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唱教学优秀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

第1篇: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为了纪念著名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诞辰125周年,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音乐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吸收国外音乐教育的优秀教学方法,中国音协柯达伊专业委员会于1月15日-17日在北京市崇文教育研修学院举办系列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师资培训与研讨会。

中国音协柯达伊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立梅,中国音协柯达伊学会特聘专家、中国石油大学艺术教研室讲师赖达富,崇文教育研修学院孙冬琴院长等专家学者莅会。北京市各区中小学以及首师大音乐教育系共计一百多位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前来参加会议。研讨会主要内容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促进学生发展有何独特之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我国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高读识谱能力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歌唱能力(准确歌唱、多声部能力的发展、合唱训练)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感知音乐结构能力的培养;音乐课堂教学中技术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15日上午,在简短的开幕仪式后,杨立梅做了关于《柯达伊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的运用:准确歌唱、多声部能力培养》专题讲座。杨教授在报告中用生动的案例为大家展示了柯达伊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并与教师们进行互动,会场气氛轻松而愉快。与会教师们兴趣浓厚,大家都对这种结合实际教学的讲座表示称赞。下午,由赖达富做专题讲座:《外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合唱训练》。赖老师的讲座完全是用实例,内容新颖,形式活泼。

16日上午,杨立梅就《柯达伊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的运用:节奏感、识谱、音乐游戏》这一专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杨立梅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名为《跳跳羊》的短片,片中优美的音乐,欢快的舞蹈,动人的节奏以及微妙的音色变化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要正视生命中的和低潮。总之,这个小短片告诉广大的音乐教师: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是:艺术、文化、创造等问题,艺术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下午,赖达富带领人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合唱之旅,赖达富幽默的语言,投入的指挥,将声势、律动融入到歌唱中。

本次研讨会主题针对性强,内容新颖;论坛形式活泼,充分运用了论坛、讨论、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参加教师水平较高且热情投入。

第2篇: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情感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具备情感控制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人格得以健全,从而逐渐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情感教育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情绪、态度、信念等方面的关注,使学生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体验,进而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小学时期是学生情感生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过学科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小学音乐这门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特殊优势,需要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功效进行深度挖掘。

例如:《三只小猪>美妙的音乐很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作品的形象进行完美地诠释,在美妙的音乐艺术中使学生主动探寻真善美的真谛。学生在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之后,情感品质就会大大提升,使情感教育的意义得以彰显。

浙江周麟谈

课前的语言预设十分重要。教学的语言必须言简意赅,能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教师的用意。教学的语言必须突出音乐的特点,它不同于语文课,不需要煽情,不需要朗诵,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聆听”的能力,如感受范唱的“抑扬顿挫”,声势律动的“绵延起伏”等等,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属于我们音乐自身的语言。通过这些课前的有效预设,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这样充分预演的“声动’´口随堂即兴的“声动”就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音乐课不适合乏味的说教式聆听,如果把音乐当做是一种“听”的享受,多层次地与音乐进行接触和交流,这种返璞归真式的体验感受,会让音乐课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我们的音乐朴素而又“声动”。

山东王晓丹谈

我们都知道‘句话,“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这不难理解合唱追求共性,弱化个性的特点,所以在演唱合唱作品时,统一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指挥的职责是带领合唱队去完成合唱作品所赋予的使命。合唱指挥与队员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视觉信息传递的,指挥把内心的语言和情感转化为视觉信息传达给队员,从而形成了指挥的视觉行为,即指挥手势。所以在合唱学习中,务必要教会孩子们会看指挥手势,会看懂指挥手势,能够达到在指挥核心领导下,大家统一起声、呼吸、歌唱等等,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涵养。每个人的声带都是与众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要想达到合唱各要素的统一,首先要做的是,学会倾听,学会心里有他人,学会让自己的声音向集体靠拢,向集体融合。因此,在学习中,我们一再强调学生统一耳朵,用心倾听。

新疆王乐谈

在歌唱时,我们不光要注重歌唱时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还要建立起良好的歌唱状态,这对当今社会声乐表演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声乐艺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学习和研究歌唱过程当中的心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的规律。解决声乐领域中的一些关键途径在于能够掌握好这种心理活动规律。用一种健康的、平和的、具有丰富艺术性的歌唱心理表达人们的心声,净化人们的心灵。总体来说:不同类型的音乐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色彩,有着不同的特点,歌唱者们只有当能够正确把握声乐这门表演艺术重视自身的心理状态,并且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候,才能尽可能完美、规范、合理地正确表现出各类声乐作品内在的精神,也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恰当地把握作品的出发点和感情基调,融入作品并与作品合二为一。最终才能取得完美的演唱效果,从而引起听众内心的共鸣。

山东王丽谈

“辨”是指培养正确的辨别能力。掌握打击乐器的使用不仅仅是学会正确地演奏方法,还要学会听辨其声音是否和谐。案例中打击乐器的“齐鸣共奏”让课堂非常热闹,却忽略了最原本的目的是——歌曲伴奏。这环节应培养学生能用音乐的耳朵去辨别什么是和谐、优美的声音,让他们知道“伴奏”就是“从旁演奏,配合表演”,不能“喧宾夺主”。打击乐器的演奏是为歌曲演唱服务的,应做到歌声与乐器声的融合,避免出现“重伴轻唱,有伴无唱”等现象。“辨”还包括对不同风格、不同表现需要时,做出对打击乐器的正确选择和辨别。如优美抒情的碰铃、三角铁;欢天喜地的锣、鼓、镲;欢快、活泼的木鱼、双响筒;像马蹄声的响板等等。可见,培养正确的辨别能力,是使用打击乐器参与歌曲演唱、表演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浙江连夺回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学生行为,控制和调节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能否有效地实施强化有关。通过让学生强化对音乐主题的“听”,让知识转为智能,寻求规律,最后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拓与发展。音乐主题是一首乐曲的灵魂,让学生多记谱,多读背音乐主题与片段,可使他们的记忆力得到提高,也能为他们以后练习写旋律、创作音乐片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山东丁桂香谈

