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

第1篇: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选题参考指南

本指南是以教育教学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各类又包含了若干参考细目。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拟定自己的论文标题,指南仅提供了可能的选题方向,仅供参考。其中,文中“XX”是指具体学科,如数学教师写论文时就可将它改为“数学”来理解这个细目。

一、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

(一)课程与教材领域

1.课程目标

(1)对XX“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认识。

(2)我国XX教学目标的演变。

(3)中外XX课程目标的比较。

2.课程内容

(1)XX课程传统内容更新的研究。例如,几何内容的改革等。

(2)XX课程新增内容的选择及可行性。例如,统计与概率的内容选择;算法的内容选择等。

(3)中外XX课程内容的比较。

(4)关于XX知识的应用。

3.教材结构体系

(1)XX教材编写中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协调。

(2)中外XX教材结构体系、内容选择、核心概念处理、习题处理等的比较。

(3)我国XX教材的演变。

(4)我国不同版本现行学科教材的比较(结构体系异同,相同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等的比较)。

4.使用“课标”实验教材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二)教学领域

1.教学目标

(1)如何处理XX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灵活性。

(2)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一节XX课的教学目 1

标。

2.教学内容

(1)如何在XX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

(2)如何加强XX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XX教学活动。

(3)关于XX新增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

(4)关于XX课题学习、活动课、实习作业等内容的教学实践。

3.教学过程

(1)关于XX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实践。

(2)关于XX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调控与反思。

(3)关于XX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4.教学方式

(1)关于XX课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

(2)关于XX课外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实践。

(3)在XX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践。

5.教学案例

(1)XX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

(2)通过教学案例对XX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的理性思考。

说明:老师们一定要明确,案例不等于教学设计,虽然他可以是一节课,但更多的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片断,或是一个教育小故事。

所以,案例一般包括: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发生了什么事?发生的起因、过程与结果)、反思与研究。

(三)学习领域

1.学生的学习心理

(1)学生XX知识及其思想方法的认知发展特点。

(2)关于XX学科内容的学习心理过程。

2.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

(1)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发展学生XX思维水平。

(2)如何提高学生的XX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3)如何促进XX学困生能力的发展。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各种途径、方法。

3.学生的学习方法

(1)学生XX学习的方法。

(2)针对XX具体学习内容的学习方法。

4.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

(1)如何培养学生学的兴趣。

(2)如何激发学生学的动机。

(3)如何增强学生学的自信心。

(四)教师专业发展领域

1.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XX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目的和意义。

(2)新课程背景下XX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3)XX教师队伍现状与专业发展需求。

(4)对XX教师素养与高师院校XX课程设置的思考。

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XX教师的自身素养。

(2)XX教师教学诊断能力与教学的机智。

(3)XX教师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

(4)如何通过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促进XX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不同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1)如何提高XX新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2)如何促进青年XX教师的成长。

4.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

(1)XX教学研究工作的成绩、问题与改革方向。

(2)怎样通过校本研修促进XX教师专业的发展。

(3)在“以校为本”教学研修的背景下,关于教研机构与教研员职能、作用及工作方式。

(4)各级教研组织及学校XX教研组如何有效利用“课例”开展教研活动。

(5)XX教师研修活动的典型案例。

(五)信息技术领域

1.信息技术的功能

(1)如何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

(2)信息技术促进XX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变化的主要案例。

2.例谈与信息技术整合的XX教学内容适宜性

3.使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

(1)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范围,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

(2) 对信息技术价值的理解,教师、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4.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六)测量与评价领域

1.学生XX学业成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如何改进XX期中、期末考试命题工作的模式,建立适应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考试命题机制。

(2)如何评价学生的XX创造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等。

(3)学生XX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测量、评价方法。

2.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工具和手段

(1)一堂好课的评价指标。

(2)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3.教师专业水平评价

(1)教师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

(2)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评价。

4.大范围高利害考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影响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考、高考改革。

(2)中考、高考命题中如何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考试命题的科学化、命题技术的规范化、考试手段的现代化

