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识字教学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Using “can”/“could” to talk about ability(能力) or possibility(可能性)
一、 Review by yourself自主复习
记得7A课本中情态动词(modal verbs) “may”和“can”的用法吗?
朗读下列句子并归纳它们的用法:
Group A 1. I can walk for two hours without feeling tired.
2. She can run fast, but I can't.
3. Can you swim? No, I can't.
4. What language can they speak? They can speak French and English.
本组句中“can”的意思是______,我们用它来谈论______。它与动词的______连用。
它的否定形式为______。疑问句中需要将它______。 “can”______ (有/没有)人称变化,也就是说它可用于______人称之后。
Group B 1. ―Miss Green, may I turn on the lights? ―Yes, you may/can.
2. ―Mum, may I watch TV now?
―No, you can't. You must do your homework first.
3. ―Millie, can I borrow your photos of the fashion show?
―Sorry, you can't. I don't have any.
本组句中“may”和“can”的意思为______。我们用它们可以表达______。
其中, “may”的语气更加______, 通常用于和______的对话中。
Group C 1. This book may be hers. I saw it on her desk yesterday.
2. Miss Lin can't be here. She went to Paris this morning.
本组句中“may”和“can”都可以用来谈论______。 “may”在句中解释为______。
“can't”在句中解释为______。
二、 Preview by yourself自主学习
Study the sentences and work out the rule(找出规律):
1. She can speak English. She could speak English when she was nine.
2. Can you play football? Could you play it 2 years ago?
3. Last year, my son couldn't eat by himself. Now he can.
4. They looked around but could not see anything unusual.
本组句中,我们用“can”和“could”来谈论______。句中“could”是“can”的______。 它的否定形式为______。疑问句中需要将它______。
We use “can” to talk about the______ . (present, past)
We use “could” to talk about the______ . (present, past)
片段实录: (T = teacher; G=group)
T: Now, work in groups of 4. Discuss the problems you have got in Part 1 on the worksheet.
(Teacher walks around the class and see if any group need help.)
G1: Miss Qian, we can't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y be” and “maybe”.
T: Well, look at the example in “Group C”. “This book may be hers. I saw it on her desk yesterday.” The first sentence can also be said like “Maybe this book is hers.” (Teacher writes down the sentence on the paper). Here, “Maybe” is an adverb and we need a verb “is” in this sentence after “this book”. While “may be” is different, “may” is an modal verb, we have to use “be” after it. Then compare this sentence “He may come late.” with this one “Maybe he will be late.” When we use “mayb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 and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verb in the sentence. You got it?
G1: Oh, we see, thank you.
T: You're welcome.
三、 片段分析
这个片段取自课堂开始的部分,属于对预习部分的讨论环节。这个环节的设置在语法课中可起到很大作用。也是这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再讨论对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点进行回顾,并将对新课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产生的疑问在讨论中解决。通过教师观察,学生们的讨论很热烈和认真,大多数的预习问题都解决了。这组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但“maybe”和“may be”的用法是学生中最常见的也是容易混淆的。学生们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另类”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老师要认真地帮助他们解决,并要在课后将这个辨析放在适当的时候给全班同学进行思考。
四、 课后反思
——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每当面对一年级小朋友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就觉得像是沐浴在清澈见底的泉水中.觉得他们脸上写满说不完的快乐,觉得迎面扑来勃勃的生气。觉得眼前是一个个生龙活虎,蕴藏着智慧,洋溢着情感的小天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比大人更富有情感与主动性。可就是这样的一群孩子,每天必须写那么多的作业,无休止的读,十几遍的写那些枯燥的方块字,一双双清澈的明眸常常被疲惫所掩盖,真让人心痛。
可是 就新课程标准而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新教材虽然课文趣味性浓。但是面临的具体教学情况却是识字量多,教学课时紧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最短期限内掌握所学生字,为提高阅读和写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完成识字教学任务。真担心前面提到的一幕在自己的眼前重现。听了我校一年级孙仕兰老师教《口耳目》一课后,觉得她 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主动识字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是孙老师教《口耳目》一课的一个片段: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和蓝精灵玩闯关游戏有意思吗?
