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管理评估;评估体系;高等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7-0044-05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建设者的教育体系,高校则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实践者,是为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时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管理出质量,科学、规范、务实、创新的高校管理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力保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对高校管理进行了三个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是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的管理,推动高校树立科学发展观、人才观、质量观,以教学为中心,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评估,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是组织实施“211”和“985”工程,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三是积极推动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三项政策的实施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用明显。就首轮高校教学评估而言,其最大的作用在于促进了高教战线和全社会质量意识的觉醒,明确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工作的方向,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强化了教学管理,确保了教学质量。正如某高校领导所言,评估使质量意识和抓质量工作至少提前五年,评估促进了我国高校由过去重视规模扩张向重视质量内涵发展转变,评估是质量战略的重要转折点。2011年,教育部正式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尽管教学评估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功不可没,但教学质量并非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部,教学尽管是高校重要的基础工作,但也只是高校工作的一部分。同时,评估也还存在标准过于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学校区分度较弱,评估主体及范围受限,外部参与度不高,评估体系欠缺等问题。因此,构建高校管理评估体系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一、构建科学发展的高校管理评估体系的依据
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高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观,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方法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时展需要的人,就要把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广博的思想内涵、成熟的实践能力、充沛的创造激情和高远的人生追求的时代新人作为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人的任务要靠教师完成,没有一流的教师,很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因此,要充分发挥和激发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挖掘教师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是知识的生产地、人才的孵化器和科技进步的发动机,同时还是探求真理者的聚集地。高校肩负着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科技创新的神圣使命,其发展并非暂时或一时的权宜之需。我国高等教育尽管已经迈入大众化时代,高校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别、多特色的多样化特征,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宗旨没有变,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责没有变,在多层次、多类别、多特色、多结构、多主体等多元化背景下加强对高校的管理,提高高教质量统筹兼顾就是最根本、最切实、最正确的方法。
2 高教质量的多维性奠定了高校管理评估体系化的基础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和动态的概念,它涉及一种教育模式所处的背景、机构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存在于一个系统、机构、项目或领域的特别的标准。显然,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层次性、发展性、情境化等理论品性和实践表征,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型或可以用数字进行表述的定量。因此,以往单一的教学评估不足以考量高教质量的全部内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校的发展既要重视“硬实力”的建设,更要注重“软实力”的增强,尤其要把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基础、科学研究为关键、师资队伍为核心、管理服务为重点、人文素养为根本的高校内涵建设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坚持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结合,独特性与综合性结合,特殊性与整体性结合。把与质量相关的多维因子进行系统综合形成检测高教质量的高校管理评估体系。
3 高校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化,质量的多元化催生了高校管理评估体系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多样性特征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1)办学主体多样化。高校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国家、政府办学的单一模式,发展“一主多元”的办学模式。(2)办学形式多样化。(3)培养目标多样化。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社会的不同需求。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4)教学内容多样化。不同学科、专业均有不一样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5)培养方式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化,既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质量,也不能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质量标准来衡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质量。每所高校都应有各自的定位和性质,有不同的质量标准。不同的质量标准形成了不同的评估内容和评估形式。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有特色的大学。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没有社会影响力,更谈不上具有竞争优势。特色可以是办学理念特色,也可以是学科特色、科学研究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拥有和培养了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坚持的理念特色是实行最优的本科教育、最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当然,大学绝非只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专业训练场,更非单纯被“就业率”指挥的职业培训所,而是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塑造下一代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培养的学生即使拥有了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不能拥有高尚的品格、远大的理想和端正的操守,我们的教育也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不成功的教育何言质量呢?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的要求以及高校管理评估的复杂性,那种把单一教学评估作为检评高校管理和高教质量的做法是很不完善且存在着巨大缺陷的,为提高高教质量,提升高校管理水平,有必要构建一套差异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科学发展的高校管理评估体系。
二、构建科学发展的高校管理评估体系的意义
1 有利于实现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和提供创新的科研成果,就是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实践者就是高校,因此,高校管理责任重大,具体细化到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能力方面还有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要做。做好这些纷繁复杂的工作,仅凭个人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高校管理层的热情与努力是不够的,人的惰性与生俱来,“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尽管勤奋不堕者有之,但我们偌大的高等教育事业不能仅寄希望于少数有志之士,而是需要建立一种外在的管理机制来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完善与各项预期目标的实现,但这种机制又不能把高校自身的工作过程管得过多过死,这样会泯灭了高校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会束缚高校工作的手脚,制约高校的健康发展。既不能管得过死,又不能放任自流,那就只能从高等教育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出发,结合高校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因需而异,建立一套科学发展的高校管理评估体系,以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2 有利于校正高校发展中出现的偏差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校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高校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掩饰地说,高校的科研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高校每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70%以上。尽管成绩显著,但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比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德育工作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等等:高校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三乱”现象得以根治,新的“三怪”现象却有所抬头。