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孤独感 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增和教育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经济社会领域的贫困问题在高校校园里日益凸显,对占所有大学生15%-31%比例的贫困大学生,他们因家庭经济的贫困继而引发出的一系列的“心理贫困”问题,如内向孤僻的性格导致的自卑、焦虑心理,封闭不善交流的人际关系导致的孤独感水平增高,以及很强的挫败感导致的内疚与负罪心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在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因此,对贫困大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现状及疏导途径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进而能够尽快消除贫困生自身因经济环境而形成的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也非常符合国家、高校和社会期望这些贫困大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一改贫困现状的共同美好愿望。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
本文研究对象是辽宁大学的贫困大学生。研究样本选取采用广泛调查问卷法(约300人)。并且根据理论预设,综合UCLA孤独感问卷、大学生自卑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量表制定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从贫困大学生中筛选出存在心理问题的60人进行分析研究,其中30人编组为团体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教育,另30人编为对照组进行个人谈话和观察的普通教育方法。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软件对问卷实验和数据做相关分析、T检验和回归分析。对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验证。本文从贫困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自卑感和挫败感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调查研究产生这些孤僻、自卑、焦虑、抑郁、挫败感强等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疏导途径,并进一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对30人进行心理干预辅导,辅导周期为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最后对团体心理辅导前后以及和对照组之间做数据差异分析,以此验证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除贫困大学生自卑感、孤独感等心理问题的有效性。
本文认为贫困大学生主要是由于自卑心理、孤独封闭和挫败感强而产生的各种不利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业和就业。这些不良心理问题使得他们缄默孤独、脆弱焦虑、敏感多疑、畏怯退缩,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和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正好能够提供一个人际交往活动圈,对由于自卑而变得孤僻内向和自我封闭的贫困大学生来说非常有效,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减轻自卑和孤独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起他们对成功的渴望与拼搏的动力。主要观点是:1、贫困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活动范围小、性格内向封闭;2、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强,主要是由于其敏感多疑、示弱顺从、优柔寡断的心理问题;3、贫困大学生的挫败感更强,主要是由于其敢为性低、畏缩怯懦、内疚负罪感的心理问题;4、贫困大学生优良品质是成就动机感强、朴实独立、自律有恒。5、通过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有效消除贫困大学生的孤僻、自卑和挫败感心理。
二、实验数据分析
1、问卷中UCLA孤独感水平数据统计结果
首先,对照组在单独谈话心理辅导前、后问卷测试差异性比较如下,
从表2-1可以看出,对照组在单独谈话心理辅导前后的均值与标准差差别不大。从表2-2的T检验中得到t值为-0.321,说明对照组经过单独的谈话心理辅导方式,其孤独感水平变化不大。
下面是团体心理辅导组(简称团体组)在团体辅导前、后问卷测试差异性比较,
团体组经过八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后孤独感水平明显降低,这说明团体组在团体辅导前后的孤独感水平差异比较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降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孤独感。
2、问卷中大学生自卑量表数据统计结果
从表2-5中可以看出,团体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后自卑感自测得分明显改善,经过团体辅导,自卑感降低,成就幸福感提升,达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注:如果总分在45-60分,是由于过期断定不行造成的自卑;总分在30-44之间,说明是由动机与期望过高引起自卑;如果总分在15-29分之间,说明平时没有自卑感,而且引起自卑往往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些说明阶段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效的改善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使他们从内心不在受成就动机和挫败感的太多影响,改变以往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三、讨论和总结
1、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与原因分析
近年来,许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影响着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将来他们的成才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经济贫困大学生群体,所有大学生都会面对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目前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水平向好坏两极化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无论生活还是学业表现都很优秀,他们多数能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和有恒性都强于普通大学生。但是也会对少数贫困大学生因性格孤僻、沉迷网游、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等等因素而不断落后以至于生活和学业都成问题的现象感到疑惑。为什么有这么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中还有这些情绪低落、自甘堕落的问题生呢?其实,这是所有贫困大学生都会面对的因为“经济贫困”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经济上带来的贫困、长期处于经济条件差的生活环境以及自身成长的教育环境都会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不可避免的自卑感和较强的成就动机感。而自卑感和成就动机感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一把两面刃,有时它能够体现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艰苦朴素、自立自强的积极一面,而有时它也使得人们产生消极的一面,比如非常自卑、孤僻、强迫、抑郁和偏执等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认识到贫困大学生群体所要面对的这些孤独感、自卑感和成就感强等心理问题,我们的思想教育活动就要抓住这些心理问题将会带来的积极因素而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
经济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现状决定了他们在不同阶段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正确积极向上地应对这些心理问题能够更加激励贫困大学生奋发向上。而且这些影响因素都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因此对于帮助他们面对和疏导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策就不会是简单的方法,而是综合多渠道、多领域共同作用的应对策略。对贫困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就有助于其在与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合理计划和实施目标、正确面对成败,从而使他们摆脱自卑、孤僻和挫败感等消极心理因素影响,最终向着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2、团体心理辅导对孤独感强的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对策
贫困大学生经常会陷入较强的孤独感中,调查中表明他们通常重视学习、乐于承担家庭责任以及协助家庭事务的处理,从而使得他们中大部分的个人爱好变得简单或者缺失,导致在同龄人中缺乏共同爱好和谈话资本,以至于交际圈狭窄,而且交流能力不高。这些常年来缺失的人际交往经验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在来到一个全新陌生的大学校园里之后变得更加紧张。他们得应对其他大学生所带来的不同的生活习惯,比如起居、饮食、节日、运动、文化活动、娱乐等等方面都会让他们由于经济上、文化上以及精神上的不同背景而产生问题,这些生活和学习上的积累下的问题会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只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心理更加严重、更加敏感多疑、交流更加困难,或者愤世嫉俗、圈子更狭窄以至于孤僻的现象常有发生。这些都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发展。
因此,更加有针对性的为这些可能产生人际交流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倾诉和交流经验的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建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小组,重现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特别场景,如为每一个贫困大学生举办小组生日聚会,组织团体文化体育活动等等。适时合宜的贫困生团体活动、积极有效的小组讨论和活动经验总结能够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丰富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爱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理解力、增进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集,使得他们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他人进行交流,以一个健康轻松开放而不是敏感自卑封闭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中的每一天和每一人。
3、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卑感强的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对策
