自己的快乐,通过改变规则,设计协调的比赛,使比赛没有失败者。澳式体育则将成人化、竞技化的运动项目经方法和规则的简化后创编为各类体育运动,以使人人都能参与,在参与中平等享受体育的权利,共享运动的乐趣;在运动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运动自主意识;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只需简单示范和说明规则,学生拥有更多的练习时间,学生在运动中几乎竭尽全力与同伴合作去争取运动的成功:澳式体育强调个别性,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选择项目。这都对我国的成功体育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2国内研究现状
1.2.1成功体育教学的概念
对成功体育概念的界定,我国体育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1)所谓“成功体育”,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体育要成功地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服务。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当是身体强健,心灵美好,具有竞争意识和协同态度,能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和生活需要的新一代。从狭义来说,就是体育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成功体育是指学生不能按照目标要求完成练习,通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降低练习难度,努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胜利,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教学过程。成功体育就是体育要通过教学观念、方法的完善和改变,给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快乐,从而形成不断追求成功的一种教育过程。
(3)成功体育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转变体育教学观念的方法,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自己获得成功的教学过程。它是追求学生自我潜能的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1.2.2我国学者对成功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中国学校体育》1994年第3期卷首刊登了丛文撰写的《“成功体育”的呼唤》,随之开始了成功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周立华在《成功体育教学案例》一书中从体育行为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体育主要培养了学生四种品质,分别是:以平常心待胜负、对自己充满信心、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不服输的精神。
从2000年以后,我国研究成功体育教学的文章也在不断增加,以“成功体育教学模式”为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相关文章24篇,其领域在不断拓宽,主要涉及在排球、健美操等教学领域,学生的层次在不断扩大,从中小学到大学不同层次的学生。
2.主要研究成果分析
2.1在多领域进行分析研究
现有的论文已经从多个项目对成功教育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排球、健美操和篮球。它们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的:排球从传球、垫球、发球、扣球四项基本技术从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对比教学得到采用“成功体育教学模式”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更能使学生更容易得到达到目标的情感满足,消除学生畏惧和逆反心理;健美操的教学从初级成功体验、个人成功体验、集体成功体验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普遍提高这三方面的结论;高校女生篮球则通过“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技能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法的对比得出“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符合女生运动身心特点,能有效提高女生的运动成绩,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结论。
2.2在多层次进行分析研究
在查找的文章中,涉及了对中学到大学乃至特殊学校等这些不同层次的研究。在“成功体育”对提高初中生排球运动能力的实验研究中,对初中生学习排球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成功体育”教学是一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同时发现“成功体育”对培养学生兴趣,改变学生厌学现象,实现学校体育育人目标以及对学生终身体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成功体育教学模式中,对大学生的成功体育教育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挖掘了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了这种模式的广泛性应用。在浅谈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实施一文中,谈到在特殊学校运用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对残疾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克服自卑心理,培养了自尊、自信、自强,敢于拼搏等心理品质,对矫正他们的体能状态,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立与参与社会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3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查找的文章发现相关论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成功体育教学模式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并从研究中可以发现作者们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般都会采取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得到数据,用数据说话,从而让自己的研究根据科学性,更符合实际。例如,在成功体育教学在高校排球专项教学中运用效果的研究一文中,作者就采用了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对成功体育教学在排球教学中运用,让原来空洞的论文有了数据支撑,更具说服力。
3.研究的局限性
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体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有关成功体育教学的研究,对它的认识和探索在不断深入。但通过分析研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们对成功体育教学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层面的研究。
一是研究的项目比较集中于几个项目,如排球、健美操、篮球这几个项目,其他项目还没有相关研究,若想普及这种教学模式,则要从各个项目一一分别研究,探索出一条属于本项目的成功教学模式。
二是现有的研究只是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分析,一般是从一个学校或几个学校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或进行分组实验,通过问卷或对比实验组得到结论,但是还没有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系统的理论。