一怪:灵魂缺失。有些高校忙于“圈地”、“盖楼”、“抢大师”,曲解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重视有形的“大地”、“大楼”、“大师”,轻视无形的办学理念和高校文化建设。二怪:教授不“授”。表现之一是现在有些高校急于出科研成果,不安排教授上课,进行单一科研。表现之二是有些高校的院士、教授、博导成了“明星院士”、“明星教授”,整天忙于社会事务与人情应酬,无心学术,也没有时间给自己的学生授课。三怪:弄虚作假。一是师生个体作假,如有的教师无心学术,抄袭他人成果;有些学生为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明码标价找“”帮忙。二是学校有组织的弄虚作假。如校方为应付上级检查,安排平时不讲课的老师在检查期间讲课,组织学生补做假试卷,补填假材料,补办假程序等等。某些高校的部分怪现象从侧面揭示了加强高校全面管理,提高高教质量和办学水平,建立高校管理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3 积极促进高校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校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影响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的强弱。总书记从国家战略意义的角度,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为高校管理指明了工作方向也是向高等教育工作者布置了艰巨任务。从人力资源角度看,高校的战略规划和目标是国家利益最根本、最现实、最直接的反映。因此,高校为谁培养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培养怎样的人才是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政治问题。高校管理评估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就是对国家利益的最好维护与实现。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近些年来,学校找准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定位,苦练内功,在学校管理中实施“三评”计划,即(1)开展以增强师生社会责任感为重点的办学思想、理念大评论,目的就是号召全校师生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突出围绕为谁办学,怎样办学,办成怎样的学,怎样办好学等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彰显师生员工的主人翁精神。(2)开展以突出教学、管理、服务为重点的“三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评选工作,目的是提升教学、育人、服务的水准,开展工作竞赛。(3)开展以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为重点的“桂子山学者”评优活动,将学术成果多、科研能力强、专业水平高、思想政治素质好的教师特聘为“桂子山学者”,并成为学科带头人。通过评优、聘优、奖优、学优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各项管理质量全面提升,呈现出毕业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学校的社会声誉高、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高、学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成效高的新气象。科学发展的高校管理评估体系就是要帮助高校把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融入学校的规划、管理与发展的全过程。
4 对推进各类学校高质量管理起着示范作用
高等教育在教育大家庭中是高层次教育,高校好比是大家庭中的“大哥哥”、“大姐姐”,其行为和习惯很容易被“小弟弟”、“小妹妹”们接受并效仿。换言之,高校对其他各类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教育理论家梁启超先生在谈学风问题时曾说:“大学为全国最高之学府,大学学风足为全国学风之表率,是则鄙人所不能不以此责望于我大学生诸君,祈有以表率我全国之学风,而改善我全国之学风者也。”梁启超先生从学风的角度,指出了大学的表率作用。同样,今天的高校也可以把促进高校质量发展所取得的管理评估成功经验推广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或其他教育之中,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推进课程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更好地为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教育管理评估体系及评价制度参考。
三、构建科学发展的高校管理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1 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高校管理评估体系构建工作的始终
对高校管理的评估要树立科学评估的观点,要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估指标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评估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要全面真实,要把当前的发展与今后的可持续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要把局部的发展和整体的发展结合起来;要把重点的发展与一般性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评估科学性、准确性,减少主观性、随意性。
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评估主体特征
高校管理评估主要涉及高校的管理、科研、教学、服务、就业、校园文化等诸方面的内容。对各项内容的评估应充分考虑评估对象的主体特征,如科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服务的主体是学校职工,管理的主体是专职行政人员和教师,校园文化的主体既包括师生又包括职工等等。根据不同的主体设计不同的目标及评估内容与方式,要寻找能够最佳实现和传达这种目标意图的评估指标,不可“一锅粥”或“一刀切”。
3 评估体系中应增加外部元素
对高校管理评估不只是教育部或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其有关联的上游和下游单位、组织或个人均可以作为外部元素参与进来。如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学生家长等等。同时要处理好相关成分结构的比例和组合关系,如直接相对人与间接相对人的组合,狭义相对人与广义相对人的组合,受益相对人与受损相对人的组合,现实相对人与潜在相对人的组合等。评估体系应做到在多样化和广泛性中体现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4 构建评估体系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高校管理评估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评价指标的确认、测评要素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采纳、评价范围的确定、评估过程的增减、评估人员的组合、评估结果的公布等等都应体现上述原则。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优、评建结合、奖优激劣。如果违背上述原则而暗箱操作,弄虚作假,“为了评估而评估”,大搞形式主义,那就失去了评估的真正意义。
5 评估体系的构建应步入法制轨道
为保证高校管理评估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有必要将高校管理评估体系构建纳入法制化轨道,以规范评估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者可究,减少评估工作的随意性、主观性、投机性;增强评估工作的稳定性、客观性、权威性、准确性。让高校管理评估工作在法制轨道上发挥更大作用。
四、结语
[关键词]高校管理专业;学生评价体系;创新
学生评价体系,是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的简称,即评价主体采取科学的方法,收集学生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评价目标做出量值与价值的判断过程,或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征的过程。高校学生素质评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测”,即评价主体采取科学的方法,收集学生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表征信息。二是“评”,即评价主体采取科学的方法评价目标体系做出量值与价值的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征的过程。
高校学生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学习发挥着导向作用。一套科学合理、富有创新性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仅能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更具有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管理类专业的学习靠课堂理论知识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应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新的理论。求本溯源,一套既能反映重理论知识又鼓励提高实践能力的学生评价体系,对于培养实用人才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
1 柯氏四层次模型的理论构架
威斯康辛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唐纳德柯克帕特里克在《柯氏四级评估法》提出了培训需求有效性评估的方法——柯氏四层次模型,为培训或学习效果的有效性评估指出了科学的衡量途径。其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反应(Reactions)层次,即了解受训者对培训的满意程度。评估内容有课程主题及目标、时间安排、讲师表达与教学技巧、课程内容与教学质量、场地设施及相关服务等;第二层是学习(Learning)层次,衡量受训者的学习效能,指通过试卷、实地操作测量受训者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掌握情况。第三层次是行为(Behavior)层,了解受训者培训后在工作上应用的行为状况,即学习的新行为能否在工作上体现。调查方法有360°反馈、现场评价等。最高层是结果(Result)层,即衡量受训者从培训中所获的知识和技能对业务结果所产生的真正影响。
和柯氏四层次模型相比,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专业的学生评价体系仍处于第一和第二层,而在第三层的行为层和第四层的结果层却鲜有涉及。这就导致了学生评价体系重短期效益而轻长期发展,重眼前分数轻长远素质能力的发展。现代大学的四项功能分别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高校是未来人才的摇篮,其宗旨不仅仅是生产出“大学生”产品就算完成了生产任务,而更是最新的知识、科学技术、信息等流动最新鲜、最频繁的场所,其服务于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这一特性决定了高校的学生评价体系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2 评价体系的创新原则
