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体育教师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师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师教学案例

第1篇: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案例:

记得在一节体操新授课上,由于上节课学生们学习的辅助动作前滚翻成蹲立--挺身跳的情况较好,因此在课的最后我简要讲解并示范了这节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所以这节课的开始我首先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上节课最后做的那个动作吗?谁能给我们表演一下。”“你会不会,就是老师做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学生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我来试试。”只见我们班的“调皮鬼”孙永智跑了出来,他打开垫子,迅速做了个完整动作。“做得真不错!大家给他鼓鼓掌。”我高兴的说,并结合他的动作仔细的讲解了动作要领,接着我要求同学们在本组的垫上自己练习。没过多久,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有的开始做自己的事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说:“同学们,张老师来和大家比一比,大家都来帮我打打分,好吗?”同学们都有些吃惊,但也很赞同。

可由于我在学生们做准备活动时,只是口令指挥了一下,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做,所以当前滚翻翻好之后我就一阵头晕,接下来的交叉转体180°加挺身跳的动作做的有些勉强。刚做完,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我微笑着说:“没关系,大家可以随便发表意见。”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的。我只好点名说:“体育委员带个头。”体育委员站出来说:“老师第一个前滚翻做得很漂亮,接下来的动作虽然质量不高,可是连贯性很好。”她刚一说完大家都点头赞同,于是我说:“非常感谢你对我的鼓励。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孩子们互相看了看,都不说话。“孙永智,你说说。”他先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评议道:“总的来说李老师做得不错,就是做交叉转体180°时转体不够充分,使得后面的挺身跳有些歪。” 听完后我说:“评价的很不错,我能看的出刚才每位同学都很仔细的观看了我的动作,并且动了脑筋,对我的动作进行了这么细致的分析。下面张老师根据你们的建议再做一个,你们再来帮我打打分,好吗?”学生们都说:“好!”我活动了一下头部,深吸了一口气,做了个优美的示范,学生们纷纷打出了满分,并鼓起掌来。我也高兴的对大家说:“我有这么大的进步,看来你们的意见提的还真不错!同时我也想告诉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们要多用眼睛去看,头脑去思考,去探究,你们就会学得更好。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满分,对不对?”“对!”学生们大声的回答,并一个个跃跃欲试,在本组的垫上开始展示起来,我巡视了一下,大家的动作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练习中学生们还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动作,互相评分呢!快下课了,我鼓励大家说:“你们表现的真棒!你们的动作及讲解,也可以当一回老师了,希望你们今后多多给老师提出保贵意见,发现问题我们一起解决好不好?同学们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结束了本节课。

分析:

我国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枯燥的练习动作,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产生厌学态度,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趣——思——练——创”的过程。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做评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的去学练。

第2篇: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喻耀华(1970-),男,江西抚州人,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浙江 宁波 315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工程学院高教研究课题(课题编号:NG130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59-02

教学需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在这方面多媒体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交互式的多媒体案例教学资源以其交互性与高智能性为多媒体案例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为教师的案例教学提供了交互、协作与共享的平台,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直观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进学生、师生间的协作与互动。实践证明,基于交互式案例教学资源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案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基于交互式的多媒体案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要求,开展多媒体案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的相关研究,对于促进多媒体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多媒体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

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控制的、学习者作为主体参与的,依据真实的案例、围绕案情发展而展开的互动式教学方法。[1]美国学者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迅速在普通教育领域普及。[2-4]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选择真实的、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多种媒体展示案例的内容,为案例的发生、发展创设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在多媒体资源库建设方面强调多媒体的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研究成果,利用教学资源库交互性强的特点,充分满足、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的需要,立足自己的创意、经验和设计,同时筛选、整理、改造现有的案例教学资源为我所用,最后设计出了多媒体案例教学资源库。

二、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的方法是“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多媒体案例教学资源库里储存着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资源,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共同构建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去建构和获得知识。

教师的课堂组织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很大,在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资源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由教师给出一些明确的、具体的任务以驱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从而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到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课堂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任务驱动”式组织,首先提出任务(或问题),让学生利用案例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巡视,回答学生的提问;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向教师提问,还可以与同学交流。根据学习情况,请几位学生发言,要求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学习心得;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完成预定的任务;最后要求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总结陈述,并回答其他各小组学生的提问。

学习是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不断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笔者尝试探索基于交互式案例教学资源的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

由教师提出任务,构建一个任务情境,学生可以沉浸于其中。该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学生可以利用案例教学资源库自主进行探究活动。

2.探索新知识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利用案例教学资源库自主探索新知识,获得新经验,并且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抽象、概括、解释与拓展