创作者受一种内心涌动情感的支配创作了歌唱作品,每一作品有不同的情感。在歌唱教学中,教育者要运用自己综合的素质,把歌唱作品中的情感挖掘出来,并把这种情感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传达给学生。在传统的歌唱教学中,往往容易把音乐课上得太理论化,把音乐美育课上成了一门德育课,教育者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冷冰冰地向学生讲授歌曲是什么时代背景,表现的是什么思想感情,应该如何去理解曲子等等,这样理智地分析和灌输非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会导致学生的反感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音乐作品的情感理解上,允许有一定的差别,应该鼓励学生随着音响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歌唱作品的丰富情感氛围中去。

福建敖华秀谈

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另一阶段的开端。教师要勤于笔耕,善于反思,为上好下一节音乐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应随时记录教学所得,加强课后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如自己授课录像及教学设计,是研究自己教学行为的第一手材料。邀请本地专家、教研组同学科教师听课评议,以真诚的态度,接受每一个听课者的意见,以学习的态度,慎重对待每个评课者的建议,写下自己的心得,以扬长避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为下一节欣赏课做好准备。此外,还可以多外出学习取经,走进专家和名师的课堂,或者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借鉴网络上优秀课例,有针对性地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第3篇: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 高职 声乐教学一体化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49-03

一、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大多缺乏较好的演唱功底和综合音乐素养,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缺乏对音乐职业教育的认识和了解。其次,我国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与音乐市场需求脱节。声乐教学模式是本科艺术院校的模式压缩,高职院校目前仍没有编写出一套适合高职音乐学生学习的系统声乐教材。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上缺少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指导思想,缺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式;缺少与各相关音乐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综合的教学理念。因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职业教育,不突出“应用型、技能型”特点的现象。如部分教师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上推销不出去;课堂教学比例过重,学生在艺术实践方面能力薄弱,缺乏舞台演唱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毕业生综合能力弱等。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声乐教学的指导意义

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强调理论、技能知识的实用、精炼性和综合浓缩性,强调教、学、做、用合一,学以致用。工学结合的声乐教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就是把音乐市场实际工作需求与声乐学习有效结合起来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它强调声乐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强调理论、技能知识的实用、精炼和综合浓缩,强调教、学、做、用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国内外工学结合模式下音乐专业声乐课程建设的研究为数不多,而由中师转型高职的声乐课程建设的研究改革则更为罕见。因此,探索一条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声乐课程建设新思路,将对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发展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把声乐作为工学结合、工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音乐实训平台,作为音乐专业与培训市场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是体现高职音乐专业职业化发展,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对高职声乐教学的培养模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工学结合指导下高职声乐教学一体化实践探索

(一)加强声乐教学与音乐文化产业市场的联系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的推广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部分,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既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又可以因生产者的目的而作为一种产业进行专项投资。社会之所以要投资音乐,就是要实现某种效用,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音乐可以作为一种产业,作为一种音乐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模式进入市场,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大量地直接进入到民众生活之中,并被不断地物质化和价值化。因此,音乐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与市场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产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市场需求的直接影响。其次,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上,声乐合唱等形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具有较大诱惑力,可快速提升企业的文化形象和艺术品位。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离不开高素养的音乐人才的营造。这为高职声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职声乐专业教学必须根据文化产业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根据人才的需要来调整专业,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来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并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为音乐市场输送急需音乐人才的基地。

(二)加强音乐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加快声乐教师职业思维转型

高职教育突出以“职业性”为特色,以培养高职生的音乐实际应用能力为宗旨,强调艺术实践是高职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大部分从事高职声乐教育的教师是高职院校升格前中专的教师,或是升格后从本科院校引进以及本科院校毕业的,这些师资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大多数人未真正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因此,要对从事高职声乐教育的一线教师进行培训,加快教师的职业思维转型,甚至把职业指导作为教师业务考评和专业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而使教师在思想观念认识上发生改变。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音乐实训平台中逐步培养出一批具有高职教育特色,顺应市场要求的声乐教师。提高声乐教师的音乐综合分析能力和职业音乐素养,是实现高职声乐教学一体化的关键。

在教学理念上,教师应主动适应高职音乐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多能一专”的“能师型”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音乐表现力为目的来安排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在教学考核上以声乐考级教材为蓝本,并能获得相应级别的声乐考级证书。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声乐教学中片面强调声乐技能技法的教学模式。突出音乐职业化,强调以学生实用能力和声乐综合素养的培养为目的。形成声乐学习与实际应用一致的教学培训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综合音乐感知教学一体化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强调音乐分析、和声分析、乐曲风格分析与声乐技法结合为一体化的实用综合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演唱与教学的能力和综合音乐感知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以往单一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根据声乐培训市场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一年级采取集体分组教学的形式,二年级则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习程度以快慢班形式分组教学。并开始对有发展潜力、基础扎实的声乐学生集中实施“一对二”的主修教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强调学生集体合作形式的学习。在教学单元中逐步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让有一定声乐基础且示范能力好的学生带低年级或基础浅的学生上课,教师再点评总结指导上课。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互动式多边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每学期定期开展班级音乐沙龙展示音乐会,锻炼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声乐考级和比赛。同时,成立学院的艺术培训机构或校企合作的声乐艺术实训培训基地,直接面对本地音乐培训市场进行招生、教学和培训。鼓励高年级学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兼职教学,学会把声乐技能合理有效地应用到声乐教学实践、培训教学工作中,为毕业就业及自主创业积累经验。