(1)转变评价标准观念,理论与实践并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整个教育必须围绕着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发展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培养学生。现代优秀管理者必须具备领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计划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等15项综合素质。根据柯氏四层次模型中的行为层面的精神指导,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实践平台,将理论所学的行为状况给予实际锻炼的舞台。管理专业的学生评价体系,应有意识地注重对未来管理者素质的培养,鼓励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多实践、多动脑动手,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评价标准,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可采用公式:综合学分成绩=理论分数×60%+实践分数×40%,把实践学习提高到相对重要的高度。 转贴于
(2)扩大评估范围,量化与丰富行为类指标。虽然很多高校管理学院的学生评价体系都对学生干部工作进行奖励性加分,但实施范围相当狭窄,仅限于本校内认可的学生工作职位,而对于校外的兼职、暑假实习、素质拓展活动等鲜有涉及。此外,奖励性加分仅仅限于比赛获奖等结果性指标,对参与非竞争性活动的积极行为却无加分。笔者建议在实践加分上,扩展加分范围,量化和丰富考核标准。这一点是践行柯氏模型中行为层面的补充。将行为类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公司实习、校外兼职、才艺展示等纳入考核范围,依照学时或工时数科学量化考核标准,增加行为类奖励指标,在评价项目中尽可能地体现人文及综合学科知识、社交与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以便于更全面客观地衡量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倡导一专多能,鼓励管理专业学生复合型发展。适应当代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优秀管理者一定是具备多项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这个强调培养自学能力的平台上,大学教育极大地给予了大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但在很多高校管理专业的评价体系却未给予相应承认。商务英语证书、上外口译资格证、心理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等技能学习不仅给了自主学习的大学生们实现自我的平台,更构建了管理专业学生们按照兴趣和特长自主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一专多能,制定复合型发展的人才培养路线,是对柯氏评价模型第三层面精神的扩展和延伸。
(4)构建动态循环,建立纵向与横向反馈评价机制。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要求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社会的思维看待问题,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勇于与时俱进。未来社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高,这启示高校教育方向必须与时展和社会需要保持一致,这也是柯氏评价模型的最高层面精神的要求。建立纵向反馈机制,构建新老生交流平台,保证每届毕业生定时向母校反馈求职和职场经验、感想或启发性建议,并为本院系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提出参考性建议,不断缩小市场需求和高校培养目标的差异。横向反馈机制是指,选择同级或更高级水平的兄弟院校作为参考样本,建立校际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在相互比较和借鉴学习中不断完善本专业的学生评价体系。纵向和横向机制相辅相成,进一步推动了学生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
3 结 论
改革陈旧的学生评价体系,重视培养符合当代市场需要的人才,将关系到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关系到未来人才的素质,更关系到当代中国人才的发展。因此,高校教育改革、学生评价体系的创新的首要前提,就是要结合本地区、本院校的实际状况,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的自我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教师 本科教学评估 档案管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校本科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各项工作的全面评估,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而高校的教学活动是高校全部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作为高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而最能反映教师整体情况的就是高校教师档案,它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加强教师业务档案建设是本科教学工作的基础,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在教学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教师业务档案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意义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对高校办学能力的一个综合性评价,对高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社会地位和发展前途至关重要。它是加强对高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和指导的需要,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是促进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对高校管理意义重大[1]。
一份高校教师档案应该反映一位高校教师的全部成长经历,客观地记录高校教师的人事、教学、科研和健康等各方面的全面信息,在教师资源开发、人才预测和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档案来分析高校的办学水平,而高校教师业务档案是记录教师工作的文件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善教学目的而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有组织的呈现,通过这些资料和材料,可以展示教学进展和教学成果。教师业务不仅反映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实绩,而且还能反映一所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水平。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每一项指标的内涵都涉及到教学业务档案,因此完整、充实、丰富的教师业务档案材料是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基础,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二是促进档案管理,特别是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二、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受传统管理观念及传统操作方式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形成一个以教师个体为中心的高校教师档案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教师自身发展与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需要,其社会不适应性日渐凸显,亟待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管理手段落后,方式陈旧
教师业务档案内容广泛,涉及面大,信息含量高,需要快速、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手段尚处在全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状态,现代化程度较低。在管理中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浪费,违背了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原则。这就使得教师业务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严重滞后,从而影响教师业务档案的利用、编研和开发。还有的高校教师档案信息内容的重复性导致了教师的无价值劳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
2.多头管理,缺乏系统性
由于目前《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并未设置教师业务档案类,对教师业务档案的分类、管理和归属管理部门均没作明确规定,致使在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分散,有的学校教师业务档案由人事部门、教务部门或其他师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也有的由几个部门分工管理。而且高校教师档案内容的质量不高,千人一面,缺乏个性,[1]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一个教师的各项工作的真实状况。由此造成了管理上各部门各行其是、各取所需、又管又不管,文件收集不完整而且散失严重等,不利于档案的完整性和永久性保存,也难以综合利用。
3.利用意识淡薄,利用率偏低
目前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利用目的比较单一(主要是用于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教师职称评聘),利用内容的面比较狭窄,利用的意识比较淡薄,开发利用的程度很浅,仅限于“我管你查,你查我管”的被动状态,有些利用也仅限于对教师的了解和使用方面。业务档案的保管有余,利用不足,自我封闭倾向极为严重,往往比较重视案卷的立卷、装订、保管,而对编研利用则要求较少,管理方式墨守陈规,过于强调其保密性和安全性,而忽视了其作为档案的开发利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宗旨,这使得教师业务档案的编研工作相对滞后于其他档案管理中的各环节,从而抑制了教师业务档案的利用。
4.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力量薄弱
许多高校的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兼职,并且是非档案专业人员。这部分管理人员,一方面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工作变动频繁,无论在精力上,还是业务熟练程度、责任心、档案意识等方面都很难胜任档案管理工作。这就经常导致教师业务档案资料不能及时收集、归档,甚至白白流失,造成教学评估教师业务档案残缺不全,从而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数量和质量。
三、本科教学评估中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思考
由于教师业务档案能真实地反映教师德、能、勤、绩等多方面的情况,因此,在评估中依据教师业务档案材料就能比较客观、准确地评价出每一位教师教学成绩的大小,学识水平的高低、科研能力的强弱,从而对学校的整体水平作出客观评价。因此,为了使教师业务档案规范化、科学化,必须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其主要途径有:
1.提高档案管理认识,加强统一领导
