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运行;合作社;发展;监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合作社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财务运作管理方式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的创新与发展。落后的财务运作方式使现有的很大一部分合作社的财务运行与管理制度都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管理漏洞,这些管理漏洞严重阻碍了合作社向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合作社是在农村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在相同的利益基础下,自发自愿的组织起来的一个互的经济机构,这个组织的管理形式是成员之间民主管理,共同目标是通过合作社提供的相关的技术服务、生产资料、农业信息等服务,最终使合作社成员的经济能力都得到提高。合作社的财务运行与管理制度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以下本文就对存在于合作社财务运行与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讨论,研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式。
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运行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民间供给的俱乐部产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机制中,财务运行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目前财务运行与管理工作中问题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概况、财务制度、监督体系和民主意识等方面。
1、财务运行与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的合作社都是以“三农”服务为宗旨的合作经济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各地在实际工商登记时不尽相同,造成其会计制度适用的不一致。而且大部分合作社的财务人员都没有从业资格,文化素质低,不具备合格的专业水平。
2、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
就当前工作中,我们常见的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大多社区都不存在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是设置了有关审计部门,也很难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缺乏了相关的管理监督工作流程和制度。另外,在工作中,多数社员对于财务意识和财务知识认识极为欠缺,及时在公开合作社财务的情况下,众多的成员根本无法看懂这些数据,跟别说对这些数据实时合理监督了。
3、民主理财意识差
一般来说,在农村合作社工作中,专业负责人主要是那些种植。养殖能手或者有关农民经济人,在这种经营管理状况下,通常都是集事权、财权、物权于一人,这样难免造成了财权过大而形成的主观意识较强、财务预算缺乏有关的科学性,这也就形成了工作中财务预算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明确的理财意识和管理意识。
4、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档案不健全
由于合作社的成员一般都是一个村庄的农民,社会活动范围较小,很多时候,有些财务人员由于抹不开面子或怕得罪人,出具的财务凭证都不属实。而且,对于财务凭证的审查不严格,票据不规范等原因,也会导致会计核算很难正常进行。
5、资金营运能力差
由于在工作中,农民合作社对于固定资产、存活、账单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财务人员对财务运行的管理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没有定向审批处理,导致了整个合作社账务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极为严重,严重影响了资金的营运能力。
二、财务运行方式与财务管理的完善措施
1、财务运行方式的完善
1.1、规范运行程序
就合作社财务运行程序而言,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报酬和考核可谓是极为关键的,通常都是由区农村财务管理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发放的,而发放程序则是指由区农村财务局按照农村信用社规章以及国家有关条例在信用社为各地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办理个人工资卡,每季度象征财务报送村委书记和主任进行报酬发放,并逐次向下发放。
1.2、强化约束能力
对当年预算下达后上级追加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仍按60%人员经费和40%的公用经费分配执行,人员部分用于增加村级绩效考核奖励资金。
1.3、强化监督措施
转移支付资金实行日常审核监督与年度审计监督相结合。各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在执行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农村税费改革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按此办法和相关报账规定执行,对未按本办法规定标准和支出范围报账的,有权拒付。
1.4、做好谨慎性原则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不确定风险,在处理这些不确定因素时必须持谨慎态度,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保障资金安全。资金互助内部要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审查每笔贷款,细化每个环节,发现风险苗头要及时控制和解决,对已形成的风险,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避免或减少损失。
2、财务管理模式的完善
2.1、加强人员管理
不论合作社规模大小,都要设立相应的会计、出纳和保管职位,以保证财务运作的正常进行。对于担任会计、出纳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实物保管人员也需要由熟识业务的人员担任。不可假公济私,严禁让“有关系”却不符合从业资格的人担任财务运行管理职位。
2.2、健全财务内控制度
制度的存在是规范财务工作人员行为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工作规范的首要保障。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做好财务活动各项制度的完善极为关键,通常在工作中要以完善制度内容为核心、量化具体指标为前提、准确的记录和反应各项经营状况,并准确的计算和分析成员权益以及变动分配要求。在管理工作中,我们根据内部管理规范进行归纳,并对其质量提升进行全面总结和优化。
三、财务工作对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作用
1、财务运行和管理是促进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重要保障
财产关系以及财产分配关系作为整个合作社示范的重要基础,其关系极为名且,对于各个成员服务的责任落实也较为完善,为此,我们在工作中为了准确、合理的处理好各项财务关系,必须要做好财务运行和管理工作,组织各项资金活动,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客观的反映出有关财务和资金运行情况,从而科学的计算出成员的权益变动以及合作社年终盈亏现状,以确保成员利益。
2、财务运行和管理是维护合作社成员物质利益保障
切实的维护成员利益和国家利益是整个合作社工作中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各地干部工作的最终标准。在工作中,经济上要及时的维护成员的物质、文化利益,在政治上要能够保障成员的民利,这也是合作社发展的必然基础。
3、财务运行和管理是巩固发展环境的基础
近年来,中央明确的规定和提出了保障三农问题的政策与指标,将三农问题置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因此财务运行管理中,应当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必须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和管理基础为依据,保障合作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促进合作社更好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进步的首要基础。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依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自发组成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据国家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有l5万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和规模的扩大,预示着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迈向新的台阶。但由于合作社的理事长一般都是由农村中的种养大户和长期从事农产品贩运的大户担任,他们中绝大多数对财务核算和管理流程一知半解,财务管理混乱、核算不规范、原始凭证手续不齐全等现象非常普遍,如果不及时加强管理,将严重影响合作社的生命力。2008年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对合作社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会工作,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才能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活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以专业化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为纽带,以增加社员收入为目的,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生产、供销等互助合作的民办经济科技服务组织。它的财务活动就是合作社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实质就是合作组织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合作社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和收入分配四个方面。