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通常外表坚强、而内在自尊心较强。然而经济条件上以及生活环境上的约束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到更加没有自信和从容。他们往往不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即使加入也很难融入其中,更难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他们生活通常比较节俭、消费比较节制,往往会受到校园一些浪费现象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有的会觉得更加羡慕而去盲从跟风,有的会变得更加节俭以至于不能理解他人的正常需求。这样往往会因为羡慕而满足不了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亦或是更加封闭变得愤世嫉俗。其实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是他们对经济贫困本身不能有很好的认知而导致的。
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中就更应该注意如何提升贫困大学生面对经济贫困现状的自信和积极态度,比如组织勤工俭学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收获的美好,组织家教辅导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兼职收入的机会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活动前认真的计划和做好协调工作,活动中尊重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建议和选择,活动后进行阶段性的交流和总结活动。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能力,摆脱退缩和懦弱的习惯,让经济贫困的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优点和能力,勇敢面对贫困现状,牢记只有依靠勤劳和智慧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4、团体心理辅导对成就动机强而导致挫败感的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对策
通过调查,贫困大学生往往成就动机感很强,他们具有勤劳朴实的特征,在同龄人中责任感、自律性和有恒性都比普通大学生强。因为他们普遍来自边远地区、农村或者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学生通常能够认识到学习机会的不易、往往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恒心取得优异学业成绩,获得奖、助学金。但是往往因为对奖学金这方面经济补助的强烈需求,使得他们在平日的大学生活中几乎全部时间用于刻苦读书而不善交流表达。但面对市场对综合素质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再加上社会存在不正当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使得贫困大学生变得更为自卑和焦虑,愈发强烈的成就感在不断的失败中受挫,这些不良心理使得他们不能正确面对失败和现状,而在不断积累的紧张忧虑中学习和生活只会造就内向孤僻甚至偏执的不健康的心理和思想,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必须在充分理解贫困大学生急于摆脱贫困现状帽子的心理前提下,立足于如何指导他们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而明确学习目标,正确梳理每一次前进道路中的成败得失所带来的不良情绪,发挥出贫困大学生成熟稳重、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为他们的成才之路出谋划策。比如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组织事业成功的校友进行讲座和经验交流等等活动。
总之,当代贫困大学生所要面对的来自社会、家庭、高校以及自身心理的压力非常沉重,作为高校教育者在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要重视正确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让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从自卑、怯懦和挫败中走出来,通过高效率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组织开放性、交互性和分享性强的各种人际交流、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增进他们与同学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他们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渐克服孤僻、自卑和急于成功的挫败感等不良心理,使得他们逐渐摆脱贫困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自己和祖国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湖北社会科学.2003.
[2]历玉英.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措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1.
[3]王涛.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宁夏大学学报,2002.
[4] 张建英.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01).
[5] 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03).
[6]张晓霞.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7]向群英.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干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与自我教育;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关键词:贫困生;生涯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
0引言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个体在充分认识自我与职业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抉择、确定职业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由于缺乏相关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很多大学生就业时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盲目性,导致就业质量不佳等现状。虽然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了生涯指导课程,但上课的形式多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相关就业讲座为主,缺乏针对性、具体性,因此不断有研究提出团体辅导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有针对性、具体性,团体辅导能增强大学生对自己生涯规划和职业定向的关注和重视。提高他们的生涯规划认识和规划能力可见,团体辅导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研究主要注重于对全体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而少有针对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帮扶指导,当前就业环境愈发严峻,与普通学生相比,贫困生往往存在着更多的自卑和劣势,由于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使得他们背负着更大的压力。就业时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因此,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也非常需要精神和就业上的关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招募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大学生,综合考虑性别、专业、年级等因素,最终选取8名贫困大学生,文理各半。这名学生都表示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与探索愿望。
1.1研究工具
(1)采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进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和后测;
(2)使用sPssll.o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
(3)采用笔者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班进行班级生涯心理辅导;
(41采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效果评估表”对实验班进行辅导结果评估。
1.2实验阶段
1.2.1研究阶段
参考樊富珉关于团体辅导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本次班级生涯团体辅导共设计了4个阶段,共12个单元活动,每个单元内容由3个环节(热身环节、主体环节、结束环节)以及家庭作业。
2研究结果
2.1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测差异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前后,该小组8位成员前测和后测的分数在“职业认识”、“自我认识”、“规划认知”、“总量表”这四个维度上达到了差异显著(p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86-01
一、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不良心理趋向
1.自卑心理。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过程中,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远不如人,故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进入大学后,发现周围人才济济,在家庭经济条件不如别人的心理阴影下,对自己也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极强的失落感,进一步加剧了自卑心理。
2.封闭心理。自我封闭就是将个人与外界隔绝起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学习、工作和购物很少外出。贫困生往往在艰苦的条件下求学,他们认为,只有苦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不喜欢和外界接触,即使别人主动和他们交往,他们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甚至推脱拒绝。这些人都很孤独,没有朋友,害怕社交活动,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和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
3.烦躁心理。烦躁是由于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常常流露出担忧、紧张、失望、不安和恐惧。贫困生由于家庭负担较重,思想压力较大,他们极度担心将来没办法出人头地,报答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这种过度的担忧使得他们心情烦躁不安,损害正常的心理活动,严重地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4.嫉妒心理。嫉妒是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的一种不满甚至是攻击性的情绪。一般来说,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存在的嫉妒心理主要针对周围家庭富裕的同学产生的。在贫困生眼中,往往希望自己没有的别人也不应该有。嫉妒心理的存在,给贫困生带来非常大的痛苦。