要做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学校领导就要充分认识建立教师业务档案的重要性,如何建好教师业务档案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基层单位要有领导分管,并责成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学校要向广大教师和教学、科研单位宣传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与管理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档案意识,让他们理解、支持并协助管理人员搞好此项工作,应在全校范围内养成主动收集、自觉上交应归档的必要材料的良好氛围和科学的运行机制,让每一位教师都了解到这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个人的一种权利和义务,是职称评审、晋级的首要依据,形成每学期每个教师都能主动上交业务档案的制度和行为习惯。学校还可以文件形式下发给每位教师,宣传收集业务档案的意义、作用和内容、收集的措施、时间和地点;还可以用板报、网上公告等形式,使每位教师都能了解情况。
2.采用先进手段,实施科学规范管理
要改变档案信息与档案实体量的比值处于较低水平状态[2],实现高校教师档案的网络化、现代化管理方式,就要尽快建立校内档案网络管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便利。作为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手段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学会通过网络进行信息采集与核对。如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开发或购买功能强大的档案管理软件,把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合理地结合起来,实现高校教师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网上查阅功能,构建档案利用的平台,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档案应有的价值与功能。根据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和特点,整理并分类归纳出具有实用性的信息汇编、专题信息以及各种统计表。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为学校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为教师发展提供信息参考的功能,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档案的在教学水平评估中的价值和功能。这样一来,高校教师业务档案就不再是装在铁柜里的神秘之物,而是面向使用者的活材料。
3. 加强开发利用,为评估做好充分准备
高校教师作为国家重要人才,其业务档案要重点突出教学和科研2方面内容,应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学档案、科研档案3部分,全面反映高校教师的整体情况。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教师业务档案管理部门要在教师评定职称、同行之间交流信息、领导决策、向社会提供教育信息资源等方面,提供积极主动的服务,从而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业务档案的开发利用,根据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和特点,整理并分类归纳出具有实用性的各种统计表。主要有:第一,教师基本信息。其中包括一是教师个人基本信息表;二是佐证材料。第二,教学档案。教学档案不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量和其教学的领域,而且反映教学效果。主要内容为一是开课门数、教学工作量;二是教学效果;三是教学获奖等。第三,科研档案。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科研能力和成果是衡量高校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评价高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内容为: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成果鉴定和获奖和科研成果效益和影响等。通过这些工作,为学校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为教师发展提供信息参考的功能,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档案的为学校发展服务的价值和功能。
4.重视信息采集,完善档案数据库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大难点是资料与信息的搜集。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进修情况和学术成就是不断变化的,需要及时地更新和补充。单靠某一单位或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尤其是教师参加的学术会议和活动情况以及非主要荣誉、奖次等信息因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往往被教师本人所忽视,也给搜集工作造成了困难,而这些信息对丰富教师业务档案又是不可缺少的。鉴于这种情况,设计一份用于统计教师各项信息的表格(五年采集信息一次,与评估轮回时间相匹配),用于采集教师的各项信息;或者可以给每位教师一个权限,个人信息由个人直接在网络管理数据库中填报,这样还便于信息的及时更新维护,但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后档案管理部门或人事处根据所收集的教师信息(所有信息内容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齐全性),建立并不断维护、完善教师档案网络管理数据库,确保教师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与开发利用,为信息资源共享搭建快速、有效的通道。
5、优化档案管理队伍,提升管理水平
由于高校教师档案真实记录了一所高校的办学历史,融汇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因此它也能反映出一所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从而体现出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这就要求优化高校教师业务档案工作的人力资源,使之与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和高效化的要求相适应。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掌握计算机信息应用的能力,特别是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能力,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对此,学校应当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各类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分类指导,促使他们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档案业务的知识、规律和方法及途径,实现工作理念、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的同步更新,不断增强对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适应性。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人力资源上的有力保证,为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垫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雅亭.在本科教学评估中要加强教师业务档案建设[J].职大学报,2004(4):151.
[2]邢伟等.高职院校教师业绩档案的现代化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07(8):70-71.
[3]侯晓梅.论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J].卫生职业教育,2007(19):60-61.
关键词:数据库;绩效评估;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250.76
1 数据库资源评估概述
1.1 商业数据库是数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管学科商业数据库资源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数字馆藏。其评估包括买前质量比较评价和用户进行买后服务绩效评估两部分,一方面是对数据库资源质量的评价,注重其自身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价值,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库资源服务绩效的评估,其重点在于数据库的利用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成本等使用效果。
1.2 数字馆藏绩效评估的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有关数字资源馆藏使用及评估的标准主要有ISO11620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ISO2789信息与文献-国际图书馆统计数据和NISO Z39.7图书馆统计标准。这三个指标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体系依据。
1.3 国内外数据库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建立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是数字资源评估工作的核心。目前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库资源评估研究项目主要包括美国ARLE-Metrics、英国项目COUNTER、欧洲项目EQUINOX、美国项目CALILEO、英国项目MIEI 2以及北大图书馆肖珑的评估指标。比较而言,ARL E-Metrics、MIEI 2、肖珑侧重于资源质量的评估;EQUINOX注重数据库服务绩效指标的评估;而COUNTER项目的研究重点在于数据在线传递交流的使用和获取统计。对于数据库的学术性、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学科性和学科覆盖率等指标很少明确涉及。
1.4 评估方式和测度方法
国内图书馆界对数据库资源的评价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个案式比较研究,另一种提出更具一般意义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具体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类型:(1)定性方法、定量方法,(2)第三方评估、用户评估,(3)用户满意度调查法。
2 建立经济管理学科商业数据库评估指标体系
2.1 必要性:(1)符合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学科性和发展政策的需要,有利于优化资源体系,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2)解决海量商业数据库规模与有限图书馆经费之间的矛盾,实现馆藏资源建设效益最大化。(3)网络化环境下用户研究、文献需求研究的新课题使图书馆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2.2 明确评估目标。高校图书馆学科数据库资源具有专业性较强、二次资源比例较高、学科细分程度高等特点。其建设以高校经济管理学专业设置和重点学科发展为主要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图书馆专业数据库资源体系。