(1)XX情景性、应用性、开放题等问题的命制与评价标准。

(2)XX试题难度的预测和控制。

(3)关于中考XX试题效度、信度、区分度分析,以及教育价值和导向性研究。

二、学前教育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1)如何理解《指南》的重要意义

(2)《指南》背景下如何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

(3)《指南》背景下健康领域的教学活动实践

(4)《指南》背景下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实践

(5)《指南》背景下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实践

(6)《指南》背景下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实践

(7)《指南》背景下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实践

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1)如何运用《标准》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2)对《标准》中教师专业理念的认识

(3)对《标准》中教师专业知识的认识

(4)对《标准》中教师专业能力的认识

(二)教师专业成长

1.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

2.幼儿园教师职业认识与师德培养

3.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的有效途径

4.如何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自我学习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

1.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2.如何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

3.如何利用游戏活动开展各科教学活动

(四)幼儿园园本教研

1.如何促进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2.对园本教研形式的思考

3.园本教研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4.如何组织有效的园本教研

(五)幼儿园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探索

(六)家园共育

如何组织家长有效学习《指南》

三、综合

(一)素质教育

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调查

2. 各学段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的成功案例

3.中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4. 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

5.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

6.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案例

7.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8.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9.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

10.“尖子学生”与“学困生”的培养问题

11.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

(二)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1.教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2.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助的实践

3.先进教学方法的实验与推广

4.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5.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及培养

6.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7.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8. 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践

9.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

(三)教师队伍建设

1.师德现状与师德教育

2.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

4.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5.学校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6.教师继续教育问题

7.教师自然状况(年龄、教龄、性别、身体、学历、家庭、社会地位)的调研与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8.当前教师心理状况调查与解决对策

9.关于教师的评价

第2篇: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一、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中,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开始优化教育教学的策略与模式,为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而努力。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思想,还没有摆正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不能实现人性化、多元化和科学化。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但是关乎学生前途与命运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有的学校却有所淡化。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有时也是形式大于内容。教师重视不足,教学方法枯燥,教学内容滞后,没有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实用性。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的学校在课程设计和学时安排上,没有做到科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滞后性。这就导致有的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愿意聆听,也学习不到有效的知识。可以说,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时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实效性。在有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缺乏专业人员的授课。虽然有的学校有心理咨询师,但是由于教师配备较少,再加上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咨询师咨询,所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都是班主任或者其他科任教师兼职任教。由于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讲授的时候多数都是照本宣科,采取灌输式或者满堂灌的方式来授课。面对抽象枯燥理论化的心理教育知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长此以往,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能有效结合学情,对于学生较为关心的异性问题、早恋问题和交往问题是避而不谈。心理教育的内容显得失真、空洞,学生自然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2)教育方式单一,灵活性不足。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总体来说教学设计不够灵动,校本研究滞后。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比如教学方法,多数采用的是讲授的方法,课堂的互动较少,课堂中师生的交流与互动较少,学生多数的时候都是被动接受。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不能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一举例都是典型的个案。对于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高中生密切关注的情感、性等问题避而不谈,只对一些模糊的可讲可不讲的问题进行简单剖析。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远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3)心理辅导随意性强,缺乏约束性。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急需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但是,如何帮助高中生排解实际的学习压力和青春期带来的萌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进行详细设计。在教学内容上,也是东一下,西一下,教学具有极强的随意性。笔者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制订详细的心理教育计划,在相应的学科建设、学科教学和部门建设上都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针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坏来说,也没有一定的评定标准,这也就导致做与不做,做多与做少没有实质差异。为此,个别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不走心,不认真,就连基本的态度都没有。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提升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究

高中生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成才。目前很多的数据也已经证明,有的高中生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为此,面对着新形势,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工作的急迫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确保高中生获得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1)丰富教育内容,突出实用性。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中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内容上一定要具有多元化和针对性,按照高中生的特点和所处的时期,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棘手的早恋、学习压力等,给予重点关注,在交际、态度、习惯等方面给予引导。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实施灵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开展有针对性的解读,规避假话、套话和空话的产生。在教学的形式上,除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还可以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健康跟踪,让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3篇: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部署要求,以深入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纲要》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为载体,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为补充,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教学研究,构建教育网络,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制,心育工作有位置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然要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健全机构,制定计划,强化指导,抓好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任组长、教研室、普教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开展,依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在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搞好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教体局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指导中心,各中小学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教科室,建立健全了市―县―校三级工作网络。