三是偏重于高层次的研究,如高校中的成功体育,很少牵涉到小学,作为低层次的学生更需要鼓励和成功体验,从而树立信心,为将来的体育意识、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总之,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项目,所采用的教学法也不同,学生成功的体验也各有不同,若想将这种模式推广并在体育教学中普遍采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但是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成功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到成功,充满信心的去完成体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滕凡丁.论成功体育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总450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分析
一、提高力量素质是基础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好各项运动技术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上、下肢和腰腹力量等素质的训练。
1.上肢力量
出手速度是决定实心球成绩的主要因素,出手速度慢,就难完成甩臂“鞭打”动作。因此,在实心球教学中应加强上肢力量的训练,提高胸、肩、手臂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1)俯卧撑练习:从易到难,手撑高处做俯卧撑,平地做俯卧撑,脚垫高做俯卧撑,负重做俯卧撑,推起击掌做俯卧撑(男生),要求推起速度要快;
(2)用哑铃或杠铃片做上举后仰前摆练习;
2.腰腹力量
腰腹力量在最后用力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关系到上、下肢的协调发力。
(1)仰卧起坐练习:两手指交叉抱头,快速收腹两肘关节尽力靠膝关节,还原;
(2)仰卧举腿练习:平躺仰卧,两臂伸直放在体侧,两腿伸直并拢,快举腿,慢放腿;
(3)单杠(肋木)上悬垂做举腿练习:腿伸直并拢,力量不足者可屈膝,快举腿,慢放腿,身体尽量不晃动;
(4)屈体腹肌练习,平躺仰卧,两臂伸直放在头两侧,两手、两腿同时快速向前摆,手指触脚尖,还原;
(5)压腿做背起练习:平躺俯卧,两手指交叉放头后,力量不足者可放背上,同伴用手按压在脚踝上,抬头挺胸,还原,练习时要注意动作和呼吸的配合。
3.下肢力量
(1)各N跳跃练习:立定跳远、多级跳、台阶跳、单腿跳,可采用比赛的方法,要注意摆臂和起跳动作协调配合。
(2)负重及负重跳练习:杠铃双人骑肩深蹲、在小腿上绑沙绑腿进行各种动作的单、双脚跳练习。
二、正确掌握技术是关键
1.持握球
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夹持在球的两侧,两大拇指成“八”字形紧扣在球的后上方,小拇指持球的下方,控制好球的稳定性。
2.预备姿势
采用两脚前后开立的姿势,前脚掌离投掷线约10厘米,脚尖朝前,前后脚距离约一个半脚掌,左右脚间距离约10厘米,后脚脚尖外展约60度角,保持身体平衡。两手持球自然,上体前倾,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间,眼视前方。
3.预摆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投掷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当最后一次预摆时,依次从前下方经胸前至头后上方引球,此时上体后仰、展体、挺胸、抬头、眼视前上方,身体形成直臂“反弓”姿势,前脚用前脚掌支撑,后脚屈膝,重心落在后脚,同时吸气,预摆结束时屏住呼吸。
4.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球的出手初速度和出手角度。最后用力的顺序是蹬腿、送髋、收腹、展胸、肩带臂用力向前挥摆、屈腕、拨指,手臂形成快速“鞭打”的动作,把球从45度角的方向掷出,同时猛呼气。在这一环节,用力要充分,要注意用力顺序、出手时机和用力时机;要注意支撑脚的变化,由两脚支撑变为前脚支撑,由两脚用力过渡到前脚支撑身体。
5.缓冲
正确的缓冲方法是让学生在最后用力时完成蹬伸动作后,采用并步、上步或交换步,及时屈膝降低身体的重心,眼视前方,克服身体的惯性,维持身体的平衡。
三、有效教学方法是保障
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技术,从而提高实心球成绩,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进行教学训练。
1.“局部用力投掷”训练法
(1)“局部用力”练习
让学生体验投掷实心球时不同姿势、不同部位协调用力的技术:①“坐姿”实心球(肩以上用力);②“跪姿”实心球(腰部以上肌肉用力);③“直立”(左右“开立”)实心球;④前后“开立”实心球(全身各部位协调用力),让身体重心充分后移,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动作,从下到上将全身力量通过手臂作用到球上,使球投得更远。
(2)“限制高度”练习
采用双手头上前掷排球(足球、篮球)、实心球过一定高度橡皮筋练习,让学生体验出手角度与距离的关系,同时还可解决出手角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2.专项性辅助训练法
(1)“满弓”练习
两人一组,一个成弓步姿势,大腿顶住另一个同学的腰部做“桥”的练习,拉肩抬头;也可以在肋木上双手与肩同宽握住横杆,从上往下做“桥”的动作,或是在肋木上做掷实心球徒手动作练习。
(2)“阻力性”练习
两人一组,前后站位,前者两脚前后开立,两臂上举,两手掌叠加,身体呈“反弓”姿势,后者一手握住前者的手向后引,一手推其肩背,缓慢进行,让前面的同学做送髋、展胸、引臂动作。
(3)“鞭打”练习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持废弃排球(足球、篮球)上举,向墙壁做甩臂“鞭打”练习;两脚前后开立,两手持1公斤的实心球上举,向沙坑做甩臂“鞭打”练习,同时要结合重心前移、蹬地、收腹等动作,速度由慢到快。
结 语
总之,实心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投掷项目,它虽然比较枯燥乏味,但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投掷实心球的正确的技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成绩。
参考文献:
[1]黄永强.实心球教学案例评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9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一、以备课为突破口,提升教学内容的趣诱性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好以下两个方面以更好地安排实际的教学内容,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一方面,在选择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没有必要完全拘泥于教材之中,而是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季节气候等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适当地打乱重编,同时还要避免把教学的重点单纯地放在室内理论知识的传授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走出教室,暂时忘记各个学科沉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在户外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改善初中生普遍带有的压抑情绪,让学生获得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第二方面,要深刻地理解寓教于乐的涵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示范,再由学生进行模仿的教学程序不免显得太过单调乏味。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初中生较强的竞争心理,建立一些合理的比赛竞争机制。这些机制不仅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相吻合,符合初中生在这一阶段对事物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获得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竞争的学习气氛和环境中迅速掌握了一些体育项目的活动技巧和技能,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等能力。