(三)建立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声乐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1 加强声乐教学与视唱、音乐分析、钢琴编配等音乐学科综合一体化教学。声乐和视唱、音乐分析、钢琴编配是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以“唱――听――想”为核心手段,以声音、音准、分析、编配为具体内容。在教学中,应以音准和声音为桥梁,来融合声乐、视唱、分析、编配,并结合网络教学,进行“看-唱-听-想-做-用”合一的立体化声乐教学。这样,不但有助于声乐的音准提高,更能在一个良好的音准基础上提高声音,完善声乐技法,帮助声乐教学。在视唱教学中增加声乐技法,如在练习曲的演唱过程中增加声音的表现力,强调声音的规范性,加强气息的连贯性无疑都会给视唱带来极大的方便。有了适当的声乐技巧,视唱练习就能带来一定的美感,声音圆润加之音准正确,能使视唱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学会分析和为歌曲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编配也是整个声乐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伴奏无论在作品的前奏、演唱过程中,还是间隙、结束时都起着强化主题、渲染气氛、升华情感、转折补充等重要作用,完善了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因此,应充分利用钢琴与声乐水融的特点,加强声乐教学与视唱、分析、编配等音乐学科综合一体化教学的联系,准确表达作品音乐内涵,共同塑造音乐形象,完美展现作品艺术精髓。

2 加强声乐教学与重唱、合唱与指挥一体化教学。声乐教学与合唱训练存在多方面的联系,声乐是合唱必不可少的基础,而重唱、合唱又是声乐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合唱、重唱在当今社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把重唱、合唱和声乐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面对庞大的音乐市场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唱、合唱和声乐的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声乐学习的拓展,在作品中美化声音,在演唱形式上能不断拓宽学生的综合声乐能力和音乐素养。但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这三门课程是分开进行教学的。合唱与指挥隶属于作曲系列的分支课程,重唱课程则属于可有可无的,有了比赛才临时开设的课程。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能唱不能教,不会指挥;会指挥又不能唱的尴尬局面。因此,应在传统声乐教学的基础上,以网络声乐、合唱重唱音乐资源为平台,对这些课程进行综合一体化的教学。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在声乐教学中进行合唱必修课程学习,直到毕业,既让学生在个人的声乐技能技巧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又在合唱的学习中培养多声思维、听觉能力和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不断发现和挖掘搭配合理的重唱苗子,形成立体的、多方面的综合一体化教学手段,把有限的教学资源高效率地分配给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总之,借助强大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声乐教学与视唱、音乐分析、钢琴编配等多个音乐学科综合、立体的一体化教学,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提高教学效率,逐步建立起一套体现高职声乐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为今后的声乐一体化教材研发提供实践案例和素材。

(四)加强声乐教学与舞台表演实践课程一体化教学

新时期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是培养专科学历层次为主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一定的音乐专业理论、技能,面向音乐产业市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职业音乐人。因此,应根据音乐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加强声乐教学与舞台表演实践课程一体化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和教学应用能力。

1 抓好音乐教学实践与校内音乐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定期为学生举办班级、学院的音乐会、沙龙、比赛及各类积极有益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音乐实践学习技能、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就业需求,建立院校级大学生合唱团、艺术团,为学生积极提供音乐实践舞台,使学生的音乐个性需求得到充分发展,音乐与表演技能得到提高。合唱团中下设有混声合唱团、男声小合唱、女生小合唱,重唱、独唱等。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需求,积极组织,精心排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演出及社团活动,使优秀的学生在舞台实践中脱颖而出,使更多的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潜能得到开发、心智得到锻炼,音乐表演和演唱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团队精神得到夯实。

2 科学合理地安排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积极参与当地音乐文化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地方特色及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实训实习场所,与艺术剧院、歌舞团、合唱团、艺术团、群艺馆、少年宫、少儿活动中心及中小学校建立长期的音乐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实训中提高声乐专业技能,将课堂上的音乐知识在实践实训中变成实际能力,提高学生技能,发展个性。同时,积极参与到当地的音乐文化市场发展和企业文化活动中,使学生能参与到民歌节的节庆晚会、大型音乐会和企业搭台的音乐促销文化活动中,在真正的舞台实践中得到发展和锻炼。

(五)不断挖掘整理当地民族音乐资源,进行特色民族声乐教学

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节为契机,根据广西的民族民间音乐特点,培养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高职类音乐人才,为东盟音乐市场服务。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歌的海洋,有壮、侗、瑶、苗、京、毛南、仫佬等多个少数民族,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有待我们去保护、开发和再创作。应根据广西的民族民间音乐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资源,逐步开发、创作和建立一套符合高职音乐发展特点的,体现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歌曲声乐教材,并转化到高职音乐的课程建设和声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富有民族特色的高职声乐人才,为广西和东盟搭起一座音乐文化交流发展的桥梁。

第4篇: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应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智状况,如果在校本教材中融入他们熟悉的地方文化资源无疑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澄海区中小学艺术课校本教材的编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澄海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的韩江入海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县,后几经易制,2003年成为澄海区,隶汕头市,现有面积402.5平方公里,人口75万(2008年)。在澄海民间,保存了大量具有浓厚潮汕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主要有:潮剧、潮州大锣鼓、丝弦乐,潮汕童谣、方言歌、版画,剪纸、纱丁、抽纱、嵌瓷、灯谜、香包艺术等,还有极具澄海地方特色的西门的蜈蚣舞、永新的鳌鱼舞、隆都的西头鹅舞等动物舞蹈。这些地方民俗文化、民俗风情的艺术门类,富有强劲的生命力,为澄海学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近年来,澄海中小学通过对潮汕民间艺术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归类,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引进了大量民间艺术教育资源,并经过教学实践形成了众多的教学案例,成为地方、校本教材建设的雏形。如澄海实验学校的《少儿潮剧演唱基础训练》、《潮剧欣赏基础》、《潮语语音与合唱训练》、《潮汕动物舞蹈欣赏及训练》等音乐课校本教材,《潮汕儿童版画教程》等美术类校本教材,《硬笔书法》、《书法楷书训练》等书法艺术校本教材。又如建阳小学,通过对众多教学案例的整理、提炼,编写了《艺术教育校本教材资源包》,内容涵盖《潮汕童谣歌》、《潮汕民俗歌》、《潮汕锣鼓》、《潮剧行当》,《潮剧欣赏》等。再如华侨小学的《木刻版画教材》等。在教学中运地方艺术教材,可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以民族民间艺术为素材创作的艺术作品和经过改编的民族民间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民间艺术是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维护、发扬光大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意识会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乡土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乡土艺术教材,可加深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与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辐射作用。

