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第1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一、经历探索过程,关注儿童的体验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过程,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已获得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并付诸实践。然而,并非有经历,就一定有体验。《课程标准》指出: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可见,“体验”事实上是一种建构的活动,它于具体的活动中,通过反思、抽象得出相应的模式。

教学案例1】一位教师在出示“两块分别是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草坪,哪块大?”的问题后是这样教学的:1.假设:(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新知,以前学习了什么与它有关的旧知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2)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运用“拉动法”得到长方形并假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邻边”)2?郾验证:(1)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摆满平行四边形所用的面积单位个数与摆满长方形面积所用的面积单位个数不相等,从而否定了用“拉动法”假设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邻边”。(2)在数平行四边形方格时,强调数不满一格时,可以分别将左边的半格移到右边,凑成整格再数。从而,在验证中渗透“剪拼法”。3.再次假设:从上述数方格验证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可以用“剪拼法”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左边的角剪下,拼到右边,就得到一个长方形。并假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4.再次验证:(1)用数方格验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下,拼成长方形后,两个图形的面积不变。(2)分析两个图形“底与长”“高与宽”之间的关系,确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5.反思:“拉动法”与“剪拼法”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为什么由“拉动法”得到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邻边”是错误的,而“剪拼法”推导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是正确的?进而明确:(1)“拉动法”转化后的图形,形状变化,面积也变化而周长不变。(2)“剪拼法”转化后的图形,形状变化,周长变化而面积不变。我们研究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要确保面积不变这个条件,即要符合“形变积不变”的原理。

让学生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更应关注如何从数学角度,对活动教学意义进行分析,努力使数学思维从较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让学生真正获得数学活动体验。

二、经历计算过程,强化对方法的理解

学生经历计算过程,是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个过程要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运用多种算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知、理解新知。

【教学案例2】教学人教版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例题“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4×12”后是这样教学的:1.尝试计算“24×12”(学生分别用估算、口算进行尝试计算)。(1)估算有三种方法:一是24×12≈24×10=240;二是24×12≈25×10=250;三是24×12≈25×12=300。(2)口算:24×12,先用24×10=240,24×2=48,再用240+48=288。2.教师提出可以用笔算竖式方法计算。重点讲解了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部分积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3.利用多道习题进行运算技能的训练。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竖式计算,是学生在原有笔算乘法思维模式基础上的一次拓展活动。不能只让学生机械记忆算法,满足于学生熟能生巧形成技能,而应在“理解”上做文章。通常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不仅要重视学生算法的掌握,更应强化算理的理解,重点理解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乘24的积“48”,表示48个一,因此,部分积的末位写在个位上;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24的积“24”,表示24个十,因此乘得的部分积的末位要写在十位上。从而达到由算理生成算法的目的,而不能仅把关注点盯在算法上。二是要沟通多种算法间的联系。如,沟通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实质上是将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和加法进行整合。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为学生掌握计算顺序和理解笔算乘法算理服务。此外,还可以沟通估算与笔算的联系,通过估算结果,理解“24×12”的积是三位数,通过估算确定结果取值范围在240与300之间,确定笔算“24×12=288”是正确的。

三、经历建构过程,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学习新知识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主动建构。但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无视学生认知规律,一味地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教学案例3】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一上“九加几”一课,当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建立模型,求一共有几盒牛奶?可以用“9+4=?”来计算时,教师未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思考,就急于将凑十的方法告诉学生。导致整节课学生几乎是被动接受灌输、模仿,效果较差。

第2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51-02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数学思考”中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可见,合情推理的重要性。那么,何为合情推理呢?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合情推理就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它是数学发现的方法之一,而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量地采用了像数学猜想、枚举归纳、类比迁移等合情推理的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下面仅以“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课时的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一、引发猜想,为合情推理创设氛围。

新课引入时,给学生创设具有合理自由度的思维空间。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并且注意问题的提出,要有难度和开放性。然后,学生借助问题引发猜想,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探求问题的积极性,为合情推理提供良好的氛围。

案例:在教学“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时,安排了“复习铺垫,引发猜想”这一环节:

复习:把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说说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2.5、 1.0026 、0.78 、40.125

谈话: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可以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小数乘10,100,1000……

猜想:大家设想一下,一个小数的小数点位置还可以怎样移动? 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呢?这其中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至此,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教师很自然地引入新知。为合情推理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验证猜想,为合情推理提供可能性。

数学猜想是学生在探索数学规律时的一种重要策略,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波利亚认为:“说得直截了当一点,合情推理就是猜想。”因此,在教学“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第二个环节是这样安排的:

1、提出猜想。

(1)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000的商各是多少?请你用计算器选择一道题,算算结果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21.5 ÷ 10 = 2.15

21.5 ÷ 100 = 0.215

21.5 ÷ 1 000 = 0.0215

(2)仔细观察每题的得数,与21.5比,你有什么发现?