2.3 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1)学科针对性和代表性原则;(2)指标可获取性与通用可比性原则;(3)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原则;(4)指标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原则;(5)运用科学方法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性原则;(6)评价指标和体系的全面性与系统优化原则。
2.4 确定商业数据库评估方式。将商业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同类数据库的比较分析研究作为我们的测度内容,在吸收和筛选国际常规估评标准和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符合本馆学科资源属性的新指标,采用定性分析或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图书馆评估、第三方评估、数据库公司评估和用户评估相结合。用户满意度调查部分以读者试卷调查、智力竞赛和读者意见邮件电话反馈为主要方式。
2.5 经济管理学科数字资源综合评估指标及其体系:
图1
框架指标――图书馆评估指标:数据库质量评估
――用户评估指标:数据库服务绩效评估
具体评估指标:(1)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需求;(2)数据库资源和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权威性;(3)数据库信息量和经济数据的绝对数量值、内容涵盖的全面性;(4)数据提供和传递方式与系统平台的访问方式;(5)数据库信息和数据检索的多维性和计量工具的应用;(6)数据库信息和数据的不可替代性和内容的重复性;(7)售后和升级服务质量;(8)数据库定价的合理性和产品性价比;(9)开放的数据信息定制和自定义统计功能;(10)用户满意度。
3 案例:中山大学图书馆经济与管理学科分馆商业数据库评估
3.1 经济预测、分析报告数据库比较分析:中经专网、国研网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经济预测、分析报告数据库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数据量的全面性、数据来源和升级服务。
3.2 经济统计数据库比较分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统计数据库、锐思数据库。经济统计数据库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准确性、数据传递方式、数据量和全面性、售后升级服务。
3.3 金融分析专业数据库比较分析:WIND、CSMAR和CCER。金融分析专业数据库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数据检索的多维和计量工具、数据来源的准确权威性、数据传递和获取方式与访问平台、用户点满意度、数据量和全面性。尤其是数据库内容本身的可定制性和灵活获取方式,在泛在环境下尤其重要。
3.4 世界经济统计指标数据库(外文)比较分析:BVD系列数据库和IMF数据库。世界经济统计指标数据库(外文)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数据检索的多维和计量工具、数据来源的准确权威性、数据传递和获取方式与访问平台、用户点满意度、数据量和全面性、不可替代和内容重复率。
4 结束语
(1)“数据库的高校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需求”、“数据库资源和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权威性”、“数据库信息和数据的不可替代性和内容的重复性”等指标是重要的个性化评估指标。(2)由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所具有的数理和计量功能,“数据库信息和数据检索的多维性和计量工具的应用(回归分析、表图自动生成工具等)”、“数据库信息量和经济数据的绝对数量值”、“内容涵盖的全面性(包括大量的宏微观、行业和区域经济数据)”、“数据提供和传递方式与系统平台的访问方式(同步EXCEL表单文件获取)”等指标是不可或缺的学科专业性评估指标。(3)“售后和升级服务质量”、“数据库定价的合理性和产品性价比”、“开放的自定义统计功能”、“用户满意度”是经济管理学科数据库必须的基础质量和绩效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1]张咏.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02(10):41-47+61.
[2]肖珑,张宇红.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03):35-37.
[3]Smith,Alastair G.Testing the Surf:Criteria for Evaluating Internet Information Resources.2005-03-02.
关键词:资产评估 学科定位 管理学 经济学
一、引言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资产类型、新的市场细分对资产评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需求已经逐步趋向高端化。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特征明显、知识背景综合的资产评估高级人才将是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继2004年重新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后,2010年又增设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目前全国有15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68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逐步高级化,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对资产评估专业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资产评估专业学科定位的研究,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随着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的实施,从理论上探讨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将有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未来研究方向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对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归属进行梳理。
二、资产评估专业学科定位的历史借鉴
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属性,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很多学者曾以“倾向性”的观点阐述资产评估的专业属性。根据对以往文献的梳理,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倾向于经济学科
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目的是为经济活动服务,如果资产评估的方法误用,评估结果的理解存在偏差,则只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陈鹏,1998)。同时资产评估的理论主要依附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供求理论、预期理论等,分析资产价值采用的方法也是典型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张俊平,2008),因此,资产评估更倾向于经济学学科。在全国15所资产评估本科院校中,将资产评估设置于财政(税务)学院的有内蒙古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河北经贸大学,共4所,占总数的27%,倾向于经济学观点符合资产评估的特征。
(二)倾向于管理学科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发轫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会计学、财务管理有较长的渊源关系,理应归属管理学科(李光洲,2007;邓九生,2008;唐振达,2009),在以管理(会计)学为基础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文学和理学(王开田、胡晓明,2002;张艳,2009),此观点偏向于管理学。教育部2004年在少数财经院校恢复资产评估专业设置时,将该专业归属于管理学科。从2010年15所具有资产评估本科招生院校的专业设置看,属于会计学院的有浙江财经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属于商学院的有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属于金融管理学院的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共有11所,占总数的73%,因此,相对于持经济学观点而言,倾向于管理学的观点占了大多数。
(三)倾向于交叉学科
交叉学科是指既包含有管理学、又有经济学,还有工学、法学等学科。张欣(2006)直接提出了资产评估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边缘性复合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宽,需要的专业技能高,且与多种其他行业相关。从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资产评估学科的交叉性。在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中,王淑珍、尉京红、马慧景(2002)认为,应该设置会计方向课程、经济与管理方向课程、金融与证券方向课程、税收、统计方向课程;常丽(2007)认为学科基础课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方向课程、财务会计方向或建筑工程方向课程与机械制造方向课程、金融与统计方向课程等。学科基础课就应体现不同性质高校的学科结构特点,财经类院校难以开展不动产评估和动产评估等学科基础课程。李春杰、柳娜(2010)认为学科基础课程可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统计学、经济法(税法)、市场营销学和信息管理系统。从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科目看,包含有财务会计、经济法、机器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资产评估五门课程,这些课程处于同等重要位置,涉及到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较多学者认为资产评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较为合理。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目的、研究假设前提、研究方法与手段的不同,通过比较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差异,进而从资产评估的研究目的、假设前提、研究方法来定位学科归属。
(一)研究目的