二、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认识艺术世界的过程。澄海区的艺术教师们会在音乐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介绍潮乐、潮剧、潮曲的特色和技巧,师生有时还会进行即兴表演。例如,树础小学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先选择《天乌乌》、《桃花过渡》这样一些有吸引力的歌曲、短剧,让学生欣赏,然后利用《客鸟声客客》、《新编桃花过渡》等地方音乐素材进行示唱、演奏、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在美术课上,他们会介绍澄海作为“版画之乡”的文化历史,使教学内容具有地方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在教学方式上,他们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经典引导”与“乡土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把现行国家教材与乡土教材进行高度整合的成功之路:例如,澄海区建阳小学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现行教材与乡土教材融合的大胆尝试,他们以现行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师生们把从周边社区采集来的音乐素材引进课堂,并对曲调节奏、歌词进行规范,对内容、形式进行修改、整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师生的创造力,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他们共整理出校本教材8个资源包;莲下中心小学的古筝队在各种比赛中以演奏潮筝曲而大获成功,这得力于该校音乐教师对古筝的创造性教学,他们既遵循古筝演奏的一般规律,又改进了潮筝演奏技艺,编配新的潮筝曲;实验学校教师则安排了一定数量和一定课时的潮州音乐教学,课余时间则加强潮乐的集体训练;莱芜中学把当地工艺美术引进了美术的课堂教学,如丝网版画、羊毛编织、民间玩具等地方工艺美术,均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他们的艺术素养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的效果。澄海区现有中小学艺术科教师大多受过系统、规范的高等艺术教育,又主要来自潮汕地区,自幼受潮汕文化熏陶,对利用潮汕文化资源进行艺术教学有着天然的优势。

近些年来,澄海区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作用,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潮剧、澄海灯谜,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舞等为主要传承项目,重点突出蜈蚣舞、潮州大锣鼓、澄海版画的传承,为此加强了对中小学艺术科教师的地方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把一批本地民间艺人、艺术家被请进校园,为全区中小学艺术科教师举办潮汕地区音乐、曲艺、美术工艺以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讲座。学校艺术教育将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后将有助于学生具体生动地感受家乡的政治、文化、经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变迁,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大力推进地方艺术进课堂,营造校本艺术教学的浓厚气息,在家乡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体验生活、升华情感,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这才是教育之根本所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各地政府的重视,让优秀的地方艺术内容走进课堂确实不失为对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

课外艺术活动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适当地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澄海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昌明,民间艺术活动非常活跃。民间艺人队伍庞大,业余艺术团体遍布城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余剧社(团)最多时全县达到60多个,大量新旧剧目上演。澄海还享有全国“民族民间艺术(版画)之乡”、“民族民间艺术(灯谜)之乡”的美誉,产生了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在澄海这样一块具有浓厚地方艺术氛围的土地上,中小学生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澄海区中小学校组建了大量业余课外兴趣小组,每所学校至少有5个以上的兴趣组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这些课外艺术活动既符合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十分符合当地农村学校的艺术教学现状。例如,澄海区教育局自2003年来,坚持每年举行学生潮剧演唱比赛,参赛选手众多,为潮剧事业的发展挖掘了一批批新苗;华侨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以版画见长,几年来先后出版了学生版画作品集《大师的画》、《太阳花》,美术作品集《心灵的画》,五十多件学生作品发表于各级刊物或收集于画册;建阳小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引进潮汕音乐教育,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办学特色,潮汕民间艺术在该校开展活跃,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涌现出一批潮艺爱好者,他们多次参加当地重大节日晚会,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建设贡献了力量;澄海实验小学以“传承潮汕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课题,积极探索自制的具有潮州音乐特色韵味的“竖吹竹笛”进入课堂,将澄海动物舞蹈和潮州锣鼓引入课堂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该校自编地方舞蹈、自创潮语童声合唱节目、鼓励学生创作反映澄海地域特色的美术作品,连续四届参加国、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取得了两个全国一等奖,四个省一等奖的佳绩;莲下中心小学将潮汕儿童版画和书法引入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一举取得了一个全国一等奖,五个全省一等奖的佳绩。

一直以来,许多散落于群众中的传统优秀的潮汕民间文化艺术,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局限,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越来越少,许多民间优秀艺术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更有一些民间音乐己经到了“人走歌息,人去艺绝”的程度。澄海区传承优秀地方艺术从中小学抓起,笔者认为,此举善莫大焉,值得提倡。地方艺术是当地文化土壤中的一枝奇葩,优秀艺术的传承是文化传承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地域的标志,积极将地方优秀文化艺术引入学校课外兴趣活动,是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得到传承的最好的方式之一。澄海区中小学将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纳入到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通过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三个方面,从而使学校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在途径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链条。艺术不仅能够把祖祖辈辈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保存下来,传递下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故土的健康情感,同时引领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5篇: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与措施;情境设计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今天,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将课堂教学的形式建立在对学生自我启发的基础之上,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让学生从书本知识中走出来,走到生活中去,走到你我他中去。我长期从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

一、巧设启发性的探索问题情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个别教师仍然以“讲授”为主体,从而忽视了教学所需要的“思辨”,所谓思辨,即要求学生能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研究,探索知识,因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思维发展,都源于疑问。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探索。

【教学案例分析一】:

例如七年级上册《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时,我是这样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课题的:

师:张萌是初二3班的一名优秀的学生,平时成绩都非常的优秀,但是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她的数学成绩竟然掉到了谷底,成为了全班倒数的名次。从此以后,张萌对数学望而生畏,一蹶不振,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没有以往的动力。同学们,如果你是张萌的同学,你应该怎么劝劝她,让她重新树立信心呢?