下面举个教学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这种教学机制的作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投掷练习,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学习、练习来掌握基本的投掷技能;然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逐一地进行投掷,并让大家仔细观察别人如何投掷,最后一起选出最佳投掷能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对别人的动作、技巧等进行认真的观察、领会和应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投掷水平,从而更有欲望地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对体育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以教法优化为契机,提升趣诱的可行性
(1)分组教学法的优化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分组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若想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就要注意将技术水平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起来,以便在练习的过程中,能让技能相对生疏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中找到观察和学习的模范。这样的安排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体育基础较好、技能较为熟练的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优越感和帮助同学的成就感。就拿我的实际教学案例来说,在进行排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本人采用了结对子的方式,让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让技能娴熟的学生为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做好示范和指导,同时要求这些学生在做动作时要力求做到发球的稳定和回球的到位,这不仅更进一步提升了体育较好的学生的水平,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示范教学法的优化
本人认为,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枯燥单调的教学方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完全否定了示范本身的重要性。示范是基础,要将其适当运用起来。教师应当意识到,身教的作用远远优于言教,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参与。对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练习和努力后所得到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寻找他们的特长。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寻找机会、打造平台,让学生亲自操作,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展示自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体育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及其平台的搭建,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带动其他学生认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挖掘出自身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
三、以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模式创新为切入口
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把握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把原本脱节的单纯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模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实际的教学效率,实现“趣透”教学。如,在体育课上做队列训练时,本人不再完全局限在传统不变的几个队形中,而是把学生进行了分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集中创新属于自己小组的队列安排,并进行比赛。我通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和及时的总结,逐渐意识到,赛一赛、测一测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所带来的教学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自己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充分彰显出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活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正能量,从而改变了以往苦学、应付的态度,变得真正地乐于学习、乐于参与了。
结论
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有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体育学科来讲,虽然学生们对于学习体育本身就有着兴趣,但是不是对所有的项目都是具有较强的兴趣的,而且可以说,在初中阶段学生所要面对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呼吸户外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挑战自我能力、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机会。初中学校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应当注重学生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的提高。一方面,对于学校自身来说,要充分重视这一学科在整体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督促提高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奋斗在初中体育教学事业一线的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到勤于发现、大胆实践并积极总结,通过不断摸索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注重“趣透”教学方式的运用,力争让学生能够在繁忙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片刻的解脱和内心的释放。
参考文献
[1]唐景成,浅析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J].学周刊,2013/11
摘 要 乒乓球运动作为我国的国球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娱乐健身氛围。多年来学校乒乓球运动在广大中小学校园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一种以乒乓球运动为教育媒介的体育教育在校园中广泛开展。本文论述了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国球运动带动校园文化发展,致使教体相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 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一、乒乓球运动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一)开展乒乓球运动更有效的落实“健体第一”思想