经济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区别的根源就在于研究目的不同。虽然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都涉及资源问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解释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管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提供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资源最优使用原理和方法。经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社会经济资源的严重稀缺。亚当・斯密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反思,并提出自由市场能够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优化配置资源的解决方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用边际效用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完全市场竞争能够通过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来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凯恩斯主义则从市场失灵的角度来解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显示了经济学始终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关注。因此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为什么社会经济资源不能进行优化配置,并提出经济发展对策。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工商企业这一新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如何使用组织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组织目标,成为当时社会的新问题。因此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他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的产生为管理学的研究确立了发展方向。管理学的发展过程始终讨论的就是如何提高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古典管理理论认为组织运用科学方法替代经验方法,通过经济利益激励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不仅应该关心员工的经济需求,而且应该满足员工的社会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应该并重,要重视组织文化激励作用,应该关注组织内的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外部环境。提高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途径。因此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根据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情况,提出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资源最优使用方案。
(二)理论基本假设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研究都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一是关于人的假设,二是资源稀缺与否的假设。(1) 关于人的假设前提。两个学科都是以人的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管理学研究人的组织行为。人的行为动机是由人性决定的,因此,两门学科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要以对人性的假设为基本前提。经济学研究内容是社会经济问题,因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管理学强调组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功能来充分利用组织资源,因而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2)经济学暗含资源的有限性假设,管理学暗含资源的非有限性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才需要研究合理配置资源,节约资源。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并非是有限的,而是可以通过组织管理不断扩充的。人力资源培训、员工激励和创新的运用可以充分挖掘出组织中人无尽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战略联盟和合作还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资源。与此同时,政治和文化资源也是组织资源的一部分,所以管理的资源是无限的。但是为了降低成本,管理学还是要研究如何有效使用组织资源。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同
供求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它用详细的模型理论分析供应方会以何种价格出售,该价格需求方在哪个阶段是可以接受的。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经济学可以运用模型等工具从静态、比较静态以及动态层面进行分析;也可以运用实证的方法或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用文字说明,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还可用几何图形式表达。管理学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等方面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更注重定性分析方法。
四、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定位
任何一个被认为是科学的学科,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都有它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学科体系区别于其他学科之所在,也是我们分析学科归属的出发点。资产评估专业学科的定位应从研究目的、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界定。
(一)研究目的
资产评估最终目的是在分析资产评估环境与评估对象特征的基础上,对特定时点及约束条件下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为决策方提供一定的价格尺度或合理资产价值咨询意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委托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直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能转而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提供相关专业信息的资产评估师,可以为相关各方提供实现目标的价值信息。资产评估服从了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为行为各方提供资产价值咨询服务并不过多地考虑管理,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注重公允,主要回答资产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从资产评估研究目的来看,它既解释了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提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因此,资产评估兼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特征,但更偏重于经济学。
(二)理论基本假设
资产评估是建立在若干假设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包括交易假设、公开市场假设、持续使用假设和清算假设。交易假设是假定所有待估资产已经处在交易过程中,评估师根据待评估资产的交易条件等模拟市场进行估价。公开市场假设是假定存在一个充分发达与完善的市场,该市场有自愿的买者和卖者,且买卖双方地位平等,彼此都有获取足够的市场信息的机会和时间,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都是在自愿的、理智的而非强制或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持续使用假设假定被评估资产正处于使用状态,包括正在使用中的资产和备用的资产。清算假设是对资产在非公开市场条件下被迫出售或快速变现条件的假定说明。其中,关于人的假设在公开市场假设中可体现出来,假定了人是理性人、经济人。关于资源的假设,四种假设都以可以计量的(有限的)资产为评估前提的,且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有限的,通过评估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因此从资产评估的假设来看,资产评估应归属于经济学。
(三)研究方法
资产评估有三项基本方法,即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资产评估的三项基本评估方法有着各自的理论依据,而这些依据均源自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如劳动价值论是成本法评估的理论源泉,是对评估对象特定时点价值的重置模拟,用现行资本价格重新购置资产并使之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它探究的是评估对象的内在价值,而这样的重置基础又是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决定的。再如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评估方法中的应用就是收益法,边际效用价值论强调主观感受(边际效用)在商品(或资产)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强调单位成本的付出与收益的比较。而收益法则是通过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资产的预期效用越大,获得能力越强,它的价值也就越高。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在两种或多种选择下进行边际分析方法、供求理论在资产评估中也到处可见。因此,从资产评估的研究方法来看,资产评估应归属于经济学。
五、结语
从资产评估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来看,该学科应定位于经济学;从资产评估的目的出发,该学科偏向于经济学。然而,每一个学科并不是孤岛,也不是单纯的继承关系,学科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发展的途径。顺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学与管理学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两学科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经济管理领域研究兼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两栖性的经济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等边缘学科相继出现。而这些学科几乎又难以分清其为纯粹的经济学或纯粹的管理学,经济计划、经济决策(包括政策)、经济预测、经济调控、经济监督、经济评估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以及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企业竞争力、制度安排、机制设计、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及经济激励等问题的研究,既可属于经济学,也可属于管理学。如果把他们从经济学那里硬拉出来划到管理学范围,那就把应用经济学的内容架空了。如果认为凡用文科方法来研究的则属经济学,凡用理工科方法来研究的则属管理学,那么无异于看漏了近半个多世纪来经济学的数学化、数量化、公理化、工程化的发展潮流。其实上述诸问题本身就需要经济学和管理学共同来研究。美国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因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说明他研究的经济决策问题不仅仅是管理学而且同时也是经济学(乌家培,2000)。因此,资产评估偏重于经济学,并非否认管理学在其中的作用。J
参考文献:
1.陈鹏.初论资产评估的经济学基础[J].财务与会计,1998,(5).