生:我会跟她说,我的数学成绩也不好,咱们一块努力吧。

师:呵呵,这位同学使用了“同病相怜”的方法来劝导张萌。

生:如果我是张萌同学,我就会帮助她提高数学成绩,共同学习。

师:嗯,这一位同学使用了直截了当的方法,和张萌共同进退。但是,张萌班级上的另一位女同学,她是这么做的,她跟张萌说:你知道为什么你的成绩会一落千丈吗?因为,你被困难吓倒了,你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在哪里。我家住在农村,有一年用黄牛拉着一车的冬瓜到集市去卖,可是到了半路车就翻了,我的母亲被车子压着半边身子,父亲当时急坏了,一手撑起了牛车,一手把母亲拖出来。如果换做是平时,父亲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把牛车翻过来的。这一刻的力量,就是父亲潜在的能力。我相信,你身上也有这么一股非人般的潜力,只是你的一蹶不振,让这潜力无法释放出来而已。从此,张萌在节节败退中站了起来,挑战数学难题,在中考中发挥出色。

同学们身边一定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但是,有些同学却没有在失败中找到新的起点,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身上有哪些才能,下面请同学们填写以下的表格,看看,你自己认识的“我”,和你同桌认识的“我”,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这一探究与讨论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有哪些?自己的潜能有哪些?缺点有哪些?从而学会认识自己。

二、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

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由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与讨论中来。寓教于乐,才是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就能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走向自主的、主动的学习。音乐不仅能够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来烘托及渲染学习的气氛。

【教学案例二】:

例如,在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面搜索周华健的“朋友”一曲,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在上课伊始,就可以利用这首歌曲进行课堂的导入,让同学们跟着视频里面的歌词,站起来一起来合唱这首“朋友”,让动听感人的歌曲渲染课堂教学气氛,唤起学生对友谊的无限向往,然后再导入新课,就能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了。

三、模拟生活情境,融会贯通

要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不拘泥于教室之内的学生,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很好的引路人,因为,教师要将学生从课堂中释放出去,让学生走进生活中,走进社会中去学习知识。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教学也应如此,要善于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向生活实践。

【教学案例三】:

例如在学习《艰苦奋斗 走向成功》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幅漫画进行辩论:

这幅漫画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习以为常,父母非常的节俭,但是,父母给他们的儿子留下了财富,儿子却不思进取。请同学们以“这是父母的错,还是儿子的错?”为辩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与认识,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这样的讨论,同学们便对今天要学习的课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请同学们回家以后,注意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亲戚朋友,如果有奢侈浪费,贪图安乐的事例,请大家记录下来,下一节课,我们共同来为这些“病人”把把脉,诊诊病。

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使得学生从课堂教学内容中,走到了生活实践中去,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品德熏染。

【参考文献】

[1]鲍传伟.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2]李美英.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1年25期

第6篇: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关键词 少先队 课程 教学 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精心实施班团队活动课程,注重道德教育实效

目前国家课程计划把班团队会作为固定课时列入了课程表作为全体少先队员的必修课程,并颁布《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我校大队委员会在《纲要》总体框架的指导下,每学期确定系列教育的主题。2008年“我到北京看奥运,祖国发展我成长”;2010年“相约上海,看精彩世博”;2011年“知党史 学英模 红领巾心向党”等系列化主题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倡导“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大队委员会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让我们在新的学年里与奥运同行,为奥运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鞭策自己克服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使自己学有所长,学有所获,不断进步!队员们的口号是:“牵手奥运,为北京加油!”每个月的活动主题确定如下:三月:文明奥运――文明有礼我能行;四月:绿色奥运――绿色校园人人爱;五月:人文奥运――感恩父母见真情;六月:快乐奥运――健康成长童心盼;七月:知识奥运――盘点收获再前进;八月:精彩奥运――亲子互动看盛况。

在此基础上,大队委员会将一学期的18周,模拟为长春至北京的18个站点,制作了模拟地图作为各中队评比板,在卫生、纪律、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达标中队可获得向下一个站点进发的火车票。各中队比一比、赛一赛,谁在用实际行动迎接奥运,哪个中队向北京前进的速度最快!中队活动中又将这一主题细化,队员们了解奥运办小报,心向奥运开队会,热爱祖国有行动。他们自制地图、火车票,又将车票分为动车、特快、快车、软席、硬座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活动总结时,大队委员会组织100多名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参加了“我到北京看奥运”主题夏令营活动,亲赴北京参观奥运场馆,观看体育竞赛。队员高佳琪还被推选为吉林赛区的“奥运助威小冠军”。同时,大队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主题大队会,在各类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中寻找教育契机;在队员生活中选取本真的道德素材;在社会生活中关注时事热点,并采用队员讨论、调查研究、游戏竞赛、参与体验、知识竞答、表演展示等多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握儿童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向着思想纯正、道德高尚、情感积极的方向发展。