生:有。
师:还想不想玩?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请出蓝精灵。
蓝精灵(放录音):嗨!大家好!你们又想玩闯关游戏了,是吗?通过上一节课我发现小朋友们果然是特别聪明。如果这几关都闯过了,你们可以得到我送的智慧魔法石,首先请大家闯第一关:请用多种方法认识智慧树上的六个生字。
师:蓝精灵为什么鼓励我们用多种方法来识字呢?因为上节课,我们在学习这六个生字(口耳木日月火)的时候,大家表现的非常好,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生:(抢读生字)
师:读得真好!老师和蓝精灵都知道同学们是因为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才把这几个字记住得又准又牢,后面听课的老师也很想向你们学一学识字方法。现在,我们就从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六个生字中找出一个一起学一学,给在场的各位老师展示一下好不好?(羊鸟兔木禾竹)
生:好。
师:这个字笔画最多,我们就先把它所表示的实物请出来(兔子的彩色图片)先看一看,它怎样读?
生:(齐读tu 兔)
师:怎样记住它?
生:上面像兔子的两只耳朵,中间的口像兔子的头,下面像兔子的身体和爪子,一点像兔子的短尾巴。
师:嗯,是对着动物的形状来学习的,真不错。
生:免费的免我认识,加上一点就是兔。
师:和自己认识的字对比着学,这个办法真好!能告诉大家“免”是怎样认识的?
生:前几天,妈妈带我去新沟卫生院,门口写着“免费体检”。
师:在生活中都非常善于学习,真能干!
生:我能给它找朋友,兔子,小白兔。
生:我能说一句话,我家有只小白兔。
师:我们都知道兔是一种动物,那你对兔子的了解有多少呢?
生:它爱吃萝卜爱吃菜。
生:它蹦蹦跳跳很可爱。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你们没看见,后面的老师和我一样不停的向你们翘起大拇指,那剩下的5个生字打算怎么学?
生:自己学。
师:行!你们一定能想出更多的办法,学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
生:问同学。
师:好办法。
生:问老师。
师:如果我知道,我一定告诉你。大家还等什么呀?5个生字可不少啊,抓紧时间学吧!
生:(自学,同桌互学,小组研究学)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生:这五个字我都认识了,还能领大家读呢!
师:好,老师把位置让给你。
生:(领读生字)
师:真像小老师!
生:我能帮大家记住“羊”字,“羊”字的上面是羊的两个角,三横是羊的眼睛鼻子嘴巴,一竖是羊的胡须。
生:我能给羊找朋友 ,山羊,绵羊。
生:我知道它们爱吃草,叫声咩咩的,我在东荆河堤上见到过。
生:我记住了“木”字,“大”加上一竖就是“木”。
生:还有“十”字加上一撇一捺就是“木”。
师:采用了熟字加笔画的方法,真聪明。
生:一横像上面的两个树枝,一撇一捺像下面的两个树杈,一竖像中间的树干。
师:也就是这个字很像图上的实物,是吗?
生:我能帮它找朋友,木头,木材。
生:我知道木头可以做家具。
生;我们上课用的的桌子凳子就是木头做的。
师:大家知道的真多,再接着说一说。你还学会了哪个字。
生:我学会了鸟字,鸟字的上半部像鸟头,下半部像鸟的身子,一横像那根树枝,一点像鸟的眼睛。
生;我喜欢小鸟,我家还养了一只画眉鸟。
师:小鸟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们应该保护小鸟是不是?
生:是。
师:那你想怎样保护小鸟?
生:我想把画眉鸟放了。
生:我们再也不吃“顾雀子”了。
生:我知道麻雀最能吃田里的虫子,禾苗才会好好的长。
师:知道的可真多!今天我们这真有一株禾苗,说一说你怎样记住它?
生:木字加一撇。
生:禾字的一撇是禾苗上面穗,下面“木”是禾苗的“杆”。
师:办法可真不错。看看还有哪些字咱们没说到?