2.刘梦琴.资产评估学科归属及理论框架构成[J].评估纵横,2012,(3).
3.汪海粟.资产评估专业学科知识结构的思考[J].工作研究,2012,(4).
4.胡晓明.资产评估学科归属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0,(8).
5.乌家培.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J].管理科学学报,2000,(2).
关键词:物流学 学科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经济
1 引 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 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专业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经济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应链管理
物流系统分析
等等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物流经济
等等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 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 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 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
关键词:物流学学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
论文摘要:管理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明确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构成与其分析框架是规范研究中的核心。通过与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类比,从逻辑、范式、类型三维视角建立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与分析框架,从学术创新、学术编撰、学术评价角度阐明了管理学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过程规范、学术表达规范的基本内容、分析规范与特征。
0引言
近年来,学术规范与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已经受到整个学术界的关注。在对学术规范问题探讨过程中,建立整个学术规范体系、从更高的层面、从更广阔的领域正视学术规范问题在学术界已形成共识。然而,学术规范问题的界定必然涉及学术规范体系。国内史学研究领域似乎对学术规范的问题有较早的介人以及深人的研究。在2002年4月召开的“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上,对学术规范体系作了如下陈述:“学术规范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写作的技术规范等四个方面。学术研究规范包括学术价值观取向、思维方式、指导思想、理论方法、选题指向等方面,是学术规范的最深层次;学术道德规范,包括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科学诚实的研究态度,将把握学术史的发展作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等;学术批评规范,是专门就如何开展学术批评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学术写作的技术规范,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是科研成果表述方式的规范化。这是国内基于史学研究对学术规范探索的完整阐述。学术规范的研究也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深化。《学术规范导论》《学术规范读本》等对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规范研究规范著作的问世以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的颁布为标志,奠定了学术规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
追溯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管理学研究的先驱十分关注管理学的规范研究,已经深人地探索了管理学的范式问题,分析了管理科学规范性研究蕴涵着管理的科学性、逻辑性、结构化及信度、效度评价等内容。应该说,管理学的规范研究有着较好的范式与传统。但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管理研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现象使管理学研究中需要思考管理学规范研究体系的重建问题。本文在目前学术规范研究成果集成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学规范研究的分析框架,阐明管理学规范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逻辑、范式、类型三维视角建立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与分析框架,从学术创新、学术编撰、学术评价角度阐明管理学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过程规范、学术表达规范的基本内容、分析规范的特征。本研究对于推进管理科学的规范研究、建立和完善规范研究体系有重要意义。
1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分析框架
1.1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分析
1.1.1霍尔(a. d hall)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
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 d hall )1969年所提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为大型工程分析与决策提供了统一的思想方法,在许多对象系统分析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一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描绘成展示系统工程各项工作内容的三维(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结构图。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这一方法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一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框架也是解决其他类型的重要参考范式。
1.1.2基于霍尔(a.d hall)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的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
显然,比较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与之有许多相近之处。基于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可以从研究维度、各维度的主要内容,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等不同方面对管理学术规范体系进行类比研究。以下是两种体系主要部分的类比,见表。
由表1的类比可知,管理学学科体系是一个由多元要素组成的具有层次性的系统。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对于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在目标维、阶段维、步骤维、知识维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是完全可以用于解决管理学科体系的规范性研究。
1.2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分析框架
一项完整的管理科学学术活动首先有众多学术活动主体的参与;其次,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一定在一个特定的学术环境中;再者,管理科学学术活动必然有一个从学术活动起始到学术活动结束以及继续发挥作用的循环往复过程。涉及众多要素,由于这些要素各有不同的归属,在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一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将其要素分为不同的维度。
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框架是多项完整的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概括和提炼。显然每一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都经历一个起始、发展、终结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坐标中完成的,因而时间维度的存在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这一管理科学学术活动具有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学科规范,即“范式”(paradigm)或“学科基质”(disciplinarymatrix ),在这些学科规范的基础上,各学科在长期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规范即一定学术系统中的逻辑范式。这是学术规范体系中的逻辑范式维。与时间维组成了一定的学术规范体系平面。我们知道,不同的学
科体系所形成的学术规范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按学科的不同形成学术规范体系的另一视界,即学术规范体系的知识维。从而我们看到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框架从三个相互独立的视角表征其规范体系,这些包括方法论逻辑、范式、类型。由于每一个视角表征整体学术规范体系都体现出某种局限性,只有从多维角度能够更全面表征学术规范体系。
一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首先是一个从活动起始、活动进展到活动过程完成几个主要环节,从而体现出持续性、过程性,这是管理科学学术活动所具备的时间维度,这些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体现一定的生命周期。因而这些过程包括问题阐述、研究假设与设计、文献收集与分析、结论与理论阐释。在这里,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规范体现为一定的结构性、一定范围内的程式,这种程式在一般管理科学学术活动范围内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在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要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这些包括学术研究道德、研究过程、研究表达三个主要内容,这是学术规范体系的逻辑维,体现学术规范的不同侧面,表明规范的全过程;显然,学术规范体系在不同的学科体系中有不同的内容框架。因此,学术规范体系有一重要的侧面即类型维。体现不同学术研究内容对其的影响。这些类型包括:学术创新、学术编撰与学术评价。因此,从三维视角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科学研究规范的内容。
2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从方法论逻辑维、范式维、学术类型维,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涉及内容细化,可得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以下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过程中类型维学术创新、学术编撰、学术评价三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从而确立学术规范体系的一般内容。
2.1管理科学学术创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般管理科学学术创新是指在管理科学学术共同体内的主要学术活动,是以人类知识宝库中增加新的知识元素为目标。其主要是在继承、消化既有管理知识体系和管理科学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学科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基于承继、结合、开拓的不同过程提出的新论点、新见解、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从而达到丰富和深化人们对研究对象的演变规律及本质的认识。按照管理科学学术规范的体系框架,管理科学学术创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如表2。
2.2管理科学学术编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管理科学学术编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如表3。管理科学学术编撰是指对已有管理学科领域现有成果进行鉴定、评价、综述或总结。其在管理科学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中起着展示学术动态、阐明管理科学学术研究趋向、确立本领域学术研究定位的作用。虽然管理科学的创新并没有使学术成果有明显增加,但对学术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术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目前,管理科学学术成果海量增加、管理科学学术研究的门类与学术形式全面拓展。因而,给学术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更新、不同学派观点的梳理、学术成果价值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鉴定、评价、分类,分析其重要程度、应用价值、归属领域,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做出评述,进而进行总结,作为新的知识体系,将更为便捷、更有指导意义提供给使用与研究者。比如多数工具书的编纂也属此类工作,编纂者在文献的梳理过程中,需要对现有全部相关成果进行鉴定和分类,并将它们概括并凝练为简明和完整的文字。显然,这种编撰的过程和结果是重要的学术过程,需要遵循规范的学术研究标准。按照道德规范、过程规范、内涵与表达规范及科学问题设定、设计与假设、文献、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与理论阐述可以对管理科学学术编撰类型作深人的探析,见表3。