5.虚荣心理。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常常背负着沉重的思想负担。他们当中有的贫困生无法正确对待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在面对困难时,采用种种手法去伪装、掩饰,使得大家看到的“他们”和实际上的“他们”是不同的。在生活和学习中,这些人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们的真实情况完全不符。这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外表上虽然达到一种暂时的心理平衡,实际上内心却在忍受着更大的心理痛苦和压力。虚荣心理的存在,对于自身心里的健康发展危害是极大的。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原因是造成贫困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贫困生一般来自农村或下岗职业家庭,这部分人的学费大部分是靠贷款来缴付。对于生活费,他们也必须靠打工来维持。他们一方面必须利用课余时间来打工赚生活费,另一方面在业余时间也无法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以及一些需要大消费的团体活动。他们无法借助家庭的力量来找工作,在当今就业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这部分学生对于未来更加的茫然。久而久之,造成了他们心理的扭曲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系列改变。
2.社会原因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学生感到的更多是精神压抑和身心疲惫。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很多都是第一次来到繁荣的大城市,在新的环境下,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荡。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使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攀比,这给本来就在经济方面感到不安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增添了许多烦恼,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失衡。
3.成长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至关重大的。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父母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从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并未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心理辅导。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应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各种资助体系。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困难。因此,要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必须从经济问题上着手。首先,高等院校必须建立起政府、社会、学校一体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通过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建立健全以贷学金、助学金、奖学金、贫困生补助、学费减免或缓缴、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的资助制度。其次,在各方面支持下学校应建立专项助学基金,扩大对贫困生资助的覆盖面。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勤工助学等方式,让更多的贫困生可以得到资助。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心理辅导教育。高校应该建立起一支由心理老师主导、学生辅导员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成立大学生心理委员会,从各个班级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心理委员,定期对其进行辅导,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具有一定的咨询技巧,在必要时可以为同学提供心理咨询,把握班里同学的心理动态,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贫困生,在为其提供咨询和辅导的过程中,应该让贫困生正视贫困,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他们要在贫困中崛起,激励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3.加强实施有效干预,促进建立贫困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一个人如果身在相互关心爱护,关系密切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一定心情舒畅,有益于身心健康。学校应该实施有效的干预,如开展各种免费的户外拓展活动、文娱活动,增进贫困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解决贫困生存在的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促进建立贫困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 贫困 帮扶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1 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为普遍的,也是导致并诱发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贫困生家境困难,没有稳定的家庭收入,并且生活的环境从偏远的山区移至了发达的城市,较少的生活费使得贫困生在吃穿住行上和其他同学有着较大的差距,环境的变迁也使他们感觉十分的不适应,以前在偏远山区生活的思维方式在大城市里行不通,这使得他们不愿意和其他人来往,更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逐渐的形成了自我封闭的习惯,并且对人际关系很敏感,时而久之,就形成了极其严重的自卑心理,这会对他们产生很深的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2)孤僻心理。在生活上物质的匮乏和自卑心理的共同作用下,他们虽然有加入班集体的想法,有和班集体一起生活学习的愿望,但是又恐惧被别人瞧不起,于是就变得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变得独来独往,时间一久,就给人留下了难以亲近的感觉,大家就会觉得贫困生很难交流与来往,慢慢的他们就会脱离集体,直至最后被集体抛弃,这就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孤僻心理,他们便变得更不愿意与其他人来往与交流,所有的压力与烦恼都藏在自己心里,无处倾诉,独自承担着生活与精神两方面的压力,严重阻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
(3)虚荣心理。几乎所有的贫困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于过度的自卑与孤僻,虽然十分想接受国家与学校的资助,但又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活情况,于是就开始伪装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筹集为掩饰自己的“经费”,去购买一些自己原本买不起并且用不上的东西,甚至要买一些比其他非贫困同学更好的东西,为了满足这种虚荣心,有甚者竟然会将学费花掉,这样就造成了贫困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走向歪路。
(4)抑郁心理。由于贫困生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大,并且具有自卑、孤僻、虚荣等心理问题,再加上紧张的人际关系,这使得贫困生不能独自去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只能独自承担这些问题带来的各个方面压力,这就会使贫困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不如别人,什么问题都解决不好,慢慢的就会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学习,注意力分散,做事犹豫不决,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出现抑郁的心理问题,更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轻生的想法。
(5)过分自尊。贫困生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这使得他们能够顺利的考上大学。由于他们本身的自尊心很强,这种过度的自尊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变得很敏感。来到大学以后,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尺,由于在吃穿住行方面与非贫困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于是贫困生的自尊心变得难以满足,他们便会用过分的自尊心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这会导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变得异常脆弱。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健康的心理对于在校大学生在学校的成长,甚至对于他们的一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贫困生自身的特殊性,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孤僻、抑郁等等,并且他们不懂得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长而久之就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高校应该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帮助贫困生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服务社会。
2.1 完善并规范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目前高校中认定贫困生的主要依据有单亲、个人具有疾病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来自边远山区并且家中有好几个孩子同时在上学,遭受严重灾害导致家庭无法(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2页)承担学费,这些都过于偏重考虑学生的经济情况,并且在认定过程中会出现被认定学生缺乏诚信、学生民主评议不够公平、贫困生库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对于认定贫困生应该从学生的德智体、经济情况等综合方面进行考虑,并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认定方法的系统性、认定结果的可信度以及让辅导员或者班级导师加入到民主评议的工程中,使民主评议的结果公平、公正、公开,从而完善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2.2 强化思想教育工作