此时的比较,恰到好处。学生直观看到到小数点向左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而且初步意识到21.5除以10、100、1000得到的商与小数点的移动有关系。

由于学生掌握概念需要有一个分析、思考、加工、整理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通过上述比较能够看出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从而进一步认识这两个事物的本质。 因此接着又设计了这样的填空题:

21.5除以10得( ),就是把21.5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谁能仿照这样的说法说说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

你发现这三组中小数点的移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把刚才说的三句话概括成一句吗?同桌两人先互相说一说。

根据学生交流,适时出示:21.5除以10、100、1000,只要把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要是21.5除以10000,小数点会怎么移除以100000呢 依次类推,能写完吗 那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在板书上补充省略号)

此时,学生对要探究的问题,初步形成了假说、猜想后,对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猜测阶段,没有真正的内化。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提出猜想:21.5除以10,100,1 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除以10,100,1000……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2、验证猜想.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找几个小数,分别用计算器把它除以10,100,1000,记录下来后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2)归纳:通过这个活动,你认为刚才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小数既然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小数,那我们可以把21.5换成“一个小数” (板书)这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在探索规律时,学生经历了在具体的数例中观察--拓展性猜测--举例验证的科学求真过程,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对“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合情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比较、检验猜想,并引导学生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结论。在逐步形成结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

三、应用规律,合情推理结论的再验证

培养小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要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仅要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还要把验证得到的规律进行应用。因此,必须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才能使合情推理出的结论进一步得到验证,做到学以致用。

在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后,设计了两组基本练习题:一组是32.8、0.8、24三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时小数点的移动变化情况,填入表格。另一组是规律的反运用。即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把这个小数分别除以多少?让学生反过来说规律,进一步完善了规律。在基本训练过程中,还特别重视学生“说”的训练,把思维的过程通过语言外化出来,促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地运用规律,也为合情推理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学生获得的各个知识点往往比较孤立,要培养学生通过比较,从已经获得的知识类推出相近的知识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使知识不断深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全面的获得更多知识,同时防止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基于此,又设计了对比练习:

把3.54改写成下面各数,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354

35.4

0.0354

3540

在学习了新课“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后,不仅集中练习了所学的内容,还练习了以前学过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内容,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新知识,又能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和“异”。

四、总结反思,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

反思是提高学生提出猜想的质量,修正猜想的能力和验证猜想的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必要条件。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学生对其“提出猜想——检验”;“修正猜想——验证、证明”这一学习过程的反思。教学中我们应多要求学生在形成结论后,及时回顾和重新审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因此,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反思,建构知识”。

反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规律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探究问题时的过程“先怎样,再怎样”;也可能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听取了哪些同学的意见,受到了哪些启发;聪明的学生也会能就会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质疑,寻找新的思路、方法。在引导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重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与原有知识的逻辑联系更明晰,使某些“技巧”上升为“方法”,使一些有意义的经验、方法、思想得到及时的提取。

总结: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就能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个数变大还是变小由什么决定?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由什么决定?然后进行总结。通过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完善;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把握、运用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在反思性学习中学生合情推理的水平一定会得到质的飞跃。

第3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试题

课程代码:0927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下列对目标动词“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A.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

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B.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C.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D.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2.用字母可以表示一定范围内的任何数,这表明了数学学科具有

A.严谨性 B.抽象性

C.广泛性 D.系统性

3.下列属于第一学段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

A.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的公平性

B.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C.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过程

D.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架起儿童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重要桥梁的是

A.活动经验 B.发展水平

C.认知规律 D.数学内容

5.下列内容中渗透极限思想的是

A.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B.同样多、比多、比少

C.表内乘法和除法 D.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罗杰斯

C.皮亚杰 D.斯金纳

7.学生学习9+6=?时,一边念念有词地说出“凑十法”,一边写出答案,这说明其智力技

能的形成处于

A.认知阶段 B.示范、模仿阶段

C.有意识的言语阶段 D.无意识的内部言语阶段

8.下列不属于小学阶段“数的运算”的目标的是

A.自然数的四则运算 B.分数的四则运算

C.小数的四则运算 D.负数的四则运算

9.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概括的表象指的

A.空间观念 B.空间想象

C.空间感知 D.空间抽象

10.通过设立的观察室观察班级学生的互动情况是属于

A.间接观察 B.直接观察

C.参与性观察 D.抽样观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1.数感主要表现在

A.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B.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C.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

D.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E.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获得数学方面的专长

C.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D.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E.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相同的发展

13.下列属于第一学段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有

A.感受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B.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C.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D.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E.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

14.下列表示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内容的有

A.数的认识 B.式与方程

C.数的运算 D.常见的量

E.函数

15.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包括

A.数学课程标准 B.数学课程目标

C.学生生活实际 D.学生认知规律

E.社会发展需要

16.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启示有

A.采用“小步子”为特色的程序教学模式

B.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需要适当的强化

C.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D.数学教学应“以人为本”,改变学科本位观

E.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体现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

17.在数学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动作的熟练阶段的特点包括

A.操作表现出高度的完善化 B.动作具有高度的正确性

C.动作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D.动作之间不协调的现象完全消失

E.全套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18.运用发现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有

A.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B.学生先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假设

C.引导学生利用教师和课本所提供的材料,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

D.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展开讨论

E.教师总结,得出结论

19.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达到的要求包括

A.准确规范 B.简洁严谨

C.生动形象 D.通俗易懂

E.有趣味性

20.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要反应的层次有

A.记忆 B.理解

C.运用 D.经历

E.探索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简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关于“对数学学习的认识”的理念。

22.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步骤。

23.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24.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阅读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25.简述第一学段概率学习的总体目标。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6.数学仅仅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工具,它的作用只是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27.“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8.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是影响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9.试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原则。

30.试述10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要点。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16分)

31.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案例:

一、引导猜测

师: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宽有关,那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想想看。

生1: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关。

生2: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周长有关。

……

师:是吗?我们一起看一看。(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直观演示验证:长方形的长(或宽)拉长,长方形的面积也变大,使学生确信: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与宽有关,也与它的周长有关)

二、分组操作

师:那么长方形的面积究竟和它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呢?请各组从准备的25个1cm2的正方形中,选一些拼成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并把它们的长、宽和面积记录在表格中。

(各组完成后,教师收齐表格,并展示其中的几组表格,检查填得是否准确)

三、提出假设

师:大家观察表格里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长乘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四、验证结论

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的方法来计算呢?我们再来研究几个例子(展示其他几个小组的表格)。

第4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提问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巧妙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相机切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课堂提问要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学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交流的空间,教师提问更应该体现出启发性和挑战性,能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

1、有效提问的基础――紧围教学目标,提出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如在执教“平行四边形”时,我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的知识后,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搭一搭”的数学活动,当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教师组织评议后,作如下引导:

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 :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

……

上述教学中教师以“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大,这样的提问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地认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2、有效提问的关键――准确把握提问最佳时机

教师把握好时机提问,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决。

如执教“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测量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内角之和优势等于179度,有时等于181度,并不全是等于180度时,

师:为什么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各不相同呢?