在探索新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对探索获得的新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抽象和概括,形成一些可以与人交流的结论,达成对新知识的建构,与此同时运用新知识解释遇到的问题,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交流、评价与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评价和反思,从而保证学生在新知识建构上的方向正确,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该教学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的转变,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基于案例教学资源的多媒体案例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学习不仅能收集信息,而且还能分析、处理、加工、比较和综合这些信息,得出自己的结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是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也包括兴趣、态度和思想等行为表现。因为不同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采用三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分别是观察法、问卷法和测验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学生上课的行为表现并做好相关记录,以此判断是否达到某种教学效果的方法。采用观察法评价教学效果时,首先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逐个观察,并分别做好相关记录,然后根据这些记录来分析判断是否已达到某种教学效果。譬如通过观察学生上课时各方面的行为表现情况,如表情、情绪、注意力、动手动脑情况等,以此判断学生是特别愿意、愿意、勉强、不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评价学生接受这种模式的程度。

2.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填写调查问卷来调查所要了解的情况,以此来评价某种教学效果的方法。问卷法可一次针对较多学生进行,并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问卷法最重要的目的是调查一些情况。通常将问卷法同观察法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测验法

测验法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评价方法。教师通过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组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根据学生书面解答或实际操作的结果评定测验分数,从而评价是否达到某种教学效果。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和编制一些试题用来评价教学效果,这种方法具有实施简捷、手续简单方便的优点。

另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还让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五、结语

作为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体现案例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利用交互式的多媒体案例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辅相成,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今后将进一步对其应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陆俊元.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4(28):22-24.

[2]陈枭,谭慧敏,李晋.多媒体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1):109-111.

[3]鲁书喜.多媒体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教改纵横,

2007,(2):56-58.

第3篇: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1 课堂现状

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在开始学习某门课程的时候还有一定的新鲜感,热情很高。但随着课堂内容的逐渐深入,难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学生开始产生一些畏难厌学的情绪。如果学生仅仅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的完成布置的任务,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是不会真正融会贯通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内容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真正的动脑去思考。

2 问题分析

C语言是一门比较成熟的课程,关于这方面的教材书籍很多,运行版本也很多。大部分教材前几章都是介绍有关C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知识,后半部分开始介绍程序设计。由于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比较多,很多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这就使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弱。上课时太强调原理的来历,理论推导和论证过程,会让学生觉得难以理解。

因此,职业教育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侧重于过程性知识,以情境性为主,科学性为辅。在计算机教学中,将抽象理论及概念进行具体化改造,重点考虑如何用实际的案例和任务将课程内容衔接起来。这样符合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学生接受起来难度系数会大大降低。

3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把要学习的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案例中。以典型的程序设计案例为中心,强调在应用中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案例教学法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不以教材为主线,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说教,不仅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大有裨益。

4 案例教学法的多种教学形态分析

4.1 互动式案例教学,在教学中从案例入手,改变老师是课堂上唯一主体形式的状况,让学生也作为主体形式参与到课堂上来。通过老师提问,让学生演示自己的程序,分小组讨论,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等。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避免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显著,课堂活跃,学生的参与程度很高。

4.2 变抽象为具体,在计算机教学的情境案例设计中,尽量减少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增强课程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些问题的设计可能与教学无关,但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或者能够引导学生思维,展现学科的逻辑魅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教学主题,能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共同参与分析和思考的过程,掌握教学内容。

4.3 采用问题驱动式,将案例与一系列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动脑设计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仅仅只是将案例以实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把课堂的实例重复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务。没有真正的理解案例背后的原理及方法,一旦问题出现变更,依然束手无策。这种案例教学是失败的。

很多概念和程序设计步骤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在理解深度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4.4 培养学生读程序的能力。读程序是学习编程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要当成习题来练习,很多案例重在发现新思路。学生读程序的过程,也是拓展自己编程思路的过程,很多编程的思想、方法、技巧都可以拿来归为己用。要培养学生独立编程的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多读程序。

4.5 案例的成果展示法,即把项目完成的结果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完成成果的预期,通过成果的精彩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由于只展示了结果和大致的构架,具体的实施细节和解决方案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实现。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用这些方法去设计解决方案。

4.6 案例教学法的差异性实施。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来摸底学生的基础,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将学生分组,每组会有一个对编程兴趣浓厚,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任组长,带动组里掌握程度差的学生。

在案例实施时,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余下约四分之一的时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对已经较好完成任务的学生,引导其自主学习,扩展知识面。对一般的学生,针对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示范性操作。对没有完成任务、掌握程度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者让组长帮助讲解。