(1)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由于贫困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并且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趋于普遍化,因此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主,辅导员为辅,通过专业知识的交流、学习、培训,不断增强心理辅导机构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妥善地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前站。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相关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不健康心理成因的剖析,教会学生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3)强化回馈社会的意识。目前,高校中贫困生在接受了国家的资助之后,普遍缺乏感恩意识,认为这些资助是他们应该拿的,没有必要心存感激,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做好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增强他们感恩社会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心与奉献精神,引导他们应该自主地去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适当的时候组织受资助的学生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这有助于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可以让他们发现社会上有许多比他们还困难的人,而通过帮助别人,也有助于他们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关键词:高职生;贫困生;心理素质;勤工俭学;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91-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已成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各高等学校也把贫困生的工作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帮困工作的长远效应来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不应仅停留在经济上的帮助,虽然解决经济贫困是经济困难学生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但绝不是主要的、最终的目的,只有提高这一群体的综合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效性和持续性问题。
一、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能力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1.现状分析。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目前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为大概在25%~30%之间,特困生的比例在8%~10%左右,而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数据。由于经济困难,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造成了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因此贫困生不仅仅面临着经济困难,还要面临心理困惑、学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在心理方面。贫困生因家庭贫困普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甚至极个别会非常孤僻,恐惧与人接触、与人沟通,无意识的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是同时他们又有较强的自尊感和自卑感。内心非常敏感,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大多数经济困难生的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学习能力方面。贫闲生往往承载着家中很高的期望,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成绩不够理想者,他们觉得考入高职院校已经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总觉得愧对父母。所以进入高职后,一方面他们主观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一旦这种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高职贫困生就会觉得愧对父母,产生内疚感,从此容易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爱好,严重的甚至对人生悲观绝望。
2.原因分析。①客观环境造成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发展。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父母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收入,同时经济来源的渠道少、收入水平低;另外一些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中父母多为下岗工人,经济收入低,生活较为困难。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他们认为要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改善家里的条件,为此他们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几乎都投入到学习书本知识中,对外界的了解和接触很少,社会阅历程度也相对较浅。②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经济困难学生不能较好认识自我。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因为学校定位等体制原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处在一种弱势地位。而高职贫困生因经济困难产生心理自卑,缺乏自信.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他们的自身能力的培养。
二、对策研究
1.构建良好的扶贫体系,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及家庭的后顾之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有以下几种资助途径——奖学金、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当前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并且奖学金往往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贫困生,特别是农村生源的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相对其他非贫困生而言明显偏低。因此奖学金获取条件可向贫困生倾斜,或者单独有针对性的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以保证奖学金真正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能更好的激励学生的积极上进的心态及奋发图强的精神。
2.积极引导学生勤工俭学。银行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是缓解学生经济困境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勤工俭学,把勤工助学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劳动和服务获得报酬。经济的独立是个人独立的前提条件,勤工助学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培养他们自尊自爱和独立意识,使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生活问题,从中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同时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提高自己的口才,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学校有条件的也可以增加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建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贫困生的成才以及发展都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环境,为此营造一种宽松、平等、文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氛围对贫困生提高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要提倡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其次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适合贫困生的,让贫困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最后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还是其他任课老师,都应主动积极了解贫困生的内心,用心去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贫困生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贫困生因为经济的贫困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问题,这是影响其健康发展及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应该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对贫困生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消除其心理问题的重要方法。首先学校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提供电话、校刊、校园网络等多种心理咨询方式和辅导的载体,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选择自己喜欢、愿意、可以信任的咨询方式。其次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努力帮助贫困生解除心理贫困,引导贫困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自我排解,增强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如何克服和战胜困难,做生活的强者。再其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特别是新入校的新生,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访问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尽量做到防微杜渐。帮助学生尽可能地保持乐观、积极、稳定、健康的心态。最后主动积极的和学生家长沟通,把学生平时在校期间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同时从家长那里也可以较好的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想法等,通过学校和家长的联手,共同应对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高职大学生与其他一般大学生在教育模式及培养目标上有较大的区别,高职生重在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探索扶助贫困大学生的新途径、新方法,要争取为社会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能够不断创新进取的新一代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毅,何伟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8,(1):125.
[2]冯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7,(18):165.