2 广泛开展红领巾社团课程,打造品牌特色活动

“红领巾社团”是通过我校少先队组织的校内外兴趣小组,培养和发展队员的各种兴趣爱好,在传统的少先队工作中被列为兴趣教育类的阵地建设,在80年代被称为“百花园”活动。起初,我们尝试民族乐器进课堂,借以丰富孩子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也帮助他们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一开始的百人葫芦丝乐团,到后来的巴乌、古筝、琵琶、二胡、竹笛、吉他,逐渐又增加了快板、围棋等项目。后来,我们把“红领巾社团活动”纳入课程表,作为少先队课程的一部分,共分三个层级:一是校级社团,二是兴趣社团,三是中队社团。孩子们也从中陶冶了情操,培养了特长。

校级社团分为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科技、社科六大类40多个社团,以“打造精品社团”为目标,每周四两节课的活动时间,由各社团课辅导员组织优秀队员参加上级少工委、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如:我校的“do re mi”红领巾合唱团,连续六年参加长春市“千童之声”合唱比赛,均荣获特等奖;航模、机器人等科技益智类社团在开发队员智力,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花式篮球、跆拳道、时尚街舞等体育锻炼、群体游戏社团也深受队员喜爱,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一展身手,初露风华。三是中队社团,活动目标是“中队有特色,人人有特长”,即由中队选择符合实际的、队员喜爱的小乐器、小绝活、小技巧作为所在中队的特色,中队每名成员利用每周二两节课的活动时间,自主聘请校外辅导员为队员们做社团活动辅导。目前,拥有200多名队员的“巴乌乐团”和“吉它乐团”以参加人数众多,活动成果显著成为“红领巾社团”中的“超级”社团。在汇报表演中,无论是技艺纯熟,还是初学乍练;无论是自信乐观,还是胆怯青涩;“快乐节拍”都会给予队员们最深情的包容、最广阔的舞台和最热烈的掌声,让每个孩子获得汗水浇灌的成功与真诚赞赏的快乐。

3 积极构建少先队文化课程,发挥组织教育优势

在组织建设中,少先队大队委员会下设红领巾国旗班、红领巾记者团、红领巾志愿者协会、红领巾礼仪班、队干部宣讲团等机构。举例来说,“红领巾礼仪班”是由优秀的少先队的礼仪示范队员组成的。本学期,大队部开展了“快快、乐乐”形象征集活动,把“快快、乐乐”作为少先队的礼仪形象及活动代言。如:在形象上,怎样穿着校服、佩戴领巾是规范的队员;怎样的言谈举止是最文明的队员;在庆祝教师节活动中,“快快、乐乐”代言了活动主题词:“动听的歌声是我的礼物;甜美的微笑是我的礼物;专注的听讲是我的礼物;工整的作业是我的礼物”。这一形象设计,充满了童趣,又不乏“队味”。在阵地建设中,大队委员会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每日论坛、红领巾宣传板、十分钟队小会、中队QQ群等媒体喉舌。这类课程活动时间弹性化、活动地点不固定、活动形式多样化,我们暂且称之为隐藏于课程表之外的“隐性”课程,我们坚信少先队的组织教育已经在少先队员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一定会彰显于外,内化于心。

第7篇: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一、目标完成及经验总结

规范行为;开展活动,本学期我主要是通过三条渠道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即:营造氛围、激励感化;监督管理。美化心灵。营造氛围、激励感化,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利益、平安、法制、日常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开展“人人座右铭,每日一格言,每周一反思”活动,细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卫生工作锲而不舍。班级卫生每天两检点,学校卫生每周一次大扫除,并检查评比,纳入班级考核,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觉行为又净化了校园环境。监督管理,规范行为,继续发挥“文明监督岗”作用,坚持一个班一周的监督岗值班制,分布在学校的门口、楼道、操场等位置,利用早上、课间、活动等时间,对学习、锻炼、生活等场所方方面面,全天侯监督,然后根据《文明班级评比方案》学生奖惩条例》予以记载,每周汇总,结果将纳入学生个人和班级考核,作为评选“德育标兵”和“文明班级”依据之一。为了管理好学生,以《班主任评估方法》和《文明班级评比方案》为依据来考核班级工作,使班主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四月份我校举办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使班主任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有效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五月份我又选派了张会斌、窦爱荣三位优秀班主任赴长治二中参与全国第三届德育工作会议,带回来班主任管理的先进经验。将在校开花、结果。开展活动,美化心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三月份,举办了歌唱祖国”大合唱竞赛活动,受到联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四月底,举办了迎五四师生钢笔字、绘画展”活动,还选出了其中一些优秀作品参与联校的评选;五月份,又举办了中考体测项目的校运会和大型舞蹈扮演。各项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学校平安是一切工作的保证。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平安为天。做到1成立平安领导组,明确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制度;2搞好平安知识的宣传活动,利用平安课、平安教育日活动、黑板报、标语、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平安预防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平安意识和防范能力,本学期开展两次应急演练;3加大监管与查处力度,继续贯彻白昼、晚上的值班制度,并做好平安日志的记录;加强食堂饮食卫生平安督查管理,严格食品的来源、加工、贮存和炊事员的定期体格检查;加大宿舍和门卫的管理力度,杜绝闲人出入,做好登记和排查,特别是各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后,更换门卫,整天关门,强化管理,闲人免进。4继续搞好一月一次对勤杂部门的民主测评。经过以上努力,一学期学校无重大事故发生,教育教学井然有序,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社会群众的认可和学生家长的信赖。