学生层次的分布状况基本能够体现他们对本课程的整体接受水平。

4.7 行动导向教学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实际授课中,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适当删尤其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理论知识穿插在案例中进行授课,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一个贯穿整门课程的综合项目――班级成绩管理。再将整个项目分为若干子任务。根据教学进度,每个小任务由一次或几次课来完成,最后让学生整合项目,最终完成这个大的综合项目。从项目出发,再讲解道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即“做中学”、“用中学”的教学模式。

结论:通过对本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作者罗列了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授课过程中的多种教学形态。并在进行阐释后,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思路。高职教育强调动手与动脑并重,教师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赋予学生将来成为工程师极大可能性,为将来作为设计师做好储备。

5 心得体会

对于软件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程序设计是重点,C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把一个算法改写成相应的程序而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不仅仅是在学C语言的语法。因此开始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尽量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最基本常用的内容上,不必要在每个语法规则上死抠。在有一定基础后再渗入到细节,水到渠成。因为有一些细节是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才能熟练掌握的,刚开始接触时过多强调容易使老师和学生都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第4篇: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在经济法课的教学中,已经普遍接受并采用案例教学这种方式。但是,如何才能恰当、正确地利用案例,使案例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通过对法学专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多年案例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经济法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案例的积累、选取和编写

 

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基本工具,为了做好案例的积累、选取与编写,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和形式来完成。

 

(一)教学案例的积累

 

经济法教学案例的积累,我们组织课题组的教师从以下三个渠道收集案例。

 

第一,相关的案例教学教材,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教学案例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法学系列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涉及经济法内容的案例摘取、引用,作为教学案例的素材。

 

第二,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的法制节目,如中央电视台1套的今日说法、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一些涉及法律案例较多的报刊杂志,如《法制与社会》《中国法制报》《中国剪报》《法制文萃报》等。

 

我们将与经济法课程内容联系较大的案例记录下来,作为案例教学的素材。

 

第三,学生毕业实习及实践教学,教师给每位学生布置收集案例的任务,要求从法院、检察院、监狱系统收集案例,从咨询服务、法制宣传以及周边团场收集案例。

 

(二)教学案例的选取

 

教学案例的选取要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教学案例的代表性即典型性,典型案例最能反映相关法律关系内容和形式,而相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则更能反映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的对应关系。

 

对典型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原理、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则等。此外,真实的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疑难性。

 

具有启发性和疑难性的教学案例,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并注意到现实案例的复杂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三是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浓缩性。典型案例的复杂性应当服从于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教学案例的针对性能够强化教学行为的目的性,便于学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并适时和适当地深入。教学案例的浓缩性能使师生在剔除了无效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教学。讲求教学案例的针对性和浓缩性,有助于案例教学的有序开展,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案例的编写

 

按照教学案例的选取的要求,我们组织课题组对收集的经济法案例素材在选取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在编写中,依据统一体例、统一分析的方法、统一案例的评析、统一法条的适用,然后由课题组教师按自己专长的研究方向进行案例的编写。编写完后,进行交叉检查,最后再集中讨论定稿。

 

二、经济法案例的课堂讲授

 

为了验证编写的教学案例的可行性,我们在法学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进行了案例教学试验,经过案例教学的试验和总结,我们认为,在经济法案例的课堂讲授中应注意四个环节。

 

(一)案例导读

 

具体就是,将编写并印好的经济法案例在课前1、2天发给学生,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如相关教材内容、有关法条、达到的目的、存在的疑问等,使学生在阅读案例中,进入法官的角色,依法进行案例的判断与思考,以此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二)课堂研讨

 

在对学生引导和启发的基础上,进入课堂研讨。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或者全班座谈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将各种不同的想法和观点阐述出来,大家在对这些想法和观点的比较和思考中,得到启发,最后达到解答案例的目的。

 

(三)理论升华

 

经过案例导读和课堂研讨,教师针对案例中反映出来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与讲解,并做系统的理论归纳。这样,通过实践说明理论,从而达到理论的升华。

 

(四)实践引申

 

在学生理解了案例、掌握了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理论解答类似的案例,或者自己编写案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学生把理论再运用于实践并引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这四个环节中,第一、第二、第四个环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重在引导,第三个环节,教师成为主体,学生变为客体。在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方面充分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尽量少给学生提示,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同时适时适当地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注重课堂内容的开放性。

 

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注意适当的提示;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时加以引导。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进行评价和较正。教师在讲解和评述案例时,不能只停留在分析结果的给付,而更应当注重分析方法的讲解,注意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的分析结果进行充分的论证。

 

三、案例的课后评估总结

 