[3]彭梅.高职经济困难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1,(7).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耐心细致的后进生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第一,扶持其信心。一般来说,后进生的自尊心往往更加强烈。他们最反感老师的冷眼、讽刺,最不愿意与蔑视自己的人打交道。因此,教师要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和他们促膝谈心,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出错误的危害,帮助他们制定改正错误的措施,找到努力的方向。这样,他们就会在自我觉悟中取得进步。
第二,发掘其“闪光点”。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卡耐基在谈到人的需要时,指出人们大都“渴望被肯定”。后进生尤其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进步。因此,教师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后进生,不要对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应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种种努力,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和力量,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
第三,创设其转化的环境。我们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过程中所利用的环境,不仅是各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有利情境,更重要是教育者精心创设的教育环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该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后进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中能逐渐形成品德情感,这种品德情感经反复强化,就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也不会轻易动摇和改变。
二热情关心、周到服务,强化贫困生教育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贫困生大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5%,高于本科院校。由于经济困难、学习条件差等客观因素,不少贫困生就读大学前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入学后出现学习起点低、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等具体问题。他们中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进而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因此,为这些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强化针对性教育,引导他们走向自信、自立、自律、自强,是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第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贫困生构建理想健康的人格。由于各种特殊因素的存在,贫困大学生要比一般大学生的心理复杂得多。因此,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贫困学生各方面的情 况。学生进校后,应尽快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 注。其次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贫困,缓解心理紧张和心理冲突,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保持健康心理;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心理相容”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构建一个理想健康的人格,积极地适应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地越过心灵沼泽。
第二,开展经常性的主题活动,帮助贫困生打开心扉。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是帮助贫困生打开心扉的好办法。如在贫困生中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第三,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学校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可以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找到一种归属感。在这个群体里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嫌疑,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一方面,社团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团也给贫困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使原本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重新找回自信。
三切实加强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疏导
高职院校录取线低于普通本专科院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定时期内也有其相对的合理性。由此,但凡进人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导致心理失衡,引发思想、情感、意志、行为等一系列变化。就目前的现状看,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心理档案,进行适时心理监控。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根据建档要求,通过心理测试,如认识能力测试、个性心理测试、职业兴趣及行为态度测试等,获取有关心理活动的能力、心理状态、心理变化的材料和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对现实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内容丰富翔实的心理档案。它是了解大学生心理素质状态和水平的客观依据。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教育、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学校也可以以此为根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全班学生为对象,以学生情况和需要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开展辅导。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围绕如生活、学习、恋爱、就业等共同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分打开内心世界,以讨论、调查、访问、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相互勉励、相互教育,进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主要功能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它是以个体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进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辅导课程要把分年龄层次学生的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摈弃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活动课程中要避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课,不然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心理辅导课程要为学生人格的发展提供经验,为学生持续发展提供方法。以知识传授知识,以能力培养能力,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帮助学生的人格成长及其自律性的确立。
第四,开展个体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学生受到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不同,学生个体心理差异是绝对的,他们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虽然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偏低,但也应看到,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爱好和擅长的学科。学校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相信自我、发展自我,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符合自己发展要求的各种建议,使他们改变心理状态、化解心理危机,确立起坚定的奋斗方向、信心和决心。
需要指出的是,要让学生特殊群体得到有效改进,还应注意强化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强化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变“小我”为“大我”,变“依附型”为“自立型”。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了、自治能力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增强了,大家彼此关心,互助互爱,团结一致,高职院校学生特殊群体也就自然融合于学校和班级大家庭之中。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张琳,龚红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3]郭向明.试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们选取天津市某高职院校2013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得到有效问卷4488份。由于当前学术界对贫困生的界定尚无统一、明确的标准,为了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我们设计题目,请被试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自评,自评结果如下:富裕(32人,0.7%)、小康(318人,7.1%)、一般(2414人,53.8%)、困难(1316人,29.3%)、特困(408人,9.1%)。根据自评结果,我们将自评为家庭经济“富裕”、“小康”和“一般”的样本作为非贫困生组,把自评为家庭经济“困难”和“特困”的样本作为贫困生组。这样得到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非贫困生2764人,占总人数的61.6%;贫困生1724人,占总人数的38.4%。
1.2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包括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该量表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施测与统计。本次研究采用集体施测。测试前,所有参加被试都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由主试统一宣读指导语。测试时,被试填写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束后统一收回问卷,录入数据,并根据测试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研究结果
2.1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1724个贫困生的数据结果,计算高职院校贫困生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分,作为判断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结果平均分(M);标准差(SD)分别如下:躯体化:1.32;0.37,强迫症状:1.67;0.52,人际关系敏感:1.57;0.51,抑郁:1.42;0.44,焦虑:1.44;0.44,敌对:1.42;0.46,恐怖:1.34;0.42,偏执:1.42;0.44,精神病性:1.35;0.39,其他:1.40;0.43,总分:129.6;34.83。
2.2高职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SCL-90测试结果比较。