生:竹子的竹。
生:我家的后院有好多竹子。
师:怎样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生:两个“丁”字各加一撇,左边“丁“勾去掉。
生:竹字的上面像竹叶,下面像竹竿。
识字教学记字形是难点,这个教学片段中,孙老师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生字,渗透了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其它几个生字,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无论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方式,教师都给予鼓励。学习中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孙老师引导学生寻找识字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运用汉字的基础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较好地记住汉字的音、形、义,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能从抽象的文字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具体事物,说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力。学生能用多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反映出学生已具有分析、综合、类比等能力。学生能够独立找出字的难点、解决难点,能想出独特的记忆字形的方法,这说明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学生回答问题或叙述自己自学生字的方法时,语言清楚明白、比较简练,这标志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识字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孙老师教学时从一年级小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乐学、会学,就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根据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引入课堂。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简称“二师”坐落在天山南麓号称“华夏第一州”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师23所中小学校,点多、线长、面广,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校际差距十分明显,特别是边远落后团场学校基础设施薄弱,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两基”目标的实现解决了兵团子女“有学上”的问题,而要满足兵团子女“上好学”的期盼,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无疑是第二师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进入“十二五”后,兵、师党委对教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为此,二师教育确立了“巴州领先 兵团一流”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的“一主两翼”的工作思路,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二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将其纳入二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
引进先进教学模式,为课改寻求路径
围绕“促进二师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二师教育局组织本土专家与教研员在多方考察、深度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最终达成共识:立足现实,借助外力,打造内力,形成合力。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合作,引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以下简称“跨越式”试验)研究的课堂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具体目标是:在二师义务段起始年级的语文、英语两学科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幅提升二师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实验,以试验项目为抓手,借助二师的当地资源优势建立推广体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向二师(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课堂教学扩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打造有效课堂,旨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二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年以来,二师23所中小学校语文、英语教师参与了该课题的培训及试验探索,试验对象涉及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全体学生。自2010年启动以来,跨越式教学课题主持人,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余胜泉院长及多位博士专家多次亲临二师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深入课堂教学进行认真独到的观、评、导。课题组专家们定期的培训指导,精准细致的点评以及对跨越式教学理念深入浅出的阐述,使教师们对跨越式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跨越式教学模式逐步使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内化为教师们的教育思想,并外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为全面深入地落实新课改要求、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实践中收获、在探索中前进
通过3年来参与“跨越式”试验的研究,在总课题组的精心指导以及各实验学校与实验教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跨越式教学课题的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各试验学校在设施配备、师资建设、课堂革新、学生发展等方面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1.通过参与试验,教师的教学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跨越式”试验项目立足于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大力实施包括教育理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与方法、案例分析、信息化教学实践等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能力,变革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从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提升了广大教师学习与实践能力,实验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专业发展不断得到提高。
一位教师这样说:“接触了‘跨越式’”的教学理论,为我们的职业生涯打开了一扇窗户。如今,我觉得上课是一项神圣的事情,每上一节课都是一种享受,享受成功,享受热情,享受孩子和自己的成长”。
2.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跨越式”教学课题实施仅仅三年,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校教学质量已呈现出明显的提升趋势。在英语课中,教师坚持以语言交际、运用为中心的教学策略,通过听、说、背、唱、演等多种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流利、准确,口语表达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在语文低段的教学中,将识字、阅读、作文三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提前进行阅读和写作,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突破识字难关,通过拓展阅读材料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阅读量,丰富了词语的积累和感性认识。最后,通过编对话、写短文、谈感受等多种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教师们形成浓厚的教研与实践氛围。课题组组织的教师培训与教学指导体系等多种方式、多样化的教研形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教研积极性。教师们形成了以常规促发展、以观摩促研究、以优质促提高、以模式创特色、以结果求反思的教研与实践氛围。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定期的联片教研、有效的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和教学案例研讨等活动,为试验教师尽快掌握“跨越式”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试验教师在分享经验的同时找到了差距,受到了鼓舞,获得了继续探索实践的力量。在兵团及区域内举办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会”中,华山中学的李静、于婧老师以“跨越式”教学模式设计并展示的英语课荣获一等奖,在师域外进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反响强烈。在全国“跨越式”试验教学成果展示年会中,二师获优秀课例教学设计奖36节;优秀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心得体会等100余篇。
4.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呈现可喜变化。二师仅有的一所双语学校由于地处边远地区和多民族聚集特点,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但通过两年的“跨越式”教学试验后,与地方同类双语学校使用相同试卷进行测试,双语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考试成绩远高于地方学生。该学校也从多年的薄弱学校成为全师教育系统的先进典型。教师开发的课件、课例、论文和学生的竞赛作品多次获奖;教师所做的优秀公开课经常向全师、其他师局的教师、专家展示。有多名民族教师代表二师参加兵团和新疆中小学双语“同课异教”教学活动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5.在2011年、2012年的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中,二师基础教育各项指标连续两年均高于兵团、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二师教育局教研室“联片教研课题”获国家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感悟实践启智慧,发展教育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