2.3管理科学学术评价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是同行学者对评价对象是否符合一定学术标准及符合程度做出权威判断的学术活动。在当今社会不断重视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宏观环境下,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正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管理科学学术视角看,这一领域学术
评价具有界定性、权威性与导向性作用。目前,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效应的主流是积极的。学术评价在学术活动中发挥着鼓励学术创新、引领学术发展方向、规范和控制学术行为、引导学术研究资源分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学术评价“失范”现象,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在大量的学术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学术资源的不合理与不公正分配,学术成果评价的失衡、失准,行政权力、不正当竞争介人学术资源分配过程,因而造成学术质量下降与学术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从而污染圣洁的学术殿堂、滋生学术腐败。可见,推进学术评价的规范化是极为重要的。
管理科学学术评价的主要要素与内容包括学术评价主体与客体、学术评价标准、学术评价过程、学术评价方法四个方面。
(1)管理科学学术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学术评价主体指学术评价过程的实施者,主要是针对评价客体所选择的具备一定评价能力与水平的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评估,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能力及水平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学术共同体、学术组织、个体学者等。学术评价的客体是指学术评价的主要对象,主要涉及国家与组织学术实力、学术规划与计划、学术项目、学术人员的学术水平、学术能力、学术成效的评价。
(2)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标准。学术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客观、公正、公开性。对于从事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主体及学术成果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于理论成果一般侧重于是否揭示了客观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研究成果所提供的对客观现象更准确、更符合实际的认知结论,表明这些对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
(3)管理科学学术评价过程。学术评价过程是指学术评价活动中评价主体与评价实施组织按一定程序规范进行计划、组织与实施,达到评价过程的客观、公开与公正。
(4)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方法。学术评价方法是指学术评价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应用的具体工具、方法。是评价主体为达到对评价对象的客观公正评价所采取的不同评价方式与评价定式。
按照学术规范的三维度范式表述,对于学术评价规范,在范式维与方法论逻辑维,其基本内容如表4。
3结论与讨论
关键词:会计与审计,经济管理
会计与审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其中融合了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审计等各方面的内容,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中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当然要承担为会计与审计系统输送各种类型的、掌握会计与审计专门知识和能力的人员的重任。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为如何培养合格的会计与审计人才进行积极探索。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对会计与审计对象的选择,对合格会计与审计人才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1) 会计与审计人才总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在总体数量和总体结构上要满足不同会计与审计主体对相应会计与审计对象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有效实现其审计目标的需要,培养的审计人才既要满足企事业单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不同需要,也要满足各个重要行业的特定需要。(2) 会计与审计人才个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满足财政财务信息真实性、财政财务活动合法性、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复合性要求,无论是会计、审计人员,都必须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折射出现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弱点。
针对行业的需要,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认识到会计与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会计与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我院会计与审计学专业不断研究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预测,会计人才的高层次要求增多,审计机关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审计业务比重的增加,审计机关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立足国家审计,开发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近年来该专业先后开发了基础审计、财务审计、审计电算化等特色课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会计与审计实训。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明显增加。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就业层次较高,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我院现况
资料显示,我省十所高职院校里只有有2所设置审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方向,有6所设置了会计专业,这只是会计与审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设置在管理学专业之下,从2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来看,对会计与审计人才以培养社会审计人才为主,而这种专业设置,缺乏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门审计人才培养的功能, 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审计人才总体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断,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要么没有会计与审计类专业,要有就是注册会计师培训;缺乏所有会计与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业会计与审计、财政税务会计与审计、金融保险会计与审计、工程投资会计与审计等所有会计与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2)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以管理学专业为背景, 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中难免受管理学理论、思想、的制约,以管理学为背景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既有会计操作技能,又能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又有绩效、效益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台。
(三)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调整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与审计专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品牌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划分为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审计学专业结构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特点,突出了审计本质性的内涵,而省内开设了同类专业的其他院校,大多将其定位在社会审计方面,与之相比较,审计学专业整体架构比较合理。财会知识只能作为审计专业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内容,现代审计理论要求我们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文、史、哲和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前提下,向经、管、法方面延伸。为此,会计与审计教学内容设计也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强调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培育其猎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调适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审计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暑期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习、审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 我院2009年 就业方向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其中,在各级机关就业的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事业单位占15%,各类企业占55%,金融单位占20%。
(四)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发展展望。
1.充分认识管理学在会计与审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管理学是现代审计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关注管理学发展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影响,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就是说, 要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角度认识会计与审计的重要性和,从会计与审计的对象、会计与审计的定位、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管理学的关系、审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审计与法学的关系等等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准确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同管理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对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今天,可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这样,在不会把会计与审计单独认为成为“大会计学”。
3.按照现代社会需要优化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首先,要重新设置会计、审计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科,满足专业培养对基础理论的需要。其次,重新确定专业主要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会计与审计工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执业训练。在会计与审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会计、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可以把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机构财务部门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既保证了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是一举两得的。
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学科必须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 潘颖. 《对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