SCL-90各项因子得分在0-1.99分之间,总分均值为129.6,表明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根据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可考虑筛选阳性,依此标准进行筛查发现,1724个贫困生中,298人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总人数的17.29%。同时,根据全国常模,各因子分≥2分作为有精神病理学意义的筛查标准。依此标准进行筛查发现,各类心理问题,按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其他、精神病性、恐怖、躯体化、强迫、敌对、焦虑。别计算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平均分与总分均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及总分上的差异,结果显示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01)。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贫困生SCL-90各项因子得分在0-1.99分之间,总分均值为129.6,表明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在使用总分对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筛查时,发现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整体检出率为17.29%,在使用10个因子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筛查时,发现人际敏感、偏执、抑郁等因子的检出率较高。此结果表明:
(1)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
(2)从SCL-90各因子对心理问题检出率来看,高职院校贫困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的情况下,存在较为突出的人际敏感、偏执、抑郁的心理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对这些问题多加关注,并通过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贫困生逐步缓解这些问题。同时提示我们,在使用SCL-90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筛查时,使用各因子得分进行筛查比总分更为精准,更能帮助我们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贫困生在SCL-90量表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01),说明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关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原因,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探讨,他们认为其根源在于贫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兴趣、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因而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会产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对策研究
4.1完善经济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生活压力。
家庭经济贫困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生更容易面临生活中的各种应激事件,产生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奖、助、勤、贷、免”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的生活压力。
4.2树立自强励志典型,激发贫困生心理动力。
树立自强励志典型是提高贫困生抗挫折能力、激发贫困生内在心理动力的良好途径。自强励志典型的成功的人生经历可以让贫困生看到生活的希望,并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可以激励他们在苦难中展望未来,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经常开展自强励志教育活动,有助于帮助贫困生走出自卑、孤僻的心理困境。
4.3建立心理帮扶系统,提升贫困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锻炼
一、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高校扩招等带动了高等教育结构及形势的转变。精英化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教育对象在原有基础上向西部地区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适龄青年延伸。教育的相对平等使得众多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得以实现。据统计,在全国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已达到近30%[1]。然而,随着贫困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各种问题随之而来。而某些问题不是仅仅依靠物质资助便能解决的,正如人们所熟知的,贫穷不可怕,贫穷的思维才最可怕。在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贫困大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跟上时代步伐,尽快融入这个社会是资助问题的关键。
二、社会适应能力与实践锻炼
“适应”一词本是生物学名词,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而心理学上从三个方面对“适应”进行解释:一是生理上的适应,通常指身体各器官对声、光、味道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指心理上的适应,通常用来指个体在经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恢复内心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即社会适应,指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承受水平及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即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2]。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大学学习期间,其与师长、同学、室友交往的能力,接受学习课程、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以及接受社会新鲜事物、逐渐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能力;二是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时,其求职能力、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能力与应对工作的各项技能等。
“实践锻炼”即指通过社会的或者自然的有意识活动,在艰苦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这里既包括学校为贫困生提供的勤工助学机会,又包括社会上工作岗位的磨炼。通过实践锻炼,一方面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培养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三、社会适应能力及实践锻炼缺乏表现及原因
(一)严重自卑心理,病态自尊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某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由于家庭贫困,物质条件的差距使得他们从小就觉得在生活中低人一等,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丰富的校园生活在给贫困大学生带来新奇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限忧虑,他们像其他同学一样渴望友情与爱情,却时刻担心因贫困而被他人看不起;而与他人交往的活动,有时也需要金钱作为支撑,贫困生们不得不为此精打细算一番。严重的自卑心理使得某些贫困大学生选择掩饰自己的出身,甚至自我封闭,排斥人际交往[3]。如此,不利于贫困大学生适应校园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
由于自卑,贫困生在对自己有消极的认识的同时,自尊心极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有时学生只是开玩笑的一句话,可能会换来贫困生的激怒行为,出现这种病态的自尊心理和行为。所以贫困生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与身边人发生争执,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而用言语或行为攻击别人。往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身边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使身边学生和自己在生活中都倍感压力。
(二)长期经济贫困形成贫穷思维。
贫穷思维是指因为贫穷而形成的以金钱为第一位衡量事物的思维方式。一方面,长期的经济贫困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懂得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更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得生活费。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因为“缺钱”,更明白没有钱的意义,而对于一些应当花钱的事情犹犹豫豫,放弃提升自己的机会。比如参加一些英语培训班,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英语底子较薄,进入大学后要比普通同学落后一些,而将来面试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英语不好而失去到外企工作的机会。这种贫穷思维让某些贫困生不愿加入一些联谊活动、不愿在人际交往、自身能力提高方面花钱,甚至钱产生“仇富”心理,这样将很难适应现代化的生活。
(三)综合素质偏低,就业视野较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经济较不发达的农村等地区,教育结构单一、师资水平低下及教学设备落后等都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学校往往只看重升学率,注重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却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及教学设备的落后都影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肩负父母甚至整个家族的压力。到城市求学,他们潜意识地形成命运由此被改变的意识,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尤其在就业方面,贫困学子们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且有不良的攀比心态。希望借此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但进入社会后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某些学生在经历一次次梦想破灭的折磨后尝试改变以适应社会。但某些学生盲目悲观,一再否定自己,严重影响其适应社会。
(四)缺乏实践锻炼,感恩意识不足。
现在的“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使是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家庭,也很少让子女做些什么,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往往都是教育“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别的事情不用操心”。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弱,缺乏感恩意识。父母将他们的生活琐事全部包办,而孩子们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或根本不会帮家长做家务,更有甚者经常与父母发生顶撞。在和比较富裕的学生对比后,某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埋怨自己家境不好,无视父母的辛苦,大肆挥霍,盲目攀比,将父母省吃俭用视作理所应当。 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方式,会让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与他人的友谊,当与朋友有利益冲突时,就会出现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的恶性事件;也会对于社会的帮助缺乏感恩,漠视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缺乏诚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知感恩回馈社会。