(二)制定发展规划

围绕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工作方针,制定了《平顶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关键,强化业务考核,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清、思路明、措施实。同时,指导各县(市、区)和中小学分别制定了各自发展规划,并将发展规划细化到学年、工作任务量化到学校、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有规划目标、有工作机构、有专项考核、有责任人。

(三)加强业务指导

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班组、进家庭的“三进”,先后制定下发了《平顶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关于开展平顶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活动的通知》《关于做好平顶山市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二十多个,对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同时,实行基层教研员联系学校、定期听课指导制度,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定期深入基层联系学校,进行听评课活动,督促各学校明晰思路,提高认识,开展工作。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心育工作有作为

坚持以心育人、全员育人,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足开好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不断提高心育工作能力。

(一)好健康教育课

结合学校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中小学课程计划,小学每年不少于12节,初中和高中每年不少于14节,督促学校按照要求配备教材,细化课时。为确保健康教育课时落实到位,市教育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检查,利用开学、教育督导、综合检查等契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考核指导,查课时、查教材、查档案、查活动记录,确保全部开设、不留空白。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中和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督促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工作计划,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实行全员育人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倡导“每一个教师都是心育工作者”的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与校园文体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力营造“人人都是心育责任人、处处都是心育责任点、时时都是心育全过程”的良好氛围。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通知》,督促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和宣传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及时回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使其化解心结,健康成长。

(三)开展心育教研

发挥心理健康教学研究在提升心育能力中的引领作用,通过课题研究、优质课评选、学术交流等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专业化、科学化。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围绕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发放调查问卷3000多份,圆满完成“平顶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中学生学业情绪常见表现及有效干预策略研究”等科研课题8项,分别获得省、市奖项。同时,加强校本研修,先后编印《小学生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平顶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案例》等心育书籍二十余册。新华区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通过国家级课题鉴定。近年来共评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五百多篇,心理漫画两百多个,教学设计三百多个。

三、加强教师配备,心育工作有队伍

教师是最核心的资源,关系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工作队伍,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第4篇: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市镇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市教育局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以争创全镇一流的工作为奋斗目标,突出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为主要措施,认真做好教研、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努力工作。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加强三项研究,实现四个提高。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两个重点,一是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学习习惯的衔接;二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 

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先进教育理论应用的研究;二是进一步抓好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三是加强省市上“十一五”立项课题的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实现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二是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四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三、工作目标 

1、落实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 

本学期的具体指标为: 

(1)各学科教学质量及格率达到95%以上,优秀率达到35%以上。 

(2)1——6年级学生巩固率达到100%。 

(3)各年级各学科必须确保完成下达的“两率”指标,并在镇质量监测中进入前三,总成绩力争学区排名第一。 

2、落实课程方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1)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努力上好每一门课,每一节课。

(2)切实加强英语,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课等教学研究活动,重点加强口语交际、作文课、写字课、特色课、古诗诵读课、安全常识、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发挥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及用学到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常规管理,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综合评价老师和学生的科学方法。

 

4、大力推选课堂教学改革,向教研要质量。 

针对我校教学实际,继续巩固现有教研成果;加强常规教研活动的管理,继续坚持周六大教研活动及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教改,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改进部分不适应学生发展、不适应新课程开展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加强两个常规的学习和落实,使之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2)加强对明星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培训、再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跟踪培养。 

(3)扎实开展新课程教学达标活动,完成第三批“新课程教学达标”任务。 

5、推行分层达标,实行教案“三大块”的改革。 

6、开展征集课堂教学案例和论文评选活动。着手筹编教师优秀论文范文和学生优秀习作的《唐楼学校优秀文集》. 

7、抓好课题申报立项及研究实验工作。 

8、课外辅导,校队训练等课外教育工作再取佳绩。 

四、工作措施 

1、以课改为中心,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强化课程管理,加强课程的研究与指导。 

①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程。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多元课程,隐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以适应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 

②抓好学校各项校队训练和课外活动。 

③建立多样性、多元化、科学的评价方法。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把课堂搬到社会,为学生提供创设运用课内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条件,使学生在亲自参与和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各科均有尝试自己实践活动的日记。力争在本学期再创建两个学生体验实践基地。 

(3)以“三优化,一提高”为主题,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三优化为: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课堂评价。一提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切实加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科各年级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精编作业。 