第一,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筹集资金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合作社可以吸引社员投资,向银行和信用社借款等筹集资金,这表现为合作社资金的收入,它是合作社资金运动的起点。
第二,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合作社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把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以便取得盈利。合作社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合作社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便于形成合作组织对内投资。目前,合作社由于其自身发展的局限,还没有对外的投资活动。
第三,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合作社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合作社要进行生产首先要采购原材料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合作社将产品销售以后,便可以取得收入,收回资金。
第四,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活动:一是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利润。这表明合作社有了资金增值或者要依法纳税;二是用来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三是要向社员分配利益。
二、安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基本情况。截至2009年11月,安宁市规范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4个,2008年实现农产品销售额4,000多万元,入社社员850多户,带动农户5,500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覆盖了安宁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特等农业主导产业,包括茶叶、水果、蔬菜、食用玫瑰、生猪、畜禽、蚂蚱、乡村生态旅游、农机作业等10多个主导农业产品。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施行以后,对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对财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财会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从2009年8月至11月,笔者对安宁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第一,很大一部分专业合作社都没有建账,由供销社基层社记账;第二,有的将专业合作社财务与村的财务混在一起记账,没有单独核算;第三,建账的大多只是一本流水账;第四,有的虽然建账但没有按财务规定科目入账。合作社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限制了合作社提升空间,也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加强内部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认真分析,积极寻求解决措施,规范财务行为,以提高合作社竞争力,促进合作社长足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总体上看,财务管理工作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合作社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限制了合作社提升空间。财务管理工作未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由于其经营活动较少,造成收入低下,合作社不愿意也承担不起专门聘请会计人员而产生的成本;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观念比较落后,对于财务知识比较欠缺,很难识别财务公开的真实性,也就起不到监督作用。
2、具体上看,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财务管理制度等环节存在问题
(1)筹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合作社资金主要来源于社员会费、股金、从结余中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风险基金、来自银行和信用社的借款、接受国家财政的直接补助、他人捐赠等。造成合作社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有:一是许多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定按社员身份同等投资的,造成投资额有限;加之社员通常需要以现金形式得到更多的返还金;二是由于合作社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对外交易量少,盈余少,再加上合作社普遍存在抵押资产不足,担保难以落实等问题,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和规范管理的要求,限制对合作社发放贷款。
(2)资产管理混乱,相应的资产保管制度不健全。合作社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合作社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农业资产等,形成合作组织对内投资。目前,合作社由于其自身发展的局限,很少有对外的投资活动。对于合作社的资产管理,一些合作社未制定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导致对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缺乏有效控制。如一些合作社缺乏对货物流通的必要账簿记录,从而不能将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信息一体化。
(3)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一些合作社存在收益分配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收益分配中的股金分红、股息、利润返还的比例制定不合理,甚至合作社社员对这三个概念理解不清楚,混淆不清。导致不少合作社把付给社员股息当成是股金分红,而实行股金分红,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二是一些合作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收益分配制度,对社员不进行利润返回,从而违犯了办社宗旨和相关法规。
(4)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合作社法》的颁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无章可循、监督控制机制不健全,或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从而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
(三)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有的合作社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有的专业合作社没有固定的财务公开栏,没有定期向社员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和经营成果;多数合作社成员财务知识比较匮乏,即使公开合作社财务状况,也是只公开几笔数字,而没有详细公开具体内容,许多成员也看不懂,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同时,外部监督也没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开拓新的筹资渠道,弥补资金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想方设法扩大筹资渠道,使筹资渠道和方式呈现多样化,弥补资金不足。一方面应适当调整原来的分配制度,形成按交易额分配与按股分配并存的格局。即合作社生产经营产生的盈余,提取一定的公共积累、风险基金等之后,归全体社员所有,并按社员同合作社的产品交易额比例与按股金比例并存进行分配,从而提高社员集资入股、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尽可能扩大股金来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信用工具,广泛地在合作社外融资。譬如,争取国家农村政策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借助证券信用,像工商企业发行债券一样发行合作社债券等。
(二)依法建立财务管理体系。加强会计核算,强化内部管理。专业合作社必须按《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规定,明确合作社内部岗位责任制,实行钱、账、物分管,建立健全签收、审批和内部稽核制度。首先,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根据专业合作社的不同形式,制定适合不同专业合作社的核算流程,如收购环节的核算、加工环节的核算、销售环节的核算等;其次,按制度规定实行岗位分工,规范货币资金审批使用程序。货币资金收支实行审批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收支业务,对重要或额度较大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的行为;再次,实行现金管理双人监督制。现金收付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方可生效。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管理,现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严禁收款不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私设“小金库”。
(三)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一是按管理部门的规定和要求齐配财务人员,做到责、账、钱、物相分离,实行理事长、监事长双笔联签和监事会民主监督制度;二是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亲属不得在社内担任会计、出纳、保管等相关工作;三是财务人员要实现聘任制,理事会在聘任人员的时候要严格把关,挑选思想好、业务素质优、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四是主管部门要抓好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使合作社财务人员均能持证上岗。