四、如何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锻炼
(一)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各种专题讲座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适应校园、适应社会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卑、自闭、敏感、自尊心强等表现都是因为其心理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对抗外界的各种刺激。对此有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加入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解困”的内容,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针对自卑、自闭、敏感等贫困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从成因、表现、解决方法及预防等方面全面地讲解。开设针对贫困生专题讲座,从而起到帮助他们“心理解困”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加入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解困”的内容是在问题没出现时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有效措施。高校教师可罗列贫困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与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极强的解决策略,这既可以让贫困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又会无形中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此类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辅导形式,即由辅导者根据求助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和引导解决求助者共同的心理问题[4]。团体心理辅导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团体的相互影响下解决的。这种方式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团体心理辅导尤其适合这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他们的心理问题有很大共性,非常适合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激发他们的交往兴趣,增强交往能力,建立归属感,同时可以宣泄不良情绪,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开阔思路,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逐步摆脱自卑感。团体心理辅导是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2.举办多彩心理健康活动,促进贫困生与他人交流。
心理健康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有利于贫困生恢复心理健康。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和爱好,在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丰富心理健康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有利于贫困生恢复心理健康。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和爱好,在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包括心理沙龙、文体活动及有利于提高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他人和社会中升华自己,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努力营造理解、尊重和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炼。
(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合理就业观。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应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聘贫困大学生;学校应建立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并帮助他们广开就业渠道。
1.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贫困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山村,因此,做好贫困大学生们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弱,从长远看,还关系改善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状况。可见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着实重要,而社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应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经济与政策上的帮助,保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和足够的机会寻求适合自身的工作。如,政府可为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补助以保证基本生活费用;政府还可颁布相关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接收贫困大学生;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树立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意识。社会的帮助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感,有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开设课程提升综合素质、指导贫困大学生就业。
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因此,各高校可通过开设一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关于Office办公软件学习课程、Photoshop课程等,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学校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应给予充分帮助,如就业处应时刻掌握社会动态,及时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学校还应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尽早形成职业规划,帮助其树立适合自身的就业观。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正确就业观的引导,双管齐下,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友企业家的帮助,广开贫困学子们的就业渠道,有效推进他们的就业工作。某些企业家都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历经磨难而成功,因而十分能体味贫困学子们的苦楚,他们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读书与就业方面往往不遗余力。但由于缺乏引领,这一股力量却断断续续。因此,高校在这里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如各大学就业处、校友办与校友企业家们保持紧密联系,每年举办各种聚会,诚邀校友企业家出席,经常联络不仅增进了校友间的情感,而且密切了校友企业家与学校的联系。通过这个平台,校友企业家时刻关注学校的成长,帮助学校解决诸多问题。各大学就业处还可在每年的毕业季,专门为校友的企业举办招聘会,向他们推荐优秀的贫困学子[5]。
【关键词】三困生;物质脱困;学业脱困;精神脱困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显突出。在具体的资助实践中发现贫困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也存在精神和学业的贫困。如果贫困资助工作仅仅满足于物质资助这个层面,那么帮困工作就大打折扣。因此,加强“三困生”的教育和引导不仅是学生发展、学校稳定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需要;而且也是“三困生”特殊群体走出困境的迫切要求。
一、“三困生”的概念及表现
(一)“三困生”的概念
据有关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约达25%。虽然国家、社会、高校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各种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关心他们的成长,然而近年来新的“贫困现象”悄然而生,一些贫困学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又面临着精神贫困、学业贫困两方面的危机,成为高校中不容忽视的“三困生”群体。顾名思义,所谓“三困生”是指那些不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贫困,更重要的是指由“物质贫困”带来的“学业贫困”和“精神贫困”,即在物质、学业、精神等方面呈现多困状态的学生为“三困生”,他们与其他贫困大学生相比存在一些更加突出,更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三困生”的表现
1、物质贫困
贫困生的物质贫困主要表现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在校期间必要的学习和其他生活费用。通常意义上的贫困生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孤儿或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二是单亲或父母年事已高或长期患病,家庭缺乏劳动力,无固定经济来源者;三是家庭被地方政府列为特困户,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四是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低保户;五是家庭突遭重大变故者;六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条件差且无固定经
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者。
2、学业贫困
贫困生的学业贫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部分贫困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生背负着父母和乡亲的厚望,因而他们生怕学习不好,甚至出现自信心不足、悲观失望、逃课、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二是部分贫困生由于身心压力和物质贫困使得学业上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上感到困难吃力;三是部分贫困生因要四处奔波做兼职以减轻经济压力而无法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
3、精神贫困
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即由于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意志品质等不同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是贫困生面临的最大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自卑、失落、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现实且常常陷入困惑和迷茫之中;三是内心脆弱且压抑、敏感多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少数贫困生甚至出现性格和心理的扭曲;四是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的消费观念,存在依赖思想且愤世嫉俗。
二、产生“三困生”现象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适应能力不强
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新的环境,逐步从父母的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成长环境,他们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许多不适应,而他们本身环境适应的能力又有限,因此,容易因失败和挫折产生消极的否定情绪,更有甚者产生孤独、痛苦、自卑、焦虑等精神贫困问题。
2、精神支柱缺失
当今社会,面对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一些大学生丧失了应有的理想信念,内心浮躁,精神没有依托,由于缺乏强大的精神支柱,没有独立的做人原则和主见,一些大学生不关心周边环境,不关爱身边同学,好逸恶劳,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3、对自身贫困的误解