为了解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在课后进行了评估调查和总结。采取的形式有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学生个别谈话、教师讨论等。通过这些形式的调查,我们对调查的各种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案例教学和课堂讲授教学的对比结果(见附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相对于课堂讲授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学生课外查阅资料、课堂主动参与的意识、创新精神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增多了。

 

同时,回收的问卷也显示出,进行过案例教学,或者正在进行案例教学的班级中,有95%以上的学生喜欢案例教学这种形式,并且希望多采用或者一直采用下去。

 

另外,在评估调查中和调查问卷中,学生提出了一些相当好的建议,归纳起来有:(1)在案例导读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编写的案例作为导读案例,由学生设问并主持。(2)在课堂案例教学时,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用在全国或某地区典型的法律实例作为教学案例,由教师或学生主持设问。(3)经济法课的考核方式应进行改革,要把平时的案例教学纳入考核的内容。

第5篇: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一、教学意图

1.用玻璃杯掉在草地上和掉在水泥地上,那种情况容易破碎的事例诱发学生思考,为学生今后学习“冲量原理”预设实例,体现体育教学进行跨学科整合学习的基本理念,把体育学习与自然学习整合在一起。

2.学习“退让”缓冲的技巧,感觉缓冲对关节、大脑的影响,体验自我保护对生命的意义。

3.增强肌肉力量。

4.学会应急处理、学会相处。

二、教学流程

1.问题提出。

师:玻璃杯在同样的高度掉在水泥地和草地上,那种情况容易破碎?

生:掉在水泥地上容易破碎。

师:为什么?

生:因为水泥地比草地硬。

师:为什么硬的容易破碎,软的不容易破碎?

生:(答不上来)

师:猫从高处落下,有什么自护措施?

生:前爪有肉垫。

师:那我们人从高处落下怎么办?可采取怎样的自护措施?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

2.教师示范。(从一米高度的箱)在箱上自然站立,纵身跳下,全足掌着地,全身退让缓冲至团身。播放跳伞运动员的着地技巧、电影侠客动作,请同学回忆――落地缓冲的技巧。

3.学生模仿练习。器材设置:分设四组高度60、80、100、120厘米的跳箱,落地点铺设垫子,供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器械。个别女同学出现“恐高”现象;小部分男同学表现“冲劲十足”;器械上嬉皮笑脸、玩皮;对同伴的失误而讥笑等。

教师点评:恐高需要适应,正是课的效果体现;“冲劲过猛”的往往会出险,提高对后果的预见性;“表现玩皮”同学的动因是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告诉他安全更重要;对同学的失误不要讥笑,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是你的失误,同学们讥笑,你的感觉如何?”

4.学生再练。

5.讨论。

三、教学结果

本课触及学生的思想,对安全意识有了理性的认识,也锻炼了体能,收到健身养性的效果。以运动激励积极地学习,并提高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显示了初中学生好动、对事后结果缺乏预见性、人际间缺少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表达方式冲突等问题存在。

四、自我反思

1.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艰难危险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会使生命出现夭折。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的历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生命意识的内涵,不仅体现在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体现在爱护、珍惜他人的生命。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及自我保护的技巧,提高自护防范意识。

2.整合的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等,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学习,是当前新课改的一大趋势。

第6篇: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教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25-02

Relationship between Software Installed on Multimedia Classrooms and Teaching Philosophy//Zhou Qinghuai

Abstract Too much to install the software in the multimedia classroom, does not have practical value.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main goal should be to develop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but not too much energy and direction should be placed on practical techniques to teach.

Key words teaching equipment; computer teaching; multimedia classrooms

Author’s address Network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China 257061

目前,高校中逐渐普及使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有两类教室,一类是仅教师的讲台有计算机的,另一类是学生座位也有计算机的。这两类教室,有的高校分别称之为多功能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这样的命名仅仅是为了区分方便,名称没有实质意义,两类教室都是多功能多媒体的。

多媒体教室,也就是学生一人一机的教室,在软件教学中,比单纯上机的机房有极大的优势,这些优势自不赘述。所有的机器上都安装有与课程需要对应的的各种软件,每增加或删除、升级一种软件,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复制到每一台机器。

与供学生自由上机的机房不同之处在于,多媒体教室是讲课用的,安装的软件与课程紧密相关,满足的是课程需求;机房不用于讲课,满足的是学生的所有需求,不一定与课程有关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教师提出在多媒体教室里安装新软件,这些要求大致有几类:一是新增课程;二是课程内容换代;三是用新版本淘汰旧版本;四是教师个人兴趣向学生推荐;五是教师个人对某种版本有喜好,如有的教师觉得旧版本更好用、更熟悉而要求在已经安装有新版本的机器上再安装旧版本供其使用。前三种是合理的需求,后两种是不合理的需求。