“健康第一”是21世纪对体育教育改革提出的新方向,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各中小学教师带领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而乒乓球运动作为体育锻炼的一种与其他运动相比,根据有关人员对不同运动项目运动负荷的研究显示,乒乓球运动的平均负荷强度与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比较相对偏低,对于中小学生更具有广泛性。
(二)开展乒乓球运动增强体质的同时更促进心质的发展
体育教育之所以不同于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体质的提高,而是心质的成熟。以乒乓球作为体育教育的媒介,无论在弘扬国球精益求精的文化方面,还是在传承国球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在1956年容国团获得我国乒乓球第一枚世界冠军奖牌之后,相继共有55个乒乓球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这不仅仅是国人的骄傲,更是国人锐意进取不断拼搏的成果。
2.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单、双人或者多人共同参与的一项竞技运动,在团体比赛中,每一个人的成绩对于比赛结果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双打比赛中,运动员的配合才是赢得比赛的法宝。因此在学生参与比赛中,更有效受益的是合作意识的培养,善于合作不但能够更好的体验乒乓球运动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胜利果实的分享和共同承担失败的责任。
3.乒乓球运动是发展反应、提高手、眼配合、身体协调和控制能力最好途径。据心理学家运用心理测验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学生为心智水平普遍偏高,情绪稳定,自信心、自恃力、思维敏捷性均较强。
二、以乒乓运动引领校园文化,营造文明、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精神和优良校风的创立之源。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国球运动,在广泛开展的同时更形成了浓厚的乒乓文化,这种“乒乓文化”中寄寓着国人团结协作、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以乒乓文化治校,以乒乓精神治教,不仅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全面发展,更是学校创立教体结合,形成具有特色办学风格的重要途经。
(一)乒乓球运动推动体育文化的不断完善
校园体育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它倡导健康文明的体育运动,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反映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校园乒乓球运动以一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据调查乒乓球运动的普及率正逐年增加,并伴随随着阳光体育活动在课余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中,通过广大中小学生走向操场,参与乒乓球体育活动,在放松身体获得体育锻炼的同时,一种以体验、享受为特征的体育活动在校园里普遍开展,在这里学生得到的是体育运动的快乐,收获的是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的是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乒乓球运动推动校园文化朝多元化发展
校园文化又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乒乓球运动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育项目,它可以以一项体育运动的方式出现在校园文化之中,承载着学生朝着健康、阳光、拼搏的方向发展。
第一,乒乓球技术作为一项竞技运动的技术,它在教练员、运动员的努力下依然在国际乒协屡屡的修改规则的环境中不断完善,展现的正是教练员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运动员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运动精神。用这种工作态度和运动精神指引校园文化指导教学、育人不但能够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更能够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严谨的学习作风。
第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所学校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同时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国球文化作为教学案例,对于深化教学内容,丰富校园文化,增加学生爱国情感,塑造学生精神文化世界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对于生硬的课本知识并不能唤起他们情感的升华,相反,学生的情感往往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联系。以乒乓球运动员比赛、训练的事例为媒介,突出国球运动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成为塑造弘扬民族精神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以乒乓运动为桥梁搭建体育、智育全面发展的新航线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智力和体力提高的过程。智育和体育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智育是力量,体育是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智力的增长和发展,要求体力也得到相应发展,人体素质的提高,会改善进行智力活动的条件,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影响。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有时却顾此失彼,重智育,轻体育。教师怕抓了体育影响文化课质量,学生怕参加体育活动影响学习成绩,家长怕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孩子升学,归根结底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对智育和体育的关系认识不足。体育不仅为智力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智力活动,一种增强智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黄玉珍,胡科."体教结合"的逻辑与模式选择[J].体育学刊.2008(03).
协调能力
策略