生1:可能测得不太准确。

生2:可能三角形内角之和不一定都等于180度;

师:现在,请每个人再量一遍。(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现在的结果和刚才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两次量得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生:测量的时候可能有误差。

师:说的对,我们在测量每一个内角的时候都会有误差,所以我们的结果就可能不一样,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避免这种误差呢?

(学生受到启发,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一个平角,而平角就是180度……)

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问题,并在教师适时地提问、引导下,学到了知识,解决了问题,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能力。

二、课堂提问要以“精问”焕发思维火花。

要实现课堂提问的“精问”,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度:即“量”度、难(易)度。

1、提问次数要少而精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密集,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比较角的大小时,我是这样少而精地设计问题:“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你能用方法来证明吗?”这个问题思维空间大,学生摆脱了被“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宽了,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为后面能顺利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做好了铺垫。

2、提问难易要适度

问题的难度应该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着学生的发展。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时,我先复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要求学生计算 、 、 ,并说出解题依据(即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接着,采用一组递进的难易适度的问题推动学习进程。这些问题是:

(1)这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习题中,有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你能把这几个算式改写成最简分数相加减吗?(学生将原题改写成 、 、 。)

(2)现在这几个算式还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吗?我们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好吗?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问,巧引妙传,自然地导入新课,突出了旧知向新知的过度。)

(3)今天要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和前面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有什么不同?(在思考的转折点设问,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4)你能先把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吗?(引导学生依据旧知,探求新知,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计算法则。)

(5)异分母分数能否直接相加减?为什么?(引导学生探究算理,做到既明算理又明算法,牢固地掌握新知。)

上述这一系列的难易问题能紧紧围绕“把异分母分数转化同分母分数”(即突出计数单位要相同)这一主线,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算理法则,促进新旧知识简单有效迁移。

三、课堂提问要正确处理预设问题与问题生成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预设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如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按照预设程序,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此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决定暂时放弃组织学生练习互化的节,对学生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展开交流,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锐。就这样,学生在字斟字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获取自我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上富有智慧的提问,能够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去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共同分享思维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与感悟

参考文献:

[1] 叶 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4,76-77.

[2] 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第5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学生;小学数学;出声思考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多年,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的思考空间和力度不够,整个课堂活动过程被教师有序地呈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纵然有师生互动,学生也仅仅是出声回答出答案,而很少涉及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的学习,显然品质是不高的,怎么办呢?笔者认为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更为重要,我们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要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应该让学生尝试着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出声思考”的必要性分析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那么,生本教育理念下,为什么要推行“出声思考”呢?

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来看,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哪怕是处于初始学习阶段,但是我们的小学生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么?相对于逻辑思维而言,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因此我们应该借助于小学生爱表达、好表达的这一特点,要求他们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表述,而不是我们将各个方面想的特别细致甚至嚼碎了喂给学生。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生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长、多难!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让我们教师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听、说、读、写、画、练多种形式,而出声思考则是帮助学生廓清思路,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自己发现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如此,在自省和他人的提点下思维会变得可感性更强、更清晰,数学素养会有序提升。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出声思考”的教学实践

“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学生亲自去发现!”出声思考就是将自己的这种发现过程与发现的结果展示给其他人看,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呢?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1.数学概念、定义形成的出声思考

数学概念和数学定义的学习是小学数学的重点,通过出声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挖掘概念的内涵、实质。

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梯形”这个概念时。首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与生活中与“梯形”相关的事物和基本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由发言,其中有个学生说了自己的思考过程:“我觉得梯形相对于矩形具有稳定性,因为生活中梯子做成了梯形的,而且在使用的时候是很稳定的。”这也是思考过程,但是这个思维是否正确呢?学生各抒己见,辩论和探索由此展开,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有思考的声音发出,并相互碰撞,最终“梯形不具有稳定性”的结论被大家所共识。

2.数学问题分析的出声思考

数学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是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将问题分析进行出生思考,即要求学生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都呈现出来,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选用了哪种解决方法?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是什么?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出声思考的过程是解题后自我反思和监控的过程,更是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提升的契机。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分数化成百分数”,在学生掌握了一般的方法后,接着笔者要求学生再一次分析教材的内容,尤其是对教材结语进行出声化的自主思考与分析,看能提出哪些问题?结果发现学生不仅仅能够提出问题,而且问题的质量很高,尤其是抓住“通常”二字进行分析,最终将思维延伸到教材表达意思的本质。对于我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做法,如果当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疑问时,我们教师立刻“送上”正确答案,而不留给学生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时间、空间,势必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长期下来学生的思维容易滋生惰性,而发声思考则更多地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并以学生的思维盲点作为突破口,引导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等等出声交流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再探究。学生逐词逐句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发声式解读,正如古语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数学教学通过发声思维实现对数学知识初步的感知,在围绕着学生觉得有意义的关键字、词,展开分析与研究,学生对数学结论的认识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在发声、对话的过程中构建和接近数学知识的意义和本质。