1 过多安装软件带来的问题

教室机器的管理,要为教学服务,为课程服务,当面临这种不合理要求的时候,经常使管理人员陷入两难的境地,拒绝则容易引发矛盾,顺从则会带来一些问题。

多媒体教室,机器有新有旧,旧机器资源有限,硬盘和内存都难以负担杂多的软件。安装软件太多,首先在使用和启动时就必然拖慢,要损失宝贵的课时;其次,即使是硬件条件比较宽裕的新机器,所安装的软件一多,必然发生互相干扰,某种软件可能会干扰另一种软件的运行,产生冲突,而且排除问题很是困难,在技术上难以迅速判定干扰和冲突来自何处,是什么原因造成软件运行不畅,如何去解决冲突;其三,虽然只使用一两次,却要耗费较多的安装时间。

如果真正在教学上有收益,这些损失都是值得的,属于应该付出的教育成本,然而很多软件的安装、推介、学习,根本不是必需的,属于无收益的。

2 关于实用性的质疑

多媒体教学,除了通用的计算机文化课以外,主要是工科、会计等专业使用,这些专业有自己的知识结构需求,实用性无法避开。更何况目前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是“来之能用”,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学会必须的与专业相关的软件,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很多教师出于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上的需求,在必学必会的软件之外,又热心推荐一些使用范围很窄的新巧的软件,其实用性就值得质疑。

实际工作中的知识需求,要来自对学生工作岗位的统计,目前一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到底有几成从事所学的专业?从事所学专业的毕业生中,又有多少人的工作岗位需要使用教师推荐的软件?在缺少调查统计的情况下,盲目地推荐过于专业的小众软件,只能白白耗费课时,更加重学生学非所用的状态。

目前人才市场化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对应越来越不紧密,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到最后相对稳定的工作,仍然在专业范围内的越来越少。这是当前的就业形势,忽略这种形势,课程上越教越专,在实用性方面并没有多少意义。

即使是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情况下,这种推荐的实用性仍然值得质疑。新软件是层出不穷、不断更新的,而且更新速度很快。无论如何为学生着想,推荐怎样的新软件,当学生走上岗位的时候难免过时,甚至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过时。因此,任何一个毕业生,主要的是要依靠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学习,工作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这种独立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素质。

第7篇: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本选题选自电梯专业核心课程《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电梯安装维修工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了让学生学会电梯样板的放置方法,在放样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同时,我将样板相关的知识提前引入学习中,即在学习《脚手架的搭设》时,让学生去检查自己搭设的脚手架与放样后样板线位置关系,这样既能确保搭设的脚手架不妨碍样板线,又能让学生熟悉井道平面图,据此初步设定样线的位置,这样学生对之后的样板放置有了一个大体的概念。

二、教材分析

为更好地适应行业岗位需求和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率,我校电梯专业全体教师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原则编制了《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教材。本教材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简化知识要点的理论陈述,理论联系实际,将各知识点融合在技能训练中。教材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垂直升降电梯的安装调试,包括七章。第一章:电梯基本知识;第二章:曳引系统;第三章:轿厢和门系统;第四章:重量平衡系统;第五章:导向系统;第六章:安全保护系统;第七章:电力拖动及电气控制系统。第二部分扶梯的安装调试,包括六章。第一章:前言;第二章:自动扶梯的机械结构;第三章:自动人行道的结构;第四章:安全保护装置;第五章:系统;第六章:自动扶梯控制系统。我将教学内容分成两大模块、17个教学项目,35个教学任务。本选题即模块一(电梯的安装与调试)中的项目二(样板的设计与放置)之任务一,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现场设计放置样板。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每个项目都编制任务书。任务书的编制,以“够用”和“必需”为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认知水平和兴趣,整合精简知识、理论,强化技能的适用性、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设计放置样板是学生第一次实际操作,教材中涉及样板设计和放置的内容分别在门系统和导向系统。我以模拟电梯配套的井道平面图为所有设计样板所需尺寸的来源,以三根式样板为本次操作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先做后学,学中做,做中学,初步学会样板的设计与放置方法。

三、教学程序

(1)教学准备。①学生分组。全班学生30人,按“同组异质”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5人,1人当组长,1人当安全员。②实训设备准备。学校一共六套模拟电梯,配套的电梯图纸人手一张,工具箱每组一个工具自己申领,样板用木材若干。