不能没有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实施了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战略措施。首先是制定计划,做好总结,学校、科室、班主任及每位教师都有计划和总结。其次是领导以身作则,深入教学第一线,包年级、包班、代主课,起模范带头作用。第三是教学惯例管理不放松,备课坚持周查制度,杜绝不备课上课或课后补课的行为,并且对教后感、练习设计、教法学法等重点环节按质量积分;上课以《教师日志》为依据查教师侯课、调课、迟到早退和中间脱岗情况,并组织学生对老师上课情况民主测评;作业批改坚持一周查文科,一周查理科,查数量、查激励性评价、查错题纠正情况;教师的早、午到辅导由值班领导检查、登记,纳入月考核,代课教师包学困生初见成效,经过一年的试验,等老师所包学困生进步明显,学生的效果一次次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坚持月考制度,考后及时分析,不时调整教学战略,改进教学方法。第四是还对教师的钢笔字练习、理论笔记一月一查。第五是开展优秀备课、作业、练字展示活动,5月17日和5月27日我分别对17位教师的备课和12位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展览,被展的备课数量足、质量高、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作业批改详细、认真,能起到示范作用。观赏教师留下了自己的老实意见,这项工作对以后的教学惯例管理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备战中考刻不容缓,本学期是初三年级的关键。分析研究近三年省中考试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实际召开初三工作专题会议。分析学情,制定复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学校组织了7次练兵模拟考试,每次考完都要汇总成绩,认真分析,调整安排,既要重视尖子生的提高,又要抓好普通生的巩固提高,还要关注学困生的进步。分类召开学生会4次,学校还制定了2010年中考奖励方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渴望今年的中考取得好成绩。

活动内容是听、评课、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录像等。本学期我借联校评选教学能手的东风,开展实效性的教研活动。继续每个教研组每周一个上午的教研制度。以赛促讲,人人登台,本组亮相,同科教师按标准打分,评出的选手参与学校组织的第二轮比赛。由学校评出的优秀选手参与联校的教学能手赛,校的四位老师被评为联校教学能手去北京考察学习,老师还被选送到区参加市的教学能手赛,这项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每节课后要写反思,反思、案例推动研究。本学期教师通过学理论结合本身的教学实践。每月一份典型案例,逐步培养其研究习惯。除此每位教师还撰写了课堂教学浅析》每次收回来的反思、案例学校都进行评比、展示、存档,等同志的案例被张贴学习。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数学教研组对数学成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课题研究有突破。通过学习“魏书生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开展了关注数学学困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主体研究;语文组、开设《师生共读一本名著》专题研究,为了这一专题的顺利实施,学校购买了童年》名人传》骆驼祥子》等书,班级学生人手一册,制定了阅读计划,共同品味名人风采,通过这个专题的开设和班班图书柜的利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语文组创办的报》就是学生供稿、老师点评、师生鉴赏。

校开展了打造强势学科的活动,打造强势学科。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政治、语文、数学三科教学中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以强带弱全面提高,政治教师、担任河西南片的政治科观摩教学,收到同科教师的好评。

校成功举办了教学开放周活动”邀请各级领导、关工委、学生家长及社会上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来我校指导工作,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4月19日至4月23日。通过对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备课作业、教研活动、食堂卫生、学生宿舍等实地考察,肯定了成果,同时也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将这次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进一步整改完善,努力办好人们满意的学校,以后我将定期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

给师生插上会飞的翅膀。乘我校被评为市级电教应用先进单位之东风,实施网络教学。对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系列电教工作。首先,坚持每周一次的电脑培训,根据教学需要教给教师基本的电脑操作、QQ教研、教育博客、制作课件等,建立个人资源库使教师能与网上名家、同行进行交流,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其次,鼓励老师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老师们学会了电脑操作技术和制作课件,尝到多媒体上课的甜头,现在校的三个多媒体教室每节课都被利用,多媒体教学真正发挥了作用;第三,为减少U盘传递信息的方便,学校开通了校园网,老师们文件只要共享,其它人就能访问,老师们上交资料不用来回跑,学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对电教工作我制定了教师电教工作考核方法》依据方案对教师的网络教学情况进行月考核,积分存档。

开足开全实验课,搞好实验教学。根据规定理化生的演示实验课全部开齐,尽量开设学生实验,认真登记实验现象,及时完善档案迎接局实验教学大赛。对以上工作的考核我校《教师工作评估方法》中都有详细的量化积分。教导处进行月考核,学期末汇总,作为教师评模、评优、绩效工资的考评依据。

三月份购买颗月季花完成植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加大投入。陶冶师生情操,开学后整修操场,粉刷后围墙,增添围墙标语;整修和装置多媒体教室,方便教学使用;装置摄像,监控学校的各个地方,确保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有方案,还有几项工作感觉到不完善:1学校的十佳”明星的评选工作。评选也有了结果,但由于联校对教学能手奖励很高,还没确定奖励;2课题研究的面没有撒开,教师们觉得没研究的积极性不高,效果甚微,需要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变主动为主动,达到不研究不行的境界;3师生的生长档案不规范,领导不够重视;4制度还不够完善,领导的创新意识还不够超前,教师的自主学习、探索课改新法的动力不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还浅缺,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挖掘。

三、整改思路及实施办法

领导分工明确,1教师的健全制度。责任到人,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开设“教师论坛”定期请骨干教师和名师搞讲座,2理论学习形成制度。介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认真检查、真实记载,3惯例教学管理不放松。严格考核,夯实教学工作的基础。

发挥强势学科的优势,4继续探索“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以强带弱,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课题研究,要有研究成果。

要有评价机制,5建立规范的教师和学生生长档案。促进教师的专业生长,进一步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第8篇: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一、积极组织学习,创造良好氛围,提高女教师素质

(一)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年初,根据工作计划确定了有关学习内容。组织女教职工认真学习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引导女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有关妇女工作法律、法规文件,提高女教职工自身素质。一年来,先后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等,把党的政策、教育、社会时事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行之有效的师德教育方式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二)评比表彰,营造氛围,通过开展评比临汾市、侯马市和校级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女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女职工凝心聚力,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女职工。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女职工立足本职、敬业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激发她们学知识、学技术的积极性,营造岗位成才、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组织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校凝聚力