此外,我们还应意识到每个孩子都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前概念”中有来自于生活经验,有来自于前期的数学概念学习,有些甚至是“相异构想”,但是这些也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我们出声思考的立足点。总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努力了解并解读学生,从学生的想法出发,更为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运用对话放开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在课堂上发出不同于教师预设的声音,小学生的思维也许稚嫩,甚至是存在错误地,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肯定学生的点滴见解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徐光考.数学探究性课教学的探索[J].数学通报,2005(10):24―27

第6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语言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语言表达不够精简,提问随意,缺乏导向;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引导,使数学课堂缺乏魅力。

因此,我们应该更为细致地从提问语言、评价语言等这类教学语言中研究探讨出新的策略,更加完善数学课堂教学。

二、研究内容与主要措施

(一)数学教师课堂语言低效的成因分析

1.问题琐碎,缺乏主体问题的有效引领

我们的老师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呀?同意吗?”,问题毫无含金量,这样的数学提问语言带动不了学生的思维。老师在课堂语言表达上缺少实质性的主体问题,有时面对学生答非所问时,也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问题。

【案例】

当初新授二年级“锐角、直角、钝角”时,出示有这些角的游乐场情境图,老师问道: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在玩滑滑梯,有的说设施都是铁做的,我无奈地笑了笑。最后直接问:有没有发现游乐设施上都有我们学过的角呢?终于回到老师的预设中来。

2.评价随意性,缺乏针对性的启发

【案例】

老师在课堂上抽学生:“请一位同学念一下题目。”同学们都很积极地举起了手,老师非常高兴:“你读!”随后一位女生大声清晰地读起来,老师当场点头示意读得很棒,坐下。接着一句“你来说说你的答案。”老师随即又点了身旁一位男生,男生的回答也让老师很满意:“做得真好!”接着老师统计做对的学生,环视一周说:“大家做得不错,有些同学还有错,还需努力”。在我们的课堂中,大多数老师会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这样的评价:“对的,很好,请坐!”“对吗?同学们,你们觉得对吗?”这样的评价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分辨对错,仅限于知识层面上的对与错,而没有真正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维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学生没有讲清楚的,教师在评价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圆起来,还要从个体的评价中启发群体的深思。

(二)打破数学教师课堂语言低效的解决策略

1.探索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教学中,教师精心预设过问题的课堂,会把教学中琐碎的问题整合在一起,带着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来提问,不但精简了教师的课堂语言,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有效的提问在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动思考之间搭起了桥梁,它将教师要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

【案例】

本学年一开学,我们组内也对孙老师的“小数加减法”进行了细致的评课记录,重点一项是统计老师一节课的提问次数,发现“是不是?对吗?”这样的口头禅问题共计25次,而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有16个,并且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根据此次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我们老师从中也有不少的收获:提问的语言要简练,应在备课时研究好每个问题的实际价值,精心预设好。

2.探索课堂有效评价的策略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表达上也参差不齐,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到位、准确地对学生的表述加以评价。有效的评价能使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这里,我们教研组暂且对“激励性评价语”进行了粗浅的研究,用激励性评价语促进学生表达。

【案例】

蔡老师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学生认知对称图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圆形)的对称轴,蔡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落实评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数学知识,在这五个图形中,同学们想研究些什么,知道些什么?这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蔡老师的疑问勾起了学生的思维:这张梯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所有的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再研究三角形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呢?……随着学生学习的逐渐深入,蔡老师接着追问“那么,同样是轴对称图形,还有不同之处吗?”

细细品味蔡老师的评价语,凸显了启发性,成为学生的可攀之梯。两次不同的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在肯定与疑问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既给了学生思考的平台,又为他们指出了思维方向,把学生的思考逐渐引向深入。

3.探索课堂语言规范表达,提高数学素养的策略

数学的教学语言应该准确,符合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这就要求教师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表达基本数学概念,注重课堂语言规范表达,提高数学素养,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数学语言的表现力。我们教研组在课题实践期间,把一册数学书中容易犯讲解错误的概念、规律进行了罗列,利用周三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探讨,避免课堂内出现人为的知识性错误。

【案例】“圆的认识”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直观感受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执教的龚老师让学生先画一个圆,再在这个圆中自由画出尽量多的半径。反馈交流时,大部分学生能脱口而出:“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都相等”。这时,龚老师适时引导他们把话表达完整,又要符合数学逻辑规律,“同一个圆内可以画无数条半径,而且每条半径都相等。”这样的顺势引导,给了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引导他们积极体验,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而老师的数学语言表达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研究成效分析

(一)教师在研究中锤炼了自己的语言,提高了课堂实效

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教研组老师加强了对课堂语言的关注意识,语言表达比之前精简了,在课堂内我们严格控制教师的话语权,分析数学教师课堂语言“多”与“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实践、验证。孙老师的“垂直”,施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堂语言具有感染性,问题富有启发性,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老师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语言,追寻更具内涵的教学语言。通过自我评价和教研组老师的相互点拨,正确处理好了教师语言的“精”与“简”,提高了课堂实效。

(二)教师在研修中更新了教学理念,实现了从“语言”到整体实效的追求

一学年的研究过程中,组内老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在不断更新,科研意识逐步增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能很好地体现出严密的数学思维,语言的连贯体现出师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而语言的多样化更体现出了数学思维的丰富。因此我们青年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多下工夫,也有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发展了学生的言语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组内老师的努力下,我们提高了自身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同时提高了绝大部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比较准确、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同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优化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成为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四、研究展望与思考

通过研究,让老师们关注自己的课堂语言,锤炼语言,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通过各种策略和途径,解决了数学教师课堂语言低效的问题,提高了个人的数学专业素养,实现了从语言到整体实效的提高。

当然,一学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取得的成效是初步的,同时从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有待于在今后进一步去研究探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语言既需要整体的追求,又需要细化的锤炼。如导入语、过渡语的类型等可以更进一步地精细研究,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技巧,提高运用课堂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东英.教师的语言应简洁再简洁[J].教学月刊,2007(5).