(5)要加大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2、坚持制度创新,改进教研方式。 

(1)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2)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要着重利用“周六大教研”“单元集体备课”“新课程教学达标”等活动有效地提高教研质量,努力向教研要成绩,实现本校创建名校、强校的宏伟目标。 

  

第5篇: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学困生 心理健康 心理原型

教师不仅要有自己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各方面的素质修养,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接纳受教育的每一个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室里找到自己,这就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不论长相,不以学生背景来区别对待学生。

我曾经也是学生,不喜欢老师带有色眼镜。作为教师,十多年来,我从来不特别对待高分学生或者学困生,对待优秀生我可以把他的闪光点拿出来做榜样,拿来大家分享,同时理性的告诉他/她,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对于学困生总是鼓励;从来不打击一个孩子的自信和学习积极性。我曾经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就是“No one is perfect”,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要学会彼此尊重。

前几天,我班上的一个学生,因为是地方上的,比起所内的学生来说差距很大,所内的孩子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报班学英语,有的大约都有接近七八年的英语学习史了,所以每次这个学困生用蹩脚的英语回答问题时总要受一番嘲笑。作为老师应该不失时机教育这些学生,首先不要嘲笑别人,学英语也就是起步早晚几年而已,并且暂时处于领先水平不等永远比别人强,因为知识无涯,因为天外有天,学得早的理应学得更好,晚起步地要加倍努力。在我的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是后来居上的,暂时学得很好的,要学得更好,这样既可培养优秀生的平和心态,也给学困生以尊重和自信!在这些方面老师要宽容、尊重每个学生。做好学困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心理的培养,做老师的导向作用太大了,如果一名老师首先经常拿分数在班上说事,或者公开批评考试不好的同学,或者极力表扬高分同学,或者对于嘲笑他人的同学不及时制止,后果是很恶劣的。对于每个学生的心理影响都是深远而重大的,有可能会维持一生,这样学困生会自卑、厌学,优秀生也还会养成骄纵、唯我独尊的心理。

有个男孩升入初中以前没怎么学过英语,进入初一(一)班时,和其他同学相比差距很大,心理很黯然,对英语也没有什么兴趣。刚开始每次上课回答问题,学生都要嘲笑他那结结巴巴的英语,每次碰到这样的情形,我都会及时予以制止,并且以宽容信任的语言去鼓励他,我会在全班说“Don?蒺t laugh at others. It?蒺s impolite. We believe him! 并且每次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的表现,我都会在全班表扬他,真心的为他感到高兴。这孩子也渐渐地对英语没那么排斥,并且开始对英语感兴趣起来。试想如果不及时制止对他的嘲笑声,不保护好他的自尊心,他可能会过早的关闭那扇学英语的门。

尤其令我感到可喜的是:每次在课外碰到他,他总是老远就会大声的叫老师好,甚至比其他学生声音都要响亮。这一点至少证明他是个懂礼貌懂感情的孩子,至少说明他对英语老师有向师性。并且他的英语学习方面也有了喜人的进步,听写单词,完成作业方面都比原来做得好。在英语朗读和背诵课文方面也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初一年级绵阳市期末统考他从第一学期的不及格上升到第二学期的80分以上。进入初二年级以来,上英语课他表现得比以前更加积极活跃了!有时他也会积极地发言,大声而自信地说英语了。他最开始的英语劣势在正确的引导下不仅没给他心理上留下阴影,反之,他还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起来了!

这学期我们学校增设了英语兴趣班,最开始报班的学生只有二十个人,其中就有他。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尤其注意到了基础相对薄弱的他,上课积极,认真听讲,勤做笔记。我当时就在课堂表扬了他:尽管基础稍弱,但他能参加我们这个班,这就证明他好学这一大优点。其他同学也都点头称赞。前不久上英语课的时候,我请他起来为大家朗读英语,他朗读得还真不错。我在班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某某同学读英语比起以前流利动听了吧“。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为他鼓起掌来。我看得出来,大家是发自内心的为他高兴为他鼓掌!作为老师来说,最让我欣慰的是:不论是所谓的“学困生”,还是大家眼中的“优秀生”,所有的学生都向着积极健康的良性方向和谐发展,互相宽容,互相鼓励,相互喝彩!