(四)健全收益分配制度。一个好的分配制度是合作社的灵魂,既是社员努力工作的核心激励手段,也是合作社吸引非社员加入的关键制度安排。要明确合作社是社员的经济组织,合作社的宗旨是为社员谋福利。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制度是实现社员收益的重要手段,搞清社员加入合作社应该得到的各种收益至为关键。贯彻《合作社法》中有关收益分配的规定,并根据本社的特点,合理确定盈余返还、股金分红和股息的比例。根据该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配制度不同于企业,主要有三点不同:第一,专业合作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并量化给每个成员,计入个人账户,这是合作社在财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第二,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其余部分,按照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的比例分配给社员。这说明按交易量(额)的比例返还是盈余返还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途径;第三,每年的分配方案要经社员大会讨论决定。另外,要分清盈余返还、股金分红、股息这三个不同概念。简单说,社员作为顾客(供应商和消费者)应该得到盈余返还,作为投资者,应该得到股金分红和股息。三者收益各自占的比重,由合作社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决定。初创阶段,股金分红的比例高一点,可以吸引社员的加入;发展阶段的关键是稳定,利润返还应该成为分配制度的主角。如果合作社中社员缴纳的股金数量较大,在合作社总资产中的比重较高,股金分红就应该占较大的比重,反之,则应该着重进行利润返还。
(五)实行财务公开,强化监督机制。合作社实行财务公开应作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充分体现全体成员的参与权、知情权。每个合作社在制定章程时,都应当明确财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等,以便于成员的监督,体现合作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宗旨。要将成员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定期接受业务指导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的专门审计,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想走上长久发展之路,必须重视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认真分析,并多方寻求解决措施,使得财务管理对合作社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安宁市委党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瑜,贾宪威.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8.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政府引导下农民自主组织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适应了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1 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经营制度不规范、不完善。一是《合作社章程》的建立和执行不规范。多数依照农业部示范章程建立,流于形式,合作社成员对章程内容不理解,有的合作社写一套做一套。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即使有也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履行章程规定的职责,日常活动不正常,没有按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有的成立之后一年连一次活动都没有,合作社成立后基本处于松散状态。有的合作社在决策权力有家长式作风,没有体现决策民主,农户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三是财务制度不健全。多数专业合作社未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甚至有的连基本帐目都没有。
1.2 缺乏管理和技术型人才。目前合作社的牵头人,大多是一些农村能人和专业户,多数属于传统农民,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而且,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许多专业和技术人才并不愿意投身合作社,因此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不少制约,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大部分合作社没有能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1.3 组织运行机制不规范不健全。尽管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在其章程中规定了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理事及理事长的职责等内容,但在实践中,组织内的责权利并不明确。实际运行过程中,合作经济组织的最高和最终决策权往往集中在依托组织和少数“能人”那里,社员大会多流于形式,而专事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则成为摆设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设置。
1.4 政策引导扶持不够,宣传力度不大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就显得先天不足,其发展也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给予更多的政策引导与扶持。但由于对农村专业合作的认识不够,宣传力度不大,缺乏引导,有的农民根本不清楚专业合作组织的概念,主动参与的意识较差,影响了协会的正常发展。同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法权益和地位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加强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是主体,但并不意味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仅仅是农民的事情,各级党委政府应关心、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切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做好日常工作。同时,要注重对合作社的指导和监管,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促进增收的思想观念,改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思想。改进管理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搜集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全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在用好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项资金的同时,尝试利用财政扶持资金为组织创造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纳入执行政府农村经济政策目标的组织体系中,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等方面优先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要的实施载体,主动创造机会发展壮大一批在当地有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3 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要分类指导、典型示范、逐步推进。一是对基层供销、农技等部门兴办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专业协会在吸收农民入股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其成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二是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革后的粮食购销企业、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农产品经销大户、农村经纪人领办专业合作社;三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自律。
主要做法
积极筹建,广泛宣传。公司在区供销总社的重视支持下设立了筹建小组,筹建小组主动向瑞安、云和等地有运作经验的担保公司及本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取经,多次听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筹建工作方案。公司领导还多次与有关部门磋商,先后就资本金数额、出资主体、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贷款银行合作等达成一致意见。
农信担保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少农户对此不很了解。为使大家了解这一新生事物,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一是公司成立大会邀请100多位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业农户代表参加;二是公司会同区农办、农村合作银行多次深入章安、三甲、洪家等街道办事处,召开农户座谈会,宣传农信担保的重要性,介绍担保业务,沟通交流,听取意见;三是公司调查员在工作过程中向农户详细介绍公司担保业务,发放担保业务宣传资料,至今共发放担保业务宣传资料3000多份。
深入调查,依规运作。担保调查是农信担保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公司工作人员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难,深入山间、田头、养殖场,对种养业农户的担保项目基本情况、前景与效益、申请人的还款能力、信用程度、申请人与银行达成的借贷意向、反担保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反担保人的资信等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如对下陈的凤仔养鸡专业合作社进行了3次实地调查,核实了养鸡的建筑面积,并且通过合同里的厂方证实合同的有效性。又如章安的惠民农机合作社,在办理担保之前曾进行了三次实地调查,摸清实际情况,两次调换反担保人后,对反担保人进行再调查。放贷后公司又对担保贷款用途进行两次跟踪检查。在一次针对章安授信担保户的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雨天徒步深入田头为农户解疑释惑、办理担保手续,深受农户好评。