(2)教学实施。

①导:情境激趣。播放视频:上一届学生L在实习中放样的视频,放样后出现部分厅门安装困难的问题,有的需要加垫水泥牛腿,有的则需要凿去多余的牛腿。教师提出问题:L同学放样出现了怎么样的问题才导致了之后的工作困难?我们如何预防这种问题的发生?由此,引出本节课课题。【设计意图】以学生以后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切入口,创设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思维引向学习内容,为营造灵活有序的课堂学习氛围打下良好基础。

②学:合作学习。学生5人一组,根据任务书,通过仔细分析井道平面图设计符合自己井道的电梯样板(详见任务书)。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巡视指导,释疑解难。【设计意图】通过任务书的任务驱动,学生做中学,学后应用解决做中的问题。同时,合作学习,可以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还能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精讲点拨。A. 样板上各尺寸及允许误差范围。教师讲解样板尺寸的设置方法,用PPT中的特写照片示范样板图设计的操作要点:知道各导轨与门之间的尺寸;量得导轨端面宽度;自己设定样线间隙(依照个人操作习惯)。【设计意图】先做后学,在学生尝试设计样板后自然引出对尺寸的要求。教师用事先拍摄的照片演示样板图设计的操作要点,边讲解边演示,为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养成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打下良好基础。B. 样板实际放置时操作注意点。教师按照操作规范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点,学生跟着教师分组操作,教师纠正错误动作。规范使用卷尺养成走尺的习惯,每次放置样板之前要先测水平。【设计意图】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结合,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养成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使教学过程更具有实际意义。

④做:实践操作。学生5人一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样板图来放置样板。教师巡视指导,释疑解难,纠正错误。【设计意图】在模拟井道中实际操作比纸上设计更有难度,这样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将获得的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方法。

(3)评:总结评价。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教师布置作业,讲解作业要求,指导学习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所学得知识进行梳理分析、系统归纳,形成系统化、有序化的知识结构,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合理布置适当深度的作业题,让学生能在课后拓展本课的内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专业的学习。

四、教学反思

中职专业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在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解决问题。设计和放置样板是电梯维修安装工的核心技能之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在学生现有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将本课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也是教授中要解决的问题。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在写教案之前,我会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编写任务书。在任务书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高,而且还可以当做课后复习资料使用,非常值得。

第8篇: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一、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在营销学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对各种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且不设标准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但使学生把问题理解透彻而且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往往都能独当一面,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目前,我国的一些高等学校,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开始探讨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在运用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一些问题:

1.案例与实际营销岗位存在一定的差距

尽管案例的依据是真实的营销管理情景,但学习者看到的仍是书面文章,这与实际的营销管理过程存在很大的差距;学习者阅读案例之后一般是根据自己的假设和想象就作出决策,同时所作出的决策并不实施,效果很难进行检验,学习者也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造成课堂讨论的过程不能完全仿照实际发生的情况,学习者角色不一定完全的转换过来,设身处地地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再者学习者个人的阅历可能并不丰富,所讨论出的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些都造成了本科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事件发生的背景不同

目前在国内的案例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引用国外的成型的案例;第二就是自己选编国内企业的案例。这样在分析的时候就有一个事件所处的背景问题。每一个营销决策的作出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进行的,脱离了特定的大环境去分析问题,决策的结果很难预料,尤其是在使用国外的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事件发生当时的背景,学习者缺乏自身的体验,尤其是作为一名本科生,他很难去想象当时的社会背景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而且问题考虑的可能也不太全面。因此就会导致讨论出的结果缺乏深度。

3.学习团队成员之间存在“搭便车”现象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因为更多地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很容易产生学习团队成员之间有“搭便车”问题,以致于减弱团队发展的动力,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学习团队成员之间“搭便车”是指由于个体对团队的学习贡献很难衡量,致使成员在群体中的工作付出比自己单独工作时的付出要少,进而产生相互依靠。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管理学习者在主观上割裂了管理学习与管理实践,认为管理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管理知识的,只有管理学习过程之外的领域才是使用管理知识进行管理实践的领域。其实,就案例教学本身而言,管理学习的过程就是管理实践的过程,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知识的分享、相互之间的沟通以及共同的决策等与组织中的管理实践并没有差别。如果管理学习者从观念上认识到这一点,学习团队成员之间“搭便车”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

4.教学组织不够灵活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应是学习团队的主体。但是在国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往往希望通过客观科学地引导使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系统化,避免学生的主观性,于是自己就控制了案例教学的过程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样一来,案例教学就成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案例讨论,大大降低了其他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学习者有时深信“老师懂得比自己多”,自己被动等待教师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充实,这种期望会影响课堂上的案例教学;同时,学习者害怕自己的观点、经验受到教师、团队成员的质疑,有时也认为自己零散的知识在案例讨论中所起作用不大,因此导致参与讨论的兴趣不高,这都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开展。