第7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索活动“做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主要标志的“做中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2]为体现这一理念,近年来,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以往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形成一种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下面笔者结合一些优秀教学案例,谈谈自主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课堂参与结构

小学生处于一个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一旦课堂教学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丧失积极参与课堂的动力。在教学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就要充分重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喜欢动手探索未知事物的心理需要,适当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手脑齐用。2008年11月在宁波著名特级教师名师小学数学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中,《三角形的内角和》讲授中的一个片段,教师就很成功地把学生的自主探索融入到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请学生从桌上选择一个三角形,测一下它的三个角,问他们有什么发现?问题一出,学生探索求职的欲望被激发,纷纷用量角器认真仔细的进行测量。然后学生纷纷举手说,发现三角形的三角之和等于180°。此时,教师不急于表态,见没有人反驳,便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都知道,测量是有误差的,通过一次的测量我们就一定能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见机让学生选择桌上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角度固定:30°,60°,90°),要求他们拼成一个新的三角形,进行探索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个怀着更为好奇的心情参与到课堂的拼图探索中,并尝试不同的拼法,待学生拼好后(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教师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拼成的图形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教师做出一个疑问的表情说:“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拼起来后怎么不是360°呢?”学生说:“拼在一起少了两个直角。”教师说:“也许你们的想法都是对的,但是老师还是不相信。这些三角形给了角的度数,那如果给你们一个不知道的任何度数的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的内角就是180°呢?”接着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新的任务:利用桌上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纸片、剪刀和米尺等进行合作交流,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奥秘。此时,学生进入了第三次自主探索阶段,求知欲被彻底激发,兴趣达到了最高点,课堂参与程度也达到了最大值。经过合作探索,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方案。教师此时抓住了其中一种方法(剪下三个角然后拼在直尺上恰好凑成了一个平角即180°)进行分析,并用媒体展示了这一拼法的动态过程。最后,教师通过总结,把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这一重难点呈现给学生。三次自主探索活动,层层深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进行创造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书本上现成的概念、公式等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3]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所学知识点,适时地给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而且能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吴老师先从八月十五吃月饼引入。师:妈妈买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块?请用掌声表示。(学生都拍了2下手)师: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块?(师和生一起拍了1下手)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是……(学生有的用手指点一下手掌,也有的巴掌拍到一半停下来……)其实,学生在击掌的同时已经展开了思考,并默默地在脑中创造着自己心中的一半。这种情况出现后,吴老师抓住时机:“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展示你心中的‘一半’?写字、画画都可以。”几位学生自愿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也在纸上开始勾画自己心中的“一半”。顿时,整个课堂沉浸在学生自主实践创造的热潮中。学生有画半圆的,有画正方形的一半的,有直接写汉字“半”的,还有画O和S(他们认为O和S是把“8”这个数字符号横切和纵切得到的)。随后,吴老师通过让一个学生把一个月饼模型平均分成两份,引入并强调了“平均分”的概念。接着吴老师让学生再次上台,但这次是用数字表示心中的一半。学生个个争相举手,到台上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有的用0.5表示;有的用4表示(他认为4也是8的一半);有的已经知道用1/2表示……看到学生个个有自己的想法,吴老师逐个进行了表扬,随后自然引出了1/2的概念。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他们就能按自己的想法创造出不同的“成果”。这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伟大创造”告诉我们,教学中给学生足够自主探索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锻炼其他方面的数学素质。

三、让学生轻松熟奏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和掌握”三部曲

亲身经历的总是印象最深的。中小学数学新课标一再提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数学知识有机组合起来,将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如:宁波市小数会第七届年会暨优质课评比中《测量―毫米与分米的认识》一课,首先教师让学生比划学过的一米和一厘米有多长?(比一比)随后展示米尺和一厘米长的实物。然后,师:大家估计一下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估一估)生:1cm、2cm……师:到底是多少呢?我们要测量验证一下才能知道。(测一测)教师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亲自发现和感受到有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够1cm的情况,以此激起他们探索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自然引出毫米的教学:教师多媒体展示尺子,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为1毫米,让其观察、感知。(看一看)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教师让学生动手剪1毫米的纸条,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剪一剪)感知结束后,教师把知识回归到生活。师:生活中你见过什么物体的厚度或长度大约为1毫米。生:硬币厚度,一张练习纸厚度,碟片厚度。(找一找)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了一定表扬后,多媒体展示直尺,让学生齐数刻度1和刻度2中有多少小刻度。(数一数)随后,教师展示两个测量情景,呈现的均是物体长度差几毫米到整厘米,让他们建立起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学生对毫米有一定的理解后,教师让学生再次估计(橡皮和硬币的厚度)和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加深学生对毫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随后的分米教学中,教师依旧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测一测、数一数等动手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有关分米的知识。整节课,教师把毫米、分米的知识很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毫米、分米这两个新的长度单位,以及它们与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总之,数学的学习不应该是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应该是“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把教材中的内容与其生活原型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进而学会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能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快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做中学,学中做,只有教学做三者合一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会学习、会创造、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范文

教育教学研究不可忽视,而应受到重视,因为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学管理的一种现实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战略需要,是一种柔性教学管理的手段。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对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教育心得1尝试教学法简单来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具体来说,可分为五步进行,所以尝试教学法也可以叫"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出现的。出示的尝试练习题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去解决尝试题。

课本例题:"一商店运进4箱热水瓶,每箱是12个,每个热水瓶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尝试题:"商店有20盒乒乓球,每盒有6个,每个乒乓球卖2角,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课本例题:" 2+3"

尝试题:" 3+2 "

新课开始,教师在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提出,这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要求的什么,然后再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教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试着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番,这时就转入了第二步。

第二步:自学课本。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阅读课本例题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阅读课本前,教师可预先提一些思考性问题作指导。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1〉分母不同怎么办?〈2〉为什么要通分?有什么道理?