公司制定了《担保程序》、《分级审批制度》、《担保业务操作规程》、《财务管理制度》、《印鉴使用保管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廉洁自律规定》、《员工守则》等一整套制度,使运作有章可循。当制度与实际工作发生矛盾时,公司本着有利于工作,及时召集董事会商议,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如对分级审批制度规定的董事会审批权限过宽影响审批效率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整。公司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商议决定这一制度,召开董事会议11次,其中8次是审批会议。在依规运作的同时,公司业务操作做到快速反应、热情服务,只要农户有担保需求,公司立即上下联动并以最高的效率解决农户的急需。
沟通协调,创新服务。担保的最终目的是借款,担保公司、放贷银行、农户相互间沟通十分必要。公司在制度设计时就与合作银行进行了多次协商,还深入基层支行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担保贷款合作程序,即先由借款户与银行达成借贷意向,再由公司提供担保、合作银行放贷。实际工作中,调查员每到一家农户调查后,都要将所掌握的各方面信息及时与当地支行沟通,主动听取支行有关人员的意见建议。对于工作中出现的诸如借款户与银行借贷意向难达成、担保贷款效率低等问题,公司先在内部找原因整改,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解决:一是与合作银行沟通。对一些支行信贷员不理解农信担保作用以及信贷人员怕出风险影响收入等现象,公司建议银行在全系统进行一次再动员、再落实,并出台鼓励担保贷款的政策。二是积极参与区领导召开的两次农信担保工作协调会。三是争取区农办、农林局、合作银行等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多次召开农户座谈会,达到了既有效宣传又相互沟通理解的效果。
公司在做好正常性担保服务的同时,积极创新服务,如为政府的水环境整治工程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对积极配合水环境整治工作的农户给予融资担保支持。此外,公司还推出了农资授信担保服务:由公司与农村合作银行在联合调查的基础上发放《支农授信担保卡》,对种植、养殖户实施最高额度3万元、期限为两年的担保授信,农户可凭卡直接到指定的农资连锁超市购买农资,也可凭卡直接到当地合作银行贷款,一次授信两年有效,最高授信额度内可多次使用。此项便民服务已在章安街道推行,农户反响很好。
初步成效
缓解了农业产销主体贷款难的矛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今年4月,公司共为全区98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业农户提供总额741万元的贷款担保,为13个种植业农户提供了36万元的授信担保,缓解了农户生产资金不足的困难。如公司为三甲七塘生猪养殖场解决现代化栏舍扩建及沼气池等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资金的贷款担保,目前养殖场发展到良种公母猪100多头、生猪700多头的养殖规模,污水治理设施亦已建成达标并开始运转。公司不仅为其解决了外片区农户无法贷款的难题,为其节省资金成本每月在1000元以上,还为养殖场规模的扩大和档次的提升提供了资金保障。
实现财政支农途径的市场化运作,促进了政府扶农长效机制的建立。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并充分发挥供销社的先导骨干作用,以注册资本的多倍提供担保。创新了政府的扶农机制,变财政支农资金一次性使用为滚动性使用,变财政直接拨款为参与社会融资、共同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有利于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
架设“银、农”桥梁,促进了农村金融风险的分散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公司依托供销社系统资源,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交易成本高和市场风险大的问题,并与农村合作银行联合对农户进行调查、审核,公司承担主要风险,从而为银行建立起一道风险屏障,大大减轻了银行放贷的风险和压力,同时还缓解了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因相互担保而可能产生的一家企业破产连累到多家企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增加了农村的稳定因素。
增强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促进了供销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实践表明,金融服务是合作社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社通过开展农信担保服务,有效发挥了自身的功能,拓展了服务领域,在发展“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关系中起到了骨干核心作用,密切了与农村合作银行、农民群众的关系。
几点建议
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保障措施。农信担保公司是政府为农服务的新平台,农信担保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一切都给公司的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学习,务实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完善公司董监事会工作制度、担保业务操作规程和工作人员岗位风险责任等制度,制定和完善对相关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如制定将担保受益面、担保总额、担保风险和成本控制、担保户满意度等指标与工作人员的责任利益挂钩的措施,确保担保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工作氛围。继续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争取“三位一体”工作相关部门和镇、街道协同宣传,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如何做好为农民办实事上来,在全社会特别是针对广大农民加强“三位一体”工作重要性、农信担保作用及担保业务知识的宣传,让农民群众深入了解、有效利用、共同维护好这一服务平台,并从中长期受益。
创新合作机制,规范服务行为。面对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农信担保公司要密切与合作银行的关系,创新工作机制,建立联合初审、共同防范风险、信息资源共享、协调会议制度等联合工作和沟通机制。要逐笔担保、授信担保、意向担保多措并举,与政府工作、农民需求紧密结合,努力扩大担保覆盖面,做长担保服务链;要做到保前深入调查、保中严格审批、保后跟踪检查,寻求扩大服务与防控风险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把实事办实办好。
为进一步规范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任务目标
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运作规范高效、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突破100家,入社农户占全市30%以上,带动农户占全市60%以上;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合作社达到50家以上;社员年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一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延伸产业链,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合作,解决产业链脱节、利益联结松散问题,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
二是围绕主导品种和特色品牌,培育优势产业群,组织社员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命力。
三是围绕农民增收,规范组织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统一经营服务水平,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
四是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目标,整合生产要素,开展强强联合,加快培育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型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
二、工作重点
(一)围绕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多主体、多类型、多层次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建主体上,鼓励种养(营销、服务)大户、农技推广部门、供销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发挥各自优势,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建类型上,根据农民需求和组建条件,重点发展与社员利益联结较为紧密、统一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建层次上,鼓励依托产业优势,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跨区域、集团式发展。
(二)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围绕服务社员的宗旨,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开展统一投入品采购和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和品牌、统一销售等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认定认证的申报,组织农产品销售,开拓省内外市场。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向信用合作等领域延伸,拓宽服务范围,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命力。