运动协调能力是指"学生的机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里相互配合,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能力。" 在体育课堂的实践教学中,时常能够观察到有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错误等现象。例如在体操教学中,简单的一节广播体操要用一节课,学生要不动作僵硬,要不左右不分,要不同手同脚。以上在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都与学生的协调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协调能力的不足会对学习体育动作带来一系列的困难,造成学生对动作技术掌握不到位,难以完成学习目标,身体锻炼效果,使学习效率受到极大的限制,影响着他们将来"终身体育"的热情。如何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1训练小学生协调能力的方法与手段1.1有针对性发展各种协调能力。例如:在跳绳教学中,我们采用了示范讲解物法,因体育教学活动一般在室外进行,活动空间交大,相互干扰因素较多,而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我们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物体,或在物体上画动作技术的简化图、组织教学的路线图,并且边讲边演示给学生看,可能会带来良好的效果要发展学生能根据临场变化,及时改变动作,组合运用的协调能力。1.2增加学生运动技能的储备发展协调能力。学生运动技能储备越多,就越有利于协调能力的发展,并为形成新的更复杂的协调能力创造条件。但在增加学生运动技能储备的训练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哪些有利于促进协调能力发展的运动技能,并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空间感觉",可让学生多做在运动的空间、时间和用力上不相同的练习;各种改变方向的跑、躲闪、转身的练习;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各种追逐性的游戏;以及对各种信号做出应答性的练习等。 1.3发展协调能力的训练应与发展其它运动素质的训练组合起来进行。在发展学生运动素质的训练过程中就包含有协调能力的训练,但并不是运动素质发展了,就必然会提高协调能力,因为协调能力的一个重要反映,就在于将发展了的运动素质通过合理的技术充分发挥出来,并转化为运动成绩的提高。所以,要将运动素质的发展与协调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一般地讲,平衡能力、反应速度、弹跳力、动作速度、速度力量以及各关节的柔韧性等运动素质与协调能力关系密切;各种综合性的练习、游戏以及其它球类运动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把有助于学生协调能力发展的技术动作编制到游戏中,使学生充分感受练习内容的趣味性,来活跃练习气氛,改进练习节奏,促进学生协调能力的提高。1.4利用尝试性练习法。
利用尝试练习法,我们将给学生创设平台,让学生在"尝试――成功――失败――再尝试――再成功" 的螺旋式升训练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喜悦,提升自我参与训练的兴趣。其中,平衡能力对协调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平衡能力是指保持身体稳定姿势的能力。提高平衡能力的主要手段有:选择各种复杂的练习,让学生主观感受到保持平衡的困难;采用先失去平衡而后又保持平衡的练习;采用旋转后保持规定姿势的练习;采用改变训练环境或条件的练习,例如改变训练的地形、设置障碍物的练习等。2训练小学生协调能力的策略在探究性学习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这表明了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需要"指导""引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的过程,从而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运动兴趣与探究欲望。 2.1.1借助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我先用球和方块做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比较是球还是方块滚得快,滚得圆。2.1.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想象青蛙,小白免等小动物是怎样跳的,让学生观察玩具青蛙的跳跃方法,通过观察模仿,然后,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池塘的荷花上练习,很快便理解和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1.3借助故事情节创设问题。如在学习《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教材时,我先用媒体让学生观看小猴摘桃的故事片断,然后提出问题小猴是怎样跳起摘桃的,又是怎样落地的,通过探究,学生很快便明白了"单跳双落"的动作方法。 2.1.4联系原有知识经验,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学习《投掷》课时,我先让学生联系以往学习过的投掷轻物、沙包、飞纸飞机等动作,从中找出投掷方法的共同点,进而总结出投掷的方法。 2.2利用口诀,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技能。"口诀"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地运用"口诀"可以起到精讲多练的作用,是提高体育课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2.2.1口诀的编辑。首先编辑口诀要依据动作的特点、关键动作,尽量简明精练,通俗易懂,确切形象,押韵上口,避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拖泥带水。如:快速跑起跑的口诀:"起跑身似箭,姿势像拉纤"短短十个字就把起跑的要领概括出来,学生一次就能记住。其次把动作的全过程依顺序,用关键词串起来,组成歌谣、顺口溜的形式。如排球中双手垫球的要领口诀:"一插、二夹、三抬",插、夹、抬三字就概括了正确的动作要领,在教学中普遍被应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2.2口诀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记有口诀的卡片,口诀可以是教师讲过的,也可以是从别处搜集的,更鼓励学生自己编写,上课时适当拿出一点时间评比一下,看谁的卡片做得最好。学生对口诀有了"好感",在教学中教师用口诀讲解也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更容易被学生吸收、消化,从学动作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建立了一个清晰、正确的概念。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讲与练之间毕竟是有距离的,有生动形象的口诀做基础,再加上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根据学生模仿能力强的这一生理特点,记住了口诀,且记住了老师的示范,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练习中去,从而较快的领会和掌握了动作要领,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3采用多元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的功能上弱化甄别,强化过程体验。评价思路:行为诊断――表现评价――目标再预设――策略再实施。评价主体转向多元,即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为了了解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对学生探究学习结果进行及时评价,在评价时,强调参与互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如:在"跳绳"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从解决跳绳的三大要素即节奏、连贯、速度入手,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的,学生利用教师课前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设计的学习卡片进行自主学习,分层递进,生成问题,进而采用分组即发展组、提高组、基础组练习,练习后采用小组展示、组间交流、互相评价等手段,请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为自己组里的每一个同学打分,做好的同学给他们热烈的掌声,如果有哪个学生做出错误的动作时或完成的不够优美时,及时帮助并给予纠正,在这样的活动中有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做的比自己好时,及时找出两者的差距并做出改进,以完成的更优美。通过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过程方法、效果进行自评、互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不知不觉中找到自己的动作差异,使自己在练习中逐渐完美,从而享受到探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