第6篇: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校园文化涵盖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包括环境、制度、课程、教师、学生等方面的文化内容。下面就从五个方面阐述校园文化在我校发展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环境文化:学校发展实实在在的教育载体

有位哲人说:“人是环境的产儿。”学校的环境文化是助推学校持续发展的实在载体。

环境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包括“基础建设型设施、美化装饰型设施、宣传教育型设施”等。如今,步入我校校园,总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典雅幽静,整洁清爽,花木茂盛,绿意浓浓,可以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整洁的墙面上,装饰着富有经典韵味的壁画、诗文:花红柳绿的花园里,竖插着写有“读书的孩子最聪明”“让孩子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等标牌;学校所有设备用房里,都写有体现不同特点内容的标语:教师办公室里有“以书修身,以书立人”,教室里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图书室里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览室里有“以读书为时尚,让读书成习惯”,实验室里有“实践出真知”,师生餐厅里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学生宿舍里有“食不言,寝不语”……学校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走进校园,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尽为书影。整个校园散发着书香气。也正因有此浓郁的书香氛围,我校于2009年4月份被市教育局评定为“优秀级书香校园”。

这样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师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师生的进取精神,时时处处都在规范着师生的行为。一句话,人们身在其中,一切都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制度文化:学校发展所要形成的运行体系

学校管理制度是办学思想、治学理念、学校价值的主要载体,学校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上。

过去,我校已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的学校规章制度。但是,今天我们审视这些规章制度,其中很多条文内容已十分明显地不符合现代教育时宜了。为了修订这些规章制度,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2004年第1期《人民教育》刊载的《与现代学校制度相关联的若干政策思考》等文章,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思想为依据,对过去的制度进行了认真而慎重的修改和增补,力求将新的文化追求融入制度条文的制定以及制度的执行之中。在制度修订过程中,学校领导依据“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民主程序,制订出教育、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层面上的工作流程,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等转化为可以操作的管理行为。

学校制度是务实的、管理人的具体行动底线。因此,对它的制订,内容要精要,设计要精要。注意简约、明确、易记、易操作。还要注意各种制度的相互支撑和衔接,体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控”,这样才能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学校中还有些非制度化的制度,如升旗仪式、开学典礼、主题校会以及校旗、校徽、校歌、校服、校节、一训三风等,这些也要形成传统。我们把有些规则编得朗朗上口,如“学生文明礼貌用语”“师德修养十不准”等。对师生的规则要求,应防止僵硬、避免伤人和气,一定要注意渗透感彩。如在花草树木旁写上“谢谢你对我的爱护”,在校园墙壁上写“讲普通话是语言文明的标志”,在垃圾桶上写“同学们,别忘了果壳纸屑都归我”……

教师文化:学校发展居于主体地位的内容

教师文化的历史任务,就是为了建设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师德、师风和专业精通、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技能。

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他的阅读史。对教师来说,阅读的意义更为重大。我校舍得对教师读书投入经费,添置了许多新书、新资料,增加了教育期刊的订阅种类和数量。学校采用“积累卡”的读书方法,让教师把平时学到的格言警句、理论片断、精辟经验等随时摘抄在卡片上。因“积累卡”费时不多、携带方便、适用性强,所以有效地推动了教师的读书活动。

我校在县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指导下,将“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编印了《经典诗文诵读指导》读本,组织教师学习,让教师认识到当前中华复兴已进入核心力量层面,即经典文化层面。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引领教师诵读经典,让他们接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的熏陶,从而提升人格,奠定儒雅人生的基础。

在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走在研究的引桥上》《教师成为研究者》等书籍。特别重视学期课改精神,正确接受课改理念,克服课改的摇摆性、盲从性。学校组织教师去南通、镇江等地参观取经,邀请市优秀教师上观摩课、特级教师评课。学校开展了多轮的说课、观课活动,指导教师写好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编印了教师案例集、叙事文集。在我们市开展的“教学质量年”“课堂教学效益年”“有效教学管理年”和“课程实施发展年”等活动中,我们采取了多种切实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邀请市教育局领导给教师作“师德修养”报告,请特级教师给教师作“教师与读书”的讲座,培养教师“热爱职业”“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促进他们由传统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教师文化建设,无论是思想建设,还是教学技能提高,应始终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课程文化;学校发展带有根本性的永恒主题

作为校园文化主要表现形式的课程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务实创新的教学文化。它使教师今日的教学不同于昨天的教学,明日的教学不同于今天的教学,开创个人教学和学校教学日日新的局面。