(三)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各乡镇(街道)、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形成指导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力,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引导其健康发展。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以合作社章程、组织机构、股本结构、民主管理、盈余分配和财务管理制度等为重点内容的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规范化合作社的认定,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合法的市场主体地位、明晰的财产权利关系、民主的组织管理体制、健全的经营服务体系、合理的利益分配联结机制。
三、扶持措施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年起,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每发展一个带动农户100户、辐射基地1000亩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1万元补助。每年评选10个示范社,对评选出的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给予5万元的奖励。对创办标准化产业基地、投资储藏加工项目、创建品牌等,并经立项批准、验收合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市财政局、农业局要认真做好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的管理与指导,加强对项目扶持资金的监督检查;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规定管好、用好财政扶持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各乡镇(街道)也要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以解决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同时,市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启动资金,对我市成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扶持。
(二)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本着程序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免收登记等有关费用。放宽经营业务范围,凡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没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的经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依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农村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以农村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登记、变更的,登记机关应予受理;登记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能够当场登记、变更的,应予当场办理,发放营业执照。土地土地
(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的要求,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相关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产品初加工,且符合农产品初加工目录范围的,其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提高金融保险服务水平。根据银监会、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以及人行分行、省农业厅《关于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信贷的重点,对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领域的贷款实行基准利率。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建设工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中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开展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开展信用合作试点,农村资金互助社要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覆盖面,鼓励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单位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重点开展对规范化、示范性合作社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提高理赔服务水平,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抗风险的能力。
为切实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难问题,市政府拟组建两个担保公司:
一是在市农业局成立市农业担保公司。担保资金初始规模为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融资注入1000万元,今后根据担保业务发展需要可逐步扩大资金规模。
二是分区域成立区域性农业担保公司。在市农业担保公司发展成熟后,按照我市北部以养殖业为主、中部以种植业为主、南部以林果、小杂粮为主的布局结构,分区域建立3家区域性农业担保公司,初步形成以市农业担保公司为中心,以区域性担保公司为辐射的覆盖全市的农业贷款担保体系。
(五)实行用地优惠。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等非农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前提下,依法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养殖场等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不涉及建成永久性建筑物的,可视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六)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参与农业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省、市各项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标准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等农业建设项目,并给予优先安排。探索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项目资金和农业扶持资金的新途径,提高财政支农资金运行效率。优先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
(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通过订单形式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全市各农贸市场应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售提供便利。
(八)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在市农业局筹建“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系统”,搭建信息服务网络和市场营销平台,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收集和农产品价格、市场供求、科技服务等信息,组织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网上进行产品推销、展示和交易洽谈,用现代营销手段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报道合作社先进典型经验和特色产品,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重点抓好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组织协调、考核评比等工作。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根据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一、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总体情况
截止2018年12月末,支持小微企业户数达到XXX户,发放贷款金额XXX万元,其中:企业XX户,金额XXX万元;小微企业主贷款XX户,金额XXX万元;个体工商户贷款XX户,金额XXX万元。投向农村合作社成员用于安格斯牛养殖类贷款XX户,金额XX万元;向符合贷款条件的XXX家小微企业授信XXX万元。
二、采取主要措施和取得成效
(一)创新模式产品,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1.创新信贷产品。根据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特点,推出富商贷、下岗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循保商户贷、携手商户贷、小企业循环贷、小企业联盟贷等信贷产品。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循环使用”的产品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存款、支付、结算、等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2.扩大抵质押物范围。积极采用“不动产抵押+其他补充担保措施”的组合担保方式,扩大抵押率,解决企业足额贷款问题。注重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判断,在第一还款来源覆盖充分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负债水平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优质企业适当提高贷款比例。