由于尝试题与课本例题相仿,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是能够看懂的。学生可通过看例题举一反

三,学会解答尝试题的方法。这样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好。因为自学课本后,必须解决黑板上的尝试题,自学课本的效果当时就能看到,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第三步。

第三步:尝试练习。一般让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在草稿本上练习,教师要巡回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学生练习时,还可以继续看书上的例题,一边看一边做。尝试练习结束后,就转入了第四步。

第四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后,可能一部分学生作对了,一部分学生做错了。教师根据三类学生板演的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在评讲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在尝试讲算理了。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尝试算、尝试讲以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讲得对不对。这时听教师讲解又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火候已到,就转入第五步。

第五步:教师讲解。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懂得算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进行系统讲解。这里教师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现在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课本,亲自尝试做了练习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的讲解,可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这五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环套一环。在教师指导下,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这五步并不是一堂数学课的全过程,而是"进行新课"这一环节中的五个步骤。一堂完整的数学课,与进行新课"前后,还有其他环节。因此,应用尝试教学法,也是一堂课的一部分,还必须由其他教学方法配合,有机结合在一起应用。

尝试教学法有一个基本的教学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不同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运用。

怎样灵活地运用这五步呢?根据我们的实践,学生熟悉尝试教学法以后,这五步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例如,出示尝试题后,学生可一边自学课本,一边就动手做尝试题了,第二、第三步就一气呵成。第四、第五步,也不要截然分开,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可以结合进行,教师参加学生一起讨论。在讨论中把需要讲解的内容讲出来。这样做,比较自然,又节约时间。

尝试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引起数学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化:

从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先练,教师再讲。

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从被动听讲,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从技巧性教育为主转变为思考性教育为主。

“尝试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增加了练习时间。这样能保证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消化巩固,当堂解决问题,为我们学校提出的“节节清、课课清”的辅优补差要求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尝试教学法的五步程序和课堂教学的六个阶段融汇一体,形成一个以“解决尝试题”为核心的教学系统。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先练教师后讲,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能独立思考问题、探求解法,再加上教师注意情感教育,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组织教学活动上,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援助,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独立思考问题,自学课本思想集中,探求解法态度认真。

教育心得25月16日,尝试教学理论的创立者邱学华先生来到我市举办教学观摩课和尝试教学理论讲座。我有幸欣赏到了一堂别开新颖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小数的认识》,并认识了邱学华老师,初次接触到尝试教学法。利用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方法观点鲜明,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即:从尝试到讲解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而且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例如尝试、自学、讨论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尝试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强调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使师生共同活跃在探索知识的认知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的推广和运用,除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自学能力之外,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善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同时减轻学生的功课负担,使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由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而尝试教学法改变为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针对性地进行讲授。这样一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听了邱学华老师关于尝试教学的理论和一节公开课后,我对尝试教学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尝试着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觉得这种尝试教学法值得向各位老师推荐,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教育心得35月4号的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我校“职场化教育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培训会”,培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场观摩了我校欧小丽老师和彭小伟老师的两堂项目教学案例,第二部分是薛爱科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一场关于项目教学法的培训。培训会上,教委领导、我校杨校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整个培训会历时4个小时,我获益不小。

一、现场感受了项目教学的过程。

欧小丽老师展示的是“礼服设计项目教学”。由于时间关系,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并没看到,重在项目实施、展示汇报和总结评价阶段。其中重点又在项目实施阶段。在这阶段,我们发现,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分工明确,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可做。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展示汇报阶段,由小组长上台介绍本小组的作品名称、作品含义以及项目过程的体验。我认为:这个过程不但是一个展示汇报,同时也是对学生口才的一次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在总结评价中,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明确了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与不足,从而认清自己,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的方向。不过,我有个疑问: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有个学生一直在作记录,为其他组员打分,那么,她自己是不是就失去了一次动手制作的机会呢?

彭小伟老师展示的是“精密平口钳制作”。其亮点在于:1.在项目认识阶段,教师展示图片和实物,作完介绍后,由学生思考制作精密平口钳的工种和方法,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2.自建团队并推选小组长,推选出的小组长还要上台陈述理由,锻炼了学生。制作前的组内分工让学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提示,提醒学生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学习包、网络,技术顾问等。教学生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二、认识并感受到了项目教学法的好处。

1.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在项目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指导思想。遇到问题得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

2.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师不再是把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给学生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

3.有利于职业态度的培养。

类似生产车间的的环境,培养了学生的行为习惯;生产制作过程中要求必须规范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成果质量的要求,在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4.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这主要体现在:统一领导与服从配合相结:推选出小组长后,大家必须服从小组长的领导,听众安排;项目分工与合作完成相结合:组员分工明确,由小组长领导大家一起共同完成任务。

5.项目教学法可以体现教学相长。

在教学项目的设计及前期准备中,教师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三、几点思考:

1.项目教学法设计前期准备工作量大,如果每个技能培养内容都做成项目教学,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跟精力。

当然,等第一遍做好形成教材后,以后实施起来就轻松多了。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跟推广对教师要求较高。

要实施项目教学,往往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展示的这两堂课就是如此。这个教师团队必须精诚团结,同心协力,才能做出一个相对完美的实施方案。

3.对实训设备要求较高。

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实训设备,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做事。