知在行先,不知无以先。课程改革是一次学校文化的重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把推进课程发展的坐标定位在教育科研上。

学校有《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的研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策略的研究》两个市级主课题。在这两个主课题的指导下,派生了若干短期课题。我们根据农村小学课题研究力量薄弱状况以及学校的实际需要,采取的教育科研实施策略是:小课题,短周期,重实效。小课题研究,符合学校的研究能力,直接改善了教学实践,解决了课改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个研究经验在市课题研讨会上交流时,得到了专家和农村小学领导的一致认可。

对教学案例的研究培训,我们采取了“学、思”演进的方法。在组织教师观摩课堂教学之后,进行认真评点、反思,然而写出案例剖析文章。教育随笔是记叙老师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形式自由、短小通俗的文体,很适合我们一线教师。因此,我们鼓励教师重视写教育随笔。在我们的鼓励下,我校教师写了不少充满灵气的教育叙事。以写教育随笔带动教师教育论文和经验总结的撰写。近几年,我校有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教育类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另外,在省“教海探航”征文中,学校有两篇文章获二等奖,两篇文章获三等奖。数十篇教学案例在省、市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这些成绩在我们县农村小学是绝无仅有的。

课程文化建设从文化角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和人格的和谐发展。

学生文化:学校发展必须追求的终极目标

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心。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的建设,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相应的行为习惯。

我校的学生文化建设,主体工作是开展“书香班级”的创建活动。为解决学生读书的书源问题,我们在班级里开办了“图书小银行”,号召每个学生向小银行储蓄两本书。这样,在一个班内就能“储两本读百本”。学校按年段进行“图书漂流”。“图书小银行”和“图书漂流”大大增加了学校的图书存量,扩大了学生的图书阅读面。

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县、乡关工委老同志给学生作“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的报告。学校编印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三本阅读课本,增设了“晨读15分钟”“自由午读”“课外阅读指导课”等学校设定的学生读书时间。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金秋书市”“校园读书节”“校园读书日”等活动。

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明理导行”,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报告会”“法制教育报告会”等,让学生把自己的言行与学校荣辱联系起来;二是“训练导行”,学校开展了“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活动,“行为训l练”从细节抓起:三是“考评导行”,常规行为的训练坚持“天天查、周周结、月月评”,开展了“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以及“争十星”等评比活动。

第7篇: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好习惯;坏习惯;习惯养成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工作了好多年的老教师,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教育教学的好习惯,当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为了面子,从来就不反思是自己教育教学习惯不好而造成的,一味地埋怨学生不好。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养成哪些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让读书成为习惯

读书就是一种学习。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学习氛围必定是非常浓厚的,如果教师带头读书学习,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读书、有修养的教师。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

为伴。

二、让教育写作成为习惯

写作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教师可以写教研小论文、教学后记、教学案例述评、教学反思、心得体会、教育随笔、评课稿、听课反思、教育教学论文等。可以说一个老师如果不会写文章,那么他是领悟不到教育和人生的真谛的。写文章尤其是教育随笔可以想到什么就写到什么,但无论写什么应立足于自己的想,自己独特的想,经常想、经常写,常想常写、常练常新。希望每位老师都拿起笔来,记下自己教育教学生涯中那些值得记录、值得反思的历程与思索。

三、让教学研究成为习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了问题直面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还是回避问题,或者是对问题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是区分有责任心和无责任心教师的分水岭。能够关注教育教学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关注课堂、关注身边的学生。可以说,不断发现问题的教师是负责任的教师;发现问题以后,把问题提炼成课题,带着问题查阅资料、读书,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通过研究,把问题解决的教师,则是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如果能持续地坚持研究,则会成为专家型教师,成为有教育思想、有影响力的教师。

四、让了解和理解学生成为习惯

教师必须要做到:

1.快速记住学生的名字。

2.主动去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爱好兴趣。

3.了解学生的困难疑惑、情感渴盼、心路历程、知音伙伴。

4.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的上学路径、学生的社区环境。

5.了解学生家长的思想、家长的愿望。

了解了学生,就会消除教师对学生的误解,建立起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提高了教师对学生教育行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感化力。与此相反,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是不了解学生、漠视学生甚至误解学生。不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了解学生个人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背景,不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优势与劣势,是教师在学生认知上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这种不良习惯必然导致教师只关注教材不研究学生,必然导致各种各样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或“对牛弹琴”式的教育。