3.创新还款方式。积极拓宽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通过展期、期限重约、贷款重组、无还本续贷等方式,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诚信经营的民营企业,区分外部原因导致的暂时困难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缺陷导致的困难,实行“一企一策”的风险化解策略,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采取分期偿还本金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1.加强融资成本管理。结合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周期和风险状况等因素,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合理确定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充分压降内部管理成本,运用科技手段降低运营成本,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2.严格收费管理。严格落实“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要求,进一步落实好服务价格相关政策规定,及时整改不合法、不合理收费,酌情减免合法收费,不将尽职调查、押品评估等相关成本转嫁给客户,不对民营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等任何费用。
(三)完善配套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民营企业能力
1.优化信贷流程。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负债水平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优化审批流程,调整对风险控制无实质影响的审批条件,减少不必要审核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限要求,确保信贷审批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平。
2.提升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加强支付系统建设、维护和管理,提高民营经济资金周转速度。不断丰富手机银行、企业网银、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服务功能。加快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扩大POS机具布放范围,对乡镇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足无法达到贷款要求
1.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具有资产规模小、资产负债率高、产业层次低等特点,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底子薄、自有资本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现金流不足,达不到金融机构授信标准。
2.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信状况较差。小微企业大多由个人或家族创建,未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3.抵押物不足,缺乏有效抵押品。抵押担保是小微企业取得贷款的最主要形式。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等问题。部分小微企业甚至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或者厂房都是租用的,根本无抵押物可言。
4.扎旗地区有部分开发商当时开发楼盘时办理“自建”手续,土地性质为“集体”或“划拨”,未缴纳土地出纳金,而现如今土地性质为“集体”或“划拨”根本无法补缴土地出让金,导致房屋业主无法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手续。
(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1.担保机构作用有限。担保机构普遍存在注册资本低、运转不规范、担保基金量小、协作银行选择困难等问题。尤其是扎旗地区担保机构少且担保能力较弱,根本无法为小微企业提供有效保证。
2.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信用信息采集难度大,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四、下一步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安排和有关建议
一是创新产品模式,推广无还本续贷模式,持续提高信用良好、生产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无还本续贷笔数、金额占比,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缓解企业到期还款压力。扩大担保品范围,增加专利权、商标权、股权、承包经营权等质押品的担保运用,有效解决担保难问题。
二是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大力推广“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围绕核心企业增信,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金融服务,形成“农村信用社+核心企业+经销商”“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农牧户”等服务模式,盘活民营企业动产资源。
三是对能够带动和吸纳贫困户发展生产、就业增收等农牧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在信贷资金、利率定价上积极给予支持。
四是提供工商注册代办服务。主动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其签订具体业务合作协议,指定线下代办窗口,免费提供代办注册、变更、注销登记及后续融资、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五是建议政府成立相应的技术、业务指导机构,帮助小微企业解决产品生产、销售等配套产业链条,缓解小微企业产品积压技术含量低问题,提升小微企业竞争力。
一、主要指标圆满完成概况 二、农业产业建设1、农业专业化经济扎实推进。××镇以示范区为推进,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土地有效流转为突破,稳步推进农业支柱产业示范区进程。农业四大产业形成了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规划启动了曲亭香菇示范园区、××横塘万亩花生高产示范区等建设工程。畜牧养殖快速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效益显著;乡村旅游已呈现雏形。2、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日趋提高。五年来全镇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截止2011年底农村经济合作社市场交易额达330万元,带动农户100余户,户均增收万元以上。3、农村经济聚集效益逐步凸显。积极开展薪炭林改造,优化品种、品系,延伸产业链,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粗放型生产经营向集中生产、加工于一身的复合型经济模式转变。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应用,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三、工业经济建设1、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我镇秉承洁净环保的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园区建设,倾力打造南谯区绢云母工业园区和开发旅游市场,在××、曲亭、横塘等村拆迁征地1000余亩,日前南谯区绢云母工业园区已完成初步规划建设,现已进入项目填充阶段。位于××社区的农贸综合市场建设已进入最后的冲刺发现矛盾,及时分析研究,及时调处化解,每周三必须上报本村本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由镇政府汇总后每月进行通报,确保排查调处不走过场,达到破难题、解民忧的效果;三是切实抓好社区矫正、禁毒及来信来访工作。1至9月共收到件11件,已办结11件;排查一般民间纠纷91
起,成功调处87起,调处率97%。2、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工作。抓好责任制落实,强化日常监督,健全监管网络,开展安全培训,在做群众思想工作上下功夫,在防范于未然上求实效,确保了一方平安。梅雨汛期,组织干部深入到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加强巡查检查,强化值班 民政、卫生、文体、保险、电信、广播电视、宣传等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2012年工作目标和任务2012年是我镇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农业大发展,是人文旅游与绿色经济协调迈进的重要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对于我镇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富裕、文明的小康镇,提高全镇人民的幸福指数,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以“四大产业区”为统领,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以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为重点的农业“四大产业区”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1、建设“四区一线”产业带。以土地流转为手段,以标准化建设为要求,以市场效应为带动,扎实推动农业“四大产业区”工程进程。以曲亭香菇基地示范区为中心,以华严庵、××社区为辐射面建设千亩食用菌生产区;以××社区为中心、以横塘、部队靶场为辐射面,建设万亩花生高产示范区;以曲亭、华严庵、横塘为辐射面建设畜禽规模养殖示范片;以香菇示范基地为中心,以曲亭、华严庵为辐射面建设千亩食用菌生产园区。2、夯实品牌战略基础。积极鼓励集中连片面积在300-500亩规模以上的示范区式经营方式,倡导农户以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形式来组建产业发展实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三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并适度经营采摘休闲旅游项目;品牌建设上,鼓励专业合作社与本地知名企业合作,建立自己的商业品牌,使专业合作社向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建 2、优化招商引资投资环境。按照××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继续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完成××综合农贸市场、新街小商品市场的改扩建工程,做好1600亩南谯区绢云母工业园区土地平整和园区道路建设,同时抓好城镇治安环境和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营造宜居宜商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增强城镇竞争力。(四)抓好示范点建设,推进新农村提档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加快农民致富,加速农村发展。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努力让新建、翻建、拆迁住房建到32个集中区规划点。2012年我镇将居住区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重点再打造1个点作为小康示范建设试点村。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电、路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改变农村面貌。