一些贫困大学生不能对自身的贫困正确归因,无法以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对待贫困,因此,造成部分贫困生愤世嫉俗、怨天尤人。
4、不良的个体心理素质
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尚未成熟,面对物质上的窘境,人际交往的不和谐等,容易产生心理困惑,甚至有些心理脆弱敏感的贫困生出现心理障碍。
(二)客观原因
1、经济原因
三困生的产生从根本上说还是物质贫困造成的,物质生活的匮乏不仅造成贫困生低于其他同学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他们心理和思想上的负担,最终影响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
2、社会原因
首先,市场经济环境下,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大学生就业难、百姓住房和就医难等社会不公平现象表露出来,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贫困大学生本身心理承受能力弱,价值观尚未成熟,还不能理性地认识这些不公现象的历史渊源,因而有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偏激乃至憎恨等情绪;其次,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或被扭曲,这无意之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他们往往认为是施舍或怜悯,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教育原因
从家庭教育而言,贫困家庭的父母承受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很大,同时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对子女的的教育和引导很有限;从学校教育而言,高校对贫困生的关心和帮助更多地侧重于物质层面,而忽视了精神上的疏导,同时,在贫困资助下达后,没有及时开展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与贫困生的沟通与联系出现断层,缺乏从精神文化层面上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三、辅导员加强对“三困生”教育与引导的措施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成长成才引路人,有责任和义务在分析“三困生”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寻找解决的对策,对物质贫困学生以帮扶为主,对学业贫困学生以鼓励为主,对精神贫困学生以疏导为主。笔者认为,将“帮三困”与“育人才”有效结合,在学困与自强中找到最佳结合点,使之“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辅导员工作当下的第一要务。
(一)因人制宜帮助贫困生物质脱困
1、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体系
贫困认定是贫困资助工作的基础,因此要想帮助贫困生物质脱困,首先要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在对贫困生进行认定时,应对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进行综合考虑,即家庭经济来源、家庭成员、职业现状、家庭人数等各因素都要考虑,避免因某一种因素确定最终的评定结果。同时,贫困生的认定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审核,还应引入学生监督机制,成立班级、学院、学校各级贫困认定小组,对贫困生的认定进行监督和审议,确保认定结果公开、公平和公正。
2、鼓励和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工作
勤工助学是贫困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实践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勤工助学还有利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锻炼各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因此,辅导员不仅应积极与各部门进行协调,为贫困大学生积极争取勤工助学岗位;而且要鼓励和引导贫困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校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也可以同校外单位合作让贫困生参与某项工作,按劳动获取报酬,这样在锻炼能力的同时还能通过自身的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困难
(二)因材施教帮助贫困生学业脱困
1、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在精神层面帮助学业困难贫困生树立自信心。
许多贫困生都自认为自己是大学的“边缘人”,因此,辅导员应当秉承以尊重为切入点、以信任和沟通为立足点、以鼓励为进取点的原则,定期组织座谈,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谈话,以帮助这部分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业困难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有效评估自己学业上的优势和劣势,共同寻找应对学业困难的方法和策略,树立学习自信心。
2、通过各种学习帮扶方式在方法层面提高学业困难贫困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资助的直接目的也是助学,因此,辅导员要及时了解贫困大学生对提高学习成绩的具体要求,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等不同的学习帮扶方式,以便能帮助他们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同时,指导这些学生树立在学习上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意识,而且要针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好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业发展规划,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果。
3、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业困难贫困生奋发图强
资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奖优”,例如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等都是专门为优秀而贫困的学生设置的,这些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是广大贫困生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其他贫困生学习的榜样。辅导员可以举办颁奖大会等活动宣传推广优秀贫困生的学习经验,鼓励其他学业困难贫困生奋发图强,坚定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
(三)因势利导帮助贫困生精神脱困
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已逐渐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共同关注的“烫手山芋”。如何实现贫困生的精神脱困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
1、做好贫困资助工作,将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帮扶政策落实到位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精神贫困是物质贫困的直接产物,因此物质脱困是精神脱困的基础,目前各高校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奖、勤、助、贷、补”等多元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因此,辅导员要严格做好贫困认定和贫困资助工作,利用贫困生档案和定期走访、个别排查等方式尽可能排除假贫困学生,使得资助工作帮助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生。另一方面,辅导员还应加强帮扶政策的宣传,将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到位,使贫困生获得相应的资助,免除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2、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同时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心理贫困引起的,因此,辅导员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首先做好长期且有效的心理普查工作,尤其要建立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其次深入细致地了解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于思想包袱重的学生要及时展开个别谈话,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贴近贫困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挫折;再次充分利用学校“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契机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同时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地心理能力训练和团体辅导活动,逐步让他们学会情绪宣泄和调控,掌握自我心理调适、心理保健的方法;最后对心理存在异常的贫困学生要及时与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专职心理辅导员联系并做好疏导工作。
3、强化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感恩意识和责任感教育
第一,善用、巧用重大纪念日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贫困生展开理想信念教育、自立自强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挫折教育,从思想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贫困观,树立“贫而不坠青云之志”的观念;第二,通过组织受助学生参加爱心见面会、写一封感谢信、做一件感谢事等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培养贫困大学生知恩图报、感恩社会的情怀;第三,通过组织例如献血、义务支教、消防知识宣讲、清理校园垃圾等回馈学校和社会的公益活动,鼓励贫困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诚实劳动回报社会,激励他们的成就感,因势利导,引导他们从“山穷水尽”步入“柳暗花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贫困大学生从他助到自助的转变,最终到助人的飞跃。
四、结语
“三困生”是目前高校不断出现的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因此帮助贫困大学生,不仅仅是物质资助,他们的学业成就、精神世界更值得关注。作为辅导员,要在物质上资助“三困生”,学业上引导“三困生”,精神上开导“三困生”,真正做到了解和尊重他们,走近他们,关爱他们,只有这样,“三困生”才能学业进步、心理富足,才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在物质、学业和精神上有更多的动力迎接生活的挑战。整体推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参考文献:
[1] 廖敏.优势视角下高校“三困生”帮扶工作探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2] 李孔文.浅析高校三困生现存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0(2)
[3] 王苓,王涛,左辉,何伟.高校“三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途径[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4)
[4] 吴明彦,李明.浅谈如何解决高校“双困生”的心理问题[J].文化教育
[5] 李强.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J].学工视窗,2007(5)
[6] 朱新力.高校“双困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9(9)
[7] 黄锦湖.大学“双困生”的心理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
[8] 张介平,刘维,叶学良.试论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双困生”心理救助的作用[J].科技导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