(一)开展业务竞赛活动。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我校积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教师公开课、高效课堂展示课、教师合唱、节目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我校教师文明竞争,积极进取。为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我校全体教师能定期撰写论文、案例参与评比。目前正在组织三笔字培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了女教师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校工会在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意义活动。并在教职工中积极倡导“每天锻炼10分钟,健康工作几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落实了教职工健身强体,愉悦身心的各项措施,使“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我奉献”理念深入人心。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文体活动。大家积极参与,参与面达到95%以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增强了女教师的团队凝聚力。

三、积极做好维权,鼓励教师发展,提高工会吸引力

(一)继续做好女工的维权工作,争取女工工作的更大成绩,是工会女工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工会将团结广大女工,紧紧围绕教育工作的开展,认真做好女工的一切基础性工作。加强对女工生理、心理的关心与维护,提倡团队精神,发挥集体优势,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当姐妹们遇到烦心事时,我们要把女工姐妹的事当着自己的事来办,耐心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站在她们的立场上想问题和处理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以满腔的热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尽心、尽职地做好女工工作。

第9篇: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一、校本培训概念的提出

所谓校本培训是指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等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

我国的校本培训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校本培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广西《关于全面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意见》(桂教师范【1998】256号),其中明确规定以中小学校做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至此,“校本培训”在官方文件中首次被明确提出。

二、校本培训的特点

校本培训做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与传统培训模式一样,也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前提的,但是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校本培训也显示出自身的优势。

(一)时效性。校本培训是以任职教师所在学校为培训基地,围绕学校的办学特点、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的。传统的培训模式则侧重于教育教学中一般性问题的解决和补救,针对性不强。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某次培训中教师感受强烈,觉得某种教学方法或模式可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可是在实际的授课中却难以达到想象的效果,收效甚微,不得已又回到原来的老路上。究其原因,是某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由于受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于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而校本培训立足学校,针对性和时效性强,其培训成果可迅速转化为“教育生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二)自主性。校本培训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教师的工作需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教师结构、不同办学特点的学校有着不同的需求和问题,因此,校本培训在时间安排上、方式选择上较之传统的培训模式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需要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方式,机动灵活地完成培训任务。如,培训教师可以专门跟某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可以向地方老艺人和民间老艺人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也可以参与和观摩各类演出、比赛等。

(三)参与性。校本培训的内容是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组织、规划和实施的,都是在教师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人人参与的校本培训,解决了很多学校因为经费不足无法派出更多教师进行校外培训的尴尬。

(四)长期性。校本培训便于把培训工作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与教育、教学相伴进行,从而实现了培训的经常性与长期化,可以真正落实全员可持续性培训的任务。

(五)合理性。校本培训能够重新配置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既节省了经费又有效地缓解了进修与工作的矛盾,解决了大面积培训带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足的问题。

三、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方式及内容

(一)培训方式

笔者在绵阳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语、数、外”三科都有较好的培训计划、目标要求、评价机制以及较充裕的经费支持,但是音乐学科却并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只有一位音乐教师,且专职的较少。针对这种情况,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应注重加强校内的横向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特色教育的研究,充分体现以校为本;同时扩大范围,以区县教研室为主,充分发挥其指导、组织、培训的功能,在专业技能和教学法上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采用的具体方式如下:

1 巧结对子。以学校内或片区内的优秀教师为龙头开展“传、帮、带”活动,以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种方式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高师毕业生尤为奏效。

2 个人反思。引导教师每天、每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坚持写反思笔记,以达到“实践+反恩=成长”。

3 案例解读。要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案例,对优秀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达到开阔思路,充实、提高自己的目的。

4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内部网等媒介进行学习和教学。即使在寒暑假,这种方式也能实现辅导学生和提高自身技能的双重目的。

5 微格教学。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进行仔细的设计。同时充分挖掘教材,根据不同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6 教材研究。研究教材就是研究教法,教材是教法的“蓝本”和依据,我们只有很好地吃透教材,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进行课堂教学。

7 课题研究。这种方式应该以区县教研室为主导单位,集中区内的众多教师针对问题进行集体培训和研讨,借大家的智慧实现自己的提高。

8 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见仁见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和磨炼出更加优秀的课堂教学。

9 读书考核。学习是第一位的,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坚持实践,否则,我们只会传给学生过时的知识,难以保持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新鲜感。

10 观摩学习。这是一种冲击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最好方式,也许一次观摩就能够拓宽思路,令人豁然开朗。

(二)培训内容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校本培训内容主要有专业技能、教学技能和地方音乐学习三个方面。

1 专业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声乐演唱、钢琴演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课外活动的组建、大型文艺活动的编排等。现在的音乐课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唱歌课了教师还需要积极挖掘和拓展学生在歌曲伴奏、即兴创编和表演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只有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部每三年都要举行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通过比赛来督促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五项技能比赛的目的,也是要求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备过硬的专业基本功。

2 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备课、说课、导课、组织教学、教学机智等。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师间的听课、评课活动及各种层面的公开课、示范课,通过学习、比赛、讲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育部每三年一次的全国音乐课评比活动,就是检验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3 地方音乐的学习包括:收集整理地方民族音乐,并演唱、改编、创作、教授地方民族音乐。各地优秀的民族音乐都可以成为校本培训的内容。笔者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西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证研究》的调查和考证中发现,吸取有特色的地方音乐进入课堂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地方音乐的学习也将大大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内涵。

音乐教师除了能唱能弹、会编会跳之外,还需要有较为广泛的文化素养。现在很多高师音乐院系招生的文化课成绩偏低,很多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很有必要。音乐教师只有用丰富的知识、美妙的语言、动人的歌声才能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校本培训这种“基于学校发展学校、基于教师发展教师、基于学生发展学生”的新型模式能够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挖掘教师的最大潜能,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校本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