(五)全力发展乡镇生态旅游。以“小城镇、大旅游”为发展战略,依托皇甫山旅游景点,坚持科学合理开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投资6.5亿元的皇甫山旅游开发项目正进入逐步实施阶段,以此为机遇,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并形成对外旅游形象宣传的合力。万亩草原旅游项目正扎实推进落实,并做好规划和景点布局,逐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六)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行“四议三公开”工作法,继续完善和落实“村两委干部述职述廉和年度考核民主测评”、“新农村建设百分考核制”、“农村村务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党务公开制度”、“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四议三公开”等制度;严格执行村民代表和村民会议议事规则,所有村务工作的开展均按民主议事程序履行,并上报备案;农村财务管理全部实现电算化、规范化、公开化;注重村干部素质工程教育,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网络文化站的教育作用,分批次组织村干部到先进乡镇学习致富管理经验,努力提高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水平。(七)办好民生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1、办好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通过深入基层调查走访、问需于民,真正把党的好政策落到最需要解决的群众身上,把农村合作医疗、小额保险、低保五保、粮食直补、家电补贴、科技下乡、助残抚恤、农机补贴、计生奖扶等各项惠农资金、信息服务贯穿到改善民生的工作实际中。其中新医合参保率五年内要达到并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农村沼气池建设新增200户以上。2、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抓好计生工作,确保人口出生率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二是抓好国防教育,为国防事业提供合格的兵源,同时继续做好民兵训练和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三是做好文教卫生工作,让适龄儿童100%完成九年制教育,完善医疗条件,杜绝疫情传染病的发生;四是抓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维护职工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群众遵法、守法意识。(八)提升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1、提升行政效能。实行项目细化、责任主体明确化、岗位责任具体化的“三化”机制,将工作定责、定量、定质、定时,以目标引领,效率优先,以责问效,步步紧跟,有序推进,重在实效。把求真务实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重大事项班长领头,人大跟踪问效,抢抓机遇争分夺秒,有三步并作一步的赶超精神,卓有成效的完成任务。2、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评估体系和机制,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行政效能管理的重要标尺,强化服务岗位管理,规范服务人员行为,实行承办事项首办人员负责制,对工作不力,造成损失的要实行问责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要做好预防和应急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主要预期目标是:工业总产值增加20%以上,农业总产值增加8%,财政总收入增长10%;农民纯收入增长15%。
“十抓实促”具体工作计划是:
一、抓作风建设常态化,促进机关干部作风转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新形势下我们将从严治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我们制定了金石镇干部日常管理办法、日常考核台账、财务管理制度。抓作风建设常态化,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
二、抓行政管理规范化,促进政府管理法制化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政府工作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注重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按法律规定办事,让干部有权不能任性,努力打造依法治镇的示范乡镇。二是坚持高效施政。增强干部服务意识,立德立言立行。把全部精力用于实干上,形成敢于干事,敢闯新路的浓厚氛围。继续搞好财政规范化建设,优化村级管理费分配考核方案,加大对村级管理费的投入。三是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作风建设各项规定,树立民生导向,做到脚粘泥土、心贴群众,深入田间地头。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继续整治“”问题,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堵住管理中的漏洞。
三、抓关键工作突出化,促进亮点工作继续领跑
一是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四个不变”,搞好计生和卫生的机构改革,继续保持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单位。二是继续把城乡环境卫生同治工作作为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来打,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对垃圾实行就地处理,集中建立焚烧池,减少垃圾运输成本。加大考核力度,创新方式,继续开展大评比,力保湘潭市环境卫生明星乡镇。三是综合治理和群众工作继续坚持“四个制度”,即:“民情联络员制”“电话咨政制”“大走访制”“严格考核制”。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利用短信、数字电视平台向全镇老百姓发送群众工作动态信息,真正做到访民情,解民忧,帮民困,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抓工业发展引领化,促进镇域实体经济发展
充分利用我镇的区域优势,以承接产业转移和引进返乡创业项目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大扶强,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成立招商工作小组,解决用地指标、行政规划审批、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通过以商招商、产业招商、资源招商等新型招商渠道,在巩固和支持原有工业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力争引进1-2个对
环境影响小,财税贡献大的企业落户工业产业园,促进镇域实体经济发展。 五、抓村镇建设项目化,促进城镇化的稳步发展
对接市委市政府规划的金石、白田、金薮城乡统筹示范先导区建设项目,编制镇区发展规划,统筹土地使用,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快集镇新区建设。开发一处城镇商品房,启动一处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建设,对原企业办房屋改造要提上议事日程,完成政府公租房建设,安装部分路灯。完成余下10个村的建房清理的土地使用证发放。
六、抓基础设施升级化,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改善
交通方面,一是加强上级农村公路硬化指标争取力度;二是与上级部门协调好白停公路管辖权限问题,并加强管护;三是成立农村道路养护管理站,加大对乡村道路的管理,力争马咀桥危桥改造项目。四是建好高速十字路口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水利方面,继续加大冬修水利的力度,搞好二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集中供水工程向群众供水。国土方面,严格耕地保护,严厉打击非法采洗砂,推进坪如村的国土农田整改综合项目。电力方面,整顿用电秩序,投资1500万搞好19个村电力提质、增容、优化,完成对3.5万伏输变电站的建设,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加大移民后扶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七、抓社会管理精细化,促进全镇社会大局稳定
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遗留问题,高压打击处理各类违法事件,加强应急工作,逐步提高突发性事件处置能力。强化治安管理,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和管控,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规范秩序,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八、抓农业发展特色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完成对全镇田地的确权颁证工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推动“一村一品”特色农产业,集中优惠政策和资金进行扶持。突出以市级重点项目农夫宝乌梅种植园为代表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突出石坝联农和太平武生为代表的水稻种植项目;突出龙潭国常油菜种植为代表的油菜种植项目;突出大力暖羊羊生态养殖为代表的养殖项目;突出益民友志蔬菜种植为代表的蔬菜项目;突出壹点园林和绿源园为代表的园艺项目。扩大经济作物产业规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九、抓文化旅游品牌化,促进文旅事业提升发展