5.教学过程缺少批判性思考

管理者的核心素质是创造力,管理者的重要技能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管理教育的批判性思考就是鼓励学习者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批判过程学习知识。我国的传统教育注重结论的获得,轻视得出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此传统支配下,以往的教学方法首先把结论呈现给学习者,然后帮助他们理解这些结论,最后就是巩固训练和熟练运用这些结论。这一知识的获取过程缺少学习者自己的探索和批判性思考。案例教学本身包含了批判性思考,例如案例讨论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但是,很多案例教学却陷入了误区: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学习者,很少会主动对所传授的知识提出疑问。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保持着绝对控制权,教师看重的是如何完善传授管理知识的方法,而学习者的着眼点放在了通过“案例”或是“举例”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种简化的案例教学最终的结果还是简单的理论传授。

二、解决的对策建议

1.精编营销案例

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材料,它的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写书和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教材和学员见面时,书中案例已经过时,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关注新闻媒体,精心选编。在选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案例要新。营销教学案例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舍弃已有的定论、情节过时的案例,对已采用的还有价值的案例要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使案例体现出时代的特色。

②案例要实。这一方面要符合客观实际,要在体现教学目的、要求的基础上从实际社会和工作中精心选编,反复推敲,案例表述要有血有肉,数据精确,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要从本地出发,尽量选择离学员生活最近的案例,从而激发学员的兴趣。

③案例要深。案例本身要有深度。如果案例本身内容肤浅,学员用课本的基本知识就能得出统一结论,则失去了它的意义。要选编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涉及改革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案例。这样才能形成见解纷呈,观点不一的案例教学应有的氛围,以促使学员积极思维,深入探讨,共同思考和理解问题的实质,从而在较高层次上分析和解决问题。

2.有效组织

采用案例教学法必须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分析的基础和框架,而案例教学为加深对于理论教学的理解,提供分析背景和讨论对象。在实际中采取三种方式来处理二者的关系:第一,讲授部分理论概念,利用这些概念分析几个案例,接着再讲授部分理论概念并据此分析几个案例;第二,先分析几个案例,使学生获得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再回头来讲授部分与此案例分析有关的理论概念,然后再接着分析几个案例,讲授部分与这些案例分析相关的理论概念;第三,先讲完课程的所有理论内容,接着再将剩下的时间全部用于案例分析。

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分析效果,案例的选择工作就必须做好。对于案例的选择,目前有两种典型的做法:一是哈佛式的冗长而细节俱全的案例,二是选择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所倡导的短小精悍的案例。这种案例往往撷取的是企业全貌的缩影或某个侧面情况,这既为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提供了机会,又可以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更多、更广泛范围的案例,提高对于各类案例的适应能力,免使学习者陷入繁杂的数据资料之中而不知所措,从而能够更好地抓住问题的本质。

根据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需要分析的内容多少和重要程度,在教学中可把案例分为口头案例和书面案例两种。

第一,口头案例分析。口头案例分析通常在分组讨论中进行,在各小组讨论组织中,典型的做法是:每个成员负责整个案例分析的一个方面,事先做好准备在小组内做口头分析报告;讨论完了之后,组长则还需代表小组参加课堂讨论发言。

第二,书面案例分析。书面案例分析报告通常能够比一般考试和测验更能反映学生对于管理课程的掌握情况,在安排学生撰写之前,可提出相应的要求:

①要有自己的分析。避免仅仅重复或罗列案例所提供的事实,而要通过分析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并加以有逻辑的组织,以此提出有关建议。

②所提建议要有特色。逻辑严密地导出特别建议并通过分析加以论证,避免使用口号式的陈词滥调或含糊不清的语句。

第9篇:体育教师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意念训练法;教学训练;体育项目;应用;心理暗示法;主观能动性

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使对方的心理和行为受到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方式作出信息反馈—接受暗示者的思想与行为,是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

心理暗示对人的生理功能和健康可产生巨大影响,因而,暗示效应在医学上、体育教学上、广告宣传、竞赛中等广为运用。

暗示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声音、颜色、动作等对学生构成某种暗示,进而转化为一定的行为或产生某种积极效应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保持稳定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的每次练习都卓有成效,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运用暗示教学法:

环境暗示法: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要运用好环境暗示教学,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校风、班风和学风,要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锻炼,立志健身的心理趋向,而这种心理倾向一旦成为行动,其学习效果是明显的。要科学合理地布置教学场地,点、线、面及其它标志物清晰醒目;各种器材放置距离适当;作好安全设施,排除干扰,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宽敞明亮,舒适安全的活动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感,积极克服恐惧胆怯的心理障碍,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寓教育、教学内容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乐学不厌,不知不觉地获得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言语暗示法,即有声语言暗示法:教师以极简炼生动的语言提醒、启发、鼓励学生,使之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的教学手段。比如,学生在练习分腿腾越这一动作时,为使他们能按动作要领进行练习,教师可在学生起跳时,及时给予语言暗示;“上摆”、“后仰""、“前伸”、“推手”等要领提示;对体弱、胆怯的学生,可事先作鼓励性语言暗示;“只要你注意上身后仰,会跳得很好的”,诸如此类的语言暗示,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纠正练习中的错误,信心百倍地完成动作练习。

身体语言暗示法,又称无声暗示法,这是暗示教学法中常用且最迅速简便的暗示法。手势暗示法:手势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手掌向下压表示安静;拳头向上向内表示集中;向左、向右可直指某一方向,学生马上就能领会教师的意图,调整队形。当教师示范后.作动作分解示范时,往往有些动作难于分解或分解后体现不出技术动作的重点,这时势必用手势指点动作的用力方向,摆动的幅度及速率,这样利于学生建立技术动作的时、空概念,加深对技术动作的感知和理解。此外,在教学中手势还可以表示高度、长度及各个方位。语言讲解结合手势,效果更好。

意念训练在滑步推铅球中的应用。我们知道,滑步推铅球中的主要技术难点就是滑步与最后用力之间的衔接。许多初学者容易犯脱节的错误,下面是我对甲、乙两个班男生进行滑步推铅球的对比教学。甲班男生按常规教学先讲解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要点, 进行动作示范,并提出注意事项,然后分组分部练习个别指导。

乙班男生除了开始与甲班男生教学相同外,又对他们进行了专门意念训练,具体要求如下:① 每次做动作前,先闭上眼睛,把教师讲的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在大脑中过几遍,当清晰后再做动作。②做动作时要求自我放大,意想自己高大无比,全身的每 根肌纤维都充分调动起来,有一利 无穷的力量和一一个必胜的信心。③动作结束后再体会一下肌肉用力顺序是否正确,技术动作是否连贯,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经过一周时间训练的对比练习,经测试甲班男生只有60.2%的学生能掌握这项技术, 而乙班男生有85.3%的能掌握这项技术,并且平均成绩要比甲班远0.85米。

意念训练在中长跑运动中的实践。中长跑运动是测试人体耐力的项目。延缓疲劳的出现,保证运动员有长时间快速奔跑的能力,是每个运动员所追求的。对学生来说,因其枯燥无味而且又累,是最不愿意上的课。经过多年的教学训练,我感觉到,光有刻苦的训练是不够的,还要注意进行心理意念训练。

我还是选甲、乙两个班的男生进行1000米教学训练。训练前我先测试一下他们的成绩做为参考依据。在训练方法和强度都一样的情况下,我给甲班男生做如下意念训练,在跑步时意想自己置身于一个优美的环境里,比如你可意想自己正穿过一片树林,林子里鸟语花香,空气新鲜还有许多小动物伴你左右。同时采用体呼吸,并假想背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你向前跑。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再次测成绩, 甲班男生的成绩比乙班男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练习积极性来看,甲班也明显高于乙班。

意念训练在跳跃项目中更为重要。跳跃项目中,空中动作是成绩好坏的关键。然而学生在实践练习的时候,却不能体会空中动作,不知道自己动作对与错。所以在训练时,我要求学生进行试跳之前,必须用意念把自己的动作、身体在空中的姿势、肌肉用力顺序等,在大脑中过一遍,等想清楚了再跳。

例如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先通过示范或看录象把动作要领给学生讲清楚,然后引导学生在每次试跳前先把动作的全过程象过电影一样过?遍:南线助跑进入弧线,高重心有弹性,身体向内倾斜,摆动腿膝关节内扣,起跳转体、引肩、过杆、头后仰、拉背躬,迅速低头抬腿过杆落地。然后开始试跳。通过对比甲、乙两个班学生的试跳成功率,甲班比乙班高了23.6%,平均高度也高出6。74厘米。

又比如在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中,我给学生的意念是:站在助跑道上放松调整,然后有弹性地助跑,节奏越来越快,到踏板了大腿积极下压,有力起跳,拟动抬起,腾空步在空中飞翔,放臂放腿形成背弓,两腿积极前抬,两臂前压落地,并迅速跪膝完成全部动作。意念后开始试跳练习。通过对比町知,经过意念训练的学生的成绩远好于其他学生。

通过上述的实验对比和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意念训练的优点和重要性:暗示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暗示教学,可以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心理潜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暗示在散打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