4.对学生作息时间的管理需相对灵活。

比如有的学生做事比较慢,可能在学校统一的课堂时间内无法完成,他就得“加班”。

总之,项目教学法好处多多,我校的项目教学尚处在探索阶段,如果实施到位,对学生技能及情商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育心得4人民教师崇高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就应该一丝不苟地认真工作,我从教二十多年,体会最深的是“勤奋”、“关爱”、“严厉”几个字,就是教师对待工作要勤奋,对待学生要关爱、要严厉。

参加工作以来,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能迟到、早退,工作要走到别人前面,俗话说“勤能补拙”只有多做、勤做,勤下工夫,工作才能有成就,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渐渐的总结了一点经验,积累了一些工作方法,无论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工作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看到辛勤的劳动有了收获,我心里特别高兴了,我的“勤奋”付出的代价是有意义的。

诚然,在工作中除了勤奋,更多的是对学生要关爱、严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即要严格,又要体现爱护学生,一个优秀学生既要有聪明的智慧、也要具有端庄的品行。要想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只有品行与智慧融合,才能使其智慧和思想品德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健康成长。这就要把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才能产生更大的教育效果。柏林斯基说:“爱应该是教育的工作,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

记得有人说过:“作家是为作品而活着”。我们也可以说,教师是为学生而活着。作为一名教师不仅爱自己的事业,更要爱自己的学生,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潜能生,教师都要付出同等的爱,潜能生往往使我们当教师的感到头疼,棘手,但是优秀与潜能也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对潜能生进行耐心而细致的思想工作,才能使其思想和行为有所转化,因为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真挚的关怀与无限的爱,教师不能将爱全部付诸于优秀的学生,其实,那些潜能生更需要你,他们多么期待你的关爱,对待他们不仅要严,更多的是爱,如果教师能将爱与严平等的付诸于每一个学生,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非常的优秀。我们班上有几个学生,虽然学习差点,但是劳动却非常优秀,每当他们听到老师的赞赏脸上也会绽放笑容,常言道:“人要面子,树要皮”。心理学家也曾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

小学生也同样如此,虽然年纪小,但毕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有他们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尤其重视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不断发展,让每一朵花都美丽绽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教师就必须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都肯定有他的优点,哪怕是一个思想差,学习差的潜能生,他在某一方面都有可能会有闪光点的。所以我们平时备课,要把这类学生心理因素考虑进去,要有针对性地备课,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课堂上也要给潜能生留有机会,把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他们,对有难度的问题加以提示,只要他们沾边了,就给予鼓励和表扬,作为老师,我们要处处留心学生,做一个伯乐,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例如,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叫徐闻,他是很多老师认为是没办法治的学生,学习不认真,上课做小动作,大声讲话,有一天,我却发现他能在下课时搀扶班级的一个残疾孩子去厕所,而且,特别细心,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这种助人为乐的好品质,他有点不好意思,但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闪动着一种自豪。我抓住这一机会找他谈话,首先我表扬了他这种助人为乐的好品质,然后告诉他如果他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班级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那样,你的同学、父母、老师都会非常喜欢你。

他说:“老师我能行吗?”只要你肯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他点了点头,从此以后,我更加关注他的一言一行,每天和他主动打招呼,聊几句家常,真的,他慢慢地变了,改掉了许多缺点,成绩也提高了。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引领他走向成功。使学生在教师浓浓的关爱之情中融化心灵的疙瘩,增强克服错误的信念和勇气,不断进步。学习也是如此,只要对他们多些帮助成绩总会提高的。此时,我们心里也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这就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当然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人们常把教师这一职业比作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确,照亮了别人,奉献了自己。我想: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工作,每位教师都具有蜡烛一样的精神,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至诚之心,至善之意,在工作中能一如既往,竭尽全力,恪尽职守,辛勤耕耘,永远牢记教师心中的那把标尺:“勤奋”、“关爱”、“严厉”就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教育心得5大家都熟悉英王查理三世与亨利伯爵为统治英国决战的故事吧?

查理仅仅因为他的马少钉了一个铁钉、而在战场上打了一场败仗,从而失掉了一个国。其实这所有的损失都只是因为少了一个小小的马掌钉。

“一马失社稷,一个小小的疏忽会带来多大的灾难啊”。

我们常常会听说同行中某人因难忍一时的激愤而一失口成千古错,一失手酿成了千古恨的,有人说“在长途行进中,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细节,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把握住了吗?或许在不经意中我们就会伤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那是3月15日,原是个打假的日子,可我却在那天制造了一名假学生。

那天,在去城里的车上,我遇到了一位曾经很淘气学生,还带着女朋友。一上车他就主动而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当时我竟然脱口而出叫出了他的名字,然而令我大惑不解的是,在他听到我叫他的同时,刹那间,孩子没有了刚见到我时的欣喜。一路上我们虽断续的的聊着,但潜意识里总是有种不太对劲儿的感觉,车快到站了,他突然站起来指着前面大喊一声“呀那不是程龙吗”?我来不及再说话,车就到站停了,我立即下了车,马上沿着他指的方向快速搜寻了半天,哪有什么程龙呀,啊!他这分明是在暗示我,我叫错了他的名字呀!接下来一路上我都很郁闷,脑子里不停想着他到底叫什来着?逛街的心情也打了折扣,遗憾的是始终没能想起来,终于等到了周一上班,我迫不及待的在毕业生的学籍档案中查到了他的真实姓名——曹宇。这个细节,虽然没有前面故事中说的那种后果严重,但是那一刻我们彼此都很没面子,无论什么原因作为老师那一刻我都是失败的。

每一位当老师的都期盼着有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再拥有一批忠实地追随你学习的学生,所以我们就少不了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某种纪律约束。