利用紧接宁乡生态旅游区和韶山红色旅游区的有利优势,加大金石特有的状元文化宣传,充分探索开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观光休闲农家乐,休闲农庄等第三产业。创状元文化连片教育基地,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状元塔进行第三期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强科教文卫基础建设,完善村级文化广场建设,推进数字电视“村村通”工程。
十、抓社会事业均衡化,促进民生进一步改善
以人大评议为推手,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做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通过低保“阳光行动”进一步落实好困难群体低保、五保、医疗救助等工作,规范敬老院的管理。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会和招聘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切实做好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工作,确保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加大对合并村资金和项目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基层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发挥好金石教育基金会的奖学助学作用。全面实施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倡导各村建立秀美村庄,植树造林,严防森林火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抓好工商联、邮电、银信、电信、
残联、工青妇、老干关协、人民武装等工作。年内办好以下八件民生实事:
1、抓好金石3.5万伏输变电站新建工程的建设。
2、硬化农村道路11公里,争取湘潭级3个水利建设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
3、完成5个村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沼气池25口。
4、开通数字电视网络覆盖14个村。
5、完成两座小II型水库的除险保安加固工程。
6、继续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4500亩。
7、完成高速互通出口处规划编制。
关键词:农业;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56-01
一 农业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
1.农业深加工产品市场广阔,企业生产规模小难以满足
国内马铃薯人均消费量截止至2010年,为20公斤左右,其中超过20%为深加工消费,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西方国家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巨大,其中德国达到57公斤,近年来,我国的马铃薯出口量迅速增长。其中出口的深加工消费产品主要为薯条、薯片、土豆泥,国内的深加工消费产品主要为淀粉、粉丝、粉条等。
然而面临广阔的深加工市场,我国的马铃薯生产主要满足于鲜食消费,大量深加工消费依然由国外进口满足,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马铃薯加工企业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因此,基于扩大规模,实现效益目的的农业中小型企业,对融资有着强烈需求。
2.农业深加工技术力量薄弱,难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在走访调查中,定边县的众多生产企业,对马铃薯生产环节都只是简单的清洗、搅碎、分离、加热等缺乏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生产的产品也主要是饲料、淀粉、粉条等低端市场产品;企业生产管理,通常也停留在传统十数人的机械生产,未有完整的激励、绩效等人员管理。
产品技术研发,通常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需要研发符合市场消费者需求的高附加值农产品,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市场调研和推广;2.现有生产流水线落后,而研发或购买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也需要较大资金投入;3.引进先进管理技术、管理人员,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都需要充足的资金进行支持。
二 农业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有限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的仅为12%,多数贷款主要来自农业银行、农村合作社,其他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极少支持农业中小型企业。
1.客观原因
我国资本市场对农业企业的支持较小,鉴于农业企业的各种特征,通常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投资者青睐,如其投资数额大而投资回报率低,农业生产企业利润通常较薄,而投入成本通常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通常与农业生产周期有密切关联;投资风险较大,农业企业受天气、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性影响高于其他行业。而且,农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无论在主板或中小板上市的比率,仅占不到1%,作为国家的支柱行业,显然这种融资现状是难以接受的。
近年来活跃于市场上的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极少投资在农业生产型企业,主要在于其追求能够在较短时间实现资本增值、资本退出,这与农业企业的特点截然相悖。在定边县的众多马铃薯加工企业中,其初始融资主要来源于合伙投资,后续投资一方面靠合伙人追加投资,另一方面主要靠政府补助,以及小部分民间借贷,基本没有来源于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融资来源,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的深加工发展。
2.主观原因
农业生产企业,通常缺少足够抵押资产,获取贷款。一般情况下,中小型农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较为陈旧、落后,所用于生产的土地使用权也因为在农村地区,因此资产价值较低,难以获得足额贷款。
银行等信贷机构,通常对企业的规模有一定限制,而急需获得贷款的中小型企业又不能达到相应规模,难以跨过借款门槛。加上此类规模企业,缺少足够的担保机构,愿意为这些企业进行担保,故而从银行贷款难上加难。
相较于其他行业的生产、获利模式,农业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风险,远大于其他行业或者大型农业企业,通常与一些特定的农产品收成相捆绑,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难以通过分散化分散风险。
此外,企业自身在财务制度上也相当欠缺,账簿设置不完整、财务报表缺少统一科目、会计人员素质较低、未能遵守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等问题,也成为了中小型农业企业难以获得融资的重要原因。同时,这类企业几乎没有书面化、制度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相当薄弱,加剧了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阻碍了企业获得融资资格。
走访中,一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富含有机物,一直免费给周边的村民用来灌溉农田。若废水经过沉淀池沉淀、烘干,可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出售,副产品还可做酒精、饲料,剩下的废水仍可用于灌溉,达到废水充分利用。该企业的经理称"很想建一个沉淀池",但之前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主要设备改造,自有资金无法满足需求。虽然被视为定边县马铃薯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但经理称无论是日常经营还是设备升级、扩建,都无法从政府得到优惠或补助。而由于银行贷款门槛高,该厂的土地又是集体土地,不能用于抵押,也无法申请到银行贷款。
在调查中,定边县的众多马铃薯加工企业中规模普遍在300-500万之间,生产线较为落后,生产规模较小,如淀粉产量一般在1000-3000吨,粉条、粉皮生产线,年产量达1500吨。在走访过程中,各企业均无法提供规范完整的财务报表,因此难以做出财务分析。从获得的少数企业的消费明细表来看,在记账科目与项目类型名称方面,都缺乏统一的规范,对相同存货、资产的确认、计量均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可比性。在部分走访企业中,出现为了节约成本,出现经理一人同时承担总经理、会计、出纳、技工多职的问题,违背了内部控制的诸多重要原则。
三 解决农业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若干建议
鉴于农业发展中的诸多特点,解决农业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措施有别于其他行业,具体体现在:
1.更多发挥政府主导、扶持作用
根据市场机制,由投资者和商业银行自由选择,现有的农业中小型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渠道,可能出现恶性循环,即企业规模难以扩大,产品落后,效益不高,更加难以获得融资,需要由政府拨款、政府担保、贴息贷款等形式,重点扶持具有发展潜力、资金缺口主要是由于扩大规模、更新技术产生的企业。此外,还可以加大政府对这类企业的直接投资和税收优惠。
2.金融机构设立专门针对农业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政策
针对中小型农业企业的特点,金融机构应专门设立“资格认证”和“不同标准”发放体系,适当放宽对农业中小型企业的抵押、规模要求,降低对这类企业的准入门槛。同时,应通过税收等优惠,鼓励其他投资者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投资,放宽民间借贷,拓宽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3.强化农业中小企业的自我内部建设
针对农业中小企业自身,应进行多方面建设,包括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财务报表科目、进行规范的会计操作与处理。另一方面,应该有效进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对于企业未来投资进行合理预算和规划,从而有效的获得融资资格,并且能够妥善运用所获资金。
参考文献
[1] 黄修杰,杨景锋.广东省农业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09(2):141-144