五、让尊重、关爱、激励学生成为习惯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是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备的良好习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地位,比刻板的要求和无端的指责更具有感动力和感化力。教师尊重学生,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是师生合作的道德前提。关心爱护学生、激励鼓励学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六、让尊重和理解家长成为习惯

第8篇: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摘 要:班主任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行为主体,其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前很多小学班主任不太重视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德育意识淡薄,德育工作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由此严重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教育格局的打造,德育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多方行为主体切实参与其中,尤其对于班主任而言,明确自身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切实采取措施来发挥自己的效能,显得尤为必要。

一、立足日常,促进德育工作常态化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其要求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突出德育的地位,采取切实的措施开展德育工作,使得其能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少有人参与到德育中去,尤其在学校没有将学生德育作为重点绩效考核因素的背景下,教师根本不会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也就是说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并没有渗透到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去,仅仅是在德育宣传活动期间进行了象征性的工作,显然这样是不能保证实际德育工作有效性的。

对此,笔者认为应该积极发挥班主任的效能:积极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出具对应的德育工作方案,尤其是需要学校领导层审议通过将德育纳入到学生成绩体系和教师绩效考核中去,并且由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对于当前在职的每一位教师在德育中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由此营造出良好的小学德育工作格局。德育工作的日常化发展,还需要发挥班主任的监督效能,积极参与到实际的德育工作检查中去,并且自觉做好德育工作总结和归纳,并积极参与到德育工作探讨活动中去,使得自身对于德育工作的价值,德育工作的实现路径有着更加全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教育教学案例,总结和归纳一定时期内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并且将其作为引导的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比如在语文课堂教育中,语文老师可以针对于班级部分学生不团结,相互嘲笑的现象渗透德育内容:援引团结合作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由此改变当前班级内部不团结的格局。很明显,如此一来使得德育工作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去,而这样的氛围营造就需要教导主任发挥关键性作用。

二、健全目标,促进德育方式多样化促

小学德育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此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是:德育对象不同,德育形势多变,德育工作方式不同,此时德育达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对于班主任而言,应该看到不同学生其德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教学时刻,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方向也是千变万化的。班主任无论是在制定德育目标过程中,还是在调整德育工作方式过程中,都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才能够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才能够保证德育工作方案的有效性。

严格来讲,小学德育目标可以归结为:其一,以家乡情感培养为契机,引导学生去唱国歌,去了解民族历史,由此实现一定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培养;其二,基于集体意识实现学生集体团结价值观的树立,使得学生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其三,学会尊重他人,乐于帮助别人,要懂得文明礼貌,运用有效的礼节规范来应对各种情况,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在小学生的言行中得以体现;其四,遵纪守法,能够具备基础的纪律意识;其五,乐观开朗,对于别人表示出自己的同情心,并且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今年2月份,作为班主任,多次接到家长反馈六年级二班学生常常在放学时间晚归,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接着学校德育教导主任对于这样的情况进行核实,确定事情的严重性:有三位六年级学生带头,在4点半放学后没有马上回家,在路上逗留玩耍,一直玩到快6点才到家,这三位学生在外地工作,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对于这种不遵纪守法的行为,班主任对于其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决定采取如下措施:开展最遵守纪律班级评选活动,要求在活动期间各个同学相互监督,检举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引导小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在这样的活动开展下,部分学生放学后不按时回家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三、考量现实形势,实现德育内容的拓展

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内容不能仅仅牵涉到传统德育工作规范,还需要在充分考量当前小学教育形势的背景下,找到全新的德育内容。比如针对于小学生网瘾问题开展绿色网络教育,在建设法治社会背景下的法治教育,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都应该被融入到当前德育工作内容中去,由此使得德育内容与当前的实际情况保持吻合。详细来讲,新形势下的德育内容应该牵涉到更多的内容,其主要可以细化为如下内容:其一,热爱祖国的教育:进行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及国歌的教育;岚家乡的自然、历史、文化的教育;爱祖国、爱家乡的实现感情的培养和教育;其二,热爱人民的教育: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的教育;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培养和教育;其三,热爱科学的教育:科学的重要性和相信科学的教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其四,热爱集体的教育:初步的集体意识的教育;集体荣誉感和为集体争光的教育;热爱和参加集体活动的培养与训练;其五,基本道德教育:尊重、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待人接物的礼节规范教育;基本的社会公德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及初步的环境道德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其六,纪律教育: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其七,心理健康教育:初步的同情心、不说谎、不任性的教育;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综上所述,作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无论在德育工作意识觉醒方面,还是在德育工作模式调整方面,或者是在德育工作内容优化方面,抑或在德育本土化发展方面,都能够起到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琛.如何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下),2012(09).