其实,约束的真正内涵就是把要约束升华为自觉意识而不是将约束刺成枷锁戴在学生身上,比如对学生上课说话,注意力不集中这件事会让很多老师都非常气愤,认为自己在前面声嘶力竭的讲,你却在下面为所欲为,无视老师的辛勤劳动,再传个纸条、做个鬼脸,甚至悄悄的叫着某个老师的外号,再附上一副极富幽默色彩的肖像画……那个中的酸楚与失落只有自己知道。

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遇到的学生可谓是形形,受过的气接起来差不多也能沿着地球绕几周了。可是回头想想挺不值的,我们常常赞美“空阔透天鸟飞如鸟,水清澈地鱼行如鱼。”这种自然的真实美。其实我们面对的学生就是这种真实。

还有我们不妨再想想自己,开会的时候,你自己有没有真的像你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的听你讲课那样认真的听领导讲话呢?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我们自己做到了吗?我们常常希望别人善待自己,可你善待别人了吗?我们常常期盼得到,可你自己想想你自己付出了吗?当你抱怨自己不幸的时候,你有没想过自己对此有没有责任呢?当这一切的答案不确定时,那我们就该理解更应该明白:无论成人还是学生谁都不愿意被动的被别人看管、约束,在别人的监视与苛责下生活,谁都不愿意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做自己认为没有收益的事情,正所谓“无利不起早”。成人尚且如,那你教的学生怎能比我们更高尚呢?

所以对学生的教育我常常采取“先严后宽”适当调节的办法。每接一届新生头一两个星期我都会对他们要求得很严格,因为新生到新的环境他会很自觉的适应新环境的,经历了小学六年的历练他们虽然不再是一张白纸,但是那上面有些东西还是多少可以改变一点的,只要我们的要求适时得当,让他们真正体味到益处,让他们感兴趣,他们是会接受的。当这种习惯慢慢形成自觉的意识后便可以不必再过多地强调,偶尔有违犯的你只需一个暗示性的眼神,或一句一语双关的点拨即可生效,这几年受咱们校长人文体贴思想的影响,我批评学生的时候也越来越少了,有时候看着他们调皮的样子还很高兴,因为那就是真实。

从走上讲台的那天我就告诫自己要时刻记着“学生不是提着一只碗来等老师倒水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之中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真正意义。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有时候教他们方法比教他们死的知识更为重要,我把小科教师的处境教归结为“五味俱全”讲不好知识挺乏味、中考不考没有地位、学生厌学没有口味,谆谆善诱没滋味,学生不会无所谓。

在当代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下被遗忘的小科老师想在如此艰难困苦中绝处逢生就得自己想活下去对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曾强课堂的趣味性,搜集方法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或许才能让学生把一小棵秋天的蔫吧菠菜送给你。

对此,我尚不成熟的通常做法是:在教学方法上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记忆方法上努力协助学生走捷径。我常常会尽最大努力把枯燥乏味的历史人物、事件用趣味性的语言串联起来,去吸引学生,帮助学生去体会一种学习途径。并由此引导学生掌握一种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便使他们终身受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学习世界史古代史,有些外国人的名字很难记,就拿文艺复兴运动“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这三个再简单不过名字的来说,如果强行记忆学生也能记住,但是很容易忘,所以我告诉学生最好记住提示性的三个字(即拉、达、米)这样就不会忘了,延伸起来还可以把他们的作品扩展进来记忆也很简单。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菲尔的代表作是《圣母》《雅典学派》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是《创世纪》《大卫》,咋一看是乱七八糟一堆毫不相干的内容,让我硬记我也很难记住,于是我把它改造了一下就简单多了:拉达米《圣母》去《雅典学派》叫《蒙娜丽莎》吃《最后的晚餐》让《大卫》去《创世纪》,这样一来既有趣又很好记了,还有些时间联想起来也很有意思,我也会顺便告诉学生。如马克思出生的日子(1820--年5月5日)谐音记忆就是马克思出生以后“一巴掌一巴掌把资产阶级打的呜呜哭”,在学习时,为了让学生记住八个国家的名字,我告诉学生这样来记:英法俄在他们徳意的日子里美的奥(嗷嗷)叫(即八个国家英法俄徳意日美奥匈帝国)。

还有一次看学生的数学作业绝对值符号变化错得很多,我逗他们说这还不简单“这绝对值符号你就把它想象成胳膊受伤时打的夹板,好端端的胳膊就是正数,你放上夹板也没变化,还是原来的样子,那就是正数了。当你受伤时打上夹板不久就好了,那就是发生变化了呗——由负变正,这样是不是就好记了?学生都笑了。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他只说对了一半,知识本身并不是力量,只有你把它运用起来的时候才会变成力量。

上周听小姚老师的讲座很受感动,心态问题对我们来说的确很重要。

你相信吗?当一个人在情绪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只要你有三件事不做就没有过不去的。一是不杀自己,二是不杀别人,三是精神保持完整。而解决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时间,二是分散,这样你就胜利了。其实生活中原本没有痛苦,人比动物多的只是计较得失的智慧,以及感受痛苦的智慧。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它像一个括号,左边的括号是出生,右边的括号是死亡,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写括号里面的内容,写什么你的生命就由什么构成。说的更直白些人其实就存在于两个字“生、死”之间,这距离的大小我们自己有时是无法完全主宰的,但是内容的好坏却全由我们自己把握。

生命是别人的,过程是自己的。

与其为无关紧要的事情烦恼,不如多看开一些。无论是面对过于自负的学生,还是面对自以为是无法说服的同事乃至亲友,都要看开些。还是孔子说得好:“忠告而善道之,不听则止,无自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