第9篇:心理健康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梦想很重要,目标影响着人生。如果没有目标,人生将会有更多的茫然,更多的徘徊。作为一个从教18年的教师的我,从事班主任工作有16年的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目标的重要性。今年,有幸加入__市__班主任工作室的我,决定重新规划的个人成长计划,使自己从事班主任教育事业时,有明确的方向,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现根据工作室的规划方案,制定个人的成长计划,在工作室的带领下,向名师靠拢。

从教18年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科的教学和做了16年的班主任工作。18个春秋里,我学理论,勤实践,勇探索,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兢兢业业,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一路来,自我感觉我过了教师的第一个发展期,从2010年开始,就迈入了高原期,停滞不前,满足现状了。下面我就自己的状况做出分析如下:

个人发展优势与特长:

1、保持一个热情之心,爱教育爱孩子。

2、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敏于发现,勤于思考,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点。

3、班主任工作做得到位,所带班级注重民主,班干部得力,学生管理能力比较强,自觉性也很强。那么多年,学生都喜欢与我交朋友。

4、专业知识比较强,爱语文,好写作,特别喜欢写诗填词,喜欢创作。

5、职业心态平和,能正确地处理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6、能够较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为教学所需服务。好学、勤学、不耻下问。

存在问题与不足:

1、 理论功底还不够强,理论还是不深,写起论文来,可以引经据典的东西还真没两句。

2、教学有惰性,有时会处于被动,总是“拨一拨,动一动。”

3、对于课程开发研究的能力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4、班主任工作还不够细致,处理事情不够睿智,做事还不够踏实,创新能力还不够。

在__市__班主任工作室的指引下,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增强担任班主任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通过班主任工作研讨、班会课备课与观摩研讨、教育案例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提高育人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使自己努力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习型、反思型的优秀班主任。

第一年度目标:

通过__班主任工作室的帮扶,校本研修等活动的开展,接受教育新理念,向带班能力强的教师学习好经验。认真参加班主任工作研讨交流,认真研读相关教育书籍,及时了解小学教育的新动态、新方向和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成为其中较突出的班主任。

第二年度目标:

1、自觉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书籍,吸取各派理论精华,厚积薄发,通过撰写成长报告、工作反思、工作案例等方式,梳理工作经验,以聚焦工作特色;或运用观摩一些优秀班主任的公开课,进行交流和研讨,提高教研水平。

2、系统学习德育、心理健康、班级管理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结合实践积累经验,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并且通过学习撰写有质量的经验总结或论文。

3、以教育案例型主题班会为突破口,以观摩、交流、研讨为主要方式,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工作水平,把握好班会课的教育功能,熟练驾驭班会课形式,内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4、在班级管理中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研究与讨论,并能以案例或论文的形式大胆的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5、班集体文化建设方面:努力打造五星级班级。

第三年度目标:

通过教学案例和课题研究实践、专家引领等,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策略与实践更加完善和灵活。

2、深入参与工作室科研课题是《小学低年级书香班级建设的研究》,以课题为促力。努力积累经验,丰富底蕴,成就自己的班主任专业能力,突显班级特色。

3、借助汇报交流活动,可以展示教学特色和思想,提升自身班级建设水平。

1、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每学期最少读两本教育类书籍,并做好相应的随笔记录,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2、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信息反馈,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3、在教学上要虚心向有经验的

老师请教;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要经常地、系统地进行自我反思、多听课,多看专业书籍,以此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立足校本研修主渠道,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倾听专家指导做好记录,反思自己的教学,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优化自身专业思想,并随时把自己的收获和反思整理到博客上。

当一个专家学者型的名班主任,是我的理想和追求。我相信,有梦想就会幸福!我愿意追梦中寻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